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千琳

华泰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570518060004...>>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9-04 12.25 7.76 -- 15.53 26.78%
28.38 131.67%
详细
销量表现超越行业,盈利有望改善公司8月30日发布半年报,1H20实现营收328亿元(同比+10%),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216%);扣非归母净利润-26.2亿元(同比+10%)。其中Q2营收212亿元(同比+53%),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1472%),扣非归母净利润-8.2亿元;公司Q2归母净利润符合此前业绩预告(Q2归母净利润13.7~23.7亿元),主要原因是疫情期间零部件降本幅度较小,三元催化剂涨价使成本上升。我们认为公司销量增速有望持续超越行业,随着降本逐步落实,归母净利润下半年有望逐季改善,预计2020-2022年EPS为1.20/1.05/1.21元,维持“买入”评级。 Q2销量表现超越行业,加强费用控制公司Q2收入改善主要原因是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整车销量52.8万台,同比+40.3%,表现超越行业(中汽协数据,Q2乘用车销量同比+2%)。公司加强费用控制,Q2销售费用率2.9%,同比-1.2pct;管理费用率3.6%,同比-1pct,加强了对职工薪酬等费用的控制;研发费用率3.6%,同比-2.5pct,加强了对研发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的控制。公司Q2产生了14.1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主要来自交易性金融资产升值。 1H20销量逆市增长,自主与长安福特销量亮眼1H20,公司实现批发销量83.1万台,同比+1.3%。其中长安自主(未上市)销量42万台,同比+7.2%;长安福特(未上市)销量9.7万台,同比+29.7%;长安马自达(未上市)销量5.6万台,同比-8.4%。受疫情影响公司整体销量增速放缓,但是长安自主和长安福特销量超越行业,市占率提升。主要原因是长安自主和长安福特处于新车型周期,长安自主CS75P、UNIT等新车型、逸动P等新车型维持较高销量水平,长安福特新车锐际、探险者、等销量表现均较好,长安林肯推出了第一款国产车型冒险家。我们认为长安自主与长安福特新车型周期有望延续。 上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长安自主和长安福特均进入强车型周期,销量和盈利均有望出现较大改善。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58/50.5/58亿元,对应EPS为1.20/1.05/1.21元。可比公司2021年平均估值17倍PE(Wind一致预期),考虑到公司以合资品牌为主,估值应该更偏向于合资车企上汽集团,给予公司2021年14倍PE估值,上调目标价目标价至14.7元(前值13.53~13.9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乘用车销量不达预期,新车型销量不达预期。
中国汽研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9-04 14.25 15.23 -- 13.89 -2.53%
18.53 30.04%
详细
Q2归母净利润高增长,智能驾驶业务检测空间大 公司8月28日发布半年报,1H20实现营收15.4亿元(同比+42%),归母净利润2亿元(同比+5%);扣非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7%)。其中Q2营收10.5亿元(同比+80%),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44%),扣非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49%);公司Q2归母净利润高增长,主要原因是重卡和工程机械行业维持高景气度使公司产业化制造业务快速增长。信息安全检测、功能安全检测、智能驾驶检测等新技术发展有望为公司带来长期成长,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EPS0.56/0.64/0.72元,维持“增持”评级。 技术服务业务稳健增长,产业化制造业务拉动营收攀升 Q2公司收入高增长主因公司产业化制造业务抓住重卡、工程机械行业高景气的机遇,销量快速增长。Q2毛利率22.6%,同比-5.8pct,主因毛利率较低的产业化制造业务收入占比提升以及在建工程转固带来折旧费用增加。Q2销售费用率2%,同比-0.5pct,管理费用率4.4%,同比-2.1pct,主要因为收入增长带来规模效应。技术服务是公司利润主要来源,主要体现在母公司报表的收入和利润中。公司Q2实现母公司报表收入3亿元,同比+24%,母公司净利润1.1亿元,同比+24%,技术服务业务主因业务拓展和广州公司、焦作公司并表。 智能驾驶检测等新技术发展,公司长期成长有望 2019年底,公司智能网联基地正式落成。Q2公司完成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测试系统驾驶机器人工程样机开发,并进入道路试验验证阶段。我们认为智能网联汽车检测是发展的核心环节,智能网联汽车的检测业务有望成为公司中长期的增长点。公司投资了重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孵化平台,聚焦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产业相关检测、咨询等科技服务项目。 上调目标价至16.00元,维持“增持”评级 短期重卡高景气度有望延续,公司产业化制造业务有望受益,风洞实验室项目投产,有望增厚公司业绩;长期来看智能驾驶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测试有望使公司检测业务维持较快增长。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54/6.30/7.13亿元,EPS分别为0.56/0.64/0.72元,同行业可比公司21年平均估值27XPE(Wind一致预期),考虑到公司业绩弹性略弱于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1年25XPE估值,上调目标价至16.00元(前值10.83~11.40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我国汽车销量增速不及预期,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9-02 18.59 24.57 61.33% 20.60 10.81%
28.80 54.92%
详细
Q2业绩超预期,销量和归母净利润有望逐季改善公司8月27日发布半年报,1H20实现营收2837亿元(同比-25%),归母净利润83.9亿元(同比-39%);扣非归母净利润71.8亿元(同比-43%)。 其中Q2营收1778亿元(同比+1%),归母净利润72.7亿元(同比+32%),扣非归母净利润64.9亿元(同比+33%);公司Q2归母净利润高于我们预期(华泰预期Q2实现归母净利润49.6亿元),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强了销售和管理费用的管控以及产生了11.8亿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随着汽车需求逐步恢复,公司业绩有望逐步改善。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为1.78/2.08/2.28元,维持“买入”评级。 Q2销量回暖,加强费用控制公司Q2收入改善主要原因是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整车销量137万台,同比-2.4%。公司Q2销售费用率4.7%,同比-3.3pct,主要原因是公司执行新收入准则,车贷贴息部分不再计入销售费用,直接抵减收入,而且运输物流和广告宣传费等费用同比下降。管理费用率2.5%,同比-0.3pct,公司加强了对职工薪酬等费用的控制;研发费用率1.5%,同比+0.1pct,公司保持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和智能产品的研发力度。公司Q2产生了11.8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主要来自交易性金融资产升值。 1H20销量下滑,市占率下降1H20,公司实现批发销量205万台,同比-30%。其中上汽大众(未上市)销量58万台,同比-37%;上汽通用(未上市)销量56万台,同比-33%;上汽自主(未上市)销量24万台,同比-22.5%;上汽通用五菱(未上市)销量53万台,同比-28.7%。公司1H在乘用车市场市占率略有下滑,主要原因是缺乏有力的新产品推出,行业竞争加剧。从2020年4月开始,上汽通用逐步将三缸机车型转回四缸,英朗和科鲁泽已经转为四缸车型。 2020年Q4上汽大众MEB工厂有望投产,上汽大众有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突破。2021年上汽奥迪投产在望,公司进一步布局豪华车领域。 上调盈利预测,上调目标价至至27.04元元,维持“买入”评级公司销量和归母净利润有望环比逐季改善。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07/242/266亿元(前值205/231/254亿元),EPS分别为1.78/2.08/2.28元(前值1.76/1.98/2.17元),同行业可比公司21年平均估值14.5XPE,考虑到公司业绩弹性略弱于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1年13XPE估值,上调目标价至27.04元(前值26.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我国汽车销量增速不及预期,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潍柴动力 机械行业 2020-09-02 14.77 20.35 10.06% 16.65 11.67%
18.34 24.17%
详细
1H2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1% 潍柴动力8月27日发布半年报,1H20实现收入945亿元(同比+4%),归母净利润47亿元(同比-11%)。其中2Q20实现收入555亿元(同比+22%),归母净利润26.2亿元(同比-3%)。公司1H20的归母净利润低于我们的预期(华泰预测1H20归母净利润55亿元)。我们认为公司1H20归母净利润表现弱于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其海外业务受海外疫情影响明显,且“国六”排放标准升级带来的成本增加所致。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1.27/1.48/1.59元,维持“买入”评级。 1H20重卡需求增长强劲 潍柴动力的主要业务集中在重卡产业链,1H20其发动机业务收入224亿元,同比+18%。其整车及零部件业务收入420亿元,同比+11%。我们认为公司1H20重卡相关业务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重卡需求的强劲复苏。1H20中国重卡销量同比+24.0%至81.4万辆。展望2H20,我们认为上述两个驱动因素将继续推动重卡需求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0年重卡销量达到130万辆,同比+11%。 短期因素扰动导致毛利率承压 1H20公司毛利率19.6%,相比1H19的21.7%略有下滑。其中2Q20的毛利率17.6%(2Q19:21.8%)。分产品来看,1H20公司动力总成、整车及相关零部件业务毛利率18.1%(1H19:20.1%),海外业务毛利率23.4%(1H19:25.4%)。我们认为,公司动力总成、整车及相关零部件毛利率下滑主因“国六”升级后成本上升但规模效应尚未显现所致。公司海外业务受疫情冲击明显,1H20毛利率下滑明显,且2Q20亏损1700万欧元(2Q19盈利1.3亿欧元)。 中长期增长潜力不改 尽管公司1H20净利润短暂承压,我们仍然看好公司中长期增长潜力:就重卡业务而言,我们认为随着“国六”排放标准在全国推广,公司“国六”产品的毛利率有望随着规模增长而提升;就海外业务而言,即使在疫情冲击下,公司1H20在手订单仍然实现同比增长9%。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除,公司海外业务有望重回增长轨道,恢复正向利润贡献。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重卡行业的强劲需求趋势,我们将2020-2022年潍柴重卡发动机销量预测上调16%/9%/9%至45.5/43.2/44.4万台。我们将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2%/6%/7%至101/118/127亿元。可比公司2021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为22.8x(前次PE均值为11.8x),考虑到海外疫情影响的消除具有不确定性,我们基于15x2021EPE(前次为15-16x2020EPE),上调公司目标价至22.20元(前次18.60~19.84元)。 风险提示:重卡销量不及预期;利润率不及预期;凯傲受疫情冲击严重。
新泉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9-02 31.41 23.52 -- 34.74 10.60%
34.97 11.33%
详细
商用车与乘用车业务双轮驱动 新泉股份是汽车饰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包括仪表板总成、顶置文件柜总成、门内护板总成等内外饰件,覆盖一汽解放、北汽福田等国内商用车和吉利、上汽、奇瑞等乘用车客户。公司受益于商用车内饰产品升级和集中度提升,乘用车深度绑定吉利,同时有望在2021年供货给特斯拉。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为0.79/1.21/1.70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31.50元。 2022年汽车饰件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6,052亿元 通过我们的测算,2022年全球和中国汽车内外饰件市场规模预计分别为6,052亿元、1,759亿元,并且测算得到2019年自主内饰龙头华域汽车内外饰件市占率约15.4%,新泉股份市占率约为0.5%,汽车饰件行业以外企为主,新泉股份有较大提升空间。对比国内汽车内饰部分上市公司2015-2019年毛利率,我们发现合资整车客户占比较高的常熟汽饰和商用车业务占比较高的新泉股份盈利能力较强,主要是客户结构不同和商用车车内饰件产品毛利率高所致。 核心竞争力在于客户、研发、生产技术和服务上 公司核心客户为商用车和乘用车国内前十大厂商,2015-2019年营收复合增速达35.4%,2017-2020H1前五名客户占比保持在70%以上,业务增长伴随吉利汽车、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奇瑞汽车、北汽福田等客户增长。作为汽车饰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具备同步研发、模具开发、检测试验等方面技术优势,在12个城市设立了生产基地,提高供应效率和准时交付能力,同时在马来西亚设立合资公司,服务东南亚客户,并辐射全球市场。 新产品、新客户持续拓展,拟非公开发行股票扩张产能 公司未来发展重点是:1)内部强调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2)现有客户,通过优质品质和快速响应的服务提高现有产品供应比例,并拓展新产品;3)拓展优质新客户(合资、外资品牌)。根据2020年5月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投资“上海智能制造基地”,服务上海客户,公司预计达产后每年贡献净利润5,600万元;拟投资西安建设生产基地,服务以吉利、陕重汽为主的西部整车厂,公司预计达产后每年贡献净利润3,350万元。 快速成长的自主内饰件供应商,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8/49/63亿元(同比+25%/30%/2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7/5.3亿元(同比+34%/52%/40%),对应EPS分别为0.79/1.21/1.70元,对应PE为38/25/18倍。可比公司2021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为18倍,鉴于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CAGR高于可比公司,综合考虑给予估值溢价,给予2021年PE 26倍估值,目标价31.50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饰件行业前景受制于汽车行业的风险:客户集中较高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华域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8-28 23.11 27.71 53.52% 28.08 21.51%
35.88 55.26%
详细
Q2业绩超预期, 新能源和智能驾驶业务前景广阔 公司 8月 26日发布半年报, 1H20实现营收 536亿元(同比-24%),归母 净利润 13亿元(同比-61%);扣非归母净利润 8.9亿元(同比-68%)。其 中 Q2营收 296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 11.7亿元(同比-23%), 扣非归母净利润 8.8亿元(同比-39%); 公司 Q2归母净利润高于我们预期 (华泰预期 Q2实现归母净利润 8.9亿元),主要原因是产生了非经常性的 投资收益 2.3亿元。 公司的新能源和智能驾驶业务发展前景广阔, 我们预 计公司 2020-2022年 EPS 为 1.60/1.85/2.06元,维持“增持”评级。 疫情导致客户需求下滑, 产能利用率降低导致毛利率下滑 公司 Q2收入下滑主要原因是疫情导致客户需求下滑。 Q2毛利率 13.4%, 同比-1.7pct, 主要因为产能利用率下降,折旧摊销费用占比提升。公司 Q2销售费用率 1.04%, 同比-0.3pct,主要原因是受业务量下降影响,物流费 用下降; 管理费用率 5.9%, 同比+0.2pct; 研发费用率 3.9%, 同比+0.4pct, 公司继续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投入研发。分业务看, H1,内外饰件收入 350.5亿元,同比-21%;金属成型和模具收入 35.7亿元,同比-26%;功 能件收入 99.8亿元,同比-30%;电子电器件收入 19.5亿元,同比-16%; 热加工件收入 2.2亿元,同比-39%。 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业务 根据公司中报, 公司为上汽通用(未上市) 等相关新能源车型稳定供应驱 动电机。华域麦格纳(未上市) 新获通用汽车(GM US, 无评级) 全球 电动汽车平台电驱动项目定点,电驱动系统总成产品预计 2020年 Q4起 实现对德国大众(VOW US, 无评级) 全球电动汽车平台的批量供货。在 智能驾驶方面,公司 24GHz 后向毫米波雷达和 77GHz 角雷达实现对上 汽乘用车等客户的稳定供货, 77GHz 前向毫米波雷达新获上汽通用五菱 (未上市) 配套定点。 延锋公司(未上市) 正与大众等客户合作开发下 一代智能座舱系统。 上调目标价至 31.45元,维持“增持”评级 根据公司中报, 公司多项业务获得奔驰等豪华车品牌配套定点;公司内饰、 座椅、 保险杠、电池盒及车身分拼总成件、稳定杆、悬架弹簧等业务实现 向国产特斯拉(TSLA US) 配套。 我们维持 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至 50.53/58.42/65.05亿元,对应 EPS 为 1.60/1.85/2.06元。 2021年可比公 司 PE 均值为 17倍(Wind 一致预期),给予公司 2021年 17倍 PE 估值, 上调目标价至 31.45元(前值 22.4~24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兴业务研发不达预期,海外业务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行业 景气度下降。
威孚高科 机械行业 2020-08-28 25.10 25.30 33.37% 25.90 3.19%
27.89 11.12%
详细
1H20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6% 威孚高科 8 月 24 日发布半年报, 1H20 实现收入 66 亿元(同比+50%), 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6%)。其中2Q20实现收入38亿元(同比+79%), 归母净利润 8 亿元(同比+37%)。公司 1H20 的业绩略低于我们预期(华 泰预期 1H20 归母净利润 14 亿元),但整体表现仍然较为稳健。我们认为 公司业绩表现稳健主要得益于 1H20 中国重卡需求的强劲复苏。我们预计 公司 2020-2022 年 EPS 为 2.17/2.25/2.34 元, 维持“买入”评级。 1H20 重卡需求增长强劲 威孚高科的燃油喷射系统业务和汽车尾气后处理业务的下游需求主要集中 在重卡领域。 1H20 中国重卡销量同比+24.0%至 81.4 万辆。我们认为有两 个因素促进重卡需求的快速增长: 1)物流运输需求不断增长,物流运输相 关的重卡需求相比工程建设类的重卡需求更具韧性; 2)仅符合国三及以下 排放标准的柴油车淘汰政策力度加码,推动用户提前换车。展望 2H20,我 们认为上述两个驱动因素将继续推动重卡需求快速增长。 汽车后处理业务推动收入快速增长 1H20 公司燃油喷射系统业务收入 27 亿元, 同比+6%,占收入 41%; 汽车 后处理业务收入 33 亿元, 同比+143%,占收入 50%; 进气系统业务收入 4 亿,同比+48%,占收入 5%。汽车后处理业务在“国六”阶段快速增长, 推动公司收入快速增长。就毛利率而言, 1H20 公司毛利率有所下滑,从 1H19 的 23.1%下滑至 17.3%,其主要原因是汽车后处理业务由于原材料 价格上涨,毛利率大幅下滑,从 1H19 的 11.9%下滑至 1H20 的 8.0%。我 们认为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逐渐回归平稳,公司的毛 利率也会相应改善。 国六阶段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展望 2021-2022 年,我们认为公司的经营稳健向好。 得益于重卡需求景气 度的维持,以及“国六”阶段排放标准的逐步推广, 其燃油喷射系统业务 收入有望持续相对平稳;其后处理业务收入在“国六”阶段有望维持较快 增长,且毛利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进气系统业务收入预计也将维持增 长态势。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2 年收入和盈利将维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维持公司 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不变,可比公司 2021 年一致 预期 PE 均值为 12.4x(前次 PE 均值为 9.4x), 考虑到 2021 年公司盈利 水平有望改善, 我们基于 13.0x 2021E PE(前次 10.6~11.0x 2020E PE), 上调公司目标价至 29.30 元(前次 23.00~23.87 元)。 风险提示: 重卡行业景气不及预期;排放标准升级进度和政策执行力度不 及预期;公司经营和外延扩张不及预期。
宇通客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8-28 13.89 14.12 -- 16.66 19.94%
19.00 36.79%
详细
疫情影响客车行业需求,下半年销量有望逐步恢复公司8月24日发布半年报,1H20实现营收76亿元(同比-39%),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91%);扣非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132%)。其中Q2营收48亿元(同比-37%),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45%),扣非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89%)。受新冠疫情、前几年新能源客车提前消费、高铁及私家车等替代品的影响,2020H1国内行业大中型客车需求总量同比下降37%,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受到较大冲击。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为0.46/0.84/0.90元,维持“增持”评级。 1H20销量同比下滑41%,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2pct受新冠影响致行业需求下降,公司1H20累计销售客车1.5万辆,同比下降41%。公司1H20营收同比下降39%,营收下降致费用率上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增长0.1pct、1.8pct。财务费用率下降1.5pct,主要是利息收入增加、利息支出减少。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2pct,占比达8.3%,主要是疫情期间公司并未减少研发投入,较高比例研发投入有助于巩固公司龙头地位。 升级产品技术,竞争力不断提升公司积极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推广新产品,主要是成果有:1)完成国内纯电公交车和公路车“三电”系统的全面技术升级;2)海外布局和推广12米、18米纯电公交产品;3)自动驾驶实现5米微循环公交在郑州常态化运行和12米公交车在郑东新区1号线示范运行;4)完成全新7.7米前置换型产品、海外9米后置、8米前置换型产品上市;5)完成T7纯电动、海外高端公交、海外高端旅游车等产品布局。公司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出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及巩固龙头地位。 下调盈利预测,调整目标价至16.80元,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到疫情冲击,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的影响,我们下调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至10.2/18.6/19.9亿元(前值为21.7/23.6/25.1亿元),对应EPS为0.46/0.84/0.90元(前值0.98/1.07/1.13元)。2021年可比公司PE均值为19倍(Wind一致预期),考虑公司是客车领域龙头,有望凭借新技术(自动驾驶、燃料电池等研发)、成本控制能力实现市占率持续提升,给予公司2021年20倍PE,对应目标价16.80元(前值15.68~17.64元,基于20年16-18倍PE估值),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对客车行业景气度影响,导致行业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公司海外市场扩张不及预期;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
精锻科技 机械行业 2020-08-27 13.74 16.09 74.32% 18.30 33.19%
21.20 54.29%
详细
1H业务受海内外疫情影响,2H有望逐步恢复 公司8月26日发布半年报,1H20实现营收4.8亿元(同比-21%),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55%);扣非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62%)。其中Q2营收2.4亿元(同比-18%),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57%),扣非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72%);公司1H归母净利润低于我们预期(华泰预期1H归母净利润0.62亿元)。Q1国内疫情影响,Q2海外疫情影响出口,我们认为下半年随着乘用车销售回暖,公司收入将逐步恢复。我们预计公司2020-22年EPS为0.43/0.69/0.86元,维持“买入”评级。 1H20营收同比下滑21%,毛利率同比下降4.9pct 1H国内销售实现营收3.4亿元(同比-19%),出口1.2亿元(同比-29%)。受产品价格年降及折旧等因素影响,1H综合毛利率为31.6%,同比下降4.9pct,净利率11.8%,同比下降8.9pct。1H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2pct,疫情影响业务开展;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提升2.0pct、1.8pct,疫情致营收下降而管理、研发费用未同步减少;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86%,致财务费用率提升1.8pct,主要是子公司天津传动项目借款增加利息。 回购彰显发展信心,新能源产品生产线投入使用 根据8月4日《关于回购公司股份实施进展的公告》,公司上半年积极回购,用于员工股权激励,截至2020年7月31日,已完成7525万元股票回购(回购总金额区间为1-2亿元),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根据中报,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电机轴生产线已部分建成,具备正常生产条件,现阶段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新客户拓展,我们认为下半年新能源产品有望贡献收入。 积极拓展新客户、新项目,有序建设新产能 公司拥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上半年新项目进展:1)公司总部获得新立项产品16项,处于样件开发阶段6项,已完成样件提交/小批量生产的项目47项,进入量产的新项目9项;2)子公司宁波电控新立项产品5项,处于样件开发阶段的12项,已完成样件提交/小批量生产项目4项。公司合理布局新产能,拟定向增发募资建设二期,并在重庆设立江洋传动科技,布局西南市场,新产能的有序建设有助于扩大服务范围和提升市占率。 调整盈利预测,给予2021年目标价16.60元,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到疫情对今年收入的冲击、新产能有序建设和众多新产品明后年放量,我们调整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至1.76/2.81/3.48亿元(前值为2.11/2.49/3.18亿元),对应EPS为0.43/0.69/0.86元。可比公司2021年PE均值为24倍(Wid一致预期,前值2020年19倍PE),考虑到公司是精锻齿轮龙头,众多新产品逐步放量,给予公司2021年24倍PE(前值2020年23~25倍PE),给予2021年目标价16.60元(前值:2020年目标价11.96-13.0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自动变速器市场渗透力不达预期;主要客户新车型爬坡不及预期。
新坐标 有色金属行业 2020-08-27 31.68 29.64 54.29% 36.30 14.58%
37.82 19.38%
详细
1H归母净利润正增长,下半年受益于汽车需求回暖 公司8月25日发布半年报,1H20实现营收1.5亿元(同比-4%),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16%);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6%)。其中Q2营收0.9亿元(同比+13%),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34%),扣非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20%);公司1H20归母净利润略高于我们预期(华泰预期1H20实现归母净利润0.60亿元)。 公司未来三年营业收入增长将受益于新产品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为1.56/2.00/2.64元,维持“买入”评级。 1H20销量下滑,毛利率有所提升 汽车行业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致销售量下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优于汽车行业(中汽协数据2020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下降16.8%和16.9%)。公司1H20综合毛利率63.8%,同比提升0.9pct。上半年销售费用率提升0.2pct,主要是加强海外市场开拓力度;管理费用率提升1.4pct,主要是多家子公司尚处于量产前的投资阶段;研发费用率下降1.7pct,主要是本期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影响降低,新研发项目开发周期及阶段较上年不同;财务费用率提升1.2pct,主要是汇兑损失增加。 多个产品进入量产阶段,柴油机产品收入大幅增长 上半年疫情对生产、物流、原材料等多方面产生影响,多个新产品量产抵消了疫情对老产品的影响。根据中报披露,公司多个定点项目进入量产阶段,主要有变速器精密部件、高压泵挺柱、大众EA888、柴油机气门传动组精密部件等进入量产发货。公司的柴油机配气机构产品解决了挺柱与凸轮磨损问题,延长了发动机使用寿命。根据2020年中报,目前公司多个产品处于Deutz、MAN、玉柴、潍柴等客户的不同认证阶段,上半年柴油机产品销售额达2900万元,同比增长43%。 海外工厂逐步进入量产,新产品取得突破 公司海外工厂进展顺利,捷克工厂已迈入量产供货新阶段,墨西哥工厂处于有序建设中。拓展研发方向,加速研发精密电子布局,成功开发了运用于汽车ABS和ESP等系统的核心部件,以及布局新能源汽车及自动驾驶方向,有望成为收入新增长点。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到公司多个产品进入量产和海外工厂进展顺利,我们上调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至1.61/2.07/2.72亿元(前值为1.52/2.02/2.62亿元),对应EPS为1.56/2.00/2.64元。2020年可比公司PE均值为25倍(Wind一致预期,前值19倍),公司是国内冷精锻细分领域龙头,海外工厂建设顺利,多个新产品进入量产,给予公司2020年26倍(前值19~21XPE估值),上调目标价至40.60元(前值36.48~40.3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摩托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贸易摩擦、汇率波动等影响海外业务运营;新产品开发失败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福耀玻璃 基础化工业 2020-08-25 27.60 30.57 -- 36.18 31.09%
44.33 60.62%
详细
Q2业绩略低于预期,产品升级有望带来长期成长公司8月21日发布半年报,1H20实现营收81.2亿元(同比-21%),归母净利润9.6亿元(同比-36%);扣非归母净利润7.9亿元(同比-41%)。其中Q2营收39.5亿元(同比-26%),归母净利润5亿元(同比-44%),扣非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50%);公司Q2归母净利润略低于我们预期(华泰预期Q2实现归母净利润5.78亿元),主要原因是疫情导致海外汽车客户需求下滑,福耀美国和FYSAM公司亏损。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外汽车销量复苏,公司销量有望逐季恢复,产品升级推动公司单车价值量提升,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为0.97/1.27/1.43元,维持“增持”评级。 毛利率同比上升,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公司Q2收入下滑,主因是海外疫情导致客户需求下滑。Q2毛利率37.1%,同比+1pct,主因是FYSAM停工对毛利率拖累减小。销售费用率7.6%,同比+1.1pct;管理费用率13.6%,同比+4.2pct,主要因为修理费和折旧摊销费用增加。研发费用率4.5%,同比+0.7pct,收入下滑导致研发费用率提升。公司H1汽车玻璃业务毛利率32.6%,同比-1.9pct,主要因为折旧摊销费用占收入比例提升;浮法玻璃毛利率36.3%,同比+1.7pct,主要因为外售浮法玻璃涨价。公司H1产生汇兑收益1.28亿元,美国福耀亏损9212万元,FYSAM亏损2亿元,扣除这些影响,利润总额同比-16%。智能化时代到来,产品升级带来汽车玻璃单车价值量提升 公司持续推动产品升级,隔热、隔音、抬头显示、可调光、防紫外线、憎水、太阳能、包边模块化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同比+2.46pct,推动了产品单价提升。公司与京东方(000725CH,买入,4.44~4.97元)在汽车智能调光玻璃和车窗显示等领域进行战略合作,与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未上市)在智能天线与汽车玻璃融合领域展开合作。展望未来,以Model3、UNIT为代表的全景天幕设计有望引领潮流,由于使用玻璃面积增加等原因,全景天幕设计单车价值量远高于传统的全景天窗设计。我们认为产品升级有望带来汽车玻璃单车价值量的提升,助力公司长期成长。 上调目标价至33.02元,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到海外疫情对公司收入的影响,2021年公司FYSAM工厂整合逐步减少亏损以及产品升级带来的毛利率提升,我们下调2020年归母净利润,上调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24.31/31.75/35.90亿元(前值为27.0/30.8/34.8亿元),对应EPS为0.97/1.27/1.43元。2021年可比公司PE均值为26倍(Wind一致预期),给予公司2021年26倍PE估值,上调目标价至33.02元(前值23.18~23.79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冲突加剧;公司海外扩张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
继峰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0-08-21 7.66 8.64 -- 9.15 19.45%
9.71 26.76%
详细
新冠疫情影响上半年业务 公司8月13日晚发布2020年中报:1H20营收66.7亿元(同比-26.7%),归母净利润-3.6亿元(去年同期为1.5亿元),业务受新冠肺炎影响,净利润表现低于我们中报展望中预期的-3.18亿元。虽然1H20受疫情影响,但公司加强内部整合,推进降本增效计划,将有助于公司长久发展。我们下调了盈利预测,调整后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83/4.10/5.72亿元,预计公司2020-22年EPS分别为-0.18/0.40/0.56元,维持“增持”评级。 业务主要受疫情影响,目前已恢复正常经营 新冠肺炎对格拉默影响较大,根据格拉默中报,1H20实现营收7.4亿欧元(同比-30%),净利润为亏损5920万欧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760万欧元。其中乘用车业务营收5亿欧元,同比下降33%,商用车业务2.6亿欧元,同比下滑23%,商用车业务表现好于乘用车。分区域看,亚太区表现最好,同比下滑7.9%,北美区同比下滑39.3%,欧洲、中东及非洲区同比下滑30.9%。国内工厂2月中旬复工复产,海外工厂4月复工复产,我们认为公司2020年下半年生产大概率能够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持续推进全球整合 1H20疫情导致营收下降,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提高0.33、1.17、0.36、1.51pct,财务费用增加主要是汇兑损失增加和借款利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8亿元,去年同期为+6.1亿元,主要是疫情影响现金流入和为了争取供货商降价空间而缩短付款周期。公司推进全球整合计划目的是合理布局产能和提升经营水平,主要措施有:1)调整格拉默组织架构,提高区域经营的效率及客户服务、需求响应能力;2)联合采购,降低采购成本;3)产业布局整合,主要是继峰与格拉默整合。 看好公司长期发展潜力,对新兴品牌持续关注 疫情打乱公司整合格拉默节奏,但2020年上半年也有所收获。根据公司2020年中报,通过整合格拉默研发资源,拓展特斯拉、理想、威马等新兴品牌;通过调整格拉默组织架构、联合采购、优化产能布局,降低集团的采购成本、运营效率,这些措施将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整合格拉默可期,维持“增持”评级 基于公司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我们下调2020年乘用车业务增速和毛利率,调整后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83/4.10/5.72亿元(前值0.63/4.14/5.73亿元),EPS分别为-0.18/0.40/0.56元(前值0.06/0.40/0.56元)。考虑到公司整合格拉默的增长潜力,我们基于2021年PE估值22倍(2021年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PE均值为22倍),给予目标价8.8元(前值8.0-8.8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技术更迭加快和市场竞争激烈的风险;海外业务占比较高,汇率波动的风险;由于文化、体制差异,整合不达目标的风险。
德赛西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8-19 75.69 84.55 -- 76.90 1.60%
86.97 14.90%
详细
新产品放量叠加参股公司Ficha上市,Q2归母净利润高增长 8月13日,公司披露20年中报,H1公司实现营收26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125%;扣非归母净利1.08亿元,同比+133%。其中Q2实现营收14.5亿元,同比+14.4%;归母净利1.74亿元,同比+197%,扣非归母净利6500万元,同比+118%,公司H1归母净利润与此前业绩预告(2~2.3亿元)相符。公司Q2归母净利润高增长,主要原因是新客户、新项目落地量产以及新产品规模化供货,以及参股公司Ficha上市带来非经常性收益。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为0.82、1.24、1.73元,维持“增持”评级。 H1,ADAS和驾驶信息显示系统业务快速增长 H1,公司收入同比+14%,由于海外疫情影响,公司H1海外收入同比-27.6%,但由于国内新客户和新产品订单放量,H1公司国内收入同比+22.5%,国内业务高增长对冲了海外疫情对公司的影响。此外,公司参股的日本图像识别公司Ficha(4052JP)在Q2挂牌上市,公司持有其52.8万股股份,Ficha上市为公司带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7亿元。分业务看,H1,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收入18.6亿元,同比+1.9%;驾驶信息显示系统实现收入2.9亿元,同比+163%;车载空调控制系统实现收入1.34亿元,同比-29.5%;其他产品(ADAS)实现收入3.1亿元,同比+176%。 智能驾驶产品放量,L3级别域控制器量产 公司智能驾驶产品(全自动泊车系统、360度环视系统、T-box产品)、智能座舱产品(多屏互动智能座舱、高清大屏信息娱乐系统、全液晶仪表、显示模组及系统产品)在多家核心客户的众多车型中供货,带动首批新产品研发的效益回收。公司L3级别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IPU03正式量产,配套供货小鹏汽车P7车型,并积极向更多客户推广。全自动泊车系统、5G-V2X产品获得合资品牌项目定点;网联服务事业部助力一汽-大众捷达品牌首次车联网OTA升级。我们认为新产品放量,有望推动公司ADAS业务迅速成长。 深入布局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网联服务,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多种ADAS产品已实现规模化量产,销售额同比增幅超过100%。公司积极搭建智能出行解决方案,多屏智能座舱、360度高清环视和T-Box等产品已配套量产。考虑到公司ADAS业务增长迅速,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净利4.51、6.80、9.54亿元(前值4.28、6.70、8.9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2、1.24、1.73元,同行业可比公司2021年平均估值约69XPE(Wind一致预期),给予公司2021年69XPE估值,上调目标价至85.56元(原目标价49.14~49.92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市场增长不及预期,资产整合速度不及预期,智能驾驶推广不及预期,全球疫情导致下游客户产量不及预期。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8-10 18.20 23.99 57.52% 19.58 7.58%
28.80 58.24%
详细
7月销量持续正增长,上汽通用销量同比增速转正8月6日,公司发布7月销量情况。7月公司实现批发销量45.8万台,同比+4%,产量47.5万台,同比+23%,因为高温休假提前备货,产量有所提升。根据中汽协预测,7月乘用车销量同比+5.3%,上汽销量增速略弱于行业,主要原因是上汽大众和上汽自主批发销量同比下滑。但上汽通用销量同比增速转正,上汽通用五菱同比高增长,为公司整体销量恢复传递了有利信号。我们认为随着行业恢复和公司战略调整进一步深入,公司销量和利润有望逐季恢复,预计20-22年EPS分别为1.76、1.98、2.17元,维持“买入”评级。上汽通用五菱销量高增长,上汽通用销量增速同比转正7月,上汽大众批发销量13.4万台,同比-7.6%,上汽通用批发销量11.3万台,同比+1.1%,上汽自主批发销量5.1万台,同比-2%,上汽通用五菱批发销量13万台,同比+19.8%;上汽大通销量1.6万台,同比+39.7%;上汽红岩销量6510台,同比+62%。上汽通用五菱战略转型后推出了较多新车型,销量情况有明显改善。上汽通用逐步转回四缸机,销量同比转正。上汽自主新车rx5plus新车上市,销量跌幅收窄。细分市场竞争激烈,缺乏有力新品推出,上汽大众销量持续下滑。由于皮卡和重卡景气度较高,上汽大通和上汽红岩销量持续高增长。上汽通用三缸机逐步转回四缸机,回购彰显信心根据公司年报,2019年上汽通用批发销量同比-19%,其中一个原因是三缸机车型不受国内消费者欢迎,上汽通用英朗、威朗等13个车型有三缸机版本。从2020年4月开始,上汽通用逐步将三缸机车型转回四缸,英朗和科鲁泽已经转为四缸车型。7月3日,公司公告(2020-027)拟用自有资金不超过30.34亿元回购5842万~1.17亿股普通股用于股权激励,回购价格不超过25.97元,此次回购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0.5%~1%。我们认为回购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销量和利润有望逐季改善,维持“买入”评级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销量情况正在逐步改善。2020年Q4上汽大众MEB工厂有望投产,上汽大众有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突破。2021年上汽奥迪投产在望,公司进一步布局豪华车领域,未来发展值得期待。我们预计公司2020-22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205、231、254亿元(维持此前盈利预测),EPS分别为1.76、1.98、2.17元,同行业可比公司20年平均估值17XPE(Wind一致预期),考虑到公司业绩弹性略弱于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年15XPE估值,给予目标价26.4元(前值24.64~26.4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我国汽车销量增速不及预期,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旭升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0-08-07 45.06 26.18 104.85% 46.50 3.20%
46.50 3.20%
详细
新能源汽车铝压铸新星,跟随特斯拉快速成长旭升股份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铝压铸零部件的研发与销售,主要产品有变速箱壳体、悬挂系统、电池组外壳等。公司第一大客户为特斯拉,2019年特斯拉占公司收入比例54%。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增长点有:1、主要客户特斯拉推出了Model3、ModelY等放量产品,销量有望迅速提升,公司收入有望快速增长;2、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铝铸件领域,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和正向开发经验拓展更多新能源汽车客户;3、公司拓展了挤压和锻造工艺新产品,新产品投产助力公司成长。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为0.73/1.09/1.45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特斯拉产销量加速上行,助力公司收入扶摇直上特斯拉是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是公司主要客户,2019年为公司贡献了54%的收入。公司向特斯拉销售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电池系统、悬挂系统等配件。特斯拉交付量2016-2019年复合增速达到69%。随着特斯拉海外工厂投产,国产化进程加快,特斯拉逐渐摆脱产能瓶颈,产量加速上升。根据清洁能源和电动车网站测算,特斯拉交付量在2020-2025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21%。据我们测算,2020-2022年,公司来自特斯拉收入复合增速有望达到48%。具有新能源轻量化零部件先发优势,持续拓展新客户公司凭借特斯拉成功进入新能源轻量化零部件供应链,具有新能源汽车领域压铸零部件的先发优势。公司不仅和特斯拉保持深度合作,而且积极拓展新客户,以“北美、欧洲、亚太”三大区域为市场开拓战略,与采埃孚、北极星、长城汽车、宁德时代等开展不同程度的合作。同时,公司重点开发汽车轻量化和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动总成、电力总成、结构件等。这些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储备了新的增长点。立足铝压铸领域,进军锻造、挤压领域轻量化是大势所趋,单车用铝量稳步提升,汽车铝制品行业快速发展。据我们测算,2022年全球和中国车用铝合金市场空间分别为7703亿元、2239亿元,相较于2019年增长15.2%、18.8%,其中全球新能源车车用铝合金市场空间为643亿元,我国新能源车车用铝合金市场空间为308亿元。公司产品线从铝压铸件延伸至铝锻件和挤压工艺产品,拓展产品范围,强化公司竞争优势。我们认为铝锻件产能投产,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新能源车轻量化零部件新星,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收入分别为16.0/23.6/3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4.9/6.5亿元,对应EPS0.73/1.09/1.45元。2021年可比公司平均估值48倍PE,给予公司2021年48倍PE估值,给予目标价52.32元,给予“增持”评级。风险提示:特斯拉产能和销量增长不及预期,汽车销量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政策支持不达预期风险,股东减持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