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皮秀

平安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7070004...>>

20日
短线
14.29%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2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东方电缆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3-28 56.44 -- -- 55.43 -2.39%
72.66 28.74%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1年报,实现营业收入79.32亿元,同比增长57.00%,归母净利润11.89亿元,同比增长33.98%,扣非后净利润11.49亿元,同比增长39.44%。2021Q4,实现营业收入21.59亿元,同比增长41.10%,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减少17.02%。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0元(含税)。 平安观点:2021Q4海缆收入和毛利率水平略低于预期,结转订单规模可观。2021年公司海缆、海洋工程、陆缆的收入分别为32.73、8.09、38.41亿元,同比增长50.21%、253.52%、46.02%,海缆及海洋工程收入占比首次超过50%,推算2021Q4海缆、海洋工程、陆缆的收入分别为7.52、2.25、11.77亿元。2021Q3海缆、海洋工程、陆缆的收入分别为9.95、2.67、11.21亿元,即Q4海缆和海洋工程业务收入呈现一定幅度的环比下滑,估计与海缆交付和收入确认节奏有关。根据前期披露数据,截至2021Q3海缆和海洋工程在手订单约38亿元,基于Q4交付情况,估计截至2021年底海缆和海洋工程的在手订单约27亿元,这些订单有望结转至2022年交付。毛利率方面,2021Q4的综合毛利率18.46%,环比下降6.81个百分点,一方面因为毛利率较高的海缆相关业务收入占比有所下降,另一方面2021Q4交付的海缆项目因产品结构原因毛利率相对较低。 大力推动产能扩张,新兴业务形成储备。2021年,东部(北仑)基地·未来工厂顺利投产且产能实现快速增长,未来工厂数字化建设同步推进;加快建设南部(阳江)基地,获得广东阳江的属地优势,估计阳江基地有望2023年投产;北仑和阳江基地的建设为未来海上风电海缆需求的大幅增长提供产能基础。2021年,公司动态缆系统成功在国内首台漂浮式海上风电样机上实现产业化应用,后续有望在漂浮式海上风电动态缆方面占据先发优势;强电复合脐带缆、脐带缆关键附件系统等高端产品开发成功,后续有望在油气领域推广应用。新的生产基地落地和新型产品推广为公司未来持续成长提供支撑。 约50亿海缆相关订单已落地,2022年海缆新增订单有望新高。公司2020年获得海缆相关订单约73亿元,2021年新增订单相对低迷;2022年以来,公司获得的各类海缆相关订单约50亿元,其中包括阳江和浙江的海上风电项目、大型油气工程脐带缆项目、欧洲海上风电海缆项目等订单,彰显公司在海缆领域的竞争力。后续,广东等地大量海上风电项目有望进行海缆招标,公司有望持续获得订单,2022年的新增海缆相关订单规模大概率将超越2020年。 投资建议。基于当前的海上风电发展形势和公司订单获取情况,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3.44、18.03亿元(原预测值13.19、17.00亿元),对应的EPS 1.95、2.62元,动态PE30.5、22.7倍。海上风电海缆需求成长空间较大,公司海缆业务竞争力突出,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海上风电发展受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2)公司2022年新增海缆订单的交付情况受相关项目工程进度影响,存在不能按期交付及2022年海缆业务收入不及预期的风险。 (3)2022新增海缆订单盈利水平有待进一步验证,存在低于预期的风险。
大金重工 建筑和工程 2022-03-25 35.30 -- -- 33.93 -3.88%
41.50 17.56%
详细
事项: 根据广东省发改委发布的《关于下达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大金重工海洋装备制造项目(高新区)”纳入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该项目主要产品包括海塔、单桩、导管架、漂浮式基础、海上升压站等海洋工程结构类产品,投资估算50亿元。 平安观点: 广东产能扩张积极推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大金重工海洋装备制造项目(高新区)”纳入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标志着公司在广东的产能扩张获得当地初步认可,根据披露信息,该基地场址可能位于阳江市高新区,拟生产的主要产品为海塔、单桩、导管架、漂浮式基础、海上升压站等海洋工程结构类产品,以面向海上风电为主;考虑项目估算的投资规模,预计该生产基地产能有望与现有的蓬莱生产基地产能规模相当。对公司而言,广东的扩张使公司的产能分布更加均衡,目前公司生产海上风电产品的蓬莱基地主要覆盖山东附近区域的海上风电市场以及海外市场,阳江基地落地后,公司有条件扩展广东及附近的海上风电市场。广东是国内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之一,2022年广东拟投产的海上风电项目1个,规模50万千瓦,续建项目11个,合计规模750万千瓦,拟新开工项目2个,合计规模95万千瓦,另外还有合计规模2137万千瓦的13个海上风电项目纳入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在拟投产、续建和新开工的合计895万千瓦海上项目中,共有650万千瓦项目位于阳江海域。因此,阳江生产基地落地后,公司在广东和阳江具备一定的属地优势,海上风电业务规模有望极大的拓展。 山东市场需求旺盛,蓬莱基地2022年海风业务有望大幅增长。根据山东省能源局发布的《2022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导意见》,2022年山东将全面启动渤中、半岛南等省管海域场址的海上风电开发,开工规模500万千瓦以上,建成并网200万千瓦左右。2021年山东省建成投运的海上风电项目共2个,合计规模约600MW,意味着抢装结束后虽然全国的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可能下滑,山东省2022年的海上风电建设规模有望同比大幅增长;此外,根据披露信息,山东省规划的海上风电总规模达3500万千瓦, 未来山东海上风电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蓬莱大金是山东主要的海上风电管桩生产企业,2022年以及未来的海上风电业务都将受益山东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目前蓬莱大金生产基地的设计产能约50万吨,根据公司披露的非公开发行预案,后续将通过技改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蓬莱基地产能。 其他市场的海上风电业务也在布局之中。2022年2月,公司与辽宁东港市政府签订投资框架协议,按照协议约定,大金重工和东港市政府及其他相关单位合资设立产业运营公司,东港市政府将十四五期间辖区内全部海上风电资源授予产业运营公司管理,大金重工将与东港市政府合作打造辽宁(丹东?东港)海上风电装备全产业链项目,从而有望实现在辽宁的海上风电管桩产能布局并拓展辽宁及周边海上风电管桩市场。 全球海上风电蓬勃发展,公司具备成为全球海上风电管桩龙头的潜力。随着风机大型化等技术进步推动的海上风电投资成本快速下降,国内海上风电已基本具备全面平价的条件,大规模发展可期;欧洲海上风电基本实现零补贴,海上风电成为能源低碳转型和能源安全保障的重要抓手之一,美国、日本、韩国等海上风电新兴市场快速崛起,海外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整体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公司基于技术实力、历史业绩、扩张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在山东、广东、辽宁等主要市场实现产能布局和扩张,未来国内市占份额有望提升;国内海上风电管桩相对海外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公司依托陆上风电塔筒出口的基础以及优越的硬件设施,有望率先打开欧洲海上风电管桩市场。 投资建议。基于当前海上风电发展形势以及公司产能布局情况,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6.03、10.36、16.08亿元(原预测值7.32、9.41、11.88亿元),对应的EPS 1.09、1.86、2.89元(暂不考虑未来非公开发行导致的股本增加),动态PE 32.7、19.0、12.2倍。海上风电成长空间较大,公司具备成为全球海上风电管桩龙头的潜力,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阳江基地推进进度不及预期;2、海上风电装机规模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汇率波动等可能对公司盈利水平造成影响;4、行业竞争加剧以及盈利水平不及预期。
金博股份 2022-03-01 277.70 -- -- 297.11 6.87%
296.79 6.87%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1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3.38亿元,同比增长213.7%,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197.3%,扣非后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215.3%,EPS6.25元。2021Q4,公司实现营收4.5亿元,同比增长225.7%,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206.9%。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5元(含税)。 平安观点:碳基复合材料出货量大幅增长,推动业绩高增。2021年,公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销量1553吨,同比增长246.36%,单公斤收入约860元,同比下降约8%,销量的大幅增长推动公司收入规模的快速增长。2021Q4,公司的碳基复合材料销量和产量分别约536吨、519吨,对应的单公斤收入约840元。截至2021年底,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9.73亿元(含税)。 毛利率略有下降,规模效应导致费用率大幅降低。2021年公司整体毛利率57.27%,同比下降5.67个百分点,主要由于碳基复合材料产品价格的下降以及成本端的上升。如上所述,2021年单公斤价格下降约8%;2021年单公斤成本约368元,同比上升约6%,其中,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上升较为明显,而单位人工和制造费用则小幅下降。碳纤维是公司主要的原材料,根据披露数据,2021年1-9月,公司的碳纤维采购平均单价为19.96万元/吨,较2020年平均采购单价17.47万元/吨上涨14.28%。从费用端看,收入规模的快速增长对费用率起到摊薄效果,2021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合计的费用率15.4%,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2021年与股权激励相关的费用约5700万元,占总收入的4.2%,剔除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公司综合费用率下降幅度更为明显。 持续扩充产能,巩固龙头地位。2021Q4公司产量已超过500吨,估计到2021年底公司碳基复合材料总产能已达到2000吨左右。根据公司定增方案,后续拟发行股份不超过1200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31.03亿元,主要用于建设年产1500吨高纯大尺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能扩建项目等;本次募投扩产项目产品主要用于N型硅片领域,产品纯度更高、尺寸更大,相较于P型硅片领域,其对于纯化工艺的要求更高(更多纯化设备,更长纯化时间等)。随着后续定增募投项目投产,公司整体产能将进一步大幅增长,且有望在N型硅片用碳基复合材料方面占据先发优势。 客户结构均衡,硅片技术迭代推升热场需求。2021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分别为上机数控、中环股份、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和晶澳太阳能源,均为国内头部的单晶硅片企业,单一客户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不超过16%,前五大客户合计收入占比64.8%,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表明公司客户结构更为均衡。从需求端看,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大尺寸硅片渗透率将加速提升,2022年182、210硅片合计的份额有望达到75%,同比增长约30个百分点;另外,N型硅片的需求也将加速提升,2022年N型电池渗透率有望达到13%,同比提升约10个百分点;这些产业趋势将推升碳碳热场的新增和改造需求。 拓展应用领域和产品种类,打造新的增长点。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领域晶硅制造热场系统,基于公司在碳基材料通用底层技术、制备机理、基础装备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研发,正逐步扩大在半导体、高温热处理领域的应用,拓展在氢燃料电池、摩擦制动等领域的应用。2021年,公司投资成立成立全资子公司湖南金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金博碳陶科技有限公司,以拓展在氢能、摩擦制动领域的市场应用,目前已完成部分新工艺的研发,并已启动相关新产品的验证工作,未来氢能、摩擦制动产品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投资建议。考虑供给和需求端情况,小幅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6.88、8.97亿元(原预测值6.58、8.75亿元),EPS为8.57、11.19元,动态PE32.5、24.9倍。碳基复合材料在光伏等诸多领域的成长空间较大,公司在碳基复合材料领域竞争力突出,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光伏行业需求受绿色政策、宏观经济、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2)公司正积极开拓氢能、碳/陶等业务,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3)目前光伏用碳基复合材料参与者较少、竞争格局较好,如果公司不能持续保持和扩大竞争优势,当前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可能难以维持。
东方电缆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2-17 58.08 -- -- 64.15 10.45%
64.15 10.45%
详细
事项:根据公司公告,公司中标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项目220kV、35kV海缆采购及敷设工程,中标金额13.9亿元。 平安观点:2022年广东市场首战告捷。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项目是2022年广东市场进行海缆招标的首个大型项目,公司以非最低价中标,体现公司在粤西海风市场的竞争力。参照招标文件,本项目采用2回3。 1000mm2的送出220kV海缆,单回长度约80公里,我们估算海缆价格较抢装期同规格海缆略有下降;该项目海缆及敷设总价13.9亿元,对应每千瓦价值量2780元,明显高于常规项目的海缆价值量水平,估计主要因为项目离岸距离远,且采用大截面海缆。 后续阳江海域仍有大量海上风电项目招标,公司有望迎来订单爆发。目前,三峡阳江青洲五/六/七、粤电阳江青洲一/二、中广核阳江帆石一/二等项目正在筹划建设,合计规模6GW,后续有望陆续开启海缆招标。参照明阳阳江青洲四的海缆价值量,这些拟招标海上风电项目的海缆订单潜在规模超过百亿元,且将采用更高电压等级的交流送出海缆或直流海缆,公司依托技术优势和区位优势有望获得大量订单。 2022年年海缆相关业务收入规模正增长可期。除了本次中标13.9亿元的海缆相关订单之外,公司在2022年1月获得国家电网、中海油、华润电力等相关单位的各类海缆及敷设订单5.74亿元,2022年以来的合计海缆相关订单达19.6亿元,并有望在2022年内实现交付。截至2021Q3,公司在手的海缆及施工订单38亿元,估计大部分将结转至2022年交付。考虑结转订单以及2022年已获取的订单,估计计划在2022年交付的海缆订单规模超过40亿元,后续公司还将继续获取海缆订单并部分于2022年交付,2022年实现海缆相关业务收入规模正增长可期。 海风平价时代来临,海缆赛道优质,公司持续成长可期。在海上风机大型化等因素的推动之下,国内海上风电进入平价时代,大量平价项目开始现,海上风电有望成为沿海省份主力电源之一,成长空间较大。随着海上风电项目的离岸化发展,单位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对应的海缆需求有望提升,且海缆竞争格局清晰,属于优质成长赛道。公司技术实力和历史业绩领先,在浙江和广东具有一定的属地优势,未来将受益于海上风电海缆需求的较快增长,持续成长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基于当前的海上风电发展形势,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3.10、13.19、17.00亿元(原预测值13.38、11.62、15.60亿元),对应的EPS1.91、1.92、2.47元,动态PE29.2、29.0、22.5倍。海上风电海缆需求成长空间较大,公司海缆业务竞争力突出,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海上风电发展受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2)公司2022年新增海缆订单的交付情况受相关项目工程进度影响,存在不能按期交付及2022年海缆业务收入不及预期的风险。(3)2022新增海缆订单盈利水平有待进一步验证,存在低于预期的风险。
良信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03 17.46 -- -- 20.77 18.96%
20.77 18.96%
详细
事项: 公司公布 21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28.24亿元,同比增长 31.76%;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46亿元,同比增长 8.8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22亿元,同比增长 8.13%。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 收入端保持增长,短期盈利能力受原材料价格影响: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24亿元,同比增长 31.7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亿元,同比增长 8.8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22亿元,同比增长 8.13%。其中,3Q21公司实现营收 10.48亿元,同比增长 21.70%; 实现归母净利润 1.43亿元,同比增长 15.04%。3Q21公司收入端环比基本持平,同比保持较好增长趋势,单季度毛利率环比略有下降。整体来看,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公司短期盈利能力仍然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若未来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我们预计公司利润增长将恢复到较好水平。 持续开拓市场,公司有望不断实现进口替代:公司目前的主要下游包括地产、新能源、通信、电力、工业建筑和基础设施等,在新能源、通信等增量市场,公司不断实现突破。在新能源领域,公司今年在北京风能展上展出了包括风电、光伏和储能在内的新能源低压电气系统解决方案;在通信领域,公司在数据中心行业积累了重庆江南大数据中心项目、华为廊坊云的项目、河南中原大数据中心等多个项目案例,预计公司未来在数据中心行业将实现更快增长。目前低压电器行业外资品牌仍然占据较多份额,预计随着公司在多个下游领域的不断开拓,公司有望持续实现进口替代。 建设海盐基地,有助于公司中长期竞争力提升:目前公司海盐基地一期建设已经完成,此外公司于今年 7月份发布定增预案,将加大对海盐基地的投入,拟投入募集资金 13.3亿元用于“智能型低压电器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建设。项目建成之后,将覆盖模具、冲压、注塑、电镀、焊接、电子、装配、仓储物流等智能低压电器全产业链,以工业互联为基础,建立 智能化工厂、智能化物流、智能化生产及智能化供应链体系。我们预计,该项目投产后有望提升公司的研发制造水平、成本控制能力、产品交付能力和盈利能力,助力公司中长期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定位低压电器高端市场,目前在地产、通信、新能源等优势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此外,随着海盐基地逐步投产使用,预计将提升公司的中长期竞争力。考虑到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以及部分下游领域需求放缓,我们下调对公司 21/22/23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 4.10/5.16/7.16亿元(前值分别为 4.26/5.66/7.49亿元),对应 11月 1日收盘价 PE分别为 44.1/35.1/25.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如果地产新开工面积大幅下滑,长远看将对公司来自地产行业的收入产生负面影响;2)若外资竞争对手大幅降价,将对行业整体竞争环境产生不利影响;3)目前高端市场仍然是外资主导,若公司的新产品在高端市场的开拓不达预期,将会对公司的营收增速产生负面影响。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1-11-03 655.00 -- -- 685.66 4.68%
692.00 5.65%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1年三季报。21年前三季度营收733.62亿元,同比增长132.73%;归母净利润77.51亿元,同比增长130.9%;扣非归母净利润66.04亿元,同比增长157.21%。 平安观点:营收利润高增长,利润率逆势回升:Q3公司实现营收292.87亿元,同比增长130.73%,环比增长17.6%;归母净利润32.67亿元,同比增长130.16%,环比增长29.2%;综合毛利率27.9%,同比增加0.12pct,环比增加0.66pct;净利率13.04%,同比增加0.92pct,环比增加1.07pct。 今年以来在电池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公司三季度利润率实现逆势提升,超出市场预期,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1)原材料库存充足,Q3存货349.61亿元,同比增长164.37%,有效缓解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2)公司在面对供应商时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同时采取与上游锁价锁量的方式使得原材料成本处于相对可控的范围;3)产品结构的变化,比如高毛利的储能产品占比提升。在面对成本端上涨的不利局面下,龙头电池厂商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凸显。 经营指标一如既往,产业链地位稳固。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2.2%,销售费用率下降较为显著。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到287亿元,同比增长178%,现金流持续向好;货币资金规模达到807.4亿元的新高水平,在手现金充足。三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143.4亿元,应付账款326.3亿元,合同负债132亿元,显示出公司极强的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行业话语权。 Q3公司计提资产减值6.6亿元,主要是存货跌价准备,前期计提的信用减值在本季度冲回2亿元,体现了公司偏严谨的会计处理风格。整体来看,公司在经营环节继续稳健的表现,现金流、应收款、应付款、预收款等环节持续证明公司的成长性、稳定性和产业话语权,龙头地位进一步夯实。 全球新能源汽车高增,公司装机量稳居首位。21年1-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16万辆,同比增长1.9倍;21年1-8月全球电动车销量超过355万辆,全年有望达到650万辆,同比翻倍以上增长,对应动力电池需求量超过300GWh。在市场格局方面,据合格证数据统计,21年1-9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92Gwh,其中宁德时代装机量46.8Gwh,占比50.8%;另据SNEResearch统计,21年1-8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162GWh,同比增长150%,其中宁德时代装机49GWh,占比近30%,稳居首位。公司近期动作频频,在储能领域与中铝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三峡能源等签署战略合作,动力领域与中国建材集团合作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正极材料方面计划投资320亿元为邦普建设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进一步提升正极产业链话语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全球电动化浪潮正愈演愈烈,新老玩家竞相登场,进一步加速电动化的进程,在需求端持续超预期增长的拉动下,头部电池企业正开始新一轮更大规模的扩产,筑起更宽护城河的同时也在尽享这一战略机遇期的发展红利,随着新产能的加速投建,公司的成长性将愈发凸显。我们维持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07.6/174.5/234.1亿元,对应11月2日收盘价PE分别为142.4/87.8/65.5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疫情反复的风险,若后续疫情在全球仍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将对终端需求和生产带来不利影响;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海外动力电池企业入华在即,将对现有市场格局、价格体系产生冲击;3)补贴政策风险,动力电池产业受扶持政策影响较大,若补贴强度、技术标准等发生显著变化,将影响行业的发展进程。
明阳智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1-11-02 30.20 -- -- 36.03 19.30%
36.03 19.30%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4.3亿元,同比增长21.84%,归母净利润21.61亿元,同比增长131.71%,扣非后净利润21.25亿元,同比增长143.29%,EPS 1.10元。2021Q3,实现营收72.84亿元,同比增长7.04%,归母净利润11.20亿元,同比增长178.49%。 平安观点:三季度业绩延续高增。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2.84亿元,同比增长7.04%、环比增长6.94%;归母净利润11.20亿元,同比增长178.49%、环比增长42.86%。三季度风机业务环比量利齐升,尽管风机销量环比略有下滑,但单价明显更高的海上风机销售占比提升,推动收入规模增长;三季度公司投资收益(主要对应风电场出售)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约6亿元,明显增厚当期利润。 海风机组大规模交付,风机盈利水平环比提升。前三季度,公司风机销量3713MW,同比下降2.23%,其中陆上风电产品1514MW(同比下降52.09%)、海上风电产品2199MW(同比增长244.48%);三季度公司风机销量1371MW,其中陆上风机产品321MW、海上风机产品1050MW,海上风电产品在三季度实现大规模交付。盈利水平方面,前三季度风机及配件业务毛利率18.82%,推算该业务三季度的毛利率超过20%,估计主要因为毛利率相对较高的海风产品在三季度的营收占比提升。 风机订单规模快速增长,在手订单规模领先。前三季度,公司新增风机订单8089MW,同比增长81%,其中三季度新增风机订单3609MW。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在手风机订单18.3GW,较年初增加约4.4GW。根据主要上市风机企业披露的订单情况,公司在手订单规模领先。 半直驱获市场更广泛认可,继续引领风机大型化。在近期举办的北京国际风能展会上, 公司发布全球最大自主研发的海上风电机组— —MySE11-16MW 系列机型,同时发布全球单机容量最大陆上机组——MySE7.X 兆瓦风电机组,继续引领风机大型化。同期,金风科技和电气风电均发布了陆上和海上的半直驱(中速永磁)系列新品,表明公司主打的半直驱技术获得市场更广泛的认可。 投资建议。结合海上风电推进节奏,小幅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30.24、31.49亿元(原预测值30. 14、30.51亿元),对应EPS 1.55、1.61元,动态PE20.0、19.3倍。公司风机业务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新能源运营业务有望持续扩张,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海上风电需求受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2)2021年抢装之后国内海上风电迎来平价过渡期,届时公司海上风机产品毛利率可能承压。 (3)国内海上风机竞争加剧和公司市占份额下降的风险。
杉杉股份 能源行业 2021-10-29 43.00 -- -- 42.96 -0.09%
42.96 -0.09%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7.12亿元,同比增长182.43%;实现归母净利润27.74亿元,同比增长899.2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34亿元,同比增长1837.72%。 平安观点:利润超预告上限,电解液业绩超预期。Q3公司营收57.65亿元,环比下降3%,主要由于9月份正极业务出表所致;归母净利润20.1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6.11亿元,环比增长38%,超出6亿元的预告上限。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14.4亿元,主要由于期内公司完成出售正极业务19.6%的股权获得投资收益,以及对持有剩余股权以丧失杉杉能源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计入的投资收益。Q3正极受湖南限电影响,贡献归母净利润0.48亿元,环比下滑较明显,前三季度正极贡献归母2.24亿元,全年贡献利润预计在3亿元左右。电解液业务受到六氟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Q3贡献归母净利润1.9亿元,前三季度贡献2.3亿元,预计全年贡献利润超4亿元,业绩大超预期。 负极单吨盈利基本维持,限电影响有限:我们预计公司Q3负极出货2.5万吨以上,环比增长超过15%。三季度公司通过石墨化工艺的调整降低生产电耗,内蒙限电对产量影响有限;内蒙地区电价上调以及外购石墨化价格的上涨对生产成本造成压力,但公司通过产品结构和价格调整,使得单吨净利基本维持。Q3负极贡献归母约1.5亿元,前三季度贡献3.84亿元,全年有望贡献5.5-6亿元。限电影响存量石墨化产能的开工率和新增产能的建设进度,预计未来一年内石墨化产能将维持紧张态势,价格有望继续上涨,公司受益于石墨化自供率的提升,22年负极单吨盈利有望改善,石墨化涨价带来的盈利弹性值得关注。 偏光片业绩环比提升,具备利润弹性:Q3偏光片实现净利润3.7亿元,环比增长15.6%,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86亿元,预计全年贡献净利润12亿元以上。21年偏光片出货预计超1.2亿平,22-24年有望每年2条线0.4-0.5亿平的新增产能投放,产能较当前翻倍,国产替代有望助力全球市占率持续提升;后续原材料进口退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的落地有望进一步增厚单平净利,叠加原材料自产以及生产环节的持续降本,未来偏光片业务具备较高的利润弹性。 投资建议:公司20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业务重组,确立了锂电材料和偏光片双轮驱动的战略方向;21年以来公司三个季度的业绩表现持续超预期,市场信心得到进一步修复和增厚。电动车行业的高景气和面板行业的稳定增长给公司提供了发展的战略窗口期,未来石墨化价格的上涨有望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我们维持公司 21-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3.0/40.1/53.9亿元,对应10月27日收盘价PE 分别为 21.5/17.7/13.2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若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产品升级以及电池技术的发展不及预期,将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动力电池的需求造成负面影响。2)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若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超出预期,将导致成本上升,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3)石墨化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目前部分新增石墨化产能的审批放缓,若限电的力度超出预期,将影响公司石墨化产能的释放节奏,对盈利产生负面影响。4)业务结构调整不及预期的风险。 若其他业务的出表时间慢于预期,将影响公司利润的释放。
汇川技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0-29 64.80 -- -- 71.47 10.29%
73.87 14.00%
详细
方正大黑简体方正中等线简体 项: 公司公布 21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133.48亿元,同比增长 64.82%;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4.92亿元,同比增长 66.3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4.17亿元,同比增长 69.38%。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 公司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龙头优势明显: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3.48亿元,同比增长 64.8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4.92亿元,同比增长 66.3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4.17亿元,同比增长69.38%。其中,3Q21公司实现营收 50.74亿元,同比增长 53.08%;实现归母净利润 9.29亿元,同比增长 28.34%。在国内工控行业整体受到芯片供应紧张、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的背景下,公司保供保交付策略有效落地,整体业绩保持了较快增长,龙头优势明显。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公司在通用自动化等领域的优势将进一步增强,公司有望保持快速发展趋势。 主要业务均取得较快增长,围绕 “双碳”布局能源业务:公司前三季度通用自动化业务实现营收 67.12亿元,同比增长约 77%;其中,通用变频器/通用伺服/PLC&HMI/电液系统分别实现营收 23.34/29.25/5.31/6.15亿元。尽管工控行业整体需求受到限电限产等因素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受益于先进制造板块较高的景气度,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依然表现良好。 前三季度公司电梯大配套/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业务分别实现营收 39.23/17.81/2.89/4.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4%/182%/134%/101%,主要业务均实现了较快增长。围绕双碳政策带来的业务机会,公司今年成立了能源 SBU,围绕发电侧、网侧及负荷侧等不同场景,布局储能及能源管理业务,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中长期成长性。 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围绕产业链布局提升公司“产业+资本“协同效应: 公司拟投资设立苏州汇创聚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该基金总规模约 10亿元,主要投资于智能制造及数字化、低碳与储能、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方正中等线简体 工业软件等与公司业务相关的上中下游领域内的企业。通过投资产业链相关企业,公司有望在技术、产品、市场、供应链等方面获得更大的协同效应,我们预计将有利于公司的业务布局、扩大公司的市场影响力,支撑公司的中长期战略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工控行业的领军企业,在通用自动化领域具备对外资产品的持续替代能力。在下游需求较好和公司内部各项变革措施见效的共同作用下,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呈现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我们维持对公司 21/22/23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 32.11/42.62/54.12亿元,对应 10月 27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 52.7/39.7/31.2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如果工控行业需求下滑,将对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将产生较大影响;2)如果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将对公司通用自动化及新能源汽车业务毛利率造成不利影响;3)若新能源汽车定点车型销量和一线车企定点进展不达预期,将对公司未来新能源汽车业务造成较大影响。
鹏辉能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0-29 32.66 -- -- 58.50 79.12%
64.49 97.46%
详细
储能已成为公司快速增长极:作为深耕锂电二十载的老兵,公司紧跟产业变化,在优化传统消费锂电业务的同时,积极布局新市场,带动营收规模持续上台阶,营收从2016年的12.7亿增长到2020年的36.4亿元,复合增速近30%。分项业务来看,消费类业务复合增速近30%,储能类复合增速近40%。2021年上半年,公司储能业务营收同比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全球储能市场增速如何?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投运的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191.1GW,同比增长3.4%。2018年,伴随着电芯价格跌破1元/wh,全球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实现大幅增长,首度突破GW关口达到3.7GW,同比增长305%,202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达4.7GW,同比增长62%,其中中美欧新增投运规模均突破GW水平。 国内储能市场如何破局?国内储能市场发展的主要症结在投资回报率和政策约束力两方面。2020年以来,在疫情和碳中和转型促动下,国内储能市场迎来政策强风,按国务院2030碳达峰最新规划目标,国内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从2020年底的3.28GW增加到2025年的30GW以上,对应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速超过55%。近年来国内负荷端的“双峰”特征以及发电侧“波动电源”风光出力的加大,致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难度不断加大。当前全国近22亿千瓦的装机总量,在冬季无光/少风/枯水/缺气的时段,装机出力可能下降到不足14亿千瓦甚至更低,而要匹配近12亿千瓦或更高的尖峰负荷,对应到各省区的电力保供压力将会更大。我们测算到2025年国内最大用电负荷或接近17亿千瓦,若以中电联预测的2025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8.5亿千瓦,对标2021年1月的晚高峰情况,或将出现近1亿千瓦的负荷缺口,届时4千万千瓦的调峰任务将主要由电化学储能承担,这也与最新规划目标相契合。当下国内市场电价体系仍未建成,售端电价多执行行政定价模式,新建储能所增加的成本尚不能有效传递到价格端。2021年,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山东省组织储能示范项目申报,总容量超过500MW/1GWh,中央和地方多个政策指引将配建储能与新能源并 网挂钩,预计十四五期间近3千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的相当比重将由发电侧承担。 公司在储能领域有何优势?相较动力电池,储能市场的格局演绎或有很大不同,to C 端业务拓展更多依靠渠道和品牌推广,to B 端面向企业,项目投资方众多,业主更看重安全和成本。从公司的能力点来看,其具备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主打性价比策略。近年来持续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贯彻大客户战略,销售费用率稳中有降。在上游原材料端,公司参股设立四川盈达锂电,主营磷酸铁锂前驱体,规划未来两年磷酸铁产能10万吨,目前一期2万吨产能正在建设中。 近几年公司逐步完善了在储能领域的产品线、项目大客户积累、资格认证等能力建设,正进入从1->N的快速拓展期。在产品端,公司重点开发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所研发的储能电池,循环性能优异(长寿命型循环达15年/7000次),安全性高,价格竞争优势明显,已获得国内外客户的批量订单,并取得试产认可。在客户端,公司的经营重点是开发优质战略大客户,便携式储能携手Ecoflow正浩,产品销往亚美欧等全球市场;通信储能与铁塔、中兴通讯、中国移动等大客户深度合作,跻身国内5G基站后备电源的头部企业之一;在大型储能领域,公司携手天合光能成立合资公司,规划超10GWh 的产能布局,与华电重工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围绕国内外电力行业范围内的低压配电设备、储能系统及电池设备业务展开合作。 投资建议:全球能源体系加速变革下,对于基本盘稳健、战略重心明确、行动力敏捷的“小白马”型企业,有望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我们预计随着公司产能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在产品和市场端的更多加码,公司未来几年的营收增速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2022年起原材料价格的开始回落有望对电池企业利润率形成支撑,在经营持续向好的形势下,建议更多关注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开拓进展。我们维持公司21/22/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5/5.4/8.2亿元,对应10月28日收盘价PE分别为38.1/24.2/16.1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若后续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幅度和时间超出预期,将影响电池厂的盈利能力;2、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储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若公司未能建立足够的先发优势,将影响到市场的开拓进展;3、应收账款坏账的风险,若后续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公司应收账款出现坏账风险的机率或将抬升。
伟创电气 2021-10-28 21.10 -- -- 32.72 55.07%
32.72 55.07%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1 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16 亿元,同比增长46.8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 亿元,同比增长30.0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9 亿元,同比增长25.61%。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公司发展势头良好,整体业绩保持较快增长: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6 亿元,同比增长46.8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 亿元,同比增长30.0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9 亿元,同比增长25.61%。 其中,3Q21 公司实现营收2.01 亿元,同比增长28.24%;实现归母净利润0.34 亿元,同比增长47.67%。尽管工控行业整体受到芯片等核心原材料供应紧张、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但是公司三季度依然保持了较好的业绩增长势头。通过在产品端积极开发新产品和在市场端开拓海外业务,公司实现了较快的业绩增长。前三季度公司国内主营业务实现营收5.45 亿元,同比增长45.36%;海外业务实现营收0.52 亿元,同比增长44.43%,国内与海外业务均呈较快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公司将保持当前良好的发展势头。 变频器行业专机和伺服系统快速增长,聚焦行业战略效果显著:前三季度公司通用变频产品实现营收1.63 亿元,同比增长23%;行业专机产品实现营收2.89 亿元,同比增长41.25%;伺服系统与控制类产品实现营收1.41 亿元,同比增长96.83%。公司近几年通过聚焦下游行业应用,大力拓展起重、矿山机械、光伏扬水等行业专机市场,专机业务保持较快增长。 在伺服系统领域,公司通过产品端的持续投入,实现了伺服业务的快速发展。目前公司推出的总线型伺服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机床、食品包装等多个领域。我们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变频器行业专机和伺服业务的快速发展,仍将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持续高研发投入,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近三年公司保持着8-10%之间的研发费用率,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研发人员共计294 人,占公司员工比例超过30%。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使得公司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目前公司在研项目包括伺服系统性能及可靠性优化、新一代伺服系统、第二代伺服电机研制等,此外公司还在开发PLC 等控制类产品。我们预计,随着公司产品线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公司有望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工业自动化企业投资建议:公司以低压变频器业务为核心,专注于电气传动和运动控制市场,通过产品技术升级、聚焦行业应用和为头部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战略,公司近年来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展望未来,随着公司产品线的实力提升和聚焦行业战略的成果不断落地,我们看好公司逐步成长为行业领先的综合性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潜力。我们维持对公司21/22/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23/1.81/2.80 亿元,对应10 月26 日收盘价PE 分别为30.4/20.6/13.4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公司在产品技术与市场推广上的进展不达预期将影响业绩增速;2)若海外疫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将影响出口相关需求;3)若原材料供应紧缺或者价格大幅上涨,将影响公司业务表现。
金风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1-10-28 17.16 -- -- 20.95 22.09%
20.95 22.09%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 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335.5亿元,同比下滑 9.4%,归母净利润 30.13亿元,同比增长 45.61%,扣非后净利润 28.53亿元,同比增长53.73%。2021Q3,实现营收 156.5亿元,同比下滑 11.13%,归母净利润 11.64亿元,同比增长 46.58%。 平安观点: 三季度业绩超预期,风机盈利能力显韧性。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56.5亿元,同比下滑 11.13%,环比增长 41.2%;归母净利润 11.64亿元,同比增长 46.58%,环比增长 32.9%。三季度是风电场运营的淡季,在投资收益环比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公司业绩的环比较快增长得益于风机业务利润贡献的较快增长。上半年公司风机业务毛利率 20.34%,估计三季度保持较高水平;另外,公司三季度综合费用率 14.9%,环比下降 4.5个百分点。整体看,公司三季度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三季度风机交付节奏加快,新增订单环比改善。前三季度,公司风机对外销量 6347MW,其中 2S 平台产品 2303MW、3/4S 平台产品 2511MW、6/8S 平台产品 1487MW;推算三季度公司风机对外销量 3381MW,其中2S 平台产品 1286MW、3/4S 平台产品 1359MW、6/8S 平台产品 692MW。 订单方面,估算前三季度净新增风机订单约 7GW,其中三季度净新增风机订单约 3.4GW。 推出中速永磁系列产品,已获批量订单。在近期北京国际风能展会上,公司推出全新一代中速永磁智能风机,包括陆上风机系列产品 GWH171-3.85/4.0/4.5/5.0/5.3/5.6/6.0/6.25MW、GWH 191-4.0/4.55/5.0/6.0/6.7/7.2MW,以及海上风机系列产品 GWH 242-12MW。公司中速永磁系列产品的推出能够克服部分应用场景下直驱产品重量大、成本高的问题,有望明显提升公司风机业务整体竞争力。截至三季度末,公司中速永磁产品在手订单规模671MW,占在手风机订单的 5%左右,表明在短期内公司中速永磁产品获得市场认可。
金博股份 2021-10-27 359.80 -- -- 370.70 3.03%
406.00 12.84%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88亿元,同比增长207.95%,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192.65%,扣非后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221.8%,EPS 4.18元。2021Q3,实现营收3.76亿元,同比增长264.27%,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220.01%。 平安观点:业绩持续高增,出货规模持续增长。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76亿元,同比增长264.27%,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220.01%;整体看,公司IPO 募投产能和可转债募投产能逐步释放,推动收入规模环比提升。 三季度综合毛利率55.08%,环比下滑约4个百分点,估计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三季度公司股权激励费用2446.45万元,一定程度影响净利率。 定增加码光伏用碳基复合材料产能,巩固竞争优势。公司前期发布定增预案,拟发行股票不超过1200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31.03亿元,用于高纯大尺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能扩建项目、金博研究院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高纯大尺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能扩建项目对应的新增产能约1500吨,随着该项目的投产,公司的产能规模将大幅提升,且更好地满足光伏单晶硅片大型化趋势。 设立碳/陶复合材料子公司,拓展新业务。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5亿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南金博碳陶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碳/陶复合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制备、市场应用等,充分利用公司在先进碳基复合材料领域的技术储备及优势地位,进一步延伸公司产业链。碳/陶复合材料更好的制动性能、更轻量化的特点符合新能源汽车对于轻量化的要求,是新能源汽车刹车制动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产能的大幅扩张,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4.64、6.58亿元(原预测值4.01、6.12亿元),EPS为5.78、8.20元,动态PE61.8、43.5倍。碳基复合材料在光伏领域的成长空间较大,公司在碳基复合材料领域竞争力突出,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光伏行业需求受绿色政策、宏观经济、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2、公司正积极开拓氢能、碳/陶等业务,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3、目前光伏用碳基复合材料参与者较少、竞争格局较好,如果公司不能持续保持和扩大竞争优势,当前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可能难以维持。
麦格米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21-10-27 32.58 -- -- 36.14 10.93%
36.31 11.45%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 21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29.22亿元,同比增长 18.96%;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21亿元,同比增长 14.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38亿元,同比增长 3.97%。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 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外部因素影响订单交付: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22亿元,同比增长 18.96%;实现归母净利润 3.21亿元,同比增长14.9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38亿元,同比增长 3.97%。其中,3Q21公司实现营收 9.84亿元,同比增长 7.59%;实现归母净利润 1.26亿元,同比增长 0.39%。由于公司对外投资公司估值提升,当期产生公允价值重估的投资收益 4730.08万元。目前公司整体业务发展势头良好,订单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但是由于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运力紧张和海外疫情反复等外部因素未得到有效缓解,公司订单交付节奏放缓,使得公司收入增速低于实际订单增长。目前美东等部分航线的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 CCFI 高位企稳或者略有回落,短期看制约公司交付的外部因素改善尚不明显,但是展望 22年,我们预计若芯片短缺和海运运力紧张等因素明显缓解,公司业绩有望恢复至较好增长水平。 成熟业务稳健发展,新业务实现较快增长:智能家电电控、工业电源等均为公司成熟业务,其中,在智能家电电控领域,公司平板显示和智能卫浴业务受益于消费类需求回暖实现较好增长。公司工业电源业务在 20年同期高基数下,21年实现了平稳发展,持续为爱立信、飞利浦、西门子、思科等海外大客户提供服务。公司近年来培育的新业务包括智能焊机、新型采油设备等,21年均实现了较快的增长。我们预计,未来在成熟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新业务有望贡献更多增量,实现新老业务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依托核心技术平台优势,公司中长期成长性不断增强:持续的高研发投入
杉杉股份 能源行业 2021-10-15 33.68 -- -- 44.30 31.53%
44.30 31.53%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1年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6.8-27.6亿元,同比增长865%-89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8-13.2亿元,同比增长1759%-1817%。 平安观点:Q3投资收益大增,正极业务进入新阶段:Q3公司归母净利润19.2-20亿元,环比Q2增长319%-337%;扣非归母净利润5.6-6亿元,环比增长26%-35%。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14-14.5亿元,主要由于期内公司完成出售正极业务19.6%的股权获得投资收益,以及对持有剩余股权以丧失杉杉能源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计入的投资收益。8月底公司完成杉杉能源的股权交割,通过与巴斯夫的合作,正极业务进入新阶段。Q3正极受湖南限电影响,预计贡献归母净利润0.7亿元左右,全年贡献利润3亿元以上。电解液业务受到六氟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预计Q3贡献归母净利润1.4亿元以上,全年贡献利润超3亿元。 负极单吨盈利基本维持,限电影响有限:我们预计公司Q3负极出货2.5万吨以上,环比增长超过15%。三季度公司通过石墨化工艺的调整降低生产电耗,内蒙限电对产量影响有限;内蒙地区电价上调以及外购石墨化价格的上涨对生产成本造成压力,但公司通过产品结构和价格调整,使得单吨净利基本维持。我们预计Q3负极贡献归母1.4-1.6亿元,全年有望贡献5.5-6.5亿元。限电影响存量石墨化产能的开工率和新增产能的建设进度,预计未来一年内石墨化产能将维持紧张态势,价格有望继续上涨,公司受益于石墨化自供率的提升,22年负极单吨盈利有望改善,石墨化涨价带来的盈利弹性值得关注。 偏光片业绩环比提升,具备利润弹性:Q3偏光片预计实现净利润3.4-3.7亿元,环比增长4%-14%,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5-8.8亿元,预计全年贡献净利润11-12亿元。21年偏光片出货预计超1.1亿平,22-24年有望每年2条线0.4-0.5亿平的新增产能投放,产能较当前翻倍,国产替代有望助力全球市占率持续提升;后续原材料进口退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的落地有望进一步增厚单平净利,叠加原材料自产以及生产环节的持续降本,未来偏光片业务具备较高的利润弹性。 投资建议:公司20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业务重组,确立了锂电材料和偏光片双轮驱动的战略方向;三季报预告实现大幅增长,超市场预期。电动车行业的高景气和面板行业的稳定增长给公司提供了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后续经营层面的持续向好将增厚更多市场信心。考虑到正极业务出表贡献投资收益以及石墨化价格上涨对公司未来两年业绩的积极影响,我们上调公司 21-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3.0/40.1/53.9亿元(前值17.8/34.8/44.7亿元),对应10月13日收盘价PE 分别为 16.5/13.6/10.1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若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产品升级以及电池技术的发展不及预期,将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动力电池的需求造成负面影响。2)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若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超出预期,将导致成本上升,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3)石墨化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目前部分新增石墨化产能的审批放缓,若限电的力度超出预期,将影响公司石墨化产能的释放节奏,对盈利产生负面影响。4)业务结构调整不及预期的风险。 若其他业务的出表时间慢于预期,将影响公司利润的释放。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2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