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倪亦道

平安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060518070001...>>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药石科技 医药生物 2023-08-16 49.95 -- -- 49.94 -0.02%
49.94 -0.02%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8.44亿元(+14.89%),实现归母净利润1.14亿元(-25.6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08亿元(-28.36%)。 平安观点:核心业务稳健增长,汇率套保工具拉低利润增速从Q2单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收4.61亿元(+15.44%),毛利率为42.38%(-5.45pct)。分业务来看,上半年公司分子砌块业务实现营收1.83亿元(+5.36%),板块毛利率为63.25%(+1.30pct);CDMO业务实现营收6.51亿元(+17.35%),毛利率为38.31%(-4.86pct),其中分子砌块规模化供应收入1.85亿元(+30.28%)。 公司持续使用套保等手段对冲汇率变化,因此汇兑收益与汇率对冲工具的损失(体现为公允价值变动)相抵。以归母净利润剔除上述汇率变动因素及政府补贴,23H1调整后归母净利润相比上年同期下降约20%。 需求减少导致利用率、价格双降,影响整体利润率宏观环境及医药投融资双重影响下公司两大业务需求均有减少,相比上年同期,公司管线漏斗中API项目数量(33个vs55个)、临床3期与商业化项目数量(35个vs38个)有所减少。 需求的减少在降低收入增速的同时还导致利润率下降:(1)公司22年实验室、厂房扩容,人员、设备新增较多,客户需求减少后固定成本不能得到充分分摊,经营杠杆在行业低谷期起到反向作用;(2)需求减少后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出现下降。 持续强化能力建设,等待需求复苏。面对不利的外部环境,公司继续着力强化能力建设,为中长期发展打下基础。一方面公司进行人才优化,强化BD与营销能力,上半年接待客户来访50+家,接受客户审计70+次,客户数量进一步增长;另一方面将研发投入聚焦于创新技术中心,实现新产品(累积设计分子砌块超20万种)、新技术(工艺优化、制剂技术、新兴分子等)的开拓和强化。 维持“推荐”评级:基于医药行业创新投入的情况叠加公司转债转股造成的稀释,调整2023-2025年EPS预测为1.24、1.66、2.45元(原1.95、2.66、3.57元)。公司整体能力在逐步提升中,需求不足情况下经营杠杆影响短期利润释放,预期医药投融资环境改善后业绩能够实现快速修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业务可预测性相对较弱,若实际业务发生节奏与公司预测差异较大,可能产生产能与需求不匹配的情况;2)若业务拓展的效果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发展;3)若客户因价格因素等情况不再续订产品可能影响公司业绩;4)若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不能随公司发展阶段及时切换,则可能影响公司发展。
鱼跃医疗 医药生物 2023-05-04 31.73 -- -- 34.20 7.78%
37.70 18.82%
详细
事项:(1)公司公布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71.02亿元(+3.01%),实现归母净利润15.95亿元(+7.6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2.51亿元(-5.19%)。 公司同时公布分红预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6元(含税)。 (2)公司公布2023年一季报,Q1实现营收27.03亿元(+48.41%),实现归母净利润7.14亿元(+53.79%,调整后),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7.03亿元(+79.18%,调整后)。 平安观点:防疫政策调整,冬季疫情相关产品需求增加2022年末国内防疫政策出现调整,公司疫情相关产品(制氧机、电子体温计、呼吸机等)在2022年末及2023年初实现密集的销售,而常规产品需求则受到短期抑制。2022Q4公司实现营收19.85亿元(+25.34%),2023Q1实现收入27.03亿元(+48.41%),单季度销售金额再创历史新高。疫情相关产品毛利率相对较高,销售产品结构的变化也提高了公司当期综合毛利率,2022Q4公司毛利率为51.39%(+8.22pct),2023Q1毛利率为52.71%(+2.03pct)。 从2022年全年看,公司收入则呈现出疫情相关耗材增长较快、疫情相关设备有所回落、常规产品小幅回暖的特点。其中规模较大的几个板块中,呼吸类实现收入22.39亿元(-14.62%),糖尿病类实现收入5.30亿元(+16.04%),感染控制类实现收入11.84亿元(+32.57%),家用检测类实现收入15.21亿元(+5.06%),康复和临床类实现收入14.08亿元(+14.70%)。随着疫情影响消退,预期2023年全年常规产品收入增长将逐季加快。 新款CGM与AED产品陆续上市,放量可期2023年公司将有两款具有重要意义的产品上市。其中新一代CGM产品CT3系列已于3月获批上市,该产品具有14天免校准的特性,可用于家庭等消费市场场景。公司CGM产品在过去2年中已初步实现医疗场景的推广,CT3系列上市后则具备了由医院向家庭传导的基础,后续放量潜力巨大。 另一款产品则是国产化的AED设备。公司过去通过海外收购获得了优质AED产品,并将其引入国内市场。但由于国内疫情、招标政策以及产品成本等多种原因,产品推广并不十分顺利。据此,公司着手将AED产品国产化,强化其市场竞争力。这款产品有望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注册申请,叠加疫情消退后各地医疗建设的重心逐渐回到常规疾病领域,我们预期它能够实现较快放量。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维持2023-2024年EPS预测,并新增2025年EPS预测为1.72、2.02、2.38元。期待重要新品放量及常规产品销售恢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业务整合风险:外延扩张后若整合不顺可能影响并购效果;2)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若公司新品销售不能及时上量,可能影响产品迭代节奏;3)产品降价风险:公司部分产品销售对象为医院,存在一定降价压力。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3-05-01 307.48 -- -- 320.39 4.20%
320.39 4.20%
详细
事项: (1)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303.66亿元(+20.17%);实现归母 净 利 润 96.07亿 元 ( +20.07% ) , 扣 非 后 归 母 净 利 润 为 95.25亿 元(+21.33%)。符合预期。 公司公布分红预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45元(含税)。 (2)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83.64亿元(+20.47%); 实现归母净利润25.71亿元(+22.1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5.29亿元(+22.05%)。 平安观点: 全年实现较快增长,费用率小幅收缩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实现相对均匀的增长,其中生命信息与支持板块实现营收134.01亿元(+20.15%),在高基数下依然增长稳健,其中新兴的微 创 外 科 系 列 增 长 超 60%;IVD 板 块 实 现 营 收 102.56亿 元(+21.39%),海外需求复苏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该板块的增长,其中化学发光产品增长超30%;影像板块实现营收64.64亿元(+19.14%),主要得益于国内外需求的复苏。 公司全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64.17%,因部分原器件及原料成本上涨,以及产品结构变化,毛利率相比上年下降0.85pct。三大费用率分别为销售费用率15.81%(-0.02pct)、管理费用率4.35%(-0.03pct)、研发费用率9.62%(-0.37pct),在新增股权激励摊销的情况下仍实现小幅收缩。 国内新基建支撑业务增长,海外高端突破再下一城2022年公司在国内市场实现营收186.67亿元(+22.33%)。疫情暴露了国内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为缩小缺口,国家以多种支持方式推动医疗新基建,这一行业浪潮帮助公司进一步实现中、高端医院的渗透。截止2022年末,国内医疗新基建待释放的市场空间超245亿元,能支持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板块未来2年的增长。医院的改、扩建也会带来额外的IVD、影像类需求,为公司整体增长添砖加瓦。 2022年公司的海外市场实现营收116.98亿元(+16.86%)。公司在海外进行了22年的市场耕耘与品牌建设,叠加疫情期间在全球市场的优秀表现,公司近几年已成功进入众多欧美高端医院,并开始拓宽产品供应种类(横向突破)。公司旗下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血球分析设备取得了全球市占率前三的地位。 2023Q1:增长稳健,业务结构迎来变化 公司Q1实现营收83.64亿元(+20.47%),增长一如既往稳健,具体收入结构则在期间发生了变化。2023年初市场延续2022年末着重ICU建设的需求特征,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板块增长加速。2-3月,医疗机构常规诊疗得到迅速恢复,IVD及影像类需求提升,预期该趋势会向Q2及之后延续。 维持“推荐”评级。调整2023-2024年EPS预测并新增2025年预测为9.55、11.65、14.20元(原预测2023-2024年9.67、11.72元),持续看好公司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市场需求或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导致公司销量低于预期或价格有较大幅度下调,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2)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较高,海外销售可能受国际局势或汇率等多重因素影响;3)并购是医疗器械公司常见的产品线拓展途径,若公司在并购或之后的整合过程中遭遇不顺,可能对其业务拓展造成不利影响。
新产业 医药生物 2023-05-01 55.51 -- -- 61.40 9.27%
64.26 15.76%
详细
事项: 公 司 发 布 2023年 一 季 报 , 实 现 营 收 8.76亿 元 ( YoY +17.91% , QoQ+16.7%),实现归母净利润3.55亿元(YoY +15.10%),归母扣非净利润3.18亿元(YoY +11.12%),符合市场预期。 平安观点: 国内业务压力下实现稳步增长,海外保持高速增长。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实现营收8.76亿元(YoY +17.91%)。在疫情的扰动下,2023Q1国内营收仍实现同比增长14.47%;海外业务实现同比增长24.81%,其中仪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49.25%,保持高增速。 由于不再计提股权激励费用,2023Q1管理费用率由2022Q1的4.4%下滑至2.4%;研发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分别由2022Q1的7.9%、13.5%小幅上涨至9.5%、14.3%。 X8新增装机保持强劲。2023Q1,公司国内外市场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MAGLUMI X8实现销售/装机 228台,相较2022Q1的148台同比增长54.05%。 销售结构短暂影响2023Q1毛利率,强劲装机将带动试剂放量。2023Q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68.7%(YoY -3.4pct),主要是由于:1)2022Q1海外疫情爆发,公司销售了较多的新冠相关试剂,导致2022Q1毛利率处于72.1%的较高水平;2)2022Q4部分区域代理商进行试剂囤货(可以从2022Q4毛利率高达73.6%得到印证)导致2023Q1试剂销售占比降低。 随着库存消化完毕、疫情影响消散,强劲的新增装机、中大型机占比提升将带动试剂放量、毛利率进一步优化。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海外装机保持强劲、国内外中大型装机占比持续提升,将带动试剂放量、毛利率逐步优化。基于国内疫情影响短于预期,预计国内仪器入院及常规检测试剂项目销售逐步恢复至常态。维持2023-2025年EPS预测为2. 10、2.71、3.43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仪器、设备国内外销售不及预期。国内化学发光仪器装机趋于饱和、海外本地化建设进度落后可能导致公司产品销售收不及预期;2)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多个重要仪器和试剂仍处于研发进度,若研发、临床失败将影响公司业绩增速;3)集采及监管政策风险。化学发光试剂集采存在扩大范围、进一步降价的可能,若执行将削减公司国内试剂毛利率。
心脉医疗 机械行业 2023-05-01 178.83 -- -- 173.77 -2.83%
192.03 7.38%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86亿元(+10.75%),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1.1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20亿元(+1.58%)。 平安观点: 疫情冲击后迎来复苏,核心产品维持快速增长1月受疫情及春节因素影响,公司产品销售大幅低于去年同期。2月后医院常规诊疗开始回升,3月实现全面恢复,公司销售情况随之迎来显著复苏(单月收入增速超40%,且渠道库存仅1个月水平)。综合前3个月,公司核心产品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从临床植入量来看,Castor同比+24.32%,Minos+45.51%,外周药球+62.54%。公司单季度毛利率为75.73%,同比下降2.08pct,但相比22Q3-Q4(新场地转固投入使用后)有1pct左右的回升。公司今年加强降本增效管控,预期毛利率能够继续维持该水平。 费用率方面,公司Q1单季度销售费用率为8.78%(+0.98pct),主要系公司加强费用管控,避免销售费用过于集中在单个季度,预期全年维度公 司 销 售 费 用 率 仍 将 保 持 原 有 水 平 ; 管 理 费 用 率 为 4.62%(+0.60pct),主要系新场地启用后折旧等费用有所增加;研发费用率为12.68%(-0.61pct),考虑到公司近2年会有大量新产品进入上市申请注册阶段,研发费用率仍会维持在较高水平。 此外,公司海外推广顺利,截止23Q1已进入25个国家,且报告期内收入增长达138%。 集采影响整体可控,创新迭代保障持续成长3-4月期间,河南进行的介入耗材集中采购与此前国家带量采购出现一定差异,且国内外厂商新品落选较多,引起了市场担忧。从短期看,河南 省内中标/未中标产品的采购格局并未出现显著变化;从中长期看,这类不绑定采购量的采购方式可复制性较弱。参考过往实现带量的国家集中采购,我们认为即使未来再由其他方式进行带量采购,对公司的业绩影响是可控的。 公司长期以创新驱动成长。除已经上市,有望在今年实现初步放量的Fontus、Talos、Ryflumen高压球囊外,预期公司23年内完成13款在研产品注册资料递交,7款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完成首例临床植入。持续、高品质的创新产品帮助公司建立局部蓝海,从根本上避免了同质化产品集采大幅降价的风险,更有望享受到DRGs创新产品例外。 维持“推荐”评级。维持2023-2025年EPS为6.29、8.33、11.15元的预测,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高值耗材存在降价压力,若降幅超预期可能影响公司增长速度;2)公司多个重要产品刚上市或即将上市,若临床/上市/招标结果不及预期,可能减弱公司后续增长动能;3)若海外市场环境变化,导致公司出海节奏低于预期,可能会对中长期业绩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博腾股份 医药生物 2023-04-25 35.64 -- -- 34.80 -2.36%
34.80 -2.36%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实现营收13.78亿元(-4.50%),实现归母净利润3.04亿元(-20.3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96亿元(-22.24%)。在此前预告区间内。 平安观点: 订单结构发生变化,投入加大影响短期费用根据年报公布数据,公司2023年待交付大订单超10亿元,预计大部分会在上半年完成交付。据此推算,估计2023Q1交付的大订单规模比上年同期有所减少,常规订单占比提升,收入结构进入变化调整阶段。 2023Q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0.23%(+1.28pct),同比提高主要系由于大订单执行一段时间后,规模化生产效率提升。 2023Q1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为2.62%(-1.05pct),主要系上年同期订单销售提成较多; 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1.44%(+4.75pct)和12.05%(+4.77pct),增长主要来自过去一年新追加人员的薪酬开支。2023年公司意图提升单人产出效率,预计新增人员数量将少于上年,全年来看公司费用率有望保持相对稳定。 疫情影响消退,加码业务开拓防疫及出入境政策调整后,公司各业务部门加大了客户拜访与订单承接的力度,提高大订单执行完毕后的规模化产能利用率。公司2023Q1已签订单客户数、服务API产品数均实现了同比较快增长。随公司在手项目推进以及新进入项目的增多,公司产能与订单结构匹配度将会持续提升。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通过大订单赢得较多现金,从而凭借自有资金实现了进一步战略布局。后大订单时代,公司将逐步提升自身产能与订单结构的匹配度,继续实现发展。维持公司2023-2025年EPS为1.41、1.42、2.11元的预测,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全球创新药物的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会影响行业发展;2)药品研发失败项目提前终止,或药品上市后销售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对应订单无法实现放量;3)生产事故、监管机构警告信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订单乃至客户的丢失;4)汇率波动可能造成汇兑损失。
药石科技 医药生物 2023-04-25 67.76 -- -- 58.90 -13.24%
58.78 -13.25%
详细
(1)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5.95亿元(+32.71%),实现归母 净 利 润 3.14亿 元 ( -35.42% ) , 扣 非 后 归 母 净 利 润 为 2.66亿 元(+14.15%)。公司同期公告分红预案,拟每10股派现1元(含税)。 (2)公司发布23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3.83亿元(+14.24%),实现归 母 净 利 润 0.58亿 元 ( -18.47% ) , 扣 非 后 归 母 净 利 润 为 0.42亿 元(-36.11%)。 平安观点: 产能释放带动全年业绩增长,Q4扣非利润增长受非经营因素影响实验室新大楼(2021Q4)与新生产车间(2022Q1& 2022Q3)的启用为公司补充了供给能力,帮助公司实现快速增长。公司核心业务中,分子砌块实现收入3.53亿元(+39.66%),CDMO实现收入12.33亿元(+30.21%)。新增固定资产的折旧+单项目规模上升共同影响下,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2.65pct。 供给能力提升后,公司得以加大业务开拓力度。2022年公司活跃客户达到684家,年内新增客户312家。公司项目漏斗也得到进一步丰富,2022年公司共承接1750个(上年1430个)临床前到临床2期的项目,以及60个(上年45个)临床3期至商业化阶段项目。公司加大海外开拓力度,并成功提升了漏斗中海外项目数量,在创新药投融资遇冷的大环境下,更多海外项目有助于提升公司业务的稳定性。 2022Q4单季公司实现营收4.10亿元(+37.26%),实现归母净利润0.65亿元(+46.2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23亿元(-28.29%)。两大因素导致扣非净利润增速不能正常反应正常经营情况: (1)22年汇率波动较大,药石通过套保锁定部分外币汇率。汇率变化导致的汇兑损失是经常性损益,而套保收益则是非经常性收益,因此扣非利润口径去除了套 保的对冲收益但留下了汇兑损失; (2)2022Q4存在一次性调整项,拉低毛利率。根据我们估算,剔除上述非经营因素影响,当季利润增速会稍低于收入增速。 防疫政策调整影响2023Q1业绩,多项因素拉低当季利润率与很多同业公司不同,药石海外订单大多在客户收货30-40天且无异议的情况下才确认收入,因此12月防疫政策调整带来的短期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司2023Q1的业绩中。在此前提下,公司Q1实现收入3.83亿元(+14.24%),增速相比前几个季度有所放缓。 2023Q1公司的营业利润率相比上年同期下降约10.5pct。其中毛利率约-2.41pct(新产能的额外折旧+新冠影响当期运营效率);销售+管理费用率+1.46pct;研发费用率+4.42pct(新成立技术中心+业务部门研发投入加大);财务费用率+5.41pct(主要是可转债利息)。部分相关影响因素是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在财报端体现的,因此全年维度对公司业绩影响会相对较小。 维持“推荐”评级:根据客户需求释放节奏及公司产能新增情况,调整2022-2024年EPS预测并新增2025年预测为1.95、2.66、3.57元(原2023-2024年预测为2.35、3.26元),该预测不考虑未来3年汇兑造成的损益。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业务可预测性相对较弱,若实际业务发生节奏与公司预测差异较大,可能产生产能与需求不匹配的情况;2)若业务拓展的效果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发展;3)若客户因价格因素等情况不再续订产品可能影响公司业绩; 4)若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不能随公司发展阶段及时切换,则可能影响公司发展。
安图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4-24 57.21 -- -- 61.40 5.75%
60.51 5.77%
详细
事项:(1)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44.42亿元(+17.94%),实现归母净利润11.67亿元(+19.9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1.20亿元(+17.03%)。同时发布分红预案,拟每10股派现8元(含税)。 (2)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0.36亿元(+0.52%),实现归母净利润2.42亿元(+0.7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36亿元(+1.61%)。 平安观点:冬季疫情影响业绩表现,常规诊疗逐渐正常化2022Q4各地疫情散发叠加防疫政策调整,临床常规诊疗受到短期冲击,对公司当季业务拓展造成影响。当季公司实现收入11.60亿元(+8.35%),实现归母净利润2.69亿元(+4.46%),同比增速相较前三季度有明显放缓。 从2022年全年来看,公司在疫情起伏反复的一年中仍实现增长。以磁微粒发光试剂为核心的免疫诊断试剂共实现营收20.06亿元(+11.10%),微生物、生化分别实现营收2.73(+4.68%)、2.07(+11.35%)亿元,且各主要版块毛利率有小幅提升。 2023年1月医疗机构常规诊疗受疫情影响较大,叠加去年同期业务高基数(分子设备、新冠试剂及质控品等),公司Q1业绩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自春节后,医疗机构常规诊疗人次显著恢复,到2月末时相当一部分医院的诊疗量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9成左右,也带动常规检测项目销售回暖。目前,我们对未来数个季度发光试剂销售的恢复和增长较为乐观。 多产品线优化+分子管线崭露头角,IVD产品平台趋于成熟公司是业内较早开始进行多产品线布局的先驱,近年来这些产品线在持续优化,进一步提升品质从而满足高等级医院的需求。发光产品中试剂品质继续迭代,甲功、激素等定量要求较高的试剂逐步受到认可;仪器端,2022年推出600T/H的高速分析设备,吹响进军三级医院的号角,并实现高、中、低速设备布局。微生物、生化产品线也得到进一步扩充,构建全面的检测菜单。 2022年,公司新进入的分子诊断业务取得快速增长。其背后是能够全自动进行PCR分析的AutoMolec系列设备,以及多个品类、能够覆盖相当一部分传染病的检测试剂。这一组合能够解决分子诊断人工操作量大的痛点,为发热门诊、急诊等场景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 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国内医疗机构常规业务逐步恢复以及公司多产品线推进,调整2023-2024年EPS并新增2025年EPS预测为2.53、3.19、3.94元(原2023-2024年2.74、3.49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品注册审批进度不受公司控制,若审批进度不达预期可能影响企业当期业绩;2)若产品推广效果不达预期可能对公司发展产生负面影响;3)产品存在降价可能,若降价幅度大可能影响公司业绩。
智飞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4-21 54.24 -- -- 84.99 3.71%
56.25 3.71%
详细
事项:公司公布2023年一季报,实现营收111.73亿元(+26.37%),实现归母净利润20.32亿元(+5.6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0.31亿元(+7.13%)。 平安观点:新冠基数+疫情影响,Q1实现小幅增长上年同期国内新冠疫苗新增接种4.32亿支,智飞也在此期间实现了数千万支新冠疫苗的销售。若剔除新冠疫苗基数的影响,我们估计公司2023Q1常规疫苗净利润增长能达到25%以上。由于产品结构变化,自产疫苗销售占比降低,公司2023Q1毛利率稍有下降(30.30%,-3.37pct)。 另一方面,2023年初疫情尚未消退,对1、2月常规疫苗的接种和销售造成一定阻碍。据我们了解,疾控系统大多已在2月中下旬回到正常工作状态,后续常规疫苗接种恢复可期。 公司1月完成与MSD的续约,重磅代理产品长期供应有保障。Q1估计HPV疫苗实现销售800-900万支,全年有望达到4000万支。RV疫苗则估计与上年持平。 微卡推广正式展开,有望于Q2开始兑现收入公司结核病系列核心产品微卡的预防用适应症已于2021年6月获批,此前受制于疫情影响,微卡及配套宜卡试剂的推广并未真正展开。随着疫情影响消退,公司已于3月启动微卡的商业推广,预期能在Q2开始兑现收入并实现持续放量。23年全年微卡有望实现150万支的销售。 维持“推荐”评级。维持公司2023-2025年EPS为5.82、6.98、8.47元的预测,期待微卡逐季放量。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1)新品上市审批具不确定性,若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放量滞后;2)公司产品推广或生产不达预期,可能影响业务增长;3)疫苗产品受众广泛,若出现行业负面事件可能导致大众对疫苗产生不信任,进而影响疫苗市场需求。
新产业 医药生物 2023-04-11 60.14 -- -- 61.85 1.59%
64.00 6.42%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30.47亿元 (yoy +19.70%)。实现归母净利 润 13.28亿 元 (yoy +36.38%) , 扣 非 归 母 净 利 润 为 12.41亿 元 (yoy+40.52%)。 公司发布分红预案,拟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7.00元(含税)。 平安观点: 2022Q4受疫情冲击,全年实现稳健增长。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30.47亿元 (yoy +19.70%),其中国内市场营收为20.77亿元 (yoy +16.73%);海外市场营收为9.70亿元 (yoy +26.60%),扣除新冠及相关诊疗项目影响后实现同比增长49%。2022Q4由于国内疫情的冲击,仪器的入院以及常规检测项目需求受到较大冲击,新增装机环比下降8.21%至369台。尽管存在疫情的负面影响,2022Q4国内仍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13%。 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上涨0.52pct、1.98pct至15.06%、10.43%。管理费用率由于冲回股权激励费用同比下降6.41pct至0.16%。 X系列助力国内高等级医院开拓,销售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国内主营业务中,仪器销售额为3.80亿元 (yoy +11.95%),新增装机达1510台(yoy -9.74%),其中大型机占比同比提升11.98pct至63.38%,推动仪器毛利率由2021年10.85%同比提升至21.77%。并且在高性能大型机的带动下,公司高等级医院覆盖率近一步提升,其中三级医院客户较2021年末增加171家至1380家(覆盖率42.14%);三甲医院客户较2021年末增加91家至956家(覆盖率57.92%)。 试剂销售额为16.92亿元 (yoy +18.02%),中大型机占比提高推动平均单产由23.6万/台提升至26.0万/台。试剂毛利率保持稳定约89.83%。 海外装机增长强劲,中大型机占比显著提高。2022年海外主营业务中,仪器销售额为4.73亿元 (yoy +48.87%),毛利率约为24.15%。海外实现新增装机达4357台 (yoy +51.07%),中大型机装机量占比同比上涨17.23pct至36.54%。海外装机量的强劲增长以及中大型机占比的持续提升将为后续试剂放量打下坚实基础。 海外试剂销售额为4.95亿元 (yoy +5.87%)。由于疫情影响消退导致高毛利的心肌和炎症项目销售额同比下滑,试剂毛利率小幅下降。叠加低毛利的仪器销售额占比提升,导致海外业务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7.61pct至55.87%。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海外装机保持强劲、国内外中大型装机占比持续提升,将带动试剂放量、毛利率逐步优化。基于国内疫情影响短于预期,预计国内仪器入院及常规检测试剂项目销售逐步恢复至常态。调整2023-2024年EPS预测并新增2025年EPS预测为2. 10、2.71、3.43元(原2023-2024年EPS预测为2.01、2.86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仪器、设备国内外销售不及预期。国内化学发光仪器装机趋于饱和、海外本地化建设进度落后可能导致公司产品销售收不及预期;2)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多个重要仪器和试剂仍处于研发进度,若研发、临床失败将影响公司业绩增速;3)集采及监管政策风险。化学发光试剂集采存在扩大范围、进一步降价的可能,若执行将削减公司国内试剂毛利率。
凯莱英 医药生物 2023-04-03 134.93 -- -- 154.72 13.02%
152.50 13.02%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02.55亿元(+121.08%),实现归母净利 润 33.02亿 元 ( +208.77% ) , 扣 非 后 归 母 净 利 润 为 32.31亿 元(+245.44%)。扣非利润接近业绩预告区间上限。 公司发布分红预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18元(含税)。 平安观点: 大单驱动全年高增长,国内市场实现快速发展Q4单季度实现营收24.44亿元(+42.4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47亿元(+61.39%),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估计Q4收入中大订单占比相对较低,当季净利润率约24%,接近公司常态水平。 全年维度来看,公司2022年实现海外收入86.91亿元,其中大订单确认59.10亿元。大订单提高了商业化产能的利用率,进而促使海外业务毛利率上升至50.55%(+3.94pct)。截止年底大订单尚有21.59亿元待执行 , 预 期 大 部 分 会 在 2023H1交 付 。 境 内 实 现 收 入 15.64亿 元(+143.89%),在国内新药投融资环境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保持高增长,体现了龙头企业的韧性以及CDMO业务的稳定性。 业务阶段维度,临床阶段CDMO实现收入16.66亿元(-3.31%),去除大订单转移去商业化CDMO板块的影响后同比增长19.00%。商业化阶段CDMO实现收入75.87亿元(+201.67%)。 常规业务项目充沛,新兴业务成为新增长点公司在全力实现大订单交付的同时积极进行常规业务开拓。截止2022年末,公司管线漏斗中共有399(比上年同期+71,后同)个项目,其中临床前及临床早期297(+62)个,临床3期62(+7)个,商业化40(+2)个。充足且有层次的项目管线支持公司工厂在大订单执行完毕后仍能维持 高效运转。 截止年报披露日,公司在手订单总额共11.50亿美元(含23年已执行订单)。剔除剩余大订单21.59亿元,其他在手订单约55亿元,为公司实现全年业绩目标提供较好的保障。 公司新兴业务日趋成熟,全年实现收入9.96亿元(+150.52%)。各细分业务均有亮眼表现,其中化学大分子收入3.73亿元(+138.71%)、临床CRO收入2.64亿元(+201.44%)、制剂收入2.29亿元(+84.73%)、生物大分子收入1.01亿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熟练掌握多肽、小核酸等化学大分子CDMO业务所需技术,在研发热潮来临时已做好充分准备。天津西区工厂的落成标志着凯莱英已具备化学大分子药物的规模化生产能力。目前西区工厂已启用部分产能利用率上升迅速,公司已在筹划追加产能建设,化学大分子业务会成为重要的增长驱动力。 综合实力强大、产能规划灵活,龙头企业表现更亮眼当前全球宏观环境相对多变,国内医药投融资尚未恢复,我们认为在此环境下,凯莱英作为CDMO龙头企业能够取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发展。公司通过大订单获得充裕现金流,从而能够持续投向技术、综合能力建设,进一步拉开与其他同业公司的距离,积攒优势。同时,公司拥有灵活的产能规划政策,根据供需关系放缓小分子化学相关产能建设,加码新兴业务投入,确保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大订单贡献大量现金,助力公司能力建设,凯莱英综合实力再上一层楼。公司常规业务订单充裕,有望延续22年的优异表现。考虑行业整体环境及大订单结算节奏,调整2023-2024年EPS预测并新增2025年EPS预测为6.40、6.42、8.22元(原预测2023-2024EPS为7.36、8.50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全球药物创新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会影响CDMO行业发展;2)药品研发失败将导致项目终止,CDMO丢失对应订单;药品上市销售不及预期,将导致CDMO订单无法顺利放量;3)若出现生产事故、监管机构警告信或其他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企业可能丢失订单乃至客户;4)主要客户来自欧美,订单以外币计价,汇率波动可能造成汇兑损益。
康龙化成 医药生物 2023-04-03 53.88 -- -- 58.88 9.28%
58.88 9.28%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02.7亿元(+37.9%),落于业绩预告的中等偏上位。实现归母净利13.8亿元(-17.2%),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为18.3亿元(+25.5%)。 公司发布分红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5股。 平安观点:n2022Q4受疫情冲击,全年实现稳健增长。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02.7亿元(+37.9%),毛利率同比上涨0.7pct至36.7%。实验室服务实现营收62.4亿元(+36.8%),其中高毛利生命科学业务占比从2021年46.6%提升至2022H2超50%,推动板块毛利率同比上涨1.7pct至45.1%;CMC(小分子CDMO)服务实现营收24.1亿元(+37.8%),由于2022年绍兴产能落地,固定成本增加导致毛利率小幅下降0.13pct至34.8%;临床研究服务实现营收13.9亿元(+45.7%),尽管受到疫情冲击国内临床收入仍实现65.5%增速,收入增长的规模效应下全年毛利率同比增长1.2pct至11.5%;大分子及CGT业务实现营收1.95亿元(+29.3%),由于海外通胀和人工成本的增加、订单的交付周期较长,毛利率同比下降13.9pct至-27.7%。 n成熟业务保持高质量发展,有望进一步量质双升。基于1)小分子药物结构日渐复杂,增加了对生物科学的需求、2)公司正横向扩建生物科学平台,我们预计生物科学未来3年将保持25-30%的高增速,为实验室服务营收和毛利率的增长提供强劲动能。一体化的协同效应下,2022年CMC收入中超过80%来源于实验室服务的现有客户,未来将持续进行高效导流。2022年绍兴工厂600L规模化产能的释放,工艺验证&商业化阶段订单由2021年5个大幅增长至15个,预计今年产能利用率将由2022年约20%提升到约40%。美国考文垂工厂于2022年底开始接单,2023年将开始贡献收入。英国Cramlington工厂通过MHRA审计开始原有课题生产,规模化产能的落地以及后期项目收入占比提升将推动CMC服务迎来量质双升。潜力业务盈利质量有望改善。国内临床一站式平台整合顺利,2023Q1疫情影响逐步消散,预计2023年临床研究服务毛利率将提升至约20%,年内达到盈亏平衡;英国利物浦的CGTCDMO工厂今年将开始交付订单,有望缩小亏损。本次公司将大分子和CGT业务重组为康龙生物并以11.11%股权比例对外融资9.5亿,市场给予估值约85.5亿元,两倍多于公司对板块的总投入,体现了市场对大分子和CGT赛道前景的看好以及对公司板块能力的认可。 维持“推荐”评级。成熟业务一体化效应显著,高毛利生物科学高速增长、CMC规模化产能落地及后端项目收入占比增加将推动板块迎来量质双增。大分子和CGT板块订单交付、疫情对临床板块影响减小将助力潜力业务实现减亏,盈利质量改善。 考虑到海外通胀压力持续及投融资环境仍待进一步复苏。调整2023-2024年EPS并新增2025年EPS预测为1.75、2.46、3.28元(原2023-2024年EPS预测为1.99、2.70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产能建设及投放不及预期:公司多地产能基地处于建设期,若建设、投放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减弱公司后续订单承接能力。;2)收购资产整合进度不及预期:公司近年通过频繁收购快速补齐业务范围,若收购公司整合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业务效率及竞争力。;3)地缘政策风险:公司海外营收占比较高,若海外国家推出限制政策将影响公司业绩。
心脉医疗 2023-03-31 170.61 -- -- 195.00 12.73%
192.33 12.73%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8.97亿元(+30.95%),实现归母净利润3.57亿元(+12.9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24亿元(+12.25%)。与此前公布的快报保持一致。公司公布分红预案,每10股派现23.00元(含税)。 平安观点:Q4业绩再受疫情冲击,成本、费用提升影响全年利润Q4单季度公司取得收入2.32亿元(+33.12%),在疫情影响正常临床手术的情况下仍有较好表现。Q4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48亿元(-12.94%),多重因素导致利润与收入不匹配:(1)Q4是传统销售旺季,公司预先规划了较多推广和宣传活动,但疫情导致当期产出与投入不匹配;(2)股权激励摊销、研发加速推进等因素导致费用率上升;(3)收购的海外子公司lombard继续亏损。 从全年情况看,核心产品主动脉支架实现收入7.34亿元(+29.71%),板块毛利率76.08%(-3.55pct);术中支架实现收入0.85亿元(+29.04%),板块毛利率72.93%(-6.15pct);外周及其他实现收入0.77亿元(+46.64%),板块毛利率69.12%(+9.38pct)。整体毛利率下降系由于:(1)新工厂转固带来额外折旧;(2)Q2上海疫情管控状态下维持生产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外周载药球囊的初步放量显著提升了对应板块的毛利率。 全年费用率由于销售与研发投入加大、股权激励摊销等因素普遍有所上升。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1.60%(+0.55pct),管理费用率为5.13%(+0.86pct),研发费用率为15.34%(+0.40pct)。若剔除股权激励摊销因素,公司全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在15%以上。 新品迭出完成产品升级与产品线拓展,海外市场开拓顺利公司以创新产品驱动成长,一方面推出更新设计、更多品规的升级产品实现更新迭代,一方面向外周介入、肿瘤介入等新兴领域横向扩展。已上市的Castor、Minos、ReewarmPTX药球是公司2022年收入增长的主心骨。上市时间较短的Fontus、Talos、Ryflumen高压球囊等产品有望在疫情影响消退后迅速进入医院,在未来数年中提供额外增量。此外公司还有28款产品处于在研阶段,其中有望诞生出更多核心产品。 行业领先的创新产品为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打下基础。2022年公司海外市场在Minos等产品的带领下取得5271.98万元(+74.90%)收入的好成绩。产品覆盖国家数量也达到了22个,比2021年底额外增加3个。 河南介入耗材采购结果已出,预计对公司影响有限3月下旬,河南公示了介入耗材采购中选结果,大量国内外厂商的新产品未中标引起了市场担忧。但我们认为,河南此次采购由省际联合改为省内医院牵头,而且产品中选没有直接与用量绑定,可复制性较弱。综合考虑此次采购中已中标产品情况,预计非中标产品仍能在当地医院继续使用,本次采购对心脉业绩的影响相对有限。 维持“推荐”评级。根据医院常规诊疗恢复节奏以及公司新增费用情况,调整2023-2024年EPS并新增2025年EPS为6.29、8.33、11.15元(原预测2023-2024年EPS为7.63、10.08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高值耗材存在降价压力,若降幅超预期可能影响公司增长速度;2)公司多个重要产品刚上市或即将上市,若临床/上市/招标结果不及预期,可能减弱公司后续增长动能;3)若海外市场环境变化,导致公司出海节奏低于预期,可能会对中长期业绩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泰格医药 医药生物 2023-03-30 103.88 -- -- 111.92 7.74%
111.92 7.74%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70.85亿元(+35.91%),实现归母净利润20.07亿元(-30.1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5.40亿元(+25.01%)。 公司发布分红预案,拟每10股派现5.5元(含税)。 平安观点:Q4再受疫情冲击,全年保持稳健增长2022Q4疫情影响医疗机构日常运营,对临床试验的正常开展也带来障碍。公司单季度实现营收16.79亿元(-7.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47亿元(-4.21%)。考虑到疫情进程,估计2023年前2个月临床试验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尽管2022年波折较多,公司全年仍实现了稳健的业绩增长。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实现收入41.25亿元(+37.80%),因为过手费占比提升等因素毛利率下降至37.63%(-7.14pct);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和实验室服务共实现收入28.76亿元(+31.12%),毛利率为41.76%(+0.28pct),其中以方达为核心的实验室服务贡献约17.58亿元(+35.88%)。 乘国内新药出海东风,国际业务进一步加大以本土外包为主的中国临床CRO业务正向海外延伸。公司2022年实现境外收入34.84亿元,占收入的49.17%(同比+2.03pct)。国际业务占比持续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越来越多国内创新药物选择出海开拓市场,泰格作为临床试验服务商乘着行业东风领先一步走向海外。另一方面,疫情催生了大量疫苗、抗病毒药物的海外临床需求,加快了公司业务出海的节奏。 目前公司已实现50多个国家的覆盖,且具有丰富的大型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管理和运营经验,竞争优势显著。精细管理再升级,向一体化、数字化进发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更精确的过程控制,同时助力业务部门实现降本增效。公司现已开发临床研究管理系统、电子数据采集系统、电子源数据记录、远程监查系统等功能模块,具备了升级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国内药企出海成为常态,加上国内新药临床要求趋于严格,更严格的临床试验过程控制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一体化、数字化成为国内临床CRO公司新的发展趋势,而泰格在这一领域再次取得了优势。 维持“推荐”评级。疫情影响消退叠加国际化成效初显,公司未来发展具有较强确定性。考虑到全球新药研发节奏以及公司投资业务对利润的影响,调整2023-2024年EPS,并新增2025年EPS为3.27、4.16、5.29元(原5.17、6.43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药研发存在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可能造成公司业绩波动;2)若公司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不能符合要求,可能导致返工、丢失订单等情况;3)公司通过并购等形式在全球进行业务扩张,若整合不顺利可能对公司长期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博腾股份 医药生物 2023-03-29 41.16 -- -- 41.71 -1.97%
40.35 -1.97%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70.35亿元(+126.55%),实现归母净利 润 20.05亿 元 ( +282.78% ) , 扣 非 后 归 母 净 利 润 为 19.79亿 元(+293.61%)。 公司公布分红预案,拟每10股派现11.06元(含税)。 平安观点: Q4延续靓丽表现,大订单部分2023交付公司Q4单季度实现营收18.17亿元(+68.99%),毛利率为50.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02亿元(+168.09%),延续Q3高增长态势。从全年看,公司规模化生产业务在大订单支持下实现62.82亿元收入,其中大订单当年确认收入6.93亿美元(约折人民币45亿元),估计剩余的1.55亿美元(约折人民币10亿元)订单会在2023H1完成交付。大订单的高附加值加上规模效应带动临床后期及商业化业务毛利率达到56.82%(+14.80pct)。 随着多项抗病毒药物迅速推向临床后期甚至上市,公司临床2期及之前CDMO业务项目的体量有所收缩,在小分子项目数继续增加(281个,同比+43个)的同时收入降低(6.13亿元,-36.96%)。再加上新药投融资景气度下降后国内项目出现价格竞争,早期业务整体毛利率也有所降低。 大订单带来充裕现金,助力公司能力建设通过大订单的持续交付,博腾在较短时间内获取了大量现金。充裕的现金流帮助公司在多年未进行再融资的情况下实现管理、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建设,为中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在管理上,公司组建了更专业化的高管团队,并着力打造数智化运营管 理系统,意图进一步提升运营的规范性和效率。 在研发端,公司在上海、成都、新泽西等地建设实验室,其中部分基地已投入使用,其他也会在2023年陆续落地。公司围绕小分子、制剂以及CGT等领域进行技术布局,保障公司竞争力。 在生产端,公司2022年以自有资金进行了收购凯惠药业、改造湖北宇阳工厂、建设斯洛文尼亚基地、建设重庆制剂生产基地以及桑田岛CGT产业化基地的工作。这些项目扩充了小分子CDMO产能(中试+规模化生产),并构建了制剂、CGT两大新兴业务的规模化产能。 疫情影响消退,客户开拓有望加速过去3年全球疫情反复,商务出入境显著减少。线上沟通在成熟客户的维系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不能满足新客户开拓的需要。国内各家CDMO企业过去2年的新客户开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负面影响。 春节后,国内疫情影响显著消退,出入境管理也有所放松。据了解,多家业内公司在春节后密集安排高层人员出境进行客户拜访,并有望在未来数月中引导客户参观、审计国内产能,促成更多业务合作。我们对公司2023年的新客户开拓保持乐观。 维持“推荐”评级。全球新药研发需求长期存在,公司具备持续迭代提升管理、研发水平的动力和能力。考虑到大订单的大部分已完成交付,截止目前尚没有续签信息,在此情况下公司新增产能需要一定时间完成产能爬坡,调整2023-2024年EPS并新增2025年EPS预测为1.41、1.42、2.11元(原2023-2024年EPS预测为2.48、3.15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全球创新药物的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会影响行业发展;2)药品研发失败项目提前终止,或药品上市后销售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对应订单无法实现放量;3)生产事故、监管机构警告信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订单乃至客户的丢失;4)汇率波动可能造成汇兑损失。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