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陈兵

中信建投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440518070001,曾供职于中泰证券、国泰君安证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法兰泰克 交运设备行业 2019-11-04 10.31 7.82 0.39% 11.07 7.37%
12.28 19.11%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 2019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 7.85亿,同比增长 52.64%;归母净利润 0.775亿,同比增长 63.11%。 简评业绩符合预期, 整合并购提升增长潜力公司 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7.85亿,同比增长 52.64%; 归母净利润 0.775亿,同比增长 63.11%。从单季度收入来看,公司业绩逐季攀升,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3.41亿,同比增长81.14%,实现归母净利润 0.34亿元,同比增长 64.41%。公司业绩的提升主要由于: 1)公司收购奥地利 Voithcrane 100%股权,财务并表导致业绩增长; 2) 以及本部起重机在手订单执行确认收入。 在盈利能力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 26.38%,同比提升 1.96pct,主要因并表 Voithcrane,其产品毛利率 30%左右,高于本部产品毛利率,产品结构调整所致。 另外,公司加权 ROE 为8.40%,同比提升 2.86pct, 主要系公司收购的 Voithcrane 与国电大力并表所致。公司报告期内销售费用率为 5.84%,同比下降0.26pct;管理费用为 7.56%,同比下降 0.36pct。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预收款 4.97亿元,同比增长 123.09%,同时存货金额 4.84亿元,同比增长 59.71%,主要因并表 Voithcrane 和国电大力及新增在执行订单项目所致。 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平台,接连收购 Voithcrane 和国电大力2018年 12月公司完成对奥地利 RVH、 RVB 两家公司 100%股权的收购,最终实现对 Voithcrane 100%控股, Voithcrane 是历史悠久的特种起重机及物料搬运行业细分市场的领导者。 2019年 8月完成对国电大力 75%股权的收购,国电大力主要为水利、水电施工提供起重机械等设备,其主要产品包括缆索起重机、高速混凝土供料系统及布料机等, 其中国电大力承诺 2019-2021年扣非净利润分别 2000万、 2800万和 3750万。公司作为国内起重机市场龙头企业,有望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实现对全球起重机市场的整合。 升级替代提升欧式起重机市场增长,培育高空作业平台新品类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明显, 对物料搬运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节能性要求更高。中高端起重机因为全生命周期成本具有优势且性能可靠,竞争力不断提升。 截至 2018年国内中高端的欧式起重机市场占有率不足 10%,未来有望快速提升。 另外, 在供给端,随着国内供给侧改革,对安全、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低端起重机厂商逐步退出。 公司作为国内头部企业规模成本优势明显,同时在研发,生产,售后等方面竞争优势突出,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巩固行业地位。 即使年初至今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公司欧式起重机产品新接订单依旧保持较快增长。另外,上半年公司完成了智能高空作业平台的首期研发工作,判断随着高空作业平台产品投放市场,将丰富公司产品线,并将受益于高空作业平台行业的快速成长,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投资建议: 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欧式起重机需求,公司是国内中高端起重机龙头,受益于产业升级保持较快内生增长; 同时,公司将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实现对全球起重机市场的整合,目前已接连完成对 Voithcrane 和国电大力收购,增强其在特种起重机市场的竞争优势。 预计公司 2019-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1.72亿、 14.34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0亿、 1.42亿, 目标价 14.22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行业景气度低于预期; 2)订单落地执行低于预期。
中联重科 机械行业 2019-11-04 5.85 5.87 -- 6.17 5.47%
6.94 18.63%
详细
事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 317.55亿,同比增长 50.96%;实现归母净利润 34.80亿,同比增长 167.08%;收入利润增速均维持在高位水平。 Q3实现收入 94.93亿, 同比增长 50.33%; 实现归母利润 9.04亿, 同比增长 105.97%。 简评前三季度业绩增长超越所有同行, 各产品行业地位均稳中有升。 公司是前三季度工程机械板块唯一一家收入增速依旧超过 50%的企业,核心原因在于公司有差异化、高增长的塔机产品,以及混凝土机械和工程机械起重机市占率提升。前三季度分产品来看:①混凝土机械收入约 102亿,同比增长 44%, 增速约较上半年提升 13个 pct, 判断市占率有提升; ②工程起重机收入约 97亿,同比增长 62%, 增速虽较上半年下降 8个 pct, 但远好于汽车吊行业 32.5%的销量增速,前三季公司汽车吊市占率 27.8%,同比提升 4.5个 pct; ③塔吊收入约 63亿,同比增长 109%, 增速约较上半年下降 71个pct,但受益装配式建筑仍是高速增长且公司龙头地位相当稳固。 盈利能力同比持续提升,经营性净现金流创同期历史新高。 ①前三季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29.82%、 10.96%,同比分别提升 3.45、4.76个 pct,判断后续仍有提升空间。②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 2.76个 pct 至 17.51%,其中财务费用率下降 1.4个 pct 至2.88%,研发费用率上升 0.53个 pct 至 2.3%,销售费用率下降 0.22个 pct 至 8.72%,管理费用率下降 1.67个 pct 至 3.6%,总体上费用控制严格。③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继续创同期历史新高,达到 49.62亿同比增长 62.5%,是同期归母净利润的 1.42倍,表明公司业绩“含金量”极高。 两大新品迅速放量。 ①高空作业平台前三季度已经实现收入 4亿左右,其中 Q3臂式销量已有 3、 4百台,预计全年高空作业平台收入 6亿附近,放量速度超出我们的预期; ②挖机前三季度收入超过2亿,其中 8、 9连续两月单月过亿,对此我们保持密切关注。 行业成长性判断: 判断高基数下, 2020年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总体增速会换挡,但不会大落。 首先, 行业虽有促销但坚守首付款底线,没有透支需求。其次,更新换代周期还没有结束,预计持续到2021年,且人工替代的逻辑长期存在。再次,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虽然有下行势头,但绝对值依然较高、放缓速度较慢;基建发挥稳经济作用, 增速上行, 1-9月基建投资、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增速分别上行至 3.44%、 4.5%。 最后,国内工程机械竞争力增强,出口持续看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上述分析,预计公司 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17.60、469.47、516.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5.5%、12.4%、10.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3.60、 51.42、 57.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15.8%、 17.9%、 11.8%;维持目标价 6.8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工程机械行业周期性波动的风险
中海油服 石油化工业 2019-11-04 14.69 16.27 -- 17.45 18.79%
21.20 44.32%
详细
事件 公司披露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3.35亿元,同比增长55.52%,实现归母净利润21.19亿元,同比增长865.56%。 简评 受益于中海油资本支出增加,业绩延续快速增长,符合预期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3.35亿元,同比增长55.52%,归母净利润21.19亿元,同比增长865.56%,其中Q3实现营收77.72亿元,同比增长39.32%,归母净利润11.46亿元,同比增长1066.17%,符合预期。公司前三季度钻井服务作业天数10662天,同比增长32.6%,可用天使用率84%,同比提升15.3pct,离上一轮高峰时95%以上的使用率仍有较大距离。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使用率86.3%,同比提升20.0pct,半潜式钻井平台使用率77.7%,同比提升1.4pct,说明在海洋油服复苏的初期浅海水域油田恢复较快,判断随着深水油田投资恢复,半潜式钻井平台使用率也将上升,进一步提升钻井服务毛利率。海上钻井平台日费率呈现筑底的趋势,回升幅度相对有限,目前价格是最高点的1/2位左右,但目前国内有近80座闲置的钻井平台,整体产业供大于求,总体判断钻井平台日费率有望延续小幅回升态势,恐难以大幅度回升。 高毛利的油田技术服务板块将是未来利润增长主引擎 2014年前公司钻井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50%以上,业务模式决定钻井服务收入是资产驱动型,且相对而言进入门槛并不高。2014年后公司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技术产品系列化、产业化进程,前三季度主要业务线作业量均有大幅增加,截至中报油田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4.81%,占总收入的比重达48.89%,判断随着油田技术装备及人员到位,油田技术服务板块将保持较快增速,收入占比将持续提升,实现收入从资产驱动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变。 全球主要油公司储采比处历史低点,公司将受益海内外市场开拓 因2014年后油公司资本支出减少,全球主要油公司储采比较2014年下滑19%,也低于2010年的水平,其中2018年中海油储采比仅10.5年,处于历史低点。同时,观察到2018年主要油公司海洋油气开采成本大多位于40$/bbl以下,中海油桶油成本已降至29$/bbl,成本下降超预期。我们判断,随着油公司自由现金流改善,为弥补过去4年投资不足导致的储量和产量减少,海洋油气开采已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截至2019年Q2全球海洋油气工程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6.8%。我们判断,不仅中海油增加上游勘探开发资本支出,像沙特阿美等其他油公司也会加大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力度,公司钻井服务和油田技术服务板块有望进入中东、亚太等地区,拓宽客户群体。 投资建议 受益于中海油上游勘探开发资本支出增加,公司钻井服务及油田技术服务板块收入已大幅增长,同时收入结构以油田技术服务为主,实现从资产驱动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变。中海油七年行动计划推进将保障公司业绩增长,预计公司2019-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3.35亿和354.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3/41.4亿元,目标价17.0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景气度低于预期;2)订单执行落地低于预期。
广日股份 钢铁行业 2019-11-04 7.35 7.86 -- 7.63 3.81%
8.14 10.75%
详细
事件 公司披露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5.26亿元,同比增长11.92%,实现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38.85%。 简评 受益电梯行业高景气,业绩快速增长,符合预期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5.26亿元,同比增长11.92%,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38.85%;单季度来看,前三季度单季收入逐季走高,其中Q3单季营收17.34亿元,同比增长10.84%,环比增长5.15%,符合年初至今电梯行业出货量变动趋势。盈利能力方面,前三季度毛利率13.82%,大致持平今年上半年或去年同期,符合产业链草根调研结果年初至今电梯价格大致保持稳定。另外,公司Q3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0.61亿元,环比下滑主要因联营企业日立电梯第三季度收入确认节奏所致。但据我们产业链草根调研,年初至今电梯行业出货量同比保持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1-9月全国电梯产量85.7万台,同比增长15.8%。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改善,电梯行业现金流大幅改善。另外,截至三季度末公司预收款项7.03亿元,同比增长17.06%,环比增长4.7%,主要因新接订单增长,保障未来业绩成长。 人均电梯保有量低于发达国家,公司将受益于行业增长 韩国人均电梯保有量140台/万人、欧洲平均水平105台/万人,而2018年中国人均电梯保有量仅48台/万人,中国城镇人口人均电梯保有量也只有84台/万人,判断随着城市化率提升及人均电梯保有量提升,中国电梯市场需求远未触顶。我们判断认为,未来新梯市场需求除了新建商品房外,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也将贡献越来越高的比重,一定程度上能够平缓房地产周期波动带来的电梯市场需求波动。据统计,全国老楼有350万栋,其中符合加装梯条件的老楼有250万栋,若其中有50%的老楼加装电梯,潜在市场空间有125万台电梯,即使最终只有30%的老楼加装电梯,潜在需求也有75万台电梯。根据住建部数据,2018年,全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已经完成了1万多部,在施工的有4000多部,正在办理前期手续的有7000多部;预计2019年年底全国范围内将有1.8万台开工。另外,我国电梯保有量台数将近588万台,我国电梯使用在20年以上梯龄的占比达3.3%,那么电梯梯龄20年以上的估计将近20万台。目前16-20年梯龄的电梯使用占比已达2.77%,这部分电梯预估16万台。因此即将面临更新的旧梯就有36万台,更新需求市场即将释放。新梯需求叠加更新,电梯市场需求仍未触顶。2018年广日股份实现电梯销售1.54万台,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将充分受益于电梯行业成长。另外,其联营企业日立电梯是中国前三名的电梯企业,具备更强的品牌优势、渠道及售后安装优势,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将为公司贡献可观的投资收益。 投资建议 电梯保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我们判断新建房屋电梯需求叠加老楼加装电梯,以及旧梯更新需求释放,电梯市场远未触顶,维持对电梯行业迎来利润上行周期的判断。广日股份及其联营企业日立电梯均在中国电梯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受益于电梯市场发展。预计公司2019-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3.26/69.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0/5.7亿元,目标价9.0元/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1)房地产施工面积不及预期;2)钢材价格下行不及预期;3)旧楼加装进展不及预期。
精测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11-04 38.54 56.88 -- 39.87 3.45%
70.98 84.17%
详细
公司三大业务板块渐成规模,但Q3单季度费用增长较高,带来短期利润增长压力:①公司Q3单季度收入5.07亿,同比增长48.67%;而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下滑14.59%。从收入端看,依托自身产品品类的持续拓展+OLED产线投资规模的增长,公司收入保持了不错的增长;从毛利率看,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6.89%,同比下降了3.99pct,其中Q3单季度毛利率50.47%,同比下降了2.42pct,环比有所提升。展望全年,我们认为基于下游面板厂商自身的经营压力+行业内竞争略有加剧,公司面板主业的整体毛利率相比2018年将略有下滑,但整体仍将维持较高水平;②费用方面,公司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39%/7.41%/14.03%,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基本持平,然而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同比大增3.59pct。具体来看,费用率的增长主要源自半导体和新能源新业务板块人员的增加和研发投入的增加(包括demo机、研发备料等)。具体来看,半导体业务领域,一方面,上海半导体子公司目前总员工人数超100人,研发人员超80人,带来整体费用的提升;另一方面,膜厚检测等设备已经有产品交货,且有个位数产品的备料,带来制造成本的提升;新能源业务领域,虽然公司已有亿级订单,但从备料至确认收入同样有一定距离,带来短期费用的提升。 展望2020年,公司面板业务收入预计稳定增长,新能源+半导体新业务有望减亏:①公司面板主业方面,就19年新签订单而言,公司的新签订单数量符合年初预期,预计对应到明年收入端有望实现稳定增长。而明年新签订单端,基于行业整体投资规模下滑,公司的增长率大概率换挡,更多要依靠自身产品品类的拓张+存量设备的更新替代,实现增长;②半导体业务方面,公司测试设备段MemoryATE已实现首台套突破,且产品已经在陆续出货;LCD/OLEDdriverICATE依托于wintest子公司,也有部分进展;而量测设备段上海精测半导体公司预计2020年营收不低于6240万,且膜厚设备有望实现知名晶圆厂验证订单;新能源业务正在争取实现更多客户认可,总体看新能源+半导体新业务有望减亏。 投资建议: 之前我们提到,公司当前处于面板主业利润增速换挡时期。一方面,由于面板显示检测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收入端虽快速增长但利润端增速承压;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布局半导体和新能源业务,前期投入大,在营收仍较少的背景下不免侵蚀短期利润。期待后续随着半导体+新能源业务获得正回馈之后,公司整体利润规模有望提升。判断公司2019-2021年收入分别为20.15/28.03/37.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5/4.40/5.80亿元,对应2019年10月27日股价,2019-2021年估值分别为28.5x/22.4x/17.0x。维持58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LCD面板投资下滑的风险;2、面板检测设备主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拓斯达 机械行业 2019-11-04 40.24 -- -- 43.30 7.60%
51.99 29.20%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 2019年三季报, 2019Q1-3公司实现营收 10.89亿元同比增长 28.01%, 实现净利润 1.43亿元同比增长 11%, 符合预期。 简评( 1)“大客户”战略进展顺利,公司工业机器人应用以及成套业务板块逆市上涨。 机器人以及成套业务板块是公司最主要的业务板块,该板块营收占 2018年总营收的 58.88%,在 2019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持续下滑的背景之下, 公司该业务板块 2019H1同比增长 35.7%,估计 2019Q1-3该业务板块增速依然较高, 主要由于: 一方面, 按照往年营收数据该业务中少部分为直接坐标机器人, 该业务主要用于注塑机相关配套,在注塑机行业同样下滑的背景下,公司积极开拓新客户,估计该业务 2019Q1-3同比保持平稳; 另一方面, 公司该项业务中大部分为多关节机器人以及成套设备, 该业务下游主要集中在 3C、新能源与汽车领域,主要用于业主方的通用自动化辅助环节,其中 3C领域占比最多超过 50%,2019年公司积极开拓下游大客户,拿到客户较多订单,订单执行周期在半年以内,营收同比有较高增速。综上,新客户拓展顺利,公司工业机器人应用以及成套业务板块逆市上涨。 ( 2) 大客户订单较多,智能能源以及环境管理业务增速较快。 该业务主要包括水电气工程、机电工程、洁净室等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相关业务,一方面,公司新接大客户较多该类业务,2019H1该业务同比增长 60.64%,预计全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长; 另一方面,通过此类业务与大客户绑定,未来合作空间可期。 ( 3) 注塑机配套设备以及自动供料系统业务逆势上涨主要得益于一款产品增速较高。 在该项业务中包括注塑机辅机以及注塑水电系统两部分,其中注塑机辅机受行业影响业绩承压,而注塑水电系统业务需求较为旺盛,该业务增速较快。 ( 4) 客户与核心技术两手抓,管理能力凸显。 一方面,公司业绩能够实现逆势上涨,其大客战略是重要原因,公司能够及时调整战略凸显公司从市场、技术到管理层较为灵活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公司不断加大控制器、伺服系统、机器视觉等核心技术研发,不断加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 5)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19-2021年营收 1580.25、 1897.50、 2231.2百万元,同比增长 31.9%、 20.08%、17.59%, 2019-2021年净利润 204.09、 237.92、 278.97百万元,同比增长 18.78%、 16.58%、 17.25%,对应 PE 25. 11、21.54、 18.37倍,给予“增持”评级。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19-11-04 139.75 44.30 -- 141.00 0.89%
204.24 46.15%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19年三季报,2019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0.22亿元,同比增长76.06%;实现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30.46%,处于预告中枢位置。 简评 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毛利率略有下降但总体趋稳:①Q3单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1/0.60亿元,同比增长79.01%/16.58%。从收入端看,得益于PERC投产周期带来大量丝网印刷成套设备的需求+公司市占率的提升,公司过去两年订单快速增长,因此19年前三季度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同比增速达到76.1%;②然而受光伏产业整体降本增效的影响,公司产品单价小幅下降。由于产品价格的小幅下降+公司成套设备中外购设备的毛利率较低,导致公司成套设备毛利率降幅较大,最终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所下滑。公司19Q1、Q2、Q3的毛利率分别为32.6%/32.19%/30.98%,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10pct,但整体毛利率已经趋稳。结合公司从订单到收入的确认周期,我们认为现阶段低毛利率主要对应的是18年及之前的订单,考虑到公司目前市场地位稳固,判断其毛利率在Q2-Q3将处于U形底的底部位置,最早Q4最迟20Q1有望回升,且未来收入规模提升有望带来整体盈利能力提升;③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率整体均有下降,费用管控良好。但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上升至0.55亿元,研发费用率达到5.4%,同比上升1.1pct,主要为公司公司在HIT、OLED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为长期增长打下基础。 展望20年,PERC电池仍有扩产,HIT电池蓄势待发:①10月中旬以来,持续下跌的单晶PERC电池片价格有小幅上涨。但整体看,目前的供需关系下,PERC电池价格很难持续增长,引发市场对20年PERC订单的担忧。然而根据我们对下游的跟踪,三季度以来包括隆基、通威等在内的龙头的下游厂商依然在扩产,且20年依然有GW级规划;此外,部分厂商目前在规划210尺寸的PERC,同样会给明年带来增量。总体看,一线厂商无论是出于供需角度、产线升级角度还是行业竞争角度考虑,在20年依旧有一定的投资规划;②除了PERC电池外,HIT电池持续发展,目前包括REC-梅耶博格、山煤-钧石、通威-迈为、通威-捷佳等四条百兆瓦产线均处于发展关键时期,推动HIT电池发展,有望在明年看到个位数GW级投资总量,带动电池片设备公司发展。 积极布局OLED等领域,打造长期业绩增长点:①公司前期LCS激光设备中标维信诺固安AMOLED一期项目,率先打破日韩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目前该设备已交付客户进行安装调试,且已基本通过客户验证。以典型的4.5万片月产能的OLED项目为例,单个项目对LCS的需求约6亿元,分为三期,每期约2亿元。判断此次通过验证后,公司未来有望在其他OLED项目上获得推广,并逐步切入其他OLED设备;②公司立足于激光、印刷和真空核心技术,有望在光伏+面板领域持续横纵向拓展,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在手订单饱满,后续随着HIT电池的发展,有望享受新一轮行业技术变革红利。除了光伏领域外,公司立足于激光、印刷和真空核心技术,有望在光伏+面板领域持续横纵向拓展,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判断公司2019-2021年收入分别为13.9/20.2/2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9%/45.1%/16.1%;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4.2、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3%/63.6%/20.0%。维持207元/股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HIT电池量产速度不及预期。
杰克股份 机械行业 2019-11-04 19.20 -- -- 20.88 8.75%
24.29 26.5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三季报:前三季度营收29.16亿元,同降9.63%;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降31.86%;扣非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降32.9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42亿元,同增464.77%;ROE(加权)9.97%,同减6.43个百分点。 简评 3Q19营收继续同比下行,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公司1Q18-3Q19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49.0%、47.7%、60.4%、37.8%、6.1%、-6.5%、-26.6%,受缝制设备行业处于下行阶段、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大影响,二季度以来公司收入增速转负。3Q19公司毛利率为29.60%,和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费率提升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拖累净利率。3Q19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17%、4.94%、5.32%、-0.77,较3Q18分别增加1.72、0.72、0.52、1.31个百分点;公允价值变动损失5672.2万元,损失较3Q18扩大34.39%。3Q19净利率为7.19%,同减5.63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降59.51%;扣非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降44.99%。 缝纫机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2019年1-9月中国累计出口工业缝纫机298万台,同降3.56%;其中9月当月工业缝纫机出口29万台,同降19.4%。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统计,2019年1-7月缝纫机行业百家整机企业工业总产值累计103.88亿元,同降17.36%;生产缝制机械整机产品累计363.05万台,同降13.47%;销售缝制机械整机产品累计385.68万台,同降7.33%。 公司表现强于竞争对手,静待行业复苏。同业对比看,标准股份、ST中捷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9.53%、-37.38%,杰克股份前三季度-9.63%的营收增速高于标准股份、ST中捷同期水平,体现出龙头公司在行业下行期较强的抗压能力。伴随行业下行推动企业重新洗牌,公司龙头优势在未来有望得到体现。盈利预测:预计2019、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74、4.60亿元,对应目前PE分别为23.0、18.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缝制设备行业持续低迷。
浙江鼎力 机械行业 2019-11-04 60.97 58.70 -- 69.10 13.33%
75.59 23.98%
详细
Q3收入增速短期承压,但增长压力最大的时期已过 ①19年上半年,由于北美地区收入降幅较大,公司整体增长有所放缓。其中Q2单季度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4/1.59亿,同比分别增长-2.05%/17.79%;Q3单季度,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6/1.84/1.80亿,同比分别增长10.37%/-3.66%/6.51%,收入端增长提升,但归母净利润端首现负增长;②从盈利能力看,公司Q3单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9.6%/30.87%,同比分别变动-4/-4.43pct,主要原因是受加征关税影响,美国市场毛利率有所下滑。然而整体看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0.85%/30.73%,同比均有增长,盈利能力整体仍然略有提升。考虑到海外产品毛利率已降至37%左右,国内产品毛利率依然维持在40%+以上较好水平;③展望Q4,我们认为一方面公司前期对销售市场的重心调配已逐渐显现成果,另一方面在美国市场也积极采取应对手段,因此已迈过增长压力最大的时候,利润增速有望回升。 国内市场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①2019年以来,为减少贸易摩擦对公司影响,公司积极调整市场策略,加强欧洲及亚洲等市场的销售。一方面提升国内市场收入占比,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场中降低北美市场销售占比;②截至9月底,公司海外市场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降至43%左右。就国内市场而言,上半年公司国内市场收入占比提升至51%,前三季度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7%左右;③我们认为国内高空作业平台作为“工程机械最后一片蓝海”,尽管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其保有量仍然有较高成长空间。无论从人力成本上升、作业效率要求提高、安全作业政策法规日益完善等角度,还是从应用领域的广泛性角度来看,中国AWP市场需求空间巨大。 臂式产品销售快速增长,公司已基本完成产品布局 ①高空作业平台的最终用户主要通过租赁方式使用设备,国内租赁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租赁公司数量日益增加,租赁规模逐步扩大;②然而,目前国内租赁公司产品结构仍以剪叉式为主,随着行业发展及施工场景多样化,臂式产品需求正逐步增加;③公司在臂式平台领域率先布局,与Magni合作研发推出10款设计新颖的臂式新品,目前基本已完成产品及产能布局,升级款臂式新品已进行小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而募投项目也已完成主要厂房的建设工作,处于建设末期及设备采购、安装阶段;④根据客户反馈,公司的直臂式产品集综合性能佳、客户体验棒、设备故障率低、维护保养便捷等众多优势为一体,判断未来产能释放后,将给公司带来较大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2019年国内AWP市场整体增长预期依旧较好,但海外市场尤其是北美市场的增长短期承压。展望2020年,我们认为公司增长压力最大的时期已过。就海外销售而言,一方面公司正大力发展非北美地区的海外市场,另一方面针对北美市场当前的贸易摩擦,相关产品后续仍有谈判空间,我们认为公司海外市场收入增速有望触底回升;就产品而言,我们认为国内AWP市场经过2-3年的培育,对臂式产品的认可度及需求量快速提升。公司2020年募投项目投产后,有望再造一个鼎力。预计公司2019~2021年收入分别为20.01/26.43/34.5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6/8.03/10.49亿元,对应2019年10月29日收盘价PE分别为35.9x、27.2x、20.78x,维持目标价84.17元,维持“增持”评级。
康力电梯 机械行业 2019-10-29 7.90 7.62 6.87% 8.18 3.54%
8.55 8.23%
详细
结论:业绩略超预期,维持对电梯行业利润上行周期的判断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02亿,同比增长224%,逐季走高,略超预期。我们于年初率先提出,电梯行业迎来一轮利润上行周期,截至2019年9月全国施工面积累计增速8.7%,维持非常高的景气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月全国电梯产量85.7万台,同比增长15.8%,验证我们的判断。另外,“两旧”电梯市场需求的释放将提供边际增量。上调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至2.50亿、3.89亿和4.95亿,维持目标价9.0元/股。 前三季订单保持较快增长,业绩略超预期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7.23亿元,同比增长19.81%,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224.12%;其中Q3实现营收10.19亿元,归母净利润0.98亿元,逐季走高,略超预期。盈利能力方面,Q3毛利率持平Q2,维持在30%左右,但受益于期间费用率改善,Q3净利率9.66%,环比提升1.99%,其中期间费用率从Q2的20.81%下滑到Q3的17.82%。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亿,大致匹配当期净利润,现金获取能力较强。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正在执行的有效订单58.44亿元,同比增长12%,较二季度末增速提升0.87pct,保障2020年业绩成长。 房地产景气度超预期,电梯行业迎来利润向上周期 我们回顾了过去历史上17年的电梯产量数据与地产施工面积的关系,支持电梯同步正强相关于地产施工面积,提前房屋竣工面积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截至2019年9月,全国施工面积累计增速8.7%,依旧维持非常高的景气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月全国电梯产量85.7万台,同比增长15.8%,验证我们的判断。 “两旧”市场为电梯需求提供边际增量 2019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要大力进行改造提升,更新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支持加装电梯”。支持老楼加装电梯连续两年被国务院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凸显出政府对此项惠民工程的重视,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17个省份出台加装电梯补贴政策,每台电梯补贴金额集中在10-25万左右。2018年全国完成老楼加装梯1万台,预计2019年将达1.8万台,同比增长80%左右。旧梯更新需求开始释放。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国电梯保有量台数将近588万台,我国电梯使用在20年以上梯龄的占比达3.3%,那么电梯梯龄20年以上的估计将近20万台。目前16-20年梯龄的电梯使用占比已达2.77%,这部分电梯预估16万台。因此即将面临更新的旧梯就有36万台,更新需求市场即将释放。随着电梯运行时间的逐年上升,旧梯更新市场潜力巨大。 投资建议:上调公司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1亿、44.52亿和51.20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0亿、3.89亿和4.95亿,对应EPS分别为0.31元、0.49元和0.62元,维持目标价9.0元/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房地产竣工面积不及预期;2)钢材价格下行不及预期;3)旧楼加装进展不及预期。
杰瑞股份 机械行业 2019-10-28 30.57 35.99 9.66% 32.20 5.33%
40.05 31.01%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42.41亿元,同比增长45.88%;归母净利润 9.05亿元,同比增长 149.46%。 简评结论: 业绩符合预期,油服新周期推动钻完井设备增长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9.05亿元,同比增长 149.46%,延续逐季走高,符合预期。据行业季节性,一般油服行业 4季度是收入确认的高峰,判断 Q4有望继续维持逐季走高。另外, 1-8月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速 10.1%,维持高景气度;而供给端,页岩气开采已具备经济性,页岩气将是保障供给的重要增量来源。 同时,受益于七年行动计划推进,据我们产业链草根调研,塔里木盆地以及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开采也非常活跃, 2020年压裂作业量将再上一个台阶,我们判断目前仍处于钻完井设备景气周期的中段,景气持续性将超预期。公司在手订单饱满,已排产至2020上半年,预计公司 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 14.2亿元和 19.3亿元,目标价 37元。 业绩延续逐季走高,符合预期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42.41亿元,同比增长 45.88%;归母净利润 9.05亿元,同比增长 149.46%,其中 Q3单季实现营收 16.62亿元,归母净利润 4.05亿元,逐季走高,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方面, Q3毛利率 38.89%,较 Q2提升 2.5pct,同时受益于期间费用率改善,前三季度净利率 21.7%较中报提升 1.88pct。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09亿元,主要受行业业务模式所致。三季度末公司摊薄 ROE 9.75%,较去年同期提升 5.33pct。 天然气消费需求旺盛, 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威胁能源安全2018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 7.8%,规划到 2020年占比提升至 10%左右, 2030年占比 15%, 假设 2019-2020年中国总能源消费复合增长 4%情况下,若天然气消费占比达 9%,则2019-2020年天然气消费复合增速为 11.71%; 2021-2030年十年内能源总消费量复合增长 3%的水平下,天然气消费的复合增速为 8.4%。供给端,2010年至 2018年国产天然气年复合增速 6.77%,远低于同期的消费量年复合增速 12.89%,依赖进口解决供需矛盾,然而受限于 LNG 出口设施, 2021年后全球 LNG 将进入供不应求的状态。国产天然气对保障供给至关重要。 页岩气已具备盈利能力,将是国产天然气增量重要来源 受益于技术进步及规模效应,目前单井投资成本 5000万/口左右,据我们测算初始投资回收期 2年左右,内含回报率 5%左右,已能实现盈利。另外,未来单井开采成本有望继续下降,将进一步提升回报率。能源局规划 2020年力争实现页岩气产量 300亿方, 2030年实现 800-1000亿方,油公司面临巨大的勘探开发压力,油服行业迎来长景气周期。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19-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64.38亿、 80.48亿,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2亿、 19.3亿,对应 EPS分别为 1.48元、 2.01元,目标价 37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景气度低于预期; 2)订单落地执行低于预期。
长川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19-10-25 19.77 16.17 -- 22.58 14.21%
27.25 37.84%
详细
从短期角度看,受行业周期波动及费用支出增加影响,公司上半年收入利润承压。但从下半年开始,包括5G、物联网、汽车电子等新需求叠加行业补库存因素带动封测行业需求整体向上,全球封测行业有望走出U型底。而国内封测企业同时受益于以华为及华为供应链企业为代表的大客户转单,开工率逐渐回升,资本开支有望提升,给设备企业贡献增量订单。公司从三季度开始,收入端已现增长拐点,预计从四季度开始,利润端展现增量; 而从长期的角度看,一方面,依靠海外市场拓展和新客户的推进,公司的客户结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依托持续的高额研发投入,公司在测试机和分选机方向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产品品类持续丰富。此外,公司收购STI将在未来增厚营收和利润,长期带来客户和产品方面的协同效应。 行业逻辑:全球封测行业下半年有望走出U型底,测试设备企业弹性显现①从全球范围看,海外封测龙头对下半年行业景气度转向乐观。封测大厂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5G手机芯片的后续动能成长显著,且在封装尺寸优化与降低成本目标能持续达阵;而在4G转5G的基站建设需求增加过程中,也会持续加重SiP封装技术的需求量。总体看, 5G、物联网、汽车电子等新需求叠加行业补库存因素带动封测行业需求整体向上,判断行业有望在19H2走出U型底,而2020年整体半导体市场将重回增长轨道; ②从国内市场看,除受益全球半导体周期拐点外,以华为及华为供应链企业为代表的大客户转单效益明显,带来国内封测企业开工率回升。我们观测到长电科技在中报中披露追加固定资产投资,后续产能扩充有望给设备企业贡献增量; ③长川科技作为封测环节核心设备企业,目前产品包括测试机、分选机、探针台三大类。其中模拟/数模混合测试机及分选机已批量出货,而新品数字测试机及探针台市场空间更大、单机价值更高、应用范围更广,有望贡献较大收入弹性。 公司逻辑:本部收入Q3拐点已现, STI四季度单季度完全并表①本部: 2019年,东南亚和台湾地区的客户需求、国内新客户(海思链条)带来的测试需求及指纹和摄像头模组自动化测试设备这三项收入有望贡献增量。公司上半年收入1.02亿,预计Q3\Q4单季度收入有望分别过亿; 2020年,在以上增量之外,探针台/数字测试机有望贡献收入增量,预计全年收入近6亿; ②STI: 2016-2018年STI营收为3.33/2.87/3.67亿元,净利润0.28/0.02/0.52亿元。其中2017年营收和利润下降主要系客户担心STI被出售后经营不确定而延缓对STI设备采购需求以及韩国客户采购的波动,而2018年该影响因素已基本消失。预计STI19年全年收入3亿(并表约1亿),而2020年,在长川的协同合作发挥背景下, STI收入有望达4亿。 判断公司2019-2021年收入分别为4.2/9.2/1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2/1.52/2.16亿元,对应2019年10月19日股价, 2019-2021年估值分别为119.4x/41.0x/28.8x。给予公司30.9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建设机械 机械行业 2019-10-17 10.46 8.89 195.35% 10.99 5.07%
11.41 9.08%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三季报预告,预计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加228.35%。 简评 Q2起庞源利润开始释放,拉动公司整体利润规模:公司前期公告19H1年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增218%;其中,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66亿,创下单季度利润高点,主要为子公司庞源租赁贡献利润。本次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再次创下季度利润高点。①从量的角度看,2018年以来建筑机械租赁市场景气度延续上升态势,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公司持续增加租赁设备的采购量,2019年上半年租赁设备采购额较上年同期增加约31.7%,而1-9月租赁设备采购额较上年同期增长约74%;②从价的角度看,租赁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使得公司建筑机械租赁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0%左右。建机本部+天成经营同样改善,判断上市公司整体进入高增长时期:①建机本部与天成同样从事工程机械制造业务,主要为塔机制造,其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房地产、基建等。2018年起,受益于塔机行业回暖及子公司采购规模增长,二者经营逐渐进入正收益通道;②此外,公司近几年持续处理历史包袱,对收购商誉及应收账款坏账等进行计提,判断截至2019年底,本部及天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将基本得到解决,利润端逐渐释放弹性。 19年塔机租赁景气度持续,新签单价格指数锁定今明年利润:①国内塔机行业经历了2012-14年的非理性增长和2015-17年的历史包袱消化阶段,自18年起进入稳步增长期。相应的,塔机租赁服务市场也恢复元气,租金处于稳定通道。根据庞源租赁官网披露,反应其塔机租金的新单价格指数从18年初的1000左右逐步上升至年末的1300左右,并于19年中上升至1500左右;②考虑到从签单到设备启用周期+设备实际使用周期,公司新签订单兑现到收入存在1-1.5年时滞,因此现在的高租金一定程度上锁定了今明年的利润情况;③展望未来,在装配式建筑趋势叠加安全要求、环保政策、税务规定趋严背景下,行业整体价格指数有望维持稳定增长或在合理范围区间内震荡,以庞源代表的行业龙头基于其低融资成本、高资产规模壁垒、持续积累的项目服务经验等优势,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强。 长期来看,租赁服务兼具金融与服务属性,庞源租赁持续扩张资产规模强化竞争优势:①与传统融资租赁、经营租赁不同,租赁服务业兼具金融与服务属性。就金融属性而言,其关键竞争力在于合理利用融资渠道和杠杆优势,以低成本的资金扩张自身资产规模,实现收入规模扩大;②当前塔机租赁市场规模超千亿,庞源市占率仅3-4%,给庞源预留了足够的规模扩张空间。我们判断未来几年庞源将保持一定强度的设备采购规模,支撑公司长期发展;③从融资渠道来看,上市公司前期与陕煤财务签订《金融服务协议》,后者将为其提供一系列存款、结算、信贷及其他金融服务,有利于公司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投资建议:考虑到庞源租赁资产规模持续提升、新单价格保持高位锁定未来两年利润,且建机本部+天成经营大幅改善,预计公司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是33.5亿元、43.4亿元和55.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8.1、11.4亿元,10月15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6.5、10.7、7.6倍。给予公司20年12倍PE,目标市值97亿,目标价11.76元,给予“增持”评级。
上海机电 机械行业 2019-09-02 18.15 22.49 76.67% 18.34 1.05%
18.34 1.05%
详细
中报业绩低于预期,不改坚定推荐 2019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37亿元,同比增长4.15%,归母净利润6.11亿元,同比增长-6.57%,低于预期。盈利能力方面,中报毛利率16.69%,较去年同期下降3.31pcts;销售净利率8.81%,较去年同期下降1.76pcts,我们判断认为这主要因订单交付确认收入滞后影响。期间费用率7.82%,较去年同期下降1.02pcts,主要受益于经营效率提升,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率同比改善。 维持对电梯行业已迎来量和盈利能力共振向上的判断 进入2018年4季度后,房屋施工面积增速和电梯产量增速迎来一段较强的上行。截至2019年6月房屋施工面积增速和电梯产量增速分别回升至9.0%和18.1%。2015-2018年为房地产库存去化阶段,施工面积增速持续低位,2018年四季度后我们观察到施工面积增速回升,带动对电梯的需求,主要因房地产库存降至低位及2017年后期房销售面积占比升至84%,创历史新高,房地产企业面临较大的施工交房压力。 2016年-2018年行业竞争加剧,电梯价格下调,同时叠加钢材价格持续上行,严重侵蚀电梯行业盈利能力。我们认为,经过去3年盈利能力持续受到挤压,电梯价格将受到成本支撑,再继续大幅跌价的可能性已较小。同时根据中信建投钢铁团队的分析判断,2019年钢材全年均价有望较2018年全年均价下行,我们判断2019年开始电梯行业盈利能力将得到修复。 老楼加装梯快速推进,“一站式加装电梯服务”获取强竞争力 2019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要大力进行改造提升,更新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支持加装电梯”。支持老楼加装电梯连续两年被国务院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凸显出政府对此项惠民工程的重视,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17个省份出台加装电梯补贴政策,每台电梯补贴金额集中在10-25万左右。2018年全国完成老楼加装梯1万台,预计2019年将达1.8万台,同比增长80%左右。其中,2018年公司完成老房加装电梯3000台,正积极探索并推出“一站式加装电梯服务”,即“为有加装电梯需求的居民提供‘前期 专业代办手续、中期加装设计建造、后期电梯安装维保’的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至2019年底,上海三菱电梯争取在全国范围推出30家一站式服务中心。公司将充分受益于老楼加装梯市场的推进。 投资建议:下调公司2019-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2.95/256.4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6/17.9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1/1.75元,维持目标价24.75元/股,对应2020年P/E分别为14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房地产施工面积不及预期;2)钢材价格下行不及预期;3)旧楼加装进展不及预期。
康力电梯 机械行业 2019-08-28 8.19 7.59 6.45% 8.62 4.87%
8.75 6.84%
详细
营业收入增速反转,盈利能力改善 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7.04亿元,同比增长17.54%,较1Q提升13.15pcts;毛利率28.50%,较去年同期提升2.15pcts,主要受益于下游房地产行业需求回暖及国家基础设施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提速以及主要原材料钢材价格下降,验证年初以来我们的判断。截止中报,公司存货9.04亿,同比增长25.26%,预收款9.32亿,同比增长24.22%,公司在手订单56.75亿,同比增长11%,保障下半年及明年业绩增长。 电梯行业拐点已至,2019年将景气上行 2019年1-6月电梯累计产量46.30万台,同比增长18.10%,验证我们的判断2019年电梯行业将景气上行。2015-2018年为房地产库存去化阶段,施工面积增速持续低位,2018年四季度后我们观察到施工面积增速回升,带动对电梯的需求,主要因房地产库存降至低位及2017年后期房销售面积占比升至84%,创历史新高,房地产企业面临较大的施工交房压力。 2016年-2018年行业竞争加剧,电梯价格下调,同时叠加钢材价格持续上行,严重侵蚀公司盈利能力,公司毛利率由2015年的36.75%下降到2018年的26.03%。我们认为,经过去3年盈利能力持续受到挤压,电梯价格将受到成本支撑,再继续大幅跌价的可能性已较小。同时根据中信建投钢铁团队的分析判断,2019年钢材全年均价有望较2018年全年均价有10%左右的下滑空间,我们判断2019年公司盈利能力将得到修复。 老楼加装电梯有望快速推进,将进一步边际提升行业景气度 2019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要大力进行改造提升,更新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支持加装电梯”。支持旧楼加装电梯连续两年被国务院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凸显出政府对此项惠民工程的重视,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17个省份出台加装电梯补贴政策,每台电梯补贴金额集中在10-25万左右。2018年完成老楼加装梯1万台,预计2019年将达1.8万台,同比增长80%左右。我们判断随着老楼加装梯样板的树立及相关模式全国推广,判断老楼加装梯有望快速推进,进一步提升电梯行业景气度。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9-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32/41.7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6/3.6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7/0.46元,给予2019年P/E分别为33倍,目标价9.0元/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房地产竣工面积不及预期;2)钢材价格下行不及预期;3)旧楼加装进展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