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李伟

兴业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SAC:S0190519110001 曾停职:华金证...>>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安科生物 医药生物 2019-09-02 14.97 -- -- 16.50 10.22%
17.38 16.1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3亿元,同比增长21.71%;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13.15%;扣非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16.69%。 GMP认证影响已过,业绩恢复稳健增长:从收入端来看,2019H1占比最大的两个业务板块--生物制品和中成药收入分别为4.00亿元和2.36亿元,同比增长16.25%和32.36%,是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从费用端来看,2019H1销售费用率为42.06%,同比下降1.5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不含研发费用)为6.80%,同比小幅下降0.4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0.24%,同比小幅增长0.0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7.10%,同比增加2.42个百分点,变动幅度较大,主要与公司开展新的研发项目以及原有研发项目进度不断推进导致的研发投入增加有关,符合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分季度来看,2019Q1和Q2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65亿元和0.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4%和21.15%。导致2019Q1扣非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的主要原因是GMP再认证影响了公司的生产,随着再认证工作的结束,2019Q2起公司的业绩已逐步回归正常的增长水平。 生长激素水针上市或带来增量:随着医生和家长对生长激素接受程度的提高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上升,近两年生长激素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目前国内生产激素市场主要被金赛药业(长春高新子公司)、安科生物和联合赛尔3家公司占据。根据样本医院的统计数据,2018年三家公司市占率合计达到95%以上,其中金赛药业市场份额遥遥领先,高达72.09%,安科生物为16.62%,位列第二。造成金赛药业市场份额显著高于其他公司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类型全面,涵盖了生长激素粉针、水针以及长效生长激素3种类型,医生和家长可选择的范围较广。安科生物的生长激素水针于2019年6月正式获批,而此前仅有生长激素粉针1种类型,与金赛药业相比产品管线较为薄弱。水针的上市将补上公司产品剂型的短板,2019Q3正式销售以后将逐步贡献收入,2020年起有望放量。随着未来新规格和新包装水针的开发,公司与金赛药业的差距会继续缩小。此外,公司的长效生长激素也已处于III期临床阶段,有望于2021年获批,上市以后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保障业绩增长。 短、中、长期产品布局合理,成长可期:除了成长性较好的生长激素系列产品以外,公司的法医检测业务板块近两年快速发展,在公安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国内亦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公司抓住与Verogen合作的机会,积极探索二代测序技术在法医检测中的应用,未来或实现产品的升级。在保障中短期业绩增长的前提下,公司全面布局精准医疗,涉及细胞治疗、单抗药物、溶瘤病毒、液体活检等行业前沿领域,以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目前HER2单抗已处于III期临床阶段,有望于2020年获批上市;子公司博生吉安科用于血液肿瘤治疗的CD19-CAR-T的临床试验申请处于审评阶段,同时也在开展其他类型的细胞治疗研究。待该业务板块取得突破以后,公司业务有望实现转型升级,再次产生蜕变。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9年至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4、4.77和6.01亿元,同比增长30.7%、38.6%和26.1%,每股收益分别为0.33、0.45和0.57元,对应2019至2021年PE分别为48.5倍、35.0倍和27.8倍。基于(1)生产激素新产品上市对公司业绩增长的推动(2)法医检测业务的高成长性(3)精准医疗业务研发管线储备丰富,我们给予公司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生产激素水针销售不达预期,政策风险,研发风险。
科伦药业 医药生物 2019-08-29 28.60 -- -- 29.06 1.61%
29.06 1.61%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19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为89.22亿元,同比增长14.5%;归母净利润为7.28亿元,同比下降5.9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44亿元,同比下降10.55%;经营性现金流为15亿元,同比增长35.18%,公司现金流情况良好。 Q2环比收入和净利润明显改善。本次业绩符合预期,Q2单季度来看,实现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34亿、3.9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0.45%,相较于一季度收入和归母净利润9.05%、-12.4%的增长明显改善,一季度净利润下滑主要系公司原料药产品价格下滑以及子公司川宁税收优惠到期因素所致,二季度公司三大主营业务均表现良好。收入端分业务来看,输液产品实现收入51.79亿元,同比增长10.14%;非输液制剂实现收入18.45亿元,同比增长36.14%;抗生素中间体原料药实现收入17.96亿元,同比增长8.78%。利润端来看,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上升1.43个百分点到59.91%,主要系公司高毛利制剂产品收入占比提升所致;销售费用率增长3.28个百分点到36.33%,也是因为制剂收入占比提升的原因;管理费用率(含研发)上升1.25个百分点到11.26%,主要系公司研发费用持续提升所致。综合来看,由于费用率的上升,公司净利润率同比下降1.77个百分点到8.16%,盈利能力持续稳定增长。 我们看好公司仿制药在带量采购的背景下产品放量。第一,作为仿制药的后来者,和恒瑞、正大天晴等国内大型医药公司相对比,公司在研发投入与竞争对手相当(2019年上半年研发投入6.66亿,同比增长32.51%),但在营销推广方面并不具备优势,而国家带量采购政策的出台和监管部门坚定推行的决心彻底颠覆了行业的游戏规则,极大地弱化了营销推广在仿制药销售中的作用。同时,公司绝大部分的仿制药均具备“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生产能力,生产成本较低,在带量采购竞标时拥有成本优势。综合来看,公司已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有望借助政策的东风快速放量,实现弯道超车。第二,公司管理层战略眼光深远、执行力强劲,在上市之初提出了三发战略,目前前面两发已经完美兑现,凭借优秀的成本优势和市场能力在大输液和抗生素领域胜出。在仿制药和新药研发领域,我们认为公司复制前两发的成功率较高,公司同样可以通过高研发投入、低成本战略来获得新的增量市场。2019年上半年,公司新型重点仿制药贡献收入7.44亿元,同比增长409%,其中注射用帕瑞昔布钠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692%,肠外营养线新产品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468%,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95.46%,另外其他新获批23个品种收入1.73亿元。我们预计公司新药19年可以贡献16亿收入,近1.6亿净利润,2020年贡献约30亿收入,近3.8-4.5亿净利润,占其当年净利润20%,将成为继大输液和原料药外新的业务增长点。 我们看好川宁项目业绩弹性。2019年上半年子公司川宁生物持续满产,实现收入18.11亿元,同比增长10.10%,净利润2.78亿元,同比下降20.6%,主要系硫红产品降价以及所得税免税政策到期所致。三季度以来,由于有小厂复产预期,硫红价格继续下挫,我们也因此调低了2019、2020年的盈利预测,但是公司产品的成本和质量均较竞争对手有较大优势,未来行业竞争格局将得到改善。公司川宁项目的业绩弹性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公司是较为典型的高经营杠杆企业,仅仅源于工艺改进带来的罐批产量的增加,从而带来单位产品折旧的减少,可以给公司带来显著的业务增量。不考虑新增产能,仅仅是工艺改进,我们预计2019年、2020年可以实现净利润5.2、6.5亿净利润。第二,公司三大产品价格均处于相对低位,我们判断环保加严将成为原料药和中间体行业的长期趋势,竞争对手要么加大环保投入要么退出产能,这都可以提高产品的价格,从而带来业绩的巨大弹性。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4.72、19.05、24.96亿元,增速分别为21%、29%、31%。2019年至202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2、1.32和1.73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29X、22X、17X。鉴于(1)公司仿制药有望受益带量采购快速放量(2)大输液板块产品结构升级带动毛利率和收入新上一个台阶(3)伊犁川宁满产给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以及潜在(4)行业龙头的估值溢价,我们维持公司买入-A建议。 风险提示:公司的仿制药在带量采购中可能落标,带量采购价格降幅超预期,研发风险,抗生素中间体价格波动风险。
药石科技 医药生物 2019-08-26 62.00 -- -- 74.26 19.77%
82.74 33.45%
详细
事件: 1.公司发布 2019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90亿元,同比增长37.80%;归母净利润 0.69亿元,同比增长 30.31%;扣非净利润 0.65亿元,同比增长 35.28%。 2.公司发布《 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草案)》 , 拟向激励对象授予 2,230,500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 30.30元/股。 受去年同期大订单影响, 2019H1业绩增速略有波动: 从收入端来看, 2019H1公司核心产品分子砌块销售额达到 2.85亿元,同比增长 66.27%,继续高速增长。从细分产品来看,芳香杂环类、四元环类、特殊饱和环类分子砌块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202.97%、 45.89%和 51.88%,是推动分子砌块板块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常见饱和脂环类以及其他类别分子砌块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14.98%和 10.76%,增速与 2018年相比有所放缓。此外, 2019H1公司技术服务收入为 540万元,同比下滑 86.20%,但技术服务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较小,仅 10%左右,对收入增长影响有限。从费用端来看,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不含研发费用)均继续下降,财务费用率也保持平稳,公司“三费支出”控制良好。分季度来看,公司 2019Q1和 Q2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3157和 3375万元,同比增长 74.13%和 11.92%,二季度扣非净利润增速明显下滑,主要原因是公司去年接了 Loxo 公司的一笔大订单,再结合公司目前营收体量仍然偏小的因素,导致业绩增长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我们认为短期内随着该笔订单影响的结束或 Loxo 库存消耗完后继续向公司采购分子砌块,公司的业绩增长将重新回归正常的稳健增长水平;中长期来看,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客户分散度的提高,单笔订单乃至单个客户对公司业绩的冲击会越来越小,公司业绩增速的波动也将呈现递减的趋势。 下游刚性需求持续,竞争格局良好: 利用分子砌块库对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和筛选能极大提高研发效率,显著缩短研发时间、 加速新药上市,间接地延长新药的专利保护期,从而为药企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是化学创新药研发过程中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一种研发模式。因此,分子砌块长期以来一直是化学创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必需品,尤其在药物发现阶段需求最为强烈。分子砌块的需求群体为药企和 CRO 公司的研发部门,全球药物研发行业的景气度直接决定了分子砌块行业的景气度。全球每年在研新型实体小分子药物数量屡创新高,表明全球化学创新药研发景气度较高,从而带动分子砌块行业的发展。近百年来化药的研发模式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分子砌块的作用难以替代,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是化学创新药研发的重要工具。分子砌块行业进入壁垒较高,药石科技作为先进入者优势明显: ( 1)分子砌块库产品储备丰富,可满足客户的各类需求;( 2)核心成员研发背景较强,能及时跟踪国际药物研发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产品库,同时在分子砌块设计、合成工艺研发与优化等方面亦具备丰富的经验,也能为客户化合物优化提供建议性意见,增强客户黏性;( 3)国内外目前尚没有其他专注于分子砌块研发和生产的企业, 公司先发优势明显,并已在客户群体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实现良性循环。 CMO 业务布局完成后与分子砌块优势互补: 近年来公司以分子砌块为核心,打造纵向一体化化学服务,逐步加强药品商业化生产的服务能力。待商业化生产布局逐步完成以后,公司将实现分子砌块和商业化生产的联动,优势互补,增强客户黏性有望助力公司业绩再上一个台阶。 股权激励方案出台, 彰显管理层信心: 公司发布《 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草案)》 , 拟向激励对象授予 2,230,500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 30.30元/股。 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 73人,包括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管理)人员。 满 12-24个月解锁 30%, 24-36个月解锁 30%, 36-28个月解锁 40%。 解锁条件为第一期 2019年营业收入相比 2018年增长率不低于25%, 第二期 2020年营业收入相比 2018年增长率不低于 55%, 第三期 2021年营业收入相比 2018年增长率不低于 85%。 激励摊销费用预计 5605.21万元。 虽然激励条件并不高高,但我们认为本次股权激励对股价仍具有积极影响。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 2019年至 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4、 2.81和 3.96亿元,同比增长 45.7%、 44.5%和 41.1%, 每股收益分别为 1.36、 1.96和 2.77元对应 2019至 2021年 PE 分别为 44.5倍、 30.8倍和 21.8倍。 基于( 1)分子砌块下游需求强烈、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行业竞争格局良好( 3)公司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4)分子砌块行业标的的稀缺性,给予公司增持-A 建议。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存在不确定性,汇率波动风险, CMO 业务发展进度低于预期,产品销售不达预期,核心人员流失风险。
药明康德 医药生物 2019-08-26 77.29 -- -- 88.10 13.99%
100.47 29.99%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19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58.94亿元,同比增长33.68%;归母净利润 10.57亿元,同比下降 16.91%;扣非净利润 9.93亿元,同比增长 20.05%。 业务全面开花: 分业务板块来看, 2019H1CRO 服务和 CMO/CDMO 服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41.71亿元和 17.18亿元,分别增长 30.60%和 42.03%。将 CRO 服务进一步拆分,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 29.89亿元,同比增长 23.70%;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 7.10亿元,同比增长 29.98%;临床及其他 CRO 服务收入 4.72亿元,同比增长 104.22%。从费用端来看, 2019H1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3.54%、 11.13%、 0.29%、 4.13%,与去年同期相比,除管理费用率(不含研发费用)增加 1.43个百分点、财务费用下降 1.07个百分点外,其他期间费用率基本维持稳定,费用控制良好。分季度来看,公司营业收入近 3年环比持续正增长,上升趋势仍未放缓。 药物发现 CRO 稳健增长,临床 CRO 继续发力: 受益于政策端对新药研发的鼓励,近年国内新药研发掀起热潮, CRO 行业景气度也随之走高。 2019H1公司中国区实验室助力客户完成 10个新药的 IND 申报工作,并获得 11个项目的临床试验批件; 截至 2019年 6月 30日,公司累计为国内药企完成 65个项目的 IND 申报工作,共获得 45个项目的临床试验批件。此外, 由于“工程师效应”,国内 CRO 企业相较国外同类公司优势更加明显,作为全球药物发现 CRO 行业的龙头,公司亦在全球供应市场向中国转移的过程中首先受益,未来仍有望维持稳健增长。美国区实验室服务主要包括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 CDMO 服务以及医疗器械检测服务。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 CDMO 服务是公司正在积极培育的新型业务,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客户持续增加以及服务项目由临床早期向后期不断推进, 2019H1增速均去年同期明显改善,未来还有进一步增长的潜力;同时,公司亦通过加强销售团队的建设和客户拓展实现了医疗器械检测服务收入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国内新药临床试验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并购的因素, 2019H1临床 CRO 业务收入同比翻番,即使剔除并购因素,收入同比增长率亦高达 67.68%。临床 CRO 业务目前在公司收入中的占比还非常低, 2019H1仅为 8.01%,但该业务板块是 CRO/CMO 整个业务链条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也是公司近年来重点布局的领域。随着未来临床 CRO 业务布局的不断完善,该业务除了直接贡献业绩增长,更重要的是能加强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公司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市场竞争力。 扩产能+新技术,双轮驱动 CMO 业务成长: 2019H1公司 CMO/CDMO 业务继续健康运营,涉及新药物分子超过 800个,其中临床 III 期阶段 40个、已获批上市的16个。在服务国内客户方面,公司目前有 11个 MAH 项目正在进行中。在继续扩大产能的同时,公司也在多项新技术上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金山原料药生产基地已有 500升酶发酵罐全面投入运营,公司第一个支持寡核苷酸和多肽类药物临床用药原料药 cGMP 生产的车间已经启用,正在建设当中的商业化规模寡核苷酸和 多肽类药物原料药生产平台预计将分别于 2019年底和 2020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随着新技术和新产能建设的逐步完成和公司品牌效应的增强, CMO/CDMO 业务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 2019年至 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36、 28.56和35.62亿元,同比增长-1.1%、 27.7%和 24.7%, 每股收益分别为 1.37、 1.74和 2.17元, 对应 2019至 2021年 PE 分别为 54.2倍、 42.4倍和 34.0倍。 基于( 1)公司在药物发现及临床前 CRO 领域全球领先的市场地位和强大的竞争力( 2)“工程师红利”使国内 CRO 企业具备成本领先优势( 3)公司临床 CRO 业务增长潜力较大( 4)全球的产能转移利好国内 CMO/CDMO 企业( 5)药明康德在小分子药物CMO/CDMO 领域具备规模优势( 6)公司投资业务收益逐步显现, 维持公司买入-B 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 汇率波动风险,投资业务的波动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