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任春阳

华鑫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050521110006。曾就职于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5年证券行业经验,2021年11月加盟华鑫证券研究所,从事计算机与中小盘行业上市公司研究。...>>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14.29%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恒生电子 计算机行业 2023-04-04 53.84 -- -- 59.10 9.44%
58.93 9.45%
详细
恒生电子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5.02亿元,同比增长18.30%,实现归母净利润10.91亿元,同比下降25.4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40亿元,同比增长20.90%。 投资要点控本降费效果显现,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2年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速,公司积极洞察、把握和引导行业变革趋势,保持了业务持续增长。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5.02亿元,同比增长18.30%;实现归母净利润10.91亿元,同比下降25.45%,主要系资本市场波动,导致公司所持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2年为-1.66亿元,21年为4.1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40亿元,同比增长20.90%,主要系收入增速高于成本费用的增速。盈利能力方面,2022年公司毛利率73.56%(同比+0.56pct),净利率17.22%(同比-9.89pct)。费用方面,2022年公司实现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49%(同比-0.66pct)、49.47%(同比-1.85pct)、0.24%(+0.26pct),公司成本费用控制效果显现,其中财务费用率增加主要系公司本期汇兑损失及利息支出比上年同期增加所致。研发费用方面,2022年全年研发费用23.46亿元,同比增长9.68%,费用率为36.08%(同比-2.84pct),研发相关人员数量为7016人,占比52.07%,公司无论是研发人员数量还是研发费用投入均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金融IT龙头,受益于数字经济、金融信创、注册制等政策推动公司是国内金融IT龙头企业之一,聚焦金融行业,主要面向证券、期货、公募、信托、保险、私募、银行与产业、交易所以及新兴行业等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深耕行业28年,公司产品和技术领先、品牌影响力强、已连续15年入选FinTech100全球金融科技百强榜单,2022年排名第24位。公司营收从2013年的12.1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65.02亿元,CAGR为20.54%,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3.23亿元增长到10.91亿元,CAGR为14.48%,业绩稳定增长。展望未来,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升级、金融信创加速推进、全面实施注册制、个人养老金等政策推动下,金融IT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公司将充分受益。 AI赋能金融“数智化”,金融IT龙头未来可期数智化将是未来十年改变金融业格局的一股核心力量,科技成为数智化变革的驱动力量,带来场景、流程、管理以及生产力的重构。ChatGPT、AIGC、数字人等背后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科技变量。预计到2030年,整个金融行业将完成数智化升级。公司一直致力于围绕“数智化”战略,2016年即成立研究院布局AI技术,子公司恒生聚源已接入“文心一言”,未来计划在投研、投顾、营销、客服、运营、风控等全领域集成AI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全场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及服务,持续助力金融机构提升数智化发展水平,公司作为国内金融IT龙头,在未来数智化浪潮中未来可期。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18.26、22.08、27.11亿元,EPS分别为0.96、1.16、1.4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5、46、3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及执行力度低于预期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公司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等。
德宏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3-31 15.34 -- -- 16.58 8.08%
16.58 8.08%
详细
车用交流发电机领先供应商,积极切入储能赛道德宏股份自2001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车用交流发电机的研发和生产,经历了从获得汽车整车配套资格,到为国内主流商用车品牌配套,再到进入美国康明斯、美国纳威司达等国际著名企业的全球采购体系三个阶段。车用交流发电机是将车用发动机所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汽车的主要电源和车用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 2022年8月,公司与全维度能源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浙江镇能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公司认缴出资1,200万元,占比60%,合资公司新建厂房12000平方米,将落成全自动化生产线3条,设计年生产储能系统3GWh,预计年产值50亿元人民币,主要产品包括家用微电网储能电源、工商业中大型储能电站。随后,2022年10月,公司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参股浙江全维度能源科技公司,全维度及其子公司产品技术涵盖便携式储能、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逆变器、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变流器(PCS)、能源管理系统(EMS)等,目前主要产品为便携式储能电源等。从对于与全维度能源的参股与合资可以看出公司正积极切入储能赛道,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传统业务业绩暂时承压,预计2023年有望好转根据公司2022年业绩预告,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800-1200万元,同比减少69.17%到79.45%;实现扣非净利润240-640万元,同比减少79.65%到92.37%。由于下游需求不佳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2022年业绩承压。我们预计随着疫情影响消散、经济逐步恢复,商用车产销量有望恢复增长,而公司作为国内商用车配套交流发电机的主要供应商,2023年业绩有望好转。 储能业务快速放量,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公司与全维度签订销售框架协议,全维度拟向镇能科技采购储能产品金额总计不低于6亿元人民币,定价按成本加成方式。考虑到公司2021年全年营收为5.9亿元,我们预计此框架协议将给公司带来较大弹性,打开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传统主业有望复苏,储能业务新增业绩弹性,预测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0.1、0.56、0.85亿元,EPS分别为0.04、0.22、0.3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91、71、47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投资评级。风险提示储能产品生产及需求低于预期的风险、商用车销量复苏低于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威派格 机械行业 2023-03-28 8.81 -- -- 9.76 9.42%
9.64 9.42%
详细
由二供龙头成长为智慧水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威派格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二次供水设备中高端产品龙头企业之一,2019年在上交所上市后通过内生+外延的方式拓展业务,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集水务行业规划咨询、专业智能硬件、行业物联网、水务专用软件与行业平台为一体的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理念的水务行业集成性科技公司,为客户提供从水源地到水龙头,涵盖智慧化水厂、水务管网、漏损产销差、二次供水、直饮水、农饮水、老旧小区供水改造等的“智能硬件+专业软件+水务平台+行业物联网+全面服务”五位一体的智慧水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多次承担国家十二五、十三五水专项课题,并一直探索工业互联在供水领域的应用与实践,是工业互联网垂直水务组的组长单位,是行业龙头之一。公司凭借着技术/产品/客户资源等优势,营收从2018年的6.5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64亿元,CAGR为24.70%,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1.16亿元提高到1.96亿元,CAGR为19.11%,业绩实现稳步增长。 2022年业绩受疫情拖累,静待业绩拐点出现根据公司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净利润为-1.30亿元(上年同期为1.96亿元),实现扣非后的归属净利润为-1.48亿元(上年同期为1.77亿元),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主要是因为:1)受疫情影响,物流运输及员工差旅受限,对公司产品交付进度产生影响,导致公司确认收入减少;2)智慧水务、智慧水厂业务较二次供水业务交付周期更长,回款周期亦相对较长,疫情影响了公司在手项目的实施及验收,导致营收下降;3)公司可转债利息费用摊销和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增加,导致净利润下滑。2022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在生产工艺、精益管理、产能布局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快速应对机制,稳定供应链,保障生产正常进行,公司订单充足且稳步增长。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9.7亿元,同比增长46.69%,其中智慧水务/智慧水厂订单分别为2.44/2.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8.76%、202.33%。2023年随着经济活动恢复正常,被疫情压制的需求和订单执行有望恢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业绩拐点有望出现。 管网漏损政策叠加新国标实施催生智慧水务需求提升,公司将充分受益2022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中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同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建设的通知》:拟选择50个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城市,目标是到2025年形成一批漏损治理先进模式和典型案例,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高于12%(2020年)的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2025年漏损率不高于8%,其他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2025年漏损率不高于7%,同时中央预算内投资将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适当支持。2021年全国城市和县城公共供水综合漏损率为12.68%,距离8%的政策目标还有很大的空间。在政策和资金的推动下,管网漏损治理的市场将会加速释放。目前已经披露的定西、延安、榆林、临沂等试点城市的平均投资额6.52亿元,我们就按单个城市投资额6亿元来计算,则50个试点城市所带来的供水管网漏损治理的市场空间为300亿元,将在2025年前完成,预计2023-2024年是订单释放高峰期。同时新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将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实施,涵盖饮用水供水全过程,进一步加强了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全流程管控,对智慧水务的需求提升。公司作为智慧水务综合服务商,具备技术和项目经验优势,有望受益于管网漏损行业的市场释放。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在智慧水务市场的市场地位以及管网漏损政策带来的市场释放。预测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30、1.06、2.01亿元,EPS分别为-0.26、0.21、0.4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5、43、23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漏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订单获取及执行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及产品不及预期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等。
ST龙净 机械行业 2023-03-23 17.11 -- -- 18.48 6.82%
18.33 7.13%
详细
大气治理行业龙头,业绩稳步增长公司创立于 1971年,2000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专注于大气污染领域环保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营等,是大气治理行业龙头企业,并积极拓展水污染治理、固危废处臵、生态修复及保护等其他非气环保业务,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及工程业绩遍布全国 34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欧亚非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位列“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服务企业 20强”首位、中国环境企业 50强第 8位。近几年同时积极寻找新能源产业机会,着手布局风光、储能等领域,形成了“环保+新能源”双轮驱动的产业布局。公司营收从 2018年的94.02亿元增长到 2021年的 112.97亿元,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 8.01亿元增长到 8.60亿元,CAGR 分别为 6.31%和2.40%,业绩稳步增长。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118.80亿元(+5.16%),归属净利润 8.04亿元(-6.52%),净利润下滑主要是 2022年因为华泰保险事件单项计提信用减值准备0.98亿元的缘故。 大气治理仍有千亿空间,在手订单充足,环保业务稳增长可期近几年的缺电现象凸显出煤电的压舱石作用,“十四五”期间煤电政策有所改善,2022年煤电投资和煤电项目核准均加速,带来电力行业烟气治理需求提升,预计未来 3年电力行业大气治理的市场空间仍有 300亿元,同时伴随着钢铁、水泥、焦化等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持续深入,非电行业烟气治理市场空间近 1000亿元。作为中国大气环保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全球最大的大气环保装备研发制造商,公司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硫脱硝除尘的核心技术,多项技术和产品入选国家重大技术装置和推广目录。凭借着技术和产品优势,公司展现出优异的拿单能力,新增订单连续多年处于行业前列,尤其是在非电行业领域。2022年公司签订工程合同 97.87亿元,期末在手工程合同达到 185.26亿元 (不含运营合同),是 2021年营收规模的 1.56倍,充足的在手订单为公司环保业务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紫金矿业入主,助力公司新发展2022年 5月,紫金矿业受让原控股股东 15.02%股权,并享有 25.04%表决权,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紫金矿业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从事铜、金、锌、锂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工程设计、技术应用研究的大型矿业集团,在中国 15个楷体黑体楷体 省和海外 14个海外国家拥有重要矿业投资项目,同时在加速进军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紫金矿业入主,将会在技术、资金、市场、渠道等方面赋能龙净环保,同时双方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1)环保业务:龙净环保可以为紫金矿业的矿厂提供冶炼厂、燃煤锅炉大气治理、矿山尾矿资源化、矿山土壤及生态修复等、以及膜法提锂、矿山碳捕集碳减排技术等服务;2)新能源业务:双方在光伏/风电电站 EPC 工程建设及运维、储能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紫金矿业成为控股股东,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风光储稳步推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紫金矿业入主后,公司新能源业务稳步推进。风光业务:定位服务于紫金矿业矿山绿电项目,保守需求不低于 3GW。1)收购控股股东旗下 3个绿电项目股权;2)2023年 3月,公司拟投资 10.93亿元用于建设黑龙江多宝山一期 200MW 风光项目(光伏 40MW,风电 160MW),项目预计 2023Q4建成,投产后该项目预计年发电量 4.92亿 KWh;3)塞尔维亚、圭亚那光伏等项目也已经开始投资建设,其他多个矿山绿能发电项目也正积极推进中。储能业务:1)2022年 10月公司与上杭县政府合作,拟建设 5GWh 总投资 20亿元的磷酸铁锂储能电芯项目;2)2022年 10月与量道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龙净环保持股 49%),拟建设年产 6GWh 锂电储能系统(一期1GWh),包括储能系统设备集成工厂、BMS 、EMS 等;3)2022年 12月与蜂巢能源成立合资公司(龙净环保持股 60%)建设新能源电池储能模组 PACK 和系统集成项目(一期2GWh),后续根据市场需求开展二期建设 3GWh 储能 pack项目。绿电储能项目稳步推进,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环保业务稳步增长以及新能源业务带来的业绩和估值弹性,根据公司的项目进展情况,我们上调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 12. 11、18. 12、24.24亿元,EPS 分别为 1. 13、1.69、2.26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5、 10、8倍,上调公司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项目进度及效益低于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ST 可能存在退市风险、新能源业务订单获取及执行低于预期的风险、与紫金矿业协同效应低于预期的风险等。
英方软件 2023-03-07 114.17 -- -- 127.60 11.76%
133.00 16.49%
详细
公司 2月 27日晚发布 2022年业绩快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1.97亿元,同比增长 23.23%,实现归属净利润 3704.92万元,同比增长 9.22%,实现扣非后的归属净利润 3070.97万元,同比增长 12.87%。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投资要点业绩稳步增长,研发费用影响利润增速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1.97亿元,同比增长 23.23%,实现归属净利润 3704.92万元,同比增长 9.22%,实现扣非后的归属净利润 3070.97万元,同比增长 12.87%,疫情之下公司营收仍能保持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随着下游客户国产化的推进,产生了较大规模的灾备新需求,公司产品在国产化信息系统中兼容性较好,公司以产品为核心,不断完善市场布局,积极拓展客户,使得营收快速增长。净利润方面,由于公司研发人员和销售人员数量和人均薪酬均高于上年同期,使得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增加,进而导致净利润增速小于营收增速。 数据复制软件龙头企业,技术和产品优势明显公司成立于 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数据复制的软件企业,主营业务为客户提供数据复制相关的软件、软硬件一体机及相关服务,依托自主研发的动态文件字节级复制、数据库语义级复制、卷层块级复制三大核心底层复制技术,公司构造了“容灾、备份、大数据、云灾备”四大产品线、近 30款标准化产品,广泛应用于覆盖了容灾、备份、数据安全、混合云灾备、数据库同步、数据迁移等经典应用场景,同时也推广到智能灾备管理、数据副本管理、数据流管理、大数据收集与分发、数据跟随、数据脱敏等更多应用领域,下游客户包括金融、党政机关、教育、医疗、交通等。根据 IDC 统计,2021年国内数据复制与保护的纯软件市场中,前五大供应商分别为 Veritas、DELL、英方软件、Commvault 和华为,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16.0%、13.1%、10.2%、8.5%和 8.3%,公司位居第三,国产第一。公司国内市场少数同时掌握动态文件字节级、数据库语义级和卷层块级复制技术的企业,核心技术均是从底层源代码进行研发,覆盖了信息系统的文件系统、数据库和卷层,经过多年的更新迭代,在复制效率、复制颗粒度、对生产系统的影响等多个指标上具有突出优势,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同时,公司产品产品功能和性能达 到国外同等水平,且兼容性较好,公司竞争优势明显。 数字经济&国产替代背景下公司成长空间广阔目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深化,数据的采集、使用、共享与交换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同时叠加信创领域的国产替代,国内数字复制软件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 IDC 等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据复制软件的市场规模约 224.7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 350.8亿元,未来几年的复合增速达 9.32%。 公司一方面在平台兼容性方面持续投入,围绕数据复制技术进行自主创新、产品迭代,加速国产替代,夯实在传统灾备领域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把握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趋势,推出相应的产品,打造新的增长点。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数据复制软件的发展趋势以及公司的市场地位。预测公司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1.97、2.81、3.82亿元,EPS 分别为 0.59、0.76、1.05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190、148、107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研发及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国产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等
和达科技 2023-03-06 30.00 -- -- 30.88 2.93%
30.88 2.93%
详细
公司近期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4.83亿元,同比下降4.75%,实现归属净利润5650.46万元,同比下降43.62%,实现扣非后的归属净利润4971.94万元,同比下降39.34%。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投资要点 业绩受疫情拖累,期间费用影响利润增速 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4.83亿元,同比下降4.75%,实现归属净利润5650.46万元,同比下降43.62%,其中4Q实现营收1.49亿元(-34.62%),实现净利润943.8万元(-82.50%),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1)受疫情影响,政府主要精力在防疫抗疫,延缓了水务信息化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导致订单不及预期;2)疫情影响了公司在手项目的实施及验收工作,导致营收下降。净利润方面,由于公司整体解决方案项目因集成外采产品增多,导致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同时叠加公司增加销售和研发人员使得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增加,进而导致净利润下降速度较多。 智慧水务龙头企业,技术/产品/客户优势明显 公司成立于2000年,专注于水务领域信息化领域,致力于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提升水务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公司主营业务为以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以及智能分析为核心,向水务行业提供智能传感硬件、智慧水务管理软件系统以及咨询、设计、培训、信息安全、合同节水及托管运营服务等。深耕水务信息化二十多年,公司积累了包括数据挖掘、声音处理、预警算法、远程控制等核心技术,拥有智能遥测终端、渗漏预警仪等智能感传终端和水务物联网平台、网格化管理平台、生产调度系统、分区控漏系统、渗漏预警云平台等水务管理软件,已经累计服务全国各区域 600 余家水务信息化企业,公司凭借着技术/产品/客户资源等优势,营收从2018年的1.6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07亿元,CAGR为46.06%,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1271.5万元提高到1亿元,CAGR为99.01%,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供水管网漏损治理政策出台,公司有望凭借项目经验优势进入订单收获期 2022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中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同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建设的通知》:拟选择50个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城市,目标是到2025年形成一批漏损治理先进模式和典型案例,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高于12%(2020年)的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2025年漏损率不高于8%,其他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2025年漏损率不高于7%,同时中央预算内投资将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适当支持。2021年全国城市和县城公共供水综合漏损率为12.68%,距离8%的政策目标还有很大的空间。在政策和资金的推动下,管网漏损治理的市场将会加速释放。目前已经披露的定西、延安、榆林、临沂等试点城市的平均投资额6.52亿元,我们就按单个城市投资额6亿元来计算,则50个试点城市所带来的供水管网漏损治理的市场空间为300亿元,将在2025年前完成,预计2023-2024年是订单释放高峰期。 公司自主研发了管网漏损预警体系(硬件、软件、云平台)并具备项目经验,公司帮助绍兴水务实现了将城市供水漏损率从 20%以上降到低于 5%,并连续 10 年保持低于 5%,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建立了全国首个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实训基地面向全国水务行业提供漏损管控培训。2022年12月,公司中标了嘉兴市区分质供水工程-现状供水管网改造提升项目管道硬件监测及运维监控管理提升改造项目(漏损控制专项),订单额5050.58万元,公司通过此项目,将嘉兴打造成漏损治理全国先进模式,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打造样板案例,具备技术和项目经验优势,公司有望进入漏损治理订单收获期。 盈利预测 我们看好智慧水务的发展趋势以及公司在管网漏损治理领域的市场地位。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83、7.93、10.57亿元,EPS分别为0.52、1.35、1.8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6、22、1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订单获取及执行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及产品不及预期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等
东珠生态 建筑和工程 2023-02-22 11.33 -- -- 12.19 7.59%
12.19 7.59%
详细
公司 2月 17日晚公告:公司与玛纳斯县玛河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林草碳汇资源开发)合同》,后者以其拥有或使用的林地 329万亩,草地 746万亩委托东珠生态分期开发林草碳汇项目,合作期限 31年,其中申报期 1年,开发期 30年,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投资要点林草碳汇再下大单,CCER 重启后将充分受益林业碳汇是目前最经济的碳吸收途径之一,其成本大概在10-50美元/吨,而其余途径成本均高于 100美元/吨。在“双碳”大背景下,林业碳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021年8月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东珠碳汇加码林业碳汇布局,目前已经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四川省长江造林局、福建宁化县、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临沧市永德县、泸州航空发展集团投资等党政机构合作共同开发相关区域林业资源。此次公司与玛纳斯县玛河农业投资合作,公司林业碳汇业务将拓展至新疆地区(此前合作伙伴有四川、福建、云南等地),1075万亩林草(林地 329万亩,草地 746万亩)将大幅增加公司的林地资源。 2023年 2月 4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均表示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展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预计 CCER 重启有望加速。东珠生态深耕林业 20余年,开展林业碳汇具备资源、资金、技术等优势,将受益于全国 CCER 市场重启,林业碳汇业务有望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新的动能。 生态修复龙头企业,静待业绩拐点出现东珠生态成立于 2001年,于 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深耕生态湿地修复二十余载,主营业务逐渐扩展至水环境治理、市政景观、国储林、森林公园、矿山修复、乡村振兴建设等板块,拥有集苗木种植、生态景观设计、生态修复与景观工程建设、景观养护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集成运营能力,已成为是一家集投融资运营、规划设计咨询、林碳开发管理、生态环境治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强、专业度高的生态修复与治理服务商。凭借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公司近几年业绩稳步增长,营收从 2017年的 12.21亿元增长至 2021年的27.11亿元,CAGR 约为 22.07%,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 2.43 亿元增长到 4.81亿元,CAGR 约为 18.61%。公司 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 4000- 5500万元,同比下降 88.56% -91.68%,业绩大幅下滑主要是因为疫情影响公司新接订单、在建项目施工以及项目回款等,随着疫情结束,公司业务开展将恢复正常,静待业绩拐点出现。 政策推动生态环保发展,在手订单充足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环保投资完成额从 2013年的 1416亿元高速增长到 2021年的 8210亿元,CAGR 近 50%。“十四五”国土绿化目标提出:力争到 202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 190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 57%,湿地保护率达到 55%,60%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中提到:到2030年,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将发展到 713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 80个,建成 53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 在国储林方面,林业局规划 2035年建成 2000万公顷国储林,投入规模预计将超 5000亿元,国储林市场规模年均增加260-380亿元。政策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行业发展前景较好。顺应行业发展东风,自 2022年以来公司累计公司及子公司新签订项目合同 6项,合计项目金额 21.58亿元,充足的在手订单为公司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在生态修复行业的市场地位以及 CCER 重启后公司林业碳汇业务带来的业绩提升,根据公司的业绩预告,我们下调公司的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51、2.66、3.94亿元,EPS 分别为 0. 12、0.60、0.88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99、19、13倍,CCER 重启后,公司业绩估值均会提升,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项目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大幅增加的风险、林业碳汇竞争加剧的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碳交易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CCER 重启不确定性的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等。
ST龙净 机械行业 2023-01-11 15.68 -- -- 19.72 25.77%
19.72 25.77%
详细
大气治理龙头企业,业绩稳步发展公司创立于 1971年,2000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专注于大气污染领域环保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营等,是大气治理行业龙头企业,同时积极拓展其他环保业务,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涵盖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危废处置、生态修复及保护等,产品及工程业绩遍布全国 34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欧亚非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同时积极寻找新能源产业机会,着手布局储能、材料、清洁能源等领域,形成了“环保+新能源”双轮驱动的产业布局。公司营收从 2017年 81.13亿元增长至 2021年的 112.97亿元,归属净利润也从 7.24亿元增长至 8.6亿元,对应的 CAGR 分别为8.63%和 4.40%,业绩稳步增长。2022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4.78亿元(-9.21%),归属净利润 6.36亿元(-8.23%),业绩有所下滑主要受疫情影响。 紫金矿业成为控股股东,助力公司新发展2022年 5月,紫金矿业受让原控股股东 15.02%股权,并享有25.04%表决权,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紫金矿业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从事铜、金、锌、锂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工程设计、技术应用研究的大型矿业集团,在中国 15个省和海外 13个国家拥有重要矿业投资项目,同时在加速进军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紫金矿业入主,将会在技术、资金、市场、渠道等方面赋能龙净环保,同时双方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1)环保业务:龙净环保可以为紫金矿业的矿厂提供冶炼厂、燃煤锅炉大气治理、矿山尾矿资源化、矿山土壤及生态修复等、以及膜法提锂、矿山碳捕集碳减排技术等服务;2)新能源业务:双方在光伏/风电电站 EPC 工程建设及运维、锂电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紫金矿业成为控股股东,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环保业务在手订单充足奠定业绩增长,风光储业务稳步推进增加业绩弹性在双碳政策推动下,大气治理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尤其是钢铁、水泥等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持续深入,作为大气治理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展现出优异的拿单能力,2022年上半年,公司签订工程合同共计 54.9亿元,期末在手工程合同达到 214.78亿元,在手工程及运营合同将为公司持续的规模性盈利和业务规模的稳步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公司新能源业务稳步推进:1)2022年 10月,公司与上杭县人民政府签订《龙净环保磷酸铁锂储能电芯项目(一期)投资合 同》,拟建设 5GWh,总投资 20亿元的磷酸铁锂储能电芯项目;2)2022年 10月,公司量道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龙净环保持股 49%),拟投资建设年产 6GWh 锂电储能系统(一期 1GWh),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储能系统设备集成工厂、BMS 研发、EMS 研发、风冷/液冷系统集成研发、电芯检测等;3)2022年 12月,公司与蜂巢能源成立合资公司(龙净环保持股 60%)建设新能源电池储能模组 PACK 和系统集成项目,其中一期项目为 2GWH 储能 PACK 生产项目,后续开展二期建设 3GWH 储能 PACK 生产项目;4)2023年 1月,公司与中电建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举行“多宝山200MW 风光项目”建设签约仪式。公司逐步完善风光储全产业链布局,能够提升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 8.66、11.38、13.76亿元,EPS 分别为 0.81、1.06、1.28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9、15、12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项目进程及效益低于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ST 可能存在退市风险、新能源业务订单获取及执行低于预期的风险、与紫金矿业协同效应低于预期的风险等。
萤石网络 2023-01-09 28.84 -- -- 40.17 39.29%
53.32 84.88%
详细
黑体楷体 脱胎于海康威视,逐步成长为智能家居服务商及物联网云平台提供商萤石网络脱胎于海康威视 2013年成立的互联网业务中心,成立之初就推出以云平台为核心的智能家居摄像机产品,2021年萤石网络的家用摄像机出货量约 1800万台,全球的市占率约 18%,是家用摄像机龙头之一。经过多年的产品拓展,公司主营业务变为面向智能家居场景下的消费者用户提供以视觉交互为主的智能生活解决方案以及面向行业客户提供用于管理物联网设备的开放式云平台服务。受益于公司的产品扩充以及平台技术优势,公司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营收从2018年的 15.29亿元增长至 2021年的 42.38亿元,CAGR 为40.48%,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 1.32亿元提高到 4.50亿元,CAGR 为 50.54%。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1.37亿元(+1.92%),实现归母净利润 2.19亿元(-27.97%),前三季度业绩增速放缓主要受疫情影响。 智能家居行业空间广阔,公司具备技术、产品、平台优势有望脱颖而出根据 Statista 分析及预测,全球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将由2020年的 276亿美元增长到 2024年的 471亿美元,未来几年保持每年 14.26%的复合增速增长,其中家居安防产品的市场占比将由 24%提高到 28%左右,预计 2024年全球家居安防类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达 130亿美元以上。公司具备技术、产品、平台等核心优势,技术方面:公司管理层及核心技术骨干均来自海康威视,具备技术和产品研发经验,公司掌握了云平台构建、视音频 AI 、产品智能化等一些列技术,并不断进行创新升级;产品方面:公司打造了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控制和智能服务机器人四大类智能家居核心产品以及智能新风、智能净水、智能宠物喂食器等多元化生态产品组成的“4+N”产品体系,未来还将根据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进行产品拓展;平台方面:公司打造了智能家居的生态体系的核心和基础-萤石物联网平台,该平台能同时接入公司和第三方的 IoT 设备,截至 2022年 6月末,萤石物联云平台全球接入设备超过 1.82亿台,平台注册用户超过 1亿名,月活跃用户数量超过 39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 1600万。公司有望凭借技术产品平台等优势在智能家居行业快速发展中脱颖而出。 募投项目提升公司竞争力,高管增持彰显信心楷体黑体 公司此次上市募集资金净额 31.21亿元,主要投向智能制造重庆基地项目、新一代物联网云平台项目、智能家居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智能家居产品产业化基地项目等,这些募投项目均围绕主业展开,能够扩大公司产能、提高技术水平、提升公司的竞争力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2022年 12月 29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蒋海清与副总、董秘兼财务总监郭航标分别以 25.12/25.31元/股的价格增持了公司 3306/200万元,上市第二个交易日高管增持展现出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在智能家居行业的竞争优势,预测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26、4.55、6.50亿元,EPS 分别为 0.58、0.81、1.15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8、35、2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客户隐私保护的风险、同业竞争的风险、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石基信息 计算机行业 2023-01-04 14.95 -- -- 18.28 22.27%
28.23 88.83%
详细
酒店信息化龙头,短期业绩承压公司成立于1998年,致力于为酒店、餐饮、零售、休闲娱乐等大消费行业提供一体化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酒店信息管理系统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在中国星级酒店业信息系统市场、零售业信息系统市场和主题乐园等休闲娱乐业信息系统市场和中国餐饮信息管理系统市场居相对领先地位。公司通过全面整合前台管理系统(PMS)、酒店餐饮信息系统(POS)、酒店后台管理系统(BO)以及其他管理系统(CRS、LPS、CRM、PGS等),推出了功能完整覆盖、技术全面领先的“石基数字饭(酒)店整体解决方案(IPHotel)”,能够为从高星级到较低星级直至经济型连锁酒店提供全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公司先进的酒店信息化系统技术保障业绩增长,营收从2015年19.87亿元增长至2019年36.63亿元,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3.61亿元增长至3.68亿元,对应的CAGR分别为16.5%和0.5%。新冠疫情的出现导致我国旅游业景气度持续低迷,对业绩影响较大,营收从2020年33.17亿元降低至2021年的32.15亿元,而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0.68亿元降低至-4.78亿元,2022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9.18亿元(-14.54%),归属净利润0.11亿元(-85.71%),整体业绩情况不太乐观,系受海内外疫情影响,酒旅业不景气所导致。 海内外客户不断开拓,业务合作夯实长远发展2022年9月5日,公司全资子公司石基新加坡与朗廷酒店国际有限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公司将为朗廷国际和其关联公司旗下管理和营运的酒店以SaaS服务的方式提供新一代云架构的企业级酒店信息管理系统ShijiEnterprisePlatform、新一代餐饮云管理系统InfrasysCloud及相关配套硬件产品。而在2021年9月,全资子公司石基美国也与洲际酒店签订合同,约定公司将为半岛酒店以SaaS服务的方式提供新一代云架构的企业级酒店信息管理系统。此外,截至2022年H1,SEP已在半岛、洲际、Ruby、Sircle等酒店集团上线共31家酒店,其中包括在1家半岛集团示范酒店和3家洲际集团示范酒店,客户的不断拓展为公司的长期业绩奠定基础。 后疫情时代旅游业有望复苏,公司业绩拐点有望出现目前随着全球酒店业开始从疫情的影响下复苏,催生出酒店信息化行业新的发展机遇。酒店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变得迫在眉睫,酒店自身对数据的集合管理、对不同地区酒店的统一管理、消费者移动端的应用增大、无接触入住等问题都亟需酒店解决,因此酒店行业向云化、数字化转型反而加快了步伐。公司具备酒店信息化项目经验以及遍布全球的酒店客户资源,有望受益于疫情后时代酒店信息化行业复苏,公司业绩拐点有望出现。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在酒店信息化领域的龙头地位,预测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3、1.22、2.08亿元,EPS分别为0.01、0.06、0.1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45、258、152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新产品研发突破低于预期的风险、订单获取及执行低于预期的风险、酒店信息化投入低于预期的风险、酒店业复苏低于预期的风险等。
国联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2-12-22 77.51 -- -- 99.79 28.74%
100.74 29.97%
详细
公司12 月20 日公告:1)拟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回购金额不低于2 亿元,不超过4 亿元;2)董监高田涛、潘勇等11 名增持公司股份11.61 万股,增持金额884.62 万元。对此,我们点评如下:投资要点 回购+管理层集体增持,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11 月29 日公司公告控股股东实控人刘泉、钱晓钧及董监高田涛、潘勇等12 人拟在未来6 个月内合计增持5020-10040万元,实控人刘泉、钱晓钧已经合计增持41.58 万股,增持金额3996 万元,增持均价96.10 元/股,12 月20 日11 位高管增持合计增持11.61 万股,增持金额884.62 万元,公司管理层集体增持叠加此次回购2-4 亿元,彰显出管理层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和长期发展的信心,此外此次回购拟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绑定在一起,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短期扰动接近尾声,不改长期发展趋势前期媒体所质疑的融资性贸易、人均创收异常、募集资金使用等事项均不符合事实,公司已经回复交易所问询函,且保荐机构中金公司通过严格的核查程序比如调取前十大客户的交易明细及相关合同凭证等对公司的回复函给予了肯定的意见。我们认为,短期的扰动已经接近尾声,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及公司的三大成长逻辑(垂直行业横向复制;产业链纵向延伸以及渗透率提升;服务模式多元化)没有反正变化,公司目前经营正常,短期扰动不改长期发展趋势。 数字经济背景下,云工厂前景广阔今年以来国家对数字经济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2022 年 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11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45.5 万亿元,占GDP 的 39.8%。 公司的产业互联网战略的核心是“平台服务、科技驱动、数据支撑”。通过平台运营满足实体企业交易、交付、资金、生产、链接等的经营需求,并以交易数字化工具、供应链数字化工具、生产经营数字化工具构建平台运营的科技驱动体系。伴随平台运营的推进,科技驱动对供应链和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数字化改造及通道衔接,进而在交易端、供应链端、生产端沉淀海量数据,形成大数据支撑,由此以平台、科技、数据体系构建产业链和供应链闭环,实现工业互联网的高效运转,通过产业数字化促进实体经济的降本增效、质量提升和效率变革。 2021 年公司发布了“三年百家云工厂”的战略,数字云工厂是帮助企业进行管理/质检/安全监控/能耗/物流/生产/订单排查/设备管理/人员定位和高空巡检的数字化实施等,云工厂在降本增效和供应链优化方面效果总体上比较明显。对于服务模式,公司采取先投入后收费模式,即按降本增效的效果计费,在生产收益中进行适当分配。如按照生产吨数进行收费,收取10-20 元/吨的服务费。签约云工厂的产能一般在10-50 万吨/年,即未来技术服务费可以达到100-500 万/年。云工厂的数字化改造前期投入由公司垫付,一般每家100-500 万不等。截止今年“双十”推出了53 家,其中有15家目前实施数字工厂改造,等云工厂达到一定数量,这种类SaaS 模式,能够为公司创造稳定的业绩和现金流。 拟境外发行GDR,助力公司长期发展2022 年8 月 8 日公司公告拟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发行 GDR,所代表的A 股股票不超过4000 万股,募投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投资并加强多多平台及数字化建设升级、推进公司跨境电商及全球供应链战略、补充公司运营资金等。目前GDR 申请事宜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复。本次GDR 发行一方面可以丰富融资渠道,提升公司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另外一方面,募集资金用于发展主业,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前景以及公司的龙头地位。暂不考虑GDR 发行的影响,预测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6、16.35、25.29 亿元,EPS 分别为2.02、3.28、5.07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38、23、15 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多多平台拓展低于预期的风险、云工厂推进低于预期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股东减持的风险、GDR 不能顺利发行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盛视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2-12-20 27.98 -- -- 32.18 15.01%
36.88 31.81%
详细
智慧口岸信息化龙头,业绩稳步增长公司成立于1999 年,2020 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目前专业提供智慧口岸查验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其智能产品,包括航空口岸、陆路口岸、水运口岸,业务涵盖边检和海关等出入境旅客、货物及交通运输工具的智能通关查验和智能监管等。公司深耕口岸信息化二十余年,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口岸查验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基于在智慧口岸信息化领域的技术积累,公司将业务拓展至智能交通、智慧机场、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等领域。凭借着技术和产品优势,公司业绩实现了稳步增长:营收由2016 年的2.41 亿元增长至2021 年的11.27 亿元,CAGR 为36.16%,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4689.5 万元提高到1.79 亿元,CAGR 为30.76%。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52 亿元(-5.34%),实现归母净利润8279.1 万元(-48.83%),前三季度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疫情影响项目实施以及公司研发投入加大的缘故。 政策推动口岸需求提升,疫后复苏业绩拐点即将出现近些年来,国家对外开发力度不断深化,一带一路持续推进,口岸作为对外交往的门口,新时期下也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海关总署发布了《“十四五”海关发展规划》和《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明确了“推进平安、效能、智慧、法治、绿色?五型?口岸建设,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现代化口岸”的建设目标,政策推动下口岸建设将迎来新建和升级改造的需求。此前,受疫情影响,政府部门的主要精力在防疫,口岸的项目建设受到影响,此外项目的实施交付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推迟,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国内经济将逐步复苏,口岸信息化行业有望走出疫情阴霾,重回高景气度,公司业绩观点有望出现。 海南海外业务持续放量,新增业绩看点2020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要求“高标准建设开放口岸和二线口岸基础设施、监管设施,加大信息化系统建设和科技装备投入力度,实施智能精准监管”,推动海南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根据海南省发改委2021 年12 月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口岸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10 个口岸建设的匡算投资总额约115.38 亿元。根据规划,海南各港区的“二线口岸”需要在 2023 年年底前具备封关的硬件条件,以保证 2025 年能顺利实现“全岛封关”。2022-2023 年是全岛封关运作准备的关键之年,口岸建设需求有望集中释放,公司和公司和以公司为牵头人的联合体在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建设项目第一批项目中成功中标三亚港南山港区(0.97 亿元)、海口秀英港(1.47 亿元)、海口新海港和南港(合同3.53 亿元)等项目,有望凭借项目经验优势获得后续更多项目。同时公司成立了海外事业部,携手华为推出智慧交通、海关、港口等领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拓展海外市场,公司海外事业部中东分队已于 7 月前往沙特进行项目交付。 海南海外业务持续放量,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在口岸信息化领域的领先地位,预测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2.99、4.28 亿元,EPS 分别为0.70、1.16、1.66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40、25、17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南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大中矿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2-12-07 15.11 -- -- 16.05 6.22%
16.05 6.22%
详细
国内铁矿石龙头企业,业绩稳步增长公司成立于1999 年,2021 年5 月在深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铁矿石采选、铁精粉和球团生产销售、副产品机制砂石的加工销售,主要产品为铁精粉和球团。公司拥有内蒙和安徽两大矿山基地,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的铁矿石储量合计5.22 亿吨,约占全国查明储量的 6.09‰,TFe 平均品位不低于 28.87%的占比为 80.04%,公司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和多年积累的采选技术优势,是国内规模较大的铁矿石采选企业之一。受益于铁精粉价格的上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017-2021 年公司营收从13.76 亿元增长到48.95 亿元,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1.34 元提高到16.25 亿元,CAGR 分别为37.34%和86.75%。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6.70亿元(-4.75%),归属净利润9.33 亿元(-34.72%),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下游需求疲软,铁精粉球团的价格同比下降的缘故。 铁精粉和球团产能稳步提升,传统业务持续巩固截至2022 年半年报,公司在内蒙古的核定采矿能力为 620万吨/年,选矿能力约为 600 万吨/年。安徽周油坊铁矿和在建的重新集铁矿设计采矿能力分别为 450 万吨/年,合计产能900 万吨/年,并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选矿厂;球团方面:内蒙一期产能为 120 万吨/年,安徽一期 150 万吨/年球团项目初步投产;同时内蒙和安徽二期各150 万吨/年球团项目正在积极办理前期各项手续。待项目建成达产后,公司的球团产能将增加至 570 万吨/年。原矿产能将有目前的600 万吨/年提高到1500 万吨/年,球团产能由270 万吨/年提高到570 万吨/年,未来几年产能稳步提升,同时2022 年10 月公司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净额15.08 亿元用于扩建、升级改造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传统业务不断巩固和提高。 涉足湖南内蒙锂矿资源,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为了平抑传统铁矿石业务的周期性对公司业绩波动的影响,公司也在积极寻找新能源新材料的发展机会:1)2022 年11月4 日,公司与临武县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书》,公司(控股、参股、合作企业)拟总投资约 160 亿元用于建设年产4 万吨碳酸锂、16 万吨磷酸铁锂以及20GWH 锂电池生产项目;2)2022 年11 月22 日,大中矿业、国城控股、上海锦源晟、景成投资组成的联合体与内蒙古赤峰市人民政府、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分别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低碳产业园项目框架合作协议》,联合体拟在产业园区投资 200 亿元,用于 4 万吨/年碳酸锂、 4 万吨/年锂盐、 25 万吨/年磷酸铁锂、 10 万吨/年人造石墨负极等8 个项目建设。公司深耕矿业采选行业多年,具备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势。子公司安徽金日晟矿业已经具备从铁矿尾矿中选取合格云母的能力及技术储备,临武县含锂云母矿选矿主要以选云母为主,技术与金日晟矿业公司选云母类似,云母精矿生产碳酸锂关键在于回转窑焙烧工艺,与公司现有球团回转窑工艺相近。公司在含锂多金属矿露天开采、选矿、碳酸锂加工具有技术优势。我们认为公司铁矿石的采选冶与碳酸锂技术同源,湖南和内蒙的锂矿开采可主要由自己完成,正极材料和电池项目由公司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同完成。公司将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以及资源整合能力推动湖南内蒙这两个大项目的开发,打造新的业绩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传统业务奠定基础,碳酸锂业务带来业绩弹性。预测公司2022-2024 年净利润分别为13.50、26.72、52.89 亿元,EPS 分别为0.90、1.77、3.51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7、9、4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铁矿石价格下行的风险、产能建设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碳酸锂价格下行的风险、锂电及新能源项目建设低于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等。
中国联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11-22 3.72 -- -- 5.21 40.05%
6.24 67.74%
详细
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业绩稳步增长中国联通于 2009年 1月由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合并重组而成,公司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通信网络,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信息通信服务,包括移动宽带、固网宽带、GSM、固网本地电话、信息通信技术服务、数据通信服务以及其它相关增值服务等,是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在夯实基础业务的同时,围绕国家“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发展机遇,公司十四五期间定位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国家队、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排头兵”,聚焦“大联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应用、大安全”五大主责主业,全面发力数字经济主航道,使得业绩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公司营收从 2018年的 2908.77亿元增长到 2021年的 3278.54亿元,CAGR 为 4.07%,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 40.81亿元增长到63.05亿元,CAGR 为 15.60%。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639.77亿 元 ( +7.97% ) , 归 母 净 利 润 68.31亿 元(+20.37%),克服疫情影响,仍能实现稳步增长。 5G 和宽带“双千兆”推动,基础业务稳步增长随着“提速降费”趋于尾声,运营商开始进入“提质增效”阶段,公司紧抓 5G 和宽带“双千兆”战略机遇,推动基础业务稳中向好。截止 2022H1,公司 5G 套餐用户达到 1.85亿户,5G 套餐渗透率达到 58%,移动用户 ARPU 值由 2019年的 40.4元增长到 2022H1的 44.4元,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由 2019年的 8610万户提高到 2022H1的 9940万户,融合渗透率达到 73%。此外公司适度加大战略投入,在 5G/4G、千兆宽带、算力、政企精品网建设等方面卓有成效,为公司未来发展筑牢发展底座。2022年 11月 3日,公司获得工信部批准将现用于 2G/3G/4G 系统的 904-915/949-960MHz 频段(900MHz 频段)频率资源重耕用于 5G 系统, 900MHz 频段具有传播损耗低、覆盖范围广、穿透能力强、网络部署成本低等特点,是全球公认的公众移动通信“黄金”频段。此次获批这有利于公司以更少的投资快速推进农村及边远地区的 5G 覆盖,推动基础网络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顺应数字经济发展,产业互联网成为业绩增长新引擎今年以来国家对数字经济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2022年 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45.5万亿元,占GDP 的 39.8%。电信运营商具有具有网络、数据、技术、用户等优势,是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赋能者。中国联通顺应数字经济的行业趋势,大力发展以产业互联网业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531.5亿元,同比增长 29.9%,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高达 22.2%,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其中:1)IDC 业务:优化“5+4+31+X”资源布局,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86.1亿元(+12.9%);2)云业务:持续丰富云产品品类,服务多地数字政府政务云建设和央企数字化转型,联通云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68.7亿元,同比大增142.0%;3)大数据业务:发挥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长板优势,建设产品体系,深耕数字政府、数字金融等重点领域,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7.7亿元(+56.3%)。 携手腾讯成立合营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数字经济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信息显示:中国联通下属子公司联通创投与腾讯创投新设合营企业案获无条件批准,其中联通创投、腾讯产投、员工持股平台将分别持有合营企业 48%、42%、10%的股权。合营企业主要从事内容分发网络(CDN)和边缘计算业务,立足于自主研发,形成完整的 CDN/MEC 平台能力、运营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自 2017年 8月腾讯成为中国联通的战略股东以来,双方已经在数据中心、云服务等领域有所合作,中国联通具备网络、渠道、客户资源等优势,腾讯具备技术、用户等资源,此次成立合营企业,有利于双方优势互补,拓展更多产业互联网业务。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基础业务稳步增长,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带来的 产业互联网业务发展机遇。预测公司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 77.76、87.47、97.11亿元,EPS 分别为 0.24、0.28、0.31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6、 14、12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持续风险、基础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数字经济发展缓慢风险、产业互联网业务低于预期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等。
汉威科技 机械行业 2022-11-16 19.01 -- -- 19.90 4.68%
20.88 9.84%
详细
公司11月14日公告:公司拟向郑州自来水公司转让控股子公司汉威公用65%股权,本次股权交易价格为48684.49万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不在持有汉威公用股权,本次交易预计将会对公司损益影响金额约8000-9000万元。对此,我们点评如下:投资要点转让汉威公用65%股权,聚焦主业提升估值为向自来水行业推动其智慧水务解决方案,2015年公司与郑州高新投资集团新设汉威公用,郑州高新投资集团以高新供水100%股权出资占35%股权,汉威以2.95亿元现金出资占65%股权。设立汉威公用后,汉威整合资源打造智慧水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智慧水务”示范标杆项目,示范项目建成后对推动自来水行业进行智能化改造以及公司获取订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汉威公用主营是自来水业务,公用事业性质,估值不高,并且其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同时为配合郑州高新区推进全市“一张网”建设,公司将其转让。此次转让:1)回笼资金可以集中用于传感器研发等核心业务,聚焦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2)科技属性更强,公司估值有望提升;3)提升公司净利润8000-9000万元。 传感器龙头不断巩固,医疗、汽车、机器人等新应用领域拓展顺利公司传感器业务以技术研发和品质提升筑高行业壁垒,以差异化产品定位巩固竞争优势,以多门类产品布局扩充市场空间,继续保持在安防和环境领域传感器的市场龙头地位的同时,持续推进新产品研发及拓宽行业应用(医疗、汽车、机器人等)来巩固龙头地位;1)医疗领域:呼吸机用流量传感器性能结构升级,完成了制氧机用超声氧气传感器、EtCO2传感器、碳13检测用硒化铅光电传感器等开发,同时柔性微纳传感器在医疗应用方向取得重大突破,相关产品已在三甲医院进行临床实验;2)汽车领域:二氧化碳、粉尘、AQS等车载传感器应用开发取得进展,陆续取得部分车企定点,新能源车电池热失控监测领域的出货量超过30万只,同时参股子公司新立电子在理想、小鹏、蔚来等车企获得定点突破,增资新力传感,车用传感器将新增压力类传感器,产品进一步丰富;3)机器人领域:子公司能斯达目前拥有柔性压阻、柔性压电、柔性温湿度、柔性电容四大核心技术,及柔性压力传感器、柔性压电传感器、柔性织物、柔性应变传感器、柔性温湿度传感器、柔性热敏传感器、柔性电容传感器七大系列产品,持续不断优化“柔性感知技术+采集系统+人机交互”的解决方案,已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有应用,并与小米、九号科技、科大讯飞、深圳科易机器人等开展业务合作。医疗、汽车、机器人等领域拓展打开公司的成长空间。 国产替代及新安全生产法实施,智能仪表增长较为迅速智能仪表板块继续充分把握新《安全生产法》、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政策实施以及安全刚需化、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带来的市场机遇,在燃气安全、工业安全、家用燃气报警器等领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业绩增长。2022H1年公司智能仪表业务实现营收4.15亿元,同比大增61.20%,延续高增长态势,目前国内燃气安装报警装置的普及率并不高,预计智能仪表业务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由于转让汉威公用尚需股东大会审议,我们暂不考虑此次转让的影响,预计公司2022-2024净利润分别为3.18、4.22、5.50亿元,EPS分别为0.98、1.30、1.69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0、15、11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物联网下游应用不及预期风险、毛利率下降风险、与新力传感协同效应低于预期的风险、传感器业务发展低于预期的风险、疫情反复风险、转让子公司不能顺利完成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