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谢楠

中泰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9110001,曾任职于长江证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合盛硅业 基础化工业 2022-05-06 77.43 -- -- 100.55 29.86%
133.50 72.41%
详细
事件:4月27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2021实现营业收入213.43亿元,同比增长137.9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2.12亿元,同比增长484.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1.76亿元,同比增长507%。2021Q4实现营业收入72.28亿元,同比增长172.94%,环比增长12.7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2.09亿元,同比增长368.03%,环比增长22%,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32.02亿元,同比增长373.95%,环比增长22.75%。2022Q1实现营业收入63.9亿元,同比增长92..5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24.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润20.48亿元,同比增长125.3%。 点评:产能释放&行业景气上行,硅业龙头尽享业绩弹性。2021实现营业收入213.43亿元,同比增长137.9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2.12亿元,同比增长484.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1.76亿元,同比增长507%。2022Q1实现营业收入63.9亿元,同比增长92.5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24.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48亿元,同比增长125.3%。公司业绩大幅提升主要受益于新增产能释放和主营业务景气,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52.87%,同比提升24.7pct,净利率为38.58%,同比提升22.82pct,ROE为55.19%,同比提升39.71pct。2022Q1毛利率为47.5%,同比提升16.56pct,环比提升0.66pct,净利率为32.1%,同比提升19.29pct,环比下降1.36pct,ROE为9.7%,同比提升6.66pct,环比下降2.14pct。双控约束开工叠加需求全面推涨,工业硅及有机硅景气提升,据Wid和卓创资讯,2021年全年,工业硅及有机硅均价分别为2.14万元/吨和3.14万元/吨,同比分别上涨72%和67%;2022Q1,工业硅及有机硅均价分别为2.14万元/吨和3.14万元/吨,同比分别上涨72%和67%。另外,2021年,公司年产20万吨密封胶项目成功投产。公司具备一体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充分受益于硅行业景气上行周期,原有产能利用率有效提升,新项目产能逐步释放,量价齐升推升业绩。 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显著,运营效率有效提升。公司充分利用新疆地区的煤炭资源和电力成本优势,打造了煤电硅一体化的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期间费用方面,202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5.03%,同比下降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16%,同比下降0.2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3.98%,同比下降1.01pct,财务费用率为0.89%,同比下降1.79pct。2022Q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6.81%,同比提升1.92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11%,同比下降0.18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5.89%,同比提升3.04pct,财务费用率为0.81%,同比下降0.94pct。 双控约束开工叠加需求全面推涨,工业硅及有机硅价格上扬。据Wid和卓创资讯,2021年全年,工业硅及有机硅均价分别为2.14万元/吨和3.14万元/吨,同比分别上涨72%和68%;2022Q1,工业硅及有机硅均价分别为2.14万元/吨和3.14万元/吨,同比分别上涨72%和67%。2021年,供给端,由于能耗双控趋严,单吨能耗高达12000度电的工业硅行业首当其冲;需求端,下游有机硅和多晶硅产能释放且开工率提升,同时,海外经济复苏叠加工业硅供给收缩导致海外订单增多,工业硅下游需求全面增加,供需紧张推涨工业硅价格。2022Q1,工业硅下游行业中,有机硅行业2022年第一季度产量高达39.42万吨,同比增加30.3%,大幅拉动对金属硅行业需求;多晶硅第一季度产量也达到15.7万吨,同比增加41.8%;铝合金行业由于疫情和国际市场扰动下,整体需求量相对稳定。而工业硅新增产能多需要在下半年才能建成,供不应求导致价格抬升。工业硅价格上行对有机硅构成成本支撑,有机硅下游需求广泛,且随疫情平稳出现明显增长,成本与需求共振,有机硅价格上扬。 产业链一体化构筑成本优势,看好产能释放推升公司业绩。公司是硅基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工业硅主要布局新疆,仅靠自备电厂和石墨电极即可为每吨工业硅的生产节省3700元左右的成本(与外购电极+公网电相比);受益于工业硅的自给,公司有机硅的毛利率水平也显著高于同行其他可比公司。另外,若公司新增产能新疆硅业新材料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20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东部合盛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40万吨工业硅项目、新疆硅业新材料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三期年产20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云南合盛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80万吨/年工业硅生产及配套60万吨型煤加工生产(一期)可如期投放,凭借公司位于工业硅行业成本曲线最左侧的优势,以及产业链一体化带来的有机硅成本优势,公司业绩有望站上新台阶。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由于公司新增新疆硅业新材料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20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东部合盛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40万吨工业硅项目及新疆硅业新材料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三期年产20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我们略微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28亿元(原为93.94亿元)、100.03亿元(原为99.31亿元)、102.48亿元(新增),EPS分别为8.78元、9.31元、9.54元。我们选取了同为硅领域的新安股份、硅宝科技、兴发集团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平均PE为9.99倍、8.30倍和6.99倍(对应2022年5月5日收盘价),当前股价对应公司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PE分别为9.07倍、8.55倍和8.3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建项目不及预期风险;所依据的数据信息滞后风险;第三方数据因其获取方式、处理方法等引起的可信性风险。
新凤鸣 基础化工业 2022-05-02 9.05 -- -- 12.23 35.14%
12.23 35.14%
详细
事件:4月28日,公司发布2022一季报:2022Q1实现营业收入106.02亿元,同比下降1.98%,环比上升29.2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85亿元,同比下降42.75%,环比下降10.9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3亿元,同比下降36.93,环比下降0.06%。点评:疫情反复叠加油价上移,Q1单季业绩承压。公司2022Q1实现归母净利2.85亿元,同比下降42.75%,环比下降10.94。盈利能力方面,2022Q1毛利率为8.46,同比下降0.95pct,环比下降2.33pct,净利率为2.69,同比下降1.91pct,环比下降1.21pct,ROE为1.73,同比下降2.3pct,环比下降0.24pct。进入一季度,受能耗双控、疫情反复、油价中枢上移等影响,产品的盈利能力与产销量均收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期间费用方面,2022Q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4.8,同比上升1.1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同比下降0.01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3.3,同比上升0.77pct,财务费用率为1.38,同比上升0.42pct。公司正大力推行5G智能化管理,“互联网+”助力打造行业一流信息化生产,成本控制能力有望不断加强。行业价差短期承压,长丝需求静待复苏。 价格方面,根据CCFEI数据,2022Q1PTA、涤纶长丝POY、DTY、FDY均价分别为5623元/吨、7978元/吨、9578元/吨、8321元/吨,同比+36.6%、+16.6%、+12.6%、+19.0,环比+14.2%、+1.41%、+0.73%、+3.06%%。价差方面,2022Q1POY/DTY/FDY与PTA和乙二醇均价差分别为1272元/吨,2687元/吨、1575元/吨,同比-11.0%、-7.5%、+0.62%,环比-20.4%、-11.9%、-11.5%,进入2022年由于国内疫情反复影响需求,价差短期有所承压。产量方面,根据公司公告,2022Q1公司POY/DTY/FDY产量分别为107.8/14.94/27万吨,同比+15.65%/+45.19%/+30.88%,环比+0.13%/+23.27%/+10.61%。销量分别为88.41/11.78/21.38万吨,同比+12.32%/+49.87%/+29.73%,环比-16.93%/-0.51%/-7.88%。当前需求承压静待复苏:2022Q1国内疫情反复,纺服需求走弱,原料成本价格涨幅无法顺利传导下游,长丝价差有所收窄,进入二季度,根据CCFEI4月22日当周数据,涤纶长丝开工率为78.8%(周环比-4.5pct),POY/DTY/FDY企业库存天数分别为31天(周环比+1天)/35天(周环比+1天)/34天(周环比+1天);本周聚酯负荷下降6%至78.6%,根据产业调研了解,近期三房巷40万吨、绍兴天圣80万吨等装置有减产计划,有望带动行业进入去库阶段,我们仍然看好国内外疫情好转后长丝行业的弹性。“两洲两湖”基地造“两个千万吨”,短纤产能释放打造第二成长曲线。公司PTA实际总产能为500万吨;涤纶长丝总产能为600万吨,市场占有率近12%,稳居行业前三;成功进军短纤市场,达产60万吨产能,打开第二成长曲线。2022Q1,公司短纤产量6.8万吨,环比增加270;销量5.47万吨,环比增加716%。年内公司加速释放产能:2022年公司将继续稳步投放产能,预计新增100万吨涤纶长丝和60万吨的涤纶短纤产能,即2022年底将公司将拥有涤纶长丝产能700万吨,涤纶短纤产能120万吨。两洲两湖成长可期:桐乡洲泉、湖州东林基地,为聚酯纤维生产核心基地,合计最大产能近600万吨;平湖独山基地,拥有500万吨PTA产能,采用BP公司最新一代工艺,在中油化工联合会公布的2020年PTA能耗指标排名中,能耗电耗水平行业排名第一,后发优势明显,公司依托上游往下延伸,分别于2021年7月和2022年2月投产了60万吨与30万吨差异化聚酯纤维,不仅做到原料就地输送降低物流成本,且利用PTA装置余热发电优势,反向供电自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基地化优势更加明显;徐州新沂基地,2021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以热电项目为排头兵,打造规划长丝、短纤、加弹、油剂、薄膜、印染、织造等大型一体化工业园区。公司四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新增产能如期释放,公用工程等系列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不断加强。公司向着两个“1000万吨”目标不断前进,预计到2025年,公司PTA产能将突破1000万吨,聚酯产能突破1000万吨,成长性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油价及产品大幅波动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疫情恶化影响需求风险。盈利预测:由于原料及产品价格波动,我们调整公司今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87亿元(原为24.66亿元)、37.74亿元、46.6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安迪苏 基础化工业 2022-05-02 8.36 -- -- 9.59 14.71%
10.15 21.41%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2年4月28日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2022Q1实现营业收入34.57亿元,同比增长15.50%,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27亿元,同比增长16.3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12.43%。 点评:以价补量,QQ11业绩稳健增长。2022年一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毛利同比增长10%。主要归功于功能性产品和特种产品的价格上涨带来的销售增长。分业务看,功能性产品(包括蛋氨酸、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维生素、硫酸铵、硫酸钠)创收25.26亿元,营收较去年Q1增加4.4亿元,其中价格因素+7.59亿、销量因素-1.14亿、外币折算-2.05亿元;营收占比73%(2021Q1占比70%);毛利率29%,同比减少2个pct。特种产品(酶制剂、反刍动物蛋氨酸、有机硒添加剂、益生菌产品、适口性产品、霉菌毒素管理产品、丁酸盐添加剂、饲料保鲜产品、水产产品)创收7.31亿元,营收较去年Q1减少0.23亿元,其中价格因素+0.89亿、销量因素-0.66亿、外币折算-0.46亿元;营收占比21%(2021Q1占比25%);毛利率48%,同比减少2个pct,;其他产品(二硫化碳、硫酸及制剂服务)营收同比增加31%,营收占比5.8%(2021Q1占比5.1%),毛利率14%,同比增加18个pct。从费用端看,2022Q1公司销售费用率为7.3%,环比2021Q4有较大幅度增加,但低于历史单季度10%以上的水平。2022Q1管理费用率(含研发)为7.22%,财务费用率为0.32%。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甲醇、硫磺、丙烯。根据wid,2022Q1甲醇、硫磺、丙烯价格同比上涨17.45%、102.03%、6.97%;而公司通过长期合约采购甲醇、硫磺、丙烯价格同比上涨3%、22%和10%,尽可能减少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侧面贡献Q1业绩。 蛋氨酸二期投产在即,特种产品完善布局,未来可期。公司蛋氨酸现有产能49万吨/年,市场份额全球第二,其中在液体蛋氨酸领域全球第一。目前年产能18万吨的南京工厂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进展顺利,已实现600万小时无事故,2022Q1南京工厂成功完成45天的大修维护,并已顺利重启运行,进入南京工厂36万吨(现有18万吨产能)新一体化生产平台2022年下半年试运行的准备阶段。随着二期即将启动试运行,安迪苏的蛋氨酸产能将进一步扩大,方便公司在欧洲和中国两个生产平台之间更灵活地调配战略资源,以实现最高效的产品生产和交付方案,从而进一步提升供应稳定性和业务盈利水平。 2022Q1公司特种产品的收入同比有所下滑,但是重点产品仍取得增长:消化性能产品增长14%,水产业务增长24%;中国和拉美市场的反刍动物产品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新产品RumeSmart和斯特敏ML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随着安泰来和喜利硒渗透率不断提升,营养促健康业务实现稳定增长。公司已在欧洲和中国启动特种产品产能扩充及优化项目以支持业务增长、优化生产布局并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随着公司蛋氨酸新项目落地逐步释放产能,一方面巩固龙头地位,另一方面或受益欧洲天然气涨价、豆粕涨价带来高蛋氨酸饲料配方需求增加等因素带来的蛋氨酸价格上涨,量价共振提升将为公司业绩带来显著增量。同时公司特种产品业务和服务加速发展,公司成长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基于南京二期产能投产后产能翻倍、特种产品业务渗透率提升、一体化平台对成本降低的带动,我们上调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54亿元、22.55亿元、26.4亿元(前值18.9亿元、21.96亿元、24.28亿元),EPS分别为0.73元、0.84元、0.99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产品价格下滑、产能建设及释放不达预期、特种产品发展不及预期。
恒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2-05-02 19.62 -- -- 23.05 17.48%
24.10 22.83%
详细
事件:2022Q1实现营业收入534.06亿元,同比增长0.32%,环比增长14.8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2.23亿元,同比增长2.71%,环比增长4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1.14亿元,同比增长9.47,环比增长64.17%。点评:炼化一体化平台显优势,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公司2022Q1单季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2.23亿元,同比增长2.71%,环比增长49.8%。盈利能力方面,2022Q1毛利率为15.46,同比提升1.43pct,环比提升1.25pct,净利率为7.91,同比提升0.17pct,环比提升1.84pct,ROE为7.23,同比下降1.16pct,环比提升2.17pct。期间费用方面,2022Q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4.08,同比上升0.0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18,同比提升0.08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1.4,同比上升0.29pct,财务费用率为,同比下降0.33pct。一方面,炼化一体化布局有利于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实现“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灵活应对产品价格波动,实现稳定盈利;另一方面,公司充分发挥“规模+工艺+配套”的综合运营优势,不断提高综合成本与运作效率,有望进一步控制费用以实现降本增效。油价上行产品价差持续增扩,产能扩增巩固炼化龙头地位。价格方面,据Wind,2022Q1Brent原油均价为98美元/桶,环比增加22.9%,一季度国内原油走高支撑产品价格高位,2022Q1PX、乙二醇、纯苯、聚丙烯、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丁二烯均价分别为6884元/吨、5175元/吨、7887元/吨、9077元/吨、9199元/吨、9359元/吨、7785元/吨、,环比+20.5%、-6.5%、+8.1%、-4.5%、+4.6%、+1.0%、+27.4%;产能方面,公司具备2000万吨/年的炼化生产能力和500万吨原煤加工能力,下游芳烃环节包括450万吨PX、120万吨纯苯和1160万吨PTA、烯烃环节包括180万吨纤维级乙二醇、85万吨聚丙烯、72万吨苯乙烯、4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和14万吨丁二烯,煤化工环节包括75万吨甲醇、40万吨醋酸、30万吨纯氢和12.6万吨液氮,同时全面配套520MW高功率自备电厂(提供大量低成本的电力和各级蒸汽供自用)、自备原油码头(2个30万吨级别)、国内最大的炼厂自备原油罐区(能够存储600万吨原油)以及其他各类齐备的成品原料码头和罐区储存等公用工程,极大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大化工”平台优势显著。产销量方面,公司Q1炼化产量590.3万吨(环比-0.4%)、销量566.9万吨(环比+88.3%);PTA产量297.6万吨(环比+0.4%)、销量245.9万吨(环比-3.1);新材料产品产量87.3万吨(环比-0.4%)、销量68.2万吨(环比-20.2%),公司炼化板块销量大幅提升带来增量。新增项目方面,惠州大亚湾石化园区500万吨/年的PTA产能预计2022年中投产,该装置采用最新的英威达P8+技术,预计将进一步降低原料单耗与综合运行成本,投产后公司产能将达1660万吨/年,成为全球产能规模最达、技术工艺最先进、成本优势最显著的PTA龙头。 新材料领域持续深化,第二成长曲线引领成长。公司以炼化+煤化工搭建起了“大化工”平台,为公司开辟具有规模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芳烃、烯烃下游的化工新材料业务打下坚实原材料基础和产业配套条件。差异化聚酯纤维领域:去年公司启动了江苏轩达(恒科三期)150万绿色多功能纺织新材料新项目建设,总投资90亿元,主要包括15万吨新型弹性纤维、15万吨环保纤维、30万吨阳离子POY、30万吨全消光POY和60万吨差别化纤维(30万吨/年POY,30万吨/年FDY,预计建设期2年,投产后预计年均利润总额约13亿元。此外,德力二期120万吨民用丝与苏州本部140万吨工业丝新产能也正处于项目规划阶段,将随审批进度或项目实施条件逐步快速启动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民用涤纶丝业务板块的技术厚度、研发属性与产品附加值。功能性薄膜与工程塑料领域:全资子公司康辉新材料拥有年产24万吨PBT工程塑料、3.3万吨PBAT、38.5万吨BOPET功能性薄膜产能,致力于电子电气薄膜基材、环保新能源基材与精密在线涂布产品等薄膜功能开发,新增产能方面,在大连长兴岛有45万吨PBS/PBAT可降解塑料项目在建,计划今年投产;在苏州汾湖有80万吨功能性聚酯薄膜、功能性塑料项目在建,包括47万吨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10万吨特种功能性薄膜、15万吨改性PBT、8万吨改性PBAT,受益于“限塑令”的加速普及,公司生物降解塑料领域市场广阔。锂电隔膜领域:康辉新材料引进日本芝浦机械株式会社和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的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共12条,年产能16亿平方米,计划2023年中完成交付。 拟实施近百亿元员工持股计划,彰显长期发展信心。公司于2022年3月发布《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第六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的公告,并同步公告了《恒力石化关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附属企业之员工筹划通过专项金融产品购买公司股票的提示性公告》。本次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和集团的持股计划合计购买公司股票金额上限约为98.6亿元,融资资金与自筹资金的比例不超过1:1,其中恒力石化员工股票购买上限为73.8亿元,控股股东及其关联附属企业员工购买公司股票的上限为24.8亿元。截止目前,累计买入公司股票6494万股,成交金额15.16亿元(不含交易费用),成交均价约为23.35元/股,买入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0.92%。大型员工持股计划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和决心。风险提示:油价及产品大幅波动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疫情恶化影响需求风险。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16亿元、250.58亿元、279.9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中海油服 石油化工业 2022-04-29 11.73 -- -- 15.19 28.19%
16.09 37.1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一季报:2022Q1实现营收67.98亿元,同比增长15.18%;实现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67.6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76.51%。 点评:紧抓行业回暖时机,Q1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公司2022Q1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67.66%。期间费用方面,2022Q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8.13%,同比上升0.11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09%,同比上升0.02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5.07%,同比下降0.66pct;财务费用率为2.97%,同比上升0.75pct。公司在“技术驱动、成本领先、一体化、国际化、区域发展”五大战略指引下,将进一步控制成本和期间费用,深化降本提质增效。 疫情复苏叠加地缘政治拉动国际油价,油服行业有望持续景气向上。2021年,虽然国际油价回升,但一方面由于疫情持续影响带来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油气公司勘探开发投入的一贯滞后性,油服市场复苏相对缓慢。进入2022年,国外疫情管控放松,成品油需求复苏,同时俄乌冲突带来原油供给恐慌,国际油价中枢一路上移,最高时油价达到137美元/桶(2022年3月8日),全球能源价格均保持较高位置,国内外油气开采活动逐渐活跃,油服行业有望景气上行。2022Q1单季度,公司钻井服务天数(环比)为3922天(-1.88%),其中自升式服务天数为3239天(-0.8%),半潜式服务天数为683天(-6.69%);钻井服务日历天使用率为75.90%(-2.77pct),其中自升式日历天使用率为83%(-1.33pct),半潜式日历天使用率为54.2%(-6.17pct);从国际市场上看,根据HIS数据,全球2022年油气资本开支将同比提升25%,近期油服行业加速复苏。目前公司共运营、管理57座平台(包括43座自升式钻井平台、14座半潜式钻井平台)随全球油服行业回暖,钻井平台供需格局改善下钻井平台日费具备向上动能,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或带来较大业绩弹性。 国家再次强调增储上产,中海油Capex支撑业绩增长。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的通知》指出,到2025年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随后,国家能源局印发《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强调,加快油气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巩固增储上产良好势头。根据中国海油公告,2022年Capex为900-1000楷体楷体亿元,勘探比例从17%上调至20%,开发环节从61%下调至57%,生产环节从20%上调至21%,其他维持2%,且国内产量占比上调1%至69%;虽总目标与去年持平,但是侧重勘探、侧重国内的策略更利于中海油服。一季度为传统Capex淡季,中海油资本开支为169.3亿元,二季度投入有望加速,中海油自七年行动计划提出后,Capex履行率较高,公司油技板块近九成交易来源于中海油,有望充分受益。此外,随着油价中枢的抬升,油公司对成本较高、开采难度较大的油田的开采意愿有所提升,高温高压设备、地层测试、大直径井壁取心等高价值服务覆盖面有望提高;同时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推动自研设备在国内市场应用,随规模化商用ESCOOL高温高压设备、地层测试、大直径井壁取心等高价值技术产品,板块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油价波动的风险、中海油资本开支不及预期的风险、钻井平台日费大幅下滑的风险。 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5亿元、44.1亿元、48.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史丹利 基础化工业 2022-04-21 6.98 -- -- 7.14 2.29%
7.74 10.89%
详细
事件:4月19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4.36亿元,同比增长4.0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47.8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30.94%。2021Q4实现营业收入15.78亿元,同比增长8.7%,环比增长17.9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78亿元,同比下降6.92%,环比增长10.67%,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0.28亿元,同比下降54.53%,环比下降55.48%。2022Q1实现营业收入28.13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60.9%。 点评:复合肥景气上行,助推公司业绩大增。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36亿元,同比增长4.0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47.8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30.94%。2022Q1实现营业收入28.13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60.9%。公司业绩大幅提升主要受益于主营业务景气,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18.27%,同比提升0.16pct,净利率为6.42%,同比提升2.04pct,ROE为8.80%,同比提升2.42pct。2022Q1毛利率为15.09%,同比下降5.87pct,环比下降2.42pct,净利率为5.32%,同比下降0.97pct,环比下降3.57pct,ROE为2.93%,同比提升0.77pct,环比下降0.71pct。在成本支撑及供不应求的双重推动下,公司复合肥业务景气提升,据卓创,公司主营产品复合肥2021及2022Q1均价分别为2845元/吨和3365元/吨,分别同比上涨21%和42%。 产能布局优势显著,运营效率有效提升。公司生产基地覆盖了我国大部分种植区域,能够快速响应各种植区域的肥料需求,降低运输成本。期间费用方面,202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11.61%,同比提升0.2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5.37%,同比下降0.25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7.04%,同比提升0.6pct,财务费用率为-0.8%,同比下降0.08pct。2022Q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8.92%,同比下降4.8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4.41%,同比下降1.69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5.04%,同比下降3.73pct,财务费用率为-0.52%,同比提升0.62pct。 成本支撑叠加开工不足,复合肥价格景气上行。成本端,原材料硫磺、合成氨价格上扬,以及国际需求强劲,带动磷酸一铵价格上行;出口法检政策落地前,供不应求叠加印度发布新一轮尿素招标,尿素市场利好不断;钾肥也由于供不应求及进口受阻价格上调。国际方面,一季度俄乌冲突后,俄罗斯限制化肥出口,加剧了国际化肥的供应紧张形势,国际化肥价格飙升,带动国内化肥价格上涨。开工方面,2021年复合肥企业装置开工率低于2019年及2020年,据百川,2021年复合肥平均开工率为40%,较去年同期低7%。开工率低下一方面是因为原材料货紧价高,厂家生产积极性不高,且原料短缺使得企业降负荷或停车。另一方面,环保、安全因素、能耗双控、限电等各项措施,使得部分装置开工受阻。其中开工率最高是在4月,开工率为48.65%。在成本和开工的双重作用下,复合肥价格不断上扬。据卓创资讯,公司主营产品复合肥2021及2022Q1均价分别为2845元/吨和3365元/吨,分别同比上涨21%和42%。 携手湖北宜化建设磷酸铁,公司业务有望迈上新台阶。公司与湖北宜化合作,通过向湖北宜化全资子公司松滋宜化增资入股的方式,共同投资建设新能源材料前驱体磷酸铁及配套设施(包括新建选矿、硫酸、磷酸、净化磷酸等)、萃余酸综合利用、新型肥料以及净化石膏综合利用项目。据湖北宜化公告,松滋肥业具备年产60万吨的磷酸二铵产能,原材料方面,配备硫酸80万吨/年、磷酸30万吨/年、氟硅酸8.3万吨/年及氟硅酸钠1.05万吨/年,增资后史丹利和湖北宜化各持股35%和65%。 此次合作向下游延伸产业链,有助于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助推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由于公司新增100万吨绿色高效复合肥项目,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1亿元(原为5.04亿元)、6.20亿元(原为5.62亿元)、7.47亿元(新增),EPS分别为0.46元、0.54元、0.65元。我们选取了同为化肥领域的新洋丰、司尔特、云天化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平均PE为12.91倍、11.17倍和8.95倍(对应2022年4月20日收盘价),当前股价对应公司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PE分别为15.72倍、13.45倍和11.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建项目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所依据的数据信息滞后风险。
龙佰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22-04-21 19.70 -- -- 18.97 -3.71%
22.84 15.94%
详细
事件:龙佰集团披露2022年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68亿元,同比增长30.63%;归母净利润10.64亿元,同比增长0.03%。 点评:钛白粉销量创新高,钛白粉处于景气周期。公司主营产品钛白粉、海绵钛销售呈现旺销态势,销量创公司历史新高。公司一季度实现毛利21.12亿元,销售毛利率34.81%。根据深交所互动易,公司2022年一季度钛白粉销量较去年同期大约增加16.8%。如不考虑2022年第一季度分摊的股权激励费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3%。钛白粉方面,根据百川盈孚,钛白粉2022年一季度均价19724元/吨,同比上涨10.76%,环比上涨1.06%。原料端,钛精矿2022年一季度均价2157元/吨,同比上涨13.22%,环比上涨0.80%;硫酸2022年一季度均价583元/吨,同比上涨88.41%,环比下跌10.53%。2022年一季度钛白粉-钛精矿-硫酸平均价差12213元/吨,同比上涨1.80%,环比上涨3.73%。 布局新能源产业,培育第二增长曲线。公司通过新建项目、合作、收购等方式进入新能源电池领域。公司废副产品硫酸亚铁,富余产能烧碱、硫酸、蒸汽、氢气等可直接或间接用于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打造“钛锂耦合”产业创新。根据公告,公司与厦门国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2022-2025年期间向厦门国贸供应共计20万吨电池级磷酸铁;厦门国贸将协助公司将正负极材料引入国内外优质电池供应体系。合作有助于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2022年“双百”任务,“十四五”剑指500亿营收目标。2022年公司制定“双百目标”,即钛白粉产销双达100万吨。公司2022年一季度研发费用2.79亿元,同比增长124.03%。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积累了磷酸铁、磷酸铁锂及石墨负极先进的生产线规模化、设备大型化创新生产技术,助力转型新能源电池材料巨头。 盈利预测:维持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56、58.67、62.30亿元,对应PE分别为9.52/8.53/8.0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钛白粉价格大幅波动;新建产能不及预期。
宝丰能源 基础化工业 2022-04-19 15.37 -- -- 15.51 0.91%
16.61 8.07%
详细
事件:4月18日,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15亿元,同比增长30.83%,环比减少8.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7.46亿元,同比增长1.07%,环比减少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86亿元,同比增长4.82%,环比减少4.3%。 点评: 油价高位支撑烯烃价格,煤炭价格回落价差增扩。去年四季度由于能耗双控等影响,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挤压煤制烯烃价差,一季度煤炭价格有所回落,油价高位带动聚乙烯价格上行,烯烃板块盈利有所修复。产销方面,公司Q1聚乙烯、聚丙烯产量为18.33万吨、16.89万吨,同比+1.48%、40.27,环比-5.16%、-4.94%;销量为18.19万吨、15.98万吨,同比-0.82%、+22.92,环比-11.16%、-16.32%,产品景气下产销量同比整体大幅提升,环比有所回落系一季度有春节假期因素所致。价格方面,公司Q1聚乙烯、聚丙烯均价为7677元/吨、7489元/吨,同比+8.44%、-0.34,环比-0.41%、-,油价高位支撑烯烃价格维持高位。 原料方面,根据Wind,原煤Q1均价为693元/吨,同比+68.30,环比-25.90%。价差方面,Q1聚乙烯、聚丙烯与原煤的价差分别为5223元/吨、5035元/吨,同比-7.08%、-16.87%,环比+18.78%、+,价差步入修复通道。2月24日,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明确了秦皇岛港口下水煤(Q5500)中长期含税价格在570元/吨-770元/吨之间,较去年12月底《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布的价格区间(550元/吨-850元/吨)有所缩窄,公司外采原料煤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原油高位下支撑烯烃价格,按照惯例将逐步进入夏季需求高峰,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焦炭价格维持高位,即将迎来产能释放。公司Q1焦炭产量为116.98万吨,同比+3.11%,环比+1.24;销量为114.67万吨,同比+11.56,环比-4.59。Q1均价为2258元/吨,同比+31.54,环比+0.5%。由于旧产能持续出清,焦炭市场供应整体偏紧,同时炼焦煤价格高位,供需与原料共振下焦炭价格维持高位。 公司300万吨/年焦化多联产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有望于上半年陆续转固贡献产能增量,届时公司焦炭总产能将由400万吨/年增长至700万吨/年。 煤化工龙头进入加速成长阶段。宁东三期50万吨/年煤制烯烃及50万吨/年C2-C5综合利用制烯烃项目稳步推进,其中包含25万吨/年EVA装置。甲醇及烯烃项目计划于2022年底建成,EVA装置于2023年建成投产;宁东四期5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正在进行环评公示。内蒙40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属于国家规划布局和自治区延链补链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十三五”期间发布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规划布局的四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中的重点示范项目,当前已获鄂尔多斯市政府批复,同意使用鄂尔多斯市建设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中烯烃指标,公司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环评审批工作。 风险提示:产品及原料价格波动、项目进度不达预期、安全环保因素。 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79亿元、109.75亿元、213.99亿元,EPS为1.10元、1.50元、2.92元。维持买入评级。
新凤鸣 基础化工业 2022-04-18 11.07 -- -- 10.61 -4.16%
12.23 10.48%
详细
事件:4月14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2021实现营业收入447.7亿元,同比增长21.05%,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2.54亿元,同比增长273.7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445.04%。2021Q4实现营业收入82.01亿元,同比下降41.11%,环比下降36.3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2亿元,同比下降6.9%,环比下降47.65%,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3.15亿元,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43.53%。 点评: 全年业绩创历史新高,Q4单季环比回落。公司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22.54亿元,同比增长273.77%,;Q4单季实现归母净利3.2亿元,同比下降6.9%,环比下降47.65%。盈利能力方面,2021年毛利率为10.51%,同比上升4.96pct,净利率为5.03%,同比增加1.63pct,ROE为16.08%,同比提升5.09pct;2021Q4单季毛利率为10.79%,同比提升4.99pct,环比提升0.88pct;净利率为3.9%,同比提升1.43pct,环比下降0.84pct;ROE为1.97%,同比下降0.93pct,环比下降2.15pct。步入四季度,受能耗双控、疫情反复等影响,产能的盈利能力与产销量均收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受益于公司长丝产能释放与行业格局持续优化,全年同比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期间费用方面,202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4.55%,同比提升0.75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16%,同比下降0.02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3.22%,同比提升0.58pct,财务费用率为1.16%,同比提升0.18pct。公司大力推行5G智能化管理,“互联网+”助力打造行业一流信息化生产,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不断加强。 2021年量价齐升驱动业绩,当前需求承压静待复苏。价格方面,根据CCFEI数据,2021年PTA、涤纶长丝POY、DTY、FDY均价分别为4697元/吨、7421元/吨、8971元/吨、7617元/吨,同比+29.6%、+32.8%、+23.4、+25.9%%;价差方面,2021年POY/DTY/FDY与PTA和乙二醇均价差分别为1463元/吨,2834元/吨、1636元/吨,同比+37.6%、+11.2%、+11.4%,受益于新冠疫情进入常态恢复期,行业年整体景气有所改善,下游轻纺城坯布总成交量约为29.4亿米,同比增加20%,叠加年内原油价格上涨提振聚酯产业链,公司产品价格与价差均同比提升;产量方面,根据公司公告,公司2021年POY/DTY/FDY产量分别为410.9/45.05/88.19万吨,同比+20.61%/+28.97%/+9.95%,销量分别为404.85/43.43/86.84万吨,同比+19.35%%/+27.29%/8.97%,年内公司两套差别化功能性聚酯长丝和一套短纤项目分 别于4月、7月和11月投产,新产能释放持续贡献增量。当前需求承压静待复苏:2022Q1国内疫情反复,纺服需求走弱,原料成本价格涨幅无法顺利传导下游,长丝价差有所收窄,根据CCFEI,2022年Q1单季PTA、涤纶长丝POY、DTY、FDY均价分别为5623元/吨、7978元/吨、9578元/吨、8321元/吨,环比+14.2%、+1.4%、+0.7%、+3.1%;2022年Q1单季,POY/DTY/FDY与PTA和乙二醇均价差分别为1272元/吨、2687元/吨、1575元/吨,环比-20.4%、-11.9%、-11.5%。根据CCFEI4月8日当周数据,涤纶长丝开工率为87.8%(周环比-0.80pct),POY/DTY/FDY企业库存天数分别为29天(周环比+1天)/33天(周环比+1天)/32天(周环比+1天);根据产业调研了解,近期太仓申久20万吨、太仓华儒25万吨等产能陆续停产检修,上海远纺负荷降低至七成、华星短纤负荷降低至五成,当前企业主动停产降负荷有望带动行业进入去库阶段,我们仍然看好国内外疫情好转后长丝行业的弹性。 “两洲两湖”基地造“两个千万吨”,进入成长加速阶段。公司PTA实际总产能为500万吨;涤纶长丝总产能为600万吨,市场占有率近12%,稳居行业前三;成功进军短纤市场,达产60万吨产能,打开第二成长曲线。年内公司加速释放产能:2022年公司将继续稳步投放产能,预计新增100万吨涤纶长丝和60万吨的涤纶短纤产能,即2022年底将公司将拥有涤纶长丝产能700万吨,涤纶短纤产能120万吨。两洲两湖成长可期:桐乡洲泉、湖州东林基地,为聚酯纤维生产核心基地,合计最大产能近600万吨;平湖独山基地,拥有500万吨PTA产能,采用BP公司最新一代工艺,在中油化工联合会公布的2020年PTA能耗指标排名中,能耗电耗水平行业排名第一,后发优势明显,公司依托上游往下延伸,分别于2021年7月和2022年2月投产了60万吨与30万吨差异化聚酯纤维,不仅做到原料就地输送降低物流成本,且利用PTA装置余热发电优势,反向供电自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基地化优势更加明显;徐州新沂基地,2021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以热电项目为排头兵,打造规划长丝、短纤、加弹、油剂、薄膜、印染、织造等大型一体化工业园区。公司四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新增产能如期释放,公用工程等系列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不断加强。公司向着两个“1000万吨”目标不断前进,预计到2025年,公司PTA产能将突破1000万吨,聚酯产能突破1000万吨,成长性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油价及产品大幅波动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疫情恶化影响需求风险。 盈利预测:由于产品价格、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66亿元(原为31.58亿元)、37.74亿元(原为40.94亿元)、46.68亿元(新增),对应PE 为7.0/4.6/3.7倍。维持“买入”评级。
森麒麟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4-15 29.79 -- -- 29.74 -0.17%
35.25 18.33%
详细
轮胎行业新星,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 森麒麟前身成立于 2007年,在短短十三年内发展为上市公司,主要产品为大尺寸高性能乘用车胎,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盈利能力行业领先,成为轮胎行业冉冉升起的新星。目前,公司拥有青岛工厂(1200万条)以及泰国工厂(1000万条)。 2021年底公司再次“走出去”:公告拟自筹资金 5.23亿欧元在西班牙投资建设年产 1200万条高性能轿车、轻卡子午线轮胎项目。公司制定了“833Plus 战略”,计划建设运营 8座数字化轮胎智能制造基地, 3座全球化研发中心以及 3座全球用户体验中心,并择机并购一家全球知名轮胎制造商。 泰国工厂受“双反”影响有限,产能扩张抬升利润中枢。 泰国是美国最大的轮胎进口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原材料优势,且“双反”税率较低,加之泰国的税率优惠政策,受惩罚关税影响有限,已成为公司最强劲的利润拉动引擎。泰国工厂扩产项目正有序推进,预计增加 600万条半钢胎、 200万条全钢胎产能,这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同时我们分析 2022年下半年海运形势有望出现根本好转。 智能制造行业领先,产品质量比肩全球轮胎巨头。 公司将智能制造引入生产线,大大节省了用工人数,人工成本远低于行业,且产品合格率高达 99.8%。管理精细化,制造智能化特色明显。在 TM 杂志 2021年夏季胎测试排行中,公司旗下品牌路航轮胎综合评分 8.4,排行第 5名,高于普利司通。公司通过智能制造系统,不仅实现了降本增效,还提升了产品质量,使得公司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激励计划目标明确,长期成长指引性强。 公司披露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本次计划对应的公司业绩考核目标包括营业收入和销售净利润率,以 2021年业绩为基数, 2022至 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35%、 70%和 100%;每年销售净利润率不低于15%。激励计划有利于进一步稳固公司人才优势。同时,随着海外需求持续改善,公司泰国二期、西班牙工厂产能稳步释放,将在考核期内逐步贡献增量业绩。 盈利预测: 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2.71/17.51/22.51亿元,对应 PE为 15.3/11.1/8.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泰国“双反”税率增加;新建产能不及预期;限电、限产风险。
新洋丰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2-04-14 17.82 -- -- 18.19 2.08%
19.03 6.79%
详细
事件:公司2021实现营业收入118.02亿元,同比增长17.2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26.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83亿元,同比增长28.5%。2021Q4实现营业收入22.63亿元,同比增长23.92%,环比下降20.15%,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9亿元,同比下降0.14%,环比下降54.61%,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下降20.29%,环比下降58.88%。 点评: 业绩稳步提升,盈利能力得到强化。公司2021实现营业收入118.02亿元,同比增长17.21%;Q4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下降0.14%,环比下降54.61%。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21毛利率为18.90%,同比提升0.90pct,净利率为10.44%,同比提升0.79pct,ROE为16.30%,同比提升2.11pct;2021Q4毛利率为14.14%,同比提升7.93pct,环比下降6.68pct,净利率为7.19%,同比下降1.7pct,环比下降5.27pct,ROE为2.01%,同比下降0.31pct,环比下降2.56pct。期间费用方面,202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6.07%,同比下降0.35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32%,同比下降0.31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3.79%,同比下降0.31pct,财务费用率为-0.04%,同比提升0.28pct。 化肥市场需求高增,主营产品价格景气上行。2021年,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普涨带动种植业景气度回暖,并不断提振化肥需求。同时,主粮价格坚挺,助推复合肥、磷肥等价格上行。供给端,磷复肥工业协会要求到2025年,淘汰磷肥产能250万吨,将行业总产能控制在2000万吨P2O5/年以下,而终端农产品需求高增,供需紧张推涨产品价格。据卓创资讯,公司主营产品复合肥和磷酸一铵2021年均价分别为2845元/吨及2939元/吨,同比增长21%及51%。叠加公司在磷矿、合成氨、硫酸等原材料方面的产能布局所带来的全产业链优势,公司主营产品价格上行并增厚业绩。 打通产业链上下游,铁锂新产能有望增厚公司业绩。公司致力于丰富磷化工上游资源:公司收购控股股东洋丰集团所持有的雷波矿业100%股份,雷波矿业具备磷矿石产能约90万吨,此外,公司全资子公司洋丰楚元拟在江西瑞昌市投建磷化工及磷矿伴生氟硅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包括选矿150万吨、磷酸30万吨、净化磷酸25万吨、硫酸90万吨等磷化工上中游产品,及无水氟化氢3万吨、六氟磷酸锂1万吨等新材料项目。并不断打通下游产业链布局:公司在荆门投资建设年20万吨磷酸铁项目,其中一期5万吨磷酸铁项目已通过环评、能评前期审批,并进入试生产,且绑定一线客户龙蟠科技;二期携手新能源行业供应链头部企业格林美,双方 共同出资建设不小于年15万吨的磷酸铁及不小于年10万吨的磷酸铁锂,并配套建设年150万吨选矿、年30万吨硫铁矿制酸、年40万吨硫磺制酸、年20万吨磷酸、年30万吨渣酸综合利用等;公司全资子公司洋丰楚元在宜都投建年产10万吨磷酸铁和5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并配套10万吨精制磷酸生产线,据公司公告,钟祥二期15万吨与宜都10万吨磷酸铁项目预计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试生产。随着公司产业链布局日臻完备,且磷酸铁&磷酸铁锂产品直接绑定下游头部企业,公司有望不断巩固成本优势,并受益于磷酸铁锂赛道的快速发展。 盈利预测:根据公司新增磷酸铁产能(在荆门与龙蟠科技合作的5万吨磷酸铁、与格林美合作的15万吨磷酸铁、在宜都的10万吨磷酸铁等项目)的投放进度,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8亿元(原为13.84亿元)、20.45亿元(原为15.11亿元)、23.86亿元(新增),EPS分别为1.22元、1.57元、1.83元。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8亿元、20.45亿元、3.86亿元,EPS分别为1.22元、1.57元、1.83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建项目不及预期风险;安全环保风险。
龙佰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22-04-14 20.69 -- -- 19.81 -4.25%
22.02 6.4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66亿元,同比增长45.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6.76亿元,同比增长104.33%。其中第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46亿元,同比增长149.48%,环比下降39.40%。 点评:钛白粉产销创新高,钛白粉处于景气周期。分季度看,公司一至四季度分别实现毛利16.79、23.77、24.50、21.17亿元。我们分析第四季度净利润下滑主要系钛白粉原料硫酸等价格上涨价差收窄及铁精矿价格下跌导致毛利下降,同时四季度公司集中计提管理、销售费用等。钛白粉方面,根据百川盈孚,钛白粉2021年均价19444元/吨(+29.34%)。原料端,钛精矿2021年均价2112元/吨(+47.42%);硫酸2021年均价551元/吨(+269.39%)。2021年钛白粉-钛精矿-硫酸平均价差12171元/吨(+10.67%)。2021年公司生产钛白粉90.22万吨(+10.41%);共销售钛白粉87.78万吨(+5.46%)。公司氯化法钛白粉产能有效释放。根据公告,2021年公司钛白粉毛利率45.02%,比上年同期增长9.03pct,公司垂直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优势凸显。根据年报,公司预计全球钛白粉消费量将维持稳定增长,由2021的760万吨增长到2025年的890万吨,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6%。国内“稳增长”政策发力效果逐渐显现,基建投资在经济稳增长中的托底作用更加显著,地产链化工品钛白粉有望持续受益。根据年报,2021年国内钛白粉出口131.16万吨,同比增长8.03%。海外美国等房地产市场存量房重新装修改造、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断提速有望拉动钛白粉出口持续增长。 布局新能源产业,培育第二增长曲线。公司通过新建项目、合作、收购等方式进入新能源电池领域。公司废副产品硫酸亚铁,富余产能烧碱、硫酸、蒸汽、氢气等可直接或间接用于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打造“钛锂耦合”产业创新。报告期内,公司收购了河南中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利用中炭新材料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优势进入石墨负极行业,正式进入新能源领域;筹划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项目、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年产15万吨电子级磷酸铁锂项目。根据公告,公司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项目(一期5万吨磷酸铁)、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一期5万吨磷酸铁锂)、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5万吨石墨负极)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或具备投产条件。公司分别与深圳市比克电池、天津市捷威动力、溧阳天目先导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核心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2022年“双百”任务,“十四五”剑指500亿营收目标。2022年公司制定“双百目标”,即钛白粉产销双达100万吨。截至报告期末钛白粉在建产能包括龙佰禄丰年产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建设项目,计划新增20万吨产能;新材料公司年产1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扩能项目,计划新增10万吨产能。海绵钛方面,云南国钛计划新增3万吨转子级海绵钛产能;年产1万吨海绵钛生产线升级改造创新项目计划新增1万吨产能;甘肃国钛3万吨/年转子级海绵钛技术提升改造项目计划新增2.5万吨产能。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10.10亿元,同比增长87.53%,占营业收入的比例4.91%。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积累了磷酸铁、磷酸铁锂及石墨负极先进的生产线规模化、设备大型化创新生产技术。利用丰富的“大化工、低成本”生产经验,完成由钛产业龙头向新能源电池材料巨头的转型与产业创新。盈利预测:基于钛白粉价格变化及年报披露信息,我们调整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56、58.67亿元(原值分别为54.25亿元、58.14亿元),新增2024年盈利预测为62.30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66X/9.55X/8.99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钛白粉价格大幅波动;新建产能不及预期。
恒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2-04-08 19.98 -- -- 24.31 16.48%
24.10 20.62%
详细
事件: 2021实现营业收入 1979.7亿元,同比增长 29.92%,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5.31亿元,同比增长 15.3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45.21亿元,同比增长 12.79%。 2021Q4实现营业收入 464.82亿元,同比下降 5.22%,环比下降 0.92%,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28.19亿元,同比下降 20.95%,环比下降 30.73%,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 25.06亿元,同比下降 21.69%,环比下降 33.16%。 点评: 炼化一体化协同效益显著, 盈利能力持续强化。 公司 202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5.31亿元,同比增长 15.37%; Q4单季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28.19亿元,同比下降 20.95%。 盈利能力方面, 2021毛利率为 15.38%,同比下降 3.16pct,净利率为 7.85%,同比减少 1.01pct, ROE 为 30.07%,同比减少 2.48pct; 2021Q4毛利率为 14.21%,同比提升 1.11pct,环比下降 2.59pct,净利率为 6.07%,同比下降1.24pct,环比下降 2.62pct, ROE 为 5.06%,同比下降 2.83pct,环比下降 2.74pct。 期间费用方面, 202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 4.15%,同比下降 0.9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 0.15%,同比提升 0.03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1.52%,同比下降 0.15pct,财务费用率为 2.48%,同比下降 0.82pct。一方面,公司充分发挥“规模+工艺+配套” 的综合运营优势,不断提高综合成本与运作效率,从而实习降本增效,另一方面,一体化的布局下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实现“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灵活应对产品价格波动,实现稳定盈利。 油价上行产品价差增扩,“大化工” 平台优势显著。 产能方面, 公司具备 2000万吨/年的炼化生产能力和 500万吨原煤加工能力,下游芳烃环节包括 450万吨 PX、120万吨纯苯和 1160万吨 PTA、烯烃环节包括 180万吨纤维级乙二醇、 85万吨聚丙烯、 72万吨苯乙烯、 4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和 14万吨丁二烯,煤化工环节包括75万吨甲醇、 40万吨醋酸、 30万吨纯氢和 12.6万吨液氮,同时全面配套 520MW高功率自备电厂(提供大量低成本的电力和各级蒸汽供自用)、自备原油码头(2个 30万吨级别)、国内最大的炼厂自备原油罐区(能够存储 600万吨原油)以及其他各类齐备的成品原料码头和罐区储存等公用工程,极大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大化工”平台优势显著。 价格方面, 据 Wid, 2021Bret 原油均价为 71美元/桶,同比增加 63.4%, 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步改善,内外需求持续回暖, 油价上涨带动主营产品价格升产品, 2021PX、乙二醇、纯苯、聚丙烯、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丁二烯均价分别为 5547元/吨、 5232元/吨、 7100元/吨、 9689元/吨、 8879元/吨、 8972元/吨、 7976元/吨,同比增长 39.0%、 36.0%、 79.5%、 13.5%、 45.5%、12.8%、27.3%;当前原油价格高位震荡,2022Q1均价为 98美元/桶,环比增加 22.9%,2022Q1乙二醇、纯苯、聚丙烯、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丁二烯均价分别为 6884元/吨、 5175元/吨、 7887元/吨、 9077元/吨、 9199元/吨、 9359元/吨、 7785元/吨、,环比增长 20.5%、 -6.5%、 8.1%、 -4.5%、 4.6%、 1.0%、 27.4%, 产品价格整体仍处高位。 新增项目方面, 惠州大亚湾石化园区 500万吨/年的 PTA 产能预计 2022年投产,采用最新的英威达 P8+技术,预计将进一步降低原料单耗与综合运行成本,投产后公司产能将达 1660万吨/年,成为全球产能规模最达、技术工艺最先进、成本优势最显著的 PTA 龙头。 新材料多点开花,深化加工引领成长。 公司以炼化+煤化工搭建起了“大化工” 平台,为公司开辟具有规模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芳烃、烯烃下游的化工新材料业务打下坚实原材料基础和产业配套条件。 差异化聚酯纤维领域: 公司启动了江苏轩达(恒科三期) 150万绿色多功能纺织新材料新项目建设,总投资 90亿元,主要包括 15万吨新型弹性纤维、 15万吨环保纤维、 30万吨阳离子 POY、 30万吨全消光 POY 和60万吨差别化纤维(30万吨/年 POY, 30万吨/年 FDY), 投产后预计年均利润总额约 13亿元。 此外,德力二期 120万吨民用丝与苏州本部 140万吨工业丝新产能也正处于项目规划阶段,将随审批进度或项目实施条件逐步快速启动建设,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民用涤纶丝业务板块的技术厚度、研发属性与产品附加值。 功能性薄膜与工程塑料领域:全资子公司康辉新材料拥有年产 24万吨 PBT 工程塑料、3.3万吨 PBAT、 38.5万吨 BOPET 功能性薄膜产能,致力于电子电气薄膜基材、环保新能源基材与精密在线涂布产品等薄膜功能开发, 新增产能方面, 在大连长兴岛有 45万吨 PBS/PBAT 可降解塑料项目在建,在苏州汾湖有 80万吨功能性聚酯薄膜、功能性塑料项目在建,包括 47万吨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 10万吨特种功能性薄膜、15万吨改性 PBT、 8万吨改性 PBAT,受益于“限塑令” 的加速普及, 公司生物降解塑料领域市场广阔。 锂电隔膜领域: 康辉新材料引进日本芝浦机械株式会社和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的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共 12条,年产能 16亿平方米, 计划 2023年中完成交付。 拟实施近百亿元员工持股计划,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公司于 3月发布《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第六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的公告,并同步公告了《恒力石化关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附属企业之员工筹划通过专项金融产品购买公司股票的提示性公告》。本次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和集团的持股计划合计购买公司股票金额上限约为 98.6亿元, 融资资金与自筹资金的比例不超过 1:1,其中恒力石化员工股票购买上限为 73.8亿元,控股股东及其关联附属企业员工购买公司股票的上限为24.8亿元。 大型员工持股计划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和决心。 风险提示: 油价及产品大幅波动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疫情恶化影响需求风险。 盈利预测: 根据公司聚酯纤维、 功能性薄膜与工程塑料、 PBAT/PBS 等产品的投产进度,我们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 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9.16亿元(原为 179.16亿元)、 250.58亿元(原为 222.48亿元)、 279.91亿元(新增), 维持“买入”评级。
中复神鹰 基础化工业 2022-04-06 32.39 -- -- 37.01 14.26%
40.25 24.27%
详细
碳纤维行业产业化引领者,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公司是国内碳纤维龙头和产业化引领者,系统掌握了碳纤维T300/T700/T800/M30/M35级千吨级和M40/T1000级百吨级技术。2020年以来,在“海外供给受限”大背景下,叠加风光氢等需求爆发,公司“十年磨一剑”,技术、工艺不断优化,公司率先在民用碳纤维领域实现扭亏为盈,跨过“0-1”阶段,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归母净利11.7/2.8亿,YoY+120%/227%。我们预计随着公司IPO落地、西宁基地全面投产,公司有望进入“1-N”的高速增长阶段。 产能扩张提速;中小丝束高性能产品供需紧平衡。1)用干喷湿法工艺生产的中小丝束碳纤维一般对应T700及以上性能,多用于航空航天、碳/碳复材、氢能等中高端领域;湿法工艺生产的大丝束T300以上产品因高性价比多用于风电等领域。2)需求:风、光、氢等需求持续高增带动下,预计2025年全球碳纤维需求约28.1万吨,CAGR+21%。3)供给:国产龙头产能扩张提速,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全球大丝束有效产能为5.9/7.6/10.8万吨,YoY+10%/30%/42%;中小丝束有效产能为6.7/7.6/8.7万吨,YoY+4%/14%/15%。4)景气:中小丝束高性能碳纤维仍有望保持供需紧平衡;大丝束产品供需或逐渐宽松,为风电产业链共赢提供坚实基础。 公司技术/规模和成本/产品/人才/股东优势明显,且竞争力持续增强。1)技术:公司为国内率先突破干喷湿法纺丝工艺,也是国内碳纤维领域唯一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企业。在中小丝束领域,公司在聚合/纺丝/预氧化、碳化/产业化等方面均保持技术领先。同时,公司亦积极寻求大丝束领域合作研发。2)规模和成本:2021年底公司产能规模1.35万吨,位居国内前列。未来随着西宁二期1.4万吨产线投产,公司产能规模有望达2.75万吨,有望跻身全球前列。公司成本行业领先,2020年公司吨成本为8.0万元。随着西宁2.4万吨产能投产,可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折旧/能源单耗量,且电价较东部低约43%,在能源成本、折旧、人工等方面有较大下降空间。3)产品:公司产品性能优异/型号丰富,可与东丽媲美,产品结构持续中高端化。航空航天/碳-碳/氢能等高附加值领域2021H1占比达到46.9%。IPO战略配售中上汽集团/隆基股份/金博股份/江苏天鸟等产业链客户均获配售。4)人才:核心技术人员班底搭建管理团队,管理层薪酬和股权激励行业领先,董事长坐镇总工程师,保障技术/管理稳定性。公司6名核心技术人员中有5名担任高管,数量居同业首位。上市后董事长张国良先生持股13.9%,8名高管和核心员工持股0.9%/0.4%(战略配售获得)。5)股东:实控人中国建材(上市后持股57.3%)在新材料领域具有丰富的管理和市场经验,为公司长远发展保驾护航;第二大股东鹰游集团(上市后持股26.7%)可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定制化碳纤维设备,并有效防止了技术外溢。 投资建议:公司是碳纤维优质龙头,技术/规模和成本/产品/人才/股东优势明显,产能扩张和成本下降进入快车道,持续推动碳纤维国产替代。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5.6/8.7/11.6亿,按发行价对应PE为48/30/2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投产不及预期、价格大幅下滑、原材料价格提升、规模扩张的管理风险、行业供需测算有偏差、使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风险。
安迪苏 基础化工业 2022-04-04 9.63 -- -- 9.77 1.45%
10.15 5.40%
详细
事件: 公司于 2022年 3月 30日发布年报, 2021实现营业收入 128.69亿元,同比增长 8.05%,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4.72亿元,同比增长 8.8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4.82亿元,同比增长 8.08%。 2021Q4实现营业收入 35.26亿元,同比增长16.39%,环比增长 4.8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2.21亿元,同比下降 12.87%,环比下降 49.11%,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 2.22亿元,同比下降 14.4%,环比下降 48.67%。 点评: 全年业绩稳步提升, Q4营收创历史最佳。公司 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4.72亿元,同比增长 8.88%,;Q4单季实现营收 35.26亿元,同比增长 16.39%,环比增长 4.81%。 盈利能力方面, 公司 2021毛利率为 34.15%,同比下降 3.8pct,净利率为 11.93%,同比下降 0.47pct, ROE 为 10.44%,同比提升 0.75pct; 2021Q4毛利率为 21.70%,同比下降 12.28pct,环比下降 16.09pct,净利率为 7.21%,同比下降 2.19pct,环比下降 6.64pct, ROE 为 1.57%,同比下降 0.27pct,环比下降 1.54pct。期间费用方面, 202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 17.09%,同比下降 3.0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 9.30%,同比下降 1.80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 7.65%,同比下降 0.18pct,财务费用率为 0.13%,同比下降 1.1pct。 全球化运营提升效率,产品价格提升缓解压力。 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成本包括丙烯(95%)、甲醇、硫磺在报告期内分别上涨 40%、 51%、 75%。根据 wind, 丙烯、甲醇、硫磺在四季度的平均价格分别同比上涨 8.7%、 40.89%、 151.49%,环比上涨3.19%、 8.55%、 19.49%。 在此背景下,公司凭借全球化的销售网络、均衡的产业布局积极主动地管理产品价格、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助力公司全年营收和利润实现同比增长,运营效率提升帮助公司额外缩减经常性成本开支约人民币 1.65亿元。2022年一季度, 尽管丙烯和硫磺环比仍有所上涨,但是甲醇市场价回落, 环比下降5.23%。 公司一方面能够灵活调整产品销量和价格,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未来蛋氨酸受欧洲天然气涨价导致价格自上而下传递、豆粕涨价带来高蛋氨酸饲料配方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价格有望走高,公司业绩压力有望缓解。 二期项目即将试运行, 蛋氨酸巨头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2021年, 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 8%, 主要归功于液体蛋氨酸销售同比增长 23%、 特种产品销售同比增长 12%。 公司蛋氨酸的产能 49万吨/年,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二, 其中在液体蛋氨酸领域排名全球第一。 目前年产能 18万吨的南京工厂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进展顺利,已实现 600万小时无事故, 项目土建工程已经完成,建造工程完工率超 99%,进入预调试阶段。预计 2022年下半年试运行。 二期项目建成后将帮助公司更好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并将进一步提升成本效益。 根据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在蛋氨酸市场需求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全球液体蛋氨酸的合理渗透率在 50%左右, 公司渗透率、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特种产品快速发展, 新项目推进拓宽成长空间。 公司一直积极实施“双支柱”战略,在不断巩固蛋氨酸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加快特种业务的发展。 2021年公司特种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12%, 主要原因: 1.中国和拉美市场销售增长突出,分别同比增长 62%、 16%; 2.受美国和中国市场拉动,反刍动物产品业务保持双位数销售增长 15%; 3.营养促健康业务稳定增长, FRAmelco 业务整合释放协同效益, 喜利硒销量增长 31%; 4.全球适口性产品业务和水产业务分别同比增长 11%、 13%; 5.消化性能产品业务得益于市场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在四季度取得双位数销售增长。 2021年 10月底公司推出酶制剂产品罗酶宝 Phyplus,将为 2022年的促进消化性能产品业务带来增长。 同时,公司已于 2021年年底启动欧洲特种产品产能扩充及优化项目以支持业务增长、优化生产布局并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另外, 安迪苏与恺勒司合作成立的合资公司恺迪苏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斐康?创新蛋白产品的首个规模化生产单元项目,预计将于 2022年年底启动销售。 公司第二支柱业务加速发展,将进一步拓宽公司的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 考虑公司蛋氨酸二期项目即将运行, 特种产品快速发展拓宽成长空间,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 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89亿元(原为 17.99亿元)、 21.96亿元(20.58亿元)、 24.28亿元(新增), EPS 分别为 0.70元(原为 0.67元)、 0.82元(原为 0.77元)、 0.91元(新增),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产品价格下滑、 产能建设及释放不达预期、特种产品发展不及预期、 研报使用的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