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9/59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继峰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4-18 7.23 -- -- 8.84 22.27%
13.46 86.17%
详细
事件格拉默发布22Q1业绩预告,22Q1收入略微高于去年同期,EBIT 亏损100万欧左右,经营性EBIT 亏损约250万欧元。格拉默收入占上市公司营收的80%以上,公司22Q1将受格拉默业绩下降的影响,预计同比下降。 投资要点多重压制下22Q1格拉默盈利同比由盈转亏,但环比21Q4改善明显根据格拉默一季度预告,22Q1收入略微高于去年同期,即一季度收入预计约5亿欧左右,EBIT 亏损100万欧左右,EBIT margin 约-0.2%,21Q1为4.5%,同比由盈转亏,主要原因是原材料、运费、能源价格上涨,国内疫情导致格拉默中国区停工停产,俄乌冲突对欧洲市场预计也有一定影响。同时22Q1美洲区有约400万欧元的一次性特殊运费,如果加回,一季度EBIT 盈利300万欧元左右,环比21Q4明显改善,21Q4EBIT 亏损750万欧元,虽然今年一季度新增俄乌冲突以及国内疫情的负面冲击,但环比21Q4改善明显,彰显整合成效。 格拉默国产化稳步推进,整合成效即将释放我们对格拉默的整合仍有信心,本次海外并购是基于同产业链上的理解和沉淀,在管理、制造经验上具有可复制性,从而带来整合的确定性,2019年格拉默并表以来遇到疫情、缺芯、全球通胀、俄乌战争等外部冲击整合效应尚未显现,待外部冲击一一出清后预计格拉默盈利能力将得以修复,同时格拉默商用车座椅业务在加速国产化。 座椅新势力,后劲可期重视乘用车座椅行业格局重塑的历史性机遇,公司从头枕领域龙头到强势进军乘用车座椅总成,座椅市场为千亿赛道,进口替代空间较大,公司有望凭借技术、响应速度、全球化能力、成本优势持续突破大客户,预计22年公司在乘用车座椅总成领域将持续取得新进展。 盈利预测及估值格拉默整合进入尾声,将释放较大业绩弹性。中长期维度,看好公司在新赛道乘用车座椅上的开拓,有望成为国产乘用车座椅总成头部企业,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为3.14/7.03/10.37亿元,YOY 为 148.83% /123.64%/ 47.41%,对应PE 27.12/12.12/8.22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俄乌冲突、芯片供应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
中际联合 机械行业 2022-04-18 38.52 -- -- 39.71 3.09%
58.49 51.84%
详细
2021年度营收同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符合预期。 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8.8亿元,同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25%。Q4单季度实现营收2.6亿元,同比增长31%,环比三季度增长9%,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增长25%,环比下滑10%。2021年营收、归母净利润符合预期。 2021年销售毛利率下滑10.7pct,主要受会计准则变更及原材料涨价影响公司2021年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为48%/26%,同比分别下滑10.7/0.9pct。Q4单季度实现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7%/20%,同比分别下滑31.7/0.8pct,环比分别下滑26/4.2pct。2021年毛利率降幅大主要系会计准则变更,相关运输成本作为合同履约成本计入营业成本所致。此外公司原材料中铝材占比约25%,根据长江有色价格,2021年铝均价同比2020年增长超30%,对公司直接成本影响较大。 海外市场、风电外领域同比增速亮眼,有望为公司打开新盈利增长点分行业看,2021年公司风电行业营收约8.7亿元,同比增长约29%,占比总收入的99%,仍为公司产品主要下游领域。公司正积极开拓风电外市场,2021年产品实现火电、电网、畜牧和建筑等其他行业营收约169万元,同比增长354%。分地区看,公司2021年外销营收约1.5亿元,同比增长约90%,占比总营收约17%,外销占比相较2019/2020年分别提升约7.3/5.4pct。截止2021年底,公司主要产品均获得出口市场所需的认证与检测,为进一步海外拓展打下基础,公司海外营收有望维持较快增速。 针对大功率机组及海上风电需求开发新品,有望持续受益于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根据彭博新能源数据,2021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13.4GW,其中中国装机容量约10.8GW。受2021年国内海风抢装影响,以2022年为基数,预计2022-2025年国内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将从7GW 提升至15GW,2022-2025年CAGR 近30%。公司针对大功率机组及海上风电等需求,积极开发如漂浮式风机塔筒内升降设备、大载荷升降设备等新产品,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风机大型化趋势及海上风电市场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3.8/4.7亿元,同比增长30%/27%/24%,对应P/E 19/15/12X。公司作为国内风电高空安全作业龙头,积极开拓海外、风电外领域及海上风电市场,有望为公司打开新增长极,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风电行业发展不及预期;2)海外开拓不及预期;3)疫情反复影响开工。
高伟达 计算机行业 2022-04-15 11.00 16.12 127.36% 10.51 -4.45%
10.51 -4.45%
详细
2021年营收快速增长, 软件业务高速增长 50%创历史新高。 金融科技投入新周期叠加信创政策利好, 未来三年软件开发 CAGR 有望超 25%。 投资要点 受益于银行 IT 新投入周期、金融信创,营收快速增长业绩扭亏为盈。 2021年受益于新一轮金融科技投入周期、 金融信创加速,公司实现营收 22.79亿元, 同比增长 20%。 收入增长同时控费得力, 2021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下降 0.72pct、 0.38pct, 实现归母净利润 1.24亿元,经历 2020年一次性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7.78亿元大幅亏损后业绩表现重回正轨。 软件开发高速增长 50%创历史新高,集成迅猛发展现金流呈短期波动。 2021年收入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金融科技业务实现收入21.22亿元, 同比增长35%, 收入占比达到93%。其中软件开发业务9.23亿元,同比高增50%, 创历年新高, 系统集成业务实现收入11.99亿元,同比增长25%。 由于支付大量集成采购款, 2021年经营性现金流为-8,487万元,同比下降137%。 产业周期、国产化、系统需求变化叠加,未来软件业务 CAGR 有望超 25%。 受益于银行系统更新换代周期,业务移动化、互联网化带来的系统性能新需求,叠加国际形势影响下的信创政策, 银行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并逐步向分布式系统架构迁移,大行成熟系统有望向中小行推广。 公司凭借丰富的产品经验及建信金科深厚合作关系,未来三年软件开发及服务业务复合增速有望超过 25%。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06、 2.50、 2.99亿元,同比增速66%、 21%、 20%, EPS为0.46、 0.56、 0.67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4、20、 16倍。 给予公司2022年目标PE35倍, 对应总市值72亿、目标价16.12元,上涨空间47.72%,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银行 IT 投入不及预期风险; 2、 业务和人才竞争风险。
天顺风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4-15 11.86 -- -- 11.66 -2.18%
18.95 59.78%
详细
投资要点 2021实现归母净利润 13.10亿元,同比增长 24.76%。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1.66亿元,同比增长 1.42%;归母净利润 13.10亿元,同比增长 24.76%; 综合毛利率为 21.57%,同比下降 1.92pct。 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主要系公司投资收益增厚利润所致;毛利率有所下滑主要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塔筒: 塔筒及海工产能快速扩张, 打造全球塔筒龙头。 2021年, 公司风塔及相关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51.77亿元,同比增长 2.47%;对应销售量 62.64万吨,同比增长 6.13%;毛利率为 12.07%。 塔筒产能持续扩张: 截至目前,公司塔筒产能约 90万吨/年; 塔筒基地初步完成全国范围产能布局,商都 12万吨/年、 濮阳 8万吨/年、通辽 12万吨/年已完成建设投产, 2022年预计继续新增乾安、沙洋、合浦共计约 30万吨/年产能, 2022年底塔筒产能达 120万吨/年。 2022年底公司德国海工、射阳海工项目合计 60万吨/年项目有望投产,海上风电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叶片: 依托塔筒辐射效应, 加速推进产能建设。 2021年公司叶片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17.81亿元,同比增长-17.58%,毛利率为16.98%,对应销售量 2675片,同比增长-16.43%,毛利率为 16.98%。 截至 2021年 9月,公司叶片产能约 3600片/年, 2022年将新增商都、乾安、沙洋三个生产基地共计约 3300片/年产能。 风力发电: 装机量稳健增长,风场资源优质。 2021年风力发电实现营业收入 10.51亿元,同比增长 47.94%; 对应销售量 20.91亿 kWh,同比增长 47.29%; 毛利率为 70.00%, 同比上升 3.47pct,风力发电业务占比达 12.86%, 首次超过 10%。 2021年底风电累计装机并网容量 0.88GW,同比增长 2.86%, 乌兰察布市 500MW 项目预计于 2022年底并网。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塔筒叶片及海工制造产能快速扩张,风电场资源优质;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21亿元、 17.39亿元、 22.40亿元, 对应 EPS分别为 0.79、 0.96、 1.24元/股,对应估值分别为 15倍、 12倍、 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塔筒叶片招标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三七互娱 计算机行业 2022-04-15 21.32 -- -- 24.15 11.29%
23.72 11.26%
详细
事件 4月11日,版署发布新一批游戏版号。自去年7月发放上一批版号后,版号已经停滞近9个月。公司的《梦想大航海》获批版号。 投资要点 版号重启后销售费用率或将下降,时长或达18个月 根据上一轮版号重启的经验来看,此轮版号重启后,月平均版号数量将保持低位,销售费用率将进入约18个月左右的下行周期,广告投放ROI将上升。 我们认为,此轮重启后,月的平均版号发放数量将持续保持低位。主要原因包括:1、从历史数据看,上一轮版号停发之前的17年,月均版号发放数量在700款左右,上一轮版号重启到此轮版号停发的约两年时间里,月均版号发放数量仅在100款左右,数量大幅下降。2、近几年又出台了多项新的限制性规定,监管层对游戏内容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审核标准:例如,19年8月中宣部出版局表明对赌博类和官斗类的题材进行严控;21年9月,监管层对末世废土、反人类人社会、耽美等不合规内容进行了批判。3、从已下发的这批版号来看,数量已经显著减少。此轮发放版号数量为45款,大幅低于第一次版号停发前和第一次版号重启后的平均水平。因此可以预见未来版号发放数量或将长期处于低位。 由于新发版号数量持续保持低位,一旦有公司获得版号,将在买量、营销上获得较高的ROI,带动公司营销费用率下行,红利期约18个月。但随着版号的逐渐外发,新游戏变多,赛道逐渐变得拥挤,这一红利将逐渐消失。我们结合过往经验判断,这一周期约为18个月。我们复盘19年1月重开版号后公司的销售费用率情况,可以印证我们的结论。公司销售费用率在18Q4达到高峰,在随后的7个季度内均处于震荡下行阶段,直到21Q1才再创新高。 综上我们认为,版号重启后公司销售费用率将进入约18个月左右的下行周期。根据我们的预测,公司22-23年营销费用率将分别较21年下降0.5/0.4pct。 版号重启后研发费用率或进入下行周期,时长或长达三年 我们认为,公司研发费用率未来将处于下行阶段,且这一下行阶段或达三年。 公司研发费用率未来将处于下行阶段,这是由于强监管下行业收缩带来的人才供给侧出清导致的。21年7月版号停发以来,随着监管对游戏行业的进一步收紧,叠加互联网监管下平台型公司的基本面下行,大量平台型公司对游戏业务进行了裁撤,加之行业没有新的进入者,这就导致了行业供给侧的大幅出清。例如,百度在21年底宣布关停游戏业务,B站游戏部门裁员20%,爱奇艺游戏中心大部分员工被裁,快手游戏事业部裁员,字节轻度游戏团队裁员等。我们判断,游戏行业人才供给侧目前已经出清。 同时我们认为,从业者薪酬的下行周期会非常漫长。一方面,从供给侧看,龙头企业之间维持现有人才的“囚徒困境”会导致下行速度非常慢,具体而言,腾讯、网易等大厂都不会在短期大幅降薪,以免人才流向其它公司。但长期的供大于求,还是会造成用人成本的下降,例如,其实腾讯今年在全公司层面,也已经提出了“降本增效”的口号。另一方面,从需求侧看,需求反转的拐点难以看到,VR/AR、元宇宙等行业的兴起或带来人才需求的反转,但都需要非常 长的时间。 综合上述两点考虑,我们认为22-23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将持续下降。根据我们的预测,公司22-23年研发费用率将分别较21年下降0.4/0.8pct。 公司海外发行业务已树立较高壁垒,且被市场低估,海外业务将保持高增 我们认为,具备全球发行能力的发行公司,其壁垒被市场严重低估。市场对壁垒低估的原因来自于国内发行行业的相对低壁垒。市场已经见证了大量以发行见长的公司,被快速成功模仿,如中手游。也见证了大量的研发公司自建发行业务,取得了成功,如莉莉丝。 但实际上,全球发行的壁垒远高于国内发行。第一,大多数公司无法建立完整的海外发行团队,尤其对于小语种市场,ROI过低。譬如泰国手游市场,一年仅5亿美元规模,如果自建发行团队覆盖泰国市场,往往不能回本。只有手握大量游戏的发行商,才能取得正收益。而公司目前海外发行业务已覆盖超过200个国家,已建立的较为完整的海外发行团队。第二,具备全球发行能力的公司,在上游项目竞争上,将远强于只具备特定区域发行能力的公司。在本轮版号监管之前,游戏公司立项之时,主要还是针对国内市场,海外市场的收益只是锦上添花。但在监管之后,游戏公司立项之初,就瞄准全球市场,这时候,拥有全球发行能力的公司,在项目竞争上将远强于只具备特定区域发行能力的公司,因为游戏研发商也希望一站式解决全球发行问题。公司已具备高壁垒的全球发行能力,例如,公司海外大作《Puzzles & Survival》已经进入北美、欧洲、澳洲、中东、日本等多个市场的iOS畅销榜前100。综上所述,全球发行能力推动公司形成了“强发行-好项目-更强发行”的正循环,《Puzzles & Survival》的成功有望延续。 我们认为公司海外发行业务具有较强壁垒,且被市场低估,未来海外业务增速将保持高增速。根据我们的预测,公司22-23年海外业务营收增速将达52.7%、33.1%。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1-23年实现营收176/202/239亿元,同比增长22.1%/15.0%/18.0%;实现归母净利润28.3/33.5/41.1亿元,同比增长2.33%/18.5%/22.8%,当前股价对应P/E为16.4/13.8/11.3倍。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两年的出海业务,22-23年或在收入端放量增长。出海业务前景广阔,壁垒坚实,更长期来看,或可再造一个三七。考虑到版号重启对业绩的带动,市场对海外业务壁垒的低估,我们给予公司22年25倍估值,对应市值837亿,对应股价37.7元,对比现价有72.2%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版号政策低于预期的风险,如每年版号授予数量低于预期、版号品类限制低于预期;地缘政治带来出海业务风险,如游戏被整体下架;潜在爆款产品失败的风险等。
晶盛机电 机械行业 2022-04-14 51.73 -- -- 56.00 7.69%
72.22 39.61%
详细
2022年Q1业绩:同比增长42-71%;预计2022年业绩有望逐季加速 1)据公司公告。预计2021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4.8亿元,同比增长42%~71%,环比下降21%~34%。扣非后净利润为3.9-4.7亿元,同比增长61%~94%,环比下滑20%~34%。 2)公司2022年Q1业绩环比有所下滑。我们预计主要因春节假期(工作时间减少)+疫情原因(物流变慢、订单确认周期变长)影响所致。 3)在手订单:截至2021年Q3达178亿。叠加Q4高景、双良订单,在手订单达208.59亿。2021年公司在手订单创历史新高,预计2022年业绩有望继续高增长。回顾公司历史业绩周期性,一季度业绩大多为全年业绩较低季节。预计随着时间推移,未来季度公司业绩确认速度有望回升。不必过分担心公司短期的季度间业绩波动。 市场担心今年公司光伏设备订单增速可能下滑,目前公司在半导体大硅片(8-12寸)设备领域客户验证良好、产品已覆盖各环节主流设备。预计2022年公司半导体设备有望逐步放量,为公司打开订单增速新的成长点。中长期,公司SIC衬底材料将成为公司成长第三极。 碳化硅:获23万片衬底意向合同、预计金额15亿元;全球百亿市场、成长第二极打开 公司与客户A形成采购意向,2022年-2025年将优先向其提供碳化硅衬底合计不低于23万片。按照当前价格:对应23万片采购金额预计达15.2亿元(含税)。公司计划在宁夏银川建设年产40万片6英寸以上导电+绝缘型碳化硅衬底产能,计划于2022年试生产。目前公司已组建原料合成+长晶+切磨抛的中试产线,并完成6-8英寸长晶热场和设备开发。 半导体设备:抛光、减薄设备获客户2.2亿订单认可;预计2022年业务有望提速 1)在手订单:公司抛光机、减薄机等设备在客户验证较好,已合计形成采购合同2.21亿元,包括客户B(8-12寸减薄抛光设备)1.41亿元、中晶科技(8寸抛光线)8,000万元。 2)产能:计划在浙江绍兴建年产35台半导体材料减薄设备(用于硅片制造端与封装端)、年产45台套半导体材料抛光设备(用于8-12寸单晶硅片、碳化硅和蓝宝石晶片制造)产能。 投资建议:看好公司在光伏、半导体、蓝宝石、碳化硅领域未来5年业绩接力放量 预计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24.7/34亿元,同比增长44%/38%,对应PE为29/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设备研发进展低于预期;光伏下游扩产不及预期。
江苏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2-04-14 6.95 8.09 -- 7.12 2.45%
7.34 5.61%
详细
利润持续高增,零售战略推进,不良连续双降。 投资要点业绩概览江苏银行2021年报:归母净利润同比+30.7%,增速环比+0.2pc;营收同比+22.6%,增速环比-2.1pc;ROE12.6%,同比+0.7pc;ROA0.82%,同比+11bp;不良额环比-1.5%,不良率1.08%,环比-4bp,拨备覆盖率308%,环比+12pc。 利润持续高增江苏银行2021A利润增速在前三季度高增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0.2pc至30.7%,利润增速为已披露业绩上市行中最高的;营收增速环比-2.1pc至22.6%,归因利息收入增速放缓。零售战略推进和较好的资产质量将继续支撑盈利增长。 利润驱动因素:①拨备拖累消退,单季资产减值损失增速从21Q3同比增长9%转为21Q4同比减少17%;②非息增速提升,21A江苏银行非息同比+21.6%,增速环比+5.2pc,主要得益于中收增速提升。 利润拖累因素:21Q4净息差环比收窄,21Q4净息差(期初期末)环比-4bp至1.76%,归因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资产端来看,21Q4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11bp至4.07%,归因低收益的票据资产占比增加,21Q4票据环比+44%,增速较贷款总额快43pc。负债端来看,21Q4付息负债成本率环比-6bp至2.57%,推测主要得益于公司压降结构性存款占比,以及把握市场波段降低同业负债成本率。 零售战略推进江苏银行持续推进零售战略转型,具体来看:①零售贷款占比提升,21Q4江苏银行零售贷款环比+3.2%,增速较贷款总额快1.5pc。②消费金融版图扩大,2021年11月,江苏银行控股的苏银凯基消金公司注册资本由6亿元增至26亿元,资本金扩充将有力支撑消费贷款投放。同时江苏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同比+24%,保持较高增速。③财富管理快速发展,21A江苏银行中收同比+40%,增速环比+18.9%。同时根据财报披露,江苏银行零售AUM同比增18%,其中公司私行财富客户资产规模与客户数增速超26%。 不良连续双降①不良方面,江苏银行21Q4不良额环比下降1.5%,不良率环比-4bp至1.08%,不良连续4个季度实现双降。前瞻指标方面,21Q4江苏银行关注率环比+7bp至1.34%,逾期率持平于1.17%。关注率环比上升,背后原因推测是经济承压下,零售贷款不良生成压力抬升,以及风险审慎考虑加强房地产不良认定。②拨备方面,江苏银行拨备覆盖率环比+12pc至308%,拨备大幅增厚,达到上市以来最优水平。展望未来,江苏银行不良率有望稳中向好。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2022-2024年江苏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4%/16.4%/16.6%,对应BPS11.44/12.78/14.35元。维持目标价9.20元,对应2022年0.81倍PB。现价对应2022年PB0.64倍,现价空间26%,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失速,不良大幅爆发。
致远互联 2022-04-14 49.93 -- -- 54.62 8.09%
53.97 8.09%
详细
主要事件 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实现营收10.31 亿元,同比增长35.10%;归母净利润1.29 亿元,同比增长19.6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0 亿元,同比增长35.92%。 投资要点 2021 年业绩符合预期,营收和现金流实现同步增长 2021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 亿元,同比增长20%,主要由于2021 年部分理财产品转化为银行定期存款导致理财收益大幅下降所致,若不考虑上述影响,公司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0 亿元,同比增长36%,业绩增速符合预期。现金流方面,公司实现经营性现金回款10.22 亿元,同比增长30.24%,营收和现金流实现同步增长。 政务与信创领域业绩再创新高,云转型战略逐步驱动 2021 年,公司抓住政企客户数字化转型和信创的市场需求机会。 (1)信创业务:实现收入1.20 亿元,同比增长149.49%。报告期,直销新签合同中,信创合同金额2.29 亿元,同比增长103.37%,其中,政务信创合同金额1.37 亿元,同比增长37.23%;行业信创合同金额9,172.99 万元,同比增长631.41%,公司持续完善信创产业生态,与蓝信移动、奇安信、麒麟软件达成战略合作。 (2)云业务:实现收入1.05 亿元,同比增长123.16%。公司积极打造“协同+”生态体系,加力拓展HR 云服务,全面提升数智人力资源云服务能力,客户规模增长超过125%,月活用户规模增长715%;生态建设进一步发力,集成包括法大大、魔学院、衡石报表在内的HR 产品,全面集成飞书、钉钉、企业微信等移动平台,进一步完善“协同+HR”生态体系。 新一代V8 平台开启验证,V8 将助力开拓大客户市场 2021 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1.81 亿元,同比增长51.3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7.56%,同比增长1.89 个百分点,高研发投入驱动公司新一代协同技术平台V8 加速落地。目前,V8 已完成整体基础架构和平台能力建设,并已有多家大型组织参与原型验证,在多种实际应用场景中,验证需求分析、业务设计、产品设计和交互体验等,实现平台及产品的快速迭代改进。2021 年,公司合同额百万以上项目收入2.17 亿元,同比增长74.51%,V8 的推出将助力公司进一步开拓大客户市场。 盈利预测及估值 2021 年,营收和现金流同步高增,信创和云业务加速推进,新一代V8 平台完成开启客户验证,未来增长可期。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2.76、3.78 亿元;对应EPS 为2.60、3.58、4.90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影响下游开支,行业竞争加剧,新兴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
山西汾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4-13 229.31 -- -- 273.90 19.45%
327.57 42.8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主要财务数据及2022年一季度主要经营情况,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99.71亿元,同增42.8%,归母净利润53.13亿元,同增72.6%。测算21Q4的收入27.1亿元,同降24.9%,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降29.6%。 2022Q1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05亿元,同增约43%,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增约70%。 投资要点q12021年圆满收官,结构升级叠加省外加速发展为主线近期公司发布公告,显示2021年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达42.8%、72.6%,圆满收官,其中21Q4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4.9%/29.6%,环比回落显著,主因此前公司已较好完成全年任务,21Q4公司在重结构下主动控货。21Q4叠加22Q1公司总收入及净利润在渠道保持健康状态下,仍延续高增态势,显示公司经营质量正稳步提升。另外,2021年汾酒亿元市场增加至22家,竹叶青酒南方核心市场销售同比增长超120%;省外经销商数量同比增长30.5%,可控终端数量提升至105万家,省外的快速发展为后续经营奠定基础。 q2212Q1收入端表现符合预期,利润端超预期此前我们预计22Q1山西汾酒收入为104亿,收入端符合预期;利润端略超预期,主因在21年青花系列增速超50%、老白汾省内表现优异基础上,受益于主销市场受疫情影响小叠加中高价位酒均表现优异:1)春节期间青花系列动销旺盛,预计Q1青花汾增速60%+,其中青花30复兴版增速领跑全系产品,春节放量背景下青花系列价盘坚挺、库存良性;2)老白汾依托产品升级+环山西市场扩张+受益于春节期间中高价位带表现优异,3月延续高速发展态势贡献业绩;3)玻汾全年采取合同制,当前处于控量稳价过程,目前市场对玻汾换代提价预期较强;4)费用投放效率提升。综上,在汾酒春节打款时点略靠后且对速度加以控制下,22年3月增速环比如期实现提升。近期山西汾酒渠道反馈回款、动销、库存均积极健康,4月打款已启动,受疫情影响小,强经营实力尽显。 q发展方向:品牌力提升为首,锚定“三分天下有其一”目标首要目标:品牌提升;营销总体方案:133238。公司将通过四个“专注”++四个“坚持”来实现品牌提升这一首要目标:1)专注于市场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品质优化、管理提升;增强战略定力、深化国企改革、坚持强化风险。下一步,汾酒营销工作将围绕“133238”汾酒营销总体改革方略展开,即:锚定一个目标(“三分天下有其一”)、打好三场战役(营销体系化建设攻坚战;产品结构性调整攻坚战;品牌价值提升攻坚战)、构建三大市场(聚焦大基地市场、华东市场、华南市场)、推进两大工程(“1s+3m+6p”国际营销体系、杏花村品牌/个性化品牌战略打造工程)、紧扣三个指标(青花汾酒的销量指标、青花20的终端指标、青花汾酒意见领袖群体指标)、做到八个坚持(包括坚持党建引领营销、培养执行作战团队、信息化建设、经销商结构优化等),携手谱写厂商合作、企业发展、品牌崛起新篇章。超预期逻辑:复兴版引领高端化,全国化进程加速或超预期复兴版引领高端,花青花4400布局超高端,达青花收入占汾酒系列比或达4400%%--50%%。青花系列凭借“玻汾实现香型培育+出色产品品质+卡位主流消费价格带+约10%-15%的高渠道利润”已取得亮眼成绩——青花系列17-19年保持40%-60%的高速增长,20年实现了超30%的增长(收入占比约25%-30%),21H1收入占比已达40%,考虑到公司当前产品战略为“拔中高控底部”、青花40中国龙布局超高端、青花30·复兴版的推出将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并打开青花20的量价空间,我们预计未来十四五期间青花系列销售收入复合增速将高于次高端酒收入增速,十四五期间青花收入占汾酒系列比或将达40%-50%。 发力长江以南地区,省外拓展速度或超预期。2016-2020年公司省外销售收入CAGR为42.45%,远超省内扩张速度,全国化战略已初现成效,我们认为未来省外开拓有两大看点:1)环山西市场:环山西板块整体市场空间约1800亿元,汾酒市占率不足3%,随着青花汾主导的产品结构升级、渠道进一步下沉,产品结构升级促进业绩释放,环山西板块仍有较大发展潜力。2)南方市场:长江以南地区市场空间大、消费价位高,此前汾酒基础较为薄弱,随着南方市场成为公司下一重点打造市场,并提出三年平均增速超50%的目标,未来省外市场表现或超预期。 q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认为汾酒将受益于青花表现强劲、省外拓展加速,同时考虑到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业绩基数较低、2021年公司收入目标为30%+,预计2021-2023年收入增速分别为42.8%、35.2%、31.2%;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2.3%、46.7%、38.0%;EPS分别为4.3、6.4、8.8元/股;PE分别为53、36、26倍。 长期看业绩成长性强,当前估值具有性价比,维持买入评级。 q催化剂:消费升级持续、高价位产品导入顺利;风险提示:国内疫情二次爆发,影响白酒整体动销;高端酒动销情况不及预期;管理层变动风
嘉诚国际 综合类 2022-04-13 31.00 -- -- 33.00 6.45%
33.10 6.77%
详细
事件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10 日发布 2、与工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工行将全方位为公司在建及拟建高标准物流中心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公司已积极向海南发改委与国家发改委申请REITs 试点 以上事件构成三大超预期之处:(1)政策支持力度超预期,重大项目进度有保障;(2)融资方式极大丰富,项目建设无后顾之忧;(3)物流地产资产经由REITs 重新定价后,公司核心能力(全程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有望实现价值重估。 投资要点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政策所向、浓墨重彩。 《意见》指出--从总体要求出发,“立足内需、畅通循环”是原则,“促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降低全社会流通成本”是目标。而从“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方面,“数字化”、“多式联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物流产业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上述政策核心表述与嘉诚国际的战略与能力完美契合: 嘉诚国际--为制造业及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定制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及全程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其中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高标仓储服务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公司将在全国乃至全球重要交通枢纽节点城市布局海、陆、空立体化智慧物流园区,组建全国一张网,完善物流链路,为客户更好地提供全链路一体化物流服务。因此我们认为国家政策层面的重视,将成为嘉诚国际公司战略目标加速实现的有力保障。 携手强援、充实粮仓,如虎添翼、翱翔在即。 公司与工行的战略合作涵盖了金融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金融业务方面,包含总量30 亿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综合金融服务支持、融资优惠利率以及多币种、多种期限的融资业务品种和综合化的融资解决方案。投资银行业务方面,为嘉诚国际的重大融资业务以及各类资产收购、兼并、重组等重大事项提供业务方案设计、财务顾问、投资决策咨询等服务,定制ABN、REITs、类REITs、并购基金、并购贷款等投行创新型产品。以上合作内容将包含公司在建及拟建高标准物流中心项目,公司已建及在建项目合计约100 万平方米,规划项目合计约135 万平方米(项目详情见附注)。 本次战略合作对于公司市值的意义在于: (1)粮草丰沛、成本优化,优质业务盈利前景更加乐观。 公司当前正处于大规模投入资本性支出阶段,附注所涉及项目中,嘉诚国际(海南)多功能数智物流中心、天运国际数智加工流通中心、大湾区(华南)国际电商港、大湾区嘉诚国际超级世界港的建设均需要投入资金。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高标准物流中心(高标仓)的加快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基于工行的金融服务实力,此次战略合作事项将解决公司在资金筹措方面的后顾之忧,同时多样化融资工具的使用也将有效降低公司整体资金成本,强化公司项目的盈利能力,显著增厚公司整体EPS,大幅提升公司ROE 水平。 (2)稀缺资产与核心能力区分定价,企业价值重估在即。 战略合作协议中特别提出,公司拟探讨通过嘉诚国际(海南)多功能数智物流中心项目发行公募REITs,该项目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发展规划、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法规制度,以及试点区域、行业等相关要求,已向海南省发改委申请纳入REITs 试点项目库,并拟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开展基础设施REITs 试点。近期公募REITs 产品呈现量价齐升的火热状态,物流地产资产,尤其是核心区位叠加高效运营能力的物流地产资产属于产权类REITs 非常优质的底层资产。嘉诚国际积极尝试利用REITs 作为项目的重要融资方式,将有效驱动公司整体价值的重估:首先,REITs 投资人看重稳定的股息收益回报与资产增值回报,而股票市场投资人看重的是公司的经营能力与相应的成长性,借由发行公募REITs 对公司核心业务所对应的稀缺物流地产资产价值做评估后,更容易让市场看到公司的核心运营能力与成长性,并给予公司更加清晰、合理的价值评估。其次,对二级市场股权融资依赖度下降,也将有效消除二级市场投资者对未来股本被摊薄的担忧,同样有利于公司价值的重估。 投资建议:价值低估迎催化,不确定环境下难得的确定性标的。 再次强调,公司未来定位是通过在全国乃至全球重要交通枢纽节点城市布局海、陆、空立体化智慧物流园区,组建全国/全球一张网,完善物流链路,为制造业及跨境电商客户更好地提供定制化的全程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我们对公司的看好是基于:(1)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具备确定性的广阔前景;(2)公司领先行业的全程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3)依托于公司能力优势所获取的一系列核心区位稀缺物流资产。从公司已建、在建、拟建的项目来看,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可以从5 年时间维度来考量,项目投产后的合计预期净利润近10 亿。近期一系列事件对于公司开拓新增长点(嘉诚航空)、增强项目确定性(政策保障与融资渠道拓宽)、提升项目盈利能力(融资成本优化)等方面均构成重要利好。近三年,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2024 年营收17.62/23.88/29.09 亿,同比增长38.87%/35.53%/21.78% ,归母净利润3.02/4.33/5.49 亿,同比增长65.47%/43.60%/26.67%,当前市值对应市盈率为16.54/11.52/9.10X,作为成长性与确定性兼备的投资标的,显著低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速度偏慢;跨境电商景气度下降。
宏力达 2022-04-13 113.31 -- -- 118.20 4.32%
118.20 4.32%
详细
报告导读 2021年公司实现总营收11.32亿元,同比增长24.60%;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29.76%;基本每股收益4.13元,同比增长5.36%。 投资要点 浙江省外市场开拓助业绩增长,产品竞争力奠定高毛利 2021年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实现较快增长,主要系公司维持在浙江省的龙头地位的同时,加速推进其他市场的拓展,并取得了一定进展。2021年公司在华北、华南和西南等地区的收入占比同比提升9.3、3.0和0.7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分别为0.85倍、23倍和179倍,远高于华东地区(YoY+7.7%),而且毛利率在54%-60%之间,高于华东地区(毛利率51%),可见公司在省外市场快速拓展,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保持强劲。 非国网体系业务开拓顺利,备货增多以平衡生产和交付节奏 公司销售模式包括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及中标供货,2021年对国网体系公司实现收入7.59亿元,同比增长16.64%;对非国网公司实现收入3.70亿元,同比增长45.16%。2021年公司的核心产品智能柱上开关生产量2.80万套,同比增长42.43%,库存量1.69万套,同比增长34.46%,主要系公司是“以销定产”模式,由于市场开拓和订单增加较快,公司的短期交货能力无法满足集中交付需求,因此公司一般通过适量安全备库来平衡生产和交货。截至2021年末,公司存货4.74亿元,同比增长55.82%,主要系本期业务规模增长,发出商品增长所致,其中库存中发出商品账面价值达3.65亿元,占比77.10%。 软件和硬件的研发实力并重,核心产品具有智能化优势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超过5970万元,研发重心集中在故障智能监测设备及平台、一二次深度融合智能开关设备、低压配电物联网关键技术、物联网专用通信模块等项目,公司在软硬件方面的研发实力并重,保持着核心产品在物联化、智能化、集成化等方面的先进性表征和优势。 盈利预测及估值 公司是国内配电网智能柱上开关领先企业,受益配电网智能化建设加速。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2-23年归母净利润为5.25、6.27亿元,新增24年盈利预测,预计24年归母净利润为7.54亿元,对应22-24年EPS为5.25、6.27、7.54元/股,对应PE为22、18、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销售集中于国家电网的风险;(2)业务区域集中度较高,新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3)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
海信家电 家用电器行业 2022-04-13 11.01 -- -- 12.62 14.62%
14.33 30.15%
详细
海信家电发布2022年一季报。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04亿元,同比+31.35%;实现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22.10%,业绩超出我们的预期。 投资要点司空调业务亏损收窄,公司Q1业绩超出预期1)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04亿元,同比+31.35%;实现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22.10%。公司22Q1毛利率为18.53%,同比下滑2.20pct,下滑幅度相对有限,主要原因系公司在22Q4期间储备大量原材料和产成品对冲原材料价格上涨。2)公司22Q1业绩超预期,主要原因系空调业务亏损收窄及并表三电控股后投资性收益增长。空调方面,公司积极调整研发、制造、营销,重点改造产品和渠道结构,中央空调和家用空调的协同都有很大的改善,家用空调盈利性有所改善。同时,家用空调与中央空调的协同也体现在销售费用率上,22Q1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0.47%,同比下降2.61pct。3)由于海信并表三电控股,三电控股下的合资公司华域三电增厚公司投资收益,22Q1公司投资收益为1.43亿元,同比+321.35%。 海信日立现央空业务增长迅猛,持续看好多联机龙头表现1)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1年海信日立中央空调出货额市场份额为11.54%。 其中公司是多联机细分领域的龙头,2021年海信日立多联机出货额份额为18.50%,分别领先大金、格力2.57pct、3.07pct。2)中央空调在能效和使用效果上均优于分体空调,我们认为在消费升级和精装修渗透率提升的背景下,中央空调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2022年1-2月中央空调内销市场规模为149亿元,同比+45.20%。多联机央空更加节省外机空间、冷媒分配更加合理,是中央空调的主导机型,2022年1-2月多联机内销出货额为85亿元,同比+56.31%。我们持续看好中央空调,尤其是多联机的成长性。 值盈利预测及估值考虑到公司传统冰洗、家用空调业务持续推进品牌出海;中央空调方面,考虑到公司旗下的海信日立是中央空调行业的龙头,市场地位稳固。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为791/868/950亿元,对应增速为17.11%/9.73%/9.37%;归母净利润为12.63/15.79/19.17亿元,对应增速为29.83%/25.04%/21.40%,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2/9/8倍。我们给予公司22年15xPE,对应目标股价13.90元,予以“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金力永磁 能源行业 2022-04-13 27.23 -- -- 28.91 6.17%
44.18 62.25%
详细
公司是全球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领先供应商公司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领先供应商,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风电、节能变频空调等应用领域。受益于下游行业高景气度,公司业绩持续高速增长,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0.80亿元,同比增长68.78%,2018-2021三年CAGR46.81%;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85.32%,2018-2021三年CAGR45.46%。 高性能钕铁硼市场空间广阔,头部厂商加速扩产得益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下游需求旺盛,2025年全球高性能钕铁硼需求量有望达到18.10万吨,2020-2025五年CAGR达21.29%。其中,预计新能源汽车领域于2022年成为高性能钕铁硼最大的应用市场,2025年占比有望超35%。高性能钕铁硼市场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具备资源和成本优势的头部公司加速扩产。2021年,中国五家头部公司钕铁硼毛坯总产能7.45万吨,预计2025年五家公司合计产能有望超15.7万吨。 三大领域持续发力,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入业绩爆发期公司深耕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和节能变频空调领域,与特斯拉、金风科技、美的等龙头客户深度合作。2020年公司风电、节能变频空调领域市占率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领域市占率全球第二。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是特斯拉、比亚迪、联合汽车电子、日本电产等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磁钢供应商,上汽集团、蔚来、理想汽车都是公司的最终用户。2020年9月,公司首次与特斯拉签署《零部件采购协议》;2021年12月,公司收到日本电产《定点通知书》。 持续扩产打开产能瓶颈,战略合作保障稀土供应公司晶界渗透技术全球领先,目前超过半数产品运用晶界渗透技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公司产能持续扩张。截至2021年底,公司毛坯产能达15000吨;到2025年,公司产能有望大幅增长至40000吨,2021-2025四年CAGR27.79%。产能持续扩充助力公司打开瓶颈,保障业绩持续增长。稀土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受到严格配额控制。公司与南方稀土和北方稀土签署长期供货协议,充分保障公司稀土原材料的供应。 盈利预测及估值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是国内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高性能钕铁硼领先供应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风电业务有望驱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1亿元、9.03亿元、11.38亿元,2022-2024年EPS分别为0.85、1.08、1.36元/股,对应PE分别为32、26、20倍。公司具有较强的新能源属性,2022年可比公司PE均值36倍,综合考虑公司业绩成长性和安全边际,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行业平均估值36倍,目标市值256亿元,对应当前市值有13%的上涨空间。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安琪酵母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4-12 37.59 -- -- 42.43 12.88%
49.20 30.89%
详细
事件 2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6.75亿元,同比增长 19.50%; 归母净利润 13.1亿 元,同比下降 4.6%。 21Q4公司实现收入 30.8亿元,同比增长 22.9%;实现归 母净利润 2.9亿元,同比下降 19.1%。 投资要点 q 21年收入增长稳健,进一步夯实竞争优势 公司 21年收入端保持稳健增长: (1) 分产品来看, 21年酵母系列/制糖/包装 /奶制品/其他分别实现收入 79.84/ 10.51/4.19/0.63/10.89亿元,同比增长 15.1%/68.4%/25.6%/35.0%/15.6%; (2) 分地区来看, 21年国内收入 77.8亿 元,同比增加 22.3%,毛利率 30.7%,较去年同期下降 5.5pct,主要是原材料 成本上涨所致;国外业务收入 28.2亿元,同比增加 12.0%,毛利率 18.1%,较 去年同期下降 10.6pct,主要是原材料及海运费成本上涨所致。 q 原材料及海运费成本上涨导致利润端承压 21年扣非归母净利润 10.6亿元(政府补助 2.8亿元,去年 1.68亿元),同比 下降 13.1%。毛利率为 27.3%,较去年同期下降 6.7pct,主要是大宗商品原 料、糖蜜价格上涨所致;净利率 12.4%,较去年同期下降 3.5pct。 费用率方 面,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6.26/3.37%,较去年同期下降 0.97/0.02pct。 q 22年收入规划积极, 中期业绩弹性可期 22年公司营收目标 126.17亿元,对应增速 18.18%,净利润 13.72亿元,对应 增速 4.85%。 短期业绩压力仍存, 中期业绩弹性可期: 1) 前期扩产项目逐步 落地, 产能渐次释放; 2) 除高糖酵母、高核酸酵母等特殊品种外,约半数产 品可以使用水解糖生产,公司水解糖产能落地后或将锁定成本上限: 3) YE 等 酵母衍生品空间广阔,为公司成长提供新动能。 盈利预测及估值 q 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 126.6、 145.4、 165.0亿元;归 母净利润分别为 15.08、 18.54、 22.65亿元; EPS 为 1.73、 2. 12、 2.59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22、 18、 15倍,维持增持评级。 q 风险提示: 1、 原料持续上涨; 2、 海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3、 汇率波动
杭可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12 37.16 -- -- 37.21 0.13%
54.00 45.32%
详细
事件: 上市公司公告:公司近日收到 SK On 合同中标通知。合同项目为匈牙利夹具机、充放电机 1-12线,金额为 6179万美元(不含税,折合人民币约为 39342万元),盐城夹具机、充放电机 1-12线,金额 33700万元人民币(不含税)。 中标 SK 两工厂共计 7.3亿元锂电设备订单,海外业务取得积极进展此次公司收到 SK On 匈牙利、盐城两工厂合计约 7.3亿元(不含税)订单,经测算预计超过公司 2021年全年订单总金额的 15%,构成特别重大合同。 SK On 为韩国主要石化公司 SK I 旗下子公司,专注从事动力锂电池业务, 2021年全球装机量 13.1GWh,市场份额 4.4%,是仅次于 LG、 SDI 的韩国第三大动力电池企业,资金实力、合同履约能力强。 2019-2021年公司对 SK On 的销售金额分别为 0.8/1.1/0.9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1%/7.4%/3.7%。 参考股权激励的业绩解锁条件, 预计 2021-2025年业绩复合增速达 34%公司 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中 2022年与 2023年的业绩解锁条件与 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相同,授予价格也与 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相同。 两次股权激励计划授予价格与业绩考核指标的一惯性彰显管理层对企业中长期良好发展的信心。 不考虑历次股权激励的股份支付费用, 参考业绩解锁条件,预计公司 2022-2025年公司业绩分别为 7.4/14.1/14.7/16.4亿元, 2021-2025年复合增速约为 34%。 海外锂电扩产有望加速,公司拟增发 23亿元扩产充分把握市场新机遇此前公司公告拟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不超 23.12亿元,其中 13.37亿元用于扩产, 3.03亿元用于现有产能的升级改造, 2.52亿元用于打造海外业务网络布局及基础研发、装配制造中心等,将缓解未来潜在产能压力、强化海外业务布局。 在手订单饱满、海外客户订单有望逐步落地, 明后年利润有望加速增长2021年公司在手订单饱满,订单的平均盈利能力优于 2020年,预计公司 2021年全年新签订单金额超 50亿元,对应 2022年的盈利能力也同比提升,今明年业绩有望加速增长。海外客户 LG、 SK 等正逐步启动设备招标,预计 LG 在上市融资后扩产步伐加快,公司作为全球重要的后段设备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1-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2.6/7.3/13.9亿元,复合增速为 55%,对应的 PE 分别为 78/27/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合同无法全部履行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9/59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