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宋辉

华西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120519080003,曾就职于方正证券、太平洋证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2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1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国电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3-28 6.47 -- -- 7.24 10.53%
7.15 10.51%
详细
[1.事件: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为4,750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服务收入为4,349亿元,同比增长8.0%,连续十年保持增长。归母净利润为276亿元,同比增长6.3%。 2.收入端:产业互联网贡献主要增长动能(1)移动通信服务实现量价双升,保持良好增长。 2022年实现营收1910亿元,同比增长3.7%。公司移动用户达到3.91亿户,净增0.19亿户;5G套餐用户达到2.68亿户,渗透率达到68.5%,净增0.80亿户;移动用户ARPU达到45.2元/月/户,同比提升0.2元/月/户,实现用户量与用户价值双增。 (2)智慧家庭业务快速增长: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整体收入达到1,185亿元,同比增长4.4%。千兆宽带渗透率达到16.8%,全屋WiFi、天翼看家用户分别增长45.8%、52.7%,智慧家庭业务价值贡献持续提升,实现营收168亿元,同比增长21.0%,(3)产业数字化及天翼云成为主要增长动能:公司产业数字化收入达到1,178亿元,同比增长19.7%。 其中天翼云收入达到579亿元,同比增长107.5%,连续两年翻倍增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云和国内最大的混合云,根据IDC报告,2022Q3,公司天翼云在IaaS市场份额达到11.6%,IaaS+PaaS市场份额达到10.0%,位居行业前三,保持专属云市场份额第一。公司预计2023年天翼云收入达到千亿元。 此外,网络安全服务收入达47亿元,同比增长23.5%。IDC收入达到333亿元,同比增长5.4%,2022年公司算力达到3.8EFLOPS,同比增长81%,IDC机架达51.3万架,八大枢纽占比超过80%,边缘DC超过3000个。 3.成本端:持续控费增效,加大研发投入公司2022销售毛利率28.4%,同比减少0.78pct;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1.3%/7.1%/0.0%/2.2%,整体费用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7pct,研发费用率略有所增长,但持续控费增效,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7pct/0.4pct。 4.持续聚焦产业数字化投资,提升云网融合能力,公司计划2023年算力达到6.2EFLOPS公司2022年完成资本开支925亿元,预计2023年总资本开支990亿元,其中持续加大算力网络投入,2022年产业互联网Capex271亿元,占总资本开支比例29.3%,同比增长57.3%,预计2023年产业数字化方面Capex持续增加达到380亿元,占总资本开支比例将提升至38.4%。 积极响应国家“东数西算”战略,聚焦八大枢纽节点加大布局。公司持续优化“2+4+31+X+O”的算力布局,2022年新增天翼云算力1.7EFLOPS,算力总规模达3.8EFLOPS,同比增长81%;目前拥有700多个数据中心和3,000多个边缘DC,IDC机架达到51.3万架,机架利用率超过70%,IDC资源在国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根据2022年报推介材料,公司加大产业互联网资本开支,预计2023年IDC投资95亿元,预计将超过56万机架,算力(云资源)投入195亿元,预计算力达到6.2EFLOPS。 5.利润派息率持续提升,股东回报再次增强2022年全年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196元(含税),全年派发股息总额为本年度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65%。公司计划逐步将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提升至当年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70%以上,不断为广大股东创造价值。 6.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产业互联网持续推动公司业绩向上发展,考虑传统业务增速情况,调整公司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营收由5372.6/5924.3/N/A亿元调整为5223.3/5767.2/6400.2亿元,预计每股收益分别由0.37/0.42/N/A元调整为0.32/0.35/0.38元,对应2023年3月23日6.89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21.2/19.7/18.2倍,维持“增持”评级。 7.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产业数字化业务推动不及预期;系统性风险。
烽火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3-21 10.30 -- -- 10.33 0.29%
10.98 6.60%
详细
1、公司是国家军民用通信装备及电声器材科研生产骨干企业,是科技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有:短波通信设备、超短波通信设备、航空搜救定位设备、车机内音频控制系统、电声器材等。 军用产品为多军兵种提供了优良的通信装备;民用产品广泛应用于应急保障、抗震防汛、公安人防、海洋运输等领域,通信产品远销东南亚、非洲及欧美等国际市场。 2、行业及公司情况:国防预算持续增长,公司短波电台、战场搜救等业务有望高速增长11)军工通信业务:短波通信装备科研生产核心骨干企业,型号覆盖全功率构筑核心竞争力:作为国家战略通信手段、短波通信装备科研生产核心骨干企业,可提供全功率系列机载短波产品。 布局了新一代车内通信系统、数字集群系统、移动互联网通信系统、互联网通信节点车、低空防御系统、民航通信各型产品等,并向通信系统级发展,争取更大市场。 2)战场搜救业务:高效救援是重要战斗力,国防航空搜救通信装备研制生产领导者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公司搜救业务要扎实开展系统配套设备研发等工作,抓好系统项目总体研制,巩固搜救业务优势地位,逐渐向设备供应商和系统集成供应商综合发展。 3)电声器件业务:核心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占有率高公司自主研发并掌握了语音骨传导、局部空间降噪、有源降噪等核心技术,是我国研制国防音频通信系统的行业龙头。 公司核心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电声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并逐渐扩大研发领域,在载人航天、民航等领域均有所突破。 3、财务指标分析11)营收及利润情况反映公司长期稳健,研发费用高增预示新产品新业务高速增长22)固定资产规模攀升,有望带动公司业务发展上一个台阶:公司2021年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从公司2021年年报看,主要原因是烽火通信产业园竣工转固。 烽火通信产业园作为烽火防务通信、数字化集群通信、通信软件核心研发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对提升通信主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烽火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通信产业园的竣工启用,将极大改善通信主业科研生产试验环境,进一步提升通信系列产品产业化水平。 4、公司盈利预测与可比公司估值1)公司立足短波、超短波通信、搜救、电声器件的军工业务,不断拓展国内应急保障、抗震防汛、公安人防、海洋运输等民用市场领域,依托“一带一路”广泛友好的客户关系及客户资源,积极拓展国际防务及军贸市场,实现军民融合发展。 2)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16.74亿元、21.42亿元、31亿元,每股收益0.2元、0.28元、0.41元,对应2023年3月17日10.45元/股收盘价,2022-2024年公司PE分别为53、37倍、25倍,行业平均估值为34倍,考虑到公司业绩成长性,目前公司估值较低,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5、风险提示:短波电台、搜救等业务实施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
中兴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3-15 33.26 -- -- 37.43 11.10%
38.38 15.39%
详细
1、事件:面对外部诸多不确定因素及疫情的挑战,公司持续深化数智化转型,实现营收及净利双增。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1,229.5亿元,同比增长 7.4%;归母净利润 80.8亿元,同比增长 18.6%;扣非归母净利润 61.7亿元,同比增长 86.5%。 2、收入端:国内市场发力,营收净利实现双增分业务看,运营商网络方面,实现收入和毛利率双升,实现营收 800.4亿元,同比增长 5.72%;毛利率 46.22%,同比+3.77pct。政企业务方面,实现营收 146.3亿元,同比增长11.84%%;毛利率 25.35%,同比-1.70pct。消费者业务方面,实现营收 282.8亿元,同比增长 9.93%;毛利率 17.76%,同比-0.44pct。 分市场看,2022年得益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国内市场增速较快,国内外市场分别实现营收 852.4亿元、377.1亿元,同比增长 9.20%、3.44%,毛利率分别为 39.66%/31.60%,同比分别+2.29pct/+0.91pct。国内市场得益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占收比 69.3%;国际市场在 5G、4G 改造、固网接入光纤化及家庭宽带产品等领域发力,占收比 30.7%。 3、成本端:盈利能力保持稳定,高研发投入驱动创新发展公司盈利能力保持稳定,运营商业务贡献主要毛利率增长: 2022年公司整体毛利率 37.2%,同比+2.0pct,主要是由于运营商网络业务毛利率上升所致;销售净利率为 6.3%,同比+0.2pct。 加强成本管控,三大费用率持续收缩,现金流量方面保持良好。 公司持续强化端到端的全域研发投入和创新:2022年研发费用达到 216.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 17.6%,营收占比同比增长 1.2pct,主要用于持续投入 5G 相关产品、芯片、服务器及存储、创新业务等领域。 4、聚焦价值场景,第二曲线创新业务同比增长超 40%报告期内,公司在持续夯实以无线、有线产品为代表的第一曲线业务的同时,快速拓展以服务器及存储、终端(包括手机、移动互联、智慧家庭等)、汽车电子、数字能源(包括电源、数据中心、新能源等)、5G 行业应用等为代表的第二曲线业务,实现创新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过 40%。 5、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在主营业务上将会稳健增长,提升市场份额; 第二曲线业务维持高速增长态势,行业及客户应用不断拓展,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释放,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年 营 收 分 别 由 1435.2/1593.1/N/A 调 整 为1358.7/1505.4/1671.0亿元,EPS 分别由 1.82//2.00/调N/A整为 1.97/2.28/2.65元,对应 2023年 3月 10日 32.29元/ 股收盘价 PE 分别为 16.39/14.15/12.17倍。维持“增持”评级。 6、风险提示5G 需求不及预期,运营商持续投入意愿降低;创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业务发展;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系统性风险。
中国联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3-10 5.91 -- -- 6.45 9.14%
6.45 9.14%
详细
1. 事件:公司 2022年实现营收 3,549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创近 9年新高;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3,193亿元,同比提升 7.8%;实现利润总额 204亿元,归母公司净利润 73亿元,同比增长达到 15.8%。 2. 收入端:产业互联网新引擎拉动公司营收加速增长 (1)移动主营业务用户新增 558万户至 3.23亿户,ARPU44.3元/户/月,较去年提升 0.4元/户/月,年终移动 ARPU连续三年提升;5G 套餐用户新增 0.58亿户达到 2.1亿户,5G 套餐渗透率达到 65.9%,同比大幅提升 17.1pct。 (2)固网宽带业务延续了去年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宽带接入用户净增 858万户,总数达到 10363万户,用户数突破 1亿户历史关口。ARPU 值为 38.8元/户/月,同比下降2.5元/户/月。 (3)产业互联网成为业绩增长第一引擎。2022年产业互联网实现收入 704.6亿元,同比提升了 28.6%,占服务收入比持续提升,2022年底达到 22.1%,同比增长 1.6pct。 3. 成本端:成本费用持续管控,净利润率稳步提升公司 2022成本费用增幅低于营收增幅,公司成本费用控制成效显著,销售毛利率 24.2%,同比减少 0.3pct; 销售净利率 4.7%,同比增加 0.3pct。Opex 及费用方面,公司深入推进全量资源共建共享合作,支撑创新业务发展。其中,网络运行及支撑成本发生 564亿元,所占营收比重由上年的 16.2%下降至 15.9%;折旧及摊销费用 868亿元,同比上升 1.4%,所占营收比重由上年得 26.1%下降至 24.4%。 4. 数字科技企业转型,筑牢数字底座,持续加大算力网络资本开支公司 2022年完成资本开支 742亿元,预计 2023年总资本开支 769亿元,预计 2023年资本开支占服务收入比保持下降态势。其中持续加大算力网络投入,2022年算力网络Capex 124亿元,占总资本开支比例 16.8%,同比增长5.9pct,预计 2023年算力网络方面 Capex 149亿元,占总资本开支比例将提升至 19.4%。持续落实“东数西算”战略,完善“5+4+31+X”多级架构。 5. 利润派息率持续提升,股东回报再次增强2022年全年股息合计每股 0.274元,利润派息率达到50%,过去五年 CAGR 达到 19.6%。 6.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业务结构持续优化,5G 加速落地阶段产业互联网业务加速发展,调升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营收由 3698/3934/N/A 亿元调整为3794/4064/4364亿元,每股收益由 0.26/0.29/N/A 调整为0.26/0.30/0.34元,对应 2023年 3月 8日 6.07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 23.0/20.1/17.9倍,维持“增持”评级。 7. 风险提示:坏账损失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系统性风险;创新业务推动不及预期。
普天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2-17 21.01 -- -- 25.50 21.37%
25.50 21.37%
详细
网络通信“国家队”,中电网通唯一上市平台普天科技前身是广州中国电科 7所下属的杰赛科技,2017年完成资产重组,将电科集团 54所下属的远东通信等资产注入上市公司。2017年中电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电网通)成立,整体托管五个电科集团通信类研究所(7所、34所、39所、50所和 54所)及所属企业。2018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中电网通,公司是其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平台。 2021年 6月,中国普天整体无偿划入中国电科。2022年 6月,公司由杰赛科技更名为普天科技。目前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公网通信、专网通信与智慧应用、智能制造三大领域,其中专网通信和智能制造(特种 PCB、晶振)业务是主要盈利点。公司发布 22年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长 30%-70%。 54所是卫星通信“排头兵”,是行业人才的摇篮根据中电科 54所官网,54所是电子信息领域专业覆盖面最宽、综合性最强的骨干研究所,21年升格为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54所在急需的卫星通信低成本相控阵天线、新型高集成基带芯片、地面核心网产品和运控管理系统等领域快速发展。根据《石家庄日报》2022年 7月报道,54所将发展卫星互联网产业,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生产线测试线建设,将紧抓卫星互联网发展机遇,布局芯片、终端、天线等系列产业。 作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骨干单位,特别是基于原有的在卫星通信(特种通信全通信骨干网、民用卫星通信如天通一号的地面运控和终端,研制第一个星基组网的低轨通信卫星)和基础器件(射频器件、传感器等)的“国家队”优势,中国电科特别是 54所为主的中电网通在卫星互联网建设运营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并受益。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星网集团)现任董事长张冬辰曾任 54所所长。 6G 将是卫星时代,中电网通是卫星通信骨干龙头工信部今年 2月 6日发布《关于电信设备进网许可制度若干改革举措的通告》指出,对卫星互联网设备、功能虚拟化设备纳入现行进网许可管理。工信部表示,卫星互联网是继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络之后新兴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是全球信息通信网络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卫星互联网将与地面通信网络进一步融合,逐步形成天地一体、融通发展的立体化通信网络。 根据河北新闻网 2022年 10月报道,2025年我国有望建成全球覆盖的网络,到那时,我们国家就从现在的地面 5G 向 B5G和 6G 迈进了一大步。6G 通信网络将实现“高速泛在、天地一 体、算网融合”,提供“手机直连 网络到家”的卫星网络服务。 《让卫星通信实现“中国创造”——记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孙晨华》一文中披露:卫星互联网项目前身是国家科技创新 2030重大项目——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该项目由中国电科牵头负责。 中电网通资产优质,公司为其唯一上市平台有望承载重大使命54所为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做出了众多突破性贡献。54所提出了我国第一套 MF-TDMA 及 MF-TDMA/FDMA 融合卫星通信体制,完成了自主可控系统设备,填补国内空白;研制了我国新一代宽带卫星通信应用运控系统;研制并创建了我国首个卫星移动通信运控体系,突破星载大口径多波束天线的高精度标校等关键技术,为系统面向 30万用户提供运营级服务奠定基础。 54所作为卫星的民用应用系统总体,研发了国内商用卫星第一个多模基带和多模芯片,发布了“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基带和射频芯片。中国电科为实践二十号卫星通信转发器配备了目前中国通信卫星使用的最大功率和最高频率的毫米波微波器件——Ka 波段 100W空间行波管和 Q波段空间行波管,可有效提升卫星传输信息的速度,大幅降低误码率。54所在卫星间交互移动通信系统也处于领跑地位。 我们认为,卫星通信的本质仍然是通信,关键是实现通信功能,卫星发挥类似于地面通信的铁塔和基站的作用。中电网通在卫星通信、卫星测控和地面运营控制领域有着雄厚的技术积累和全产业链覆盖能力,将在低轨卫星通信互联网中发挥重要作用。 公司 2017年即注入了 54所下属优质资产远东通信等多家公司。作为中电网通唯一上市平台,预计公司未来将继续承载重大使命。 投资建议6G 通信网络将实现“高速泛在、天地一体、算网融合”,卫星互联网是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控股股东中电网通作为电科集团通信产业发展平台,是卫星通信业务的“国家队”。上市公司有望通过内生+外延式发展实现较快增 速 。 我 们 预 计 2022-2024年 分 别 实 现 营 业 收 入69.43/74.29/83.59亿元,同比增长 6.0/7.0/12.5%,归母净利润 2.40/4.25/6.60亿元,同比增长 69.6%/77.2%/55.2%,EPS 为 0.35/0.62/0.97元,对应 2023年 2月 14日 20.45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 58/33/2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卫星互联网发展的风险;集团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星网宇达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1-16 37.10 -- -- 40.25 8.49%
43.14 16.28%
详细
公司以惯性技术为核心,深耕行业近二十载,目前具备以智能无人系统为核心的信息感知、卫星通信、无人系统三大业务板块。其中无人靶机产品主要用于演习对抗的蓝军装备。公司无人靶机自2020 年投入市场以来迅速增长,在无人靶机领域已占据较大市场份额。需求侧来看,公司当前在手订单充足且实现逐年增长;供给侧来看,公司于2022 年5 月披露增发预案,目前已获证监会核准批复,产能有望进一步扩张。 公司于2021 年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期权行权价28.25 元,业绩考核要求为2021-2023 年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需达44%,对应公司2022-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 亿元和3.3 亿元,公司22 年业绩预告表示,全年归母净利润2.08 亿元-2.3 亿元,同比增长29.14%-42.80%,我们预计能够实现股权激励目标。 打造智能无人产品体系,无人靶机谱系国内最全公司通过组合导航、卫星定位、光电吊舱、相控雷达等核心部件,拥有智能无人系统完整产业链,产品包括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公司的组合导航产品除自用外还应用于多款长航时无人机。 公司在无人机总体、飞控、编队等方向技术较强,拥有国内最全的无人靶机产品谱系。根据智通财经报道,公司表示目前已拥有低、中、高速全谱系无人靶机,全面覆盖70m/s—310m/s,以及陆用型、海用型产品。2021 年公司年报显示,公司生产销售无人机累计超千架,年度交付数量居国内前列。2021 年公司无人靶机保障部队任务飞行超过800 余架次,无人车已交付5 套,无人系统业务收入占比60-70%。2020 年至2022 年1-6 月无人机产能利用率均保持90%以上,20 年和21 年产销率均在95%以上。 蓝军装备,蓝海市场,军民两用近年来,随着部队训练的强度和频次的增加,实弹打靶比例大幅提升,作为训练用的无人靶机消耗量也逐年增加,预计未来无人靶机市场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而无人靶船与无人靶机的应用场景有高度相似性,同样具备广阔市场空间。 公司21 年年报表示,公司已经形成了基于无人靶机、电子对抗和可视化训练网络的蓝军体系,21 年公司与战略合作方合作完成了某型无人车的定型和无人船的开发,为构建海陆空一体的智能蓝军做准备。据科创板日报报道,2021 年12 月9 日,公司在投资者平台表示:自动驾驶领域,公司与百度、美团、新石器、白犀牛、Momenta 等自动驾驶公司均有合作,完成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与视觉融合的环境感知产品开发。 在手订单充沛,产能扩张有望加速公司2022 年4 月15 日披露在手订单4.52 亿元,5 月18 日再度披露2.33 亿元军品无人机合同。截至22 年6 月底,公司在手无人机订单2.98 亿元。2023 年1 月12 日,公司公告表示收到某型军用无人机中标通知,中标金额约5138 万元。据证券时报报道,22 年12 月公司表示除发展系列靶机外,将进一步完善产品谱系,研发巡飞弹、空射诱饵、箱式蜂群无人靶机等装备产品,公司预计2023 年无人系统方向将有30%以上的业绩增速。并且公司已在对接无人机的相关国际需求方,2023 年有望形成订单。22 年11 月公司在投资者关系平台表示,某军本次无人靶船需求大约2 亿元左右,公司正在积极准备应标。 公司已披露增发预案,拟建设无人机产业化基地项目和无人机系统研究院,产业化项目预计开工后第2 年建成并开始生产运行,在第5 年达产,达产后预计新增年收入5.14 亿元。公司进一步实现从亚音速靶机领域拓展到训练用超音速无人机、箱式发射蜂群、空射集群无人机和垂直起降无人机领域,还将复制无人机市场拓展模式,形成多维立体化无人靶标。俄乌战争启示我们,无人机在未来战场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投资建议受益于蓝军装备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在相关领域具备核心技术优势且处于龙头地位,股权激励计划注入内在增长动力,公司有望随产能扩张加速实现盈利进一步提升。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21 亿元、13.40 亿元、17.27 亿元,归母净利润2.22 亿元、3.31 亿元、4.40 亿元,EPS 分别为1.44 元、2.14 元、2.85 元,对应2023 年1 月11 日34.96 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24 倍、16 倍、12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订单低于预期的风险。
金卡智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1-16 10.30 -- -- 11.85 15.05%
12.98 26.02%
详细
1、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公司总营收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归母净利润2.67-2.94亿元,同比增长0-10%;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2.65-3.05亿元,同比增长30-50%。 2、智慧燃气和智慧水务双轮驱动公司扣非业绩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紧抓智慧城建和老旧小区改造的利好政策,在传统优势的智慧燃气领域持续深耕,推进物联网燃气终端及系统在国内市场广泛部署,推动智慧燃气业务进一步增长;在智慧水务方面,基于成熟的物联网应用能力和燃气场景的可复用经验,着力构建物联网智慧水务综合解决方案,积极调动研发、供应链和销售资源优势,促使智慧水务业务实现大幅增长。 3、持续降本增效进行时,全面提质增效::受疫情反复、消费疲软等宏观经济的影响,公司不断强化运营管理,通过开源节流、控编增效等措施达到控费降本目的。 4、政策释放利好,智慧燃气++水务渗透率有望提升:随着全国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的推进以及燃气表周期性迭代,叠加“双碳”政策推进下,清洁能源占比进一步提升,智慧燃气终端市场需求有望得到持续释放。 此外,根据公司半年报,2022年1月发改委等部门要求到2025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再加上“一户一表”改造政策,公司智能水务有望步入发展快车道。 我们认为重大政策利好下,公司两大业务有望迎来强劲需求,公司有望凭借优秀的数字化、信息化制造能力,继续扩大在智慧燃气领域的绝对竞争优势,并通过场景复制将智慧水务打造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5、氢能计量产品国内唯一通过国际测试,应用场景初露端倪氢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能源组成部分,根据公司半年报,预计2050年氢能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将达到10%,氢气年需求量将达到6000万吨,为计量技术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公司自主研发的公司自主研发的TBQM型气体涡轮流量计、TUS型高压超声流量计均可适用于氢气计量场景。其中TBQM型气体涡轮流量计是国内唯一一家通过5%、10%、15%及30%等的氢气掺混测试,在精准度、可靠性、稳定性方面与国际相媲美,因而公司能源计量业务有望在广阔市场空间的背景下,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实现业务延伸,抢占先发优势。 6、投资建议受益于智能化升级改造,NB-IoT终端民用渗透率持续提升;同时水表市场开拓,依靠技术领先优势有望打开新的市场空间。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2-24年营收分别为27.13/31.77/37.25亿元,每股收益为0.73/0.87/1.07元,对应2023年1月12日10.48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14.36/12.09/9.78倍,维持“买入”评级。 7、风险提示技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疫情加剧风险;天然气应用放缓风险;智能水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开普云 2023-01-11 35.63 47.37 5.43% 54.82 53.86%
69.99 96.44%
详细
登陆科创板以后,开普云着力推动“数智+”发展战略,迎来第二增长曲线:依托优势政府客户资源,数智内容、数智安全、数智政务平稳增长;通过增资收购天易数聚,拥抱能源数字化转型红利,数智能源正在成为公司重要盈利驱动。 核心观点: 开普云的核心发展逻辑: (1)登陆资本市场以后,开普云迅速夯实数据智能平台优势,以此为基础,通过收购增资方式快速切入数智能源领域,形成“数智+”平台化发展的战略并得到坚决执行。 (2)公司形成多层次的股权激励机制,能够调动各层级核心团队的积极性,有助于公司战略规划落地,“第二增长曲线”正在确立。 预计 2022-2024年营收 5.66/7.26/9.28亿元,对应同比增长 22.83%/28.25%/27.86%。考虑到过去 2年疫情对于公司政务业务影响较大且成长逻辑出现改变,我们下调2022年营收预测 6.05亿元至 5.66亿元,新增 23-24年营收预测 7.26/9.28亿元;“数智+”战略驱动下,开普云已形成政务&能源双翼齐飞的发展格局,其中政务板块未来 3年营收为3.50/4.31/5.31亿元,年复合增速 20.66%;数智能源业务未来 3年营收为 2.05/2.65/3.36亿元,年复合增速为 28.66%。 盈利预测及估值:考虑到过去 2年疫情影响以及战略转型导致研发高增等,我们下调 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1.75亿元至0.77亿元,新增 23-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0.91/1.12亿元,年复合增速达 22.66%;对应 22年 EPS 预测 2.60元下调至 1.15元,新增 23-24年 EPS 预测 1.36/1.67元,对应 23年 1月 6日收盘价 34.75元,PE 分别为 30.1/25.6/20.8。结合业务特点,重新选取广联达、致远互联、宇信科技、安恒信息、朗新科技为可比标的,给予公司 41.3倍 PE 估值,在归母净利润调整的基础上目标价从84.04元下调至47.6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竞争加剧风险、商誉减值风险、系统性风险。
紫光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1-05 22.41 -- -- 24.65 10.00%
35.55 58.63%
详细
1、事件概述:2023年1月 3 日,公司公告 HPE实体向紫光国际发出了《关于行使卖出期权的通知》,HPE 实体将向紫光国际出售其持有的新华三49%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紫光国际将持有新华三100%的股权。 2、事件点评:1)新华三少数股权回购将显著增厚公司业绩:新华三是紫光股份重要收入来源和主要利润来源,本次少数股权收购有助于显著提升上市公司业绩:根据公司2019-2021 年历史数据,新华三收入占上市公司比例50%以上,净利润占比90%以上,少数股权收购后,上市公司利润表有望大幅增厚。 2)全资控股新华三有助于公司产品全面进入国内信创产业链,国内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打开: “芯—云—网—边—端”全产业链条卡位数字底座,新华三作为国内信创产业重要供给方,本次股东问题得以解决后,将有助于公司全面发力信创市场:新华三聚焦政企业务、运营商业务和国际业务三大市场,提供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智能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及服务业务,产品能力全球领先。 公司在信创市场主要以服务器为重要抓手,但是受外资股东影响,国内信创市场未充分受益,本次收购HPE 实体49%的股权后,公司在国内信创的全产业链有望全面发力。 3、新华三卡位数字经济核心关键领域,充分受益于行业增长:根据IDC 数据统计(2022 年半年报披露),2022 年第一季度,公司多项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 公司在中国以太网交换机、企业网交换机、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分别以 38.7%、39.8%、37.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中国企业网路由器市场份额由上年的 31.3%增至 33.7%,持续位列市场第二;中国企业级 WLAN 市场份额 31.9%,连续 13 年蝉联市场第一;中国 X86 服务器市场份额 16.5%,保持市场第二;中国刀片服务器市场份额 49.0%,蝉联市场第一;中国存储市场份额 12.8%,连续位居市场第二;在中国 UTM 防火墙市场以 20.0%的市场份额位居市场第二。 4、本次交易对价估值倍数较上市公司估值显著偏低,上市公司股价具备很高安全边际:本次交易价格根据协议规定按照2022 年4 月30 日前12 个月新华三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税后利润的15 倍除以行权通知之日新华三全部股份数量的方式确定,目前上市公司PE 估值为25倍以上,另外新华三还有诸多非经常性损益,均体现在上市公司市值,本次交易上市公司股价对于投资人具有非常高的安全边际。 5、集团债务问题解决后,激励及资产重整或将实现,数字经济带动下公司业绩增长确定性高,估值低,安全边际高。 6、投资建议:看好公司运营商、智慧城市及海外业务发展,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 实现营收763.2/873.8/1012.2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93/1.16/1.44 元,对应2023 年1 月3 日20.37 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22.0/17.5/14.2 倍,维持“买入”评级。 7、风险提示:少数股权收购对价未达成一致;外资股东撤出后,公司供应链风险;海外市场拓展风险。
优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11-17 14.04 -- -- 14.61 4.06%
16.13 14.89%
详细
数字货币推广给金融机具带来改造需求,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信创推进。 今年以来,我国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作为数字经济支付底座,数币的推广将对 POS 机等金融机具带来持续改造需求。公司自 2021年起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小组,将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嵌入到各种智能终端设备。此外,作为OpenHarmony 的重要参与者,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信创推进。 短期业绩承压,持续回购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近年来,公司营收实现稳健增长,费用管控初显成效。今年以来公司持续回购公司股票,彰显长期发展信心。受疫情影响,公司短期业绩承压。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0.25亿元,同比下降 1.4%;归母净利润为 1.34亿元,同比下降 2.79%; 扣非净利润 9653万元,同比下降 28.63%。单三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收 3.69亿元,同比下降 11.5%;归母净利润6304万元,同比增长 15.66%;扣非净利润 4251万元,同比下降 30.4%。但随着防疫措施持续优化,专用打印机业务有望企稳回升。 智能终端业务快速增长,海外市场大有可为。 后疫情时代,欧洲、东南亚、印度、中东、南美洲和非洲等国家和区域的电子商务、物流及电子支付加速发展,随着移动支付在在非洲和南美洲快速发展,海外市场将迎来智能支付终端需求的高速增长。2022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逆势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6.57%至 1.61亿元。作为国内 AIDC 领域龙头,公司的智能终端产品已被广泛部署并应用于全球多个国家和区域的各个行业场景中,未来有望持续享受行业红利。 投资建议考虑到国际形势日益严峻,信创加速推进,叠加国内防疫政策逐渐改善,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 入 15.17/19.75/25.58亿 元 , 同 比 增 长7.1%/30.1%/29.5%;2022-2024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1.8/2.47/3.29亿元,同比增长 17.1%/37.2%/33.4%; 2022-2024年 EPS 分别为 0.55/0.75/1元,对应 2022年 11月 14日收盘价 13.96元的 PE 分别为 26X/19X/14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
紫光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1-01 17.10 -- -- 19.96 16.73%
26.26 53.57%
详细
1、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Q1-Q3 实现营业收入538.90 亿元,同比增长13.16%;实现归母净利润16.40 亿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公司Q3 实现收入194.88 亿元,同比增长15.49%;实现归母净利润6.80 亿元,同比增长0.74%。 2、加码研发以深挖护城河,汇兑损益影响费用端:公司22Q3 单季度毛利率为20.64%,同比下滑0.17pct,盈利能力略有波动。22Q3 公司的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79%/1.08%/6.45%,同比变动0.37/-0.30/-0.47pct,费用率略有下调,可见公司的费用管控能力较为良好。其中公司持续加码研发,Q3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62%至12.57 亿元,助力公司打造“创新”护城河,同时目前公司专利申请总量已超1.3 万件,其中90%以上是发明专利,彰显公司核心竞争力。此外,公司Q3 的财务费用同比增长979.97%至3.15 亿元,主要系公司子公司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汇兑损失增加所致。 3、新华三增长动能强劲,助力三大市场客户数字化转型;22Q1-3 公司控股子公司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业务量增加,实现营业收入 367.19 亿元,同比增长 18.87%;实现净利润 30.43 亿元,同比增长 12.99%,贡献可观业绩增量。同时,根据IDC 发布的数据显示,新华三服务器Q2 整体市场份额增至18.6%,蝉联中国市场第二,其中新华三刀片服务器以55.3%的市场份额连续多个季度蝉联第一。 在国内企业业务方面,新华三重点布局多个行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同时于9 月发布五大能力升级的新一代超融合UIS8.0,提升全方位赋能行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进程的能力。 在国内运营商方面,新华三作为运营商的核心供应商,多次中标运营商集采和重大项目,业务规模快速提升。 在国际业务方面,新华三国际市场拓展稳步进行,国际品牌影响力有所提升。 我们认为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进程的推进和市场需求相应的爆发,公司已完成“芯-云-网-边-端”全产业链布局,具备全栈数字化基础设施能力,因而有助于全方面赋能B/G 端、运营商实现数字化转型,优势凸显。 4、大力布局云服务,深入场景应用:公司重点打造云服务核心能力,推动同构混合云架构持续演进,打造云数智全栈分布式云,完善云服务业务布局。紫光云不跟运营商和互联网比规模,而是聚焦自己的主赛道和优势,致力于为政府和百行百业客户提供定制化、差异化云服务,助力客户打破上云的场景和时间限制。 我们认为公司不断深入云服务、智慧城市及产业云方面的场景化发展,再叠加公司的产业化优势和国产替代化趋势,未来云服务业务有望获得快速、高效发展。 5、投资建议公司作为ICT 行业的龙头企业,持续深化“云智原生”战略,不断加强数字化技术于行业应用场景的融合,因此在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看好公司运营商、智慧城市及海外业务发展,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 年实现营收763.2/873.8/1012.2 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93/1.16/1.44 元,对应2022 年10 月28 日16.4 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17.7/14.1/11.4 倍,维持“买入”评级。 6、风险提示疫情加剧风险;数字化转型不及预期风险;运营商云计算投入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成本波动风险。
中天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10-31 21.90 -- -- 21.90 0.00%
21.90 0.00%
详细
1、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 Q1-Q3实现营业收入 291.95亿元,调整后同比减少 20.93%;实现归母净利润 24.7亿元,同比增长 400.00%。其中公司 Q3实现收入 91.54亿元,调整后同比减少 27.06%;实现归母净利润 6.46亿元,同比增长 159.24%,主要系计提存货减值损失减少所致。 2、盈利能力稳中有升,加码研发以保障技术领先:22Q3公司的毛利率为 18.19%,同比提升 2.25pct。费用端,22Q3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 2.62%/1.82%/4.63%,同比提升 1.17/0.67/1.53pct,其中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6.80%至 4.24亿元,公司持续落实“研发费用逐年递增”政策,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强化技术创新能力。 3、海洋业务中标大单,充足在手订单支撑业绩发展:公司深耕海底光电复合缆产品系列化、配套化、工程化的研发创新与应用推广,跻身全球超高压海缆领军企业行列。公司于 10月公告海上风电新增 11.28亿元大单,包括 1)国华渤中 B2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公司负责 220kV 海缆设备及敷设施工;2)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 B 场址工程 EPC 总承包项目,公司负责风机基础制造及施工、风机吊装施工;3)国华投资山东公司渤中海上风电项目,公司负责风机基础制造及施工、风机安装、海上升压站基础施工及上部组块吊装、35KV 海缆敷设施工。 我们认为随着海上风电建设步入加速发展期,孕育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海缆需求,公司作为海缆龙头企业,已形成“设备+施工”两翼齐飞的格局,不仅在手订单充沛且获单能力强劲,因而长线发展稳健无虞。 4、新能源业务持续高增长,强化公司竞争优势: 公司通过绿色能源建设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实现“光伏产业规模化,储能产业集成化”的发展目标。公司于 10月公告大型储能项目新增 3.34亿元订单,包括 1)天门二期项目 80MW/160MWh 储能系统项目,采购内容为锂电池集装箱系统、升压变流集装箱系统等;2)城步儒林 20MW/40MWh 储能示范工程电池舱项目,采购内容为电池舱,包括电池、BMS 系统等;3)中机恒辉 200MW光伏发电项目,采购内容为 200MW 光伏发电项目储能装置。同时光伏新增 9.05亿元订单,包括 1)华能如东200MW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2)上海电力浙江铁塔新能源合作服务项目 62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 我们认为公司抓住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机遇,中标数量和金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新增订单将对公司2022、2023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长期来看,由于分布式光伏+储能是未来发展大势,再加上公司逐渐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网络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因此有望率先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红利。 5、投资建议公司形成“能源网络+通信网络”的双轮驱动发展格局,新增大单充分验证公司的领先实力。在“双碳”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海上风电、光伏和储能需求井喷式发展,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持续受益。考虑疫情不确定性影响,公司低毛利业务收缩,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450.1/511.1/587.7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 1.09/1.37/1.63元,对应 2022年 10月 28日 22.1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 20.4/16.3/13.6倍,维持“买入”评级。 6、风险提示疫情加剧风险;海洋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订单执行不及预期风险;招标价格不及预期风险。
七一二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10-31 37.14 -- -- 39.95 7.57%
39.95 7.57%
详细
公司于2022年10月27日晚间发布前三季度报告,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约22.13亿元,同比增长25.73%;归母净利润约3.03亿元,同比增长22.14%;扣非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增长38.08%。基本每股收益0.39元。 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42亿元,同比增长25.96%;Q3实现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增长9.27%。 2、业绩稳健增长,高研发投入驱动创新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业绩维持稳定增长,坚持以创新驱动成长,高研发投入为未来收入奠定基础。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5.38亿元,同比增长18.76%,研发费用率为24.31%。2022年上半年,公司中标某平台北斗三号卫星导航设备,实现公司在该平台领域的突破;中标北斗三号精密进近地面设备,进一步稳固了公司在精密进近领域的行业地位,也为开拓其他无人机平台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开展下一代地面与航空设备、综合化系统、综合数据链、卫星通信装备、北斗三代典型应用系统的预研及竞标,为后续重点科研项目竞标进行技术储备。 民用通信方面,加大市场拓展,轨交业务拓展显著,公司紧跟下一代通信体制,重点研制了机车综合无线通信5G设备、基于5G城市轨道交通调度通信系统、基于公网LTE/5G调度通信系统、数字列调等项目。同时,民用领域获得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认证等相应资质,为后续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Q3随着多项目进入研发竞标关键阶段,研发费用有所提高。我们认为公司上半年中标北斗三等卫星导航,无人机系列项目作为优质储备,未来有望持续放量,成为公司业绩新增长极。同时,公司上半年公司系统产品承研能力继续提升,在多领域实现了多种系统产品的新客户开拓,拓展了客户边界和产品边界,系统产品业绩大幅增长,未来有望持续释放业绩。 3、盈利能力保持稳定,现金流仍相对承压:2022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5.55%,同比-0.05pct,环比H1+1.18pct。前三季度销售净利率为13.70%,同比-0.25pct,环比H1-1.28pct。 现金流方面持续承压,自去年三季度以来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持续为负,主要系销售回款周期性影响,以及加大备货所导致。2022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为-8.05亿元,环比H1-3.91亿元。 4、顺应军工股权改革趋势,提升公司长期竞争力: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智博科技拟通过公开征集方式协议转让不超过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11,554,000股,转让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4.45%,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同步优化公司治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决策效率,打造公司长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子公司七一二移动释放27.33%股权,拟引入3名战略投资者。同时核心骨干员工拟通过持股平台增资,新增注册资本900万元,持股比例6%。增资引战完成后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七一二移动在民用专网无线通信领域的行业地位,深化其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市场竞争力。 5、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在系统产品及新产品推动下,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释放,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7.6/62.6/79.0亿元,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1.10/1.43/1.81元,对应2022年10月27日37.76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34.4/26.4/20.8倍。维持“增持”评级。 6、风险提示军工信息化开支,订单不及预期;产品客户验证交付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成本波动;公司及子公司引入战投尚未完成,存在不确定性。
中兴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10-27 21.63 -- -- 26.99 24.78%
29.00 34.07%
详细
1、 事件: 公司于 2022年 10月 26日晚间发布前三季度报告,2022年 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25.6亿元,同比增长10.4%,归母净利润 68.2亿元,同比增长 16.5%;扣非归母净利润 55.5亿元,同比增长 55.3%;基本每股收益为 1.44元,同比增长 14.29%。 其中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 327.41亿元,同比上升 6.4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22.54亿元,同比上升 27.05%;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 18.25亿元,同比上升 67.27%; 2、坚持固本拓新,三大业务线均实现同比增长运营商网络方面,中兴通讯持续提升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等关键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根据公司数据,公司 5G基站发货量全球第二,5G 核心网收入全球第二,光网络运营商市场份额全球前三,固网整体市场份额全球第二。同时,契合运营商资本开支结构性变化,公司在服务器及存储、新型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交换机、液冷设备、数字能源等产品持续创新,全力助力运营商云网转型战略及可持续发展。 政企业务方面,中兴通讯加强市场营销及渠道能力建设,依托高效的数字基础设施和基于云原生交易架构的“数字星云”,深耕金融、互联网、电力、交通等行业数字化转型,核心产品服务器及存储、GoldenDB 分布式数据库、云电脑等实现了金融、互联网、政务等行业头部客户的突破。 消费者业务方面,中兴通讯逐步整合手机、移动互联产品、家庭信息终端及生态能力,为消费者个人和家庭提供丰富的智能产品选择。报告期内,公司联合中国移动,国内首发“中国芯”5G 千元机中兴远航 30S,联名国潮品牌发布直屏旗舰新标杆努比亚 Z40S Pro;移动互联产品 5G FWA 发货持续保持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家庭信息终端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海外市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 30%。 2022年 1-9月,公司研发投入 161.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 17.4%,持续提升关键技术及产品竞争力。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2Q3单季度销售毛利率 38.13%,同比增长 0.13pct,环比增长 1.75pct。 3、 夯实双曲线发展,第二曲线维持高增长,不断突破静待花开: 在公司的发展成熟的第一曲线业务,即公司传统的运营商网络设备保持相对稳定增速的同时。公司快速拓展以服务器及存储、终端(包括手机、移动互联、智慧家庭等)、汽车电子、数字能源(包括电源、数据中心、新能源等)、5G 行业应用等为代表的第二曲线业务,取得良好进展。前三季度,公司第二曲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 40%。其中,服务器及存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 100%。 5G 行业应用上,矿山特战队与中国煤科、中赟国际、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等达成战略合作,携手行业伙伴开展超过 100+智能矿山建设,加速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冶金钢铁特战队与国家电投集团、广西金川股份等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与宝武集团、鞍钢集团、云南神火铝业的智慧工厂建设,助力冶金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公司成立“东数西算”特战队,聚焦公司优势资源,通过打造绿色数据中心、服务器及存储、智宽新光网、云网融合、安全可信云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将存力、算力、运力、应用、安全等场景的多产品技术有机融合,全面服务国家“东数西算”战略落地。2022H1,公司在国内运营商服务器集采的多个标包中位列前两名。力争实现服务器在国内运营商的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 数字能源领域,中兴通讯发布以“绿色、快速、智能、可靠”为核心亮点的新一代数据中心,持续投入通信储能方向,第三代智能锂电在全球市场得到规模应用。 汽车电子方面,在操作系统,智能网联(模组,车载终端),智能部件(域控制器 MCU、4D 毫米波雷达)取得一定进展,基于现有 ICT 能力合理外溢,未来有望持续释放业绩。 2022年是公司提出“第二曲线”业务的第一年,2022年前三季度第二曲线的初步布局已经形成并展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公司第二曲线成长空间广阔,根据公司公告,预计在 2024年公司第二曲线收入占比能够达到30%左右,未来将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增长来源。 4、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在发展成熟的主营业务上将会稳健增长,提升市场份额;第二曲线业务维持高速增长态势,行业及 客 户 应 用 不 断 拓 展 ,公 司业 绩 有望 持 续释 放。 维 持营 收预 测 ,预 计 2022-2024年 营 收分别为1291.8/1435.2/1593.1亿元,EPS 分别为 1.66/1.82//2.00元,对应 2022年 10月 26日 22.16元/股收盘价 PE分别为 13.4/12.2/11.0倍。维持“增持”评级。 5、风险提示运营商 5G 建设等资本开支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系统性风险。
金卡智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0-27 9.72 -- -- 10.20 4.94%
11.79 21.30%
详细
1、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 Q1-Q3实现营业收入 19.38亿元,同比增长 22.43%,主要系公司两大业务受益于下游应用场景需求高增,收入实现稳健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 1.82亿元,同比下降 7.68%,主要系公司持有的基金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0.61亿元。其中公司 Q3实现收入 6.87亿元,同比增长 21.04%;实现归母净利润 0.67亿元,同比增长 25.13%。 2、智慧燃气和智慧水务双轮驱动公司业绩增长:在智慧燃气方面,2022年 Q1-Q3民用智慧燃气终端及系统收入同比增长 33.42%,主要系公司依托精准计量和物联网两大技术的多年积淀,借助智慧城市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需求增长东风,深入部署智慧燃气业务;在智慧水务方面,2022年 Q1-Q3智慧水务场景收入同比增长84.29%,主要系公司通过复刻燃气场景的经验,着力构建物联网智慧水务综合解决方案,积极调动研发、供应链和销售资源优势并获得良好成效。 3、降本增效进行时,助力公司高效持续发展:受疫情反复、消费疲软等宏观经济的影响,公司不断强化运营管理,通过开源节流、控编增效等措施达到控费降本目的。22Q3公司营业成本为 4.29亿元,同比增长 25.53%,环比增长 1.02%。此外, 22Q3公司的销售 /管理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7.47%/4.80%/6.99%,同比下滑1.40/1.37/2.41pct,可见公司的费用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费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4、政策释放利好,智慧燃气+水务渗透率有望提升:随着全国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的推进以及燃气表周期性迭代,叠加“双碳”政策推进下,清洁能源占比进一步提升,智慧燃气终端市场需求有望得到持续释放。 此外,根据公司半年报,2022年 1月发改委等部门要求到 2025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 9%以内,再加上“一户一表”改造政策,公司智能水务有望步入发展快车道。 我们认为重大政策利好下,公司两大业务有望迎来强劲需求,公司有望凭借优秀的数字化、信息化制造能力,继续扩大在智慧燃气领域的绝对竞争优势,并通过场景复制将智慧水务打造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5、氢能计量产品国内唯一通过国际测试,应用场景初露端倪氢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能源组成部分,根据公司半年报,预计 2050年氢能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将达到 10%,氢气年需求量将达到 6000万吨,为计量技术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公司自主研发的公司自主研发的TBQM 型气体涡轮流量计、TUS 型高压超声流量计均可适用于氢气计量场景。其中 TBQM 型气体涡轮流量计是国内唯一一家通过 5%、10%、15%及 30%等的氢气掺混测试,在精准度、可靠性、稳定性方面与国际相媲美,因而公司能源计量业务有望在广阔市场空间的背景下,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实现业务延伸,抢占先发优势。 6、投资建议受益于智能化升级改造,NB-IoT 终端民用渗透率持续提升;同时水表市场开拓,依靠技术领先优势有望打开新的市场空间。维持盈利预测 ,预 计 2022-24年 营收 分别为 27.13/31.77/37.25亿 元,每 股 收 益 为0.73/0.87/1.07元,对应 2022年 10月 24日 9.72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 13.44/11.04/8.69倍,维持“买入”评级。 7、风险提示技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疫情加剧风险;天然气应用放缓风险;智能水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1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