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夏天

国盛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SAC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10001,曾就职于安信证券、中信证券和中泰证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保利发展 房地产业 2022-01-12 16.40 -- -- 16.80 2.44%
18.88 15.12%
详细
事件:1月10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快报。 2021年公司营收同增17%,业绩同比降低近5%。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850.5亿元,同比增长17.2%;营业利润497.3亿元,同比下降4.9%,营业利润下滑主要由于结转项目毛利率下降所致;利润总额500.0亿元,同比下降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5.8亿元,同比下降4.7%;基本每股收益2.30元,同比下降5.0%。 全年销售额同增6.4%,销售额规模行业第四。公司2021年实现签约金额5349.3亿元,同比增长6.4%;签约面积3333万方,同比下降2.2%;销售均价16049.4元/平方米,同比增长8.8%。根据CRIC 排名,公司全年销售金额位列行业第四,较去年提升一位,销售金额增速在TOP40房企中排名15名。截至2021第三季度,实现销售回笼3672亿元,回笼率达到89.5%。 12月拿地力度回暖,全年在强三线的拿地比例提升。2021年公司拿地金额1856.8亿元,同比下降21.1%;拿地面积27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5%。 金额口径和面积口径的投销比分别为34.7%和81.7%,同比分别降低12.1pct 和11.8pct。金额口径权益比72.1%,同比提升10.1pct。12月公司拿地金额280.8亿元,环比增长近3倍,同比降低51.7%。8月以来随市场需求趋冷,公司拿地态度一直保持谨慎,单月金额口径拿地力度在55%以内,12月拿地力度回暖,拿地力度达到131.8%。从城市能级分布来看,一二三线拿地金额占比分别为11.2%、45.3%、43.5%,一二线占比较去年下降15pct;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长三角(33.4%)、大湾区(14.7%)、海峡西岸(9.8%)、京津冀(8.4%)和成渝城市群(7.2%),合计占比达到73.5%。 财务稳健,三条红线维持绿档。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有息负债3410亿元,同比增长12.9%;货币资金1321.09亿元,同比增长7.7%。公司扣除预收账款后资产负债率为65.62%,同比基本持平;净负债率67.6%,同比降低3.3pct;现金短债比2.32,同比增长0.4,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投资建议:虽然短期毛利率下滑导致业绩承压,但是前期获取的低毛利项目加速结算更有利于后期毛利率修复。考虑到公司财务稳健、销售增长稳定、年末在行业投资力度全面下降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积极拿地,再加上近期央行银保监会发文支持房企项目并购,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市占率提升将带动规模和业绩增长。我们根据公司业绩快报下调了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275.8/284.2/293.4亿元,增速分别为-4.7%/3.1%/3.2%。2021/2022年动态PE 为7.15/6.9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结算进度不及预期。毛利率下降超预期。行业及融资政策收紧超预期。
招商蛇口 房地产业 2021-11-24 11.10 -- -- 13.43 20.66%
15.03 35.41%
详细
深耕地产行业四十余年,2015年重组上市以来实现规模快速扩张。公司是招商局旗下唯一的地产上市平台,主营业务包括园区开发与运营、社区开发与运营、邮轮产业建设与运营三大板块,2020年营收占比分别为78.1%、21.8%和0.1%。2021年Q1-3公司实现营收和净利分别为817.6和63.5亿元,16-20年CAGR分别为19.5%和5.2%。2016-2020年,公司销售额从一千亿迈入三千亿,CAGR达39.2%,行业排名从15升至第10名。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额2409.6亿元,同增26.7%,行业排名提升至第7,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预计公司市占率将进一步增长。 开发优势:拿地积极且渠道多元,土储丰厚,深耕核心都市圈。公司通过产城联动、港城联动、兼并收购、城市更新等多元化方式积极扩储,2021年前三季度拿地金额1549.3亿元,同增62.2%,面积口径和金额口径的投销比分别为104.1%和64.3%。截至2020年公司总土储超4300万方,按照2020年销售均价计算货值约9600亿元,可覆盖2020年销售额3.5倍。公司采取城市深耕战略,聚焦高能级城市,能够提供良好的供需环境,2021年新增土储一二线金额占比77.5%。考虑到公司2021年可售资源充裕(5300亿元),配比均衡,有望达成3300亿元的销售目标。 多元业务优势: “前港-中区-后城”的综合发展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在于以港口为切入,园区为载体,配套城市开发,通过港区城融合带动不同业务板块的联动发展。在该模式下,公司将业务主要划分为五类:现金牛业务(物业销售)、成长型业务(产业园区和集中商业)、机会型业务(酒店、公寓、写字楼)、平台型业务(招商积余)、创新型业务(邮轮等)。其中持有型物业为公司近年主要发力点,公司计划到2025年实现100个购物中心和100亿元持有物业营收,相当于五年营收CAGR约25%。 财务优势:利润率存在改善空间,负债率和融资成本位于行业低位。由于17、18年获取的低毛利项目集中结算,公司近两年毛利率下滑幅度显著大于行业,再加上主动计提了大量存货跌价准备,预计公司后续毛利率下行压力相对较小。公司三道红线指标均长期位于绿档,截至2021年中期,公司净负债率34.7%,剔预资产负债率60.3%,现金短债比1.4,负债率在主流房企中处于低位。公司综合融资成本4.6%,融资余额1702.9亿元,信托等非标融资占比仅3.5%,银行贷款占比51%,融资结构优良。 盈利预测与估值。2021年三季度末公司预收账款1741.8亿元,可覆盖2020年结转收入的1.5倍,业绩增长有保障。预计21-23年公司营收1531.8/1782.4/2042.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3.4/151.7/174亿元。给予2022年目标市值1225.5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持有物业收入不及预期;物业销售增长不及预期;毛利率下滑超预期;关键假设可能存在误差。
万科A 房地产业 2021-11-01 18.17 -- -- 20.84 14.69%
23.09 27.08%
详细
事件:10月28日,公司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 毛利率下滑导致业绩负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4.9亿元,同比增长12.4%;归母净利润166.9亿元,同比降低16.0%;归母净利率6.1%,同比降低2.1pct。公司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主要因为毛利率出现大幅下滑,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22.1%,同比降低7.8pct,税后房地产及相关业务毛利率17.5%,同比降低5.4pct,毛利率下滑主要和近年来地价占房价比例提高有关。 销售增速随行业下滑,已售未结资源充足。公司前三季度实现销售额4791.3亿元,同比降低2.8%,根据克而瑞排行榜,公司全口径销售额维持行业第二位;实现销售面积2946.3万方,同比降低9.8%;销售均价16261.4元/平方米,同比增长7.7%。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售未结资源合同金额7732.9亿元,同比增长6.7%,可覆盖去年全年房地产结算收入的2倍。已售未结算面积5211.1万方,同比增长6.1%,可覆盖去年结算面积的1.8倍。前三季度新开工面积2837.2万方,同比增加0.3%,完成全年计划的90.1%(去年同期完成96.9%);竣工面积1992.6万方,同比增长10.4%,完成全年计划的55.5%(去年同期完成54.4%)。 单季度拿地金额同比下滑,累计同比增长。前三季度新增土储总地价1656.5亿元,同比增长41.9%;总建面2241万方,同比增长22.3%;平均楼面价7392元/平,同比增长16%。前三季度投销比同比提升,金额口径和面积口径投销比分别为34.6%和76.1%,同比分别+10.9pct和+19.9pct。拿地权益比显著提升,金额口径和面积口径的权益比分别为82.1%和71.5%,同比分别+15.4pct和+13.3pct。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建+规划中项目建面15995.9万方,同比增长1.2%,权益比61.6%。 负债结构合理,资金稳健。公司期末有息负债2676亿元,同比增长3.2%,有息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为 13.6%,且有息负债中 70.6%为长期负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净负债率31.9%,同比提高4.3pct;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70.4%,同比降低3.8pct;货币资金1471.1亿元,覆盖短期有息负债1.88倍。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1/22/23年收入增速为12.8%/11.5%/10.7%,归母净利润为351.1/362/403亿元,增速分别为-15.4%/3.1%/11.3%。2021年动态PE为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结算进度低于预期,毛利率不及预期,多元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智洋创新 2021-08-10 19.36 -- -- 29.91 54.49%
29.91 54.49%
详细
国内电网可视化智能运维领军者,近年来表现出突出成长性。公司主要提供输、变、配电智能可视化运维管理系统,用于解决人工巡视效率低、隐患和缺陷种类较多不易发现等问题,其中输电环节是公司当前产品核心聚焦领域。公司立足山东省,已成功开拓近30个省市业务,全国化业务版图已经铺开。近年来受益于两大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公司业务规模快速扩张,2016-2020年公司营收/业绩复合增速分别达52%/48%,且费用率、ROE、负债率、现金流等财务指标同业表现优良,盈利质量较高。 政策持续推动智能电网发展,电力可视化运维需求空间广阔。传统电力运维方式主要通过人工及简单的监控设备等方式对电力设备进行定性判断为主的检查,存在人工成本较高、巡检工作量大等诸多痛点。伴随电力系统日益复杂,以及坚强智能电网与电力物联网建设目标持续推进,电力系统智能运维需求持续提升,我国2009年以来电网智能化投资占电网总投资规模比例约11%,且占比持续提升。我们测算电力智能可视化运维市场存量规模约700亿元,且每年更新迭代动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亿元,行业空间广阔。同时行业技术门槛较高,参与者不多,各参与者业务聚焦领域也存较大差异,电力智能可视化运维行业整体呈多元化高景气发展态势。 研发力量强大持续夯实算法优势,大客户粘性强。公司持续重视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占比约1/3,研发费用率约8%,契合行业趋势和客户需求开发出系列突出技术成果。其中公司2019年与华为合作推出了电力场景AI应用联合解决方案,搭载华为Atlas200 AI加速模块的产品逐步广泛应用。公司是行业内较早推出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相关产品的企业,在与国家电网长期合作中积累了海量应用场景数据图片,为算法模型提供丰富训练集,不断提升模型识别准确度和可靠度,在数据源上对新进入者形成明显竞争壁垒。在此基础上公司产品性能行业领先,相关产品通过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或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的严格检测,质量稳定可靠。由于电力系统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较高,公司依托领先的技术实力、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以及丰富的行业经验,对电网公司运维力量形成有效补充,国网、南网客户粘性持续增强。 全国市场有望持续渗透,业务横向延伸空间广阔。公司未来成长动力较为充足:1)异地扩张:电力可视化运维空间广阔,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全国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2017-2020H1公司来自山东省内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4%/34%/29%/18%,省内业务比例逐年降低,全国化业务已经顺利铺开,上市后公司有望持续深化区域市场开拓;2)横向延伸:公司产品目前主要基于AI算法提供智能运维方案,以解决电力领域的人工巡检难、效率低下等问题,后续可延伸至轨交、电信、水利等线性基础设施领域,拓展新业务增长点;3)产品迭代:根据电网公司招标技术规范,输电运维相关产品的使用寿命一般在5-10年,到达使用期限时客户通常会选择更新产品来实现运维系统的迭代升级,未来产品升级有望成为公司长期增长重要动力。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1.82/2.51亿元,同比增长41%/40%/38%,EPS分别为0.85/1.19/1.64元,2020-2023年CAGR为40%,当前股价对应PE为21/15/11倍,考虑到公司竞争优势突出、成长性优异,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力行业依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区域电网公司政策变化风险等。
华铁应急 建筑和工程 2021-08-02 12.52 -- -- 13.54 8.15%
13.54 8.15%
详细
Q2营收业绩维持高增态势, 高空作业平台持续放量。 公司 2021H1实现营收 10.6亿元,同增 76%;实现归母净利润 1.9亿元,同比大增 136%; 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8亿元,同增 148%,略超预期。其中 Q2单季实现营收 6.5亿元,同增 64%;实现归母净利润 1.2亿元,同比大增 14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1亿元,同比大增 150%。分板块看, 2021H1高空作业平台/地下维修维护工程/建筑支护设备分别实现营收 3.8/1.0/5.8亿元,同增 106%/27%/73%,高空作业平台营收增长亮眼,截至 6月末公司已拥有高空作业平台 3万台,较去年底增加约 1万台,同时出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驱动公司整体设备租赁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毛利率保持稳定,费用率下降,净利率明显提升。2021H1公司毛利率 51.1%,YoY-4.9个 pct, 毛利率下降主要系新会计准则下, 运输、装卸及吊装费从销售费用计入营业成本,假设今年上半年该项费用等于去年数额*(1+H1营收增速),则还原后毛利率为 55.4%,同比基本持平;其中高空作业平台/地下维修维护工程/建筑支护设备毛利率分别为 49.3%/51.0%/52.6%,YoY+0.9/+9.2/-10.6个 pct,新会计准则下公司前两项业务毛利率仍在提升,因此预计实际毛利率提升幅度可能更高,而建筑支护设备业务毛利率下降预计一方面受新会计准则影响,另一方面可能因低毛利工程服务项目占比有所提升所致。期间费用率 24.1%, YoY-11.3个 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4.7/-1.7/-0.6/-4.3个 pct(估算剔除新会计准则影响后,销售费用率同比变动幅度约-0.4个 pct),当前公司规模效益持续呈现、数字化建设为管理持续赋能,公司各项费用率均有明显下降。净利率大幅提升 4.6个 pct 至 18.3%。 除高空作业平台外,公司多个业务均展现出明显亮点: 1)民用钢支撑方面,2021H1公司开展项目 17个,累计签订合同近 1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合同金额; 2)铝合金模板方面, 业务被公司统一整合放入浙江恒铝,整合后浙江恒铝拥有铝合金模板超 70万方,规模效益持续增强,并通过引入战投充实资本实力,助力浙江恒铝加速发展; 3)轻资产运营方面, 与热联集团轻资产合作的子公司热联华铁已正式运营,累计采购盘扣式脚手架 2.9万吨,签订合同对应设备需求超 10万吨、金额近 7000万元,超额完成经营目标。 同时公司还扩展了“转租”轻资产模式, 该模式下转租设备价值已超 6亿元,累计贡献营收超 5000万元。目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已达 65亿元,其中 8亿元来自轻资产合作,占比 12.3%,后续有望持续提升。 ROA 与 ROE 稳步提升, 财务状况整体稳健。 2021H1公司 ROA 为 3.02%,YoY+1.16个 pct; ROE 为 5.81%, YoY+1.33个 pct, ROA 与 ROE 提升均主要由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提升驱动,分别 YoY+4.6个 pct 和+0.02次,权益乘数 2.36, YoY-0.61,主要系公司资产负债率下行, 2021H1末公司资产负债率 55.9%, YoY-5.3个 pct。 2021H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4.9亿元, YoY+2.6亿元,现金流大幅净流入, 主要系公司规模快速扩张,同时加强业务回款。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6/6.5/9.1亿元,同增 42%/41%/40%, EPS 分别为 0.51/0.72/1.00元, 2020-2023年 CAGR为 41%,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5/17/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主要设备租金下降超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苏文电能 综合类 2021-08-02 65.00 -- -- 82.47 26.88%
82.47 26.88%
详细
政策引导拉大峰谷电价差,加快用户侧储能市场发展,公司有望显著受益。 近期发改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主要内容有: 1)合理确定峰谷电价价差,上年或当年预计最大系统峰谷差率超过 40%的地方,峰谷电价价差原则上不低于 4:1;其他地方原则上不低于 3:1。 2)建立尖峰电价机制,尖峰电价在峰段电价基础上上浮比例原则上不低于 20%。 3)健全季节性电价机制,有明显季节性差异的地方,分季节划分峰谷时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比重大的地方,进一步建立健全丰枯电价机制。目前全国多数省份峰谷电价差较小,此次文件的出台, 有望在全国更广范围内显著拉大峰谷电价差,提升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工商业用户使用储能系统调节峰谷用电负荷来降低综合用电成本的意愿有望进一步增强,从而加快全国用户侧储能市场的发展步伐。公司作为配网 EPCO 龙头,已积累较强的用户侧储能建设及运营技术实力,能源互联网平台富兰克林云应用场景中已涵盖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储能等业务,依靠丰富的工商客户资源,可在前期设计与方案沟通环节推荐客户安装储能系统,逐步开展储能业务,未来将显著受益户储市场的快速发展。 此外,峰谷价差变化条件增多,用电规划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提升,用户对智能用电服务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公司在智能用电运维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可协助客户合理安排峰谷生产,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未来智能运维业务也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用户侧储能加速推进打开配网建设与运营新空间,公司系统集成落地与渠道价值凸显。 近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 30GW以上;到 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其中《意见》还明确提出要积极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鼓励围绕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工业园区等其他终端用户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鼓励探索智慧能源、虚拟电厂等多种商业模式,后续用户侧储能需求有望持续快速释放。 2020年底我国电化学储能 3.3GW,据 2025年 30GW 装机目标有接近 10倍成长空间,年复合增速达 56%。我们测算 2020年用户侧储能投资规模约 58亿元, 2025年有望达 303亿元(5年复合增速达 39%),约占我国每年配电网建设规模的 10%,进一步打开我国配电网络建设与运营空间。 用户侧储能快速发展,需要与配网有机结合,并根据用户不同需求做个性化建设和服务,因此公司配网建设运营的经验以及对客户需求的了解在户储发展中将发挥核心作用,未来公司在“光伏+储能”领域集成落地能力与渠道价值将进一步凸显,打开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公司核心优势突出,未来有望持续高质量快速成长。 公司为配网 EPCO 龙头,近年来受益配网建设民营化改革红利,业绩持续快速增长。当前我国配网年投资额达 3000亿,公司全国市占率不到 1%、省内市占率不到 5%,未来成长潜力巨大。公司相较多数国有同业而言可更加高效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相较中小民营配网服务企业更具完善的集成落地能力优势。同时公司依托丰富大客户资源、强客户粘性的能源互联网平台,持续受益于碳减排政策推动。未来公司有望通过异地扩张、运维放量、智能用电平台推广、开展分布式光伏业务,持续高质量快速成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4.8/6.7亿元,同比增长 42%/41%/40%, EPS 分别为 2.41/3.40/4.76元, 2020-2023年 CAGR 为 41%,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6/19/13倍,考虑到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在智能运维、用户侧储能、分布式光伏等市场均有较大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户储推动不及预期风险,电力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核心人才流失风险,新区域及新业务开拓风险等。
深圳瑞捷 综合类 2021-07-27 77.01 -- -- 86.41 12.21%
86.41 12.21%
详细
发布上市后首次股权激励计划,绑定骨干利益助力快速成长。公司发布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骨干人员125人268.8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4%,股票来源于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股票。其中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占比2%,在首次授予上市日起满12个月后分三期分别解禁30%/40%/30%;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占比2%,在首次授予日起满12个月后分三期分别归属30%/40%/30%。本次股权激励计划授予价格为31.52元/股,采用自主定价方式确定。各期限制性股票解禁/归属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1)2021-2023年收入增速分别不低于35%/35%/35%;2)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5%/30%/30%。本次激励计划划定业绩增长目标较高,同时通过设定一、二类限制性股票在赋予激励对象股东权利的同时,也让其拥有更大资金灵活性,充分调动公司骨干积极性,助力公司快速成长。 第三方工程评估市场方兴未艾,公司作为行业开拓者成长性优异。随着国内工程建设规模加大、在建项目增多,工程监理制度逐渐难以满足房企和公众对于工程品质及施工安全的要求。龙头房企与建设主管部门为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监管效率、弥补自身检测人员和技术的不足,开始加大采购第三方工程评估服务,住宅第三方工程评估市场竞争较少,行业蓝海亟待挖掘。公司是国内第三方工程评估的开拓企业,近年来表现出优异成长性,2017-2020年营收/业绩复合增速分别为49%/34%,且毛利率、归母净利率、ROE均显著高于同行,负债率明显低于同行,现金流表现优异,盈利质量较高。近期公司预告2021H1归母净利润4295-5183万元,同增45%-75%,对应Q2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4536-5424万元,同增16%-38%,在当前国内第三方工程评估需求增加、疫情逐步控制及政策持续引导发展背景下,后续公司有望继续展现优异成长性。 品牌、客户、信息化优势突出,长期扩张动力充足。公司已建立严谨的评估体系、廉洁风控制度以保障客观公正,积累了优良的市场口碑,在前10/100强房企中公司合作客户9/73家,并服务80多家公共建筑领域单位客户,优质客户丰富。同时公司依托丰富经验开发出“瑞捷建筑工程评估APP”和“瑞捷数据库”,不仅可以通过系统模块化操作提升人效、简化管理,加快扩张,还可以通过数据库分析挖掘价值、提供深度咨询,满足业主高阶需求。未来公司成长动力充足:1)全国扩张,通过与龙头房企合作,未来有望将业务进一步延伸至经济重省;2)平台建设,公司正持续建设包括瑞捷知识库、智慧线上评估系统等信息化平台,为公司成长赋能;3)品类开拓,公司有望将品牌效应辐射至基建、制造业等评估业务领域,实现多元评估业务布局。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3/3.2亿元,同比增长40%/38%/36%,EPS分别为2.51/3.47/4.73元,2020-2023年CAGR为38%,当前股价对应PE为28/21/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股票激励计划推进不及预期风险,第三方工程评估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中材国际 建筑和工程 2021-07-20 10.44 -- -- 11.92 14.18%
14.58 39.66%
详细
Q2订单强劲反弹,境外经营加快恢复。 公司公告今年 1-6月新签合同额182.6亿元,同比增长 55%(较 19年两年复合增速 9.5%),其中 Q2单季新签合同 114.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14%,实现强劲反弹。分产品看, 1-6月 工 程 建 设 / 装 备 制 造 / 环 保 / 生 产 运 营 / 其 他 分 别 新 签 订 单143.5/23.2/5.6/6.2/4.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77%/11%/-61%/NA(去年同期为 0)/124%。分地域看, 1-6月境内/外分别新签合同 81.4/101.2亿元,同比增长 21%/99%; Q2单季境内/外分别增长 74%/154%。境内外业务均实现较好增长,境外增速更高,主要因去年同期海外疫情造成基数较低,目前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海外经营也在加快修复。 1-6月,公司新签多元化工程合同 38.52亿元,同比增长 327.66%,多元化及属地化经营开拓成效显著。 截止至 6月末,公司在手未完成合同 459.5亿元,同比增长 11.6%,是 2020年收入的 2倍,订单储备较为充裕。 新建与技改齐发力,水泥产线绿色化、智能化业务扎实推进。 公司公告 1-6月新签境内外水泥技术装备与工程合同 128.17亿元,同比增长 38.07%。 其中新建生产线合同 109.52亿元,老线技改合同 18.65亿元,新建及技改项目均为符合绿色化、智能化方向的生产线。公司持续扎实推进水泥产线绿色智能化升级业务,已经形成了全链条的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储备。截至 2020年全国共有 1685条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很多运营了十余年,其中中国建材集团拥有的水泥产线 379条,产能居全球第一,通过置换新建或老线改造等方式,可实现绿色智能化升级的潜在资源丰富。公司在国内近几年升级改造项目中市占率达 70%,凭借先进技术与丰富客户资源,未来将深度受益水泥行业提质增效改造、绿色升级业务的增加。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预计水泥行业后续将纳入,有望带来绿色智能改造需求快速提升。 7月 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发电行业成为首个被纳入的行业。生态环境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的高排放企业,水泥、化工、钢铁等行业预计将有序纳入。若后续水泥行业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行业碳排放将被纳入管理和限制、碳排放将增加企业经营成本,碳减排改造的经济性进一步突显,水泥企业推进技改置换的动力将显著增强,短期内产线绿色智能改造需求有望迎来快速提升。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19.2/21.2亿元(暂不考虑资产注入影响),同比增长 54%/10%/10%, EPS 分别为 1.0/1.1/1.2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0.3/9.4/8.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水泥行业纳入碳交易市场进度不达预期、碳中和相关政策变化风险、绿色智能改造不达预期、海外疫情反复。
中国化学 建筑和工程 2021-07-16 8.75 -- -- 10.45 19.43%
15.42 76.23%
详细
6月新签订单及收入增长强劲。 公司公告 1-6月累计新签订单 1319亿元,同比增长 44.9%,较 1-5月大幅加速 32.3个 pct,其中 6月单月新签订单441亿元,同比增长 239%。 6月订单增速较快,主要因: 1)公司把握经济复苏、油价上涨、化工行业盈利向好的有利形势,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落地一批重大项目; 2)去年 6月单月订单下滑 59%,相对基数较低。分地域看,1-6月境内新签订单 123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63.3%,较 1-5月加速 32个 pct,是驱动订单增长的主要力量;境外新签订单 86亿元,同比下滑44.5%,较 1-5月下滑幅度收窄 20个 pct,显示海外需求开始修复,预计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后续海外业务有望迎来恢复性增长。公司 1-6月实现营业收入 5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51.9%(较 19年两年复合增速 23.3%); 6月单月增长 49.2%,较 5月单月加速 12.7个 pct,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突破“卡脖子”己二腈技术,项目投产后有望贡献显著利润弹性。 根据公告,公司拟投资 104亿元建设年产 100万吨尼龙 66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计划建设 20万吨/年己二腈、 20万吨尼龙 66切片、 30万吨丙烯腈联产氢氰酸等装置,根据建设规划预计 2022年投产试运行。项目使用公司自有技术,建设完成后将突破国外己二腈技术壁垒,形成国内完整的尼龙 66切片产业链,打破国外垄断。根据公告项目可行性测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可达16.82%,回报良好,如果顺利投产且达到预期目标,可对明年贡献较大业绩弹性。 多个新材料项目建设/储备,“技术+实业”转型潜力大。 公司在高端化工新材料领域研发投入大,技术储备丰厚,技术向实业转化潜力巨大。 2015年投资福建天辰隆耀己内酰胺项目,十三五期间实现利润总额 18亿元,奠定了实业成功的第一块基石。目前除“己二腈”外,多个新材料项目在投资建设,据公告子公司华陆公司拟投资 40亿元在重庆建设一期年产 5万吨的硅基气凝胶项目,子公司东华科技拟在新疆投资建设 10万吨/年 PBAT 项目。 此外还有众多技术储备进行小试/中试,据年报公告 POE、尼龙 12、炭黑循环利用、环保催化剂等一批小试项目取得预期成果;城市垃圾气化、 PBS 关键单体丁二酸、固废高温气化、 MCH 储氢运氢等中试项目稳步推进,预计待技术成熟可择机进行产业化。这些项目正式投产后有望给公司带来较好回报,推动公司加速向化工新材料实业转型。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1-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5/52/60亿元,同比增长 22%/16%/15%, EPS 分别为 0.90/1.05/1.21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0/8/7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油价大幅下跌风险,疫情反复风险,海外项目执行风险、实业项目投产业绩不达预期。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1-07-14 4.62 -- -- 4.71 1.95%
5.48 18.61%
详细
半年报业绩预增24%-36%略超预期,各项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公司公告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45.0亿元-270.0亿元,同比增加23.5%-36.1%,相较19年同期两年复合增速为10%-15%,略超预期。据此计算,Q2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35-160亿元,同比增长10%-30%。2021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1%-37.2%。据公告,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较快主要因:1)公司加快推进已签约项目执行,房建、基建、地产等主要业务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去年受疫情影响同期业绩基数偏低。公司当前在手施工订单充裕,地产待结算资源较充足,预计全年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6月新签合同明显加速,房建与基建新签均表现亮眼。公司2021年1-6月新签建筑业合同额16070亿元,同增20.9%,较1-5月加速3.4个pct;6月单月新签合同4813亿元,同比增长29.5%,较5月单月大幅加速24.8个pct。分业务板块看,1-6月房建新签合同额12080亿元,同增13.8%,较上月加速2.6个pct,6月单月新签3379亿元,同比增长21.1%,较上月加速29.2个pct。1-6月份基建新签合同额3927亿元,同增50.5%,较上月加速1.6个pct,6月单月新签1418亿元,同比增长53.3%,表现亮眼。分区域来看,1-6月境内/境外新签合同分别同增25.2%/-33.6%,较上月变动+2.7/+15.5个pct。 6月地产销售有所放缓,调控趋严利于稳健央企龙头市占率提升。2021年1-6月份公司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2196亿元,同比增长21.5%,较上月放缓13.7个pct,其中6月单月合约销售额547亿元,同比下滑7%;1-6月份合约销售面积1004万平米,同比基本持平,较上月放缓5个pct,其中6月单月合约销售面积283万平米,同降11%。截至6月末,公司在手土地储备为11801万平米,是2020年销售面积的5倍,土地储备十分充裕。公司主要地产平台中海地产属于“三条红线”监管下的绿档企业,融资成本在行业中也处于极低水平,有息负债具备一定扩张空间,在地产调控趋严的背景下,有望持续提升行业市占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5/541/587亿元,同比增长10.2%/9.1%/8.6%,EPS分别为1.18/1.29/1.4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9/3.6/3.3倍,PB(LF)仅0.68倍,处于历史最低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和执行风险、海内外疫情变化风险、项目执行进度不达预期风险、融资环境收紧风险、房地产政策调控风险。
中材国际 建筑和工程 2021-07-12 9.49 -- -- 11.92 25.61%
14.58 53.64%
详细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在即,水泥作为高排碳行业将有序纳入,有望大幅提升行业绿色改造动力。7月7日国常会指出:“在试点基础上,于7月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下一步还将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此外据第一财经报道,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8日在出席论坛时表示:生态环境部正在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将逐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有序纳入水泥、有色、钢铁、石化和化工等高排放行业。2020年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3.5%,仅次于钢铁,碳减排势在必行。若后续水泥行业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行业碳排放将被纳入管理和限制、碳排放将增加企业经营成本,碳减排改造的经济性进一步突显,水泥企业推进技改置换的动力将显著增强,短期内产线绿色智能改造需求有望迎来快速提升。 水泥升级改造市占率70%的优势龙头,技术与客户资源领先深度受益行业绿色转型。根据公告,公司技术底蕴深厚,引领水泥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已经制定了全链条的低碳发展技术路线,主要体现在:1)能效提高技术:热耗与电耗达到国际领先;2)熟料替代技术引领中国已经走在前列;3)替代原燃料技术:公司承接海外拉豪项目替代原料率达85%,国内比例不到2%;4)低碳熟料水泥技术未来潜力大。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1685条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很多运营了十余年,其中中国建材集团拥有的水泥产线379条,产能居全球第一,潜在可供绿色智能改造、数字运营产线资源较为丰富。公司在国内近几年升级改造项目中市占率达70%,凭借先进技术与丰富客户资源,未来将深度受益水泥行业提质增效改造、绿色升级业务的增加。 增加电力相关经营范围,延伸分布式光伏进一步提升绿色改造效能。公司公告在研发中心园区内建设了430kW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性工程,该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行模式,根据项目运行需要,拟在现有经营范围中增加“发电、输电、供电业务”。近期国家能源局发文开展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当前已有约20个省市发文细化落实推广政策,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大,BIPV/BAPV有望迎来加快发展。公司作为水泥工程龙头,与水泥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可接触到丰富优质屋顶资源,后续可根据客户需求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进一步帮助客户节约能源消耗,提升绿色智能改造效果。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19.2/21.2亿元(暂不考虑资产注入影响),同比增长54%/10%/10%,EPS分别为1.0/1.1/1.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4/8.5/7.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水泥行业纳入碳交易市场进度不达预期、碳中和相关政策变化风险、绿色智能改造不达预期、海外疫情反复。
华铁应急 建筑和工程 2021-07-07 12.59 -- -- 13.54 7.55%
13.54 7.55%
详细
公司发布公告, 对铝模板业务进行以下调整: 1)公司及全资子公司黄山华铁拟分别将持有的 5.33/11.70万方铝模板转让给子公司浙江恒铝, 交易价1.27亿元,与账面价值持平; 2)浙江恒铝拟以自有及自筹资金收购楼凌云、蒋雪珺分别持有的铝模板租赁企业浙江优高 30%/30%股份,收购价合计1.44亿元,收购后浙江优高成为浙江恒铝全资子公司, 楼、 蒋二人承诺2021-2023年浙江优高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2000/2500/2780万元(3年复合增速 39%),二人拟在收到转让款后 3个月内将股权转让款的 50%(7200万元)用于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华铁应急股票; 3)东阳金投作为战略投资者向浙江恒铝增资 2亿元,持股 13.33%,资金仅用于浙江恒铝购买华铁应急铝合金模板资产及收购浙江优高股权,同时浙江恒铝原出让方上调业绩承诺,第一次收购 51%股权的出让方业绩承诺由 2019-2022年扣非净利润 2600/3200/4000/5200万元上调至 2600/3200/5215/6600万元;第二次收购 49%股权的出让方业绩承诺由 2021-2023扣非净利润 4800/5700/6500上调至 6138/7177/8100万元。 全面整合旗下铝模板业务, 提升新业务整体效率。 铝合金模板相较传统木模板,能节省人工、重复利用、承载力高,具备安全、经济、低碳环保等综合优势。 2020年 5月,住建部发布《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应大力推广应用铝模板、金属防护网等周转材料。近期政策亦持续大力推动碳达峰与碳中和,推广绿色建筑,铝模板中长期需求广阔。浙江恒铝在浙江和贵州建有铝合金模板基地,其生产能力和预拼装能力已达行业先进水平, 2020年末自有铝模板面积已超 60万平方米。本次公司全面整合母公司、黄山华铁、浙江优高铝模板资产进入浙江恒铝,有望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 提升效率。 建筑机械化时代来临,公司作为租赁成长龙头有望脱颖而出。 随着人工成本上升和建筑技术进步,我国建筑机械渗透率持续提升。建筑机械多以租赁形式使用,这意味着建筑机械租赁业正迎来快速成长期。公司核心优势突出: 1)建筑专业服务能力优异; 2)全国运营网络布局完善; 3)民企背景激励机制灵活; 4)数字化管理系统效率优势突出。从 ROA 横向比较看,公司盈利能力远高于同业公司。未来公司有望通过转为城市运维设备租赁商、渠道下沉、多品类扩张、轻资产模式展现优异成长性。此外,近期公司发布 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累计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总股票将达公司总股本10%,有望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积极性,且本次激励解锁条件为 2021-2024年实现营收连续四年维持 40%高增速,彰显未来发展强烈信心。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6/6.5/9.1亿元,同增 42%/41%/40%, EPS 分别为 0.51/0.72/1.00元, 2020-2023年 CAGR为 41%,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5/18/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收购资产进度不及预期;主要设备租金下降超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鸿路钢构 钢铁行业 2021-07-02 61.32 -- -- 62.52 1.96%
62.52 1.96%
详细
Q2业绩预增 58%-123%超预期,吨净利大幅提升。 公司预告 2021H1实现 归 母 净 利 润 4.2-5.1亿 元 , 同 增 120%-170% (较 2019H1增 长145%-201%,两年 H1复合增长 57%-74%) 。其中 Q2单季归母净利润2.3-3.3亿元,同增 58%-123%(较 2019Q2增长 130%-223%,两年 Q2复合增长 52%-80%)。 Q2业绩大增主要系: 1)产能持续快速扩张与释放,当前公司已基本实现日产万吨钢结构,考虑到节假日因素,我们预计公司Q2实际产量约 85-90万吨,对应 H1产量约 154-159万吨,以均值 156万吨计则两年复合增速约 38%; 2)在钢价上涨背景下, 公司前期钢材库存储备充裕、采购及时,同时公司通过签开口合同将部分成本上涨传导至下游,保障盈利水平; 3)去年 Q2受疫情影响、 计提较多信用减值损失致基数较低。 吨净利方面,考虑到公司今年以来收到的政府补助持续较多,我们预计公司 H1非经约 1亿元,对应扣非后的吨净利约 203-263元,相比2020H1/2019H1的吨净利 159/144元均大幅提升。 原材料价格趋稳促装配式需求改善,看好公司下半年产能加快释放。 近期我们草根调研了解到,前期为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各地部分建筑项目选择停工或放缓施工,而随着近期钢材等原材价格趋于平稳、水泥价格持续下行,该类建筑项目正逐步恢复正常施工,钢结构等装配式构件需求迎边际改善,行业景气度趋于回升。 当前公司持续扩张钢结构制造加工产能,计划至 2022年总产能提升至 500万吨,随着行业景气度逐步改善, 公司产能建设与释放有望加速, 我们预计公司下半年产量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吨净利有望持续提升,维持公司全年 350-360万吨的产能预测。 钢结构契合低碳经济, 钢构龙头有望加快成长。 今年以来国内 3060双碳目标推进政策密集出台, 绿色建筑发展迎强动力,钢结构建筑节能降耗、绿色环保优势突出, 预计未来几年有望持续较快增长。 6月 8日住建部等 1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指出县城新建建筑要落实基本级绿色建筑要求,不断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发展装配式钢结构等新型建造方式,全面推行绿色施工,有望打开行业发展新空间, 公司作为国内钢结构制造龙头企业有望核心受益。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0/15.5/19.9亿元,同增 50%/29%/28%(2020-2023年 CAGR 为 35%), EPS 分别为2.29/2.96/3.79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6/20/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能建设及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风险,钢材价格波动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等。
苏文电能 综合类 2021-06-16 50.30 -- -- 71.85 42.84%
82.47 63.96%
详细
今年户用光伏建设规模有望增长60%,促用户侧储能需求释放。根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信息,上周发改委已明确2021年纳入当年中央财政补贴规模的新建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全发电量补贴标准按照0.03元/千瓦时执行,同时上个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明确提出,2021年户用光伏发电项目国家财政补贴预算额度为5亿元。我们按照年利用小时为1000小时计算,则2021年户用光伏装机规模=5亿元÷0.03元/千瓦时÷1000小时=16.67GW,较2020年户用光伏装机规模高约60%,超市场预期。此外,上周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提升新建厂房、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比例和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推广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智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应用,我国户用光伏有望持续快速建设。而由于户用光伏系统的发电和负载用电时间、功率往往并不同步,往往需要建立“光伏+储能”系统以实现平滑光伏输出曲线、提高光伏自发自用率、断电保护等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光伏实用价值,因此在户用光伏高速增长下,我国户侧储能需求亦有望快速提升。 储能迎成长风口,户侧储能具备多驱动因素。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当前以电化学储能为主)装机规模达到30GW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储能行业有望中长期保持高景气发展态势。从电力系统角度看,储能的应用场景分为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三大场景,其中用户侧具备多驱动因素:1)光伏、风能发电自用时需安装储能设备以平抑电流波动和提升使用时长;2)在实施峰谷电价的区域中(典型的如北京、长三角、珠三角)通过低电价时充电储能,高电价时放电,实现峰谷电价套利,降低用电成本;3)在用电低谷时储能,高峰负荷时放电,从而削减负荷尖峰而降低申报的最大需量,减少电容电费;4)发生停电故障时,储能设备可以临时供电,确保供电可靠性,发挥电力智能运维价值。 户侧储能进一步打开配电网建设与运营空间。户侧储能主要以电化学储能为主,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1》,截至2020年我国电化学累计装机量约3.3GW,距离2025年30GW装机目标有接近10倍成长空间,年复合增速达56%。在此目标基础上,我们假设:1)储能系统单位投资额从当前的2元/WH到2025年逐步下降至1.5元/WH;2)储能系统平均放电时长为4小时;3)用户侧储能占电化学储能的46.5%(CNESA截至2018年统计数据)。由此可测算出2020年用户侧储能投资规模约58亿元,2025年有望达303亿元,5年复合增速达39%,并有望占我国每年配电网建设规模的10%,进一步打开我国配电网络建设与运营空间。 苏文电能为民营网配网EPCO龙头,有望受益户储加快发展。公司为民营配网建设EPCO龙头,近年来集中受益配售电民营化改革红利,未来亦有望显著受益户侧储能行业加快发展:1)技术储备方面,公司已积累较强的户储建设及运营技术实力,包括微电网、变压模块、预制舱等储能相关发明专利,同时公司能源互联网平台富兰克林云应用场景中已涵盖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储能等业务。2)订单来源方面,公司工商业客户资源丰富,可在前期设计与方案沟通环节推荐客户采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峰谷电价套利等用电方式,并安装储能系统,逐步开拓储能业务。3)对外合作方面,根据上证报信息,公司已与大型光伏制造商晶科科技建立战略合作,随着“光伏+储能”模式快速发展,公司在分布式光伏领域集成落地能力与渠道价值凸显,未来有望与大型光伏企业合作“光伏+储能”市场广阔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4.8/6.7亿元,同比增长42%/41%/40%,EPS分别为2.41/3.40/4.76元,2020-2023年CAGR为41%,当前股价对应PE为21/15/11倍,考虑到公司市场空间广阔、核心优势突出,未来将持续快速成长、运维属性不断强化,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户储推动不及预期风险,电力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核心人才流失风险,新区域及新业务开拓风险等。
品茗股份 2021-06-11 80.00 -- -- 93.32 16.65%
93.32 16.65%
详细
首次大范围股权激励,划定三年营收31%复合增速目标。公司发布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系公司上市之后首次股权激励,拟激励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人员在内的113名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11%,激励范围较广。本次合计授予限制性股票10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授予价格为40.0元/股。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12个月后分三个归属期分别解锁35%/35%/30%,解锁条件为2021-2023年分别实现营收不低于5.1/6.8/8.5亿元,同增35%/33%/25%,2020-2023年CAGR为31%。公司目前正在快速成长期,使用营收增长目标更能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市场占有能力,本次激励划定3年实现营收翻1.25倍目标,彰显公司内在价值认可与未来较强成长信心。 行业知识密集型特征突出,股权激励夯实核心人才优势。建筑信息化企业成长较为依赖于以关键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和成熟销售人员为主的人才力量。公司重点聚焦建筑施工信息化领域,汇聚了近 400 位具有交叉学科背景、行业研发经验丰富的建筑施工信息化优秀研发员工,人才(尤其是施工安全Know-how)储备雄厚,是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之一。本次股权激励一方面有助于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与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公司持续快速成长;另一方面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夯实人才储备优势、减少人才流失,使公司在行业竞争中掌握人才主动权。 施工信息化龙头技术实力雄厚,长期成长空间广阔。国内建筑信息化行业经过20多年发展,设计、招投标环节已初步完成信息化普及,阶段施工环节信息化正步入快速发展期。公司在施工信息化领域技术储备雄厚,算法引擎集成了庞大且繁杂的各类国家与地方规范标准,并持续优化升级;智慧工地产品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客户定制能力突出,形成较强技术壁垒。未来成长方面:1)区域市场开拓,上市后全国市场有望加快开拓,省外经销渠道逐步转为直销,有望提升公司营收体量;2)“云端认证”模式,未来通过推动客户云端身份认证,有望转化施工安全计算软件存量用户为稳定付费用户、压缩盗版空间;3)智慧工地延展,随着数据持续积累,可助力公司不断完善智慧工地产品的功能丰富性和应用场景多样性,长期衍生需求广阔。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1.84/2.48亿元,同比增长38%/36%/35%,EPS分别为2.48/3.38/4.56元,2020-2024年CAGR为36%,当前股价对应PE为29/22/16倍,PS为8/6/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激励计划进度不及预期风险,部分软件依赖海外开发平台风险,全国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税收优惠政策变化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