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0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联瑞新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2-09 40.22 -- -- 51.28 27.50% -- 51.28 27.50% -- 详细
事件描述工信部发布《2023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加3.4%,生产恢复向好;实现营业收入15.1万亿元,同比减少1.5%;实现利润总额6411亿元,同比减少8.6%;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2%,效益逐步恢复。事件点评消费电子生产向好,上游材料厂商有望受益。根据工信部发布数据,2023年电子信息产品中,手机产量15.7亿台,同比增加6.9%,其中智能手机产量11.4亿台,同比增加1.9%;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3.31亿台,同比减少17.4%;集成电路产量3514亿块,同比增加6.9%。2023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恢复向好,出口降幅收窄,效益逐步恢复,投资平稳增长,多区域营收降幅收窄。随着国内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不断修复,将进一步带动半导体封装材料需求。国内电子硅微粉龙头企业,先进封装打开市场需求。公司现有角形硅微粉产能10万吨,球形硅微粉产能4.5万吨;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子覆铜板用树脂填充剂与芯片封装用环氧塑封料等。目前,先进制程工艺逐渐逼近物理极限,先进封装技术成为半导体制造业的关注重点,据Yole数据,2022年全球先进封装市场规模约443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到78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先进封装技术对封装材料的品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司凭借多年的研发积累,顺应下游需求高端化,逐步实现高端产品国产化替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品附加值持续提升。算力需求高涨,拉动电子级粉体材料需求增加。AI算力升级带动服务器的CPU迭代并提升GPU需求,推动了HBM等新型存储器与功率半导体市场,带来EMC等上游材料的增量需求。据TrendForce数据,预计2024年智能手机、服务器、笔电DRAM单机平均搭载容量年成长率分别为14.1%、17.3%、12.4%;NANDFlash单机平均搭载容量年成长率分别为9.3%、13.2%、9.7%。同时,PCB需求提质增量,有望带来高频高速覆铜板等需求增长,从而拉动高端电子硅微粉需求增加。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1.07\1.36\1.60,对应公司2月5日收盘价30.61元,2023-2025年PE分别为28.7\22.5\19.2,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风险提示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等。
拓荆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05 183.00 -- -- 217.50 18.85% -- 217.50 18.85% -- 详细
薄膜沉积赛道领军者,订单饱满业绩亮眼。公司聚焦薄膜沉积设备研发生产,目前已形成PECVD、ALD、SACVD、HDPCVD等薄膜设备产品系列,广泛应用于国内集成电路逻辑芯片、存储芯片等制造产线,性能参数已达到国际同类设备水平。受益下游扩产和国产替代,公司订单饱满收入逐年提升,盈利水平拾级而上。预计2023年末在手销售订单金额超过64亿元(不含Demo订单),较上年同期增加39.07%。 薄膜沉积是半导体制造核心设备,技术壁垒高国产替代空间广阔。薄膜性能直接影响电路图形转移质量和芯片芯能,设备设计制造壁垒较高。2022年薄膜沉积设备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中占比为22%,市场规模约为230亿美元,主要由海外厂商垄断。薄膜沉积设备国产化进程较慢,替代空间广阔。 若国产化率提升至50%,对应全球千亿级设备市场规模,国内厂商未来市场空间可达30亿美元以上。 技术实力确立领先优势,产能扩充与布局拓展护航长期增长。公司设备型号丰富,广泛覆盖不同薄膜材料工艺需求,产品已适配国内最先进的28/14nm逻辑芯片、19/17nmDRAM芯片和64/128层3DNANDFLASH晶圆制造产线,及2.5D、3D先进封装和其他泛半导体领域。公司核心产品PECVD设备2022年收入占比超90%,已实现通用介质薄膜材料、先进介质薄膜材料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公司募投扩产与研发项目,积极把握国产替代下市场扩容;布局混合键合领域,抢抓先进封装加速机遇。目前,公司晶圆对晶圆键合产品(Dione300)已实现量产,并获得复购订单;芯片对晶圆键合表面预处理产品(Pollux)已出货至客户端验证,利好长期业绩增长。公司坚持高研发投入和创新驱动,研发费率高于可比公司水平。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覆盖广泛,有助绑定员工利益,考核目标设定彰显对业绩长期向好的充分信心。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9/8.36/10.96亿元,同比增长65.4%/37.3%/31.1%,EPS为3.24/4.44/5.83元,对应2024年2月2日收盘价159.66元,PE为49.3/35.9/27.4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
中国神华 能源行业 2024-02-05 39.76 -- -- 41.00 3.12% -- 41.00 3.12%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8亿元至608亿元,同比减少88亿元至118亿元,下降12.6%至16.9%。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13亿元至643亿元,同比减少60亿元至90亿元,下降8.5%至12.8%。 事件点评归母符合预期,扣非略超预期。2023年三季度以来受安监、环保等影响煤炭供应增速明显放缓,叠加特别国债等稳经济政策陆续出台,国内煤电需求有所恢复,煤炭价格回升。全年来看,煤炭价格中枢有所回落,秦皇岛年度长协均价713.8元/吨,同比-1.1%,公司归母利润有所下滑符合预期,但下滑幅度预计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了公司全产业链运营的优势。此外,考虑2023年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等因素,扣非净利略超市场预期。 四季度煤炭产销同增,助力全年产销增长。根据公司《2023年12月份主要运营数据公告》,煤炭销售量为4.5亿吨,同比+7.7%。其中四季度商品煤产量为0.83亿吨,环比+1.5%,同比5.8%;煤炭销售量为1.18亿吨,环比+2.5%,同比8.2%。价格方面,根据wind数据,四季度秦皇岛长协价格均价710.67元/吨,环比+1.33%;广州港神混一号库提价均价1014元/吨,环比+5.34%。预计公司煤炭售价四季度也有所增长。 航运及电力业务增幅较大,产业链协同效应继续。公司2023全年实现发电量2122.6亿千瓦时,同比+11%;售电量1997.5亿千瓦时,同比+11.1%;航运货运量累计1.53亿吨,同比+12.2%;周转量1647亿吨海里,同比+23.3%;航运货运量及航运周转量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煤炭销量增加导致航运需求增加,以及长航线业务量增加;发电量、售电量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全社会用电需求增长,以及新投运机组带来电量增长。 央企市值管理预纳入考核,利率下行提升公司股息配置价值,公司投资价值有望继续提升。 央企市值管理预纳入考核,利率下行提升公司股息配置价值,公司投资价值有望继续提升。国务院国资委近期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并及时通过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 公司作为煤炭板块核心央企标的,市值管理考核预计将进一步推动公司采取加强投资效益管理、完善信息披露、注重股东回报等措施。以2022年分红数据测算,公司股息率6.87%;年度现金分红比例72.8%;按照公司不低于60%的分红比例承诺,假设2023年分红比例分别为70%、60%的情况下,以业绩预告测算现金股利分别为约2.04~2.14元和1.75~1.84元,股息率分别约为5.62%-5.90%和4.82%~5.07%(股息率采用2月1日收盘价36.3元测算),结合近期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股息率仍具备较强吸引力。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3.04\3.56\3.59元,对应公司2月1日收盘价36.30元,2023-2025年PE分别为12.2\10.4\10.3倍,考虑公司股息率具备较高吸引力并且未来或将市值管理纳入考核,具备估值提升预期,上调公司投资评级至“买入-A”。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风险;煤炭价格超预期下行风险;安生产生风险;电力需求不足、铁路、航运成本增加等。
凯盛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4-02-05 14.40 -- -- 16.93 17.57% -- 16.93 17.57% -- 详细
公司制定“一一链两翼”战略,以氯化亚砜为基础向新能源新材料拓展。2005年山东凯盛成立,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2021年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以氯化亚砜产品为基础,向下游拓展了芳纶聚合单体、LiFSI、PEKK等多种新材料产品,公司下游涉及消费、农化、锂电池、芳纶、高端工程塑料等多个行业。 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氯化亚砜生产基地,产能达15万吨/年,2022年销量达10.1万吨,成本全球最低。氯化亚砜行业供大于需,需求方面,下游为锂电电解质LiFSI、三氯蔗糖、医药农药中间体、染料四大应用领域,2022年下游需求为38.5万吨,预计2022-2025年需求复合增速19.6%;供给方面,2023年国内产能合计56.5万吨,受环保限制未来几乎没有新增产能。我们认为未来LiFSI和三氯蔗糖增速较快,将拉动氯化亚砜需求增长,目前产品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另外,公司布局年产1万吨的LiFSI,预计项目满负荷净利润达4.3亿元。 芳纶聚合单体为公司重要业绩支撑,公司一体化布局具备优势,下游芳纶需求高增。芳纶聚合单体业务为公司业绩支撑,公司已具备3.1万吨产能,未来将扩产至5.1万吨。该业务盈利能力强,2022年芳纶单体毛利率达44.3%,为公司重要业绩支撑。公司一体化布局,自产氯化亚砜制备芳纶聚合单体,具备成本优势;与海外头部客户美国杜邦、韩国可隆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芳纶单体下游为芳纶纤维,具备高耐冲撞、高耐磨、高耐化学腐蚀、高耐热降解,是防弹背心核心材料。在全球地缘冲突不断的背景下,预计未来芳纶需求增速较高,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预计2021-2026年芳纶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为9.7%。 PEKK需求有望受益于人形机器人的爆发,公司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体化模式成本优势显著。PEKK与PEEK材料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材料特性相似,均是具有耐高温、自润滑、易加工和高机械强度等优异性能的特种工程塑料。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工业制造等,未来有望受益于人形机器人需求的增长。凯盛具备1000吨/年的PEKK产能,PEKK有极高的进入壁垒,公司可连续化及规模化生产,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一体化产业模式,自产高纯度芳纶单体自供PEKK的生产,具备成本优势,随产品价格下降,公司PEKK产品有望开拓新的应用市场。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公司净利润1.7/2.6/4.4亿元,同比增长-26.0%/51.5%/68.5%,对应2024年1月31日PE为34.0/22.4/13.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风险提示:芳纶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
思泉新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05 45.00 -- -- 93.60 108.00% -- 93.60 108.00% -- 详细
公司简介:主营热管理材料生产,2022年及2023H1营收占比高达92.8%及95.8%,产品以石墨散热片/散热膜为主,其营收占比接近90%。此外还包括导热垫片和热管等产品,其体量虽小但增速较高。小米、vivo、三星及华为是主要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达60%以上。2022年公司通过北美大客户认证,2023年起逐步加大对其供货,有望成为未来业绩的重要增量。公司ROE、毛利率和净利率等关键财务指标优于可比公司,归因于公司优质的客户群体、良好的产品结构及优秀的费用管控能力。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3.23亿元、同比+11.0%,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13.3%。 行业分析:据ResearchandMarkets估计,2030年全球电子散热材料市场规模将达64亿美元、2022-2030年CAGR为6.4%。就电子终端轻量化、小型化趋势而言,我们认为石墨散热产品、均温板/热管和导热界面材料等易于集成于电子产品内部的散热材料具备较大发展潜力。 行业催化:AI终端逐步落地或进一步催化散热行业发展。AI终端需要个人大模型和终端相结合,这背后需要终端算力的提升,结合终端轻量化、小型化需要,终端内部电子元件集成密度更高,芯片等核心计算元件功率密度将更高,散热需求将因此增长。 投资建议:预计在行业扩容、进入北美大客户供应链和热管&导热垫片高增长共同作用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达12.1%、50.3%及29.1%,毛利率、净利率等关键指标稳步改善。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景气度下滑、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滑等。
聚灿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1-31 9.46 -- -- 9.99 5.60% -- 9.99 5.60%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1亿元,同比增长22.30%(调整后,下同),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291.4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166.31%;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2亿元,同比增长33.95%,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增长147.3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201.78%。 事件点评2023年受益于市场终端需求回暖,公司销售规模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24.81亿元,同比增长22.30%,Q4单季度实现营收6.52亿元,同比增长33.95%。主因系2023年市场终端需求回暖,公司产能释放叠加产品定位、市场需求精准把握,以背光、高光效、MiniLED、银镜倒装产品为代表的高端产品产销两旺,2023年公司LED芯片产能2208万片/年,同比增长8.1%,产能利用率98.45%、产销率100.96%,稳居行业高位。 公司盈利能力增强,全年净利润扭亏为盈。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291.41%,实现扭亏为盈。公司毛利率为10.44%,同比增长1.33pcts,其中LED芯片及外延片毛利率为18.21%,同比增长3.92pcts,虽然2023年行业竞争激烈,公司LED芯片单价同比下降2.8%至57.51元/片,但原材料降价以及公司规模效应凸显带来产品单位成本下降、毛利率上升。 2023年公司净利率为4.88%,同比增长8.01pcts,主因系公司坚持精细化管理,生产效率持续提升、支出管控得力,降本增效下公司2023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61%/1.94%/5.21%/-1.67%,同比分别下降0.17pct/0.39pct/1.36pcts/1.87pcts。 贯彻精益生产,高端产品持续放量,打开盈利新空间。终端需求恢复加快LED芯片的库存出清,叠加行业技术迭代、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LED芯片高端化趋势明显,下游消费需求从基础需要向品质升级。未来公司将进一步落实在MiniLED细分赛道上的布局,优化产品结构,拓宽高端市场,构筑完整产品体系,“高光效LED芯片扩产升级项目”和“年产720万片Mini/MicroLED芯片研发及制造扩建项目”确保MiniLED、车载照明、高品质照明、植物照明、手机背光、屏幕显示为代表的高端产品持续放量,为公司培育新利润增长点。同时公司也将贯彻精益生产,维持现有和新增产能持续满产满销,强调重点原辅材料的降本增效,进一步打开公司盈利空间。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公司净利润1.92/2.60/3.48亿元,同比增长58.9%/35.1%/33.7%,对应EPS为0.29/0.39/0.52元,PE为36.1/26.8/20.0倍,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产能扩张不及预期;行业技术更新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市场价格下降风险。
卫星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4-01-25 14.23 -- -- 17.12 20.31% -- 17.12 20.31%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6-52亿元,同比增长48%-67.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5.6-51.6亿元,同比增长47.71%-67.14%。 业绩略超预期。其中,23Q4归母净利润12.06-18.06亿元,环比-22%/+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03~18.03亿元,环比-14%/+28%。 事件点评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四季度环比走弱。据百川盈孚统计,23Q4聚丙烯、双氧水、丙烯酸、丙烯酸酯、颜料中间体、苯乙烯、聚醚大单体、乙醇胺、聚苯乙烯平均价格环比增长1.04%/-25.2%/-3.02%/-5.05%/-3.41%/-1.81%/-0.45%/14.03%/-4.72%,主要系23Q4原油下跌,布油环比-6.97%,石化产品价格普遍走弱。 公司凭借前期低价库存优势,确保盈利稳定。根据隆众资讯,23Q4进口乙烷价格为3738.39元/吨,环比-7.69%,丙烷价格为5501.27元/吨,环比+12.61%,公司23Q3毛利率为21.01%,环比+2.39个pct,红海地缘紧张局势预计将继续动荡不安,油价或将震荡运行,美国油气产量的持续增长,原料价格将逐渐平稳,确保盈利的稳定性。 收购嘉宏新材,丰富丙烷产业链。公司使用15.24亿自有资金收购嘉宏新材100%股权,标的公司现有3套45万吨/年HP装置、1套40万吨/年PO装置,后期将持续完善丙烷下游产业链高附加值产品的布局。 投资建议我们调整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分别为48.55/62.73/71.69亿元(此前44.95/62.73/71.69亿元),对应公司1月23日市值481亿元,2023-2025年PE分别为9.2\7.1\6.2倍,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由于公司的成本优势主要来自于美国地区价格低廉的乙烷,若因地缘冲突、极端气候等因素导致美国乙烷价格暴涨,会对公司成本造成一定压力。 需求下滑风险:由于公司产品下游需求涉及地产、纺服、消费等多个领域,与中国经济高度相关,若相关行业政策刺激不及预期,会面对一定的产品价格跌价风险。
川宁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1-22 8.79 -- -- 9.72 10.58%
9.72 10.58% -- 详细
事件描述2023年1月16日,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报。公司2023年预计归母净利润9.0亿元(+118.7%)~9.9亿元(+140.6%),23年Q1-Q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亿元/2.15亿元/2.49亿元,分别同比+74.4%/+57.8%/+160.2%。按照预报口径,则23年Q4归母净利润为2.60亿元(+229.1%)~3.50亿元(+343.0%)。 2024年1月12日,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构工场”)与川宁生物宣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加速生物制造产业化落地,重点推动PHA可降解材料的产业化,2024年将开启产能合作。 事件点评2023年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川宁生物是抗生素中间体较大规模、产品类型齐全的企业。2023年抗生素市场需求恢复,公司主要产品销量上涨,产品价格维持较高水平。23年Q1-Q3营收分别为12.70亿元/11.47亿元/11.64亿元,分别同比+27.4%/+16.3%/+21.8%。公司净利润也同比上升,23年Q1-Q3分别为1.75亿元/2.15亿元/2.49亿元,预计23年Q4归母净利润为2.60亿元(+229.1%)~3.50亿元(+343.0%)。 公司现金流情况良好,财务费用下降明显。公司前三季度货币资金11.0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11.03亿元,现金流情况良好。2023年利息支出减少及汇兑收益增加,导致财务费用相较去年同期下降,23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4414.97万元,同比-51.00%,预计2024年财务费用仍将保持在较低水平。 发酵技术、成本优势明显,产能充沛,销量增长明显。公司在新疆伊犁地域优势明显,原材料、能源、人工、地理方面成本较低,公司独创500m3发酵罐大幅提升单批产量和效率。根据招股书,公司主要抗生素中间体中,硫氰酸红霉素产能3,000余吨,市占率约44%,位居第二。头孢类中间体(7-ACA、D-7ACA和7-ADCA)产能共3000余吨,位居第一。青霉素类中间体产量约为6700吨/年,市占率18%,位居第二。从前三季度情况看,7-ADCA平均销售价格相较去年同期上涨2.33%,销量较去年同期增加368.04%。目前抗生素行业仍然保有每年4%的需求量增速,同时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态势促使当前公司硫氰酸红霉素产销两旺,为公司业绩的增长提供基础。 加码合成生物学,PHA提供成长弹性。公司建立上海研究院,已有十多个项目管线,项目逐步落地带来增量业绩。23年建设可年产红没药醇300吨、5-羟基色氨酸300吨、麦角硫因0.5吨、依克多因10吨、红景天苷5吨、诺卡酮10吨、褪黑素50吨、植物鞘氨醇500吨及其他原料的柔性生产基地。 此外,公司与微构工场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利用川宁生物现有产线进行PHA材料的生产,计划向全球客户提供不低于2000吨/年的PHA原料。公司研究院每年也将交付3个相关产品,PHA以及后续合成生物学产品将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新动力。 投资建议抗生素需求恢复景气提升,合成生物学项目落地增量可期。预计公司2023~2025年总营收分别为47.44亿元/55.44亿元/63.16亿元,同比增长24.2%/16.8%/13.9%,归母净利润9.38亿元/11.68亿元/14.08亿元,同比128.0%/24.5%/20.5%,对应PE分别为20.3/16.3/13.5。首次覆盖,给予“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农副产品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风险;合成生物学项目研发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环保风险;汇兑风险;国内外竞争对手降价带来的竞争格局恶化风险等。
永泰能源 综合类 2024-01-11 1.34 -- -- 1.40 4.48%
1.40 4.48% --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 2023年年度业绩预增及重点项目进展的公告: 公司预计 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23,000万元~233,000万元, 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 相比增长 16.80%~22.0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228,000万元~238,000万元, 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 相比增长 36.97%~42.97%。 事件点评 焦煤价涨动力煤稳定, 公司四季度业绩改善。 2023年炼焦煤价格先抑后扬, 四季度受安监限产、 稳经济预期改善及国际煤价高位等影响, 炼焦煤价格明显反弹。 Q4月灵石肥煤坑口均价 1230.5元/吨, 同比+0.02%, 环比 Q3上涨 22.58%; 银宇煤矿和福巨源煤矿合计 120万吨焦煤产能复产, 公司四季度煤炭产销量增长。 同时, 动力煤长协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 四季度均价710.7元/吨, 同比-2%; 全年均价 713.8%, 同比-1%; 公司电力板块因动力煤原料成本下降及电价上浮实现扭亏为盈。 海则滩项目及储能项目进展顺利, 成长与转型同步推进。 公司所属陕西亿华海则滩煤矿项目位于陕西省榆横矿区, 煤种主要为优质化工用煤及动力煤, 资源储量 11.45亿吨, 平均发热量 6,500大卡以上。 截止 2023年 12月31日, 海则滩煤矿 4条井筒累计掘砌成井 2168米, 整体工程进度比计划提前一个月。 公司预计 2026年三季度具备出煤条件, 2027年达产。 按 2023年市场平均煤价初步测算, 届时可实现年营业收入约 90亿元、 净利润约 44亿元。 同时, 按照转型发展规划, 公司储能项目有序推进。 上游钒矿选冶项目上, 公司所属敦煌市汇宏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6,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选冶生产线(一期 3,000吨/年) 已于 2023年 6月底如期开工建设, 一期项目预计 2024年下半年投产; 在下游钒电池生产项目上, 公司所属张家港德泰储能装备有限公司 1,000MW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制造基地(一期 300MW)已于 2023年 6月底如期开工建设, 一期项目预计 2024年下半年投产; 公司通过股权并购取得了龙岭钒矿采矿权, 截至目前, 公司拥有的优质五氧化二钒资源量达 158.89万吨(含可拓展资源量及评审资源量)。 公司所属德泰储能研究院已于 2023年 6月底正式揭牌运行, 通过取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科技初创公司 Vnergy70%股权。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0.10\0.11\0.13元, 对应公司 1月 8日收盘价 1.36元, 2023-2025年 PE 分别为 13.1\12.6\10.5倍, 继续给予“增持-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风险; 煤炭价格超预期下行风险; 安全生产风险; 电力价格风险;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导致的石化贸易风险等。
长光华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1-05 50.00 -- -- 51.20 2.40%
51.20 2.40% -- 详细
公司是国内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芯片龙头。 公司主营产品为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芯片, 下游应用于工业及科研等领域, 以此为核心纵向拓展器件、模块及直接半导体激光器等, 横向拓展至激光雷达及光通信领域, 是国内首家具备 VCSEL 芯片量产化制造能力的 IDM 公司。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主要作为光纤激光器泵浦源使用, 目前国产替代进程加快, 推动上游国产芯片需求。 根据测算, 乐观/中性/悲观情况下 2023年我 国 激 光 器 芯 片 市 场 规 模 分 别 8.12/7.85/7.57亿 元 , 2026年 分 别 可 达17.37/16.78/16.18亿元, 4年 CAGR 27.9%。 公司采用 IDM 模式, 突破外延生长等多环节, 产品与同业相比性能领先, 且 2020年在国内半导体激光芯片领域市占率约 13.41%, 仍有较大空间。 公司横向拓展激光雷达与光芯片领域, VCSEL 芯片未来有望提供明显边际增量。 VCSEL 相比传统边发射激光器功耗低且光束质量好, 多结VCSEL 技术可有效弥补发光密度较低的缺陷, 有望成为车用激光雷达的主流选择。 目前车用激光雷达处于行业成长期, 2022-2030CAGR 有望超过100%, 公司 VCSEL 芯片可做到 8结, 已与国内主流汽车激光雷达厂商达成合作, 有望打开长期新增长空间。 此外, 公司亦在光通信领域稳步迈进。 盈利预测、 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5年归母公司净利润0.37/1.43/2.41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69.1%/288.6%/67.8% , 对 应 EPS 为0.21/0.81/1.36元, PE 为 295.5/76.0/45.3倍,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 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升级迭代风险; 研发失败风险; 生产良率波动风险; 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宏观经济及行业波动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芯动联科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1-01 32.70 -- -- 34.77 6.33%
35.13 7.43% -- 详细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高性能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生产厂商。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研发的芯片设计公司,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已成为国内少数实现高性能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稳定量产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MEMS陀螺仪和MEMS加速度计,并提供MEMS惯性传感器相关的技术服务。从产品收入构成来看,MEMS陀螺仪始终是公司的第一大收入来源,收入占比基本维持80%左右;从产品应用情况来看,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高可靠领域,收入占比约70%。公司业绩增长稳健,2022年营收及净利润分别为2.27、1.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58%、41.16%;公司盈利能力优异,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维持在85%、50%左右。 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空间广阔,但高端产品仍被进口品牌垄断。①MEMS惯性传感器是MEMS行业中的主要产品类型,2021年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惯性传感组合四类产品合计占MEMS产品总市场规模的25.81%。②得益于低成本、小体积、易于批量化生产等优势,MEMS陀螺仪及加速计将逐步成为中长期主流产品,应用领域有望持续拓展。③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27年全球及中国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50亿美元、超过125亿元,伴随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新技术、新应用迅速发展,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还将持续增长。④全球及中国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集中度均较高,博世、TDK、意法半导体、ADI、Honeywell等国际巨头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中,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的全球核心供应商是Honeywell、ADI、NorthropGrumman/Litef,CR3在50%以上。 司公司MEMS惯性传感核心元件自主可控,产品性能已达行业先进。公司专注于硅基MEMS技术路线,是为数不多全面布局惯性传感核心元件产品的国产厂商。公司核心研发团队曾在头部公司任职,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实力,在行业通用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形成区别于可比公司的专有技术。MEMS陀螺仪方面,公司33系列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MEMS加速度计方面,公司35系列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深耕高可靠及高端工业市场,并快速拓展新兴应用领域。①高可靠领域是高性能惯性传感器的主要应用领域,主要用来替代激光、光纤产品,预计到2027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34亿美元。通过与行业资源较为丰富的经销商合作,公司已经将产品顺利导入部分大型央企集团及科研院所。②高端工业是高性能惯性传感器的另一重要应用领域,预计到2027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1亿美元。公司作为国内少数可以满足高端工业客户对于MEMS惯性传感器精度要求的厂商,已开发多个高端工业领域客户,并顺利拓展产品品类和应用范围。③无人系统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或将为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带来新的机遇:惯性测量单元(IMU)是汽车中市场需求仅次于激光雷达(Lidar)的重要传感器部件,预计2024年汽车领域IMU市场需求达到2.3亿美元;惯性测量单元(IMU)也是人形机器人姿态稳定和航位推算的关键部件,粗略测算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用IMU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4.34亿美元。目前公司在汽车自动驾驶领域拓展较快,人形机器人领域蓄势待发。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7、4.63、6.56亿元,增速分别为39.6%、46.2%、41.7%,净利润分别为1.64、2.32、3.22亿元,增速分别为40.4%、41.7%、38.8%,对应EPS分别为0.41、0.58、0.80元,以12月29日收盘价38.67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94.5X、66.7X、48.1X。公司是国内较为稀缺的MEMS惯性传感核心元件生产商,业绩增长较为稳健,并且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未来有望创造业绩增长新动能,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但考虑到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对价格更为敏感、验证周期长且仍处于持续探索成熟方案阶段,在需求起量和毛利率稳定等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对公司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失败以及技术升级迭代风险、新客户及新市场开拓风险、晶圆代工及封测厂商管控风险、市场占有率、经营规模等方面和行业龙头存在差距的风险。
瑞丰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3-12-26 40.29 -- -- 45.39 12.66%
45.39 12.66% -- 详细
事件描述 中国 11月润滑油添加剂出口环比小幅增加。 事件点评 11月中国润滑油添加剂出口环比增加, 符合市场预期。 根据海关数据,中国 2023年 11月润滑油添加剂出口 1.62万吨,环比+2.4%,出口均价为 21569元/吨, 环比-4.2%。 2023年 1-11月累计出口 19.39万吨, 同比+6.55%, 出口均价为 22870元/吨, 同比+3.72%。 11月润滑油添加剂进口 1.71万吨, 环比+19.32%, 进口均价为 29992元/吨, 环比-1.69%。 2023年 1-11月累计进口18.38万吨, 同比-23.28%, 进口均价为 30058元/吨, 同比+13.06%。 中国润滑油添加剂出口整体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 原油震荡成本压力仍存, 润滑油市场平稳运行。 根据 Wind, 23年 11月,Brent 期货结算均价为 81.9美金/桶, 环比-7.71%, 近期红海船只事件, 扰乱海上航线贸易,市场对红海危机的担忧支撑原油价格,20日 Brent 原油收 79.7美元/桶, 尽管油价震荡波动, 成本压力仍存, 润滑油市场平稳运行。 根据百川, 润滑油厂家多以销定产, 产销基本能达平衡, 预计 12月份润滑油价格持稳运行。 润滑油添加剂主要出口国家环比下降。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 11月我国润滑油添加剂出口前四大国家分别为新加坡、 俄罗斯、 阿联酋和韩国, 出口量分别为 3980.22、3114.22、3068. 13、1481.56吨,环比分别-4.35%、+20.27%、-18.25%、 -25.13%。 投资建议 由于公司是国内润滑油添加剂的头部企业, 具备 API 认证、 规模化、 成本领先等多项突出能力,且全球市场需求约 420万吨,公司渗透率仍低于 5%,相比于海外四大仍具有极强的性价比优势。 预计公司 23-25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6.28/7.61/8.77亿元, 对应公司 12月 21日市值 148亿元, 2023-2025年 PE分别为 23.6\19.4\16.9倍, 维持“买入-B” 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涨价风险: 由于润滑油添加剂的主要原料构成为基础油、 异辛醇、五硫化二磷、 硫化异丁烯、 α-烯烃等, 这些材料主要为石化下游产品, 与原油价格由较高的正相关性, 若出现短期内原油快速的上涨, 则容易造成相关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增长, 对产品盈利造成冲击。 海外市场政策风险: 由于不同地区对于润滑油添加剂的进出口关税有一定差异, 若海外对中国出口润滑油添加剂产品关税上调, 则会造成该行业 的外部需求的一定下滑。 竞争加剧风险: 目前海外 AddiTech 公司于 2022年底将其润滑油添加剂产能由 2万吨提升至 4万吨,将会对该区域的相关进口需求带来一定的影响。
麦加芯彩 基础化工业 2023-12-21 51.77 -- -- 52.20 0.83%
52.20 0.83% -- 详细
工业涂料专精特新小巨人, 风电叶片涂料单项冠军。 公司致力于工业涂料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成为国内风电叶片、 集装箱领域领先的涂料供应商,2022年荣获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是国内风电叶片涂料冠军。 公司将贯彻“1+3+N” 战略, 专注于高性能功能涂料, 构建三大业务板块, 不断扩充新的应用领域, 引领工业涂料行业进口替代, 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业涂料认证门槛高, 国产化替代趋势明显。 工业涂料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行业, 尤其是应用于航空、 船舶、 汽车、 风电等领域的高性能涂料代表了业内最高技术水平。 在风电叶片、 集装箱、 船舶等制造行业, 需获取下游直接客户和终端客户的认证才能供应, 认证严格且周期长, 技术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 行业集中度高。 在工业涂料中, 重防腐市场规模超千亿,主要被外资企业占据, 包括 PPG、 佐敦、 阿克苏诺贝尔等老牌企业。 随着国内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涂料市场国产化替代趋势愈发明显。 风电叶片涂料领军企业, 积极开拓风电塔筒市场。 2020-2021年, 公司在风电叶片涂料领域销量分别为 0.92/0.69万吨, 根据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问询函统计, 公司在该领域市占率约 30%左右, 已发展成为该细分领域单项冠军企业。 风电领域技术难度和客户认证门槛高, 公司盈利能力强, 风电叶片涂料毛利率维持在 45%左右。 与此同时, 公司向风电塔筒方向扩展, 目前已进入泰胜风能的供应商名录并取得订单。 根据全球风能协会预测数据测算,预计 2025年全球风电叶片/塔筒市场规模约 34/41亿元, 借助技术优势和客户优势, 公司在风电领域的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头部集装箱涂料供应商, 进军重防腐船舶涂料。 公司是国内集装箱涂料四大供应商之一, 行业格局稳定且集中度高(CR4>90%), 2022年该细分行业市场规模约 50亿, 公司市场份额约 20%。 自 2022年第四季度起, 全球集装箱需求陷入低谷, 受益于全球海运需求增长及集装箱替换需求, 集装箱涂料业务有望回暖。 基于集装箱船领域积累的客户优势及长期的技术积淀, 公司向市场空间更大(约 300亿)、 进口依赖度高的船舶涂料市场拓展, 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盈利预测、 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 预测 2023年至 2025年, 公司分别实现营收 10.89/14.44/17.8亿元, 同比增长-21.5%/32.6%/23.3%; 实现归母净利润2.02/2.92/3.5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22.3%/44.5%/19.8% , 对 应 EPS 分 别 为1.87/2.7/3.24元, PE 为 33.1/22.9/19.1倍,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 评级 。
颀中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2-19 12.07 -- -- 12.57 4.14%
12.57 4.14% -- 详细
全球知名的 IC 高端先进封测服务商, DDIC 和非显示类芯片封测业务齐头并进。 颀中科技 2004年 6月成立, 开始主要从事显示驱动芯片封测,2015年公司将业务拓展至非显示类芯片(电源管理芯片、 射频前端芯片等)封测领域。 2019年以来, 公司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 非显示类芯片封测业务收入取得较快增长。 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以显示驱动芯片封测业务为主, 非显示类芯片封测业务齐头并进的业务格局。 显示驱动芯片业务受益下游需求复苏。 Omdia 预计, 由于新的替换周期到来, 包括手机、 移动 PC、 TV 等主要应用的面板出货量预计将恢复增长,预计 2024年 DDIC 需求将同比增长 6%, 达到 84.8亿颗。 显示驱动芯片封测业务是公司设立以来发展的重点领域。 公司所封装测试的显示驱动芯片包括DDI 以及 TDDI, 可用于 LCD 和 AMOLED 等主流显示面板。 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 2019-2022年, 公司显示驱动芯片封测收入及出货量均位列境内第 一、 全球第三。 行业复苏有望推动公司显示驱动芯片封测业务持续向上。 非显示芯片业务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公司于 2015年将业务拓展至非显示类芯片封测领域, 目前该领域已成为公司业务的重点组成部分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板块。 公司封装的产品以电源管理芯片、 射频前端芯片为主, 少部分为 MCU、 MEMS(微机电系统) 等其他类型芯片, 可广泛用于消费类电子、 通讯、 家电、 工业控制等下游应用领域。 2019年以来, 公司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 非显示类芯片封测业务收入取得较快增长, 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 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公司净利润 3.50/4.71/7.51亿元, 同比增长 15.4%/34.5%/59.5%, 当前股价(2023/12/14)对应 PE 为 47.4/35.3/22.1倍,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 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 宏观经济波动、 非显市场拓展风险。
莱特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2-14 18.05 -- -- 20.33 12.63%
20.33 12.63% -- 详细
OLED 渗透率提升叠加国内 OLED 面板产能扩张, 驱动国产 OLED 有机材料需求增长。 随着 OLED 向全系列手机渗透, 2026年 OLED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渗透率有望超 60%, 同时 OLED 向 IT/智能穿戴/车载/TV 等中大尺寸加速渗透。日前京东方投资 630亿元建设国内首条 8.6代 AMOLED 生产线,国内 OLED 面板产能加速扩张, 为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 降低生产成本, 国产 OLED 有机材料需求快速增长。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 我国 OLED 有机材料2025年规模预计将达到 109亿元, 2021-2025年 CAGR 达 34.2%。 OLED 终端材料国产诉求增强,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OLED 有机材料在手机 OLED 面板成本中占约 23%, 是 OLED 面板的核心组成部分, 但我国企业生产集中在 OLED 中间体和升华前材料,在利润较高的终端材料占比较低。 据立鼎产业研究院, 2021年 OLED 终端材料中的通用层材料国产化率 12%,发光层材料国产化率不足 5%, OLED 终端材料国产化诉求高。 受益于国产OLED 有机材料需求增长, 未来 OLED 终端材料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研发实力筑就公司护城河, OLED 终端材料高盈利+产能释放支撑公司业绩增长。 (1) 公司初步建成 OLED 终端材料产品体系并实现规模化量产,未来将持续产品开发和迭代升级。 (2) 公司产品性能出众, 获客户广泛认可。 优质客户粘性强, 推进客户全覆盖。 (3) 公司形成“OLED 中间体-OLED 升华前材料-OLED 终端材料” 的一体化生产能力, 并在生产各阶段实现降本工艺突破, 进一步打开盈利空间。 (4) 随着 2023年“长安二期” 项目完成,OLED 终端材料产能逐步释放, 将继续巩固和扩大公司的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 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 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90/1.93/2.88亿元, EPS 为 0.22/0.48/0.72元, 对应 PE 为 99.8/46.7/31.4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A” 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下降风险; 技术升级迭代风险; 单一客户依赖度高风险; 募投项目产能无法及时消化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0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