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濮阳

东北证券

研究方向: 建材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550522070002。曾任长城证券、西南证券、兴业证券建材、公用事业分析师。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硕士、金融学本科。曾获 2021年金牛最佳分析师建材第五名、2021上半年东方财富最佳分析师建材第一名、2021年东方财富最佳分析师建材第三名。2022年7月加入东北证券,现任东北证券研究所建材组首席。...>>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震安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2-05-02 41.28 -- -- 60.12 45.64%
64.19 55.50%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2年一季报,实现主营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50.96%;归母净利润3254.73万元,同比增长10.27%;扣非归母净利润3251.25万元,同比增长13.83%。对此点评如下:2022Q1公司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96%,原材料价格上涨、减值增加等因素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不及营收增速。2022Q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96%至2.28亿元,主要系销售订单增加、隔震减震产品销售收入增长所致;成本方面,因原材料钢材价格上涨,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4.46%,毛利率下降8.4pct至37.49%;费用方面,2022Q1公司增加研发项目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5.92%至460.6万元;2022Q1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58.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系因公司应收账款增加所致。现金流方面,2022Q1公司增加原材料采购,支付的现金增加,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降76.56%至-3493.2万元,系增加原材料采购、职工薪酬等所致。 。成功收购常州格林,公司核心竞争力更进一步。2021年8月,公司以现金5000万元对常州格林增资获得66.67%的股权。2022年2月,公司与常州格林除公司外其他五位股东分别签署《常州格林电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公司拟出资2105.23万元收购上述股东持有的常州格林23.33%股权。2022年4月1日,股权转让顺利完成,公司共计持有常州格林9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常州格林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常州格林的主要产品为大型阻尼器,其产品和震安科技同属一个大的行业,其主要客户为国内主要核电站,投资常州格林可以加深震安科技在阻尼器等产品方面的技术储备,扩展客户领域,有利于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进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拓宽公司发展渠道。 立法落地助力行业扩容,公司规模及盈利能力领先。抗震政策“靴子”落地,有望推动建筑减隔震行业发展。2021年5月12日,我国通过了《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草案)》,并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市场空间有望大幅提升。 根据公司公告,2017年公司在全国房屋建筑减、隔震领域市场占有率约30%,在行业内处于领先的竞争地位。从2016年至今,公司隔震支座收入水平、盈利能力领先于可比公司,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达5.8亿元,远超丰泽股份、海德科技及路博科技;近年来公司综合净利率和毛利率水平在可比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差异。 产能快速扩张迎接需求爆发,唐山、昆明工厂投产在即。2021年度公司减震产品销量达到56818套,同比增加347%,隔震产品销量达到26687套,同比减少11%。公司近三年产能保持增长且基本饱和,随市场销售情况略有波动。 公司通过IPO及发行可转债投资3个新的生产基地,其中减隔震制品生产线技术改造已于2021年投产。截至2021年底,公司具备隔震产能约4.8万套,减震产能1万套。截至2021年末,公司主要在建生产基地共2个,即唐山和昆明工厂,预计2022年完工,达产后可新增减隔震制品产能合计11万套。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减隔震行业龙头,立法落地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亿元,5.5亿元,8.4亿元,同比变动256%,77%,52%,对应PE市盈率分别为38、22、14倍。抗震靴子落地,行业规模持续扩容。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扩大产能迎接需求爆发,同时立足云南经验向全国推广,打开二次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产能项目投产不及预期风险,下游市场需求下降或扩容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应收款项产生坏账的风险,政策出现反复,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深圳瑞捷 综合类 2022-04-29 22.02 -- -- 37.10 10.15%
30.66 39.24%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年报及一季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35.89%,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1.07%;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76亿元,同比减少22.88%,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减少916.66%;对此点评如下:2021年公司收入同比高增36%,成本、费用、减值等因素致使净利润同比持平。公司全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动35.89%/-1.07%至7.78/1.19亿元,其中单四季度收入/净利润同比变动18.59%/-52.94%至2.36/0.24亿元。1)三大业务齐头并进,营收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分业务看,公司实现工程评估服务营业收入6.22亿元,同比增长31.2%;实现驻场管理服务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44.9%;实现管理咨询服务收入0.23亿元,同比增长238.2%,主要系公司大力推广管理咨询产品,客户对内部标准体系等管理咨询的需求量迅速提升。2)成本、费用、减值因素致毛利率/净利率同比下滑3.7pct/5.7pct 至40.8%/15.3%。公司出于谨慎原则对资金链风险较高客户作单项坏账准备计提,2021年公司共计提减值准备约4,728万元,其中应收账款减值损失约4,359万元,将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5万元;2021年公司成本、费用增加,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机票价格上涨增加差旅成本,导致本期差旅费同比增加50.86%至1.08亿元;另一方面,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方案增加股份支付费用及增设分支机构,管理费用同比增加59.31%至0.9亿元。3)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减少16%。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0.62亿元,同比减少16%,主要系业务规模扩大、员工人数增加导致职工薪酬等支出增加所致。 2022年一季度业绩同比下降,主要系公司主动减少风险客户、疫情及股权支付费用影响;费用投入增加助力长期发展。2022Q1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减少约23%/917%至0.76/-0.24亿元,业绩同比下降主要系公司主动减少资金链风险较高客户的业务合作,产值下降,各地疫情管制隔离下人工成本上升所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同比下滑18.5pct/29.8pct 至3.5%/-32.3%;销售费用同比增长87.18%至915.1万元,主要系公司进一步扩展营销分支机构和团队,增加营销资源投入所致;2022Q1公司实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0.74亿元,同比减少166.9%。 产品品类不断创新、客户结构不断优化,加大拓展全国性布局,公司优势持续凸显。1)公司在产品品类上不断创新,截至目前已迭代研发出产品3.0体系,推出近40余项细分产品。2021年,公司地下专项评估、预交付评估、设计评估、线上评估(智慧工地)、VCM 业务部、水务评估等非传统评估产品实现收入9,175.90万元,同比增速48.13%,其中消防技术服务、交通工程安全服务、TIS 业务等领域实现了突破。2)公司先后成立武汉瑞云捷子公司以及北京、上海办事处,初步形成了以珠三角为业务运营中心,长三角、华中、华北区域业务协同发展的全国性布局。3)公司已逐步由单一依靠房地产客户市场发展为房地产客户、政府类、自持物业客户等在内的多元化客户结构。截至2021年末,公司持续保持与稳健发展的优质国企、央企类的业务合作;政府类客户的全国性拓展成果突显,业务范围已覆盖全国20个省及自治区市,与130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合作。4)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建立了细分行业最全案例库与数据库。经过长期的项目积累,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500多个城市、500多家政府、地产及自持物业客户,包含超30万标段次的工程评估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及数百个驻场及咨询项目经验的“瑞捷数据库”,其中囊括了22个大类,600多个工程技术管理文件包。 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彰显未来增长信心。2021年7月,公司激励方案出台,拟授予的股票数量为268.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激励对象合计125人,涵盖在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骨干人员。根据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设定,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增速目标分别不低于35%、35%、35%,归母净利润目标分别不低于35%、30%、30%。此次激励计划充分彰显了公司对其长期发展及业绩增长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公司提升积极性,聚焦未来发展战略方向。 投资建议:业绩短期承压,公司第三方评估咨询业务的开拓者,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亿元,2.5亿元,3.4亿元,同比增长43%,46%,37%,对应PE 市盈率分别为15、 10、7倍。未来公司将完善重点地区区域化布局;同时通过信息化加持、大数据赋能,不断丰富产品库;设立较高的股权激励目标。 风险提示:房地产市场需求下降或公建市场扩容不及预期风险,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放缓风险,应收款项产生坏账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长海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4-29 16.30 -- -- 17.90 9.82%
20.00 22.70%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2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7.54亿元,同比增长36.05%。 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115.00%。扣非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79.90%。对此点评如下:高增态势延续,一季度业绩同环比均保持增长。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4亿元,同比增长36.05%,环比上年四季度增长12.02%。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115.00%,环比增长50.44%。扣非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79.90%,环比增长44.21%。费用率方面,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12%,同比下降2.05pct;管理费用率为3.38%,同比下降0.65pct;财务费用率为1.20%,同比增长1.71pct;研发费用率为3.98%,同比下降0.03pct。毛利率方面,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8.81%,同比增长5.77pct。 行业维持高景气,2021年业绩同比高增111%。1)公司业绩增速略高于行业增速。在汽车、电子、风电及出口等重点领域需求轮番拉动下,行业全年保持高景气发展态势。2021年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44亿元,同比增长21.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5.5%,达到创纪录的231.4亿元,规模以上玻纤及制品企业整体工业销售利润率为18.6%。2)产品价格增速快于销量增速,毛利率/净利率同增5.3pct/9.6pct 至33.7%/22.8%。分产品看,公司玻纤及制品、树脂收入达17.22/6.82亿元,同比+29.38%/+11.80%;毛利率分别达40.85%/17.12%,同比+9.72pct/-5.83pct;其中玻纤及制品全年销量、均价分别达20.41万吨、8437元/吨,同比分别增长4.02%、24.38%。3)经营质量向好,经营活动净流量同比增长3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37.99%至5.98亿元,主要是销售收入的增加所致。 新建制造基地+项目技改,持续助力产能提升。2021年5月,公司发布公告,拟投资63.47亿元建设6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本项目建设四条年产15万吨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分两期实施,每期两条,项目总建设期为54个月。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平均销售收入38.34亿元,年平均净利润约15.34亿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8.57%,投资回收期为6.43年。2022年4月,公司全资子公司天马集团为了进一步扩充产能,优化和提升产品性能,完善公司产业链布局,拟投资5.99亿元将原有的一条年产3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该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8万吨高端高性能玻璃纤维及高性能特种织物的生产能力。项目建成后,公司的现有产能将得到进一步扩充、中高端市场占有率将会提升。公司有序推进各项目的建设,产能稳步提升,为未来业绩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投资建议:业绩增长动能充足,延续高增态势,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7.4、8.7、10亿元,同比增长30%、17%、15%,对应估值8、7、6倍。公司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玻纤纱-玻纤制品-树脂-玻纤复合材料产业链。公司短切毡、湿法毡等玻纤制品行业地位强,制定了产品高端化的发展战略。公司玻纤纱、玻纤制品产能持续投放,中长期产能储备超95万吨,成为未来业绩的驱动力。 风险提示:玻纤价格低于预期;化工产品价格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升;在建拟建产能项目进度低于预期等。
王力安防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4-26 9.74 -- -- 9.68 -1.22%
11.30 16.02%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1年年报,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12%至26.4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2.64%至1.38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44.10%至1.26亿元。对此点评如下: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折旧增加等因素影响,净利润有所下降,营业收入同比长增长25.12%。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45亿元,同比增长25.12%;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下降42.64%;扣非净利润1.26亿元,同比下降44.10%。净利润下降的原因主要有:①公司销售收入较上年增长25.12%,但受到钢材采购单价上涨影响,公司单位成本上涨,毛利率下降7.39个百分点,收入的上涨并未带来利润的上升;②公司长恬厂区在3月转固,但老厂仍旧租赁使用,长恬厂区折旧的增加导致利润减少;③公司进行了一定的调薪,费用中的职工薪酬有一定的增加,同时公司加大了业务宣传投入,致使公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有一定程度的上升。1)Q4业绩承压。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8亿元,同比增长15.53%;归母净利润亏损1082.27万元,同比下降111.63%;扣非净利润亏损1622.42万元,同比下降118.56%。2)各业务板块营业成本增速均高于营业收入增速。2021年,钢质安全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16%至18.51亿元,其它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14%至5.37亿元,智能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44%至1.62亿元。钢质安全门/其它门/智能锁营业成本同比增速分别为32.45%/54.79%/59.01%。3))钢约材采购均价同比上涨约40%,降毛利率同比下降7.39pct。2020年度公司钢材采购均价约4500元/吨,2021年度钢材采购均价约为6300元/吨,增长幅度约40%,导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7.39pct至24.45%,其中钢质安全门/其它门/智能锁毛利率分别下降8.87/4.56/1.01pct。4))各产品销量保持增长。2021年钢质安全门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分别为154.90/178.09/7.84万樘,同比变动+3.70%/+10.70%/+5.74%;其他门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分别为23.28/39.56/1.48万樘,同比变动-6.06%/+47.79%/+5.53%;智能锁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分别为15.35/21.16/4.50万把,同比变动+137.20%/+29.60%/+110.09%。5))经营性现金流有所下降。受税费增加、工程客户回款周期较长、员工调薪等因素影响,202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129.34%至-1.04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4.27亿元,系固定资产投入增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7.13亿元,系公司上市收到募集资金所致。 三种销售模式齐发力,支撑业绩增长。公司销售模式主要分为3种,分别为经销商渠道、工程渠道(B端)、电商渠道,其中经销商渠道分为经销商零售渠道(C端)和经销商工程渠道(B端)。1))经销商渠道::2021年经销商新增449家,置换271家。公司通过经销商渠道实现营业收入13.31亿元元,同比增长14.8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2.19%。2)工程渠道。2021年工程渠道实现营业收入11.81亿元,同比增长35.74%,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6.33%。 3)电商渠道::2021年电商渠道收入增长迅速,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765.42万元,同比增长54.38%,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48%。公司持续在天猫、抖音、京东、小红书等平台上多方式全方位进行推广种草,提升品牌热度。 投资设立多家子公司,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2021年公司共投资设立了三家子公司。2021年9月,公司基于战略落地和拓展整屋定制家居业务需要,投资3500万元设立控股子公司上海王力家居有限公司。2021年11月,公司又分别投资500万元、6588.18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王力安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松滋市能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完善公司研发网络布局、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发展建筑石料开发加工产业奠定基础。2021年12月,能靓新材料因经营发展需要,拟引进新股东能诚集团和松滋松宁新材料,进行增资扩股,增资金额为6329.82万元。其中松滋松宁新材料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能诚集团系公司关联方,本次交易完成后,王力安防对能靓新材料的控股比例由100%下降至51%。截至2021年底,增资事宜尚未办理完成。 投资建议:收入较快增长,钢价上涨及折旧增加影响利润释放,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2.1、2.8、3.7亿元,同比增长53%、34%、33%,对应PE估值21、16、12倍。公司销售体系覆盖全国,工程、经销双轮驱动;公司工程渠道、经销商渠道、电商渠道收入保持增长。公司在建产能储备充足,打造智慧工厂。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需求低于预计风险;房地产调控风险;在建工程投产进度低于预期等。
玉马遮阳 基础化工业 2022-04-25 13.15 -- -- 24.95 4.44%
13.73 4.41%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1年年报,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16%至5.2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87%至1.40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9.55%至1.35亿元;2022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64%至1.1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77%至2693.43万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9.49%至2684.37万元。对此点评如下:业绩稳健增长,全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5.16%、29.87%。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16%至5.2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87%至1.40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9.55%至1.35亿元。1)Q4营业收入同比上升,净利润略有下滑。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14.87%;归母净利润3348.96万元,同比下降4.21%;扣非净利润3165.30万元。2)各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增长较好。分产品来看,遮光面料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34.42%;可调光面料实现营业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45.16%;阳光面料实现营业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29.82%。分地区来看,港澳台及国外实现营业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38.05%;国内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28.74%。3)毛利率同比下降3.01pct 至43.57%。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聚酯纤维、水性丙烯酸乳液和PVC,2021年受宏观经济及供需情况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在此背景下,公司适时进行原材料储备,同时在2021年10月、11月分别对国内、国际销售产品进行了提价,提价幅度约在3%-5%之间,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原材料上涨的影响。2021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3.01pct 至43.57%,其中遮光面料/可调光面料/阳光面料的毛利率分别同比下降2.08/0.97/5.09pct。4)销售量同比增长37.43%。2021年公司遮阳面料销售量为4499.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43%,主要系本期疫情影响减弱,下游需求增长,订单稳定增长,导致生产量、销售量持续增加。遮阳面料生产量和库存量分别同比增长37.81%、8.09%。5)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3.18%,同比下降0.03pct;管理费用率为5.67%,同比下降0.45pct;研发费用率为3.35%,同比增长0.21pct;财务费用率为-0.60%,同比下降3.38pct,主要受汇率影响汇兑损益的变化及利息收入的增加影响。 订单充足但发货放缓,一季度业绩增速放缓,净利润同比下降。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9.64%,主要系公司产销规模及产品销售结构变化影响收入增加,同时受疫情、俄乌战争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汇率波动、发货放缓,从而影响收入同比增速放缓。归母净利润2693.43万元,同比下降12.77%,主要系销售结构变化、原材料成本及能耗成本上升所致;扣非净利润2684.37万元,同比下降9.49%。费用率方面,一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增长0.10pct 至3.24%,管理费用率同比增长0.30pct 至5.59%,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2.22pct 至4.69%,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1.54pct 至-1.53%。 财务费用和去年同期相比由正转负,主要系汇率变化及利息收入增加所致。 现金流方面,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31.89%至1127.92万元,主要系公司订单充足,客户需求旺盛,相应在制品、产成品及职工薪酬等生产投入增加所致,但受疫情、国外俄乌战争及地缘政治影响发货放缓。 持续投入研发,生产管理体系成熟稳定。2019年到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233.05、1207.46、1744.97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21%、3.14%、3.35%。2022年一季度,研发投入为535.28万元,同比增长108.18%,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4.69%。公司持续投入研发费用,技术研发能力得到广泛认可。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建立了成熟稳定的生产管理体系,具有较强的质量控制优势。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出台,助力公司未来发展。2021年10月,住建部发布公告,批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为国家标准,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根据规范内容:“夏热冬暖、夏热冬冷地区,甲类公共建筑南、东、西向外窗和透光幕墙应采取遮阳措施;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的东、西向外窗的建筑遮阳系数应不大于0.8。”从上述文件来看,建筑遮阳已成为建筑节能的一项主要措施,功能性遮阳材料在上述文件的推动下市占率有望得到显著提升。公司作为我国功能性遮阳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种类丰富,规范的出台将对公司的销售产生积极作用。 投资建议:21年量价齐升驱动收入稳增,一季度发货放缓,维持增持评级。 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7、2.2、2.7亿元,同比增长23%、25%、24%,对应PE 估值18、14、11倍。功能性遮阳产品具备性能、成本、使用优势,逐步替代传统布艺窗帘。行业有望维持较快增长,目前集中度较低。公司成长性和盈利能力领先同行。持续投入研发,生产管理体系成熟稳定。募投项目扩张规模,提高效率。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国际、国内需求降低;海外贸易争端等。
东南网架 钢铁行业 2022-04-22 8.86 -- -- 9.31 3.79%
9.68 9.26%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22年一季度经营数据,一季度建筑业务新签合同及中标项目总额106.83亿元,同比增长32.65%;化纤业务中POY/FDY/切片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33/1.43/0.47亿元。对此点评如下:一季度新签合同及中标项目总额同比增长32.65%至106.83亿元。化纤业务中POY/FDY/切片单位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11%/15.28%/24.31%。2022年一季度,公司(包括控股子公司)共新签建筑业务合同27项,累计合同金额为31.30亿元,同比增长64.61%。此外,截至3月末,公司已中标尚未签订合同的订单共计31项,合计金额为75.54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合同以及中标项目总计金额为人民币106.83亿元,同比增长32.65%,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10.52pct,比去年全年高出3.67pct。化纤业务方面,2022年一季度POY/FDY/切片的生产量为8.13/2.03/0.70万吨,同比变动为+25.08%/+19.41%/+4.48%;销售量为6.45/1.91/0.77万吨,同比变动为-26.12%/-4.50%/-38.89%;营业收入为4.33/1.43/0.47亿元,同比变动-10.52%/+10.10%/-24.03%。由此可以测算出,2022年一季度POY/FDY/切片的单位销售收入为6717.82/7466.80/6087.55元/吨,同比变动+21.11%/+15.28%/+24.31%。一季度公司化纤业务各产品生产量上升,销售量有所下滑,单位产品销售收入提升明显。 2021年业绩高增84%,毛利率同比增长。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87亿元,同比增长21.94%;归母净利润4.93亿元,同比增长82.00%;扣非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95.38%。分业务来看,2021年工程总承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64亿元,同比增长177.52%;钢结构分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0.60亿元,同比增长0.36%;化纤板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86亿元,同比增长51.17%。毛利率方面,在原材料价格高位的情况下,公司建筑业务毛利率仍处于较好水平。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3.26%,同比增长1.65pct。其中工程总承包业务毛利率为14.67%,同比增长1.50pct;钢结构分包业务毛利率为15.27%,同比下降0.20pct。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迎合绿色发展大势。公司积极与上下游企业及各地工程咨询、建筑设计及地方政府等建立合作,合力打造区域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产业集群。目前公司已与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0余家公司联合进行协同创新研究。 另外,公司还联合8家企业建立产业联盟,设立装配式试验基地,共同推进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项目并积极推动在政府投资项目及大型公建、学校、医院等项目率先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合力打造本地装配式钢结构示范工程和产业化集群。公司聚焦差异化发展,打造“装配式+”模式。公司坚持“EPC 总承包+1号工程”双引擎驱动的市场定位,坚定不移地实施“十大营销”战略,积极推进“装配式+EPC、装配式+BIM、装配式+AI、装配式+BIPV”融合发展。 投资建议:新签订单金额快速增长,化纤产品单位销售收入同比提升,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6.6、8.8、11.5亿元,同比增长33%、34%、31%,对应PE 估值19、15、11倍。公司综合实力强劲,订单获取能力持续增强,钢结构业务历史成长性好,化纤业务增长迅猛。建筑光伏前景广阔,未来发展向好。 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或超预期上升;EPC 业务回款不及预期;BIPV 业务推进不及预期;化纤高景气回落。
东南网架 钢铁行业 2022-04-14 10.13 -- -- 9.80 -4.39%
9.68 -4.44%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1年年报,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94%至112.8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2.00%至4.93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95.38%至4.7亿元。对此点评如下:毛利率上升,增全年净利润高增82%至4.93亿元。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94%至112.8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2.00%至4.93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95.38%至4.7亿元。受到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信用减值损失等影响,公司四季度业绩有所承压,实现营业收入29.30亿元,同比增长8.21%;归母净利润-3086.81万元,同比增长14.58%;扣非净利润-3957.90万元,同比增长15.97%。1)原材料价格高位的情况下,建筑业务毛利率仍处于较好水平。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3.26%,同比增长1.65pct。其中工程总承包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1.50pct至14.67%;钢结构分包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0.20pct至15.27%;受益于化纤价格高位运行,四季度公司化纤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9.02pct至6.37%。2)各业务数据。2021年工程总承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64亿元,同比增长177.52%;钢结构板块:公司订单获取能力持续增强,2021年累计新签及中标合同同比增加28.98%至185.88亿元。此外,面对原材料上涨的情况,公司通过与重要原材料供应商长期构建的战略合作及集中采购来最大降低原材料上涨的影响,2021年钢结构分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0.60亿元,同比增长0.36%;化纤板块:上半年受下游纺织需求增长、东南亚订单回流等因素支撑,涤纶长丝销售价格持续上涨,公司涤纶长丝主要产品量价齐升。下半年由于双控限产和疫情等因素影响,景气度有所下滑。2021年化纤板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86亿元,同比增长51.17%。3))各费用情况。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2.07%至4.03亿元,正在进行的主要研发项目有13项。期间费用方面,2021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68%至3541.65万元;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1.29%至2.73亿元;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4.15%至8879.05万元。 订单获取能力持续增强,2021年公司累计新签及中标合同同比增加28.98%至至185.88亿元,为全年营业收入的1.65倍。2021年公司(包括控股子公司)共新签合同15项,累计合同金额为142.10亿元,同比增长26.68%。其中,9-12月份新签合同58项,累计合同金额为39.43亿元。此外,截至2021年12月末,公司已中标尚未签订合同的订单共计35项,合计金额为43.77亿元。产销方面,2021年公司建筑钢结构生产量和销售量分别为60.84、59.82万吨,同比增长26.51%、21.96%;化纤生产量和销售量分别为45.26、48.44万吨,同比增长-0.96%、18.20%。 非公开发行股票获批,助力未来业绩增长。公司于2020年7月21日披露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此次再融资募集资金12亿元用于杭州湾智慧谷二期项目EPC工程总承包、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120急救指挥中心)迁建工程EPC总承包及补充流动资金。2021年11月12日,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核准批复,本次募集资金将有利保障上述项目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提升公司“装配式+EPC”业务模式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巩固公司的竞争优势,为公司未来业务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投资建议:增毛利率同比增长,全年业绩高增84%,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6.6、8.8、11.5亿元,同比增长33%、34%、31%,对应PE估值19、15、11倍。公司综合实力强劲,订单获取能力持续增强,钢结构业务历史成长性好,化纤业务增长迅猛。建筑光伏前景广阔,未来发展向好。 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或超预期上升;EPC业务回款不及预期;BIPV业务推进不及预期;化纤高景气回落。
东方雨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4-14 45.20 -- -- 47.84 5.14%
52.46 16.06%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1年年报,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96%至319.3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07%至42.05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5.10%至38.67亿元。对此点评如下:公司全年业绩向好,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96%至319.34亿元,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归母净利润增速略低于营收增速,同比增长24.07%。单四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01%、21.32%。由于公司各项业务拓展顺利,主要产品销量增加,材料销售业务和施工服务业务规模均有所增长,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96%至319.3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07%至42.05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5.10%至38.67亿元。1)Q4业绩。 公司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2.52亿元,同比增长37.01%;归母净利润15.27亿元,同比增长21.32%;扣非净利润13.99亿元,同比增长32.23%。2)毛利率。2021年,受到以沥青为代表的部分原材料价格持续上行影响,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6.51pct 至30.53%,其中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施工毛利率分别同比下降8.10pct、7.06pct、0.10pct。3)分产品数据。2021年防水卷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6.67亿元,同比增长39.47%;防水涂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8.20亿元,同比增长63.30%;防水施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0.28亿元,同比增长21.92%。4)现金流。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4.12%至41.15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减少224.05%至-56.51亿元,主要原因是本期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420.04%至107.99亿元,主要原因系本期公司收到定向增发资金所致。5)期间费用。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4.06%至22.18亿元,主要系职工薪酬、广告宣传费和促销费增加所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0.46%至16.45亿元,主要系职工薪酬,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差旅费等增加所致;财务费用同比减少38.97%至2.32亿元,主要系利息费用减少和利息收入增加所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0.63%至5.59亿元。 公司通过上调产品价格、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合理安排采购计划等措施降低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沥青、聚醚、聚酯胎基、扩链剂、乳液、MDI 和SBS 改性剂等。其中,沥青为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之一,2021年以沥青为代表的部分原材料价格持续上行,给公司毛利率造成了一定影响。基于此背景,公司决定自2022年3月16日起对公司部分主营产品价格进行调整,其中沥青卷材上调15%-20%,高分子卷材上调约10%,聚氨酯涂料上调约20%,水性涂料上调约20%,沥青涂料上调约20%。此外,公司利用规模经营优势与上游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确保公司能长期稳定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得主要原材料。采购部门通过精准把握市场动向,合理安排重点物资的采购时间和计划,各部门高效协作,通过技术进步、主要原材料的集采优势、提升议价能力、规模效益等举措有效控制成本,公司亦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及行业市场等情况适当采取淡季采购和择机采购等策略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 多区域发力,公司持续优化产能布局。公司在华北、华东、东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等地区均已建立生产物流研发基地,产能分布广泛合理。分区域看,报告期内公司咸阳生产基地第四条卷材生产线带料试机成功,广州生产基地高分子防水卷材及瓷砖胶双车间投产成功,海南洋浦生产基地水性涂料车间顺利投产,濮阳生产基地沥青涂料生产线BH2和AWR101试机成功,保定生产基地年产十万吨腻子粉生产线试产成功,上海生产基地石膏生产线投产试机成功,南昌生产基地砂浆车间试产成功,为西北、华南、华北、华东等地不同的产品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投资建议:业绩高质量增长,涨价对冲原材料价格波动,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53、69、88亿元,同比增长27%、30%、28%,对应PE 估值22、17、13倍。防水建材行业是稳定增长的建材细分领域,目前形成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公司竞争优势凸显,积极拓展防水、非防水业务。 风险提示:防水建材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或超预期上升;新业务拓展速度低于预期;现金流回款情况恶化等。
凯盛新能 基础化工业 2022-04-07 21.75 -- -- 23.48 7.95%
28.17 29.52%
详细
1、公司介绍:专注光伏领域,玻璃研制领先企业。公司精研浮法玻璃二十余年,依托股东中国建材集团,公司业内地位突出,拥有玻璃生产核心技术。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达到36.06亿元,同比增加6.64%;归母净利润达到2.65亿元,同比下降29%。公司业绩增速下滑主要系光伏玻璃均价有所下降,原、燃材料价格上涨带动成本上涨所致。光电玻璃为公司营收主要来源,2021年占营业收入的76%;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6.91pct至24.08%。 2、光伏玻璃行业分析:乘光伏东风,行业规模发展迅速行业现状:产品大尺寸+轻薄化,压延、浮法为主流工艺。光伏电池前盖板呈现轻薄化趋势,目前市场中主流光伏电池前盖板玻璃厚度分为3.2mm、2.8mm和小于等于2.5mm几种规格,小于等于2.5mm厚度的盖板主要应用于双玻组件。受电池硅片尺寸的影响,大尺寸光伏玻璃渗透率逐渐提升。 光伏玻璃需求旺盛,行业规模稳步增长。2020年全国光伏玻璃销售规模超过1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需求方面,双面组件的渗透以及背板材料的选择拉动光伏玻璃需求。国内外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大也带动了光伏玻璃的需求,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数据,“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光伏装机或将超过75GW。根据CPIA预测的新增光伏装机量的乐观和保守的中值测算,国内市场光伏玻璃需求量保持上升趋势,预计2025年时光伏玻璃需求将超过670万吨,需求驱动主要来自光伏装机量增加和双面组件不断渗透。 政策导向明确,行业未来清晰。2018年我国开始逐步降低光伏行业补贴力度,旨在推动光伏行业市场化进程,其影响传导至产业链上游。随着补贴力度降低,光伏玻璃行业将迎来高度市场化的竞争,规模小、盈利能力较弱的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 双龙头二超多强,行业具有多重壁垒。光伏玻璃行业呈现以信义光能、福莱特为首的双龙头格局。光伏玻璃行业具有技术、认证、客户资源和规模等多重壁垒。3、公司经营分析:深耕新能源赛道,产能释放有望助份额提升。 经营优势凸显,公司前景可期。1)背靠中国建材,股东助力公司发展。 通过与中建材签订合作协议和依托平台采购,公司具有一定原材料采购优势。科研方面集团对公司亦有支持,旗下负责玻璃科研的蚌埠玻璃研究院有多项专利与公司共享。2)立足华东,公司彰显区位优势。公司负责生产业务的三家新能源公司均位于华东地区,有利于公司从运输端控制成本。公司旗下三家新能源子公司分别位于安徽合肥、安徽桐城和江苏宜兴。 我国排名靠前的15家光伏组件企业中,有超过半数分布在浙江、安徽等华东地区。从发展下游客户来看,由于玻璃、组件共同验证等因素,光伏玻璃行业具有客户资源壁垒,组件商在选择玻璃供应商之后一般不会轻易更换。3)重视研发,公司原片成品一体化生产。公司目前主流产品为双玻组件用2.0mm超薄光伏玻璃,很好的把握了市场的动向。公司拥有生产玻璃原片及深加工的能力,毛利率水平领先于可比公司,仅次于福莱特。 4)剥离信息显示业务,人效逐年提升。公司于2021年着手剥离信息显示业务,开始专注于新能源赛道。2015、2018年公司先后完成两次重大资产重组后人均盈利效率显著提升,2020年人均盈利较2019年增长逾390%;2021年由于人员扩充,人均产出有所下滑。 加大资金投入,公司产能迎来释放。公司产能储备充足,目前产能约为2000t/d,在建拟建项目达产后预计2023年底产能将达到约6900t/d。假设公司2024年之前无其他产能扩充计划且扩产项目顺利落地,2020-2024年5年产能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5%。公司光伏玻璃单位成本从2019年的18.6元下降至2021年的16.1元,未来有望继续下降。 光热玻璃投产,公司初探蓝海市场。作为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另一种方式,光热发电市场起步较晚,但装机量增长速度喜人。公司旗下濮阳新能源具备光热玻璃的研发和生产能力,400t/d超白光热玻璃生产线于2020年正式投入生产。 4、盈利预测与估值水平:首次给予增持评级。洛阳玻璃估值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4.0、4.8、6.7亿元,同比增长51%、21%、39%,对应PE估值36、30、21倍。光伏玻璃行业规模稳步增长,公司背靠中国建材、凯盛集团,拥有玻璃生产核心技术;重视研发,产品结构优势明显;剥离信息显示业务聚焦主业,公司产能迎来释放期;光热玻璃投产,初探蓝海市场。 5、风险提示:光伏玻璃价格或出现超预期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或超预期;下游需求或低于预期;环保政策或出现反复;行业竞争加剧等。
鸿路钢构 钢铁行业 2022-04-01 33.15 -- -- 34.27 3.38%
35.35 6.64%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1年年报,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08%至195.1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93%至11.50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1.04%至8.57亿元。对此点评如下:公司2021年业绩增长迅猛,营业收入、归母净利率同比增长45%、44%,单四季度营收增幅高达56%。1)业绩概况:由于新建生产基地产能逐步释放以及生产和管理效率的提高,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08%至195.1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93%至11.50亿元。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37亿元,同比增长55.73%;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9.80%;扣非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降0.28%。四季度业绩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带来的毛利率、净利润率下滑。2)收入结构:分产品来看,2021年轻钢结构实现营业收入45.57亿元,同比增长23.35%;重钢结构实现营业收入79.07亿元,同比增长40.52%;桥梁钢结构实现营业收入11.24亿元,同比增长5.76%;空间钢结构实现营业收入17.52亿元,同比增长8.98%;装配式建筑实现营业收入33.57亿元,同比增长17.20%。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从13.6%下降到12.6%。3)研发投入:2021年,公司继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51.66%至5.83亿元,公司引进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自动翻转机、全自动双弧双丝埋弧焊生产线、全自动剪切配送生产线、镀锌生产线等设备及相关工艺技术,加快了对钢结构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并成功研发了国内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方管柱生产线、十字柱生产线等智能制造设备。4)采购金额较大,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2.0亿元,主要由于采购金额较大,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分别同比增长33%、35%。2021年公司收现比从105%下降到98%。 产能提升增强大订单履约能力,2021新签合同约228.32亿元,同比增长31.46%。公司致力于产能建设,自201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生产基地,截至2021年底产能已达到约420余万吨。2021年公司钢结构生产量为338.67万吨,同比增长35.15%,其中第四季度钢结构产品产量约96.17万吨。持续扩张的产能为公司订单履约能力提供了保障,2021年公司累计新签合同约228.32亿元,同比增长31.46%。其中第四季度新签合同约55.18亿元,同比增长15.25%。合同金额达到1亿元以上或钢结构加工量1万吨以上的订单就有10个。此外,2022年3月18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涡阳鸿路近日收到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关于韩国电力电池项目钢构件材料购销合同,钢结构制作暂估量为9.21万吨,暂估价为6.43亿元。 产能逐步增长,争取2022年末达到500万吨的产能目标。2021年1月-12月钢结构产品产量约338.67万吨,较2020年同期增长35.15%。2021年年末产能已达到约420余万吨。 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彰显未来发展信心。2022年1月25日,公司披露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筹集资金总额上限为2.36亿元,持有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520万股,股份比例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98%。 本次计划参加的员工总人数不超过100人,具体参加人数根据员工实际缴款情况确定,其中参加本计划的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共计10人,其他员工不超过90人。本计划推出后,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 投资建议:订单、产能快速增长,高钢价下业绩高增44%,维持增持评级。 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4、17、20亿元,同比增长25%、20%、17%,对应PE估值18、15、13倍。公司立足采购、管理、成本管控、研发等优势,打造钢结构制造为主的发展战略。采用合理毛利率定价机制,控制钢材涨价风险。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用工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新签订单或订单完成情况不及预期;政策不及预期;全国布点生产基地风险等。
紫江企业 基础化工业 2022-03-31 5.41 -- -- 5.52 2.03%
6.67 23.29%
详细
1、公司简介:包装业务为核心,多产业布局。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公司形成了以包装业务为核心,快速消费品商贸业务、进出口贸易业务、房地产业务和创投业务为辅的产业布局。公司控股股东为紫江集团,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沈雯先生。 2、传统包装主业:巩固优势,稳健发展公司传统包装业务发展稳定,毛利率随原材料价格而有所波动。公司包装业务领域广泛,包括PET瓶及瓶坯与饮料OEM;瓶盖标签、纸包装印刷、薄膜等。2021年,公司传统包装业务收入达到67.4亿元,同比上升19%。 2021年,公司包装业务毛利率达到23.6%,历史毛利率随原材料价格波动而有所变化。 各细分领域行业地位巩固,与国际知名品牌多年合作。公司PET瓶及瓶坯业务主要是为饮料提供配套包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是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统一企业、达能等公司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皇冠盖主要使用于玻璃瓶装的酒业与饮料业,其中以啤酒业为主,约占全部使用量的90%。 公司为国内最大的皇冠盖供应商,2021年销量达到200亿只。公司彩色纸包装印刷分为纸包装印刷和塑料包装印刷,其中纸包装印刷主要客户为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大型连锁快餐企业,塑料包装印刷客户主要为联合利华、雀巢等快消品国际公司。 3、铝塑膜业务:业绩领先,产能储备充足软包电池渗透率有望提升,国内铝塑膜产业机遇来临。铝塑膜作为锂离子电池外包装材料,取代传统的钢壳包装,主要用于3C电池和动力电池等领域。铝塑膜从结构上主要分为三层:外层(尼龙,尼龙&PET)/铝箔/热封层(CPP),目前市面上3C端铝塑膜厚度主要为71um、87um、113um;动力市场主要为152um。软包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技术中一种,由于包装轻型化,目前在3C市场已经超过80%的市场占有率。在动力市场,也凭借安全和能量密度优势,越来被下游电池厂所重视。软包动力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能的重要优势,符合动力电池的技术发展方向。软包电池占比目前虽小但却是海外车企主流选择,未来渗透率有望提升。2020年国产铝塑膜占全球市场份额30%,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国产铝塑膜较日韩产品具备价格优势。 紫江新材料历史增速较快,产能储备充足。2021年,公司控股58.94%股权的紫江新材料实现铝塑膜销量2216.8万平米,较2020年增长48.8%,其中动力储能软包锂电池用铝塑膜销量占比达到55%。随着紫江动力铝塑膜在关键性能上的再升级,为下一步全面切入乘用车市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紫江新材料2021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达到36649、6625万元,保持较快增长。马鞍山、上海紫竹项目有序推进,铝塑膜产能持续扩张。 紫江新材料计划分拆上市,公司实现业务聚焦。 紫江新材料铝塑膜收入规模较大,净利润率可比公司中领先。2020年,紫江企业、新纶新材、明冠新材、道明光学、璞泰来的铝塑膜收入分别为2.3、3.9、0.5、0.4、0.9亿元;2021年上半年,紫江企业、新纶新材、明冠新材、道明光学、璞泰来的铝塑膜收入分别为1.9、3.5、0.4、0.2、0.6亿元。公司收入体量在国内同行中领先。紫江企业、新纶新材、明冠新材旗下的铝塑膜业务平台分别为紫江新材料、新纶新能源材料、明冠锂膜技术,2020年这三家子公司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9%、-10%、1%;2021年上半年,这三家公司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7%、12%、-2%,紫江新材料净利润率在可比公司中保持较为领先水平。 4、投资建议:包装主业稳健发展,铝塑膜业务前景向好,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6.6、8.5、10.6亿元,同比增长20%、27%、26%,对应PE估值14、11、9倍。公司传统板块业务各细分领域行业地位巩固,与国际知名品牌多年合作。软包电池渗透率有望提升,国内铝塑膜产业机遇来临。公司铝塑膜业务历史增速较快,产能储备充足。相比于国内竞争对手,紫江新材料铝塑膜收入规模较大,净利润率业内领先。 5、风险提示:传统包装业务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超预期上升;铝塑膜下游需求低于预期;铝塑膜在建产能投放进度低于预期;铝塑膜产品价格超预期下降等
万年青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3-29 11.16 -- -- 13.94 16.26%
12.97 16.22%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 2021年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 145.12亿元,同比增长 15.83%; 归母净利润 15.93亿元,同比增长 7.61%,对此点评如下: 2021年公司水泥业务实现价增量稳,成本上升致业绩增速略低于收入增速,2022年一季度水泥价格保持韧性。1)单四季度收入高增 32%,全年价格增速快于销量增速。公司 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5.12/15.93亿元,同比增幅为 15.8%/7.6%。单四季度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为 48.8/4.6亿元,同比增幅为 32.2%/1.5%。公司全年实现水泥销量 2450万吨,同比增长2%;江西省全年水泥均价约 561元/吨,同比上升 14%,其中第四季度水泥均价受能耗双控、限电限产影响同比增长 39%,2022年年初至今仍有 14%的涨幅。成本方面,2021年秦皇岛港动力末煤(Q5500)均价同比上升 50%达 857元/吨。2022年以来随着发改委煤炭限价、3月起采暖需求下降,后续煤炭价格预计稳中有降。2)各项资产指标保持良好增长。2021年公司总资产 174.29亿元,较年初增长 15.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 74.26亿元,较年初增长 16.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 9.31元,较年初增长16.17%。 2022年 2月 16日,公司与吉安市青原区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利于激活国有资本市场竞争力,实现资源融合、优势互补。本次合作旨在利用公司的经营和技术优势,结合吉安市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围绕新型材料、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节能材料、矿山环保治理与开发、商砼、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领域拓展合作空间。 股权激励制定较高的收入增长目标,行权价格为 12.17元/份,接近当前股价水平。2022年 1月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本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总计 785万份,行权价格为 12.17元/份,涉及的标的股票种类为人民币A 股普通股,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的 0.98%。本次激励对象总人数为 244人,包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骨干人员等。本次计划的有效期自股票期权授予日起至所有股票期权行权或注销完毕之日止,最长不超过 60个月。 股票期权行权考核年度为 2023-2025年 3个会计年度,其中 2023~2025年的收入考核目标分别为:较 2021年收入的增长率不低于 20%、32%、45%;2023~2025年的净资产收益率目标分别为:不低于同行 75分位值、不低于同行 75分位值、位于同行前三;2023~2025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 30%。假设公司 2022年 3月初授予股票期权,则 2022年-2026年授予的股票期权成本摊销预计各计提624、749、503、251、35万元。 投资建议:全年收入同增 16%,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9、17.5、19.4亿元,同比增长 8%、10%、11%,对应 PE 市盈率 6、5、5倍。江西省龙头企业之一,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产能稳中有升,降本增效加强竞争力;公司毛利率、ROE 行业领先,股权激励制定较高的收入增长目标。 风险提示:煤价大幅提升、原材料价格上涨或超预期;地产开工数据偏弱、下游需求或低于预期;环保政策或出现反复;行业竞争加剧等
海顺新材 医药生物 2022-03-29 20.27 -- -- 20.37 0.49%
20.37 0.49%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1 年年报,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04%至8.57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9%至1.05 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45%至1.02 亿元。对此点评如下:净利润增速慢于收入增速,2021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04%至8.57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9%至1.05 亿元。单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5.57%。 2021 年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36 亿元,同比上升7.02%;归母净利润2566.31 万元,同比下降15.57%;扣非净利润2440.36 万元,同比下降21.02%。 1)收入结构。2021 年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实现营收7.63 亿元,同比增长17.44%,占总营收比重为89.06%。分产品来看,2021 年软包装产品实现营收6.16 亿元,同比增长17.15%;硬包装产品实现营收2.34 亿元,同比增长29.08%。分地区来看,2021 年国内销售收入7.95 亿元,同比增长20.28%;国外销售收入6197万元,同比增长17.11%。2)期间费用。2021 年公司销售费用为4256 万元,同比减少16.48%;管理费用为5930 万元,同比增长16.44%;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4.33%至227 万元,主要系上海海顺汇兑损益变动影响。2021 年公司研发投入较大,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5.33%至3288 万元。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6.33 亿元,用于铝塑膜项目及功能性聚烯烃膜材料项目等。2022 年3 月27 日,公司发布可转债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33 亿元,除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1.1 亿元外,其他资金将投入铝塑膜项目和功能性聚烯烃膜材料项目,项目计划投入金额分别为3.26、1.97 亿元。根据可转债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铝塑膜项目总投资额为4.64 亿元,差额部分由公司自筹,项目建设期为36 个月,项目达产后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为25.14%,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6.40 年,可年产1.2 亿平米高阻隔功能性铝塑膜。功能性聚烯烃膜材料项目总投资额为2.39 亿元,项目建设期为24 个月,项目达产后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为24.03%,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5.96 年,可年产3 万吨功能性聚烯烃膜材料。 公司立足原有医药包材生产技术,积极拓展新消费、新能源领域,包括奶酪棒包装、电子烟包装、锂电池软包装等。公司不断打破产品技术适用边界,利用多层共挤高阻隔技术、精密涂布技术、复合冷成型技术等,开发出高阻隔易剥离热塑成型片材、抗腐蚀锂电池铝塑膜等新产品,应用在新消费、新能源等领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公司充分利用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向上延伸到基膜材料端,向下拓展新的应用场景,进入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液体药品包装、高阻隔可回收利用包装、奶酪棒包装、电子烟包装、锂电池软包装等领域,以产品为基点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 投资建议:原材料价格上涨拖累净利率,发行可转债扩充产能,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42、1.80、2.25 亿元,同比增长36%、27%、25%,对应PE 估值31、25、20 倍。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关联审评等政策给医药包材行业带来新机遇。国内医药包材行业集中度较低,对比海外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司产品分为软包装、硬包装两大类,过去5 年收入复合增速19%。公司竞争优势包括:客户资源、研发创新、产品质量、团队及管理优势等。产能储备充足,南浔一期、二期投产释放产能增量。着力拓展新消费、新能源等包装领域,预计今年明年开始贡献收入。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超预期上升、新消费包材业务拓展低于预期、铝塑膜业务拓展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东方雨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3-17 38.96 -- -- 47.77 21.80%
48.09 23.43%
详细
事件:2022年3月13日晚,公司发布公告,将上调公司部分主营产品价格。 对此点评如下:基于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产品成本不断增加,同时结合市场需求情自况等因素,公司决定自2022年年3月月16日起对公司部分主营产品价格进行调整。预计调整幅度为:1)沥青卷材上调15%-20%;2)高分子卷材上调约10%;3)聚氨酯涂料上调约20%;4)水性涂料上调约20%;5)沥青涂料上调约20%。 公司将密切跟踪原材料价格走势及市场供需情况变化,及时做好产品的调价工作。本次调整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持续盈利能力,预计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迎合绿色发展浪潮,公司投拟投20亿元建设武汉绿色建材生产基地及湖北区域总部项目;携手晶澳科技设立合资公司,共推“BAPV”与“BIPV”光伏发电项目。2022年1月19日,公司与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政府签订《项目投资协议书》,拟投资20亿元在武汉市投资建设东方雨虹武汉绿色建材生产基地项目及湖北区域总部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平均每年产值约20亿元、销售额10亿元,年纳税预计1.3-1.5亿元。其中一期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约7亿元,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约10亿元,年税收贡献0.8-1.0亿元。2021年9月29日,公司与晶澳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光伏屋面一体化领域进一步深化业务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共同推动“BAPV”和“BIPV”光伏发电项目。为进一步加深合作的深度与广度,2022年1月27号,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雨虹修缮拟与晶澳科技全资子公司北京晶澳在天津市投资设立雨虹晶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公司与晶澳科技开展合作的实施主体之一。本次合作旨在抓住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相关政策引领下光伏新能源领域所带来的机遇,深度绑定并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资源,积极探索和实践各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实现双方市场销售渠道共享,共同推进光伏组件销售、TPO光伏一体化、既有建筑光伏防水改造、修缮领域的市场拓展等,对公司的业务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和积极影响。 止截止2021年年底,公司已完成8785。万元公司股份回购。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票,用于后期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用于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0亿元且不超过2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55.79元/股。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数量为223.91万股,最高成交价为41.20元/股,最低成交价为37.24元/股,成交总金额为8785万元。 投资建议:公司上调部分主营产品价格,盈利能力有望提升。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42、53、6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28%、29%,对应PE市盈率26、20、16倍。防水建材行业是稳定增长的建材细分领域,目前形成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公司竞争优势凸显,积极拓展防水、非防水业务。公司产品涨价推进,第四季度净利润率环比上升。 风险提示:防水建材需求低于预期;防水建材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或超预期上升;新业务拓展速度低于预期;现金流回款情况恶化等。
赛特新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3-01 29.11 -- -- 29.05 -0.21%
29.05 -0.2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度业绩快报,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37.79%至 7.1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1.37%至 1.13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27.47%至 9817.50万元。对此点评如下: 第四季度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 16%、-15%;原材料等价格较高,第四季度业绩出现下滑。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11亿元,同比增长 37.79%;实现归母净利润 1.13亿元,同比增长 21.37%;实现扣非净利润9817.50万元,同比增长 27.47%。年度业绩快报数据,对应 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6%至 1.7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5%至 1443万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 25%至 1298万元。公司产品中,出口占比较大,目前海运费维持高位;主要成本构成中,无碱短切纤维、天然气等价格较高。公司第四季度业绩同比出现下滑。 根据公司中报披露,各国重视冰箱能耗水平,大容量高端冰箱份额上升,真空绝热板渗透率有望上升。1)冰箱、冷柜能效水平广受世界各国重视。在欧洲,“能源效率第一”成为欧洲能源联盟战略首要原则,自 2021年 3月起,欧盟委员正式对家用冰箱冷柜实施新的能效标识方案,规定新能效标签等级只有A 到 G,原有最高等级产品(A+++)只能达到新能效等级 D,或者有极少的产品能够达到能效等级 C,同时 G 等级和 F 等级的冰箱冷柜将前后于 2021年4月 1日和 2024年 4月 1日起退出市场。中国作为冰箱冷柜的生产及消费大国,自 2016年 10月 1日起正式实施冰箱新版能效国家标准《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标准要求能效 1级产品耗电量比原能效 1级产品耗电量下降约 40%。2019年 6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提出到 2022年,制冷产品的市场能效水平提升 30%以上,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 20%。到 2030年,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 40%以上。此外,如日本通过节能领跑者制度推动冰箱冷柜节能标准的不断提升,韩国实施家电绿色管理规定以淘汰低能效家电,对耗电量大的家电型号征收个别所得税等。2)大容量高端冰箱份额上升:随着 8090后成为家庭消费决策主力,其储物数量和种类需求不断增加,冰箱企业因此加快产品结 构升级,大容量的高端冰箱正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市场份额。2021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500L+冰箱线上市场零售额份额同比提升 7.3个百分点至 35.8%,线下市场零售额份额同比提升 9.3个百分点至 53.7%。从价位段来看,10K+价格段冰箱产品零售额份额则同比提升 8.1个百分点至 26.0%。为满足日趋严格的能效要求并为消费者节约空间,通过使用真空绝热板能够实现更低能耗和更薄箱体,从而达到大而节能、增容积不增体积等使用需求。 投资建议:全年业绩较快增长,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15%,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 1.1、1.3、1.6亿元,同比增长 18%、14%、29%,对应 PE 估值 31、28、21倍。公司是真空绝热板龙头,技术实力强劲,募投项目扩充产能,产业链向上延伸。欧盟能效标准提升+高端冰箱占比增加,需求有望提升。新冠疫苗普及有望拉动医用保温箱的需求。真空玻璃研发进展顺利,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超预期上升;下游需求低于预期;募投项目产能释放进度低于预期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