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周春林

万联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270518070001...>>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三花智控 机械行业 2022-03-29 16.70 -- -- 17.42 3.38%
28.50 70.66%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0.21亿元,同比增长32.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4亿元,同比增长15.18%,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7亿元,同比增长17.07%。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60.21亿元,同比增长32.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4亿元,同比增长15.18%,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而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是受海外疫情持续、海运及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影响,毛利率25.68%,同比下降2.16pct(会计准则追溯调整后)。分季度来看,21Q4实现营收43.01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22.30%/6.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5.67%/-16.71%。 制冷空调电器业务保持稳定,汽零业务快速增长:从业务情况来看,传统制冷空调电器业务受冷媒切换、能效升级、消费升级及多联机等相关业务产品发展机遇,保持持续稳定增长,2021年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为112.18亿元,同比上升16.36%,但受铝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毛利率26.46%,同比下滑1.53pct,另外公司主动拓展厨电零部件等新领域,子公司亚威科业务依靠洗碗机国内普及提速以及内部供应链的改造,2021年实现持续盈利;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为48.02亿元,同比上升94.50%,主要是受新能源车热管理业务高速发展拉动,毛利率23.85%,同比下滑3.41pct,其中新能源车热管理业务40.04亿元,占比汽零业务高达83.07%,预计随着全球新能源车的高速发展,公司汽零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发展。 持续高研发投入巩固市场领先优势,产能充裕保障业绩持续高增: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7.51亿元,同比增加44.9%,占营收比4.69%,公司通过研发持续投入来强化产品力,从而保障空调电子膨胀阀、四通换向阀、电磁阀、微通道换热器、车用电子膨胀阀、新能源车热管理集成组件、Omega 泵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地位。另外,公司在手订单充裕,汽零业务方面有序推进墨西哥工厂、绍兴滨海厂区产线建设,2021年末新能源热管理产能2,600万只,产能利用率74.87%,且年产1,150万套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建设项目以完结验收,充裕的产能有望保障新能源车热管理业务持续高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02.49亿元、245.79亿元和297.2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16亿元、28.03亿元和35.51亿元,EPS 分别为0.62元、0.78元和0.99元,结合2022年3月25日收盘价对应的PE 分别为27.1倍、21.4倍和16.9倍。考虑到公司新能源车热管理持续高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汽车零部件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制冷空调电器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大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盛美上海 2022-03-17 93.66 -- -- 102.80 9.76%
102.80 9.76%
详细
公司是国内半导体清洗设备行业龙头,在技术差异化、产品平台化、客户全球化的三大战略部署下,公司规模利润高速增长,市场空间打开。 在国内半导体资本开支增加及设备国产替代的推动下,公司将步入快速发展期,未来有望成长为国际化的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公司。 投资要点: 开端:技术差异化打开市场,跻身国产半导体清洗设备龙头。全球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集中度极高,DNS、TEL、SEMES 占据了全球90%+市场份额。公司采用差异化竞争战略,自主研发全球领先兆声波清洗技术,良好的技术性能使公司成功打入海力士、长江存储、华虹集团、中芯国际等知名晶圆厂产线,实现国产半导体清洗设备的替代突破。2020年公司清洗设备全球市占率4%,国内市占率仅次于DNS 达20.3%,成为国产半导体清洗设备龙头。随着芯片制程缩小及结构复杂化,清洗设备价值量提升,公司清洗设备收入具备持续增长的潜力。 成长:客户全球化成果显著,产品平台化打开市场空间。公司立足全球化,积极开拓海内外客户,前五大客户占比从2018年92.5%降低到2021年55.0%,2021年新增多家国内客户及五家大陆以外国际客户,客户全球化战略卓有成效。公司坚持平台化战略,不断推出新产品,逐步形成了半导体清洗设备、半导体电镀设备、先进封装湿法设备和立式炉管设备为核心产品的平台化布局,核心产品均取得了国内外客户订单。产品线的不断拓宽+技术得到客户认可,公司规模利润均实现高增长,2017-2021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59.0%、122.5%。据公司估计,目前公司产品可服务市场规模约80亿美元,22年有望推出两款新设备,可服务市场规模将翻倍。我们认为随着客户国际化及公司产品线不断丰富,新产品销售有望迎来放量,公司有望成长为国际化的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公司。 市场:下游capex 增加+国产替代双驱动,国内半导体设备迎发展红利期。近年来半导体下游新兴需求不断涌现,半导体产业规模2000年至2020年二十年复合增长率10.8%,同时半导体产业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叠加全球缺芯背景,全球半导体厂商积极扩产。SEMI 预计21-22年全球新建29个晶圆厂,中国占其中8个;IC inghtis 预计22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资本支出将继续增加23.7%。中美贸易摩擦下,半导体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产设备进口替代大势所趋,公司作为平台型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2-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40/37.37/50.37亿元,同比增长62.9%/41.6%/34.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0/6.06/8.31亿元,同比增长54.1%/47.6%/37.2%。对应3月14日收盘价,22-24年市盈率98.29x/66.59x/48.54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行业周期波动及下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更新不及预期风险;国际贸易争端加剧风险;控股股东ACMR面临集体诉讼的风险;ACMR 被美国SEC 列入《外国公司问责法》暂定清单风险
银轮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3-11 9.40 -- -- 10.37 10.32%
10.37 10.32%
详细
事件: 3月 9日,公司发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司计划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388人进行股票期权激励,拟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合计5,130.00万份,占总股本 6.48%。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投资要点: 本次激励营收和利润双层考核,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本次股票期权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388人,拟授予股票期权数量5,130.0万份,占总股本高达 6.48%。以营收(权重 45%)和归母净利润(权重 55%)双层绩效指标考核,业绩考核目标要求 2022-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 90亿元、108亿元、130亿元、15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4.0亿元、5.4亿元、7.8亿元、10.5亿元,行权价格为10.14元。本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注重公司盈利状况的实质性提升,将核心员工利益与公司长远发展绑定,彰显公司对未来长期发展的信心。 新能源车热管理快速发展,国际化进程良好:公司较早布局新能源车热管理领域,产品包括前端冷却模块、冷媒冷却液集成模块、热泵空调系统、电池冷却板等,受全球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及北美新能源标杆车企、小鹏、蔚来、吉利、江铃新能源等配套项目带动,预计公司新能源车热管理业务有望快速发展。另外,公司坚定国际化战略,公司先后在欧洲、北美各地搭建生产及技术服务平台,去年 10月公司拟投资 2.7亿元用于墨西哥生产基地建设,该基地主要生产供北美战略客户的电动车热管理模块和油冷器产品,达产后年均贡献营收预计将达到 4.22亿元。随着国际化进程的良好推进,预计公司全球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加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亿元、4.2亿元和 5.7亿元,EPS 分别为 0.40元、0.53元、0.71元,结合 2022年 3月 9日收盘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22.6倍、17.1倍和 12.8倍,考虑到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积极作用、新能源车热管理的快速发展,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能源车热管理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全球化进展不及预期,传统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尾气后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华峰测控 2022-03-07 400.10 -- -- 490.00 21.89%
487.69 21.89%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78亿元,同比增长120.96%,归母净利润4.39亿元,同比增长120.28%。2021Q4实现营业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129.9%,归母净利润1.28亿,同比增长104.31%。 投资要点: 受益于需求增长及产能提升,21年营收高速增长。2021年公司营收实现8.78亿元,同比增长120.96%,主要受益于半导体市场需求旺盛及公司产能提升。从需求端看,2021年全球缺芯下半导体行业资本开支大幅增加,下游客户市场需求增长较快,尤其是设计、IDM 企业订单旺盛;从供给端看,1)公司产能不断释放,月产能从2021年年初100台增长到目前200台,逐步摆脱产能瓶颈;2)公司推出新产品8300逐步导入客户并获得订单。截至21年年末,公司测试系统全球装机量4500台,2021年销售量1514台,同比增加113.54%。截至2021年底,公司合同负债1.29亿元,同比增长220.7%,存货1.89亿元,同比增长170.2%,反映出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裕,保障公司短期业绩。 毛利率保持稳定,规模效应下费用率大幅降低。20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39亿元,同比增长120.28%;毛利率80.22%,同比增长0.47pct,整体毛利率保持稳定。净利率49.96%,同比减少0.15pct。 从费用端看,公司期间费用率23.48%,同比减少11.97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8.7%/6.34%/-2.27%,同比减少3.76/3.95/0.08pct,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使费用率大幅降低。 聚焦市场开拓+扩大产品覆盖面,双引擎助力公司未来发展。公司坚持“夯实国内,开拓海外”的方针,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设立东南亚子公司,销售区域覆盖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21年境外营收同比增加20.43%。公司聚焦SoC和大功率测试细分领域,积极扩大产品覆盖面。公司主力机型STS8200系列主要应用于模拟及混合信号类集成电路测试,同时拓展了分立器件及功率类的器件测试。随着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以IGBT、GaN 和SiC 为主要应用的功率器件需求景气,公司功率类测试系统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新产品STS8300主要面向PMIC 和功率类SoC 测试,可同时满足FT 和CP 的测试需求,已经获得诸多优质客户的订单并取得一定装机量。目前国内SoC 国产化率较低,公司积极布局SoC 类集成电路测试,达产后将实现200套SoC 类测试系统产能,目前已有一定装机,未来有望实现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37、16.33、20.5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9、8.52、10.79亿元,对应3月2日收盘价的市盈率为38.44x、28.82x、22.76x,维持公司的“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下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公司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璞泰来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03 169.50 -- -- 200.37 18.21%
200.37 18.21%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 10月 29日公司发布三季报,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2.95亿元,同比增长 88.1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2.31亿元,同比增长 196.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1.57亿元,同比增长 204.36%,业绩符合预期。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3.72亿元,同比增长62.59%;实现归母净利润 4.56亿元,同比增长 108.61%。 投资要点: 锂离子市场广阔,负极业务受益。消费类和动力类锂离子电池在政策和需求端的双重刺激下,市场不断扩大,公司上半年负极材料出货量 4.52万吨,同比增长 103.57%,实现营收 24.54亿元,同比增长 79.46%。涂覆隔膜及加工出货量 7.98亿平米,同比增长 264.50%。作为中上游的负极材料生产商,公司下半年有望持续营收增长。 一体化生产对冲成本上涨,限电之下保持稳定:内蒙古分布有大量负极的石墨化厂商,此次双控限电下受影响较大。根据高工锂电数据披露,负极轻料石墨化加工成本上涨至 2.2-2.4万元/吨,而得益于一体化生产布局,公司石墨化自供比例达到 70%-80%,有效对冲成本上涨带来的业绩冲击。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 35.92%,盈利能力保持坚挺。 针对下游需求扩大产能,完善配套产业链。鉴于下游锂离子电池需求旺盛且多样,公司在江西现有产能的基础上扩产 6万吨前工序及内蒙二期 5万吨石墨化加工产能,预计于年底前建成投产,同时在四川邛崃规划建设年产 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其中一期 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以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启动建设。 盈 利 预 测 与 投 资 建 议 : 预 计 公 司 21-23年 实 现 营 业 收 入85.27/124.01/164.24亿,净利润 16.62/22.69/30.52亿元,EPS 分别为 2.39/3.27/4.39元/股,基于公司在动力电池高端负极领域的龙头地位,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及下游行业产能过剩、产业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及委外加工价格变动、产品升级和新兴技术路线替代等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01 85.00 -- -- 108.53 27.68%
114.98 35.27%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1.71亿元,同比增长155.00%,归母净利润7.27亿元,同比增长174.94%,扣非归母净利润5.14亿元,同比增长126.62%。 投资要点: Q3业绩持续提升,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26.70%: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96.53%。Q1/Q2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1.76亿元,Q3单季度环比增长26.70%。公司半年报披露上半年锂电材料合计产量1.92万吨,实现销量1.89万吨,单吨净利约为1.5万元。下半年有望持续量价齐升,考虑到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全年出货量预期有望达到5万吨。 产能持续释放,18万吨产能规划保驾护航:公司10月15日于深交所互动易披露现有正极产能4.4万吨,相较上半年新增投产1万吨产能。此外,公司加速中长期产能布局,拟募资不超过46.45亿元投入三个项目,其中常州二期约20亿(总投资约24.7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NCM811产品产线;海门四期约7.6亿(总投资约11亿元),建设年产2万吨3C 数码类正极产品产线;此外公司欧洲10万吨高镍动力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已进入论证评估阶段,若顺利投产有望新增18万吨产能。 三元高镍持续迭代,研发拓展多线布局:公司高镍多元产品已实现了Ni83、Ni88、Ni90量产,批量出口海外。Ni95产品已完成国际客户验证,即将进入量产阶段。公司在钠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磷酸铁锰锂材料领域均有开发布局,常州锂电新材料研究院约5亿(总投资约5.6亿元),建设试制中心车间以及办公区,研发项目包括多元材料、钴酸锂、磷酸铁/锰铁锂、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鉴于公司在建产能相继落地,Q3业绩的持续提升,以及研发产品的多线布局,我们上调公司21-23年的盈利预测,调整后预计公司21-23年实现营业收入76.30/116.10/154.39亿元,归母净利润8.39/11.62/15.00亿元,EPS 分别为1.85/2.56/3.31元/股,基于公司在高端三元材料的龙头地位,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新产能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1-10-29 56.18 -- -- 57.41 2.19%
57.41 2.19%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 公司发布21年三季报,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67亿元,同比+47.42%;归母净利润59.45亿元,同比+78.38%。业绩增长原因主要系硅料价格大幅上涨所致。 投资要点: 三季度硅料大幅涨价,上游原材料同步涨价:公司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1.38亿元,同比+55.63%;归母净利润29.79亿元,同比+28.29%。根据PV Infolink数据,Q3多晶硅致密料含税均价约207元/kg,较Q2均价提升约18%,但是在上游工业硅大幅涨价的情况下,公司三季度整体盈利水平与Q2持平,Q3单季综合毛利率为27.32%,环比+0.75pct;净利率为15.81%,环比+1.67pct。公司期间费用率稳中有降,其中销售费用率1.23%,环比-0.06pct;管理费用率3.72%,环比+0.06pct;研发费用率2.94%,环比+0.1pct;财务费用率0.71%,环比-0.18pct。 硅料新产能投产在即,22年量升价稳:公司硅料新产能持续释放,预计乐山5万吨和保山5万吨产能分别于10月和11月投产,早于此前预期的21年底,预计公司实际爬坡期也将缩短,22年产量有望实现高增。从供需关系来看,22年硅料产能仍然偏紧,价格有望小幅回落但整体预计稳定在17-18万元/吨,22年硅料业务保持高景气。 电池片持续扩张,大尺寸产能占比提升:公司规划年底电池片产能达到55GW,其中210产能35GW,占总产能的60%以上,公司新产能非硅成本持续下降,电池片盈利能力增强。N型技术方面,公司异质结GW级中试线于8月投产,明后年技术成熟后,有望大幅扩张N型产能,公司电池片优势地位稳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硅料价格符合我们此前预期,维持此前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31.79/920.28/1161.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78/114.64/135.66亿元,EPS分别为1.95/2.55/3.01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硅料、电池片价格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新产能投产不及预期;N型电池进度不及预期。
福莱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1-10-26 48.55 -- -- 56.93 17.26%
57.95 19.36%
详细
公司发布 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63.37亿元,同比+57.78%; 归母净利润 17.17亿元,同比+111.5%。 投资要点: Q3业绩稳定,控费成效显著:分季度来看,公司 Q3单季实现营收 23.09亿元,同比+51.89%;归母净利润 4.56亿元,同比+29.89%。业绩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系公司光伏玻璃产能大幅增加,Q3公司实际产能约9000t/d,较去年同期提升 80%。另一方面,公司费用率显著下行,其中销售费用率 4.14%,环比-1.94pct;管理费用率 2.09%,环比-0.42pct; 研发费用率 4.47%,同比-0.97pct。 原材料上涨成本承压,利润水平依然稳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公司盈利水平。根据百川数据,目前重质纯碱价格均价已经超过 3600元/吨,Q3均价约 2440元/吨,较 Q2提升约 30%,预计影响毛利率 2-3pct,公司 Q3综合毛利率为 31.7%,环比-5.7pct,我们估计光伏玻璃毛利率约为 29%。但同时光伏玻璃价格于 9月份开始回升,目前 3.0mm 价格上涨至 30元/平米,对冲部分原材料涨价影响,在价格持续回升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四季度公司利润水平仍会保持稳定。 产能稳步扩张,未来高成长:下游需求高增长,公司保持高扩产节奏维持市占率。考虑冷修等因素,预计公司 22-23年名义产能为 19700/24800吨/天,产能三年复合增速高达 57%。目前公司在手长单充足,与下游龙头客户深度绑定,结合公司成本端优势,我们认为公司利润将保持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目前光伏玻璃价格反弹超预期,我们小幅上调 21年 盈 利 预 测 , 预 计 公 司 21-23年 实 现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105.36/180.52/226.73亿元,归母净利润 23.18/34.20/42.11亿元,EPS 分别为 1.08/1.59/1.96元/股,结合光伏下游需求高增长,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业绩确定性较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光伏装机量不及预期风险、产品价格下跌风险、产能投产不及预期风险、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双玻组件普及速度不及预期风险。
德赛西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0-18 89.55 -- -- 116.38 29.96%
165.50 84.81%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 公司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1-9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000万元-49,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79%-55.50%,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00万元-12,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94%-40.84%。 投资要点: 业绩表现良好,预计四季度持续增长:公司预计2021年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00万元~12,500万元,同比增长23.94%~40.84%,环比增长-22.12%~-11.50%,预计环比降幅相对二季度有所收窄,在芯片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及三季度下游汽车终端产销量大幅下降的情形下,公司三季度业绩表现略好于市场预期,主要是公司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网联服务三大产品线业绩稳步提升和公司持续推进精细化经营取得良好成效导致。我们预计,随着芯片供给的边际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的稳定,公司四季度业绩依然有较好的表现。 受益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域控制器等多产品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长点:我们认为,公司卡位智能网联汽车成长赛道,将充分受益于国内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在智能座舱方面,公司一芯多屏、大屏化座舱产品、数字化仪表等获得一汽丰田、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广汽乘用车、奇瑞汽车、比亚迪等主流车企的新项目订单,有望受益于本轮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在智能驾驶方面,全自动泊车、360度高清环视等ADAS产品持续获得国内主流车企的新项目订单,代客泊车产品即将在多家主流车厂客户的新车型上配套量产,智能驾驶产品有望持续商业落地;在域控制器方面,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搭载OrinX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IPU04目前已经获得理想汽车等多个项目定点,预计随着汽车电子架构的升级,公司域控制器将大幅量产。 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85.06亿元、111.00亿元和141.8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7亿元、9.78亿元和12.44亿元,EPS分别为1.41元、1.78元和2.26元,结合2021年10月14日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64.04倍、50.88倍和39.98倍,鉴于公司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网联服务三大业绩成长空间广阔及三季度业绩表现良好,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智能网联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广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9-02 18.34 -- -- 20.94 14.18%
20.94 14.18%
详细
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45.72亿元,同比增长 3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3.37亿元,同比增长 87.07%,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0.45亿元,同比增长 99.81%。 投资要点: 营收增长良好,毛利率有所提升:上半年,在芯片短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及疫情反覆等不利因素下,集团实现了总销量 102.65万辆,同比增长 24.49%,营业总收入 345.72亿元,同比增长 3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3.37亿元,同比增长 87.07%,表现良好。其中 Q2实现总销量 52.99万辆,同比/环比增长 2.21%/6.72%,实现营业总收入 185.48亿元,同比/环比增长 25.63%/15.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71亿元,同比/环比增长-10.41%/-16.71%,主要是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增加所致,Q2季度毛利率 7.43%,同比/环比增加1.10pct/1.88pct。 广本、广丰表现稳健,自主乘用车盈利有待改善:上半年,广本、广丰表现较为稳健,实现销量分别为 37.16万辆、41.72万辆,同比分别为16.68%和 30.02%,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568.82亿元和 608.94亿元,同比分别为 18.87%和 30.57%,根据合并报表口径上半年集团的投资收益为 65.03亿元,同比增长 58.02%,主要是广本、广丰贡献。自主品牌销量增长良好,上半年广汽乘用车销量 15.10万辆,同比增长 28.29%,新能源乘用车大幅增长,其中广汽埃安新能源销量 4.30万辆,同比增长 112.03%,但自主业务依然处于亏损状况,期待进一步改善。 明星车型持续热销,产能扩张助力产销规模持续增长: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自主品牌投产 M6PRO、GS4PLUS、G3POWER、影豹、AION Y、AION S Plus 等车型,合资车企分别推出凯美瑞中改款、第四代汉兰达、威兰达 PHEV、C-HR 中改款、凌尚等,明星车型表现持续热销。为实现“十四五”产销目标,公司稳步推进新产能建设,其中广汽丰田新能源车产能扩建项目一期 20万辆╱年产能已于 7月正式投产,自主品牌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建项目二期启动,建成后将新增 10万辆╱年产 能,且为弥补集团动力电池制造领域空白,时代广汽动力电池建设项目预计有望于 9月份投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16.83亿元、805.00亿元和 870.2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85.62亿元、99.90亿元和 108.72亿元,EPS 分别为 0.83元/股、0.96元/股和 1.05元/股,结合 2021年 8月 30日收盘价对应的PE 分别为 22.19倍、19.02倍和 17.48倍,考虑到日系合资的稳步增长及自主业务盈利有望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汽车销量下滑、芯片供应短缺、原材料成本上升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8-30 18.66 -- -- 21.80 16.83%
23.45 25.67%
详细
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660.96亿元,同比增长 29.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3.14亿元,同比增长 58.61%,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8.54亿元,同比增长 65.18%。 投资要点: 集团整体业绩符合预期,成本控制良好:上半年虽然受全球芯片供给短缺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上汽集团批发总销量 229.73万辆,同比增长 12.11%,其中乘用车零售 242.3万辆,同比增长 30.8%,营业总收入 3660.96亿元,同比增长 29.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14亿元,同比增长 58.61%,表现明显好于销量及营收增速,表明公司降本增效取得一定成效。其中 Q2集团总批发销量 115.49万辆,同比增长-15.71%,实现营收 1770.01亿元,同比增长-0.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4.67亿元,同比增长-11.08%,毛利率 11.82%,同比/环比增长 1.93pct/0.73pct,净利润好于营收且毛利率提升,彰显出集团较强的供应链成本控制及转嫁能力。 合资企业上汽大众有所拖累,上汽通用、通用五菱持续改善:上半年,上汽大众销量及业绩表现明显承压,批发销量 53.24万辆,同比增长-7.79%,净利润 28.85亿元,同比增长-58.22%;上汽通用、通用五菱表现良好,销量分别为 58.18万辆、66.1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61%、24.55%,净利润分别为 23.48亿元(同比 31.57%)、4.13亿元(扭亏,去年同期为-6.29亿元)。随着全球芯片逐步缓解及大众新款车型的推出,预计大众销量及业绩有望回升。 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期待自主业务盈利回升: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热及双积分政策影响下,上半年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 28万辆,同比增长超过 400%,增速表现为市场的 2倍。自主乘用车销量 29.94万辆,同比增长 23.97%,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自主业务毛利率为 6.46%,同比下滑 0.97pct。上半年集团出口及海外销售约 26万辆,销量同比接近翻番,随着国内乘用车行业的持续复苏及海外中国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期待自主业务盈利回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8,319.30亿元、8,968.21亿元和 9,595.9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2.97亿元、290.83亿元和 329.63亿元,EPS 分别为 2.25元、2.49元和 2.82元,结合 2021年 8月 26日收盘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8.16、7.38和 6.5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出口不及预期,芯片供给不及预期。
德赛西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8-27 92.50 -- -- 92.75 0.27%
139.40 50.70%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83亿元,同比增长57.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61.0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234.31%。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非经常性损益及研发费用大幅增长导致业绩环比下滑:上半年公司业绩在芯片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下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其中Q2实现营业总收入20.41亿元,同比/环比增长40.63%/-0.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亿元,同比/环比增长-18.89%/-38.16%,主要是对Ficha 公司的投资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大幅下降所致,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等影响后,Q2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亿元,同比/环比增长113.06%/-38.11%,环比下滑主要是研发费用相对Q1增加6,453万元所致,预计随着缺芯影响逐步缓解及乘用车行业的持续复苏,公司业绩有望维持高速增长。 受益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智能网联标杆产品快速商业化落地:公司充分受益于汽车智能化发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网联服务产品逐步落地,在智能座舱方面,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大屏化座舱产品、数字化仪表等座舱产品获得一汽丰田、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广汽乘用车、奇瑞汽车、比亚迪等主流车企的新项目订单。智能驾驶方面,全自动泊车、360度高清环视等ADAS 产品持续获得国内主流车企的新项目订单,代客泊车产品即将在多家主流车厂客户的新车型上配套量产,L4级别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IPU04已获得多个项目定点。在网联服务方面,网联服务业务座舱安全管家获得主流日系车厂定点,蓝鲸OS4.0、智能进入软件套件等产品获得前装量产订单。且公司客户拓展良好,成功突破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和雷克萨斯等日系客户,未来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公司智能网联产品有望在自主品牌、日德系及新造车势力等加速渗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85.06亿元、111.00亿元和141.8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4亿元、9.66亿元和12.44亿元,EPS 分别为1.32元、1.76元和2.26元,结合2021年8月23日收盘价对应的PE 分别为70.57倍、52.86倍和41.0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智能网联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旭升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1-08-04 40.66 -- -- 42.83 5.34%
47.48 16.77%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 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11亿元,同比增长82.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49.84%,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48.76%。 投资要点: 客户订单放量,业绩增长良好:上半年业绩增长良好,其中Q2营收7.06亿元,同比/环比增长87.75%/39.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34.71%/35.08%,主要受特斯拉、采埃孚、长城汽车、宁德时代等多个客户的订单持续放量拉动,其中特斯拉Q2交付量20.1万辆,同比增长121.4%,上半年公司对特斯拉实现销售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50.20%,营收占比40.37%,相对去年全年营收占比下降3.12pct,主要是非特斯拉客户的良好拓展所致,其中对长城汽车实现销售收入5,730.34万元,同比增长242.18%,营收占比上升至4.73%。Q2公司毛利率29.57%,同比/环比分别增加-6.89pct/0.35pct,同比下降较多主要是运费计提至营业成本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环比今年一季度略有增长,可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公司影响较小,预计后期毛利率有望保持稳定略上升。 轻量化工艺多点开花,新能源汽车领先优势扩大:公司多年深耕汽车轻量化领域,工艺由原先的压铸进一步拓展至锻造、挤压工艺,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报告期内挤压产品顺利获得大众MEB平台电池包零部件产品的定点,除大众外,同时储备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赛科利等多个客户电池包零部件项目,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预计电池包零部件业务有望加快发展。公司早期绑定特斯拉重点客户,凭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先优势和规模优势,迅速拓展北极星、采埃孚、长城汽车、宁德时代等客户,为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满足客户订单需求,公司拟筹划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13.5亿元投向“高性能铝合金汽车零部件项目”和“汽车轻量化铝型材精密加工项目”,总体来看,公司在轻量化铝合金领域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6.4亿元、34.3亿元和43.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7亿元、6.2亿元和7.8亿元,EPS分别为1.06元/股、1.40元/股和1.75元/股,结合2021年7月29日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31.2倍、23.7倍和18.9倍,考虑到公司业绩良好增长及轻量化铝合金市场龙头地位优势,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重点客户汽车销量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7-29 49.96 -- -- 65.22 29.92%
69.80 39.71%
详细
公司发布 2021年中期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621.59亿元,同比增长 73.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4.98亿元,同比增长 205.1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31亿元,同比增长 252.78%。 投资要点: 整车销量及毛利率提升,业绩表现良好:上半年业绩增长良好,其中 Q2实现营收 310.4亿元,同比/环比 32.02%/-0.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6亿元,同比/环比 3.47%/13.36%,在芯片紧张背景下,公司业绩实现良好增长,主要原因:1)销量增长良好,Q2实现总销量 27.9万辆,同比/环比 14.16%/-17.53%,表现好于行业水平;2)盈利能力提升,预计 Q2毛利率明显提升,单车平均营收和净利润均有较好的增长。 平台化加速新车投放,行业回暖叠加多品牌销量提升促使业绩持续增长:在坦克、柠檬、咖啡智能三大新技术平台上,公司加速推出新款车型,哈弗品牌上半年销量 39.1万辆,同比增长 49.3%,第三代哈弗 H6、大狗、赤兔、初恋等销量表现良好,坦克 300市场反馈火爆,坦克系列有望迎来多爆款车型,WEY 品牌玛奇朵、拿铁等即将上市也将进一步提振 WEY 销量,皮卡上半年销量 11.8万辆,同比 23.2%,保持细分市场第一,欧拉品牌月销量突破 1万辆且有望持续攀升。下半年随着芯片缓解及行业持续回暖,预计在多爆款车型带动下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1-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434.94亿元、1,612.88亿元和 1,733.8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93.65亿元、118.43亿元和 134.96亿元,EPS 分别为1.02元、1.29元和 1.47元,结合 2021年 7月 20日收盘价对应的 PE分别为 44.7倍、35.4倍和 31.0倍,考虑到公司综合竞争实力较强及产品周期向上,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海外销量不及预期
菱电电控 2021-04-29 135.00 -- -- 144.55 7.07%
144.55 7.07%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 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110.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137.23%。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国产替代持续进行:21年Q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137.23%,基本符合预期,主要是去年同期因疫情影响基数较低所致,毛利率31.0%,相比去年全年下降2.18pct,预计主要由于芯片等原材料采购价格上升所致。公司专注于汽车电控领域,由于国内电控被博世、大陆、电装等企业垄断,而公司作为国内少数实现EMS国产化企业,在N1类车型中占据领先地位,凭借新车型开发速度优势、本土快速响应优势及技术服务优势,预计有望持续进行国产替代。 轻卡市场份额有望提升,新能源车电控系统贡献另一增量:受“大吨小标”事件及环保政策影响,轻卡合规化趋势导致运力下降有望进一步提振需求量,且近年来部分轻卡由柴油转向汽油车趋势,预计轻卡汽油车市场有望扩容,公司EMS在N1车型自主市场地位优势明显,作为北汽集团、东方鑫源、长安汽车等供应商,预计N1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另外,公司电控产品系列齐全,凭借传统车电控技术领先优势,在国内新能源车高速增长趋势下,预计电动车VCU/MCU等产品有望快速放量。中长期,公司募集资金配套建设GDI项目,随着二、三线乘用车品牌的逐步验证,预计在乘用车领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9.82亿元、12.21亿元和16.8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97亿元、2.53亿元和3.46亿元,EPS分别为3.82元/股、4.90元/股和6.71元/股,对应的PE分别为34.0倍、26.5倍和19.3倍。考虑到公司为自主电控系统领军企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