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代鹏举

国海证券

研究方向: 化工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350512040001,上海交通大学硕士,三年大型化工上市公司工作经历,曾于2008年5月加入浙商证券,任石油和化工行业研究员,后在国金证券研究所供职。...>>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金丹科技 食品饮料行业 2021-07-15 64.01 -- -- 67.66 5.70%
67.66 5.70%
详细
成本决定PLA远期市场需求。我们测算2025年PLA市场需求在254-571万吨,潜在市场需求1500万吨;远期决定PLA需求的是成本,PLA的理论现金成本为1.08万元/吨,完全成本为1.3万元/吨(原料玉米2500元/吨的价格水平下)。 远期产业竞争重心从丙交酯转往上游乳酸和玉米。丙交酯彻底国产化后,基于投资强度和环保成本,国内企业竞争重点将成为上游规模效应更突出的乳酸。 玉米供应偏紧是长期趋势,玉米可能成为PLA行业竞争的胜负手。“十三五”期间玉米产量下降,玉米深加工产业大发展,造成国内玉米从过剩走向供应不足,预计随着2021-2022年猪周期需求复苏,国内玉米需求的缺口预计达到7000万吨,占国内玉米产量的1/3。这个缺口难以通过扩大种植、抛储、进口、限制需求等方式来解决;政策对玉米深加工产业限制是大势所趋。 按照现有PLA规划产能和潜在需求,PLA远期对玉米需求可能达到2500万吨,而玉米深加工、合成生物学产业对玉米原料的争夺极为激烈。玉米可能成为PLA产能扩张、产能规模化和一体化的瓶颈。 介入玉米种植环节,保障原料供应。金丹所在河南周口属于国内两大玉米产区之一,玉米年产量不到350万吨,供应玉米深加工产业的量按60%比例计算也就200万吨,全部用于生产PLA的也只有80万吨的量。金丹介入玉米种植产业,能保障远期玉米原料供应及PLA的规模化生产。 PLA产业先发优势大,丙交酯的突破,助力金丹战略规划的落地提速。市场红利期之后,行业将面临激烈的洗牌,规模化、一体化、玉米原料的保障是关键,基于PLA需求对成本敏感的特性,有先发优势的企业很可能赢家通吃。丙交酯的顺产,使得金丹大规模扩产、扩大玉米种植等战略措施提速,至少给金丹争取了2年的先发优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PLA行业发展空间广阔,金丹在乳酸规模化、丙交酯生产工艺、玉米原料保障上均有先发优势,有望将先发优势转化为竞争壁垒。近期原料玉米价格上涨对2021年的业绩产生一定压力,我们小幅度下调2021年业绩,预计2021-2023年金丹EPS分别为0.79、1.95和5.07元/股,对应估值81.01、32.75和12.59倍。考虑到公司长期竞争优势不变,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政策执行及可降解需求不及预期;2)丙交酯产能扩张不及预期;3)可降解塑料替代品竞争;4)技术进步的不确定性影响;5)玉米价格的不确定性影响。
川恒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1-07-13 23.97 -- -- 23.88 -0.38%
51.79 116.06%
详细
全球粮食价格大涨驱动磷化工全线涨价,公司主要业务充分享受涨价红利。受极端天气和原油涨价的影响,全球谷物价格已经击中8年以来的最高位,在盈利空间的驱动下,农民种植意愿高涨,以磷肥为主的磷化工产业链迎来价格的全面上涨。另外,对于公司的第一大业务磷酸二氢钙来说,今年水产品价格暴涨,草鱼批价自开年以来上涨63%,直接刺激了饲料级磷酸二氢钙需求与价格的双重提升。据统计,目前磷酸二氢钙相比去年均价已上涨48.6%,磷酸一铵相比去年均价已上涨69.3%,同时上游磷矿石涨幅不如下游,公司主要业务将享受价格与毛利率双增。 长期来看,需求端磷肥持续增长,磷酸铁锂带来额外增量,而供给侧在环保引导的下连续五年去产能,良好的供需格局有望支撑磷化工价格高位。据Mosaic统计,全球磷肥需求稳定增长,中国磷肥出货量在逐年下滑后于2020年迎来反弹。磷酸铁锂需求广阔,预计2035年对磷矿石需求可达945万吨。另一方面,磷矿石和磷肥的供给端在过去几年国家的环保治理下产能均持续收缩,供需格局良好使得目前磷化工高景气周期有望维持。 公司远期布局1000万吨磷矿产能,通过募投项目与拟建磷酸铁项目实现向新材料企业的转型升级。公司于3月收购的新桥磷矿已投产,今年可释放近200万吨的磷矿产能,远期公司布局4磷矿共1000万吨的产能,在建(规划)750万吨产能居行业首位。到2022年,公司关于食品级磷酸和多聚磷酸的募投项目与5万吨磷酸铁项目有望建成投产,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2021年公司主要受益于磷化工的涨价和对新桥磷矿的收购;2022年开始随着募投食品级磷酸项目和磷酸铁项目投产,公司盈利中枢将稳步抬升;远期千万吨产能磷矿资源支撑公司的长期发展。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分别为3.14,5.31及7.59亿元,分别对应31.6、18.7以及13.1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建设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跌;粮食价格波动
山东赫达 基础化工业 2021-05-20 42.26 -- -- 52.22 23.57%
55.65 31.68%
详细
国内非离子型纤维素醚龙头,往产业下游医药和食品领域扩张业绩高增长。公司产品以HPM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主,应用端分为建材级、医药级和食品级,现有产能3.5万吨以上,国内第一。公司沿着纤维素醚往下游医药、食品等领域扩张,开发出植物胶囊、人造肉等新的增长点。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13.1亿元,同比+17.6%,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60%;2021年1季度营收3.3亿元,同比24.8%,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107.5%。 植物胶囊业务高速增长。植物胶囊安全性和环保性优于传统的明胶胶囊,在政策和健康意识的影响下,海外植物胶囊的渗透率逐步提高,目前已经进入高速增长期。公司2020年植物胶囊的销量接近90亿粒,近3年复合增速在60%以上。 人造肉业务有望成为高增长点。纤维素醚是植物蛋白人造肉的核心配方原材料之一,2020年末公司公告与高起在上海共同投资设立米特加,发展人造肉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的非离子纤维素醚的壁垒高、成长空间广,植物胶囊和人造肉发发展迅速。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EPS分别为1.96、2.88和3.63元/股,对应2021年市盈率分别为36.88、25.15和19.9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植物胶囊、人造肉需求不及预期,新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安全生产和环保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华恒生物 2021-04-28 40.74 -- -- 59.24 44.38%
64.50 58.32%
详细
技术创新型企业,丙氨酸行业龙头。公司通过发酵和酶催化等合成生物学技术成长壮大,2010年以后先后突破L-丙氨酸发酵法、β-丙氨酸酶法、L-缬氨酸发酵法等,经过10多年的技术优化和经营管理,逐步成为全球丙氨酸行业龙头,市占率在50%以上。 L-缬氨酸是未来3年的重点增量,新产能投放后有望再造一个华恒。基于L-丙氨酸的厌氧发酵技术之上,华恒开发了产品L-缬氨酸。在“禁抗令”和“玉米豆粕减量替代”的政策影响下,L-缬氨酸2016-2019年增长了3.5倍,预计2023年的市场需求在2020年的基础上翻倍达到20亿元。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希杰和梅花生物,华恒的厌氧发酵技术有成本优势,且产能2021年投放。到2023年L-缬氨酸以及L-丙氨酸的产能投放完成,华恒的业绩有望同比2020年增长一倍以上。 优秀经营理念下的产业链综合竞争优势:技术创新+持续迭代+多维扩张。华恒的竞争壁垒在产业链的综合优势,而非在单个产品或技术上。 以L-丙氨酸为例,2012年突破发酵法技术后持续优化,通过8年的努力,2020年发酵法L-丙氨酸单吨生产成本比2013年降低了1/3,华恒又通过一体化和技术同心圆两个方向扩展DL-丙氨酸和L-缬氨酸产品,形成了强大的综合竞争壁垒。 合成生物学大发展叠加碳中和政策,华恒远期发展空间广阔。从美国融资额看,2020年合成生物学进入爆发期,且生物化工对传统化工工艺有显著的低碳排放优势,华恒的远期市场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华恒目前拥有L-丙氨酸产能2.3万吨、β-丙氨酸产能1000吨,募投项目: 1)交替生产:1.5万吨丙氨酸+1万吨缬氨酸,投资额4个亿; 2)发酵法L-丙氨酸5000吨技改,投资额1.4亿。 我们假定交替生产项目2021-2023年分别投放1、0.5和1万吨,发酵法丙氨酸2022年投放,预计2021-2023年EPS 1.63、2.3和2.9元/股,对应市盈率26.38、18.74和14.8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产能投放不及预期;3)产品价格下跌;4)竞争对手扩产;5)技术变革的不确定性影响;6)报告中相关假设仅供参考
西部超导 2021-04-27 50.34 -- -- 58.20 14.88%
73.53 46.07%
详细
毛利率环比持平,三费费率大幅度降低, 研发费用大幅度增长。 1季 度毛利率 41.3%, 环比去年 4季度基本持平,在原材料海绵钛持续 提价的情况下,基本保持了高盈利水平。三费费率 8.7%, 同比去年 1季度 10.7%减少 3个百分点, 环比 4季度 16.4%减少 7.6个百分点, 主要是汇兑收益的增加导致财务费用减少,同时营收体量的扩大摊销 了费率。 研发费用 0.26亿元, 同比增长 27%。 关注钛合金产能,以及超导业务和高温合金技术进步。目前公司钛 合金技术相对成熟主要约束在于产能,而超导线材和高温合金是新开 拓业务,技术层面的重要性更高。从 2020年年报看,超导线材和高 温合金的预研投入超过 1000万,预研投入的 7成,研发成果有望体 现在未来 1-2年的收入上。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维持“买入” 评级。 公司是军用钛合金领域 的双寡头之一,技术优势显著,远期还有超导线材、高温合金等新的 增长点。 考虑到公司扩产周期较长, 我们小幅度下调公司 2021-2023年 EPS, 分别为 1. 14、 1.43和 1.83元/股,对应市盈率分别为 42.83、 34.02和 26.65倍。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军用订单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超导线材及 高温合金的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海绵钛价格对公司未来业绩的不确定 性影响。
ST抚钢 钢铁行业 2021-04-02 13.20 -- -- 15.27 15.68%
19.12 44.85%
详细
2021年 3月 30日,抚钢发布多份公告: 1)年报:2020年实现营收 6.72亿元,同比+9.26%,实现归母净利润 5.52亿元,同比+82.64%,其中 Q4实现营收 15.58同比+14.28%,净利润1.47亿,同比+14.85%。 2)投资项目:2021-2023年度计划用自有资金投资建设相关技改项目,投资总额 6.88亿元,其中 2021年投资 2.42亿元,新建精锻机、高温合金棒材以及相关设备。 3)摘帽申请:公司已经于 3月 30日申请摘帽,预计上交所会在收到公司申请后的 10个交易日内做出决定。 投资要点: 4季度实际经营业绩超预期。Q4名义归母净利润虽然只有 1.47亿,但 4季度计提的一次性费用高达 1.2亿元,包括应收/存货/固定资产计提减值 8000多万元、诉讼赔款 3600多万元,不考虑一次性费用,4季度实际经营利润高达 2.7亿元。 三费费率进一步降低,研发投入大幅度增加。 2020年公司三费费率 4.9%,比 2019年下降了 0.5%,彰显公司经营效率提升。研发费率 6.5%,同比增加 1.5%,研发投入 4.1亿元,同比增加 36.7%。 新增投资解决产能瓶颈。根据公司披露的经营数据,2020年公司高温合金的销量仅 5800吨,仅小幅度超越 2019年,目前从行业景气度看订单饱满,核心问题是产能不足。抚钢计划 2021-2023年投资6.88亿元用于技改,其中 2021年投资 2.42亿元,新建精锻机、高温合金棒材以及相关设备。随着高温合金和高强钢产能扩张,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摘帽有望 4月中旬落地。根据公告,如果上交所在 3月底前收到公司摘帽申请,预计在 4月 14日之前申请结果将公布,公司有望在 4月中旬顺利摘帽。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随着下游军工订单饱满,以高温合金、超高强钢为代表的军工新材料市场空间广阔,且公司经楷体 营效率持续提高。考虑到 2021年存在诉讼等风险,我们调整公司2021-2023年 EPS 分别为 0.4、0.55和 0.72元/股,对应市盈率分别为 33.06、23.92和 18.38倍。维持“买入”评级
中简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1-04-02 43.51 -- -- 43.57 0.14%
49.77 14.39%
详细
事件:3月30日,中简科技发布2020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同比+66.14%,实现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70.09%;其中4季度实现营收1.29亿元,同比+71.93%,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61.95%,业绩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订单执行率超订单执行率超100%,新产线解决产能瓶颈,新产线解决产能瓶颈。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3.9亿元,总订单3.85亿元(2019年未执行1.2亿元+2020年新签2.65亿元订单)超100%执行。2021年新产线投产后,碳纤维(3k)产能增加300吨以上。 产能转固增加管理费率,研发投入大幅度增长。管理费率21.54%,同比增加3.96个pct,主要是新产线投产产生折旧4000多万元。研发费用3068.6万元,同比增长184%,研发人员从2019年的28年增加到40名。 签订投资协议,新增项目有望打开成长空间。公司近期与常州高新技术区签订投资协议,拟投资新项目,包括:高性能碳纤维及原丝生产线、高模量石墨纤维生产线等,新增项目有望扩大公司的产品品类和市场空间。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下游军用市场需求旺盛,新产能投放后有望迎来业绩的快速增长。基于行业高景气度,我们上调公司业绩预期,2021-2023年EPS分别为1.01、1.41和1.70元/股,对应PE分别为42.51、30.39为和25.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订单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投放及订单执行不及预期,产品降价风险。
苏博特 基础化工业 2021-04-01 22.43 -- -- 30.94 13.50%
25.82 15.11%
详细
事件:3月26日,苏博特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2亿元,同比增长10.45%,实现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同比增长24.40%。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全年业绩逆势增长,功能性材料维持较高增速。分业务看,2020年高性能减水剂营收23.98亿元(+3.06%),高效减水剂营收2.6亿元(-4.86%),功能性材料营4.31亿元(+17.54%),检测服务营收5.22亿元(+68.1%)。受上游原材料环氧乙烷降价影响,核心产品高性能减水剂全年平均单价2202.4元/吨,同比下降6.1%。功能性材料的销量同比增长15.2%,且单价提升2%。 会计准则调整影响毛利率,实际盈利质量水平提升。2020年销售毛利率为38.3%,同减6.2pct;其中高性能减水剂毛利率38.59%,同比下降10.88个pct。销售毛利率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实行新收入准则,将销售运费归纳到了成本;对应的公司销售费率仅8.43%,同比减少了9.29个pct,而整体净利润率12.07%,同比增加了1.35个pct。 各基地新产能持续投放,多地布局辐射全国。江苏泰兴基地(年产10万吨聚醚、52万吨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2020年4季度投产,四川大英基地(规划30万吨外加剂、20万吨功能性材料)预计2021年4月投产,投产后有望增强公司在西南地区的辐射能力。公司另拟在广东江门投建基地,布局全国化产能和销售网络。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是外加剂行业龙头,技术水平高,在行业集中度提升大势下集中度持续提升。 预计2021-2023年公司EPS分别为1.52、1.89、2.22元/股,对应当前PE估值分别为17.89、14.42、12.2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
硅宝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1-02-01 17.39 -- -- 18.57 5.39%
18.87 8.51%
详细
事件: 硅宝科技发布业绩预告:公司2020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5亿元,同比增长约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亿元~2.17亿元,同比+45%~+65%。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76亿元~2.01亿元,同比+42%~+62%。业绩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 建筑胶和工业胶齐头并进。公司的建筑胶和工业胶均在2020年取得良好的销售成绩,预计全年销量突破95000吨,同比增长超过50%。公司历史上就是建筑胶领域的细分龙头,成功进入恒大、碧桂园、绿地、龙湖、华润等地产集团的品牌库。2019年通过收购拓利科技,增强在工业胶领域的实力,其中光伏用胶、电力行业用胶、电子电器用胶和汽车用胶的需求保持高速增长。用于光伏EVA膜生产的有机硅产品也快速放量。工业胶产品供应给隆基、无锡尚德、格力、美的、中兴、华为、OPPO、VIVO等知名企业。建筑胶和工业胶两大领域的发展助力公司业绩高速增长。 有机硅中间体DMC价格下降,公司毛利率有望增加。2020年11月公司产品的原料有机硅中间体DMC价格经历一波暴涨,从20500元/吨暴涨至33000元/吨,为应对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公司提高产品价格,对冲涨价影响。目前有机硅中间体DMC价格大幅回落,下降至21000元/吨,而通常情况终端产品价格上涨后很难再调降下来,因此,原材料价格的下降有望增加公司的毛利率。 定增项目打开成长空间。公司计划募集不超过8.4亿元,其中5.2亿元将被用于“10万吨/年高端密封胶智能制造项目”的建设。目前公司拥有8万吨有机硅密封胶产能和2万吨工业胶产能,产能利用已到极限。2020年10月该定增获证监会批准,该项目预计5年(含建设期)达产,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公司产能压力,打开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建筑胶和工业胶齐头并进,定增项目将缓解产能瓶颈,打开公司成长空间。基于审慎客观的原则,暂不考虑定增对公司业绩及股本的影响,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60、0.85和1.00元/股,对应PE分别为28.9、20.6和17.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建设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增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新和成 医药生物 2021-01-15 38.00 -- -- 43.45 14.34%
46.35 21.97%
详细
事件: 新和成发布业绩预告:公司202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4.64亿元~38.98亿元,同比+60%~+80%。其中2020Q4单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27亿元~9.61亿元,区间下限略低于预期。 投资要点: 第四季度维生素销售以量补价,2021年初维生素重回高位。2020Q4维生素价格出现下滑,其中VA从10月初的380元/千克下跌至12月底的245元/千克,VE从10月初的64.5元/千克下跌至12月底的58.5元/千克,VH从10月初的110元/千克下跌至12月底的57.5元/千克。不过第四季度维生素需求转暖,从出口角度看,VA在10月、11月的出口量分别为245吨、254吨,VE在10月、11月的出口量分别为4547吨和5712吨,有所回升。总体来讲,2020Q4维生素的销售是以量补价的策略。2021年伊始,VA、VE的价格重回高位,当前,VA价格重回350元/千克,VE价格重回68元/千克,原因在于市场货源紧张,下游企业为春节后备货,但VA主要生产厂家依旧没有对外签单走货,VE市场询价采购活跃,我们认为,春节前维生素有望维持在高位。 长期不改平台型公司定位。新和成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公司继VA、VE外,成功突破蛋氨酸、PPS等多个重磅产品。2020年公司申请了众多专利,如“1-氰基-2-丙烯基乙酸酯的制备方法”,1-氰基-2-丙烯基乙酸酯是农药草铵膦的中间体;“一种制备噁唑类化合物的方法”,噁唑类化合物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可用于合成VB6; “己二腈的制备方法和装置”,己二腈是生产PA66的主要原料;“一种(R)-3-氨基丁醇的制备方法”,该产品是多种手性药物的关键中间体;“牛磺酸中间体牛磺酸钠的制备方法及牛磺酸的制备方法”;“一种重组微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生产辅酶Q10中的应用”;我们重申,新和成是精细化工领域的平台型公司,研发实力是其不断扩张的底气。 员工持股彰显信心。公司2020年10月27日推出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计划由员工持股计划的持有人自筹不超过1.53亿元,并按1:1进行配资不超过1.53亿元,总资金不超过3.06亿元。2021年1月12日公司公告称已通过二级市场购买195.5万股,成交金额6175.6万元。本次员工持股彰显了公司员工和管理层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未来在香精香料、蛋氨酸、新材料、生物发酵和原料药等多个业务线上均有新产能投放。我们认为公司的定位已经跳出维生素龙头的定位,逐渐进化成精细化工领域的平台型公司。维生素价格波动影响短期盈利,但随着具有消费属性的香精香料和新材料等产品的放量,将有效平抑周期波动,我们看好公司的研发能力。预计2020-2022年EPS分别为1.72、1.98和2.17元/股,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不及预期;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行业内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联化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1-01-01 24.56 -- -- 26.68 8.63%
26.85 9.32%
详细
定制化生产农药、医药中间体的龙头企业。 公司是国内农药、医药 CMO/CDMO 龙头企业。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在卤代芳烃催化氨氧 化技术、有机小分子催化技术、微通道反应技术、偶联催化剂开发及 应用技术、连续光气化反应技术、连续重氮化反应、连续光催化取代 反应等领域有重大优势。截至 2020H1, 公司获得国内发明专利 69项、实用新型专利 59项,拥有欧洲发明专利 3项、美国发明专利 3项。 同时,公司与国际巨头深度绑定,农药领域主要的合作企业为 FMC、杜邦、 BASF、先正达等,医药领域主要与 Novartis 合作。 疫情重塑全球农药、医药供应链,公司将会受益。 中国和印度均是 世界主要的农药、医药生产国。 印度是全球第五大农药出口国和第四 大原料药出口国。 当前印度疫情严重, 累计确诊超千万,死亡超过 14万例,对印度的农药、医药供应链造成冲击,国际巨头出于供应 链稳定的考虑, 大概率将转单中国。我们预计,疫情过后,巨头将重 新评估印度的基础设施与供应链完整程度, 订单有望持续向中国流 入,利好国内农药、医药 CMO/CDMO 龙头企业。 医药业务有望进入爆发期。 全球医药行业 CMO/CDMO 需求旺盛,根据 前瞻网的预测, 2021年全球 CMO/CDMO 市场规模将超过 1025亿美元, 2017-2021年的 CAGR 为 12.7%。我国人口结构进入老龄化,目前老年 人口消费的医药占我国医药总消费的 50%,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未 来我国医药支出必将呈现加速态势。公司在医药行业布局多年,拥有 江口工厂、杜桥工厂和英国 Fine Organics 公司 3个 FDA 认证的工厂。 2019年医药业务实现营收 6.29亿元,同比增长 27.3%。截至 2019年底,公司有 14个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 28个产品进入临床 3期阶 段,医药业务即将进入商业化爆发期,未来有望实现 40%以上的高速 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公司是国内农药、医药 CMO/CDMO 的龙头企业,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疫情重塑全球农药、医药供应链,订单有望向 中国转移。公司医药业务多个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未来有望迎来爆 发期。 由于 2020年江苏子公司复产不及预期,下调盈利预测, 但长 期来看,复产确定性大。 预计公司 2020-2022年 EPS 分别为 0.35、 0.80和 1.10元/股,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农药订单不及预期;医药订单增速不及预期; 公司医药产 品商业化进程的不确定性; 江苏子公司复产不及预期;新项目建设不 及预期。
花园生物 医药生物 2020-12-24 14.85 -- -- 16.19 9.02%
16.19 9.02%
详细
VD3行业龙头企业。VD3是人和动物体内骨骼正常钙化所必须的营养素,公司是全球VD3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全球VD3产能约14600吨/年(折 50万 IU),中国的产能约有 13100吨/年,全球需求约 6000吨。2019年中国 VD3产量为 5650吨,其中出口 4050吨,国内供应 1600吨,消耗 1300吨。根据博亚和讯的统计,2019年,公司生产 VD3达 2000吨,占总产量的 35.4%,是行业第二名产量的两倍。 掌握关键原材料 掌握关键原材料 NF 级胆固醇,有用一体化优势。NF 级胆固醇(纯度在 95%以上的羊毛脂胆固醇)提取技术工艺复杂。2007年前,全球 NF 级胆固醇的生产主要被新加坡恩凯、印度迪氏曼(收购原Solvay 公司胆固醇业务)、日本精化三家公司垄断。2008年,花园生物联合浙江大学对 NF 级胆固醇生产工艺开展研发,研发成功后并形成产业化,打破国外垄断。同时公司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突破 25-羟基 VD3的规模化生产技术,是全球仅有的两家拥有该技术的企业。 25-羟基 VD3附加值高,帮助肝功能不佳的人和动物进行 VD3活性成分的吸收。目前,公司正在研发全活性 VD3,进一步延伸 VD3产业链。 在建项目打开成长空间。公司在建“年产 1200吨羊毛脂胆固醇及8000吨精制羊毛脂项目”、 “年产 3600吨饲料级维生素 D3粉及 540吨食品级维生素D3粉项目”、 “年产26吨25-羟基维生素D3原项目”、“年产 40.5吨正固醇项目”、“年产 15.6吨 25-羟基维生素 D3结晶项目”和“年产 1200吨 25-羟基维生素 D3粉”等多个项目。建成后有望打开公司的成长空间,使业绩迈上一个新台阶。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是 VD3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一体化优势。近年来,花园生物注重产品升级,注重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多个项目处于建设中,为未来的业绩增长打下基础。预计公司2020-2022年 EPS 分别为 0.58、0.82和 1.15元/股,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5-羟基 VD3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在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在研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ST抚钢 钢铁行业 2020-12-23 15.40 -- -- 17.15 11.36%
17.15 11.36%
详细
老牌特钢龙头,长期配套军工产业。 公司以特殊钢和合金材料的研 发制造为主营业务,主要产品为高温合金、不锈钢、工模具钢、合金 结构钢等。公司成立于 1937年,为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 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枚导弹到各类中程远程运载火箭以及历代 战斗机配套多种核心和关键特殊钢材料,被誉为“中国特殊钢的摇 篮”。 军工行业高景气度,高温合金和超高强度钢有望受益。 军工行业的 景气度处于上行周期,抚顺特钢的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不锈钢等 多个产品受益,其中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市场占有率高达 80%以上, 超高强度钢在航空航天市场占有率高达 95%以上。 公司现有高温合 金产能 5000吨, 二期投产完成后产能将扩到 1万吨。 技术积累厚、壁垒高,长期承担国家军工新材料研发课题。 公司具 备雄厚的技术基础,特种冶炼装备精良,包括真空自耗炉、真空感应 炉、保护气氛电渣炉等众多引进设备,配套的锻造、轧制、精轧、冷 拔、板材生产线组距齐全,后部精整、热处理、质量检测设备、设施 完善。在过去的三个“五年计划”中, 公司承担和参与国防科工局 190余项军工新材料科研课题、 在研课题 39项、 同时还承担了 6个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每年承接在研、在役武器装备配套材料 订单十几亿元。 沙钢入住后涅槃重生,业绩持续改善。 2017年东北特钢实施混改, 沙钢集团的实控人沈文荣控股东北特钢, 间接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截 止 2020年 9月 30日, 东北特钢持有公司 29.25%的股权,是公司第 一大股东。 2017-2019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 49.8、 58.5和 57.4亿元,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 -2.2和 2.1亿元, 2020年前三季度, 公司实 现营收 47.1亿元,同比+7.7%,实现归母净利润 3.6亿元,同比 +116.1%, 其中 3季度实现营收 16.1亿元, 同比+24.1%,实现归母 净利润 2.2亿元, 同比+356.8%。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 评级。 公司是老牌 特钢企业, 长期配套国内军工产业, 技术壁垒和销售壁垒高。 随着下 游军工需求的增长,以高温合金、超高强钢为代表的军工新材料市场空间广阔,且公司自 2017沙钢入住后经营效率持续提高。我们看好 公司的长期发展,预计 2020-2022年 EPS 分别为 0.33、 0.48和 0.62元/股,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 43.8、 30.28和 23.49倍。 首次覆盖,给 予“买入” 评级。
金丹科技 食品饮料行业 2020-12-11 101.03 -- -- 107.30 6.21%
125.99 24.71%
详细
国内乳酸行业龙头,规模优势明显。公司是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乳酸生产商,乳酸及其衍生物产能为12.8万吨,国内产能占比达41.6%,考虑到公司开工率远高于行业,实际市占率则更高。公司位于黄淮海玉米主产区,在原材料供应方面具有显著成本与区位优势,且拥有完整的、自主研发的高效工程菌种的选育、乳酸及衍生产品的制备、提纯等多项核心技术。2017-2019年,公司乳酸及其衍生品产销两旺,量价齐升。 禁塑令打开禁塑令打开PLA千亿级市场千亿级市场,中间体丙交酯是主要生产瓶颈。国内限塑禁塑政策推动聚乳酸需求爆发,据我们测算,按2025年塑料需求计算,保守假设PLA在可降解塑料中的占比25%,则PLA新增市场需求可相应达110.3万吨,若乐观假设用量占比75%,则市场需求达到331万吨,以3万元/吨的价格计算,则市场空间接近千亿级。 目前国内PLA进口量达到2.5万吨,核心生产壁垒在于上游的中间体丙交酯。丙交酯研发难度很高,在生产的裂解过程中出现的焦化、碳化现象以及催化剂残留问题是生产工艺的难点,此前全球仅有荷兰Corbio-Purac公司、美国NatureWorks公司、浙江海正掌握丙交酯的生产技术。金丹科技通过与南京大学合作成立金丹生物新材料,获取了以乳酸为原料、采用生物有机胍催化剂生产丙交酯的关键技术,根据公告,金丹科技丙交酯项目已投料试车。 募投项目打开成长空间,盈利能力与利润规模有望大幅提升。募投项目打开成长空间,盈利能力与利润规模有望大幅提升。公司有“年产5万吨高光纯L-乳酸工程项目”与“年产1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两个募投项目。5万吨乳酸项目投产后,产品质量将显著提升,其中高纯度乳酸及高质量乳酸钠的产品收率、生产效率显著提升,生产成本大幅降低。预计5万吨乳酸项目将带来年均营收4.29亿元、年均净利润5693万元。1万吨乳酸项目投产后,公司将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乳酸、聚乳酸在新兴应用领域的使用,打开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乳酸生产龙头,布局聚乳酸全产业链,拥有显著的技术和规模优势,禁塑令下PLA成长空间巨大。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1.41、2.14和3.07元/股,对应PE分别为72.14、47.58和33.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竞争对手扩产;新型生物基材料对化学合成材料替代进程的不确定性;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浙江众成 基础化工业 2020-12-09 7.48 -- -- 7.45 -0.40%
7.45 -0.40%
详细
全球POF热收缩膜的龙头企业。公司是全国最大,世界第二的POF热收缩膜生产企业,拥有POF普通型热收缩膜、POF交联热收缩膜2大类多个系列的产品。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的POF交联热收缩膜和高性能热收缩膜的占比。由于POF热收缩膜性能上优于其他热收缩膜产品,在部分领域正逐步替代其他热收缩膜包装材料,逐渐成为国际上最流行的环保型热收缩膜包装材料,需求有望保持稳定增长。2020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46亿元,同比+16.0%,实现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82.3%。其中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3.99亿元,同比+19.4%,实现归母净利润5520.72万元,同比+152.0%,业绩稳步增长。 热塑性弹性体毛利首次转正。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浙江众立合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入热塑性弹性体领域,拓展了线缆、沥青改性、制鞋以及光缆油膏、润滑油粘指剂等行业的优质客户。从2018年起,公司热塑性弹性体营收保持高速增长,市场迅速开拓,2020H1该板块占营收的比例达37.7%。2017-2019由于处于市场开拓期,该板块处于亏损状态。2020H1,该板块首次实现毛利转正。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未来热塑性弹性体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切入5G光纤油膏用SEP和润滑油粘指剂领域。 公司已成功研发并量产了5G光纤油膏用SEP产品,并向下游企业实现批量供货,已成为多家国内外光纤、光缆油膏生产商的供应商。国内2019年光纤光缆总里程数为5071万公里,未来随着5G建设的加速,将刺激光纤光缆的需求,从而带动公司5G光纤油膏用SEP产品的需求。公司瞄准润滑油的巨大市场规模,润滑油粘指剂是其中重要的添加剂,公司研发的润滑油粘指剂已经完成小试中试生产以及行车实验测试,即将开始产业化推广应用。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是全球POF 热收缩膜行业的龙头企业, 通过控股子公司浙江众立合成材料进入热塑性弹性体领域,主要产品用于线缆、沥青改性、制鞋以及光缆油膏、润滑油粘指剂等行业。5G光纤油膏用SEP需求未来有望受益于5G建设加速。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17、0.30和0.40元/股,维持“增持”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风险;项目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润滑油粘指剂产品和光纤油膏用SEP规模化生产及进口替代的不确定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