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5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海油工程 建筑和工程 2024-03-22 6.20 -- -- 6.96 12.26% -- 6.96 12.26% -- 详细
事件: 2023年, 海油工程实现营业收入307.52亿元,同比增长4.75%; 归母净利润16.21亿元,同比增长11.08%;扣非净利润12.37亿元,同比增长44.85%;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1.25亿元,同比增长54.67%; 基本每股收益0.37元,同比增长12.12%。其中2023年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7.89亿元,归母净利润2.48亿元。 业绩维持高质发展轨道不变。 公司2019-2023年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达20.24%和175.84%, 2023年营收站上300亿元新台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分年度看, 2021年受中海福陆减值以及2022年受中海福陆纳入合并范围影响,公司净利润产生较大波动。当剔除这两项非日常经营的一次性影响后,公司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1%/56%/58%,公司业绩平稳增长,维持高质且可持续发展轨道不变。 项目进展影响毛利, 海外市场不断成熟。 2023年公司实现毛利率10.75%,较2022年提升1.76pct,其中海洋工程陆地建造工作量提升,公司来自海洋工程行业的收入明显增长,占总收入比例达73.56%,而由于海洋工程行业四季度新开工项目较多,其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2.51pct,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毛利率表现。分地区来看, 境内和境外项目毛利率分别为9.44%和16.15%,境外项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升10.57pct, 公司海外市场不断成熟,海外项目高质量交付的同时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生产经营平稳向好, 在手订单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公司市场开发获里程碑式突破, 全年市场承揽额达339.86亿元, 同比增长32.55%, 其中海外市场承揽额141.76亿元,同比增长233%。工作量也创历史新高, 2023年累计实施规模以上项目72个,其中完工25个; 完成钢材加工量47.2万吨,同比增长25%;投入船天2.48万天,同比降低5%。 截止2023年末公司在手未完成订单约396亿元, 有力支撑公司未来工作量及业绩落地。 分红比例提升, 积极回馈股东。 公司拟以2023年末总股本44.21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7元(含税)。 本次共需派发现金约6.5亿元, 较2022年增长47%; 分红比例为40.11%,较2022年提升9.77pct, 公司积极展现回馈股东决心。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营收分别为332.17/356.22/381.45亿元(原2024-2025年预测为359.48/380.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9/20.15/22.09亿元(原2024-2025年预测为25.98/27.1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1/0.46/0.50元,对应PE分别为15.08/13.69/12.49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全球上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风险; 海外项目运营风险以及受国际形势影响风险;未来订单不及预期风险。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4-03-20 190.49 -- -- 201.57 5.82%
201.57 5.82% -- 详细
事件:2023Q4盈利能力稳定,业绩处在预告区间中值。3月15日,公司披露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009亿元,同比+22%,实现归母净利441亿元,同比+44%,实现扣非净利401亿元,同比+42%,业绩位于预告区间中值;其中2023Q4实现营业收入1062亿元,同/环比-10%/+1%,实现归母净利130亿元,同/环比-1%/+24%,实现扣非净利131亿元,同/环比+8%/+39%。 动力+储能电池销量同比增加,全球市占率有所提升。2023年公司锂电池出货量约390GWh,同比+35%,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约321GWh,同比+33%,储能电池出货量约69GWh,同比+47%,2023年底库存70GWh,同比持平。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3年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市占率约36.8%,同比提升0.6pct,续7年位列第一;储能电池出货全球市占率40%,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一。截至2024年2月,公司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25.77GWh,市占率51.75%。预计2024年锂电池出货将超480GWh,进一步巩固公司龙头地位。 2023年公司现金流表现优异,货币资金充裕,年度分红远超预期。2023年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入928.26亿元,同比+51.65%;投资性现金净流出291.88亿元,同比+54.49%,主要受到行业供需影响,资本开支收紧;2023年年底在手余额2381.65亿元,同比+51.09%。 2023年公司在手现金达2643.07亿元,同比+38.35%,2023年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年度现金分红和特别现金分红共计50.28元,合计派发现金分红220.60亿元,按照3月18日收盘价公司股息率约2.6%。 高研发带动产品矩阵领先,海外市场拓展顺利。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183.65亿元,同比+18.35%。公司发布多款动力电池产品,包括凝聚态电池、神行电池、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新型M3P电池。快充产品多点开花,与理想合作量产峰值5C快充的麒麟电池,低成本的神行电池可实现常温4C快充。2023年公司获得BMW、Daimler、VW等多家海外主流车企新定点,与Stellantis签署战略谅解备忘录,向欧洲市场供应铁锂电池,助力欧洲电动化转型。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行业龙头地位,储能业务进展迅速、上游资源放量,预计2024年电池出货超480GWh。根据行业供需影响,我们调整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4138.92/4896.21/5869.59亿元,同比+3.2%/18.3%/19.9%,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63.37/561.93/676.40亿元,对应当前P/E为17x/14x/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波动风险;储能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帝科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3-13 58.47 -- -- 58.46 -0.02%
58.46 -0.02% -- 详细
业绩:公司业绩突破,实现量利齐升。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6.03亿元,同比+154.94%;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2336.51%。分季度看,在2023Q4行业组件价格大幅下降背景下,公司维持业绩上升趋势。2023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6亿元,环比+33.74%;归母净利润0.93亿元,环比+3.37%。盈利能力方面,2023年公司毛利率水平企稳回升,达到11.14%,同比+2.34pct;净利率实现扭亏为盈,达到3.93%,同比+4.50pct。2023Q4单季度毛利率为11.11%,环比+0.51pct;净利率为2.59%,环比-0.76pct。驱动力:公司银浆出货大幅增长,带动营收高增速。2023年公司银浆出货量大幅提升,市占率稳步提升。 2023年光伏银浆出货量1713.62吨,同比+137.89%;分季度来看,出货量逐季快速上升,其中2023Q4出货量为595.1吨,环比+25.11%。TOPCon银浆放量成为公司业绩主动力。2023年公司N型TOPCon电池全套导电银浆产品实现出货量1008.48吨,占公司光伏导电银浆产品总销售量比例快速提升至58.85%,处于行业领导地位。分季度来看,TOPCon银浆放量态势明显,成为公司业绩有力支撑。Q4实现TOPCon银浆出货474吨,环比+73.73%。公司优势:公司业绩突破背后是技术进步带来的产品优势。2023年底随着LECO技术在行业内导入,公司首批推出产品解决方案并推动产业化,目前仍处于引领地位,产品优势有望持续加强。此外,TOPCon技术未来还将持续迭代,公司目前在双面Poly及双面Poly+LECO等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正在配合客户进行研发验证,有望形成较强的行业先发优势。成本端:供应链国产化替代,产能一体化延伸。公司对国内银粉供应商进行积极培育,协同研发增强对粉体性能的把控。目前公司PERC国产银粉占比已达到80%以上,TOPCon国产银粉占比在50%左右,后续LECO银粉国产化空间较大。公司于2022年7月投资山东东营电子专用材料项目,2023年7月投资江苏新沂高性能电子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一体化产业布局有望进一步降本增效。投资建议:帝科股份作为TOPCon银浆龙头,技术优势不断显现。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128.70/154.88/175.94亿元,同比+34.03%/+20.34%/+13.59%,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4/7.79/9.07亿元,对应当前P/E为14.32倍10.74倍/9.2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技术迭代风险;(2)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3)光伏装机不及预期风险;(4)应收账款减值及周转风险。
普洛药业 医药生物 2024-03-13 13.59 -- -- 14.22 4.64%
14.22 4.64% -- 详细
公司2023年业绩增长稳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74亿元,同比增长8.81%;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增长6.6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26亿元,同比增长22.73%。其中Q4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9.74亿元,同比下降0.67%;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降38.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14.71%。 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原料药稳健发展, CDMO业务快速增长。 分板块来看, 1) 原料药中间体:销售收入79.87亿元, 同比增长3.23%; 实现毛利14.03亿元, 毛利率为17.56%, 同比提升0.87pct, 原料药中间体业务收入增速放缓盈利能力提升, 我们预计主要是因原料药中间体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跌。 报告期内, 原料药业务新增客户25个, 9个API品种注册获批, 15个原料药品种递交国内外DMF。 随着原料药品种增多, 有望进一步巩固原料药板块市场竞争力。 2)CDMO: 实现收入20.05亿元, 同比增长27.10%; 实现毛利8.48亿元,毛利率42.29%,同比提升1.27pct, 增长强劲。 3) 制剂: 实现收入12.49亿元, 同比增长15.69%; 实现毛利6.64亿元,毛利率为53.14%。 深化“做强CDMO”战略,业务能力逐步提升。 1)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公司已建成流体化学、晶体和粉体、合成生物学及酶催化三个技术平台, 多肽技术平台也已投入使用,PROTAC、 ADC等新的技术平台正在建设中并部分提供服务。 本部CDMO研发大楼已投入使用, CDMO研发人员超过500人。 2) 扩大产能建设, CDMO多功能中试车间、首个高活化合物车间已投入使用, AS21608生产线已投产, 新增两个API多功能车间和2条头孢制剂生产线。 3) 项目数量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 公司报价项目905个,同比增长10%,进行中项目736个,同比增长40%;其中,商业化阶段项目285个,同比增长26%。研发阶段项目451个,同比增长51%。 公司持续推进“起始原料药+注册中间体+API+制剂”的业务转型升级, API项目总共82个,同比增长49%,其中18个已经进入商业化阶段, 10个正在验证阶段, 54个API项目处于研发阶段。 发挥“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制剂品种不断增加。 公司产业链完善,以自产原料药为主,剂型齐全,涉及治疗领域广泛,具备成本优势。 公司现有制剂品种120多个, 已立项25个新项目, 2023年新增盐酸金刚烷胺片、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等6个品种,制剂产品线进一步完善。 公司目前拥有院内和院外销售队伍150余人, 实现全渠道覆盖。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营收分别为126.79/143.17/160.1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0/14.66/17.4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0/1.24/1.48元,对应PE分别为13.25/10.67/8.95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汇率波动风险, 药品研发风险, 市场竞争风险等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3-08 14.74 -- -- 18.45 25.17%
18.90 28.22% -- 详细
事件:长安汽车发布2024年2月产销快报。公司2月汽车批发销量为15.27万辆,同环比分别-20.05%/-45.53%,2024年M1-2累计批发销量43.31万辆,累计同比+19.37%。其中,自主乘用车2月批发销量为8.37万辆,同环比分别-28.81%/-57.43%,2024年M1-2累计批发销量为28.04万辆,同比+15.74%;长安福特2月批发销量为1.32万辆,同环比分别-7.97%/-37.15%,2024年M1-2累计销量为3.41万辆,同比+16.33%;长安马自达2月批发销量为3956辆,同环比分别+2.41%/-57.04%,2024年M1-2累计销量为1.31万辆,同比+66.91%。 自主2024年1-2月累计销量稳增,泰国交付全面开启助推出口大增。1)整体情况:公司2024年2月单月总体批发销量、自主品牌销量、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均同环比下降,主要受春节假期错位因素扰动。2024年M1-2,公司汽车累计批发销量43.31万辆,累计同比+19.37%,自主品牌累计销量为36.81万辆,同比+18.96%,自主品牌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28.04万辆,同比+15.74%,公司汽车总体销量及自主销量仍保持稳健增长,2024年Q1“开门红”销量可期;2)海外:公司2024年M1-2自主品牌累计海外销量达7.57万辆,同比+106.19%,2024年2月单月自主品牌海外销量占自主品牌总销量的22.94%,同环比+11.43pct/+3.63pct,泰国市场交付已于2024年1月全面开启,出口态势向好。 新品“增配不加价”刺激销量释放,考核政策变动有望驱动公司新能源市占再上台阶。公司2024年2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批发销量为2.32万辆,同环比分别+12.87%/-55.83%,2024年M1-2累计批发销量7.58万辆,同比+55.97%,远超行业平均。分品牌来看:1)深蓝2024年M1-2累计交付9994辆,2月深蓝SL03纯电版全系上新,且增程款深蓝SL03和S7均上新荣耀版并提供限时1万元优惠,“增配不加价”叠加提供更具性价比的续航选择有助提升深蓝产品力,此外,深蓝首款硬派增程越野G318计划于3月发布,有望拓展公司新能源车应用场景边际,引领品牌加速向上;2)启源自2023年9月底首款车型A07上市以来销量快速攀升,累计销量已破5.5万辆,随着启源A05价格下调至7.89万元起,以及拥有710km超长续航的纯电车A07真香版于2024年3月6日开启上市,“电比油低”的性价比优势和产品选择的多样化有望助力启源在“降价潮”中保持竞争力,3月放量可期;3)阿维塔2024年2月单月交付2457辆,2024年M1-2累计交付9516辆,2024年3月阿维塔交付有望随零部件短缺状况缓解而提速,且阿维塔11/12已全量开启“无图”城区NCA,智驾体验再升级有望打开销量增长空间。考虑到国务院国资委于2024年3月5日表示,或将对包括长安汽车在内的三家中央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进行单独考核,考核重点涵盖车企新能源汽车技术、市占率及未来发展等方面,以避免因考核当期利润让国有车企发展新能源业务的动力不足的情况,预计考核政策的调整将鼓励公司维持新能源车销量及市占率的提升。 全球首款增程式皮卡长安猎手上市,长安皮卡为公司全球化战略重要抓手。长安猎手于2024年3月1日正式上市,推出两驱和四驱共8款车型,官方指导价13.99-21.69万元。该皮卡首次应用增程式混动技术,搭载蓝鲸2.0T超级大增程器(蓝鲸2.0T发动机+R100G发电机),可实现电机峰值扭矩470N·m(近3.0T柴油皮卡的发动机水平),零百加速7.9s,综合油耗1.3L/100km,高性能与低油耗兼顾;发电机最高效率可达97%,拥有低转高扭矩特性,使得该车能够在重载爬长坡等特殊路况下依旧保持动力强劲;此外,在全工况低扭振结构设计、金钟罩电池等技术赋能下,该车在NVH、安全性、续航等方面均表现突出。长安猎手的上市有效填补了国内增程式皮卡市场空白,未来公司将面向全球推出长安猎手、P866等4款产品,并将深化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共同打造皮卡产品平台,拓展东盟、澳新、中南美、中东及非洲等全球市场,到2030年,力争实现长安皮卡全球销量50万辆,跃居全球TOP5的目标。 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36/102.74/126.20亿元,对应EPS为1.15/1.04/1.27元,对应PE为13/14/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价格战”态势加剧、原材料成本上涨、新车型推出和交付速度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表现不及预期、正式投资合作协议签署不及预期风险等。
常熟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03-08 6.88 -- -- 7.48 8.72%
7.65 11.19% -- 详细
事件:近日常熟银行公布2023年业绩快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70亿元(+12.04%,YoY),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32.82亿元(+19.61%,YoY)。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3344.79亿元(+16.19%,YoY),不良贷款率0.75%(持平,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537.88%(+0.92pct,QoQ)。2023Q4行业新发放贷款利率明显下降,公司息差或受影响。测算2023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0亿元(预估26.57亿元),归母净利润7.64亿元(预估8.37亿元)。考虑到公司Q4扩表力度仍较强,营收低于预估的原因或在于息差。结合Q4行业新发放贷款利率走势与公司贷款结构,认为Q4常熟银行资产平均收益率受重定价影响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较大(而此前基于LPR调整幅度及重定价节奏预估Q4资产平均收益率会持平)。 2023年Q4,金融机构新发放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明显下行31b至3.83%(如图1所示),明显弱于同期LPR。由于常熟银行贷款平均期限较短、重定价节奏较快,Q4较高的重定价比例或致其贷款收益率受重定价影响较大。此外,Q4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中,企业贷款与个人住房贷款降幅较小,分别下降7bp、5bp,票据融资降幅较大,下降33bp,这一特征指向Q4个人经营性贷款利率降幅也较大。由于常熟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票据贴现占总贷款比重较高(如图2所示),其贷款收益率在重定价过程受影响更大一些。我们粗略匡算2023年Q4行业贷款收益率下降背景下,重定价或致利息收入减少1.7亿元。2023Q4扩表力度较强,结构与政府债发行力度相匹配。Q4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3344.79亿元(预估3292亿元),对应增速16.19%,较Q3末提升0.58个百分点;贷款2224亿元(预估2231亿元),对应增速15%,较Q3末放缓1.67个百分点;存款2479亿元(预估2532亿元),对应增速16.16%,较Q3末放缓1.38个百分点。Q4贷款增速放缓而总资产增速提升,指向投资类资产增长较快,这或是由于Q4财政力度加大,政府债发行规模明显强于季节性(如图3所示),公司利率债配置力度相应提升。由于投资类资产收益率低于贷款,Q4其配置力度提升会拉低资产平均收益率。同理,负债端存款增速放缓而总资产增速提升,指向Q4同业负债增长较快。叠加Q4同业负债利率受资本新规影响明显上行(如图4所示),公司负债端成本率或受到来自同业负债的挤压。综合而言,在市场环境影响下,Q4上述公司资产负债结构边际变化或也影响息差表现。资产质量保持优异。公司极低的贷款集中度赋予资产质量优势。2023年Q4公司资产质量保持优异,期末不良贷款率0.75%,拨备覆盖率537.88%。其中,拨备覆盖率低于预估值562.14%,主要原因或在于营收预期差隐含的计提力度明显少于预估。投资建议:限于业绩快报数据较少,我们暂维持原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1.78、129.23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9.18、47.91亿元,期末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0.27、11.58元,对应3月5日6.94元收盘价的PB分别为0.68、0.60倍。基于:1)小微零售市场空间广阔,区位优势与“技术+配套”综合优势有望持续驱动公司成长;2)新一届领导班子增持公司股份(如表1、图5所示)彰显凝聚力,增强公司发展信心;3)2024年1月1日公司及时跟进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如表2所示),常熟银行存款结构中居民定期存款占比较高,有望从存款降息中受益更多;4)稳增长宏观政策积极,利于行业经营环境改善,我们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风险提示:资产规模增长明显低于预期;小微贷款质量大幅恶化;净息差大幅收窄。
千红制药 医药生物 2024-03-07 5.05 -- -- 5.21 3.17%
5.21 3.17% -- 详细
肝素原料药有望触底反弹,联手牧原迈向高端化。 1)肝素原料药存在周期属性, 截至2023年12月,肝素价格已回落至5356美元/kg,与2018年的肝素价格水平基本持平,已处于第二轮肝素周期底部区间, 2024年有望开启新一轮肝素价格上行周期。 公司肝素原料药无库存压力, 销量稳定,预计原料药板块毛利率将有望显著提升。 2)公司与牧原股份合作成立河南千牧, 打造高端肝素原料药, 河南千牧建立从养殖到屠宰到加工的现代化一条龙生产线, 预计2024年底投产,为公司提供充足的肝素上游原材料, 保证产业链高质量溯源能力,有望进入原研产业链, 不断提升利润空间。 标准肝素制剂优势明显, 依诺肝素制剂集采放量提升渗透率。 标准肝素制剂临床紧缺,公司标准肝素钠制剂在样本医院销售额占比第一, 市场优势明显。 肝素钠封管注射液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自上市以来销售额实现快速增长, 有望成为普通肝素钠制剂的新增长点。 目前公司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市占率较低, 2022年样本医院的销售额占比为2.92%, 2023年4月第八批全国集采公司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中标, 有望借助集采放量提升市占率,公司中标价格较高,利润空间仍较大。 蛋白酶类产品优势明显,积极开拓市场。 公司胰激肽原酶在样本医院销售额占比第一,市占率维持在80%以上,适应症广泛, 终端用户粘性强。针剂是独家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呈快速增长态势。复方消化酶在样本医院销售额占比居第二,目前已与拜耳达成合作协议,借助拜耳销售团队将加速OTC市场的拓展,有望成为公司又一大单品。 创新药研发进展顺利,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QHRD107( CDK9抑制剂)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治疗AML的创新药, II期临床进展顺利,国内同靶点进度领先,口服剂型安全性好,市场竞争格局良好,预计未来有望凭借良好的临床数据申请附条件上市。 QHRD110(CDK4/6抑制剂),已基本在澳洲完成I期临床,近期将在国内开展临床桥接试验,该品种能突破血脑屏障,相比国内同类产品,公司差异化布局脑胶质瘤适应症。此外, 公司还有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生长激素缺乏症等多个适应症的在研产品稳步推进中, 未来有望开拓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营收分别为19.43/20.50/24.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 别 为 2.50/3.22/3.95亿 元 , 对 应 EPS 分 别 为 0.20/0.25/0.31元 , 对 应 PE 分 别 为26.39/20.48/16.69,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肝素价格波动风险;药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药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中海油服 石油化工业 2024-02-29 14.60 -- -- 16.49 12.95%
20.01 37.05% -- 详细
海洋油气前景广阔:1)全球:2022年全球海域常规油气剩余可采储量占全球34.57%,全球深水油气产量达1010万桶油当量/天,占全球油气产量的6.4%。未来随着深水油气产能的进一步释放,2030年全球深水油气产量有望突破1700万桶油当量/天。2)我国:中国海洋油气开发近10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CAGR约4.4%,增速接近陆上的两倍。2023年我国海洋原油产量突破6200万吨,已连续四年占全国石油增产量的60%以上。中海油预计2060年我国海洋石油及天然气产量占总产量比重将分别达40%和20%以上。 公司股价表现受油价与业绩双重驱动:我国油服公司盈利能力存明显周期性规律,油价可作为判断趋势拐点的信号指标,同时持续的股价表现离不开公司业绩支撑。当油价回暖时,股价往往在业绩复苏拐点确认之后迎来反弹。当前油价自2020年以来重回中高位,而中海油服因ROE尚未回归此前水平,股价相对平缓,但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公司ROE呈增长态势,2023Q3同比上升5.98%,待业绩进一步回归,股价可期有较大程度涨幅。 油价——原油价格中枢提升::供给端,OPEC+主要产油国联合减产,美国工作钻机数恢复与原油增产缓慢;需求端,GDP增长低于趋势水平,同时能源效率提高和车辆电气化使石油需求增长趋缓。整体来看2024-2025年石油供需仍相对偏紧,2023年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平均为82.41美元/桶,EIA预计2024/2025年为82.50/79.50美元/桶。全球油价预计上行空间有限,但较历史油价走势而言未来原油均价中枢提升,将维持中高位区间震荡。 业绩——增储上产推动业绩稳定:源于中海油的收入比例维持在80%左右,国家政策对国内油气公司勘探开发投入有决定性作用,我们认为公司业绩主要传导机制为:油价+政策+中海油经营表现→中海油资本开支→中海油服业绩。1)油价端,原油均价中枢提升;2)政策端,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推行,中海油未来勘探开发资本开支有望保持1000亿元以上;3)中海油经营端,中海油桶油成本不断下降,桶油利润将有效助力其上游开发力度;低负债+优秀现金流强力支撑公司上游资本开支,有效助力资本开支向中海油服业绩传导。 业绩——多措并举助力业绩优化:分析公司2020-2022年业绩,我们发现大额资产减值、钻井毛利下滑、海外业务欠佳三个因素对业绩产生不良影响。公司对此积极行动:1)轻资产重技术,以租代建,将钻井业务逐步转化到油技业务,减弱周期属性,凭借其较低的固定成本和稳定的毛利率,叠加持续推进技术成果转化,为业绩提供支撑;2)钻井业务存较大弹性,钻井平台工作量和收入逐步恢复,但整体来看本轮油价恢复尚未带动钻井业绩恢复此前水平,未来有较大改善预期;3)海外市场业绩有望突破,公司“1+2+N”市场格局逐步成型,2022年新签海外合同总金额达35.35亿美元新高。当前国际上游勘探开发有望恢复,公司不断积淀,增强国际认可度和客户高质性,海外业务有望实现突破性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87/41.37/51.20亿元,EPS分别为0.67/0.87/1.07,以2024年2月27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为21.93x/16.90x/13.65x,看好公司未来业绩确定性及增量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和油价下行风险;地缘政治不稳定风险;上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风险;海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海尔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2-28 32.00 -- -- 33.36 4.25%
33.48 4.63% -- 详细
核心业务稳健发展。 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6亿元(-12.00%)、归母净利润3.57亿元(-22.59%)、扣非归母净利润2.93亿元(-28.14%), 剔除去年同期公共卫生防控业务后,公司核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35%; 新产业收入增速达50%,服务收入占比16%。 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5.56亿元(-31.15%)、 归母净利润0.79亿元(-51.06%)。 三季度营收增速下滑主要系本报告期公司公共卫生防控业务不再开展,导致收入同比下降,除去公共卫生防控业务,公司核心业务基本与同期持平。 利润端下滑是由于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和期间费用率明显提升。 创新驱动场景纵深拓展。 1)生命科学板块: 前三季度,板块实现收入8.35亿元,其中核心业务收入同比下降0.64%。 智慧实验室场景中: 自动化样本管理方案助力高校、科研机构生物样本库自动化升级,生物培养方案抓住细胞治疗等创新疗法发展机遇,离心制备方案产品线不断丰富,在同济大学、厦门大学等行业领先用户推动场景方案创新和延伸,业务增长迅速。 2)医疗创新板块: 前三季度,板块实现收入9.86亿元,其中核心业务同比增长24.02%。 各场景中,新拓展的用药自动化业务受益于医疗新基建实现快速发展;血/浆站、公卫等用户需求有所复苏, 支撑板块持续增长。报告期内,用药自动化业务在武汉中心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等用户落地,订单不断增长;智慧血液网、智慧疫苗网在内蒙古、贵州等地加快复制,浆站业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全球化战略加速推进。 前三季度国内市场实现收入12.12亿元,其中核心业务同比增长17.15%;海外市场实现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1.05%。 1)国内市场: 鸿鹄航空科技与川航物流达成战略合作,扩展在开罗、布达佩斯等地区航线网;实验耗材销售至中国台湾。 2)海外市场: 在手订单充足,三季度新增海外经销商44家; 新突破塔吉克斯坦、纳米比亚等空白国家,覆盖国家和地区达144个。 合作国际组织累计达49个,新增IDB、梅里埃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用户。 毛利率提升, 期间费用率上涨。 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50.86%(+ 3.65pct), 销售净利率为20.02%(-2.36pct)。 毛利率提升主要原因是创新驱动下的业务结构升级和全流程降本增效。 期间费用率方面,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13.79%(+2.29pct)、 管理费用率7.44%(+2.00pct)、研发费用率13.29%(+3.11pct)、 财务费用率-0.82%(+ 0.79pct)。 销售、管理、 研发费用率较同期明显提升, 主要是因为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 并持续优化人才结构。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营收分别31.37/38.75/47.4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65/8.26/10.3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09/2.59/3.25元,对应PE分别17.11/13.83/11.03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2-23 13.59 -- -- 17.98 32.30%
18.90 39.07% -- 详细
以燃油车混动化“增存量”,纯电车多品牌覆盖全价位市场“抢增量”。。公司加快燃油车新能源转型步伐,“P2+P13+增程式”方案同时发力,根据产品定义选择适配的混动方案,以满足用户差异化的需求。“启源+深蓝+阿维塔”三品牌并行,实现“低中高”细分市场全覆盖,有助建立清晰的品牌认知,提高公司在纯电领域的市占并开启新一轮高端化探索。 其中,启源聚焦10-20万主流家用电动市场,旨在为“长安”主品牌塑造全新数智形象来与过去燃油车形成品牌切割;深蓝瞄准15-30万电动蓝海市场,以多样性的补能方式和高性价比的智能科技推动“电动、智能双平权”,承担公司“上量”使命;阿维塔定位高端智能电动品牌,24年将推出2款定位20万元量级、锚定主流人群的走量产品,并提供增程式动力选择,动力、价格选择的多样性有助阿维塔打开销量空间,带动长安品牌向上。 HI模式外再与华为成立合资公司,公司多维度将受益。公司与华为拟设立合资公司,开展汽车智能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等7大领域的业务,不涉及整车业务,公司拟获取不超过40%的股权。我们认为,若本次合作能够顺利落地,公司将在多维度收益:1)公司有望通过合资公司充分获取华为的研发、技术和产品资源,并率先应用于自主车型,有助于公司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抢占智能电动车市场份额;2)华为在消费电子领域20余年的产品、营销经验和品牌影响力将为公司产品定义和营销策略锦上添花;3)华为终端用户基础庞大,线上运营体系成熟,能够为公司引流并带来巨量产品曝光度,完善的海内外渠道布局和成熟的终端营销经验也能为公司快速触达用户并完成销售转化赋能;4)若合资公司未来能在多方赋能下实现稳健盈利,将增厚公司投资收益。 海纳百川计划逐步打破出海壁垒,引领自主实现由产品出海向价值链出海转化。“海纳百川”计划明确了“四个一”发展目标,并提出了“五大布局”,为长安汽车逐项突破出海重难点、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提供了战略性思路,公司以泰国为桥头堡逐步辐射全球右舵市场,首个海外右舵新能源生产基地已动工,首期产能10万辆,二期提升至20万辆,计划于25年Q1投产,后期在欧洲、南美等地区也有产能建设规划,此外,还将持续在海外设立零部件仓储配送中心、技术培训中心等,建设本土化技术、运营和销售团队,打造本土化产品,加速由“产品出海”向“价值链全球化”的转变,重构全球汽车产业链。 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14.36/102.74/126.20亿元,对应EPS1.15/1.04/1.27元,对应PE为11/13/1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持续加剧风险、原材料成本上涨风险、新车型推出和交付速度不及预期风险、新车型销量表现不及预期风险、正式投资合作协议签署不及预期风险。
宁波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02-12 20.89 -- -- 23.57 12.83%
23.57 12.83% -- 详细
宁波银行公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5.84亿元(6.40%,YoY),实现归母净利润255.35亿元(10.66%,YoY)。年末不良贷款率为0.76%(持平,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461.36%(-19.21pct,QoQ)。 投资收益或带动营收增速改善。2023年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49亿元(+9.64%,YoY),较Q3同比下降局面明显改善。主要原因或在于投资收益受益债券市场良好走势,低基数下实现快速增长,进而带动营收增速提升。关于营收弹性的详细分析参阅报告20231107《宁波银行(002142):表外清收力度或较大,低基数下营收弹性可期》。 存量住房贷款降息与资本市场较弱表现或分别抑制利息收入与财富管理收入。虽然2023Q4公司营业收入改善,但仍低于预估值155.47亿元。一方面或是因为存量住房贷款降息影响利息收入。宁波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约811亿元,按照存量住房按揭贷款下调比例60%(假设公司存量按揭住房贷款享受利率下调的比例与全国水平58%接近),下调幅度65pb(假设公司存量按揭住房贷款利率降幅介于全国和上海之间,二者分别为73bp与54bp)测算,2023年Q4利息收入将减少3.2亿元。另一方面或是资本市场较弱表现叠加资管行业降费让利,公司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业务收入被抑制。 贷款延续高增长,存款增速高位回落。受益于良好区域经济需求与积极投放策略,宁波银行贷款规模延续高增长态势。2023年Q4末,宁波银行总贷款规模较Q3末增加359.34亿元至1.25万亿元,同比增速19.76%,高于预估值17.65%。存款规模增速则明显回落,2023年Q4末,宁波银行存款总额较Q3末下降189.56亿元至1.57万亿元,同比增长20.76%,增速较Q3末回落5.84个百分点,低于预估24.80%。这或与揽储节奏有关。2023年Q3,公司揽储力度较往年同期明显偏强,存款增速较Q2末明显提升,而同期M2增速则从高位回落。 2023年Q3揽储力度偏强提前缓解Q4揽储压力,致使存款增速向中枢回归。 资产质量优异,信用成本或仍体现弹性。受益于优异的区域经济基础与风控能力,公司资产质量保持优异,2023年Q4末不良贷款率保持0.76%极低水平。测算2023年Q4公司营业支出74.22亿元,同比增长12.10%。鉴于基数不高且刚性较强,预计营业支出中管理费用相对稳定,规模或在60~65亿元。如此推算,2024年Q4资产减值损失或在10~15亿元,对应信用成本为0.08%~0.12%,位于近年单季度较低水平。考虑到2023年Q4末宁波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较Q3末减少7亿元,认为减值损失计提结构中,贷款拨备计提力度或明显下降,这与2023年Q3表外资产计提力度明显下降的情形明显不同。宁波银行厚实拨备覆盖率与优异资产质量赋予信贷成本弹性,2023年下半年宁波银行不同计提节奏体现这一弹性。关于宁波银行2023年Q3资产减值损失结构的详细分析参阅报告20231107《宁波银行(002142):表外清收力度或较大,低基数下营收弹性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由于业绩快报数据有限,我们暂且维持原预测,预计2024-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2.35与756.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4.20与329.17亿元。行业层面,融资平台与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持续推进、宏观经济处于底部、存款降息力度较大,这些因素有望银行业经营压力有望缓解。公司层面,宁波银行区域经济优势明显,专业经营能力突出,当前公司相对估值位于低位。基于以上,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区域经济明显转弱,重点领域风险暴露,不对称降息致净息差大幅收窄
海油工程 建筑和工程 2024-02-05 5.46 -- -- 6.87 25.82%
6.97 27.66%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自愿披露关于海外项目的公告》, 于近日与卡塔尔NOC正式签署RUYAEPCI 09总包项目合同。公司承担管理、详细设计、采购、施工、运输、安装和预调试及其相关工作内容等总承包工作,合同金额约为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4亿元人民币。 公司海外认可度持续提升: 此次合同主要内容涉及在卡塔尔AI-Shaheen油田区域内38条海底管道以及9条海底复合电缆的项目管理、详细设计、采购、施工、运输、安装和预调试及其相关工作内容, 基于实际施工进度按月支付, 建设期限为2023年10月31日起64个月。此合同标志公司进一步得到中东地区业主认可与信任, 促进公司坚实推动海外战略, 是公司持续加强海外市场开发力度、推动境外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体现。 市场多元化发展格局大力深化。 此前公司于2023年12月披露收到卡塔尔国家能源公司ISND 5-2期油田开发项目中标的通知,合同金额约44.37亿元。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海外市场承揽额76.35亿元。 如将近两项沙特项目计入后, 2023年公司实现海外市场承揽额184.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10%。 根据披露, 2023年前三季度, 公司在手未完成订单总额约411亿元,为公司全年业绩奠定坚实基础。公司由国际工程分包商向国际工程总包商身份转变持续推进,未来有望保持业绩持续增长及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 公司现金流良好,企业维持在高质发展轨道不变。 公司三季度单季毛利率10.84%、净利率5.84%,维持在近五年相对较高的位置,受客观因素影响略有波动。三季度公司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32.61亿元,总现金流净增加30.7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有效运用营业现金比率指标,净现金流处于年内阶段性高点。 中国海油勘探开发资本开支有望保持1000亿元以上。 在高油价催动下, 2022年中海油勘探开发资本开支同比上升14.6%。 1月25日,中国海油发布2024年经营策略和发展计划称,2023年资本支出预计达人民币1280亿元,预计在2024年资本支出预计将达1250亿-1350亿元人民币,考虑到上游资本开支占比为77%,且2019-2022年中海油勘探开发资本开支实际值均大于年初战略指引预测值,实际值与年初预测值的比例均值为1.25,按该均值测算2023年/2024年中海油上游资本开支实际值约为1007/1279亿元。上游勘探景气提升,为公司业绩提供有力保障。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营收分别为335.96/359.48/380.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0/25.98/27.1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5/0.59/0.61元,对应PE分别为9.89/9.33/8.93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和油价下行风险;地缘政治不稳定风险;上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风险;海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保隆科技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2-05 41.97 -- -- 50.88 21.23%
53.76 28.09%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业绩预告,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60亿元-4.30亿元,同比增长68%-101%;扣非净利润2.80亿元-3.50亿元,同比增长236%-320%。 全年业绩高速增长,股权激励、资产减值拖累短期业绩。受益于成熟业务进一步获取市场份额、新业务快速成长,公司全年业绩高速增长。单季度来看,公司业绩预告对应2023Q4实现归母净利润0.21亿元-0.91亿元,2022Q4为0.99亿元;扣非净利润0.03亿元-0.73亿元,2022Q4为0.03亿元,股权激励计提费用、资产减值等事项对短期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ASU再获定点突破,合作比博斯特强化智能底盘布局。得益于理想等品牌车型的热销,空悬在国内30万元以上乘用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随着更多新势力、自主品牌跟进,空悬配置正逐步下探至20-30万元市场。公司空悬业务在手订单丰富,新车型的量产交付有望接力前期畅销车型,推动空悬业务的持续大幅增长。产品层面,公司在空簧、储气罐等领域保持优势的同时,ASU、控制器等产品再获新进展,据公司公众号,公司近期收到自主车企ASU定点,智能悬架控制器项目通过ASPICECL2国际评估,并与智能底盘解决方案供应商比博斯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投资协议,推动空悬产品的智能化升级。 国内市场携手蔚来、理想强化合作,海外市场定点持续落地。2023Q4公司先后与蔚来、理想等国内头部新势力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加强在公司强势产品线上的合作。同时,公司推进海外市场拓展,今年以来收获全球高端品牌车企的轮速传感器全球项目定点,为其20多个车型配套,与楚航科技合资公司保航科技获得VinFast的VF系列5个车型的角雷达定点,覆盖VF全系车型,海外市场有望成为公司新业务的下一增长点。 投资建议:考虑到股权激励、研发投入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维持营收预测不变、调整业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3.93亿元、5.46亿元、7.28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4.62亿元、6.11亿元、7.69亿元),EPS为1.85元、2.58元、3.44元(原预测值分别为2.18元、2.88元、3.63元),对应PE为23X、16X、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客户汽车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新
兆易创新 计算机行业 2024-02-05 63.70 -- -- 76.66 20.35%
82.43 29.40% -- 详细
事件概述:2024年1月26日,兆易创新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7.66亿元(-29.08%YoY),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元(-92.45%YoY),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22亿元(-98.85%YoY)。单季度来看,2023Q4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3.72亿元,(0.78%YoY,-4.00%QoQ),实现归母净利润-2.79亿元(-608.18%YoY,-385.26%QoQ)。 受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影响,2023Q4业绩短期承压,2024。年减值风险或将大幅减小。受行业整体下行,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及毛利率有所下滑,在公司产品出货量同比增加的情况下,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下滑。其中净利润受资产减值影响较大,2023年资产减值损失预计6.12亿元,其中商誉减值损失约3.8亿元,存货减值损失约2.32亿元,若扣除商誉减值影响,Q4净利润约1.01亿元,环比增长3.73%。公司2019年收购思立微确认商誉13.05亿元,2020-2022年计提商誉减值5.25亿元,2023年预计商誉减值损失约3.8亿元左右,减值后商誉余额预计为4亿元左右。2023年计提较高减值准备,主要由于传感器业务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不断下行,以及下游手机市场需求疲软、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导致。尽管产品价格下行,公司传感器业务2023年销量同比明显增加,市场份额也在增长,公司传感器产品核心竞争力没有变化,传感器产品价格目前处于底部区域,随着需求回暖,预期产品毛利率会逐步回到正常水平,2024年减值风险相对降低。存货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计提存货减值金额分别为0.55、0.82、0.46亿元,Q4预计存货减值金额为0.49亿元,趋于平稳;同时公司库存水位呈下降趋势,2023Q3库存20.91亿元,环比下降1.12%,目前产品市场价格基本处于底部区域,未来库存随着成本变化和产品结构调整,预计存货将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存货减值风险或减小。 公司2023年Q3存储产品价格小幅度回暖,MCU营收逐步企稳。四季度为传统淡季,公司2023年Q4营收同比实现正增长,环比小幅下滑4%。产品线方面,NOR、DRAM、NAND、MCU和传感器业务都呈现了企稳的状况,其中NORFlash出货量创历史新高,市占率提升;利基型DRAM和SLCNAND价格出现小幅回暖;MCU在2021年和2022年基数大的情况下,2023年上半年营收出现大幅回撤后,四季度逐步企稳;传感器2023年出货量实现了良好增长,价格下跌较多。整体上,2023年受周期影响,产品价格下跌较多,Q4逐步企稳,2024年有望逐步回暖。 展望2024年,随着行业库存去化以及消费需求回暖,存储和MCU业务发展趋势量价向好。 1)NORFlash方面,在工业、车载和大容量的高端电子消费品应用领域,随着消费需求回暖有望实现营收增长;2)NANDFlash方面,主流NAND在2023年底涨幅50%以上,2024年NAND价格预计将延续涨势;利基型的产品或将在2024年迎来较大的价格提升,同时,公司产能放量,客户渗透提升有望增加销量;3)DRAM方面,公司已量产DDR4、DDR3L、LPDDR4产品,并通过与代工厂商的紧密合作关系,获得稳定的产能保障,2024年利基型产品有望逐步获得市场订单;4)MCU方面,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下游应用占比中工业领域持续提升,未来随着下游工业优质客户库存去化以及景气复苏,叠加消费和汽车前装应用领域产品出货量增长,MCU业务有望逐步实现回暖。 投资建议:公司产品覆盖高中低端市场,随着NORFlash、MCU产品向中高端的工业、汽车领域拓展,以及自研品牌DRAM比例的提升,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国产替代趋势。因为行业周期下行超出预期,公司经营情况短期承压,我们调整了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11.25、15.55亿元(原预测值分别是6.85、15.57、25.0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4、2025年PE为39、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加剧;2)存储价格恢复不及预期;3)新品导入不及预期。
继峰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2-02 10.10 -- -- 13.38 32.48%
14.18 40.40%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1亿元-2.40亿元,扣非净利润1.67亿元-2.46亿元,同比均实现扭亏为盈;公司发布公告, 获得某头部传统汽车主机厂高端品牌的座椅总成项目定点, 根据客户规划,项目预计从2025年1月开始,生命周期5年,生命周期总金额为50亿元。 获得头部传统汽车主机厂定点, 乘用车座椅总成新业务再下一城。 2021-2022年公司获得来自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的3个定点项目,乘用车座椅总成业务实现从0到1突破, 2023年公司获得奥迪、新能源汽车主机厂、一汽大众等客户定点,预计生命周期总金额分别达到80-100亿元、 58亿元、 57亿元,客户类型由新势力拓展至头部合资品牌,站稳中高端乘用车座椅总成市场。 本次公司突破头部传统汽车主机厂, 进一步丰富了公司客户群体。 2023年公司为蔚来配套的首个项目已在合肥工厂实现量产, 2024年随着更多定点项目进入量产阶段,公司乘用车座椅总成业务有望持续放量。 智能座舱重新定义车内空间,座椅升级趋势明确。 近年来汽车智能化水平提升,车企致力于探索座舱空间在家庭、工作、社交等领域的多样化使用场景, 以新势力为代表的车企普遍采用全新的座舱设计理念,如蔚来的“第二起居室”、理想的“舒适的家”等,在此背景下,“女王副驾”、“零重力座椅”等高端座椅逐步应用,成为提升座舱舒适性的重要抓手。面套、机构件、发泡海绵、骨架等各个环节的优化,以及热舒适系统的加入使座椅在材质和功能上都实现了升级,推动单车价值持续提升。 隐藏式出风口、隐藏式门把手、车载冰箱等新产品拓展顺利。 公司已开拓隐藏式出风口、隐藏式门把手、车载冰箱等新业务, 截至2023年6月,公司已获得大众、吉利、长城等客户在汽车出风口的定点,在手项目超30个; 隐藏式门把手、车载冰箱产品已获得定点。 投资建议: 根据海外整合及新业务订单情况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11亿元、 5.33亿元、 9.08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3.04亿元、 6.49亿元、 10.32亿元),对应EPS为0.18元、 0.46元、 0.78元(原预测值分别为0.26元、 0.56元、 0.90元),按2024年1月31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为55X、 22X、 13X,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汇率波动的风险、盈利改善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5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