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皮秀

平安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7070004...>>

20日
短线
14.29%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2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帝尔激光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5-01 62.84 -- -- 107.94 6.83%
69.52 10.63%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4亿元,同比增长5.37%;归母净利润4.11亿元,同比增长7.9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8.94%。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亿元,同比增长11.91%;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0.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增长1.88%。公司发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同时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7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6股。 平安观点:n2022年整体业绩保持稳健,四季度利润下滑明显。2022年,公司营收13.24亿元,同比增长5.37%,较2021年17.21%的增速收窄11.84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4.11亿元,同比增长7.92%,较2021年提升5.81个百分点。全年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较2021年水平有小幅提升,分别达到47.09%和31.05%。四季度,由于TOPCon激光SE订单尚未进入大规模收入确认阶段,公司收入结构仍以传统PERC激光消融和SE掺杂设备为主,且市场竞争加剧,疫情下订单验收缓慢,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5.74%;同时受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等因素影响,四季度净利润规模明显下滑,同比下降24.87%。2023年一季度,随着下游需求向好,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有所提升,不过在毛利率相对平稳的情况下,净利率较2022年水平下降4.15个百分点。预计伴随后续TOPConSE等新一代设备在营收占比中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有望得到改善。 n多种新型电池路线并进,TOPCon激光SE设备订单及中标产能累积超300GW。公司是行业内少数能够提供高效太阳能电池激光加工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2022年,公司PERC激光消融、SE激光掺杂设备全球市占率维持领先,并在TOPCon、IBC、HJT、钙钛矿等电池路线均有技术储备及市场扩延。截至4月26日,公司TOPCon激光掺杂SE设备已取得订单和中标产能累计已超过300GW,规模市场领先;应用于背接触电池(BC)的激光微蚀刻设备,技术领先并取得头部公司量产订单;钙钛矿工艺完成激光设备订单交付;激光转印完成单站设备订单交付,在HJT工艺上有30-40%浆料的节约,0.3%以上效率的提升;应用于激光高精超细图形化设备实现量产订单;组件端全新工艺方案正在研发中。公司在手订单持续扩充,伴随新单签订和客户预付款增加,2022年公司合同负债同比增长61.87%;2023年一季度合同负债规模同比增长117.66%,较2022年末增长23.32%。预计今年市场TOPCon扩产规模有望超过300GW,公司TOPCon订单或将于今明年规模化贡献业绩。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能布局与员工激励。公司多年来高度重视自主研发,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1.31亿元,同比增长26.33%,公司及子公司合计拥有229项境内外专利;2023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速达到59.70%。基于较强的研发技术实力,公司TOPConSE激光硼掺杂设备精度高、损伤小,掺杂曲线可以根据客户前后道工艺自由优化,截至2023年初,已在头部客户获得0.25%以上稳定效率提升,个别客户提效在0.3%以上。产能方面,公司2022年12月公告,拟使用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增资以实施“帝尔激光精密激光设备生产项目”及“帝尔激光研发及测试项目”募投项目,2023年4月公告,取得武汉东湖研发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均将有利于完善公司产业布局,提高产能及综合竞争力。公司发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以2022年营业收入为基准值,对2023-2025年考核年度营业收入定比基准值的增长率目标分别设定为20%、45%、70%,完善长效激励与约束机制。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研发储备、在手订单规模及收入确认进度,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01(原值7.06)、10.91(原值9.95)、13.22(新增)亿元,EPS分别为4.11、6.39、7.75元,动态PE为24.8、16.0、13.2倍。光伏行业景气向上,激光设备为新型电池降本增效利器,公司持续巩固光伏激光龙头地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受供应链价格和贸易政策等影响,下游装机需求或不及预期;(2)若N型电池降本提效进度放缓,或终端销售溢价不及预期,扩产力度或减弱;(3)公司光学部件的国际采购占比较大,供应或受物流及贸易政策影响;(4)公司面临业外新进者的竞争压力,竞争格局可能恶化。
隆基绿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5-01 35.02 -- -- 35.04 -1.30%
34.57 -1.28%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289.98 亿元,同比(相对按照最新会计政策调整后的2021 年数据)增长60.03%,归母净利润148.12 亿元,同比增长63.02%,扣非后净利润144.14 亿元,同比增长63.31%,EPS 1.95 元,拟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4 元(含税)。公司同时发布2023 年一季报,实现营收283.19 亿元,同比增长52.35%,归母净利润36.37 亿元,同比增长36.55%。 平安观点: 多重因素驱动,业绩较快增长。2022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48.12 亿元,同比增长63.02%,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一方面,公司硅片、组件出货量稳步增长,且硅片的单瓦毛利有所提升;另一方面,2022 年硅料处于暴利状态,公司参股四川永祥和云南通威,推动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加约42 亿元;另外,2022 年公司汇兑收益15.6 亿元,同比增加约24 亿元。2022年公司计提了20.8 亿元的大额资产减值(主要为存货跌价减值和固定资产减值),同比增加8.3 亿元,一定程度拖累业绩;另外,尽管产品销售价格大幅提升,由于租赁仓储费、员工薪酬大幅增加,公司2022 年销售、管理、研发合计的费用率同比增加约0.3 个百分点至5.8%。2023 年一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环比提升4.05 个百分点至17.91%,估计主要受益于上游硅料跌价。 硅片:产能利用率偏低,单瓦毛利提升。2022 年,公司硅片产量85.9GW,同比增长22.7%,产能利用率约 75.4%,同比提升3 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估计主要受到硅料供应紧张的影响;出货量85.1GW,其中对外销售 42.5GW,同比增长25.3%,自用 42.5GW;实现销售收入382 亿元,同比增长124.3%,对应每瓦收入约0.899 元,同比增长约79%,毛利率17.62%,同比下降9.93 个百分点,单瓦毛利 0.158 元,同比增加约0.02 元。产能方面,截至2022 年底硅片产能达133GW,同比增加28GW,产能规模未达到年初计划的规模,可能受2022 年产能利用率偏低影响;根据公司规划,到2023 年底,公司单晶硅片产能将达到190GW,2023 年出货量目标130GW(含自用)。展望未来,硅片的玩家增加并大规模扩产,硅片环节可能竞争加剧。 组件:2023 年出货量有望大幅增长。2022 年,公司组件出货量46.76GW,同比增长21.4%,其中对外销售 46.08GW,同比增长23.7%,自用0.68GW,公司蝉联全球出货量最大的组件企业。2022 年电池组件业务收入约848.5 亿元,同比增长45.2%,对应单瓦收入约 1.84 元,同比增长约17%,毛利率13.65%,同比下降3.41 个百分点;2022 年组件业务单瓦毛利约0.251 元,同比下降0.015 元。2022 年公司组件业务海外收入占比51%,其中面向欧洲市场的组件收入明显增长,面向美洲和亚太市场的组件收入则有所下滑,公司海外组件销售毛利率14.89%,较国内高3.68 个百分点。产能方面,截至2022年底公司电池片产能达50GW(同比增13GW),组件产能85GW(同比增25GW),按照公司规划,到2023 年底,电池片产能将达到110GW,组件产能达到 130GW,电池和组件产能将迎来大幅扩张,2023 年组件的出货量目标85GW(含自用)。 加快布局HPBC、氢能等新技术和新业务,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和新兴增长点。2022 年,公司创造性地开发了正面无栅线的HPBC 太阳能电池,量产转换效率超过25%;2022 年11 月,公司推出基于高效HPBC 电池技术的HiMO 6 高效组件,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更具价值的产品解决方案选择;2023 年3 月,西咸新区年产29GW HPBC 电池项目全面投产,预计2023年HPBC 电池产量有望达到20GW。2023 年2 月,公司发布全新一代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ALK Hi1 系列产品,直流电耗满载状况下可低至4.3kwh/Nm3 ,到2025 年公司电解槽产能有望达到5-10GW。 投资建议。考虑当前硅片盈利水平以及投资收益情况,调增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81.81(原值175.30)、224.62(原值213.87)、268.12(新增)亿元,动态 PE 15.0、12.1、10.2 倍。光伏行业景气向上,公司在在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具有核心竞争力, 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硅片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在硅片环节的竞争压力可能加大并影响盈利水平。(2)公司组件业务出口占比较大,如果海外贸易保护现象加剧,可能造成不利影响。(3)公司新型电池等新兴业务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4-26 168.65 -- -- 182.89 8.44%
202.00 19.77%
详细
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和 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1.48亿元,同比增长 34.01%;归母净利润 8.62亿元,同比增长 34.0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7.97亿元,同比增长 33.57%。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7亿元,同比增长 38.64%;归母净利润 2.21亿元,同比增长 22.8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93亿元,同比增长 12.38%。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15元(含税),不送红股,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股转增 6股。 平安观点: 2022年业绩整体稳健,费用率快速增长致四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2022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34.01%,较 2021年 35.44%的增速略有下滑,预计主要受 HJT 项目投产与设备验收进度影响,公司全年收入确认以 PERC产品为主,高附加值 HJT 设备验收有望于 2023年快速推进。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4.09%,增速较 2021年有所放缓,同时由于公司加大拓展 HJT 商务渠道,销售、管理等费用持续快速增长,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6.30%,但在 2023年一季度有所好转。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 34.03%、净利率 17.70%,分别较 2022年全年下滑 4.28和 2.17个百分点,预计伴随后续 HJT 等高价值量与高毛利率设备在营收占比中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有望得到改善。 HJT 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在手高价值订单将于今年贡献业绩。2021年公司取得金刚玻璃、华晟、爱康、印度信实工业等客户共约 5.8GW HJT订单,估计 2022年均已完成交付,大部分订单将在 2023年确认收入。 2022年以来,下游 HJT 电池厂商扩产招标提速,全年市场新增产能近30GW,根据我们对公司及客户合同披露及项目中标等信息梳理,2022年公司与印度信实工业、爱康、浙江润海、华晟、东方日升、金刚玻璃等客户已签订超 24GW HJT 设备订单,市占率达 80%以上,以 4亿元/GW价值量测算,公司 2022年新签订单规模超 96亿元。公司在手订单充裕,伴随新单签订和客户预付款增加,2022年公司合同负债同比增长 79.1%; 存货同比高增近 90%,预计在产品和发出商品维持高位。2023年以来, 公司已获三五互联 1.2GW 整线设备订单,采用迈为双面微晶设备的金刚光伏 4.8GW HJT 项目实现首线全线贯通,预计全年市场新增 HJT 产能或达到 50-60GW,公司市占率有望保持在 70%以上,支撑公司业绩改善。 研发费用率维持在 10%以上,推进 HJT 降本增效及显示面板和半导体封装设备研发。当前,成本和经济性仍制约着 HJT 的产业化提速,2023年 HJT 迎来降本增效关键期,行业正通过“三减一增”即减银、减栅、减硅、UV 光转膜增效延寿等手段,推进今年 HJT一体化产能与 PERC 电池成本打平。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 4.88亿元,同比增长 47.39%,研发费用率为 11.78%,连续两年维持在 10%以上,继续针对银包铜、低温银浆国产化、低铟化、铜电镀等领域深入研究。此外,公司在保持传统光伏设备研究优势基础上,加大对面板显示设备及半导体封装设备等新产品项目上的研发投入,公司的显示面板相关产品已在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等行业知名企业得到应用,半导体封装相关产品成功导入三安光电、长电科技、捷捷微电等国内主流封测厂商。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封装设备及显示面板设备陆续获得客户的验收,运行稳定,性能良好。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在手订单规模、及高价值量订单收入确认进度,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4.19(原值 14.48)、21.98(原值 21.04)、29.76(新增)亿元,EPS 分别为 8. 14、12.61、17.08元,动态 PE 为 33.3、21.5、15.9倍。光伏行业景气向上,HJT 电池降本增效空间广阔,预计 2023年新增产能有望达到 50-60GW,公司持续引领HJT 发展,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受产业链价格波动和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下游装机需求不及预期。 (2)HJT 降本增效快速不及预期,下游扩产落地进度较慢。 (3)公司半导体、钙钛矿等新型业务研发与商业化推进不及预期。
东方电缆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4-25 42.93 -- -- 54.42 26.76%
54.42 26.76%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 14.38亿元,同比减少 20.82%,归母净利润 2.56亿元,同比减少 8.09%,扣非后净利润 2.48亿元,同比减少 10.50%,EPS 0.37元。 平安观点: 海缆业务毛利率及公司整体盈利情况超预期。一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4.36亿元,同比下降 20.70%,其中,陆缆系统 7.82亿元、海缆系统5.60亿元、海洋工程 0.94亿元,海缆系统和海洋工程的收入均同比较明显下降,主要与去年同期因抢装结转而基数较高有关。一季度综合毛利率30.96%,同比/环比增长 3.82/13.78个百分点,推算一季度公司海缆系统的毛利率达到 60%及以上,估计主要因为一季度交付的海缆产品中高附加值的高电压等级外送海缆的收入占比较高。整体看,一季度公司海缆业务毛利率超预期,推动公司整体盈利情况超出市场预期。 海缆出口业务获得实质性进展。一季度,公司在海洋油气领域获得了国际著名石油巨头卡塔尔油气公司 NFXP 脐带缆项目。同时,欧洲子公司及国际 业 务 团 队 经 过 一 年 多 的 努 力 , 与 英 国 INCH CAPE OFFSHORELIMITED 签署了 Inch Cape 海上风电项目(总规划装机容量 108万千瓦)输出缆供应前期工程协议,协议金额约人民币 1400万元;公司将根据相关 IEC 标准和 Cigre 规范为该开发商提供 220kV 三芯 2000mm2铜导体海缆的设计和整个系统的型式实验;根据协议约定,公司在顺利完成该型式实验,并经业主完成项目投资决策程序后,将另行签订主合同成为该海上风电项目输出缆的供应商。 在手订单饱满,山东市场取得突破。一季度,公司中标曹妃甸 21-3油田开发项目 110KV 海底复合电缆集中采购项目、锦州 25-1脐带缆项目等,海陆缆系统累计中标金额约 13亿元;一季度公司获得海上风电海缆订单较少,这主要与海上风电项目的推进节奏有关,不改海风成长性和公司竞争优势。截至 2023年 4月 21日,公司在手订单约 89.31亿元,其中海缆 系统 50.14亿元、陆缆系统 24.48亿元、海洋工程 14.69亿元,在手订单足以支撑今年的高交付量。近期,三峡能源山东分公司牟平 BDB6#一期(300MW)海上风电项目 35kV 海缆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公司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价格 0.88亿元,表明公司有望在山东市场取得突破。 投资建议。考虑海缆毛利率超预期,小幅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85、19.30亿元(原预测值 14.15、17.9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3-2024年 PE 分别为 19.5、15.0倍。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向好,公司海缆业务的竞争力持续提升,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前景,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海上风电需求不及预期;2)行业竞争加剧;3)海缆业务盈利水平不及预期。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3-04-25 223.59 -- -- 244.56 9.38%
244.56 9.38%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 2023年一季报,2023Q1实现营收 890.38亿元,同比+82.91%,环比-24.71%;归母净利润 98.22亿元,同比+557.97%,环比-25.24%;扣非归母净利润 78.00亿元,同比+698.35%,环比-35.93%。 平安观点: 公司 Q1盈利符合市场预期。2022Q1-2023Q1公司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4.48%/21.85%/19.27%/22.57%/21.27%,公司盈利符合市场预期。Q1盈利能力同比大涨,主要系 22Q1受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影响,公司销售毛利率出现大幅异常下降;23Q1盈利能力环比微降主要系 Q1属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淡季,公司销售议价能力稍弱。 公司全球市占率略有下降,预计 Q2产销向好。SNE Research 数据显示,2023年 1-2月全球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 75.2GWh,同比增长 39%,公司装车量 25.5GWh,市占率 33.9%,同比下降 1.2pcts。公司 Q1电池产量70GWh+,出货接近 80GWh(环比-20%),其中动力/储能电池约 64/16Wh,库存减少约 10GWh。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影响,我们预计公司 Q2出货量预计接近 95GWh,环比+20%,全年出货量超 400GWh。 产能供给有保障,新产品有序导入,加速开拓海外市场。公司 22年年底产能为 390GWh,在建产能 152GWh,产品供应能力稳步提升。海外产能加速扩张,公司德国工厂已实现量产供货,将在匈牙利建设欧洲第二座工厂,规划产能 100GWh。新产品有序导入,麒麟电池已实现量产,车规级凝聚态电池预计今年内具备量产能力,钠离子电池将在奇瑞车型首发。同时,公司持续与福特、本田、宝马、日本大发、越南 Vinfast 等客户合作,加速开拓海外市场。 投资建议:受全球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及国内外锂离子电池行业竞争加剧影响,我们下修 23-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 25年盈利预测。预计 23-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27.1(原预测 473.0亿元,下调 9.7%)/573.7(原预测 600.8亿元,下调 4.5%)/721.9亿元,对应 4月 21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 23.2、17.2、13.7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市场需求增长率将可能放缓,将影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进而对锂电池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技术路线变化风险:全球众多知名车企、电池企业、材料企业、研究机构等纷纷加大对新技术路线的研发,若出现可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新技术路线和新产品,产业链现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会受到影响。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动力电池材料受锂、镍、钴等大宗商品和化工原料价格的影响较大,若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对公司成本将形成较大压力。4)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市场快速发展,不断吸引新进入者参与竞争,同时现有产业链企业也纷纷扩充产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美畅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4-25 46.56 -- -- 48.50 2.95%
47.94 2.96%
详细
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36.58亿元,同比增长 97.99%,归母净利润 14.73亿元,同比增长 93.00%,扣非后净利润 13.88亿元,同比增长103.21%,EPS 3.07元,拟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5元(含税)。2022Q4,实现营收 11.97亿元,同比增长 107.66%,归母净利润 4.45亿元,同比增长109.78%。 平安观点: 金刚线需求爆发,推动公司业绩高增。2022年度公司电镀金刚线的销售量 9615.6万公里,同比增长 111.76%,其中 Q1/Q2/Q3/Q4的销量分别为 1694/2303/2469/3150万公里;2022年金刚线销售均价 37.64元/公里(不含税),同比下降 6.3%,下降速度明显放缓,全年四个季度的销售价格平稳,毛利率下滑 1.42个百分点至 55.84%。2022年硅料价格高企,加速了金刚线的细线化进程,硅片切割的金刚线单耗大幅增加,推动金刚线需求增速明显高于光伏终端需求增速。根据公司业绩预告,2023年一季度公司金刚线销量超 2500万公里,同比增长超过 50%,实现归母净利润3.7-4.0亿元,同比增长 29.99%-40.53%;按照公司预测,2023年金刚线产量有望达到 14000-18000万公里,同比增长 26%-62%。 继续保持技术领先,钨丝金刚线批量出货。2022年公司顺利实施生产线“单机十五线”技改,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使公司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产能快速扩张。公司针对同线径的高碳钢丝金刚线推出了不同的产品功能系列,以 34μm 金刚线为例,配合自研的高切割力金刚砂,使其省线约20%,耗线量与原先 38μm 的耗线量相当。公司利用钨丝较高碳钢丝更高的抗拉强度及杨氏模量等物理性能优势,同步开展钨丝金刚线的研发,目前钨丝金刚线的月产量已超一百万公里,产品规格主要是 28μm 和 30μm,较同时期的碳钢丝金刚线线径细 5μm 左右,2023年一季度公司钨丝金刚线出货量约 200万公里。 持续扩大产能,黄丝项目投产有望巩固竞争优势。截至 2022年底,公司月产能已超 1100万公里(即年产能超 13200万公里),按照公司预测, 2023年金刚线产能有望达到 16000-20000万公里。公司规划的金刚切割丝基材项目(即黄丝项目)一期历经一年多的建设,在 2022年 9月完成安装,10月份进入小试,12月份组织了设备的初步验收,黄丝是电镀金刚线生产的核心原材料,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公司实现对切割丝基材的品质管理,并进一步强化成本优势。 投资建议。考虑硅片切割的金刚线单耗超预期以及新的竞争形势,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 18.51亿元(原预测值 16.56亿元)、18.60亿元(原预测值 20.06亿元)、21.84亿元(新增预测值),动态 PE 12.1、12.1、10.3倍。公司在金刚线领域的龙头地位稳固, 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光伏行业需求受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光伏新增装机及金刚线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2)对单一客户依赖程度较高和市占份额下降风险。3)行业竞争加剧和盈利水平不及预期风险。
金博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4-24 115.99 -- -- 181.56 5.61%
122.50 5.61%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2 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4.50 亿元,同比增长8.39%,归母净利润5.51 亿元,同比增长9.99%,扣非后净利润2.96 亿元,同比减少35.67%,EPS 5.86 元,拟每10 股派发现金股利2.5 元(含税),同时拟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 股转增4.8 股。2022Q4,实现营收3.03 亿元,同比减少32.55%,归母净利润0.54 亿元,同比减少67.35%。 平安观点: 热场系列产品价格和毛利率下行影响整体盈利水平。2022 年公司热场系列产品销量2480.8 吨,同比增长59.74%,销售单价约583 元/公斤(不含税),同比下降约32%,呈现量增价跌的情况。从成本端看,2022 年热场系列产品的单位成本约305 元/公斤,同比下降约17%,成本下降速度低于销售价格下降速度,导致2022 年公司热场系列产品的毛利率同比下滑9.51 个百分点至47.74%。2022 年以来,公司产品销售均价逐季下降,综合毛利率也逐季下降,反映的是行业竞争的整体加剧;与主要竞争对手相对,2022 年公司依然保持明显的毛利率优势,但收入端的优势略有缩小。2022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合计收入占比45.52%,同比下降19.27 个百分点,近年公司下游客户的集中度持续降低,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也明显降低。 加快布局新兴业务,有望构建第二成长曲线。公司围绕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机遇,基于碳基复合材料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提前布局半导体、交通(碳/陶)、氢能、锂电等关键领域用碳基材料系列产品;不断加快 N 型大尺寸碳基材料及半导体用热场材料、锂电用高温热场材料、碳/陶刹车盘、碳纸等新产品在相关应用领域的认证,并加快实现国产化替代,目前已完成在光伏、半导体、交通(碳/陶)、氢能、锂电等应用领域的产业布局。例如,在交通领域,公司取得由德世爱普认证(上海)有限公司颁发的IATF16949:2016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取得比亚迪和广汽埃安定点供应商资质。整体看,这些新兴业务前景较好,有望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新业务拓展导致前期费用增加,政府补贴增厚利润规模。2022 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合计的费用率为23.4%,同比增加约8 个百分点,一定程度拖累业绩;费用率的增长主要因为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增长较快,公司新材料首批次应用导致销售费用中的保险费和售后服务费较大幅度增长,多项新业务的布局导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36.7%。2022 年公司其他收益2.6 亿元,同比增加约2.4 亿元,主要是各类政府补贴的增加。 投资建议。考虑碳碳热场竞争格局的变化情况,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5.20 亿元(原预测值8.16 亿元)、6.80 亿元(原预测值11.41 亿元)、8.86 亿元(新增预测值),EPS 分别为5.52、7.22、9.42 元,动态 PE29.9、22.9、17.6 倍。公司在碳基复合材料领域竞争力突出,传统光伏碳基热场业务持续成长,新兴业务蓄势待发,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光伏行业需求受绿色政策、宏观经济、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2)公司正积极开拓氢能、碳/陶等业务,存在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3)光伏用碳基复合材料竞争加剧和盈利水平不及预期风险。
金风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4-03 11.04 -- -- 11.44 3.62%
11.48 3.99%
详细
公司发布 2022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464.37亿元,同比减少 8.2%(未追溯调整2021年会计数据,调整后为同比减少 8.8%),归母净利润 23.83亿元,同比减少 31.1%(未追溯调整 2021年会计数据,调整后为同比减少 36.1%),扣非后净利润 19.87亿元,EPS 0.56元,拟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1.2元(含税)。 2022Q4,实现营收 202.73亿元,同比增长 18.71%,归母净利润 0.19亿元,同比减少 96.2%。 平安观点: 风机毛利率大幅低于预期,后续有望修复。2022年,公司风机业务对外销量 13.87GW,同比增长约 30%,风机业务(不含零部件)整体的毛利率5.9%,同比下降约 12个百分点,其中 2022下半年风机业务的毛利率2.3%,明显低于市场预期。2022年下半年中速永磁产品已经成为公司的绝对主力产品,对外销量 7.92GW,占下半年风机总销量的 80%,该款产品下半年的销售单价进一步下降至 1.78元/W(不含税),但单位成本基本持平,导致毛利率较低并拖累风机业务整体毛利率。展望未来,预计陆上风机的价格仍然处于下行趋势并盈利承压,但盈利水平相对较高的海上风机业务营收占比有望提升并推升公司风机业务整体毛利率。 新增风机订单规模创历史新高,下游需求形势向好。截至 2022底,公司在手风机订单约 26.6GW,推算 2022年净新增的风机订单约 23.6GW,同比增长 79%,其中 2022Q4新增的风机订单 12.7GW;公司 2022年风机新增订单规模创历史新高。2022年公司风机新增订单放量与国内风机招标的大形势有关,据统计,2022年国内风机招标规模 98.5GW,同比增长 82%,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截至 2022年底公司在手海外风机订单约 4.5GW,同比增长 96%。展望未来,国内海上和陆上风电需求有望进一步成长,且国内风机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增强,国内风机企业出口的形势有望进一步向好。 风电运营和风电服务业务较快增长,成为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的压舱石。风电运营方面,2022年公司新投产的权益风电场规模 1745MW,转让规模 685MW(实现股权投资收益 11.2亿元),截至 2022底公司在运的权益装机规模 7078MW,较年初增加 1010MW;2022年公司风电场投资与开发业务收入 69.1亿元,同比增长 22.15%。风电服务方面,截至 2022年底公司国内外后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近 28GW,同比增长 20.9%;2022年公司实现风电服务收入 56.47亿元,其中,后服务收入 24.63亿元,同比增长25.19%。整体来看,风电运营和转让、风电服务业务后续有望持续稳健增长,是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的压舱石,也是公司应对本轮风机价格战的底气所在。 投资建议。考虑风机业务盈利水平低于预期,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 27.47亿元(原预测值 34.03亿元)、40.48(原预测值 43.92亿元)、56.90亿元(新增),对应 EPS 分别为 0.65、0.96、1.35元,动态 PE 17.0、11.5、8.2倍。尽管盈利水平承压,公司仍然维持国内规模最大风机企业地位,未来有望通过降本增效提升风机业务竞争力,而风电运营和风电服务业务较快成长并成为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的压舱石,综合这些因素,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国内风电市场需求与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风电自身的降本能力等因素有关,可能存在国内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2)公司正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海外业务的整体不确定相对较大。 (3)当前风机行业竞争激烈,如果公司不能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提升风机产品竞争力,风机业务盈利水平可能压力较大。
容百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3-30 68.68 -- -- 73.39 6.86%
73.39 6.86%
详细
事项:公司披露2022年报:22年公司营收301.23亿元,同增193.62%;归母净利润13.53亿元,同增48.54%,扣非净利润13.17亿元,同增62.92%,符合市场预期。22年Q4公司营收108.43亿元,同增170.56%,环增40.33%;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增20.09%,环增138.82%;扣非归母净利润4.06亿元,同增19.59%,环增115.41%。同时,公司发布了22年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2元(含税),占归母净利润比例为10.06%。 平安观点:全年出货量高增,高镍龙头地位稳固。公司22年正极材料出货8.90万吨,同增70.17%,其中Q4出货近3万吨,环增26.80%。22年公司全年单吨毛利润2.64万元,同比-7.04%。2022年公司高镍8系及以上三元正极产品合计销量近9万吨,同比增长70.13%,其中,高镍低钴、超高镍等前沿材料已实现千吨级出货。据鑫椤咨询统计,公司2022年国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国内市占率为33%,市占率第一。 产能释放高增可期,新产品释放新动能。截至22年底,公司已建成25万吨/年的正极产能,22年产量9.14万吨,销量8.90万吨,产销率达到97.37%。公司韩国忠州基地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建成的第一个高镍正极产能项目,产能稀缺性明显,出口欧美享受零关税政策,且有望获得《通胀消减法案》税收抵免。该基地现已建成2万吨/年产能,已完成日韩欧美主流客户审核验证,具备放量基础,规划建设10万吨/年。公司新产品逐步放量,高镍低钴、超高镍等材料已实现千吨级出货;磷酸锰铁锂(LMFP)、钠电正极材料分别有0.62、1.5万吨/年产能,累计出货分别达到千吨级、几十吨级,商业化进度行业领先。公司“新一体化”战略成果显著。公司投资力勤资源,并与其签订《长单采购协议》,形成长期采购和资本的双重合作;与宁德时代、卫蓝新能源等建立长期供货关系;与湖北省、仙桃市和武汉市汉阳区等达成一系列战略合作和协议,打造产能基地、华中总部、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以及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受益于公司产能快速扩张及海外业务积极拓展,我们上调公司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22.64/31.09亿元(此前预期21.92/30.26亿元),新增2025年归母净利润40.96亿元,同增67.3%/37.3%/31.7%,对应PE13.8/10.1/7.7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上游原料成本占比较高,若其价格波动较大或库存管理不善,将会对公司经营产生较大影响;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产能供应逐步扩大,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如未能保持技术优势,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较大影响;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新能源车是公司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若下游重要客户业绩市场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公司市场需求受到影响;产能扩张及利用率不足风险:近期公司产能快速扩张,可能存在项目施工管理不善、进度拖延、产能利用率不足等风险。
东方电缆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3-14 49.98 -- -- 50.42 0.36%
54.42 8.88%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2 年报,实现营业收入70.09 亿元,同比减少11.64%,归母净利润8.42 亿元,同比减少29.14%,扣非后净利润8.38 亿元,同比减少27.05%;拟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2.50 元(含税)。2022Q4,公司实现营收13.44 亿元,同比下降37.74%,归母净利润1.06 亿元,同比下降53.33%。 平安观点:Q4 海缆交付规模不及预期拖累业绩,盈利水平稳定。2022 年公司海缆业务收入22.4 亿元,其中Q4 海缆业务收入仅3.1 亿元,Q4 海缆业务收入确认较少拖累业绩,估计疫情、海风项目工程进度等因素影响交付;另外陆缆业务交付规模和盈利水平也受疫情影响。从盈利水平看,2022 年海缆制造业务毛利率43.27%,同比减少0.63 个百分点,陆缆业务毛利率9.67%,同比增加0.18 个百分点,均保持稳定。 在手海缆订单饱满且优质。据统计,2022 年公司中标的海缆订单(含敷设)规模约68.3 亿元,公司在浙江市场的市占率接近80%,在广东阳江市场的市占率接近70%。截止2023 年3 月7 日,公司在手订单91.3 亿元,其中海缆系统57.5 亿元,陆缆系统21.67 亿元,海洋工程12.13 亿元;220 千伏及以上海缆、脐带缆占在手订单总额近50%,推算相关订单规模在45 亿元左右,估计其中脐带缆的订单占比达到15%左右。整体来看,公司在手的海缆订单规模较大、质量较高,为后续业绩释放奠定基础。此外,目前广东阳江的一些大型海上风电项目正处于招标过程中,包括三峡阳江青洲五/七,以及中广核帆石项目等,公司基于区位优势和产品优势有望继续扩大优质海缆订单规模。 海外市场拓展取得重要突破,有望打开公司成长空间。2022 年,公司中标了Hollands e Kus t Wes t Beta 海上风电项目220kV 海底电缆、66kV 海底电缆,以及苏格兰Pentland Firth Eas t 项目35 千伏海缆,合计订单规模约6.3 亿元,公司在欧洲海缆市场获得重大突破。2022 年公司在荷兰鹿特丹设立欧洲全资子公司,加大对欧洲海缆市场的拓展力度,考虑欧洲雄心勃勃的海上风电发展目标,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值得期待,并有望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扩大南方生产基地建设规模。基于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东方原建设项目“东方电缆超高压海缆南方产业基地”拟调整为“东方电缆高端海缆系统南方产业基地项目”,调整后的项目总投资为10.2 亿元,年产海缆规模也由300km 提升至600km,项目建成达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31 亿元(含税)。按照工程进度,估计2024 年底有望全面投产,届时公司海缆产能进一步扩大,产能布局更趋完善。 公司在海上风电高端海缆方面的竞争优势扩大。随着海上风电场单体规模的扩大和离岸距离的增加,送出海缆向交流高电压等级和直流方向发展的趋势明朗。2022 年,公司获得粤电阳江青洲一、二项目三芯500 千伏交流海缆订单以及三峡阳江青洲六项目三芯330 千伏交流海缆订单,使得公司在高电压等级海缆方面的应用业绩领先。我们认为,送出海缆向交流高电压等级和直流方向发展将对海缆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有助力海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公司基于丰富的高端产品业绩,有望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保持甚至扩大领先优势。另外,漂浮式也是未来海上风电重要发展趋势,公司中标三峡引领号、海油观澜号漂浮式项目的动态海缆,在漂浮式海风动态缆方面形成卡位优势。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海缆历史交付情况以及订单情况,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5、17.92 亿元(原预测值17.39、23.67 亿元),新增2025 年业绩预测22.57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 年PE 分别为24.5、19.4、15.4 倍。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向好,公司海缆业务的竞争力持续提升,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前景,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海上风电需求不及预期;2)行业竞争加剧;3)海缆业务盈利水平不及预期。
容百科技 2023-02-13 77.71 -- -- 78.56 1.09%
78.56 1.09%
详细
全球高镍龙头,经营状况良好。发展历程方面,公司整合中韩优势资源,布局五大生产基地。业绩方面,公司营收21、22年均实现近200%增长,22年归母净利润突破13亿元;受存货减值影响,22年Q1-Q3公司毛利率降至10%,较2021年下降5pcts。产品方面,公司高镍三元材料产销量国内第一,22年1-10月产量达到7.7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33.4%。 管理方面,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团队激励到位。 市场增量明显,行业格局向好。17-22年,全球三元正极出货量CAGR达49.03%。国内三元正极出货量CAGR稍小,达到43.28%。NCM811市占率由18年的2.0%增至22年的42.5%,高镍化趋势明显。国内三元材料行业集中度提升,容百科技保持龙头地位。4680大圆柱电池和麒麟电池放量均将助力高镍三元出货量高增。预测2024年全球三元正极出货量将达到147.3万吨,21-24年CAGR为28.1%;其中NCM811出货量达到52.9万吨,21-24年CAGR为61.8%。22-24年全球三元材料产能扩产加快,平均产能利用率超72%。 新一体化探索,打造正极综合供应商。在技术上,公司高镍三元材料技术积累深厚,产品成熟度高,专利布局行业领先,海外产能快速扩张。在控本上,公司已打造出“上游镍钴资源-三元前躯体生产-正极材料生产-电池材料回收”全产业链协同体系;强化生产设备制造能力,降低产线投资成本;加强成本管控能力,降低制造费用。在新产品上,推出超高镍、钠离子电池等新产品,入局磷酸锰铁锂,拓宽产业链横向新产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达13.79/21.92/30.26亿元,对应PE分别为25.7/16.2/11.7倍。公司作为三元材料领军企业,高镍三元正极成熟稳定且需求量高增,钠电正极和磷酸锰铁锂等前沿产品技术领先,我们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推荐”评级。风险提示: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上游原料锂/镍/钴盐等成本占比较高,其供应及价格若产生较大波动,或库存管理不善将会对公司经营产生较大影响;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产能供应逐步扩大,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如未能保持产品技术优势,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新能源车是三元正极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到达瓶颈,或者磷酸铁锂电池渗透率大幅度提升,或者下游重要客户业绩发生重大变化导致供应不及预期,公司市场需求将受到影响;产能扩张及利用率不足的风险:近年来公司快速扩张产能规模,可能存在外部市场环境变化、项目施工管理不善、项目进度拖延、项目建成产能利用率不足等风险,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亚星锚链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1-18 8.89 -- -- 12.07 35.77%
12.07 35.77%
详细
专注锚链三十余载,传统业务景气度有所提升。公司是专业化从事船用锚链、海洋系泊链和矿用链及附件的生产企业,创建于上世纪80 年代,3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锚链行业,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链条生产企业,主要产品包括船用锚链、海洋石油平台系泊链及高强度矿用链。近两年,公司主要下游船舶、油气行业的景气度回升,推动公司新增订单回暖。2022 年上半年,公司承接订单7.80 万吨,同比增长33%,其中船用锚链订单6.06万吨,同比增长23%;海洋石油平台系泊链订单1.24 万吨,同比增长33%;矿用链0.50 万吨。整体看,各类业务的新增订单呈现较明显的增长,与对应的行业景气趋势匹配。 漂浮式海上风电有望兴起,催生广阔的系泊链增量需求。在当前能源低碳转型以及能源安全备受关注的背景下,海外漂浮式海上风电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2022 年9 月,拜登政府宣布了一项计划,到2035 年,美国安装15GW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装置,同时将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的成本降低70%以上,达到每兆瓦时45 美元。国内2021 年首台样机并网,2022 年装机规模100 万千瓦的海南万宁漂浮式海风项目核准开工。万宁项目的单位投资约22.5 元/W,结合利用小时以及海南省燃煤基准电价,考虑漂浮式海风较为明确的降本路径,未来平价可期,进而打开漂浮式海风广阔的成长空间。系泊锚固系统占到漂浮式海上风电样机总造价的20%以上,是成本占比最高的环节之一,参考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样机招标情况,典型项目系泊链的价值量达到3.5 元/W 以上。 公司竞争优势突出,基本垄断国内漂浮式海风系泊链市场。公司是全球系泊链龙头企业,参与完成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配套R5系泊链”项目获得2014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主导编制了国际标准 ISO20438《船舶与海洋技术——系泊链》,具有强度最高的R6 级系泊链的生产能力和工程业绩。考虑系泊链工艺流程依赖大量经验积累、主要生产设备自研、系泊链用钢需与钢铁企业联合开发且开发过程复杂等因素,公司在系泊链领域的竞争优势稳固。目前,公司基本垄断了国内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的系泊链供应,考虑已有的系泊链出口业绩,未来公司在漂浮式海上风电系泊链出海方面也值得期待。基于漂浮式海风的景气度以及公司在系泊链方面突出的竞争优势,公司有望成为未来漂浮式海风大发展的核心受益者。 投资建议。从节奏上看,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崛起可能还需时日,技术的验证、经验的积累都是必需的过程,我们认为未来最大的制约因素可能是经济性,如果未来两年的试验示范过程中能够看到经济性的大幅提升和平价的支撑因素,那么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崛起就是比较明确的,对应的公司成长潜力也是比较明确的。考虑当前漂浮式海风较为清晰的降本路径,结合固定式海上风电在过去一两年所展望的巨大的降本能力,我们对漂浮式海上风电的降本和平价前景较为乐观,也对公司的长期成长空间较为乐观。预计公司2022-2024 年收入规模15.23、18.45、22.53 亿元,归母净利润1.39、1.84、2.44 亿元,对应的动态PE 61.7、46.6、35.0 倍。漂浮式海上风电未来的大发展有望催生公司巨大的成长空间,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漂浮式海上风电的降本速度可能不及预期。2、在迈向商业化的过程中,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发展依赖政策支持,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3、如果采用固定基础的海上风电技术进步超预期,可能延缓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商业化进程。4、如果钢丝绳索、复合材料的技术进步和性能提升超预期,可能对系泊链形成一定替代。
明阳智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2-12-29 25.26 -- -- 28.11 11.28%
28.11 11.28%
详细
事项:近日,国华投资山东国华时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半岛南U2场址600MW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设备采购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明阳智能成为该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 平安观点:新增订单规模领先,山东海风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国华投资半岛南U2场址600MW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山东威海海域,规划装机容量600MW,采用71台单机容量8.5MW的海风机组,计划的交付时间为2023年三季度之前;公司作为该项目的第一中标候选人,投价价格(含塔筒)为21.58亿元,对应单价为3597元/kW。在此之前,公司已经在山东市场中标了两个项目,其中,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U场址一期450MW项目(含塔筒)投标总价约16.16亿元,折合单价约3591元/kW,项目位于威海乳山海域;华能山东半岛北BW场址510MW海上风电项目(含塔筒)投标报价17.38亿元,折合单价约3407元/kW,项目位于山东烟台海域。近年,公司大力拓展山东海上风电这一新兴市场,山东明阳高端海洋装备智能制造项目(一期)正处于建设过程中,公司通过本地化投资开拓市场的策略成效显著,2022年公司在山东市场获得的海上风机订单达到1560MW,订单规模领先主要竞争对手,表明公司保持在广东市场绝对优势地位的同时,成功开拓了山东这一优势市场。此外,公司也在江苏响水、福建漳浦、河北唐山、海南东方等地投资建设生产基地,未来有望进一步打开其他市场。 漂浮式海上风机技术领先,有望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2022年9月,公司召开新品发布会并推出OceanX(中文名:蓝色能动)双转子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该新品单机容量16.6MW,排水量15155吨。根据公司披露信息,OceanX的两个小风轮朝相反方向转动,由于叶片相对较短,能降低尾流影响,实现比同样扫风面积的单个大风轮多发电4.29%的效果。该产品的全尺寸产品已由公司开发完成,预计于2023年安装于明阳阳江青洲四项目。2022年12月,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中电建万宁漂浮式海上风电试验项目一期工程核准的批复》,一期工程规模200MW,拟安装12台单机容量16MW以上风机,参考目前市场上各风机企业漂浮式技术发展情况,公司的OceanX产品有望在该项目率先实现商业化批量应用,并构建起公司在漂浮式海上风机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自营海上风电场开工建设,风电运营业务有望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三季度,公司自营新能源电站规模1244MW,以陆上风电场为主。2022年8月,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项目举行施工启动仪式,该项目装机容量500MW,预计2023年年底建成投产,每年发电量约18.3亿千瓦时;2022年11月,明阳海南东方CZ9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动工,该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500MW,投产后预计每年发电量49.5亿度电。我们估算,这两个海上风电场建成投产后,如果由公司自持运营,有望带来10亿元左右的利润增量。 投资建议。考虑新增风机订单情况好于预期,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42.78、55.65亿元(原预测值41.53、41.63亿元),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12.8、9.8倍。公司风机业务竞争力突出,新能源运营业务有望持续成长,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海上风电需求受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2)2022年以来海上风机招标价格大幅下降,公司海上风机产品毛利率可能承压。(3)国内海上风机竞争加剧和公司市占份额下降的风险。
大金重工 建筑和工程 2022-11-21 43.65 -- -- 46.30 6.07%
49.32 12.99%
详细
事项: 近日,公司与全球领先的风电主机商GE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并收到协议内英国Dogger Bank B海上风电项目海塔的中标通知,公司获得41套 Haliade-X 海上风电塔筒订单,合同金额约73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5.3亿元)。 平安观点: 中标全球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海风项目,彰显公司市场认可度。英国Dogger Bank海上风电项目规模3.6GW,是2019年英国第三轮差价合约招标的中标项目,也是当前全球已建成或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海风项目,采用GEHaliade-X系列单机容量13-14MW的海风机组,其中Dogger Bank B单体容量1.2GW,是Dogger Bank项目的一部分。GE作为海外三大风机巨头之一,对供应商综合实力要求较为严苛,公司本次与GE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并获得Dogger Bank B项目的41套塔筒,进一步彰显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以单机容量13-14MW估算,41套塔筒对应的项目容量约0.55GW,根据中标金额推算每GW的海风塔筒价值量约9.6亿元,高于国内平均水平,估计主要因为单吨价格较国内更高。 年初以来获多个海外海风订单,公司已经成为欧洲主流的海风塔筒/管桩供应商。2022上半年,公司陆续中标英国Moray West 48套单桩项目、Moray West 30套过渡段项目、Boskalis美国海上风电大型钢结构项目;下半年以来,公司成功中标法国NOY - Ile D'Yeu et Noirmoutier项目62套单桩和英国Moray West 12套塔筒;结合本次中标的英国Dogger Bank B项目的41套塔筒,参考国内海风项目的单桩和塔筒用量水平,估算公司获得的以上订单规模超过20万吨。长期以来,欧洲海上风电单桩呈现双寡头格局,德国的EEW和荷兰的SIF是欧洲主要的海风单桩供应商,截至2022年三季度,SIF在手的订单规模约30万吨,2022年交付规模预计为17万吨;相比而言,公司今年在海外海上风电相关订单规模足以支撑公司成为欧洲主流的海上风电塔筒/管桩供应商。 海外海上风电市场迎高成长,国内管桩产品优势突出,公司是国内唯一具备管桩出口能力的专业化管桩企业。在能源安全保供等因素影响之下,
大金重工 建筑和工程 2022-11-18 43.62 -- -- 46.65 6.95%
49.32 13.07%
详细
事项:近日,公司与全球领先的风电主机商GE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并收到协议内英国Dogger Bank B海上风电项目海塔的中标通知,公司获得41套 Haliade-X 海上风电塔筒订单,合同金额约73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5.3亿元)。 平安观点:中标全球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海风项目,彰显公司市场认可度。英国Dogger Bank海上风电项目规模3.6GW,是2019年英国第三轮差价合约招标的中标项目,也是当前全球已建成或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海风项目,采用GEHaliade-X系列单机容量13-14MW的海风机组,其中Dogger Bank B单体容量1.2GW,是Dogger Bank项目的一部分。GE作为海外三大风机巨头之一,对供应商综合实力要求较为严苛,公司本次与GE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并获得Dogger Bank B项目的41套塔筒,进一步彰显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以单机容量13-14MW估算,41套塔筒对应的项目容量约0.55GW,根据中标金额推算每GW的海风塔筒价值量约9.6亿元,高于国内平均水平,估计主要因为单吨价格较国内更高。 年初以来获多个海外海风订单,公司已经成为欧洲主流的海风塔筒/管桩供应商。2022上半年,公司陆续中标英国Moray West 48套单桩项目、Moray West 30套过渡段项目、Boskalis美国海上风电大型钢结构项目;下半年以来,公司成功中标法国NOY - Ile D'Yeu et Noirmoutier项目62套单桩和英国Moray West 12套塔筒;结合本次中标的英国Dogger Bank B项目的41套塔筒,参考国内海风项目的单桩和塔筒用量水平,估算公司获得的以上订单规模超过20万吨。长期以来,欧洲海上风电单桩呈现双寡头格局,德国的EEW和荷兰的SIF是欧洲主要的海风单桩供应商,截至2022年三季度,SIF在手的订单规模约30万吨,2022年交付规模预计为17万吨;相比而言,公司今年在海外海上风电相关订单规模足以支撑公司成为欧洲主流的海上风电塔筒/管桩供应商。 海外海上风电市场迎高成长,国内管桩产品优势突出,公司是国内唯一具备管桩出口能力的专业化管桩企业。在能源安全保供等因素影响之下,2022年海外市场在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方面已经形成共识,按照全球风能协会的预测,2022-2025年海外市场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复合增速超过40%。国内海上风电管桩企业相较欧洲企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包括明显更低的生产成本/销售价格以及更强的交付能力,且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落后,因此,国内企业在海上风电管桩环节率先实现批量出口。基于长期以来陆上塔筒出口的客户合作关系、蓬莱大金优越的生产条件、前瞻性的管桩出口战略布局,公司已经成为国内唯一具有批量欧洲海风管桩订单的专业化管桩企业。此外,公司仍在持续强化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在阳江、唐山、汕头等地布局新产能,使蓬莱基地以更大产能面向海外市场;2022年11月,公司与中外运沙伦氏物流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抱团出海、合作共赢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通物流相关环节;2022年9月,公司参加了德国汉堡风能展,旨在进一步扩展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整体看,在海外需求进一步加强、公司海风产品逐步获得海外客户认可、公司自身竞争力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未来公司海风产品出口业务具有持续的成长性。 投资建议。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5.86、12.48 亿元,对应的 EPS 1.05、2.25 元(暂不考虑未来非公开发行导致的股本增加),动态 PE 41.7、19.6 倍。海上风电成长空间较大,公司具备成为全球海上风电管桩龙头的潜力,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的海上风电管桩生产基地推进进度不及预期;2)海上风电装机规模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汇率波动等可能对公司盈利水平造成影响;4)行业竞争加剧以及盈利水平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2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