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程文祥

东方财富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160522090002。曾就职于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矿资源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4-12 39.30 -- -- 39.44 0.36% -- 39.44 0.36% -- 详细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 Bikita 矿山西区与东区保有(探明+控制+推断类别)锂矿产资源量为 11,335.17 万吨矿石量(已扣除矿山生产动用资源量), Li2O 金属含量 116.79 万吨, Li2O 平均品位 1.03%,折合 288.47 万吨碳酸锂当量(LCE)。较上一报告期(2022 年 12 月 31日)锂矿产资源量增加 4,793.24 万吨矿石量,折合碳酸锂当量(LCE)增加 104.69 万吨。 【评论】Bikita 矿山 2020 年 10 月扩储增量来自于矿山东区, 2023 年 4 月扩储增量来自于矿山西区。公司 2022 年初收购 Bikita 矿山时,根据 IRES编制的 Bikita 西区资源量报告, Bikita 矿山西 区累计探获的保有锂矿产资源量折合 84.96 万吨碳酸锂当量(LCE)。 2022 年 10 月,公司对 Bikita 矿山东区的勘探、地质建模和资源量估算完成,显示矿山东区保有锂矿产资源量折合 71.09 万吨碳酸锂当量(LCE)。 2023 年4 月, 根据公司再次对 Bikita 矿山西区进行的勘探结果,显示矿山西区保有锂矿产资源量折合 112.69 万吨碳酸锂当量(LCE)。西区扩储41.6 万吨碳酸锂之后, Bikita 矿山西区和东区合计保有锂矿产资源量达到 183.78 万吨碳酸锂当量。 本次扩储, Bikita 矿山东区新增资源量 65.46 万吨 LCE, 矿山西区新增资源量 39.23 万吨 LCE。 2024 年 4 月,根据公司同时对矿山西区和东区进行勘探和估算的结果, Bikita 矿山西区资源量新增 39.23 万吨LCE,西区总资源量达到 151.92 万吨 LCE; Bikita 矿山东区资源量新增 65.46 万吨 LCE,东区总资源量达到 136.55 万吨 LCE。此次扩储之后,公司 Bikita 矿山西区和东区合计保有锂矿产资源量折合 288.47万吨碳酸锂当量(LCE),较 2023 年 4 月份保有量新增 104.69 万吨 LCE,增幅近 57%,是公司当初收购时候的 84.96 万吨资源量的 3 倍有余。 考虑碳酸锂价格最新变动, 小幅下调公司收入和利润预测, 预计公司2023/2024/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66.67/96.93/111.33 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3.73/26.99/39.73 亿元; EPS 分别为 3.3/3.7/5.4元;对应 PE 分别为 13/11/8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锂盐产销量不及预期; ?锂盐价格不及预期; ?锂矿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多氟多 基础化工业 2024-04-10 14.88 -- -- 16.12 8.33% -- 16.12 8.33% -- 详细
2023年收入小幅下降,利润显著回落。公司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9.4亿元,同比下降 3.4%; 实现归母净利润 5.1亿元,同比下降73.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7亿元,同比下降 74.2%。 2023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1.5亿元,同比增长 2.9%,环比下降 10.5%; 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63亿元,同比下降 71.3%,环比下降 65.4%。 2023年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 16.25%和 5.37%,同比分别下降14.3个百分点和 11.0个百分点。 公司 2023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0.74%、 4.44%、 0.14%和 4.58%,同比分别变化 0.20、 -0.35、 -0.35和 0.53个百分点。 六氟磷酸锂价格低迷,公司调整在建产能投放节奏。 六氟磷酸锂等锂盐材料方面,公司 2023年实现收入 47.95亿元,同比下降 27.6%;实现毛利率 19.2%, 同比回落 22.8个百分点; 实现毛利 9.2亿元,同比下降 66.9%,占公司总毛利的比例为 47.5%。公司 2023年六氟磷酸锂出货量为 4万吨,同比增长 53.8%; 2023年六氟磷酸锂销售均价为 12万元/吨,同比下降 52.9%, 价格的大幅下降是导致公司锂盐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回落的主要原因。公司目前六氟磷酸锂有效产能为 6.5万吨,在建产能为 4万吨。考虑六氟磷酸锂价格低迷,公司在建的 4万吨产能中今年预计投产 1万吨左右,其余的 3万吨根据市场情况来安排投产节奏。 当前六氟磷酸锂价格下,二三线六氟磷酸锂厂商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 头部企业也放缓了新增产能投放节奏, 目前价格大概率是行业底部区域。 电子信息材料业务保持高增长。 电子信息材料方面,公司 2023年实现收入 12.4亿元,同比增长 79.0%;实现毛利率 34.6%,同比上升 9.3个百分点;实现毛利 4.5亿元,同比增长 140%,占公司总毛利的比例为 23.3%。公司电子信息材料业务增长迅速,从 2023年毛利贡献看,已经是公司第二大业务板块。氟基材料方面,公司 2023年实现收入 22.4亿元,同比下降 4.6%;实现毛利率 11.1%,同比回落 1.1个百分点;实现毛利 2.5亿元,同比下降 13.2%,占公司总毛利的比例为 12.8%。锂电池方面,公司 2023年实现收入 26.1亿元,同比增长 32%; 实现毛利率 9.8%,同比回落 1.9个百分点;实现毛利 2.6亿元,同比增长 10.4%,占公司总毛利的比例为 13.2%。 当前六氟磷酸锂价格下,二三线六氟磷酸锂厂商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头部企业也放缓了新增产能投放节奏,目前价格大概率是行业底部区域, 因此预测公司 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22.08/146.09/187.94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 2.28%、 19.66%和 28.6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1/5.64/10.25亿元, 同比变化-29.1%、 56.2%和 81.7%,现价对应 EPS分别为 0.30、 0.47和 0.86元, PE 为 47、 30和 17倍, 给予“增持”评级。
中矿资源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1-19 37.24 -- -- 40.50 8.75%
42.90 15.20%
详细
【事项】公司津巴布韦Bikita锂矿200万吨/年(透锂长石)和200万吨/年(锂辉石)建设工程项目经过有序的工程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及试生产等工作,达到项目设计规划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评论】aBikita矿山采选项目达产,公司锂矿自给率达到1100%%。公司Bikita锂矿200万吨/年(透锂长石)改扩建工程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化学级透锂长石精矿30万吨。Bikita锂矿200万吨/年(锂辉石)建设工程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锂辉石精矿30万吨。两个项目达产,公司自有锂矿年产量将达到6万吨碳酸锂当量,公司锂矿的自给率从2023H1的75%提升至100%。公司Bikita锂矿200万吨锂辉石项目总投资额为12.7亿元,其中使用定增募集资金9.8亿元,使用自有资金2.9亿元;200万吨透锂长石项目总投资额为6.6亿元,其中50%左右为定增募集资金,其余为自有资金。 锂盐冶炼产能到达到666.6万吨,与锂矿采选规模相匹配。公司与2022年2月开始启动年产3.5万吨锂盐冶炼项目的规划。该项目位于江西省新余市,由公司下属全资公司春鹏锂业于2022年开始投资建设,主产品为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副产品为无水硫酸钠,总投资为10亿元。2023年11月16日,公司年产3.5万吨高纯锂盐项目已经建设完毕并成功点火投料试生产运营。公司原有年产2.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和年产6,000吨电池级氟化锂产线,春鹏锂业3.5万吨高纯锂盐项目建成投产,公司电池级锂盐总产能达到6.6万吨/年。考虑公司全资的津巴布韦Bikita矿山现有400万吨/年锂矿石选矿项目已达产,加拿大Tanco矿山18万吨/年锂辉石采选生产线已满产,公司锂盐冶炼产能和锂矿采选产能规模相匹配。 公司上游锂矿资源采选能力获得突破,锂盐冶炼产能顺利完成扩产,但是考虑2023Q4和2024年初锂盐价格大幅下降,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5年收入和利润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7.31/98.32/113.58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0/27.6/40.8亿元;EPS分别为3.30/3.79/5.60元;对应PE分别为12/11/7倍,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锂盐产销量不及预期;锂盐价格不及预期;锂矿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永兴材料 钢铁行业 2024-01-18 54.50 -- -- 57.50 5.50%
57.50 5.50%
详细
公司控股子公司宜丰县花桥矿业有限公司于近日办理完成宜丰县花桥乡白市化山瓷石矿采矿许可证变更登记,并取得宜春市自然资源局换发的新采矿许可证,宜丰县花桥乡白市化山瓷石矿采矿许可证证载生产规模由300.00万吨/年变更为900.00万吨/年。 【评论】 化山瓷石矿扩产许可证落地,保障未来锂矿增量。公司通过永兴新能源持有化山瓷石矿70%的权益,如果该矿未来扩产至900万吨的规模,公司权益产能将达到630万吨,对应5万吨左右碳酸锂当量。 公司300 万吨/年锂矿石高效选矿与综合利用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具备600 万吨/年选矿能力;皮带廊输送项目、矿山改扩建项目完成立项,并积极报批中。公司的采选能力与上游资源情况基本匹配。此外,在冶炼端,公司现有锂盐产能3万吨。扩产许可证落地后,公司预计将有序筹划冶炼项目,不断挖掘全产业链发展优势,巩固公司云母提锂行业龙头企业地位。 锂盐价格大幅下行,公司单季度扣非净利率维持稳定。2023年Q1-Q3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分别为41.5、25.8和24.0万元/吨,其中Q2和Q3碳酸锂均价环比下降37.8%和7.0%。2023Q2-Q3公司锂盐销量分别为6800和7200吨,环比增长13.3%和5.9%。2023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5、9.69和9.70亿元,其中Q2和Q3分别环比增长3.6%和0.1%。实际上电池级碳酸锂2023Q2和Q3的环比下降的幅度高于公司销量增长的幅度,但是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仍能保持增长或者持平,显示公司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 【投资建议】 结合公司最新三季报情况,考虑2023Q4和2024年初锂盐价格大幅下降,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4年收入和利润预测。2025年考虑锂盐价格回升幅度,我们下调公司收入预测。但考虑公司锂矿成本维持稳定,以及2025年自有锂矿产出增长,我们上调2025年利润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45/100.13/131.30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4/18.3/32.3亿元;EPS分别为6.37/3.40/6.00元;对应PE分别为9/17/9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锂盐产销量不及预期; 锂盐价格不及预期; 锂矿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大胜达 造纸印刷行业 2024-01-04 11.79 15.00 40.58% 11.84 0.42%
12.34 4.66%
详细
公司是瓦楞纸包龙头,依托外延收购不断拓展包装业务版图。 公司是国内纸包装龙头之一, 主要产品瓦楞纸箱广泛地应用于啤酒、 食品饮料、烟草、快递物流、 家电家具、 化工、服装等行业的内外包装。 公司通过内生新建及外延并购不断完善传统纸包布局并持续开拓业务矩阵,目前已形成传统瓦楞纸包、高端酒包、精品烟包、纸浆模塑等业务板块。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7亿元,同比增长 0.09%,实现归母净利润 0.76亿元,同比增长 0.47%,未来随着公司精包及纸浆模塑放量,公司业绩有望稳步增长。 依托纸箱基本盘,拓展酒包和烟包等高端品类,实现产品结构优化。 瓦楞纸箱行业, 2017-2022年公司纸箱销量年均复合增长 9.1%,显示公司基本盘业务稳定。鉴于纸箱行业格局分散和竞争激烈的特点,公司未来预计会以外延并购作为主要发展战略。 酒包领域,以四川中飞为基础,公司定增募投“贵州仁怀佰胜智能化纸质酒盒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该项目投产后, 可形成 3,300.00万支精品酒盒和 2,400.00万支卡盒的生产能力,合计将新增销售收入 32,203.5万元。 烟包业务方面, 公司摆脱了以往的局部地区招标模式, 积极参与中烟项目全国的招标,未来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纸浆模塑业务前景广阔,未来将成为公司业绩重要增长极。 随着全球各国“限塑令”、“禁塑令”等政策出台,纸浆模塑行业有望迎来爆发机会。公司 2021年 11月与吉特利共同设立海南大胜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并在海口国家高新区投资建设“纸浆模塑环保餐具智能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该项目达产后, 公司将拥有年产 30,000吨纸浆模塑环保餐具的生产能力,预计达产后的年销售收入为 62,528.67万元,年净利润 10,825.6万元。该项目目前一期主体设备 60套已经初步安装完毕, 部分设备已经投入了试生产, 二期车间厂房也已开始施工建设工作,项目整体预计于 2024年 6月前建成投产。 牵手纤纳光电收购 Fornax B.V.,布局光伏镀膜设备。 2023年 10月,公司通过与纤纳光电等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拟收购荷兰 Fornax B.V.公司,切入光伏薄膜电池镀膜设备制造。 基于该公司掌握的等离子化学沉积(PE-CVD)、 化学沉积(CVD)、近空间升华(CSS)、 气象传输沉积(VTD)等多种薄膜沉积技术和热处理设备制造经验, Fornax B.V.子公司 SMIT 为薄膜光伏、锂电池、功能玻璃及显示、半导体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镀膜控制及精确热处理设备。 总体而言, 公司通过引入钙钛矿头部企业纤纳光电参股, 与龙头深度绑定, 将深度受益于全球钙钛矿、碲化镉等薄膜电池行业的发展。
元力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12-13 22.78 -- -- 24.05 5.58%
24.05 5.58%
详细
销售净利率显著提升,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攀升。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59亿元,同比增长15.37%;实现归母净利0.53亿元,同比增长73.0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124.73%;实现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4.74%和13.02%,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0.74和2.54个百分点。 公司积极布局木质活性炭渗透低的医药和环保领域,产销量增长确定性高。公司生物基活性炭龙头,公司目前活性炭产能12万吨左右。公司活性炭产品在食品领域的市占率超30%,并且未来存在继续提升的可能。医药用活性炭领域,公司是唯一的具有牌照和批量供应能力的活性炭企业,能充分受益于活性炭在医药领域的产业化应用。环保领域,公司大力拓展气相吸附等环保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储能领域,公司已经布局300吨超级电容炭产能,未来拟实现国内超级电容炭市场的国产化替代。2020,2021和2022H1公司全资子公司南平元力活性炭业务为公司贡献净利润分别为0.97亿、1.12亿和0.8亿。 硅酸钠业务经营稳健,并有产能扩张计划。元禾化工是公司持股51%的控股子公司,是公司硅酸钠业务的经营主体。元禾化工目前有固体硅酸钠产能30万吨,并正在实施募投项目和年产32万吨固体水玻璃项目。2020、2021和2022H1公司硅酸钠业务经营稳健,分别贡献归母净利润0.28亿、0.24亿和0.13亿。三元循环是公司全资子公司,也是公司硅胶和热能业务的经营主体。三元循环目前具有硅胶产能2.5万吨。2021和2022H1年公司硅胶和热能业务分别贡献净利润0.24亿和0.27亿。 【投资建议】 公司木制活性炭、硅酸钠等传统业务稳步提升,超级电容炭等新产品具有较大增长空间。我们依据不同业务条线的营收、成本与产能扩张情况,做出如下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68/21.58/29.61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2.79/3.97亿元;EPS分别为0.72/0.89/1.27元;对应PE分别为37/29/21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木质活性炭产品出货不及预期; 硅酸钠价格大幅波动; 超级电容炭产品出货不及预期;
天铁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11-30 12.68 -- -- 13.10 3.31%
14.00 10.41%
详细
【投资要点】 轨交巨头跨界切入锂化物,双轮驱动业绩未来可期。公司业务初期以轨交橡胶制品起家,积累了多年经验和技术底蕴,2018年11月和2021年4月,公司分两次分别收购江苏昌吉利60%、40%的股份,正式进军锂化物领域.昌吉利业绩表现亮眼,利润稳定增长,2021年底已实现营业收入3.08亿元,实现净利润7742万元。2022年上半年开建庐江5万吨锂盐项目,预计2023年5月底建成;以自有资金5亿元收购西藏中鑫21.74%的股权,获得班戈错盐湖优先供货权,盐湖预计2023年10月底之前投产,助力锂化物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格局形成。 锂盐资源端是关键,锂价高位持续概率大。需求端:2022年H1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售量约为408.7万辆,同比+65%,储能领域对锂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储能锂电池的出货量从2017年的4.1Gwh上升到2021年的42.3Gwh。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储能电池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900亿元。下游需求增长以及成本分摊渠道的畅通构成目前锂价上涨的底层逻辑。供给端:锂矿盐湖建设较为缓慢,增量相较需求延后,自2020年开始锂资源便转为供不应求的供需关系。今年供给大环境有诸多不利因素。澳洲多家锂矿下调产量预期,南美锂资源开发受左翼政治势力影响,欧洲政治和环境因素层层阻碍致使多家锂项目被叫停。非洲基础设施和劳工素养限制整体开发进度。我们认为,供需两端紧平衡的格局仍将持续,锂矿锂盐价格拐点仍未到来,预计2023年锂价仍将维持高位。 轨交与建筑减/隔震夯实基础,锂化物打开成长曲线。轨交业务:随着轨道里程数的增长和城市轨道的发展,轨交减振降噪的必要性与日俱增。十四五规划提出,将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 公里、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未来该领域的市场价值值得被期待。而公司在该领域深耕多年,市占率超过10%,看好业务增值空间。建筑减/隔震:2021年我国减/隔震的市场规模则达到21.19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24.89%。公司依托自身工程业务的优势,横向切入建筑减/隔震领域,目前已完成了对建筑减隔震产品的系列化覆盖,并且能够批量生产直径1.4 米及直径1.6 米支座实现批量供货。锂化物业务:子公司江苏昌吉利以烷基锂系列产品和无水氯化锂为主要产品。烷基锂技术壁垒高,彰显昌吉利技术优势。无水氯化锂近两年江苏昌吉利每年销量3000余吨,庐江5万吨锂盐投产后,将为公司锂盐产能带来质的飞跃。2022年2月,天铁入股西藏中鑫,锁定班戈错盐湖的优质资源,该湖品质高,提锂难度低,基础设施便利,盐湖产出物与昌吉利原材料需求高度契合,将有效匹配公司锂盐产能扩张需求。 【投资建议】 公司业务布局极具前瞻性,主营业务减振降噪业务技术成熟,行业地位稳固。从突破产能瓶颈和布局上游优质资源两方面入手,推动锂化物业务发展。未来从业务结构以及市场前景来看,公司业绩增量空间较大,我们维持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0.78亿元、41.15亿元、66.5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72亿元、7.53亿元、11.20亿元,对应EPS至0.75元、1.19元、1.77元,对应PE分别为14.2倍、8.9倍、5.98倍。鉴于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良好,成长明确,竞争力突出,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政干预锂价;国际局势紧张,地缘政治风险;不可控因素导致工程建设进度不达预期。
振华新材 2022-11-21 49.60 -- -- 54.03 8.93%
54.03 8.93%
详细
【投资要点】 单晶三元正极材料领军人,上下游一体化深度绑定,产能加速扩张。公司于2009年完成大单晶正极材料的研发及生产,进度快于同行业企业,独家采用三次烧结工艺,在成本与二次烧结无异的情况下提升产品性能。根据鑫椤资讯,2021年1-11月,公司大单晶正极材料市占率26%,2022年上半年,公司市占率19.19%。公司深度绑定宁德时代,对宁德时代销售占比常年在65%以上,业绩确定性强,上游参股红星电子布局前驱体回收,降低原材料成本。前次IPO募投产能逐步释放,此外定增募资60亿元用于新建10万吨正极材料产能,预计未来几年产能逐步投放。 公司前瞻性布局钠电正极材料,有望率先享受钠电产业化红利。公司前瞻布局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产品具备高压实密度、高容量、低PH值和低游离钠的特点,目前已经实现吨级销售,随着钠电产业化进程加速,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投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4.50/181.82/235.68亿元,2022-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3.08/16.31/19.19亿元,EPS分别为2.95/3.68/4.33元,对应PE分别为17/13/1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产能释放速度不及预期钠电进展不及预期
振华新材 2022-10-21 54.00 -- -- 59.28 9.78%
59.28 9.78%
详细
近日, 振华新材发布 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9.80-10.20亿元, 同比增长 276.16%至 291.51%; 前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9.64-10.05亿元, 同比增长 276.96%至296.12%。 【评论】 公司三季度业绩表现稳健,单吨净利润或有所回落。 公司 2022Q3单季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08-3.49亿元,中值 3.29亿元,同比增长207.0%,环比增长 3.3%。 上半年公司正极出货 1.8万吨,其中 Q1和Q2预计出货 9500吨和 8500吨上下,单吨净利润预计分别为 3.6和3.7万元/吨。 预计公司 Q3正极出货 14500吨上下,对应单吨净利润2.3万元/吨左右。由于锂盐库存的消耗,公司 Q3单吨净利润环比有所下降,但是预计公司销量环比增长 70%以上,对盈利能力的下行形成有效对冲。 公司现有锂电产线兼容钠电正极,可第一时间响应市场需求;中期 10万吨扩产亦兼顾钠电,充分保障远期扩张空间。 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预计在 2022年四季度完成主要客户初步评估,进入小批量试用阶段。 公司目前现有的沙文一期 1.6万吨正极材料(包括技改的 0.6万吨)和已经在建的沙文二期 1.4万吨正极材料产线, 均可以兼容钠电正极材料,可以快速响应下游电池厂商的钠离子电池的配套需求。 未来而言,新扩产的义龙三期 10万吨正极材料产能兼容钠离子正极材料, 预计 2025年将开始形成有效产能,可以充分保障钠电正极材料的中长期扩张空间。 掌握多项核心技术, 提升钠电正极材料性能水平的路径较为清晰。 掌握多种核心技术, 公司目前生产的层状氧化物钠电正极材料在比容量、结构稳定性、压实密度、倍率性能指标上表现良好,得到了下游主流客户的认可。 具体而言,公司原先的三元正极大单晶技术体系可迁移至层状氧化物, 有利于稳定材料晶体结构,改善钠离子电池的高温高电压循环性能。同时,在开发层状氧化物过程中,公司已掌握多元素协同掺杂、晶体结构调控、低 pH 值及低游离钠控制、形貌尺寸及颗粒粒径调控等多项核心技术,并有相关专利布局。 技术层面的有效积累为公司未来提升和迭代钠电正极材料性能提供了清晰的路径。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三元正极材料产销和单吨净利润情况, 我们调整了销量和毛利率科目,下调了公司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4.49/182.64/237.34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8/16.48/21.38亿元,EPS分别为2.95/3.72/4.83元,对应PE分别为18/14/11倍, 维持“增持”评级。
美联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2-10-17 19.25 -- -- 22.38 16.26%
22.88 18.86%
详细
【事项】近日,美联新材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3-2.7亿元,2021年同期为0.16亿元;前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23-2.63亿元,2021年同期为0.11亿元。 【评论】单季业绩环比有所回落,历史同期比显著改善。根据业绩区间推算,公司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区间为0.37-0.77亿元,中值为0.57亿元,虽然较一季度和二季度业绩有明显下降,但从历史上看,2016-2021年公司三季度单季的归母净利润在-0.07至0.30亿元之间,公司当前的利润水平已经显著高于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公司三季度利润环比下行的原因可能是受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和三聚氯氰行业季节性销售淡季影响。 公司钠电正极材料多线布局,普鲁士蓝(白)化合物优势更为明显。公司与七彩化学合资规划的18万吨普鲁士蓝(白)产能一期拟建设1万吨,预计2023年底建成投产;二期拟建5万吨;三期拟建12万吨。同时公司目前现有的普鲁士蓝正极材料50吨中试生产线已投产,并已通过部分电池厂商的检测。美联新材在普鲁士蓝(白)材料上面的优势主要包括:1)30万吨液体氰化钠的产能、成本和技术优势;2)与七彩化学普鲁士蓝合成技术的协同优势。同时,公司在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方向也有布局。其中,参股公司华纳新材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部分产能正在建设中,公司控股孙公司美南新材侧重于聚阴离子材料的研发。 公司湿法隔膜产能或在2023年集中释放。目前公司1#和2#合计1.5亿平米湿法隔膜产能已经实现满负荷生产和批量供货。3#和4#产线合计1.5亿平米湿法隔膜产线也已经开始试生产,预计10月份全面投产。2023年公司拟新增4亿平米左右湿法隔膜产能。客户方面,公司已向保力新和部分经销商批量交付,通过了电池厂商安驰新能源的产品认证并完成中试订单交付,另有二十几家电池厂商送样认证中。隔膜产品出货方面,2022年上半年公司隔膜产品以送样和产品认证为主,因此尚未形成批量销售。后续来看,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公司隔膜产能有望迅速释放。公司目前2022年隔膜产品出货目标是5000万平方米,2023年出货目标是4亿平米。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湿法隔膜产品的投产情况,以及钠电正极材料的规划,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78/31.31/43.23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9/4.86/7.11亿元,EPS分别为0.69/0.93/1.36元,对应PE分别为29/21/15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湿法隔膜产品出货不及预期;普鲁士蓝正极材料销量不及预期;三聚氯氰等精细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下跌。
长远锂科 2022-10-17 15.40 -- -- 16.72 8.57%
16.96 10.13%
详细
【事项】长远锂科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0.8-11.4亿元,同比增长121.78%到134.10%。 【评论】Q3归母利润同比维持高增,环比有所下降。公司2022Q3单季归母净利润3.2-3.8亿元,中值3.5亿元,同比增长103%左右,环比下降23%上下。我们估算,公司Q1、Q2单吨净利润分别为2.0和3.0万元,Q3单吨净利润预计介于Q1和Q2之间,整体维持高位,较Q2有所回落。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2Q3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市场均价环比上涨1.9%,三元正极材料均价环比下跌6.1%。锂盐价格小幅上行,正极价格略有回落,或是扰动公司三季度利润环比增速主因。 产品矩阵完备,中镍高压,超高镍,磷酸铁锂等全线布局。报告期内,公司两款高电压型中高镍材料进入产业化,批量用于快充型电动车领域。两款超高镍9系NCA和NCM产品完成客户验证,分别实现百吨级出货,后续有望增厚公司盈利能力。磷酸铁锂样品已送客户测试,预计年底投入试运行。固态电池高镍正极材料领域,公司已经联合下游客户展开研究开发工作,实验进展顺利。钠电正极方面,公司同时布局层状氧化物和普鲁士蓝,处于下游客户送样测试阶段。 三元正极和磷酸铁锂产能建设有序推进。公司现有8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并实现了达产。二期车用4万吨三元正极产线完成建设,已经处于试运行状态,今年四季度和明年有望贡献增量。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预计今年底完成产能建设,2022Q1进行扩产验证,2022Q2开始规模量产。 三元前驱体部分自供,上游资源背靠中国五矿。子公司拥有3万吨的三元前驱体产能,保证了公司前驱体实现部分自供。另外,公司实控人为中国五矿集团,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涵盖了锂矿、镍矿、钴矿、锰矿以及石墨矿等。依托中国五矿的平台优势,公司有望协同集团内部资源,为上游原材料的供应提供支撑。 【投资建议】下游动力电池需求强劲,公司产能加速释放,出货量提升。考虑公司高镍三元电池占比提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即将投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59.12/229.65/253.6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6/22.68/23.23亿元,EPS分别为0.86/1.18/1.20元,对应PE分别为18/13/13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公司产能建设不及预期。
紫金矿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8-09-13 3.32 -- -- 3.74 12.65%
3.74 12.65%
详细
事件: 公司于9月6日公告:拟以现金方式要约收购NevsunResoucesLtd全部已发行股份,交易金额约13.9亿美元(约合人名币95.3亿元)。每股收购价格较9月4日的收盘价溢价21%。被收购方Nevsun为一家以铜、锌、金为主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公司,旗下拥有非洲厄立特里亚在产矿山Bisha铜锌矿项目及中东欧塞尔维亚的Timok铜金矿项目(分上、下矿带,上矿带已完成预科可研,下矿带尚处于勘探阶段)两个旗舰项目,合计在塞尔维亚、厄立特里亚、马其顿拥有27个探矿权。 投资要点: 收购将大幅增加公司锌、铜和金的储量及资源量: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Bisha铜锌矿60%权益,持有Timok铜金矿上矿带100%权益以及Timok铜金矿下矿带46%权益(下矿带为按照公司与自由港公司的协议稀释后的权益份额)。按权益计算,两矿合计将为公司带来的新增金属储量分别为锌53.0万吨、铜97.5万吨、金57.0吨和银220.0吨;新增金属资源量分别为锌187.7万吨、铜825.1万吨、金222.3吨和银1204.2吨。其中,锌和银的储量和资源量全部来自于Bisha,而铜和金的储量和资源量主要来源于Timok。权益储量中,来自Timok的铜占94%,金占93%(Timok的储量均来自上矿带,下矿带尚处于勘探阶段)。权益资源量中,来自Timok的铜占95%,金占90%(与储量相反,Timok的资源量主要来源于下矿带)。 Timok上矿带8.6万吨铜项目2022年建成投产,内部收益率高达80%: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拥有Timok上矿带100%权益。整个Timok铜金矿目前尚未开发,其中的上带矿已于2018年3月完成预可研,预计2019年完成可研。根据Hatch等三家机构编制的预可研,Timok上带矿项目计划从2020年开始建设,预计2022年建成试产,项目初始资本开支5.74亿美元,项目服务年限为10年,服务期内年均铜产量8.6万吨,其中达产的前三年年均产铜可达14.8万吨。以铜价3.15美元/磅、贴现率8%计算,Timok上带矿预计净现值为18.2亿美元,内部收益率为80%;由于前期强劲的现金流,预计建成投产1年内既能回收建设投资。吸收Bisha在产矿山产能,公司铜、锌产量提升:收购完成后,公司持有Bisha60%权益。Bisha铜锌矿采剥能力为2000万吨/年,选矿设计产能为240万吨/年,最终产品为锌精矿和铜精矿,规划服务年限至2022年。2017年度生产锌金属产量约9.5万吨,铜金属产量约0.8万吨。收购完成后,公司持有Bisha60%权益。对应新增的权益产量预计为锌金属约5.7万吨,铜金属约0.48万吨。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8-2019年EPS为0.23元和0.27元,结合2018年8月27日收盘价3.35,对应的PE为14.57和12.41倍,公司当前估值较低,近期和远期产销量增长确定性强,看好公司的成长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下跌;矿山产量释放不及预期
格林美 有色金属行业 2018-09-06 5.61 -- -- 5.54 -1.25%
5.54 -1.25%
详细
事件: 公司于近期发布了2018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26亿元,同比上升63.9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1亿元,同比上升50.83%;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4.19亿元,同比增长60.45%。 投资要点: 电池材料业务量价齐升,带动公司业绩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大幅增长64%,是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而营收的增量的主要贡献来自于电池材料业务和镍钴粉业务营收的增长:1)2018年上半年,电池材料业务实现收入40.42亿元,同比增加98.70%,占当期总收入的47.54%,是带动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电池材料业务营收的增长一方面源于三元正极材料和前驱体材料价格的同比增长(三元前驱体和三元正极材料2018H1平均价格同比上涨30%左右),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公司对应产品产销量的增长;2)镍钴粉末产品上半年实现收入10.88亿元,同比增加53.24%,占当期总收入的15.50%。期间费用方面,公司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公司为满足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所需资金而增加有息负债,财务费用3.0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6.79%;管理费用4.66亿元,同比增加65.24%,主要原因系公司研发投入的增加和产能规模扩张带来的薪资和折旧摊销费用的增加。在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将资金投入周期短,资金运营快的板块并且改善应收账款管理,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状况大幅改善,2018年上半年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2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1.56%。 动力电池循环产业链建设稳步推进:公司动力电池材料业务旨在打造“电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电池包再造-新能源汽车服务”新能源全生命周期循环价值链,围绕该价值链的建设,公司报告期内在多方面取得有效进展:1)公司全资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材料有限公司入选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首批5家企业;2)公司动力电池用三元材料前驱体主流供应CATL供应链、三星SDI与ECOPRO等国际主流客户,并获得LGC、BYD等国际主流企业认证;3)公司全面快速突围高镍主流产 品关键技术,NCM高镍前驱体已通过LGC认证,NCA前驱体已与ECOPRO建立稳定供货关系,并已建成2万吨/年三元材料高镍前驱体生产线,后续将聚焦推动NCM611和811等高镍产品的大批量市场化;3)公司于2017年启动的定增方案于2018年6月正式取得证监会书面核准文件。由于募集资金净额与原先方案有所变化,根据公司最新的公告,公司将投入31亿元资金(包括18.06亿元的募集资金和12.94亿元的自有资金)用于年产3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销、年产6万吨三元前驱体生产线和绿色拆解循环再造车用动力电池包项目的建设。 电子废弃物业务效益下降系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2018年上半年,公司电子废弃物与报废汽车业务板块实现营收7.46亿元,同比下降12.70%,实现毛利7676万元,同比减少30%,一定程度拖累公司业绩。根据公司的公告,报告期内,公司针对电子废弃物业务板块主要做出了如下调整:1)下调了电子废弃物的拆解总量;2)提高补贴金额较高与毛利率较高的白色家电(电冰箱、洗衣机)的回收处理量;3)延伸回收处理产业链以提升电子废弃物拆解业务的整体效益,比如开发线路板热解与稀贵金属回收、液晶屏智能化自动分离、废塑料自动化分选与改性加工、荧光灯拆解与稀土提炼等后端拆解产物的深加工高值化技术。因此,公司电子废弃物板块效益的下降主要原因系公司主动下调电子废弃物拆解总量,而下调的目的是将公司的运营资金更多的投入到资金流转更快、市场空间更大的新能源材料业务板块和产品中,这也意味着公司的资源未来将更多的倾斜于动力电池材料业务。我们倾向于认为,公司在动力电池业务和电子废弃物业务结构上的调整是公司基于对应业务板块所处行业当前的发展趋势所做出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公司资金运用效率和整体盈利能力的提高。而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电子废弃物业务发展的侧重点将在于产品或者技术的升级,而非规模的扩张,当前的效益的下降只是规模收缩导致的阶段性现象,后续随着拆解总量的趋稳将逐步企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8-2019年EPS为0.25元和0.33元,结合2018年8月31日收盘价5.54,对应的PE为22.18和16.56倍,看好公司在动力电池材料领域的布局,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动力电池材料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三元正极材料或者三元前驱体价格大幅下跌
天齐锂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8-09-06 35.50 -- -- 39.90 12.39%
39.90 12.39%
详细
事件:公司于8月30日发布2018年半年报:2018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36.2%;实现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41.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38.6%。 投资要点: 量价齐升助力公司业绩增长:2018H1公司实现的毛利共计23.9亿元,锂精矿和锂化合物及其衍生品两大板块毛利分别占36.7%和63.2%,毛利增速分别为42.0%和46.8%,公司两个板块业绩增速都较为强劲。而实现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1)收入端,公司产品价格和产量双双提升使得公司收入大大增。2018H1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平均价格为15.3万元/吨,同比增长14.3%;根据收入增长36.2%和价格增长14.3%(假设产品综合价格与碳酸锂增幅相同),粗略估计公司产品产量普遍增长约20%,较大的增幅符合公司产能近年来不断扩张的步伐;2)成本端,公司2018H1主营业务成本增长19.3%,远小于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生产所需的锂精矿全部由公司位于澳大利亚的控股矿山格林布什锂矿提供,原料的100%自给率使得公司不必承受行情景气时期原料价格的上涨。另外,由于单位生产成本一般较为稳定,主营成本上涨源于产量增长,主营成本增长19.3%侧面印证我们对产量增长20%的推断。主营业务之外,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增加小幅拖累业绩。2018H1管理费用同比增加3565.2万元,主要系购买SQM股权及拟发行H股项目中介费用增加;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25亿元,主要系借款增加利息支出及汇兑损失增加所致。 并购SQM24%股权+扩大Greenbushes产能,进一步夯实资源优势:1)并购SQM,打造锂业资源世界龙头:公司再次拟并购SQM23.77%股权,收购完成后将持有SQM25.86%的股权。后者是2017年全球最大的锂化工产品生产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盐湖锂资源Atacama盐湖,而公司已有的位于澳大利亚的Greenbushes矿权是世界上最大的固体锂精矿(锂辉矿石)。此番若并购成功,届时公司将背靠“一固一液”(矿石锂+盐湖锂)两个世界最大锂矿资源,资源优势领先全球;2)再扩大Greenbushes产能:2018年7月24日,公司宣布再建造格林布什第三座化学级锂精矿生产工厂,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投产,投产后年产化学级锂精矿增加61万吨;目前已经在建的第二座工厂将于2019年年中投产,投产后年产化学级锂精矿增加60万吨。两座新工厂将能使格林布什矿场的年产量提升至约195万吨。公司资源储量和开采产能的提升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资源优势,为公司未来中下游业务的扩张打下坚实的基础。 氢氧化锂、碳酸锂产能和金属锂产能全面扩张:公司目前已拥有的锂盐产能为氢氧化锂5000吨,碳酸锂3.3万吨,2018年将达到4万吨锂化工品产量规模。根据公司已披露的数据,扩产后氢氧化锂产能将增加至5.3万吨,碳酸锂将增加至5.3万吨:1)公司正在西澳大利亚的奎纳纳建造生产氢氧化锂的全自动工厂,投产后年产能达4.8万吨;2)公司将在遂宁市安居区建造一座年产年产2万吨的电池级碳酸锂工厂;3)公司亦有计划扩大重庆铜梁工厂的金属锂产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8-2019年EPS为2.28元和2.79元,结合2018年8月31日收盘价36.56元,对应的PE为16.07和13.11倍,基于对公司资源优势和行业龙头地位的看好,首次覆盖,我们予以“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锂精矿、锂盐价格大幅下跌;项目建设推进不及预期;产品产量释放不及预期。
华友钴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8-09-03 51.34 -- -- 55.17 7.46%
55.17 7.46%
详细
事件: 公司于8月28日发布2018年半年报:2018H1公司实现营收67.83亿元,同比增长79.05%;实现归母净利润15.08亿元,同比增长123.3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02亿元,同比增长125.50%。 投资要点: 钴价同比大幅上涨驱动上半年业绩高增长:公司2018H1实现毛利为26.1亿元,同比增加13.6亿元,毛利较去年同期实现翻番。增加的13.6亿毛利中,钴产品板块贡献了12.3亿元,占比90.5%,是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绝对主力板块;另外,三元前驱体板块也贡献1.0亿毛利增量。2018H1钴产品销售收入47.9亿元,同比增长72.6%,收入的高速增长主要源于钴价同比大幅上涨(长江有色1#电解钴上半年均价同比上涨68%),同时公司钴产品销量也小幅提升4.7%左右。而在成本端,得益于公司钴矿资源较高的自给率,2018H1钴产品板块成本同比增长45%,远小于收入的增速,板块的毛利率提升9.6个百分点,达到47.9%。三元前驱体板块方面,产品产销量增长带动收入迅猛增长:2018H1板块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355.1%;产量6988吨,同比增长90%;销量6383吨,同比增长225%。主营业务之外,2018H1公司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增加较多,分别增加2.7亿和1.4亿,一定程度上拖累上半年业绩。管理费用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研发费用增加和职工加薪,而财务费用增加则是由于利息费用以及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汇兑损失的增加。 矿山项目有序推进,锂电产业链多线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围绕锂电全产业链布局的多个项目均有序推进。矿山采选与冶炼加工产能方面:1)公司非洲CDM公司PE527矿权开发项目实现达产达标;2)MIKAS升级改造项目(一期)试生产有序推进。同时,MIKAS公司扩建15000吨电积铜、9000吨粗制氢氧化钴项目(二期)也已启动,年底有望投产;3)衢州基地的硫铵扩建竣工投产;4)桐乡总部的硫酸钴扩产前期工作启动。锂电新能源板块方面:1)公司与韩国POSCO、LG化学完成了四个合资公司项目的签约落地,打开了公司开放合作的新局面,将有效整合双方在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等方面的技术与市场渠道优势;2)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议案,同意投资63.7亿元建设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基地,设计年产15万吨锂电动力三元前驱体新材料。 钴价短期弱势不改中长期供需格局:四月份开始,受需求短周期走弱和下游资金链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海内外钴价开始回调;5-7月份,下游厂商买涨不买跌,加上贸易商和机构获利盘的打压,钴价加剧下跌。从当前的需求端来看,下游正极材料企业库存水平不高,但是钴盐原料的购买也较为谨慎,主要以维持生产为主。供应层面,由于海内外价格的倒挂下,部分冶炼企业钴盐的生产处于亏损状态,国内钴冶炼企业整体开工率较低,维持在6-7成左右。短期而言,3C和动力电池等下游的钴需求的回暖尚待时日,钴价或维持弱势局面。但是,中长期而言,钴矿原料供应高度垄断格局未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全球钴矿供应增量有限,而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持高增长态势,随着国内下半年新能源汽车新车型的放量,消费电子产品消费旺季的到来和海外需求季节性的恢复,3C领域消费需求和动力电池消费需求有望共振回暖,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库存的回补,从而推动钴价重新走高。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中报业绩和上半年钴价走势情况,我们下调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19年EPS为3.36元和4.38元,结合2018年8月29日收盘价51.57元/股,对应的市盈率为15.33倍和11.77倍。钴金属的中长期供需格局良好,而公司当前估值处于低位,未来钴价的回升带来公司EPS增长的同时也将驱动公司估值的修复,因此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钴金属价格大幅下跌;产品产量释放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