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周然

中国银河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2-08-26 524.21 -- -- 518.98 -1.15%
518.19 -1.15%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22H1实现营业收入1129.71亿元,同比+156.3%;归属净利润81.68亿元,同比+82.2%;扣非归属净利润70.51亿元,同比+79.95%;基本每股收益3.5233元/股。22Q2营业收入642.93亿元,同比+158.1%,环比+32.1%;归属净利润66.75亿元,同比+163.9%,环比+347.2%;扣非归属净利润60.74亿元,同比+170.4%。环比+521.7%。2022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拟派发现金6.5280元。Q2业绩环比改善超出市场预期。 动力和储能市场需求旺盛,拉动公司营收保持高增态势。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快速增长,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2年1-6月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203.4GWh,同比增长76.8%。 国内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配储能或共享储能项目建设,根据工信部数据,22H1全国储能锂电池产量达32GWh,同比增长113.3%。上半年美国新增部署了1.75GW/5.01GWh的表前电池储能,功率同比增长51.3%。欧洲受能源供需紧张影响,户用光储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此外,根据SNEResearch,公司动力电池2022年上半年全球市占率达34.8%,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需求充足叠加市占率提升共同作用,使得公司Q2营收依然保持150%以上的增速。 Q2毛利率提升是促成业绩回暖的主要因素。22Q2销售毛利率达到21.85%,同比下降5.4pcts,环比提升7.4pcts,主要原因系二季度产品涨价兑现所致。从产品结构来看,22H1动力电池系统/锂电池材料/储能系统的毛利率达到15.04%/20.65%/6.43%,分别同比下降7.96pcts/0.5pcts/30.17pcts,其中,储能系统的毛利率下滑明显,主要与海外客户商品在途时间长导致未享受到市场价格上涨红利相关。 期间费用率总体下降。主要受益于研发费用率以及财务费用率的缩减,22Q2公司整体费用率同比-2.4pcts/环比+1.4pcts至9.6%。投资收益增幅较大。由于部分参股公司股权出售以及部分参股公司净利润提升相应增加投资收益,公司22H1投资净收益达到17.95亿元,占利润总额比重为15.3%,同比增长1431%。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综合以上因素,公司22Q2净利率10.4%,同比+0.2pcts/环比+7.3pcts;22Q2ROE/ROA达到5.94%/1.79%,环比提升4.2pcts/1.2pcts。 投资建议:公司产品所处电动车及储能领域未来仍然拥有广阔市场空间。作为全球锂电池绝对龙头,公司无论在技术引领、产品品质、客户资源、产业布局、品牌影响力、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拥有明显优势。另外,公司在新能源矿产资源和上游材料领域持续布局,为未来锁定原材料成本打下坚实基础。预计2022-2023年营收3369.70亿元/4613.12亿元,归母净利润281.86亿元/467.02亿元,EPS为11.55元/19.14元,对应PE为45.4倍/27.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对行业冲击超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产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上游原材料涨幅过大又无法向下游传导的风险;产能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2-05-06 365.00 -- -- 443.78 21.58%
564.97 54.79%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 2022年一季度业绩。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86.78亿元,同比+153.97%,环比-1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3亿元,同比-23.6%,环比-8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9.77亿元,同比-41.6%,环比-85.7%;基本每股收益为 0.64元/股。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收入增长符合预期。收入保持良好增长态势,22Q1公司营收增长达到 154%;主要受到疫情影响,新能源车产业链供应不足,公司营收环比下降 15%,这是继 20Q1以来,首个季度环比出现下滑。毛利率下滑明显。公司 22Q1毛利率仅达到 14.48%,同比-12.8pct/环比-10.2pct,下降幅度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原因系原材料价格涨幅过大(碳酸锂价格自 21Q4起涨幅达到 30-40万/吨),而公司产品调价不及时,预计该问题将在二季度得到明显改善。 费用控制得当,重视研发投入。22Q1总期间费用率达到 10.98%,同比-1.5pct/环比+0.8pct。其中,研发费用达到 25.68亿元,同比+117%,费用率常年维持在 5%以上。利润率创新低。主要受到毛利率下滑拖累,公司 22Q1销售净利率仅为 4.1%,同比-8.2pct/环比-11.2pct,创下 17Q1以来的最低值。非经常损益主要包括 3亿元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和 4.6亿元的政府补贴。ROE/扣非 ROE 为 1.75%/1.15%。 存货准备充裕。由于业务增长、海外出货增加以及适当增加部分关键材料的备货,公司 22Q1存货准备高达 615.78亿元,同比增长 53%,为二季度出货做好充足准备(存货取得时按实际成本计价,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发出时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所以即使二季度大幅减产也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此外,本期存在金属套保浮亏,公司进行套保交易主要为了对冲子公司邦普在印尼投建项目的镍金属销售。 换电业务稳步推进。今年 1月,公司子公司时代电服发布换电服务品牌 EVOGO 及组合换电整体解决方案,将透过“充电块、快换站、APP”三维一体打造包含网约车、乘用车、商用车多车型以及城市、高速双场景的换电架构。公司独创的“巧克力充电块”单块可实现约 200公里续航,适配 85%以上已上市或者 3年内上市的纯电动车型,另外,公司计划与爱驰汽车共同开发换电车型。目前,公司已在厦门启动 4座充电站服务,预计今年底将完成 30座快换站投建。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锂电池绝对龙头,无论在技术引领、产品品质、客户资源、产业布局、品牌影响力、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拥有明显优势。电动车及储能领域拥有广阔市场空间,虽然公司单季度业务不及预期,但不改长期向好的发展势头。预计 2022-2023年营收 2,643.62亿元/3,857.04亿元,归母净利润 235.95亿元/399.59亿元,EPS 为 10.12元/17.14元,对应 PE 为 40.4倍/23.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对行业冲击超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产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上游原材料涨幅过大又无法向下游传导的风险;产能投产不及预期。
禾迈股份 2022-05-06 451.72 -- -- 877.00 38.22%
1065.00 135.77%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22 年一季度业绩。22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9 亿元,同比+95.5%,环比-2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24.83 万元,同比+175.2%,环比+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505.64 万元,同比+174.9%,环比+9.3%;基本每股收益为2.18 元/股。业绩符合预期。 量价齐升催生收入高增。公司始终坚持全球发展的战略布局。公司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逐步获得海外市场客户的认可,境外销售收入规模快速增加,公司产品已批量销往美洲、欧洲、亚洲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22Q1 公司营收增速达到95.5%,环比提升43.4pct;受到季节因素影响,收入环比下降20.6%。 费用管控得当。公司22Q1 总期间费用率为7.37%,同比-14.7pct/环比-7.5pct,主要原因是财务费用降幅较大。由于首次募集资金到位,财务费用变化较大,由21Q1 的134 万元下降2,188 万元。重视研发投入。22Q1 研发费用率为5.1%,常年维持在5%以上。 盈利能力维持高位。凭借较强的产品力以及控成本能力,公司22Q1 毛利率高达48.2%,同比+0.9pct/环比+5.8pct。净利率38.11%,同比+11pct/环比10.3pct。22Q1 ROE/扣非ROE 为1.45%/1.41%,同比- 6.6pct/环比-1pct,主要系2021 年底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所有者权益增加所致。 产业链商业逻辑发生变化。随着平价上网的逐步实现及全球的逐渐普及,安装光伏系统正在不断从“绿色行为”转变为“盈利行为”,从具有一定政策指标的集中式建设行为转变为充分市场化的商业、居民自发的分布式建设行为。在此大背景下,分布式发电系统、光伏建筑、智能电网和微网系统将成为未来数年光伏行业的核心发展方向。 微型逆变器的发展机会和市场前景更优。美国、欧洲、澳洲等国家因分布式光伏系统存在直流高压风险,出台了相应强制措施,要求发电系统实现“组件级控制”;中国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显著提升。叠加分布式占比、MLPE 渗透率以及市占率提升的红利,中国微逆企业有望拥有5 年超过10 倍的广阔市场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微逆领域具有一定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软件算法优化和硬件电路设计)的中国厂商,国内外客户认可度高、Hoymiles 品牌优势强、先发优势明显。公司持续提升产品力,叠加国内产业链齐全、制造成本优势,产能进入爆发增长期,未来有望成为全球龙头厂商。预计2022-2023 年营业收入14.11 亿元/25.8 亿元,归母净利润4.34 亿元/8.49 亿元,EPS 为10.85 元/21.24 元,对应PE 为57.3 倍/29.2 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对行业冲击超预期;产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以及涨幅过大又无法向下游传导的风险;芯片短缺带来的风险;国际海运力不足、物流成本增加等。
隆基绿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9 42.72 -- -- 56.45 32.14%
68.00 59.18%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21 年以及2022 年一季度业绩。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809.32 亿元,同比+48.3%;归母净利润90.86 亿元,同比+6.2%;扣非归母净利润88.26 亿元,同比+8.4%。21Q4 公司实现营收247.26亿元,同比+19.2%,环比+17.2%;归母净利润15.3 亿元,同比-30.3%,环比-40.3%。22Q1 实现营收185.95 亿元,同比+17.3%,环比-24.8%;归母净利润26.64 亿元,同比+6.5%,环比+74.1%;扣非净利26.47 亿元,同比+9.4%。2021 年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 组件业务增势喜人。报告期内,公司经营面临原材料短期和物流不畅且价格暴涨、美国WRO(海关依据暂扣令)事件及海外疫情管控等多重挑战。2021 年,公司两大业务板块,太阳能组件及电池业务/硅片及硅棒业务实现营收584.5 亿元/170.3 亿元,同比+61.3%/+9.8%,毛利率下滑3.5 pct /2.8pct 至17.1%/27.6%。硅料供应紧张导致硅片开工率严重不足,2021 年单晶硅片产销量为70GW/33.9GW,同比+18.8%/+6.6%;组件产销量为38.9GW/37.2GW,同比+46.4%/+55.5%。 在手订单充足,加强全球统筹协调。22Q1 公司硅片出货量18.36GW,其中对外销售8.42GW,硅棒及硅片毛利率为23.24%;组件出货量6.44GW,其中对外销售6.35GW,电池及组件毛利率为19.27%。预计后面三个季度,销量或将逐季提升。公司指引提出预计2022 年度单晶硅片出货90-100GW(含自用),组件出货50-60GW(含自用);2022 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000 亿元。 资产减值对利润影响较大。为了保持设备设施类资产的质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2021 年进行了大额减值达12.4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值8.7 亿,主要包括M6 电池产线设备以及组件设备。受益于价格传导,据测算,公司2021 年硅片平均单瓦盈利在0.13 元以上,22Q1较21Q4 环比提升。22Q1 盈利能力环比改善明显。公司22Q1 销售净利率达到14.27%,环比提升8.1pct,ROE 约5.4%,环比提升2.2 pct。 电池技术行业引领,碳中和相关产业多元化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公布的N 型TOPCon 电池、HJT 电池和P 型TOPCon 电池转换效率不断刷新行业纪录。公司独创的HPBC 电池兼具技术成本优势,未来可能会主打分布式市场。公司与森特股份携手开拓BIPV 市场,公司专注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森特负责项目承接、实施和交付。2021年,公司成立了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大型绿氢装备与方案提供商,首台1000Nm3/h 碱性水电解槽已成功下线,目前已具备订单获取能力和500MW 生产交付能力。 投资建议:作为全球硅片组件龙头,规模优势明显,供应链布局领先,技术引领行业,战略布局前瞻。预计2022-2023 年营业收入1,097.68亿元/1,428.86 亿元,归母净利润143.85 亿元/179.13 亿元,EPS 为2.66元/3.31 元,对应PE 为23.1 倍/18.5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对行业冲击超预期;全球产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产能投产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等。
嘉元科技 2022-04-28 58.53 -- -- 78.77 34.58%
94.79 61.95%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 2022年一季度业绩。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63亿元,同比增长 81.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4亿元,同比增长 57.29%,环比增加 11.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68亿元,同比增长 58.35%,环比增加26.92%;基本每股收益为 0.74元/股。 量价齐升推动收入增长。产能新增以及产品 21Q4涨价拉动公司22Q1营收达到 9.63亿元,同比增长 81.4%(自 2021年以来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速呈现逐季下降趋势),环比增加 17.8%。毛利率维持高位。由于公司单吨加工费上涨以及山东嘉元产能利用率提升,22Q1毛利率达到 30.14%,环比提升 1.2pct,同比下降 1.2pct。 期间费用增长,总费率下降。公司围绕锂电铜箔、高频高速电路板电解铜箔等产品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包括增加研发人员和设备等,研发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大幅增加。22Q1研发费用为 5,047万元,同比增长 112%,研发费用率达到 5.2%。22Q1公司管理费用为2,485万元,同比增长 169%,主要原因是加大运营、人力、设备等资源投入、员工薪酬支出、行政费用增加以及股权激励所致。22Q1整体期间费用率为 9.28%,同比/环比分别下降 2.2pct/13.4pct。 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提升。公司 22Q1归母净利润达到 1.74亿元,低于业绩预告的下限值,推测可能与理财收益相关;22Q1扣非净利润1.68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 58.4%/26.9%。22Q1销售净利率为18.07%,同比/环比下降 2.8pct/1.1pct。22Q1ROE/扣非 ROE 分别达到 4.72%/4.55%,均同比提升约 0.7pct。此外,根据初步测算,预计公司单吨利润超过 1.8万元。 公司产能快速释放。2021年公司首发募投项目“5000吨/年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高性能铜箔技术改造项目”成功投产;2021年 8月,公司收购山东信力源电子铜箔;12月,公司在梅县区白渡镇沙坪工业园区投资建设的“年产 1.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第一条年产 5000吨生产线开机试产成功。2022年山东项目(1.5万吨)、宁德项目(1.5万吨)将陆续投产,预计年底产能有望达到 8万吨左右,产销量或将超过 5万吨,而公司 2021年产销量仅约 27,775吨。 投资建议:主要受益于电动车高景气,锂电铜箔需求旺盛。短期内受制于阴极辊产能等因素,预计今年铜箔行业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作为宁德时代唯一铜箔合资建厂方,公司坚持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产品定位高端,结构持续优化(4.5μm 极薄铜箔),设备供应有保障,盈利能力行业领先。预计 2022-2023年营业收入 56.08亿元/98.15亿元,归母净利润 10.97亿元/18.06亿元,EPS 为 4.68元/7.71元,对应 PE 为 13.7倍/8.3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对行业冲击超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产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上游原材料涨幅过大又无法向下游传导的风险;产能投产不及预期。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4-28 35.85 -- -- 45.52 26.97%
67.86 89.29%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21年以及2022年一季度业绩。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634.9亿元,同比+44%;归母净利润82.1亿元,同比+127%;扣非归母净利润84.9亿元,同比+252%。21Q4公司实现营收167.9亿元,同比+34%,环比-17%;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723%,环比-24%。22Q1实现营收246.9亿元,同比+132%,环比+47%;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513%,环比+130%。符合市场预期。 硅料业务对收入增量贡献较大。公司2021年高纯晶硅产量/销量达到10.93/10.77万吨,同比+26.9%/24.3%。由于全球光伏组件需求旺盛,硅料产能严重不足,价格已由2020年底8.4万元/吨一路上涨至目前24.9万元/吨。公司充分享受涨价红利,2021年高纯晶硅销售收入达到167.8亿元,同比+214%,毛利率高达71.8%,同比+35pct。饲料食品业务和太阳能电池组件收入达到245.9/249.3亿元(未合并抵消前),同比+17.5%/+60.9%,但是毛利率同比下滑1.2pct/5.7pct至9.5%/8.8%。 电池及组件销量同比+57.6%。根据指引,预计公司2022年饲料业务将实现10%以上的收入增长,晶硅/电池产销量超过18万吨/40GW。 精细化管理造就控成本优势明显。公司硅料生产成本(之低)行业领先。22Q1公司整体毛利率达到34.11%,同比21Q1/环比21Q4分别提升7.5pct/0.6pct。2021/22Q1期间费用率为10.3%/5.7%,同比上升0.6pct/下降5.3pct。目前盈利能力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即使2021年原材料涨幅较大,向下游传导不通畅,但粗略估算公司电池业务的单位盈利仍可以做到1.7分左右的水平,与可比公司拉开较大差距。22Q1净利率为21.04%,同比/环比提升13.1pct/7.6pct。22Q1ROE/扣非ROE分别达到12.7%/12.55%,均同比提升约10pct。 硅料高景气度维持,公司顺势扩产提速。2022年硅料行业高景气有望延续。根据公司规划,预计2022年/2023年硅料产能将达到23万吨/35万吨,较2021年增长27.8%/94.4%;2024-2026年将达到80-100万吨。同时,电池产能2022年/2023年达到70GW/102GW,较2021年增长55.6%/126.7%;2024-2026年达到130-150GW。 电池业务稳步推进。公司目前182及以上大尺寸产能占比超过70%。 单晶PERC电池平均非硅成本已降至0.18元/w以内。公司于2021年新增投产1GWHJT中试线,目前HJT研发和量产效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1GWTOPCon项目已顺利投产,产品量产转换效率行业领先。 投资建议::公司“渔业+光伏”协同发展,稳居硅料和电池龙头地位,精细化管理程度高,成本优势明显,盈利能力强,现金流充裕。预计2022-2023年营业收入984.11亿元/1,062.84亿元,归母净利润168.03亿元/136.23亿元,EPS为3.73元/3.03元,对应PE为9.8倍/12.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对行业冲击超预期;全球产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产能投产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超预期;产业链稳定性风险;技术迭代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派能科技 2022-04-27 145.77 -- -- 208.00 42.69%
447.74 207.16%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4亿元,同比增长216.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70.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903.25万元,同比增长72.69%;基本每股收益为0.65元/股。 销量增加推动收入高增。得益于储能市场蓬勃发展以及公司多年来在储能行业的投入与深耕,以及募投项目于2021年开始投产,公司22Q1销售量达到566.55Mwh,同比大幅增加。从而推动22Q1公司营收实现8.1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16%,较21Q4增速提升约70pct;22Q1营收环比提升6%。 成本管控得当。虽然由于公司大力投入研发项目、扩充研发团队,导致研发人员、研发项目直接投入、产品测试认证费用以及股份支付费用增加,22Q1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1%达到6.2亿元,但是研发费用率、销售费用率以及管理费用率同比均有所下滑,因此总期间费用率同比降低1.8pct 达到12.8%,环比降低13.4pct。 盈利能力环比提升。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国际海运力不足、物流成本增加等多种因素叠加,导致22Q1毛利率为27.5%,同比下滑11.1pct,但是环比提升3.7pct。公司22Q1净利润实现1亿元,净利率达到12.4%,环比提升4pct。22Q1ROE/扣非后ROE 分别为3.34%/3.26%,同比增加均约1.2pct。另外,得益于销售回款增加,公司22Q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加87%。 全球储能市场步入爆发期。欧洲市场随着各国政府对实现绿色能源目标的加速推进和能源价格的不断推高呈现加速趋势;美国市场在大基建计划以及ITC 延长背景下呈现爆发增长态势;澳洲、日本、南非等既有市场保持稳速增长;新兴市场对新能源搭配储能的接受程度正在上升,中国储能则在项目规划和产能布局等方面发展加快。 产品快速迭代,积极推进国产化替代。公司2021年发布了5KWh的新一代家庭储能产品和100KWh 的工商业储能产品,能量密度/功率性能分别提升10%/20%,预计在2022年实现规模化销售。公司推出的车载储能和5G 储能产品也凭借高倍率性能和高可靠性迅速获得市场认可。为应对全球芯片供应紧张问题,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完成了大多数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最早出海的储能龙头之一,客户资源优质、品牌知名度高,具备产业链垂直整合的综合服务能力,拥有全球主要市场的产品安全认证,自主创新研发实力超群。预计公司2022-2023年营业收入50.53亿元/80.85亿元,归母净利润6.36亿元/11.71亿元,EPS 为4.11元/7.56元,对应PE 为34.3倍/18.6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对行业冲击超预期;产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以及涨幅过大又无法向下游传导的风险;芯片短缺带来的风险;国际海运力不足、物流成本增加等。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04 73.53 -- -- 76.35 3.18%
97.78 32.98%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21年年报业绩。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58亿元,同比增长159.4%;归母净利润10.91亿元,同比增长183.4%;扣非净利润8.24亿元,同比增长238.3%;基本每股收益2.38元/股。 其中,2021年四季度营业收入30.86亿元,同比增长167.2%;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加202.2%,环比增长30%;扣非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1762%,环比增加39%。 产销两旺,量价齐升。随着2万吨新高镍产能顺利投产,公司全年实现生产量4.96万吨,产品销量4.7万吨,同比增长97%,创历史新高,其中高镍产品出货量持续提升。凭借成本加成的定价方式,公司实现量价齐升,2021年收入高增159%。 成本管控得当,期间费用率降低。管理费用大幅增长,主要系经营规模扩大、管理人员增加以及员工激励增加。公司财务费用率下降96.3%,主要系汇兑损失降低所致。总体期间费用率为6.7%,同比下降3.2pct。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46.45亿非公开定向增发,参与投资人包括国新投资、上下游产业链投资人、以及J.P.Morgan 和UBS等海外知名投资机构,彰显各大知名机构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盈利能力创新高。虽然原材料价格主要是碳酸锂价格飙升,但是受益于成本转移顺畅,公司全年毛利率维持在18.2%,仅同比下降约1pct。据测算,全年单吨净利润超过了1.6万元/吨,如果还原了计提费用尤其是根据超额利润分配方案的奖金计提之后,单吨利润可能接近1.9万元/吨,盈利能力创历史记录,超出市场预期。此外,预计目前公司库存保持在合理水平,有利于后续开展生产。 海外布局深远,打通上下游产业链。1)公司拟与芬兰矿业及子公司芬兰电池设立合资公司,在芬兰建设首期10万吨高镍动力锂电正极项目,其中一期5万吨预计2024年投产。芬兰矿业主要生产硫酸镍以及氢氧化锂。2)公司拟与SK 设立合资公司深度合作。SK 拟参与欧洲项目,并存在一同开拓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可能性。3)公司与中伟股份共同开发印尼红土地镍矿,首期项目为6万吨镍产品产线;在贵州合建总产能规划不低于30万吨/年的磷酸铁、磷酸铁锂及相关磷资源开发、磷化工配套项目。4)公司与华友钴业在上游镍、钴、锰、锂等优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建立长期紧密合作。2022年-2025年公司计划向华友采购三元前驱体30-35万吨。 投资建议:作为全球锂电正极龙头,公司产品定位高端,高镍固态等前沿技术储备深厚,客户结构优质。公司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全球布局提速,产能步入收获期,经营稳扎稳打,业绩全面向好。预计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16.2亿元/22.9亿元,EPS 为3.21元/4.53元,对应PE 为23.5倍/16.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对行业冲击超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客户拓展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幅过大又无法向下游传导的风险;产能投产不及预期。
隆基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9-03 85.68 -- -- 91.30 6.56%
103.30 20.56%
详细
事件:2021年 8月 31日,公司公布中报:21H1营业收入 350.98亿元,同比增长 74.3%;归母净利润 49.93亿元,同比增长 21.3%;扣非归母净利润 49.05亿元,同比增长 26.0%;实现每股收益 0.93元。其中,21Q2营业收入 192.44亿元,同比增长 66.7%,环比上升 21.4%;归母净利润 24.91亿元,同比增长 10.6%,环比下降 0.5%;扣非归母净利润 24.84亿元,同比增长 16.5%,环比上升 2.6%。 受益于需求旺盛,公司产品出货量保持高增。2021年 1-6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 13.01GW,同比增长 12.93%,其中分布式 7.65GW,其中,户用新增 5.86GW,同比增长 280%,是上半年新增装机的主要来源。 从海外来看,欧美、日本和澳洲等传统市场保持旺盛需求;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智利)表现抢眼,新兴市场不断增加。根据盖锡咨询数据,2021年上半年,国内组件出口量达到 44.17GW,同比增长24.21%。21H1公司单晶硅片产量为 38.35GW,同比增长 51.7%,其中外销 18.76GW,同比增长 36.48%,自用 19.60GW;单晶组件产量为19.93GW,同比增长 149.0%,其中外销 16.60GW,同比增长 152.40%。 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毛利水平。受光伏产业链制造环节发展不均衡的影响,上半年多晶硅料出现阶段性紧缺,再叠加铝、铜等大宗商品涨价及运费上涨等多重因素,在短时间内对公司产品毛利以及下游装机规模需求的释放形成一定压力。公司 21H1毛利率为 22.73%,同比下降 6.5个 pct;21Q2毛利率 22.33%,同比下降 4.94个 pct,环比基本持平。 期间费用率略有上升。公司上半年期间费用总计 21.09亿元,期间费用率达 6.01%,同比增长 0.83个 pct。其中,销售费用 7.63亿,同比增长131.2%,主要源于销量增加计提的质保金增加及销售人员增加引起的薪酬总额增加;研发员工人数增长导致薪酬增加,导致研发费用增长90.2%至 3.54亿;财务费用 2.37亿,主要系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所致。 产能释放稳步推进。公司上半年在保障客户订单交付的前提下,适度调整了产能开工率和扩产进度,以销定产适应市场变化。腾冲 10GW单晶硅棒项目和西安航天一期 7.5GW 电池项目已达产,曲靖 10GW 单晶硅棒和硅片项目和楚雄(三期)20GW 单晶硅片项目已部分投产,宁夏乐叶 3GW 单晶电池项目和西咸乐叶 15GW 单晶电池项目正在建设中。我们预计公司年底硅片产能有望接近 110GW,组件超过 65GW。 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公司是全球单晶硅片双寡头之一,组件领域优势也愈发明显,一体化布局持续发力。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业收入为 903.89亿元/1,182.30亿元/1,422.3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08.53亿元/156.06亿元/194.86亿元,EPS 为 2.01元/2.88元/3.60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42.4倍/29.5倍/23.6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影响超预期的风险;硅片价格大幅下降的风险; 新技术的迭代风险;专利诉讼风险。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1-08-27 539.98 -- -- 541.00 0.19%
684.50 26.76%
详细
事件:2021年8月25日公司公布中报:营业收入440.75亿元,同比增长134.1%;归母净利润44.84亿元,同比增长131.5%;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8亿元,同比增长184.6%;基本每股收益1.9416元;ROE(摊薄)6.52%,同比提升1.6个pct。 动力电池系统。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1-6月我国新能源车累计销量120.6万辆,同比增长139.3%,电动化率自2020年的5.4%提升至9.4%;根据EV sales 数据,1-6月欧洲30国新能源车乘用车注册量102.3万辆,同比增长157.1%,电动化率自2020年的11.5%提升至15.9%。 新能源车销量增长推动动力电池需求增长。根据SNE 数据,公司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34.1GWh,同比增长240%。受到销量带动,公司动力电池系统上半年销售收入达304.51亿元,同比增长125.9%;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毛利率同比下降3.5个pct 至23.0%。 储能系统。随着电力清洁化加速带来发电侧、电网侧储能需求持续增长,经济性与风险意识助推用户侧储能出货增加,全球储能市场迎来大发展,助力公司储能业务增长超预期。公司上半年出货多个百兆瓦时级项目,实现储能系统销售收入46.93亿元,同比大增727.4%;毛利率达到36.6%,同比提升12个pct。 锂电池材料。公司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通过加工、提纯、合成等工艺,生产三元前驱体等锂离子电池材料。公司上半年年锂电池材料销售收入为49.86亿元,同比增长303.9%;毛利率达21.2%,同比提升2.1个pct。 全年增长可期。1)产能供给充足,交付能力增强。公司上半年电池产能65.45GWh,产量60.34GWh,产能利用率达到92.2%;在建产能92.5GWh,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约160GWh。2)储能业务拓展顺利,下半年有望保持高增态势。3)公司上半年收入口径海外占比达23.1%,海外业务毛利率高出国内9.3个pct,海外业务占比提升有利于稳定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锂电龙头,优势地位显著。公司多年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在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链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及可持续研发能力。公司持续深化与全球主流主机厂关键客户的战略合作,持续强化在有关细分市场领域的优势。公司目前正处于向海外扩张阶段,对产能需求较旺盛,定增融资助力产能扩张。此外,钠离子电池有望成为公司下一个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为985.26亿元/1656.21亿元/2315.39元,归母净利润为106.41亿元/180.53亿元/254.69亿元,EPS 为4.57元、7.75元、10.94元,对应当前股价PE 为46.2倍、33.9倍和25.6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对行业冲击超预期;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锂电池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上游原材料涨幅过大又无法向下游传导的风险。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08 58.09 -- -- 85.38 46.98%
94.28 62.30%
详细
超额利润分配方案,岗位关联、绩效挂钩。 依照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双百企业”和“科改示范企业”超额利润分享机制操作指引》规定, 2021年 7月 6日, 公司公告了超额利润分配方案。 方案提出,年度超额利润分享额为当年超额利润(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减去年度目标利润值) 的 30%。 激励对象为核心骨干人才。 年度利润目标设定严苛。 公司设定的年度目标利润不低于 4类指标的最高值: 年度利润考核目标; 上一年净资产收益率计算的利润水平; 近三年平均利润; 按照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的利润水平(选取容百科技、杉杉能源、厦钨新能源、长远锂科、 Umicore 作为行业对标企业)。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超额利润分享额采用递延方式予以兑现,分三年兑现完毕(50%/30%/20%)。第一年以现金形式直接发放,其余部分留存在公司用于统一进行投资管理。公司拟投资的方式主要包括增持公司股票或参与公司定向增发、 投资当升科技子公司股权等。 高管薪酬具备较强吸引力。 2021年 7月 6日, 公司公告高管薪酬及考核管理制度。高管年度薪酬由基础薪酬和绩效薪酬构成。基础薪酬主要考虑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岗位价值等,总经理 60-75万元/年,副总、董秘、财总等 50-70万元/年。 总经理绩效薪酬根据当年经营业绩考评结果计算确定,绩效薪酬最高不超过基础薪酬上限的 3倍, 其他高管的年度薪酬为总经理的 0.6-0.9倍。 打破固定薪酬考核体系,激发内在竞争活力。 为适应新能源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人才资本大量涌入、竞争加剧,公司最新颁布的利润分配以及高管薪酬体系,旨在打破国企传统僵化的固定薪酬考核体系,激发员工竞争意识、创新热情、 提高效率, 有利于公司的技术、产品持续引领市场,建立更加牢固的行业地位和领先优势。公司未来 3-5年的发展目标明确指出“内生外延,跨跃发展”:对内主业继续做强做大,保持高增长率;对外继续推进产业链整合,充分利用资本平台实现多元化发展。 投资逻辑: 公司是全球锂电正极材料龙头供应商,产品定位高端,高镍等技术储备深厚,海外基因深远。 正在进行的增发募投项目助力公司产能未来几年持续扩张(21-23年增长 76%/46%/47%)。随着新能源车、3C 数码以及储能等领域的强劲增长,公司有望巩固加深全球客户密切协作,扩大市场占有率, 实现营收利润步步高升。 虽然依托国企背景,但在实际经营中, 公司民企作风明显,具备较高的管理效率,人均创收能力强。公司目前已全面推行市场化经营机制以及长效激励机制。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业收入为 60.24亿元、 83.09亿元、 120.59元,归母净利润为 6.42亿元、 8.81亿元、 12.24亿元, EPS为 1.42元、 1.94元、 2.70元(未考虑增发),对应当前股价 PE为 41.5倍、 30.4倍和 21.8倍, 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对行业冲击超预期;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锂电池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上游原材料涨幅过大又无法向下游传导的风险。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08 58.09 -- -- 85.38 46.98%
94.28 62.30%
详细
超额利润分配方案,岗位关联、绩效挂钩。依照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双百企业”和“科改示范企业”超额利润分享机制操作指引》规定,2021年7月6日,公司公告了超额利润分配方案。方案提出,年度超额利润分享额为当年超额利润(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减去年度目标利润值)的30%。激励对象为核心骨干人才。 年度利润目标设定严苛。公司设定的年度目标利润不低于4类指标的最高值:年度利润考核目标;上一年净资产收益率计算的利润水平;近三年平均利润;按照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的利润水平(选取容百科技、杉杉能源、厦钨新能源、长远锂科、Umicore 作为行业对标企业)。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超额利润分享额采用递延方式予以兑现,分三年兑现完毕(50%/30%/20%)。第一年以现金形式直接发放,其余部分留存在公司用于统一进行投资管理。公司拟投资的方式主要包括增持公司股票或参与公司定向增发、投资当升科技子公司股权等。 高管薪酬具备较强吸引力。2021年7月6日,公司公告高管薪酬及考核管理制度。高管年度薪酬由基础薪酬和绩效薪酬构成。基础薪酬主要考虑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岗位价值等,总经理60-75万元/年,副总、董秘、财总等50-70万元/年。总经理绩效薪酬根据当年经营业绩考评结果计算确定,绩效薪酬最高不超过基础薪酬上限的3倍,其他高管的年度薪酬为总经理的0.6-0.9倍。 打破固定薪酬考核体系,激发内在竞争活力。为适应新能源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人才资本大量涌入、竞争加剧,公司最新颁布的利润分配以及高管薪酬体系,旨在打破国企传统僵化的固定薪酬考核体系,激发员工竞争意识、创新热情、提高效率,有利于公司的技术、产品持续引领市场,建立更加牢固的行业地位和领先优势。公司未来3-5年的发展目标明确指出“内生外延,跨跃发展”:对内主业继续做强做大,保持高增长率;对外继续推进产业链整合,充分利用资本平台实现多元化发展。 投资逻辑:公司是全球锂电正极材料龙头供应商,产品定位高端,高镍等技术储备深厚,海外基因深远。正在进行的增发募投项目助力公司产能未来几年持续扩张(21-23年增长76%/46%/47%)。随着新能源车、3C 数码以及储能等领域的强劲增长,公司有望巩固加深全球客户密切协作,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营收利润步步高升。虽然依托国企背景,但在实际经营中,公司民企作风明显,具备较高的管理效率,人均创收能力强。公司目前已全面推行市场化经营机制以及长效激励机制。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为60.24亿元、83.09亿元、120.59元,归母净利润为6.42亿元、8.81亿元、12.24亿元,EPS为1.42元、1.94元、2.70元(未考虑增发),对应当前股价PE 为41.5倍、30.4倍和21.8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对行业冲击超预期;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锂电池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上游原材料涨幅过大又无法向下游传导的风险。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6-09 58.38 -- -- 61.77 5.81%
85.38 46.25%
详细
电动车迎来黄金时代,电池率先受益。我们预计2021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220-240万辆,2025年560万辆,5年CAGR达32.6%。预计2025年海外销量770万辆,5年复合增速31.7%,全球合计动力电池装机量约830Gwh。另外,储能及3C数码用锂电池也将维持高增态势。 产业全球化,技术高镍化。正极材料的产业方向正朝着全球化、集中化趋势发展。多元与磷酸铁锂各有所长,长期并驾齐驱。高镍、高压、单晶、高倍率是正极材料的几大技术方向。固态电池渐行渐近,梳理锂电池四大环节,正极材料受其影响最小。 产品定位高端,紧跟市场脉搏。公司做为全球核心锂电正极材料供应商,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产业运营于一体,研发投入大,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覆盖面广,高镍技术领先,技术储备深厚。 客户开拓出色,海外基因深远。目前全球前十大锂电巨头均是公司客户。 公司海外业务占比不断提升,有望受益于海外车企自建电池厂红利。 精准布局,产能进入释放周期。正极材料市场一直存在高端产能供给不足、低端产品过剩的问题。公司产能利用率连续3年行业领先。2021年底产能提升至4.4万吨(YOY+76%),预计2023年底有望达到9.4万吨。 成本管控得当,盈利能力突出。公司2016-2019年锂电业务毛利率稳步上升,2020年达到17.6%,高出可比公司3-7个百分点。除了2019年,2016-2020年ROE均维持在较高水平。2020年达到11.3%,21Q1为3.8%。 此外,公司现金流充裕,资产负债率低。 国企背景,民企作风。尽管依托国企背景,但在实际经营中,公司民企作风明显,具备较高的管理效率,人均创收能力强。公司目前已全面推行市场化经营机制以及长效激励机制。 估值。公司目前对应的2021-2022年动态市盈率为44.4倍和32.4倍。参照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公司2022年的动态市盈率低于行业均值47.5倍,具有较强吸引力。
福斯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20-11-27 70.36 -- -- 91.50 30.05%
110.58 57.16%
详细
1.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4.69亿元,同比增长19.14%;归母净利润8.71亿元,同比增长47.06%;扣非净利润8.48亿元,同比增长71.96%。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胶膜业务是是3Q3业绩增长主要原因。2020Q3公司实现营收20.93亿元,同比增长29.84%;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113.60%;扣非净利润4.05亿元,同比增长114.49%,业绩增长显著,主要原因是公司光伏胶膜业务的快速增长。 胶膜量价齐升,毛利率大幅增长,景气度有望持续。2020Q3公司光伏胶膜实现营收18.59亿元,同比增长28.9%,其中销量为2.22亿平米(同比+16.0%),销售单价(不含税)为8.36元/平米(同比+11.17%),实现量价齐升,主要原因是光伏行业需求增加带来供需趋紧,叠加公司高附加值的新型胶膜(POE、白色EVA)的占比提升。另一方面,2020Q3公司光伏树脂平均采购单价(不含税)为9.68元/kg,同比下降16.55%。在涨价和降本的共同作用下,2020Q3公司整体毛利率达到29.71%,同比增加9.52pct,环比增加8.69pct,改善明显。展望2020Q4,随着光伏需求进一步走强,且双面玻璃渗透率继续提升,公司光伏胶膜业务景气度有望持续。 费用管控良好。2020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0%、1.20%、3.51%、-0.61%,分别同比变动-0.69pct、-0.09pct、0.23pct、-0.68pct,四项费用率合计为5.30%,同比下降1.22pct,整体管控良好。 产能持续扩张,巩固龙头地位。公司正在推进“年产2.5亿平方米白色EVA胶膜技改项目”、“年产2亿平方米POE封装胶膜项目(一期)”、“年产2.16亿平方米感光干膜项目”等项目的建设。同时,公司拟发行可转债,主要用于滁州年产5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目前可转债项目已经通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并收到书面核准文件,且公司决定通过自筹资金进行年产2.5亿平方米光伏胶膜和年产1.1亿平方米光伏背板项目的投资,未来几年是公司的产能快速扩张期。 3.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光伏胶膜的龙头,积极布局电子新材料等业务,产能持续扩张,逐渐实现产业链的横向延伸,打开未来业绩增长天花板。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为77.71亿元、100.89亿元、128.99亿元,EPS为1.60元、2.03元、2.51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45.9倍、36.3倍、29.4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4.风险提示: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产能拓张不及预期的风险;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超预期下降的风险。
隆基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1-04 74.10 -- -- 76.90 3.78%
125.00 68.69%
详细
1.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38.32亿元,同比增长49.08%;归母净利润63.57亿元,同比增长82.44%;扣非净利润60.14亿元,同比增长76.35%。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组件、硅片销量增加,业绩符合预期。2020Q3公司实现营收136.91亿元,同比增长59.53%;归母净利润22.40亿元,同比增长51.93%;扣非净利润21.20亿元,同比增长49.93%,业绩符合预期,主要原因是组件、硅片销量增加。我们预计2020Q3公司硅片出货量约27.8亿片,组件出货约5.93GW,环比均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三季报,公司合同负债为62.53亿元,环比增加29.04亿元,表明在手订单充沛。 Q3现金流提升,费用管控良好,毛利率整体下降。2020Q3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21亿元,同比增长273.01%,环比增长576.82%,大幅改善,主要原因是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兑付增加,销售产品预收款增加。 2020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0%、2.75%、0.98%、1.14%,分别同比变动-1.62pct、-0.11pct、0.04pct、0.78pct,四项费用率合计为6.56%,同比下降0.91pct,管控良好。2020Q3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5.79%,同比下降4.14pct,环比下降1.48pct,主要原因是受到了组件业务的影响,辅材价格上涨挤压了组件的利润空间。我们预计2020Q3公司硅片业务毛利率环比稳中有升,主要原因是公司采用对前期低价硅料库存的消化,导致成本端相对较低。 产能加快扩张。截至2020年6月,公司单晶硅片年产能约55GW,单晶组件年产能约25GW,且完成了对越南光伏电池和组件的收购。其中,公司宁夏乐叶5GW单晶电池项目、滁州二期5GW单晶组件项目已全部投产;银川15GW单晶硅棒和硅片项目、泰州5GW单晶组件项目、咸阳5GW单晶组件项目已部分投产;西安泾渭新城5GW单晶电池项目、嘉兴5GW单晶组件项目、西安航天基地一期7.5GW单晶电池项目及云南三期拉晶切片项目进度加速推进。 3.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单晶硅片双寡头之一,硅片领域优势明显,一体化布局持续发力。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收为539.43亿元、749.54亿元、983.45亿元,EPS为2.17元、2.81元、3.48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35.0倍、27.1倍、21.8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硅片价格大幅下降的风险;新技术的迭代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