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威星智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7-22 14.46 12.02 -- 15.46 6.92%
15.89 9.89%
详细
NB-IaT物联网燃气表和电子式燃气表增长迅速,综合毛利率略有上升。新一代NB-IoT物联网燃气表在全国市场广泛推广,物联网管理平台不断迭代升级,累计接入表具已达数十万台。丰富超声波产品线,2019年超声波产品销售情况实现翻番。智慧燃气云系统为燃气公司精细化管理和增值服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9年公司远传燃气表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45.03%;IC卡智能燃气表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12.16%;电子式燃气表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116.00%。各产品毛利率略有波动,远传燃气表毛利率32.72%,较2018年有所上升;IC卡智能燃气表毛利率25.81%,较2018年有所下降;电子式燃气表毛利率39.39%,较2018年有所上升;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31.04%,较2018年略有上升。 持续强化销售及服务网络建设,非关联交易增长显著提升。近年来政府政策的鼓励、管网覆盖率的提高以及城镇化的推进,城镇燃气市场呈增长趋势。特别是煤改气政策的推广,作为上游行业的智能燃气表市场迎来市场增长期。公司完善市场布局,产品获得了港华燃气、华润燃气、昆仑能源、新奥能源和中国燃气等主要燃气集团的认可,广泛应用于数百个城市燃气运营商,并且面对非中国燃气市场的营业收入增速显著增长。2019年,非关联交易带来的营收达到7.63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46%;2018年非关联交易带来的营收达到5.22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52%。2019年中国燃气带来的营业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34%下降到29%。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97、14.52、17.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7、0.98、1.23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4.69、19.54、15.57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系统性风险,行业招标不及预期。
威星智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1-18 27.60 15.28 20.41% 28.79 4.31%
28.79 4.31%
详细
国内领先的智能燃气表供应商。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2017年2月于深交所上市。公司为国内领先的智能燃气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已形成覆盖民用、商业及工业等领域的IC卡智能燃气表、RF远传智能燃气表、物联网智能燃气表、超声波燃气表等四大计量及智能控制系列产品和相关解决方案,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几百家城市燃气公司,并远销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燃气普及率的提高,燃气表的精细化管理需求不断提升,预计公司各项产品需求将稳步增长。公司实际控制人黄文谦持股23.15%,也是公司董事长。第三大股东为中燃科技,是港股上市公司中国燃气(00384.HK)的全资孙公司,中国燃气为中国最大的城市燃气运营商之一,截至2017年9月底,业务覆盖国内342个城市燃气项目,威星智能作为中国燃气增值服务业务的一部分,是其在智能燃气领域的重要布局。 燃气表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把握智能化变革良机,有望提升市场份额。“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将达到2070亿方,供应量3600亿方,若实现供需平衡,则产量及消费量的期间CAGR分别为8.92%、13.27%,相比“十二五”增速均有提升。2020年城镇气化率由2015年的42.8%提高到57%,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重由2015年的5.9%提高到10%。到2020年全国气化人口4.7亿人,以每户3.5人,每户1台燃气表计算,则全国燃气表的市场空间为1.34亿台,对比目前的市场销量还有274%的增长空间。且燃气表的使用周期不超过10年,还有持续的更新需求。燃气表行业目前正经历由传统膜式表向智能化转变时期,威星智能产品全部为智能化产品,并且在超声波燃气表等前沿产品上占据先发优势,未来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募投项目突破产能限制。公司IPO共募集资金净额2.27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智能燃气表建设项目、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公司的IC卡智能表、远传表产能利用率均在100%以上,急需扩张。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IC卡智能燃气表、远传燃气表、电子燃气表将分别新增年产100、40、10万台产能,助力公司突破产能限制,增强研发能力和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17-2019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391、7917、9392万元,对应EPS分别为0.74、0.91、1.08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煤改气带来的确定性行业机会以及公司的产能扩张保障业绩增长,给予公司2018年36倍PE,对应目标价32.76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募投项目进度低于预期;(2)宏观经济波动;(3)煤改气进度不及预期;(4)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下降。
威星智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07-24 38.06 -- -- 41.24 8.36%
41.24 8.36%
详细
扩容需求与更新需求双轮驱动,燃气表行业发展将提速。燃气表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扩容需求,主要受城镇燃气市场规模扩大驱动。2017年7月12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出台《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提出2020年我国天然气管道里程达到10.4万公里,对应2016-2020年均增速为10.20%,城镇天然气用气人口从2015年2.9亿人提高至2025年的5.5亿人。在天然气行业整体复苏的背景下,城镇燃气市场有望实现扩张。二是存量更新需求,当前我国燃气表行业正处于传统膜式燃气表向智能燃气表的转换阶段,IC 卡智能燃气表、远传燃气表等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两大需求共同推动下,我国燃气表行业发展有望提速。 公司智能燃气表市场地位领先,借力中国燃气业绩增长稳定。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智能燃气表相关业务,目前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智能燃气表制造商。2016年公司营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0和0.52亿元,同比增长45%和47%,业务发展态势良好。此外,公司2014年12月引入中国燃气全资子公司中燃科技作为战略投资者,目前中燃科技持有公司股票比例为12.46%,系公司第三大股东。中国燃气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燃气运营商之一,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共拥有中国境内25个省、市、自治区合计311个城市燃气项目,可接驳家庭约3100万户。2016年中国燃气为公司贡献的销售收入为9229万元,同比增长近200%,为公司的第一大客户。我们认为,随着天然气产业链的整体复苏,中国燃气的业绩将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发展有望充分受益。 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公司产品梯队不断完善。随着城市阶梯气价收费的推行,智能燃气表、远传表等具有信息化、智能化、数据传输功能的计量终端替代传统膜式燃气表已是大势所趋。为迎合行业发展趋势,公司立足于IC 卡燃气表这一拳头产品,同时不断完善产品梯队,实现业务向远传表、电子燃气表拓展。2016年公司IC 卡燃气表、远传表、电子燃气表实现营业收入为2.48、0.99、0.30亿元,同比增长50.63%、52.50%和-5.32%。 其中远传表业务2012-2016年CAGR 高达167%,已成为业绩增量的重要构成部分;电子式燃气表主要包括音频表和超声波燃气表,目前仍处于市场培育期,随着燃气表行业的迭代进程加快,未来有望成为公司的业绩增长点。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预计2017-2019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3百万元、103百万元、147百万元,对应EPS 分别为0.85元/股、1.19元/股、1.70元/股,按照7月20日收盘价38. 40元计算,对应PE 分别45、32、23倍。公司于2017年2月成功IPO,伴随募投项目投产业务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同时叠加燃气表行业发展提速因素,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燃气表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公司远传表、电子式燃气表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公司募投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威星智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03-16 59.27 -- -- 68.59 15.37%
68.39 15.39%
详细
燃气表产品线丰富,上下游协同迎高增速:公司产品多元,整体盈利能力强,营收与净利润增速明显快于同行业。2016年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44.66%、47.15%,增长速度较高。中国燃气是公司战略投资者和第三大股东,近年来中国燃气扩张加速,大量向公司采购产品,协同效应愈发明显,公司未来将进一步受益。 顺应趋势推陈出新,把握时机市场广阔:我国正处于传统膜式燃气表向智能燃气表转换的更替阶段,未来智能燃气表将占主流。燃气表智能化、远程读控与物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结合是未来趋势。公司未来将顺应趋势,进一步发挥行业竞争优势,继续主打IC卡智能燃气表,推广远传燃气表和超声波表,调整其为未来发展方向。预计燃气表有400亿元的市场空间可开发,预计2017年国内燃气表市场可达5160万台,其中IC卡智能燃气表占60%,达3096万台。 借力上市,目标明确: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解决产能问题;公司继续延续大客户战略,维持发展势头。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7-19年净利润分别为,0.74亿,0.90亿和1.03亿,EPS分别为0.84,1.03,1.19,对应PE分别为70.47,58.07和50.66,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加剧风险;2.募投项目新增产能消化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