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魏赟

山西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760522030005。曾就职于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33.33%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普洛药业 医药生物 2024-03-15 14.07 -- -- 14.04 -0.21%
14.04 -0.21% -- 详细
3月8日公司发布年报,23年公司收入114.74亿元(+8.81%)。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6.69%)。归母扣非净利润10.26亿元(+22.73%)。 事件点评销售、研发费用增速较快,产能利用有望提升。公司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原料药中间体、CDMO、制剂的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2023年销售费用6.58亿元(+23.00%),增长是因为公司恢复国内外销售活动以及业务增长。23年公司研发费用6.25亿元(+17.25%),研发费用率5.45%(+0.40pct),研发费用增长较快。23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在68%-72%之间,未来会保持合理、稳定的资本开支,产能利用率将稳步提高。 CDMO研发、生产平台持续投用,订单逐步实现商业化。23年公司CDMO业务收入20.05亿元(+27.10%),毛利率42.29%(+1.27pct),商业化阶段项目285个(+26%)。多肽、PROTAC、ADC等技术平台陆续为全球创新药客户提供服务。CDMO新研发大楼、CDMO多功能中试车间等项目建成投用,满足临床前期到临床期的生产。API项目总共82个(+49%);其中18个已经进入商业化阶段,API业务商业化持续推进。 原料药价格处在底部,新品种加速业绩增长。23年公司原料药中间体业务收入79.87亿元(+3.23%);毛利率为17.56%(+0.87pct)。23年业绩受到沙坦类、兽药类价格下降影响,目前原料药价格处在底部。23年公司有9个API品种注册获批;15个原料药品种递交国内外DMF。预计未来3-5年增加30-50个原料药DMF,新增品种增加业务潜力。 制剂研发加速立项,制剂品种会快速增长。23年制剂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2.49亿元(+15.69%),毛利率为53.14%(+1.01pct)。公司制剂品种120多个,23年公司新增盐酸金刚烷胺片、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等6个品种。公司加快了制剂品种的研发节奏,正处于大幅增长ANDA的阶段,每年新立项25个左右。从2026年开始每年会有15-20个上市,新增制剂持续提供增长动力。 投资建议API业务保持稳定,CDMO和制较快增长。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25.97亿元/141.54亿元/158.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9亿元/13.99亿元/16.36亿元,对应公司3月13日收盘价13.74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13.6/11.6/9.9,首次覆盖,给与“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地缘冲突带来的CDMO增长不确定风险,原料药价格波动带来的业绩风险,仿制药批文获批不及预期的风险,汇率波动带来的汇兑损伤风险。
川宁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1-22 8.79 -- -- 9.72 10.58%
10.20 16.04% -- 详细
事件描述2023年1月16日,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报。公司2023年预计归母净利润9.0亿元(+118.7%)~9.9亿元(+140.6%),23年Q1-Q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亿元/2.15亿元/2.49亿元,分别同比+74.4%/+57.8%/+160.2%。按照预报口径,则23年Q4归母净利润为2.60亿元(+229.1%)~3.50亿元(+343.0%)。 2024年1月12日,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构工场”)与川宁生物宣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加速生物制造产业化落地,重点推动PHA可降解材料的产业化,2024年将开启产能合作。 事件点评2023年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川宁生物是抗生素中间体较大规模、产品类型齐全的企业。2023年抗生素市场需求恢复,公司主要产品销量上涨,产品价格维持较高水平。23年Q1-Q3营收分别为12.70亿元/11.47亿元/11.64亿元,分别同比+27.4%/+16.3%/+21.8%。公司净利润也同比上升,23年Q1-Q3分别为1.75亿元/2.15亿元/2.49亿元,预计23年Q4归母净利润为2.60亿元(+229.1%)~3.50亿元(+343.0%)。 公司现金流情况良好,财务费用下降明显。公司前三季度货币资金11.0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11.03亿元,现金流情况良好。2023年利息支出减少及汇兑收益增加,导致财务费用相较去年同期下降,23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4414.97万元,同比-51.00%,预计2024年财务费用仍将保持在较低水平。 发酵技术、成本优势明显,产能充沛,销量增长明显。公司在新疆伊犁地域优势明显,原材料、能源、人工、地理方面成本较低,公司独创500m3发酵罐大幅提升单批产量和效率。根据招股书,公司主要抗生素中间体中,硫氰酸红霉素产能3,000余吨,市占率约44%,位居第二。头孢类中间体(7-ACA、D-7ACA和7-ADCA)产能共3000余吨,位居第一。青霉素类中间体产量约为6700吨/年,市占率18%,位居第二。从前三季度情况看,7-ADCA平均销售价格相较去年同期上涨2.33%,销量较去年同期增加368.04%。目前抗生素行业仍然保有每年4%的需求量增速,同时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态势促使当前公司硫氰酸红霉素产销两旺,为公司业绩的增长提供基础。 加码合成生物学,PHA提供成长弹性。公司建立上海研究院,已有十多个项目管线,项目逐步落地带来增量业绩。23年建设可年产红没药醇300吨、5-羟基色氨酸300吨、麦角硫因0.5吨、依克多因10吨、红景天苷5吨、诺卡酮10吨、褪黑素50吨、植物鞘氨醇500吨及其他原料的柔性生产基地。 此外,公司与微构工场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利用川宁生物现有产线进行PHA材料的生产,计划向全球客户提供不低于2000吨/年的PHA原料。公司研究院每年也将交付3个相关产品,PHA以及后续合成生物学产品将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新动力。 投资建议抗生素需求恢复景气提升,合成生物学项目落地增量可期。预计公司2023~2025年总营收分别为47.44亿元/55.44亿元/63.16亿元,同比增长24.2%/16.8%/13.9%,归母净利润9.38亿元/11.68亿元/14.08亿元,同比128.0%/24.5%/20.5%,对应PE分别为20.3/16.3/13.5。首次覆盖,给予“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农副产品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风险;合成生物学项目研发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环保风险;汇兑风险;国内外竞争对手降价带来的竞争格局恶化风险等。
和元生物 医药生物 2023-10-30 9.21 -- -- 12.32 33.77%
12.32 33.77%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减少36.38%;实现归母净利润-7109.96万元,同比减少309.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856.16万元,同比减少373.71%;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同比减少294.74%。事件点评2023前三季度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Q3相比Q2营收企稳但净利润仍面临较大压力。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及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出现明显下滑,主要原因是:①外部经济市场环境延续疲弱态势,CDMO下游客户融资进度仍弱于预期,导致公司在市场业务拓展、项目交付等方面受到影响;②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同时为临港产业基地投入运行大幅储备人员,导致运营成本费用增长,营业毛利和净利润下降。20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24.33万元,同比减少33.80%,环比增长0.54%;实现归母净利润-2630.17万元,相比Q2的-1305.46万元亏损有所扩大。2023前三季度公司CRO业务稳健增长,CDMO业务下滑明显,预期动临港基地产能释放将带动CDMO业务逐步恢复。①前三季度公司CRO业务仍延续半年报稳健态势,实现销售收入5300.13万元,同比增长22.56%。②前三季度公司CDMO业务受外部持续经济低迷、客户投资进度弱于预期等因素影响延续下滑态势,实现销售收入7339.17万元,同比下降55.81%。③随着临港基地投产以及产能开始释放,国内外市场拓展力度加强,公司的新签订单有所增加,并且公司在满足国内外基因细胞治疗CDMO需求能力方面也有明显提升。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实现营收3.03、4.05、5.31亿元(原值为3.85、5.24、7.00亿元),同比增长4.2%、33.6%、30.9%;分别实现净利润-0.52、0.05、0.48亿元(原值为0.46、0.51、0.62亿元),同比变动-234.1%、108.9%、919.5%;对应EPS分别为-0.08、0.01、0.07元(原值为0.07、0.08、0.10元),以10月27日收盘价9.16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13.3X、1270.6X、124.6X。考虑到临港新产能释放节奏与新订单获取节奏密切相关,并且即便行业显著回暖,从订单获取到收入确认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故调整评级为“增持-B”。 风险提示基因治疗行业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客户新药研发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基因治疗CDMO业务增长趋势放缓的风险;CDMO业务未来拓展的不确定性风险;短期内产能不足风险。
何氏眼科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3-08-31 36.25 -- -- 35.48 -2.12%
35.48 -2.12%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 2023 年中报, 2023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21 亿元, 同比增长32.66%; 实现归母净利润 7834.79 万元, 同比增长 87.38%;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7436.04 万元, 同比增长 88.00%; 基本每股收益为 0.50 元, 同比增长69.33%。 事件点评 2023H1 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实现较快增长, 主要原因是居民医疗消费需求逐步恢复以及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张。 2023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21 亿元, 同比增长 32.66%, 已接近 2021H1 同比增速 36.91%; 2023H1 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7436.04 万元, 同比增长 88.00%, 已接近 2021H1 同比增速97.73%。 2023 上半年公司业绩稳步恢复, 主要得益于经济复苏带来居民医疗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导致收入增长。 除视光服务外, 公司各项业务毛利率均有所提升, 公司综合毛利率优化带动净利率明显提升。 2023H1 公司屈光不正手术矫正服务、 白内障诊疗服务、 玻璃体视网膜诊疗服务、 其他眼病诊疗服务、 非手术治疗、 视光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 50.53%、 45.11%、 31.48%、 52.90%、 33.32%、 48.99%, 较去年同期分别变动 1.34、 11.62、 6.15、 8.38、 12.03、 -0.16 个百分点; 综合毛利率为 44.97%, 较去年同期提升 4.12 个百分点。 尽管上半年公司各项费用增长较快(销售费用同比增长 19.28%,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40.42%,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1015.38%), 但得益于毛利率优化公司净利率明显提升: 2023H1公司净利率为 12.34%, 较去年同期提升 3.41 个百分点。 依托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 公司积极开展临床应用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公司是国家卫健委防盲治盲培训基地和国际眼科理事会眼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通过整合国内、 国际优质资源, 充分发挥自身的培训体系优势和培训经验, 多年来为国内外累计培训了 5 万余名医生及管理人才。 同时公司也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每年承担大量的新药、 新器械、 新设备的临床研究工作, 2023 年上半年完成临床试验项目 5 项, 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 13 项。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4.02、 18.24、 23.04 亿元(原值为 14.25、 18.37、 23.37 亿元), 增速分别为 46.7%、 30.1%、 26.3%, 净利润分别为 1.51、 2.00、 2.62 亿元(原值为 1.54、 2.00、 2.67 亿元), 增速分别为355.7%、 32.3%、 30.9%, 对应 EPS 分别为 0.96、 1.27、 1.66 元(原值为 0.98、1.27、 1.69 元), 以 8 月 30 日收盘价 34.46 元计算, 对应 PE 分别为 36.0X、 27.2X、 20.8X。 考虑到公司的眼健康医疗服务稳步恢复, 维持“增持-B”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环境变化造成经营受阻风险; 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风险; 医疗纠纷或事故风险; 业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
和元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8-30 9.64 -- -- 10.48 8.71%
12.32 27.80%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 2023年中报, 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375.10万元, 同比减少 37.92%; 实现归母净利润-4479.79万元, 同比减少 323.70%;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947.30万元, 同比减少 385.98%;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 同比减少 255.56%。 事件点评 2023H1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但 Q2相比 Q1环比有显著改善,行业回暖拐点将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及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出现明显下滑, 主要原因是: ①内外部经济市场恢复不及预期, 下游客户融资不畅, 使公司的市场业务拓展和项目交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短期内营业收入及回款速度下降; ②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并为临港产业基地如期投产不断储备人员, 短期内运营成本大幅增长, 营业毛利和净利润下降。 目前行业投融资出现明显复苏迹象, 公司 Q2业绩较 Q1环比也有明显改善: ①2023H1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出现回暖态势, Q2投融资事件相比 Q1增长 61%、 金额增长 115%, 并且国内多家基因和细胞治疗公司陆续完成融资; ②2023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295.96万元, 环比增长 71.99%; Q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05.46万元, 较 Q1的-3174.33万元明显收窄。 2023H1公司 CRO 业务稳健增长, 但 CDMO 业务下滑明显。 ①在 CRO业务上, 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 尝试拓展新领域, 扩大服务场景, 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2023H1实现销售收入 3308.7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5.69%。 ②在 CDMO 业务上, 受外部持续经济低迷、 市场回暖速度不及预期、 下游客户融资压力上升等因素影响, 公司 CDMO 项目订单出现不同程度延缓、业绩有所下滑。2023H1实现销售收入 4430.7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58.55%。 临港一期下半年有望投产, 产能释放可期。 2023年 4月 21日 ,“和元智造精准医疗产业基地” 于上海市临港新片区开业, 总投资约人民币 15亿元, 总建筑面积约 77,000平方米, 反应器最大规模可达 2000L, 可持续为全球基因和细胞治疗行业提供 DNA 到 NDA 的一站式 CRO/CDMO 解决方案。 截至 2023H1, 临港大规模基地建设已累计投入超过 8亿元, 各项建设及设备调试工作有序推进中, 预计 2023年下半年项目一期将正式投产, 为进一步产能释放做好充分准备。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分别实现营收 3.85、 5.24、 7.00亿元(原值为4.03、 5.25、 6.51亿元), 同比增长 32.2%、 35.9%、 33.7%; 分别实现净 利润 0.46、 0.51、 0.62亿元(原值为 0.46、 0.50、 0.61亿元), 同比增长17.3%、 10.9%、 22.2%; 对应 EPS 分别为 0.07、 0.08、 0.10元(原值为0.09、 0. 10、 0.12元), 以 8月 28日收盘价 9.62元计算, 对应 PE 分别为136.0X、 122.7X、 100.4X。 考虑到公司临港新产能即将释放, 并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宽前瞻性研发应用方向, 已在基因治疗基础研究和生产工艺开发各方面均实现不同程度进展。 加之目前行业回暖迹象已初步显现, 公司业绩有望逐步恢复, 故维持“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 基因治疗行业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 客户新药研发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 基因治疗 CDMO 业务增长趋势放缓的风险; CDMO 业务未来拓展的不确定性风险; 短期内产能不足风险。
达仁堂 医药生物 2023-08-28 34.52 -- -- 36.30 5.16%
36.89 6.87%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 2023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0.88亿元(+8.31%),归母净利润 7.22亿元(+54.12%), 扣非归母净利润 7.12亿元(+53.41%),实现 EPS0.94元,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 1.22亿元, 同比+37.48%。 2023单 Q2公司实现收入为 19.34亿元(+2.57%), 归母净利润为 3.22亿元(+19.51%), 扣非净利润为 3.17亿元(+19.28%)。 事件点评 降本增效, 毛利率、 净利率提升。 2023年上半年, 公司工业生产围绕降本增效开展工作。 2023H1毛利率为 46.86%(+5.67pcts), 与医药商业销售占比下降有关, 净利率 17.48%(+4.81pcts)。 费用率方面, 2023H1公司的销售费用率 26.07%(+3.39pcts), 管理费用率 3.84%(-0.82pcts), 研发费用率 1.27%(-0.19pcts)。 销售费用率的提升, 与市场拓展维护费和职工薪酬同比增加有关。 管理费用同比-10.8%, 主要系回购限制性股票, 股权激励费用冲回。 工业+投资收益带动利润增长。 上半年, 公司工业板块产品销售收入及毛利额稳步增长, 同时公司投资的联营公司经营业绩也大幅增长。 2023H1公司确认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收益为 1.95亿元(+94.09%), 中美史克(持股 25%) 23H1收入 21.29亿元( +43.02%), 利润 6.58亿元(+95.67%),剔除相关影响后归母净利润为 5.27亿元(+43.20%)。 从二季度情况来看,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收益为 0.95亿元(+69.21%), 剔除相关影响后归母净利润为 2.27亿元(+6.40%)。 总体来说, 一季度发货势头较好, 二季度零售和三终端市场整体发展放缓。 销售方面奋力开拓终端, 扩展商业交互。 一季度发货势头较好, 二季度零售和三终端市场整体发展放缓。 公司坚定推进“三核九翼”战略, 加强各平台、 多模式、 多渠道、 多品种的商务交互, 与头部连锁及省级连锁客户商务洽谈, 开发空白市场。 与全国百强连锁全品类精准营销合作, 重点推进心血管品类慢病赋能计划以及清咽滴丸、 胃肠安丸等品种进场与动销计划。 其中,清咽滴丸挂网 24个省市, 全国铺货 400家余连锁, 开发医疗终端 2000余家。 核心大产品二次开发, 梳理沉睡品种并再激活。 聚焦速效救心丸、 清咽滴丸等主品的重点科研项目 27项, 推进中药传统制剂剂型提升工作, 开展物质基础研究, 梳理 599个文号, 按计划完成沉睡品种的调研工作, 部分 产品已获恢复生产检查批复。 投资建议 公司混改落地, 增长动能持续强劲。 公司以三核九翼、 五大战略、叠加品牌建设, 在组织架构调整、 营销变革、 经营改善、 激励到位的前提下,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1.46、 1.68、 2.02元, 对应 PE 分别为 23.7、 20.6、 17.1倍。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 维持“买入-B” 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营销改革不及预期的风险, 核心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投资收益波动的风险, 原材料成本上涨风险等。
健民集团 医药生物 2023-08-23 66.80 -- -- 67.23 0.64%
70.55 5.61%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 2023 年中报,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61 亿元, 同比增长17.67%; 实现归母净利润 2.52 亿元, 同比增长 34.14%;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33 亿元, 同比上升 45.66%;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0.79 亿元, 同比下降5.22%。 实现 EPS1.65 元。 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46.41%、 11.68%, 分别同比提升 5.98、 1.43 个百分点。 2023 单 Q2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48 亿元, 同比增加 24.93%, 净利润 1.53亿元, 同比增加 54.09%, 扣非归母净利润 1.43 亿元, 同比增加 58.45%, 为近年历史最高, 超出预期。 实现 EPS1.00 元。 事件点评 工业+投资收益带动利润增长。 2023H1 公司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公司龙牡壮骨颗粒等主导产品收入增长、 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增长所致。 其中, 工业收入 11.25 亿元, 同比增加 24.38%, 主要系公司提升产品品质, 加大市场投入和开拓力度, 实现 OTC 产品线和 Rx 产品线销售收入持续提升; 医药商业收入 10.19 亿元, 同比增加 11.25%, 主要是下属商业公司新业务拓展, 实现收入的增长。 投资收益方面, 联营公司健民大鹏上半年净利润 29404.76万元, 同比增长 24.58%。 精细化 KA 运作, 提升动销, 培育大单品。 在大产品培育方面, 通过精细化KA 连锁运营, 特色营销活动开展, 提升门店铺货率、 动销率及店均单产,主导产品龙牡壮骨颗粒、 OTC 渠道便通胶囊均取得较大幅度增长。 上半年龙牡壮骨颗粒销量 33034.38 万袋, 同比增长 32.20%, 健脾生血销售 525.73万盒, 同比增长 9.98%, 便通胶囊销售 400.40 万盒, 同比增长 12.08%。 在新产品培育方面, 1.1 类新药七蕊胃舒胶囊通过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报告期内公司加快各省级市场导入, 加大推广力度, 逐步提高医院市场覆盖范围, 同时积极筹备公司新产品盐酸托莫西汀口服溶液的上市销售工作。 坚持新产品开发, 推进新品上市。 公司研发中心以中药创新药为引领,以儿童新制剂为特色, 通过中药创新药研发、 儿科新制剂开发、 上市品种二次开发等多途径加大新药研发投入, 强化中药研发实力。 上半年, 中药创新药小儿紫贝止咳糖浆已提交注册申请, 正处于技术审评阶段, 牛黄小儿退热贴已完成Ⅲ期临床研究, 枳术通便颗粒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盐酸托莫西汀口服溶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儿童制剂完成报产 1 项、 完成预中试研究 3 项, 取得保健食品备案凭证 1 项。 上市品种二次开发工作有序推进,复方紫草油补充申请获得批件。 积极发展新兴业务。 公司中医诊疗业务持续发展, 汉阳馆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第二家中医馆汉口馆完成开业, 经营情况稳定; 持续加大中医诊疗业务服务能力的提升, 培养青年医师队伍, 打造中医名医专家, 加大叶开泰智慧制剂中心建设, 提高中药汤剂的煎煮能力, 第二条煎药线上线运营。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 EPS 分别为 3.33、 4.06、 5.04 元, 对应 PE 分别为 20.5、 16.8、 13.5 倍。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 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产品质量风险,投资收益波动的风险, 产品降价风险等。
东亚药业 医药生物 2023-08-22 28.00 -- -- 31.53 12.61%
31.53 12.61%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4亿元,同比增长25.94%;实现归母净利润5461.10万元,同比增长30.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096.14万元,同比上升41.75%;实现EPS0.48元。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4.28%、8.10%,分别同比提升2.67、0.26个百分点。 2023单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亿元,同比增加8.60%,净利润3139.10万元,同比增加60.86%,扣非归母净利润2842.63万元,同比增加94.75%,实现EPS0.28元。 事件点评头孢克洛原料药及中间体量价齐升。上半年β-内酰胺类抗菌药收入及毛利率增长,带动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0%。①随着头孢唑肟钠中间体新车间投入使用,产品销售得到恢复,新车间达到正常产能后单位成本下降,头孢唑肟钠中间体收入及毛利率同比增长;②随着下游需求复苏,头孢克洛原料药及中间体量价齐升导致收入和毛利率同比增长。上半年,β-内酰胺类抗菌药实现销售收入49,994.00万元,同比增长36.08%。公司主要原材料青霉素G钾盐、溴素等价格在过去两年持续攀升后开始下行,带动综合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67个百分点,为24.28%。 在头孢克洛领域,公司已掌握头孢克洛原料药关键中间体7-ACCA的生产技术,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可以从起始物料青霉素开始,全产业链合成头孢克洛原料药的公司之一,公司在国内头孢克洛原料药市场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7-ACCA也是公司经营多年的主导产品之一,公司头孢克洛及关键中间体7-ACCA项目被列为“2010年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此外,头孢克洛原料药已取得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药品批件,产品出口量位居国内前列。 其他头孢类品种上,头孢美唑、头孢唑肟中间体产品系用于生产头孢美唑钠、头孢唑肟钠原料药的关键中间体,已积累了罗欣药业、齐鲁安替、哈药集团、福安药业、药友制药等多家制剂企业。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产能综合利用率创历史新高。 坚持新产品开发,品种拓展+产业链前向、后向延伸,目标国际一流药企。公司战略目标是在大健康领域,以原料药为基础,产业链向前布局中间体的延伸、材料化学、合成生物学等领域;产业链往后,涉足仿制制剂、改良型创新药、特医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目标是发展成为特色中间体、高端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生产的国际一流药企。 新产品方面,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3,066.20万元,同比增长59.06%。头孢妥仑匹酯、头孢美唑、非布司他、卢立康唑等新产品正在不断投产,带来持续的业绩增量。 可转债获批,加快转型升级。上半年可转债项目获批,大股东参与优先配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特色新型药物制剂研发与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年产3,685吨医药及中间体、4,320吨副产盐项目(一期)”。 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公司扩大经营规模、丰富产品种类、扩种公司产能、提升产品附加值,为公司增添新的盈利增长点,另一方面,有助于公司凭借“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成本优势,加快公司转型升级。此外,8月公司公告拟回购部分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公司净利润1.37亿元、1.74亿元、2.36亿元,同比增长30.8%、27.1%、35.9%,对应EPS为1.20、1.53、2.08元,PE为23.74、18.69、13.75倍,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风险;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风险;产能利用不足的风险;折旧摊销增加的风险;研发失败或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的风险等。
澳华内镜 医药生物 2023-08-17 53.35 -- -- 60.80 13.96%
68.50 28.40%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72.74%;实现归母净利润3807.94万元,同比增长651.4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32.26万元,同比增长2033.76%;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29元,同比增长625.00%。 事件点评AQ-300临床端表现优异,带动公司营收及净利润高速增长。AQ-300上市后公司对其进行持续打磨和升级,现已达到医生比较满意的程度:临床医生认为AQ-300使用感受良好,各项指标及操作表现已经可以满足于临床需求,其中包括产品的图像清晰度、色彩还原度、可操控性、耐久度、手感等。 叠加市场营销体系及品牌影响力持续建设,公司能够持续稳定的为客户提供满意的内镜解决方案,进而实现业绩高速增长。 公司持续提升AQ-300产品力,依托差异化优势与进口品牌同台竞争。 AQ-300系统在图像、染色、操控性、智能化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升级,为内镜诊疗和疾病管理打造出一个兼具画质与效率的全新平台。为了更好地衔接下一代产品,公司将在提升基础产品力方面持续发力,提升产品的耐用性、可靠性以及临床的信任度;公司还将继续研发新产品,力求推出差异化且相对核心的创新功能。 公司将加快高端产品海外拿证进度,继续提高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额。依托多产品、多渠道、多品类的策略及本土化的团队,公司在欧美市场销售额持续增长,2022年公司的海外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2.73%,同比增长3.98%。后续公司将加速高端产品的获批与准入来继续提高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额。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实现营收6.82、10.14、14.27亿元,同比增长53.1%、48.9%、40.6%;分别实现净利润0.82、1.30、2.02亿元,同比增长279.2%、58.1%、55.0%;对应EPS分别为0.61、0.97、1.51元,以8月15日收盘价53.74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87.4X、55.3X、35.7X,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占有率、产品丰富度等与国际知名企业存在较大差距的风险;产能相对不足风险;行业政策变化及产品认证风险;技术创新和研发失败的风险;奥林巴斯在中国开展本土化研发及生产的风险;医疗反腐升级带来的冲击。
康缘药业 医药生物 2023-07-17 20.66 -- -- 20.86 -0.24%
20.61 -0.24%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公布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收入25.53亿元,同比增长21.74%;实现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30.6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29.93%。实现EPS0.47元,ROE(加权)5.64%。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4.56亿,同比上升21.84%。应收账款6.64亿元,比期初下降8.79%。 单季度看,2023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1亿元,同比增长17.88%;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32.7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29.47%。 事件点评注射液快速增长,非注射剂品种销售承压。上半年注射剂实现营业收入11.59亿元(+53.93%),其中2023Q2实现营业收入5.68亿元(+60.54%),非注射剂实现收入13.80亿元(+3.73%),单Q2注射剂实现收入5.68亿元(+60.0%),非注射剂实现收入6.24亿元(-5.0%)。 上半年金振销售承压,使口服液剂型产品线销售下滑2.71%。基药杏贝止咳颗粒快速增长,带动公司颗粒剂、冲剂2023H1实现收入1.91亿元(+99.56%)。根据公司股权激励目标,要求2023年非注射剂收入增速不低于23%。若全年实现该目标,下半年非注射剂品种销售需超过21亿元,下半年同比增速接近40%,非注射剂销售有一定压力。 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75.10%,同比提升3.21pct,各单品毛利率均有所提升,主要是智能制造的应用及规模提升带来的效益体现,随着销售规模的提升和产能利用率的提高,我们认为毛利率还有提升的可能。 研发投入持续加强。23H1公司研发费用为3.63亿元(+31.02%),研发费用率14.24%(+1.01pp),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强。公司在研管线丰富,23H1公司中药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个(栀黄贴膏),新申报生产品种2个(JC颗粒、FZJD颗粒),Ⅲ期临床研究品种2个(SPPY颗粒、LWDHGTP片);同时有序推进散寒化湿颗粒、金振口服液等品种的循证证据研究。 销售层面抓落实,确保核心品种、发展级品种“有人做”。公司打造金振口服液、热毒宁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三个核心大品种,为公司销售规模稳定增长打造强壮根基;布局以杏贝止咳颗粒、腰痹通胶囊、复方南星止痛膏等为代表的发展级品种,打造非注射品种群梯队;加大培育以天舒胶囊、通塞脉片、龙血通络胶囊、大株红景天胶囊等为代表的心脑血管品种,使之成为战略储备品种,增厚销售发展基础。销售模式上公司坚持多点开花、多业态并举。在销售队伍建设方面,公司推动完善主管制,建立动态择优的主管体系,扩大合格销售人员队伍。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0.94、1.18、1.45元,对应公司7月12日收盘价23.44元,PE分别为24.81、19.88、16.13倍,我们认为,公司产品储备丰富,运营效率显著提升,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重点品种集采降价的风险,营销模式变革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等。
东亚药业 医药生物 2023-05-17 21.39 -- -- 25.27 16.67%
29.58 38.29%
详细
公司是国内抗菌药物原料药和中间体的重要供应商。主导产品涵盖抗细菌类药物(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胆碱和合成解痉药物(马来酸曲美布汀)、皮肤用抗真菌药物等多个用药领域。现有三个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的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东亚药业,以头孢外品种为主)、临海市(东邦药业,以头孢类品种为主)和江西省彭泽县(江西善渊,以中间体和侧链为主)。研发基地分别建在上海张江(上海右手)和杭州下沙(杭州善礼),三门县还同时在建大健康综合产业生产基地。 头孢类抗菌药物领域公司占据竞争优势。公司已掌握头孢克洛关键中间体7-ACCA的生产技术,是业内为数不多的可以从起始物料青霉素开始,全产业链合成头孢克洛原料药的公司之一。公司在国内头孢克洛原料药市场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市场份额占比50%左右。此外,公司已掌握生物酶法催化法制备头孢克洛技术,具备成本优势,在日本、欧洲、韩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实现了酶法催化技术产品的注册,有助于进一步拓展销售区域和客户群。 新品种拓展+产业链前向、后向延伸,目标国际一流药企。公司战略目标是在大健康领域,以原料药为基础,产业链向前布局中间体的延伸、材料化学、合成生物学等领域;产业链往后,涉足仿制制剂、改良型创新药、特医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目标是发展成为特色中间体、高端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生产的国际一流药企。新产品方面,头孢妥仑匹酯、头孢美唑、非布司他、卢立康唑等新产品正在不断投产,带来持续的业绩增量。从中期的角度,可转债项目之一的制剂产能建设,将进一步延伸公司产业链,提高利润水平。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公司净利润1.37亿元、1.74亿元、2.36亿元,同比增长31.2%/27.1%/35.3%,对应EPS为1.21、1.53、2.07元,PE为17.8、14.0、10.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风险;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风险;产能利用不足的风险;折旧摊销增加的风险;研发失败或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的风险等。
立方制药 医药生物 2023-05-01 36.94 -- -- 42.40 14.78%
44.66 20.90%
详细
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及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25.8 亿元,同比增长13.5%;归母净利润2.1 亿元,同比增长21.7%;扣非净利润1.7 亿元,同比增长10.4%。毛利率37.4%,同比下降2.5 个百分点,净利率8.1%,同比增加0.55 个百分点。2023 年Q1 实现营业收入8.1 亿元,同比增长29.1%;归母净利润6614.2 万元,同比增长40.4%;扣非净利润6510.0 万元,同比增长48.4%。 事件点评 工业品种形成梯队,控释技术占据优势。2022 年公司工业板块增长8.3%,其中非洛地平缓释片(II)、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销量持续增长;益气和胃胶囊、坤宁颗粒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医院持续开发中,实现较快的增长。硝苯地平控释片在第七批国采中以第一顺位中标,首年约定采购量基数为26846.7535 万片,主供地区江苏省、上海市、安徽省、贵州省、吉林省,备供地区浙江省、山东省(已经递补中标并供货)、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2022 年11 月在中标省份开始销售。目前已发货约1.7亿粒,覆盖约4000 家医疗终端。非洛地平缓释片(II)在第8 批集采中落标,预计影响下半年院内市场销售。该品种公司在OTC 渠道销售占比约60%,今年影响可控。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于2023 年Q1 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米内网数据显示,文拉法辛2021 年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终端的销售额达12.52 亿元。原研尚未进入国内销售,缓释片另有康弘药业生产,缓释胶囊上市7 家,普通片/胶囊有超过12 家上市。羟考酮缓释片2023 年3 月取得生产批件,预计7 月份可实现销售,目前挂网、医院开发工作已在推进,该品种国内市场规模15 亿元左右,10mg 规格仅有原研在销售。益气和胃胶囊2022 年销售约3 亿粒,今年一季度新开发医院能快速放量,销售超1 亿粒,增长态势良好。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中标十四省联盟集采。此外,眼科品种方面公司已建设无菌制剂生产线,包括单剂量和多剂量。一方面,对已有产品进行再开发,如金珍滴眼液正在做增加适应症的验证性临床研究,吡嘧司特钾滴眼液已经按照新注册分类申报;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已申报注册,还有其他品种在研发中。 商业快速增长,与华润合作正在推进。2022 年公司批发业务增长15.7%,零售业务增长35.7%。其中商业公司立方药业2020~2022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637.5 万元、1785.0 万元、1862.1 万元,逐年小幅上涨。商业业务与华润润 曜的合作已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预计在今年上半年交割,完成后有助于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优化资产结构,聚焦工业业务发展。 股权激励第一期业绩达成,后续有望继续超额完成。公司2022 年股权激励计划考核目标为:以2021 年净利润为基数,2022~2024 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40%、60%。2022 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1.7%,第一期业绩达成。2023 年依靠甲磺酸多沙唑嗪、羟考酮、益气和胃等品种的快速增长,有望继续超额完成目标。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3~2025 年EPS 分别为2.2、2.7、3.7 元,对应PE 分别为21.6、17.0、12.4 倍,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 包括但不限于:药品降价的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集采丢标的风险,等。
何氏眼科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3-05-01 42.83 -- -- 47.68 11.32%
48.99 14.38%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及 2023年一季报, 2022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5亿元,同比减少 0.74%;实现归母净利润 3320.62万元,同比减少 61.55%;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752.83万元,同比减少 63.69%;基本每股收益为 0.2242元,同比减少 69.27%。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7亿元,同比增长 26.91%; 实现归母净利润 5682.63万元, 同比增长 117.82%;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16.55万元, 同比增长 112.93%; 基本每股收益为 0.3596元, 同比增长63.16%。 事件点评 尽管疫情反复给公司经营带来了不利影响, 2022全年公司营业收入仍实现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2022年公司不断加大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投入, 打通互联网医院与线下门诊的路径, 并积极推进电商平台建设及 O2O 布局,进一步增强了客户粘性。 2022年公司实现门诊量 116万余人次, 实现营业收入 9.55亿元, 其中非手术治疗、 玻璃体视网膜诊疗服务、 屈光不正手术矫正服务表现亮眼, 收入占比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 5.71、 4.24、 1.51pct。 2022全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较去年明显减少, 主要系投入加大所致。 为始终坚持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战略布局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公司加大了相关技术投入, 同时引进了大批业务骨干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相关成本有较大增长。 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分别为 1.38亿元、 1.63亿元、 125.72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 12.15%、 27.69%、 2.21%。 伴随 2023Q1经济复苏, 公司业绩显著改善。 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亿元, 同比增长 26.91%, 主要受益于经济复苏带来居民医疗消费需求增长, 公司经营规模扩大。 与此同时, 得益于财务费用明显减少、 投资收益显著增加等因素, 公司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2023Q1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47.19%和 18.33%, 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 6.89、 7.54pct。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4.25、 18.37、 23.37亿元, 增速分别为 49.2%、 28.9%、 27.2%, 净利润分别为 1.54、 2.00、 2.67亿元, 增速分别为 364.1%、 29.9%、 33.3%, 对应 EPS 分别为 0.98、 1.27、 1.69元, 以 4月 27日收盘价 43.32元计算, 对应 PE 分别为 44.4X、 34.2X、 25.7X, 维持“增持-B”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环境变化造成经营受阻风险; 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风险; 医疗纠纷或 事故风险; 业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
和元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4-28 12.61 -- -- 17.98 9.63%
13.83 9.67%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14.26%;实现归母净利润3902.52万元,同比减少28.0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79.52万元,同比减少24.87%;基本每股收益为0.083元,同比减少39.86%。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9.14万元,同比减少57.89%;实现归母净利润-3174.33万元,同比减少363.0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297.44万元,同比减少403.08%;基本每股收益为-0.0644元,同比减少309.77%。 事件点评2022年公司营收增速放缓明显,归母净利润延续下降态势。由于外部经济市场低迷,2022年公司在市场业务拓展、产能扩建、项目交付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尤其第四季度部分CDMO项目交付延迟或订单推迟,导致营业收入增长放缓,客户回款周期延长,同时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临港产业基地投产在即,增加大量储备人员,导致运营成本大幅增长,营业毛利和净利润下降。 公司积极克服外部环境不利影响,CRO业务和CDMO业务保持稳健增长。①在CRO业务上,公司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推出“元载体”新品牌、新服务,并克服科研市场短暂不利影响,快速响应需求变化,采取各项弥补措施。2022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589.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36%。②在CDMO业务上,公司积极应对外部新变化,努力克服国内外经济低迷的影响,在溶瘤病毒、AAV基因治疗、CAR-T细胞治疗等原有开展的业务基础上,开拓干细胞、NK细胞和mRNA等新型CDMO业务,业务空间进一步放大。2022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677.4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46%。 临港精准医疗产业基地即将投产,产能释放可期。为应对快速增长的基因治疗CDMO需求,公司正在上海临港建设77,000平方米的精准医疗产业基地,分二期建设投入运行;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2022年临港基地一期建设工艺设备线有所调整,在原计划建设11条病毒生产线基础上,新增约5,000平方米的细胞生产线;截止2022年底,临港大规模基地建设已累计投入超过5.6亿元,各项建设工作正常推进中,预计2023年上半年试运行,为进一步产能释放做好充分准备。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实现营收4.03、5.25、6.51亿元,同比增长38.5%、30.1%、24.1%;分别实现净利润0.46、0.50、0.61亿元,同比增长16.6%、10.1%、21.0%;对应EPS分别为0.09、0.10、0.12元,以4月27日收盘价16.69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80.9X、164.3X、135.8X,维持“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基因治疗行业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客户新药研发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基因治疗CDMO业务增长趋势放缓的风险;CDMO业务未来拓展的不确定性风险;短期内产能不足风险。
澳华内镜 医药生物 2023-04-27 66.55 -- -- 74.33 11.69%
74.33 11.69%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5亿元,同比增长28.30%;实现归母净利润2171.53万元,同比减少61.9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69.21万元,同比减少79.69%;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同比减少70.91%。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53.77%;实现归母净利润1654.73万元,同比增长385.7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92.49万元,同比增长806.55%;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同比增长300.00%。 事件点评2022年公司“增收不增利”,主要原因是公司在研发和营销方面的投入加大。2022年公司持续加强产品的市场推广和产品力的提升,获得更多临床认可,公司增加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开发新产品,致使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30%。但是由于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营销体系建设,并为新产品AQ-300进行了较多前期推广工作,期间费用支出明显增加,归母净利润较去年明显减少。 公司积极推进产品升级,并推出国内首款4K超高清软性内窥镜系统。 2022年公司先后推出AQ-200智能多光谱系统升级版及面向基层医院诊疗的新产品AC-1,并于2022年11月推出国内首款4K软性内窥镜系统(AQ-300)。 AQ-300产品可用于多科室的诊疗,其中双焦点内镜和十二指肠内镜处于注册审查阶段,支气管内镜、鼻咽喉内镜、外科胆道内镜、泌尿内镜等产品处于型式检验阶段;AQ-300产品在图像、染色、操控性、智能化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升级,为内镜诊疗和疾病管理打造出一个兼具画质与效率的全新平台,于临床诊疗而言有重要意义。 AQ-300上市后表现优异,2023Q1公司业绩实现高速增长。为了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在外资品牌下一代新产品推向中国市场前抓住时间窗口,公司AQ-300产品提早上市。从前期的学术会议以及临床反馈来看,AQ-300表现优异,图像端性能优势突出。得益于公司持续加强市场推广,AQ-300产品销售收入逐步上升,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预计随着公司AQ-300产品进入装机高峰期,公司业绩还将维持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实现营收6.82、10.14、14.27亿元,同比增长53.1%、48.9%、40.6%;分别实现净利润0.87、1.30、1.80亿元,同比增长301.3%、48.7%、38.8%;对应EPS分别为0.65、0.97、1.35元,以4月26日收盘价67.90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03.9X、69.9X、50.4X,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占有率、产品丰富度等与国际知名企业存在较大差距的风险;产能相对不足风险;行业政策变化及产品认证风险;技术创新和研发失败的风险;奥林巴斯在中国开展本土化研发及生产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