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4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4-24 97.96 127.00 33.40% 97.58 -0.39% -- 97.58 -0.39%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度报,2023年营收722.51亿元,同增79.5%;归母净利润94.40亿元,同增162.69%,其中2023Q4营收258.36亿元,同环增43.3%/45.2%;归母净利润22.16亿元,同环增44.6%/-22.7%。2024Q1营收126.14亿元,同环增26.0%/-51.2%;归母净利润22.16亿元,同环增39.1%/-5.4%;业绩略超市场预期。 2023年逆变器出货高增、2024Q1保持高盈利趋势。2023年公司逆变器业务实现营收276.5亿元,同增61%,实现出货130GW,同增69%,毛利率37.5%,同增4.7pct,主要系公司海外地位领先,品牌溢价能力优异;其中2023Q4出货约47GW,环增60%+,毛利率受2023Q4国内出货占比提升影响环降约7pct;2024Q1我们预计出货约27GW,同增30%,环降约40%,主要系2023Q4国内出货较多,2024Q1为需求淡季,盈利端海外占比高,约70%,带动毛利率提升,2024Q1毛利率约40%+,环比有所提升;2024全年公司预计出货150-170GW,同增15-30%。 2023年储能出货稳定高增,2024预计翻倍增长。公司2023年储能业务实现营收178亿元,同增76%,实现出货10.5gwh,同增36%,毛利率约37.5%,同增约14pct,主要系海外需求旺盛叠加海外盈利更强,其中2023Q4出货约2.5gwh,环降约20%;2024Q1储能出货约2.1gwh,同比略增,因海外交付确认滞后大约半个年度,故2023Q4及2024Q1确认较少;盈利端持续保持高盈利趋势,毛利率达40%+,Q2预计出货环比翻倍增长,后续逐季提升,全年公司预计出货20-24gwh,同比翻倍增长。 电站加速分布式转型,原材料降价下盈利持续提升。公司2023年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实现营收247亿元,同增113%,开发量约8gw+,同比翻倍多增长,其中主要为户用分布式,盈利端受益分布式占比提升叠加上游原材料降价,毛利率同比提升4.6pct至16.4%;其中2023Q4开发量预计达4gw+,环比翻倍增长,毛利率环比略有提升。2024Q1电站开发较少,营收同比略有下滑,2024全年我们预计开发量达9-10gwh,同增约20%。 费控逐步加强、电站计提减值影响2023Q4利润。2023Q4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1.1%,同降0.6pct,环降3.4pct。主要系营收环比大幅提升带动费率下行;2023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69.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8.6亿元;减值损失方面计提约14亿元,其中越南电站项目计提约7亿元,影响部分2023Q4利润;2024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6.9%,环增5.8pct。主要系2024Q1淡季营收环比带动费率提升;2024Q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4.8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06亿元;2024Q1末存货/合同负债分别为231.1/81.8亿元,分别较2024年初增加7.8%/24.6%。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105/126亿元,新增2026年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增11%/20%/20%,考虑公司龙头地位稳固,出货持续高增,给予公司2024年18xPE,对应目标价12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政策不及预期等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3-05 86.99 141.00 48.11% 112.77 29.64%
112.77 29.64% -- 详细
聚焦新能源、布局风光储氢及电动车五大赛道,紧密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公司以光伏逆变器为核心,协同发展风电、储能系统业务,近年横向拓展新赛道,陆续布局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微网储能、新能源制氢等新业务,并致力于提供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智能化技术应用于风光储融合、风光制氢、光储充一体化等新能源融合应用场景,深度参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光储龙头地位稳固、驱动产业技术进步、是新质生产力代表。公司在电力电子技术、电网支撑技术、三电融合技术等领域持续加大研发创新,23年研发投入达25亿元,已获授权专利4000余件,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0余项。光伏逆变器领域,公司率先解决了高效逆变、柔性并网等技术难题、突破国外专利封锁,近年开创模块化品类、引领300kW+组串新技术、并网全球首个2000V高压逆变器;储能领域,推出全球首个10MWh交直流一体化全液冷储能系统。得益于领先的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能力,公司逆变器、储能系统全球出货量稳居第一,23年我们预计分别达120-130GW/10+GWh。 。引领高质量发展、未来空间广阔。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与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生态链协同,引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助推可再生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随着可再生能源经济性和可靠性不断增强,绿色转型需求下行业空间广阔,公司作为行业龙头预计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强劲的光储品牌渠道力,我们维持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98/105/126亿元,同增173%/7%/20%,基于公司光储龙头地位,给予公司2024年20xPE,对应目标价14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政策不及预期等。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3-01 84.50 -- -- 112.77 33.46%
112.77 33.46% -- 详细
事件描述202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2024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在此背景下,公司制定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 事件评论“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1)全面提升,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球新能源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公司抓住发展机遇,在市场和研发上纵深发力,持续推进产品和服务全覆盖战略,发力数字化赋能,强化精益化运营,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投资开发等核心业务实现高速增长。未来,公司将以“聚力创新,全域纵深,数字加速,成就客户”的经营思路为指导,聚焦做强主业,持续高研发投入,坚持低成本创新,加速产品迭代升级,同时在营销、制造等方面大力创新;坚持全域纵深,做到产品全覆盖,并在每个细分领域中纵深发展;坚决推动数字化变革,加速数字化转型,以数智运营提质增效;深入思考客户的痛点、需求,以卓越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 2)重视投资者回报,为股东服务。一是公司持续稳定分红,回报投资者,近五年累计已实施的现金分红不低于累计实现的合并归母净利润的10%;二是实施回购,提振市场信心,公司2023年9月通过议案,拟回购公司股份,金额5-10亿元,截止2024年1月底回购金额已达9.97亿;三是进一步加强投资者交流,公司将持续积极主动向市场传导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和透明度,推动与投资者之间的良性沟通。 近期,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收入710-760亿,同增76%-89%;归母净利93-103亿,同增159%-187%;扣非净利91.5-101.5亿,同增170%-200%。据此计算,2023Q4归母净利20.8-30.8亿,同增36%-101%,环比-28%~7%。考虑应收账款及电站存货产生减值,公司实际经营业绩优于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23Q4逆变器、储能业务收入均环比有所增长,同时盈利能力保持良好,一方面Q4是行业旺季,另一方面公司持续降本增效,发挥规模效应,优化市场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2023年全年来看,我们预计公司逆变器保持全球30%左右份额,龙头地位稳固,储能系统销售量同比大幅增长。受益于产品及市场结构优化、汇兑及运费下降以及公司自身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公司全年逆变器毛利率亦有望保持在历史高分位水平,同比提升较为明显。 展望后续,公司量利水平保持优异。2024年在欧洲加速去库,非欧美海外需求强势背景下,公司逆变器出货同比有望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2024Q1亦有望“淡季不淡”。我们预计2024年公司逆变器出货延续增长趋势,储能出货同比增速高于行业,继续保持龙头地位。盈利水平上看,2024年逆变器受益于大机型竞争格局良好,整体毛利率仍有望在30%-40%左右,储能受益于高海外占比及滚动订单机制,毛利率亦有望在20%-30%。 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9亿,对应PE为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竞争格局恶化;2、光伏装机不及预期。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2-28 83.49 -- -- 112.77 35.07%
112.77 35.07%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为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实现稳市场、稳信心,公司将积极采取措施实施“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切实履行上市公司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提升公司投资价值。 营收利润高增、聚焦光储主业持续投入、发展空间足。 近年来,公司抓住全球新能源市场发展机遇, 18-22年营收复合增速达 40%,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 45%,根据公司发布的 23年业绩预告,公司在市场和研发上纵深发力,逆变器、储能等核心业务实现高速增长, 公司预计 23年归母净利润为 93亿元-103亿元,同增 159%-187%。公司光储业务品牌力强,渠道优势显著,后续将受益全球市场保持持续高增,发展空间广阔。 公司持续运用送股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提振市场信心。 自 2011年 11月上市以来,公司持续进行送股和现金分红,近五年已实施的现金分红不低于累计归母净利润的 10%。 23/9/12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拟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并在未来适宜时机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截至 24/1/31公司已累计回购 1151.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775%,总金额 9.97亿元。公司将继续统筹好公司发展、业绩增长与股东回报的动态平衡,持续提升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 公司秉承“绿色使命、成就美好”的 ESG 理念、 23年正式发布零碳实现路径。 具体目标有: 2028年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 2038年实现供应链碳中和, 2048年实现供应链净零排放,切实推动自身与全球可持续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公司强劲的光储品牌渠道力,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98/105/126亿元, 同增173%/7%/20%,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政策不及预期。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1-31 80.00 -- -- 91.22 14.03%
112.77 40.96% -- 详细
公司3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93-103亿元,同比增长159-187%。阳光电源发布业绩预告,2023年实现营收710-760亿元,同比增长76%-89%,实现归母净利润93-103亿元,同比增长159-187%。对应Q4公司营收245.85-295.85亿元,同比增长36.3%-64%,环比增长38.2%-66.3%,Q4实现归母净利润20.77-30.77亿元,同比增长35.5%-100.7%,环比-27.6%至+7.2%。 公司筹划分拆控股子公司阳光新能源境内上市。阳光新能源主要从事新能源电站的系统研发、项目开发以及系统解决方案销售业务,2023年前三季度阳光新能源实现营收138亿元,实现净利润7.02亿元,净利率5.1%。此次分拆上市有利于优化阳光电源在新能源开发领域的布局,强化新能源电站开发业务的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同时公司拟对阳光新能源增资10亿元,其中0.79亿元用于新增股本,9.21亿元用于资本公积,增资完成后,阳光新能源注册资本由14.2亿元提升至14.99亿元,公司持有阳光新能源股权比例由82%增加至82.94%,目前增资方案已通过公司董事会与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公司发布2023年股权激励方案。公司此次股权激励对象共计518人,拟授予限制性股票共计11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77%,此次股权激励授予价格为43.22元/股,此次股权激励产生管理费用共计4.27亿元,2024-2027年将分别摊销2.17/1.17/0.65/0.28亿元。公司2023年股权激励考核方案为2024年-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724.7/885.7/1046.8/1207.8亿元或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9/86.2/93.4/100.6亿元,目前股权激励方案已通过公司董事会与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光储出货量保持高增,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保持稳固。我们估计公司2023年光伏逆变器出货120-140GW,同比增长56%-82%,其中Q4出货35.5-55.5GW,储能系统方面,我们估计2023年出货12-15GWh,同比增长56%-95%,其中Q4出货4-7GWh。展望2024年,我们预计公司光伏逆变器出货150-170GW,同比增长7%-42%,储能系统出货20-24GWh,同比增长33%-100%,在光储行业装机需求持续高增背景下,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保持稳固。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我们基于公司现有业绩,考虑全球光储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以及市场价格变动情况,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97.76/88.48/95.94亿元(原预测23-25为99.18/100.34/117.4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2/-9.5%/8.4%,EPS分别为6.58/5.96/6.46元,对应估值为12.2/13.5/1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全球政策波动的风险。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1-25 91.70 -- -- 90.00 -1.85%
112.77 22.98% -- 详细
事件:2024年1月22日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营收710-760亿元,核心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带动营收高增76%-89%;归母净利93-103亿元,外币汇率升值、海运费下降等因素作用下高增159%-187%;扣非归母净利92-102亿元,同增170%-200%。 4Q4收官业绩佳。我们推算2023Q4营收246~296亿,同增36~64%,环增38~66%;归母净利21~31亿,同增35~101%,环比-28%~+7%,业绩略优于预期或因海外光储需求恢复超预期。 全球逆变器龙头技术领先。公司2022年出货量77GW蝉联全球第一,连续8年位列前二,产品获得TüV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光储技术已全球领先。光伏领域,公司最新直流2000V高压逆变器成功并网,2022年率先推出的“1+X”模块化逆变器全球累计签单量超16GW。 储能领域,2023年10月发布全球首个10MWh全液冷储能系统PowerTitan2.0。技术加持下公司持续积累品牌势能,2024年有望乘全球能源转型之风实现主营业务再次高增。 全球化加码。公司加码布局欧美、澳洲渠道市场,积极打造全球营销、渠道及服务网络。公司23H1海外收入占比达53.9%,海外大储市场持续放量,预计全年出货量超16GW。 20233年光储大单保障未来收益。光伏方面,1月签署卡塔尔814MWac光伏项目供货协议;5月为沙特AIShuaibah项目提供2.1GW逆变器解决方案,与澳洲SoarJuiceGroup签约新一代iSoarCoud500MWh分销合同,与美洲SOL+Distribuidora签约500MW分销协议;6月与欧洲Meno签约2GW分销协议。储能方面,3月签订英国825MWh储能大单;5月签约南澳最大独立储能订单138MW/330MWh。 氢能结硕果,长期战略价值高。公司2019年与国内顶尖科研单位大连化物所合作,专攻大功率PEM电解槽。目前产品有碱性水电解槽、PEM电解槽等,产能达1GW。2023年全国最大合成氨项目公布招标结果,公司独家中标鄂尔多斯深能北方光伏制氢项目后再中标12套碱性水电解槽。目前公司技术、项目订单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已建立较强先发优势,有望享行业首轮爆发红利。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光伏逆变器龙头,光储业务齐发力,并且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新能源智能运维以及氢能等领域。公司品牌优势明显,研发创新实力强,全面推行全球化战略以及数字化运营,公司全球营销、渠道及服务网络布局领先且已形成规模优势。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为729.58亿元、932.11亿元、1,174.1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4.24亿元、103.62亿元、120.03亿元,EPS为6.35元、6.98元、8.08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14.4倍、13.1倍、11.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导致盈利下滑风险;海外政策环境恶化风险等。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1-24 89.90 127.00 33.40% 92.39 2.77%
112.77 25.44% -- 详细
事件:2023年业绩预告发布,2023年营收710~760亿,同增76~89%;归母净利93~103亿,同增159~187%;扣非净利91.5~101.5亿,同增170~200%。其中Q4营收246~296亿,同增36~64%,环增38~66%;归母净利20.8~30.8亿,同增35~101%,环比-28~7%。Q4业绩略超市场预期。 逆变器2023Q4出货高增、毛利率稳中略降。2023年公司光伏逆变器确认120-130GW(出货130-140GW),同增67%+,我们预计Q4确认45-55GW,同环增73%+/58%+;Hybrid逆变器2023年出货20-25万台,同增67%+。因Q4人民币略有升值+运费涨价+国内占比提升影响,毛利率稳中略降;我们预计2024年逆变器出货达150-170GW,同增25%+,Hybrid我们预计30-35万台,同增30-50%+;2023年受运费+汇率+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毛利率相对偏高,我们预计2024年以上因素减弱,毛利率略有下降,但依靠强劲的品牌和渠道力,仍将保持较强的盈利水平。 储能高价高盈利、2024年出货持续高增。我们预计2023年储能出货10-13GWh,同增70%+,其中户储我们预计1GWh+,同比翻倍增长。 公司储能品牌力强,我们预计2024年海外降本降息,公司出货20-24GWh,同增80%+,美国占比50%+;盈利方面,因海外价格传导较慢,2023年高价单交付享受碳酸锂降价红利,我们预计毛利率较高,2024年红利期步入尾声,我们预计毛利率稳中有降,总体维持较高水平。 2023Q4电站交付超预期、2024年继续加大户用开发量。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电站EPC交付7.5GW+,同增120%+,其中Q4交付3.5GW+,同环增80%+/94%+,主要系户用并网交付超预期。我们预计2024年电站开发8-9GW,同增约20%,其中户用6-7GW。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2023Q4业绩超预期,但后续竞争加剧或致盈利能力略降,我们调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98/105/126亿(2023-2025年前值为93/120/150亿元),同增173%/7%/20%,考虑公司盈利水平较强,给予公司2024年18xPE,对应目标价12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政策不及预期等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1-24 89.90 -- -- 92.39 2.77%
112.77 25.44% -- 详细
事件:2024年1月22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10.0-760.0亿元,同比增长76%-8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3.0-103.0亿元,同比增长159%-187%;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1.5-101.5亿元,同比增长170%-200%。23年公司业绩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受益于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增长,公司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投资开发等核心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品牌势能进一步提升,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同时受益于上半年外币汇率升值、海运费下降等因素。 23Q4公司业绩超预期,以预告中间值来看,预计23Q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5.77亿元,同比增长68%,环比下降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75亿元,同比增长74%,环比下降8%。逆变器业务高增长,龙头地位稳固。公司坚持全球化品牌战略,深耕重点细分市场,在全球拥有超过370个服务网点,逆变器产品远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公司重视研发,持续开发新品完善产品矩阵,大功率组串逆变器SG320HX、1+X模块化逆变器在全球各类场景中得到广泛深入应用;最新研发的直流2000V高压逆变器在陕西榆林“孟家湾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随着逆变器海外渠道库存持续去化,叠加24年海外光储装机需求旺盛的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4年逆变器业务有望维持高出货。储能业务多点开花,快速发展。大储方面,公司推出“三电融合”的PowerTitan2.0全液能储能系统,采用314Ah大容量电芯,配置嵌入式PCS,实现交直流一体化,标准20尺集装箱容量达2.5MW/5MWh。户储方面,公司推出“1+∞全屋绿电解决方案”,在业内率先实现全栈自研的“光储充优云”系统级产品组合,能够满足家庭更大负载需求,实现全屋绿电,已与澳洲、欧洲和美洲等多地分销渠道签订分销协议。23年得益于欧美市场持续放量,公司储能业务快速发展;24年海外储能市场需求有望高增,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凭借优势实现储能业务出货和收入的高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营收分别为734.29/948.19/1195.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40/120.38/141.47亿元,以1月22日收盘价为基准,对应2023-2025年PE为13X/11X/9X。公司为逆变器龙头与储能系统领先企业,横跨两大高景气赛道,业绩有望持续提升,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1-15 86.95 -- -- 94.50 8.68%
112.77 29.70%
详细
逆变器出口数据环比增长。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了 2023年 11月份逆变器进出口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 11月逆变器出口量 380.27万个,环比增长 22.2%。从出口国家情况来看,11月新兴国家对出口量的提升作用明显,非洲市场、拉美市场、中东市场、亚洲市场均有进口环比增长较大的国家,包括多哥、新加坡、巴西、阿联酋、塞内加尔等。 海外光伏需求旺盛。根据集邦咨询预测,预计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 474GW,同比增长 16%。从区域结构来看,欧洲各国在 23年大幅上调其远期光伏装机目标,并推行多项利好政策,2024年欧洲新增装机将达 90GW,有望长期保持稳步增长,增速为 14%;美洲整体新增装机有望达 87GW,同比增长 33%,主要增量仍为美国;中东非市场方面,沙特、南非以及阿联酋三国装机需求将带动该地区整体保持较高增速,2024年新增装机将达 28GW,增速有望达到 21%。 海外储能需求同步增长。根据集邦咨询预测,中性情况下 2024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达 71GW/167GWh,同比增长 36%/43%,保持高增。 分区域来看,预计 2024年美洲储能新增装机达 15.6GW/48.9GWh,同比 增 长 27%/30% , 增 幅 有 所 放 缓 ; 欧 洲 储 能 新 增 装 机 有 望 达16.8GW/30.5GWh,同比增长 38%/53%,保持高增。中东非市场方面,南非和以色列两大主流增量市场均给出明确的储能装机规划,且具备一定的补贴政策,在两国旺盛需求的支撑下,将带动中东非储能需求市场实现高增。预计 2024年中东非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达 3.8GW/9.6GWh,同比增长 36%/62%。 全球出货量稳居前列,有望充分受益。公司海外业务发展领先,根据Wood Mackenzie 数据,公司光伏逆变器全球出货量多年稳居第二位; 2022年储能系统出货量(按兆瓦时计算)位居全球第一。根据 CNESA数据,公司 2021/2022年储能逆变器及储能系统全球出货量稳居国内企业第一名。海外需求旺盛,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92.4/111.4/13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57%/21%/20%,对应 PE 分别为13.7/11.4/9.5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海外需求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降等。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3-11-21 87.77 130.89 37.49% 89.85 2.37%
94.50 7.67%
详细
23Q3公司研发创新、规模效益等因素推动毛利率显著增长,盈利表现超预期。 投资要点:维持增持评级。由于公司23储能、逆变器等主要业务盈利质量大幅提升,调整23-25年EPS为6.54(+1.58)元、6.87(-0.02)元、8.25(-0.64)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且考虑公司作为全球逆变器龙头,给予23年20倍PE,对应目标价130.89(-17.60)元,维持增持评级。 研发创新、规模效益等因素推动毛利率显著增长,盈利表现超预期。 1)整体:23Q3收入177.92亿元,同比+78.95%,Q3单季度毛利率34.4%,同比+9.2%,环比+3.8%;前三季度收入464.15亿元,同比大幅提升108.85%。前三季度毛利率31.3%,同比+6%。公司盈利能力创新高,除了规模效应及品牌溢价外,还受益海运费降低、美元升值、碳酸锂跌价等利好因素。2)逆变器业务:前三季度收入达到168亿元,出货达到83GW,同比+65%,其中地面占比67%,毛利率40%左右,盈利能力继续引领行业;23Q3出货约33GW,环比继续提升,预计全年可完成出货120-140GW的目标。3)储能系统:前三季度收入137亿元,yoy+177%,结构上海外占比超85%,其中以欧美大储为主。预计全年实现储能14-15GWh出货。4)新能源投资开发:前三季度营收127亿,yoy+148%,主要得益于分布式户用的快速放量,前三季开发量+250%以上,盈利能力利润率从2.8%提升到3.8%;Q3收入约50亿元,环比+30%。 盈利展望:考虑到Q4国内收入占比提升而欧洲为淡季,预计Q4营收继续环比增长,整体毛利率可能略有下滑。我们预计24年欧美大储有望保持50%+增速,全球逆变器维持20-30%增速,带动公司收入增长,利润方面考虑23年一次性收益较多,24年业绩增速有概率放缓。 催化剂:美国市场需求爆发。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需求开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3-11-17 91.58 -- -- 89.85 -1.89%
94.50 3.19%
详细
纵向一体化(一):从逆变器向风光产业链下游拓展,头部根基稳固2023年,风光行业依旧火热,带动逆变器需求量高升。①光伏领域:国内逆变器企业是全球主力,Top5占比达71%,较2021年+8pct,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公司作为光伏逆变器龙头,2022年出货量达77GW,同比+63.8%,其产品功率覆盖3-8800kW,应用于多元场景。相较同业,其在资金规模&盈利能力、产品研发&迭代速度、品牌力&全球销售渠道上具备较强的行业竞争壁垒。②风电领域:在国产替代加速的背景下,公司作为少数第三方风电变流器供应商,2022年全球发货量超23GW,同比+53%。未来,紧抓风机大型化趋势,有望受益于行业高增。③产业链延长:公司向下游电站系统集成和电站投资开发业务拓展。2020-2021年,在DBT模式的开发商中,公司子公司阳光新能源开发建设量位居全球首位。截至2023年H1,公司累计开发建设风光发电站35GW。此外,公司突破地理条件限制,开展水面光伏业务,已应用于多种极端天气中,并得到多项目检验。 纵向一体化(二):切入储能PCS并向下游系统集成拓展,海外渠道构筑产业护城河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预计达15GW,行业持续火热,尤其是海外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切入储能变流器业务,并向下游系统集成环节拓展。其中,储能系统出货量连续七年位居中国企业第一,2022年,储能系统出货量达7.7GWh,海外占比70%;2023年H1,储能系统出货已达5GWh。由于海外市场进入门槛高,公司基于先进入者优势,已构筑产业护城河。另外,在技术方面,公司首次提出“三电融合”理念、布局构网型技术、积极进行液冷储能系统产品迭代,头部优势有望持续拉大。在资金方面,公司具备斩获集采订单能力,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结合公司提供全链服务的附加价值,储能板块龙头地位凸显。 横向一体化:多维角逐氢能、电车和智慧运维业务,构建新能源一体化平台公司横向布局多条新能源增长曲线。①氢能:目前氢能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绿氢在制氢方式中最具潜力。公司同时开发AWE和PEM电解槽技术,并创新开发柔性制氢系统,已中标多项大型绿氢电解槽项目。②电车:公司较早布局电车领域,其电控产品已大批量装车,并计划于2023年实现百万台的交付目标;且公司的充电桩业务正处起步阶段,在为车企打造工商业光伏电站的同时,实现产业协同。③③数字化:公司积极研发能源软件系统,开展智慧运维服务,提供一站式能源解决方案,为产线赋能增效,叠加目前已开启数字化转型,预计不久将为企业贡献利润。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698.7亿元/965.9亿元/1277.3亿元,同比增长73.5%/38.2%/32.2%;实现归母净利润94.5亿元/123.6亿元/152.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11/9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元器件供应紧缺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风险;海外贸易政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可再生能源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股价波动风险。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3-11-16 90.99 -- -- 91.64 0.71%
94.50 3.86%
详细
2023Q3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持续高增阳光电源发布 2023年三季报,公司 2023Q1-3实现营业收入 464.2亿元,yoy+108.9%。实现归母净利 72.2亿元,yoy+25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70.8亿元,yoy+271.9%。其中 2023Q3实现营收 177.9亿元,QOQ+10.9%,yoy+78.9%,归母净利 28.69亿元,QOQ+0.8%,yoy+147.3%。扣非归母净利 27.93亿元,QOQ-1.1%,yoy+152.4%。2023Q3毛利率/净利率为 34.4%/16.4%,分别环比+3.8pct/-1.6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7.7%/1.3%/3.9%/1.6%,分别环比+1.2/+0.2/+0.0/+4.2pct。单 Q3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42亿元,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22亿元。公司业绩与盈利能力持续超预期,考虑公司逆变器业务快速的产品迭代能力与强大的品牌效应其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欧洲、英国、澳洲等区域大储市场打开增量市场空间,其储能业务有望持续高增长。因此我们上调公司 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104.9/118.3/145.0亿元(原 87.33/94.19/118.08亿元),EPS 为 7.06、7.97、9.77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12.7、11.2、9.2倍,光储龙头地位稳固,维持“买入”评级。 光伏逆变器销量稳步增长,龙头地位稳固公司光伏逆变器业务营收持续高增,丰富的产品系列、强大的品牌实力与完善的销售渠道是公司逆变器业务保证高毛利的突出优势。公司持续加码欧洲、美洲、澳洲与国内渠道市场,在全球建立超 370个服务网点。同时,公司在产品端持续完善产品布局,大功率组串逆变器 SG320HX、1+X 模块化逆变器在全球各类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1+X 模块化逆变器累计在全球签单量已经超过 16GW。 储能产品性能卓越,欧洲、澳洲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公司储能系统产品针对多区域多场景持续推陈出新,通过产品升级迭代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此外,公司积极拓展欧洲、澳洲等区域大储市场,打开中美储能市场之外增量,在 2023H1签约南澳最大独立储能订单 138MW/330MWh,签订英国825MWh 储能大单。随着储能系统成本下降在中东、东南亚、南美等区域市场需求有望持续释放,公司作为全球储能系统集成龙头,其出货有望持续高增。 风险提示:IGBT 模块供应紧张影响公司出货;储能系统集成产品盈利下滑。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3-11-13 89.00 -- -- 93.39 4.93%
94.50 6.18%
详细
纵向一体化(一): 从逆变器向风光产业链下游拓展,头部根基稳固2023年,风光行业依旧火热,带动逆变器需求量高升。 ①光伏领域: 国内逆变器企业是全球主力, Top5占比达71%,较2021年+8pct,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公司作为光伏逆变器龙头, 2022年出货量达77GW,同比+63.8%,其产品功率覆盖3-8800kW, 应用于多元场景。相较同业,其在资金规模&盈利能力、产品研发&迭代速度、品牌力&全球销售渠道上具备较强的行业竞争壁垒。 ②风电领域: 在国产替代加速的背景下,公司作为少数第三方风电变流器供应商, 2022年全球发货量超23GW,同比+53%。未来,紧抓风机大型化趋势,有望受益于行业高增。 ③产业链延长: 公司向下游电站系统集成和电站投资开发业务拓展。 2020-2021年,在DBT模式的开发商中,公司子公司阳光新能源开发建设量位居全球首位。截至2023年H1,公司累计开发建设风光发电站35GW。 此外,公司突破地理条件限制,开展水面光伏业务,已应用于多种极端天气中,并得到多项目检验。 纵向一体化(二): 切入储能 PCS 并向下游系统集成拓展,海外渠道构筑产业护城河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预计达15GW,行业持续火热,尤其是海外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切入储能变流器业务,并向下游系统集成环节拓展。 其中,储能系统出货量连续七年位居中国企业第一, 2022年,储能系统出货量达7.7GWh, 海外占比70%; 2023年H1,储能系统出货已达5GWh。由于海外市场进入门槛高,公司基于先进入者优势,已构筑产业护城河。另外,在技术方面,公司首次提出“三电融合”理念、布局构网型技术、积极进行液冷储能系统产品迭代,头部优势有望持续拉大。在资金方面,公司具备斩获集采订单能力,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结合公司提供全链服务的附加价值,储能板块龙头地位凸显。 横向一体化: 多维角逐氢能、电车和智慧运维业务,构建新能源一体化平台公司横向布局多条新能源增长曲线。 ①氢能: 目前氢能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绿氢在制氢方式中最具潜力。公司同时开发AWE和PEM电解槽技术,并创新开发柔性制氢系统,已中标多项大型绿氢电解槽项目。 ②电车: 公司较早布局电车领域,其电控产品已大批量装车,并计划于2023年实现百万台的交付目标; 且公司的充电桩业务正处起步阶段,在为车企打造工商业光伏电站的同时,实现产业协同。 ③数字化: 公司积极研发能源软件系统,开展智慧运维服务, 提供一站式能源解决方案, 为产线赋能增效,叠加目前已开启数字化转型,预计不久将为企业贡献利润。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实现营业收入 631.3 亿元/914.0 亿元/1233.8 亿元,同比增长 56.8%/44.8%/35%;实现归母净利润 70.4 亿元/ 110.0 亿元/137.9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9/12/10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元器件供应紧缺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风险;海外贸易政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可再生能源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股价波动风险。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3-11-08 86.50 -- -- 93.39 7.97%
94.50 9.25%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464.15亿元,同比增长 108.85%;归母净利润 72.23亿元,同比增长 250.53%;扣非净利润 70.75亿元,同比增长 271.94%。 其中三季度公司营收 177.92亿元,环比增长 10.91%;归母净利润 28.69亿元,环比增长 0.79%;扣非净利润 27.93亿元,环比下降 1.07%。 三季度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 2.6亿元,外汇汇率下降带来汇兑损失 2亿元。 受益于组件价格下降带来地面电站装机回暖, 公司逆变器出货保持高增长。 23年组件价格下降, 地面电站装机需求提升,公司逆变器产销持续增长。 23H1公司光伏逆变器等电力转换设备营收 116.25亿元,同比增长 83.54%;发货 50GW,同比增长 60%以上。前三季度公司逆变器发货 80GW 以上,同比增长超过 60%。 公司 1+X 模块化逆变器、 大功率组串逆变器 SG320HX 在全球各类场景广泛深入应用, 核心竞争力持续凸显, 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储能盈利能力改善, 新产品持续推出夯实竞争力。 通过持续推进精益运营,优化从订单、备货到交付的敏捷供应体系,从研发到现场交付能力均持续提升,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作量,产品交付能力大幅提升,公司储能业务盈利能力得以大幅改善。10月公司推出了 PowerTitan 2.0配置嵌入式 PCS、搭载干细胞电网技术,以全系统液冷散热和 A in one的设计,实现交直流一体化,为全球首个 100MWh全液冷储能系统,为用户打造性能更高效、应用更友好、防护更安全的产品,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成本管控良好。 受营收规模效应影响,公司期间费用率下降: 23年前三季度公司管理费用率 0.89%,较 22年下降 0.63pp; 销售费用率5.05%,较 2022年下降 2.82pp;研发费用保持高投入 23年前三季度 17.4亿元,同比增长 50%, 重点投向逆变器、储能、氢能、电动车、充电桩等领域;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 8.56%, 较 2022年下降 3.85pp。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全球逆变器与储能系统龙头,充分受益于海内外光伏装机与储能需求爆发, 盈利能力亦提升显著。我们上调公司 2023~2025年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 CAGR为 56.77%,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光伏装机波动风险;美国、 欧洲贸易政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4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