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华宝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旗下研究员(前十):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菱钢铁 钢铁行业 2022-08-30 4.51 -- -- 4.65 3.10%
5.07 12.42%
详细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3.22亿元,同比-0.62%;实现归母净利润38.21亿元,同比-31.45%。2022年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5.24亿元,同比-6.2%;实现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51.44%。 受下游需求偏弱,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影响,公司二季度净利率和毛利率环比均有下降。二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0.83%,销售净利率为4.36%。 2022年上半年公司棒材、线材、热轧板、冷轧板等产品毛利率均有一定程度下滑。 2022年上半年公司钢管类产品营收和盈利同比增长,毛利率相比2021年上升1.3个pct。汽车板公司净利润增长65.81%。2022年上半年完成重点品种钢销量768万吨,品种钢销量占比提升至57%,相比2021年提升2个pct。新产品研发能力逐步提升。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高端供给扩大。公司多元化产品结构优势仍然明显,不同细分产品的供给调整能力强。 投资建议:2022年1-7月国内钢价综合指数130.51,同比下降8.5%。 假设后续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的逐步落地,同时叠加压减粗钢产量,后续钢材供需趋于平衡。公司主要基地在湖南、广东,不受压减影响。从供给和价格两个维度来研判,2022年公司维持营业收入小幅下降。2023-2024年,随着下游需求企稳,公司竞争力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增加,重归增长。6月下旬铁矿供需趋向宽松,焦煤、焦炭价格整体相对坚挺。预计下半年公司毛利率环比二季度有改善。基于以上分析,下调公司2022-2024年分别为78.1亿元、81.6亿元、82.4亿元,对应EPS1.13元、1.18元、1.19元;华菱钢铁拥有产品结构和区域优势,后续新产品研发能力有望持续提升,我们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华菱钢铁 钢铁行业 2022-05-05 5.47 -- -- 5.53 1.10%
5.53 1.10%
详细
2021年华菱钢铁实现营业总收入 1,715.75亿元,同比增长 47.24%;实现归母净利润 9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51.36%。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09.63亿元,同比 6.13%;实现归母净利润 21.11亿元,同比2.82%,环比增长 10.21%。一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4.54%。 2021年华菱钢铁品种钢销量 1410万吨,相比 2020年增加 112万吨,占比提升近 3个百分点,公司共 13个大类品种 61个钢种替代“进口”。其中电工钢产量由2020年的79万吨增加到2021年的151万吨,同比增加91%。 2021年华菱钢铁汽车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3.59亿元,同比 35.5%;实现净利润 6.14亿元,同比 68%;销售净利率 6.56%。2022年一季度汽车板公司实现净利润 2.25亿元,同比增长 360.08%,创季度历史新高;整体来看汽车板公司无论是营收、净利润规模,还是代表盈利能力的净利率都创设立以来的新高,华菱钢铁汽车板业务竞争力逐步增强。 投资建议:今年国内继续压减粗钢产量,但公司主要基地在湖南、广东,不受压减影响;后续国内稳增长逐步落地,钢材供需趋平衡。但钢铁行业原材料成本端压力增加,公司毛利率面临承压。基于以上分析,下调公司2022- 2023年归母净利润 12.9%、16.2%;分别为 96.7亿元、104.7亿元,对应 EPS1.40元、1.52元;新增 2024年归母净利润 111.5亿元,、 对应 EPS1.61元;华菱钢铁拥有产品结构和区域优势,后续竞争力有望持续改善,我们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钢铁下游基建、汽车、家电、造船等用钢需求大幅低于预期,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盈利下滑。
云海金属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2-18 24.14 -- -- 26.09 7.45%
25.94 7.46%
详细
公司发布 2021年度业绩快报及 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2021年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13,083.56万元,较去年同期 594,552.80万元,增长36.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0,341.95万元,较去年同期24,374.67万元增长 106.53%。预计 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股东净利 润 27,000~37,000万 元 , 比 上 年 同 期 7,543.09万 元 上 升257.94%~390.5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25,200~35,200万元,比上年同期 4,853.41万元上升 419.22%~625.26%。 2021年 Q3以来,因原料价格上涨及政策端限产影响,致使原镁价格大幅上涨,公司拥有较完备的原镁冶炼及镁深加工产业链,充分受益于镁合金价格向下游传导,利润释放显著。供给方面,尚镁网数据显示,2021年 1-11月全国原镁产量 82.30万吨,其中榆林地区作为中国主要原镁产地,金属镁产量为 47.4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 5.2%。需求方面,汽车轻量化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链发展大趋势,为质量轻、安全性高及综合性能优异的镁铝合金材料创造了大量的市场机遇,将进一步提振产业链下游对镁合金产品的需求。总体来看,公司拥有较完备的原镁冶炼及镁深加工产业链,充分受益于镁合金价格向下游传导带来的利润增厚。 新建产能顺势落地,助力镁铝产业链全面发展,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上游原材料方面,公司的合资公司安徽宝镁轻合金有限公司竞得青阳县花园吴家冶镁用白云岩矿采矿权。下游镁铝产品方面,云海金属投建年产15万吨轻量化铝挤压型材及配套项目暨成立安徽云海铝业有限公司。此外,重庆博奥二期项目、巢湖云海以及青阳项目将建设投产,预计公司在镁铝材料的原料和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产能将得到巩固,业绩将迎来持续爆发。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作为国内镁冶炼及深加工一体化龙头,同时凭借现阶段第二大股东宝钢金属不断深入的资源整合及客户端拓展赋能,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预计 2022/2023年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 8.38/8.69亿元,EPS 为 1.30/1.34元,按照 2月 16日收盘价对应 PE 为 18.35/17.81,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镁产业运行在冶炼环保水平、深加工产品应用等方面存在短板,新建产能进度不及预期。
云海金属 有色金属行业 2021-10-18 17.83 -- -- 22.90 28.44%
25.96 45.60%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2021年1-9月,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900万元~27,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约51.01 %~57.42 %。2021年Q3,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73.14 万元~12,773.14 万元,同比增长56.65%~71.41%,环比增74.65%-91.11%,原镁成本上涨的幅度低于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镁合金产品利润增加。 2021年Q3,镁铝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炼镁技术优势形成,叠加市场需求增加,利润同比环比均呈现上升趋势。2021Q3,镁、铝价格同比增长98.03%、43.21%,环比增长187.59%、4.84%。一方面,公司具有从白云石开采-原镁冶炼-镁合金-镁合金深加工-镁合金回收的完整的镁产业链,据我们测算,云海金属原镁生产总成本低于同行业12%。在镁的原材料价格和产品价格都上涨的情况下,成本上涨的幅度低于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镁合金产品利润增加;另一方面,预计全球原镁需求量提升主要来自镁合金产量上升,镁合金行业内下游需求驱动主要来自汽车行业对镁合金材料的需求上涨。全球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投资,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加大使用铝、镁轻质合金部件减重以提升其续航里程已成为趋势。 公司加快拓展镁合金在深加工领域应用,加码多项产业布局,提升公司竞争力。公司与山西省五台县人民政府共同达成关于深加工项目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在山西省五台县建设投资年产1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及深加工项目,主要从事矿山开采、运输、冶炼、深加工的生产和经营,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5亿元人民币。同时,公司依托镁、铝、锶等原材料领域的领先优势,积极向深加工领域发展,叠加下游镁合金等的渗透率逐渐提升、铝合金深加工的产品拓展,中国宝武的资源对接,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产业链镁业龙头。 盈利预测与评级。因原镁价格上升,镁合金产品价格传导,且产品价格上升高于成本上涨,加之公司在原镁和镁合金以及深加工的技术优势及竖罐炼镁领先技术,利润率将有所增加,预计2021/2022年公司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27、6.20亿元,EPS 为0.82元、0.96元;对应2021年10月15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21.74,18.5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镁产业运行在冶炼环保水平、深加工产品应用等方面存在短板,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
云海金属 有色金属行业 2021-06-18 12.30 -- -- 14.05 14.23%
20.17 63.98%
详细
公司深耕镁合金市场,为镁合金行业龙头。公司已经形成了“白云石开采-原镁冶炼-镁合金铸造-镁合金加工-镁合金回收”的完整镁产业链,是名副其实的镁合金龙头企业。除此之外,公司产品还包括铝合金、中间合金、压铸件、空调扁管和金属锶等,主要应用于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等。 公司成本优势明显,原镁成本低于同行业12%。公司拥有竖罐炼镁领先技术,工艺已十分成熟,劳动生产率是卧式还原罐冶炼的3倍;子公司巢湖云海拥有4800万吨白云石矿产储备,白云石100%自给。子公司包头云海现存硅铁拟建产能30万吨,以实现完全自给,预计硅铁完全自给后原镁生产总成本会降低约15%,低于同行业21%。 宝钢加持至14%,对接国企资源促发展。引进宝钢金属为“战略股东”,积极推进企业发展。宝钢金属有限公司为云海金属第二大股东,双方战略布局协同,共同整合产业,不仅在客户资源上实现共享,共同开发镁、铝合金新的应用和新的客户,还同时利用公司在原镁和镁合金以及深加工的技术优势,快速发展镁铝深加工行业,推动汽车轻量化产业的发展。 镁需求端增长潜力巨大,公司在汽车行业用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目前仪表盘支架、中控支架、座椅支架等中大件已经在应用,并且有望快速推广。还有一些部件在开发中,公司开发的镁合金中大件应用客户逐步增加,公司已经成为沃尔沃的全球供应商,进入保时捷、宝马和奔驰等零部件供应商体系,新能源车市场公司为蔚来汽车、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吉利、特斯拉、福特等提供产品。同时公司加强与国内新能源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合作。 投资建议:目前行业和公司层面已逐步摆脱疫情负面影响,随着公司各项目的投产,未来云海金属有望进一步巩固在镁产业龙头地位,盈利增长空间大。预计公司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5.3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59/0.82元。6月15日收盘价为12.44元,对应2021/2022年PE分别是21.08/15.17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硅铁价格上涨;公司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汽车轻量化进程低于预期。
华菱钢铁 钢铁行业 2020-05-01 3.68 -- -- 4.02 9.24%
4.67 26.90%
详细
4月28日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36.08亿元,同比-9.63%;实现归母净利润11.34亿元,同比-4.52%;实现每股收益0.1851元,同比-34.22%。 一季度吨材净利润213元/吨,销售毛利率15.74%、环比改善,竞争力优势明显。一季度公司克服疫情影响,持续推进精益生产、销研产一体化和营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和降本增效工作力度,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45592.82万元、净利润124803.12万元,其中吨材净利润213元/吨。一季度销售毛利率15.74%,相比2019年环比改善。 公司拟发行40亿可转债,优化资本结构,降低利息支出。2019年末公司短期借款157.55亿元,长期借款20.23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为170.00亿元;2019年公司利息费用10.63亿元。通过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0亿元的可转债;一方面可以满足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保证公司现金流的安全稳定;另一方面通过发行长期债券,优化资本结构,增强财务稳健性并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持续推进产品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公司拟投资一条年产40万吨规模的工程机械用高强钢产线,主要瞄准湖南省内的三一重工等工程机械巨头的用钢需求。同时公司拟新建一条高速棒材线,年产量140万吨的Φ10~Φ20m热轧螺纹钢筋,将很好满足湖南省内建材需求。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866元/股、0.972元/股、1.08元/股,对应PE分别为4.51/4.02/3.62;公司整体经营稳健,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全球经济长期下滑,国内受到较大冲击,下游汽车、家电、造船下游需求持续低迷。
华菱钢铁 钢铁行业 2020-03-02 3.78 4.84 -- 4.44 10.17%
4.17 10.32%
详细
公司拥有突出的区域优势:2019年公司产量占湖南比重进一步提升,达到87.9%;占相关区域七省比重达到15.3%;公司对省内市场有较大控制力,对周边区域有较大影响力。相对江浙沪地区,公司可以享受到大部分产品在当地的价格溢价;区位优势突出,也能够部分抵消原燃料物流成本劣势。从未来几年的区域新增产能变动来看,公司在省内优势难以撼动。 多元化产品组合+专业化制造基地模式确保公司经营对冲下游波动,同时实现收益和效率最大化。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公司形成了“长+板+管”的产品组合。在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宏观的精准施策带来了不同年份拉动经济的增长极不同,受此影响在不同年份钢铁产品盈利会有一定的分化,而公司多元化的产品体系能够对冲下游行业波动,同时通过灵活调整的供给,能够实现整体收益最大化。公司对四基地产品采取差异化定位,保障了各基地生产制造更加专业化,也带来运营制造的高效化。 公司持续提升的综合竞争力是增强盈利能力的基础。近年公司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多渠道降本、优化人事和管理体系、修复资产负债表实现了综合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其中前两项提升了公司毛利率;后两项降低了公司的费用率。综合竞争力的持续提升最终保障了公司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在我们的年度策略报告中,认为未来钢铁行业整体进入了供需动态自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边际成本较高的那部分产能将决定了供给调整空间,竞争力强企业的盈利将始终超越行业平均水平。 尽管新冠疫情对公司2020年业绩会有一定影响,但公司部分下游行业的中长期需求趋稳,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98元、1.21元、1.29元。给予华菱钢铁6 倍PE 估值,6-12个月目标价5.88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影响时间较长,下游需求持续低迷;物流影响导致公司被动停产;未来公司所在区域周边省份产能增加,供需矛盾凸显。
迪森股份 能源行业 2014-03-21 11.17 12.09 183.62% 15.70 -7.32%
11.54 3.31%
详细
行业状况: 行业定性分析:生物质能源具有可以替代化石燃料直接运用于大部分使用石油、煤炭及天然气的工业锅炉和窑炉中,这点是太阳能和风能无法比拟的优点。据国际自然基金会预测,到2050年,将有60%的工业燃料和工业供热采用生物质能源。所以,生物质能未来的应用空间巨大。 u行业定量分析:从下游需求来看,仅广东地区到2020年的生物质燃料需求量即达到750万吨,为公司2012年销售量的25倍;长远来看,未来农村传统能源替代是难以估量的巨大市场,或许成为生物质燃料的新天地。 公司现状: 进入壁垒:技术方面,压缩成型燃料的壁垒不高,供气/热的主要壁垒是配风、配料技术以及排渣、除尘技术。经验方面,我们认为,公司进入生物质燃料领域的时间早,具备先发优势,同时管理层十分注重资金效率。 运营模式:作为A股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提供生物质热能服务的公司,其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是一种效益最大化的模式,是节能、环保行业未来的趋势。而公司“精品化”、“大型化”的路线保证盈利质量及抗风险能力,同时公司的销售模式和收款模式保障公司的毛利率及现金流状况。 未来看点:天然气定价的市场化,带动价格不断上涨,当天然气价格高于3.2元时,生物质燃气的优势开始凸显;燃料油市场的不断缩减,以及环保压力的逐步增大,都为生物质燃料的替代市场提供契机,而目前生态油的价格(4000元/吨,含税)已经低于燃料油(4500元/吨),未来替代优势大。 盈利预测: 公司预测2013-2015年的EPS分别为:0.34元、0.52元、0.82元,按照目前的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50X、32X、21X,我们认为公司2014年估值在40倍左右,对应的股价为21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传统能源价格下跌风险;(2)宏观经济下滑带来的系统性风险;(3)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中国重工 交运设备行业 2013-10-29 5.76 -- -- 6.25 8.51%
6.32 9.72%
详细
事项: 10月24日,中国重工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4.36亿元,同比下降21.43%;实现营业利润23.56亿元,同比下降3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27亿元,同比下降27.48%。基本每股收益0.18元。 主要观点: Q3净利润环比大增,拉升前三季度业绩。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整体仍处下跌通道,但跌幅收窄,主要归因于第三季度盈利的提升。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03亿,同比和环比均下跌,跌幅分别为35%和31%,但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71亿,同比和环比均上涨,涨幅为12%和81%,成为2012年下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季度。 收益质量改善超预期,军工军贸和海洋经济产业或为“幕后推手”。公司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0%、11%,显著好于第二季度的10%、4%,拉动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至14%、7%。 据我们测算,公司第三季度完工量中非民船业务占比达71%以上,而手持订单结构中非民船业务为70%(表1)。我们预计,随着公司军品业务的扩充和海洋经济产业逐步成熟,公司毛利率得以逐步回升。从三季度末的手持订单结构看,毛利率回升势头有望持续。 军工转型进行时,估值有望提升。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注入军品总装业务进展顺利,2014年有望基本完成军工转型升级。据了解,资产注入完成后,除了核潜艇生产设计仍保留在集团,航母、常规潜艇、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等的生产设计均将进入中国重工。未来中国重工将以军品业务为先导,在原有四大板块的基础上重点布局节能环保、核电、风电、轨道交通等产业。目前军工行业以2013年中报业绩计算的市盈率中位数为54倍,而中国重工仅为29倍,估值有待提升。 盈利预测。考虑到非公开发行案尚未完成,我们暂时只上调毛利率预测,调整后公司2013~2015年每股收益0.21/0.23/0.24元,对应PE27.33/24.96/23.9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工资产注入效果不达预期。民船业务持续低迷。
吉艾科技 机械行业 2013-10-29 18.48 -- -- 23.25 25.81%
24.58 33.01%
详细
事项: 10月24日,吉艾科技公布201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318.76万元,同比增长67.55%;实现营业利润3147.69万,同比增长43.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58.55万,同比增长29.92%。基本每股收益0.12元。 主要观点: 服务收入占比过半,毛利率有所下滑。收购山东荣兴和利用募集资金组建测井小队对公司服务收入贡献明显,报告期公司服务板块(含测井服务、射孔工程服务和定向井服务)实现收入5553.78万元,倒挤得到仪器销售收入4764.98万元。服务占收入比重由2013年中期的44%进一步提升至54%。 但是,公司测井服务以国内为主,而国内测井服务价格较国外低,加之测井队伍自用设备折旧对业绩的影响逐渐显现,公司测井服务毛利率较低,拖累服务板块乃至公司整体毛利持续下滑,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已由去年同期的67%下滑至49%。 考虑到测井队伍多使用自身设备,公司在海外合营公司也已开始作业,我们预计公司毛利率有回升空间。随着公司“测井工程服务队伍组建”的持续推进,我们预计公司四季度有望再增1~2支测井队伍,服务收入增长势头确立。 四季度看过钻头测井仪,明后年看随钻测井仪和压裂设备。上半年过钻头测井仪并未贡献收入,但考虑到公司今年重点推广该产品的决心未变,该产品仍有望成为四季度的销售亮点。之后,随着公司随钻测井仪研发的推进、国内复杂油气井需求的攀升,公司明后年的看点有望聚焦随钻测井仪。 此外,公司收购的航发特车虽处于整合期,但该公司具备的特种车制造资质属于国家政策收紧状态,预计将自2014年起为公司贡献业绩。 盈利预测。公司服务板块增长强劲、设备研发有望打开2014年后成长空间,但服务收入占比上升预计将压低整体毛利率,我们预计其2013年~2015年EPS为0.55/0.77/0.92元,对应PE33.89/24.21/20.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过钻头测井仪销售低于预期,油公司结算时间推迟。
中海油服 石油化工业 2013-10-15 19.70 -- -- 25.81 31.02%
25.81 31.02%
详细
事项: 10月12日,中海油服公告,下属子公司COM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对钻井平台COSL Innovator和COSL Promoter在安装第三方设备期间发生的待命费存在争议,已通过诉讼代理人,对其提起诉讼。COM主张Statoil 应支付金额约合9.12亿人民币。 主要观点: 争议金额尚未确认收入,实为“或有利好”。COM主张Statoil 应支付的待命费属于两钻井平台实施钻井作业前的事项。作业前,由于客户需将第三方设备装至船上,因此,COSL Innovator和COSL Promoter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延期交付。按照国际惯例,待命费率一般是日费率的一定百分比,但关于待命期间的工作量/天数双方存在分歧。 由于此笔待命费尚未计入公司前期的收入,因此,预计公司不会对收入计提坏账准备或拨备。相反地,待诉讼判决后,公司若能如期获得设备待命费,还将有助于增加额外的收入。当然,由于当前还无法预计诉讼的最终结果和结案时间,上述额外收入的金额和获取时间尚无法确定。 “长期合同+费率优势”夯实公司与挪威国油间的合作。截至当前,公司旗下三个半潜式平台COSL Pioneer(2011/8投产)、COSL Innovator(2012/11投产)和COSL Promoter(2013/4投产)均在执行与挪威国油的钻井服务合同。这些钻井服务合同的年限均在5~8年间。而且据了解,合同日费率显著优于当前市价。我们认为“长期合同+费率优势”足以保障公司与挪威国油之间的合作,诉讼仅仅是解决争议的一种常规途径。 钻井等装备持续扩充,坚定看好公司成长。今年以来,公司钻井等装备规模持续扩张。COSL Promoter、NH7号、勘探2号已为上半年贡献不俗业绩。8月公司又新购置1台二手半潜式平台(NH9号)和2台自升式平台(COSL Hunter和COSL Gift),有望自2014年初集中贡献业绩。钻井主业表现活跃带动油技等相关业务发展,中海油开放近海区块等催化剂不断,公司前景向好。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的每股盈利分别为1.28元、1.55元和1.83元,对应PE15.45/12.76/10.81倍,维持“买入”评级。
中国重工 交运设备行业 2013-09-13 5.40 -- -- 6.96 28.89%
6.96 28.89%
详细
事项: 9月11日,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募资不超过84.8亿元,用于:(1)以32.75亿元收购大船集团、武船集团军工重大装备总装业务及资产;(2)以26.61亿元投资军工军贸装备和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改造项目;(3)以25.44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大船集团、武船集团将分别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数量的10%。 主要观点: 注入大船集团、武船集团核心军品总装业务,开辟境内军工资产证券化先河。此次非公开发行预案作为集团资产注入的第四步,将大船集团、武船集团重大军工总装业务注入公司,开辟中国资本市场军工资产证券化先河。本次资产注入提升新一轮军工资产注入重组预期,就中国重工而言,集团保留的北船重工、渤船重工等的军工资产未来都有望注入公司;就军工行业而言,有望迎来国家核心军工资产全面证券化,包括海上、航空、航天、兵器等。 军品业务产业升级,资产质量有望提升。资产注入前,公司军品业务形态以大型及超大型水面舰艇等的分包业务为主;此次将注入军工重大装备总装的生产设计及总装业务及相关资产,使业务涵盖生产设计、总装、制造、配套等全产业链,实现军品业务产业升级。军品收入比重也有望从2013年中报的8.28%提升至20%以上。 技改项目着眼2015年后发展空间。非公开发行预案的另一个重点是拟以26.61亿元投资军工军贸装备和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改造项目。大多数项目预计将于2014年底~2015年建成,项目内部收益率高于中国重工当前资产收益率。其中,军工军贸装备募投项目着力确保完成军工生产任务,而军民融合产业募投项目重点提升能源装备产业规模。 盈利预测。考虑非公开发行预案尚需经国资委、股东大会、证监会核准后方可实施,我们暂不调整盈利预测。但军工资产以较低的估值注入形成明显利好,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每股收益0.16/0.19/0.21元,对应PE28.85/24.36/21.51倍,维持“买入”评级。假设拟购买资产2014年并表、2015年增长30%,公司2013~2015年每股收益有望达0.16/0.21/0.24元。
中国重工 交运设备行业 2013-09-04 4.91 -- -- 6.96 41.75%
6.96 41.75%
详细
事项: 9月1日,公司发布201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1.14亿,同比下降13.95%;实现营业利润12.44亿,同比下降53.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6亿,同比下降43.40%。基本每股收益0.1元。 主要观点: 业绩下滑幅度略好于行业平均。受造船市场低迷影响,公司舰船制造、舰船装备下滑明显,拖累业绩下行。但尽管公司营收和净利双双下滑,其下滑程度仍略好于行业平均。申万“船舶制造”板块中的8家公司上半年营收平均下滑23.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平均下滑49.89%。 海工订单爆发式增长,产业机构基本转型。虽然Clarkson数据显示上半年造船订单量和新造船价格均有触底反弹的趋势,但造船市场真正复苏或尚需时日。因此,公司集中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能源装备、交通装备等非船类业务,上半年订单结构反应公司产业结构基本转型。 报告期公司承接订单421.55亿,其中海洋经济产业新接订单210.07亿、呈爆发式增长,推动海工手持订单达334.21亿元,占手持订单总额46.4%,替代船舰制造及修理成为第一。同时,海洋经济、能源交通装备及科技产业手持订单合计占比由去年的35.9%上升至60%。公司非船业务的增加有利于减少对民船业务的依赖。但海洋经济产业毛利率较低,或导致整体毛利率下行。 军工资产注入在即。公司自5月份开始停牌,筹划集团军工重大装备总装业务注入事宜。该事项在境内资本市场无先例。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扩充国防军工是大势所趋,军工资产注入属重大利好。 报告期公司军品收入比重达到8.28%,主要包含在舰船制造及修理改装、舰船装备业务板块。 盈利预测。由于公司尚未公布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我们暂且不考虑该因素,预计公司2013~2015年每股收益0.16/0.19/0.21元,对应PE28.85/24.36/21.51倍。军工资产注入后业绩有望显著提升,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海油工程 建筑和工程 2013-09-03 7.33 -- -- 8.22 12.14%
9.69 32.20%
详细
事项: 8月30日,公司发布201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3.56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营业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2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0亿元,同比增长265%。基本每股收益0.21元。 主要观点: 渤海海域项目预计将成为全年业绩增长点。报告期公司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69%,去年同期为2.36%。 公司上半年运行23个海上油气项目和3个陆上LNG项目,其中11个位于渤海,渤海收入激增25.61亿至29.03亿,占总收入增量的81%。下半年将运行的26个项目中渤海占比较多,预计渤海收入将成为全年业绩增长点。 此外,公司本部和青岛子公司申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我们理解:由于涉及金额不重大,公司未做追溯调整,而是直接调减2012年所得税费用合计6113万元,用于冲减2013年的所得税费用,故对报告期业绩产生积极影响。u工程量保持增长,饱满订单保障后续业绩。报告期公司设计板块投入109万工时、增长20%;建造板块加工量11.1万结构吨,下降3%;安装板块投入船天1.05万个、增长60%;铺设海底管线350.46公里、增长130%。 上半年公司承揽订单56亿,其中海外5亿,预计全年签订订单较去年保持增长。2012年公司近160亿的订单已创历史新高,今年有望再破记录。从目前订单情况看,公司全年海外订单或低于2012年,但公司国际化战略未变,未来有望再度获得突破。 海工能力由浅入深、支撑业绩。南海荔湾3万吨组块成功安装、HYSY201、HYSY228等船舶投入运营,公司深海作业能力不断扩充。同时,为建设珠海深水基地而进行的定增案目前进展顺利、已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目前,珠海基地一期建设总进度已超60%,有望在2014年按期投产。公司海工业务牢据主位,上半年增长77%、占比97%。海工能力提升直接支撑业绩。 盈利预测。公司工程量饱满、中报业绩超预期增长,我们上调对公司业绩增速的预测,预计公司2013~2015年每股收益0.39元/0.44元/0.48元,对应PE16.05倍/14.20倍/13.06倍,维持“买入”评级。
通源石油 能源行业 2013-08-28 15.60 -- -- 16.58 6.28%
21.50 37.82%
详细
事项:8月23日,公司公布2013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15079.41万元,同比增长28.68%;实现营业利润1670.18万元,同比增长45.2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94.15万元,同比增长17.64%。基本每股收益0.07元。 主要观点: 钻井、分段压裂业务强力突破支撑业绩。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60.43万,其中,以通源正合、大德广源为主体的钻井、分段压裂同比大增2822.66万、1336.06万元,对业绩构成强力支撑。 目前,通源正合已形成十支钻井服务队。通常一支钻井队满作业时年收入在800万~1000万左右,我们估计公司钻井业务全年营收在8000万~10000万左右。大德广源报告期成功扭亏为盈,发展趋势向好。 射孔器销售稳增长,射孔服务降幅明显。报告期公司复合射孔器销售稳定增长20.46%至5294.06万,仍为公司第一大业务。但射孔服务收入下降46.03%至2254.57万。据我们了解,射孔服务的下降属于公司业务的短期波动,我们认为下半年该业务有望逐步恢复。 新技术有望获得新市场空间。公司持续推进技术研发,快钻桥塞-多段射孔、新一代多级复合射孔技术与产品、水平井分段压裂多簇定面射孔技术等技术更适合水平井作业,适应了日益增加的水平井需求,预计将助力公司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安德森收购案渐进尾声。根据最新公告,7月,海外平台通源油服已取得安德森控股公司67.5%股权,收购案还差最后一步--定向增发。据了解,后续的审批时间或较长。 我们认为,若年底无法完成上述流程,安德森将作为参股公司进入公司利润表,公司按40%的收益权比例计算年末投资收益;若年底可以完成流程,则安德森作为子公司进入合并利润表。 盈利预测。我们暂时假定公司在2014年初完成对安德森的收购,则预计公司2013~2015年的每股收益调整为0.43元、0.71元和0.80元,对应PE36.69倍、22.23倍和19.73倍,维持“买入”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