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卢日鑫

东方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5100003...>>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科电气 机械行业 2024-01-01 9.45 11.80 31.84% 9.63 1.90%
9.63 1.90% -- 详细
三季度经营恢复正常,营收环比大幅改善。公司 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35.22亿元,同比下降 5.95%;实现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下降 113.20%。原材料高位库存持续消化,一体化项目投产提升石墨化自给率,成本管控效果逐步体现,从季度看,公司三季度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0.69亿元,环比大幅增长 561.12%,经营情况大幅好转。 盈利水平大幅改善,一体化产能持续释放。负极业务降本增效成果显现,公司 Q3单季度毛利率 16.74%,环比提升 3.73pcts,净利率 4.40%,环比提升 4.87pcts,盈利能力逐步修复。公司持续推荐推进一体化新产能,贵州贵阳项目已投产并逐步放量,云南曲靖项目积极推进,预计未来石墨化自给率有望持续提升。另外,公司继续巩固与宁德、亿纬锂能、比亚迪等国内大客户合作,并加速海外拓展,已实现对 LG、SK 等客户批量供货。 快充成负极材料新战场,中科电气有望借道超车。电动汽车长续航发展下,续航焦虑逐步化解,但充电便利性成为用户端关注的新“痛点”。电池快充技术成为动力电池企业角逐的新战场。快充负极一直是中科电气的核心研发项目之一,目前公司的快充型动力电池负极产品已通过小试,克容量≥355mAh/g,充电倍率≥ 3C,循环寿命≥ 4000周,性能优异,未来随快充负极的渗透率提升,公司高端快充产品有望贡献超额收益。 考虑到高位原材料库存和行业降价压力,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04、0.59、0.92元(前期 2023-2024年预测值分别为 1.54、2.06元),参考可比公司 24年估值水平,给予公司 24年 20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 11.8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导致产品价格和出货量下降;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无法向下传导;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石墨化成本波动的风险等。
皖能电力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12-26 6.87 7.60 0.80% 7.49 9.02%
7.73 12.52% -- 详细
发挥区位优势,筑火电业绩基石。得益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安徽省电力需求保持高速增长。公司是安徽省第二大发电集团,截至2022年底,公司控股在运火电装机容量892万千瓦,占安徽省省调火电总装机容量的22.4%。另外公司借准东—皖南特高压输电通道优势,深度参与投资新疆外送电源项目,江布电厂2×66万千瓦机组已于9月正式投产,西黑山电厂2×66万千瓦机组预计将于25年投产,火电增长空间广阔。 火电多方位优化发展,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3年内在电价高位维持、煤价快速下跌的大背景下,1H23公司发电业务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7.90%,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公司运营机组中煤电机组比例较大,若容量电价政策在安徽省顺利实施,公司有望从中获益。公司现役30万千瓦机组上推进氨能掺烧工程化应用,2022年底完成氨能替代20%燃煤的工程化应用,预计2025年实现绿氨综合利用的全面推广,有望减少碳排放量,实现额外绿色价值。 优质资产注入,电力产业结构优化。公司完成购买皖能环保51%的股权以及四家抽水蓄能公司部分股权。截至2023年11月,皖能环保旗下在运营生活垃圾焚烧项目14个,合计处理能力达到1.49万吨/日,安徽省内市场占有率约35%。皖能环保运营质量良好,2023年上半年,皖能环保实现营业收入6.11亿元,净利润达到1.19亿元,增厚公司业绩。另外,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计划“十四五”期间发展新能源发电400万千瓦,电力产业结构有望优化。 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6.38、17.29、20.98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72、0.76、0.93元。 我们选择相对估值法对公司进行估值。我们选择的可比公司均为以火电为核心业务的区域型火电运营商。可比公司2024年调整后平均预测市盈率为10倍。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10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7.6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发电业务增长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煤价格波动风险;长协煤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电价下滑风险;垃圾焚烧发电补贴下调风险;投资收益波动风险;假设条件变化风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星源材质 基础化工业 2023-12-20 13.33 18.00 49.75% 13.75 3.15%
13.75 3.15% -- 详细
干湿法并驾齐驱,全球化产能布局。公司深耕隔膜行业二十年,干湿法布局完备,近年来随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营收利润实现大幅增长。2023 年以来,在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之下,前三季度依然保持稳健增长。公司积极推进海外产能建设,瑞典基地逐步投产,马来西亚新增规划,为全球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产能保障。 隔膜行业:全球需求方兴未艾,行业壁垒稳固依旧。我们预计到 2025 年全球隔膜需求将超 370 亿平,增长空间广阔。而国内隔膜企业凭借规模、成本和技术优势,已经成为全球隔膜的核心供应力量。在隔膜价格下行阶段,本轮周期中跨界切入的企业,产能甫一释放即直面降价压力,持续发展受阻;而对潜在新进入者而言,低盈利压制叠加融资环境收紧,突围难度进一步加大。行业壁垒高企,供给端扩张或将低于预期。 宽幅产线提效降本,成本竞争力增强。公司新一代 8 米宽幅湿法产线成功投产,单线产能提升至 2.5 亿平,效率、折旧、成本等均有大幅优化。叠加公司老产线技改、单位人工下降、涂覆效率提升、原料成本优化等措施,公司降本成效显著。未来随着先进高效产能占比提升,公司整体生产效率将大幅提升,成本端竞争力有望增强。 海外客户量增利稳,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公司深度绑定国际大客户,今年海外收入占比预计达 40%左右。近期,公司与 LGES 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再获 2024-2030 年120 亿平隔膜采购意向,24 年起大批海外新项目释放将拉动海外业务占比持续提升。考虑到海外产品相对更高的盈利水平,公司盈利结构有望迎来进一步优化。 在先进产能和海外客户加持下,公司成本和盈利端优化逻辑均强于行业,市场份额有望扩大。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70、0.90、1.10 元,结合锂电产业链主流可比公司的估值水平,我们给予公司 2024 年 20 倍 PE 估值,公司合理总市值 241.8 亿元,对应目标价为 18.00 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锂电池需求不及预期;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变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公司海外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等
安科瑞 电力设备行业 2023-10-30 24.78 35.70 73.22% 25.48 2.82%
25.48 2.82%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75亿元(+13.26%),实现归母净利润 1.74亿元(+25.52%),扣非归母净利润 1.62亿元(+30.28%)。单季度实现营收 3.37亿元(+21.01%),归母净利润 7342万元(+70.41%),扣非归母净利润 7419万元(+96.11%)。 Q3经营有所改善, 毛利率持续提升。 公司二季度业绩受国内工业制造业复苏不足影响表现不佳,但 Q3整体经营得到修复, 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都恢复稳健增长,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达 47.79%,同比提升 1.86pct, 2023Q3单季度毛利率达 46.98%,同比提升 1.41pct。 毛利率的提升主要系公司不断加强费用管控水平和核心产品升级转型带动软件占比提升, 2023Q3公司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同比去年 Q3下降 2.62/0.74/3.64pct。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高毛利的 EMS 2.0产品持续铺开,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仍具备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电改政策持续推进,企业微电网产品空间广阔。 近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各省现货市场建设时间表,加速推进各省电力现货市场建设。 在国家持续推动电改的大背景下,企业对于电费管理、电力数据分析管理、市场交易工具等的需求有望加速释放,企业微电网系统的市场潜力巨大。 我们认为,随着下游的经济复苏,企业对于微电网系统的需求预计将加速释放,公司有望迎来稳健增长期。 根据公司三季报,下调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预测, 预测公司 23-25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 1.05/1.47/2.01元(原预测 1.04/1.42/1.91元),维持公司 2023年 34倍估值,对应目标价为 35.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毛利率下降风险;应收账款规模增加风险;其他收益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市场渗透率不及预期风险
华能国际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10-30 8.53 10.34 13.25% 9.13 7.03%
9.40 10.20% --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23入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13.2亿元,同比+4.0%;实现归母净利润125.6亿元,同比+418.7%。 股权出售显著增厚利润。燃料采购支出大幅下降,现金流大幅改善。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2.55亿元,同比增长770.0%。主要是公司向华能水电出售四川能源开发公司49%股权,形成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19.96亿元。剔除该项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仍有556.8%,主业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1.57%,主要是燃煤价格下降以及库存管理使燃料采购支出大幅下降。 3Q23煤电上网电量同比-0.1%,燃料成本显著下降,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3年前三季度,国内煤炭供应保持高位水平,进口煤供应量同比大幅增长,煤炭供需关系偏紧有所缓解。另外电煤中长协政策强度不减,在市场和政策双重作用下,市场煤价下行,助公司业绩持续改善。三季度,由于高温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以及来水偏多,公司火电上网电量同比-0.1%,但前三季度同比仍保持增长,增速达到3.1%。前三季度上网结算电价509.66元/兆瓦时,同比+0.5%,煤电板块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新能源如期推进,装机、发电量占比不断提高。23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增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分别达到1015.75MW和3408.98MW,公司装机结构中风电、光伏的合计占比较22年同期进一步提高4.15pct达到18.39%。前三季度风电、光伏的合计上网电量占比同比提高1.7pct达到9.2%。前三季度公司风电板块利润总额达到46.9亿元,同比+6.1%;光伏板块利润总额达到18.24亿元,同比+77.1%。 3Q23公司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19.96亿元,主要是公司转让四川能源开发公司49%股权实现的投资收益,我们调整了公司23年投资收益预测。预计公司23-25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47.67/160.00/180.51亿元(原预测为135.49/160.10/179.94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94/1.02/1.15元(原预测为0.86/1.02/1.15元)。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给予公司2023年11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10.3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发电的增长空间及项目推进速度可能低于预期;煤价下跌幅度不及预期;结算电价超预期下跌;新能源运营的收益率水平可能降低。
德业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9-29 78.30 116.80 37.57% 92.88 18.62%
92.88 18.62% -- 详细
始于家电,深厚积淀。随着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公司的主营业务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2000年至2006年,公司主营注塑件、模具、钣金件、环境电器等产品,伴随着业务发展,这一阶段公司积累了注塑、热处理、模具开发及产品结构设计等核心技术和工艺能力;2007年至2014年,公司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发展了热交换器和电路控制系列两大业务,掌握了热交换器生产工艺与核心技术,其中热交换器开始供应美的家用空调。2015年至2021年初,公司对主营业务进行调整,构建热交换器、电路控制、环境电器三大核心产业链。 以户用逆变器为基点,逐步实现平台型产业布局。逆变器是德业股份在电路控制系列中的主要产品。在光伏装机快速增长及储能市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对逆变器领域的投入,2022年度逆变器占公司总营业收入比重已提升至66.44%,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逆变器的核心作用是完成电流的交直流变换。 根据能量能否存储可分为并网、储能逆变器。公司新能源业务起步阶段专注于户用解决方案,能够提供与光伏系统适配的并网逆变器和户用储能逆变器,后续随着业务与产品的成熟迭代有望逐步走向工商业以及集中式应用场景。 核心竞争力:1)渠道为王,“农村”也可“包围城市”将海外定位为核心竞争场景,制定差异化的市场策略;2)性价比为王,成本费用控制经验凸显;3)技术为王,产品技术积淀领跑行业。在技术积累方面,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电子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以及技术进步,已成功打造了两大主要技术体系:热交换器硬件技术平台和变频控制软件技术平台。截至2022年12月31日,累计获批322项专利。与2019年末的141项相比,专利数量增加了128%。这些关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个产品线,增强了产品的技术深度和经济价值。 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4.79、7.30、10.56元,参照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4年16倍PE,对应目标价116.80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海外光储需求不及预期、毛利率波动风险、储能电池业务开拓不及预期风险、德国继电器事件后续影响缓解不及预期、汇率波动的风险、竞争激烈程度提升风险、国际局势影响出口的风险、核心技术泄密和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沧州明珠 基础化工业 2023-09-21 4.16 4.40 26.07% 4.27 2.64%
4.27 2.64% --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同比-0.5%;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2.8%。单二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亿元(-15.0%),实现归母净利润0.8亿元(-19.4%)。盈利水平方面,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17.0%,同比-1.0pct,净利率为12.9%,同比+0.3pct。单二季度毛利率为18.0%,同比变动-0.5pct,净利率为12.2%,同比变动-1.2pct。上半年四费率为6.3%,同比变动-1.3pct,其中管理/销售/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6%/2.5%/1.2%/0.0%,同比变动0.0pct/-0.1pct/+0.1pct/-1.3pct。单二季度四费率为6.1%,同比变动-0.3pct。 隔膜业务维持增长态势,量增弥补价格下跌。公司隔膜业务自2021年起,销量和盈利均逐年增长。2023年上半年隔膜业务实现营收3.13亿元,同比增长29.85%,毛利率28.98%,同比提升2.85pct。2023年上半年,在新产能尚未投放的情况下,原有产线提速升级带来隔膜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公司隔膜销量同比增加26.81%,弥补了价格下跌的缺口,隔膜业务营收仍保持较高增长。 湿法隔膜再扩产,规模效应有望逐步显现。公司当前干湿法隔膜产能分别为1亿平/1.9亿平,另有4亿平湿法隔膜项目在建,新产线幅宽更宽,单线产能提升有望带动成本下降。公司6月公告拟在河北省沧州市投资35亿元人民币,新建年产12亿平米湿法锂电隔膜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17亿元,建设4条锂电隔膜生产线,年产能6亿平。新产能的投放有望提高隔膜生产的规模效应,增强公司隔膜产品的成本竞争力。 随着现有产线升级以及新产能逐步投放,公司隔膜业务有较大提升空间,叠加BOPA膜扩产稳步推进,预计将贡献公司主要业绩增量。我们预测公司23-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2、0.28、0.31元(前期23-24年预测值分别为0.37、0.58元,预测值调整原因主要为当前隔膜价格存在下行压力,PE管材、BOPA薄膜需求偏弱,公司隔膜和BOPA薄膜新产能投放略有延后),参考可比公司23年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3年20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4.40元,下调至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湿法新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隔膜海外销量不及预期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华电国际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9-12 5.39 6.48 2.53% 5.69 5.57%
6.48 20.22% --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94.5亿元,同比+20.0%;实现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55.9%。单二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4.7亿元(+32.5%),实现归母净利润14.5亿元(+40.0%)。 1H23公司毛利率达到5.7%,盈利能力明显改善。受煤炭贸易量增加以及新机组投运影响,公司营收成本均同比增长。1H23公司实现营收594.50亿元,同比+20.0%;营业成本562.32亿元,同比+15.3%;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5.7%,同比+4.1pct,较2022年全年平均水平上升5.3pct,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新增投产燃煤机组253万千瓦、电价稳定、煤价下跌,增厚利润。上半年,公司新增投产湖南100万千瓦、广东2。 68万千瓦、天津17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合计新增装机253万千瓦。完成上网电量1,007.31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约7.71%。 受电价上浮政策的影响,公司平均上网电价上升。1H23公司平均上网电价527.05元/兆瓦时,同比+1.7%,较政策执行前的21年全年平均水平提高了22.6%。另一方面,23年以来国内煤炭供给保持高位、进口煤政策宽松,国内动力煤供需偏紧的形势有所缓解,煤炭价格持续回落。年内5500大卡港口煤价格最低触及750元/吨,23年1至8月均价达到974元/吨,较22年全年均值下降20%。受三方面因素影响1H2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9%。 煤价下跌拖累投资收益,华电新能保持增长。1H23公司实现投资收益22.8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2%。主要是由于煤价下跌,公司煤炭联营企业利润下降。反观新能源板块,华电新能业绩持续增长,上半年贡献投资收益18.11亿元,同比上升14.0%。我们预计23年全年华电新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规模5.7GW,总装机规模将超过36GW,净利润超过100亿元,有望为华电国际贡献投资收益超30亿元。 公司1H23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5.49、64.97、71.49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54、0.64、0.70元。参考可比公司2023年平均市盈率12倍,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12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6.4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价下滑风险;火电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煤价格波动风险;长协煤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投资收益波动风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瀚蓝环境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9-01 18.09 26.10 64.98% 18.01 -0.44%
18.01 -0.44% --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 2023 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59.3 亿元,同比-3.4%;实现归母净利润 6.9 亿元,同比+26.3%。 天然气综合采购成本下降,能源业务扭亏为盈。上半年,公司能源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9.35 亿元,同比减少 0.15 亿元(-0.79%)。23 年以来国际能源紧张形势有所改善,截至8月17日液化天然气到岸价均价约13.1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较2022年均值下降 61.2%。受此影响,上半年公司能源业务成本改善明显,实现净利润0.60 亿元,扭亏为盈,同比增长约 1.48 亿元。公司积极推进上游优质气源供应多元化和结构多样化,能源业务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改善。另外餐厨垃圾制氢项目建成进入试生产阶段,关注项目后续进展。 固废运营收入、利润稳定增长;工程订单陆续完工,收入规模减少。上半年,公司固废处理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1.03 亿元,同比减少 2.32 亿元,主要是工程订单陆续完工,工程与装备业务收入同比减少 5.84 亿元(-48.15%)。在工程类业务收入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固废运营表现亮眼,固废业务整体利润不降反增。上半年,公司新增投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 1750 吨/日,垃圾焚烧收入 15.64 亿元,同比+12.20%,环卫业务规模进一步提升,上半年环卫业务收入 7.7 亿元,同比+33.94%。垃圾焚烧实现净利润 4.36 亿元,同比+9.58%,毛利率 49.45%保持较强盈利能力,固废业务整体实现净利润 5.15 亿元,同比增加 0.12 亿元(+2.30%)。 在建项目有增量、存量深入挖潜,未来增长有动力。截止 2023 年 6 月,在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规模 1450 吨/日、筹建项目规模 750 吨/日;排水业务 3 个扩建项目合计规模 9.5 万方/日;其他固废处理在建、筹建项目规模 1619 吨/日,仍有增量空间。 另外,公司积极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热源优势,开拓蒸汽余热对外供热业务,上半年实现对外供热 48.92 万吨,同比+20.88%,已形成新增长点。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21/16.07/17.92 亿元(此前预测为14.15/16.07/17.92 亿元)。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给予公司 2023 年 15 倍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 26.10 元,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国际能源价格波动;氢能业务推进不及预期
盈峰环境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9-01 4.95 5.72 21.70% 5.03 1.62%
5.03 1.62% --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 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61.3亿元,同比+8.2%;实现归母净利润 3.7亿元,同比+14.9%。单二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6亿元(+21.6%),实现归母净利润 2.2亿元(+18.2%)。 上半年环卫装备市场复苏不及预期,新能源渗透率同比提高。1H23全国环卫装备市场新增上险量 40063辆,同比-9%,降幅较 22年全年的-20%有明显改善,但恢复程度仍不及预期。其中新能源环卫装备市场保持较高增速,新增上险量 2466辆,新增上险量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同比+13%,新能源渗透率达到 6.2%,较去年同期+1.3pct。 公司新能源环卫装备销量大幅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1H23公司环卫装备总销量 6008辆,同比-15%;公司全口径装备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其中新能源环卫装备销量 885辆,同比+46.5%,新能源环卫装备市场份额进一步上升至 36.6%,排名新能源市场第一。随着公用领域用车电动化试点新政策的推进落地,23-25年公司新能源环卫装备业务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环卫服务在手项目 254个,年化服务金额 62.83亿元。1H23公司新签约环卫服务项目 42个,新增年化合同额 10.07亿元,行业领先。公司在手运营项目达到 254个,年化服务金额达到 62.83亿元,可持续经营能力不断增强。上半年公司环卫服务板块实现营收 25.94亿元,同比+36.38%;环卫服务毛利率达到 21.74%,同比+3.42pct。 由于环卫装备市场复苏不及预期,我们下调了 23-25年公司环卫装备销量预测。预计 23-25年公司归母净利为 8.23/10.28/12.79亿元(原预测值为 9.16/10.59/13.57亿元)。对应每股收益 0.26/0.32/0.40元(原 23/24年预测值为 0.29/0.33/0.43元)。 根据过去五年公司历史估值水平,给予公司 2023年 22倍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5.7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环卫装备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新能源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
万马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8-08 11.21 12.78 42.79% 11.33 1.07%
11.40 1.69%
详细
高压电缆料实现国产替代,新项目投产带来持续增量。公司电缆材料在国内份额领先,其中66KV及以上的高压绝缘材料是电缆直接技术难点,过去高压电缆绝缘料均依赖北欧化工、陶氏两家海外企业,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国产替代的企业。海外产能因工艺及能源问题导致供给下滑使得价格上涨,且十四五高压环网电缆扩改和海缆放量极可能继续放大供需缺口。随着公司新产能持续投放,电缆材料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优质充电桩运营资产,充电桩业务迎来高增长。公司充电桩业务布局多年,以运营车辆充电站为主,高功率快充桩比例高,随着电动车保有量增长以及出行恢复,2023年充电运营业务将持续改善。同时公司还布局充电桩设备销售,与地方城投平台合作较多,随着国内充电桩政策落地,未来充电桩销售有望贡献较大增长。 电力电缆贡献稳定增量,通信电缆有望释放弹性。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电缆,十四五期间城市开展配电网扩容和升级改造,电网改造带来需求稳定增长,且配电侧电缆高压化趋势显著,电缆业务有望稳定贡献增量;同时公司还布局通信电缆,其中机器人线缆在内的工业智能装备线缆作为公司重点发展的核心产品之一,产品销售规模逐年增长,将成为公司特种电缆业务新的增长点。 高压电缆材料有望打开国产替代空间,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1、0.76、0.86元,结合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3年21倍PE,公司合理总市值132.3亿,对应公司整体目标价12.78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电缆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等;高分子材料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充电桩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华能国际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8-07 9.00 12.04 31.87% 9.49 5.44%
9.49 5.44%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 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260.3亿元,同比+7.8%;实现归母净利润 63.1亿元,同比+309.7%。 境内境外齐发力,业绩改善预期兑现。受境内燃煤价格同比下降和电量同比上涨综合影响,1H23公司火电板块税前利润汇总金额为 9.42亿元,同比增利 96.86亿元,业绩大幅改善。境外方面,1H23新加坡电力市场供需偏紧,电价上涨,公司新加坡业务务实现营业收入 161.41亿元,实现净利润 23.90亿元,同比大幅上升287.99%。境内业务扭亏,境外业务利润大幅增长,公司业绩明显改善。 入炉标煤单价同比-10.49%,火电发电量同比+7.43%,燃煤发电板块扭亏。1H23国内煤炭供应保持高位水平,进口煤供应量同比大幅增长,煤炭供需关系偏紧有所缓解,煤价下跌明显。公司累计入炉除税标煤单价 1,137.76元/吨,同比下降10.49%。由于来水偏枯水电出力不足,1H23公司燃煤机组利用小时数同比增加 100小时,叠加新机组并网发电,带动公司燃煤发电量同比+7.43%,在结算电价基本稳定背景下,公司燃煤发电板块 1H23实现利润总额 5.93亿元,成功扭亏。 新能源加速推进,装机占比不断提高,持续贡献利润。1H23公司新增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分别达到 408.60MW 和 2497.49MW,公司装机结构中风电、光伏的合计占比较 22年底进一步提高 3.55pct 达到 17.43%。1H23风电、光伏的合计上网电量占比同比提高 1.8pct 达到 10.2%。1H23公司风电板块利润总额达到 40.24亿元,同比+17.5%;光伏板块利润总额达到 10.02亿元,同比+89.6%。 1H23燃料成本下降幅度超出此前预期,我们下调了 23-25年燃料成本的预测值;结算电价略低于此前预期,我们下调了 23-25年结算电价的预测值。综合以上因素我们上调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3-25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135.49/160.10/179.94亿元(原预测为 110.39/130.56/153.81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 0.86/1.02/1.15元(原预测为 0.70/0.83/0.98元)。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给予公司 2023年 14倍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 12.04元,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发电的增长空间及项目推进速度可能低于预期;煤价下跌幅度不及预期;结算电价超预期下跌;新能源运营的收益率水平可能降低。
爱旭股份 房地产业 2023-07-31 26.40 28.80 95.79% 26.17 -0.87%
26.17 -0.87%
详细
深耕光伏电池赛道,2022 年开启一体化布局。2022 年,大尺寸电池片产能逐渐开始紧缺, 价格持续提升, 公司业绩大幅改善, 实现营收350.75 亿元(+126.72%),归母净利润23.28 亿元(+1954.33%)。2023Q1 实现营业收入77.5 亿元(-1.04%),归母净利润7.02 亿元(+208.78%)。公司持续深耕太阳能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电池片出货量自2019 以来稳居全球第二;2022 年基于自主研发的N 型ABC 技术推出一体化解决方案。未来伴随公司高溢价ABC 项目的推进,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升。 电池片市场空间广阔,盈利有望持续提升。1)根据CPIA 预测,2030 年全球/中国光伏电池片需求有望达到619GW/168GW。终端需求旺盛,装机持续放量。2)电力市场交易给光伏发电收益带来不确定性,配储势在必行。今年组件价格回落,能够有效缓解配储压力。消纳问题的解决会进一步促进光伏装机需求。3)电池片环节集中度稳步提升,TOP5 企业产量占比由2018 年29.5%提升至2022 年56.3%。爱旭稳居出货量第二,公司全球市占率由2019 年5.0%提升至2022 年9.2%。4)以PVInfolink 价格统计来看,5 月份TOPCon、HJT 电池片较PERC 享受0.07~0.17 元/W溢价。展望2023 年,高效N 型电池片较PERC 享受超额盈利有望长时间维持。 ABC 技术享受高溢价;一体化布局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1)公司ABC 产品凭借技术壁垒高、美观、发电性能优异三大优势,将获得高溢价、高盈利。公司目前已建成6.5GW ABC 电池片产能,预计2023 年底将建成25GW电池片+组件产能。2)公司依靠ABC 电池端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展能力边界,集合组件、逆变器、支架系统、储能系统及能源平台等,提供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从“专业电池制造商”向“光伏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基于对出货和价格判断, 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5.13/44.79/62.16 亿元,实现每股收益1.92/2.45/3.40 元。参考可比公司,公司合理估值水平为2023 年的15 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28.8 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能源结构转型速度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波动影响测算结果;光伏行业竞争加剧;公司ABC 电池发展不及预期。
禾迈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7-04 365.00 411.54 89.17% 398.80 9.26%
398.80 9.26%
详细
微逆业务快速成长,储能产品走向市场。公司设立于 2012年,2021年 12月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长期专注于以微型逆变器、模块化逆变器等产品为主的领域,并积极将产品线推广至储能设备、关断器等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的其他领域。公司微型逆变器有一拖一至一拖六全系列产品,额定功率在 250W-2250W 之间,可满足182/210大功率光伏组件应用需求,在功率密度、功率范围、转换效率、多台并联稳定性等方面实现了与全球龙头企业可比的水平,业务触及美洲、欧洲、亚洲等多个区域。目前,公司积极探索以微型逆变器为代表的组件级解决方案,其中,储能产品是公司的核心发展方向,是光伏建筑和分布式发电系统后续重要推动力。同时加紧研发用于与组串式逆变器配合的关断器与优化器,从而实现组件级电力电子领域的更全品类供应。 “光伏+分布式占比+MLPE 渗透”多维支撑行业需求景气成长。整体来看,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行叠加全球绿色复苏,行业需求高度景气。分布式光伏受益于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在避免长距离输送造成的电能损耗方面等方面的优势,新增装机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微型逆变器进一步受益于分布式光伏对安全性能的要求增加,在分布式市场应用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三者叠加有望支撑光伏微型逆变器市场需求景气成长。 微逆产品体现核心竞争力,渠道推进成效显著。产品&成本优势:业务协同多轮驱动,微逆参数领先行业,公司微逆产品整体参数处于行业较为领先地位,并且单台成本存在一定优势。渠道建设:海外销售增长迅速,欧美渠道推进成效显著。公司采取全球化的销售策略,公司的微型逆变器、DTU 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墨西哥、加拿大、 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波兰、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渠道丰富。品类延伸:公司于 2022年下半年销售欧洲和亚太机型。2022年 5月推出关断器产品进入组串市场,推出组件级快速关断器 (HRSD 系统),拥有 HRSD-1C 和 HRSD-2C 系列产品。 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11.53、18.08、25.34元,基于 2024年可比公司的平均估值为 20倍,考虑到公司应用领域、成长空间和业绩增长后续有优于整体可比公司的潜力,给予估值溢价 15%,即给予公司 24年 23倍 PE,对应目标价 415.84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微逆需求不及预期、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核心技术泄密和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国际局势影响出口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竞争激烈程度提升风险等。
华电国际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5-15 5.90 7.99 26.42% 7.32 20.20%
7.09 20.17%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23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9.8亿元,同比+11.0%;实现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82.3%。 1Q23公司营收增长11%,综合毛利率同比上升2.4pct,财务费用率持续下降。受煤炭贸易量增加以及新机组投运影响,公司营收成本均同比增长。1Q23公司实现营收319.78亿元,同比+11.0%;营业成本306.22亿元,同比+8.25%;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4.2%,同比+2.4pct,较2022年全年平均水平上升3.8pct,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公司加大资金运作、融资创新力度,1Q23公司财务费用9.27亿元,同比-11.3%,财务费用率2.9%,同比-0.7pct,资金成本持续下降。 电价上浮、煤价企稳,公司盈利能力明显改善。1Q23公司实现净利润11.80亿元,同比+137.22%,利润改善明显。一方面是受电价上浮政策的影响,公司平均上网电价上升。1Q23公司平均上网电价530.87元/兆瓦时,同比+2.9%,较21年全年平均水平提高了23.5%。另一方面,23年以来国际能源价格趋于稳定,进口煤政策宽松,国内动力煤价格持续回落。至23年4月底,5500大卡港口煤现价回归1000元/吨左右水平,较22年3月的1600元/吨高位已经下降超600元/吨,23年内均价较22年下降超过10%。收入提升、成本改善,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全年预期向好。 华电新能持续贡献投资收益。1Q23公司实现投资收益11.72亿元,与22年同期基本持平。在23年煤价下降的预期下,预计公司煤炭联营企业利润同比下降,投资收益的稳定或主要源于华电新能的持续盈利。我们预计23年华电新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规模5.7GW,总装机规模将超过36GW,净利润超过100亿元,有望为华电国际贡献投资收益超30亿元。 公司1Q23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5.49、64.97、71.49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55、0.64、0.70元。我们选择相对估值法对公司进行估值,可比公司2023年调整后平均预测市盈率为15倍。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15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8.2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价下滑风险;火电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煤价格波动风险;长协煤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投资收益波动风险;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