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曾朵红

东吴证券

研究方向: 电力设备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600516080001,曾供职于东方证券和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19.87%
(第125名)
60日
中线
8.61%
(第131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8/10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汇川技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3-16 33.04 27.02 -- 36.49 9.42%
36.16 9.44%
详细
江苏经纬成贵阳市轨交2号线第一中标候选人,有望拿下非苏州深圳第二条线。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江苏经纬成为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及二期工程车辆牵引系统采购项目的第一中标候选人,中标金额2.5亿,一期交付时间暂定为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此条订单为公司继宁波4号线及2号线二期牵引系统外的第二条非苏州深圳线。目前,在苏州地区,江苏经纬已经中标轨交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5号线为中标第一候选人)牵引系统,苏州有轨电车2号线牵引系统,中标率几乎为100%;在非苏州深圳地区,已经中标宁波4号线及2号线二期牵引系统、贵阳2号线一期及二期(贵阳为中标第一候选人),稳住苏州、走向全国趋势已经形成。 目前在手订单有望达13亿,18仍有中标预期,未来3年陆续交付、业绩增长可期。2015年底公司在手订单约3.5亿,2016年6.1亿,2017年预计确认订单1个亿左右,若算上苏州5号线及贵州2号线,在手订单将达13亿左右。此前,江苏经纬董事长马建锋承诺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至少两条非苏州、深圳完整牵引系统订单的业绩;公司引入投资者庄仲生承诺在2017-18年至少获取一条非苏州、深圳完整的牵引系统订单。若贵阳市此条线算在业绩承诺内,马总或庄总承诺可能已经完成,江苏经纬2018年有望再获至少一条完整订单。另外从营收角度,2018-21年,苏州3号线、宁波4号线、苏州5号线、贵州2号线等有望陆续交付,未来3年轨交业绩高速增长可期。 轨交市场空间大,汇川技术通过江苏经纬切入轨交市场,加速牵引系统国产化。按照各城市城轨、地铁发展规划,2020年全国将建成城轨、地铁0.6万公里,2050年将建成1.2万公里。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等行业数据和测算,2015-2020年全国轨道交通牵引与控制系统(含备品备件、独立件)年均需求量约100亿元(含地铁、有轨电车、轻轨)。其中,轨道交通牵引与控制系统是壁垒最高的零部件之一,掌握技术的主要为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ABB等外资企业,国内仅有南车时代等突破牵引与控制技术,掌握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更是少之又少,江苏经纬2014年3月获得斯柯达全套技术的转让,稀缺性不言而喻。汇川技术通过江苏经纬切入轨交市场,在技术上,其工程传动产品及研发团队和资源,能提升对斯柯达电气技术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机车牵引和控制与汇川的大工控、工程传动等具有很大的技术同源性,有助于提升江苏经纬的运营和盈利能力;市场方面,汇川也为江苏经纬打开了深圳市场,为江苏经纬提供更多的市场资源。 通用自动化:工控迎长周期复苏,公司作为工业互联网龙头有望维持高增速。2018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增7.2%超预期(预期6.2%),固定资产投资同增7.9%超预期,制造业目前可能在第二轮加速投资的初期。在此基础上,2018年1月马凯表示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苗圩提出工信部2018年将实施三年行动计划,2月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决定设立专项工作组,2018年有望成为工业互联网高增长元年,工控行业在工业互联网、自动化升级等催化下迎来长周期复苏。公司作为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伺服、变频器、PLC等达到国际一流水准,机器人自动化程度高,同时电梯、空压机等领域已经践行工业互联网多年积攒十几万客户,行业营销持续深化,我们预计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17Q4环比Q3复苏、18Q1增速不低于17全年增速,预计17年全年板块有60%以上增长,18Q1有望达70%增长,18全年有望维持在60%左右增速。 电动车电控:客车绑定宇通好于行业,物流车业绩超预期,乘用车一线及海外持续推进。公司电动车板块约六成收入来自宇通,目前宇通排产计划17Q1销量1000辆,18Q1计划排产3000辆,业绩持续修复;物流车方面,目前国内前十大物流车公司中有八家均为公司客户,我们预计公司全年物流车电控3万台以上、订单达到3亿以上,是全年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最大增量,预计2018年有望达30%以上增长;乘用车市场空间大,国内方面已经拿到四五个A点认证、一家一线品牌定点,18年有望海内外更多重磅车型落地。我们预计板块2017年近10%增长,2018上半年增速较高,2018年有望实现30%左右的增长,汇川正逐步成长为世界级的电控企业,电动车电控有望成为未来重要增长极。 盈利预测和估值:公司通用产品增长提速和电动车产品放量,17Q4增长好于市场预期,2018年开年延续这一良好态势,18Q1高增长确定,长期布局值得期待。预计2018-2019年归母净利润为14.05/18.79亿,分别同增33%/34%;EPS分别为0.84/1.13元。给予2018年50倍PE,目标价42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制造业投资增速超预期下降、新产品开发进度低于预期。
天赐材料 基础化工业 2018-03-08 47.88 9.80 -- 52.64 9.94%
52.64 9.94%
详细
17年净利润3.05亿,略低于市场预期:公司2017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营收20.57亿,同比增长11.98%;营业利润3.59亿,同比下滑21.3%;利润总额3.59亿,同比下滑22.77%;归母净利润3.05亿,同比下滑23%,处于公司业绩预告下限,略低于预期。 四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影响单季利润:单季度看,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4亿,同比增长6.56%,环比下滑三季度下滑12.5%;实现归母净利润2725万,同比下滑65.8%,环比下滑73%。四季度净利率水平为5.2%,同环比均下降11-12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四季度公司关闭东莞工厂以及计提中科利星商誉减值损失、坏账减值损失等造成资产减值损失增加,故而四季度利润同环比大幅下滑。 17年电解液出货量近50%增长,但六氟价格下滑影响利润,18年价格基本见底,出货量将保持50%以上增长:2017年公司电解液出货量近3万吨,同比增长近50%,四季度出货量预计8000-9000吨,环比三季度略有下滑;电解液价格一季度为高点,均价7万/吨,二季度开始下滑,年底调整至4.5万/吨左右。18年一季度价格环比四季度有10%左右下滑,三元电解液稳定在4万+/吨,磷酸铁锂电解液3万+/吨,预计出货量7000-8000吨,环比略微下滑,同比大幅增长70%以上(1Q17为4000吨),以量补价,业绩同比有望微增。同时公司液体六氟产能将在一季度末扩产,液体六氟更具备成本优势,有利于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全年预计公司电解液出货量4.5万吨以上,增长50%,锁定国内大客户(CATL+国轩高科等),同时拓展海外客户,如LG。 17年日化产品受原料涨价影响,毛利率下滑,目前已有所回升且结构升级,18年利润将回升:2017年营业收入保持20%左右增长,由于原材料涨价,前三季度毛利率下滑10个点左右,但四季度已经有回升,且公司产品结构升级,毛利率回升至28%左右。我们判断2018年公司日化产品营收保持30%左右增速,且毛利率水平继续回升,预计18年日化净利润有望回升增长至1亿。 公司锂电材料闭环初步形成,上游原材料及正极材料进展顺利,预计18年将贡献近1亿利润:公司虽转让容汇锂业12.22%股权,但仍持有九江容汇30%股权,且九江容汇0.8万碳酸锂及0.8万氢氧化锂产能将陆续释放;同时公司参股云锂,具备1万吨碳酸锂加工产能,我们判断碳酸锂上半年依然可维持15万/吨以上,仍可为公司贡献可观投资收益。与此同时,公司已具备1万吨氢氟酸产能,除了自供也对外销售,预计今年可贡献2000万利润。正极材料2017年出货量2000吨,基本实现盈亏平衡,预计18年出货量7000吨。同时一季度末公司3万吨磷酸铁产能将释放,预计出货量可达1万吨,自用7000吨,我们预计磷酸铁锂及磷酸铁有望贡献3000万利润。 投资建议:公司为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龙头企业,18年预计依然可占CATL需求的60%以上,出货量预计可保持50%增长,达到4.5万吨,且公司后续新型锂盐、正极材料布局等值得期待。我们预计2017-2019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05亿、8.53亿(包括3亿+非经常性收益)、7.03亿元,EPS为0.9/2.51/2.07元,同比增长-23%/179/-18%。给以目标价55元,对应2018年22倍PE,维持“买入”评级。
国轩高科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3-07 20.59 27.51 48.30% 23.64 14.81%
23.64 14.81%
详细
17年业绩9.2亿,低于市场预期:公司2017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营收50.48亿,同比增长6.1%;营业利润11.03亿,同比下滑0.26%;利润总额11.03亿,同比下滑7.91%;归母净利润9.2亿,同比下滑10.7%,低于市场预期。 四季度盈利水平恢复:单季度看,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3亿,同比下滑3.1%,环比三季度下滑4.8%;实现归母净利润2.8亿,同比下滑4.1%,环比增长44.8%。四季度净利率水平为21.7%,环比大幅提升。 17年公司出货量3.1gwh低于预期,但价格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四季度冲量落空:2017年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3.1gwh,同比增加50%,均价1.7元/wh左右,高于市场均价;其中动力类电池2.7gwh,储能0.4gwh;三元电池0.7gwh,铁锂2.4gwh。从季度出货量看,我们预计2017年1季度为0.5gwh,其余三季度较平均约0.9gwh。四季度公司利润及净利率水平环比增长较明显,主要由于三季度公司山东产线停产整顿造成的折旧等各项费用增加,但出货量1gwh左右,未出现冲量,主要由于公司精选优质客户。 公司客户质量较高,以磷酸铁锂为主:我们根据2017年电动车产量数据统计,2017年国轩装机电量2gwh,前几大客户为江淮,占公司装机电量31%,其次为安凯、北汽、中通客车,分别占比13%、12%和11%,这些客户主要配套磷酸铁锂;上汽商用车也为公司重要客户,占公司装机电量比重达到7%,以三元为主。整体而言公司客户质量较高。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7-2019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2亿、11.82亿、14.64亿元,EPS为0.81/1.04/1.29元,同比增长-11%/28%/24%,PE为25x/20x/16x。给予目标价28元,对应2018年27倍PE,维持“买入”评级。
汇川技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2-15 29.23 24.32 -- 35.90 22.82%
36.49 24.84%
详细
轨交有望拿下苏州第五条线,在手订单将达10.5亿左右,稳住苏州走向全国。公司2月13日发布公告,子公司江苏经纬成为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车辆牵引系统采购项目的第一中标候选人,中标金额4.2亿元,交付时间从19年11月-21年6月。目前,江苏经纬已经中标苏州轨交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5号线为中标第一候选人)牵引系统,苏州有轨电车2号线牵引系统,以及宁波4号线及2号线二期牵引系统,在苏州地区地位稳固、中标率非常高,苏州外也有开拓,稳住苏州、走向全国趋势已经形成。展望未来,公司先前收购江苏经纬时董事长马建锋承诺2017年6月30日前协助江苏经纬至少获取一条完整的牵引系统订单(不含苏州、深圳),否则愿向汇川技术以无偿或不超过一元对价转让所持5%股权;2017年8月将该承诺改为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至少两条非苏州、深圳完整牵引系统订单;此外,2017年1月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投资者庄仲生,并承诺在2017-18年至少获取一条完整的牵引系统订单(不含苏州、深圳)。按照业绩承诺,马总还有1条非苏州、深圳线等待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庄总还有1条非苏州、深圳线等待2018年底前完成,因此2018年有望再获2条及以上订单。2015年底公司在手订单3.46亿,2016年6.1亿,2017年预计确认订单1个亿左右,若算上5号线在手订单将达10.5亿,若业绩承诺达成2018年订单将继续高速增长,保证未来3年的高速增长。 轨交市场空间大,江苏经纬吸收斯柯达核心技术,作为有资质的民营企业具有很大稀缺性,与汇川技术协同效应明显。按照各城市城轨、地铁发展规划,2020年全国将建成城轨、地铁6,200公里,2050年将建成11,700公里。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等行业数据和测算,2015-2020年全国轨道交通牵引与控制系统(含备品备件、独立件)年均需求量约100亿元(含地铁、有轨电车、轻轨)。其中,轨道交通牵引与控制系统是壁垒最高的零部件之一,掌握技术的主要为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ABB等外资企业,国内仅有南车时代等突破牵引与控制技术,掌握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更是少之又少,江苏经纬之前也是跟斯柯达组成联合体投标,直至2014年3月获得斯柯达全套技术的转让,才成为唯一一家具有投标资质的民营企业,稀缺性不言而喻。汇川技术通过江苏经纬切入轨交市场后,在技术上,其工程传动产品及国内最强大的研发团队和资源,能够帮助江苏经纬短期内提升对斯柯达电气技术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机车牵引和控制与汇川的大工控、工程传动等具有很大的技术同源性,有助于提升江苏经纬的运营和盈利能力;市场方面,汇川也为江苏经纬打开了深圳市场,为江苏经纬提供更多的市场资源,汇川技术的切入对江苏经纬轨道交通业务的开拓、研发的国产化具有重大意义。 通用自动化随制造业持续复苏,纺织、3C等主要下游资本开支仍处于扩张期,业务持续高增长。2016年下半年起行业需求回暖,公司的行业营销策略近几年也收效显著,通用伺服近几年在3C、锂电、OLED、电子非标等领域应用非常好,持续替代日系品牌,通用变频器在新能源汽车空调变频、纺织、空压机等领域增长很好。2017年预计将实现60%以上增长,四季度同比增速比三季度复苏,预计18Q1维持四季度的增速。 电动车板块物流车持续高景气,客车持续修复,乘用车潜力巨大。公司作为宇通独家供应商,在客车领域正从电控拓展到电机和动力总成;物流车全年订单3亿以上超预期;乘用车已经拿到四五个A点认证,一家一线品牌定点,海外大众、宝马等多次验厂,18年下半年开始前期的研发投入陆续进入收获期。国内电机电控行业如果能走出一家世界级的企业,目前看非汇川莫属。整体来看,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控、尤其是乘用车电控是公司今年重点布局的研发方向,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去年来打造了600多人的研发队伍,占到整个公司研发人数约30%,电动车板块2017-2019年有望分别投入3、4、5亿左右的研发费用,预计拉动公司研发费用率在2017年达到11%-12%的高水平。目前板块整体节奏有条不紊,我们预计2017年整体新能源汽车板块达到近10%的高个位数正增长。 电梯一体机四季度好于预期,预计全年约15%增长。公司电梯一体机业绩偏周期性,与全国电梯产量、进口量高度相关。四季度受益于房地产持续复苏,国内电梯产量快速增长。公司电梯一体机在通力、蒂森、迅达等跨国企业中份额提升,并且在国内品牌的稳定中略有增长,受益于行业超预期与涨价红利,公司电梯一体机业务整体好于预期,预计全年有15%左右增速。 工业机器人高增长元年,预计全年贡献1亿以上营收。公司工业机器人板块是一个单独事业部,是公司目前发力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公司由单一设备自动化走向产线自动化的关键环节,对公司长远发展影响深远。 盈利预测和估值:我们预计2017-201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73/13.90/18.43亿元,分别同增15%/30%/33%;EPS分别为0.64/0.84/1.11元。 考虑到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控的龙头地位、同时在乘用车领域的大力布局和重大进展,考虑到工控自动化今年的强势复苏和公司工控领域的绝对龙头地位,给予2018年45倍PE,目标价37.8元,维持买入评级。
正泰电器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2-06 24.68 30.92 58.65% 25.15 1.90%
31.22 26.50%
详细
18年1月底集团公司设立员工和经销商持股计划,理顺机制共进退。1月29日正泰集团已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将其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转让给国泰-固本资产管理计划。国泰-固本资产管理计划是公司控股股东正泰集团部分员工与本公司部分经销商设立的员工与经销商持股计划。本次交易,正泰集团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份0.24亿股,转让均价22.47元,总金额5.43亿元。本次的持股计划主要是集团层面的员工和传统的低压电器经销商,公司17年中做过上市公司200多人核心骨干的限制性股票购买,整体上从集团、上市公司、经销商层面理顺了激励机制,齐心协力共同进退。 与国企合作出售光伏电站,当期确认收益2.9亿元。公司1月初公告以5.39亿元出售给浙能集团共计405MW的9个光伏电站,同时与正泰集团财务公司签订金融服务协议,整体看公司的目的是盘活电站资产,提前兑现收益,用滚动发展的思路去投资更优质的项目。本次出售光伏电站是双赢的局面。浙水公司在配额制的要求下有收购电站的诉求,发挥浙能集团在输电和交易电量方面的优势,申请西电东送政策支持,改善西部光伏电站限电情况,提高西部光伏电站的收益。未来正泰和浙能集团也会有更长期的合作,在电力体制改革和改善限电中各自发挥优势。从正泰角度来说,本次转让的电站只有权益的51%,所以本次转让的价格(400MW,5.39亿元)只是总资产的百分之十几,折算回去电站的作价在8-9元/W。本次增厚2018年净利润约2.9亿元,其中1-1.2亿是电站出售的权益溢价,1.7-1.8亿是上游组件等产品当初自建没有确认的利润。同时本次出售的电站品质一般,有一些用地方面的遗留问题,也处于限电严重地区,但是对于浙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公司与正泰财务公司签订《金融服务协议》,就授信服务、存款服务、资金统一结算业务以及其他金融服务等业务达成协议。这一协议将会降低未来的融资成本,我们测算16年正泰电器利率在6.3个点(财务费用4.16亿,16年借款65.9亿)。正泰财务公司一方面解决上市公司的存贷款平衡,另一方面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资利率。 低压电器作为房地产的后周期属性明显。电力设备中最重要,也是造价最高的两个设备就是变压器和开关,其余大都是用于测量和监控的辅助设备。其中低压电器主要就是指电压等级在1kV以下的开关,主要的功能就是“该跳闸的时候要准确迅速的跳,不该跳的时候不要瞎跳”。低压电器广泛存在于房地产、制造业和基建等各种需要用电的场景下,但是他不属于电网投资,低压电器的应用场景往往在红线以内,也就是房地产开发商和工业用电企业的内部,购买者是各个用电的用户,所以整体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后周期。 低压电器的投资类似于工业控制领域,投资的方法主要是看下游的趋势。首先从量价上来看,销量和价格几乎无法跟踪,非同质化的产品没有统一的单位,也没有统一的售价;其次下游比较分散,工业控制分布在制造业的各行业,低压电器比工控还要再多一些房地产和基建项目;最后,投资更多看趋势,这个趋势更多的是宏观的产能趋势,房地产的投资和制造业产能的投资往往给低压电器和工控这些后周期品种带来很好的确定性,低压电器往往排在土建施工之后,设备进场之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17年的盈利预测,基于出售电站确认当期投资收益2.9亿的逻辑上再次上调利润,我们预计17-19年公司净利润29.39亿/37.63亿/44.30亿元,同比增速34.5%/28.0%/17.7%,对应EPS1.37/1.75/2.06,目前上调目标价至35元,对应18年20倍估值。
汇川技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2-02 28.45 24.06 -- 33.18 16.63%
36.49 28.26%
详细
公司业绩预告全年营收增长25-35%超预期,归母净利润增长10-20%,第四季度比三季度反弹明显。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17年全年营收范围45.75-49.41亿,同比增长25-35%,归母净利润范围10.25-11.18亿,同比增长10-20%。若按中值计算,公司全年营收47.58亿,同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10.72亿,同比增长15%,符合市场的预期;按中值计算,四季度营收16.28亿,同比增长35%,相比三季度反弹明显,四季度净利润3.48亿,同比增长43%,环比增长18%。公司预计全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金额1.32亿元,占归母净利润12-13%左右,同比增长77%。 通用自动化随制造业持续复苏,纺织、3C等主要下游资本开支仍处于扩张期,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四季度恢复高增长,全年60%以上营收增速,同时电液伺服30%以上增速。汇川的通用自动化板块作为制造业的高端代表,制造业、尤其高技术制造业盈利能力加强,投资增速加速,制造业维持高景气度。 从反应工业企业投资能力、投资意愿和投资增速的指标看:1)从工业企业盈利情况来看,2017年全年工业产能利用率77%、同比增长3.7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产能利用率78%、同比增长4.2个百分点,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从2016年2季度开始已经持续增长7个季度。另外,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增速比2016年加快12.5个百分点,是2012年以来增速最高的一年,其中制造业利润增长18.2%,增速比2016年加快5.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20.3%,增速高于其他制造业。2)从工业增加值与PMI来看,2017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制造业PMI 51.6%维持高景气度。工控下游自16年7/8月出现拐点后持续好转,今年上半年需求超预期,下半年趋势向好,新一轮资本开支的增加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值得期待。3)从制造业投资来看,12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为4.8%,大幅快于11月累计的4.1%,制造业投资16年中见底,17年中达到短期高点,从17年6月最高的5.5%回落至11月的4.1%,12月又大幅提升,目前可能在第二轮加速投资的初期。 纺织、3C等公司主要下游持续产能扩张:公司主要下游包括纺织、3C、石油化工、机床等,在工业企业盈利能力逐渐增长,制造业繁荣向好的形势下,下游行业均存在着“盈利能力提升--扩产”的逻辑,而其扩产即对应着中游厂商的盈利。1)可以看到,纺织行业扩产存在着大概3年左右的周期,其ROE15年阶段底部,16年修复,传导到其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增速可以看到,其大概在16年底构筑底部,17年已经开始上涨、构筑下一个扩产周期。因此我们预测,纺织行业18年仍处在扩产阶段。2)此外,3C行业产能周期波动相对较大,15年ROE阶段性底部,16年修复,而其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增速在14-15年完成一个周期后,16年开始持续稳定上扬,并且目前仍处在历史相对低位,因此我们预计3C行业18年也将继续扩产。汇川技术一直在行业营销方面独树一帜、眼光精准,在行业向好时总能抓住机遇,将大大受益于下游行业扩张。 电动车板块物流车持续高景气,客车持续修复,乘用车有条不紊,我们预计全年营收个位数增长。 物流车:整体业绩超预期,贡献板块最大增量。由于目前国内补贴政策提高门槛,公司物流车业务在2017年超预期增长,去年全年只有几千万,今年持续放量,国内前十大物流车公司中有八家均为公司客户,我们预计公司全年物流车电控3万台以上、订单达到3亿以上,是全年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最大增量; 客车:宇通业绩持续修复。公司与宇通深度绑定,电动车板块约六成收入来自宇通,我们根据节能网宇通自供电机电控统计来看宇通电动车产量,可以看到上半年产量仅3000余辆,同比下降一半左右,而下半年超过25000辆,同比增长约27%,比上半年增长600%,拉动全年产量相比2016年下滑6%。目前,从宇通的排产计划看,17Q1销量1000辆,18Q1计划排产3000辆,其业绩持续修复,另外公司产品在珠海银隆、南京金龙等也有所放量; 乘用车:二线布局开始放量,一线及海外持续推进。国内方面,公司国内已经拿到四五个A点认证,2017年已经拿到国内一家一线品牌定点;国外方面,海外大众、宝马等多次验厂。2018年下半年大概率落地一些海外A级乘用车型,汇川有望成为乘用车动力总成领域非常重要的供应商,收入利润的明显贡献将在2019年,未来潜力广阔,弹性较大。 新能源汽车电控、尤其是乘用车电控是公司今年重点布局的研发方向,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去年来打造了600多人的研发队伍,占到整个公司研发人数约30%,电动车板块2017-2019年有望分别投入3、4、5亿左右的研发费用,我们预计拉动公司研发费用率在2017年达到11%-12%的高水平。目前板块整体节奏有条不紊,我们预计2017年整体新能源汽车板块达到近10%的高个位数正增长。 电梯一体机四季度好于预期,我们预计全年约15%增长。公司电梯一体机业绩偏周期性,与全国电梯产量、进口量高度相关。四季度受益于房地产持续复苏,国内电梯产量快速增长。公司电梯一体机在通力、蒂森、迅达等跨国企业中份额提升,并且在国内品牌的稳定中略有增长,受益于行业超预期与涨价红利,公司电梯一体机业务整体好于预期,我们预计全年有15%左右增速。 工业机器人高增长,加速公司产线自动化布局。公司工业机器人板块是一个单独事业部,是公司目前发力的主要方向之一,板块包括整机和零部件,下游主要是锂电设备、手机制造等,大部分客户是原来购买公司伺服系统和PLC产品的设备厂商。我们预计公司全年工业机器人贡献营收1亿以上,2018年将继续有高速增长;该业务尚处在成长期,我们预计2018-19年对利润影响不大,但是是公司由单一设备自动化走向产线自动化的关键环节,对公司长远发展影响深远。 轨交首次走出苏州深圳,我们预计全年营收1亿左右。江苏经纬中标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及2号线二期工程车辆牵引系统采购项目II标段,中标金额1.23亿,贡献业绩将在2019年。迄今为止,公司轨交在手订单近6亿,我们预计2017年全年营收1亿左右,2018年有望确认2-3亿左右。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17-201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73/13.90/18.43亿元,分别同增15%/30%/33%;EPS分别为0.64/0.83/1.11元。考虑到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控的龙头地位、同时在乘用车领域的大力布局和重大进展,考虑到工控自动化今年的强势复苏和公司工控领域的绝对龙头地位,给予2018年45倍PE,目标价37.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滑、房地产投资增速超预期下降、新产品开发进度低于预期。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2-02 16.88 25.41 -- 17.48 3.55%
19.36 14.69%
详细
17年预增75%-100%:公司发布2017年业绩预增公告,报告期内预计盈利9.69-11.07亿元,同比增长75%~100%,其中非经常性损益1.3亿元(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及政府补助),16年为0.50亿元。测算四季度单季盈利2.18-3.56亿元,同比下滑15.18%-增长38.5%。业绩符合预期。 行业高景气,龙头高增长:根据能源局数据2017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53.06GW,同比增长53.62%;根据中国光伏协会的数据,全球新增装机102GW,同比增长37%,行业需求高景气,公司作为逆变器和电站开发龙头,主营业务迎来快速增长:1)逆变器方面,测算17年逆变器销量18-19GW,同比增长80%-90%。其中国内销量15-16GW,市占率30%左右,海外市场出货约3GW,增长2倍以上。逆变器实现收入35-40亿元,预计贡献净利润4.3-4.7亿元。2)电站开发方面,测算17年电站开发转让800-900MW左右,收入45-50亿元,贡献利润4.5-5.0亿元左右。公司自有电站250-300MW,测算利润约0.8-1.0亿元。3)其他业务预计实现净利润0.2-0.4亿元。其中户用光伏预计实现收入2亿元,开始贡献业绩。 户用市场确定性爆发,厉兵秣马战略性布局:根据光伏协会的数据,2017年国内户用光伏装机容量超40万户,成为爆发元年,2018年有望达到80-120万户。根据我们的测算,国内户用光伏装机空间430GW,目前占比不到1%,空间巨大。行业内从组件、逆变器、运营商、渠道商纷纷进入,行业方兴未艾,将迎来持续增长。公司率先成立SunHome全球品牌,发力户用光伏市场。根据公司规划,其渠道要实现市县镇三级网络立体覆盖,短期内要实现10个省的代理商网络覆盖。预计到2017、2018年底分别形成500、1000家县区级经销网络。未来2-3年内,达到3000家的县区级的经销网络,10万家的乡镇村网络。到2020年实现家庭光伏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户用光伏带动公司业务从B端往C端拓展,具备高盈利、高成长,将为公司业绩和估值贡献弹性。未来随着储能成本的不断降低,储能系统进入寻常百姓家,公司户用光伏与户用储能将有效结合形成协同效应,当前的户用光伏拓展作为前期市场、品牌、渠道锚点,意义重大。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17-1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0.5、15.1、20.3亿,分别同比增长89.2%、44.5%、33.8%,对应EPS为0.72、1.04、1.40元。我们给予公司18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2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滑、分布式发展低于预期等
华友钴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8-01-31 100.00 51.45 73.52% 127.89 27.89%
135.80 35.80%
详细
公司预告2017年度归母净利润16.5亿-19亿,同比增长2,283%-2,644%,大超市场预期。扣非归母净利润16.56亿-19.06亿,同比增加2144%-2482%。 单季度看,四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5.5-8亿,环比三季度增长30-90%。四季度业绩环比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量价齐升,量方面由于四季度是消费类电子旺季,公司钴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预计四季度单月出货量折合金属钴超过2000吨(前三季度出货量1.3万吨,代加工2000吨),预计全年出货量折合金属钴2.2万吨;其次,钴价格四季度继续上扬,金属钴价格自9月末42万/吨涨至年末56万/吨,四氧化三钴价格也从9月末的36万/吨涨至年末40万/吨,且公司自有钴金属价格上涨滞后于Mb钴价,因此成本较低有利于提升利润空间。 预计2018年上半年钴价维持高位在60万/吨,同比增长40-50%,且公司自有矿山投产,助力公司业绩向上。2018年行业内新增矿山主要来自:一是华友钴业KAMBOV(1500吨)和PE527(3000吨),预计明年实际贡献3000吨;二是嘉能可Katanga矿复产,产能1.1万吨(预计复产时间到年中,且产量不确定);三是VotorantimMetais的SaoMiguel矿复产,产能1100吨。而非洲当地民采矿等受制于基础设施建设,冶炼产能扩产受限,因此整体而言2018年新增钴矿资源增速较缓慢,供给有限。从需求端看,2018年全球钴需求12.9万吨,新增需求1.1万吨,整体而言2018年金属供给将维持偏紧状态,钴高价可维持。 投资建议:由于金属钴价格不断上涨且预计可高位维持,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17-2019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8.1亿、30.6亿、36.8亿元,EPS为3.06/5.16/6.21元,同比增长2517/69/20%,对应PE为32x/19x/16x,由于公司转型升级为新能源锂电材料公司,成长潜力大,因此给以目标价124元,对应2018年24倍PE,维持“买入”评级。
新宙邦 基础化工业 2018-01-31 19.90 13.95 -- 22.48 12.96%
24.18 21.51%
详细
公司2017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16亿,同比增长14.24%;营业利润3.37亿,同比增长15.83%;利润总额3.37亿,同比增长10.93%;归母净利润2.88亿,同比增长12.5%。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为1442万,主要为政府补贴。n单季度看,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1亿,同比增长15%,环比三季度增长11%;四季度实现营业利润1.03亿,同比增长50%,环比增长15%;实现归母净利润8428万,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10%。四季度净利率水平为15.58%,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环比略微下滑。 分业务看,我们预计公司电解液2017年出货量1.8万吨左右,同比增长20%,消费类及动力类各半,毛利率依然可维持30%以上,我们预计净利润稳中有升,可贡献1.2亿左右净利润;价格方面由于六氟价格下跌至13万/吨,电解液均价4.5-5万/吨,其中消费类电解液价格预计6万/吨以上,三元动力电解液预计5万/左右,磷酸铁锂3-4万/吨。2018年我们预计公司电解液价格企稳,且出货量可保持30%以上增长,可能将受益于CATL采购量增长以及海外客户需求的稳定增长。电容器业务由于环保监管趋严,小厂商关闭,公司17年出货量预计增长30%左右,同时由于产品价格上涨,盈利水平改善,我们预计净利润增长50%。海斯福受原材料涨价及汇兑损失影响全年利润略有下滑,而2018年将考虑原材料涨价对产品价格进行适当调整,因此毛利率水平有望回升。半导体业务17年预计贡献7000万左右收入,目前客户拓展顺利,已成功拓展华星光电、天马、力信等客户,新产能惠州二期已进入试产阶段,预计2018年下半年可稳定生产,预计2018年该业务将贡献1.5-2亿收入,增厚公司1000-2000万净利润。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7-2019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88亿、3.58亿、4.82亿元,EPS为0.76/0.94/1.27元,同比增长13%/24%/35%,对应的PE为27x/21x/16x。考虑到公司为电解液龙头企业,电解液和氟化工业务稳步增长,且后续半导体化学品及新型锂盐业务发展值得期待,我们给以目标价26.3元,对应2018年28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产销不达预期,公司动力电解液出货量不达预期,氟化工产品下滑幅度超预期,半导体化学品等新业务拓展不达预期。
杉杉股份 能源行业 2018-01-25 18.89 15.82 35.45% 19.42 2.81%
20.67 9.42%
详细
公司预告2017年归母净利润增加5.2-6.2亿,即2017年归母净利润8.5-9.5亿,同比增长158-188%;扣非净利润增加1.6-2.1亿,即2017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16-4.66亿,同比增长62-82%,符合预期。 单季度看,公司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8-4.8亿,其中四季度公司出售宁波银行股权0.565%,获得投资收益4.66亿(税前)。 业绩拆分看,我们预计四季度公司正极材料依然保持较好的增速,预计全年将为公司贡献5亿左右净利润(前三季度湖南杉杉净利润4.8亿,为公司贡献3.7亿净利润,三季度贡献1.4亿),出货量将超2万吨;负极材料方面,由于下半年原材料涨价对公司净利润有所影响,我们预计全年为公司贡献0.8-1亿左右净利润;电解液下半年由于高价六氟磷酸锂消化完毕,有望扭亏,我们预计保持盈亏平衡。能源管理业务方面,我们预计全年贡献0.55-0.6亿净利润(业绩承诺0.55亿),服装业务预计贡献0.3亿。新能源汽车业务预计四季度还将继续亏损,全年可能亏损2亿左右。投资收益方面,宁波银行和稠州银行分红实现1.2亿投资收益,此外出售宁波银行股权获得4.66亿投资收益(税前),因此我们判断投资收益可贡献4.5-5亿净利润。 正极材料持续发力,继续规划10万吨项目。子公司杉杉能源计划固定资产累计投资50亿,在长沙建设10万吨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其中一期产能2万吨,计划于2020年底前完成,一期第一阶段设计产能1万吨,计划于2018年底建设完成。同时,公司不断调整产品和客户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高电压钴酸锂和532/622三元占比不断提升。2017年公司正极材料产量2万吨左右,预计钴酸锂占比55%,三元占比45%。2018年钴价高位上扬(公司加强与洛阳钼业合作,锁定上游原材料),钴酸锂价格继续走高,截至1月20日达到43.5万/吨,同时由于补贴政策门槛提高,三元622正极材料占比将提升,也有利于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负极原材料价格企稳,且正极高镍化,配套的高端负极材料占比提升,公司负极盈利今年有望改善。17年下半年,人造石墨原材料国产针状焦价格上涨3倍以上(负极成本上涨1.8万/吨),而负极材料涨价稍微滞后,影响公司盈利,目前针状焦价格已企稳。此外17年公司以2.4亿收购湖州创亚100%股权,新增1万吨产能,实力进一步增强。根据高工锂电统计,公司2017年负极材料产量达到3.2万吨,同比增长41%,预计18年受益于动力电池增长将继续维持较高增速。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7-2019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91亿元、9.09亿元、11.28亿元,增速170%/2%/24%,EPS为0.79/0.81/1.00元,对应PE为24x/24x/19x。考虑到公司为锂电池材料龙头,已形成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双闭环,随着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锂电池材料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近期钴价持续上涨,我们给以目标价24.3元,对应2018年3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家对新能源车政策支持不及预期,新能源车销量下降;公司产销不达预期;产品价格下滑。
隆基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1-25 38.15 12.89 -- 39.31 3.04%
39.31 3.04%
详细
硅片规划发布,量、本、质超预期:隆基股份公告单晶硅片2018-2020年发展规划:1)在2017年底硅片产能15GW的基础上,2018-2020年底产能分别力争达到28、36、45GW。2)新上项目标准硅片非硅成本目标低于1元/片,硅片品质能够支撑主流PERC电池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2.5%以上,光衰在1%以内。我们认为,本次的硅片三年发展规划分别从硅片的规模、成本、质量三个维度给出了方向。此外,硅片的成本、电池的效率和组件的衰减等多个角度的目标,也是对单晶阵营和平价上网做出的指引和承诺。 行业三分天下,单晶半壁江山:根据公司的公告,17-20年的单晶硅片的产能规划分别达到15、28、36、45GW。根据我们的中性判断,17-20年全球光伏行业的需求量分别达到100、115、135、150GW,则对应了隆基的市占率到2020年有望达到行业30%的水平。历史上看,硅片行业作为偏上游的环节,相对而言由于工艺壁垒、规模优势重要性比较突出,历来是光伏产业链集中度最高的环节,保利协鑫作为上一轮多晶大潮的佼佼者,其14-15年行业市占率一度接近30%。我们认为在次轮单晶替代的大趋势中,基于产业的发展现状判断,单晶硅片的门槛相对更高,作为行业引领者,隆基有望脱颖而出,超越历史,全行业占据三分之一。另一方面,按照17-20年单晶市占率分别为30%、40%、50%、60%来测算,则2020年隆基股份在单晶行业的市占率将达到50%,成为单晶行业的半壁江山。 最坚决的替代,平价路线清晰:对于像光伏这样的新兴成长行业来说,不断的降低成本,推动产能-成本曲线向右平移,带动边际需求对应的现金成本不断降低,实现产能的替代是行业的宿命和使命。1)从单多晶竞争的角度来看,单晶在电池效率端带来的优势的已经完全覆盖掉了单晶在拉棒环节成本的劣势(10.2%VS8.4%),替代已成必然。而从规划的非硅成本目标和PERC电池效率目标来看,效率优势拉大,成本劣势缩小,随着单晶产能陆续释放,替代将加速。2)从成本的角度来看,非硅成本将降到1元/片以下,将对应0.18元/W以下,考虑到硅料扩产带来的成本下降预期,20年硅成本有望降至0.21元/W,单晶硅片成本将降低至0.39元/W,按照30%的毛利率来算,单晶硅片售价在0.65元/W(对应3.6元/片);单晶PERC电池非硅成本0.35元/W,成本单晶PERC组件非电池成本0.35元/W,按照20%的毛利率来算,则对应的组件价格在1.97元/W,对应的光伏电站的EPC造价将降低至4.0-4.5元/W,光伏行业将迎来真正发电侧的平价。 最先进的产能,盈利加速增长:1)从单晶行业内的竞争来看,当前公司的非硅成本已经领先同行业0.7元/片,远超对手。而从隆基积累的硅片装备优势、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以及上下游优势来看,短期内很难被赶上。即使在考虑18-20年各单晶硅片厂商非硅成本降幅一致的情形下,在最悲观的假设下(全行业亏损),在2020年隆基单晶硅片的单片盈利也能在0.4元/片之上。2)组件方面,单晶效率优势带来的使用面积节省,带来电站建设中跟面积相关部分的造价可以有效降低,单晶PERC较普通多晶组件价差在0.3-0.4元/W,单位盈利优势在0.2-0.3元/W,在最悲观的假设下,单晶PERC组件到20年的单位盈利仍有望达到0.2元/W。公司的单晶高效组件产能积极扩张。根据规划目前已披露的规划,已知到19年年中组件产能将达到17GW,2020年有望达到20GW。综合硅片和组件的产能和盈利预计,在最悲观预期下,公司制造业盈利到20年仍将达到73亿以上。 传统拥抱新兴,价值迎来重估:1月18日,公告陕煤将在未来1年内继续增持1-4.99%,前一日,陕西煤业公告累计持股比例达到5%,达到举牌条件。此前12月13日陕煤追加70亿元额度,用于继续增持。陕西煤业此次战略布局,将与现有煤炭主业互补,并将分享全球新能源发展成果。与此类似,平煤集团2016年与隆基合建4GW单晶PERC电池,大同煤陷区光伏基地改造等项目都体现了传统煤企的转型意愿,传统与新兴的跨界融合更体现了能源转型的战略方向。短期资金面的涌入如长期战略重要性的再认识(等价于煤炭+一次设备)将带来新能源板块的价值重估、估值上行。 盈利预测:在不考虑电站转让收入的情况下,预计公司17-1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3.07、45.24、60.10亿,分别同比增长113.7%、36.8%、32.8%,EPS为1.66、2.27、3.01元,给予目标价45.4元,对应18年20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滑、单晶发展低于预期等。
麦格米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17-12-05 38.16 20.76 -- 37.28 -2.31%
37.28 -2.31%
详细
投资要点 麦格米特创业团队具有华为艾默生基因,研发导向保证公司不断跨行业发展。公司是一家智能家电电控产品、工业电源和工业自动化产品供应商,成立于2003年,成立之初先在平板电视电源产品领域实现突破,现已在平板电视电源领域业内领先,后依托电力电子核心技术,陆续推出了工业和通信电源、医疗电源、电机驱动、变频器、PLC等工业产品。公司创始团队多出自华为-艾默生,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童永胜博士历任深圳市华为电气和艾默生网络能源公司副总裁,使得公司延续了华为的研发导向,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保持在11%以上。 近3年营收和利润复合增速30%和66%,股权激励计划为公司长远发展保驾护航。公司家电业务15年恢复增长,工业业务目前处于高速扩张阶段,近3年营收和利润复合增速高达30%和66%,同时各个细分领域产品推陈出新,毛利率稳步提升。同时公司7月13日发布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110名核心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累计获授限制性股票280万股,占当日股本总额的1.58%。股权激励方案将充分调动核心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公司长期快速发展。 智能家电中平板电视保持稳定智能卫浴爆发,工业电源突破大客户,工业自动化中新能源电控是新增长点。公司平板电视电源产品行业领先,未来将持续稳定增长,同时逐步向高功率倾斜,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智能卫浴产品市场空间广大,将伴随智能座便盖的渗透率不断提升高速增长,公司已为惠达和美标供货,在控股怡和卫浴后也开始销售自己生产的智能卫浴整机。公司在电视电源实现较好成绩以后进入医疗电源和工业电源领域,产品毛利率较电视电源有较大提升。公司目前的客户也都以行业龙头为主,医疗电源进入飞利浦、Electrochem等企业,工业电源为西门子、魏德米勒等行业龙头供货,我们预计随着公司上市后品牌竞争力日益增强,以及募投项目新产能逐渐达产,工业电源产品将高速增长。工业自动化领域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新能源汽车电驱有望高速增长。工控行业自2016年下半年起需求好转,叠加制造业产业升级迎来结构性复苏,我们预计工控复苏将贯穿全年,国内品牌的进口替代势不可挡,我们预计公司PLC、数字化焊机等产品将有较好增长。公司的电机驱动器产品逐步放量,已是北汽新能源主流供应商,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有望高速增长,成为新的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17-201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61/2.19/2.53亿,同比增长47%/36%/15%,EPS分别为0.89/1.21/1.40元,考虑到公司优异的研发实力和行业布局,已经从家电领域成功突破了工业电源和工业自动化行业,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跨行业发展的拓展能力,未来看好公司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北汽产业链未来前景广阔,给予2018年40倍PE,目标价4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募投项目不达预期,新产品开发进度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存在不确定性等。
鸣志电器 电力设备行业 2017-11-23 26.37 23.65 84.44% 26.14 -0.87%
26.14 -0.87%
详细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运动控制产品制造商。鸣志电器前身为1998年成立的鸣志有限,以软件设计为发源端,以智能电机为导向,致力于成为系统级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控制电机及其驱动系统、LED智能照明控制与驱动产品以及设备、状态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电源电控研发与经营、电力自动化应用中继电器等产品的国际贸易代理。2014-16年,公司营业收入由11.22亿增至14.75亿,CAGR约15%;归母净利润分别由0.93亿增至1.57亿,CAGR约30%;毛利率由34%增至39%,持续上升。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2.07亿,同增13.71%;净利润1.18亿,同增15.02%。 公司控制电机及驱动系统技术领先,其中HB步进电机份额全国第一全球第四,打破日本对于高端步进电机的垄断。公司控制电机及驱动系统产品包括HB步进电机,PM步进电机,及集成式智能步进伺服驱动系统、伺服电机系统和步进及无刷驱动系统等产品,技术处于全球前列水平,50%以上步进电机产品出口国外。2016年步进电机营收9.25亿元,占公司营收63%,3年CAGR约28%;2014-16年毛利率由37.21%上升至45.03%,与伺服系统行业龙头汇川技术毛利率水平相当。其中,公司HB步进电机2016年产量1004万台,营收6.09亿,占公司营收41.29%,3年CAGR约24%,2013-15年全球市场份额由9.43%升至10.18%,打破日本垄断,是前七大厂商中唯一一家非日本生产商。PM步进电机2016年营收1.10亿,占公司营收7.46%,3年CAGR约27%,2016年产量322万台,3年CAGR22%,远高于5%的行业增速,有望稳健增加份额,逐步跻身全球前十。公司集成式智能步进伺服驱动系统、伺服系统2016年营收2.06亿,占公司营收13.97%,3年CAGR约41%,是公司重点方向之一。 LED控制与驱动产品行业景气度高,公司为行业标准制定者之一。全球LED行业市场规模及渗透率增速居高不下,智能照明大势所趋。公司主要生产LED基本型及智能型控制与驱动产品,其中智能型控制与驱动产品为LED智能照明的关键元件,也是公司重点布局方向。中国LED驱 动电源企业数量超过400家,市场鱼龙混杂、较为混乱。而公司将其娴熟的总线控制技术嫁接到LED控制与驱动技术领域,技术领先;公司参与制定《隧道LED照明技术应用指导意见》,是半导体照明技术评价联盟的LED智能控制系统工作小组的副组长单位,是行业标准制定者之一,在目前行业竞争格局下具有先发优势。2016年,公司LED控制与驱动类产品营收1.80亿,占公司收入12.20%,3年CAGR11%。 2014、15、17连续重磅收购,公司通过资产重组逐渐丰富羽翼,完善布局。2011-14年,公司收购国内公司鸣志国贸100%股权、鸣志自控100%股权及安浦鸣志25%股权;2015年以来,公司加速国内外布局,于2014-15年收购AMP99%股权、LiEngineering100%股权,AMP LiEngineering均为北美企业,均位于硅谷附近,公司此举一方面吸纳AMP的客户群体及LiEngineering的尖端技术及应用,另一方面打开了核心技术圈的大门、有助于未来吸纳硅谷尖端人才和技术,一举两得;于2017年拟收购运控电子,运控电子是国内几乎仅次于公司的步进电机厂商,公司此举攻守兼备,进一步强化国内地位。 公司生产、销售、研发体系完善,配合紧密,采用C2M定制化生产,客户资源广泛,研发成果丰硕。生产方面,公司生产以定制化为主,标品生产为辅,可以通过定制化生产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通过标品生产快速响应订单,有效分配产能,提高生产效率。销售方面,公司拥有9处国内办事处,在超过4国设置全资子公司,在超过6国设置代理,拥有1800余家合作稳定的全球客户,公司外销占比由2014年的39%增至45%,不断上升。研发方面,公司以董事长领衔建立技术管理委员会,建开放的技术研发平台,实现各业务线之间的技术共享与融会贯通,目前,公司拥有219人的技术研发团队,拥有22项重要在研项目,为公司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募投资金主要用于产能扩张,太仓项目进一步优化产能、降低成本:为了拓展公司主业发展空间,实现未来战略规划,公司拟在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业园区内投资建设“鸣志(太仓)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生产、制造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并拟与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签署《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投资总额预计约人民币55,000 万元。募投项目达产后,预计控制电机产能将增至3200万台,LED控制与驱动产品产能增至545万台,美国HB步进电机产能将新增131万台。另外,公司7月发布公告拟建设鸣志(太仓)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此举将大大优化公司产能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4/2.77/3.61亿元,同比增长30%/36%/30%,EPS分别为0.64/0.87/1.13元,对龙头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同时看好公司不断随下游(包括消费和制造业)发展,未来业绩增长空间广阔,给予目标价31.3,对应2018年3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跨国经营风险,公司收购后管理控制与业绩不达预期风险;贸易代理业务对单一供应商依赖风险;募投项目建设低于预期。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17-11-13 67.90 70.84 16.25% 73.80 8.69%
73.80 8.69%
详细
事件:11月1日公司公告拟出资人民币2.28亿元与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设立深圳佛吉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占注册资本的30%,佛吉亚以现金方式投入人民币5.32亿元,占注册资本的70%。深圳佛吉亚汽车将致力于开发、生产、装配、销售和交付涵盖汽车整椅、座椅骨架座椅发泡、座椅面套的汽车座椅产品及产品的相关零部件;提供售后服务和技术咨询开发服务等。 比亚迪迈出开放供应链重要的一步。比亚迪汽车供应体系封闭而完善,但由于汽车产业链长,环节众多,因此部分环节公司自己生产供应并未能获得成本技术优势。公司近年战略也转向市场化,第一步是零部件采购市场化,第二步是动力电池销售市场化。与佛吉亚(中国)成立合资公司生产座椅等零部件是具有代表性的一步,佛吉亚作为标志雪铁龙集团旗下的汽车零部件厂商,也是全球八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汽车座椅、排放控制技术系统、汽车内饰和外饰四大业务领域居业界领先地位,公司与佛吉亚的合作,开放座椅等零部件采购将有利于公司提高零部件质量、降低成本。另外,关于电池业务资本化,公司目前也在积极寻求和其他客车厂进行合作。公司属于动力电池第一梯队,但由于动力未对外开放供应,仅依靠自身车型的消纳,增速有限,市场份额开始萎缩,难以享受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红利,因此开放动力电池业务意义重大。 双积分制落地,利好新能源车企。新能源积分正式落地,2019年、2020年新能源积分要求比例为10%、12%,两年合并考核,对于新能源积分为负的车企,需外购新能源积分抵扣。同时上周关于2016、2017年油耗积分考核管理政策落地,油耗积分明确提前两年考核,力度加大,新能源车企受益。根据市场调研,预计未来一个新能源积分价格3000左右,而公司新能源乘用车产量8万辆以上,公司新能源积分车积分可达20万分以上,因此若进行新能源积分交易,则可大幅的增厚公司业绩。 三季度业绩短期承压,看好四季度放量及明年的增长。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39.3亿,同比增加1.56%,实现归母净利润27.9亿,同比下滑23.8%。前三季度业绩下滑,由于补贴退坡利润下滑,新能源客车尚未放量,同时各项费用增加所致。我们认为四季度公司客车销量有望放量,业绩增速将改善。公司预计2017年归母净利润40.4亿-42.9亿,同比下滑20%-15%,意味着四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2.5-15亿,环比三季度增长17%-40%。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41.58、55.96、67.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52元、2.05、2.46元,业绩增速达-17.7%、34.6%、20.1%,对应PE分别为43 x、32x、27x。给予公司2018年35倍PE,对应目标价71.75元,维持“买入”的评级。 风险提示:国家对新能源车政策支持不及预期,新能源车销量下降;动力电池价格下滑超预期;原材料价格涨幅超预期。
天齐锂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7-11-09 66.61 58.46 162.72% 79.63 7.03%
71.29 7.03%
详细
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39.6亿元,同比增长42.96%,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加26.17%,贴近业绩预告上限(预告增长-26.3%),略超市场预期。单季度看,三季度公司营收为15.46亿元,同比增长45.18%,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4亿,同比增加30.16%,环比增加14.71%,呈向好趋势。公司预告2017年全年归母净利润20.6-22.6亿,同比增长36.24%-49.47%,意味着四季度净利润为5.42-7.42亿(2016年四季度为3.09亿),同比将实现高增长。 碳酸锂价格上行,三季度毛利率有所提升,但由于费用率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导致净利率略微下滑。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增长主要系锂矿量价齐升和锂化工产品销量增加所致,上半年公司碳酸锂销量1.5万吨,我们预计三季度环比有所提升。价格方面,上半年行业价格12-14万/吨,低于去年同期,而二季度末以来碳酸锂价格逐步上行,市场散单价格达到17万/吨,公司整体三季度价格也比二季度高,因此三季度公司毛利率水平提升至。但由于公司采购锂辉石价格上涨,整体碳酸锂成本较去年略高,因此前三季度毛利率略有下滑。三季度由于管理费用率有所增加,且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2692万,因此对净利率有所影响。 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69.77%,同比减少1.57个百分点。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71.5%,同比增加1.85个百分点,环比二季度增加2.99个百分点,主要三季度碳酸锂价格进一步上涨所致。净利率来看,前三季度净利率为47.15%,同比减少3.1个百分点;三季度单季度净利率46.8%,同比减少3.04个百分点,环比减少0.75个百分点。费用率方面,前三季度公司费用同比增长33.6%至2.28亿元,费用率同比减少0.4个百分点到。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加20%至2737万,费用率0.69%,同比降低0.1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1%至1.69亿,费用率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至4.27%;财务费用为0.31亿,同比上升71%,费用率0.79%,同比增加0.13个百分点,但财务费用整体规模维持较小水平。 碳酸锂供不应求,公司高流动性进一步提升。期末公司存货4.54亿,较年初下降4%,库存水平低。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为2.56亿,较年初增长23%,由于需求旺盛,回款条件维持良好状态。预收账款0.85亿,较年初下滑44%。现金流方面,三季度末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21.72亿元,同比增加73%;由于公司积极进行产能建设,前三季度资本开支8.25亿,投资活动净现金流为-8.76亿;期内筹资活动净现金流为-1.82亿。报告期末公司短期借款额为14.13亿,较年初增加4%,账面现金为28.23亿元,较年初增加88%。 手握锂矿战略资源,配套锂盐产能建设稳步推进,将受益于电动车全球化浪潮。公司子公司泰利森锂精矿产能74万吨/年,2016年产销49.38万吨/31.36万吨,为配套下游需求的扩张,泰利森拟将锂精矿产能扩至134万吨/年,投资3.2亿澳元,建设周期26月,拟于2019年二季度投产。公司锂盐产能建设也相应增加,目前公司拥有碳酸锂产能主要分布于张家港(1万吨)和射洪基地(1.7万吨),同时拥有氢氧化锂产能5000吨。在建项目包括西澳的2.4万吨氢氧化锂产能,公司预计2018年底建设完成,2019年达产;同时,公司拟在遂宁市新建矿石提锂及锂原料回收产能,一期投资20亿,建设2万吨碳酸锂当量产线,计划2019年投产。由于锂资源作为全球战略性资源,目前公司也积极拓展海外供应链,我们预计将极大受益于海外电动车浪潮。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21.52、27.16、39.77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2.16元、2.73、4.00元,业绩增速达42%、26%、46%,对应PE 分别为35x、28x、19x 倍。给予公司2018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81.9元,维持“买入”的评级。 风险提示:国家对新能源车政策支持不及预期,新能源车销量下降;公司产销不达预期;碳酸锂价格不达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8/10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