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胡昂

国泰君安

研究方向: 化工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880515060001,曾供职于银河证券研究所....>>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峰氨纶 基础化工业 2015-03-30 6.87 -- -- 19.40 40.89%
12.79 86.17%
详细
1.事件 公司2014年7月10日由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提交公司201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发起设立温州民营银行的议案》,公司作为两个主发起人之一参与发起设立温州民商银行;温州民商银行筹建工作组于2015年3月20日收到中国银监会浙江监管局《关于温州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开业的批复》和《金融许可证》,以上事项的相关公告已发布在中国证监会指定披露媒体。近日,温州民商银行已完成工商登记手续,并取得了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计划于3月26日正式对外营业。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参与发起的温州民商银行获批开业,有利于产融结合、完善产业结构 作为中国首批获批筹建的5家民营银行之一的温州民商银行,于2014年7月25日正式获批筹建,已于2015年3月20日收到中国银监会浙江监管局的批复和《金融许可证》、并于近日完成工商登记手续,计划于3月26日正式对外营业。温州民商银行核准注册资本为20亿元人民币,已聘原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兼温州分行行长侯念东为行长;公司作为两个主发起人之一参与发起设立、出资4亿元、占总股本20%。 发展民营银行有利于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可以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灵活优势,发挥银行机构的互补性优势,更好地满足多层次的社会融资需求,有利于充分引导温州地区充裕的民间资本走向阳光化、规范化;温州地区民间资本充裕,能够为民商银行发展提供充裕的发展资金;利率市场化改革快速推进,民营银行局部竞争优势和后发优势将更加明显。温州民商银行将发挥民营资本灵活高效优势,突出服务小微经营特色,打造便捷高效的信贷文化;助力小微、服务三农、扎根社区;开发适合温商经营的特色产品,做温商资产管理的金融服务商;以产业链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为经营特色,为小微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公司投资民营银行,是贯彻落实“做强主业、适度多元、产融结合”的企业战略,持续完善产业结构,推动公司更好、更快发展,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 (二)、新增产能扩张相对有序、下游需求较为刚性、原料下跌,氨纶盈利仍可观 氨纶经过2011-2012年产能的消化,2013到2014两年新产能累计投放只有3.5万吨(华峰去年底试生产的3万吨除外),只相当于总产能的6%,供给端的收缩明朗,我们从2013年初就判断氨纶行业迎来大的景气拐点。经过1年半的大景气之后,去年底到今年,新增产能开始有所投放,再加上化纤整体大环境不大理想,氨纶价格回调10-15%;不过上游PTMEG产能大扩张、以及MDI价格回调带来原料价格下跌。随着氨纶纤维的“去贵族化”,氨纶在服饰需求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休闲服饰消费升级带来氨纶需求提速;刨去库存扰动因素,氨纶行业的需求具有15%左右的刚性增长。因此,总体来看,氨纶仍有望维持较为可观的利润水平。 (三)、重庆6万吨氨纶新产能将进一步提升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 公司于2013年下半年启动重庆6万吨氨纶新产能项目,计划花3年时间分2期在重庆涪陵新建6万吨差别化氨纶,一期工程3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于2014年11月22日开始试生产,目前已正式达产;目前公司氨纶产能已达到8.7万吨。重庆项目采用连续聚合、干法纺丝工艺路线,全部采用高效节能多头纺生产线;新项目采用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能耗水平将进一步降低,当地的土地成本、用电成本、能耗水平、人工成本大大低于浙江瑞安本部的5.7万吨产能,我们预计总成本将比本部低3000元/吨左右。 重庆项目二期的3万吨有望于明年底投产,届时公司氨纶产能将达到11.7万吨,市场占有率有望从目前的11%提高至18%左右,整体规模将获得进一步扩大,对提升公司生产效率、降低吨丝能耗和生产成本,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比例,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公司整体效益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 3.投资建议 另外,辽阳的环已酮项目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投产,该项目有望贡献稳定盈利约1亿元。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全面摊薄EPS分别为0.48元、0.55元和0.69元;维持“推荐”评级。
海油工程 建筑和工程 2015-03-23 10.23 -- -- 16.27 56.74%
16.38 60.12%
详细
1.事件 公司发布2014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20.3亿元,同比增长8.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67亿元,同比增长55.48%;全面摊薄EPS为0.97元,略超市场预期。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公司油气工程的总承包能力提升,支撑市场承揽额的较快增长 公司是国内惟一集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设计、陆地制造和海上安装、调试、维修以及液化天然气工程于一体的大型工程总承包公司,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海洋石油工程EPCI(设计、采办、建造、安装)总承包商之一;近年来紧紧围绕业已确定的“四大能力”建设发展战略目标(即以设计为核心的总承包能力建设;以大型装备为支撑的海上安装能力建设;以海管维修为突破口的水下设施维修能力建设;巩固常规水域市场地位,加强深水作业能力建设);经过连续几年的“四大能力”建设,公司装备实力、技术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总承包能力显著增强,对按期、高质量完成工程项目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再加上作业效率的提升,公司市场承揽额实现较快增长。 公司2014年共运行30个海上油气田开发项目和5个陆上LNG建造项目,其中海上项目有15个位于渤海海域、7个位于南海海域、3个位于东海海域,9个海外项目;恩平油田群、秦皇岛32-6等13个项目年内相继完工。设计板块开展了19个EPCI总承包项目的设计工作,投入233万工时,同比增长5%;建造板块完成钢材加工量达到25万结构吨,增长9%,先后完成了16座导管架和19座组块的建造工作,建造量创历史新高;安装板块投入船天2.4万个,完成了28座导管架、27座组块的海上安装及296公里海底管线铺设。 (二)、海外接单有一定的竞争力,海外业务规模不断攀升 公司从事海洋工程行业已逾30年,拥有在浅水领域和常规油田建设方面的技术、人才、配套装备和设施以及较成熟的海洋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并加快走向深水领域,在国内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市场处于主导地位。作为总承包公司,公司产品和服务覆盖比较广泛,能够提供海洋油气田开发工程一体化的服务;公司硬件实力较强,拥有大面积的制造场地资源和多种类型的自有工程船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力,而且公司与国际公司相比在制造成本、人力成本、工期控制等方面具有优势,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能力。公司加快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将完成东南亚、中东、澳大利亚、非洲以及欧美五大区域市场布局,已在推进澳大利亚公司和加拿大公司等。 公司2014年实现新签订单额约人民币270.26亿元,其中签订国内订单138.47亿元,渤海、东海区域较多;签订海外订单约131.79亿元,接近一半,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缅甸、印尼、文莱、沙特、非洲等区域。截止2014年底,公司已签订但尚未完成的订单总额约为203亿元。 3.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惟一的大型海洋石油工程总承包公司,目前在手订单较为充裕;珠海深水制造基地的投产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深水作业能力。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6年EPS分别为1.12元和1.25元,维持谨慎推荐的评级。
司尔特 基础化工业 2015-01-26 9.06 -- -- 22.65 24.45%
15.45 70.53%
详细
投资建议 传统业务上,磷复肥行业景气,新增项目逐步释放,公司盈利将迎来爆发。未来公司将加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分享农资领域这一巨大的市场空间。考虑到磷肥的良好盈利、硫铁矿中锌、铜品位的超预期以及复合肥的销量快速增长,上调15-16 年EPS 分别至1.35 元(原为0.95 元)、1.89 元(原为1.44 元),对应当前股价PE12.1x、8.7x。继续推荐。
芭田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14-12-15 10.09 -- -- 10.35 2.58%
15.20 50.64%
详细
核心观点: 农业的困局与变革:当前困扰我国农业两大困局为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表现在:1)农产品对外依存度加大;2)耕地面积下降;3)农民减少且呈老龄化。4)从土地到餐桌的每个环节上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为解决两大困局,我国农业正进行全面深化变革。1)土地变革。我国土地流转呈加速之势,截止2014年6月份,我国土地流转率达28%。2)新农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正逐步形成。3)商业模式变革,许多农业企业开始互联网转型。 互联网与产业加速融合:农业产业互联网时代到来!1、过往20年为消费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以终端用户为中心,以消费为主线,迅速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2、当前产业互联网时代已全面到来,各个传统行业都与(移动)互联网加速融合。农业方面,从农资销售、土地流转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整个农业产业链上都出现了(移动)互联网的身影,农业产业互联网时代已到来。3、产业互联网时代,数据是金矿,云计算是提炼黄金的工具。新赢家应该是“拥有金矿的人”(采集数据)和“会炼金砖的人”(会用数据)。 芭田商业模式变革:战略转向种植服务运营商。 公司通过收购金禾天成掌握海量种植业生产大数据,种植业大数据和数据运营能力是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 公司依靠大数据运营可以帮助种植商提高效率,保证种植户对公司各类产品和服务的粘性,构建竞争壁垒,种植业大数据及其分析能力是公司转型成为服务运营商的核心要素。公司未来将为种植户提供包括化肥等农资产品、专家咨询、疫病监控系统搭建、甚至小额贷款等综合服务,从而实现商业模式的全面转型。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09/3.10/4.58亿元,同比增长49.8%、48.9%、48.3%;对应EPS分别为0.24/0.36/0.53元。鉴于产能释放及营销升级,预计化肥业务未来3年年均增长近50%,芭田股份成功并购金禾天成后,掌控农业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核心要素-种植业大数据及运营能力,公司商业模式将从传统化肥供应商转型为种植服务运商商,应享受估值溢价,我们特此给予公司2015年业绩50倍估值,目标市值150亿。给予“推荐”评级。
芭田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14-12-10 8.91 -- -- 10.38 16.50%
15.20 70.59%
详细
农业的困局与变革: 当前困扰我国农业两大困局为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表现在:1)农产品对外依存度加大;2)耕地面积下降;3)农民减少且呈老龄化。4)从土地到餐桌的每个环节上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为解决两大困局,我国农业正进行全面深化变革。1)土地变革。我国土地流转呈加速之势,截止2014年6月份,我国土地流转率达28%。2)新农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正逐步形成。3)商业模式变革,许多农业企业开始互联网转型。 互联网与产业加速融合:农业产业互联网时代到来! 1、过往20年为消费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以终端用户为中心,以消费为主线,迅速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2、当前产业互联网时代已全面到来,各个传统行业都与(移动)互联网加速融合。农业方面,从农资销售、土地流转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整个农业产业链上都出现了(移动)互联网的身影,农业产业互联网时代已到来。3、产业互联网时代,数据是金矿,云计算是提炼黄金的工具。新赢家应该是“拥有金矿的人”(采集数据)和“会炼金砖的人”(会用数据)。 芭田商业模式变革:战略转向种植服务运营商 公司通过收购金禾天成掌握海量种植业生产大数据,种植业大数据和数据运营能力是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 公司依靠大数据运营可以帮助种植商提高效率,保证种植户对公司各类产品和服务的粘性,构建竞争壁垒,种植业大数据及其分析能力是公司转型成为服务运营商的核心要素。公司未来将为种植户提供包括化肥等农资产品、专家咨询、疫病监控系统搭建、甚至小额贷款等综合服务,从而实现商业模式的全面转型。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09/3.10/4.58亿元,同比增长49.8%、48.9%、48.3%;对应EPS分别为0.24/0.36/0.53元。鉴于产能释放及营销升级预计化肥业务未来3年年均增长近50%,芭田股份成功并购金禾天成后,掌控农业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核心要素-种植业大数据及运营能力,公司商业模式将从传统化肥供应商转型为种植服务提供商,应享受估值溢价,我们特此给予公司2015年业绩50倍估值,目标市值150亿。给予“推荐”评级。
司尔特 基础化工业 2014-11-27 14.40 -- -- 17.80 23.61%
22.65 57.29%
详细
矿肥一体化复合肥公司,新增项目逐步投放 在复合肥企业中,公司的特点在于上游资源的配套,在化工行业景气低点时,不利于优势发挥,一旦行业回暖,一体化的综合优势将相当明显。公司未来也将加大对上游资源的整合力度,特别明年投放的硫铁矿有望超预期兑现盈利。 公司新增项目逐步投放,包括70万吨/年氨化造粒缓释复合肥、4万吨硫酸钾、20万吨磷酸一铵及硫铁矿项目,每个项目的预期盈利都很好,业绩增长可期。 磷肥迎景气,公司弹性巨大 全球磷肥需求增速加快,而海外新增供给集中在2017年,供需形势好转,开工率有望持续上行至85%;近年来国内磷肥集中度大幅提升,新增产能放缓明显,环保政策趋严(特别是磷石膏的处理)影响中小产能开工,看好磷肥景气持续。2015年公司磷酸一铵产能将达70万吨/年,每提价100元/吨,增厚业绩0.2元,价格弹性巨大。 加强渠道建设,测土配方助力 复合肥销售方面,公司将大力推进渠道下沉建设,逐步改进现有的营销模式和政策,以符合未来农资领域发展之需求。利用测土配方积累的数据信息、经验优势,向整建制推进,逐步扩大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施用测土配方肥的比重。该业务将会有比较大的改善空间。 磷复肥行业景气,新增项目逐步释放,公司盈利迎来拐点。我们预计公司14-16年EPS分别为0.51元、0.95元和1.44元,对应目前股价PE为28.2x、15.1x和9.99x,年复合增速高达68.0%,给予推荐评级。 主要风险因素:(1)农产品价格持续下滑;(2)复合肥销售受阻。
洲际油气 房地产业 2014-11-27 11.60 -- -- 11.28 -2.76%
11.28 -2.76%
详细
1.事件。 1、公司于2014 年11 月25 日收到证监会《关于核准洲际油气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5.21 亿股新股,以6 元/股的价格向特定对象增发募集资金31.2 亿元,用以收购哈萨克斯坦的马腾石油公司95%的股权;此前公司为尽快完成马腾石油的收购工作,在二季度以自有资金先行垫付实现资产收购,增发完成后将资金置换。 2、公司推出2014 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待股东大会批准:(1)员工持股计划拟将委托上海长江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设立长江财富-洲际油气1 号和2 号资产管理计划、通过二级市场购买等法律法规许可的方式取得并持有洲际油气股票;持股计划设立时的资金总额不超过5 亿元;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对象为公司全体员工,总人数不超过250人,具体参加人数根据员工实际缴款情况确定。(2)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标的股票数量不超过4000 万股,约占公司现有股本总额的3.28%,累计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以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总额上限为基础,并以标的股票2014年11 月14 日收盘价11.37 元作为本员工持股计划全部股票平均买入价格的假设前提下计算得出。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增发获批,向油气战略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6 月,公司以自有资金先行收购马腾公司 95%股份;此次增发获证监会核准后,预计公司在年底前将完成增发并将资金置换,实现将公司主营业务转向油气行业。 为配合公司主营业务向油气行业调整,公司将利润率较低的福建正和、以及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大的柳州正和桦桂和北京正和恒泰的股权予以转让,并完成了股权过户手续。接下去,预计公司将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妥善处理非油气资产,完善和清晰公司业务类型。为符合公司油气业务和战略发展需要,今年8 月,公司将名称由"海南正和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洲际油气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转型迈出坚实的一步。 (二)、马腾项目油气盈利可观。 公司收购的马腾石油拥有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滨里海盆地的三个在产油田区块,分别是马亭油田、东科阿尔纳油田和卡拉阿尔纳油田,采矿权总面积75.206 平方公里;截至今年上半年,在产井数为 253 口。马腾公司2013 年原油产量约55 万吨,净利润7.4 亿元,单桶净利润约30 美元;马腾公司已于6 月25 日开始并入报表,二季度并表期间,平均实现原油价格约为100 美元/桶,单桶盈利达到26 美元/桶,盈利能力可观。三季度由于收购资金垫付增加财务费用接近9000 万元,再加上brent 原油价格从最高的110 美元/桶下跌到80 多美元/桶,抛去财务费用影响后的单桶盈利环比下滑约30%;考虑到四季度油价目前尚处于低位,再加上垫付资金的财务费用,短期业绩仍较困难。 今年下半年以来原油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有供需因素、美元因素和政治因素等多重因素;目前Brent 回调到80 美元左右,我们倾向于认为是个底部;后期我们预期将回到90-100 美元之间,且WTI 和Brent 的价差将显著缩小;随着冬季取暖油季节性需求来临,油价有望迎来反弹。因此,马腾项目的盈利有望在明年释放业绩。 (三)、公司未来有望持续收购、做大油气业务规模,员工持股和业绩承诺彰显信心。 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推出和大股东的业绩承诺彰显公司管理层的信心和决心。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范围广泛,除了董监高等14 人公司管理层,计划的员工总人数不超过250 人中的其他员工的持股占整个计划比例高达62.5%,体现了公司的信心。 前期大股东承诺,马腾公司2014-2016 年累计净利润最低达到31.46 亿元,三年平均净利润在10 亿以上;而我们预计今年马腾公司今年的净利润在6 亿左右,即便考虑到明后年油价的回升,按目前产量外推的年净利润应该在8亿左右,与大股东的业绩承诺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我们认为公司将通过采用油层精细化管理、加密打井等增发手段,将较大幅度提升目前年产量约60 万吨的水平,同时加快开展盐下资源的开发。从大股东的业绩承诺看,公司管理层进一步拓展油气业务规模的决心很明确。 公司收购马腾项目后,实施以"项目增值+项目并购"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以海外并购为主,增加公司油气储备,把握国内油改政策,以立足国内为辅的方针,计划进一步扩大公司油气业务规模。 今年4 月,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油泷已与MTA 公司签订框架协议,以3750 万美元的价格从MTA 公司收购资源量共计 14.86 亿吨的哈国 NCP 公司的75%已发行股份,并与MTA 共同投资于NCP 公司;目前已处项目评估阶段。今年5 月,公司与FIRST RESERVEMANAGEMENT, L.P.(“第一储备”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认购该基金份额,为双方后续推进具体合作事宜奠定了基础, 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公司业务范围进入北美等其他地区;“第一储备”公司是专注于能源行业的全球最大、最富经验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等增发实施完成后,公司有望处置剩下的地产业务资产,再加上利用适当的财务杠杆,公司有望进一步加快油气资产并购的步伐。 3. 投资建议。 考虑到下半年原油价格的大幅回调,我们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暂不考虑后续并购的业绩贡献,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 年净利润分别为1.2 亿、8.5 亿和 10.5 亿,预计公司 2014-2016 年全面摊薄 EPS 分别为 0.07 元、0.50 元和 0.62 元;维持推荐评级。
中国石化 石油化工业 2014-11-04 5.27 -- -- 5.46 3.61%
7.41 40.61%
详细
1.事件 公司发布2014年三季报,实现营收21156.5亿元,同比下降1.1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11.7亿元,同比下降0.84%,全面摊薄EPS 为0.44元,其中三季度0.16元;超市场预期。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油气增产减轻上游板块受油价下跌拖累,化工调结构起效实现扭亏。 公司前三季度油气当量同比增长8%,其中天然气产量增长超9%,海外原油产量同比增长超100%,出现近几年上游油气当量产量难得出现的较快增速。三季度上游业绩受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下跌影响而明显回落,但油气增产则大大减轻了油价下跌的拖累。国际原油价格三季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有供需的因素、美元的因素和政治因素等多方面因素。但Brent 目前回调到85美元左右,我们倾向于认为是个底部;后期我们预期年底将回到90-100美元之间。 化工饱受国内需求增长疲软而产能过剩导致大部分大宗化工品价格跌入2009年以来的低位,化工上半年持续亏损。公司加大轻质原料比例,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优化装置运行,合理安排装置负荷,对不能达到边际成本的化工装置实施关停措施,该措施开始起效,三季度化工实现扭亏。 另外,三季报环比超预期另一原因是联营及合营公司的投资收益同比增加、以及转让中国燃气股票的收益。 (二)、炼油受益油品升级,三季度受库存跌价拖累,炼油业绩有望持续好转。 受益去年3月成品油定价新机制的实行,公司炼油业绩得到系统性改善,今年前三季度炼油业绩同比增长67%,单桶炼油EBIT 约1.4美元/桶;三季度原油库存跌价影响下,单季炼油单桶EBIT 仍有0.5美元/桶左右;刨去季度间原油库存扰动影响,我们预计公司单季炼油单桶EBIT 将接近2.0美元/桶。炼油受益油品质量升级,今年元旦开始全国实行国四汽油,国四汽油优质优价提升炼油单桶EBIT 约0.5美元/桶;明年柴油国四实行后还将进一步提高。 (三)、销售公司重组有助非油业务,也将助推公司着力改善上游短板。 销售板块业绩总体保持稳定。销售公司以此次重组为契机,大力发展非油业务。公司定位销售公司未来向综合性服务商战略转变,非油业务将得到加速发展;国内非油业务发展才刚刚起步,欧美部分发达经济体的非油业务毛利已占到加油站业务的30-40%,未来增长潜力很大;公司2013年非油业务收入133亿,未来几年有望增长到500亿元。 销售子公司完成重组,将大大改观公司的负债结构,缓解公司上游油气投资的资本压力、着力改善上游短板。我们预计公司将继续加大力度发展页岩气,还将建设新疆到浙江、广东的300亿方煤制气管道以及配套煤制气。目前中石化页岩气开发在国内领先,重庆涪陵页岩气到2015年和2017年将分别建成50亿和100亿方产能。 3. 投资建议 假设销售公司重组实施到今年底完成,增资资金届时全部计入资本公积,到今年年底石化每股净资产有望接近6元,中石化资产迎来历史性的价值重估。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5年EPS 分别为0.58元、0.66元;目前股价低估,继续维持“推荐”评级。
中海油服 石油化工业 2014-11-04 18.08 -- -- 18.35 1.49%
22.54 24.67%
详细
1.事件 公司发布2014年三季报,实现营收248.15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5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每股收益1.38元,三季度单季业绩4毛5,环比略有下降,基本符合预期。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受益钻井装备新增和达产,受油价回调影响而三季度有所回落。 公司继续实施“租、买、建”等多种方式提升装备产能,业绩贡献最大的钻井板块受益于新增钻井装备的投产和达产。三季度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回落,公司部分装备合同衔接及待命天数增加等因素,经营业绩环比回落超10%(刨掉二季度计入的诉讼和解款一次性损益)。目前公司运营和管理钻井平台达到43座钻井平台(包括33座自升式钻井平台、10座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装备规模进一步扩大。 新增的COSLGift、COSLHunter 分别于今年1月和4月开始作业,公司又新租赁了3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32”、“Gulf Driller I”和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凯旋一号”加入作业,自升式作业日费也同比有所增长。半潜式则由于去年3月、4月、5月、10月分别投产NH7、COSLPromoter、勘探二号、 NH9今年作业饱满而作业天数增长达25%。 (二)、油田技服与钻井板块的协同效应体现,作业量和毛利率大幅增加。 公司油田技术服务业务依托不断提高、完善的测井、固井、泥浆、油田增产等技术进一步扩大油田技术服务市场,同时主要作业线在钻井平台数量增加的协同效应下业务量增长明显,部分技术在海上应用取得突破,在提供增产措施提高采收方面也取得新进展;随着作业量的增加,油服毛利率也大幅提高。 (三)、船舶和物探板块将向深水调整。 今年前三季公司物探市场外部环境变化较大,价格有所下降;工作量也受到作业海况的影响;工作量方面,二维采集业务量有所下降,三维采集业务量保持稳定。资料处理业务方面,三维资料处理业务在渤海地区业务量增加带动下同比增长21.2%,二维资料处理业务受二维采集业务量减少及市场影响同比有所减少。另外,12缆物探船“海洋石油721”建造顺利,已于今年8月成功交付。 公司船舶服务业务,向深水转型迈出一步,为了满足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开发对船只的需求及调整船舶服务业务的装备结构,上半年新购深水供应船 “海洋石油613”,已于5月正式投入运营;另外,在保证自有船只使用率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外部资源扩容增收;现有的部分老旧船只则陆续报废停止运营。 3. 投资建议 全球油公司的勘探开发投资总额持续上升,受到三季度原油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钻井市场开始出现走软迹象,招标活跃度有所放缓。公司在持续扩大国际市场的同时,抓住中国市场旺盛需求的时机,通过“租、买、建”方式持续扩大产能,“调整结构、进军深水、走向高端”。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5年EPS 分别为1.76元和2.03元,维持“推荐”评级,目前股价已具有很大的安全边际。
中国石油 石油化工业 2014-11-04 7.84 -- -- 8.28 5.61%
13.26 69.13%
详细
1.事件 公司发布2014年三季报,实现营收17545.5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0亿元,同比增长0.8%,对应EPS 为0.52元,其中三季度0.15元,基本符合预期。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上游受油价下跌拖累而下滑、炼化销售和天然气管道各板块明显改善。 公司前三季度除上游板块之外,炼化、销售和天然气管道各板块业绩均有好转。炼化板块改善主要是炼油受益去年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行后的系统性改善;成品油销售板块改善受益于持续的优化销售结构;天然气板块则受益天然气价上调明显。上游板块主要受三季度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下跌而同比下滑。 国际原油价格三季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有供需的因素、美元的因素和政治因素等多方面因素。但Brent 目前回调到85美元左右,我们倾向于认为是个底部;后期我们预期年底将回到90-100美元之间。 (二)、上游板块降本增效、效益配产的效果开始体现。 上游板块面对三季度国际原油价格的一路下跌,相对于原油的下跌程度,上游板块业绩环比下降幅度相对小一些,主要受益降本增效、效益配产的效果开始体现;上游板块由主要侧重产量逐步向提高效益转变,对资本支出也更加注重效益;上半年公司对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等实行自主经营权,按照效益最大化安排投资,统筹安排、自主优化,集中资金保重大勘探开发专项,增加高效措施投入费用。 (三)、炼油和销售业绩改善明显、炼油三季度亏损主要是库存跌价。 去年3月发改委推出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后,炼油业务的业绩得到系统性改善,公司从下半年开始,炼油业务基本告别大幅亏损的状态;季度间的炼油盈利波动主要是原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库存收益或跌价的扰动;炼油单桶EBIT 已经从前几年的巨亏5美元/桶大幅扭亏;总体来看,未来公司炼油单桶EBIT 保持在略亏1美元/桶将成为常态。公司炼油上半年总体保持单季度20亿左右的EBIT 盈利,三季度亏损主要是原油库存跌价因素,再加上冬季-35号柴油因素,四季度炼油盈利将会得到修复。化工总体由于宏观经济增速下台阶,大部分化工品产能过剩而进入5年来的低迷期,前三季度继续亏损,亏损同比有所收窄。 销售业务面对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的形势,公司强化库存管理,优化销售结构,着力提升高标号汽油和航空煤油等产品的销量,销售效益大幅提升,从去年的低点恢复的不错,业绩同比增长近60%。 (四)、天然气板块盈利持续改善近年来,随着中亚天然气管道和江苏如东LNG 接收站的投产并逐步达产,天然气进口量快速放量,去年公司进口气和LNG 承担巨额亏损接近420亿。去年7月天然气存量气非居民用调价不超过4毛,使得公司天然气板块业绩迎来转机;今年9月开始,天然气存量气非居民用气(除去化肥用气)又上调4毛,存量气价与增量气的价差已经缩小到只有5毛左右。随着天然气价格的上调,公司进口气亏损有所收窄;再加上自产气价差扩大而盈利提升,公司的天然气板块的盈利持续改善。今年前三季度剔除上年同期以部分管道净资产及业务出资产生收益的影响,同比增加经营利润达106亿元。预计明后年存量气将与增量气价接轨,公司天然气盈利还将进一步好转。 3. 投资建议。 考虑到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我们适当下调盈利预测,暂不考虑东部管道资产处理对业绩的影响,预计公司2014-2015年EPS 分别为0.66元、0.72元,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沙隆达A 基础化工业 2014-10-14 14.18 -- -- 14.17 -0.07%
14.77 4.16%
详细
1.事件 根据中国化工农化总公司战略安排,为尽快发挥双方协同效应,沙隆达和ADAMA拟在农药生产、分销、市场和技术等方面展开合作。经沙隆达董事会同意,沙隆达拟与ADAMA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双方将在市场分销、技术以及国内剂市场方面战略合作 沙隆达和ADAMA同属中国化工农化总公司控制的公司,根据中农化总公司战略安排,尽快发挥双方协同效应,沙隆达和ADAMA拟在农药生产、分销、市场和技术等方面展开合作。具体协议内容如下: 全球市场分销。ADAMA在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以外市场分销其产品方面,沙隆达把ADAMA作为重要的战略客户之一。双方共同尽最大努力让ADAMA逐步增加沙隆达已有和新增产品的分销量,在登记等条件具备的前提下,ADAMA从中国采购协议期满后,ADAMA将视沙隆达为自然的首选合作伙伴。同样地,沙隆达国际分销协议期满后沙隆达将视ADAMA为自然的首选合作伙伴,以及对于任何新产能,将优先通过ADAMA销售。 国内制剂合作。ADAMA拟与沙隆达共同探讨在中国成立销售平台,销售ADAMA、沙隆达和其他企业的农药制剂并探讨将此作为双方唯一销售平台的可能性。 技术合作。ADAMA与沙隆达同意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ADAMA、沙隆达共同研究和开发低成本的工艺技术,降低沙隆达产品的生产成本。 (二)ADAMA是全球第7大农药生产商 经过六十多年发展,马克西姆成为全球第7大农药生产商,也是全球最大的专利过期药生产企业,2013年销售额达30.76亿美元。全球50多个分支机构,产品涵盖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系列产品,销往120个国家和地区。ADAMA是全球拥有农药品种最多的公司,可生产原药的品种超过120个,制剂800多个,在全球120个国家有近5000个产品注册登记和6000多个商标,在中国登记有16个农药制剂。 ADAMA综合毛利率在31.47%,除草剂、杀虫剂及杀菌剂收入占比分别为51.8%、23.1%和18.6%。 ADAMA的传统市场是美洲和欧洲市场,占比高达78.5%,其中欧洲市场占比37.1%。 马克西姆优势在于,开发和生产高质量、高效和安全的产品技术,快速获得产品登记的能力,满足各国农药主管部门对于环境管理要求以及农民对多种农药的需求。未来战略和目标:(1)扩展业务至种子形状领域以及创新农业技术以使其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加大产品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3)通过并购在中国建立重要的平台。 (三)沙隆达长期成长空间打开 两公司的互补性还是比较强,沙隆达的优势在于原药的生产以及背靠中国这一巨大的作物植保市场。 农药原药合作上,双方共同尽最大努力让ADAMA逐步增加沙隆达已有和新增产品的分销量,且双方将加强技术合作。(1)按照13年数据,ADAMA业务成本21.08亿美元,其中大头是原药成本;(2)近年来专利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在逐步萎缩,而专利到期原药份额在提升,据悉到2023年,全球将有166个农药专利到期,届时新增加的农药产品市场达110亿美元。ADAMA是全球最大的专利到期原药厂商,将受益巨大的空间,沙隆达也理所应当受益。 ADAMA在中国业务开拓偏缓慢,而沙隆达在国内农药领域深耕多年,双方在国内制剂领域将深度合作,共同探讨成立唯一的销售平台,这一块的空间很大。 在跨国企业将原药产能转移至中国这个大浪潮下,两公司在原粉—制剂产业的合作乃珠联璧合,沙隆达未来的成长空间有望被打开。 3.投资建议 即将进入南美采购旺季,草甘膦、百草枯等农药品种盈利有望好转,沙隆达品种繁多,受益大。特别是乙酰甲胺磷产业链(占公司利润60%多),具有全球控制力,盈利稳步上升。我们预计公司14-15年EPS分别为0.96元、1.28元,对应目前股价PE14.4x、10.8x,估值低、未来成长性打开,继续推荐。
中国石化 石油化工业 2014-09-16 5.63 -- -- 5.48 -2.66%
6.78 20.43%
详细
1.事件 中国石化销售公司与 25 家境内外投资者于 2014 年 9 月 12 日签署了《关于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拟由全体投资者以现金共计人民币 1,070.94 亿元(含等值美元)认购销售公司 29.99%的股权,中国石化放弃就本次增资享有的优先认购权。本次增资完成后,中国石化将持有销售公司70.01%的股权,销售公司的注册资本将由人民币200 亿元增加至人民币285.67 亿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销售公司混合制重组认购价格超市场预期,增厚中石化每股净资产7 毛5公司的销售公司6 月底完成资产评估,原计划三季度完成重组工作,目前进度符合预期。销售公司与25 家境内外投资者签署股权认购协议,29.99%的股权1070.94 亿元的认购价格,对应销售公司2013 年约250 亿元净利润的动态PE 为14.3 倍,基本符合我们预期,超市场预期。相对截至2014 年4 月的644 亿元净资产测算,增厚资产878 亿元(1071-644*29.99%=878 亿);此次销售公司重组增资若全部计入资本公积,将增厚中石化每股净资产约7 毛5。 (二)、销售公司混合制改革重组普惠社会大众、共享改革红利此次销售公司混合制改革重组,认购股权的25 家境内外投资者中,除了不少股权投资基金之外,还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生命人寿、长江养老等不少保险资本;更为重要的亮点是,嘉实基金、华夏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公募基金通过产品创新设计,让社会大众能够直接投资于优质未上市企业,使其最大程度地受惠于本次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PRE-IPO 到IPO 和二级市场的三段收益累积,使得广大社会大众有机会共享改革红利。 (三)、销售公司引入社会资本有助发展非油业务销售公司以此次重组为契机,已经与顺丰速运、太平保险、大润发、腾讯、海尔、汇源、新希望等战略合作,大力发展非油业务;此次引入社会资本中,也有腾讯、复星、汇源等企业入资。公司定位销售公司未来向综合性服务商战略转变,非油业务将得到加速发展;国内非油业务发展才刚刚起步,欧美部分发达经济体的非油业务毛利已占到加油站业务的30-40%,未来增长潜力很大;公司2013 年非油业务收入133 亿,未来几年有望增长到500 亿元。 销售公司拥有不可复制的销售网络、广泛忠实的客户资源,油品销售业务在国内市场占主导地位。销售公司引入社会资本充足之后,将运用市场化手段深入推进运行体制和管理机制改革,充分挖掘销售公司的品牌、网络、客户、资源等综合优势,依靠逐步完善的大数据系统的支撑,巩固优化油品销售业务,发挥平台优势,拓展便利店、汽车服务、车联网、O2O、金融服务、广告等业务,逐步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性服务,实现油非互促、油非互动,打造令消费者信赖、令人民满意的生活驿站。 (四)、销售子公司重组将大大改善公司负债结构,着力改善上游短板销售公司资产评估时截至2014 年4 月有约1650 亿其他应付款,此次引入社会资本完成重组后,销售公司将利用入股资本改善负债结构,而销售公司大股东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则也将大大缓解上游油气投资的资本压力。 目前中石化页岩气开发在国内领先,在重庆涪陵页岩气已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焦石坝气田主体控制的三级地质储量2402 亿方、焦石坝南部资源量2870 亿方。涪陵页岩气已建成12 亿方产能,到15 年建成50 亿方产能,产气32亿方,到17 年底建成100 亿方产能;这是第一个国内成规模的页岩气基地。 我们预计公司将继续加大力度发展页岩气,涪陵页岩气一期就将计划投资240 多亿;公司还将建设新疆到浙江、广东的300 亿方煤制气管道,以及配套新疆煤制气、预计自产80 亿方。因此,本次销售公司重组完成后,中石化将大大改观负债结构,有更多的资金实力去发展上游、着力改善上游短板。 3. 投资建议 中石化资产迎来历史性的价值重估。假设销售公司重组实施到今年底完成,增资资金届时全部计入资本公积,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 年EPS 分别为0.56 元、0.65 元和0.78 元;同时到今年年底中石化每股净资产有望达到6 元,目前股价低估,继续维持“推荐”评级。
美都控股 综合类 2014-09-02 6.66 -- -- 6.92 3.90%
6.92 3.90%
详细
1.事件 公司发布2014 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22.34 亿元,同比增长 6.3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9551 万元,同比增长 8.27%;增发后全面摊薄每股收益 0.04 元。其中美国美都油气贡献净利润近9200 万元,超市场预期。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上半年业绩主要由美都美国能源贡献,公司战略转型靓丽完成公司上半年房地产项目结算较少,3 个项目公司一共贡献净利润约9530 万元,与控股公司财务费用约9000 万元相抵之后,实际贡献业绩不多。上半年美都美国能源贡献净利润近9200 万元,基本上都是在二季度贡献;因为一季度由于老井衰减、产量较少,与财务成本相抵后基本持平。公司2013 年12 月完成对美国 WAL 公司100%(即美都美国能源)股权收购,今年二季度开始油气业务成为业绩贡献的主力,战略转型油气开发靓丽完成。 (二)、美国能源三季度新井投产稳步推进,迎业绩重要拐点截至目前,美都美国能源(MDAE 公司)累计投产新井达到 25 口,有14 口水平井已经完井待压裂后即可投产,有 6 口水平井正在钻井;另有16 个井位已经获得政府批准,正在等待钻井。预计到国庆前,已完井的14 口井大部分将完成压裂而投产;届时,投产新井数量将达到35-40 口。从已投产的新井运行情况来看,峰值平均超过1000 桶/天、投产30 天的平均日产量超过900 桶/天,已投产3-4 个月的日产衰减到500 多桶/天,基本符合预期。 公司钻机数量已从3 月份的2 台逐步增加到6 月初的8 台,由此,公司新井的投产进度也由2 季度的隔两个月左右投产6 口左右新井加快到每隔两个月投产20 口井左右;从7 月开始到明年都有望保持速度;因此到今年底,新井投产数量将大大超出之前计划的54 口井,年底新井数量有望达到70 口以上。 公司权益油气产量提速明显,一季度平均2300-2500 桶/天,4-5 月份日产平均超过5000 桶、6 月接近7000 桶/天,7 月平均日产估计1 万桶左右,预计到年底日产有望超过2.5 万桶。随着产量的提高,油气业绩将逐月环比提升。 我们预计三、四季度业绩分别为1.5-2 亿和3-3.5 亿元,明年业绩有望大幅超目前的市场普遍预期(9-10 亿),我们预计 14-15 亿。 (三)、单桶盈利可观,增发资金到位将有助债务重组而提升单桶盈利页岩油的成本大头是折旧,约25-30 美元/桶;现金操作成本较低,约5-8 美元/桶;公司上半年油气毛利率约72%,从平均实现油价100-105 美元/桶来看,成本基本可控,符合我们预期;上半年实现单桶净利约21 美元/桶,主要是总产量较低特别是一季度,约1.5 亿财务成本的摊销较多;随着产量的大幅提高,财务成本对盈利的影响将大大减弱。 另外,公司去年完成收购时,同时承担了约4 亿美元的债务,资金成本较高;公司增发约24 亿已于8 月下旬完成,增发资金到位后,公司将有条件实行债务重组,将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降低利息成本、提升单桶盈利。 (四)、Eagle ford 层有望增储,看好公司未来持续滚动收购页岩油气资产美国页岩油的开采开发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公司目前在美国已有整套完善的油气开发体系和运作多年的技术团队;公司计划年内对Eagle ford 油层进行开采;目前,周边油田该油层已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预计Eagle ford 油层的开采将对公司现油田的油气储量带来较大的增量。 公司战略是争取用3 年左右时间,将公司打造成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影响力的专业石油企业;我们看好公司美国页岩油的现金滚动回收快的特性,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条件较为频繁的滚动收购美国页岩油区块;公司已经在考虑,条件成熟的时候,继续考虑境外新的油气项目的扩建或并购,在努力实现公司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 3. 投资建议 我们小幅上调明后 2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14-2015 年油气净利润分别为 6 亿、14 亿和 23 亿,加上地产贡献业绩;按此次增发全面摊薄后 24.57 亿股本测算,我们预计公司 2014-2016 年全面摊薄 EPS 分别为 0.28 元、0.61 元和 0.98 元;继续维持今年 2 月以来对海外油气收购板块首推美都控股的观点不变,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详见今年2 月《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石化化工行业:进军海外油气正当时》和8 月《公司深度研究报告——美都控股(600175):进军美国页岩油的弄潮儿》等报告。
中海油服 石油化工业 2014-09-02 20.10 -- -- 20.65 2.74%
20.65 2.74%
详细
1.事件 公司发布2014年中报,实现营收162.78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24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每股收益0.93元,二季度单季业绩超6毛,超市场预期。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Q2业绩超预期原因一是受益钻井装备新增和达产 公司继续实施“租、买、建”等多种方式提升装备产能;新增的COSLGift、COSLHunter分别于今年1月和4月开始作业,公司又新租赁了3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32”、“GulfDrillerI”和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凯旋一号”加入作业,自升式作业日费也同比增长约10%;半潜式则由于去年3月、4月、5月、10月分别投产的NH7、COSLPromoter、勘探二号、NH9今年作业饱满而作业天数增长近32%;而一季度自升式平台,由于多座平台到期进行坞修,抵消了去年新增的COSLHunter、勘探二号和今年新增的COSLGift等带来的作业增量。目前运营和管理钻井平台达到43座钻井平台(包括33座自升式钻井平台、10座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装备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Q2业绩超预期原因二是油服作业量增加、以及诉讼和解款约4亿 今年上半年,公司油田技术服务业务依托不断提高、完善的测井、固井、泥浆、油田增产等技术进一步扩大油田技术服务市场,同时主要作业线在钻井平台数量增加的协同效应下业务量增长明显,部分技术在海上应用取得突破,在提供增产措施提高采收方面也取得新进展;使得上半年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7亿元大幅增长50.4%至人民币41亿元;随着作业量的增加,油服毛利率也从去年的17%大幅提高到27%。另外,集团子公司COM与Statoil关于待命费争议的诉讼得到和解,取得和解款6,500万美元,一次性损益也增厚了二季度业绩。 (三)、油田技服与钻井板块有协同效应,船舶和物探板块将向深水调整 公司上半年的三维采集、处理业务量增幅显著;受益利用外部船只开展三维作业,使得三维采集业务同比增长32.5%;三维处理业务在渤海片区业务量增多带动下同比增长52.1%。二维采集业务由于作业安排同比减少一条外部船只作业使得作业量减幅18%,二维处理业务量受二维采集业务减少及市场影响同比减幅71%。另外,12缆物探船“海洋石油721”建造顺利,已于本年8月成功交付。 公司船舶服务业务,向深水转型迈出一步,为了满足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开发对船只的需求及调整船舶服务业务的装备结构,上半年新购深水供应船“海洋石油613”,已于5月正式投入运营。另外,在保证自有船只使用率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外部资源扩容增收,使得营收同比增长8%。 3.投资建议 全球油公司的勘探开发投资总额持续上升,但油田服务行业海上物探船使用率有所下滑,钻井市场开始出现走软迹象,招标活跃度有所放缓。公司在持续扩大国际市场的同时,抓住中国市场旺盛需求的时机,通过“租、买、建”方式持续扩大产能,“调整结构、进军深水、走向高端”。我们上调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4-2015年EPS分别为1.85元和2.12元,维持“推荐”评级,目前股价已具有很大的安全边际。
中国石油 石油化工业 2014-09-02 7.73 -- -- 7.97 3.10%
8.44 9.18%
详细
1.事件 公司发布2014年中报,实现营收11539.7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1.2亿元,同比增长4%,对应EPS为0.37元,基本符合预期。2014年中期股息每10股1.675元(含适用税项)的现金红。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上半年各板块同比均有好转 上半年公司各板块均有好转,特别是炼油、销售和天然气。上游板块尽管实现油价略有下滑,但产量同比增长约13%,而且天然气量价齐升,上游板块业绩略有增长3.5%。炼油受益去年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后,微利将成为常态;化工总体由于宏观经济增速下台阶,大部分化工品产能过剩而进入5年来的低迷期,上半年继续亏损;炼化板块整体同比减亏幅度较大。销售业务针对国内成品油需求疲软、价格波动下行的挑战,公司持续优化销售结构,着力提高终端销售能力,业绩同比环比均有显著改善。天然气板块则受益天然气价上调明显。 (二)、天然气板块改善明显,未来2年盈利将持续改善 近年来,随着中亚天然气管道和江苏如东LNG接收站的投产并逐步达产,天然气进口量快速放量,3年时间一下增加到350亿方左右,今年上半年增加到196亿方;之前由于天然气定价还没有理顺而进销价格倒挂一度接近1.5元/立方,公司进口气和LNG承担巨额亏损超过400亿。去年7月天然气存量气非居民用调价不超过4毛,使得公司天然气板块业绩迎来转机,上半年公司进口气和LNG亏损幅度缩小到约1元/方;今年9月开始,天然气存量气非居民用气(除去化肥用气)又上调4毛,存量气价与增量气的价差已经缩小到只有5毛左右,预计明年存量气将与增量气价接轨,公司天然气盈利还将进一步好转。 (三)、炼油和销售业绩改善明显 去年3月发改委推出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后,公司从下半年开始,炼油业务基本告别大幅亏损的状态;季度间的炼油盈利波动主要是原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库存收益或跌价的扰动;炼油单桶EBIT已经从前几年的巨亏5美元/桶大幅扭亏;总体来看,未来公司炼油单桶EBIT保持在略亏1美元/桶将成为常态。销售业务面对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的形势,公司强化库存管理,优化销售结构,着力提升高标号汽油和航空煤油等产品的销量,销售效益大幅提升,从去年的低点恢复的不错,业绩同比增长138%。 3.投资建议 考虑到今年9月开始的天然气调价,公司天然气业务将迎来3年的盈利改善期,我们小幅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4-2015年EPS分别为0.75元、0.81元,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