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臧雄

长江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490518070005...>>

20日
短线
12.5%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锐科激光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2-26 21.44 -- -- 22.38 4.38%
22.38 4.38% -- 详细
事件描述12月 21日,锐科激光子公司湖北智慧光子技术有限公司“黄石智慧工厂”正式投产,激光智能制造产业论坛同时举行。 事件评论 黄石智慧工厂正式投产,助力智能制造与产业链升级。此次锐科激光黄石智慧工厂投产仪式的顺利举行标志着锐科激光生产模式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阶,有望推进激光器及核心器件生产线向高阶“智能化”迈进,打造更高效、更经济的“智慧工厂”。此外,湖北智慧光子技术有限公司与多家供应商共同落址黄石,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联动优势,有望推动激光产业链、供应链、生态链实现优化升级。 入围工信部 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名单。 12月 14日,工信部官网公示了 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名单,公司成为 184家入围企业之一。据悉,本次示范围绕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聚焦“数字领航”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方向,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明确路径和方向。 出口市场需求维持高景气, 黄石工厂投产有望助力公司出海竞争力增强。 23年制造业整体处于弱修复状态,但激光设备出口景气及高功率渗透提速带动激光器赛道需求持续释放。从宏观来看,通用板块仍处筑底过程中, 11月 PMI 为 49.4%,仍在荣枯线以下,随着去库过程持续进行,筑底有望改善。出口来看,23年 11月激光加工设备出口金额 1.86亿美元,同比+26.8%; 1-11月累计出口达 17.74亿美元,累计同比+16.4%,出口额持续创新高且增速维持较高水平。公司作为国内光纤激光器龙头,在切割、焊接等领域持续积累优势并形成领先优势,同时在锂电、光伏等非标定制领域持续发力。公司产品性价比优势显著,有望跟随下游整机厂商出海不断拓展,持续受益出口景气。此次黄石智慧工厂投产,公司技术与产业链优势将进一步扩大,有望加快公司产品出海。 维持“ 买入” 评级。“智造”升级助力公司持续降本,看好公司盈利能力继续提升,期待高功率、海外市场开拓带来业绩弹性。预计 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3、 4.0、 5.4亿,对应 PE 分别为 57x、 33x、 24x。 风险提示 1、制造业修复低于预期的风险;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3、产品降本不及预期的风险。
柏楚电子 计算机行业 2023-12-11 247.39 -- -- 287.48 16.21%
297.00 20.05% -- 详细
1、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总线激光切割系统智能化升级项目”、“超快激光精密微纳加工系统建设项目”等五大IPO募投项目完成投资并结项。目前在投项目包括“智能切割头扩产项目”、“智能焊接机器人及控制系统产业化项目”和“超高精密驱控一体研发项目”等。 2、近日公司官微发布消息,公司与鸿路钢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焊接机器人领域顺利达成合作。 事件评论公司前瞻性布局智能焊接系统,逐步在头部客户端实现突破。1)在产品端,柏楚电子推出的智能焊接系统,集成了机器人控制、数字孪生和视觉技术,是面向弧焊领域深度开发的一体式解决方案,该系统基于模型+专家库驱动的离线编程方式,可实现自动生成寻位路径和焊接路径;通过自主研发的焊接专家软件,可以实现连续焊、包角焊、多层多道、自动寻位、焊缝跟踪、断电恢复、碰撞检测等多种功能,能够灵活处理工件变形,适应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高效完成小批量非标件的加工任务。2)在客户端,此前柏楚电子的智能焊接系统已开始应用于钢构、铁塔、船舶、重工等行业,合作客户包括宏宇重工、八方钢构、中建钢构、中冶钢构等大型钢构企业。近期公司与钢构行业龙头鸿路钢构在智能焊接机器人领域顺利达成合作,有望助力公司智能焊接技术的推进和业务发展。 钢结构行业增长+自动化需求提升推动智能焊接系统发展。1)根据《钢结构行业“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到2025年底,我国钢结构用量达到1.4亿吨左右。到2035年,我国钢结构建筑应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钢结构用量达到每年2.0亿吨以上。按此计算,2022-2025年中国钢结构产量CAGR将达11.4%,将呈加速增长态势。 另一方面,由于钢结构焊接的人工需求和资金投入大,而焊工稀缺,智能焊接需求迫在眉睫,此前鸿路钢构已发布大批量焊接机器人相关项目招标公告。2)视觉、软件等技术加持下,焊接机器人有望从“示教型”向“免示教”进化。焊接工艺非标+钢结构复杂构件决定行业非标定制属性,而由视觉、软件等构成的智能焊接系统有望助力机器人实现免示教焊接,为焊接智能化带来质的突破。 公司募投项目持续推进+产品覆盖面逐步拓展,布局战略清晰。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IPO募投项目,后续将继续推进定增项目投资。此外在业务合作层面,公司11月9日与雷利形成战略合作,围绕伺服电机、直线电机、音圈电机、振镜电机、丝杆等产品序列加强协同创新、加大供需合作。双方的合作将强化柏楚电子在硬件设备方面的市场竞争优势,也反映了公司从上位控制到下位驱动执行产品的完整战略布局。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在今年制造业弱复苏背景下经营持续超预期,同时,第二、第三成长曲线也不断打开,看好公司长期成长。预计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1亿、9.8亿、12.9亿,对应PE分别为50x、36x、27x。 风险提示1、下游激光加工设备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2、高功率市场及切割头、焊接系统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船舶 交运设备行业 2023-12-05 28.48 -- -- 37.88 33.01%
37.88 33.01% -- 详细
公司公告 2023 年三季报,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496.53 亿元,同比+28.8%;归母净利润 25.61 亿元,同比+7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28 亿元,同比亏损。 按此计算, 23Q3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91.28 亿元,同比+31.0%;归母净利润 20.08 亿元,同比+58.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1 亿元,同比亏损。 事件评论 经营改善,接单及交付表现较好。此前公司订单高增,三季度持续交付。经营现金流方面,2023 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净流入 104.9 亿元,同比 2022 年的-47.8 亿元大幅改善;单 Q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净流入 56.6 亿元( 22Q3 为-29.2 亿元),同比明显改善;主要系公司船舶订单交付同比增长,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大幅增长。 订单端,今年上半年公司造船业务共承接民品船舶订单 88 艘/619.17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61.49%;修船业务承接修船 179 艘/11.45 亿元,合同金额完成年计划的 65.43%。截至 2023Q3 末,公司存货达 371.4 亿,环比 Q2 末提升 9.5%;合同负债达 637.44 亿,环比 Q2 提升 13.1%,反映出公司在手订单和新增订单向好。 盈利能力环比提升。 23Q3 公司继续完工交付船舶,随着备货周期内钢材价格下降,材料采购成本降低,毛利率环比改善,单 Q3 公司毛利率达 16.53%。此外,前三季度处置外高桥造船有关海工平台资产产生收益 25.21 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处置资产 19.87 亿元;前三季度公司收到政府补助 4.19 亿元;单 Q3 政府补助 2.01 亿元,均增厚公司利润。 23Q3 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 0.6pct/2.6pct/3.4pct,期间费用率继续改善,随着期间费用率的下降,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23Q3 公司销售净利率达 10.49%。 周期上行趋势不变,盈利中枢有望持续向上。今年以来,我国船舶工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造船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至 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达 878 点,创近十年来新高。当前船厂在手订单充足,排产较为饱满,后续订单将持续交付。此外,转型升级背景下船舶订单结构持续改善,优质订单交付+原材料价格减压,行业利润有望持续上行。公司作为全球造船龙头,有望充分受益行业发展,并凭借自身在规模、技术等方面的壁垒实现更大的业绩弹性。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 2023-2024 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30.32 亿元及 68.94亿元, 2023-2024 年对应 PE 分别为 41 倍及 1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新接订单价格弹性不及预期。供需缺口叠加高附加值船型订单占比提升背景下,我们预计公司新接订单价格有望持续上行,从而带动业绩增长;而如果新接订单价格弹性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未来几年公司交付船舶的价格,从而对公司未来的收入与利润造成不利影响。 2、大宗商品降价情况不及预期。去年下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下滑,由于钢材在船舶造修成本中占据一定比重,大宗商品价格下滑有望驱动利润上行,但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仍在波动,若未来大宗商品价格上行或下行幅度有限,将对公司的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徐工机械 机械行业 2023-11-30 5.46 -- -- 6.29 15.20%
6.29 15.20%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三季报,2023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6.70亿元,同比下降4.51%;归母净利润48.39亿元,同比增长3.50%;扣非净利润43.71亿元,同比下降7.39%。 按此计算,20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93亿元,同比下降3.83%;归母净利润12.50亿元,同比增长23.82%;扣非净利润9.97亿元,同比下降9.35%。 事件评论国内周期探底阶段,出口与新兴业务助力平滑周期波动。2023Q3国内周期仍处于探底阶段,受下游地产基建开工不足、政策起效仍需时间等因素影响,工程机械需求疲软,2023Q3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履带吊行业销量同比下降30%/17%/16%。同期,公司营收增速仅小幅下滑,或主要系出口及新兴业务持续推进影响。2023H1公司整体国际化收入同比+33.5%,战略新兴产业收入同比+44.5%,其中高机/矿机业务营收同比分别增长56.43%/40.86%。出口及新兴业务业绩增量贡献突出,助力公司平滑周期波动。 结构优化叠加降本控费,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3Q1-3,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22.9%,同比提升2.68pct;实现销售净利率6.71%,同比提升0.39pct;公司盈利能力同比提升,主要受益于营收结构优化、降本控费措施持续推进、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因素。其中,2023Q3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23.01%,实现销售净利率6.36%,净利率环比略降0.78pct主要系汇兑损失影响,从财务费用率可以看出,2023Q3公司财务费用率为2.88%,环比增加5.32pct,对利润率造成显著影响。 全球化、、多元化持续推进,强化经营管理提质增效。公司海外市场拓展持续推进,2023H1公司国际化收入同比+33.5%,收入占比提升至40.75%,其中,非挖产品板块的高机、铣刨机械、消防车增长超300%,全地面、随车吊等增速超100%,履带吊、矿挖等增速超50%。与此同时,公司新兴板块进展显著,在行业下行期提供了重要增量,2023H1公司战略新兴产业收入同比+44.5%,占营收比重达23.99%,其中,高机/矿机业务营收同比分别增长56.43%/40.86%,新能源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27倍。此外,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在保证收入业绩的同时紧抓回款,3季度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均有一定压降。整体而言,随着政策逐步落地、国内周期有望迎来复苏,叠加海外及新兴业务板块持续发力,助力公司维持较快增速。 预计公司2023-2024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61.74亿及77.27亿元,2023-2024年对应PE分别为11倍及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基建、地产投资增速低于预期;2、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三一重工 机械行业 2023-11-30 12.97 -- -- 14.30 10.25%
14.30 10.25%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三季报, 2023Q1-3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561.36 亿元,同比下降 5.08%;归母净利润40.48 亿元,同比增长 12.51%;扣非净利润 42.29 亿元,同比增长 38.84%。 按此计算,2023Q3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62.22 亿元,同比下降 15.05%;归母净利润 6.47 亿元,同比下降 32.78%;扣非净利润 3.66 亿元,同比下降 56.48%。 事件评论 受国内周期探底及行业出口增速回落影响, 23Q3 收入同比下降。 今年以来终端开工需求持续疲弱, 2023Q1-3 挖机累计销量为 14.9 万台,同比下滑 25.7%; 23Q3 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履带吊行业销量同比下降 30%/17%/16%;同时,Q3 非挖设备仍旧保持较快增长,但挖机出口在高基数基础上增速转弱。国内需求低迷+出口增速边际转弱,导致公司 23Q3收入同比下降。 毛利率连续 7 个季度环比上行,汇兑损益导致 Q3 单季业绩阶段承压。2022Q1-2023Q3,公司毛利率连续 7 个季度环比上行,由 22.17%提升至 29.19%,累计提升 7pct,海外收入占比提升是重要原因, 2023H1 公司国际销售收入占比已提升至 56.88%,海外业务毛利率明显高于国内,同时,降本增效、原材料价格下降等也有一定推动。 2023Q3,公司销售净利率 4.06%,同比下降 1.18pct,环比下降 4.86pct,主要系汇兑损益影响与政府补助减少所致。其中,锁汇操作产生的远期外汇合约收益计导致公司 Q3 业绩短期承压。 下行期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期待国内周期企稳修复及国际化战略持续推进。本轮下行期公司严控风险,保证回款水平,逾期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保持健康发展。目前国内周期仍在底部位置,伴随刺激政策逐步落地起效,下游地产基建开工有望好转,进而带动工程机械行业需求回暖;同时,国际化仍是公司重要增量来源,公司当前欧美市场份额仍较低,伴随公司竞争力不断增强、海外投入力度加大,预计出口仍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公司土方机械、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均保持国内市占领先,下行期积极推进全球化、电动化、数智化,提升核心竞争力,随着国内周期有望企稳回升,海外业务持续推进,看好公司长期发展潜力。预计公司 2023-2024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53.34、 74.83 亿元,对应 PE 为 23、 1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国内需求修复不及预期。公司主导产品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等与国内下游行业需求相关性较强且周期特征较为明显,若国内需求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公司主导产品销售表现,对公司经营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2、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公司近年来海外布局投资力度不断加强,出口成为公司业绩增长重要驱动力,若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将对公司业绩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恒立液压 机械行业 2023-11-21 55.27 -- -- 57.47 3.98%
58.76 6.31%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三季报,2023Q1-3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3.44亿元,同比增长7.18%;实现归母净利润17.54亿元,同比增长0.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90亿元,同比增长0.35%。 按此计算,2023Q3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92亿元,同比下滑6.92%;实现归母净利润4.75亿元,同比下滑31.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47亿元,同比下滑33.74%。 事件评论挖机业务继续承压,非挖业务及海外助力平滑周期波动。今年以来终端开工需求持续疲弱,2023Q1-3挖机累计陬量为14.9万台,同比下滑25.7%,其中2023Q3挖机累计陬量同比下滑30.1%,主要系内陬低迷及外陬增速转负。受此影陞,公司挖机业务或有所承压,主要体现在市场份额陒对较高的挖机油缸和小挖泵阀方面,但中大挖泵阀由于市占率提升预计陒对较好。与此同时,公司平台化效应不断增强,2023H1公司海工海事、高空作业平台用摆动缸、工业类非标油缸快速增长,高机、农机领域也持续取得进展。国内外来看,上半年公司国内营收同增约9%,海外业务营收同增43%。非挖业务及海外市场持续拓展助力公司平滑周期波动。 毛利率实现同环比提升,汇率对业绩拖累明显。2023Q3公司实现陬售毛利率42.96%,环比提升6.14pct,同比小幅上行,或主要系1)非挖业务持续拓展,营收结构优化;2)原材料降本带动毛利率提升。但净利率方面,2023Q3公司实现陬售净利率25.12%,环比下滑7.2pct,同比下滑9.0pct,主要系汇率变动的影陞。汇率影陞下,公司2023Q3财务费用率为-1.1%,同环比分别增加7.2pct、13.3pct。 挖机周期见底有望修复,非挖及海外业务持续拓展,期待公司募投陠目放量。当前国内挖机行业基本见底,随着刺激政策逐步落地起效,叠加更新替换周期来临,挖机行业有望逐步企稳修复,从而带动公司挖机油缸及小挖泵阀业务复苏;同时,公司平台化布局持续推进,一方面积极提升中大挖泵阀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不断丰富产品陑,开拓非挖业务市场空间,在非标油缸及通用泵阀、通用马达方面持续获得业绩增量。此外,公司墨西哥陠目及陑性驱动器陠目有望在明年陆续投产,继续完善非挖及海外业务布局,并为公司长期增长提供驱动力。 预计公司2023-2024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3.97亿、29.24亿元,对应PE分别为33倍、27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汇率波动风险;2、国内需求修复不及预期风险。
国茂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3-11-17 13.99 -- -- 14.20 1.50%
14.20 1.50% -- 详细
事件描述11月8日晚,公司发布公告,以现金形式收购摩多利智能传动65%的股权,标的公司估值3.15亿,交易对价2亿元,并承诺标的公司2023年、2024年、2025年累计实现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0.21、0.44、0.72亿元。 事件评论此次收购可补全公司产品线,打开新成长空间。摩多利主营产品为精密行星减速机,广泛应用于激光切割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机械手、锂电池设备、光伏设备、印刷设备等中高端装备领域。根据QYResearch,2022年全球行星减速器销量为540.15万台,市场规模为12.03亿美元,其中国内市场销量231.91万台,市场规模为5亿美元。公司此前聚焦于通用减速机的齿轮减速机、摆线针轮减速机两大业务条线,并横向拓展了专用减速机、工业齿轮箱、谐波减速器领域,平台化效应逐步显现,通过本次收购则可补全精密行星减速机产品线,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矩阵和下游应用,同时也打开了新成长空间。 产品协同+共用销售网络,有望推动公司与收购标的实现协同发展。在产品端,摩多利产品与公司现有业务尤其是谐波减速器业务在产业上具有一定协同效应,有利于加强与下游客户的产业互动。在销售端,公司现有成熟、完善的营销网络有助于标的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此外,摩多利2016年即在法国成立合资公司ReckonDrivesInternational,向海外高端客户推广产品,因此在欧洲有运营多年的销售渠道,也可助力公司拓展欧洲市场。 摩多利具备较强的高端精密行星减速机竞争力,有望助力国产替代。目前精密行星减速机高端领域基本由海外厂商主导,2022年,行星齿轮减速器进口均价达384美元,而出口均价仅15美元,反映目前高端行星减速机产品市场国产供给明显不足。摩多利经过多年的技术开发与工艺积累,具备成熟、先进的高精度行星减速机生产技术与工艺方案,并已建立起规模化的精密行星减速机产线与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高精度行星减速机领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有望通过与收购标的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推动国产替代。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平台化效应逐步体现,专用/高端减速机持续发力,看好公司与收购标的协同发展及盈利能力逐步改善。预计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1、5.2、6.3亿,对应PE分别为28x、22x、18x。 风险提示1、制造业修复不及预期的风险;2、专用减速机、高端减速机开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科德数控 机械行业 2023-11-17 66.00 -- -- 82.77 25.41%
84.37 27.83%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93亿元,同比+41.62%;实现归母净利润0.65亿,同比增长94.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5亿,同比增长116.00%。据此计算,2023Q3公司实现营收0.92亿,同比+39.15%;实现归母净利润0.17亿,同比+191.1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4亿,同比+137.60%。 事件评论新接订单继续维持高增,军工优势行业持续发力。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新增订单同比增长约90%,其中Q3新增订单同比增长约85%,继续维持高增。伴随充裕的在手订单确认收入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公司业绩继续维持高增长。订单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前三季度新接机床订单单价继续提升至212万元/台,主要受益于高附加值的五轴卧式铣车复合机床(占比25%)、五轴卧加机床(占比约7%)、叶尖磨(占比约5%)等产品订单占比提升。同时,对新增订单拆分看,航空航天占比约59%、兵船核电占比约9%,机械设备占比约15%,能源占比约7%、汽车占比约6%。其中,军工优势行业继续发力,航空航天订单金额同比增长104.19%,贡献重要增量。 海外市场拓展迅速,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向好。随着公司产能不断释放,批量采购零部件已具备一定价格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受益毛利率更高的出口业务占比提高,公司毛利率水平继续提升。2023Q3公司毛利率达45.32%,同环比分别提升6.41pct、0.20pct。 公司海外业务拓展迅速,2023年前三季度海外新增订单同比增长约155%,订单增幅显著。公司前期组建专业团队拓展海外市场,不断丰富产品类型,适应多国家、多区域、多行业需求,已打开海外销售渠道,后续海外市场有望继续成为公司订单重要增量。 细分领域多点开花,持续拓品类、拓应用,夯实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系列化五轴数控机床产品已在四大航空航天集团所属30余家用户单位广泛运用,今年与黎阳国际、三角防务等新客户首次建立合作关系,并持续推出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整机产品。其中,去年叶尖磨新品今年又获新单。上半年公司推出新产品五轴高速桥式龙门加工中心,针对大型叶盘类零件、整体式叶轮等高难度零件提供高效加工方案。民用领域发展态势同样较好。在汽车领域,公司针对传统车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均有解决方案布局,今年江浙一带规模化汽车零部件配套厂商已采购公司卧式加工中心用于新能源汽车车架、新能源汽车仪表板模具和新能源电池框架的加工等。同时,在能源领域,公司与重庆通用工业首次建立合作关系,蒸汽压缩机叶轮、冷水机组叶轮等部件加工方案持续获得民用重点客户认可。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完善产业链的机床整机企业。当前公司持续推进产能建设落地,远期预计实现1160台高端机床+德创系列整机及1300套电主轴产能。产能建设逐步落地+一体化布局有望打开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3-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1.81亿,对应PE分别为62x、38x。 风险提示1、五轴机床下游运用渗透不及预期;2、公司五轴机床在航空航天、军工、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突破不及预期。
拓斯达 机械行业 2020-03-23 57.99 -- -- 63.75 9.93%
80.33 38.52%
详细
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龙头,3C为主大客户战略加持 公司以注塑机配套设备为开端,逐步拓展到各类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的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2016-2019年营收复合增速为57%,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36%,市占率有望持续提高。目前,公司已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工业机器人核心控制技术,并参股共同研发伺服系统,研发及技术人员占比超过40%。 公司业务大部分有定制化性质,将销售人员拜访作为获得订单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随着公司规模扩张,销售人员逐年增加,人均产值持续增长。2018年下半年公司调整组织架构,新增大客户拓展部负责大型项目类产品销售,由客户经理、方案经理、交付经理的铁三角组成。面对18Q3-19Q3行业整体下行,公司营收逆势增长,有效拓展伯恩光学、立讯精密、比亚迪等客户。 分业务看:1)工业机器人及系统集成能够减少劳动用工、提高生产效率,公司主攻3C行业,凭借整体解决方案形成较强竞争力;2)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实现能源在线监控、节能改造,2018年以来收入高速增长,成为大客户的突破口;3)辅机和机械手主要是注塑行业相关的标准品,增长稳健。 自动化持续渗透长期景气,国内有望底部复苏 自动化下游涵盖几乎所有涉及人工作业的工业制造业行业,而工业机器人是完成自动化升级改造的必需设备和基础设施。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机器换人”经济替代效应逐渐显现,而随着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解决方案生态圈逐渐扩大,汽车以外的传统制造业市场潜力有望充分释放。 2018年国内自主品牌机器人在总销量中占比为27.88%,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其中多关节机器人增长更快,结构上向高端优化。国内自动化市场自2018年年中开始走弱,下行阶段已持续超过1年半,行业底部复苏可期。 此外,消费电子代工厂资本开支呈现周期波动,2020年有望较大幅度回升。 参股工业互联网平台,疫情期间积极拓展口罩机业务 19年8月,公司公告与实控人共同投资设立工业互联网平台驼驮科技,公司参股20%。驼驮网致力于成为最受工业制造企业信赖的设备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新冠疫情期间,公司在相关技术储备下积极拓展口罩机业务。截至3月初已出货300套以上,为国内实际出货量较大的企业之一。 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前景,预计19-21年归母净利润为1.95亿、4.46亿和4.01亿,PE为42倍、18倍和21倍,给予“买入”评级。
中联重科 机械行业 2019-11-20 6.16 -- -- 6.42 4.22%
6.94 12.66%
详细
新一期大规模员工激励计划接续推出,绑定核心优秀员工立足长远发展。公司拟使用前期回购的4.96%A股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对象包括核心管理层人员及骨干员工等不超过1200人,其中董监高16人合计持有份额占总额的33%。股票受让价格为2.75元/股,筹集资金总额上限约10.74亿元。持股计划存续期48个月,股票锁定期最长36个月,按照40%:30%:30%的比例分三年解锁。公司2017年曾推出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涉及激励对象超1200人,此次推出新一期的大规模员工激励计划是公司长期坚持利益共享、公司与个人共同发展理念的延续,有助核心经营管理团队稳定性和激励机制发挥,推动公司迈入新的增长轨道。 解锁条件设置体现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理念,业绩保底考核条件无碍业绩增长超预期可能。本次员工持股解锁条件为:以2017-2019年归母净利润算术平均值为基数,2020年净利润增长较基数不低于80%;2021年净利润增长较基数不低于90%,或2020-2021年累计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70%;2022年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00%,或2020-2022年累计净利润增长不低于270%。根据我们2019年业绩预测42.13亿元测算,对应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解锁条件分别约45.39、47.91和50.43亿元,再考虑期间公司持股计划费用摊销合计约12.55亿元,则三年实际需完成累计利润约156.29亿元。对于工程机械周期行业而言,解锁条件的设置体现了公司长期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同时,基于工程机械后周期产品增速更高且更新周期滞后作用下持续增长确定性更强,以及公司市占率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机制革新的逻辑,我们认为公司实际业绩释放存在超预期可能,并不会受限于业绩保底考核条件。 工程机械后周期设备持续景气,公司传统三大主业齐头并进市占率不断提升,新兴AWP、土方机械全速推进接力成长。预计公司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13、54.56亿元,EPS分别为0.54、0.69元/股,对应PE分别为11倍、9倍,继续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浙江鼎力 机械行业 2019-11-04 60.97 -- -- 69.10 13.33%
75.59 23.98%
详细
国内市场受益行业高景气继续高增长,关税加征仍致北美销售承压。主要受益国内高空作业平台行业高景气持续,作为行业第一梯队龙头,预计前三季度公司国内市场销售在去年较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高增长趋势。海外市场来看,美国加征关税致公司上半年北美市场营收同比下降约54%,预计单3季度北美市场销售仍受关税加征影响有所下滑,同时,欧洲、亚洲市场在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推动下有望延续上半年高增长势头。总体而言,公司国内外市场销售结构不断优化,具备高成长潜力的国内市场销售占比在2019H1的51%水平上有望继续提升,同时,海外市场销售结构也在优化,伴随欧洲、亚洲市场崛起,对传统北美市场依赖下降,且在关税豁免预期背景下,公司北美市场销售有望迎来复苏。 Q3单季毛利率环比小幅下滑,降本控费力度持续增强。Q3单季公司毛利率环比下滑1.16pct至39.61%,主要或受美国关税征收影响。同时,公司持续加强精益管理,着力增强降本控费力度,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降至7.06%,其中销售费用、财务费用降幅较大,从而推动公司前三季度净利率升至30.69%创历史新高。 新臂式产品终端反馈良好不断突破,明年高端臂式项目投产有望推动公司新一轮成长。公司剪叉产品性能持续升级,目前已跻身一线品牌行列,租赁商和终端客户口碑良好,同时,新臂式产品推广获市场广泛认可,未来有望逐步突破宏信设备等租赁商龙头。目前,国内臂式占比仅约10%,远低于欧美市场的30%-40%,国内市场未来几年仍将是高速成长的蓝海市场,明年募投项目新产能投放后有望推动公司新一轮成长。 预计公司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8、7.86亿元,以最新股本计算,EPS分别为1.70、2.27元/股,对应PE分别为37倍、28倍,维持“买入”评级。
中国中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19-09-03 7.28 -- -- 7.82 7.42%
7.82 7.42%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 2019年中报:上半年营业收入 961.47亿元,同比增长 11.42%,归母净利润 47.81亿元,同比增长 16.19%;其中 2季度营业收入 564.79亿元,同比增长 5.83%,归母净利润 30.00亿元,同比增长 5.40%。 事件评论 2季度收入保持增长,增速有所下降,主要源于铁路装备同比增长放缓及新产业的下滑。或由于 1季度签订的大额动车组高级修订单开始执行,2季度动车组收入增长较快,而与此同时基于货运的机车和货车收入出现下滑。新产业收入有所下滑或由于宏观经济影响。城轨业务营收保持同比 35%以上的增长。 上半年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 0.79pct,其中 2季度同比下滑 0.84pct。铁路装备、城轨、新产业的毛利率均同比下降 1个百分点以上,其中铁路装备主要由于动集交付带来的结构变化,城轨业务是由于低毛利率的工程总包占比提升,新产业也源于业务结构调整。 2季度期间费用率同比有所下降,其中销售和管理费用率有所上升,研发和财务费用率较大幅度下降。叠加资产减值损失的同比下降,共同抵消毛利率下降的影响,2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小幅增长,利润率同比基本持平。 2019年高铁规划通车里程 3200公里,较 2018年初 3500公里有所下降。据我们整理 2019年 200公里时速里程占比仅为 17%,较 2018年的 58%大幅下降。考虑到当前铁路规划执行大概率超出既定目标的状况,对 2019年高铁通车及对应动车组需求维持乐观。此外,铁总会议提及到 2019年底,投入运用的复兴号达到 850组。2018年底复兴号投运量约为 400组,对应 2019年复兴号交付量将达到 450组,预计其中 350公里+250公里交付量约为 320组,160公里动集交付量约为 130组。外加约 10组 6型动车组,推算 2019年传统(动力分散)动车组交付量将达 330组,同比基本持平。今年国铁集团由于股份制改革等因素对动车组招标有延后,预计将于近期启动较大规模招标。 以最新总股本计算,预计 2019-21年归母净利润约为 133.8亿、150.6亿、160.7亿元,EPS 为 0.47、0.52、0.56元/股,PE 为 16、 14、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全年铁路装备投资额低于预期; 2. 动车组招标数量及节奏低于预期。
捷佳伟创 机械行业 2019-09-02 31.50 -- -- 35.99 14.25%
35.99 14.25%
详细
事件描述 捷佳伟创发布2019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12.18亿元,同比增长56.05%;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24.95%。 事件评论 2019Q2营收增长提速,存货预收账款不断增长验证在手订单充沛,看好下半年旺季行情业绩继续高增。分产品来看,上半年公司核心业务掺杂沉积设备实现营收9.01亿元,同比大增92.28%;湿法工艺设备营收1.53亿元,同增5.99%;自动化设备实现营收1.29亿元,同比小幅下降2.16%。2019Q2公司实现营收6.89亿元,同比大增72.28%,增速较2019Q1明显加速,侧面表明公司订单确认节奏加快。PERC整体扩产超预期,伴随下半年行业逐步回升迎来需求旺季,预计公司下半年订单和业绩增速有望继续高增。 结合预收账款和存货情况来看,上半年公司预收账款增至17.49亿元,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且不断增长。同时,上半年公司存货增至28.65亿元,其中发出商品20.40亿元。考虑19年PERC扩产高峰期订单旺盛,以及公司当前充沛的在手订单,预计明年营收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管式PECVD二合一设备等新品逐步放量,后续毛利率有望企稳回升。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较2018全年下降6.51pct至33.57%,不过Q2单季毛利率环比Q1仅略降1.04pct呈现逐步企稳趋势。分产品来看,上半年掺杂沉积设备毛利率同比下降5.86pct至31.80%,湿法工艺设备毛利率同比略增1.52pct至40.58%,自动化设备毛利率同比下降8.47pct至35.21%。公司管式PECVD氧化铝二合一设备新品斩获龙头通威大单,伴随高毛利新品未来逐步放量,公司毛利率压力有望逐步缓解、企稳回升。 新一代Topcon、HJT新产品研发加速进入验证期,前瞻布局迎接HIT新时代。公司前瞻布局和储备多个代表下一代高效电池技术路线的设备研发,HJT电池技术工艺环节中,制绒清洗、镀TCO膜(RPD设备)、金属化丝网印刷三个环节的产品研发已基本完成并进入工艺验证阶段,HJT整线设备国产化正在推进,预计年底有望进行验证;Topcon钝化设备也进入工艺验证阶段。公司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核心技术有望长期保持领先优势。 预计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7、6.18、7.52亿元,EPS分别为1.49、1.93、2.35元/股,PE分别为22、17、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光伏政策波动;2、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3、行业市场竞争加剧;4、PERC扩产进度不及预期。
恒立液压 机械行业 2019-02-04 23.39 -- -- 30.70 31.25%
34.55 47.71%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20~8.80亿元,同比增长114.69%~130.40%;扣非净利润7.22~7.70亿元,同比增长98.77%~111.99%。以此计算,预计Q4实现归母净利润1.01~1.61亿元,同比增长-4.72%~51.89%。 事件评论 商誉和存货减值计提或影响Q4业绩,长期成长趋势不改。挖机行业高景气叠加泵阀放量加速,预计18年公司营收端继续保持高增长,订单和经营情况持续向好。或主要源于存货和商誉减值计提Q4业绩一定程度受到影响:1)18年前三季度公司商誉约0.47亿元(主要来自于收购哈威Inline),商誉新规背景下,预计公司商誉已大部分计提;2)18年前3季度公司存货约10.02亿元,财务谨慎性考虑因素下,公司或于年底计提部分存货减值准备。总体而言,Q4业绩主要受到存货和商誉减值计提等非经常性因素影响,目前,公司营收高增长趋势继续维持,且规模效应推动下,盈利能力正步入上行通道,短期扰动不改长期成长趋势。 风险释放有助提升19年业绩弹性,泵阀及新品加速放量助力高增长继续。继小挖泵阀之后,19年中大挖泵阀将成为板块产能放量主要动力。根据测算,18年国内挖机泵阀市场规模超70亿元,而公司同期泵阀业务市场份额仅约1/10左右,未来市占率提升空间巨大。同时,伴随泵阀产品质量及竞争力提升,公司未来有望突破进入国外品牌供应体系从而打开更大成长空间。立足长远,泵阀业务长期成长有望助力公司穿越周期。 基建补短板、环保排放标准升级叠加更新需求渐进式释放助力下游挖机景气维稳,非标油缸有望恢复性增长。多重因素驱动下游挖机行业景气持续确定性增强,公司绑定龙头客户,未来有望受益挖机龙头市占率提升,助力挖机油缸业务平稳发展。同时,基建补短板增强背景下,轨交建设领域景气向上,公司盾构机油缸增长有望恢复,叠加海外市场景气向上周期持续,预计北美起重系列油缸有望保持较高增速,双重因素助力19年非标油缸恢复性增长。 行业景气延续,非标油缸有望恢复性增长,泵阀产能加速放量,规模效应助力公司盈利弹性加速释放,看好公司长期成长能力。预计18-20年归母净利8.62、11.59和13.46亿元,以最新股本和当前股价计算,EPS分别为0.98、1.31和1.53元/股,对应PE分别为24、18和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大幅下滑;2)基建补短板力度不及预期;3)中美贸易摩擦升级;4)原材料大幅涨价。
埃斯顿 机械行业 2019-01-24 8.29 -- -- 10.67 28.71%
12.37 49.22%
详细
事件描述工业机器人是国内高端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受下游汽车、电子资本开支减弱叠加贸易摩擦影响,龙头埃斯顿的经营情况备受关注,就此我们对公司进行跟踪点评n 事件评论2018年Q4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继续低迷。12月单月产量同比下降12.1%,连续四个月负增长。与此同时,12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4万台,同比下滑17.4%,降幅继续扩大,金属成形机床11月产量1.9万台,同比下降20.8%。另一方面,11月日本销往中国的机床订单同比下降67%,3季度日本出口中国的机器人金额同比下滑。 安川、库卡在1月10日均宣布下调2018财年业绩指引,中国设备投资降速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半导体投资减速,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中国整体製造业发生抑制设备投资的动向,安川将本财年年度(2018年3月-2019年2月)营收目标由4,980亿日元下修至4,820亿日元,盈利指引也相应下调。这是安川本财年来第2次(首次为2018年10月)下修盈利预测,9-11月整体订单额较去年同期下滑9%,其中来自中国的订单同比下降25%,降幅较上一季度(6-8月,下滑9%)扩大。受2018年Q4汽车、电子放缓速度超预期及中国自动化市场持续面临不确定因素影响,库卡决定将本财年营收预估值由33亿欧元降至32亿欧元。公司有半数的营收是来自汽车和电子业,而中国区增速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纪录。 公司机器人份额提升,持续研发打造高壁垒。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务收入实现100%以上增长,单3季度增速仍稳定在100%附近,市场份额逆势上扬。研发投入是维系公司核心零部件及本体设计长期竞争力的源泉,3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3%,前三季度占收入比重9.77%,叠加资本化部分将突破10%细分领域切入叠加大客户开拓,市场策略加速推进。核心零部件布局逐渐完善基础上,随着国内机器人发展步入新阶段,预计公司将在市场开拓、生产组织、成本管控等方面发力。公司一方面继续突破优势增量细分市场,同时开始布局大客户的批量采购,对于优化生产流程、稳定销量基础、提高产品质量均大有裨益。 投资建议:凭借核心部件自制优势和细分市场定制方向,公司长期增长趋势不变短期仍将受行业影响。预计18-19年归母净利润约为1.1、1.5亿元,EPS 为0.130.18元/股,PE 为65、46倍,近期股东减持已实施完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制造业投资增速大幅下行; 2. 公司市场开拓进度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