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动力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0-09-17 6.22 -- -- 6.25 0.48%
6.36 2.25%
详细
中关村科技园企业,目前坐落于丰台园区? 中国最早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的企业之一、国内电源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405) 专注电力电子核心技术 25年,强大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电力电子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公司是下列三大行业里的头部电源企业数据与通信电源领域氢燃料、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EPS
动力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0-09-02 5.55 -- -- 6.28 13.15%
6.36 14.59%
详细
二季度业绩快速恢复,经营现金流改善明显。 日前,动力源发布2020年半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3.6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4.25%。公司现金流改善明显,经营现金流量同比增长24%。上半年尽管受疫情影响,公司在二季度追赶生产进度,整体营收和净利润均快速回升,有望实现公司预定的全年经营目标。 5G基建带来新机遇,公司各项业务稳步增长。 今年以来,公司致力于电信行业、专网行业、数据中心等电源产品的开发,深挖现有重点目标市场和行业客户需求,研发和生产符合客户需求的电源产品,努力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电源产品解决方案,不断提升现有重点行业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公司的电源业务正在进一步放量。 5G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高速发展期,未来几年都是5G网络的主要投资期,资本支出预计将超过7700亿元。5G基站的大规模建设将催生通信电源增量需求,公司通信电源产品将进入快速放量期。同时IDC是通信行业的另一条长期主线,预计2022年数据中心规模将达3200亿元,其中电源的规模过百亿,公司将数据中心定位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加大对国内外数据中心业务的投入,为后续增长奠定基础。 公司的备用电源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场景,在轨道交通、和石油化工等行业市场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此外,公司的功率优化器产品已陆续在国内外通信基站开展应用,肩负提供电能和充电管理功能,提高系统效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集中优势资源开拓汽车领域的核心零部件相关产品,在电驱动系统、车载电源、氢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以及充电桩等方面已形成核心技术优势。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下,公司的氢动力产品、车载电源及驱动系统方面产品将持续推动业务增长。此外国家电网加大充电桩设施建设,预计今年新增充电桩7.8万个,公司的各类充电桩方有望借助充电设备需求激增趋势,取得了较好的突破。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公司内在竞争力。 公司通过掌握电源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在技术平台、产品开发和研发团队等方面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已开发出全拓扑结构、全功率范围覆盖的技术平台及百余种产品,广泛应用在数据通信、智慧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三大领域。截至6月30日,公司共有有效知识产权309项,其中:发明专利61项、实用新型156项、外观专利32项,软件著作权42项、注册商标18项。作为以自主研发为主的企业,公司建立了基于IPD管理的中试与实验验证体系,打造了系列可靠性验证实验室,不断满足公司产品开发的速度和全球销售对产品质量的更高要求。公司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客户需求驱动以最低综合成本实现端到端产业链的协同,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公司对制造体系进行全自动升级形成“智造工厂”,提高制造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 积极采取措施消除短期影响,中期业绩稳步增长有保证。 受疫情影响,公司一季度公司整体营收和净利润均有所下滑,但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运营商5G设备招标和基础建设的全面开启,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出了符合行业客户需求的电源产品;整合内部资源,促进内部管理变革,持续聚焦于数据通信、智慧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电能转换与能源利用,公司业绩实现稳定增长。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如中国铁塔2.03亿元电源采购合同、中国联通0.86亿元开关电源采购合同、先后中标腾讯和百度IDC电源项目并顺利完成供货及交付。此外在地铁、光伏等行业公司中标相应电源项目。新能源车领域持续与国内外各领域第一梯队企业合作,在原有60家客户的基础上新增长城汽车、柳州五菱、广东国鸿等客户。这大幅提升了公司产品在行业内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盈利预测。 考虑当前5G建设提速,通信电源需求将快速释放,公司的电源业务对公司业务的拉动效应显著提升,二季度扭亏为盈,单季度营收与利润增长显著,公司业绩重新走上上升趋势,我们看好公司当前的转型规划以及未来两年的发展势头,同时考虑到今年疫情带来的影响,预计公司未来三年的营收为13.94亿、16.72亿和20.07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为8186万、1.24和1.76亿元,继续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运营商集采订单不及预期,新能源车业务推进不及预期。
动力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0-07-31 5.19 6.00 32.45% 6.11 17.73%
6.28 21.00%
详细
事件: 近期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在中国铁塔2020年50A模块化电源(普通+小型)集约化电商采购项目和2020年壁挂式开关电源集约化电商采购项目招标中中标并签署采购合同。该合同总价款(含税价)为2.03亿元,其中50A模块化电源(普通+小型)(含税价)为人民币1.29亿元;壁挂式开关电源产品(含税价)为人民币7372万元。该合同对本年度公司的营收与和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点评: 深耕电力电子行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竞争力 多年来公司致力于电力电子及信息技术相关产品在绿色能源、智慧能源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去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公司调整产业架构,聚焦于数据通信、智慧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中电能转换与能源利用,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三大产业领域中为客户提供从产品到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完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经过一年的调整,公司19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净利润也保持稳定增长。同时随着国内5G建设的启动,通信电源行业开始复苏,公司抓住行业复苏机会,一方面加大电源业务布局,积极开拓国内外通信电源市场,电源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公司进一步实施精细化管理,精简组织结构,挖潜增效,加大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使得新能源业务,新能源业务收入取得较快增长。 加快通信电源产品供货,拓展数据中心业务领域 相对于4G网络设备,5G网络在架构、设备以及器件上有了重大的提升,不仅设备功率需求明显增长,技术性能参数显著提升,而且无线基站数目也将同步增长。预计今年电信运营商基站设备投资超2000亿以上,相应的通信电源产品需求也将达到一个新高数量。今年以来,以5G网络建设为领头的新基建大大提升了行业的景气度,通信的行业的需求增长也给公司电源主营业务带来增长契机。公司抓住5G网络建设对电源设备的大量需求,一方面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开发5G高功率电源产品;另一方着力打造的安徽智能工厂生产基地,大幅提升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增强产品制造能力,同时公司加大对供应链平台、工艺平台的建设,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和产品交付能力,积极打造国际化生产制造体系和供应链体系。此次与铁塔公司签订的2.3亿元电源合同表明公司5G数据通信产品在通信市场得到成功应用,这也是公司深入参与国内5G通信建设的良好开端。在一季度开工不足的情况下,公司二季度以来积极复工,追赶订单进度,保证在六月完成底交付了前期签订的电源设备合同,从而保证上半年公司营收稳步增长,利润得到有效恢复。同时公司还积极参与其他运营商的电源集采招标,凭借着公司在业内的技术实力,有望在后续的招标中获得不菲的市场份额。此外5G网络将带来数据中心建设的提升,未来三年复合增速将达到30%左右,而公司新进开发的IDC直流电源产品已经开始供货运营商和大型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后续也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加快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形成双轮驱动效应 今年以来,新能源车产业经过疫情低谷期,正在处于稳定增长趋势中,特别是特斯拉给整个产业链带来新的动力和希望。前些年公司一直布局的智慧能源产业将到收获阶段,已经研发的新型充电桩、光伏逆变器以及新能源车电控系统获得客户认证后,将快速进入市场,有效提升公司业务水平。特别指出的公司在氢能源电控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氢燃料DC/DC电源客户覆盖率80%,同时公司新布局的增程式系列产品,以满足未来增程式汽车对系统可控性、经济性的进一步需求,为后续业务的拓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其它业务方面,公司的雄安智能光伏车棚等多个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成功落地,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此外公司传统的EPS和智能疏散系统产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机场等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具体有大兴国际机场、北京地铁、深圳地铁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 盈利预测 考虑当前5G建设提速,通信电源需求将快速释放,公司的电源业务对公司业务的拉动效应显著提升,虽然一季度业绩亏损,但只是短暂影响,并不改变公司业绩已经确立反转的趋势,我们看好公司当前的转型规划以及未来两年的发展势头,同时考虑到今年疫情带来的影响,预计公司未来三年的营收为13亿、15.61亿和18.73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为7024万、1.12亿和1.57亿元,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运营商集采订单不及预期,新能源车业务推进不及预期。
天威视讯 传播与文化 2020-07-02 6.82 -- -- 8.84 29.62%
8.84 29.62%
详细
深耕深圳本地有线业务,不断向外拓展信息服务 作为深耕深圳地区有线电视网络的运营商,公司拥有网络电视台资质、互联网电视内容牌照和手机电视牌照,主要向当地用户提供数字电视收视、互联网接入服务和电视、网络购物服务,其收入主要来源于数字电视收视维护费、数字电视增值服务费、互联网接入费以及电视、网络购物的零售业务。多年来,公司始终围绕客户的需求和体验,着重从内容资源、网络质量、客户服务等多个方面不断提升公司的综合运营能力,服务质量一直在行业内保持先进水平。当前公司制定的经营战略方向是从区域性有线网络运营商发展为全国性网络视音频娱乐和综合信息服务运营商,为客户提供高端前沿的视频产品和丰富多彩的融合业务。 行业趋势下行明显,公司主动进行转型调整 近年来公司业务结构保持相对稳定,营收和利润保持小幅波动,其中有线电视服务业务占公司整体营收绝大部分,公司的毛利率也保持35%左右稳定水平。但是今年以来,广电行业趋势总体下行愈加明显、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剧,公司开始推进新一轮深化改革,基本业务方面技术与市场两手抓,政企业务和新业务方面转型效果凸显,以“智慧广电”和广电5G为指引,努力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展自身的业务范畴,从有线电视运营商向智慧广电和智慧城市服务商转型。 广电业面临行业转折,公司积极参与新广电的建设 广电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前期受益于中国经济快速稳步发展、产业政策大力支持,行业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格局。但是今年来收到互联网产业和电信业挤压,行业整体呈现萎缩迹象。不过随着5G网络建设加速,整个广电产业也开始加速创新、加快迭代,以大数据、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将推动该行业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这也是当前中国广电业的转折点。广电将在全国一张网和新建5G网络基础上,开展全国性业务孵化,从视频内容和科创文创出发,提供超高清4K/8K、虚拟/增强现实、物联网等新业务新业态,促进广播电视及移动通信的深度融合和产业生态发展,促进从看电视模式到用电视模式的转变。 公司认识到行业的剧变,将抓住5G时代的契机,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集智慧广电、移动通信、万物互联于一体的新型国家信息化基础网络。依托广电网络整体部署规划,进一步丰富有线电视内容,全面加快4K/8K内容产品及应用普及,建立广电多屏互动平台,实现公共服务转型升级,确保公众业务稳定发展。此外通过建立5G网络,还将带动电视购物以及有线电视网络的增值业务发展,探索广电5G网络建设模式及应用创新,实现公司的多元化发展。 盈利预测 考虑到公司传统广电业务保持稳定,疫情带来在线教育、宽带业务爆发式增长维持现有主营业务稳定,同时公司将承建深圳广电5G网络建设带动当前业务快速增长,而未来新的广电5G业务在未来2~3年有所突破,有效形成新利润增长点。预计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8.18亿元、19.99亿元、22.39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亿元、2.28亿元和2.84亿元。公司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广电5G发展不及预期,传统广电业务下滑超出预期。
动力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0-05-11 4.97 -- -- 5.05 1.61%
5.25 5.63%
详细
19年公司扭亏为盈,一季度经营短期受抑 一季度经营短期受抑公司于近日发布 2019年年报和 2020年一季度季报,公司 2019年营业收入12.45亿元,同比增长 37.0%;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1107.05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 2.8亿元, 扭亏为盈。2020年一季度由于疫情影响,公司营业收入9577万元,同比减少 42.52%;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 4445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 1839万元。公司 2019年业绩扭亏符合预期,一季报经营受疫情影响较大,出现较大亏损,但是随着复工顺利推进,公司经营已经正常化,未来业绩有望快速实现扭亏并进入稳步发展期。 依托深厚的 技术底蕴,公司大力发展三大电子领域 公司大力发展三大电子领域作为在电源产品领域深耕了二十五年的专业技术型公司,当前已经在技术平台、产品开发和研发团队等方面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围绕能源转换和利用,已开发出全拓扑结构、全功率范围覆盖的技术平台及百余种产品,广泛应用在 数据通信、智慧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三大领域:通信领域,公司的通信电源模块、IDC 供电系统和分布式电源用于基站、数据中心;智慧能源领域,公司的备用电源、光伏逆变器以及电池管理系统 BMS 主要用于储能、新能源和工业节能服务等方面;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的充电桩、车载电源、氢燃料电池变换器以及汽车增程器等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光储充放一体化系统等方面。长期以来,公司以自主研发、制造为主,通过技术创新,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向客户提供性能稳定、品质可靠的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相关技术和产品在电源效率、功率密度和高可靠性等方面均形成了竞争优势。 公司产品销售也主要以直接销售方式为主,部分产品采用直销+代理商销售以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其产品在广大客户群体中享有盛誉。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增 强 自 主研发的竞争力 研发的竞争力自主研发是公司的立足之本,公司一直加大研发投入。自去年以来,公司成立了电源研究院来强化技术平台和产品研发能力,建造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可靠性验证实验室,不断满足公司产品开发的速度和全球销售对产品质量的更高要求。公司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以客户需求为驱动,实现端到端产业链的协同和成本的可控性,并在生产端引入智能制造设备完成 “智造工厂”的升级,实现生产管理规范化,提效率和降成本并举,达到经营效益最大化。作为全球主要电信运营商及铁塔公司的核心供应商,公司自主研发的通信电源、EPS产品、模块电源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新推出的氢燃料电池用 DC-DC 电源、高速电机控制器和全密封液冷充电模块迅速成为行业明星产品。目前公司拥有覆盖知识产权 178项和稳定的专家团队,可以迅速为客户的各类需求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优化业务结构,降费提效助力扭亏为盈2019年,在全球经济整体景气度下降的背景下,国内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新旧动能加快切换,公司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和高质量发展的经营压力,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业务结构上做减法,关停处置了边缘产业,将公司资源聚焦于数据通信、智慧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三大战略业务方向。伴随着 5G 建设展开,新增 5G 基站带来电源需求量明显增加,公司抓住国内运营商对通信电源的新新增、扩容和改造需求基于,并在海外通信电源市场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实现当年度业绩快速恢复性增长。同时公司还在数据中心业务、备用电源和智能疏散系统、分布式光伏业务等方面实现突破,为未来业绩多方位增长提供进一步助力。此外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着力打优势竞争力,借助国内加快发展新能源车的政策,在产品开发、市场拓展、体系建设等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相关产品已经进入多家国内外汽车厂商,这也将带动公司经营业绩的指数型增长。因此在 2019年,公司在业务布局优化、核心业务恢复性增长和新业务领域突破这三方共同努力下,成功实现内生性业绩扭亏,这是具有扎实的增长基础。 不过今年一季度以来,在疫情影响导致经济大幅下滑的背景下,虽然是销售淡季,但是营收大幅下滑同时费用支出的刚性效应导致公司一季度业绩出现亏损的局面。不过随着以 5G 建设为领头的新基建快速启动,通信电源产品已经进入卖方市场,公司的通信电源产品供不应求,核心业务未来快速增长可期,我们预计一季度公司业务受到外部影响而出现的亏损是暂时的,未来随着运营商加快 5G 建设以及新能源车行业的恢复,公司业务有望走上稳步发展通道。 盈利预测基于公司积极从“传统通信电源产品生产商”向“通信基础设施集成商”和“网络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战略转型,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产品与服务多元化发展趋势可以完美的迎合正在进行中的大规模 5G 建设,并在新能源等新领域中得到有效突破,未来公司有望得到稳步增长。考虑到当前疫情带来的长期影响,我们适当调低前期对公司的盈利预期,预计公司未来三年的营收为 13亿、15.61亿和 18.73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为 7024万、1.12亿和1.57亿元,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运营商集采订单不及预期,新能源车业务推进不及预期。
动力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0-05-11 4.96 -- -- 5.05 1.81%
5.25 5.85%
详细
19年公司扭亏为盈,一季度经营短期受抑 公司于近日发布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度季报,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12.45亿元,同比增长37.0%;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07.05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8亿元,扭亏为盈。2020年一季度由于疫情影响,公司营业收入9577万元,同比减少42.52%;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4445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839万元。公司2019年业绩扭亏符合预期,一季报经营受疫情影响较大,出现较大亏损,但是随着复工顺利推进,公司经营已经正常化,未来业绩有望快速实现扭亏并进入稳步发展期。 依托深厚的技术底蕴,公司大力发展三大电子领域 作为在电源产品领域深耕了二十五年的专业技术型公司,当前已经在技术平台、产品开发和研发团队等方面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围绕能源转换和利用,已开发出全拓扑结构、全功率范围覆盖的技术平台及百余种产品,广泛应用在数据通信、智慧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三大领域:通信领域,公司的通信电源模块、IDC供电系统和分布式电源用于基站、数据中心;智慧能源领域,公司的备用电源、光伏逆变器以及电池管理系统BMS主要用于储能、新能源和工业节能服务等方面;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的充电桩、车载电源、氢燃料电池变换器以及汽车增程器等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光储充放一体化系统等方面。长期以来,公司以自主研发、制造为主,通过技术创新,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向客户提供性能稳定、品质可靠的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相关技术和产品在电源效率、功率密度和高可靠性等方面均形成了竞争优势。 公司产品销售也主要以直接销售方式为主,部分产品采用直销+代理商销售以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其产品在广大客户群体中享有盛誉。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增强自主研发的竞争力 自主研发是公司的立足之本,公司一直加大研发投入。自去年以来,公司成立了电源研究院来强化技术平台和产品研发能力,建造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可靠性验证实验室,不断满足公司产品开发的速度和全球销售对产品质量的更高要求。公司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以客户需求为驱动,实现端到端产业链的协同和成本的可控性,并在生产端引入智能制造设备完成“智造工厂”的升级,实现生产管理规范化,提效率和降成本并举,达到经营效益最大化。作为全球主要电信运营商及铁塔公司的核心供应商,公司自主研发的通信电源、EPS产品、模块电源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新推出的氢燃料电池用DC-DC电源、高速电机控制器和全密封液冷充电模块迅速成为行业明星产品。目前公司拥有覆盖知识产权178项和稳定的专家团队,可以迅速为客户的各类需求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优化业务结构,降费提效助力扭亏为盈 2019年,在全球经济整体景气度下降的背景下,国内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新旧动能加快切换,公司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和高质量发展的经营压力,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业务结构上做减法,关停处置了边缘产业,将公司资源聚焦于数据通信、智慧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三大战略业务方向。伴随着5G建设展开,新增5G基站带来电源需求量明显增加,公司抓住国内运营商对通信电源的新新增、扩容和改造需求基于,并在海外通信电源市场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实现当年度业绩快速恢复性增长。同时公司还在数据中心业务、备用电源和智能疏散系统、分布式光伏业务等方面实现突破,为未来业绩多方位增长提供进一步助力。此外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着力打优势竞争力,借助国内加快发展新能源车的政策,在产品开发、市场拓展、体系建设等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相关产品已经进入多家国内外汽车厂商,这也将带动公司经营业绩的指数型增长。因此在2019年,公司在业务布局优化、核心业务恢复性增长和新业务领域突破这三方共同努力下,成功实现内生性业绩扭亏,这是具有扎实的增长基础。 不过今年一季度以来,在疫情影响导致经济大幅下滑的背景下,虽然是销售淡季,但是营收大幅下滑同时费用支出的刚性效应导致公司一季度业绩出现亏损的局面。不过随着以5G建设为领头的新基建快速启动,通信电源产品已经进入卖方市场,公司的通信电源产品供不应求,核心业务未来快速增长可期,我们预计一季度公司业务受到外部影响而出现的亏损是暂时的,未来随着运营商加快5G建设以及新能源车行业的恢复,公司业务有望走上稳步发展通道。 盈利预测 基于公司积极从“传统通信电源产品生产商”向“通信基础设施集成商”和“网络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战略转型,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产品与服务多元化发展趋势可以完美的迎合正在进行中的大规模5G建设,并在新能源等新领域中得到有效突破,未来公司有望得到稳步增长。考虑到当前疫情带来的长期影响,我们适当调低前期对公司的盈利预期,预计公司未来三年的营收为13亿、15.61亿和18.73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为7024万、1.12亿和1.57亿元,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运营商集采订单不及预期,新能源车业务推进不及预期。
凯利泰 医药生物 2020-04-23 22.01 -- -- 29.28 32.79%
31.33 42.34%
详细
行业东风已至,进口替代下龙头优先受益 人口老龄化、病患年轻化趋势下骨科疾病高发,医师梯队补充、医保覆盖、基层渗透下国内骨科植入物耗材市场迎发展机遇,目前市场规模约为262亿元,预计将以14.19%的增速扩增至2023年的509亿元。国内市场集中度低,top5为外资企业,占据国内骨科市场37.93%,威高骨科、大博医疗、凯利泰分别以4.05%、2.86%、1.83%的份额位列六、七、八位,内资供应商众多但集中度较低,耗材集采等医药控费政策以及进口替代趋势下,享有成本、产品、规模以及渠道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优先获益。 椎体成形:渗透率提升叠加结构化调整,空间尚广 目前国内市场规模尚小(约10亿元),渗透率仅为13%,相比美国2011年40%的渗透率差距较大,其中PKP在骨水泥渗透、伤椎椎体高度恢复以及相邻椎体骨折方面表现优于PVP,国内PKP系统数量比重约为50%,远低于欧美等国家2011年80%以上的结构占比,受益于渗透率提升及结构化调整,预计行业未来5年增速可超过18%。公司目前占据国内椎体成形市场近乎一半份额,叠加骨水泥领域布局,将有望凭借渠道全面布局和产品系统性解决方案优势,充分受益行业高速增长红利。 其他产线布局持续推进,整合优化释放业绩 1)传统骨科领域:公司创伤类产品约占国内创伤植入耗材市场2%,脊柱植入物(不含椎体成形)约占对应市场0.92%,销售规模尚小,随着公司对艾迪尔销售体系的逐步调整和业务渠道的整合优化,在历经2017-2018年的业绩调整期后,2019年艾迪尔业绩回暖,叠加2020年1月2日椎间融合器(PEEK)获批,预计公司传统骨科将显活力;2)运动医学:目前国内市场约20亿元,主要被施乐辉、强生、锐适等国际巨头占据,国内企业尚未真正发力,公司通过自研和投资,已拥有缝合线、带线锚钉、关节镜系统以及利格泰、速动医学等企业在预防与诊断、修复与重建方面的多种耗材,是国内运动医学布局比较全面的企业,有望优先受益;3)Eiquence:与公司椎体成形产品同属脊柱微创领域,渠道协同性极强,将充分受益公司的营销网络和国内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渗透率的提升(目前仅为24%),推进产品的终端覆盖广度和深度,业绩成长有保障。 股权激励加持,强化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一致性 公司2019年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公司董秘、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业务(技术)人员共计24名成员,授予不超过850万股限制性股票,行权价格为4.87元/股,行权条件为以2018年扣非净利润为基数,未来三年增速不低于99%、138%、186%;2020年2月公司向董事长袁征先生授予3300万份股票期权,包含2500万份常规期权和800万份超额奖励期权,约占公告时公司股本的4.5645%,行权价格为15.22元/股,行权条件为以2019年扣非后净利润为基数,2022年常规期权行权指标95.31%,2023年常规期权行权指标144.14%,超额期权行权指标168.43%,上述一系列股权激励的推进,进一步加强公司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一致性,共谋发展。 盈利预测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50、15.45、18.4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4.3%、23.6%、19.7%,归母净利润别为3.07、3.96、4.9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3.6%、28.8%、24.7%,EPS分别为0.42元、0.55元、0.6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3X、41X、33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并购产线整合不及预期,新品研发速度低于预期,椎体成形渗透率提升低于预期。
艾德生物 医药生物 2020-04-16 53.39 -- -- 89.08 10.93%
79.95 49.75%
详细
专注于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试剂的产研销龙头公司是国内首家专业化的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试剂研发生产企业,产品涵盖EGFR、BRAF、KRAS、NRAS、ROS1、ALK、HER2等十余种主流产品,已与跨国药企阿斯利康、辉瑞、默克、勃林格殷格翰、礼来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整体业绩增长稳健,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835.55万元,同比增长31.73%,实现归母净利润13,547.42万元,同比增长6.89%,若剔除股权激励成本摊销的影响(不考虑所得税影响),则归母净利润为17,085.9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81%,公司精准医疗产品的技术壁垒较高,产品始终维持较高毛利率水平(90.37%)。 东风已来,顺势起航肿瘤分子诊断发展的前提是对应癌种靶向药物上市销售且相比于传统药物疗效提升或副作用改善明显。目前全球癌症病患基数庞大且有上升趋势,靶向抗癌药物获批提速且后续在研管线远超传统治疗药物,同时国内利好层出不穷,例如抗癌药物加速上市、医保谈判持续推进、用药前诊断先行明确规定等,将有效改善我国肿瘤精准分子诊断渗透率低下的问题,行业“昂首”走势明显,公司作为国内专注于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将充分受益于行业发展红利。 三轮驱动,全方位满足国内肿瘤精准诊断需求凭借“产品齐全+先发获批+领先技术”三重优势,公司获得院内市场近60%、靶向基因分子诊断市场份额约30%的市场份额。其中,2018年获批的ctDNAEGFR检测试剂盒是公司迈向液体活检产品的突破性进展,10基因产品覆盖了肺癌、结直肠癌目前已上市及未来3-5年可能上市靶向药物所有的治疗靶点,2019年获批的BRCA1/2试剂盒弥补了国内该基因临床合规检测的空白,公司将凭借齐全且领先的产品全方位满足国内肿瘤精准诊断需求,造福国人。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认为,随着肿瘤靶向药物涉及癌种日益丰富和国内伴随诊断渗透率不断提升,公司未来业绩将持续高增速水平,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37、9.39、11.8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5%、27.4%、25.7%,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0、2.53、3.1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0.6%、32.8%、24.6%,对应EPS分别为1.29、1.72、2.14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2X、46X、37X。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靶向抗癌药物上市低于预期,竞品推出超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0-04-15 24.91 -- -- 29.50 18.43%
38.66 55.20%
详细
毛利率/净利率均有下滑,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7.45% 2019年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32.15%,相比于上年下滑1.89个百分点,主要在于占公司业务比重较大(65.09%)的诊断产品业务毛利率由2018年的29.28%下滑至27.01%;销售净利率由2018年的8.45%下滑至6.81%,主要是公司资金需求较大,财务费用达到2.09亿元,同比增长了22.02%,同时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7.45%。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取的一系列成果,若考虑研发投入资本化部分,公司研发投入金额总计2.13亿元,同比增加25.73%,研发人员总数948人,相比上年增加了115人,占总人数的10.78%(上年10.08%),已取得三类注册证3项,二类注册证1项,一类备案产品27个,目前有1个三类诊断产品进入注册程序。 现金流逐步改善 2019年公司经营活动为现金流量净额为4.83亿元,同比增长29.46%,其中四季度为3.50亿元,现金流改善明显;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1.30%,主要系公司主动放缓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66.09%,主要系公司赎回到期8亿公司债,以及208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成功募集约10.75亿元资本所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医保控费、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推行和第三方检验质量和监控体系逐步完善,预期我国ICL渗透率将不断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94.92、116.52、139.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3%、22.8%、19.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3、5.82、7.4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9.1%、20.4%、27.8%,EPS分别为0.78、0.94、1.2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2X、26X、21X,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独立实验室质量控制风险,参控股公司整合运营风险,应收账款坏账数量异常增加风险。
凯莱英 医药生物 2020-04-13 190.60 -- -- 198.88 4.13%
246.50 29.33%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4.60亿元,同比增长34.0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32.50%,整体业绩维持高增长态势。 反应釜体积超过2300m3,项目承接能力持续攀升 公司已经在天津、敦化、阜新、上海建立了多个研发和生产基地,反应釜体积超过2,300m3,固定资产较年初增加40.15%,具体来看,1)小分子:吉林凯莱英制药一期工程建设完成,主要提供新培南类项目商业化生产服务能力,新增cGMP标准反应釜体积263.5m3;辽宁凯莱英启动建设重要原料生产厂房;吉林凯莱英筹备建设大型商业化生产项目。公司早期临床项目研发中心正式启动,一期工程占地面积近1,500平米;2)化学大分子:凯莱英生命科学新建cGMP多肽生产车间并安装两条多肽生产线;3)制剂:凯莱英生命科学启动建设注射剂生产车间,注射剂业务启动第一个月已顺利承接8个新药临床项目;4)生物大分子。2019年11月20日,上海凯莱英生物技术投资承建的“凯莱英金山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启动运营。在以连续性反应技术和生物酶催化技术为代表的强劲技术实力背景下,项目承接能力持续提升。2019年,公司共计完成549个项目,其中商业化阶段项目30个,临床阶段项目191个(其中临床Ⅲ期39个),技术服务项目328个,项目储备逐年攀升,其中商业化阶段项目逐步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放大器”和“稳定器”,2019年公司服务的已上市药品中,5个药品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部分药品当年及未来的预测销售峰值有望突破10亿美元,适应症包括抗肿瘤、抗感染、抗病毒、糖尿病等多个领域。 客户广度与深度具增 公司持续强化与大型客户合作的同时,加速拓展中小创新型企业,一方面公司与欧美制药巨头合作粘性不断强化,来自大型制药公司所属药品收入由2017年的11.54亿元增长至2019年17.0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1.51%,2019年同比增长29.69%,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由2017年的81.08%降至2019年的69.25%,服务的创新药项目数量占上述公司中美国五大制药公司公布的临床中后期研发管线的比例约25%;另一方面公司凭借在行业内逐渐树立的品牌效应和经验积累,持续开拓中小创新药公司客户,来自该类客户的收入由2017年的2.69亿元提升至2019年的7.56亿元,复合增长率67.62%,2019年同比增长45.09%,比重由2017年的18.92%提升至2019年的30.75%,公司国内外中小创新药客户池已扩充至600余家,活跃客户400余家,2019年产生订单客户129家。 始终将保持世界领先的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 公司研发投入自2017年的0.9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9年的1.93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为40.71%,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保持在7%-8%;累计申请国内国际专利245项,其中中国授权92项,国外授权22项,拥有商标注册17个;已累计发表新技术研发论文19篇;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员工3,840人,海外跨国公司经验人员76人,其中2019年共引进高级人才共计59人,其中博士人才37人,高级主管以上人才21人,海归及外籍人才31人,研发人员总计1,838人,占总人数的47.86%。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为国内CDMO领先企业,受益于全球创新药及罕见病药物发展红利,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32.78亿元、42.96亿元、55.16亿元,EPS分别为3.25元、4.25元、5.4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5X、42X、33X。
康龙化成 医药生物 2020-04-06 58.80 -- -- 70.90 20.58%
103.95 76.79%
详细
2019年业绩超预期,预计2020年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70%-100% 公司2019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分别为37.57、5.47、5.05亿元,同比增长29.20%、64.30%、58.15%,EPS为0.83元,整体业绩稳定增长;2020年一季度预期实现归母净利润9,221.16-10,848.42万元,同比增长70%-100%,实现扣非净利润10,538.02-12,134.68万元。 研发投入加码,毛利率进一步提升 公司研发费用6,287.15万元,较2018年增加98.89%,研发强度持续提升,重点投入了DNA编码化合物库、新的合成化学技术(包括光化学、流动化学、生物催化等新反应技术等)以及新的药物机理研究和动物模型构建等研发项目、研发人员6202人,比上年增加了21.09%(1080人),占员工总数比重的83.89%。毛利率持续提升,达到35.53%,上年同期为32.48%,期间费用管控良好,净利率为14.12%,较上年增加2.46个百分点,分业务来看,公司实验室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37,950.92万元(+25.52%),毛利率40.26%(+2.72%),拥有化学研究员3200多人,是全球规模最大、经验最为丰富的化学合成服务队伍之一;CMC服务实现营业收入90,157.58万元(+39.60%),实现毛利率27.77%(+5.99%),员工数量为1544人,相比2018年12月31日增加198人;临床研究服务实现营业收入45,626.46万元(+31.30%),实现毛利率24.97%,与去年基本持平,员工有556人,相比2018年12月31日增加281人。 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产能 药物安全评价中心在2019年扩增3500平米动物实验设施;上海分部开始正式运营;英国和美国分部均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实验面积和设施。同时,2019年着手建设“杭州湾生命科技产业园——康龙化成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基地项目”二期工程,预计在2021年交付使用,可增加科研技术人员2500多名,实验室服务和CMC服务产能将得到有效扩充;天津工厂三期工程在2019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预计2020年底交付使用;此外,为满足公司战略需要,加快建设临床后期以及商业化生产服务能力,2019年绍兴工厂破土动工,一期工程占地面积八万一千平方米,预计2022年完成。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为国内CRO+CMC一体化优质企业,受益于全球创新药及罕见病药物发展红利,现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48、60.28、79.67亿元,同比增长26.4%、27.0%、32.2%,实现归母净利润7.64、9.73、12.52亿元,同比增长39.7%、27.3%、28.6%,EPS分别为0.96、1.23、1.5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1X、48X、37X,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进度低于预期,政策变动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及汇率波动的风险。
乐普医疗 医药生物 2020-04-03 36.34 -- -- 40.94 12.01%
41.15 13.24%
详细
2019年业绩符合预期,2020年一季度稍有下滑 公司2019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分别为77.96亿、17.25亿、12.41亿,同比增长22.64%、41.57%、18.21%,EPS为0.97元,整体业绩稳定增长;2020年一季度预期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3-4.16亿元,同比下降0%-20%,系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植入器械和医疗服务受医院门诊量、手术量等影响较大,同比显著下降,但抗击疫情相关器械产品业绩显著提升,药品端由于零售市场旺盛,增长稳定,随着疫情缓解逐步恢复正常。 创新器械稳健增长,药品抗打属性显眼 2019年受益于技术和渠道双重优势,公司创新器械增速稳定:1)支架系统方面,实现营业收入17.91亿元(+26.71%),其中Nano在金属支架销售结构中的占比稳定上升,达到46.05%,NeoVas销售情况良好,先后在全国29个省份等几百家医院完成病例植入,在冠脉支架销售结构中的占比为10.24%(2019H1为10.18%),配套辅助耗材(球囊导管、导丝等)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50.95%);2)封堵器系列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20.21%),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3)双腔起搏器已纳入京津冀区域联盟采购目录及以陕西为核心的省际联盟采购目录,在27个省份完成招标采购,2019年国产起搏器实现营业收入4,698.98万元(+19.42%);此外体外诊断试剂和吻合器等外科器械同样表现良好,销售规模分别达到3.96亿、3.43亿元,同比增长23.82%、38.59%。药品方面,原料药销售规模6.61亿元,稍低于我们预测的7.06亿元,但制剂产品凭借具有突出优势的OTC端销售能力和齐全的心血管防治产线,实现31.88亿元的销售规模。 商誉增加,纳入合并报表标的质优 2019年,公司商誉较年初增长55,731.07万元,增幅25.78%,主要系参股公司优加利、博鳌生物和源动创新增持股份纳入合并范围确认商誉,同时对子公司乐普医电和思达医用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所致。1)优加利:公司已经正式将AI-ECG分析技术应用于长程心电监测分析,截至2019年末优加利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已累计服务了一百多万患者,优加利数据云平台累计存储各类型医疗心电实时数据达到8,391万份,继续稳居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医疗心电数据商的地位,依托此技术与26所医院通过三方合作建立远程心脏大数据监护中心,逐步打造全国远程心电实时监测服务中心;2)博鳌生物:2019年6月份,博鳌生物甘精胰岛素及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报产,预期2020年获批,8月公司按照原计划里程碑节点、分次股权收购的方式完成对博鳌生物55%股权的收购,对其实现控股,博鳌生物拥有一吨、五吨胰岛素发酵产线各一条,产能合计约1000万支,公司将凭借在降糖药市场的早期耕耘以及注射剂暂时抗集采特性,实现甘精胰岛素获批后销售规模的快速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对公司2020-2022年的盈利预测主要基于下列假设:1)Neovas受益于公司心血管领域的品牌效应、深入终端的渠道优势以及良好的随访数据,放量迅速;2)耗材集采按照江苏模式稳步推进,尚未触及公司冠脉支架出厂价格;3)三大重磅产品预计2020年获批,基于庞大的市场空间以及良好的竞争格局,销售进展顺利。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95.42、115.05、137.6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4%、20.6%、19.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6、29.29、37.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08%、29.8%、27.0%,EPS分别为1.20元、1.64元、2.0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0X、22X、17X,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Neovas销售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大于预期,审批进度低于预期。
富祥股份 医药生物 2020-04-02 16.81 -- -- 31.30 16.44%
22.59 34.38%
详细
抗生素上游重要企业,业绩持续稳健 公司以特色抗菌原料药及其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主要包括舒巴坦系列、他唑巴坦系列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原料药及中间体,以及碳青霉烯类抗菌原料药及其中间体等两大系列产品。β-内酰胺酶类抑制剂主要用于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制成复方制剂,从而解决致病菌对该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也称培南类抗菌药物,属于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迄今为止抗菌谱较广、抗菌活性很强的抗菌药物,因其具有对β-内酰胺酶稳定等特点,已经成为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公司2019年业绩快报显示,2019年实现营收13.57亿元,同比增长16.62%,2014年到2019年复合增速为21.57%;2019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56.02%,2014年到2019年复合增速为41.81%。业绩良好的势头依然在2020年一季度呈现,公司预计在2020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将增长50%-70%。 抗生素上游地位牢固,积极横纵两向拓展新业务 公司是β-内酰胺类抑制剂的专业生产商,公司不断建立健全生产链条,并通过不断的研发和工艺改进,发展成为舒巴坦、他唑巴坦的全球主要供应商之一。同时通过自主研发、引进吸收与工艺放大,完成了培南类产品完整产业链的布局,也是碳青霉烯类产品的重要供应商。控股子公司潍坊奥通(持股70%),作为专业的抗病毒类药品生产企业。现在已有在产的鸟嘌呤及下游昔洛韦高级中间体(产能800吨),未来会延伸至昔洛韦系列原料药;氯酮和氯醇延伸到环氧化物(那韦最重要的3个中间体之一),未来也会延伸到那韦类原料药。另外,奥通还有多个抗病毒类药物产品的研发储备,后期将陆续投入生产。另外,公司以高端抗生素为主,往上下游延伸,主业相关的酶抑制剂无菌粉及混粉项目在2020年年中能达到生产条件,培南类口服和无菌原料药预计2020年年底达到生产条件。上游的4AA及培南中间体计划进一步扩产,以满足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对公司2019-2021年的盈利预测主要基于下列假设:1)目前他唑巴坦在规范市场的供需是基本平衡,公司的他唑巴坦主要销售到规范市场,客户粘性很高,客户要新增供应商也需要很长的注册时间,因此,我们预计他唑巴坦的价格能够保持稳定;另外他唑巴坦市场需求会进一步的增加,能消耗掉公司新增200吨的柔性他唑巴坦产能,长期来看对价格冲击不大。2)公司是舒巴坦最大的供应商,处于市场主导性地位,对价格有一定的话语权,2019年盐城响水爆炸事件让华旭药业供应受影响,市场上新增产能短期也很难实现,我们认为舒巴坦的价格会有所走高。3)培南制剂全球市场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目前市场能供应的各类培南中间体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供需较紧张,培南系列产品价格有望继续走高。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年营收分别为16.30亿元、19.0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12%、17.0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8亿元、4.5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43%、20.10%;EPS分别为1.31元、1.5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9X、17.4X,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抗生素原料药和中间体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新业务拓展不顺的风险。
鹏博士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0-04-01 5.92 -- -- 7.73 30.57%
9.28 56.76%
详细
数据中心业务规模化效益突出,有效提升公司业绩 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电信增值服务上市公司,公司一直专注于通信行业,围绕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互联网接入等开展电信增值业务。最近,随着5G建设如火如荼,庞大数据需求与之对应的数据计算与存储,数据中心将全面爆发,其增量成为5G时代最大的看点。作为数据中心行业的佼佼者,公司依托高等级、分布式的数据中心集群及云网优势资源,始终保持数据中心的高标准化、规模化、产品多元化、管家式服务等核心优势,领跑行业发展。目前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等城市建立了分布式可商用的高标准T3+、T4级数据中心机房,总面积超过20万平米,总机柜数约3万个,服务器总装机容量超过33万台,是国内规模领先的中立数据中心厂商之一。除了托管等IDC业务,公司还提供网络安全、网络监测、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日志分析等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服务器运维管理服务及云计算等增值业务。在当前5G时代数据爆炸式增长的风口,公司将加码数据中心领域的投资与建设,业绩有望借助5G风口得到大幅提升。 公司与联通深度融合,加快主营业务转型 公司是民营第一大电信运营商,主营中还有互联网接入业务,客户群体包括个人、政府和企业。公司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客户类型,采用多品牌策略,以长城宽带、电信通、宽带通、鹏博宽带等不同品牌对外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去年以来,公司与北京联通的深度融合,开创了新模式——通过接入网络的资源共享,转让北京地区宽带用户归属权。这是公司整合旗下资产,主营业务战略转型数据中心业务重要的一步。对于民营运营商而言,避开锋芒,从运营商转型做通信服务商,更利于分享5G发展红利。 PLCN海缆项目蓄势待发 公司子公司PLD与Googe、Facebook联合建设海底光缆项目PLCN已经取得建设施工所需的全部审批手续,该光缆采用C+L波段的远距传输技术,总的设计容量高达144Tbps,其服务客户定位为国际电信运营商、跨国OTT企业、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大型跨国企业等。由于PLCN海缆资源的稀缺性,公司将根据市场价格销售PLCN海缆容量获得持续营业收入。 盈利预测 考虑19年公司进行业务调整,进行大规模计提商誉减值和固定资产减值,虽然业绩大幅亏损,但是未来公司将轻装上阵,聚焦于IDC业务,业绩将保持稳定增长,在未考虑海缆项目的收益的基础上,预计公司2020年到2021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3.46亿和5.14亿元。 风险提示:公司IDC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海缆项目不及预期。
乐鑫科技 2020-03-27 203.82 -- -- 229.20 11.98%
228.24 11.98%
详细
深耕短距无线技术领域,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全球化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公司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前沿低功耗Wi-Fi+蓝牙双模物联网解决方案的研发,已经中国本土的一家创业公司一跃成为全球物联网行业的领导者,在全球多个地区设立了销售与研发中心。经过多年来在无线计算技术领域的深耕,公司开发出了绿色、用途广泛、高性价比的芯片组,提供安全、稳定可靠、低功耗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公司先后推出ESP8266、ESP32系列芯片以及ESP-IDF物联网操作系统,实现语音识别和控制、人脸检测和识别、云平台对接、Mesh组网等多种应用功能,在物联网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公司的芯片、模组和开发板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广泛已经应用于智能家居、传感设备及工业控制等物联网核心应用领域。 受益于物联网行业快速发展,公司经营保持高速增长 在进入物联网时代之后,市场上对于安全、快速的Wi-Fi互连解决方案的需求节节攀升,公司开发出多款芯片、物联网操作系统,并提供各种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公司的营收与利润也出现了迅速增长的趋势。公司最近一个财务年度2019年,受益于下游物联网领域的快速发展,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纵观公司近几年的发展状况,营收一直保持高速增长,随着营收基数变大,增速开始趋于平稳,而净利润经历过初创期的爆发式增长后,也基本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同时我们也看到作为科技型公司,公司研发投入也是同期增长,达到净利润的80%左右。从公司两大业务毛利率状况看,芯片毛利率明显高于模组约10个百分点,发展趋势上,近年来芯片毛利下滑到50%左右,不过今年随着新品发布,芯片业务毛利率将会有所提升;模组业务毛利率也有所提升,已经稳定在40%左右。整体上看,公司业务的发展动力强劲,随着物联网市场的爆发,公司有望通过新芯片和模组产品发布,整合公司优秀的软件架构资源,提供更多智能解决方案。 公司自研核心技术有效支撑公司的行业领先优势 公司持续从事物联网WiFiMCU通信芯片的研发工作,建立了以当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础研发与以未来市场趋势为导向的创新研发相结合的研发模式,芯片研发、更新速度在物联网Wi-FiMCU通信芯片领域具有领先的市场地位,产品在Wi-FiMCU领域市场份额保持在30%左右,高于其他同行业公司,连续三年排名第一。未来公司以“提供安全、稳定可靠、低功耗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为使命,顺应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应用领域发展趋势,发挥自身在Wi-FiMCU通信芯片领域的研发及设计优势,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物联网Wi-FiMCU通信芯片,巩固公司在全球物联网Wi-FiMCU通信芯片领域的市场地位,力争在物联网Wi-FiMCU通信芯片领域成为国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盈利与预测 考虑到物联网市场应用需求开始爆发,智能终端规模有效放大,从而带来芯片和模组的需求快速增长,公司现有的业务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同时WiFi6与蓝牙等新技术快速普及,带来对新一代芯片的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公司未来新产品爆发可期,由此带来公司软件平台和社区构建的生态体系良性发展,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可期,因此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趋势,预计公司20—22年营收将达到10.99亿、15.55亿和19.58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为2.49亿、3.56亿和4.16亿元,首次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物联网芯片市场竞争风险,公司新芯片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