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 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

奥翔药业:奥翔药业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2024-04-27  

                        公司代码:603229                              公司简称:奥翔药业




                   浙江奥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为:公司拟以现有总股本593,069,389股为
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29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76,505,951.18元(含税)。同时,拟以现有总股本593,069,389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方式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转增4股,共计转增237,227,756股。本次转增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将由
593,069,389股增加至830,297,145股。本次转增股数系公司根据实际计算结果四舍五入所得,最
终转增股数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实际登记确认的数量为准。
    上述预案已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
议批准。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奥翔药业         603229              无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应晓晨                          王团团
                          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    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
        办公地址
                          东海第四大道5号                 东海第四大道5号
          电话            0576-85589367                   0576-85589367
        电子信箱          board@ausunpharm.com            board@ausunpharm.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行业情况

     1、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的主要发展趋势

    (1)全球医药市场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口总量的增长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药品需求呈上升趋势,全

球药品市场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其中美国、日本、欧洲等成熟市场长期以来是全球药品销售最主

要的市场。根据 IQVIA 发布的《2023 年全球药物使用情况和 2023-2027 年展望》报告,2022 年全

球药品支出大约为 1.48 万亿美元(不包含 COVID 疫苗和疗法相关费用),预计到 2027 年全球药品

支出将以 3-6%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至 2027 年,全球药品支出将达到 1.9 万亿美元。

     从全球市场来看,根据 Evaluate Pharma 预测,2019-2024 年间专利即将到期的药物销售额

将达 1980 亿美元,专利药品到期给全球仿制药市场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为仿制药相关企业带来

了新的发展契机。仿制药行业的快速增长将增加相关特色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的市场需求,并对

原料药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特色原料药行业领域,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凭借研究开发、生产工艺及知识产权保护等

多方面的优势,在附加值较高的专利药原料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中国、印度则依靠成本优势

在仿制药原料药市场中占重要地位。随着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特色原料药行业的重视和扶

持,以及特色原料药厂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工艺水平,并投资改善生产设

备形成专业化生产线,发展中国家的特色原料药研发工艺水平,尤其是仿制药相关的特色原料药

和中间体的研发工艺水平,已呈现追赶并超越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趋势。

    (2)国内医药市场

     人口老龄化也是驱动中国医药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老龄化

速度远高于全球水平,从 2014 年到 2023 年,中国 65 岁以上人口从 1.4 亿增长到 2.2 亿,2023

年中国老龄化人口已占总人口的比例约 15.38%。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费用支出总额也稳步上升。

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中国医疗卫生支出总额由 2014 年的 3.5 万亿元快速增长到 2022 年的 8.5
万亿元。

    目前我国大力推进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也是世界各国提高仿制药质量的必经历程。

    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开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适应我国产业发展和用药需求的仿

制药评价方式、监管体系和生产标准等将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仿制药质量必将得到全面提高,在

临床上实现与原研药的相互替代,改变原研药药品销售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扩大我国仿制药市

场渗透率。

    仿制药,尤其是高水平仿制药是各国降低医保负担的重要杠杆,我国有效开展仿制药一致性

评价工作的意义重大。短期内加强监管或会加大医药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成本,但长期则会使我国

仿制药行业在优胜劣汰中迎来洗牌,产业结构得到有效优化,真正具有技术研发实力的公司将会

脱颖而出。

    同时,随着国内“4+7”带量采购的实施,使得仿制药企业的生存法则转为“成本控制为王”,

集制剂和原料药为一体的企业能够凭借成本上的优势,以价换量,对原料药向制剂转型以及具有

原料药竞争优势的制剂企业有利,同时制剂的价格竞争更加激烈。

    2、合同定制研发(CRO)/合同定制研发生产(CDMO)/合同定制生产(CMO)的主要发展趋势

   (1)医药市场规模整体情况

    根据 Frost& Sullivan 数据,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在 2021 年达到了 14012 亿美元,2022 年达

到 14950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将增至 20908 亿美元。其中美国和中国市场相较于世界其他地区

均显示出较高的增速。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医药需求的增长,创新药的不断加速获批上市,以及

CRO 市场的快速发展。

    根据 Frost& Sullivan 数据,2022 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为 15,541 亿元,预计 2030 年将达到

26,245 亿元。中国医药市场由化学药、生物药和中药三大板块组成,其中化学药板块占总体规模

的的 50%,公司主要从事的化学药业务,虽然 2018 年到 2022 年中国化学药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

-2.5%,占比降低到 45%,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对化学药品的需求

也在不断增加,预计化学药市场规模 2025 年将达到 790.2 亿元,2030 年达到 897.6 亿元。

   (2)全球医药市场以研发投入推动 CRO 业务发展

    根据 Frost& Sullivan 数据,2018 年到 2022 年全球医药市场的研发投入规模从 1740 亿美元

增长至 2415.4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2978 亿美元,2030 年将达到 3943 亿美元。与全球制

药研发规模相比,尽管中国药企近几年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但 14.1%的研发投入占比仍远落

后于美国,和 16.2%的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也有一定差距,但是随着国家政策对“加快有临床价值
的创新药上市”的明确导向: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

明确提出,企业逐步向专利药研发、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方向转型,预计未来中国药企的研发

投入将逐步增加。2022 年,中国制药研发投入总额为 326 亿美元,占全球药品研发开支的 13.5%。

随着药物创新的需求增加、政策的鼓励加持、资金和专家的充足流入,预计 2030 年中国制药研发

开支将达到 675 亿美元,中国研发投入的增长率接近为全球增长率的 2 倍。

    随着全球医药研发投入不断的加大,提升了药企对 CRO 的需求,CRO 为制药和创新药技术公

司带来的优势包括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和新型新药开发技术,确保了高质量产品的供给,帮助药

企加速研发过程,降低研发成本和控制风险,提升竞争力从而加快了新药的开发。2018 年到 2022

年,全球医药研发外包服务(CRO)包含临床前、临床阶段及 CMC 业务的市场规模从 552.0 亿美元

以 10.1%的年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 810.5 亿美元,预计全球医药研发外包服务(CRO)市场规模将

会于 2030 年达到 1,648.3 亿美元。临床的 CRO 占 CRO 市场规模的半壁江山,主要针对临床试验阶

段的研究提供服务,为药企提供从 I 至 IV 期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数据管理分析,注册申报等服务。

在 ClinicalTrials.gov 网站上,2022 年注册临床研究总数为 43751.3 万项,2023 年达到 47723.3

万项,增长 9.1%,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市场正在见证临床试验的增长,临床 CRO 市场的增

长也会进一步推动药企对临床试验阶段小批量化合物药物研发的需求。

    2018 年到 2022 年,中国医药研发外包服务(CRO)市场规模从 364.9 亿人民币以 22.2%的年复

合年增长率增长到 813.7 亿人民币,随着中国药物研发流程的标准化以及药物研发投入逐年增长,

预计在未来,中国 CRO 服务市场未来预计增速将大幅高于全球 CRO 服务市场对应增速,市场规模

将会以 14.0%的年复合年增长率于 2030 年达到 2,757.7 亿人民币。

   (3)业务市场情况

    在全球医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研发投入持续提高的背景下,全球医药 CMO/CDMO 行业在过去

几年取得了快速的增长。根据 Frost& Sullivan 数据,全球医药 CMO/CDMO 市场规模将从 2017 年

的 597.7 亿美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1,039.8 亿美元。预计在 2026 年全球医药 CMO/CDMO 市场规模达

到 2,523.7 亿美元。

    伴随着行业利好政策的颁布,医药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创新药板块再医药市场结构比重逐渐

加大,我国医药 CMO/CDMO 企业凭借充裕的人力资源优势和显著的成本优势,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

力不断提升,根据 Frost& Sullivan 数据,我国医药 CMO/CDMO 行业市场规模从 2017 年的 36.1

亿美元快速增长至 2021 年的 126.3 亿美元,预计到 2026 年,我国医药 CMO/CDMO 市场规模将达到

444.1 亿美元。从在全球的占比情况来看,我国医药 CMO/CDMO 行业快速发展,从 2017 年的 6.0%
上升至 2021 年的 12.1%。预计到 2026 年占全球医药 CMO/CDMO 市场规模占比达 17.6%。

   (4)业务发展趋势

    1)打造一站式服务模式

    目前,CRO/CDMO/CMO 服务企业纷纷纵向整合,向一站式的模式发展,将其服务拓展到医药研

发产业链上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服务领域。通过收购或投资自建模式拓展上下游业务,即覆盖新药

研发、临床前研发、临床研究的各阶段的原料和制剂加工和生产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这样能够使合

作的深度和广度增加,提高合作的稳定性,有利于未来的订单获取。

    2)特色化差异化服务打造自己的技术优势

    近年来新药的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更多的靶向药物,高活性药物增多,药物的水溶性和渗

透性变低,因此药物的研发也随着迈入了高技术壁垒的时代。因此 CDMO 公司也开始投资引进一系

列先进的工艺技术,企业通过一系列技术和设备打造技术平台对药物研发生产流程进行优化。例

如酶催化反应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化学转化找到了合适的生物催化的解决方案。以及连续流

反应技术,特别是对于一些高危反应自动化控制的试验可以减少生产的风险,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提到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包括一些高活性 GMP 车间,高 OEB 等级设备设施的建立,实现高

活性药物的商业化生产。

    3)商业化合作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 CDMO 付费模式包括全时当量(FTE)和客户定制服务模式(FFS)主要是一次性交付订

单合同,逐步拓展到里程碑式付款,销售分成等,现在开始投身新药投资,探索风险投资,知识

产权共享的模式,享受持续的收益,使 CDMO 企业可以分享创新药市场增长带来的红利。

   (二)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成立于 2010 年 4 月,产品主要分为肝病类、呼吸系统类、心脑血管类、高端氟产品类、

前列腺素类、抗菌类、痛风类、抗肿瘤类和神经系统类九大类,具有手性结构多、研发难度大、

技术壁垒高、生产工艺独特等特点。经过多年化学合成的生产经验积累和技术工艺研发创新,公

司形成了以合成装备完整先进、合成工艺成熟丰富、产业化能力强以及质量控制规范等为特征的

化学原料药生产制造能力优势。公司产品通过欧盟 GMP、美国 FDA 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药政部门的

注册及认证,具备了参与全球医药产业链分工与竞争的优秀能力与水平。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

公司凭借优质的产品品质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在美国、欧洲、日本等规范市场上拥有较高的

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现已通过多家著名国际大型仿制药和原研药企业的合格供应商认证,在产

品研发、认证、注册和生产等方面与主要大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一)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特色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为客户提供定制生产和研

发业务。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发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 制

造业(C27)。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特色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具有手性结构多、研发难度大、技 术

壁垒高、生产工艺独特等特点。

    目前公司的产品按治疗领域与产品用途主要分为九个大类,分别为肝病类、呼吸系统类、心

脑血管类、高端氟产品类、前列腺素类、抗菌类、痛风类、抗肿瘤类和神经系统类。其中,肝病

类、呼吸系统类和心脑血管类产品是指用于治疗相应适应症的产品;高端氟产品类是一类化学结

构中含氟,通过特殊的化学技术得到的高级含氟医药中间体;前列腺素类是一类以前列腺素母核

为基本结构的原料药和中间体,按照具体结构的不同,还可分为多个类型,不同类型的前列腺素

具备不同的功能,广泛应用于青光眼、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溃疡、肺动脉高

压等疾病的治疗;抗菌类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和真菌的原料药和中间体;痛风类是指降尿酸药

物,这类药物包括促进尿酸排泄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以利于尿酸

排泄;抗肿瘤类是对体内肿瘤细胞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以靶向药物为主,在肿瘤综合治疗

中具有重要地位;神经系统类是对神经组织有调节作用的药物,以治疗偏头痛等疾病为主。

    按业务类型主要分为四个大类,分别为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CRO/CDMO/CMO 业务、制剂

业务、创新药业务。

    1、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

    在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领域,公司为全球仿制药厂商提供专利过期或即将到期药品的非

专利侵权工艺设计、工艺开发与研究、药政申报、cGMP 标准商业化生产等系列服务,已在美国、

欧洲、日本等规范市场上享有一定的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并成为一批国际著名药企的长期战略

合作伙伴。公司主要产品恩替卡韦、双环醇、泊沙康唑、西他沙星、奈必洛尔、非布索坦等在国

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2、CRO/CDMO/CMO 业务

    依托公司研发优势、先进的技术积累,依据与制药企业签订的合同,为国内外制药企业提供

从临床前、临床、商业化等各阶段的新药工艺开发和产品制备,包括但不限于工艺路线设计、开

发及优化、工艺分析、工艺验证、安全性评估、质量研究、中试级生产、规模化生产等。公司拥

有良好的国际 cGMP 体系,可以提供从医药中间体到原料药、制剂的一站式研发定制服务,满足国

内外客户的多元化新药研发、开发、商业化生产需求。目前公司在欧美 CRO/CDMO 市场得到一批客
户的认可,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成为多家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的战略供应商。

    2023 年度,公司进行中的 CRO/CDMO/CMO 业务项目总数有 29 个(CRO/CDMO 项目 17 个、CMO

项目 12 个),其中 API 项目 13 个,高级中间体项目 16 个,分布在不同的阶段,其中临床阶段的

项目 15 个,商业化阶段的项目 14 个。

    3、制剂业务

    公司凭借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多年积累的优势,构建“中间体+特色原料药+制剂”的一体化

模式,开发特色制剂,并在国内、国外同时申报,实现国内、国外市场同步发展。报告期内,全

资子公司浙江麒正药业有限公司继续推进“高端制剂国际化项目”,该项目主要产品为高活性靶

向抗肿瘤片剂/胶囊、普通口服固体片剂/胶囊,目前各产品按项目时间表正常推进,项目的实施

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制剂领域的竞争力。

    4、创新药业务

    公司创新药业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投资新药公司,并拓展新药 CRO/CDMO/CMO 业务;(2)

引进、开发新药,目前公司正在开发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 1.1 类新药布罗佐喷钠Ⅱ期临床试

验已结束,尚待进入Ⅲ期临床。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设立采购部,由采购部负责采购公司所需各类物资。

    每年末,采购部根据生产部门次年的生产计划,结合公司的质量指标,制定次年度的总体采

购计划;每月末,根据生产部门的生产计划和原辅料需求计划的调整情况,确定次月的采购计划。

    公司采购部及质量管理部门通过现场审计或评选确定原辅料供应商并建立合格供应商目录,

正常生产所需原辅料须向合格供应商目录内的厂商采购。每年末,采购部对供应商本年度的表现

(包括价格,质量及交货及时性等)进行综合评估,为制定次年的采购计划提供依据。公司采用

招标或竞争性比价的模式采购原料,确保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处于合理水平。

    2、生产模式

    公司实时关注医药市场,在市场出现下游产品的需求意向时,公司开始安排相关产品的生产

工作,抢占先机,以争取进入客户的第一批合格供应商名单。公司还定期拜访客户,跟踪客户需

求并相应安排生产计划,以达到抢占药品注册“时间窗口”。

    公司严格实行 GMP、ISO14001 的生产管理模式,按照安全标准化的要求进行生产管理。每种

产品在生产前,组织研发、EHS、生产、质量等部门对产品生产各环节进行风险评估,确保生产按
计划有序进行;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产品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设备标准操作规程和

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来实施质量控制,确保安全生产,保证产品品质;生产完成后,质量部门对产

品质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入仓库。

    3、销售模式

    公司的整体销售理念是“研发驱动销售”。一方面,公司追踪新药动态,抢仿原料药或研发避

专利技术,第一时间向客户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另一方面,通过对已有产品的工艺优化改进, 提

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质量和价格优势开拓市场。

    国内销售模式是直接销售,公司通过网络、贸易商、展销会、拜访客户等方式收集公司产品

的潜在销售对象信息,在与客户取得联系就产品质量规格、杂质控制等技术指标达成一致后,实

现直接销售。出口销售模式是公司与外国客户直接取得联系,通过客户的现场审计及出口国主管

部门的审批后,即可直接出口。

    4、合同定制研发模式(CRO)/合同定制研发生产模式(CDMO)/合同定制生产模式(CMO)

    (1) 合同定制研发模式(CRO)

    依据与制药企业签订的合同,公司为其提供从临床前、临床等各阶段的药物工艺研发,包括

但不限于工艺路线设计、开发及优化、工艺分析、安全性评估、质量研究等。

    (2)合同定制研发生产模式(CDMO)

    依据与制药企业签订的合同,公司为其提供医药中间体或原料药定制研发生产一体化服务。

在下游制剂客户药物开发阶段至商业化阶段,公司将提供药物所需中间体及原料药的工艺研发及

生产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工艺路线设计、开发及优化、工艺分析、工艺验证、安全性评估、质量

研究、中试级生产、商业化生产等。下游制剂客户在其新药研发及报批阶段即使用公司的中间体

或原料药,这将提高其在后期商业化生产阶段对公司中间体的采购粘性,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3) 合同定制生产模式(CMO)

    国际大型医药企业对公司现场审计评估合格后,与公司签署相关保密协议,向公司提供产品

生产所需的工艺、质量控制等技术资料,由公司组织生产并只允许向对方供货,且不得将该等工

艺用于其它产品的生产加工。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增减(%)
  总资产                          2,951,571,189.46    2,315,330,188.78                     27.48    1,839,455,404.7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2,141,576,554.10    1,461,140,520.64                     46.57    1,254,815,107.75
  营业收入                          816,765,083.27      764,547,389.04                      6.83      569,698,344.3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53,901,967.43      235,375,827.46                      7.87      145,930,186.1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243,216,302.07       228,232,518.87                     6.57        133,459,614.07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21,847,783.71       120,567,033.68               84.00             173,900,860.9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2.73                17.36     减少4.63个百分点                     12.27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43                 0.41                 4.88                      0.2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43                 0.41                 4.88                      0.26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262,549,690.48    206,165,921.94       202,946,435.18          145,103,035.6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3,672,808.45     66,523,939.88        65,140,884.49           28,564,334.6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92,179,290.26     61,053,173.85        59,212,971.21           30,770,866.75
    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4,955,913.77     -4,492,586.92       -30,176,859.84          211,561,316.70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32,322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31,488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持有有限     质押、标记或冻结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增   期末持股数      比例                          情况                  股东
                                                                       售条件的
         (全称)                  减           量          (%)                                                 性质
                                                                       股份数量     股份状态       数量
郑志国                         85,802,797   300,309,788     50.64             0        无           0      境内自然人
嘉兴奥翔股权投资管理合伙
                              3,149,931    11,024,759     1.86          0     无        0    境内非国有法人
企业(有限合伙)
上海笃熙禀泰私募基金管理
有限公司-禀泰长期红利 1       -163,160     6,758,040     1.14          0     无        0    其他
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刘兵                          1,853,522     6,662,326     1.12          0     无        0    境内自然人
上海笃熙禀泰私募基金管理
有限公司-笃熙医药成长私    -1,096,516      6,288,444     1.06          0     无        0    其他
募证券投资基金
台州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5,652,759     5,652,759     0.95          0     无        0    国有法人
嘉兴众翔股权投资管理合伙
                              1,574,906     5,512,170     0.93          0     无        0    境内非国有法人
企业(有限合伙)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2,977,853     4,748,977     0.80          0     无        0    境外法人
王勉                          1,180,000     4,080,000     0.69          0     无        0    境内自然人
共青城胜恒投资管理有限公
司-胜恒名匠九重风控策略      4,044,862     4,044,862     0.68          0     无        0    其他
1 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郑仕兰是公司股东奥翔投资、众翔投资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且分别持
                                          有奥翔投资、众翔投资 60.6927%、69.4737%的出资比例,郑月娥持有奥翔
                                          投资 1.1948%的出资比例,公司实际控制人郑志国与郑仕兰、郑月娥为兄
                                          妹关系。曾春元持有奥翔投资 2.9869%的出资比例,曾春元与郑月娥是夫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妻关系。
                                              公司未知上述其他前 10 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之间、以及前 10 名无限售
                                          流通股股东和前 10 名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以及是否属于《上市公
                                          司收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1,676.51 万元,同比增长 6.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 25,390.20 万元,同比增长 7.87%。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