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陈铁林

西南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250516100001...>>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9/2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迈克生物 医药生物 2017-04-20 22.99 26.02 -- 26.30 13.90%
26.19 13.92%
详细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16年年报及2017年一季报。2016年实现营收14.9亿元,同比+39.8%;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24.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16.8%。2017Q1实现收入3.6亿元,同比+30.0%;归母净利润8059万元,同比+17.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766万,同比+57.3%。 业绩符合预期,化学发光对业绩拉动效应开始显现:2016年和2017Q1公司实现收入同比分别为+39.8%和+30.0%,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渠道外延扩张带来的代理产品高速增长和自产产品的持续快速增长。从2016年年报分产品先看:1)公司代理产品实现收入8.8亿元,同比+65.4%。我们预计扣除并表因素,公司代理业务在打包模式的拉动下增速预计在20%以上,远超行业平均增速;2)公司自产产品实现收入5.9亿元,同比+12.0%,增速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仪器销售模式改变,大部分免费投放,导致自产仪器销售收入1663万元,同比-75.0%;从自产试剂收入看:生化试剂预计3.9亿,同比7%-9%,化学发光试剂1.8亿,同比+80%,延续高速增长态势。考虑到化学发光试剂行业净利润率在40-50%,我们估计化学发光对公司业绩贡献已达20%左右。随着试剂的快速增长,我们认为化学发光对公司的业绩拉动效应将越来越明显。 存量单产提升+新高速仪器获批,驱动公司化学发光进一步高速增长,公司业绩有望提速。由于产品升级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16年化学发光仪器出货300-400台,低于2015年的500多台,而公司2016年化学放光试剂收入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仪器单产正持续提升:我们测算化学发光仪器单产从2015年的10-11万/台,增长到了2016年的13万/台。考虑到基层检测项目的不断丰富,我们认为公司仪器单产2017年有望达到16万/台,2018年有望达18-20万/台,将有力带动试剂快速增长。另外公司针对三甲医院的模块化200速和300速新仪器有望年底获批,从2018年开始销售。参考安图生物30万/台以及进口150-300万/台的单产,我们认为新仪器获批后带动公司仪器单产进一步提升,驱动化学发光业务高速增长,带动公司业绩快速提升。 高强度产品研发投入+拓展渠道布局整包业务,公司已成国内IVD标杆企业。 齐全的产品线和完善的营销渠道是发展成IVD龙头的必备条件。在产品线方面:公司代理+自产可提供上千种产品,已成为产品线最为齐全的公司之一。同时,公司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以构筑核心的产品竞争力,2016年公司研发投入8594万元,同比+50.1%,研发人员从167人快速扩张至352人。在渠道方面:公司正逐步从西南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在国内通过设立系列子公司等方式布局整包业务以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同时在国外积极注册产品,通过与HUMAN合作或将自建海外渠道,继续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我们认为通过产品研发+渠道布局,公司已成为国内IVD标杆企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0.70元、0.90元、1.13元,对应PE为32倍、25倍和20倍。考虑到“齐全产品线+营销渠道扩张”赋予公司成为IVD龙头企业的必备素质和潜质,我们仍然坚定看好公司发展,公司为国内最优秀IVD企业之一,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公司设立进展或业绩低于预期、化学发光放量或低于预期、股权变动风险、并购项目业绩或低于预期。
人福医药 医药生物 2017-04-18 20.02 23.95 -- 20.75 3.08%
21.38 6.79%
详细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17年一季报,第一季度实现收入33.3亿元,同比+24.2%;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32.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38.7%;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3.3亿元,同比-913.1%。 业绩符合预期,全年快速增长态势有望延续。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3.3亿元,同比+24.2%;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32.6%,整体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收入增速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2017年上半年新增美国EpicPharma并表所致。从盈利能力看,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远超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毛利品种收入占比提升带来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了2.9个百分点。在期间费用率方面,公司由于财务费用提升,导致期间费用率提升了0.9个百分点。我们认为随着新版医保目录对公司收入拉动效应逐步显现,和定增资金到位后财务费用的降低,公司全年有望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新版医保目录调整逐步落地,宜昌人福有望重回快速增长态势。2017年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正式出台,公司的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盐酸纳布啡注射液以及多个维药,共计6个独家产品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氢吗啡酮和纳布啡均为5-10亿规模以上空间的重磅产品,同时公司核心产品盐酸瑞芬太尼取消了“限手术麻醉”的备注,适用市场空间有望更进一步提升。随着各地医保目录增补的陆续完成,我们认为医保对公司三大核心产品的拉动效应有望从今年底开始显现,核心子公司宜昌人福有望重回快速增长态势。 创新研发+制剂国际化,中长期增长动力十足。创新方面:公司一直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强度,2016年公司研发费用达5亿元,同比增长24.4%。目前已形成200多个在研项目,其中1类新药项目21个,其中10个已获临床批件,1个处于III期临床,2个II期临床。在制剂国际化方面:公司2016年新并购美国EpicPharma及附属企业,Epic目前共拥有近20个美国ANDA文号,约400个品规的药品在美国市场销售。2016年公司在美国实现制剂销售收入6.8亿元,其中,Epic下半年并表4.4亿元,武汉和美国普克预计贡献2.4亿元,公司已成为国内制剂国际化代表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在美国在研产品超过80个,其中有12个正待ANDA批准。我们认为高强度的创新研发投入和制剂出口业务不断推进,公司中长期增长动力十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不考虑增发,我们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0.83元、1.03元、1.27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将保持25%的复合增长率,参考同类公司,给予2017年3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24.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或低于预期,海外布局进展或低于预期。
天坛生物 医药生物 2017-04-18 31.80 17.04 -- 47.68 14.62%
39.60 24.5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成都蓉生获批在四川省宜宾县设置单采浆站。 重组塑造行业龙头,浆站持续拓展能力强。控股股东中生股份承诺将旗下所有的血制品业务注入公司,公司将成为中生股份唯一的血制品平台。从采浆资源来看,中生股份拥有45个浆站,2016年采浆量1171吨,在全国排名第一位。从浆站拓展能力来看,中生股份2015和2016年分别获批3个和4个浆站。考虑到中生股份的浆站覆盖全国10多个省份,且实际控制人国药集团为央企平台,旗下拥有丰富的医药资产,未来具有持续的浆站拓展能力。此次成都蓉生在四川获批宜宾浆站,宜宾县总人口超过100万,具有较大的采浆潜力。成都蓉生在2016年拥有19个浆站(其中4个浆站为新/次新浆站),采浆量为683吨,平均单个浆站的采浆量为36吨,估计单个浆站峰值采浆量不低于40吨。新批的宜宾浆站经过3年左右的运营也有望为公司贡献不少于40吨采浆量。 一季度血制品业绩超预期,成都蓉生经营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公司预告一季度业绩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9958万元,其中血制品(成都蓉生90%股权)实现收入3.5亿(+26%)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亿(+56%)。血制品业务的净利润超出市场预期,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成都蓉生深度挖潜,一方面提高血制品产品的收率,另一方面严格控制费用,使得血制品业务的净利率持续提高达到了40%,而2015-2016年的净利率分别是27%和34%,可见成都蓉生在血制品运营管理方面的能力极强。中生股份旗下的其他血制品业务注入后,成都蓉生有望通过技术和管理输出从而提高其他血制品业务的盈利能力,从而增厚公司利润。 重组增厚权益血浆,市值存在提升空间。三大所的血制品业务全部以作价入股成都蓉生的方式注入,我们测算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对中生股份血制品业务的权益比例在70%左右,对应2016年权益采浆量为820吨。当前市值仅203亿,考虑到此次出售疫苗业务回收约18亿现金,对应2016年吨浆市值仅2300万,远低于博雅生物和华兰生物的吨浆市值6700万和3400万,市值被明显低估。参照可比公司我们认为应该给予天坛生物吨浆市值3000万,血制品业务合理市值为245亿,再加上18亿现金,合理市值为263亿,对应股价为51.07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暂不考虑三大所的血制品业务注入,仅考虑此次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体内的成都蓉生和贵州中泰。估计2017年上市公司体内的血制品业务净利润为5.3亿,扣除18亿现金后PE仅3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重组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业务整合或低于预期的风险。
通化东宝 医药生物 2017-04-13 17.16 15.74 14.75% 21.76 4.62%
18.73 9.1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6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收入20.4亿元,同比+22.2%;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30.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2亿元,同比+34.9%;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7.3亿元,同比+146.4%;EPS为0.46元;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2股并派现2元(含税)。 二代胰岛素受益医保目录调整,销量有望维持较快增速。2016年公司收入20.4亿元,同比+22.2%。分产品线看:1)胰岛素制剂及原料药实现收入16.0亿元,同比+16.4%,考虑到海外收入仅3254万元,同比-33.0%,预计国内市场同比为+18.2%;2)医疗器械收入2.3亿元,同比+55.3%,主要系公司取得华广生技特许经营权后,血糖试纸单项收入过亿元,同比增长了2倍所致,我们预计医疗器械业务2017年增速有望保持在30%以上。从具体的胰岛素制剂看:30R/40R/50R/重组人胰岛素/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4.6%、133.2%、29.4%、27.9%和25.4%,主力品种30R延续稳健增长态势,40R/50R等正快速增长。我们认为公司为国内糖尿病药物龙头,受益于40R新入医保以及二代胰岛素从医保乙类变甲类,胰岛素制剂业务2017年有望保持20%左右增速,结合期间费用率的降低,公司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研发硕果累累,三代胰岛素2017年上半年有望正式报批生产。公司以糖尿病为核心,打造综合慢病管理平台。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持续保持较高研发投入力度,2016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达8732万元,营收占比4.3%。目前公司围绕糖尿病治疗已经布局了4种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2种激动类降糖药(利拉鲁肽和度拉糖肽)和3种化药口服降糖药(瑞格列奈、曲格列汀和西格列汀),形成国内最为齐全的糖尿病药物梯队。从进度看,三代胰岛素进度最快,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和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的III期临床研究均进入总结阶段,有望在2017年上半年申报生产,2018年起陆续上市。考虑到这两大类胰岛素类似物在市场上有很高的市场份额,我们认为,三代胰岛素上市后有望显著拉动公司业绩增长,公司发展将步入新阶段。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0.58元、0.71元、0.85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23%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公司在糖尿病慢病管理的全产业链布局,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空间,给予公司2017年45倍估值,对应目标价26.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三代胰岛素获批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胰岛素招标降价的风险。
万东医疗 医药生物 2017-04-13 13.01 14.22 -- 18.59 1.14%
13.16 1.15%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称控股股东鱼跃科技将公司的22%股权转让给美年健康/天亿投资/美年控股的董事长俞熔先生,转让完成后鱼跃科技持股比例为24.68%,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合作有望推动公司业绩+估值双升。此次转让的22%股权作价16.57亿元,转让价格为19.50元,与停牌前收盘价相比溢价7.6%。俞总溢价收购公司股权且涉及金额大,并承诺未来12个月内不会减持,表明俞总非常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结合万东医疗的业务发展方向和俞总旗下业务,我们估计有望在以下两个方面对万东的业务带来积极影响:1)俞总旗下拥有美年、慈铭、美兆三大高端体检品牌,在全国拥有300多家医疗和体检中心,大多数中心都开展影像诊断业务,有望与万东医疗的影像诊断器械形成协同效应;2)俞总旗下的体检中心每天会获得大量的影像诊断图像,或可与万东的万里云远程影像诊断服务产生协同效应,并通过海量数据加快万里云的人工智能开发从而提高远程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如俞总入股万东后积极推动旗下业务与万东合作,或将对万东的短期业绩和长期的互联网影像业务带来积极影响。 万里云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助力发展。万里云的远程影像诊断业务快速发展,已完成10家远程影像诊断中心的建设,签约1000家医院和实现天均2000名患者的远程阅片诊断。万里云具有发展远程影像诊断和分级诊疗服务的独特优势:一方面公司60多年来深耕基层影像设备市场,积累了丰富的资源,能够迅速扩大万里云的覆盖医院;另一方面阿里健康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双方协同将迅速推动万里云在市场上扩张。从发展前景来看,万里云发展的短期限制因素为远程影像诊断客单数少,但随着覆盖医院数量增加和依托高级别影像专家的品牌逐步得到市场认可,规模将迅速扩大。长期限制因素为影像专家数量,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引进,通过开展机器智能诊断学习,有望大幅度提高远程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从而降低对专家人数和工作时间的要求,未来很可能发展成全国性的远程影像诊断平台和分级诊疗平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0.32元、0.44元、0.55元,对应PE分别为56倍、41倍、33倍,维持“增持”评级,给予2017年65倍PE,对应目标价为20.80元。 风险提示:影像设备销售或不达预期的风险;万里云推进或不达预期的风险。
万东医疗 医药生物 2017-04-12 13.01 14.22 -- 18.59 1.14%
13.16 1.1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6年报,实现营业收入8.1亿(-1%)、归母净利润7154万元(+7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062万元(+63%);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元(含税)并转增4股。 业绩略低于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16Q4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 亿(-16%) 和归母净利润2663 万元(+78%)。全年收入略有下滑主要是因为1)公司退出广州、南京和西安三家子公司,导致并表收入有所减少;2)产品招标进度慢导致销售略低于预期,主要是DR 销量仅增长2.8%略低于预期。净利润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内部控制能力加强,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0%。从费用率来看, 期间费率提升1.32pp 至31.11%,其中销售费率提升3.55pp 至18.08%,主要是因为公司销售体系改革,加大了对销售人员的激励力度和加强学术推广,对今年的产品销售有望带来积极推动作用;管理费率提升0.42pp 至15.36%,其中减员增效带来职工薪酬下降41%至3279 万元,但研发力度加大导致研发费用增加60%至5707 万元,研发费用率提升2.7pp 至7.1%。从盈利能力来看, 毛利率提升6.18pp 至39.45%;受益于毛利率提升,净利率也提升3.2pp 至8.41%;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明显提升,但与其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相比仍然偏低,随着销售力度加大和成本严格控制,还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万里云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助力发展。万里云的远程影像诊断业务快速发展, 已完成10 家远程影像诊断中心的建设,签约1000 家医院和实现天均2000 名患者的远程阅片诊断。万里云具有发展远程影像诊断和分级诊疗服务的独特优势:一方面公司60 多年来深耕基层影像设备市场,积累了丰富的资源,能够迅速扩大万里云的覆盖医院;另一方面阿里健康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双方协同将迅速推动万里云在市场上扩张。从发展前景来看,万里云发展的短期限制因素为远程影像诊断客单数少,但随着覆盖医院数量增加和依托高级别影像专家的品牌逐步得到市场认可,规模将迅速扩大。长期限制因素为影像专家数量,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引进,通过开展机器智能诊断学习,有望大幅度提高远程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从而降低对专家人数和工作时间的要求,未来很可能发展成全国性的远程影像诊断平台和分级诊疗平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年报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17-2019 年EPS 分别为0.32 元、0.44 元、0.55 元,对应PE 分别为56 倍、41 倍、33 倍,维持“增持” 评级。参照历史估值水平,给予2017 年65 倍PE,对应目标价为20.80 元。 风险提示:影像设备销售或不达预期的风险;万里云推进或不达预期的风险。
博雅生物 医药生物 2017-04-10 43.79 52.05 43.76% 63.58 -3.37%
44.94 2.6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7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27%)、归母净利润6746万元(+7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810万元(+26%)。 业绩符合预期,血制品持续高增长。血制品业务:实现收入1.2亿(+41%)和净利润5139万元(+49%),如不考虑出售博雅药业获得的1897万元投资收益,血制品业务的净利润约为3432万元(+28%),保持快速增长趋势。血制品毛利率提升4.34pp至63.78%,估计主要是受益于采浆量提升带来的规模效应,估计随着采浆量增加和持续提价将推动毛利率继续上行。销售费率提升5.11pp至10.66%,可能主要是公司加大血制品销售和推广力度。血制品存货2.8亿,同比增长27%低于收入增速,结合2016年报估计原材料占比超过50%,库存商品占比仅20%左右;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合计1.3亿,同比增长仅2%;从存货和应收款来看,血制品仍然维持极高的销售景气状态。非血制品业务:天安药业实现收入4313万元(+8%)和净利润1023万元(+17%);新百药业实现收入5906万元(+17%)和净利润1263万元(+44%),预计实现收购时的业绩预测是大概率事件。 凝血因子VIII获批在即,有望显著增厚业绩弹性。凝血因子VIII属于临床急需产品,生产申报享有绿色通道,预计很可能在2017上半年获批,从2018年开始贡献业绩。从量来看,2016-2017年预计采浆量分别为250吨和350吨,合计投浆量预计接近500吨。由于血浆组分可以储存3年,如储存血浆在2018年转化为收入,保守估计可投入生产的组分对应400吨血浆量,参照行业平均水平和持续提价趋势,估计吨浆收入有望达到24万,对应9600万收入。血制品最大的成本是血浆原料,占比超过70%,凝血因子VIII带来的新增成本很少,估计净利率不低于50%,2018年有望贡献4800万净利润,显著增厚业绩弹性。 外延并购步伐有望加快。公司自上市以来,并购了糖尿病药物平台天安药业和生化药平台新百药业、承接了西他沙星技术项目、与复旦大学合作共建他汀类药物实验室、并出资1.5亿与高特佳共同设立医药产业并购基金重点投资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与控股股东成立并购基金收购丹霞生物。公司具有外延并购基因,未来外延并购步伐或进一步加快。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1.46元、2.18元、2.86元,对应PE分别为45倍、30倍、23倍,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80.30元。 风险提示:新产品开发或低于预期的风险、非血制品业务整合或不达预期的风险、新浆站投产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
康弘药业 医药生物 2017-04-10 44.49 40.66 1.26% 48.28 8.15%
53.00 19.13%
详细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年报公告,2016年营业收入25.4亿元,同比+22.5%;归母净利润5.0亿元,同比+26.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30.3%;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8.5亿元,同比+75.6%;EPS 为0.74元。 朗沐延续爆发态势,扭亏后对业绩拉动效应开始凸显。公司2016年实现收入25.4亿元,同比+22.5%。分季度看Q1-Q4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0.6%、30.8%、14.9%和17.6%,即下半年收入增速略低于上半年增速。分产品线看中药、化药和生物药分别实现收入10.4亿元、10.2亿元和4.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9%、15.8%和78.0%。虽然中成药收入增速2016年下半年有所回落,但生物药朗沐(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延续爆发式增长态势。考虑到公司朗沐对诺华重磅品种雷珠单抗仍有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我们认为2017年全年朗沐有望实现60%-70%的增长。从利润贡献看,2016年主打朗沐的康弘生物实现扭亏, 从原来2014年亏损6679万,2015年亏损1500-3000万,到2016年盈利达5858万元,利润贡献占比11.7%。目前康弘生物净利润率仅12.5%,参考三生国健30%-40%的净利率,我们认为随着朗沐销售规模扩大,康弘生物净利率有巨大提升空间,朗沐将从2017年开始显现对公司业绩强劲的拉动作用。 公司产品梯队合理,在研生物药前景广阔。1)公司的产品梯队合理,六大品种收入过亿且竞争格局良好。除中枢神经、胃肠促动力领域的药物布局外,公司还有处于研发阶段的治疗老年痴呆症新药KH110等,龙头品种与潜力品种的完整梯队,有助于企业业绩长期成长;2)我国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约为300万人,朗沐正处于高成长阶段。朗沐在国外已获批美国FDAIII 期临床试验批件,在国内有望纳入国家谈判医保目录,市场潜力十分巨大;3)公司正基于VEGF 机理的药物平台,开发了治疗眼表新生血管病变的国家1类生物新药KH906、治疗癌症的国家1类生物新药KH903和治疗性肿瘤疫苗1类生物新药KH901,目前治疗结直肠癌及其他器官肿瘤的KH903正在完成Ic 期临床研究及II 期临床研究准备。从产品线上看,公司为生物药创新典范,前景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7-2019年EPS 分别为0.95元、1.26元、1.63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30%的复合增长率。我们认为重磅生物药康柏西普正爆发增长,公司国内创新生物药典范的行业地位突出,我们看好康柏西普的成长性和公司未来发展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价格或下跌的风险;新药获批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募投项目建设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医保谈判目录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
长生生物 医药生物 2017-04-06 15.44 19.28 2,403.90% 17.98 14.16%
17.62 14.12%
详细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16年年报,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同比+28.0%;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45.0%;扣非后净利润4.0亿元,同比+38.9%;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3.0亿元,同比+58.5%;每股收益0.44元,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元(含税)。 疫苗业务恢复进度超预期,新流通条例下毛利率持续提升:受山东疫苗事件和国家实行新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影响,2016年上半年疫苗全行业短期销售受到极大影响。从公司分季度收入看,公司2016年Q1-Q4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33%、+56%和+84%,即公司业务从三季度开始显著恢复,恢复进度超预期。分产品线看:1)一类苗实现收入1.2亿,同比+1.7%,受山东事件影响毛利率同比下降12.5pp。一类苗中甲肝8562万,同比+18.3%;百白破3688万,同比-23.2%;2)二类苗实现收入8.9亿元,同比+33.4%,受流通新条例影响转高开,毛利率同比上升1.9pp,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1.4pp,且2017年任有上升趋势。二类苗中主力品种水痘实现收入3.0亿元,同比+22.0%;狂犬病4.9亿元,同比+35.8%;流感疫苗实现9506万,同比+74.2%。从期间费用率看整体上升1.5pp,其中公司营销模式受疫苗流通条例影响,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5pp,而财务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合计下降3.5pp。考虑到新疫苗流通条例下,疫苗企业直接开票给CDC,定价权从代理商重回企业,我们认为2017年公司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产业+资本”双轮驱动,公司领跑疫苗市场。公司是国内自主研发较早,且可同时生产病毒及细菌疫苗的少数企业之一。2016年公司研发投入4.3亿,同比+136%,扣除购买无锡鑫连鑫6215万元和支付GTS公司技术开发费用1200万美元后,研发投入近3亿元,同比+50%-60%。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带来公司成梯队的储备产品:1)在研产品带状疱疹疫苗正在开展二期临床并着手准备三期临床工作,有望三年内上市带来营业收入,国内市场长期空间预计超百亿;2)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价)成人型正在进行统计学分析,儿童型已送至中检院进行检定,预期在2018-2019年能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3)23价肺炎多糖疫苗已经申报临床,目前已经在CDE审评;4)公司与日本GTS公司就合作开发全球销售额排名第一的阿达木单抗生物仿制药达成合作协议,切入单抗药物领域,未来市场空间潜力巨大。“产业+资本”双轮驱动下,公司领跑疫苗市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0.52元、0.62元、0.71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0倍、25倍和22倍。考虑到公司产品梯队丰富,股价底部且疫苗上市公司中估值最低,我们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进程或低于预期的风险、疫苗生产管理或出现重大问题的风险、外延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博雅生物 医药生物 2017-04-06 42.69 52.05 43.76% 66.90 4.29%
44.94 5.27%
详细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称拟与控股股东高特佳及其他方共同投资医药产业并购基金。 并购基金助力公司外延发展。此次公司拟出资5000万元与高特佳设立的并购基金将主要投资生物医药产业项目,有助于通过并购基金储备更多医药并购标的,同时降低对外投资并购风险。高特佳是国内知名的投资机构,1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医药健康产业投资,累计投资企业超过100家,推动20余家企业成功上市,具有专业的医药投资团队和丰富的项目储备,有望加快公司的外延并购工作。公司自上市以来,并购了糖尿病药物平台天安药业和生化药平台新百药业、承接了西他沙星技术项目、与复旦大学合作共建他汀类药物实验室、并出资1.5亿与高特佳共同设立医药产业并购基金重点投资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公司具有外延并购基因,此次并购基金的成立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加快外延并购步伐。 血制品医保报销范围扩大强化提价逻辑。最新发布的医保目录进一步扩大了血制品的报销范围,白蛋白、静丙、纤原、凝血酶原复合物等产品的使用范围都进一步扩大。由于2016年血制品批签发数量大幅度提升,市场担心由于供应短期内大幅度增加可能会压制提价空间。此次医保调整大幅度扩大血制品报销范围,预计终端需求量将出现快速增长,血制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可能进一步加剧,短期血制品价格有望实现稳中有升,长期来看提价逻辑得到进一步加强。 凝血因子VIII获批在即,有望显著增厚业绩弹性。凝血因子VIII属于临床急需产品,生产申报享有绿色通道,预计很可能在2017上半年获批,从2018年开始贡献业绩。从量来看,2016-2017年预计采浆量分别为250吨和350吨,合计投浆量预计接近500吨。由于血浆组分可以储存3年,如储存血浆在2018年转化为收入,保守估计可投入生产的组分对应400吨血浆量,参照行业平均水平和持续提价趋势,估计吨浆收入有望达到24万,对应9600万收入。血制品最大的成本是血浆原料,占比超过70%,凝血因子VIII带来的新增成本很少,估计净利率不低于50%,2018年有望贡献4800万净利润,显著增厚业绩弹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1.46元、2.18元、2.86元,对应PE分别为44倍、29倍、22倍,考虑到公司血制品量价齐升业绩弹性大、并购基金有望加快并购步伐,维持“买入”评级。血制品供不应求带来业绩确定性高增长,应该享受一定的估计溢价,给予公司2017年55倍PE,对应目标价为80.30元。 风险提示:新产品开发或低于预期的风险、非血制品业务整合或不达预期的风险、新浆站投产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
科伦药业 医药生物 2017-04-03 15.86 18.04 -- 16.91 5.69%
16.76 5.67%
详细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年报,2016年实现收入85.7亿元,同比+10.3%;归母净利润5.8亿元,同比-9.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14.3%;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7.3亿元,同比+39.2%。EPS0.41元。公司同时发布股票回购预案,计划以不超过20元每股回购1亿元A股,用于后续股权激励计划。 川宁项目开始扭亏发力,公司业绩增长有望上新台阶。2016年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15.2%,而归母净利润同比-9.4%,主要系少数股东权益大幅增加所致。2016年公司实现总收入85.7亿元,同比+10.3%,分板块看:1)输液实现60.1亿元,同比+1.4%,考虑可立袋对塑瓶的替代延续,输液板块稳健增长态势有望延续;2)非输液实现收入22.2亿元,同比+31.7%,主要系川宁一期硫红满产,从亏损8616万到实现盈利1392万元。考虑到硫红价格有望持续提升、二期青霉素和头孢即将满产以及塑料水针制剂发力,我们认为川宁项目将开始发力,成为近两年业绩主要增长点。 创新驱动硕果累累,公司业绩和估值有望同步提升。公司2012年制定了“三发驱动”发展战略,其中创新驱动为公司最重要的看点。自2013年以来公司研发投入超过19亿元,目前在研品种有337个,已有49个优秀药物获批临床,有36项待批生产。本次年报详细披露了面向中国和全球市场的化学小分子、生物大分子以及新型给药系统(NDDS)的仿制和创新产品线研发进展(见附录):1)国内仿制药:250余项,获批临床48个,报批生产23个;2)国际仿制药:立项10个,2个进入CMO转产阶段;3)创新小分子立项40个,1个报临床;4)生物药:2个报临床,1个临床试验中;5)新型剂型药物:4个报临床。从在研产品线看,预计从2017年开始每年将有5-15个产品连续获批上市,其中每年均有1-3个重磅品种上市。我们认为,随着研发驱动的发力,新产品对业绩拉动的效果将逐渐显现,同时公司估值也有望逐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0.50元、0.65元、0.82元。考虑到公司输液维稳、川宁扭亏、研发成果陆续兑现,我们认为在股权激励的绑定下,公司业绩拐点明确,未来业绩和估值有望同比提升,同时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将有力推高公司发展空间。故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进程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川宁项目或因环保再次停产的风险、核心原料药价格或下行的风险、生产管理或出现重大问题的风险。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17-03-31 30.98 39.14 30.79% 31.47 1.52%
33.90 9.4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年报,2016年实现营收38.2亿元,同比+105.8%;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50.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52.2%;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3亿元,同比+0.7%;EPS为0.48元。同时公司发布2017年Q1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0.5-0.6亿元,同比+30%-+60%。 第三方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服务+产品”业务支柱坚实。公司通过内生+外延,积极推动公司从“服务+产品”双轮驱动战略向“医学诊断整体化服务提供者”战略转型,2016年收入和业绩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分业务线看:1)诊断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31.5%;2)诊断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同比+208.8%,主要受并表因素影响;3)健康体检实现营业收入4123万元,同比+161.9%。从盈利能力方面看,受收入结构变化,公司毛利率为31.5%,同比下滑2.1pp。但随着营业收入增加,规模效应显现,期间费用率下降2.8pp。随着公司产品渠道扩张和服务网点扩张的推进,我们认为公司收入和业绩有望延续高速增长态势。 第三方实验室全国覆盖+网络下沉驱动业务快速增长。2016年公司加快了全国网点的扩张,全年公司新增实验室10家。截至期末,已建或在建连锁实验室31家,预计2017年将完成全国第一轮跑马圈地,实现省会城市实验室网络全覆盖。同时公司已启动新一轮实验室网络下沉式布局,推进区域集中检验共享平台建设,目前已有近10家中心正全面推进。 持续渠道扩张,推进全方位诊断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全国落地。目前IVD行业整体进入集中采购或打包模式阶段,公司2016年通过投资驱动快速完成了第一轮渠道整合战略,先后完成了新疆元鼎、云南盛时科华、内蒙古丰信医疗、陕西凯弘达、绍兴迪安华因、江西华星、杭州德格和深圳一通等战略投资,已形成了大供应链平台聚集效应和规模优势。通过产品公司与检验中心的融合,相互促进第三方服务和体外诊断产品销售业务发展。从结果上看,北京执信、盛世科华和新疆元鼎2016年业绩均超业绩承诺,协同效果显著。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0.69元、0.97元和1.32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40%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公司传统业务快速增长态势有望延续,渠道整合方面外延预期强烈,精准医疗、健康管理等新业务市场前景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独立医学实验室业务增速或不达预期的风险、CRO业务开拓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外延并购整合或不达预期的风险。
润达医疗 医药生物 2017-03-30 16.11 21.44 64.39% -- 0.00%
16.79 4.22%
详细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年报及相关公告,2016年实现营收21.6亿元,同比+32.9%;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26.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亿,同比+23.6%;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3亿元,同比+44.7%;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转增8股;公司同时发布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预案,计划融资不超过15亿元。 营收快速扩张,华东外占比持续提升。2016年公司实现营收21.6亿元,同比+32.9%;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26.9%。公司收入增速延续高速成长态势,由于费用端的快速增长,导致业绩略低于预期。分季度看,2016Q1-Q4收入增速逐季加速,同比增速分别为29.4%、22.8%、32.7%和43.5%。从利润端看,由于管理费用的大幅上升导致2016Q4净利润增速同比仅+4.5%,远低于前三季度的37.9%。我们认为主要系四季度部分厂商返点延迟导致。分区域看,华东外地区收入高增长态势延续,导致占比持续提升,2014-2016年收入占比分别为8%、11%和15%,即公司异地扩张能力突出。公司通过持续的外延扩张,收入规模持续扩大,加强了自身对上游的议价能力,从毛利率看,公司2016年毛利率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公司规模效应正逐渐显现。 发债充实营运资本,外延扩张有望持续。在当前三医联动的医改政策环境下,驱动检验科控费整体综合服务业务(即整包模式,也称集约化服务模式)发展,塞力斯、迪安诊断、美康生物和迈克生物等上市公司均加大了对渠道的整合。整包模式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公司目前收入规模已处行业前列,本次发债将继续补充公司营运资本和扩张实力,我们认为发债资金到位后外延扩张步伐有望提速,全国性IVD整体综合服务平台正快速浮现。 业务平台属性显著,横纵向可拓展性极强。作为国内跨区域IVD综合服务商,公司平台属性突出,我们认为公司业务可拓展性极强:公司第一阶段通过管理输出异地扩张,类GPO模式下,发挥规模优势并提高向上游议价能力;第二阶段向上布局特色产品,嫁接公司终端实现快速上量,目前公司已布局自产生化、糖化血红蛋白、化学发光、POCT、分子诊断、自免及过敏原检测等产品;第三阶段可依托医疗终端向下发展服务业务,如子公司昆涞生物开展第三方质控服务,与金域检验设立合资公司开展第三方检验服务,在东北参与设立区域精准检测中心,同时公司两支并购基金或也在为公司外延扩张积极储备标的。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0.73元、0.95元、1.12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4倍、34倍和29倍。考虑到公司业务模式顺应产业趋势,发展空间巨大,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外延扩张进度或低于预期、营运资金或存在短缺风险。
安科生物 医药生物 2017-03-30 16.15 8.23 -- 20.99 -0.76%
16.79 3.9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6年报,实现营业收入8.5亿(+34%)、归母净利润2.0亿(+4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亿(+39%);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并转增3股;预告2017年一季度净利润为4000-5000万元,同比增长14-42%;拟出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业绩持续高增长,中德美联超预期。分业务来看,核心业务生物制品实现收入4.8亿(+29%),估计生长激素仍能维持30%以上的增长,外用剂型放量带动干扰素增速有所回升。中德美联的法医检测业务实现9370万收入和3083万净利润,由于业务快速拓展,净利润明显超出承诺的2600万。苏豪逸明的多肽类原料药实现7590万收入(-6%)、3641万净利润(+16%),考虑到苏豪逸明在2016年6月才获得GMP证书,上半年销售很少,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仍能实现净利润正增长,预计2017年将呈现靓丽的业绩表现。余良卿的中成药业务实现1.5亿收入(+18%)、3433万净利润(+13%),营销改革带来中成药业务增速回升。从盈利能力来看,综合毛利率提升2.95pp至74.50%,主要是因为高毛利率的生物制品占比提升;期间费率提升0.42pp至47.55%,由于苏豪逸明和中德美联并表导致费用结构发生变化,其中销售费率降低2.79pp至31.58%,管理费率增加2.56pp至15.68%,财务费用增加0.67pp至0.29%;受益于毛利率提升,公司净利率提升2.47pp至23.30%。 设立10亿产业投资基金,精准医疗产业链持续扩张。公司拟设立1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其中公司出资4.4亿、高管出资设立的安康资本出资0.8亿。基金将围绕精准医疗、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进行投资,为公司精准医疗产业链发展保驾护航。上市公司将把短期内无法盈利的希元生物、博生吉安科细胞科技、三叶草基因科技的股权原价转让给基金,金额约为9900万元,从而缓解财务压力,提高公司盈利能力。预计投资基金将围绕精准医疗产业链持续扩张,孵化更多优质的精准诊断+精准治疗标的,在时机成熟后有望注入上市公司,加快精准医疗产业发展的步伐。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年报数据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0.51元、0.65元、0.79元,对应PE分别为41倍、32倍、26倍,维持“买入”评级,给予公司2017年50倍PE,对应目标价25.50元。 风险提示:主要产品或存在招标降价的风险;并购项目业绩或不达预期的风险。
丽珠集团 医药生物 2017-03-28 56.60 25.83 -- 63.00 11.31%
67.21 18.75%
详细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16年实现营收76.5亿元,同比+15.6%;归母净利润7.8亿元, 同比+26.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8亿元,同比+26.8%;经营性净现金流12.8亿元,同比+37.9%;EPS 1.98元,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现5元(含税), 同时转增3股。 业绩符合预期,二线品种发力和原料药扭亏助力业绩快速增长。整体上公司2016年业绩符合预期。分产品线看:制剂线53.1亿元(+17.4%)、原料药17.4亿元(+14.5%)、体外诊断5.7亿元(+21.1%);其中核心品种参芪扶正16.8亿元(+9.3%),四大二线品种收入贡献已超参芪扶正,增速依然强劲,2016年合计实现17.1亿元(+40.6%)。具体看,尿促卵泡素5.4亿(+25.8%)、亮丙瑞林3.9亿元(+31.0%)、艾普拉唑2.8亿元(+52.3%)、鼠神经生长因子4.9亿元(+63.9%)。公司实现利润增速超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1) 高毛利的四大二线品种快速增长;2)宁夏福兴扭亏和新北江原料药价格提升, 带来原料药条线利润贡献同比增厚近8000万。考虑到受益医保目录调整的拉普拉唑等二线品种持续快速增长,同时环保监管加大下原料药价格有上行趋势, 我们认为2017年公司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受益医保目录调整,艾普拉唑有望快速上量。公司独家的艾普拉唑为1.1类专利新药,目前已调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即医保省份有望从13个扩容到29个。考虑到同类进入医保的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均在10亿级以上,我们认为艾普拉唑肠溶片有望成为5-10亿级品种,同时公司已处于报生产阶段的注射用艾普拉唑钠也有望成为过10亿级品种。考虑到艾普拉唑注射剂型已经纳入CFDA 优先审评,上市进度有望加快,我们预计2017年上半年或年中上市为大概率事件,同时该产品也有望通过进入动态调整目录实现上量。 精准医疗全产业链基本成型,公司估值有望逐步提升。精准医疗为未来医学发展方向,市场空间巨大。公司先后与CYNVENIO BIOSYSTEMS合资设立子公司布局循环肿瘤细胞基因测序,认购美国Abycte40%股权以布局抗肿瘤单功能或双功能抗体及细胞治疗产品,设立珠海丽珠圣美医疗诊断和丽珠基因检测等公司,公司已形成“丽珠试剂+丽珠单抗+丽珠圣美+丽珠基因”的精准医疗的产业链布局。同时在单抗方面,公司国内进度领先,共有8个单抗药物在研, 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单抗已获II/III 期临床试验批件,抗人绒促性素(rhCG)和CD20单抗已启动I 期临床试验,抗HER2、IL-6R、RANKL、PD-1和PD-L1等重磅抗体新药已开展临床前研究或正报批临床。随着肿瘤细胞检测和单抗的持续落地,我们认为精准医疗布局有望带动公司估值逐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7-2019年EPS 分别为2.19元、2.55元和2.89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26倍、22倍和19倍,我们认为中短期公司重点品种稳健增长、核心二线品种高速增长,在医保目录调整和精准医疗布局持续推动下,业绩和估值有望同步提升,故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药业务或再度亏损风险、新产品获批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参芪扶正注射液受控费降价或超预期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9/2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