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赖福洋

兴业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90522050001。曾就职于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河北宣工 有色金属行业 2019-05-02 15.84 -- -- 17.40 9.78%
19.93 25.82%
详细
业绩概要:公司公布2018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9.72亿元,同比下降7.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4亿元,同比下降44.33%;对应EPS为0.21元,其中1-4季度EPS分别为0.05元、0.04元、0.02元、0.1元。而2017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41亿元,EPS为0.47元。同时公司公布2019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99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加213.11%,折合EPS为0.16元。此外,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预案:以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铜矿产量下降对公司业绩形成拖累:公司2018年业绩出现大幅回落,主要是由于Palabora铜矿处于铜二期工程与铜一期工程的衔接阶段,加之铜一期临近闭坑而铜二期建设尚未达产,对公司铜产品产量也造成较大影响。全年公司铜销量2.2万吨,同比回落50.43%。从成本控制角度来看,公司的三项费用率达到48.29%,环比去年小幅上升1.25个百分点。公司的三项费用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准,主要是因为其矿产资源品位于南非,导致磁铁矿发货至中国的运输成本较高。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运输费用20.78亿元,占销售费用的96%; 一季度业绩改善明显:公司在进入2019年一季度以后业绩开始出现显著改善,单季度盈利已经接近去年全年,这主要是由于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带动公司“矿产资源”板块盈利大幅飙升。公司磁铁矿年销量达到600万吨以上级别,贡献了其绝大部分利润。一季度以来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普氏62%价格指数从年初低点72美元已经上涨逾20%,矿石均价达到82.45美元,环比去年四季度提升10美元,矿价大涨为公司业绩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供需利好支撑矿价中枢大幅上移:铁矿石价格在步入二季度以后表现持续亮眼,矿价强劲主要是今年钢厂环保限制措施执行放松,1-3月我国生铁产量19490万吨,同比增长9.3%,钢厂的强劲生产对铁矿需求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此情况下,供给端一旦出现变化,价格弹性极大。由于铁矿业长期资本开支下降,一方面会导致2019年之后铁矿新增产能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对现有产能而言,资本开支的萎缩会导致产能的容错率下降,具体表现便是矿难概率提升,今年巴西矿难等一系列事件可以说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若淡水河谷公布的2019年产量压减3000-6000万吨能得以落实,加减对冲之下预计今年铁矿增量在-2200-800万吨,行业产能收缩周期有望提前到来,供需双向利好将推动铁矿价格持续强势; 投资建议:2019年是公司矿产资源业务再次突围的转折之年,一方面铜矿二期项目产量投放将进一步增大,这将扭转过去一年铜产品产销下滑带来的拖累;另一方面,公司磁铁矿销量有望大幅提升,在今年铁矿石价格中枢不断上移大背景下,其铁矿产品盈利能力将迎来爆发。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EPS分别为1.17亿元、1.37亿元以及1.50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铜矿二期未能按期达产;磁铁矿价格及销量不及预期;汇兑损失风险。
河钢股份 钢铁行业 2019-04-30 3.18 -- -- 3.23 -1.82%
3.12 -1.89%
详细
业绩概要:公司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09.6亿元,同比增长11.0%;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99.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5.7亿元,同比增长93.7%。全年EPS为0.34元,单季度EPS分别为0.04元、0.14元、0.15元和0.02元。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0.1元/股,预计分红10.6亿元,分红比率29.3%,股息率为3.0%。同时公司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93.4亿元,同比增长17.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7亿元,同比降低0.9%,折合EPS为0.03元; 吨钢数据:2018年公司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2657万吨、2680万吨、2578万吨,同比分别减少2.7%、0.4%、2.3%。结合年报数据折算吨钢售价4296元/吨,吨钢成本3689元/吨,吨钢毛利607元/吨,同比分别增加405元/吨、284元/吨和121元/吨; 环保限产有所拖累,不改全年业绩大幅改善趋势:由于公司主要生产基地皆位于限产区域内,2018年受环保限产影响导致产量受到压制、成本抬升,业绩有所拖累。钢铁业务层面,公司通过提高废钢比、增加高端品种钢比例、提升产品综合售价等手段对冲部分限产影响,而钒产品业务受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全年产量0.95万吨,同比减少28%。从细分产品来看,板材营收及利润贡献占比接近65%,不同钢材品种毛利率同比皆有小幅抬升;供需偏紧驱动钒产品价格连创新高,毛利率由2017年的34%大幅提升至2018年的50%。财务数据方面,财务费用同比提升19.4%,主要系公司融资规模较上年同期增加;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公司将研发费用从管理费用剥离出来单独披露,2018年研发费用为33.5亿元,大幅增加65.3%,主要原因为公司子公司申请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及技术产品研发比例提高,同时由于研发费用大部分(18.9亿元)计入四季度,造成单季度三项费用率达到13.3%,相比其他季度显著提升,因此四季度净利润表现大幅弱于行业; 盈利回归合理水平,资产负债率有望降低:去年四季度以来钢铁行业需求端依然偏稳运行,但采暖季环保限产确定性放松,导致11月份开始钢价及盈利有所回落。一季度巴西矿难造成铁矿石价格大幅抬升,一定程度压缩钢企利润,但中长期来看,在冶炼环节产能利用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钢厂可以通过提价有效向下游传导成本压力。公司一季度末预付款较年初增加40.4%,主要为降低原料价格快速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管理费用为8.2亿元,同比增长59.1%,主要系折旧费、绿化费、修理费增加所致。总体来看,由于去年环保限产造成盈利基数偏低,公司今年一季度盈利同比表现好于行业,但实际盈利情况与行业趋势相符。另外,3月11日公司发布公告,拟按每10股配售不超过3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全部用于偿还公司有息负债。公司长期以来资产负债率持续位于70%以上,在行业中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导致财务费用高企,通过此次配股资产负债率有望下降至67.7%,有助于降低财务风险提高盈利水平; 投资建议:2019年随着环保限产等供给端限制性政策的减弱,钢铁行业盈利逐步回归合理水平。河钢作为华北龙头钢企,限产对公司生产不利影响减弱,同时未来配股方案的落实,将有效解决公司长期以来的资产负债率偏高问题,提升盈利水平。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0.19元、0.20元和0.23元,对应PE分别为17X、16X和14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配股方案未能通过,环保限产风险,宏观经济回落。
太钢不锈 钢铁行业 2019-04-29 4.65 -- -- 4.65 -2.31%
4.54 -2.37%
详细
业绩概要:公司公布2018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29.46亿元,同比增长7.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9.77亿元,同比增长7.69%;对应EPS为0.87元,其中1-4季度EPS分别为0.26元、0.24元、0.22元、0.15元。而2017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6.22亿元,EPS为0.81元。同时公司公布2019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70.77亿元,同比下降5.6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45亿元,同比下降77.38%,折合EPS为0.06元。此外,公司公布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以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吨钢数据:报告期内,公司粗钢产量1070.39万吨,同比增长1.9%,其中不锈钢416.62万吨,同比增长0.7%;结合年报数据折算吨钢售价6815元,吨钢成本5721元,吨钢毛利1094元,同比分别增长360元、319元、41元;全年业绩高位持稳:公司近年来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技术改造,目前已经具备年产1260万吨钢(其中450万吨不锈钢)的能力,车轴以及车轮钢逾30万吨,其他产品主要为热轧卷板以及部分管线材,公司产品结构决定了其盈利高度依赖于汽车、家电、建筑装修、工程机械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2018年由于地产链条景气度持续走高,不锈钢卷板需求维持较高水平,行业价格偏高运行。虽然去年4季度不锈钢价格出现小幅回调,但吨钢盈利依旧坚挺。综合来看,公司不锈钢毛利率达到14.67%,与2017年相比小幅下降1.35个百分点,但考虑到国内普碳钢盈利整体仍呈现改善态势,公司普材与钢坯毛利率相比2017年分别提升1.39个百分点与3.76个百分点,毛利率分别达到19.86%与16.93%。此外,公司三项费用率仅为4.5%,环比去年下降3.43个百分点,行业助力叠加公司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其2018年业绩依然呈现高位持稳格局; 一季度业绩下滑明显:根据公司公布的2019年一季度业绩,若按照季度产量260万吨测算,则Q1实现吨钢净利约133元,环比去年四季度下降219元。公司业绩下滑,主要是受普钢盈利大幅回落影响,我们测算一季度热卷、冷轧以及中厚板吨钢盈利降幅普遍在50-100元区间。公司季度盈利波动要大于普钢行业波幅,但若结合去年三四季度盈利波动来看,2018年Q4行业板材吨钢盈利降幅普遍在300-400元区间,而公司仅下降约120元,综合近两个季度,公司整体盈利波动与行业仍较为一致;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不锈钢龙头企业,300系以及400系不锈钢卷板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虽然由于环保限产的放开未来普钢盈利中枢或高位回落,但由于下游建筑及工程机械领域需求表现依然较强,吨钢盈利持续回落概率较低,公司不锈钢及普材业绩依然有支撑。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0.34元、0.40元及0.49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导致需求承压;供给端压力持续增加。
首钢股份 钢铁行业 2019-04-29 4.36 -- -- 4.20 -3.67%
4.20 -3.67%
详细
业绩概要:公司公布2018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57.77亿元,同比增长9.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4.04亿元,同比增长8.73%;对应EPS为0.45元,其中1-4季度EPS分别为0.10元、0.17元、0.14元、0.05元。而2017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2.10亿元,EPS为0.42元。同时公司公布2019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3.88亿元,同比增长5.3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74亿元,同比下降45.65%,折合EPS为0.05元; 吨钢数据:报告期内,公司各子公司完成产量为:1、迁钢公司:铁689万吨,同比下降7.1%;钢741万吨,同比下降1.2%;钢材701万吨(含供冷轧公司176万吨),同比下降1.7%。2、冷轧公司:冷轧板材178万吨,同比增长1.1%。3、京唐公司:铁755万吨,同比下降9.5%;钢814万吨,同比下降2.3%;钢材770万吨,同比增长3.2%。结合年报数据折算综合吨钢售价3989元,综合吨钢成本3653元,吨钢净利273元,同比分别变化286元、438元和11元; 全年业绩继续改善:2018年行业需求高位偏平,地产投资表现尤其强势,新开工面积增速从年初2.9%上行至年末17.2%,需求端呈现地产对冲基建格局。在需求维持平稳之际,2018年环保限产对供给扰动不断放大,供需双方相互加强导致行业盈利持续高位运行,2-3季度热卷吨钢盈利基本都高达800元以上高位,而冷轧盈利也达到500元的水平。虽然四季度环保限产放松导致钢铁盈利出现回落,但全年热卷、冷轧以及中厚板吨钢盈利相较2017年依然增长130元、50元以及295元。公司作为国内大型板材生产企业,卷板盈利的继续改善为其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从公司自身成本控制能力来看,公司三项费用率为6.82%,环比去年下降0.78个百分点,显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持续取得进步,进一步增强了其盈利能力; 一季度业绩回落低于行业均值:根据公司公布的一季度业绩进行测算,2019年Q1吨钢净利约为94元,环比去年四季度仅下降10元,而同期热卷、冷轧以及中厚板吨钢盈利降幅普遍集中在50-100元区间。同样,去年四季度公司吨钢盈利环比下降也仅有154元,要低于行业平均400元左右的降幅。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板材生产企业,产品聚焦汽车板、电工钢、镀锡板等高端领域,盈利变化与全行业相比呈现低波动特征,符合其“从产品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变”的发展理念; 打造绿色先进生产钢企:公司三大钢铁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北京及河北的迁安、曹妃甸地区,是我国历次环保限产的重点区域。公司环保投入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准,京唐钢铁公司已经达到河北省超低排放标准,可最大程度规避环保限产对其正常生产的影响。目前公司京唐二期一步工程进展情况顺利,有望在2019年二季度达到试生产条件。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炼铁460万吨、炼钢530万吨、钢材500万吨的产能规模,后期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一流的大型钢材生产集团,核心产品汽车板和取向硅钢市场占有率皆位居国内前三,家电板更是做到全国第一。虽然受环保限产放开影响,板材盈利中枢较往年有所回落,但由于建筑、工程机械等领域需求表现依然较强,产品绝对盈利水平依然可观,公司盈利支撑性较强。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为0.26元、0.36元以及0.40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钢铁需求持续回落;环保限产超预期压制公司产量释放。
宝钢股份 钢铁行业 2019-04-29 6.67 -- -- 7.25 0.83%
6.73 0.90%
详细
业绩概要:公司发布2018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7.79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5.65亿元,同比增长12.5%;对应EPS为0.97元,四个季度EPS分别为0.23元、0.22元、0.26元及0.26元;去年同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1.7亿元,折合EPS为0.86元。公司拟派发现金股利0.5元/股,预计分红111.34亿元,分红率51.63%,股息率6.61%。此外,公司公布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3.78亿元,同比下滑3.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7.26亿元,同比下滑45.7%,折合EPS为0.12元; 经营数据:2018年公司销售商品坯材4709.8万吨,同比增长2%,结合年报数据折算吨钢售价4527元、吨钢成本3731元及吨钢毛利796元,同比分别上升308元、180元及127元。具体品种来看,冷轧碳钢板卷、热轧碳钢板卷及钢管产品吨钢毛利分别为836元、740元及808元,同比提升12元、53元及666元,其中钢管产品吨钢毛利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下游石化行业投资好转带来的需求拉动。此外,梅山基地、东山基地、青山基地分别实现净利润26.3亿元、42.1亿元及18.3亿元,同比各提升13.36%、82.25%及210.17%,宝武自2017年2月正式合并至今两年有余,随着协同效应不断放大,青山基地综合盈利水平成倍提升; 财务数据: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其中钢铁主营收入同比增长9.5%,而信息科技、金融等其他业务收入同比下滑明显;2018年综合毛利率14.99%,同比提升0.92%,其中冷、热轧碳钢板卷毛利率基本持平,钢管及长材毛利率同比分别提升9.9和2.5个百分点至12.7%和17.9%,盈利差异主要由于各钢种对应下游需求分化所致;期间费用率6.83%,同比提升1.17%,主要源于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8亿,增幅高达67.1%,对应吨钢三费增加87元;净利润率7.64%,同比上升0.58个百分点,吨钢净利同比增加52元;2018年末资产负债率43.53%,同比下滑6.65%; 平滑看待2018Q4及2019Q1盈利:2018年下半年以来不同钢材品种间盈利开始出现分化,以螺纹钢为代表的建筑钢材盈利表现相对强势,四季度分化更为严重,11-12月冷轧吨钢毛利基本在盈亏平衡线附近徘徊。根据我们测算,四季度热轧板、冷轧板及螺纹钢吨钢毛利分别环比下滑435元、408元及197元,降幅分别为52.54%、82.87%及19.53%。公司产品结构中热轧及冷轧合计占比超80%,在四季度行业盈利环比腰斩情况下,公司业绩环比三季度微增,主要原因在于公司调价存在滞后性。以上海地区热轧及冷轧价格作参考,11月热轧及冷轧均价环比10月分别下滑399元/吨和376元/吨,而宝钢11月基本未调价,少部分板材上调50-250元/吨不等,12月市场冷轧均价继续下滑174元/吨,11-12月已累计下滑超过500元,而宝钢12月开始四季度首次下调,幅度均在200元之内,2019年1月再次下调,幅度在200-300元,调价基本滞后市场两个月,且由于春节影响,每年2月和3月合并发布期货价格调整,其中2月维持1月价格,3月仅上调50元,而上海热轧及冷轧价格在2月和3月平均每月均反弹约100元。整体而言,主要由于调价滞后性(四季度所得税率低也有一定影响),公司2018Q4和2019Q1落差较大,吨钢净利差高达245元,若综合看待两个季度,测算两个季度吨钢净利为391元,较2018Q3吨钢净利下滑26%,与行业整体下滑趋势相一致; 湛江三高炉系统全面开工:2019年3月底,湛江钢铁三高炉系统项目全面开工,计划于2021年投产。项目建成后,湛江钢铁将形成年产铁水1225万吨、钢水1252.8万吨、钢材1081万吨的产能规模。2019年公司预算安排固定资产投资资金159.9亿元,主要用于湛江三高炉系统项目设备采购及其他技改、环保改造投入; 投资建议:虽然2019年行业盈利逐步回归常态,公司主要下游汽车市场低迷,但宝钢作为国内钢铁企业龙头,盈利能力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随着公司自身持续降本增效及产品不断升级优化,盈利有望继续维持较高区间。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EPS分别为0.65元、0.69元及0.74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导致需求承压;供给端压力持续增加。
新钢股份 钢铁行业 2019-04-25 6.15 -- -- 6.35 -0.63%
6.11 -0.65%
详细
业绩概要:公司发布2018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69.63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9.05亿元,同比增长89.84%;对应EPS为1.85元,其中1-4季度EPS分别为0.27元、0.40元、0.56元、0.61元。而2017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1.11亿元,EPS为1.09元。同时,公司拟以2018年末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0元(含税),共计分配现金股利6.38元(含税),本次利润分配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吨钢数据:报告期内,公司完成生铁903.56万吨、钢893.17万吨、钢材坯843.54万吨,同比分别增产3.99%、4.43%、5.18%。结合年报数据折算吨钢售价4193元,吨钢成本3446元,吨钢毛利746元,同比分别增长480元、244元、236元;n全年业绩同比大幅改善:根据公司最新业绩公告,报告期内1-4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分别为8.48亿元、12.63亿元、17.73亿元以及19.57亿元,公司盈利呈现逐级上升之势。2018年地产投资表现亮眼支撑行业需求维持高位,而环保限产又对供给端形成持续扰动,供需发力导致行业盈利不断上行,这为公司业绩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四季度业绩与行业存在一定偏离,在行业盈利整体回落背景下公司盈利环比依然改善,这主要是由于公司该季度取得所得税返还5.29亿元导致其盈利“虚增”,公司真实盈利状况与行业变化较为一致。此外,从公司自身成本控制能力来看,公司三项费用率仅为1.32%,环比去年下降1.13个百分点,在营业收入大幅增长背景下,其三项费用依然能维持相对稳定,显示了公司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 供需进退之间钢厂盈利回落有限:从最新公布的一季度行业与经济数据来看,钢铁行业呈现供需两旺之势。1-3月份粗钢产量大幅增长9.9%,这主要是由于环保限产逐渐退出之后钢厂生产强劲,但即便如此,一季度钢价总体仍然震荡上行,显示行业需求表现更为火爆。具体而言,下游地产表现依旧亮眼,1-3月地产投资增速同比增11.8%,新开工面积同比增11.9%,增速较1-2月分别提升0.2个百分点和5.9个百分点。同时施工面积增速继续上行至9.7%,相较上月提升1.4个百分点,地产后端进一步崛起;此外,基建投资同比增4.4%,增速提升0.1个百分点,基建边际继续改善。投资端整体表现再次印证我们之前的判断,地产投资结构上由前端开工向后端转移,而基建在财政扩张之下将呈现确定性改善,钢铁需求不悲观。因此,供需博弈之下,今年钢厂盈利更多是由之前超高状态向正常水平回归,行业盈利大幅回落的可能性较低;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江西省内大型的国有钢材生产企业,年产钢量近900万吨,其中热轧板、冷轧板以及中厚板等板材占比近75%,对公司盈利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未来虽然行业供给端限制性政策逐渐退出导致产能有所释放,但由于需求端整体表现仍较乐观,我们预计行业盈利整体回落幅度较为有限,公司业绩仍有支撑,预计2019-2021年EPS分别为1.01元、1.11元以及1.20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导致钢铁需求承压;供给端大幅释放。
永兴特钢 钢铁行业 2019-04-17 15.62 -- -- 17.95 8.13%
16.89 8.13%
详细
业绩概要:永兴特钢公布2018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94亿元,同比增长18.9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10.13%。2018年EPS为1.08元,去年同期为0.98元,其中2018年1-4季度EPS分别为0.25元、0.37元、0.30元以及0.16元。同时,公司公布2019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收入11.85亿元,同比增长2.9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上升10.61%;一季度实现EPS为0.28元; 此外,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以3.6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0元(含税),共计分配现金红利3.6亿元(含税); 吨钢数据:2018年公司实现产品销量28.06万吨,同比增长12.2%;其中,实现棒材销售15.76万吨,线材销售10.85万吨,其他产品销售1.45万吨。结合年报数据折算综合吨钢售价17086元,综合吨钢成本14367元,吨钢毛利2720元,同比分别上升968元、804元和164元; 业绩实现平稳增长:公司作为国内不锈钢棒线材领先生产企业,主营产品广泛运用于石油化工、电站高压锅炉、核电能源、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军工等工业领域。报告期内,随着国际油价大幅上行,油气开采领域的管道用钢订单表现良好,加之公司前期募投项目带来的产量释放,量价齐升之下公司业绩改善明显。此外,从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来看,报告期内公司三项费用率4.39%,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91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在公司营收出现明显增长之际其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保持平稳,财务费用仅由于前期“碳酸锂建设项目”增加0.14亿元,显示其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 新能源锂电业务不断推进:公司自2017年进军锂电行业以来,不断加速推进新能源锂电业务布局。报告期内,永兴新能源年产1 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设备已经进入安装阶段,将于2019年上半年投产。此外,公司为了有效保障锂电业务上游原材料供应,已经成功收购旭锂矿业控股权,未来有望与永兴新能源120 万吨/年锂矿石高效选矿与综合利用项目形成协同效应,为公司新能源项目的发展奠定了成本与资源优势;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不锈钢棒线材领域的龙头,双相不锈钢和锅炉用管享有盛誉,不锈钢无缝管管坯市场超高的市场占有率使公司在细分市场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此外,随着公司新能源锂电项目不断推进,未来公司有望形成“不锈钢+锂电”的双主业格局,其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厚。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 为1.24元、1.48元以及1.67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油气化工领域景气度大幅回落;锂电业务推进不及预期。
河北宣工 有色金属行业 2019-04-11 19.53 -- -- 18.80 -3.79%
19.93 2.05%
详细
转型、确立“矿产资源+机械制造”双主营业务:公司原为一家仅专注于工程机械业务的河北大型机械生产企业,但随着主营业务长期停滞不前,其主动开启了谋求转型之路的探索。早在2015年,河钢集团通过宣工发展股权划转成为公司大股东,为公司进入钢铁产业链条埋下伏笔。而到了2017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收购四联香港100%股权实现对PMC公司控股,注入南非优质矿产资源,由此形成了以“矿产资源+机械制造”的双主营业务格局。此外,考虑到当前运营的一期项目即将开采完毕,公司在转向“矿产资源”的同时,2017年通过定增方式募集不超过26亿元用于二期项目建设。从最新建设进展来看,目前该项目完成大半,配套浮选厂已于6月份试车,铜矿冶炼厂有望于2019年底实现投产。预计2020年二期项目铜产品产量5.6万吨,磁铁矿销量达到900万吨,分别提升2.6万吨、250万吨; “矿产资源”业务已占据主导地位:公司虽然确立了“矿产资源+机械制造”双主业驱动模式,但随着行业景气度的变更和公司战略重心的转移,目前矿产资源板块已经成为公司的主导性业务,而铁矿石业务更是贡献了公司过半利润。2017年公司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业务占到营收比重高达95%,而机械制造仅为5%。2017年公布的分产品盈利贡献显示,磁铁矿占比达到60%,铜棒占比39%。从2018年半年报情况来看,由于铜矿一期临近闭坑,但铜矿二期项目产量释放有限,导致公司铜棒销量下滑至3万吨左右(下降1.4万吨),加之磁铁矿发货进度低于预期(预计上半年300万、下半年350万),公司半年报业绩呈现大幅回落态势; 铜铁伴生矿带来优质铁矿资源:公司通过收购四联香港获得了对南非Palabora铜矿、蛭石矿的开采以及铜矿冶炼能力。由于Palabora铜矿为铜铁伴生矿,在加工铜矿石的过程中会自然分离出磁铁矿,经过几十年的开采之后,公司积累的磁铁矿资源已达近2亿吨,含铁量约为56%,仅需经过简单预处理加工之后含铁量便可以进一步提升至64.5%。因此铜矿的注入不仅使公司进入铜棒、阴极铜生产销售领域,更是让其直接获得了大量低成本的堆存磁铁矿资源。根据年报数据折算公司当地采选成本仅10美元左右,远低于国内矿山的平均成本,考虑到物流费用、港杂费等,其到港成本在预计在40-50美元/吨,虽然相较采选成本大幅上升,但成本优势依旧明显; 供需利好、铁矿石格局重塑:一季度以来铁矿石价格表现抢眼,最新普氏价格指数已经从前期低点上涨至当前92.9美金,涨幅高达28%。铁矿价格强劲主要是今年钢厂环保限制措施执行放松,1-2月生铁日均产量达到214.6万吨,不仅同比大幅增长9.8%,而且环比增幅也达到5.24%,钢厂生产强劲对铁矿需求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此情况下,供给端一旦出现变化,价格弹性极大。由于铁矿业长期资本开支下降,一方面会导致2019年之后铁矿新增产能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对现有产能而言,资本开支的萎缩会导致产能的容错率下降,具体表现便是矿难概率提升,今年巴西矿难等一系列事件可以说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若淡水河谷公布的2019年产量压减3000-6000万吨能得以落实,加减对冲之下预计今年铁矿增量在-2200-800万吨,行业产能收缩周期有望提前到来,供需双向利好将推动铁矿价格持续强势; 投资建议:2019年是公司矿产资源业务再次突围的转折之年,一方面铜矿二期项目产量投放将进一步增大,这将扭转过去一年铜产品产销下滑带来的拖累;另一方面,公司磁铁矿销量将继续大幅提升,在今年铁矿石价格中枢不断上移大背景下,其铁矿产品盈利能力将迎来爆发。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7.36亿元以及10.8亿元,同比增长-29.20%、331.15%以及46.78%,折合EPS分别为0.26元、1.13元、1.65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铜矿二期未能按期达产;磁铁矿价格及销量不及预期。
柳钢股份 钢铁行业 2019-04-03 7.36 -- -- 8.91 10.68%
8.14 10.60%
详细
业绩概要:公司发布2018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3.51亿元,同比增长13.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6.10亿元,同比增长74.20%;对应EPS为1.80元,四个季度EPS分别为0.41元、0.39元、0.47元及0.53元;去年同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46亿元,折合EPS为1.03元。此外,公司拟以期末总股本25.63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分红率33.36%,股息率7.54%; 经营数据:公司2018年产铁1215万吨、钢1308万吨、材76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65%、6.34%和5.96%。由于公司钢坯与钢材产能不匹配,我们以中型材、中板材、小型材及钢坯合计销量1320万吨测算吨钢售价3230元、吨钢成本2660元及吨钢毛利570元,同比分别上升208元、24元和184元。具体品种来看,中型材吨钢毛利-132元,同比大幅下滑459.11%,主要源于在中型材产量同比下降3万吨的情况下,本期成本中工资及折旧同比分别提升61%和55%;中板材、小型材及钢坯吨钢毛利分别为822元、905元及122元,同比分别提升290.97%、37.48%及60.01%,增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财务数据: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94%,其中冶金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4.45%,主要源于量价齐升;2018年综合毛利率14.39%,同比提升5.42%,除营收同比提升外,公司主动提高各工序生产效率且通过优化运输方式降本创效;期间费用率2.57%,同比提升1.21%,其中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25.95%,主要是公司加大技术创新研发力度,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08.99%,主要是汇兑损益影响,吨钢三项费用同比增加46元;净利润率9.74%,同比增长3.37%,吨钢净利同比增加134元;2018年资产负债率57.8%,同比下滑11个百分点; 四季度盈利逆势表现:11月钢价在环保边际退出及淡季需求持续性的争议中连续下挫,四季度行业盈利普遍开始回落。根据我们测算,热轧板、冷轧板、螺纹钢及中厚板吨钢毛利分别环比下滑435元、408元、197元及394元,降幅分别高达52.54%、82.87%、19.53%及54.98%,以螺纹钢为代表的建筑钢材盈利表现相对强势。在四季度行业盈利回归常态过程中,公司业绩仍能逆势表现主要源于公司棒线材占比高达72%,且地处钢材净流入地,钢价相对坚挺且常年高于其他地区。以螺纹钢价格为例,2018年第四季度广西地区均价环比三季度仍上升19元/吨,较全国均价高88元/吨,较上海地区均价高192元/吨,最高价差分别达到317元/吨和530元/吨。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市场变化灵活优化排产,四季度公司将有限的钢坯优先供应给吨钢盈利表现较好的小型材,使得小型材四季度产量环比增长26.36%,而亏损的中型材四季度产量几乎为0,盈利水平尚可的中板材产量环比下滑20.53%;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广西地区钢材龙头企业,产品以棒线材为主,伴随2018年行业基本面稳中向好,盈利连续突破新高。虽然短期关联交易难以避免,但公司小型材盈利弹性较大,可弥补关联交易导致产能利用率偏低短板,加之地理位置优异,在需求尚可的情况下,盈利或将回归常态而不至于断崖式下滑。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为0.93元、0.97元、1.04元,中长期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导致需求承压;供给端压力持续增加。
华菱钢铁 钢铁行业 2019-04-01 5.31 -- -- 9.35 25.84%
6.68 25.80%
详细
业绩概要:公司发布2018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1.79亿元,同比增长19.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7.80亿元,同比增长64.53%;对应EPS为2.25元,四个季度EPS分别为0.51元、0.63元、0.67元及0.44元;去年同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21亿元,折合EPS为1.37元。此外,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拟以30.16亿股为基础,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 经营数据:公司2018年产铁1631万吨,钢1972万吨,材1836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0%、14%和10%,均创造年产新纪录。结合年报数据以钢材销量折算2018年吨钢售价4674元、吨钢成本3827元及吨钢毛利847元,同比分别上升444元、234元和210元。此外,华菱湘钢、华菱涟钢及华菱钢管三大子公司实现归母净利45.79亿元、34.69亿元、5.59亿元及0.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5.52%、37.53%及614.07%; 财务分析: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09%,其中钢铁主业收入同比增长23.38%,一是高炉稳产顺行,钢材产销均创新高,二是下游需求持续高韧性叠加地处钢材净流入地,销售价格不仅同比增长10.51%,且增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2018年综合毛利率17.43%,同比增长3.61个百分点,除营收同比抬升外,公司在工序成本及主要技术指标方面也在不断挖潜增效;期间费用率6.29%,同比基本持平,吨钢三项费用同比增加19元,其中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34.49%;净利润率6.92%,同比增长2.52个百分点;2018年末资产负债率65.12%,同比降低15.27个百分点,除利用经营性现金流主动偿还外,公司引进六家市场化债转股机构对三家核心钢铁子公司增资32.8亿元,三家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下降5%以上,同时公司还积极调整负债结构,长期借款较年初增加90.33%,短期负债较年初减少46.91%,2018年末长、短期负债比例优化为38%:62%;此外,在建工程较年初增长48.32%,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子公司新增提质增效、信息化改造等项目导致;分红可期:公司2018年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主要源于以下原因:一是2018年末公司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51.92亿元;二是公司未来在降杠杆及实现超低排放标准过程中仍有较大投入。与此同时,公司披露2019-2020年股东回报规划,在公司年度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并足额预留法定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后,公司将积极推行现金分配方式。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原则上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且在现金能够满足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现金红利总额(包括中期已分配的现金红利)不低于该年度公司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20%。虽然2019年行业整体的盈利回归常态,但具体到公司而言,未分配利润转正的可能较大,分红可期; 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公司正在继续智能制造进程,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企业运营效率大幅提升。截止2018年末,华菱湘钢、华菱涟钢人均年产钢分别达到1103吨、1079吨,后期公司计划将智能制造及用人制度改革进行匹配,目标将今年人均年产钢提升到1200吨,中长期目标为1500吨。智能制造进程周期预计三到五年,但从更长远的时间来看对公司是质的提升。此外,子公司层面仍在优化环保及生产等各项指标,华菱湘钢拟建设实施360m2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项目,同时拟将对4座4.3米焦炉进行环保提质改造,华菱涟钢拟投资建设热处理线二期项目,形成40万吨薄板产品的热处理能力。综合而言,无论短期还是中长期,华菱始终致力于构建精益生产、销研产一体化和营销服务三大战略支撑体系,降本提质增效将在未来进一步显现; 投资建议:作为中南地区的钢材龙头企业,公司盈利跟随行业基本面变化。在行业需求并不悲观的情况下,未来随着公司减轻财务负担效用体现,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利润水平。我们考虑转增股本后,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为0.94元、1.02元、1.08元,中长期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导致需求承压;供给端压力持续增加。
攀钢钒钛 钢铁行业 2019-03-28 3.66 -- -- 4.03 10.11%
4.03 10.11%
详细
业绩概要:公司披露2018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1.6亿元,同比增长60.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258.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0.6亿元,同比增长301.7%。全年EPS为0.36元,单季度EPS分别为0.05元、0.08元、0.1元和0.12元; 钒供需关系向好,盈利改善明显:2018年受益于环保限产趋严及禁止钒渣进口导致的供给端释放受限,需求端钢铁行业基本面向好对钒产品需求形成支撑,以及螺纹质检标准趋严带来新增需求,年内钒行业整体供需关系维持偏强趋势。供需偏紧驱动钒价连创新高,同时公司产线产能进一步释放,全年钒制品销量达到2.3万吨,同比增长20.2%,单季度盈利相应的环比不断提升。但11月下旬开始钒产品价格快速回落至上半年平均水平,此轮回落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点,采暖季环保限产不及预期导致11月份以来钢价及盈利大幅杀跌,钢企利润显著收缩,对钒价支撑作用减弱;第二点,随着11月1日螺纹钢新国标落地,前期需求增长逻辑兑现,钒价高位背景下部分钢厂采用铌替代情况增加,体现为铌铁价格同步上涨、进口量增加,钒产品实际需求触碰天花板后开始边际减弱;第三点,伴随环保限产放松,高回报下石煤提钒有复产迹象,叠加部分企业增加产量,供给有所扩张。总体来看,随着下游钢铁行业支撑作用降低以及自身供需关系的减弱,钒产品价格逐步回归至合理位置; 财务数据: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增长34.6%,主要系钒钛产品销量增长;财务费用降低29.7%,主要是减少票据贴现所致;研发费用大幅增长69.9%,原因为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2018年研发总投入5.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6%,为公司经营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递延所得税费用为-2.91亿元,变相增厚了公司利润;由于在建工程建设工地出现减值等因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18亿元; 关注螺纹钢抽检进展: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在徐州等地抽查部分钢厂螺纹钢新国标执行情况,考虑到部分钢厂在合金添加方面存在不达标现象,对需求预计将有所提振,幅度取决于抽检力度。另外,2019年钢铁行业整体需求有望维稳,环保限产放松导致供给增加但幅度可控,钢企盈利回归合理利润但依然可观。近期伴随下游开工旺季需求释放,钢材社会库存稳步去化,钢价震荡运行,为钒产品价格提供支撑; 投资建议:随着钢铁行业盈利回落,以及自身供需关系减弱,钒产品价格已回归合理水平。螺纹钢新国标抽检叠加钢价春季行情,钒价或逐步企稳。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0.25元、0.28元及0.32元,对应PE分别为15X、13X及12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螺纹钢抽检不及预期,钒行业供给增加风险。
八一钢铁 钢铁行业 2019-03-27 4.87 -- -- 5.54 13.76%
5.54 13.76%
详细
业绩概要:公司今日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1.1亿元,同比增长20.0%;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0亿元,同比降低40.0%。全年EPS为0.46元,单季度EPS分别为0.09元、0.05元、0.24元和0.08元; 吨钢数据:2018年公司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561万吨、52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7%、6.1%。结合年报数据折算吨钢售价3481元/吨,吨钢成本3015元/吨,吨钢毛利466元/吨,同比分别增加294元/吨、280元/吨和14元/吨; 疆内基建下滑叠加环保因素导致盈利回落:2018年财政政策偏紧背景下,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下滑明显,其中新疆作为西部区域重省,受制于封闭的地域环境受影响程度更甚。受清查PPP项目影响,全年疆内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25.2%,钢材需求收到较大抑制。下半年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趋于放松,工程项目开工有所好转。但年内大部分时间,新疆螺纹钢价格显著低于内地,疆内供需环境恶化明显。结合公司层面数据,一季度公司建材产销率异常性的跌落至69%,其后单季度产销率逐步回归至正常水平。疆内过剩钢材被逼外流,报告期内公司疆外营收占比达到37.1%,创2009年以来最高值。从财务数据来看,2018年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87.9%,主要由于公司加大疆外销售,运价运量同比增加所致;所得税方面,由于可抵扣亏损已减计完,下半年开始所得税缴纳恢复正常水平;考虑到存货跌价等因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将减少年度归母净利润3603万元。另外,受环保限产影响,多处矿山停产导致铁矿石、焦煤等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成本压力抬升,也一定程度侵蚀了利润; 基建发力有待观察:今年以来逆周期调控政策频发推出,政府通过基建投资稳增长意愿强烈,信用环境和资金面改善迹象渐明,近期新疆建设项目有复苏迹象,后期疆内钢铁需求存在反弹可能性。另外,公司持续深化产品结构调整,2018年板、型、优产品占总销量的比例从2017年的59%提高到68%,有助于减少建筑行业周期波动对公司盈利的影响。随着环保限产政策的减弱,原料端供给收缩导致的成本圧力预计将有所缓解。2018年7.月3日公司发布公告,决定自筹资金2.87亿元,投资建设炼铁能源4项环保项目,以应对新的环保要求,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疆内钢铁龙头企业,2018年受基建投资回落以及环保因素拖累,盈利有所下滑。随着财政政策转向积极,疆内基建投资逐步企稳,后续疆内钢铁需求存在反弹可能性。同时公司近期加大环保投入,有利于环保新形态下的长远发展。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0.13元、0.26元和0.37元,对应PE分别为38X、19X和13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复苏低于预期,环保政策风险。
南钢股份 钢铁行业 2019-03-26 3.94 -- -- 4.55 7.06%
4.22 7.11%
详细
业绩概要:公司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6.5亿元,同比增长16.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0.1亿元,同比增长25.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9.5亿元,同比增长28.4%。全年EPS为0.91元,单季度EPS分别为0.23元、0.29元、0.26元和0.13元。同时公司拟以总股本44.22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分红比例为33%,按照公司股东回报规划,2018-2020年每年拟分配现金红利总额不低于该年归母净利润的30%; 吨钢数据:2018年公司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908.81万吨、1005.01万吨、917.1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1%、2.04%、4.43%,历史上钢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结合年报数据折算吨钢售价3913元/吨,吨钢成本3074元/吨,吨钢毛利839元/吨,同比分别增加545元/吨、300元/吨和245元/吨; 全年盈利再创新高,研发投入高增长:2018年地产行业一枝独秀带动钢铁下游需求向好,同时环保限产趋严压制供给释放节奏,钢铁行业盈利延续增长趋势,四季度虽然需求端依然偏稳运行,但采暖季环保限产确定性放松,导致11月份开始钢价及盈利有所回落。从单季度财务数据来看,公司盈利趋势基本与行业一致,叠加存货跌价导致的资产减值损失,四季度盈利环比下滑近50%。从细分产品角度来看,2018年公司主要钢材产品毛利率不同程度抬升,其中核心产品中厚板由2017年的17.3%大幅提高至25.4%,但棒材产品却出现异常性回落,主要原因为产品中汽车用钢的盈利下滑拖累棒材的整体表现。从财务数据来看,报告期内财务费用下降28.8%,主要系融资规模下降所致,带动公司吨钢三项费用同比下降9.3%;研发费用大幅提升77.8%,主要系公司加大对新材料研发、适度前瞻性产品研发投入,2018年公司板材和长材产品中优特钢销量占比分别达到90%和60%以上,研发的高投入有助于加强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 未来发展方向-创新、智慧、转型:公司以“两化融合”为手段、“JIT+C2M”模式为基础,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持续提升智能制造能力,2018年公司以“JIT+C2M”模式配送的钢材产品达到98.7万吨,同比增长50.7%,品种覆盖船板、风塔钢、桥梁钢、高强钢等主要品种。在做强钢铁主业的同时,依靠复兴专业的投资平台,公司未来将重点发展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与主业关联互补性更强的产业,推动新产业项目落地及加强投后管理,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相比传统钢企,估值溢价将逐步体现;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中厚板龙头企业,研发高投入、智能智造等因素提升产品竞争优势,转型升级潜力巨大,是相比其他钢企未来差异化发展的亮点。2019年钢铁行业整体需求依然将保持稳健,供给端限制性政策的减弱,更多的是带动盈利中枢由去年超高盈利状态回归至合理水平。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0.59元、0.70元和0.77元,对应PE分别为7.4X、6.2X和5.6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回落,供给端释放超预期,转型发展不及预期。
马钢股份 钢铁行业 2019-03-26 4.01 -- -- 4.24 5.74%
4.24 5.74%
详细
业绩概要:公司发布2018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9.52亿元,同比增长11.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9.43亿元,同比增长43.94%;对应EPS为0.77元,四个季度EPS分别为0.18元、0.26元、0.28元及0.05元;去年同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29亿元,折合EPS为0.54元。此外,公司派发中期现金股利每股0.05元(含税),拟派发2018年末期股利每股现金0.31元(含税),全年累计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36元(含税); 经营数据:公司2018年生产生铁1800万吨、粗钢1964万吨、钢材1870万吨,同比基本持平。以钢材产量折算2018年吨钢售价4075元、吨钢成本3504元及吨钢毛利570元,同比分别上升346元、334元和11元。具体品种来看,长材吨钢毛利638元,同比增长14.96%,与行业增速一致,板材吨钢毛利464元,同比下滑14.41%,主要源于第四季度公司一座高炉大修,铁水短缺且优先供应长材,四季度板材产量仅178万吨,环比下滑26%,使得板材吨钢固定成本增加,此外,2018年公司电工钢产品受下游客户出口受限影响盈利表现一般; 财务分析:2018年公司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1%,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04%,其中钢铁业收入同比增加68.35亿,增长9.85%,非钢收入同比增加18.62亿,大幅增长65.23%,增量部分主要源于2018年废钢开始对外出售,且非钢部分贡献毛利12.88亿;公司2018年综合毛利率14.83%,同比下降0.47%,其中长材毛利率同比上升0.54%,板材和轮轴毛利率分别同比下滑2.89%和10.32%;期间费用率5%,同比提升0.52%,其中研发费用同比大幅提升214.18%,主要是由于公司2018年进一步扩大产品开发种类、加速产品升级所致,吨钢三项费用同比上升43元;净利润率达到8.61%,同比上升1.69%;2018年末资产负债率58.38%,同比下降3.89个百分点;此外,投资收益较上年继续增加61.1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上年减少200.67%,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增加60.29%,主要由于部分子公司的盈利水平上升及本公司转回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所致; 四季度业绩环比大幅下滑:2018Q4归母净利润环比下滑83.29%,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11月钢价连续下挫使得行业盈利普遍开始回落,根据我们测算,热轧板、冷轧板及螺纹钢吨钢毛利分别环比下滑52.54%、82.87%及19.53%,公司产品结构中长材板材对半,均受价格回落影响;二是公司有一座高炉自2018年10月10日开始大修,一直持续至今年2月24日,受此影响公司四季度钢材产量429万吨,为全年最低值,环比三季度下滑12.98%,较前三季度平均产量下滑10.75%,此外今年公司关停两座高炉和两座转炉,合计退出炼铁产能100万吨、炼钢产能128万吨,全年产量较去年基本持平;三是基于对后市的谨慎判断,公司四季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6.97亿,且全部为存货跌价损失; 盈利回归将是常态:钢铁行业三年牛市后,2019年需求端依然有望保持稳定,虽然地产销售端面临2018年天量高基数,但在利率偏低的情况下,2019年地产销售预计下降幅度将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由于库存偏低,地产投资仍将保持5%以上增长。同时基建发力方向确定,整体内需稳定性将超出市场预期。但钢铁由于供给端环保限产大方向逐步退出,整体行业盈利年度中枢可能较2018年有所下移,但本轮周期并不似2010年供给扩张幅度,黑色金属行业资产负债表扩张幅度有限,且大部分集中在产能置换、环保和技改方面。因此盈利中枢下降至2015年之前局面概率不大,更多为超高盈利向正常盈利回归过程;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华东地区的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已形成板材、长材、轮轴三类核心产品,企业盈利跟随行业基本面变化,随着高炉大修完成,后期产量将正常释放。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EPS分别为0.52元、0.64元以及0.70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导致需求承压;供给端压力持续增加。
钢研高纳 有色金属行业 2019-03-22 12.99 -- -- 14.96 15.17%
14.96 15.17%
详细
业绩概要;公司公布2018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3亿元,同比增长32.35%;实现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89.48%,折合EPS为0.25元,2017年同期为0.14元,其中2018年1-4季度EPS分别为0.05元、0.06元、0.05元、0.09元。与此同时,公司公布2019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报告期内实现盈利0.30亿元-0.36亿元,比2018年同期增加47.28%-76.73%。此外,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决定:以总股本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含税),预计现金分红0.54亿元(含税); 财务分析:公司2018年毛利率29.50%,同比上升8.58个百分点,其中铸造高温合金、变形高温合金以及新型高温合金毛利率分别为32.46%、23.02%、37.26%,同比分别提高7.38%、6.90%、10.69%,分产品线盈利能力全面回升。报告期内,公司三项费用出现不同程度增加,其中销售费用增加25.57%,管理费用增加34.67%,这主要是由于并入青岛新力通所致,但由于公司收入也呈现较快增长,其三项费用率相比去年仍下滑2.9个百分点,达到7.96%; 高温合金产品盈利全面回升:公司作为高温合金下游精铸件的龙头企业,自身盈利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军品订单的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三大产品线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当年实现销售各类高温合金产品5650吨,同比增长8.3%。其中,铸造高温合金的核心竞争领域--单晶叶片的研发上实现重大突破;变形高温合金的拳头产品GH4169系列合金产品市场占有率继续稳居第一;在新型高温合金领域,部分粉末高温合金和发动机挡板订单开始放量。伴随着产品订单的回升以及公司库存结构的优化,其单品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并最终为公司的业绩改善打下坚实基础; 存货管理能力大幅提升:军品订单生产具有波动大,短时需求急特征,均衡生存与短期大批量需求存在矛盾,这导致近几年公司出现了存货居高不下。为了尽可能克服存货带来的经营压力,报告期内公司积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NC供应链系统上线,全面整理存货现场,规范并固化了采购、库存、销售等主要业务流程,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的重大突破,公司基础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高。报告期内公司库存量同比大幅下滑66.89%(天津海德不再纳入合并范围也有贡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投资建议:随着航空防务安全的战略地位越发受到国家的重视,以高温合金为代表的航空航天新材料将有望获得持续突破。公司作为我国高温合金领域技术水平最为先进、生产种类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军品业务有望获得持续增长,同时通过前期收购新力通进入石化、冶金、玻璃建材高温炉管等民品领域,为公司的长期成长提供强劲发展动力。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0.35元、0.42元以及0.48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质量交付问题;新品研发低于预期;民品业务拓展不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