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8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电国际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3-04 6.17 -- -- 6.87 11.35%
7.67 24.31% -- 详细
公司是华电集团重要的常规能源平台。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已投入运行的控股发电企业共计45家,控股装机容量达57.28GW,其中,燃煤发电控股装机约为46.23GW,占比为80.70%;燃气发电控股装机约为8.59GW,占比为 14.99%;水力发电控股装机约为 2.46GW,占比为4.29%。公司发电资产主要为火电、水电机组。 2014年,公司控股股东华电集团为解决存在的同业竞争情况而做出承诺,华电集团将按照有利于解决同业竞争、避免发生实质性同业竞争的原则,原则上以省(或区域)为单位,将同一省内(或区域内)的相关资产注入公司。 目前华电集团已向公司注入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82.56%股权等资产。部分资产因不满足注入条件而尚未注入上市公司,截至2022年末,华电集团控股的发电企业中,已投运非上市常规能源发电资产装机达63.25GW。华电集团将在非上市常规能源发电资产满足资产注入条件后三年内,完成向公司注入资产的工作。背靠强大能源央企,公司发展值得期待。 公司参股华电新能,把握转型机遇。 公司持有华电新能31.03%股份。 作为最早参与国内新能源发电业务开发与运营的公司之一,华电新能长期深耕新能源发电领域,前瞻性布局三北地区优质资源,积极向具备消纳优势的中东南地区拓展,逐步开拓西南地区“新能源+”等创新业务,全面覆盖国内风光资源丰沛和电力消费需求旺盛的区域。 2020-2022年,华电新能营收从 165.07亿元增长至 244.53亿元, CAGR为21.71%;归母净利润从 40.79亿元迅速增长至 84.58亿元, CAGR为43.99%。伴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华电新能快速成长。公司参股华电新能有助于把握能源结构转型机遇。 公司有序推进火电机组改造。 2022年,公司发行低碳转型公司债券募集15亿资金,其中70%(10.50亿)用于“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及“天然气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类低碳转型项目的建设及偿还项目有息负债,具体包括湖南华电常德发电有限公司厂内供热热源改造工程等。 此期低碳转型公司债券募投项目年总供电量为358.39亿千瓦时,供热量为7448.12万吉焦。经测算,相比同等供电量的处于基准水平的机组,募投项目涉及机组每年预计可节约标准煤149.81万吨,减排CO2331.07万吨。截至2023年6月末,此期低碳转型公司债券已投项目年总供电量为165.69亿千瓦时,供热量为5717.94万吉焦。经测算,相比同等供电量的处于基准水平的机组,已投项目涉及机组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2.63万吨,减排CO2138.41万吨。火电机组持续改造升级将有助于公司提高燃料使用效率,降低发电能耗,提升市场竞争力。 投资建议: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公司背靠强大能源央企,有序推进火电机组改造,预计将受益于动力煤价格回落及容量电价政策。另外,公司参股新能源企业华电新能,有望把握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机遇。预计公司2023-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5元、 0.62元、 0.63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14倍、 10倍、 10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经济发展不及预期;上网电价波动风险;动力煤价格波动风险等。
盾安环境 机械行业 2024-03-01 12.17 -- -- 13.32 9.45%
13.32 9.45% -- 详细
重新聚焦主业,走出财务困境。2018年开始,盾安环境逐步剥离非核心业务,重新聚焦制冷事业。2021-2022年,格力电器入主盾安环境,帮助公司解决债务问题。2021年开始,盾安的营收恢复增长,2022年突破百亿,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达到84.45亿元,同比增长15.48%。 制冷配件领域::空调能效升级催化电子膨胀阀需求,盾安环境率先受益。 受政策刺激,我国变频空调放量。2023年,我国家用空调中变频产品销量11,984万台,占比70.3%,空调出口方面,变频空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高能效变频空调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将带动电子膨胀阀等主要高效产品零部件的需求增长。盾安环境作为全球电子膨胀阀龙二企业,将受益于阀件节能部件需求增长。随着高毛利率的电子膨胀阀产品占比提升,公司制冷配件业务毛利率有望进一步优化。 制冷设备领域:核级空调领军企业,受益于核电新周期。盾安机电的核电中央空调市占率第一,已为30余座核电站提供产品和服务。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到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约7,000万千瓦。随着三代核电技术的成熟应用,我国核电行业迎来黄金期,将助推盾安的核电空调业务增长。此外,公司在工业净化、轨道交通、数据通讯等领域有所建树,未来将继续开拓在新兴领域的制冷设备业务。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热管理领域前景广阔。放眼全球,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近几年呈指数级增长,2022年渗透率为14%,销量突破千万辆。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具备更高的系统集成度和复杂度,单车价值量是传统燃油车的3倍左右。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容,新能源汽车新生零部件迎来增量市场。热泵空调为新能源车行业发展趋势,其重要部件汽车电子膨胀阀迎来黄金发展期。2020-2023年,我国汽车电子膨胀阀销量从142万只增长到2,022万只,期间CAGR达到142.4%。盾安在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电子膨胀阀市场中排名前三,市占率13.16%,大口径电子膨胀阀技术水平领先全行业,有望享受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发展红利。 投资策略:维持对盾安环境的“买入”评级。盾安环境是全球制冷元器件龙头企业。公司制冷配件业务稳健发展,产品结构升级推动盈利能力优化;制冷设备业务稳中有升,核电空调业务受益于核电发展新周期,积极开拓多个新兴行业制冷设备业务;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核心零部件业务处于快速上升新阶段,打造第二增长曲线。预计公司2023-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7元和0.86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18倍和14倍。 风险提示:经济及行业周期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海外公司经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等。
皖通高速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4-03-01 13.21 -- -- 14.80 12.04%
15.43 16.81% -- 详细
公司是安徽省唯一公路类上市公司。皖通高速于1996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03年上交所上市,是安徽省内唯一的公路类上市公司。公司实控人为安徽省国资委,通过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持有公司31.63%股份,第二大股东为招商公路,大股东均为央国企。公司主营业务为投资、建设、运营及管理安徽省境内的部分收费公路,2023年上半年通行费收入占总营收比重的88.61%。公司拥有合宁高速、宣广高速、高界高速等多条安徽省重要收费公路的部分或全部路段收费权,截至2023年6月30日,皖通高速拥有的营运公路里程已达609公里,管理的收费公路总里程达5,126公里。稳收入高分红获资金青睐。近期皖通高速股价走势亮眼,我们认为或与其稳收益、高分红及稳定性有关。公司股息率高且业绩稳定,使其成为类债券性质的投资获得资金青睐。(11)稳收益:公司以通行费收入为主,收入稳定,主要成本为折旧摊销和管理费用,直线法折旧下成本同样稳定,导致公司拥有稳定的收入和盈利能力。(22)高分红:近年来,皖通高速逐步提升分红比例,2021年公司发布《股东回报规划(2021-2023年)》,提高公司2021年至2023年现金分红比例至不低于60%,使公司分红比例及股息率进入高速公路板块第一梯队。为推进收购六武高速项目通过,公司通过特别议案,提出收购事项通过后,2023年至2025年三年期间公司每年现金分红比例将不低于百分之七十。2023年7月21日,进一步提高收购成功后的分红比例至不少于75%。收购六武高速事项最终未能获得H股股东通过,我们认为后续若重启收购事项,公司需提高收购价格或进一步提高分红比例以提高投资者收益。(33:)确定性:截至2024年2月20日,公司收费公路平均剩余收费年限为10.97年。 由于公司多个路产已完成或正处于改扩建中,预计改扩建完成重新评估后公司路产平均剩余收费年限将增加至17.12年,作为收入核心的合宁高速、宣广高速收费期限都将得到大幅延长。此外,公司拥有的高界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安徽段)及宁淮高速公路(天长段)等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权将于2029年至2032年到期,有望通过改扩建延长收费期限。投资建议:公司是安徽省唯一公路类上市公司,自身具有稳收益、高分红的特点,在目前低利率的环境下股息率远超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而受到资金青睐。长期来看,公司持续受益于安徽省经济发展与改扩建带来的车流量提升,预计公司2023-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2元和1.13元,对应估值分别为12.94倍和11.73倍,维持对公司的“增持”评级。风险提示。路网加密竞争加剧、自然灾害、空铁水分流、宏观经济波动、改扩建推进不及预期等风险。
喜临门 综合类 2024-02-28 15.90 -- -- 17.79 11.89%
17.79 11.89% -- 详细
披荆斩棘,深耕床垫行业40载。喜临门创立于1984年,是一家专注于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床垫为核心产品的公司,在国内床垫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产能规模和营销网络布局均居于前列。公司在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各大电商平台均设有自主品牌旗舰或自营店,全平台覆盖线上消费群体。公司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的方式,强化多元化引流体系,赋能终端销售。公司持续加大品牌年轻化焕新力度,不断提升标准化门店终端形象,多形式进行品牌传播,随着公司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提升,已逐步构筑起自主品牌护城河。 国内软体家具消费增速高于全球水平。根据CSIL,2010-2021年,全球软体家具消费规模稳步扩张,从539亿美元上升至690亿美元,期间CAGR为2.27%。同期,我国软体家具消费规模从117亿美元增长至197亿美元,期间CAGR为4.85%,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体家具消费国。预计2022年全球软体家具消费规模将达到710亿美元,国内软体家具消费增速优于全球。 软体家具产品矩阵丰富,全屋定制助力大家居战略。公司现已打造多品牌产品矩阵,主要产品包括床垫、床、沙发及其他配套客卧家具。多风格多层次的品牌体系以满足不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旗下品牌包括:主品牌喜临门、下沉品牌喜眠以及意大利沙发品牌M&D。 线上渠道发展迅速,电商平台赋能获客能力。公司创新开展数字营销,实现多平台联动,线上线下均通过店铺自播+达人直播策略拓宽销售、引流造势。通过小红书、B站、抖音等构筑全新的品牌公域流量内容生态,实现潜在客群的引流转化,并积极培育线上第二销售增长曲线,持续丰富多元化软体产品矩阵。 公司重视研发,持续产品创新。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成熟的产品研发管理体系及完善的研发激励机制,为产品研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公司逐步形成以自主研发为主、外部专家指导和高校合作并重的良性研发运作机制。从研发支出来看,2018-2022年,公司研发支出增长较快,从0.8亿元增长至1.9亿元,CAGR为23.5%。研发支出营收占比虽有所波动,但近年来始终保持在2%以上。从产品角度来看,公司持续丰富新技术新材料储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始终以完善的市场分析数据为抓手。同时,公司与国际知名设计师保持合作提升设计水准,洞悉市场最新风尚及消费者偏好,产品风格符合当下流行审美,在行业内颇具竞争力。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3-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36元和1.65元,对应估值分别为11倍和9倍。公司是国内软体家居龙头企业,随着多品牌、多品类战略的稳步进行,渠道间的相互结合,未来成长可期。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4-02-09 72.16 -- -- 79.61 8.25%
87.50 21.26% --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53.61亿元, 同比+5.92%; 实现归母净利润168.14亿元, 同比+3.57%;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4.08亿元, 同比+3.87%。 全年归母净利实现增长, 四季度业绩同比大幅改善。 公司全年利润同比实现增长, 一方面是由于新装置产能快速释放, 且公司持续深耕全球市场, 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另一方面, 受主要化工原料及能源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 产品生产成本也同比下降。 单季度来看, 公司四季度业绩同比快增、 环比略降。 公司Q4实现营业收入428.07亿元(YoY+21.80%,QoQ-4.72%) , 实现归母净利润41.11亿元(YoY+56.61%, QoQ-0.58%)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9.79亿元(YoY+65.33%, QoQ-3.37%) 。 产品价格方面, 根据百川盈孚的数据, 公司重要产品聚合MDI、 纯MDI、 TDI四季度市场价格环比有所走弱, Q4均价环比-5.66%、 -1.84%、 -5.51%, 同比+7.03%、 +12.03%、 -13.82%。 强化落实股东回报计划, 提供持续、 稳定的现金分红。 2020-2022年,公司派发现金红利金额占公司当年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分别是40.65%、31.84%和30.95%,近三年每年分红率均高于30%。 公司表示, 一方面, 公司将在保证正常经营的前提下, 坚持为投资者提供持续、 稳定的现金分红, 采取措施切实“提质增效重回报” , 维护股东利益; 另一方面, 结合公司经营现状和业务发展目标, 按照公司的战略规划在相关领域继续加大项目投资, 为股东带来长期的投资回报。 在建项目稳步推进, 打开中长期增长空间。 公司继续推动乙烯二期、 蓬莱一期、 福建TDI二期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 其中, 乙烯二期工程建设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聚烯烃项目, 将实现自主开发的POE、 差异化专用料等高端聚烯烃产品产业化, 预计于2024年10月开始陆续投产。 同时, 蓬莱园区将打造精细化学品与新材料一体化制造基地, 预计于2024年6月开始陆续投产。 此外, 福建TDI二期33万吨扩建项目已于2023年9月环评公示, 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巩固公司TDI全球龙头的地位。 投资建议: 公司目前已形成深度一体化的聚氨酯、 石化、 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 通过持续加大技术创新、 不断延伸产业链、 扩大高端化产品生产, 公司将进一步夯实龙头地位, 实现持续发展。 预计公司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是5.36元, 当前股价对应2023市盈率是13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工程进度、 收益不及预期风险; 欧美经济需求走弱导致 出口不及预期风险; 国内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 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
奥迪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02 13.79 -- -- 17.68 28.21%
17.68 28.21% -- 详细
公司主营超声波传感器和执行器。 公司传感器产品包括测距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 压触传感器; 执行器产品包括电声器件、 雾化器件等。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在下游的智能汽车、 智能仪表、 智能家居、 安防、 消费电子五个领域。 公司客户覆盖国内整车厂Tier1同致电子、 德赛西威、 豪恩汽电, 以及智能水表、 气表国际厂商肯斯塔、 美国耐普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截至2023年三季度, 公司营业总收入33,662.25万元, 同比增长25.22%; 归母净利润6,414.99万元,同比增长50.28%; 扣非净利润6,118.88万元, 同比增长62.09%。 多传感器融合是自动驾驶的发展趋势, 随着L2级别迈向L3及以上高阶自动驾驶进程加速, 公司超声波传感器市占率和搭载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为确保全天候、 高可靠性应用, 目前各大汽车厂商主要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作为自动驾驶感知支持, 其中超声波雷达不可或缺。 未来几年, NOA功能将成为高阶智能驾驶市场的主流, 随着搭载NOA功能的车辆密集落地, 高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进程有望加速, 车载超声波雷达单车搭载量将进一步提升, 带动公司车载超声波雷达需求量增加。 公司竞争优势显著。 (1)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技术研发和积累, 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是行业标准的单一主要起草单位, 具备全流程覆盖的产业链研发生产能力, 掌握换能芯片制备核心技术。 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7%-9%。 (2)公司以“实现产品升级和技术升级”为发展战略, 积极拓展高毛利率新产品, 前瞻布局下游应用领域,如压触传感器、 基于MEMS超声波传感器方案的CPD系统和超声波镜头清洗方案。 (3)公司打入汽车制造厂商前装供应链, 为整车厂及其Tier1服务十余年, 与同致电子、 豪恩汽电、 三股东德赛西威签约,深度绑定下游客户。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3-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58元和0.68元, 对应估值分别为24倍和20倍。 公司是国内超声波传感器龙头, 专注于下游五大领域。 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自主研发全流程覆盖; 持续扩充产品矩阵, 前瞻布局新产品, 积极拓展下游应用领域; 深度绑定下游客户, 提供适配产品与方案, 未来成长可期, 给予公司“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景气度风险、 原材料采购风险、 产能过剩及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广电运通 计算机行业 2024-02-01 9.70 -- -- 12.38 27.63%
12.68 30.72% -- 详细
近年业绩稳健增长, 为新业务发展输送现金流。 公司成立于1999年, 多年来成长路径清晰, 第一阶段(1999-2016年) 主要聚焦金融自助设备领域以及金融服务产业链, 第二阶段(2017-2020年) 升级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第三阶段(2021年-至今) 积极切入数字经济领域。 公司近年业绩总体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 营业收入、 归母净利润2020-2022年复合增速分别为8.35%和8.69%, 有助于为数据要素等新业务的开拓输送充足现金流。 多维度布局数据要素领域。 在利好政策密集发布以及产业积极探索下,数据要素领域迎来历史发展机遇。 公司提前卡位数据要素多个环节: 1)数据交易: 广州数据交易所作为广东省发起设立的数据交易平台, 未来将作为本省数据流通交易的重要通道, 公司目前持有广州数据交易所10.50%股权, 有望充分享受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机遇。 此外, 持股广州数据交易所也为公司未来在数据要素领域进一步开展业务或提供衍生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2) 数据产品: 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及项目经验,公司积极发力数据市场, 目前已在广州数据交易所上架23款产品, 产品矩阵渐趋丰富。 3) 公共数据开发运营: 为响应广州公共数据运营平台的建设要求, 广州无线电集团成立广州数据集团。 公司与广州数据集团同属于广州无线电集团, 同时公司具备丰富的公共数据运营经验, 并且通过外延并购进一步充实公共数据运营能力, 有望为后续深度参与广州公共数据开发运营奠定基础。 投资建议: 在利好政策密集发布以及产业积极探索下, 数据要素领域迎来历史发展机遇。 公司提前卡位数据交易、 数据产品、 公共数据开发运营等环节, 多维度布局数据要素领域, 有望充分受益行业发展。 预计公司2023-2024年EPS为0.40和0.47元, 对应PE分别为25和22倍。 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业务推进不及预期等。
北方华创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01 227.02 -- -- 299.60 31.97%
326.50 43.82% -- 详细
国资背景泛半导体设备龙头, 经营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是国内泛半导体设备龙头,业务涵盖半导体装备、 真空及锂电装备、 电子元器件三大领域, 客户涵盖集成电路、半导体显示、 光伏、 LED等下游产业链龙头。 受益泛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加速, 公司半导体设备不断放量, 近年来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2017—2022年营收CAGR为45.89%, 归母净利润CAGR为79.86%, 规模效应不断显现。 我国是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 相关采购需求旺盛。 半导体设备为晶圆厂扩产的主要支出来源, 光刻、 刻蚀和播磨沉积设备价值占比位列前三。 近年来受益于智能手机等下游终端的蓬勃发展, 叠加大陆晶圆厂建厂潮逐步兴起, 我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增速快于全球平均水平, 且在2020—2022年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销售市场, 相关采购需求旺盛。 海外制裁倒逼自主可控, 政策加码助力设备产业发展。 近年来西方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制裁力度加大, 倒逼国内企业加大在“ 卡脖子” 领域的研发投入, 加快行业国产替代进程。 产业政策方面, 集成电路产业战略地位显著, 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集成电路投资税收减免、 政府补贴相关政策, 举国之力保障供应链安全,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作为国产替代的核心环节, 我国半导体设备整体自给率偏低, 但近年来在去胶、 CMP、 刻蚀和清洗设备等领域已取得较大突破, 未来成长前景值得期待。 全球半导体景气回温, 有望拉动上游设备企业需求。 据SIA数据, 截至2023年11月,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已连续9个月实现环比增长, 行业复苏逐步推进;SEMI预计2024年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将同比反弹15%至970亿美元, 随着全球晶圆厂资本开支持续回暖, 叠加内资晶圆厂先进制程突破节奏加快, 将有效拉动上游半导体设备需求, 利好国内半导体设备生产企业。 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布局全面, 持续完善产品体系。 作为国内泛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 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布局较为全面, 涵盖从前段到后段的多种设备,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 覆盖薄膜沉积设备( PVD+CVD+ALD) 、 刻蚀机、 氧化炉、 退火炉、 MFC、 清洗机等大部分核心设备。 除基础半导体设备外, 公司还持续完善产品体系, 向先进封装、 化合物半导体、 硅基OLED和LED等领域进行拓展, 未来收入、 利润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 作为国内泛半导体设备领域龙头企业, 公司在半导体设备品类布局全面,业务涵盖集成电路、 面板、 光伏、 锂电等多个领域, 有望受益半导体行业景气反转和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大趋势。 预计公司2023—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7.4元、 9.7元和12.6元, 对应估值分别为32.5倍、 25.1倍和19.2倍。 风险提示。 下游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 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不及预期的风险。
森麒麟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1-31 20.97 -- -- 32.38 9.06%
27.59 31.57% -- 详细
公司近期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 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14.2亿元, 同比增长62.33%-77.31%。 海内外市场运行良好, 全年业绩大幅预增。 2023年, 预计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亿元-14.2亿元, 同比增长62.33%-77.31%;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5亿元-13.7亿元, 同比增长40.73%-54.24%。 2023年, 中国轮胎行业整体经营形势全面复苏。 海外方面, 公司高品质、 高性能产品在欧美轮胎市场具备高性价比的竞争优势, 订单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国内方面, 公司业务亦呈现出复苏态势, 具备增长潜力。 同时, 随着泰国二期项目在2023年大规模投产, 公司业绩获得增量贡献,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单季度来看, 预计公司2023Q4实现归母净利3.07亿元-4.27亿元, 同比增长120.86%-207.19%;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93亿元-4.13亿元, 同比增长285.53%-443.42%。 美国对泰国半钢胎反倾销终裁落地, 利好公司盈利提升。 近日, 公司发布关于美国商务部对泰国乘用车和轻卡轮胎反倾销调查第一次年度行政复审终裁结果的公告。 复审终裁结果与初裁结果保持一致, 森麒麟泰国复审终裁单独税率为1.24%(原审税率为17.06%) 。 该结果较原审税率大幅下降, 充分显示了公司在国际市场中具备良好的竞争能力。 反倾销税率的下降有利于降低终端购买成本, 刺激美国市场对公司泰国工厂的轮胎需求。 同时, 反倾销税率的下降也将降低经销商的成本, 并有利于提高公司产品的利润空间。 拟投资1.93亿美元建设摩洛哥二期项目。 公司拟自筹资金19,306.47万美元在摩洛哥投资建设“年产600万条高性能轿车、 轻卡子午线轮胎项目(二期) ” , 预计项目建设周期12个月。 项目建成后, 预计投产第一年产量为360万条, 投产第二年即具备600万条产能。 公司预计正常运营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1,000万美元, 利润总额5,790.90万美元, 总投资收益率28.85%。 摩洛哥二期项目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有利于提高公司海外市场份额, 增强竞争力。 投资建议: 公司积极推进摩洛哥、 西班牙项目, 新项目的推进将打开公司中长期成长空间, 有利于公司扩大海外销售规模, 提升市占率, 增强竞争力。 预计公司2023年的基本每股收益是1.85元, 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是16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海运费价格波动风险; 海外需求走弱导致出口不及预期风险; 新项目推进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 风险; 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等
城建发展 房地产业 2024-01-31 4.63 -- -- 4.55 -1.73%
4.55 -1.73% -- 详细
公司简介。 公司由北京城建集团独家发起, 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北京市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 公司近年确立房地产开发、 对外股权投资、 商业地产经营为三大主业协同发展新局面。 房地产布局从地方走向全国, 产品力凸出。 公司坚持立足北京、 拓展周边和一二线城市及中心城市的拿地策略, 开发区域遍及北京、 天津、 重庆、 成都、 南京、 青岛、 三亚、 黄山、 保定等地。 地产主业不断提质增效, 开发效率不断提升, 产品品质赢得市场认可, 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 控股股东资产注入预期高, 做大主业值得期待。 公司是城建集团旗下房地产类业务和资产整合的唯一上市平台。 集团旗下项目持续注入上市公司预期较强, 将有利于公司优质储备项目的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 背靠大股东, 公司在融资及获取资源上也更具优势。 销售金额持续上升, 业绩修复值得期待。 公司近年销售金额持续提升,2022年销售额超300亿台阶, 预计2023年房地产销售将进一步上升, 未来逐步释放业绩可期。 按规定回购注销股本, 增厚每股含金量。 公司回购股份支付资金超10亿元, 规模在市场上名列前茅。 回购注销股本对于提升公司股票每股内在价值, 提振投资者信心作用明显, 将能促进公司股价回归合理水平。 总结与投资建议: 整体看, 公司持续深耕北京, 近年销售及拿地在北京排位靠前。 在市场环境转弱情况下, 竞争对手拿地更为谨慎, 有利于公司弯道超车实现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公司近年积极进取发展, 经营管理及效率逐步向更优秀企业看齐。 大股东解决同业竞争, 持续向公司注入优质项目预期高。 另外背靠大股东资源及影响力、 国企品牌效应及良好资金面状况, 持续获得北京及外埠优质项目, 提速发展值得期待。 公司2023年开始随着结算项目的增加以及毛利率企稳回升, 业绩有望持续修复。 公司当前估值便宜, PB已跌至0.5倍附近, 股价超跌明显。 近期国务院国资委也提出, 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等,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诉求较高。 公司近年在二级市场上回购公司股票支付金额超10亿元, 回购规模在市场上名列前茅, 回购也将进行股本注销, 将实实在在提升每股内在价值, 有利于股价回归合理区间。 预测公司2023年至2025年EPS分别为0.41元、 0.58元和0.66元, 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约11倍、 8倍和7倍。 企业与集团加强资源整合,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同时看好公司提质增效, 精准投拓的能力, 从而实现行业排位不断上升。 公司估值回升, 价值回归理性区间值得期待, 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 房地产优化政策出台力度低于预期。 楼市销售持续低迷, 销售数据不理想。 棚改项目回款较慢, 带来现金流压力。 销售项目毛利率下降带来增收不增利。 股权投资等在股市下跌情况下持续产生亏损。 公司管理及经营提速增效不及预期。
招商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01-25 30.15 -- -- 33.40 10.78%
34.19 13.40% -- 详细
事件: 招商银行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 2023年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91.23亿元,降幅1.64%; 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466.02亿元,增幅6.22%。 点评: 2023Q4单季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环比修复。 2023年,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3,391.23亿元,同比减少 56.60亿元,降幅 1.64%;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 1,466.02亿元,同比增加 85.90亿元,增幅 6.22%。就第四季度而言, 营收同比下降 1.38%,降幅较上期(-4.58%)有所收窄;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5.22%,增速较上期提升 3.52个百分点,考虑主要为拨备反哺驱动。 净利息收入持续承压,非利息收入支撑营收增长。 2023Q4,受 LPR 定价压力持续、房贷利率调整等因素影响,招商银行净息差继续承压,单季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 6.63%,降幅环比走阔。非利息收入是营收最主要支撑,同比增长 10.97%,或得益于 2023Q4债市收益贡献。我们预计短期内资产端收益率难有反弹机会,但是仍存在存款利率下行与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等积极因素缓冲部分净息差压力。 扩表速度放缓, 存款增速回落。截至 2023年 12月 31日, 招商银行资产总额 110,285亿元, 同比增长 8.77%,增速较 2023年前三季度下降 1.13个百分点。其中贷款和垫款总额同比增长 7.56%,与前三季度增速相比基本持平。 负债总额 99,427.76亿元, 同比增长 8.25%。 其中存款总额同比增长 8.22%,与前三季度同比增速 12.83%相比回落较多,或与高基数效应与存款利率下调有关。 不良贷款率维持低位。 2023年末,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 0.95%,较 2022年末下降 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 437.70%,较 2022年末下降 13.09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 4.14%,较 2022年末下降 0.18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仍处于较高水平。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招商银行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6.22%/6.61%,每股净资产为36.71/41.23元, 当前股价对应PB是0.82/0.73倍。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导致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房地产恢复不及预期导致信贷需求疲软、银行资产质量承压的风险; 市场利率下行导致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下滑,净息差持续承压的风险。
昊帆生物 基础化工业 2024-01-15 57.10 -- -- 56.60 -0.88%
56.60 -0.88%
详细
公司主要从事多肽合成试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自设立以来,专注于多肽合成试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覆盖下游小分子化学药物、多肽药物研发与生产过程中合成酰胺键时所使用的全系列的合成试剂。同时,公司基于客户需求与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依托在多肽合成试剂行业的优势地位,成功开发了具有较强技术壁垒与良好市场前景的通用型分子砌块和蛋白质试剂产品,形成了以多肽合成试剂为主,通用型分子砌块和蛋白质试剂为辅的产品体系。 多肽药物市场规模提升带动多肽合成试剂需求。近年来,多肽药物更高的获批率和更短的研发周期带动了多肽药物的研发热情,推动多肽新药研发项目不断增加。此外,随着2015-2019年多肽专利药大量到期,大量多肽药物仿制药获批上市。据统计,2015-2019年,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20%,2019年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约294.00亿美元,预计未来多肽药物市场将以6.3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在2027年市场规模达到495.00亿美元水平。我国多肽药物市场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迅猛。据统计,2015-2019年,我国多肽药物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70%。随着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的提升以及新型多肽药物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全球多肽药物市场对多肽合成试剂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 公司加快自有产能建设。公司成立后的初期阶段主要侧重于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早期阶段公司营业收入规模相对较小,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相对有限,尚不足以支撑建设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基于当时相对紧张有限的运营资金和较小的经营规模,公司选择以委外生产的方式解决公司产品生产供应问题。2015年开始,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五千万元以上规模,长远来看,随着销售量级的提升,现有委外生产模式无法满足公司产品未来不断增长的产量需求,后期随着安徽昊帆生产基地一期项目产能的释放和二期“年产1,002吨多肽试剂及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建设投产,公司将逐步实现自主生产,自产产品的种类和数量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年、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6元和1.50元,对应估值分别为52倍和37倍。公司是国内多肽合成试剂龙头企业,以核心产品多肽合成试剂为切入口,持续拓展产品线,为未来业绩的增长增添新的动力。首次覆盖,给予对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抗病毒药物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风险、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和在研发创新不足及技术升级迭代风险等。
中国中免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4-01-11 79.25 -- -- 88.98 12.28%
91.48 15.43%
详细
事件: 中国中免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公告。 点评: 2023业绩符合预期。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5.76亿元,同比增长24.15%,实现归母净利润67.17亿元,同比增长33.52%。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7.39亿元,同比增长11.09%, 环比提高11.75%, 实现归母净利润15.10亿元,同比增长275.62%, 环比提高12.60%。 全年业绩符合我们此前预期。 首都上海两场补充合同落地, 释放盈利。 公司于2023年12月分别与首都机场和上海机场对原免税店合同进行修订并签署补充协议。 新协议恢复按照保底销售提成和实际销售提成两者取高的模式计算, 取消封顶。 保底提成均较原协议提成模式租金有明显下降。 我们认为, 短期内补充协议将减少中免租金压力, 释放盈利; 而长期角度上新模式给予了中免调整机场免税价格, 主动应对市场维持竞争力的能力, 机场免税市场份额有望随着国际客流回归而逐步修复。 离岛免税销售保持稳定。 2023年,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437.6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 2023年四季度离岛免税销售额为88.52亿元, 环比三季度增长2.71%, 保持稳定。 免税购物675.6万人次,同比增长59.9%; 免税购物5130万件,同比增长3.8%;人均购物金额6478元。 我们测算四季度海南离岛免税客单价约为5879元, 环比三季度有所改善。 维持对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公司是国内免税龙头,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75.76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67.17亿元, 符合我们预期。 公司目前估值较2023年初大幅下降, 接近离岛免税新政前水平, 2023年12月签订机场免税补充协议释放短期盈利能力和长期竞争力, 海南离岛免税销售与客单价触底企稳, 长期受益于出境需求释放、市内免税政策出台和海南离岛客流增长,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我们认为公司当前已被低估。 预计公司2023/2024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2.66/4.1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32/18.31倍, 维持对公司“买入” 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 自然灾害影响客流、汇率大幅波动、 业绩增速低于预期等。
贵州茅台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1-03 1715.00 -- -- 1695.22 -1.15%
1749.10 1.99%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度生产经营情况公告。 点评: 公司2023年顺利收官。 经公司初步核算, 预计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495亿元,同比增长约17.2%;实现归母净利润735亿元,同比增长约17.2%,全年顺利收官。 单季度看,预计公司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41.8亿元,同比增长约17.0%;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06.2亿元,同比增长约12.6%。公司2023Q4归母净利润增速放缓或与系列酒占比提升有关。 2023Q4茅台酒稳健增长,系列酒低基数下实现积极增长。 分产品看, 2023年公司茅台酒营业收入约1258亿元,同比增长约16.8%,实现稳健增长;系列酒营业收入约204亿元,同比增长约28%。其中,系列酒中的大单品茅台1935销售超百亿元, 带动系列酒营收突破200亿。 单季度看, 2023Q4公司茅台酒实现营业收入约385.3亿元、同比增长约15.2%; 系列酒实现营业收入48.1亿元, 同比增长约41.4%。公司四季度系列酒实现积极增长,主要由于茅台1935表现较好以及去年同期系列酒基数较低。 公司产能稳步释放,提价有望增厚业绩。 产能端, 2023年公司茅台酒基酒约5.72万吨, 同比增长约0.7%; 系列酒基酒约4.29万吨, 同比增长约22.2%, 产能稳步释放。 2023年10月,公司系列酒柑子坪产区顺利建成投产,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系列酒基酒产能。 价格端, 公司于2023年11月1日起上调飞天出厂价, 上一次公司上调飞天出厂价是在2018年初。 公司时隔6年再次对飞天进行调价,将为后续业绩做出增量贡献。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公司2023/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58.53元和69.59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29倍和25倍。 作为白酒行业龙头,公司茅台酒与系列酒双轮驱动的策略明确,渠道结构持续优化, 提高飞天出厂价有效增厚公司业绩。伴随着产能释放,公司量价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升级不及预期, i茅台运营不及预期,直销渠道扩张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影响等
中国电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12-01 5.08 -- -- 5.39 6.10%
6.23 22.64%
详细
事件: 中国电信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 公司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11.03亿元, 同比增长6.5%; 归母净利润为271.01亿元, 同比增长10.4%。 点评: Q3归母净利润双位数上行。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11.03亿元, 同比增长6.5%; 归母净利润为271.01亿元, 同比增长10.4%。 单季度来看, 23年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4.24亿元, 同比增长4.1%, 归母净利润为69.48亿元, 同比增长11.1%。 前三季度, 公司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创今年以来新高。 移固业务: 用户规模及ARPU齐升。 2023年前三季度, 公司移动通信服务收入达1519.16亿元, 同比增长2.4%。 用户规模方面, 移动用户达4.06亿户, 同比增长4.14%, 环比增长0.20%, 其中5G套餐用户数达3.08亿户,5G渗透率达到75.8%。 移动用户ARPU为45.6元, 同比增长0.2%; 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929.05亿元, 同比增长3.9%, 有线宽带用户达到1.89亿户, 相较上年同期增加约0.1亿户, 宽带综合ARPU达47.8元,同比增长2.58%。 公司不断优化5G网络覆盖, 加快基础连接产品与云、 AI、安全等数字化新要素融合, 拉动移固业务用户量与价值量向上增长。 产业数字化业务: 数字化转型成果卓著。 2023年前三季度, 公司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997.41亿元, 同比增长16.5%, 占营业收入比达26.17%, 较上年同期上升2.24个百分点。 据IDC数据显示, 2023年上半年公司天翼云业务在公有云IaaS市场与IaaS+PaaS市场份额稳居业内前三,天翼云实现了全栈技术的自主可控,打造了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平台,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公司产业数字化业务对营收贡献度持续提升, 成为拉动公司经营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积极布局大模型与卫星通信等前沿领域。 2023年11月, 公司正式推出覆盖政务服务、 医保、 交通等12个行业大模型, 对于大模型应用落地以及商业模式构建有着指导性的积极意义。 在卫星通信方面, 公司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的首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填补了国内自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空白。 作为主要电信运营商, 公司将着力推进国产TOP手机品牌全面支持直连卫星,将支持直连卫星旗舰机型优先集采合作,集采量超过500万台,从供需双向推动卫星通信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 投资建议: 在移固业务基本盘向好, 新兴业务较快增长的背景下, 公司经营业绩实现稳健增长, 预计2023-2024年公司EPS分别为0.33/0.37元,对应PE分别为15/14倍,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产业数字化转型不及预期; 传统业务增速收窄; 5G渗透率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8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