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航天动力 机械行业 2021-09-06 11.52 12.67 64.33% 11.75 2.00%
11.75 2.00%
详细
公司于 2021年 8月 21日发布 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14亿元,同比增长 4.29%;归母净利润 0.04亿元,同比大幅扭亏; 点评: 航天六院旗下唯一上市平台,受益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化以及航天资产证券化。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旗下唯一上市平台,技术成果和核心人才主要源于航天领域,围绕航天流体技术为核心,形成了泵及泵系统、流体计量与通信系统、液力传动系统和化工生物装备四大业务板块。部分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此外,早在十三五初期,航天科技集团既已明确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将资产证券化率由15%提高至 45%,航天六院作为航天科技集团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单位,有较大的航天发动机类资产整合预期,公司作为航天六院唯一上市平台,直接受益于股东层面资产证券化。 依托航天流体技术,主业实现多个领域突破。1)上半年,公司水利设备放弃部分低毛利率项目,虽导致新签合同有所下降,但订单质量大幅提升。公司化工泵陆续中标中石化、地方炼化等多个项目;车载消防泵中标海军应急项目,首次应用于海军专用车;电机产品 2021年上半年累计订单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2)公司液力传动系统产品受益国际市场回暖,工程机械行业需求增加,工程变矩器产品订单实现较大增长。3)公司流体计量产品、电器控制系统等智能控制产品继续发力,上半年新入围一家战略客户并形成销售。4)公司化工生物装备板块研制的大型氧化反应装置、大型连续结晶装置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高效压滤分离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上半年,该板块集中完成了上年第四季度订单交付,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投 资 建 议 : 我 们 预 测 公 司 2021-2023年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14.38/17.68/21.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38/0.89/1.43亿元,对应EPS 为 0.06/0.14/0.22元,对应 PE193.64/82.5/51.34X,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技术迭代风险
航天动力 机械行业 2017-03-07 23.02 39.82 405.33% 23.50 2.09%
23.50 2.09%
详细
2017年3月3日,新华社报道,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研制工作已正式启动先期关键技术攻关、方案深化论证,目前火箭发动机技术攻关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首次发生器-涡轮泵联试。重型运载火箭拟命名为长征九号,有望成为全世界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可满足火星探测和更远的深空探测需求。 航天科技集团网站报道,集团董事长雷凡培3月初赴航天科技六院调研时指出,要加强重点项目培育,做好对资产证券化、融资等方面的研究和运用。 长征九号火箭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火箭:根据新华社报道,我国重型火箭先期关键技术攻关、方案深化论证工作2016年6月批复立项,主要攻关内容为“一总三大”:重型火箭的总体技术和方案优化;10米级大直径箭体结构的设计、制造和试验,480吨大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和220吨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方案设计的推力超过30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00吨以上,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50吨以上,可满足未来载人登月、火星探测和深空探测等需求。如果首飞成功,火箭运载能力将是现有火箭运载能力的5倍多,有望成为全世界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480吨级推力发动机将满足载人登月要求:用于重型运载火箭捆绑助推器和芯一级动力的480吨级发动机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是中国目前在研制的最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对支撑后续空间站建设、载人登月及深空探测具有重要意义。该型发动机于2011年立项,去年完成了单体推进器组合点火(协调性)试验,本月完成了发生器-涡轮泵联试。发动机的研制将大大加速中国从轻型中型运载火箭的国家进入拥有重型运载火箭的国家行列。 航天科技集团资产证券化方向明确:航天科技集团已经明确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将资产证券化率由15%提高至45%。航天六院“十三五”规划提出,将在资产证券化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实现整体上市。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雷凡培3月初赴六院调研时指出,要做好对资产证券化、融资等方面的研究和运用。我们认为,航空和船舶发动机资产整合之后,航天科技集团的航天发动机类资产也存在强烈的整合预期,有望在集团内部率先推进证券化,航天动力作为六院的唯一上市平台将承担更重要的使命。 考虑到航天六院庞大的优质资产和强烈的重组预期,从市值角度分析,目前上市公司150亿市值无法承载航天发动机的巨大体量。从长远角度看,航天六院“十三五”目标为年收入340亿元,年利润17亿元,资产整合后的市值目标应在500亿元以上。我们给予航天动力“买入”评级,未来6个月目标价40元。
航天动力 机械行业 2016-11-07 24.96 39.82 405.33% 26.36 5.61%
26.36 5.61%
详细
事件 2016年11月3日晚上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分析 我国航天逐步迈入强国行列: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研制的起飞规模最大、技术跨度最大、运载能力最大的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火箭起飞质量约870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运载能力,比现役长征三号乙火箭运载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以液氧煤油发动机为主动力的长征五号新一代系列运载火箭,运载能力与国外最先进的“阿里安5”、“宇宙神5”、“德尔它4”等运载火箭达到同一水平。长五在设计、材料、工艺、制造等各个环节都实现突破,其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入了航天强国行列,同时也为后续载人空间站、探月工程三期、以及火星探测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液体火箭发动机渐成体系:“长征五号”作为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国务院于2006年批准立项研制。长五的最大亮点就是其拥有强大的绿色环保全新发动机--三型两种新型火箭发动机,分别是2001年立项的50吨级氢氧发动机YF-77、2006年立项的9吨级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和2000年立项的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YF-100。YF-100是我国单管推力最大、技术最先进、应用前途最广泛的新型动力装置,填补了我国补燃循环发动机技术空白,实现了我国从常规有毒推进剂开式循环液体推进技术至绿色无毒推进剂闭式循环液体推进技术的跨越。新型火箭发动机是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人员历经20余年创新攻关取得的开创性成果。 “十三五”期间控股股东业绩增长明确:航天动力控股股东航天科技团六院垄断了我国火箭用液体发动机生产和制造。今年,我国宇航发射次数将首次突破20次,成为“史上最密集发射年”,直接利好航天六院的效益。而“十三五”期间,我国规划年均火箭发射量将会突破30次,“十三五”末期将会达到年发射40次。同时,全新投入使用的两款无毒发动机在价格方面将有所提升。此外,重型液体发动机研制也有望立项。我们认为,航天六院在“十三五”期间的成长性是确定的,市场空间也是明确的。 投资建议 2008年,在先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曾经的六院院长雷凡培的大力推动下,航天科技集团通过整合一院、八院的航天液体动力资产到六院,支持六院这个“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做大做强。8年之后,产业整合已基本成熟,资本运作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我们预计近期有望在航天发动机资产证券化上实现突破,航天动力作为航天发动机资产整合的唯一平台,空间十分广阔。从长远角度看,航天六院“十三五”目标为年收入340亿元,年利润17亿元,资产整合后的市值目标应在500亿元以上。我们给予航天动力“买入”评级,未来6个月目标价40元。
航天动力 机械行业 2016-10-20 25.46 39.82 405.33% 25.55 0.35%
26.36 3.53%
详细
事件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早7点30分28秒,两名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搭乘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从酒泉发射基地顺利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二阶段再下一城。 评论 两天后对接“天宫二号”,航天员驻留时间延长一倍:“神舟十一号”是我国自2013年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之后,时隔三年再次进行载人航天发射。入轨两天后,神舟十一号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两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在轨飞行30天,相比之前的天宫一号航天员驻留时间延长一倍,刷新我国载人航天在轨停留的最长时间纪录。神舟十一号在完成组合体飞行后将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航天员将在天宫二号内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技术、在轨维修技术、空间站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等。此次任务的圆满完成将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空间站运行轨道交会对接技术、及航天员中期空间驻留能力。 载人航天计划稳步推进,2022年将建成全球唯一在轨空间站: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分别以载人飞船、空间实验室、基本型空间站为主要命题,神舟十一号和此前已发射的天宫二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二阶段的关键之战。2017年4月,我国将继续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进行推进剂补加试验等,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二阶段收官。我国载人航天第三步计划建设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其总重量将在100吨以下,规模不会超过国际空间站。该空间站的核心舱“天和一号”预计将于2018年前后发射,并在2020年左右实施空间站的整体建造。2022年前后,我国的空间站将全面运行,届时有望成为全球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 “长征五号”箭在弦上,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正在形成:未来,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的任务开展离不开重型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11月初,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将在海南文昌发射基地首次发射,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正逐步形成。已完成首飞的“长征七”系列火箭将成为我国新型火箭中的核心,未来将承担80%的航天发射任务;而“长征五号”将大幅提升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预计天宫空间站、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测的实施都将使用该火箭系列。此外,我国已开始论证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和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未来将分别面向商业卫星发射任务,和载人登月、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或更远行星的探测。 发展航天动力先行,液体火箭发动机渐成体系:运载火箭的运力高低取决于火箭发动机的推力水平。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主要动力以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最新研制的YF-100和YF-77液体发动机为主。YF-100是我国第一代120吨级高压补燃(又称分级燃烧循环)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目前已被用作长征七号的助推器和芯一级动力;YF-77是专为长征五号芯一级研制的燃气发生器循环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这两款新型发动机均采用无毒环保液体燃料,在实现发动机性能改善的同时,大幅提高我国火箭运载能力,让我国空间站建设成为可能。 投资建议 航天动力控股股东航天六院垄断了我国火箭用液体发动机生产和制造。今年,我国宇航发射次数将首次突破20次,是“史上最密集发射年”,将直接利好航天六院的效益。航天科技集团已经将“十三五”末的资产证券化率目标设定为45%(目前仅为15%),预计今年航天科技集团将启动较大规模的资产重组。航天六院今年3月30日披露的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和“十三五”综合规划纲要提出,要建成国际一流宇航动力公司、成为集团公司板块专业子公司排头兵。 2008年,在先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曾经的六院院长雷凡培的大力推动下,航天科技集团通过整合一院、八院的航天液体动力资产到六院,支持六院这个“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做大做强。8年之后,产业整合已基本成熟,资本运作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我们预计近期有望在航天发动机资产证券化上实现突破,航天动力作为航天发动机资产整合的唯一平台,空间十分广阔。从长远角度看,航天六院“十三五”目标为年收入340亿元,年利润17亿元,资产整合后的市值目标应在500亿元以上。我们给予航天动力“买入”评级,未来6个月目标价40元。
航天动力 机械行业 2016-09-09 27.06 39.82 405.33% 27.85 2.92%
27.85 2.92%
详细
为介绍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的筹备情况,航展执委会于2016年9月7日10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党群工作部部长贾可在会上介绍,对于运载火箭来说,中国航天目前研制的方向,就是长征5号、长征6号、长征7号、长征11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型谱。未来中国航天还瞄着更加深空探测,包括火星探测等等任务,还需要更大的火箭。目前中国航天已经在策划长征8号运载火箭,还正在研究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 重型火箭将开启航天新篇章: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网站6日发布消息称,为满足未来任务需求,中国将研制箭体直径达10米、起飞品质达3000吨的重型运载火箭,其结构尺寸和起飞品质均将突破现有运载火箭能力水平。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龙乐豪院士表示,重型运载火箭对于提升中国空间活动能力,加快空间应用开发的步伐都有着重要意义。据了解,重型运载火箭是为满足中国未来载人登月、火星探测等任务需求而即将启动的航天重大科技工程。目前我国已经在策划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并正在研究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就在上月,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出现在工信部发布的《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中,这也是长征八号首次在官方文件中亮相。 液体火箭发动机渐成体系:按照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思路,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新研制了两型的发动机,一个是液氧煤油发动机,一个是液氢液氧发动机,这两型发动机是新型无毒无污染的环保型发动机,也是技术非常先进的发动机。在这两型发动机的基础上,中国航天策划和构建了我国未来进入空间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的型谱,包括大型、中型、小型这样一个系列。自去年始,新发动机已经应用到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和长征十一号相继成功首飞,特别是长征六号首次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将20颗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今年11月将发射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采用我国最新型氢氧发动机YF-77,发动机的性能提升将大幅提高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让我国空间站建设成为可能。 “十三五”期间六院增长明确:航天动力控股股东航天六院垄断了我国火箭用液体发动机生产和制造。今年,我国宇航发射次数将首次突破20次,是“史上最密集发射年”,将直接利好航天六院的效益。而“十三五”期间,我国规划年均火箭发射量将会突破30次,“十三五”末期将会达到年发射40次。同时,伴随着重型液体发动机研制的立项,我们认为,航天六院在“十三五”期间的成长性是确定的,市场空间也是明确的。 2008年,在先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曾经的六院院长雷凡培的大力推动下,航天科技集团通过整合一院、八院的航天液体动力资产到六院,支持六院这个“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做大做强。8年之后,产业整合已基本成熟,资本运作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我们预计近期有望在航天发动机资产证券化上实现突破,航天动力作为航天发动机资产整合的唯一平台,空间十分广阔。从长远角度看,航天六院“十三五”目标为年收入340亿元,年利润17亿元,资产整合后的市值目标应在500亿元以上。我们给予航天动力“买入”评级,未来6个月目标价40元。
航天动力 机械行业 2016-09-09 27.06 39.82 405.33% 27.85 2.92%
27.85 2.92%
详细
事件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火箭,已安全运抵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有序进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计划于9月中旬实施发射。我国将于今明两年,组织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验证未来空间站关键技术。 分析 “载人航天工程”开启新篇章:在经过两年的修整和积累准备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在今年迎来多个重要发射任务。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在天宫一号备份目标飞行器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为满足推进剂补加验证试验需要,对推进分系统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装载了空间冷原子钟、空地量子密钥分配试验等14项空间应用载荷,设计在轨寿命2年。同时,天宫二号的系统设计是模块化的,也就是说它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更换和在轨维修,这在国内空间领域也属于首次。今年第四季度发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将乘载两名航天员,和天宫二号完成对接,并在太空驻留30天,这个时间长度将比神舟十号提高了一倍。 我国2022年将建成全球唯一在轨空间站:在完成和神舟十一号飞船的交会对接和空间科学实验后,“天宫二号”还将在2017年上半年验证“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对接和资源补给技术。2018年前后发射“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将是我国空间站建造的重要起点,随后发射两个实验舱与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交会对接。按计划,我国将于2020年左右实施空间站的建造,并在2022年全面运行。根据此前新闻,国际空间站将在2020年退役,届时中国空间站可能将成为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在我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国际空间站。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 发展航天,动力先行:今年,我国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已经投入使用,将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而只有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能力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大型运载火箭的运力高低是彰显国力最有力的证明,也是大国太空博弈的主体,运载火箭的技术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最终利用空间和发展空间技术的能力。根据国际航天数据统计,发动机占火箭总造价的三分之一左右。今年6月发射的“长征七号”搭载全新研制的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YF-100作为芯一级和助推器动力,11月发射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采用我国最新型氢氧发动机YF-77,发动机的性能提升将大幅提高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让我国空间站建设成为可能。 “十三五”期间看点不断:航天动力控股股东航天六院垄断了我国火箭用液体发动机生产和制造。今年,我国宇航发射次数将首次突破20次,是“史上最密集发射年”,将直接利好航天六院的效益。航天科技集团已经将“十三五”末的资产证券化率目标设定为45%(目前仅为15%),预计今年航天科技集团将启动较大规模的资产重组。航天六院今年3月30日披露的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和“十三五”综合规划纲要提出,要建成国际一流宇航动力公司、成为集团公司板块专业子公司排头兵。具体目标包括全面推进管控模式调整,在资产证券化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实现六院整体上市。 投资建议 2008年,在先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曾经的六院院长雷凡培的大力推动下,航天科技集团通过整合一院、八院的航天液体动力资产到六院,支持六院这个“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做大做强。8年之后,产业整合已基本成熟,资本运作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我们预计近期有望在航天发动机资产证券化上实现突破,航天动力作为航天发动机资产整合的唯一平台,空间十分广阔。从长远角度看,航天六院“十三五”目标为年收入340亿元,年利润17亿元,资产整合后的市值目标应在500亿元以上。我们给予航天动力“买入”评级,未来6个月目标价40元。
航天动力 机械行业 2016-09-07 26.15 34.33 335.66% 27.85 6.50%
27.85 6.50%
详细
事件1: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 T2火箭,以及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按流程完成了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已安全运抵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其中,天宫二号计划于9月中旬实施发射,随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中旬发射,并与空间二号交会对接,之后航天员将会进入天宫二号开展工作,完成工作后再乘飞船返回。 投资要点: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齐飞,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迈出关键一步:天宫二号将于9月中旬实施发射,随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0月中旬发射,并与空间二号交会对接。其中,天宫二号的主要任务是验证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建造与运营的关键技术,同时装载空间冷原子钟、空地量子密钥分配试验等14项空间应用载荷。神舟十一号将主要承担航天员运送和空间站技术验证两大核心任务,并将与天宫二号形成组合体,完成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30天载人飞行。天宫二号打造了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从而为建造复杂程度更高的空间站奠定基础,在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中起到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促使航天工程步入快速发展期。 发展航天,动力先行:载人登月、深空探测各种超大型有效载荷的工程将成为我国21世纪前50年航天发展的重点和方向,重型运载火箭则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而动力系统决定火箭运载能力的大小,最终决定人类航天活动的疆域,因此动力系统是航天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动力系统是运载火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国外动力系统的研制经费占运载器总研制经费的1/3~1/2,投资航天,首选动力环节。 液氧煤油发动力技术获青睐,打开公司长期成长空间:根据航天科技集团官网,近日航天六院的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联试获成功,此次联试是我国航天液体动力体系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500吨推力意味着已经可以满足载人登月要求,将推动我国航天主动力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十三五期间我国将从载人飞船、太空空间站、月球与火星探测、空间科学等多方面推进航天重大工程的建设,空天组合动力更有望开启航天旅游时代,打开公司长期成长空间。 航天液体动力最强国家队,资产注入空间巨大:航天动力是航天六院唯一上市平台,六院作为最强“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2015年净利润10.1亿,目标在“十三五”期间实现收入340亿,利润17.5亿元。由于航天其它众多院所以研究所为主,证券化难度较高,而航天动力所在的六院主要资产和利润均在工厂,十三五证券化率有望远超45%,整合空间巨大,整合紧迫性较强。按70%-80%的资产证券化率来计算,我们预估,十三五期间航天六院拥有过12-14亿利润注入公司,目标市值600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5910/6360/6760万元,EPS分别为0.09/0.10元/0.11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282/262/246倍,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4.49元。 风险提示:新型液氧煤油燃料推进低于预期;资产整合进度低于预期。
航天动力 机械行业 2016-08-16 25.61 -- -- 27.85 8.75%
27.85 8.75%
详细
事件1: 2016年8月10日、6日,我国分别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三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通一号01星发射升空。两系列运载火箭均采用液体燃料推进剂。 事件2: 8月8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在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包含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 事件3: 根据航天科技集团官网,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自主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燃气发生器-涡轮泵联动试验取得圆满成功,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是我国可预见未来研制的最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其推力、比冲和。推重比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将用于我国深空探测、超大型空间设施建设等重大航天活动。 投资要点 资产整合空间巨大。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到“十三五”末,资产证券化率达到45%(15年底仅为15%)。作为航天动力控股母公司,航天科技六院是国内唯一集运载火箭主动力系统、轨姿控动力系统及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为一体的航天液体动力研究院,被誉为“液体动力国家队”。航天科技六院下辖陕西、北京、上海和武汉地区11家企事业单位,2015年净利润10.1亿,目标在“十三五”期间实现收入340亿(其中军转民应用达到200亿元左右),利润17.5亿元,六院明确表示将航天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应用到民用产业中,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性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项目。我们按45%的资产证券化率计算,预估未来3-5年六院拥有近8亿元利润注入上市公司的巨大潜力,作为六院控股的唯一上市平台,15年航天动力利润仅6289万元,资产整合空间巨大。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强调深入实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航天发射催化密集。本次通知第四章第一项重点提出,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其中包括发射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空间站试验核心舱,及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掌握货物运输、航天员中长期驻留等技术;突破全月球到达、高数据率通信、高精度导航定位、月球资源开发等关键技术;突破地外天体自动返回技术,研制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技术,实现特定区域软着陆并实现采样返回。我们认为,航天发射迎来政策利好,公司作为“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发展空间巨大。此外,2016年下半年,航天发射计划密集,新华社报道,天宫2号和神舟11号已正式进入发射装备阶段;后续的长征5号等发射计划均在2016年发射日程中。作为承担着我国航天发射液体动力实力最强的国家队,事件催化密集。 液氧煤油发动力技术获突破,航天领域重大工程的建设打开长期空间。航天六院的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联试获成功是我国航天液体动力体系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500吨推力意味着已经可以满足载人登月要求,将推动我国航天主动力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十三五期间我国将从载人飞船、太空空间站、月球与火星探测、空间科学等多方面推进航天重大工程的建设,空天组合动力更有望开启航天旅游时代,打开公司长期成长空间。 民品业务实力强劲,军民融合打开公司新发展点。公司以流体技术为核心,拥有流体机械、热能工程及节能环保三大民用业务板块,核心产品泵与泵系统、化工生物装备、液力变矩器、智能燃气表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此外,公司背靠航天体系,可以充分利用军民共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加强军民融合发展,目前部分民参军项目取得新进展;军转民方面,如利用航天发动机技术结合节能环保大力发展节能环保项目。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5910/6360/6760万元,EPS分别为0.09/0.10元/0.11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270/251/23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型液氧煤油燃料推进低于预期;资产整合进度低于预期;未来发射计划低于预期。
航天动力 机械行业 2016-08-09 23.96 29.86 278.93% 26.97 12.56%
27.85 16.24%
详细
事件 8月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负责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燃气发生器-涡轮泵联动试验取得成功,标志着该型发动机研制工作取得首个里程碑式胜利,为后续圆满完成研制任务奠定了基础。 8月1日,央视在新闻联播中披露,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在研制组合动力飞行器项目,未来普通人上太空的成本和门槛将有望大大降低,航天六院11所将参与发动机部分的攻关工作。 经营分析 500吨推力发动机将满足载人登月要求:根据中国航天报报道,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为中国在研制的最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对支撑后续空间站建设、载人登月及深空探测具有重要意义。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于2011年立项,将在今年10月前,完成单体推进器组合点火(协调性)试验,有望在今年实现技术突破。如果实验成功,将大大加速中国从轻型中型运载火箭的国家进入拥有重型运载火箭的国家。 空天组合动力有望开启航天旅游时代:根据科技日报报道,组合动力飞行器可以实现可重复的天地往返航天运输。组合动力飞行器在起飞时,使用在低速飞行条件下性能很高的航空涡轮发动机或吸气式火箭发动机;达到一定速度后,使用适应在大气层内高速飞行的冲压发动机。这两种发动机只能在大气层内使用,而飞行器到达临近空间,便需使用火箭发动机进入太空。随着空天融合趋势日益加剧,临近空间开发趋势日益明显,组合动力技术已成为动力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将是航天运输实现完全可重复使用的长远发展目标。 航天科技集团资产证券化方向明确:航天科技集团已经明确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将资产证券化率由15%提高至45%。六院十三五规划提出,将在资产证券化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实现整体上市。我们认为,航空和船舶发动机资产整合之后,航天科技集团的航天发动机类资产也存在强烈的整合预期,有望在集团内部率先推进证券化。围绕“长征九号”重型火箭的立项,我们预计六院将在资产整合和载体建设上将会快速推进,航天动力作为六院的唯一上市平台将承担更重要的使命。 投资建议 考虑到航天六院庞大的优质资产和强烈的重组预期,从市值角度分析,目前上市公司150亿市值无法承载航天发动机的巨大体量。从长远角度看,航天六院“十三五”目标为年收入340亿元,年利润17亿元,资产整合后的市值目标应在500亿元以上。我们给予航天动力“买入”评级,未来6个月目标价30元。
航天动力 机械行业 2016-04-21 20.30 29.73 277.28% 24.12 18.29%
25.29 24.58%
详细
投资逻辑 背靠航天六院,将打造国际一流宇航动力公司:航天动力是航天科技集团下属航天六院培育的民品上市公司,主营产品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转民用的液力变矩器、特种泵等。航天六院是“液体火箭动力国家队”,产品包括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主动力系统、上面级动力系统、姿轨控动力系统和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产品应用于导弹、火箭、卫星、飞船、探测器等各种航天器。六院2015年收入144.5亿元,利润总额10.1亿元。六院已经明确了建设国际一流宇航动力公司的目标,计划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40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7亿元。六院今年的任务量(长五、长七等)比去年增长,长九等预研型号令人瞩目。 发展航天动力先行:大型运载火箭的运力高低是彰显国力最有力的证明,也是大国太空博弈的主体。运载火箭技术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最终利用空间和发展空间技术的能力。根据国际航天数据,发动机占火箭造价的三分之一。今年,我国年宇航发射次数将首次突破20次,是“史上最密集发射年”,其中有15次为重大专项任务或首飞任务,这将直接利好航天六院的效益。同时,预计长征九号重载火箭即将立项,这将为六院未来发展打开新的空间。此外,在未来载人航天、嫦娥三期、国际空间站、火星探测器等航天器发射任务中,所有的飞行器推进系统都将由六院承担。 航天科技集团资产证券化方向明确,航天发动机类资产整合一马当先:航天科技集团已经明确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将资产证券化率由15%提高至。六院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在资产证券化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实现整体上市。目前,航空发动机领域已经成立了国家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也已经将船舶发动机注入风帆股份,并更名为中国动力。我们认为,航天科技集团的航天发动机类资产也存在强烈的整合预期,有望在集团内部率先推进证券化。 航天院所改制加快,军工板块配置价值明显:我们预计,近期军工事业单位改制指导意见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概率较大,军工资产证券化最后的障碍有望扫除。军工科研院所的改制将释放丰富的技术红利和资源红利,极大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有力提振军工板块。近期,航天动力原任董事长已经辞职,航天六院院长谭永华已成为公司董事候选人,预计人事调整将为航天动力掀开发展新的篇章。围绕“长征九号”的立项,我们预计六院将在资产整合和载体建设上快速推进,六院的唯一上市平台航天动力将承担更重要的使命。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在航空和船舶两大系统的发动机资产整合完成后,航天发动机资产整合已是大势所趋。2008年,在时任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曾经的六院院长雷凡培的大力推动下,航天科技集团通过整合一院、八院的航天液体动力资产到六院,支持六院这个“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做强做大。8年之后,产业整合已基本成熟,资本运作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我们预计近期有望在航天发动机资产证券化上实现突破,航天动力作为航天发动机资产整合的唯一平台,空间十分广阔。 估值 考虑到航天六院庞大的优质资产和强烈的重组预期,从市值角度分析,目前上市公司130亿市值无法承载航天发动机的巨大体量。从长远角度看,航天六院“十三五”目标为年17亿利润,资产整合后的市值目标应在500亿元以上。我们给予航天动力“买入”评级,未来6个月目标价30元。 风险 资产重组不达预期。
航天动力 机械行业 2014-08-20 13.53 14.86 88.58% 15.02 11.01%
18.39 35.92%
详细
事件: 公司8月9日发布半年报,201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YoY-7.37%),归母净利润1613.17万元(YoY-13.22%),EPS0.03元/股(YoY-24.02%)。 点评: 中期业绩下滑主要是受累下游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公司产品所涉及的下游客户钢铁、煤炭、工程机械等行业持续低迷,公司相关产品增长趋缓甚至下滑,部分产品毛利率有所下滑,同期销售、管理费用有所增加,尤其是主要为钢厂配套的电机产品收入同比下滑31%,是构成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下半年是净利润主要贡献期,全年业绩不至于下滑。从公司历史业绩看,下半年才是公司业绩的集中贡献期,如图1所示,过去三年(2011-2013)下半年贡献的利润分别占全年的70%、66%、75%,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占公司业绩比重较大的泵系统和化工装备等大型装备交付结算多集中在年底,虽然上半年业绩下滑较多,但下半年有望填补这一缺口,我们预计全年业绩将基本保持平稳。 泵及泵系统产品保持平稳增长将是业绩重要保证。泵及泵系统产品是公司核心产品,营收占比1/3以上,毛利率20.66%也是公司各类产品中第二高,贡献公司近一半利润。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42%,我们预计全年基本保持稳定态势,未来募投项目是主要看点。 化工装备未出现实质性下滑。化工装备营收同比减少7.89%,但毛利率增加近2个百分点,总体并未出现实质性下滑。同泵及泵系统产品类似,化工装备的交付也多集中在下半年,且公司在化工生物装备产品方面正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模式转变,预计化工装备全年将实现小幅增长,仍是公司业绩重要支撑。 电机产品虽然下滑较多但对全年业绩影响较小。由于钢铁行业的低迷,公司主要为钢厂配套的电机产品收入同比下滑较大,我们预计电机产品全年小幅下滑;就历年的全年业绩看,电机产品占比略超10%。因此我们认为电机产品的小幅下滑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不大。 受益汽车变速器国产化,未来期待液力传动产品达产放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到2015年国内自动挡乘用车产量达到2000万辆,但目前配套自动变速器多为国外进口,或国外厂商在国内建厂生产。汽车液力变矩器是自动变速器关键零部件,是制约我国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公司2013年起以募集资金10亿元投向“汽车液力变矩器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汽车液力变矩器纲领产量将提高到188万台,年营业收入200000万元、利润总额19977万元,预计2015年将全面达产,将为公司大幅贡献业绩。 大股东航天六院收入约为上市公司8倍,关注科研院所改制进展。相比其他军工集团,目前航天系资产证券化率低,资本运作的空间大。8月7日航天科技集团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宣布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专家咨询组成员名单,研究讨论集团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六大专项工作方案。我们认为这意味着航天科技集团的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公司是航天六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下属唯一上市公司。航天六院是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销售的核心企业,除公司外还下属6个研究所及生产厂、院校、医院等11个单位,2012年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同期未上市资产营收规模约为上市公司的7倍,我们认为可重点关注科研院所改制带来的投资机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全年业绩有望保持稳定,控股股东资产证券化空间大,在改革背景下研究所改制及注入的预期强烈,公司未来有望成为我国航天发动机的整体上市平台。我们预计2014-16年的EPS分别为0.12、0.12、0.16元,对应摊薄前的EPS0.24、0.24、0.32元;预计2014-16摊薄后的BVPS分别为3.49、3.57、3.68元,目前航天系下属除公司外的A股上市公司2014年平均市净率为3.7倍,考虑到公司的资产注入预期,我们认为公司2014年的合理PB应当在4.0-4.5倍之间,结合公司目前的股价,综合考虑后,我们给予公司六个月目标价15.00元,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持续低迷导致业绩增速不达预期;科研院所改制进度或力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航天动力 机械行业 2013-04-10 13.23 -- -- 13.42 1.44%
15.50 17.16%
详细
主营业务收入、毛利率总体保持稳定,化工装备、泵系统业务营收增长贡献突出。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2.31亿元,同比增长1.64%;主营业务成本为9.93亿元,同比增长1.58%;期间综合毛利率为19.285%,同比增长0.04%。对业绩贡献最大的是泵及泵系统产品与化工装备,其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15.26%及8.52%,这两项业务的弱周期性有助于维持公司业绩的长期稳定。 “市场增长+业务升级”助力泵及泵系列业务进一步成长。12年公司的泵及泵系统产品已经成为最主要营收来源,其贡献营收合计4.06亿元,占12年营收总额的33%,同比增长8.52%。主要产品包括消防泵、加油泵和工业泵及系统集成等。其中,消防泵类产品主要应用于民用消防及林业消防等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化工、危险品的存放等工业消防的需求日益提高,为消防设备市场带来了新的动力;此外,随着城市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我国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国家对城市、林业等消防安全的重视有望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看好消防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公司的特种泵产品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现役主力消防车的标准装备,拥有广阔的市场基础,也有利于消防公司成功升级为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后,承揽各类消防工程,利用公司在产品技术、工程设计方面的协同优势,完成由产品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的转变,以此提高此类业务的盈利水平,对公司业绩做出更大贡献。 氧化反应和结晶技术装备龙头,开启进口替代市场之门。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以氧化反应和结晶技术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工程承包商,在苯酐、丙烯酸以及结晶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方面具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设计施工经验,在国内市场上已有实力与BASF、三菱化工、DSSE等国际行业巨头展开竞争。12年公司加大了市场开拓力度,突出自身优势,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产品结构,使化工装备营收获得了同比15.6%的增长,而技术升级也给毛利率带来了小幅提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内生物化工、石油化工产品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在替代能源、生物医药、石化产品深加工、粮食深加工等领域,关键技术、关键设备还需进口,目前公司已经具备了整套系统工程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有望凭借更高的性价比以及更优良的售后服务进一步扩大高端化工生物装备的进口替代市场。
航天动力 机械行业 2012-10-11 10.45 6.40 -- 10.61 1.53%
10.61 1.53%
详细
华威改变公司业绩。航天华威依托航天流体传热换热技术,以石油、石化、太阳能光伏业、再生能源、发酵行业、矿业、制药等行业为主要目标市场,从事化工生物工程承揽和化工生物工程装备的研发、设计和制造。 2011年华威的营业收入为3.3亿元人民币,贡献公司的35%以上的净利润。自从华威进入公司以后,公司的业绩提高了近40%。 募投项目提升业绩明显。募投项目建成投产后,汽车液力变矩器纲领产量提高到188万台,产值达到20亿元,利润总额1.99亿元。项目分四年逐步建设和生产,到2015年全部达产贡献利润。商用汽车变矩器以特种重型汽车、矿用汽车市场为重点。以军车市场为销售核心,重点培育和研发陕西重汽等市场所需产品。矿用汽车市场以泰安泰特等市场销售为核心,重点培育和研发其他市场所需产品。达产后实现产出188万台,销售收入20亿元人民币。实现净利润1.85亿元人民币。 商业航天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集团公司以整星出口、对外发射服务、卫星设备和技术出口为核心的国际业务稳步增长。5年来,集团公司共签署了宇航国际合同21项,签约额达到14.68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期间的4.7倍和2.6倍。2011年,集团公司就已签署了玻利维亚通信卫星、委内瑞拉遥感卫星2项在轨交付整星出口合同和土耳其GK-2卫星发射服务合同,并中标白俄罗斯通信卫星项目。这4个国际项目总金额近8亿美元。 我们根据国际航空的数据预测,航天发动机占火箭造价的三分一,我们以长征系列火箭为例,一次商业发射的火箭制造费用应该在8000万-1.5亿元人民币,其中发动机的制造费用占比三分之一,将直接利好公司业绩。 公司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公司特种泵、液力变矩器和特种电机的增长,我们预测综合业务收入约为30%左右,公司今年全年业绩增长约为15%左右,2012-201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3.55、16.59和22.3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6000万、6900万和9800万元人民币;EPS分别为人民币0.25元,0.29元和0.41元。 我们综合业绩的稳定增长及未来核心业务的注入是大概率事件,给予公司2013年45倍的PE估值,最后综合给出13元的目标价,首次给予“增持”评级。风险提示:公司的募投项目进展滞后,导致业绩不达预期。资产注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航天动力 机械行业 2012-05-29 11.88 7.19 -- 13.89 16.92%
13.89 16.92%
详细
投资要点: 公司增发方案获审核通过公司拟非公开增发,计划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8,000万股,募集资金10亿元,增发价12.59元/股。公司该项增发方案已经获得审核通过。 公司未来中短时期内将启动增发工作由于方案已经获批,公司将在未来不长的时期内启动发行,而目前股价已经低于公司计划的增发价,公司将努力尽可能完成增发工作,提请市场关注。 公司在2012年液力传动产品将会有较快增长随着市场对液力变矩器产品需求增长和公司产能建设的逐步达产,预计2012年公司液力变矩器收入将实现快速扩张,预计销售收入可达到3.5亿,比2011年的1.5亿同比上升2.0亿。 泵类及化工生物设备经营稳定公司泵类产品和化工生物设备公业务市场均稳步发展,两项弱周期性业务提高了公司业绩的稳定性。 公司将重点建设液力变矩器项目2012年开始,公司将进行重点项目--汽车液力变矩器建设项目,拟建设五条乘用车液力变矩器、一条商用车液力变矩器以及核心零部件生产线及相关辅助设施,达产年形成产出180万台的汽车变矩器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液力变矩器市场极其广阔液力变矩器是AT自动变速箱的核心部件,目前我国的自动变速箱95%以上依赖进口,2011年我国汽车产量已经达到1850万辆左右,其中乘用车1370万辆左右,预计未来5年之内中国乘用车销量将很可能达到2000万辆/年,自动变速箱销量可达1000万辆/年,液力变矩器市场前景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2、13、14年EPS可达0.37、0.58、0.68元/股,按2013年25倍PE估值,合理价值14.60元,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AT自动变速箱的开发进程具有不可预知因素
航天动力 机械行业 2012-04-23 12.85 7.19 -- 13.97 8.72%
13.97 8.72%
详细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虽然1季度业绩上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但这是公司生产经营中的正常现象。公司每年1季度业绩在公司全年业绩中占比都较低,2、3季度才是公司主业绩期,1季度业绩不影响公司全年业绩增长。 公司正在继续进行增发扩产计划 公司增发计划已经报批,公司将继续努力完成增发计划, 扩张液力变矩器产能, 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 公司在2012年液力传动产品将会有较快增长 随着市场对液力变矩器产品需求增长和公司产能建设的逐步达产,预计2012年公司液力变矩器收入将实现快速扩张, 预计销售收入可达到3.5亿,比2011年的1.5亿同比上升2.0亿。 公司将重点建设液力变矩器项目 2012年开始,公司将进行重点项目--汽车液力变矩器建设项目,拟建设五条乘用车液力变矩器、一条商用车液力变矩器以及核心零部件生产线及相关辅助设施,达产年形成产出180万台的汽车变矩器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该项目设计的资金总需求为11亿元,其中拟通过资本市场股权融资10亿元,公司计划增发8000万股。 液力变矩器市场前景远大 液力变矩器是AT 自动变速箱的核心部件,目前我国的自动变速箱95%以上依赖进口, 2011年我国汽车产量已经达到1850万辆左右,其中乘用车1370万辆左右,预计未来5年之内中国乘用车销量将很可能达到2000万辆/年,自动变速箱销量可达1000万辆/年, 公司的目标市场巨大而且诱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2、13、14年EPS 可达0.37、0.58、0.68元/股, 按2013年 25倍PE 估值,合理价值14.60元,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AT 自动变速箱的开发进程具有不可预知因素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