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牟国洪

中原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江苏国泰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18-04-30 6.94 -- -- 8.20 14.37%
7.94 14.41%
详细
17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017年,公司营收345.49亿元,同比增长16.18%;营业利润14.81亿元,同比增长10.01%;净利润7.74亿元,同比增长43.19%;扣非后净利润7.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2.42%,基本每股收益0.50元,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公司全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17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238万元,其中流动资产处置损益353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323万元。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为供应链服务和化工新能源。 贸易行业业绩增速提升18年谨慎乐观。公司供应链服务主要涉及消费品进出口贸易以及电商平台,致力于提供全供应链一站式增值服务。2017年,公司贸易行业营收331.70亿元,同比增长16.06%,增速较16年的5.25%显著提升,在公司营收中占比96.17%,占比与16年的96.21%基本持平。具体至分项:出口贸易营收312.18亿元,同比增长21.61%,营收占比90.52%,占比较16年提升4.2个百分点;进口及国内贸易营收19.52亿元,同比下降30%,占比5.66%。 公司贸易行业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两点:一是我进出口贸易行业增长。2017年,我国出口和进口贸易总额分别为22629和1842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85%和16.10%。其次公司供应链服务主要从事纺织服装出口,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17年公司以及控股子公司华盛实业、国华实业、汉帛贸易、力天实业、国盛实业、亿达实业、国贸实业均位居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排名前50强,分别位居第4、11、18、29、30、34和42位。18年一季度,我国出口、进口总额分别为5452和496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07%和18.91%,延续较高增长水平,但贸易保护有抬头趋势,且我国和美国贸易争端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对全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化工新能源稳增长预计18年持续增长。17年4月,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瑞泰新能源作为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业务发展平台,控股子公司主要有华荣化工和超威新材料。目前,公司化工新能源主要产品包括锂电池电解液、硅烷偶联剂和电子化学品。17年,公司化工行业合计销售约19785吨,同比增长9.77%;对应营收11.97亿元,同比增长9.53%,增速较17年上半年的50.25%显著回落,在公司营收中占比3.47%,其中超威新材料营收6592万元,同比增长153.78%。 公司化工行业增长主要受益于超威新材料营收大幅增长及电解液销量增长。预计18年电解液行业将受益于电解液价格趋稳和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76.78万辆,同比增长53.03%,合计占比2.65%;18年一季度合计销量14.07万辆,同比增长158.59%,合计占比1.96%,预计全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关注波兰电解液项目进展。鉴于欧盟各国正大力普及和推广电动乘用车,而韩国锂电池公司纷纷抢滩欧洲建厂,且华荣化工为韩国客户多年战略合作伙伴,17年12月,公司公布投资公告:拟由公司全资子瑞泰新能源和公司控股子公司华荣化工各出资50%在波兰共和国投资设立波兰公司,由其在波兰实施4万吨/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项目总投资3亿元,其中瑞泰新能源以募集资金出资1.5亿元,华荣化工以自有资金出资1.5亿元,项目建设期约30个月,达产后年度营收22亿元,利润总额约3.92亿元,税后利润约3.18亿元。 18年一季度业绩延续增长。18年一季度,公司营收76.01亿元,同比增长5.86%;营业利润6.29亿元,同比增长120.45%;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48.06%;扣非后净利润102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3.25%,基本每股收益0.14元。18年一季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18亿元,主要系国泰投资处置朗诗集团股权产生收益。另外,公司预计18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06-5.16亿元,同比增长10-40%,主要系公司主营业务稳健发展,业绩受汇率影响较大。 盈利能力回落预计18年总体持平。2017年,公司销售毛利11.54%,同比回落0.44个百分点,主要系主营业务营收结构变化所致。具体至分行业显示:贸易行业毛利率10.58%,同比回落0.82个百分点,但环比17年上半年提升0.4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贸易为11.14%,进口及国内贸易为1.58%;化工行业为31.60%,同比显著提升6.20个百分点。18年一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7.67%,同比回落2.96个百分点。公司经营总体稳健,预计化工行业18年营收增速将提升,且附加值较高,预计18年盈利能力总体持平。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8-19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0.61元与0.73元,按4月25日7.33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12.0倍与10.0倍。目前估值相对锂电板块水平较低,但考虑其贸易营收占比较高,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外经济下滑超预期;新能源汽车进展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汇兑损失。
豫金刚石 基础化工业 2018-04-18 8.53 -- -- 8.65 1.05%
8.62 1.06%
详细
公司业绩不及预期。2017年,公司营收15.33亿元,同比增长58.93%;营业利润2.52亿元,同比增长56.93%;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67.88%,基本每股收益0.19元,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1元(含税),公司业绩低于预期。2017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780万元,其中政府补助1748万元。 销量增长致超硬材料营收增长。目前,公司超硬材料主要包括普通单晶、大单晶金刚石和金刚石微粉。2017年,公司超硬材料实现销售11.65亿克拉,同比增长33.86%,对应营收6.82亿元,同比增长24.61%,在公司营收中占比持续回落至44.48%。 关注宝石级项目进展和市场拓展情况。公司年产700万克拉宝石级项目总投资42.88亿元,至17年底,募集资金已投入13.09亿元,投资进度为24.02%,项目一期基础建设完成,一期部分装机已到位;二期项目部分车间主体建设已完工。为充分挖掘大单晶金刚石产品价值,公司积极探索“互联网+钻石珠宝开放平台”经营模式,以自创、战略合作及并购途径,加速公司产品在消费领域布局,17年华晶品牌-“慕蒂卡”珠宝体验中心在郑州高新企业加速器产业园区开幕;公司与艾瑞尔珠宝(原大丽珠宝)合作,在郑州郑东新区成立品牌体验店;于郑州地标绿地中心双子塔设立“品牌中心”,建立新一代时尚轻奢珠宝品牌B&R。 超硬材料制品营收受益于微米钻石线和饰品放量预计18年持续增长。公司超硬材料制品主要包括微米钻石线、超硬磨具及砖石饰品,17年微米钻石线实现销售357832千米,同比增长44.08%;饰品销售1765418克,同比大幅增长408%。伴随销量增长,公司超硬材料制品全年实现营收6.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8.23%,营收占比提升至42.82%。在光伏领域,微米钻石线替代传统刃料切割为行业趋势,预计18年仍将继续,而饰品领域发展潜力巨大,预计18年公司超硬材料制品业绩仍将高增长。 盈利能力显著回落预计18年稳中略升。2017年,公司销售毛利率25.93%,同比显著回落7.55个百分点。具体至分产品毛利率:超硬材料为33.08%,同比回落16.47个百分点,主要系产品结构调整和行业竞争加剧;超硬材料制品24.23%,同比提升0.60个百分点。截止17年底,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12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17年度新增授权专利50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伴随产品结构的逐步调整,预计18年公司盈利能力总体将稳中略升。 18年一季度净利润翻倍增长。公司预计18年一季度净利润为1.10-1.2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5-115%,其中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额约4500万元,净利润增长主要受益于大单晶金刚石产能释放、单晶金刚石需求回暖且部分产品价格提升致盈利能力增强。 关注资产重组进展。为加快培育钻石在消费端布局,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交易对方持有的河南省金利福珠宝有限公司、深圳金利福钻石有限公司、西藏中艺金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深圳大河贞宝文创产业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权。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暂不考虑资产重组影响,预测公司2018-19年EPS分别为0.28元与0.37元,按04月12日8.48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30.4倍与23.2倍。目前公司估值相对行业合理,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4-05 27.18 -- -- 29.23 7.15%
34.55 27.12%
详细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21.58亿元,同比增长61.70%;营业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210.48%;净利润2.50亿元,同比增长151.97%;扣非后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55.54%;基本每股收益0.68元,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0元(含税)。公司业绩总体符合预期,17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04亿元,其中出售星城石墨股权和中科电气分红款项1.13亿元。 公司锂电材料受益于量价齐升预计18年仍将增长。2014年以来,公司锂电材料及其他业务营收增速持续提升,2017年锂电材料销售9764吨,同比增长21.73%;对应营收19.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6.81%,在公司营收中占比89.41%,显示锂电材料业务量价齐升。就价格而言,受益于上游钴材料价格提升,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钴酸锂及三元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具体而言:电解钴价格由17年初的27.5万元/吨提升至年底的55.25万元/吨,较年初上涨100.9%;由于钴是钴酸锂重要原材料且成本占比高,伴随电解钴价格提升,17年以来正极材料钴酸锂价格同样大幅提升,由17年年初的21.0万元/吨提升至12月底的42.5万元/吨,较年初增长102.4%。其次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及公司产品结构优化。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77.68万辆,同比增长53.03%,正极材料将受益于行业增长。同时,近年来公司通过研发投入保持公司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如在大批量销售动力NCM523的同时,15年率先在全球开发出动力用NCM622并批量销售,17年成功推出了动力NCM811和NCA产品,其中NCM811已实现量产;小型锂电领域,4.45V高电压钴酸锂实现量产供货。为保证原材料供应,17年8月公司与澳大利亚Scandium21PtyLtd签署了《产品承购协议》:待项目投产后采购其硫酸镍、硫酸钴产品。 18年公司锂电正极材料业绩仍将增长,主要基于如下三点:一是电解钴和部分正极材料价格仍将维持高位。受刚果(金)新采矿法税率调整及供需影响,18年以来电解钴和钴酸锂价格仍稳步上涨,至3月30日,电解钴和钴酸锂价格分别为67.5和48.5万元/吨,分别较18年初上涨22.17%和14.11%,预计全年大幅回调概率低。二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将持续高增长,18年1-2月合计销量7.29万辆,同比增长213.13%。发展新能源汽车为国家既定战略,且18年补贴政策已出台,部分政策略超预期,预计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仍将持续高增长。三是公司产品具备一定技术优势和行业地位。 智能装备业务业绩显著增长。2016年,公司通过并购中鼎高科切入智能装备领域,17年该业务销售226台,同比增长33.73%,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2.58%,在公司营收中占比10.59%。中鼎高科主营精密模切设备,是国内首批研发及生产圆刀模切设备的企业,下游广泛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物联网FRID等,同时通过大力研发率先完成激光圆刀模切机的研发和验证工作,能高效解决隔热材料、金属材料等新型材料模切需求,市场前景广阔。目前,中鼎高科模切设备已进入一线消费电子制造商供应链,终端客户包括三星、华为、小米、比亚迪等。综上,预计18年公司智能装备业务仍将高增长。 18年一季度业绩显著增长。18年3月16日,公司公布18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18年一季度净利润3500-4000万元,同比增长78.21-103.67%,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锂电正极材料销售大幅增长,其中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金额为200-300万元。盈利能力略升预计18年稳中有升。2017年,公司销售毛利率18.55%,同比提升1.58个百分点,其中分业务毛利率显示:锂电材料及其他业务为14.58%,同比提升1.56个百分点,主要系产品结构优化;智能装备业务51.99%,同比提升3.81个百分点。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在公司营收中占比约5%,17年为1.04亿元,占比4.80%;全年公司申请专利30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至17年底,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96项,获得授权专利81项。伴随锂电正极材料高端产品放量,预计公司18年盈利能力有望稳中略升。 首次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8-19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0.70元与0.99元,按4月2日27.82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39.5倍与28.2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合理,首次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星源材质 基础化工业 2018-04-05 33.22 -- -- 35.87 7.07%
40.46 21.79%
详细
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致公司增收不增利。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5.21亿元,同比略增3.09%;营业利润1.13元;同比下降34.28%;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31.29%;扣非后净利润9711万元,同比下降34.63%;基本每股收益0.56元,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17年公司增收不增利,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致盈利能力下滑,以及合肥星源17年下半年进入调试,产能未释放导致亏损约3500万元,同时人民币升值产生汇兑损失。 公司锂电池隔膜销量和营收增速均回落 预计18年增速有望提升。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15年以来公司锂电池隔膜销量和营收增速均呈现回落态势,2017年实现销售1.5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1.96%;对应营收5.14亿元,同比略增3.43%,营收占比98.60%,显示产品均价持续下降,主要系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致锂电产业链各环节承压,且行业竞争加剧。与可比公司相比,17年沧州明珠锂电池隔膜营收4.31亿元,公司在规模上仍具一定优势。 预计18年公司锂电池隔膜营收增速有望回升,主要基于如下几点:一是锂电池隔膜需求仍将增长,需求增长来源于国产化率提升和下游需求增长,特别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将增长,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77.68万辆,同比增长53.03%,18年1-2月合计销量7.29万辆,同比增长213.13%。发展新能源汽车为国家既定战略,且18年补贴政策部分领域略超预期,预计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仍将持续高增长。二是公司锂电池隔膜具备一定行业地位和优质客户,公司已在行业内树立了“SENIOR星源材质”良好品牌形象,拥有LG化学、比亚迪、天津力神、国轩高科等知名客户。三是公司产能将有序释放。2016年,公司干法产能是1.3亿㎡,湿法产能是2600万㎡。17年在建产线或新增产线主要有:深圳总部新增一条单线设计年产能为5000万㎡的干法线,控股子公司合肥星源新增2条湿法线,每条线年设计产能4000万㎡,全资子公司常州星源投资16亿元,新建8条湿法生产线,总设计产能为3.6亿㎡。 关注江苏星源项目进展。18年3月27日,公司公布投资公告:公司与常州经开区管委会签署了投资协议,公司拟出资30亿元在常州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星源,投资建设“超级涂覆工厂”,包含50条涂覆生产线、8条干法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能10亿平方米高性能涂覆锂电池隔膜。项目实施利于进一步满足锂电池隔膜中高端市场对公司产品需求,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盈利能力显著下滑 预计18年仍将承压。2017年,公司销售毛利率50.68%,同比显著回落9.92个百分点,其中第四季度毛利率50.85%,环比三季度提升4.64个百分点,主营产品毛利率显示:锂电池隔膜为51.85%,同比回落9.85个百分点,高于可比公司沧州明珠锂电池隔膜毛利率。公司注重研发投入,17年研发投入4098万元,在公司营收中占比7.86%;截止目前,公司已取得授权专利共58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包括1项国外授权发明专利)。同时,公司四季度毛利率呈现企稳迹象,但伴随新能源汽车补贴下滑及行业竞争加剧,预计18年盈利能力仍将承压。 首次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8-19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0.86元与1.28元,按4月3日33.07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38.7倍与25.9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合理,首次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赣锋锂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8-04-04 47.09 -- -- 72.80 2.46%
49.00 4.06%
详细
公司17年业绩符合预期。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43.83亿元,同比增长54.12%;营业利润17.55亿元;同比增长204.66%;净利润14.69亿元,同比增长216.36%;扣非后净利润11.94亿元,同比增长151.84%;基本每股收益1.98元,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本每10股转增5股。公司业绩高增长主要是各主营产品销量增长,同时17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75亿元,其中回购李万春、胡叶梅股份收益1.85亿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6189万元。 公司具备产业链优势和行业地位。目前,公司已建立全球最完整的锂产业价值链,该产业链涵盖了锂行业上下游的各重要板块,具体包括:1)上游锂资源提取;2)锂化合物的深加工;3)金属锂生产;4)锂电池生产;5)锂二次利用及回收。截至2017年底产能计算,公司是全球第三大及中国最大的锂化合物生产商及全球最大的金属锂生产商,拥有五大类逾40种锂化合物及金属锂产品的生产能力,是锂系列产品供应最齐全的制造商之一,完善的产品供应组合能够满足客户独特且多元化的需求。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化学品及制药等应用领域,大部分客户均为各自行业的全球领军者。 销量增长致公司主营业务营收增长。受行业增长及公司产能释放影响,公司各主营产品产能、销量总体增长,产能利用率总体维持较高水平,各主营产品生产合计折碳酸锂当量36406.58吨,销售35391.19吨,同比增长29.38%。具体至主要产品:碳酸锂产量18298吨,同比增长78%,产能利用率98.9%;氢氧化锂6917吨,同比下降13.3%;氯化锂产量10281吨;金属锂产量1384吨,利用率92.3%。伴随主营产品产销量增长,17年公司主营产品营收均显著增长,其中深加工锂化合物系列营收29.05亿元,同比增长64.98%,营收占比66.28%;金属锂系列营收8.26亿元,同比增长72.02%,营收占比18.84%;锂电池、电芯及其直接材料营收2.86亿元,同比下降14.53%,营收占比6.53%。 公司上游锂资源多渠道供应。公司于2011年开始收购锂资源股权,15年在全球增加对锂资源投资。2017年,公司拥有位于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及爱尔兰的六个优质锂资源股权,主要由第三方采矿公司营运,大部分矿产资料签订了长期采购协议。目前公司现用主要锂资源为澳大利亚MountMarion项目,截至17年底,按产能及产量计算,该项目为全球第二大运营的锂辉石矿石,根据JORC规则控制及推断的资源量为270万吨LCE,平均氧化锂含量1.37%;公司签订了长期包销协议,2017-2020年可包销其生产的全部锂精矿,2020年后包销不少于49%的锂精矿。 公司锂化合物和金属锂具备一定行业地位。全球锂化合物及金属锂行业是高准入壁垒的市场,由少数的锂化合物及金属锂制造商主导,且行业集中度较高,如截至2017年年底,按产能计算,包括公司在内的全球前五大锂化合物供应商占到全球产能的69%。锂化合物为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具体产品包括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氯化锂及氟化锂,下游用于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锂电池材料及化学及制药领域,客户主要包括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商。2017年,公司产能在中国及全球分别排名第一及第三,分别占27%及14%。其中碳酸锂产能排名全球第四,占全球产能10%;氢氧化锂的产能在全球及中国分别排名第三及第一,占全球产能的11%。公司金属锂产品产能排名全球第一,占全球产能的47%,客户包括电池制造商及医药企业。 全球锂化合物行业景气度将延续向上。受益于电动汽车电池及储能电池需求的迅猛增长,预计全球锂化合物及金属锂市场行业景区度将持续向上。201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120万辆,17年增至300万辆,符合年增长率约19%,预计2022年将达到86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23%。 其中2022年纯电动汽车占比约50%,混合动力和插电式分别为27和32%。受此影响,全球锂化合物的需求量由2012年的134千吨LCE增长至2017年的229千吨LCE,复合年增长率11%,预计2022年将达到526千吨LCE,复合年增长率18%,其中80%的增长由电动汽车电池推动,预计电动汽车将于2022年占全球需求量的54%。 公司18年一季度开门红预计18年增长无忧。3月29日,公司公布一季度业绩快报:预计18年一季度净利润3.07-3.75亿元,同比增长125-175%,主要原因:锂化工产品需求旺盛;二是公司原材料供给得到保障,锂产品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RIM公司锂辉石项目与17年2月投产,第一船到货时间为17年3月,故17年一季度公司原材料供给不足)。预计18年公司业绩增长无忧,主要基于如下三点:一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将高增长。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76.78万辆,同比增长53.03%,合计占比2.65%;18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7.29万辆,同比增长213.13%,合计占比1.61%,同比持续高增长主要是17年一季度基数较低。中汽协预计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100万辆,对应增速约30%。二是碳酸锂价格预计仍将维持高位。18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总体高位运行,3月30日价格为16.4万元/吨,氢氧化锂价格为15.5万元/吨;基于供需考虑,预计全年价格总体维持高位。三是公司具备显著产业链优势,且公司产能将有序释放。 关注固态锂电池生产线进展。17年12月,公司公布投资公告:设立全资子公司建设“一条年产亿瓦时级的第一代固态锂电池研发中试生产线”,项目总投资不超过2.5亿元,项目建设周期2年。锂电池发展方向之一为持续提升能量密度,而固态锂电池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之一,该项目实施利于提升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技术实力和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重点关注该项目进展。 盈利能力提升预计18年总体稳中略升。2017年,公司销售毛利率40.47%,同比提升5.90个百分点,其中分业务毛利率显示:深加工锂化合物系列为45.50%,同比提升1.07个百分点;金属锂系列44.97%,同比提升4.65个百分点;锂电池、电芯及其直接材料-7.14%,同比显著回落17.74个百分点,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近年来,公司承接15个国家级研发项目及34个省级研发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中的项目、国家重点产业振兴项目、国家火炬计划及国家高端海外专家项目,同时预计18年上游锂产品价格总体有望维持高位,考虑公司产品结构优化,预计18年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稳中略升。 首次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暂不考虑资本转增影响,预测公司2018-19年EPS分别为2.69元与3.46元,按3月30日77.38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28.8倍与22.3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合理,首次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低于预期;盐湖提锂技术进展高于预期;汇兑损失。
中科三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4-03 12.20 -- -- 12.54 1.95%
12.44 1.97%
详细
事件:3月29日,公司公布2017年年度报告。 投资要点: 业绩低于预期增收不增利。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95亿元,同比增长10.01%;营业利润4.26亿元,同比下降14.28%;净利润2.82亿元,同比下降10.84%;扣非后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下降10.99%,基本每股收益0.27元,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0元,公司全年增收不增利,业绩大幅低于预期,主要系人民币大幅升值致汇兑损益增加。 磁材产品营收增速提升预计18年稳步增长。公司主营产品为钕铁硼磁材,17年磁材产品营收38.63亿元,同比增长9.55%,增速较16年提升,营收占比99.18%,主要系产品销量增长,且价格略有提升。预计18年磁材营收仍将稳步增长,主要基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有望稳中有升,以及公司在钕铁硼材料领域的行业地位,且长期注重技术创新,具体而言:在烧结钕贴硼磁体领域,通过晶粒细化、晶界扩散(降低重稀土用量)、晶界调控等新工艺的研发和攻关,适应了新能源汽车及家电等特殊环境的应用;在粘结磁体领域,通过各向异性磁粉粒度调整和表面处理,并优化粘结剂组合和磁粉-粘结剂混炼工艺;开发了高性能各向异性粘结稀土永磁材料及其产业化关键技术。 上游稀土原材料价格17年大幅波动预计18年稳中有升。钕铁硼磁材产品上游主要原材料为钕、镨钕等,17年价格波动较大,其中1-9月系统价格总体持续上涨,10月份开始回落,年底价格较年初仍呈现上涨态势,全年钕、镨钕均价分别为428.9和435.4元/公斤;18年以来均价总体略有提升,至3月26日均价分别为450.0和452.5元/公斤,上涨主要逻辑在于环保整治和打黑。受此影响,钕铁硼材料价格走势类似,17年低端产品N35均价为135.35元/公斤,至18年3月26日18年均价提升至139.19元/公斤。预计全年稀土材料价格总体稳中有升,主要基于我国环保趋严将常态化,且稀土属于战略稀缺性资源,如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稀土材料价格存在上涨空间。 汇兑损益致财务费用飙增预计18年三项费用率回落。2017年公司三费合计支出4.66亿元,同比增长37.06%,对应三项费用率为11.95%,同比提升2.36个百分点。具体至分项费用:销售费用1.04亿元,同比略增2.67%;管理费用3.01亿元,同比略降0.58%;财务费用6121万元,而16年为-6373万元,主要系汇兑损益增加所致,17年汇兑损益6353万元。公司管理能力总体较为稳健,预计18年三项费用率将回落。22.37%,同比回落2.41个百分点,其中第四季为21.52%,环比三季度提升2.19个百分点。分业务毛利率显示:磁材产品销售22.28%,同比回落2.43个百分点;电动自行车22.49%,同比提升2.17个百分点。17年四季度公司盈利能力略有回升,且18年稀土价格总体判断稳中趋升,预计18年盈利能力稳中略升。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8-19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8元与0.45元,按3月29日12.21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32.0倍与27.1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合理,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经济下滑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进展低于预期。
银河磁体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4-02 15.62 -- -- 16.80 4.41%
16.31 4.42%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主营业务量价齐升。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7亿元,同比增长24.50%;营业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63.92%;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63.13%;扣非后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7.19%;基本每股收益0.60元,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0元(含税),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主要是公司老厂区因政府收储获得补偿款8691万元,影响公司净利润5339万元。目前,公司主营产品为粘结和热压钕铁硼磁铁,以及钐钴磁体,全年营收增长主要源自各主营产品销量增长和产品均价略有提升,全年稀土永磁体销售1720吨,同比增长17.01%。 粘结钕铁硼磁体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18年稳步增长。为弥补光盘用粘结磁体等传统市场下滑影响,近年公司大力开发的汽车电机、泵类电机、机器人电机及各类高效节能电机用粘结钕铁硼磁体,部分品种逐步上量。受此影响,2017年公司粘结钕铁硼磁铁实现营业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21.30%,在公司营收中占比94.59%。预计18年该业务业绩仍将稳步增长,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公司在汽车电机、节能用电机等领域市场稳步推进,且该领域需求稳步增长;二是上游稀土产品价格预计总体稳中有升,钕铁硼行业价格有上行动力。 钐钴和热压钕铁硼磁体项目业绩有序释放18年关注市场拓展进展。2012年,公司启动了钐钴和热压磁体项目,13年以来业绩总体有序释放。2017年,公司钐钴磁体和热压钕铁硼磁铁分别实现营收1146和86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8.73%和27.29%,合计营收占比3.83%,较16年的2.91个百分点提升了0.92个百分点。18年2月,公司年产能200吨钐钴磁体项目和年产能300吨热压磁体项目实施完成,部分产品已进入量产。伴随项目达产及市场有序推进,18年二者业绩将进一步释放,预计在公司中的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 17年上游稀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18年预计稳中有升。钕铁硼磁体上游主要原材料为钕、镨钕等,17年价格大幅波动,其中1-9月系统价格总体持续上涨,10月份开始回落,年底价格较年初仍呈现上涨态势,全年钕、镨钕均价分别为428.9和435.4元/公斤;18年以来均价总体略有提升,至3月26日均价分别为450.0和452.5元/公斤,上涨主要逻辑在于环保整治和打黑。受此影响,钕铁硼材料价格走势类似,17年低端产品N35均价为135.35元/公斤,至3月26日均价提升至139.19元/公斤。预计全年稀土材料价格总体稳中有升,主要基于我国环保趋严将常态化,且稀土属于战略稀缺性资源,如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稀土材料价格存在上涨空间。 产品结构优化致盈利能力提升预计18年总体稳中略升。2017年,公司销售毛利率39.48%,同比提升1.31个百分点,其中粘结钕铁硼为39.69%,同比提升1.65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18年上游稀土价格总体稳中有升,且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全年公司盈利能力稳中略升。 18年一季度业绩略有增长预计全年扣非后净利润稳步增长。18年一季度: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1-3290万元,同比增长0-10%。17年公告实施研发项目15项,至17年底未实施完成6项,部分产品逐渐量产,为公司业绩稳步增长提供了保障,同时热压和钐钴磁体项目达产,叠加上游稀土价格走势,预计18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仍将稳步增长。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8-19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5元与0.67元,按3月27日15.95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29.0倍与23.9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合理,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经济下滑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进展低于预期。
德赛电池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3-29 32.45 -- -- 34.80 6.42%
35.70 10.02%
详细
事件:3月26日,公司公布2017年年度报告。 投资要点: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四季度环比显著增长。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124.86亿元,同比增长43.12%;营业利润5.00亿元,同比增长14.54%;净利润3.01亿元,同比增长17.72%;扣非后净利润2.93亿元,同比增长21.79%,基本每股收益1.46元,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其中第四季度营收47.01亿元,同比增长40.0%,环比三季度增长50.82%;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6.29%%,环比三季度增长59.19%,基本每股收益0.56元。 公司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其中惠州电池主营中小型锂电池封装集成业务,惠州蓝微主营中小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业务,惠州新源主营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且公司在中小型电源管理系统暨封装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全球智能手机下滑公司电池及配件业绩增长受益于国产手机品牌崛起。IDC统计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总共出货14.62亿台,较2016年的14.7亿台同比下降0.5%,为近年来首次下滑;2017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为1.64亿台,较2016年下降约6.5%,且连续13个季度出现下滑;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1.154亿台,同比增长10.3%。智能手机竞争格局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市场,但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且我国智能手机品牌异军突起,如17年三星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9%、苹果增长0.2%,而国产智能手机华为同比增长9.9%、OPPO增长12%、小米增幅达74.5%。受益于国产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提升,且公司在国内主要智能手机客户中的整体业务份额约三成,17年公司电池及配件营收124.86亿元,同比增长43.12%。预计18年我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仍将提升,公司在小型电池业务领域主要客户已覆盖全球前5的智能手机厂商,预计业绩仍将受益。 公司中型、大型锂电池业务业绩有序释放。公司在立足小型电池领域优势的同时,积极布局中型与大型锂电池业务。中型锂电池业务重点开拓笔记本电脑电池业务,电动工具类业务深耕传统割草机等应用市场,开拓锂电吸尘器市场,17年中型锂电池业务营收14.28亿元,同比增长111.95%。大型动力电池业务领域,成功导入ISO26262等国际车规体系,得到部分客户认同,17年实现营收0.76亿元,同比增长183.43%,总体仍处于市场培育期,全年影响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5950万元。 同比回落0.91个百分点,其中第四季度为8.93%,环比三季度提升0.54个百分点,全年盈利能力主要是产品结构变化及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注重研发投入,17年研发支出3.48亿元,同比增长73.19%,在营收中占比2.79%;至17年底,公司控股企业累计拥有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313项、外观设计专利15项和软件著作权48项;其中17年申请发明专利79项、实用新型专利140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和软件著作权5项;授权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118项、外观设计专利10项和软件著作权8项。伴随公司中型和大型移动电池业务放量,预计18年公司盈利能力总体平稳。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8-19年摊薄后EPS分别为1.71元与2.16元,按3月26日32.33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18.8倍与15.0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合理,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经济景气波动;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国内智能手机客户市场份额下降。
天齐锂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8-03-29 58.78 -- -- 60.20 2.03%
63.23 7.57%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17年年度报告及18年一季度业绩预告。 投资要点: 公司17年业绩符合预期。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54.70亿元,同比增长40.09%;净利润21.45亿元,同比增长41.86%;扣非后净利润21.43亿元,同比增长22.45%;基本每股收益1.94元,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公司业绩高增主要受益于公司产品量价齐增,且16年公司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19675万元。 公司主营业务业绩受益于量价齐升。2017年,公司锂化合物及衍生品实现营收36.96亿元,同比增长30.85%,在公司营收中占比67.57%;锂矿营收17.51亿元,同比增长64.95%,营收占比32.01%。主营业务业绩增长受益于量价齐升,如公司锂精矿销售40.72万吨,同比增长29.84%,销售均价较上年提高27.04%;锂化工产品销售32393吨,同比增长33.28%。 公司锂资源储量优势显著。公司控股的泰利森拥有目前世界上正开采的储量最大、品质最好的锂辉石矿--西澳大利亚Greenbushes(格林布什矿)。泰利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固体锂精矿拥有者及供应商,已开采超过25年。据贝里多贝尔澳大利亚私人有限公司出具的储量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格林布什锂矿的总资源量为16,510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833万吨;锂矿储量合计为8,640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500万吨。另外,公司全资子公司盛合锂业拥有四川雅江县措拉锂辉石矿采矿权,该矿区查明矿石量1,971.4万吨,折合氧化锂资源量255,744吨,氧化锂平均品位1.3%,折合碳酸锂当量约63万吨。 公司战略稳步有序推进。公司持续推进“夯实上游,做强中游,渗透下游”的发展战略,17年顺利启动泰利森“化学级锂精矿扩产”项目,至17年底,项目进度24.72%;稳步推进澳洲两期“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建设,至17年底项目进度53.13%,预计18年底投入使用;同时加速提升公司研发团队科研攻关能力,提出“向技术转型”,加快以电池回收与资源回收、金属锂负极材料为代表的科研项目进度,着力打造和提升技术对公司未来增长的推动力。 18年一季度净利润高增长全年业绩仍将高增长。公司18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18年一季度净利润6.10-7.15亿元,同比增长50.33-76.20%,净利润高增长主要是锂精矿销售价格同比提升,且射洪基地春检推迟产销量增加。预计18年公司业绩仍将高增长,主要基于如下几点:一是公司全产业链优势,且上游资源优势显著,16年天齐锂业全球锂矿市场占比13%。为满足原材料需求,泰利森于17年3月启动了“化学级锂精矿扩产”项目,将为公司提供稳定优异的原料保障。二是行业需求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需求为靓点。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全球锂及其衍生物产量折合碳酸锂当量约23.54万吨,同比增长21.5%,其中我国锂盐产量12.34万吨,同比增长43.5%,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锂消费国;预计2017年全球锂的消费折合碳酸锂约23.7万吨,同比增长约15%。据Roskill预测:2026年全球锂消费需求预计将达到100万吨碳酸锂当量,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其中新能源汽车需求是靓点。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76.78万辆,同比增长53.03%,合计占比2.65%;18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7.29万辆,同比增长213.13%,合计占比1.61%,同比持续高增长主要是17年一季度基数较低。中汽协预计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100万辆,对应增速约30%。三是碳酸锂价格预计仍将维持高位。18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总体高位运行,3月23日价格为16.4万元/吨,基于供需考虑,预计全年价格总体维持高位。 盈利能力略降预计18年维持高位。2017年,公司销售毛利率70.14%,同比回落1.11个百分点,其中分业务毛利率显示:锂矿为71.77%,同比提升9.20个百分点;锂化合物及衍生品69.41%,同比回落4.97个百分点。18年一季度公司锂矿价格有所提升,预计全年碳酸锂价格总体仍将维持高位,而公司拥有产业链一体化优势,预计公司18年盈利能力仍将维持高位。 首次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8-19年摊薄后EPS分别为2.68元与3.30元,按3月23日53.49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20.0倍与16.2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较低合理,首次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低于预期;盐湖提锂技术进展高于预期;汇兑损失。
新宙邦 基础化工业 2018-03-08 21.41 -- -- 24.18 11.94%
23.97 11.96%
详细
公司拟以荆门新宙邦为投资主体扩产电解液。3月5日,公司公布投资公:公司与亿纬锂能共同投资设立荆门新宙邦,其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新宙邦以现金出资8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80%;亿纬锂能以现金出资2000万元,占比20%。同时以荆门新宙邦为实施主体,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年产5万吨半导体化学品项目,预计投资3.5亿元人民币,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2.5亿元,建设期约24个月,预计2020年一季度投产;二期投资1亿元,预计在一期投产两年后开始建设,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均可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净利润1.3亿元。项目实施前,公司在华东、华南地区建立了锂电池电解液、半导体化学品等多个生产基地,该项目建设将有效补充公司在华中地区的布局空白,对公司抢占华中、西南市场具有积极意义,且合作方亿纬锂能在我国锂电池领域具备一定行业地位,此次双方合作将利于提升公司在国内电解液领域的行业地位。 巴斯夫电解液预计18年扭亏为盈。17年8月底,公司收购巴斯夫电解液业务完成交割,收购完成后对其内部进行大力整合。2017年苏州工厂前三季度产量较低,交割之后产量逐月上升, 目前月产量已经到200吨左右,2018年全年产能规划在5000吨左右,预计将扭亏为盈。 看好公司电解液业务发展前景 电解液价格将企稳。目前,公司电解液业务营收占比已超过50%,17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02亿元,同比增长14.32%,在公司营收中占比51.0%。预计18年公司电解液业务将保持两位数增长,主要逻辑在于三方面:一是电解液价格将企稳。六氟磷酸锂为电解液主要成本,占比约40%。17年以来,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下降,由17年年初的38.00万元/吨下降至17年底的14.75万元/吨,目前价格已基本触底,其逻辑在于六氟磷酸锂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维持高位,且预计18年碳酸锂价格仍将维持较高水平。六氟磷酸锂价格企稳后,电解液价格也将企稳。 二是公司电解液兼具海内外市场且具备优质客户。公司电解液已具备多个生产基地,覆盖海内外市场同时具备优质的客户资源,如其海外客户主要包括LG、三星、索尼等。三是行业需求将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增长。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77.68万辆,同比增长53.03%;18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85万辆,同比大幅增长577%。发展新能源汽车为国家既定战略,且18年补贴政策已出台,部分政策略超预期,预计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仍将持续高增长,而电解液作增资永晶科技符合公司发展战略。3月5日,公司公告拟对永晶科技增资7200万元,其中1400万元用于新增注册资本,其余576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本次增资由永晶科技全体股东同比例增资,增资后永晶科技注册资本增至9833.33万元,而公司持股占比仍为25%。 永晶科技主营含氟精细化学品、高新材料等生产和销售,是我国知名的氢氟酸生产企业,其产品是公司子公司海斯福的原材料,且公司计划在含氟高端精细化学品方面重点发展,其业务与公司战略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永晶科技与全资子公司邵武市永飞化工有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福建永泓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合力打造了福建省大型的生产氟气下游及精细含氟系列产品的专业化工公司,综合生产能力氟化氢56000吨/年、电子级氢氟酸30000吨/年、氟化盐系列产品10000吨/年、六氟化硫600吨/年等等,企业规模在全国氟行业内名列前茅,是国内主要的氟化学产品生产厂家。2016年,永晶科技实现营收3.68亿元,净利润971万元;17年1-11月,永晶科技营收5.26亿元,净利润大幅增至5879万元。此次增资将利于永晶科技长远发展,符合公司利益及战略发展方向。 17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1月下旬,公司公布17年业绩快报:预计17年营收18.16亿元,同比增长14.24%;营业利润3.37亿元,同比增长15.83%;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增长12.50%,基本每股收益0.76元;总资产36.80亿元,同比增长31.57%。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各主营业务稳步增长,其中锂电池电解液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该业务销售订单持续增长;铝电容器化学品受益于外部市场好转,17年上半实现营收2.14亿元,同比增长29.48%,扭转了14-16年连续下滑态势。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7-18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0.76元与0.90元,按3月5日21.55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28.4倍与24.0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合理,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沧州明珠 基础化工业 2018-02-01 10.98 -- -- 10.58 -3.64%
10.69 -2.64%
详细
首期PE管道扩产项目提前达产 预计PE管道业务将持续受益于城镇化和煤改气。由于公司PE燃气、给水管道产品生产能力不足,17年9月10日,公司公告拟以芜湖明珠作为项目投资主体,在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投资32,000万元建设“聚乙烯(PE)燃气、给水管道产品扩产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首期项目在18年6月之前建成投产。18年1月29日,公司公告首期项目现已开始正式投产,将年新增PE燃气、给水管道产品产能1.5万吨。首期项目提前达产,将进一步缓解公司PE燃气、给水管道产品供不应求局面。2016年,公司PE管道合计销售11.33万吨,同比增长21.97%,预计17年销量约13万吨,同时预计18年销售将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长将主要受益于我国城镇建设,以及京津冀“煤改气”改造工程等相关政策的实施。 17年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18年1月22日,公司公布了17年业绩快报:全年营收35.34亿元,同比增长27.47%;净利润5.44亿元,同比增长11.61%;基本每股收益0.4987元,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PE管道产品、BOPA 薄膜产品、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销量增加以及BOPA 薄膜产品销售价格增长影响所致。经测算,公司2017年第四季度净利润9901万元,而第三季度为1.60亿元,四季度业绩略低于预期。 关注公司锂电池隔膜产能释放进展 18年隔膜业绩增长可期。17年10月19日,公司公告由全资子公司沧州隔膜科技投资建设“年产5000万平方米干法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项目投资7991万元,合计2条干法隔膜生产线,项目建设周期1年。目前,公司干法隔膜产能5000万㎡,湿法隔膜产能1.2亿㎡,其中干法和湿法隔膜完全达产后将分别增至1亿和1.9亿㎡。公司扩产干法隔膜主要动力在于产能不能满足下游客户需求,且公司干法隔膜技术与工艺均较成熟,不排除提前投产可能性,后续密切关注公司干法与湿法隔膜项目进展情况。 预计18年公司锂电池隔膜业绩将保持两位数增长,主要基于如下三点:一是我国锂电池隔膜替代空间巨大;二是公司锂电池隔膜产能将逐步释放,特别是湿法隔膜经过17年磨合和下游客户试用后,产品良率等均得以提升;三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将保持高增长。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售76.78万辆,同比增长53.03%,发展新能源汽车为国家战略,伴随新能源汽车性价比提升及政策持续扶持,预计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将保持高增长。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隔膜细分领域竞争加剧,预计18年隔膜产品价格仍有下行空间,未来具备技术与规模优势的企业将显著受益于行业增长。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7-18年全面摊薄后的PES分别为0.50和0.61元,按1月29日10.95元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22.0和18.0倍。目前估值相对于锂电池行业较低,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杉杉股份 能源行业 2018-01-24 18.27 -- -- 19.42 6.29%
20.67 13.14%
详细
净利润大幅增长。2017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增加5.20亿元到6.20亿元,同比增加157.50%到187.79%,而16年净利润为3.3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将增加1.60亿元到2.10亿元,同比增加62.39%到81.89%,而16年扣非后净利润为2.56亿元。17年全年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受锂电材料正极材料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经测算:公司17年第四季度扣非后净利润变动区间为0.43-0.93亿元。 量价齐升致公司锂电正极材料业绩显著增长。2017年上半年,公司正极材料实现销售9880吨,同比增长20.92%;对应营收21.1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0.65%。预计全年公司正极材料业绩将高增长,主要基于如下三方面逻辑:一是公司在正极材料领域具备显著的行业地位,其产品种类齐全、客户覆盖面广。近年来,公司正极材料营收稳居上市公司龙头。 二是电解钴价格提升致主要正极产品价格大幅提升。受全球钴供求关系变化影响,17年以来电解钴价大幅提升,由17年初的27.5万元/吨提升至年底的55.25万元/吨,较年初上涨100.9%。由于钴是钴酸锂等正极材料重要原材料且成本占比高,伴随电解钴价格提升,17年以来正极材料钴酸锂价格同样大幅提升,由17年年初的21.0万元/吨提升正12月底的42.5万元吨,较年初增长102.4%。截止1月19日,电解钴和钴酸锂价格分别为55.25万元/吨和42.5万元/吨,同时结合行业供需情况,预计18年电解钴和钴酸锂价格仍将维持高位。 三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17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6.3万辆,同比增长55.24%,月度销量占比5.34%,月度销量及占比均创近年来历史新高。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76.78万辆,同比增长53.03%,合计占比2.65%,全年销量略超市场预期。伴随新能源汽车大幅增长,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36.4GWh,同比增长29%。 综合锂电材料龙头18年锂电业务业绩增长可期。公司为我国综合性锂电材料龙头企业,且正极材料位居行业龙头,同时在负极材料领域仍具备显著行业地位,出货量位居行业第二。17年上半年,公司锂电材料实现主营收入29.11亿元,同比增长57.43%,在公司营收中占比75.56%。发展新能源汽车为我国既定战略,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扶持行业发展,如2018-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继续免征置税由7.5%恢复至10%。综上,我国将持续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同时伴随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特别是动力电池成本的进一步下滑,我国新能源汽车性价比优势将稳步提升,预计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将维持两位数增长,而公司作为综合锂电材料龙头企业将持续受益于行业增长,预计18年公司锂电材料业绩仍将高速增长。 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增厚公司利润。长期以来,投资业务对公司利润贡献显著。2017年上半年,公司投资业务及其他净利润1.23亿元,其中宁波银行现金分红5343万元,稠州银行按权益法核算实现投资收益5647万元。基于公司发展战略,2017年10月以来,公司择机多次减持宁波银行股份,至17年底:公司合计出售所持宁波银行股票约2869万股,获得投资收益约4.66亿元,减持后公司尚持有宁波银行约1.70亿股,占宁波银行总股本的3.349%。同时,公司还持有稠州银行股权,预计投资业务未来仍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多方面布局石墨烯相关研究。基于行业发展前景,公司多方面积极布局石墨烯相关研究。一是杉杉石墨烯研究院(全称包头市石墨烯材料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石墨烯材料应用领域研究,其注册资本2000万元,目前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石墨烯导热垫和石墨烯分散(石墨烯导电浆料)领域,但所需石墨烯材料需外购。二是与常州第六元素材料公司合资成立了宁波杉元石墨烯科技公司,主要开展石墨烯材料在分散领域的应用,目前已完成锂电用石墨烯导电浆料的研发,当前第一条石墨烯导电浆料生产线在建设中,建设进度不确定。三是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开发石墨烯导热垫,该研究属于石墨烯材料在导热领域的应用研发,目前该产品尚处产品工艺验证试验的中试阶段。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7-18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0.81元和0.83元,按1月19日17.88元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22.1和21.6倍。目前估值相对锂电板块合理,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伟明环保 能源行业 2017-11-03 22.00 -- -- 23.12 5.09%
23.41 6.41%
详细
事件:2017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三季报。 三季报业绩保持高增,投运项目增加是主因。17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2亿、归母净利润3.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9%、47.26%。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1亿元、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1.95%,45.78%。公司业绩保持中报以来的高速增长趋势,基本符合预期。而龙湾公司正式运营确认销售收入、确认成套设备销售收入、确认技术服务费是业绩增长主要原因。 单季度经营数据持续向好,垃圾焚烧发电管理效率稳步提升。17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累计发电量9.9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8.09亿千瓦时、垃圾入库量274.53万吨,分别同比增长23.80%、25.45%、10.51%。单季度经营数据持续增长,经营效率提升:其中,第三季度单位垃圾发电量365.28千瓦时、单位垃圾上网电量296.03千瓦时,创15年以来新高。单位垃圾焚烧效率提升可能原因有二,一是原有运营发电厂产能爬坡,规模效应,二是新投运项目区域垃圾热值可能较高。 毛利率同比持平,管理效率提升带来盈利能力的持续走强。17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65.12%、销售净利率52.35%,分别同比提升0.12、2.26个百分点。公司由于核心设备自产、遴选项目具备严格标准,综合毛利率维持行业领先水平。而销售净利率的提升来自于规模效率导致的期间费用率的降低。预计随着公司在建及筹建项目的逐步落地,公司盈利能力全年有望保持稳步上行。 公司费用控制较好,期间费用率持续走低,预计全年下降。公司前三季度三项费用合计1.01亿元,同比增长10.78%,期间费用率14.03%,同比回落3.81个百分点。具体至单项费用:销售费用591.68万元,同比增长27.23%;管理费用0.59亿元,同比增长22.14%;财务费用0.37亿元,同比下降5.37%。公司期间费用率增速明显低于收入增速,体现较强的规模效应。财务费用的下降主要原因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减少。预计17年全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下降。 在手订单充足,拟发行可转债加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落地。公司目前在手垃圾焚烧发电、垃圾渗滤液处理、餐厨垃圾、污泥焚烧在建/拟建项目合计设计处理能力6700吨/天,奠定公司规模扩大的基础。17年8月26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发行不超过8.45亿元可转换债券,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苍南、瑞安、万年、武义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发行可转债有利于借助较低的利息成本,加速项目落地。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暂时不考虑发行可转债转股影响,预计公司2017、18年全面摊薄EPS分别为0.64、0.75元,按照10月27日22.61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35.5和30倍。目前估值水平相对于同行业水平稍微偏高,但考虑公司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精耕细作,保持精细化管理,运营效率不断提高,盈利能力行业领先,未来在手项目逐步落地有望带来业绩的持续增长,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德赛电池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11-03 54.46 -- -- 56.65 4.02%
56.65 4.02%
详细
投资要点:17年10月30日,公司公布17年三季度报告。 业绩环比显著增长。17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7.85亿元,同比增长45.06%;营业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38.63%;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39.67%,基本每股收益0.91元。其中第三季度营收31.17亿元,同比增长31.88%,环比二季度增长30.99%;净利润7178万元,同比增长18.09%,环比二季度增长57.84%,基本每股收益0.35元。 公司业务围绕移动电源产业链进行布局,目前业绩主要来自中小型锂电池封装集成业务,而中型电源如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类营收占比仍较低,大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业务总体仍处于培育期。 电池及配件销售受益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提升 预计持续高增长。17年上半年,公司电池及配件销售营收46.5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5.28%,业绩高增长主要受益于华为、OPPO等国内智能手机销售增长,且公司在国内智能手机封装业务领域市场份额提升,如17年上半年,华为手机实现销售7220万部,同比增长21.90%。预计全年及18年我国智能手机全球市场份额仍将提升,公司在中小型封装集成业务领域具备一定行业地位,预计业绩仍将受益。 动力电池业务总体仍处于培育期。二级子公司惠州新源主营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大型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业务,17年上半年导入ISO26262等国际车规体系,得到部分国际客户认可,但市场拓展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业务尚未形成规模销售,上半年实现营收1300多万元,亏损4000多万元 盈利能力下降,预计全年回落。17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8.72%,同比回落0.58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为8.39%,环比二季度提升0.30个百分点。17年上半年,公司电池及配件销售毛利率为8.77%,同比回落0.59个百分点,下降原因主要为国内低毛利产品占比提升。伴随公司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效率提升,预计四季度环比略有提升。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7-18年全面摊薄后EPS分别为1.58元与2.04元,按10月30日50.33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31.8倍与24.7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合理,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经济景气波动;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国内智能手机客户市场份额下降。
聚光科技 机械行业 2017-11-01 33.50 -- -- 34.85 4.03%
38.07 13.6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三季报:17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3亿元、归母净利润3.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42%、27.82%,基本每股收益0.72元。 经营稳健,三季度净利润创新高,基本符合预期。公司前三季度分别实现销售收入3.59、6.31、6.73亿元,同比增长34.36%、36.47%、14.86%;归母净利润0.15、0.87、2.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7.5%、15.35%、32.24%。公司业绩表现稳健,维持稳步增长趋势,三季度净利润创出近年单季度新高。从中报数据可以发现,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实验室分析仪器业务的扩张,同时受益于收购的安普实验并表;另外,最主要业务环境监测系统及运维业务17年中期实现销售收入4.48亿,同比增长16.9%。在供给侧改革、环保督查常态化、环保税临近征收、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的背景下,政府及企业客户采购需求有望稳定增加,带动监测设备销量增长。 毛利率同比持平,预计全年平稳。公司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52.08%、20.39%,分别同比变化-0.2、0.58个百分点。公司作为国内监测设备的龙头企业,产品包括污染源在线监测、大气、水环境监测等细分领域,具备较强的技术领先优势。另外,公司通过外延式收购逐步延伸产业链打通从监测到末端治理整个过程,产业链一体化有望发挥协同效应,预计公司17年全年毛利率变动不大,综合盈利能力平稳。 期间费用率小幅下滑,规模效应显著,预计全年费用率小幅下降。17年前三季度,公司三项费用合计5.77亿元,同比增长25.71%,期间费用率为34.69%,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分项来看,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2.52、2.79、0.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53%、23.73%、121.48%。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公司经营管理得当,效率提高,管理费用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从而分摊的费用减少。而财务费用大幅增长,主要由于业务扩张,融资增长借款利息增加所致。 积极参与PPP项目,增强综合治理能力。公司作为国内环境监测设备的龙头企业,从上游切入下游的运营环节。17年来分别中标邯钢工业废水处理项目东区冷轧废水处理站提标改造及水运营10年期管理项目、高青县艾李湖生态湿地及美丽乡村道路建设PPP项目、广西区环境物联网(空气质量监测站)PPP 项目。公司通过参与PPP项目带动监测设备销售,提高综合环境治理能力,有望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增发募集资金,增强自身资本实力。为了降低财务风险,实现向“环控制人关联方)发行不超过3000万股股票,募集不超过7.335亿元资金。17年8月29日,公司拿到证监会的增发核准批文。本次发行价格为24.45元/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实际控制人关联方拟全额认购公司增发股份,体现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及资金支持。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国内监测行业设备龙头,产品线齐全,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及竞争力。公司未来看点在于从监测入口逐步导入到PPP项目建设运营,有望带来业绩弹性。另外随着18年环保税收的开征、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千年大计的高度,环境监测设备需求有望增加。暂不考虑非公开发行股票摊薄影响,预计公司2017、18年全面摊薄EPS分别为1.2、1.49元,按照10月27日34.29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28.7和23倍,相对于行业估值基本合理,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