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瑀

渤海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150516030001...>>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汇川技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9-18 25.85 -- -- 27.94 8.09%
27.94 8.09%
详细
下游行业稳定增长,公司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从2016 年四季度以来,中国PMI 一直位于荣枯线之上。2018 年5 月份中国PMI 达到51.9,制造业总体保持扩张态势。预计2018-2020 年中国自动化产品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约为8.5%。汇川技术的变频器和伺服等产品目前已经做到国产品牌第一,公司通过聚焦行业与大客户,发挥“工控+工艺”优势, 自动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深刻理解下游工艺,公司机器人业务快速增长 基于行业机器人领域的行业痛点,汇川技术提出了“核心部件和工艺解决方案”战略,推出SCARA 机器人,为客户提供机器人整机解决方案。通过深刻理解下游工艺,汇川技术的机器人业务有望维持高速增长。 高研发打造动力总成平台,厚积薄发静待花开 我们预测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产品2020 年市场空间约300 亿元,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速约21.5%。目前国外汽车零部件巨头等大力布局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博世、法雷奥和德国大陆集团等在中国市场都有所布局。汇川技术与瑞士Brusa 深度合作,高研发投入布局动力总成。汇川技术的第三代动力总成产品预计2018 年年底会推向市场。随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逐步放量,预计汇川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业务未来三年将实现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18/2019/2020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2.66/82.53/108.4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2/16.37/20.37 亿元,EPS 分别为0.78/0.98/1.22 元每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导致工业自动化下游行业需求减少;IGBT 等元器件价格上涨过快;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
麦格米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9-05 25.30 -- -- 25.25 -0.20%
25.25 -0.20%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略有下滑 2018 年上半年,麦格米特实现营业收入10.31 亿元,同比增长63.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65 亿元,同比增长40.38%。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9.16%,同比降低1.76 个百分点。单季度看,2018 年第二季度, 麦格米特实现营业收入6.47 亿元,同比增长73.92%,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41 亿元,同比增长30.58%,二季度综合毛利率为29.01%,同比减少2.14 个百分点,环比减少0.4 个百分点。公司预计2018 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增幅在30%至60%之间,主要原因为公司持续加大投入,收入平稳增长,整体净利润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各产品快速增长,股票激励计划等原因使得期间费用增加 2018 年上半年,麦格米特除了工业微波产品受到下游应用市场发展不及预期的影响有所放缓外,公司其余各产品均取得明显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变频空调控制器、智能卫浴产品、智能焊机等产品涨幅居前。公司多年的产品布局逐渐取得成果。2018 年上半年,受公司实施2017 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形成的股份支付和重大资产重组影响,期间费用增加1860.60 万元,剔除该影响因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76.20 万元,同比增长80.47%,高于营业收入增幅。 智能家电产品布局取得明显成效,相关产品增长迅速 2018 年上半年,麦格米特的智能家电电控产品销售收入5.72 亿元,比2017 年上半年增长84.58%,其中变频空调控制器在海外市场继续实现规模销售,上半年变频空调控制器增长超过150%;公司智能卫浴整机增长超过90%;显示电源在电视电源领域取得平稳增长。公司在智能家电方面的布局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工业电源产品平稳发展,充电桩电源取得初步成果 2018 年上半年,麦格米特的工业电源产品销售收入1.89 亿元,同比增长约2.5%,其中,新能源汽车DCDC/OBC 主要配套公司下属子公司深圳驱动的PEU 产品,在2018 年半年报中将销售归类在工业自动化中统计,如果包含此部分销售,公司工业电源业务销售增长约40%。除此之外,公司充电桩电源取得初步成果,医疗电源继续稳健增长,通信及电力电源、导轨电源等保持基本稳定。 工业自动化产品快速增长,产品之间协同作用愈加明显 2018 年上半年,麦格米特的变频驱动器、伺服和包括PEU(包含集成在其中的DCDC/OBC)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取得快速成长,相较去年同期,驱动公司业务增长140%。公司在电子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空调、机床、供暖、3C、锂电等的过程控制和运动控制行业不断拓展PLC 的发展机遇,2018 年上 半年PLC业务增长超过50%,各业务之间的协同作用越来越明显。2018年上半年智能焊机业务增长约60%,尤其是与机器人配套、集装箱制造市场,智能焊机业务取得较好的市场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麦格米特研发实力强大,多产品的平台化布局效果逐渐显现。我们预计麦格米特在2018/2019/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80/29.96/38.4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2.87/3.5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9/0.92/1.12元,当前股价对应2018/2019/2020年PE分别为37.3/27.9/22.8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中国国旅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18-08-31 63.70 -- -- 68.55 7.61%
68.55 7.61%
详细
公司业绩平稳增长,中报业绩符合预期 中国国旅近日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0.85亿元,同比增长67.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9亿元,同比增长47.6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10亿元,同比增长48.44%。 三亚海棠湾维持高增速,日上上海并表助力业绩增长 公司营收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免税业务的贡献,报告期内公司免税商品销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9.47亿元,同比增长126.31%,其中三亚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带来免税收入40.32亿元,同比增长26.53%;首都机场免税店实现免税业务收入39.73亿元,带来免税业务收入增量26.11亿元;通过并表日上上海增加免税业务收入38.34亿元;2017年11月营业的香港机场免税店带来免税业务收入9.52亿元。 毛利率持续改善,费用率有所增加 公司上半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0.90%,比去年同期提高12.1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毛利率较高的商品销售业务在营收中占比提升。此外,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5.70%,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89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55.48%,管理费用同比增加44.54%,主要因为受收购日上上海、开展首都机场及香港机场免税业务使得租赁费、薪酬、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的增加。 投资建议和盈利预测 受首都机场新合约生效以及香港机场开业带来的成本增加影响,国旅二季度增速略低于一季度,但长期来看,公司已将上海和首都机场免税店并表,并跻身世界前五大免税运营商,规模优势已初步显现,未来有望增强对上游的议价能力,带动公司毛利率提升,长期向好的逻辑不受影响。免税行业仍肩负引导消费回流的重任,行业有望维持当前的增长趋势,中国国旅作为我国免税行业的绝对龙头有望不断受益。综上,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1.93元、2.24元和2.65元,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免税政策重大变化,免税增长不及预期。
金风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8-28 13.28 -- -- 13.05 -1.73%
13.05 -1.73%
详细
业绩稳步提升,整体毛利率略有下滑 2018年上半年,金风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10.30亿元,同比增长12.10%,实现归母净利润15.30亿元,同比增长35.0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同比增长30.38%。净利润增幅超过营业收入增幅。公司的细分板块中,风机及零部件销售板块和风电场开发板块占营收比重较大,分别为72.65%和18.30%。毛利率方面,公司上半年整体毛利率约31.18%,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其中风机及零部件销售细分板块毛利率约21.09%,同比下滑3.47个百分点,风电场开发细分板块实现毛利率71.83%,同比增长5.90个百分点。 在手订单量稳步提升,2.0MW机组销售容量明显增加 2018年上半年,金风科技的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为人民币80.13亿元,同比上升9.80%;2018年1-6月实现对外销售容量2094MW,同比上升11.71%,其中2.0MW机组销售容量明显增加,销售容量占比由去年同期的37.56%增至72.97%。截至2018年6月30日,金风科技外部待执行订单总量为10849.7MW,在手外部订单共计17501MW。此外,公司另有内部订单为1155.1MW。 风电场累计并网约4.88GW,发电收入快速增长 2018年上半年,金风科技国内新增并网装机容量165.5MW,新增并网权益装机容量165.5MW。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风电场累计并网装机容量4879MW,累计权益并网容量4033.44MW;在建风电场项目容量3326.9MW,在建风电场项目权益容量3053.40MW。上半年公司发电量为4,059,244兆瓦时,同比增长25%,公司经营的风电项目实现发电收入20.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62%。 两海战略进展顺利,巴西市场实现突破 海上风电方面,2018年上半年,金风科技自主开发,亚太地区最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GW154/6700海上机组顺利完成吊装,该机组叶轮直径154m,扫风面积18615平方米,采用一体化运输和吊装方案,搭载金风iGO(IntelligentGoldwindOffshore)系统,该系统是以海上风电项目精益运维和精益交付为主体的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海上项目智能运维及精益交付能力提升;海外业务拓展方面,2018年上半年,公司国际服务业务在巴西实现突破,获得315MW发电机服务订单;3S机组在土耳其获得首份订单。截至报告期末,国际项目在手订单合计742.7MW;在建风电场项目容量1511.4MW,权益容量1392.68MW。报告期内,公司国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7.02亿元。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给予"增持”评级 我们认为,金风科技已成为优秀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除风电机组销售外,还积极开拓风电场开发、风电服务业务等盈利模式,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及特色竞争优势。随着中国风电新增装机的逐步回暖,风电基本面持续向好,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预测公司2018/2019/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20.04/390.29/470.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61/46.71/57.21亿元,EPS分别为1.06/1.31/1.61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12.2/9.8/8.0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弃风限电改善不及预期,客户需求下降。
林洋能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8-27 4.71 -- -- 4.86 3.18%
5.33 13.16%
详细
毛利率同比有所提升,财务费用增长较快 2018年上半年,林洋能源实现营业收入约16.13亿元,同比增长3.37%,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97亿元,同比增长17.79%。公司毛利率约43.50%,比去年同期增加4.42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约1.23亿元,同比增长230.17%,主要是银行贷款及可转债利息增加所致。 海外电表业务稳定增长,智能电表业务平稳发展 2018年上半年,公司智能板块实现销售收入7.76亿元。公司上半年合计中标国网、南网项目的金额约为3.9亿元,稳居行业第一梯队。随着新一代国网、南网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技术标准的导入,国内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迎来较大的需求机会,预计未来存量电表升级替换将带动电表需求稳定增长。此外,海外电表市场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为林洋能源电表业务带来增长点。 光伏电费收入快速增长,EPC业务取得重大突破 2018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板块业务实现销售收入8.14亿元,其中电费收入6.63亿元,同比增长23.55%。报告期内,公司开发建设已并网运行的各类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约1447MW。公司积极储备平价上网后的各类分布式电站资源,目前在手储备项目达1.2GW。公司的N型高效电池、组件实现了400MW量产。此外,公司的EPC系统集成业务取得重大突破,与中广核就200MW泗洪天岗湖领跑者基地项目签订11.09亿元EPC总承包合同,合同的预计竣工日期为2018年12月31日。光伏补贴方面,截止报告期末,林洋能源光伏发电应收补贴账面余额约13.39亿元,占应收账款的比例为52.73%。根据林洋能源官网在2018年7月2日发布的新闻,林洋能源入选第七批补贴目录的300MW光伏项目将一次性回笼补贴资金超4亿元,预计将有效改善公司的应收账款情况。目前林洋能源拥有一支近300人的专业化光伏电站运维团队,依托智慧光伏云平台,公司在做好自身运维的同时,具备承接第三方电站运维的能力及优势,有望为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 综合能源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亮点 2018年上半年,公司智慧能效管理云平台已覆盖2557个工商业耗能大户,布署超过25000个能效采集点,管理用电负荷超过550MW,日用电量超过1500万度。公司积累了大量能耗数据,凭借专业技术有针对性的为用户开展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等业务。平台不断增加的用户数、不断增长的用能量,为公司未来开展分布式能源市场化交易提供了条件。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76/60.32/74.79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5/10.78/12.7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2/0.61/0.72元/股,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8.8/7.5/6.3倍。目前林洋能源估值处于较低水平,给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电表业务拓展不及预期,EPC业务进展低于预期。
中国国旅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18-08-13 62.82 -- -- 66.56 5.95%
68.55 9.12%
详细
公司业绩平稳增长,中报业绩符合预期 中国国旅近日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快报,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77%,实现营业利润30.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58%,基本符合此前预期。 内生外延双向增长,多方因素推动公司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67.77%和47.58%,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收购日上免税行(上海)有限公司、巩固优化现有离岛免税业务和开展首都机场及香港机场免税业务带来营业收入增量83.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量4.24亿元。 增速略低于一季报,无碍公司长期向好逻辑 具体来看,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2.36亿元,同比增长80.29%,实现归母净利润7.59亿元,同比增长30.42%,增速略低于一季报。我们预计与首都机场新合约生效,外延式并表带来的增量减少(首都机场17年Q2开始并表,上海机场并表后表现不及预期)以及香港机场开业带来的成本增加有关。 但长期来看,公司已将上海和首都机场免税店并表,规模优势已初步显现,未来有望增强对上游的议价能力,带动公司毛利率提升,长期向好的逻辑未有改变。 投资建议和盈利预测 当前,免税行业仍肩负引导消费回流的重任,行业有望维持当前的增长趋势,中国国旅作为我国免税行业的绝对龙头有望不断受益。中国国旅跻身世界前五大免税运营商,已具备一定规模优势,未来仍然有望迎来诸多政策利好,发展空间较为广阔。综上,我们预计公司 2018-2020年EPS 分别为1.93元、2.24元和2.65元,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免税政策重大变化,离岛免税和机场免税的增长不及预期。
中国国旅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18-07-30 73.05 -- -- 72.78 -0.37%
72.78 -0.37%
详细
公司于24日发布公告,中国国旅全资子公司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在澳门投资设立中免集团澳门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暂定名),注册资本为1亿港元,并由该公司在澳门开设运营市内免税店。 点评: 国旅近期利好不断,国际扩张再下一城今年以来,中国国旅免税业务迎来诸多利好。上周,中国国旅子公司中免旗下日上成功中标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免税经营权,随后中免取得歌诗达大西洋号邮轮的免税经营权。此前,中国集团与皇权集团合作获得澳门国际机场为期五年的免税经营牌照,此次中免在澳门设立市内免税店是公司对于澳门免税业务的又一布局,也是中免在市内免税店方面的新探索。 与澳门机场免税店协同发展,积累经验走向国际市场据澳门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入境澳门旅客总计达1681.4万人次,同比增加8.0%,内地旅客仍是澳门主要客源,今年上半年达到了1170.5万人,同比增加13.3%。与内地相比,澳门的免税政策相对宽松,DFS 和皇权等国际免税运营商均有在澳门开设市内免税店,因此整体竞争更市场化。 中免此次开设市内免税店有望与机场免税店相联动,实现市内购物机场提货,突破机场免税店的空间限制,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购物体验。此外,市内免税店与机场店相比,没有高租金压力,自身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投资建议和盈利预测此次国旅设立澳门市内免税店将为未来向国际市场进军打下基础。整体来看,我国免税行业在政策引导消费回流的大环境下,有望维持当前增长趋势,行业发展空间较为广阔。中国国旅作为我国免税行业绝对龙头有望不断受益,在先后并购日上中国和日上上海后,公司已跻身世界前五大免税运营商,规模优势已初步显现。未来,公司将利用规模和渠道优势,立足国内免税市场,并寻求国际化扩张,营收和毛利率有望继续增长。综上,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 分别为1.93元、2.24和2.65元,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免税政策重大变化,公司免税业务增长不及预期,新项目推进较缓慢。
林洋能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7-19 4.85 -- -- 5.28 8.87%
5.28 8.87%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预案的公告,拟用于回购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本次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本次回购股份的价格为不超过人民币7.60元/股,回购期限为自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预案之日起不超过6个月。 点评: 公司智能电表业务稳步增长2017年,公司共中标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电能表项目5.41亿元。根据公司公告,2018年上半年,公司中标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电能表项目各一次,累计中标金额约2.6亿元。此外,公司海外智能电表业务快速发展,2017年实现海外智能电表销售4746万美元,且在手订单达3041万美元。预计公司海外智能电表业务在2018年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对公司智能电表业务业绩形成有效支撑。 签订11.09亿元EPC 总承包合同,EPC 业务取得重大突破林洋能源签订的EPC合同的项目为泗洪县天岗湖乡天岗湖区域2号领跑者项目和泗洪县天岗湖乡天岗湖区域4号领跑者项目,合同总价约11.09亿元人民币,占林洋能源2017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30.90%。项目竣工日期为2018年12月31日。EPC 总承包合同的签订能为公司提供新的业绩增长点,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根据公司公开信息,此次项目中用到的N 型单晶高效双面组件是林洋能源2017年发行可转债的募投项目之一,背面可额外增发电量达20%以上。 第七批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录下发,应收账款有望改善近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联合发布《关于公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第七批)的通知》,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列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林洋能源作为国内最大的东部分布式电站运营企业之一,截至目前旗下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已近1.5GW,根据公司官网信息,此次林洋能源入选第七批补贴目录的300MW 光伏项目将一次性回笼补贴资金超4亿元,有利于改善公司的应收账款情况,同时为公司未来业务的开展增加新的资金动力。 投资建议:业绩稳定增长,估值处于底部,给与“增持”评级受光伏新政影响,光伏行业近期较为低迷。我们认为,上游光伏产品价格受新政影响近期跌幅较大,长期来看,光伏电站装机成本有望快速下降,平价上网时代将加速到来。公司作为下游电站运营商,受新政影响有限,有望尽快从新政影响中恢复。公司此次发布回购股份预案,彰显了公司对自身价值的信心,有利于进一步稳定投资者对公司股票长期价值的预期。我们预测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26/63.02/75.79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0/12.68/13.88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56/0.72/0.79元/股,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8.3/6.4/5.9倍,目前林洋能源估值处于较低水平,给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电表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光伏政策波动超预期。
汇川技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7-18 30.72 -- -- 30.60 -0.39%
30.60 -0.39%
详细
事件: 汇川技术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业绩实现同向上升,营业收入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20%~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10%~20%。 点评: 新能源汽车电控产品和通用自动化产品增长较快 电控产品方面,根据中汽协的数据,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4.9%和111.5%。其中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和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16.5%和85.2%。按照往年规律,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主要在下半年,预计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实现快速增长。汇川技术电控产品在“巩固大巴车、发力物流车、布局乘用车”的战略指引下,携手客车战略大客户,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新能源物流车电控业务在2017年呈现全面爆发态势,在众多大客户端实现了大批量销售,预计2018年下半年新能源物流车电控业务将实现快速增长,为全年业绩提供有效支撑。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40%左右的增速。 通用自动化产品方面,2018年上半年,我国PMI指数均值约51.3,制造业整体继续呈现扩张态势,工控下游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汇川技术通用自动化业务在“行业营销、技术营销、品牌营销”战略指引下,通过聚焦行业与大客户,发挥“工控+工艺”优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2017年,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同比增长78%。我们预计通用自动化业务2018年全年能够实现40%以上的增长。 毛利率有所下滑,归母净利润增幅低于营业收入增幅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低于收入增幅的主要原因有:1)公司产品收入结构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等。汇川技术2017年的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业务的毛利率约为47.17%,新能源&轨道交通类业务毛利率约为37.52%。随着毛利率较低的新能源汽车电控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所下滑;2)上年同期公司确认了宁波伊士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少数股东的业绩承诺补偿及子公司收到的政府拆迁补偿等非经常性收益,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收益金额减少;预计汇川技术2018年半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3800万元,其中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6436.52万元;3)公司收到的增值税软件退税金额减少。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汇川技术2018-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2.49/81.32/105.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9/16.94/20.9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9/1.02/1.26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18年PE为39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大盘整体下跌,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电控行业竞争加剧致毛利率大幅下滑,电控原材料成本涨幅超预期。
汇川技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4-27 32.72 -- -- 34.96 5.88%
34.64 5.87%
详细
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 2017年度,汇川技术实现营业收入47.77亿元,同比增长30.53%,实现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13.76%。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65元/股,同比增长10.17%。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的综合毛利率为45.12%,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充分说明公司核心技术的领先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通过深入推进技术营销和行业营销经营策略,在众多细分行业取得较好的竞争优势,公司的通用自动化(包含伺服系统、PLC、通用变频器等产品)、工业机器人等业务取得快速增长。2)公司新能源汽车平台产品在动力系统效率、安全可靠性和产品交付方面有着较强的竞争力,新能源物流车电机控制器业务取得了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产品收入结构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及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导致综合产品毛利率同比降低3个百分点;2)公司整体人员数量同比增加及新能源乘用车业务投入加大,相关人员费用、技术咨询费、研发材料等费用增加,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4.06%,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3.69%;3)股权激励行权或解除限售产生的可所得税前抵扣费用减少等原因,使得本年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74.69%。 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细分行业优势明显,同比增长46.13% 2017年,汇川技术的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细分行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7.61亿元,同比增长46.13%,占汇川技术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78.72%。毛利率为47.17%,同比减少2.04个百分点。从产品角度来看,变频器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2.29亿元,同比增长33.92%。毛利率为47.92%。运动控制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为9.34亿元,同比增长86.22%;控制技术类产品销售收入为2.08亿元,同比增加96.2%。报告期内,公司的变频器、伺服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市场排名位居国产品牌第一名。 按照业务口径来看,公司司通用自动化业务(包括通用变频器、通用伺服、PLC&HMI等产品)聚焦行业与大客户,发挥“工控+工艺”优势,实现了78%的同比增长;电梯一体化业务方面,受益于老客户份额的持续提升、新客户数量的增多、多产品销售等因素,公司电梯一体化业务在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11.21亿元,同比增长16%。公司在电梯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公司电液伺服业务通过技术融合和行业延伸,销售收入同比取得较快增长,电液伺服事业部+伊士通团队合计完成销售收入4.82亿元,同比增长22%;工业机器人业务方面,公司工业机器人、南京汇川、上海莱恩合计实现销售收入0.83亿元,同比增长184%。 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细分行业承压,收入同比减少6.43% 2017年度,汇川技术的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细分行业共实现营业收入约10.17亿元,同比减少6.43%。毛利率为37.52%,同比减少8.01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共实现销售收入9.14亿,同比增长8%;轨道交通业务实现收入1亿元,同比下滑56%,主要原因系地铁项目建设周期和收入确认等原因所致。 具体看新能源汽车业务,2017年随着新的补贴政策的实施,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电源等核心部件产品的价格均出现了较大下滑。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客车电控产品的发货数量总体上保持平稳,新能源物流车电控产品收入实现快速增长,新能源乘用车实现动力总成产品“零”的突破以及为部分车型开始批量供货。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 我们认为,汇川技术的工业自动化产品技术领先,未来通过深入推进技术营销和行业营销经营策略,有望继续保持细分行业领先优势,实现业务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业务虽然毛利率下滑,但是公司在客车、物流车和乘用车领域均取得较大进展:1)客车方面,公司配合战略客户的需求,开发一款高性能、高功率密度的集成控制器产品,该产品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新能源客车领域的竞争力。新能源客车电控产品的发货数量总体上保持平稳;2)物流车方面,公司的新能源物流车电控业务整体上呈现全面爆发态势,在众多大客户端实现了大批量销售。在报告期内,公司共销售约3万台/套的电控或总成产品;3)乘用车方面,体系建设取得进展,技术平台愈加完善,市场推广实现零的突破,INOSA品牌在行业内得到提升。我们预计汇川技术2018-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2.49/81.32/105.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9/16.94/20.9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9/1.02/1.26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18年PE为41倍,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电控行业竞争加剧致毛利率下滑。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4-26 18.62 -- -- 19.34 3.09%
19.19 3.06%
详细
2017年度业绩超预期,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比稳步增长 2017年度,阳光电源实现营业收入88.86亿元,同比增长48.01%,营业成本为64.64亿元,同比增长42.78%,实现归母净利润10.24亿元,同比增长85%。2017年度,公司销售费用约5.18亿元,同比增长81.14%;管理费用约6.11亿元,同比增长42.07%。公司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同比稳步增长,主要原因系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和逆变器海外销售业务均增长较快所致。销售费用增加较多主要原因系公司本期为开拓业务大幅增加销售人员,销售人员薪酬及相关的办公费、差旅费等费用增加较多所致。管理费用增加较多主要原因系管理人员薪酬和相关的办公费、差旅费等增长较多,以及研发费用和员工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所致。公司同时发布2018年一季度报,2018年一季度,阳光电源实现营业收入17.06亿元,同比增长36.76%,主要原因系本期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增长较多;实现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57.02%。 公司2018年目标为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 光伏逆变器业务继续领跑全球2017年度,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82亿元,同比增长47.64%,光伏逆变器业务营业收入占阳光电源总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1.44%,光伏逆变器业务的毛利率为38.74%,比去年同期增加5.65个百分点。2017年度,阳光电源继续领跑全球逆变器市场,全球出货量16.5GW,国内出货量13.2GW,同比增长35%,国外出货量3.3GW,同比增长170%,2017年度,公司发布了10余款新品,涵盖大型光伏电站、光伏扶贫、分布式、领跑者等市场。2018年,公司将持续完善大、中、小、微等全系列光伏逆变器型谱。 光伏系统集成业务快速增长2017年度,阳光电源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取得较大增长,收入46.67亿元,同比增长42.07%,电站系统集成业务营业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2.52%。毛利率为15.84%,比去年同期减少1.53个百分点。2017年度,阳光电源在国家重点关注的领跑者计划行动、光伏扶贫中起到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光伏扶贫方面,截至2017年底,公司的光伏扶贫足迹遍布安徽、浙江、山东、湖北、广西、河北、河南、四川等多个省份,帮扶对象超100000户贫困户、1200个贫困村,总规模达到749.6MW。阳光家庭光伏获得由国际第三方权威评估机构德国TüV 颁发的系统认证证书,成为全球首个获得该项认证的户用品牌,该认证历时半年多,分别从关键设备品质、系统设计、安装流程、培训规范、系统验收、发电量以及收益等全方位进行评估认定,印证了阳光家庭光伏强大而稳定的系统集成以及多发电的尖端特性。 储能业务技术领先,首次进入日本市场2017年度,阳光电源储能逆变器SC250KU 顺利通过美国UL 认证,这是国内兼具并网和离网功能的储能逆变器首次获得UL 认证,意味着阳光电源储能逆变器打开了进入北美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绿色通道。2017年度,阳光储能系统首次进入日本高端市场,日本作为全球重要的清洁能源市场,认证壁垒较高,产品质量要求严苛,技术门槛高,公司凭借20年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及项目应用经验,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日本首个直流侧储能售电项目的独家储能系统供应商,配置全球顶尖的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循环寿命长、深度充放电性能优越,同时集成逆变器、能量管理系统等,完美匹配日本市场的高标准要求。 注重研发,强化技术领先优势 阳光电源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截至2017年底,公司研发人员达到983人,同比增长55%;研发投入3.52亿元,同比增加34.3%。公司积极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申报工作,全年新增195项专利权,均系原始取得。截至2017年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权737项,其中发明249件、实用新型420件、外观设计68件,并且依托领先的技术储备,公司积极推动行业内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优化,已先后组织起草了多项中国国家标准。持续的研发投入保证了公司保持技术优势。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业务技术领先,随着逆变器产品线的不断完善,公司行业地位将更加巩固;在分布式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司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储能业务等也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我们预测公司2018-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4.05/159.87/198.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5/16.75/20.27亿元,EPS 分别为0.91/1.16/1.40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18年PE 为20倍,给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销售不及预期,光伏装机不及预期。
正泰电器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4-25 27.99 -- -- 31.22 8.25%
30.30 8.25%
详细
2017年业绩符合预期,2018年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正泰电器近日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2017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4.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3%;净利润29.96亿元,同比增长14.4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8.40亿元,同比增长29.98%。公司同时发布2018年一季度报告,2018年一季度,正泰电器实现营业收入50.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9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增长70.59%。 低压电器业务稳定增长,电子电器和建筑电器增长较快 2017年度,正泰电器低压电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0.73亿元,同比增长14.21%,毛利率为32.48%,同比减少0.93个百分点,主要系大宗原材料价格有所上涨所致,公司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铜、银、钢材及塑料等采购成本占产品总成本比重80%以上。细分电子电器和建筑电器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11亿元和14.1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7.52%和33.66%,增速在低压电器各细分业务中居前。此外,电子电器和建筑电器毛利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了3.41个百分点和0.23个百分点。截止2017年末,公司拥有400多家核心经销商,2800多个经销网点,形成以省会城市为核心县区级为辅助点的营销体系。昆仑系列新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持续深耕,实现了产品及服务的有效提升。2018年,公司将持续推广昆仑新品,锁定盘柜配套客户推广昆仑框架、塑壳等配电类产品,锁定机械配套客户推广昆仑控制类产品,锁定房地产客户推进昆仑新品的市场准入办理。 光伏业务快速增长,电站运营增长较快 2017年度,正泰电器的光伏业务实现主营收入87.94亿元,同比增长18.16%,光伏业务的毛利率比去年同期增加1.55个百分点,达到24.97%,主要系光伏产业相关成本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优势的不断扩展而不断下降所致,此外西部太阳能电站的弃光限电现象也有所好转。公司太阳能电池组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52.68亿元,同比增长11.42%,毛利率为16.52%,同比减少1.03个百分点。电站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17.02亿元,同比增长53.22%,毛利率为59.32%,同比增加6.05个百分点。光伏电站工程承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24亿元,同比增长13.75%,毛利率为17.30%,同比减少2.72个百分点。2017年公司共出售光伏电站15座,规模约115.37MW,期末持有电站329座,总容量为2314.94MW,在手已核准的总装机容量为404座,容量达2888.28MW。截至2017年12月31日,海外共有137.95MW电站已并网发电,分别在保加利亚、韩国、菲律宾、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家投资运营。正泰新能源完成户用光伏用户安装超4万户,领跑国内户用光伏行业。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低压电器+光伏”双业务齐头并进,2018年,随着渠道业务模式的不断调整和昆仑新品的持续推广,高效电池组件产品的不断推出和分布式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公司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我们预测2018-2020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3.5/335.1/396.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05/44.02/52.9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8/2.05/2.46元/股,对应2018年估值为17倍,给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大宗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户用光伏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林洋能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4-24 7.36 -- -- 7.40 0.54%
7.40 0.54%
详细
2017年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财务费用增幅较大 林洋能源近日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2017年度,林洋能源实现营业收入35.88亿元,同比增长14.37%,利润总额7.4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6亿元,同比增长47.06%。受银行贷款及可转债利息增加影响,财务费用从2016年的2832.67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1.15亿元,同比增长307.62%;受公司电站建设完成后发电收入增加影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16年的-3.45亿元变为2017年的8.06亿元。受海外电表业务快速拓展影响,公司境外营业收入大幅提升283.21%。展望2018年,根据公司规划,林洋能源经营目标定位于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人民币,同时根据林洋能源第二期股权激励解锁条件,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不低于8.2亿元。 2017年智能电表业务稳定增长,2018年预计海外电表业务将持续快速拓展 2017年度,公司智能板块业务较2016年增长超过20%,在国网2017年进行的2次招标中,合计中标金额2.99亿元;在南网公司年内2次电能表类框架招标中,合计中标金额超过3.72亿元;实现海外销售4746万美元,同比增长283%,在手订单达3041万美元。展望2018年,林洋能源将延伸智能电网产业链产品,紧跟国南网下一代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的发展方向,同时加大海外地区电表及相关业务市场开发及研发力度,依托立陶宛ELGAMA公司、新加坡SUNSEAP集团等战略伙伴向海外市场延伸,重点突破东南亚、欧洲、中东、非洲等市场。 光伏发电收入增长迅速,2018年预计光伏电站EPC业务将贡献业绩 截至2017年底,公司共持有光伏电站117座,装机容量达到1303MW,在手已核准的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20MW。全年累计发电13.62亿千瓦时,并网电量13.03亿千瓦时,实现光伏发电收入10.98亿元,比去年增加123.73%,光伏发电业务毛利率为69.65%。2017年,公司积极布局N型高效双面单晶电池及光伏组件的研发与制造,高效组件线和电池线分别于2017年6月和8月完成通线并产出一片N型高效双玻组件和N型高效双面电池,当年实现全面量产,并将N型高效半片双面组件应用用到各类分布式光伏电站上。展望2018年,林洋能源将依托公司已并网的约1.3GW光伏电站,立足“一体六翼”重点地区,持续积极开发各类分布式光伏电站,进一步提升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持有量,持续提高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智慧管理运维能力;在自主开发建设运营电站的同时,与央企及世界500强战略合作,定向开发、建设、运营优质分布式光伏电站,做好高效EPC新业务,打造新能源板块业绩新增长点;并坚持科技创新,释放以“双面王”为代表的N型高效双面单晶电池及组件产品核心竞争优势,提高电站发电效率,打造公司分布式电站的核心竞争力。力争实现2018年300MW至500MW的电站并网目标和250MW的N型高效双玻组件的销售。 打造智慧能源服务体系,有效构筑技术先发优势 2017年,公司紧跟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趋势,有效整合分布式发电、智慧能效、节能改造、储能及微网等技术基础,全面打造综合能源服务整体解决方案。2017年,基于公司智慧能效管理云平台已覆盖了12个省1981个工商业用电大户,部署超过18934个能效采集点,管理用电负荷超过480MW,日用电量超过1000万度。公司已在江苏、安徽、河北、山东等地设立相关能效管理公司,依托智能电表与能效采集终端、电水气热多表合一系统方案等技术优势,采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可为客户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能效服务,主要合作模式包括投资(合同能源管理)、EPC总包、能源托管、咨询服务、产品销售等。根据预测,2018年我国智慧能源行业IT投资规模将达到680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57%,2022年投资规模将达到1053亿元。我们认为,随着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革命的大力推进,智慧能源将迎来高速成长期。公司积极布局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将有效构筑公司的技术先发优势,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新动力。 投资建议和盈利预测 我们认为,在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替换周期到来、南方电网招标量迅速增长和海外电表业务爆发式增长的驱动下,公司智能电表业务有望稳定增长;光伏方面,2018年公司电站并网规模有望稳步增加,N型电池销售将贡献可观业绩,分布式电站高效EPC业务不断拓展,电站运维成本不断降低,光伏业务将实现快速增长。我们预测公司2018-2020年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9.83/65.02/78.79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5/13.2/14.4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8/0.75/0.82元/股,对应估值分别为13/10/9倍,给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光伏产业竞争加剧导致行业毛利率下滑;2)智能电表业务海外拓展不及预期
林洋能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4-02 7.90 -- -- 8.08 2.28%
8.08 2.28%
详细
国内智能电表领军企业,南方电网和海外业务增长迅速 国家电网智能电表2018年将迎来替换周期,南方电网2016年开始启动智能电表招标工作,此外,公司海外智能电表业务拓展迅速。在国家电网存量替换、南方电网新增招标和海外市场不断拓展的共同驱动下,预计公司智能电表业务2018年将稳定增长。 分布式装机增长迅速,“冠县模式”路径清晰 公司分布式光伏电站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区域,弃光限电风险低。公司分布式光伏电站“冠县模式”优势明显,以政府等公共事业机构屋顶资源为主,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公司N型双面电池发电增益高,已开始量产 N型双面光伏电池发电效率高,发电量较单面电池可提高10%~30%。目前公司N型双面电池已实现量产。林洋能源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实现电池转换效率超过23%,组件功率达到380W。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智能电表业务2018年将维持稳定增长。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冠县模式”路径清晰,N型双面电池预计将为公司业绩带来可观贡献。我们预测公司2017-2019年可实现营业收入为36.41亿、51.77亿、66.47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9亿、10.95亿和13.8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2、0.62、0.79元/股,对应估值分别为18倍、12倍、10倍。给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产业竞争加剧导致行业毛利率下滑;2)海外拓展不及预期
中青旅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18-03-29 22.50 -- -- 24.48 8.80%
24.48 8.80%
详细
实力雄厚的大型旅业综合运营商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旅行社业首家A 股上市公司。上市后,中青旅凭借在旅游行业的优势地位不断拓宽业务范围,现有业务主要包括旅行社业务、整合营销业务、景区业务、酒店业务和策略性投资五大类。目前公司正致力于成为国际化大型旅游运营商,坚持“控股型、多平台、营造旅游生态圈”的战略定位,着手培育旅游+体育、旅游+教育、旅游+康养等新业态。 2018年初,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为光大集团,未来有望协同中旅游的战略布局加速上市公司发展。 坐拥南北双镇最具标杆性的人造休闲景区 中青旅业务中最核心的内容莫过于乌镇和古北水镇两景区。乌镇景区自2001年对外开放以来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优质旅游度假区,年接待客流已超过900万人,同时也成为中青旅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古北水镇则吸取了乌镇的成功经验,是华北地区罕有的特色休闲度假区。在乌镇景区提价、古北水镇客流稳步增长,且没有大额在建工程转固的前提下,上市公司业绩无忧。 多方业务齐头并进除景区业务外,公司的旅行社业务、整合营销以及酒店业务也在稳步推进。 中青旅旅行社作为百强旅行社,在行业内具备一定影响力。整合营销业务提供包括会议管理、活动管理、国际会议组织管理等在内的整合营销服务。山水酒店则定位于中端市场,新开店及加盟数量仍在持续增加。公司几大业务板块关联度高、协同性好,都是公司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投资建议和盈利预测 中青旅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开展境内外旅游业务的旅行社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大型综合性旅游公司,形成了多元化且互相协同的业务模式。当前,乌镇以及古北水镇两个景区已成为公司稳定的收入来源,随着今年乌镇门票提价、古北水镇逐步过渡到成熟期,中青旅景区业务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而整合营销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遨游网的逐步减亏也将为公司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此外,公司股权已划转至光大集团,有望为中青旅多项业务的外延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综上,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 分别为0.76元、0.90和1.02元,对应PE 为28.7、24.2和21.5倍,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