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杜佐远

太平洋证

研究方向: 医药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190517110001,曾就职于国信证...>>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昌红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0-12-30 24.38 -- -- 34.65 42.12%
34.65 42.12%
详细
计划投资建设高分子医疗耗材产业园项目,打开成长天花板 2020年12月28日,公司公告与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签署项目落户框架协议,协议计划投资建设高分子医疗耗材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预计人民币10.68亿元,彰显公司对后续订单倍数增长的信心。公司之所以选择杭州湾上虞,是因为该地块前期准备成熟,启动建设快,预计2021年Q4起投产,此外距离苏州的海外体外诊断巨头近,方便运输和交流。该项目将助力公司扩大生产基地规模、提升生产产能、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为公司未来发展做好基地建设、打开成长的天花板。 基于扩产预期,我们上调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0/2021/2022年收入11.35/13.10/16.10(前值11.35/12.10/15.10)亿元,归母净利润1.90/3.20/4.63(前值1.90/2.90/4.24)亿元,增长208%/69%/44%(前值208%/53%/46%),EPS0.38/0.64/0.92(前值0.38/0.58/0.84)元/股。截至2020年12月28日收盘,股价对应PE分别为62.8/37.2/25.8。基于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及其确定性,维持“买入”评级。 计划通过可转债募集资金支持产线扩张,订单增速超预期 2020年11月底,公司公告计划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60亿元(含4.6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分别拟用于全资子公司柏明胜的高端医疗器械及耗材生产线扩建项目(3.25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1.35亿元)。前者主要指设备购置、厂房租赁及装修,根据公司公告达产后实现收入3.64亿,达产年实现净利润约1亿。2010年3月,昌红科技出资设立柏明胜。为了维持公司在中长期的高成长性,公司着力发展医用耗材业务,经过10年的持续努力,凭借多年的技术和服务积累,如今公司已经顺利进入了多个国内外体外诊断龙头的供应商名录。为了实现新接订单的产能落地,公司于2020年Q3租赁1处厂房并已投入使用(本次募集项目),2020年Q4又另外落地2处(场地租赁基本可认为订单敲定)。租建结合,有条不紊,持续扩张。 风险提示:产线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后续订单增长不及预期;医疗安全风险等。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0-12-30 24.70 -- -- 25.73 4.17%
25.73 4.17%
详细
引入国药投资,蜕变升级,打造国药 IVD 平台九强生物 1996年步入体外诊断行业,以进口产品代理起步,2001年开启自主研发替代之路,2013年起与雅培、罗氏、日立、迈瑞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陆续建立起生化战略合作关系。九强生物在同质化程度较高、可替代性较强的生化行业,在坚持每年推陈出新的同时,做好成本控制,目前在生化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今通过收购迈新生物,九强生物已成为在诊断试剂领域产品最齐全的公司之一,业务覆盖包括生化、血凝、血型卡和肿瘤细胞筛查及术后肿瘤组织切片的临床诊断领域。2020年 4月,引入国药投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国药投资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国药集团在医药流通、制药、疫苗、血液等领域是国家队,但在医疗器械特别是体外诊断方面欠缺系统化布局,未来将致力于把九强生物打造成 IVD 国家队,充分发挥双方在产品和渠道上的优势。 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1/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9.18/16.17/19.7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1.76/5.20/6.35亿元,EPS0.30/0.88/1.08元/股,截至 2020年 12月 28日收盘,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82.3/27.8/22.8。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收购免疫组化龙头迈新生物,受益于病理诊断市场扩容2020年 9月,九强生物与国药投资共同采用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迈新生物 95.55%股权,交易总价 26.28亿元。迈新生物的主营业务是免疫组织化学(IHC)行业试剂与设备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国产领军企业。IHC 是近代病理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常用于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2020年病理诊断市场规模 35~40亿(出厂端),其中免疫组化占比超 50%。随着老龄化持续演进、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对疾病认识增加及对病理临床要求提高、靶向治疗药物及精准医疗的发展及自动化设备的不断普及,免疫组织化学领域增长潜力大。并且,近年病理科在县级医院、第三方检验所的确已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意味着公司的免疫组化(病理诊断)业务将切实可行地得到长足发展。 风险提示:生化试剂集采降价风险;产品质量风险;病理诊断市场发展不及预期; 疫情不可控等
东诚药业 医药生物 2020-12-28 20.72 -- -- 20.98 1.25%
21.99 6.13%
详细
成功实现从生化原料药到核药龙头的转型,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东诚药业通过收购云克药业、GMS和安迪科等核医药企业,实现了对单光子和正电子诊断药物、治疗药物的全覆盖,实现从生化原料药到核医药的华丽转型,成为了国内核药行业龙头之一。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28/5.39/6.68亿元,EPS为0.53/0.67/0.83元,同比增长176.4%/26.0%/23.9%,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8.4/30.5/24.6,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核医药行业:竞争格局好、进入壁垒高、潜在市场空间大的黄金赛道我们认为中国核医药行业在检查量、设备保有量、上市药品数量、销售额等多个方面与发达国家核医药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随着PET-CT、SPECT配置管理政策松绑,新型核药在国内上市速度加快,中国核医药市场具有较大增长潜力。从资金投入、运营和监管等多个角度来看,核医药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东诚药业作为拥有全国性核药房覆盖网络的企业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多个核药品种潜力较大,中长期看肝素原料药仍可稳定贡献利润安迪科已建成/在建核药房覆盖了PET-CT新增规划配置数量多、累积规划配置总量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未来将持续受益于相应区域检查量提升,支撑业绩高速增长,中长期来看安迪科有望成为核医药平台型公司。云克药业短期业绩受疫情影响有所下滑,但核心品种云克注射液仍有一定增长潜力。东诚欣科品种丰富,[99mTc]标记显像药物、尿素[14C]胶囊等均有较大市场空间,预计未来能够保持稳定增长。近期肝素原料药价格和销量出现波动,但由于猪瘟疫情对生猪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产能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受成本支撑预计肝素原料药价格仍会保持在相对高位。中长期来看由于核医药业务持续增长,原料药业务利润贡献率将不断下降,仍可稳定贡献利润,为公司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风险提示:PET-CT新增装机速度、公司核药房扩张速度不及预期;那屈肝素纳入集采;肝素原料药价格大幅下滑;商誉减值。
老百姓 医药生物 2020-12-22 69.00 -- -- 83.26 20.67%
83.26 20.67%
详细
拟收购赤峰市药店龙头人川大药房,增厚公司业绩。 公司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6.8亿元收购内蒙古赤峰人川大药房100%股权。本次收购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内蒙古市场的龙头地位。考虑人川大药房并表业绩增厚,以及现金减少6.8亿后税后利息收入相应减少约2400万/年(利率按4.75%的基准利率计算),上调2021-2022年收入和净利润,预计2020-2022年收入分别为142.54亿、177.3亿(原值172.5亿)、213.9亿(原值208.64亿),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2亿、7.86亿(原值7.7亿)、9.74亿(原值9.53亿),对应EPS分别为1.55、1.92、2.38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4/35/28倍,维持“买入”评级。 收购价格合理,进一步拓展内蒙古市场。 人川大药房是赤峰市第一大连锁药房,现拥有直营门店235家、加盟店52家,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地区。人川大药房2019年收入4.18亿,扣非净利润0.31亿,净利率7.64%,净利率高于行业平均,盈利能力强。此外,人川大药房100%股权对应收购价6.8亿,按照年化收入(4.37亿)及净利润(3555万)算,对应2020年PS1.56倍,PE19倍,略低于同行业部分可比交易标的公司的平均值;考虑人川大药房为赤峰市药店龙头,在内蒙古市占率第二,本次交易估值合理。在本次收购前,老百姓通过收购内蒙古通辽泽强成为内蒙古市占率第一的药房(第二为人川大药房,第三为仁和堂)。本次收购后,老百姓内蒙古药店龙头的地位将更加稳固。未来加上老百姓委派成熟的团队和系统性赋能,仍可通过中小型并购和新开门店模式继续扩大市场布局密度,及提升盈利能力,发展空间较大。 腾讯系股东将全方位助力老百姓提升互联网技术与平台实力。 公司与腾讯的业务合作继续全面推进,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公司运用腾讯的人脸识别技术等AI能力,逐步建立AI智能客服、智能荐药、辅助诊断、智能审方等智能化服务系统。腾讯咨询已完成对公司的组织诊断,后续将协助公司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组织建设和人力资源智能系统建设。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趋严和医院延迟开业对医院收入的负面影响。
昌红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0-12-01 25.40 -- -- 28.46 12.05%
34.65 36.42%
详细
计划通过可转债募集资金支持产线扩张,订单增速超预期公司公告计划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60亿元(含4.6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分别拟用于全资子公司柏明胜的高端医疗器械及耗材生产线扩建项目(3.25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1.35亿元)。 前者主要指设备购置、厂房租赁及装修,根据公司公告达产后实现收入3.64亿,达产年实现净利润约1亿。2010年3月,昌红科技出资设立柏明胜。为了维持公司在中长期的高成长性,公司着力发展医用耗材业务,经过10年的持续努力,凭借多年的技术和服务积累,如今公司已经顺利进入了多个国内外体外诊断龙头的供应商名录。为了实现新接订单的产能落地,公司于2020年Q3租赁1处厂房并已投入使用(本次募集项目),2020年Q4又另外落地2处(场地租赁基本可认为订单敲定),并持续在物色新场地中,彰显公司对后续订单增加的信心。 维持此前的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0/2021/2022年收入11.35/12.10/15.10亿元,归母净利润1.90/2.90/4.24亿元,增长208%/53%/46%,EPS0.38/0.58/0.84元/股,2021年和2022年业绩未考虑可能的疫情相关(病毒采样管)贡献。截至2020年11月27日收盘,股价对应PE分别为64.9/42.5/29.1。基于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及其确定性,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产品不受带量采购影响近期全国各地实行医疗器械带量采购政策,降价压力较大,但是公司全资子公司柏明胜所涉及的所有医疗耗材都无此风险,系公司耗材是给下游医疗企业设计生产的定制化产品,由客户配套自己的仪器和试剂销售给终端客户,未来被纳入集中招标采购的可能性较低。而且,公司的客户以国际巨头为主,产品供应全球,2020年前三季度国内收入占比不及10%,故更不受到国内带量采购政策影响。另外,耗材占客户成本的比例较低,客户最在意的是高品质的稳定性和供应链的安全性。 风险提示:供应链稳定性、产品质量风险、订单转移不及预期、产能扩建不畅、下游客户生产经营波动风险等
美年健康 医药生物 2020-11-02 16.81 -- -- 16.91 0.59%
16.91 0.59%
详细
Q3收入基本追平同期,净利率恢复至正常水平公司公布2020年三季报: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44.19亿元(-29.61%),归母净利润-5.17亿元(-232.15%),扣非净利润-5.29亿元(-319.5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01亿元(-6.39%);EPS-0.13元/股。2020Q3收入26.04亿元(-1.22%),归母净利润2.65亿元(-29.15%),扣非净利润2.65亿元(-29.75%)。 公司拟出售美因基因不低于20%的股权,预计2020年全年扭亏为盈,净利润1000-3000万元。因此上调2020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0万元(前值为100万元)、9.51亿元、11.77亿元,EPS分别为0.01/0.24/0.3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405/70/57倍,维持“买入”评级。 Q3体检旺季公司业绩加速回暖,提价幅度快于同期Q3随着体检旺季的到来,公立医院体检中心产能受限,溢出效应明显,以及公司提质增效赢得客户认可,业绩加速回暖。在公立医院因为产能饱和,提价幅度加大,也间接带动了非公体检机构提价,我们认为进入旺季后,公司提价幅度快于同期。Q3收入基本追平2019年同期,净利率达到10%(2018年Q3净利率11%),在承担了一部分上半年费用(如缓缴公积金等)及部分应收账款计提的情况下,实际净利率应该要高于10%,体现了规模效应,预计Q3门店业绩实际恢复情况好于报表端,旺季中的Q4收入、利润同比及环比有望进一步提速。 团个检业务逐步恢复正常,2020年起收入、利润有望回归正常增长轨道公司巩固现有团检市场的优势,同时大力开拓个检市场和优质渠道,加大力度开发央企等大型优质客户的集团订单,进一步完善专业体检和健康管理服务。从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看,公司团个检业务逐步恢复正常。个检端,2020年初预收款14.47亿元,2020Q3有11.40亿元(体现在合并BS表“合同负债”项目),有望在2021年转化为收入。团检端,2020Q3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较2020年初减少了5.85亿元,表明团检客户Q3有持续到检及回款,2020前三季度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上半年明显缩短。 风险提示:体检中心扩张过程中的管理风险。
新产业 医药生物 2020-11-02 169.97 -- -- 170.70 0.43%
170.70 0.43%
详细
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5.75%截至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0亿元(+32.30%);归母净利润6.98亿元(+24.63%);扣非归母净利润6.42亿元(+23.27%);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6.94亿元(34.24%);基本每股收益1.79元。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6.00亿元(+34.35%),其中海外业务和国内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2.61%和19.16%,扣除新冠试剂销售收入后,第三季度海外业务收入仍实现同比增长65.15%;归母净利润2.23亿元(+0.33%),表观增速放缓,系受股权激励分摊股份支付费用影响。 不考虑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公司1-9月净利润同比增长35.75%。同时,2020年第三季度因人民币升值,公司持有的外币资产产生汇兑损失,扣除股份支付和汇兑损益影响后,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8.99%,故建议理性看待表观增速。 鉴于2020Q4/2021/2022年,公司仍有摊销费用分别为0.74/2.13/0.92亿元,故下调盈利预测。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2.49/28.24/36.41(前值22.12/28.86/37.67亿元),同比增长33.7%/25.6%/29.0%,归母净利润9.52/12.11/16.33亿元(前值10.22/13.07/16.98亿元),同比增长23.2%/27.2%/34.8%,EPS分别为2.31/2.94/3.96元/股(前值2.48/3.18/4.12元/股)。截至2020年10月30日,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4.8/58.8/43.6,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边际关键因素都在提升,X8和传染病项目以及TLA带动未来增长装机方面进度符合预期,X8截至H1累计装机168台,截至目前装机282台,单Q3装机114台。X8带动第三季度国内大型机装机占比达到52.52%,且国内市场传染病项目收入占国内试剂收入比重提升至7.35%。我们认为公司自身边际改善逻辑不变,持续关注单产提升情况。 :风险提示:疫情不可控因素;公司竞争力下滑;进口替代难度大于预期;降价风险;汇率风险;政治风险等。
亿帆医药 基础化工业 2020-11-02 23.42 -- -- 23.57 0.64%
23.57 0.64%
详细
3季度单季利润同比下滑,创新药国际化即将突破,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2020年3季报,前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42亿元( +9.12%),归母净利润9.11亿元( +22.7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85亿元(+37.65%)。3季度单季收入13.32亿元( +4.18%),归母净利润1.93亿元( -24.8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5亿元(-12.50%)。 由于疫情影响国内制剂销售、泛酸钙价格下滑等因素,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1(-1.85) 亿元、13.46(-1.11)亿元和16.41(-1.01)亿元, EPS分别为0.89( -0.15)元、1.09(-0.09)元和133(-0.08)元,考虑到F-627临床期结果符合 预期,创新药国际化即将迎来突破,维持“买入”评级。 制剂业务恢复正增长,原料药业务出现下滑公司3季度单季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2019年同期泛酸钙价格处于高位,而近期泛酸钙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下降,导致原料药业务收入出现下滑,我们认为.目前泛酸钙价格已经接近历年底部区间,继续下行空间不大,随着下游饲料需求回升,价格有望回暖,销量也有望逐步回归正常水平。3季度单季公司整体收入仍保持增长,我们预计3季度公司制剂业务已经恢复正增长,随着国内医疗机构诊疗秩序恢复,预计公司国内制剂业务仍将逐季度改善,海外药品制剂业务延续高增长态势,制剂业务全年有望实现一定幅度增长。中长期来看,公司通过获取产品权益、自主研发等方式不断丰富产品组合,制剂业务增长动力充足。 生物药研发进展顺利,即将步入收获期F-627在中国II期临床试验及在美国和欧洲开展的第二个国际II期临床试验均达到了预设评价标准,公司有望成为首家向美国和欧洲递交生物新药上市申请(BLA)的中国企业。F-652酒精性肝炎临床Ia期结果优异。我们中长期看好公司生物药板块发展前景。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失败;制剂销售额不及预期;泛酸钙价格持续低迷,销量不及预期。
麦迪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0-11-02 45.15 -- -- 54.30 20.27%
54.30 20.27%
详细
Q1业绩受疫情影响下滑,Q2实现扭亏为盈,Q3在良好精细化管理下持续盈利公司发布 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70亿元,同比下降 4.72%;归母净利润 176.77万元,同比下降 83.73%;经营现金流净额-124.78万元,同比增长96.31%。2020Q3公司实现营收 0.81亿元,同比增长 39.6%;归母净利润 947.64万元,同比增长 101.46%。公司为医疗信息化细分领域龙头,转型布局辅助生殖服务市场,利用信息化赋能辅助生殖拥有较大发展潜能;预计 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53亿、1.28亿、1.91亿,EPS 分别为 0.37/0.88/1.31元,当前股价对应 P/E分别为 125/52/35倍,维持盈利预测不变,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辅助生殖业务占比逐步提升,玛丽医院盈利能力随疫情回暖不断增强截至 2020Q3,少数股东权益较年初金额增加 446万元,增加 52.95%,主要是控股子公司玛丽医院盈利使得少数股东权益增加所致,由于公司控股玛丽医院 51%的股权,则玛丽医院在 2020年前三季度共盈利约 910万元,截至 2020H1玛丽医院净利润为 510万元,则 2020Q3玛丽医院净利润约为 400万元,公司 2020Q3归母净利润中医疗 IT 业务与辅助生殖业务的占比约为 80%、20%,公司辅助生殖业务占比逐步提升。 牌照、医生、运营、品牌 4维度齐发力,IT 赋能与全病程管理突破治疗地域性,医联体模式助力未来牌照整合在牌照方面,公司已收购+拟收购 3家辅助生殖医院,形成一南两北布局,未来将继续深化形成全国性布局;医生团队方面,上海九院辅助生殖中心主任匡延平教授已与公司开展合作,匡教授首创的 PPOS 方案为目前世界三大类促排卵技术之一,方案安全性高、易于推广,能够突破地域限制、提升医生技术水平;运营团队方面,拥有丰富辅助生殖医疗及运营经验的团队,将利用 IT 赋能辅助生殖,形成线上线下闭环、全病程管理的运营体系,提升就医体验。品牌建设方面,公司收购卫健委研究所旗下的国卫医院可以形成品牌统一,提升品牌影响力。 风险提示:辅助生殖医院整合不及预期,互联网医疗技术应用不及预期。
老百姓 医药生物 2020-11-02 74.30 -- -- 74.20 -0.13%
83.26 12.06%
详细
Q3收入稳定增长,长期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公司发布 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01.2亿元,同比增长 20.91%;归母净利润 4.87亿元,同比增长 23.60%;扣非净利润 4.47亿元,同比增长 20.51%; 经营现金流净额 10.37亿元,同比增长 46.56%。EPS 1.19元/股。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 6.32、7.70、9.53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55/1.88/2.33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6、38、31倍,维持盈利预测不变,维持“买入”评级。 自建+并购并重,门店专业服务能力和坪效均在提升1)2020Q3公司门店数达到 6177家,其中直营 4636家、加盟 1541家,较 2020年初新增 1111家,其中直营 804家,加盟 307家。坪效看,公司大店拆小店以及提升门店专业服务能力、拥抱新零售取得了明显成效,公司直营的各类门店坪效均在提升;2)培养药事专业人才,截止 2020Q3公司直营门店执业药师配置率 1.1人/店,为顾客提供精细化的服务,慢病服务累计建档 481万人、累计服务会员人数 434万、患教 3595场次;3)公司直营医保门店占比 88.24%,特殊门诊 345个,院边店占比 11.24%,DTP 药房 141家,为承接处方药外流占得先机。 腾讯系战投将全方位助力老百姓提升互联网技术与平台实力2020Q3公司与腾讯的业务合作继续全面推进,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公司运用腾讯的人脸识别技术等 AI 能力,逐步建立 AI 智能客服、智能荐药、辅助诊断、智能审方等智能化服务系统。腾讯咨询已完成对公司的组织诊断,后续将协助公司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组织建设和人力资源智能系统建设。 拟向 IFC 贷款 10亿元人民币,改善现金流+提升影响力公司拟向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国际金融公司(IFC)申请 10亿元人民币贷款,期限 7年。本次授信贷款资金用于公司开展中国地区拓展门店、建设物流网络和收并购业务经营发展,且贷款期限长达 7年,能有效提高公司现金流,有效提升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信誉度和品牌认知度。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趋严和医院延迟开业对医院收入的负面影响。
国际医学 医药生物 2020-10-30 7.17 -- -- 9.46 31.94%
13.10 82.71%
详细
Q3医院业绩稳定增长,中心医院开诊阶段性影响整体盈利能力 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72亿元(+59.41%),归母净利润-4.98亿元(-2357.6%);扣非净利润-5.09亿元(-711.87%);经营现金流净额-1.73亿元(-324%),EPS -0.258元/股。公司医院病床使用率提升空间较大,2021年盈利确定性高;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7亿元、1.21亿元、4.76亿元,EPS分别为0.01、0.06、0.2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02/128/33倍,维持盈利预测不变,维持“买入”评级。 三大医疗服务院区优势突出,产能利用率处于快速提升期 分季度看,公司Q1/Q2/Q3收入分别为2.75亿元(+24.96%)、3.65亿元(+63.68%)、4.32亿元(+88.59%);归母分别为-1.89亿元(-765.51%)、-1.55亿元(-573.91%)、-1.54亿元(-509.87%);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97亿元(-2799.04%)、-1.55亿元 (-811.76%)、-1.57亿元(-197.72%);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45亿元(-208.20%)、-1.15亿元(-1816.67%)、0.87亿元(+271.47%)。随着2019年9月25日国际中心医院的开诊,医院门诊、住院病人快速增加,2020年收入高速增长,尤其是Q2医院逐步恢复正常开诊后,加速提升,Q3收入端环比持续提升,利润端呈现减亏趋势。前三季度营业成本11.82亿元(+59.41%),毛利率-10.26%,主要与疫情及中心医院开业后,新增营业成本有关,为暂时性因素。伴随着公司已建成的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的陆续开诊,公司医疗服务床位规模将在现有2800余张的基础上,未来有望达到12000余张(含康复医院),成长空间大。 控股股东全额定增过会,彰显公司未来长期发展信心 2020年7月,公司拟向大股东陕西世纪新元发行不超过304,878,048股股份(含本数),募集不超过10亿元,发行价格3.28元/股,用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将有效缓解国际医学的营运资金压力,保障公司中长期发展。2020年10月26日,证监会审核通过。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趋严和医院延迟开业对医院收入的负面影响。
天士力 医药生物 2020-10-30 17.30 -- -- 18.11 4.68%
18.11 4.68%
详细
3季度业绩边际改善趋势明显,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 2020年 3季报,实现营业收入 113.91亿元(-19.17%),归母净利润11.00亿元(-2.8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9.63亿元(-9.95%)。其中 3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 27.68亿元,同比下降 40.80%,主要由于出售医药商业配送业务后不再合并天士营销,医药商业收入下滑;归母净利润 4.14亿元(+77.2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11亿元(+33.34%),业绩边际改善趋势明显。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 2020-2022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11.47(+0.98)/12.71(+1.10)/14.00(+1.10)亿元,同比增长 14.6%/10.7%/10.2%,EPS 分别为 0.76(+0.07)/0.84(+0.07)/0.93(+0.08)元,维持“买入”评级。 中药、化学药恢复增长,普佑克销量大幅攀升2020年前 3季度公司医药工业收入 44.81亿元(-2.00%),其中 3季度单季为14.92亿元(+17.97%),重回增长轨道。分产品来看,中药前 3季度收入 30.55亿元(-4.09%),其中 3季度单季收入 9.70亿元(+21.13%),主要是由于:1)益气复脉、丹参多酚酸进入医保后以价换量,预计收入端仍有一定增长;2)渠道库存回到正常水平;3)疫情得到控制后销售恢复。化学制剂收入 12.50亿元(+8.63%),其中 3季度单季收入 4.56亿元(+16.77%),主要是由于:1)疫情得到控制后抗肿瘤药等核心品种销售逐步恢复;2)他达拉非等新品种开始放量。 生物药(普佑克)前 3季度实现收入 1.30亿元(-35.57%),销量增长 58.10%,增速较 1-6月增加 27.85个百分点,3季度呈加速增长态势。 应收账款持续下降,渠道库存消化顺利,经营质量大幅提升截至 2020年 3季度末,公司医药工业应收账款已下降至 20亿元左右,与 2019年末相比下降近 8亿元,母公司报表中应收账款(主要是中药业务)已经降至近年来低点,表明公司渠道库存消化顺利。出售商业配送业务后公司资产负债率从50%左右下降至 26.73%,经营质量大幅提升。 风险提示:化药纳入集采大幅降价或未中标;创新药研发失败
华大基因 医药生物 2020-10-30 135.50 -- -- 155.25 14.58%
174.62 28.87%
详细
得益于对新冠疫情的快反能力,公司经营体量上一台阶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7.52亿(+225.82%),2019年同期收入 20.72亿,绝对金额增加约 47亿;实现归母净利润 27.05亿元(+901.68%),净利率水平约 4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6.55亿元(+1066.14%)。其中,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26.44亿(+238.61%),去年同期 7.81亿,绝对金额增加约 19亿,净利率水平接近 40%;实现归母净利润 10.54亿(+1361.5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0.50亿(+2014.66%)。 截至三季度末,货币现金 40.42亿,期初 7.35亿,系销售回款增加;应收账款 21.16亿,期初 12.32亿,系业务增长;存货 11.10亿,期初 3.43亿,系生产规模扩大,增加了相应的产成品和原材料备货所致;应付账款 7.44亿,期初 1.71亿,系生产规模扩大,应付采购试剂盒及原料、设备仪器款项增加。此外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由于股权回购、员工持股计划等实施有所增长。 根据 Q3情况,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1/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96.50/86.70/76.76亿元(前值 119.40/105.01/94.2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9.96/29.49/23.48(前值 42.34/31.69/26.38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9.99/7.37/5.87元/股(前值 10.58/7.92/6.59元/股),截至 2020年 10月 29日收盘价,2020~2022年 PE分别为 14.6/19.8/24.9。维持“买入”评级。 海外布局谋求长远、深度,具有独特的竞争模式和优势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市场对新冠检测试剂盒和服务的需求激增,公司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实现国内外火眼实验室布的广泛布局,成功从原来单一的试剂出口商转型综合解决服务方案提供商。得益于新冠,华大在海外包括产品报证和海外渠道合作等方面都有了比较大的提升。 风险提示:实验室利用率不及预期;竞争力下降或竞争加剧;医疗安全事故; 政治风险;汇率波动等
东富龙 机械行业 2020-10-29 19.35 -- -- 19.47 0.62%
19.47 0.62%
详细
3季报业绩延续高速增长态势,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0年3季报,前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64亿元,同比增长26.83%,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增长375.3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其中3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6.75亿元,同比增长24.15%,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418.2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872.82%,延续2020年以来高速增长的态势。我们上调公司2020年至2022年业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1(+0.52)、4.33(+0.61)和5.22(+0.70)亿元,EPS分别为0.56(+0.08)、0.69(+0.10)和0.83(+0.11)元,维持“买入”评级。 新产品逐步发力,仍处于业绩释放期 公司积极响应客户需求,有效保障系统项目交付计划的完成;通过线上方式与国际客户保持有效的沟通,针对药物制造科学、药机科学制造进行技术合作与交流;持续贯彻精准管理理念,推行数字化变革,提升费用管控能力。由于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控制,预计3季度消毒类产品销售额环比有所减少,但公司持续布局细胞药物制备设备业务开始贡献业绩,有效弥补了消毒类产品的收入下滑的损失。截至2020年3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为16.17亿元,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体现出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仍处于业绩释放期。 毛利率不断提升,费用管控效果显著 前3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7.74%,同比增加6.87个百分点,预计受益于公司业务高端化、智能化等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提升。销售费用率为5.32%,同比下降1.4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10.35%,同比下降4.07个百分点。费用率下降主要是由于:1)公司加强成本管控,经营效率提升;2)疫情下差旅等费用减少。财务费用同比增长68.77%,主要是由于汇兑损益影响。 风险提示:国外疫情持续蔓延导致海外业务拓展、收入确认受到不利影响;国内医药制造业增速下滑,制药设备需求减少。
振德医疗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0-10-12 72.51 -- -- 78.57 8.36%
78.57 8.36%
详细
快速成长的医疗护理龙头企业,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以传统医用敷料OEM 起家,逐步拓展到高毛利的现代伤口敷料、手术感控、医用防护和压力治疗与固定等领域。疫情期间,稳定防疫物品价格供货给国内医疗机构和药店,成功拓展国内渠道。预计2020-2022年净利润30.83/20.02/17.29亿元,同比1865.0%/-35.1%/-13.6%,EPS 15.50/10.07/8.70元,对应 PE 4.6/7.1/8.2倍,剔除防疫类净利润4.0/6.00/8.59亿元,首次覆盖,“买入”评级。公司所在大敷料行业细分领域众多,全球合计几千亿元规模(敷料千亿+感控千亿+运动康复千亿+压力治疗几百亿+造口200亿+失禁150亿等),规模巨大。全球龙头康乐保目前2000亿元市值,对应2019年PE 50倍,保持近10%增长。 国内一次性感控类百亿规模,渠道拓展带动感控类高速放量。 2018年国内一次性手术包用量约1500万,渗透率20%-25%,国内仍以重复使用型产品为主,而北美市场渗透率90%,新冠疫情加速国内一次性感控替代重复使用型产品进程,参考北美市场渗透率,未来国内一次性手术包市场规模可达百亿元。振德医疗凭借品牌影响力和渠道优势,一次性感控类产品正快速放量,假设公司市场份额30%-40%,国内市场做到30-40亿元,未来三年复合增速68%。 新型敷料进口替代,有望成为下一个潜力重磅品种。 2017年高端敷料市场规模达55.95亿美元,在医用敷料市场占比51.2%,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突破70亿美金。新型敷料领域主要被3M 等国际厂商所占据,产品以高价高品质为主。通过多年研发积累,振德医疗现代伤口敷料产品已成梯队,在技术与品质上的不断进步,有望凭借国内销售渠道实现进口替代。 老龄化和肿瘤发病人数增多,造口袋业务值得期待。 全球造口袋市场约16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3%-4%。我国永久性肠造口患者100万人,每年新增造口患者10万,当前国内造口袋类市场10-22亿元。目前结肠造口大多数为大肠癌患者,随着老龄化加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患者增多,部分需常年卧床和大小便失禁均为造口潜在需求者,国内造口市场空间40-50亿元。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渠道拓展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