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邵将

天风证券

研究方向: 汽车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110523110005。曾就职于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42.86%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双环传动 机械行业 2024-04-16 21.67 -- -- 23.15 6.83% -- 23.15 6.83% -- 详细
事件: 公司 23年实现收入 80.7亿元,同比+18.1%;归母净利润 8.2亿元,同比+40.3%;扣非归母净利润 8.0 亿元,同比+41.6%; 对应 23Q4 营收 22.0 亿元,同比+9.4%;归母净利润 2.3 亿元,同比+31.5%;扣非归母净利润 2.5 亿元,同比+34.5%。另外,公司 24Q1 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 2.1-2.3 亿元,同比+22.8%-34.4%;扣非归母净利润 2.0-2.2 亿元,同比+28.7%-41.5%,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乘用车齿轮/商用车齿轮/民生齿轮业务高增,带动整体业绩正向攀升。 23 年公司乘用车齿轮/商用车齿轮/工程机械齿轮/减速器及其他/民生齿轮业务收入分别为42.2/8.8/6.5/5.7/3.8 亿元,同比+15.7%/+71.3%/-12%/+21.7%/+87.5%。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 23 年乘用车产销分别 2612.4/2606.3 万辆,分别同比+9.6%/+10.6%; 商用车产销分别为 403.7/403.1 万辆,分别同比+26.8%/+22.1%, 公司受益于优质的客户结构、技术优势以及产能规模等优势,乘用车及商用车业务增长显著高于行业综合水平。 另外, 在对三多乐完成一系列组织结构优化、精益生产及降本提效的整合工作后,公司民生齿轮业务相继在智能家居、车载部品等领域的市场份额得到提升,营收大幅增长。 同时,公司机器人精密减速机凭借研发及批量交付优势,在国内 RV 减速机市占率持续提升,并且得益于 RV 减速机产品技术与市场协同效应,公司谐波产品已实现成功供货,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精密传动领导地位。受益于内部降本增效的持续推动,公司经营质量进一步提升。 公司 23 年综合毛利率为 22.2%,同比+1.2pct,净利率为 10.3%,同比+1.8pct,其中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齿轮毛利率分别为 21.8%/26.4%/25.8%,分别同比+0.6/+6.5/+3.3pct,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 23 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0%/4.1%/4.8%/0.4%,分别同比-0.01/-0.4/+0.4/-0.6pct, 公司在研发费用方面持续投入。 23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5.7 亿元, 同比+29.1%,经营现金流质量持续改善。运营能力方面, 23 年存货周转天数为 104.6 天,同比-7.3 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 84.0 天,同比+4 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76.9 天,同比-0.1 天。 23 年合同负债为 0.4 亿元,同比+64.6%。 后续随着公司持续推动内部降本增效、自主创新等工作赋能制造能力提升, 公司经营效率有望持续提升。投资建议: 考虑到宏观环境风险但公司积极进行内部降本提效工作, 公司业绩增速有望显著高于营收端增速,我们调整公司 24-25 年营收为 96.4/113.7(前值99.5/115.1) 亿元,归母净利润 10.5/13.4 亿元(前值 11.1/14.1) 亿元,对应 PE 为17.6/13.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订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保隆科技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3-26 49.20 -- -- 48.55 -1.32%
48.55 -1.32% -- 详细
再获新能源龙头 6.4 亿空悬订单,新兴业务加速放量2024 年 3 月 21 日,公司公告近日收到国内某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主机厂全新项目的空气悬架系统前后空气弹簧的定点。根据客户规划,该项目生命周期为 4 年,生命周期总金额超过人民币 6.4 亿元,预计 2025 年 10 月开始量产。 我们认为该定点充分彰显公司乘用车空气悬架竞争力, 有望助力公司新业务加速放量。公司是国内较早布局空气弹簧、电控减振器、储气罐等产品并已实现产品量产落地的企业之一。公司 2012 年开始研制空气弹簧, 2016 年开发电控减振器, 2018 年进行 ECAS(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系统集成, 2021 年实现空气弹簧减振器总成量产, 2022 年量产下线储气罐产品。目前公司已形成覆盖空气弹簧、电控减振器、控制系统、储气罐、高度传感器、 车身加速度传感器等多个产品的核心技术体系,产品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据公司可转债募集说明书, 23H1 公司乘用车空悬产能达30 万只,销量达 21.67 万只,较 22H1 大幅增长( 22 年全年公司乘用车空悬产品销量达 14.99 万只)。 我们认为随着订单的落地,公司空悬业务进入快速放量阶段。传感器+空悬双轮驱动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股权激励促进公司长期发展1) 传统业务: 公司 TPMS、排气系统管件、气门嘴产品已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全球市场占有率较高,三大产品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的主要来源。 2) 传感器+空悬: 汽车智能化业务(传感器、 ADAS、空气悬架)、汽车轻量化结构件业务是公司业务的重要发展方向。 公司于 12年开始研发光雨量传感器, 22 年收购龙感科技后,进一步丰富传感器产品矩阵; 12 年开始研制空气弹簧, 2016 年开发电控减振器,空气悬架产品快速发展, 是国内较早实现空气悬架量产的少数企业之一。 2020 年至 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较为稳定。 2023 年 1-6 月,理想汽车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理想汽车向公司采购的主要为空气悬架、传感器和 TPMS 等相关产品。 我们认为伴随着空悬+传感器等新产品加速放量, 有望助力公司持续打开第二成长曲线。公司 2023 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涉及 483 人,拟授予权益 1071.30 万股,约占总股本 5.13%。业绩考核为: 2023 年净利润同比 2022 年增长超过 50%且营收同比 2022 年增长超过 20%,公司解除50%限售; 2024 年净利润同比 2022 年增长超过 100%且营收同比 2022 年增长超过 60%时,公司解除另外 50%限售,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 公司客户及新兴业务持续放量,我们坚定看好公司中长期的发展。 考虑到公司大客户销量具备不确定风险以及股权激励费用,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3.99、 5.10、 6.96 亿元(此前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4.24、 5.79、 8.82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26、 20、 15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整车消费需求不及预期、海外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空悬和传感器业务增速不及预期等。
道通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4-03-07 20.70 -- -- 22.50 8.70%
26.97 30.29%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业绩快报,预计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2.51亿,同比增长43.5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3亿,同比增长79.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68亿,同比增长263.28%。 1、传统主业竞争优势持续演绎,充电桩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89% 分业务看,除新能源汽车外,以汽车智能诊断为主的其他业务合计收入约26.91亿,同比增长22.65%。考虑汽车诊断综合产品为传统公司业务,系收入主要构成部分,我们判断伴随海外经济复苏,公司诊断业务在23年恢复增长。同时,随着高端产品Ultra系列等持续推广,公司在传统主业的竞争优势持续加强。 公司23年充电桩相关业务营业收入约5.6亿元,同比增长489%。公司凭借产品力和渠道优势,在北美、欧洲、亚太、中东、南美等市场不断取得突破,已成为中国充电桩企业出海的先锋。 考虑北美、欧洲等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处于早期阶段,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有望持续攀升,公司新能源业务规模效应有望加速演绎。 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3.28%,净利润受一次性诉讼和解费用影响 公司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3亿,而扣非归母净利润达3.68亿,非经常性损失约1.85亿元,我们认为该部分损失主要系21年诉讼达成和解后支付的一次性费用。考虑诉讼事宜已靴子落地,且公司已与第三方数据公司达成合作,本次和解后将不再对经营生产侧与公司报表侧形成压制。 3、新能源业务营销供应链体系趋于完善,规模效应有望增厚利润 公司于2023年度陆续发布AC Compact系列、AC Ultra系列、DC Compact系列、DC Fast系列等充电桩产品,产品矩阵持续完善。同时,公司供应链体系持续搭建,在重点市场区域持续推进产销自循环。在23年实现市场突破的基础上,有望持续享受汽车电动化红利,充电桩或持续放量,通过规模效应增厚公司利润水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结合23年公司业绩快报情况,同时考虑公司充电桩产业仍在推广阶段,随着新能源业务体系的完善及其规模效应,我们将公司2023/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4.40/6.40/6.64亿元调整为1.83/5.25/7.8亿元。2023/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51.61/18.00/12.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政策性风险,业绩快报仅为初步核算结果,具体数据以正式发布的23年年报为准。
华安鑫创 机械行业 2023-10-31 58.50 -- -- 72.01 23.09%
72.01 23.09%
详细
事件概述: 2023年 10月 28日,公司发布三季报, 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8.08亿元,同比+28.10%;实现净利润-0.09亿元, 利润短期承压。 业务切换短期阵痛, 长期成长趋势向上。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79亿元,同/环比+18.40%/+23.18%;实现归母净利润-0.09亿元, 短期业绩承压。 23Q3营收增长,利润承压,主要系: 1、营收端: 车载显示屏产品出货量增加、销售规模扩大所致。 2、盈利能力: 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 7.27%,同比-5.79%。其中, 23Q3毛利率为 6.45%,同/环比-5.0Pcts/-0.6Pcts。 净利率为-1.16%,同比-7.49%。其中, 23Q3归母净利率为-3.58%,同/环比-9.9Pcts/-1.4Pcts。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主要原因系: 1)公司南通自建二期厂房的基建施工建设投入增加,在建工程同比+573.30%,以及南通一期厂房装修验收,长期待摊销费用同比+496.15%,进而导致本期折旧摊销较高。 2)公司营业成本同比+36.64%,主要系报告期硬件产品销售规模扩大,销售成本相应增加。 3、费用控制: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1%/3.9%/5.0%/-0.2%,同比+0.2Pcts/+1.4Pcts/+1.2Pcts/+0.8Pcts,财务费率增加,主要系公司将募集资金投入南通智能制造工厂建设,利息收入减少。研发费用率增加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薪酬、研发材料及技术投入增加。管理费用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工厂处于初建期,与工厂建设相关的管理成本增加较大。 深度布局产业上游,同步推进产能建设,加速 Tier1业务转型,蓄力公司长期发展。 在座舱芯屏分离趋势下,当前公司产品正由简单模组向复杂模组升级,产品单车价值量由几百元升级为 2-3千元。同时,复杂模组附加值高,具有高盈利空间,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为紧抓行业变革契机,公司深度布局产业上游,于 2021年 10月 29日和 2022年 8月 13日公告,分别与京东方精电和深天马成立子公司,二者均为国内车载屏头部企业,深度捆绑上游原材料资源,有利于构筑公司 Tier1位置核心竞争力,有望加速公司车载屏幕市场市占率持续上行。公司由 Tier2向 Tier1转型逐步获得市场认可,公司自 2023年 4月 26日至 8月 28日合计收到来自国内主流系统集成商的 6个项目定点意向书,为其中控、液晶仪表、 HUD 等提供屏幕定制开发及供货服务,新增定点金额合计约 6亿元,预计项目周期为 2-4年不等。 同时, 公司客户持续拓展,于 2023年8月 30日取得长安汽车两款核心车型相关产品的开发配套资格。 公司为满足当前在手定单项目需求,公司积极推进嘉兴、南通工厂产线投产进度,其中, 155亩自建主体厂房预计 23年末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将持续扩大智能模组及屏显系统产线、智能驾舱域控制器产品及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智能网联终端等产品的制造产线)。在手订单充足,南通工厂即将投产,新旧业务加速切换,业绩有望迎来高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3-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0.40/0.99/1.9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3-25年 PE 为 119/48/24倍。看好公司向 Tier1转型带来的估值切换,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芯片供应短缺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降低等。
亚太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3-10-30 9.85 -- -- 10.96 11.27%
11.36 15.33%
详细
事件概述: 2023年 10月 27日,公司发布 23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7.16亿元,同比+2.64%,净利润 9727.91万元,同比+139.42%。 Q2业绩符合预期, 利润拐点持续兑现。 23Q3实现营收 9.61亿元,同/环比+1.17%/9.88%;实现归母净利润 2943.49万元,同/环比+244.81%/-0.71%,营收稳步增长,利润拐点持续兑现,主要系: 1)营收端: 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发力电子产品, 21年至今电子产品已获长城、零跑、东风、北汽、一汽、造车新势力等国内外优质头部主机厂定点,部分定点当前已进入量产阶段,贡献核心营收增量。 2)盈利能力: 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 16.85%,同比+3.41%。其中,23Q3毛利率为 16.48%,同比+3.61%; 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 3.59%,同比+2.02Pcts。其中, 23Q3净利率为 3.07%,同比+2.17Pcts。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主要原因为 1)电子产品营收占比持续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受益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修复,叠加公司持续推动内部降本增效、工艺优化等工作,有效提升制造能力, 助力毛利率同比提升。 3)四费费率: 公司 23年前三季度四费费用率为 12.91%,同比+1.28Pcts,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2%/5.16%/6.33%/-0.30%,较上年同期+0.24Pcts/+0.22Pcts/+0.99Pcts/-0.17Pcts,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筑核心技术壁垒。 基盘业绩修复,电子产品加速放量,业绩持续上行。 公司基础制动器客户包括长城、长安、吉利等,同时持续开拓全球市场,现已进入了大众、通用、本田、日产、 Stellantis 等全球采购平台, 23Q3新增 4个定点(其中三个项目带 EPB),基础制动器在手订单落地,产能利用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持续修复。同时,公司发力电子产品,当前已具备 ABS、 EPB、 ESC 、 IBS 等产品量产能力,为国内电子制动产品矩阵最全的企业之一。 公司先后取得长城、东风、红旗、零跑、上汽乘用车、长安以及某造车新势力等多家主机厂定点。 23年至今公司获得多个电子产品定点,伴随着电子产品的持续放量,助力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贡献核心业绩弹性。 线控制动持续突破,定点落地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 公司超前布局线控制动产品,线控制动 IBS(Two-box)早在 2019年实现量产,以 Two-box 为基础,公司推进 One-box 产品布局,现有产品包括非解耦式电子助力制动系统 EBB 和紧凑型 One-box(iEHB),产品具备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公司线控制动 Onebox 已获得三个定点,客户包括国内外头部品牌,计划于 2023年达到量产阶段。 同时,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持续推进产能布局。伴随着产能及项目持续落地,线控制动成功打破海外巨头垄断,有望开启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72/2.97/4.2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023-2025年 PE 为 42/25/17倍。电子产品快速放量,公司作为中国制动行业龙头有望享有估值溢价,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芯片供应短缺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降低等。
东箭科技 机械行业 2023-10-27 13.76 -- -- 15.58 13.23%
19.44 41.28%
详细
事件概述: 23年 10月 26日,公司发布 23Q3三季度报告。至 23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4.41亿元,同比+10.20%;归母净利润 1.26亿元,同比+67.95%。 23Q3业绩高增长,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23Q3公司实现营收 5.43亿元,同比+21.79%;归母净利润 4287.5万元,同比+96.48%。 业绩实现高增长,主要系: 1、营收端: 1) 外销方面: 受益于海外汽车销量修复催化(以美国市场为例, 1-9月美国汽车总销量达 1169.95万辆,同比+13.7%),公司外销产品客户下单逐步复苏,助力海外营收稳步增长。 Q3外销业务收入提升显著,同比增长超过 30%; 2) 内销方面: 公司加速布局前装业务, 前装主机厂配套业务包括个性化外饰业务、智能座舱业务等板块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同时, 公司全资子公司维杰汽车持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Q3内销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超过 30%。 2、盈利能力: 公司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净利率分别为32.24%/7.89%, 较上年同期分别+3.81Pcts/+3.00Pcts, 主要系原材料、海运费等因素对成本端的有利影响, 致公司内外销业务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提升,其中外销业务毛利率增长幅度较大。 3、期间费用: 公司 2023年 Q3四费费用率为 21.33%,较上年同期+7.9Pcts,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6.99%/9.43%/4.41%/0.50%,较上年同期分别+0.51Pcts/-0.23Pcts/-1.19Pcts/+8.82Pcts, 其中,财务费用率波动,主要系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所致。 智能座舱加速落地,助力公司实现“一体两翼”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改装市场全球布局,国内海外同步发力,公司基盘稳定。 1)海外后装市场领域:公司持续开拓新市场、新客户,并大力发展自主渠道,北美、中东、西欧等国家、地区成效显著。同时,公司大力推进海外电动智能品类拓展,电动踏板、皮卡尾箱后踏板及抽屉系统、车载通用侧帐篷、电动绞盘、便携储能等品类进展顺利,新品即将进入放量期,增厚海外营收。 2)国内后装市场领域:稳定传统业务渠道规模,全力拓展新渠道,营收稳步上行。智能座舱加速落地,维杰汽车战略协同布局汽车外饰,前装市场增厚业绩。 1)智能座舱领域: 年初至今公司新增定点项目约 5个,其中,电动侧开门项目 2个,电动尾门项目 3个。电动侧开门、电动尾门、电动踏板、电动剪刀门等产品现已进入广汽埃安、极氪、长安、比亚迪、上汽、路特斯等多家主机厂,伴随着项目落地,智能座舱业务有望贡献核心业绩弹性。 2)维杰汽车外饰领域:维杰汽车核心产品涵盖行李架、踏板、备胎罩、防滚架、前/后护板、排气尾套、尾翼等品类,其下游客户包括长城、广汽埃安、长安、比亚迪、上汽通用、日产、奇瑞、蔚来、小鹏汽车等众多优质车企, 年初至今持续新增中标项目超 16个,其中已立项项目 14个,伴随着项目逐渐进入量产,助力业绩持续高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74/2.53/3.6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023-2025年 PE 为 33/23/16倍。公司为汽车后市场改装行业内资龙头,智能座舱产品加速放量,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导致公司毛利率低预期。
飞龙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3-10-26 13.87 -- -- 18.91 36.34%
18.91 36.34%
详细
事件概述: 2023年 10月 25日公司发布三季报, 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25亿元,同比+286.49%; 实现营业收入 30.65亿元,同比+26.68%。 23Q3业绩再创新高,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2023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8234.97万元,同/环比+141.86%/+10.81%; 实现营业收入 11.09亿元,同/环比+24.25%/+9.8%。 Q3单季营收创历史新高, 利润单季创近 5年历史新高,主要系: 1、营收端: 公司订单充足,出口收入占比提高,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较大。 其中, 1) 受益于混动汽车快速上量, 涡轮增压器渗透率提高, 叠加海外出口快速增长, 涡轮增压器壳体产品保持一定增速,助力公司传统主业稳健发展; 2)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混动、纯电动汽车逐渐普及,液冷服务器、储能等民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公司新能源热管理产品增长较快。 2、盈利能力: 基于原材料价格回落,叠加芯片国产替代逐步实现,公司上游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毛利率持续修复。 3、期间费用: 23Q3公司四费费用率为 15.8% , 同 比 +2.1Pcts , 销 售 / 管 理 / 研 发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同 比 -0.6Pcts/-0.5Pcts/+1.5Pcts/+1.6Pcts, 财务费用率增加系汇率波动大所致, 同时,公司布局民用液冷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致研发费用率增加。 定增落地,产能扩充加速。 公司于 9月完成定增,募资 7.8亿元,主要投向年产 600万只新能源电子水泵及年产 560万只新能源热管理部件系列产品项目。新能源热管理部件系列产品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 2.7亿元。本次募投项目达产后,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公司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公司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定增落地,公司将继续围绕新能源电子水泵及热管理部件业务,加快新能源领域布局。 主业稳健,电子水泵&电磁阀等新业务多领域扩张,业绩稳健增长。 1)传统主业在手订单持续扩容,基盘稳定。 公司传统主业包括机械水泵、排气歧管和涡壳,其中,涡壳业务现已具备铸造工艺及成品检测等技术优势和成熟的生产能力,涡壳产品已具备核心竞争力。伴随着国内自主品牌混动新车持续放量,公司涡壳产品核心受益。 2022年至今,公司已披露的发动机热管理部件产品定点项目金额超 40亿元,在手订单充足。 2)新能源热管理加速放量,多领域扩张重塑成长边界。 公司以传统主业为基础,持续推进新能源热管理领域产品布局,其中, (1)电子水泵及热管理温控模块加速发力: 公司电子水泵产品体系完备,功率覆盖 13W 到 16KW,具备核心竞争力,主要客户包括理想、零跑、奇瑞、吉利、广汽埃安、蔚来、越南 VINFAST 等主流车企;温控阀系列产品为主攻方向,拓展电磁阀、热管理集成模块等产品。 2022年至今,公司已披露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部件产品定点项目金额超 50亿元。 (2)液冷技术多领域扩张: 公司电子泵及电磁阀应用场景现已扩展至充电桩、 5G 基站、通信设备、服务器、 IDC 、人工智能、氢能、风能太阳能储能等液冷领域, 23年至今已获得储能、充电桩、服务器等领域多个定点。 2022年至今,公司已披露的新能源民用领域热管理部件产品定点项目金额近 4亿元,热管理产品扩展至民用领域有望重塑公司成长边界。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3-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82/3.94/4.9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3-25年 PE 为 30/22/17倍。公司新能源冷却及液冷技术多领域扩张为公司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导致毛利率下滑; 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导致需求不及预期; 新品扩展及定增投产不及预期; 税收及补贴优惠政策持续性不及预期。
瑞鹄模具 机械行业 2023-10-24 39.04 -- -- 47.47 21.59%
47.47 21.59%
详细
事件概述:2023年 10月 23日,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度业绩预告,23Q1-Q3公司实现营收 12.98亿元,同比+56.57%;归母净利润 1.54亿元,同比+44.98%;扣非归母净利润 1.34亿元,同比+64.72%。 23Q3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持续上行。 受益于在手订单及产能的逐步释放,23Q3公司营收达 4.38亿元,同比+9.41%/环比-7.75%,环比下滑主要系产线季度性较 Q2下滑所致; 23Q3公司归母净利润达 0.64亿元, 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同比大增 25.64%,环比+35.67%, 超我们此前预期, 主要系 1)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从盈利能力看,公司 23Q3毛利率达 29.15%,同比+5.75pct/环比+9.50pct,主要系模具出口及产线盈利能力上行、零部件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所致, 23Q3公司净利率达 14.63%,同比+1.89pct/环比+4.68pct; 2) 投资收益大幅增长: 受益于奇瑞汽车出口, 成飞瑞鹄(为奇瑞供应冲压件) 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23Q1-Q3公司投资收益达 5488.0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 1930.76万元。 23Q3公司三费费用率达 8.96%,同比+3.20pct/环比+2.88pct;其中销售费 用 / 管 理 费 用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达 1.97%/6.34%/0.66% , 同 比 -0.55pct/+2.76pct /+0.99pct,研发费用率达 5.98%,同比-0.34pct。 汽车模具龙头发力轻量化,迎来第二成长曲线。 公司为国内汽车模具龙头企业,专注于汽车冲压模具与检具、焊装自动化生产线产品与智能机器人领域,客户涵盖捷豹路虎/福特/大众/奇瑞/吉利/长城/蔚来/理想/小鹏等车企。 2022年初公司成立轻量化子公司,围绕汽车一体化压铸车身结构件、轻量化底盘件、动总及三电结构件等精密铝合金压铸件产品布局新业务。目前公司新业务、新建设项目整体进展顺利, 2022年初公司启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及关键零部件精密成形装备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项目(一期)”建设; 22M6末“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项目” 已完成产品样件开发及试制试装; 22M9动总和壳体类零部件(ASP 约 1000元) 部分产品开始 SOP, 22Q4进入生产爬坡阶段, 结构件类(ASP 约 2000元) 已取得客户多款车型项目定点,一期产能 2023年初建设完成,并在上半年进入试产,下半年 SOP。 据公司公告, 公司零部件业务已投建产能规模为 50万台套, 截至 23M6,公司轻量化零部件业务定点并批供客户 3个、定点开发中客户 1个。 随着新产品放量,公司有望迎来第二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 奇瑞出口超预期带动公司业绩上行, 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营收 19.6/32.2/44.13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2.19/3.35/4.5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023-2025年 PE 为 36/23/17倍。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低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新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重点客户订单不及预期,汇率风险等。
博俊科技 机械行业 2023-10-13 31.57 -- -- 37.06 17.39%
37.06 17.39%
详细
事件概述:2023年10月10日,公司公告23Q1-Q3归母净利润达1.70-1.95亿元,同比+110.82%~+141.82%,扣非归母净利润达1.67-1.92亿元,同比+113.18%~+145.09%;23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900-9500万元,同比+93.41%~+132.58%,扣非归母净利润达7800~9300万元,同比+92.45%~+129.45%。 23Q3业绩超预期,子公司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盈利能力持续上行。据公司公告,按照中值计算,公司23Q3实现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107.14%/环比+42.62%,超我们此前预期,公司业绩高增,主要系:1、冲压业务产能逐步扩大,车身模块化业务贡献业绩增量,公司常州/重庆工厂产能加速释放,公司预计2024年-2025年工厂有望完全达产;2、公司客户资源优质,据公司可转债募集说明书,23H1理想汽车/吉利集团/蒂森克虏伯/比亚迪股份/科德集团(原恩坦华集团)贡献公司收入31,835万/20,269万/8,339万/5,133万/4,243万,占比31.17%/19.85%/8.17%/5.03%/4.15%,理想汽车持续赋能(23Q3理想交付新车10.51万辆,同比+296.28%/环比+21.47%),子公司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随着理想纯电车型、赛力斯新车型的陆续上市,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上行。 冲压业务业绩高速增长,布局一体化压铸打开成长空间。公司深耕冲压件市场,持续开发新客户,据公司投资者调研纪要,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3-2025年公司在手订单合计金额为71.07亿元。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客户持续拓展,产能加速投产,冲压业务营收将持续高速增长。此外,公司新拓展压铸业务,据公司公告,公司成都博俊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施工主体结构已完成,前期设备已在采购中,该项目产品为车身模块化高压铸铝一体化产品,预计2024年4月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公司该业务处于起步阶段,后续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大业务,2024年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据公司2023年6月29日公告,公司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在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汽车零部件和模具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额拟为4亿元,用地面积约67亩,产品主要为汽车压铸件、车身冲焊件、热成型件和模具,项目建设期约为24个月。伴随着公司产能及项目持续落地,压铸业务有望开启公司第二成长曲线。此外,2023年8月14日公司同步公告设立宁波子公司配套客户需求,进一步支撑公司长期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核心客户销量同环比大幅提升,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收25.81/37.51/47.9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81/4.45/5.6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3-2025年PE为33/21/16倍。白车身模块贡献收入增量,一体化压铸打开成长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导致毛利率低预期;产业竞争加剧;一体化压铸相关业务拓展进度不及预期。
文灿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9-05 38.20 -- -- 46.55 21.86%
46.55 21.86%
详细
铝合金铸件龙头,切入特斯拉、蔚来等客户供应链。公司成立于 1998年,总部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深耕铝合金铸件二十余载,切入特斯拉、蔚来等客户供应链,一体化压铸行业领先。2020年公司收购法国百炼集团,完善高压、低压和重力铸造三大铝合金压铸工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2.30亿元,同比+27.18%,实现归母净利润 2.38亿元,同比大增 144.50%。23Q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达 0.11亿元,同比-79.97%/环比+347.85%,主要系 1)公司主要新能源客户受“价格战”、车型换代等因素影响排产不及预期(23Q2蔚来交付 2.35万辆,同比-6%/环比-24%);2)百炼集团墨西哥工厂升级改造影响交付;3)墨西哥第三工厂一期厂房建设后设备采购等。随着公司主要客户换代车型上市及其定价优化,公司新能源汽车产品订单在 5月份开始逐步回升。公司前瞻布局一体化压铸领域,设备落地进度在行业前列,已完成新势力客户定点产品试制。后续随一体化压铸产品放量,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攀升。 一体化压铸先行者,产能扩张支撑订单上行。轻量化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轻量化可从材料、工艺等方面实现,催化一体化压铸赛道。铝合金是现阶段最佳的轻量化材料之一,铝压铸件广泛分布在汽车的动力、传动、三电、底盘等系统。新能源汽车引领轻量化赛道,车身结构件目前铝转化比率较低。从铝合金压铸件制造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整体格局较为分散,公司率先在大型一体化结构件产品领域获得客户量产项目定点并且完成试模,未来公司有望凭借前瞻入局、研发投入、客户优质等优势,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目前公司拥有全球生产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大吨位 9000T 压铸机,计划陆续引进多台大规格压铸机,奠定了公司的技术领先和生产优势。 收购百炼,拓展工艺,开启全球化进程。2020年末,公司收购全球领先的铝合金压铸件生产企业法国百炼集团,进一步扩充产品品类。百炼集团具备低压和重力铸造的技术优势,同文灿的铸造工艺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优化生产流程,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毛利率。公司客户资源丰富,涵盖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和 Tier1厂商,在收购法国百炼集团后,公司进一步进行海外客户拓展,提升公司在汽车供应链中的竞争地位。此外,百炼在全球拥有 12个生产基地,分布在墨西哥、中国(武汉、大连、无锡)、法国、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国家,公司通过收购百炼完成了全球生产基地的布局,有望根据各个汽车厂商的制造需求在各个生产基地投资建设不同工艺的铸造生产线,进而推动公司商业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墨西哥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实现市占率的提升。 盈 利 预 测 与 投 资 建 议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3-2025年 实 现 营 收63.81/78.48/96.4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2.03/4.48/6.9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3-2025年 PE 为 50/22/14倍。公司已获得产品定点的一体化压铸产品均取得了产品试制成功,一体化压铸技术领先行业平均水平,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业竞争加剧、百炼新工厂产能爬坡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
继峰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9-05 14.83 -- -- 15.36 3.57%
15.36 3.57%
详细
事件概述:2023 年 8 月 31 日,继峰股份发布 2023 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收 104.36 亿元,同比+23.76%;归母净利润 0.82 亿元,同比扭亏。 费用支出拖累 Q2 表现,还原后盈利大幅改善。2023Q2 公司营收 53.25 亿元,同比+25.9%/环比+4.2%;归母净利润 0.22 亿元,同比+1.5 亿元;加回乘用车座椅费用 0.4 亿元、产能调整费用 0.28 亿元、利息支出增加 0.18 亿元和汇兑损失 0.025 亿元等特殊事项调整后,归母净利润为 1.11 亿元,较同期大幅改善。2023Q2 毛利率为 14.5%,同比+4.3pct/环比+0.6pct,毛利率改善明显主要系成本管控发力;期间费用率合计13.5%,同比+21.pct/环比+1.1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5%/7.8%/2.3%/1.9%,销售/研发费用率同比持平,管理/财务费用率同比-0.1/+2.2pct,财务费用率提升系海外通胀导致格拉默利息支出增加,管理费用率高系新产品开发和格拉默收购整合所致。 格拉默整合逐见成效,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3H1 格拉默营收 11.73 亿欧元,同比+13.3%;其中欧洲/美洲/亚太区营收 6.40/3.18/2.46 亿欧元,美洲营收同比持平,欧洲/亚太区营收同比+10.9%/+38.8%。EBIT 为 0.185 亿欧元,同比+0.31 亿欧元,其中欧洲/美洲/亚太地区 EBIT 为 0.174/-0.112/0.114亿欧元,同比+29.3%/-31.7%/ +44.7%,欧洲和亚太区盈利增长明显,美洲区持续扭亏。2023H1格拉默实现净利润-0.003亿欧元,亏损大幅减少。通过1)完成监事会重组,更换首席执行官;2)实行“P2P”计划和 PLM 数字化管理提升经营效益;3)参与乘用车座椅业务,实现战略协同,整合逐见成效。 座椅业务放量在即,新业务全面拓展。2023H1 公司获得奥迪新能源车型+大众传统油车合计 5 个车型定点,实现了在豪华品牌和燃油车领域从 0 到 1 的突破。当前乘用车座椅在手定点达 6 个,客户涵盖自主与合资,燃油与新能源,高端和豪华品牌。客户结构多元,为公司未来市占率提升奠定基础。当前公司首个座椅项目已实现量产,2023Q2 收入 1.04 亿元,后续随着定点陆续量产,座椅业务有望加速放量。座椅产能方面,合肥基地(一期)已于今年 4 月投产,常州/宁波/长春/天津基地等已投入建设中,为客户拓展提供有效支撑。 新业务方面,当前电动出风口业务在手约 40个,上半年已实现收入0.95亿元。 隐藏式门把手和车载冰箱业务均获得客户定点。乘用车座椅、电动出风口和车载冰箱等新业务全面拓展,有望成为未来业绩核心增长点。 投资建议:受座椅业务投入和格拉默利息支出增加影响,我们下调 2023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3.04/7.15/11.88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023-2025 年 PE 为 56/24/14 倍。公司为国内汽车座椅龙头,随着国产替代加速,乘用车座椅有望快速放量,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客户放量不及预期,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等。
旭升集团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9-04 22.82 -- -- 24.45 7.14%
24.45 7.14%
详细
事件说明。公司于 2023年 8月 29日发布 2023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23.60亿元,同比+18.41%,实现归母净利润达 3.94亿元,同比+43.39%。2023Q2公司营收达 11.87亿元,同比+18.54%,环比+1.21%; 23Q2公司归母净利润达 2.01亿元,同比+29.90%,环比+4.26%。公司 23Q2毛利率达 24.26%,同比+1.65pct,环比-1.51pct;23Q2净利率达 16.86%,同比+1.44pct,环比+0.44pct;23Q2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率分别达 0.54%/2.46%/-3.17%,同比+0.21pct/+0.53pct /-1.79pct。 在手订单充裕,核心技术助力业绩稳步增长。公司坚持“新能源、轻量化、集成化”三大维度布局,在手订单较为充裕。2023年 6月 5日,公司获国内某新能源汽车客户定点,产品包括铝挤包、铝门槛等铝挤压件,生命周期为 2.5年,年销售总金额约 9.05亿元,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约 22.63亿元,预计 2024年 Q3逐步量产,进一步提升公司挤压产品市场竞争力。公司掌握的铝合金成型技术,已由压铸拓展至锻造、挤出,能够更好的覆盖不同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新老客户放量带动业绩增长。下游客户销量稳步增长,公司业绩持续受益。 2023年 1-6月,新能源汽车完成产销分别为 378.8万辆和 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2.4%和 44.1%。公司已成功开拓并构建了全球客户资源体系,客户结构不断优化,重点覆盖亚洲、北美及欧洲三大全球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潜力市场。国内客户加速放量,包括比亚迪、长城、蔚来、理想、小鹏、零跑、宁德时代;海外客户方面,除特斯拉外,采埃孚、法雷奥、西门子、Rivian、Lucid、Polaris(北极星)等均为公司的重要客户。公司下游客户需求增长有利于提升公司业绩表现及盈利能力。 墨西哥工厂进展顺利,加速全球化布局。公司于 2023年 7月发行不超过28亿元可转债,其中 12.6亿元用于湖州动力总成项目,6.4亿元用于扩张宁波轻量化零部件项目产能,有望为公司释放更多产能,未来随着新项目的量产,产能释放助力业绩可观增长,并且公司以子公司、孙公司的形式,新设立北美技术研发中心和墨西哥制造基地,有望快速响应北美及周边客户需求,实现产品的快速交付。公司国内外产能同时扩张,加速全球化产业布局。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营收 66.53、89.83、108.1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9.4%、35.0%、20.4%,归母净利润为 9.07、12.06、14.78亿元,同比增速为 29.3%、33.0%、22.6%,2023年 9月 1日对应 PE值 24、18、14倍,考虑到轻量化龙头地位稳固,受益特斯拉及其他大客户销量增速,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维持高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下游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扩张进度不及预期。
光洋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9-04 7.41 -- -- 9.90 33.60%
9.90 33.60%
详细
事件概述:23年 8月 30日,公司发布 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 7.97亿元,同比增加 25.17%;归母净利润亏损 3876.99万元,同比亏损收窄。 23Q2业绩符合预期,新品放量贡献业绩增长弹性。23Q2公司实现营收 4.43亿元,同比上升 57.2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 3003.76万元,同比持续改善,主要系:1、营 收 端 : 23H1公 司 轴 承 / 同 步 器 行 星 排 / 毛 坯 / 线 路 板 业 务 营 收 分 别 为4.16/2.31/0.71/0.39亿元,同比+43.34%/+15.48%/+5.03%/+35.60%。其中轴承业务实现高增长,主要系公司持续获得比亚迪、理想、蔚来、吉利、大众等客户明星车型的轮毂轴承、新能源减速机轴承项目,部分项目逐步开始进入量产验收阶段,贡献核心轴承营收增量。同时,威海世一整合进入尾声,产能持续爬坡,贡献营收弹性。2、盈利能力: 23H1公司毛利/归母净利率为 9.7%/-4.9%,同比+3.7Pcts/+8.3Pcts。其中,公司轴承/同步器行星排/毛坯/线路板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7.79%/7.13%/11.43%/-86.27%,同比+4.04Pcts/+0.06Pcts/+6.39Pcts/+27.32Pcts。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主要系公司推进降本增效,业务规模持续改善所致。同时,公司全资子公司常州天宏机械获得拆迁补偿款,非经损益增厚利润。3、期间费用:23H1公司四费费用率为 18.2%,同比-1.3Pcts,其中销 售 / 管 理 / 研 发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 3.0%/8.1%/5.6%/1.6% , 同 比 -0.1Pcts/-2.6Pcts/+1.0Pcts/+0.4Pcts,研发费用率提升主要系威海世一增加研发费用投入所致。 高端轴承加速落地,滚珠丝杠量产可期,定增扩产构筑长期蓝图。1)高端轴承:公司全面推进新能源项目,驱动电机轴承及轮毂轴承已落地,年产 5000万件高端新能源汽车精密轴承及零部件项目已于 22M4竣工验收,产品持续获得下游客户认可,相继切入比亚迪/小鹏/蔚来/理想/零跑等主机厂认可,伴随着下游客户的需求放量,高端轴承营收有望带动公司业绩持续高速上行。2)滚珠丝杠:公司以轴承研发为基础,横向拓展线控系统丝杠轴承业务,当前丝杠轴承业务已达到量产状态,下游客户包括比亚迪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伴随着线控底盘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线控丝杠轴承业务有望加速放量。3)定增:公司近期推进定增募资项目,拟募集不超过 5.7亿人民币,用于新增年产 6500万套高端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精密轴承的产能建设,其中丝杠轴承产能为 500万套/年。 产能加速扩建,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威海世一客户持续拓展,开启业绩增长新曲线。公司于 20年 12月收购威海世一布局汽车电子业务,威海世一现有产品为 FPCB、电子元器件等,客户主要为手机、无线蓝牙耳机等消费类电子厂商。公司加速产品拓展,积极布局国内外 VR&AR 类智能穿戴类、车载智能座舱类、车载自动驾驶摄像类、车载动力电池类等 PCB 和 FPC 业务,目前已成功地为终端客户(三星手机、北京奔驰、小鹏汽车、通用汽车)等国内外知名消费类和智能汽车类主机单位提供 FPC 产品。凭借威海世一 FPCB 领域长期积累的经验及优质的下游客户资源,叠加公司现有汽车领域优势的客户资源,有望助力公司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基于公司近期经营状态,我们调整了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3-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0.16/1.47/2.9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3-25年 PE 为 231/25/12倍。 看好公司轴承板块的龙头地位及 FPCB 领域的强劲布局,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降低,疫情缓解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沪光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9-04 14.46 -- -- 21.24 46.89%
22.63 56.50%
详细
事件概述:2023年 8月 28日,公司发布 23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2亿元,同比增长 2.18%;归母净利润亏损 4102.03万元。 23H1业绩承压,Q2盈利能力环比改善。23Q2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 7.57亿元,同比上升 19.8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 1610.87万元。23H1营收微增,利润短期承压,其主要原因系:1、营收端:公司下游核心自主品牌销量上行(其中,理想、塞力斯AITO 23H1销量增速分别为 130.3%、19.4%),叠加自主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量高,对冲合资品牌短期销量承压影响(上汽大众 23H1销量同比-12.4%),整体 23H1营收呈现小幅上涨趋势。2、盈利能力:22年公司毛利/净利率为 11.2%/-2.9%,同比+1.3Pcts/-2.7Pcts 。 其 中 Q2毛 利 / 净 利 率 为 11.5%/-2.1% , 同 比 +2Pcts/-0.6Pcts , 环 比+0.8Pcts/+1.7Pcts。23H1净利率同比承压,其重要原因系全资子公司重庆沪光主要客户 22Q4爬坡速度较快,因此公司重庆沪光前期投入较大。23年初客户需求下降、订单不及预期,导致大量生产员工赋闲,人工成本上升。同时,重庆沪光折旧/摊销和销售、管理、研发、财务等费用持续投入,致重庆沪光亏损幅度扩大,23H1重庆沪光亏损 2877.26万元(22年同期亏损 1090.99万元)。伴随新客户的持续开拓,以及原有客户新车型落地带动整体汽车销量上行,公司 Q2盈利能力环比呈现改善趋势。3、期间费用:23H1公司 四 费 费 用 率 为 14.3% ,同 比 +3.9Pcts , 其中 , 销 售 / 管 理 / 研 发 /财 务 费 率 为0.5%/4.8%/7%/2%,同比+0.2Pcts/+1.3Pcts/+2.0Pcts/+0.4Pcts,其中管理费用率提高系 23H1公司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储备,导致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率提高系 23H1公司增加了研发人员的储备,导致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增加;同时报告期内增加了新项目、新技术、新材料相关的研发投入,综合导致研发费用同比上升较大所致。 低压线束稳定,加码高压线束,定点持续落地助力线束龙头崛起。公司为汽车线束内资龙头,凭借领先的正向研发设计能力和先进的智能制造能力,先后获得全球多家主机厂优秀供应商资质。低压线束领域,公司已有客户包括大众、戴姆勒奔驰、奥迪、通用、福特等,23H1公司新增蔚来·阿尔卑斯、集度汽车 Venus 、上汽大众途昂 NF KSK 低压线束等项目定点,且实现君威&君越、XT4&昂科威 48V、朗逸新锐低压线束等项目量产。 高压线束领域,现有客户包括理想、智己、美国 T 客户等,23H1公司新增 L 汽车全新纯电平台、X 汽车电池包、蔚来·阿尔卑斯高低压线束定点,实现凯迪拉克·锐歌高压线束量产。同时,公司于 22年 7月完成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 7.03亿元,用于突破产能瓶颈,为订单增长提供支撑。随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公司作为内资高压线束龙头,有望核心受益,叠加低压线束订单持续释放,公司业绩有望持续上行。 投资建议:考虑到下游汽车消费复苏节奏性和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影响,我们下调了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0.21/1.18/2.2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023-2025年 PE 为 305/54/28倍。公司为汽车低压线束内资龙头,高压线束加速落地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落地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风险等
华依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9-04 48.02 -- -- 52.64 9.62%
64.00 33.28%
详细
事件概述。2023年8月28日,公司发布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55亿元,同比增加11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224万元。 业绩短期承压,测试服务加速放量。23Q2实现营收5167.28万元,同比+149.58%;归母净利润-1424.52万元,上年同期-1427.22万元。营收同比高增,利润亏损收窄,主要系:1、营收端: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业务加速放量,贡献核心营收弹性,23H1公司测试服务子公司华依检测、华依混动和华依新智能分别实现营收0.52、0.23、0.19亿元(去年同期华依检测、华依混动营收分别为0.17、0.12亿元)。叠加智能测试设备验收项目较上年同期增加,整体营收实现翻倍增长。2、盈利能力:23H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39.8%/-1.4%,同比+3.3Pcts/+23.9Pcts;其中,Q2毛利/净利率为22.9%/-27.6%,同比+7.4Pcts/41.4Pcts,环比-8.8Pcts/-39.2Pcts。盈利能力同比持续改善,主要系公司测试服务产能爬坡,摊薄折旧摊销压力所致。3、期间费用:23H1公司四费费用率为45.2%,同比-24Pcts,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6%/18%/12.8%/9.7%,同比-2.1Pcts/-10.5Pcts/-8.3Pcts/-3.2Pcts,四费费率同比改善,主要系收入增长摊薄费用所致。但销售、财务费用支出同比去年+50.32%/+65.07%,销售费用增加主要系公司开拓市场、扩大生产及拓展新业务导致人员薪酬、销售维保费、差旅等日常经营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财务费用增加主要系公司加快产能投入,23H1公司银行借款增加产生的利息增多所致。 加码新能源测试服务助力业绩高增,IMU加速落地有望重构估值体系。1、加码测试服务:公司专注于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领域多年,具备先进的算法优势和丰富的工程经验,新能源动力总成检测设备已实现量产。以设备自研自产为核心竞争力,公司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测试服务业务,目前,公司测试服务实验室已建成近100座。产能叠加服务能力,公司新能源测试服务持续获得下游客户认可,2022年相继与法雷奥西门子、宁德时代签订年框协议,2023年为比亚迪提供纯电动力总成测试业务,测试服务业务加速推进。 同时,为满足测试服务客户需求,公司于近期推进定增募资,其中2.1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测试基地产能建设。伴随着测试服务产能落地,有望助力公司向测试服务商加速转型。 2、IMU加速落地:公司于20年与上汽合作开发惯导产品,22年1月实施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机制,激发研发人才活力。公司惯导产品已具备算法端和产品端优势,IMU已有NS4050等产品批产,相继获得奇瑞和智己汽车定点。公司于23年4月定增5.7亿元,部分募资用于加快IMU产能布局。IMU加速落地有望重构公司估值体系。 投资建议:基于半年度经营情况及上半年汽车销量趋势,我们调整了公司的盈收预测,预计2023-2025年实现营收5.33/9.27/15.0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73/1.35/2.1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3-2025年PE为56/30/19倍。公司技术实力强,客户资源丰富,新能源业务和惯导业务为公司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落地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