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9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航天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1-03 6.85 -- -- 7.36 7.45%
7.45 8.76% -- 详细
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旗下高科技上市公司,四大航天电子产品位列行业领先地位,配套比例较高。将核心受益于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低轨卫星产业链的爆发预计将带来订单的持续,开拓增长新动能。 公司航天产品订单充足,营收、净利润均保持稳步增长。营业收入从 2018年的 135.30亿增至 2022年的 174.76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6.61%。与此同时,归母净利润亦经历了显著增长,从 2018年的 4.57亿元增至 2022年的6.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7.53%。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59亿元,同比上升 5.46%;实现归母净利 5.13亿元,同比上升 1.59%; 实现扣非净利润 4.72亿元,同比增加 0.15%。受下游订单节奏影响,2023Q3业绩小幅承压,单季度实现收入 33.19亿元,同比下降 6.86%;实现归母净利润 1.24亿元,同比下降 15.08%。 四大航天电子产品受益于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低轨卫星产业链爆发增长动能。 测控通信、惯性导航、集成电路、机电组件等是公司传统优势专业,始终在相关行业领域内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并保持着较高的配套比例,市场份额基本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将核心受益于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低轨卫星产业链的爆发预计将带来订单的持续,开拓增长新动能。 无人系统及高端装备贡献第二增长曲线亮眼。公司的无人系统主要包括无人飞行器、无人车辆、无人舰船、无人潜器等,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后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并呈现螺旋式的发展趋势。无人系统具有相关主管部门核发的研制生产资质,是全军无人机型谱项目研制总体单位及无人机系统集中采购合格供应商名录单位。 加快无人系统及高端智能装备体系核心技术研发,突破体系仿真、无人指控、集群通信等关键技术。突破多源导航、通导一体核心技术,实现从“卫星导航”向“导航+”全面转型升级,基于 Chiplet 架构的信息处理微系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载荷成功实现在轨应用。同时谋划前沿技术创新,重点围绕量子技术、太赫兹成像、人工智能等方向,加强技术储备,培育增长新功能。报告期内,公司创新成果丰硕,共获得国防奖 7项(其中技术发明一等奖 3项),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大技术突破 1项、科学技术奖 21项,受理专利 745项。 无人系统再出发,募投项目助力科研成果产业化。2023年 7月 21日,公司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规模 41.36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智能无人系统装备产业化项目、智能电子及卫星通信产品产业化项目、惯性导航系统装备产业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随着多项目的落地投产,有望保证公司产品的成长性。 盈利预测:预测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79亿、7.66亿和 8.84亿元,对应估值 38/33/29倍,首次推荐,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波动;公司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竞争格局变动风险。
航天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4-14 7.97 -- -- 8.07 1.25%
8.54 7.15%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3 年3 月20 日发布2022 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收174.76亿元,同比增长9.30%;毛利率为19.62%,同比下降0.45pcts;归母净利润6.11 亿元,同比增长11.17%。 航天电子与无人系统双轮驱动,助力业绩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拓展航天配套任务,惯性器件、应答机、综合电子等产品实现在载人登月工程配套,型谱化激光通信终端、数据分发处理机、GNSS 导航子系统等多项卫星载荷全面配套用户装备星,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航天电子传统领域优势地位。公司加快无人系统及高端智能装备体系核心技术研发,突破体系仿真、无人指控、集群通信等关键技术,突破多源导航、通导一体核心技术,实现从“卫星导航”向“导航+”全面 转型升级。控股子公司航天飞鸿多个型号成功中标,填补高速无人系统领域的空白。在无人系统及高端智能装备领域,市场开拓不断取得新突破,未来预计市场份额、收入占比将稳步提升,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发展新动力。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科研生产工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 8.9 亿元,同比增长24.3%。报告期内公司扎实推进技术创新,圆满完成了以“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天舟四号”、“天舟五号” 货运飞船等空间站建造为代表的多次重大航天型号保障任务,保持了公司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同时,公司通过强化科研生产计划管控,通过优化测试、试验流程,开展产品化专项和科研生产能力提升专项等工作使得重大项目配套产品交付风险得到全面释放,履约能力大幅提升,交付数量创历史新高,整机产品、电连接器、继电器等元器件产品交付计划全面完成。 成功引资,为公司快速稳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公司持续推进“双百行动”改革,航天飞鸿成功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实现引资 38 亿元,为航天飞鸿公司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保障,巩固无人系统及高端智能装备业务的资金基础。增资完成后,公司仍为航天飞鸿公司控股股东。公司从事的传统优势业务为航天电子,在无人系统和电线电缆产业方面也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加速优化升级与转型,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国家政策支持下行业蓬勃发展,公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航天产业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公司产品应用领域覆盖航天领域重大工程和国防武器装备重点型号,随着航天强国建设和世界一流军队建设步伐加快,军用、民用和商业航天蓬勃发展,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装备需求大幅增加,公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在军事应用领域,无人系统装备正在改变传统战争规则,已成为面向未来智能化、信息化作战的重要组成力量。在更为广泛的产业应用领域中,无人系统装备正在催生“无人经济”发展新模式,展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无人系统及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借此东风,公司做强做优做大航天电子、无人系统及高端智能装备、电线电缆产业,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牵引带动公司优势专业共同发展,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投资建议:在“十四五”期间,航天产业持续发展,市场需求较为景气。公司在航天电子领域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无人系统及高端智能装备业务也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3/9.15/10.63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28/0.34/0.39 倍,对应PE 分别为28.3/23.9/20.6 倍,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系统性风险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产能扩张不及预期;股东减持风险;
航天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4-04 7.72 -- -- 8.29 6.42%
8.54 10.62%
详细
事件:公司2023年3月30日发布了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74.8亿元,YoY+9.3%;归母净利润6.1亿元,YoY+11.2%;扣非归母净利润5.4亿元,YoY+10.7%。公司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收入增长主要是公司经营有序稳健,航天产品及民用产品收入均有所增加导致。综合点评如下:4Q22业绩有所波动;全年利润率基本稳定。1)单季度看,公司1Q22~4Q22单季度分别实现营收36.9亿元、50.4亿元、35.6亿元、51.9亿元,YoY+27.6%、+27.1%、-14.2%、+4.1%;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1.9亿元、1.5亿元、1.1亿元,YoY+29.9%、-2.9%、+40.5%、-11.4%。4Q22业绩有所波动。2)利润率方面,2022全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9.6%,同比下降0.45ppt;净利率为3.75%,同比增加0.03ppt。全年利润率基本保持稳定。 航天产品贡献核心增长动能;无人系统及高端装备业务发展向好。分产品看,公司2022年:1)航天产品营收124.3亿元,YoY+6.0%,占总收入的71%;毛利率为23.1%,同比增长0.48ppt。2)民用产品营收48.5亿元,YoY+18.1%,占总收入的29%;毛利率为9.8%,同比减少1.57ppt。民品毛利率下降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上升,以及航天物联网公司下表等综合因素影响。无人机业务方面,控股子公司航天飞鸿多个型号成功中标,填补了高速无人系统领域的空白;飞鸿98大型固定翼无人运输机也实现了在民用领域的交付,成功中标某运输投送项目。无人系统及高端装备业务或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发展新动力。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应收/存货增长较多或说明下游需求较好。公司2022年期间费用率为15.0%,同比减少0.41ppt,具体看:1)销售费用率1.8%,同比减少0.16ppt;2)管理费用率6.8%,同比减少0.59ppt;3)研发费用率5.1%,同比增加0.62ppt,研发费用8.9亿元,同比增长24.3%,主要是公司加大研发投入,费用化研发支出增加导致;4)财务费用率1.3%,同比减少0.28ppt。 截至4Q22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80.9亿元,较年初增加33.5%;2)预付款40.4亿元,较年初增加16.4%;3)存货188亿元,较年初增加34.1%,备货量增加;4)合同负债26.1亿元,较年初增加3.0%;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3.8亿元,上年同期为2.4亿元,主要是本期销售回款减少及支付的各类人工费用、缴纳的各项税费增加共同导致。 投资建议:公司核心业务航天电子产品“十四五”需求景气,无人系统及高端智能装备业务也有望快速突破成为新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2亿、8.27亿、9.6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为30x/26x/22x。我们考虑到公司航天业务的优势及无人系统业务的快速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航天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11-07 6.70 7.73 7.36% 7.32 9.25%
7.70 14.93%
详细
事件:公司于 10月 28日发布了 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22.9亿元,YoY+11.6%;归母净利润 5.0亿元,YoY+17.4%;扣非归母净利润 4.7亿元,YoY+14.2%。三季报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业绩增长主要是本期成本、费用下降,资产减值损失减少所致。我们综合点评如下: 3Q22业绩同比增长 40%;三季度毛利率有所提升。单季度看,公司:1)1Q22~3Q22分 别 实 现 营 收 36.9亿 元 ( YoY+27.6% ) 、 50.4亿 元(YoY+27.1%)、35.6亿元(YoY-14.2%);1Q22~3Q22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1.7亿元( YoY+29.9%)、 1.9亿元( YoY-2.9%)、1.5亿元(YoY+40.5%)。2)3Q22毛利率为 23.8%,同比提升 5.3ppt;净利率4.2%,同比提升 1.5ppt。前三季度毛利率为 19.0%,同比下降 0.6ppt; 净利率 4.2%,同比提升 0.1ppt。3Q22毛利率上升主要是成本下降所致。 定增推动三大领域产业化进程;科研成果产业化可期。1)公司 2021年拟定增 41.4亿元,合计募投 44.4亿元,在无人系统装备、电子及卫星通信、惯性导航系统三大领域分别进行产业化投入 11.4亿、13.0亿、11.0亿元,建设期在18~36月,投产后将有助于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提升公司的核心技术水平和盈利能力。2022年 10月 13日定增已通过证监会批准。2)控股子公司航天飞鸿与包头市达茂旗财政局共同出资成立飞鸿测试,航天飞鸿以现金出资 9800万元,持股 55.06%。本次对外投资能够有效补足航天飞鸿公司无人智能系统培训能力不足的短板,建立起完善的无人智能售后服务体系。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应收款项/存货反映下游旺盛需求。公司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 14.2%,同比减少 0.3ppt,具体看:1)销售费用率 1.9%,同比减少0.3ppt;2)管理费用率 6.1%,同比减少 0.9ppt;3)研发费用率 4.8%,同比增加 1.0ppt,研发费用 5.9亿元,同比增长 42.8%,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4)财务费用率 1.4%,同比减少 0.1ppt。截至三季度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 105.5亿元,较年初增加 74.1%;2)存货 158.7亿元,较年初增加 13.3%; 3)预付款项 36.1亿元,较年初增加 4.0%;4)合同负债 16.5亿元,较年初减少 34.8%;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8.0亿元,去年同期为-10.0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核心业务航天电子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随着募投项目顺利推进,产能有望进一步释放。“十四五”期间公司将持续受益于航天电子业务领域的高景气。我们维持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3亿、7.2亿和 8.1亿元的盈利预测,当前股价对应 2022~2024年 PE 为 29x/25x/23x。我们考虑到公司传统业务的优势及无人系统业务的快速突破,维持公司 2023年 30倍 PE和 7.80元目标价,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及生产交付不确定性;市场竞争加剧等。
航天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9-01 6.41 7.73 7.36% 6.84 6.71%
7.32 14.20%
详细
事件:公司 8月 29日发布 2022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 87.2亿元,YoY+27.3%;归母净利润 3.58亿元,YoY +10.0%;扣非净利润 3.35亿元,YoY+5.7%。业绩表现符合市场预期。1H22完成全年营收目标 170亿元的 51%。 季度营收规模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单季度看,公司:1)2Q22营收 50.4亿元,同比增长 27.1%,环比增长 36.7%,单季度营收规模创 1Q21以来最高。2)3Q21~2Q22,归母净利润由 1.04亿元逐季增加至 1.92亿元,2Q22同比减少 2.9%,系 2Q21基数较高所致;环比增长 15.1%。3)1H22毛利率同比下滑 3.1ppt 至 17.0%;净利率同比下滑 0.7ppt 至 4.2%。2Q22毛利率同比下滑 2.5ppt 至 16.1%;净利率同比下滑 1.2ppt 至 4.0%。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涨为公司毛利率带来压力。 航天业务为业绩增长核心动能;无人系统或为新增长点。分产品看,公司1H22:1)航天电子产品:营收稳步提升,2018~2021年,营收由 81.8亿元逐年增长至 117.2亿元,CAGR 为 12.7%;营收占比由 60%逐年提升至 73%。 1H22贡献 70%左右营收,是净利润主要来源。航天测控通信、机电组件、集成电路、惯性导航等是公司传统优势专业,始终保持较高配套比例,市场份额稳中有升。2)无人系统及高端智能装备产品:仍处于发展成长期,对营收和净利润的贡献将逐年增长。3)电线电缆产品:营收占比保持在 25%左右,市场竞争激烈,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大,毛利率相对较低,对公司净利润贡献较小。 费用管控能力增强;定增已获证监会受理。1H22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2.7ppt 至 11.9%:1)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 0.4ppt 至 1.7%;2)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 1.7ppt 至 5.4%;3)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 0.2ppt 至 1.2%;4)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 0.4ppt 至 3.5%。截至 2Q22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 98.4亿元,较年初增加 62.4%,系回款全年不均衡所致;2)预付款项 34.5亿元,较年初减少 0.7%;3)存货 149.6亿元,较年初增加 6.8%;4)合同负债 21.2亿元,较年初减少 16.1%。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7亿元(1H21为-10.4亿元),系经营性支出同比增加所致。2021年 12月,公司公告定增 41亿元主要用于智能无人系统装备产业化等项目建设,目前已获证监会受理。 投资建议:公司核心业务航天电子产品始终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未来将保持稳健增长;无人系统及高端智能装备有望快速突破成为新增长点;定增项目的推进将助力科研成果产业化。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是 6.3亿元、7.2亿元、8.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2~2024年 PE 分别是 27x/24x/21x。 我们考虑到公司传统业务的优势及无人系统业务的快速突破,给予 2023年 30倍 PE,2023年 EPS 为 0.26元/股,对应目标价 7.80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及生产交付不确定性;市场竞争加剧等。
航天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5-09 5.96 6.84 -- 6.66 11.74%
6.86 15.10%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22年一季报,实现营收36.9亿元,YoY+27.6%;归母净利润1.7亿元,YoY+29.9%;扣非归母净利润1.6亿元,YoY+25.2%。1Q22业绩表现符合市场预期。1Q22营收增长主要由于订单及任务量增加;归母净利润增长主要是营收利润增加导致。 毛利率有所下降;费用管控能力逐渐增强。1)1Q22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减少4.09ppt至18.2%;净利率同比减少0.15ppt至4.6%。2)1Q22整体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3.70ppt至12.8%,费用管控能力有所增强。其中,销售费用率1.9%,较上期减少0.50ppt;管理费用率6.4%,较上期减少2.05ppt;研发费用率3.1%,较上期减少0.90ppt,研发费用1.2亿元,YoY-0.8%;财务费用率1.4%,较上期减少0.25ppt。 应收/预付/存货均有不同幅度增长,或预示下游需求景气。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79.2亿元,较年初增加30.6%,或预示行业需求景气;2)预付款项35.9亿元,较年初增加3.3%;3)存货147.6亿元,较年初增加5.3%;4)合同负债23.9亿元,较年初减少5.47%。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6.0亿元,去年同期-6.2亿元,主要是本期销售收款减少以及支付的货款增加共同导致。 航天产品是核心主业,持续稳健增长。1)公司聚焦主责主业,航天产品营收实现稳步增长。收入端,2016~2021年,航天产品营收由73.9亿元增至117.20亿元,CAGR=9.66%,占总营收比例也从63.99%增加9.31ppt至73.30%;利润率方面,航天产品毛利率由2016年的19.35%增加3.27ppt至2021年的22.61%。2021年公司顺利完成以空间站建造、神舟十二号和十三号载人飞船为代表的多次航天型号发射保障任务。航天产品是拉动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力量。2)公司公告2022年经营计划实现营收170亿元,较2021年实际收入同比增长约6.3%;公司将持续发力航天电子、无人系统及高端智能装备、电线电缆三大产业建设,实现高质高效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核心业务航天电子产品发展稳健,“十四五”或将是战略发展机遇期。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是6.32亿元、7.21亿元、8.1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2~2024年PE为26x/23x/20x。我们考虑到公司传统业务的优势及无人装备系统业务的快速发展,给予2022年30倍PE,2022年EPS为0.23元/股,对应目标价6.90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及生产交付不确定性;市场竞争风险等。
航天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4-20 6.40 6.84 -- 6.45 0.78%
6.74 5.31%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21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59.9亿元,YoY+14.1%;归母净利润5.5亿元,YoY+14.8%;扣非净利润4.9亿元,YoY+20.9%。公司业绩增长恢复至双位数水平,全年业绩表现符合此前市场预期。 收入端季度较为均衡,费用端下半年较多。单季度看,公司2021Q1~Q4:1)分别实现营收28.9亿元、39.7亿元、41.5亿元、49.8亿元,营收逐季增长,主要是因为航天产品生产周期和交付计划影响;2)归母净利润1.28亿元、1.97亿元、1.04亿元、1.19亿元;3)全年毛利率同比增加1.08ppt至20.07%,主要原因是高毛利航天产品占比提高;净利率同比减少0.06ppt至3.72%,主要是期间费用有所增加导致。 产品结构变化致毛利率略有提升。分产品看,1)2021年,公司航天产品收入117.2亿元,YoY+16.3%,占总收入比73.3%,毛利率同比增加2.1ppt至22.6%。2018~2021年,公司航天产品收入占比从60%提升至73%,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有所提升。2)民用产品收入41.1亿元,YoY+10.2%,毛利率同比减少0.5ppt至11.3%。分子公司看,1)航天长征收入24.4亿元,YoY+10.0%;净利润1.2亿元,YoY-28.3%;2)航天光华收入14.5亿元,+25.7%;净利润0.68亿元,YoY+34.0%;3)航天飞鸿收入7.8亿元,YoY-11.0%;净利润0.58亿元,YoY+3.2%。 研发费用持续增加;拟定增41亿元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公司2021年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1.22ppt至15.43%,具体看:1)管理费用率7.4%,同比增加0.4ppt;2)销售费用率2.0%,同比增加0.3ppt;3)研发费用7.2亿元,YoY+25.7%;研发费用率4.5%,同比增加0.4ppt。截至2021年底,5)公司合同负债25.3亿元,较年初增长42.2%,主要是销售回款增加;6)经营现金流净额2.4亿元,较年初减少50.3%,主要是人工费用及各项税费增加导致。2021年12月,公司定增41亿元主要用于智能无人系统装备产业化、智能电子及卫星通信产品产业化、惯性导航系统装备产业化项目建设,项目推进将助力公司科研成果产业化。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核心业务航天电子产品将在“十四五”期间持续保持稳健增长,市场份额稳中有升。无人系统及高端智能装备产品目前处于成长期,有望快速突破成为新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是6.32亿元、7.21亿元、8.1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2~2024年PE为28x/24x/22x。我们考虑到公司传统业务的优势及无人装备系统业务的快速发展,给予2022年30倍PE,2022年EPS为0.23元/股,对应目标价6.90元。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产品生产交付不及预期。
航天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4-04 6.42 12.49 73.47% 6.56 2.18%
6.62 3.12%
详细
事件:公司3月31日公告,2021年公司营收159.89亿元(+14.14%)、归母净利润5.49亿元(+14.79%)、扣非归母净利润4.89亿元(+20.85%)、毛利率20.07%(+1.08pcts)、净利率(3.72%,-0.06pcts)。 另外,2022年财务预算方面,公司收入预算为170亿元(+6.32%),利润总额预算为7.30亿元(+14.03%)。 投资要点:公司毛利率创近五年新高,无人装备系统业务处于快速发展期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159.89亿元,+14.14%)稳定增长,增速在2017年后再次突破两位数,主要系公司有序开展生产经营,航天产品及民用均增加所致。受到毛利率(22.62%,+2.07pcts)较高的航天产品收入占比(73.30%,+1.35pcts)有所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20.07%,+1.08pcts)稳中有升,创下2015年以来的新高。但受到销售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增长和疫情补贴减少,公司营业利润率(3.93%,-0.60pcts)出现了一定下降。而公司归母净利润(5.49亿元,+14.79%)仍保持稳定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4.89亿元,+20.85%)快速增长,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各子公司所得税退税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变化影响下,所得税费用(0.46亿元,-59.26%)出现了明显下降所致。 具体来看,公司业务可以分为航天产品以及民用产品两大类。 2021年,公司业务情况有如下特点:①航天产品方面,公司收入(117.20亿元,+16.28%)增速在2019-2020年10%左右的增速基础上出现了明显提升。受益于公司加强技术创新、精细化管理等措施,毛利率(22.62%,+2.07pcts)也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的22%以上,体现出了报告期内公司航天产品业务整体收入增长稳健,盈利能力有所恢复。 从公司具体几个传统航天产品业务子公司业绩来看,从事航天测控、传感器与卫星导航相关业务的子公司航天长征收入(24.40亿元,+10.03%)稳定增长,但净利率(5.54%,-2.96pcts)下滑明显;公司从事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和平台惯性器件的专用电子设备制造子公司航天光华的收入(14.51亿元,+25.71%)快速增长,净利率(4.45%,+1.30pcts)显著提升,我们认为是我国弹箭等航天装备近年来需求旺盛,订单充足的体现。 公司无人装备系统业务方面的子公司中,无人机子公司航天飞鸿收入(7.80亿元,-10.99%)略有下降,但净利率(7.41%,+1.02pcts)有所提升,我们认为可能与公司无人机型号产品结构与收入确认节奏有所变化所致,而精确制导装备子公司飞腾装备的收入(2.24亿元,+101.50%)及净利率(5.30%,+0.57pcts)均有显著提升,整体来看,公司“机”“弹”两个子公司合计收入(10.04亿元,+1.68%)略有增长,净利润合计(0.70亿元,+13.69%)实现了快速增长,净利率(6.94%)也远大于公司整体的净利率(3.72%)。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航天飞鸿与飞腾装备的研发费用率分别高达8.45%与11.19%,结合公司在2021年的珠海航展上首次向社会发布“飞鸿”无人机品牌、同时无人机与精确制导装备之间具有较强的协同性,我们判断,公司的无人装备系统业务仍然处于高研发投入的快速成长期。 ②民用产品方面,公司收入(41.12亿元,+10.16%)实现稳定增长,但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19年收入45.06亿元),毛利率(11.32%,-0.51pcts)略有下降,主要系原材料价格涨价、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所致。 综上,我们认为,2021年,航天产品整体收入增长稳健,盈利能力有所恢复,民品业务收入实现了恢复性增长。而在近年来航天产业整体高景气发展的背景下,各航天装备产业下游的需求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传统航天产业业绩也将维持稳定增长态势,而公司无人系统装备业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伴随“十四五”未来几年无人装备系统业务的快速放量,规模效应有望带来利润的持续快速增长,无人装备系统业务将逐步成为公司航天产品收入与业绩增速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研发费用率再创近年新高,两金占比依旧较高值得重点关注费用方面,报告期内,在公司收入稳定增长背景下,公司三费费用率(10.94%,+0.81pcts)有所增长,其中,公司销售费用率(1.98%,+0.26pcts)与管理费用率(7.40%,+0.37pcts)受到人工费用增加影响,有所提升;财务费用率(1.56%,+0.18pcts)也略有增长,主要系本期短期借款增加相应的借款利息增加以及因新租赁准则的执行本期租赁负债确认的财务费用增加所致。同时,由于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费用化研发支出增加,研发费用率(4.49%,+0.41pcts)也延续了近两年的增长,再创近年新高。 现金流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8.67亿元,-429.28%)显著下降。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9亿元,-50.26%)大幅下降,主要系本期支付的各类人工费用及缴纳的各项税费增加;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75亿元,-342.83%)显著下降,主要系本期偿还的短期借款、超短融资券增加以及根据新租赁准则调整支付租金现金流量表列报项目所致。 其他财务数据方面,报告期末,公司存货与应收账款(两金)的占总资产比例(59.99%,-0.79pcts)略有下降,但依旧维持在高位,而较高的两金占比也是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与信用减值损失合计达到1.14亿元(+67.67%)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两金占比较高目前仍对公司的净利润造成较大影响,建议重点关注。 另外,公司的合同负债(25.32亿元,+42.17%)增长明显,2022年预计关联交易金额也依旧维持在45.00亿元,反映出公司当前订单依旧饱满,航天产业下游的高景气度没有发生改变。 公司拟定增投向多个航天航空产业化项目公司是航天科技集团旗下从事航天电子专业产品研发与生产销售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主要业务为航天电子、无人系统及高端智能装备、电线电缆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021年12月11日,公司发布公告,拟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不超过41.36亿元,用于智能无人系统装备产业化、智能电子及卫星通信产品产业化、惯性导航系统装备产业化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目前,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已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为加快部分项目建设,公司拟将以自有资金对部分项目进行先期投入,这也反映出“十四五”期间,航天产业下游需求面临快速增长,公司对部分业务产业化及扩产的需求迫切。公司详细募集资金投向及具体项目建设情况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公司定增投向的多个项目与公司无人系统装备及高端智能装备、航天电子产品两大业务密切相关。具体业务情况及我们的观点如下:①无人系统装备及高端智能装备产品公司无人系统及高端智能装备产品业务主要包括无人机系统、精确制导产品系统、智能感知、特种电机和其他无人和高端智能装备等系统级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国防装备、物流运输、智慧生产、安防等国防和国民经济领域。 公司在无人系统及高端智能装备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储备和资质条件,航天科技集团智能无人系统总体技术研发中心获航天科技集团批复并进入试运行阶段。无人系统具有相关主管部门核发的无人机研制生产资质,是全军无人机型谱项目研制总体单位及无人机系统集中采购合格供应商名录单位;“飞腾”系列精确制导产品是航天科技集团唯一总体单位,该产品具有小型化、高精度、复合模式、低成本、智能化、模块化、系列化的明显优势并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知名度;高端智能装备领域依托公司先进传感器、信息通信等专业优势,在相关领域的定制化支持和服务、系统解决方案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公司募集8.35亿元投向的智能无人系统装备产业化项目,主要涉及到无人机、无人机航电系统及动力系统、无人水下航行器以及无人智能保障系统等等,我们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我国明确提出了要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而无人机与精确制导装备作为当代信息化战争中不可缺少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在十四五期间国内的需求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在近年来的亚阿冲突、美伊冲突和俄乌冲突中,无人机与精确制导武器结合的作战效果多次得到了验证,在2021年9月的珠海航展上,包括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在内的一批无人装备集中亮相,也印证了未来全球军贸市场中无人系统装备的贸易热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体来看,公司无人系统装备及高端智能装备所处产业市场需求充足,技术积淀深厚。本次定增投向的智能无人系统装备产业化项目,将有助于公司无人系统装备及高端智能装备产能进一步得到提升,产业链横向和纵向覆盖范围进一步得到拓展,结合公司在相关分系统配套上的传统优势,我们判断,公司无人系统装备产品有望保持在“十四五”期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参考公司项目建设周期,在“十四五”中后期,公司无人装备系统收入将进一步迎来高速成长期,构成公司重要的收入增长点和利润贡献点,同时也将与公司传统航天电子产品的业务产生协同发展效果。 ②航天电子产品业务公司航天产品业务为航天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主要包括军民用测控通信系统、遥感信息系统、卫星应用等系统级产品;军民用惯性导航产品、卫星导航产品、遥测遥控设备、精确制导与电子对抗设备、计算机技术及软硬件等专业设备;军民用集成电路、传感器、继电器、电连接器、微波器件、精密机电产品等器件产品,产品主要应用于运载火箭、飞船、卫星等航天领域。 从公司拟募集资金13.00亿元投向的智能电子及卫星通信产业化项目来看,公司业务将进一步向军工信息化与航天电子产业交叉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领域拓展。我们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我国提出要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以及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背景,均将拉动我国对电子信息系统以及卫星通信市场的需求。整体来看,该项目相关子公司航天长征以及上海航天已经具有一定规模(2021年收入合计35亿元左右),从本次定增项目建设期来看,“十四五”中后期,公司该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而公司募投项目中的惯导系统装备产业化,主要为公司传统航天电子产品中的惯导器件及系统集成,可以看出,公司惯导系统装备产业化聚焦于产品品类、技术以及产能的提升。同时,公司惯导系统装备业务也与无人系统装备业务存在着协同关系。我们认为,公司航天电子产品业务所处的市场与我国航天重大工程以及商业航天的发展关联密切,而航天测控通信、机电组件、集成电路、惯性导航等航天电子产品业务是公司传统的优势专业,竞争实力较强。当前,“十四五”期间我国众多航天重大工程即将开展,各类航天装备需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在以上背景下,作为航天军工央企“国家队”中的核心配套企业,公司以上航天电子产品业务收入将保持稳定增长,而本次定增带来的无人系统装备的产能提升,也将进一步拉动“十四五”中后期以惯导为代表的航天电子产品业务收入增速。 继无人机业务子公司航天飞鸿实施股权激励后,航天物联网公司与飞腾装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2020年12月31日,公司曾公告对无人机系统业务子公司航天飞鸿开展股权激励。2021年,公司持续推进“双百行动”改革,飞腾装备、航天物联网公司实施了核心员工股权激励,飞腾装备实施了原股东及战略投资者的增资,加快了所属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 总体来看,公司航天物联网公司和飞腾装备本次股权激励的开展将有望进一步调动公司无人系统与高端智能装备技术产业人才队伍的积极性,释放企业活力,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公司中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公司作为航天科技集团所属被纳入“双百行动”的企业之一,2022年为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最后一年,未来公司也有望开展更多的国企改革举措,或将促使公司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改善。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作为航天科技集团旗下从事航天电子专业产品研发与生产销售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司在我国航天装备配套领域中具有较强的技术竞争力,具体观点如下:①2021年公司军品业务营收接近120亿元,在军工配套企业中位居前列,毛利率创近五年新高。②在A股无人机公司中,公司无人机业务体量较大且处于迅速发展阶段,航天九院(航天九院经营性资产已基本注入公司)也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无人作战体系的牵头抓总单位。未来伴随公司无人机业务的快速放量,规模效应有望带来利润的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对无人机业务平台航天飞鸿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并增资,也有助于激发公司无人机业务创新活力;③公司精确制导产品业务在A股军工上市公司中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在全球精确制导武器军贸热度有望提升的背景下,该业务或将成为公司未来航天产品业务新的收入增长点,同时,飞腾装备也实施了核心员工股权激励,以及原股东及战略投资者的增资,将更有助于激发创新活力并提升发展速度;④公司拟通过定增投向多个航空航天产业化项目,从军工产品以销定产的特点以及公司募投项目建设周期来看,“十四五”中后期公司产能有望快速提升,公司业绩也有望迎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⑤公司是航天科技集团所属被纳入“双百行动”的企业之一,在无人机业务子公司航天飞鸿、精确制导武器业务子公司飞腾装备以及物联网公司相继实施股权激励,未来也有望开展更多的国企改革举措,进一步激发公司各业务平台创新活力,并促使公司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改善。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22--2024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676.56、亿元、2205..8888亿元和2253..33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535亿元、77..646亿元、99..020亿元,我们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格1122..060元,对应220222--20244年的EPE为为454倍、343倍、3355倍。 风险提示:航天发射任务存在风险;公司无人系统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航天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9-06 8.03 9.91 37.64% 8.30 3.36%
8.74 8.84%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1年8月26日发布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8.54亿元,同比增长22.95%;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58.2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增长80.10%;点评:航天业务规模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在航天测控通信、机电组件、集成电路、惯性导航等领域具有传统优势,市场份额稳中有升。上半年子公司航天长征实现营业收入8.78亿元,同比增长12.51%,实现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增长34.07%;桂林航天、杭州航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82亿元和34.81亿元,净利润6288.75万元和4088.89万元,分别同比增长76.39%和76.40%,主要受益于元器件相关市场需求旺盛,订单充足。无人装备系统业务方面,子公司飞腾装备和航天飞鸿上半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6亿元和1亿元,分别同比大增652.51%和1346.13%。 民品业务恢复正常经营,净利润增幅巨大。公司全资子公司航天电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41亿元,同比增长40.84%,实现净利润3398.2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443.11%,主要是由于去年因疫情影响,净利润较低,今年已基本恢复正常经营水平,故净利润同比增幅巨大。航天电工是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的首批获得国家颁发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是参与我国750KV输变电工程用扩径导线研制的第一批厂家。 ,研发投入明显提高,技术研发成效明显。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2.67亿元,同比增长121.65%。上半年研发成果明显,飞鸿98大商载无人运输系统首飞成功;公司抓总研制的人工影响天气探测作业无人机系统取得重要进展,将在人工增雨、森林防火、卫星定标等多领域发挥重要应用价值;物联网智能信息系统市场开发取得突破,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等核心技术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国产化耐辐射视觉监控设备部分实现应用。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7.73/182.19/198.9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8/7.13/8.42亿元,对应EPS为0.23/0.26/0.31元,对应PE33.45/29.44/24.93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竞争加剧、
航天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0-11-09 6.70 -- -- 7.08 5.67%
9.63 43.73%
详细
产品系列配套齐全:航天测控通信、机电组件、集成电路、惯性导航是公司的传统优势领域,在国内保持领先水平,具有明显的行业卡位优势。公司产品布局皆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技术保障。公司圆满完成了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和“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等为代表的航天发射配套科研任务,继续巩固了公司在航天电子领域的地位。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国家将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对地观测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以及一批重点领域的优先项目,公司的产业龙头优势将助力其持续受益。 无人机、精确制导产品顺应现代战争形态需求:现代化战争形态对无人化、远程化、精准化、大威慑、高性价比的作战需求日益凸显。公司具有装备发展部无人机研制生产资质,是全军无人机型谱项目研制总体单位及无人机系统集中采购合格供应商名录单位。无人机被广泛用于对地攻击、电子干扰、诱饵迷敌、侦察监视、空中预警、目标指示、火力评估、通信中继、空中格斗和反导拦截等,在现代战争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此外,公司“飞腾”系列精确制导炸弹是航天科技集团唯一总体单位,具有小型化、高精度、复合式、低成本、智能化、系列化的明显优势并已形成一定国际知名度。随着我国沿海、沿藏主权捍卫需求的显著升级以及战争形态的结构化演变,预计无人机和精确制导炸弹将穿插作用于多种任务需求,高效地为完成战略战术目标贡献力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0、2021、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83亿元、7.23亿元、7.5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8元、0.27元、0.28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37.55倍、25.09倍、24.0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营运资金周转风险、利润下降的可能性、产能过剩风险。
航天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0-09-04 7.69 -- -- 7.70 0.13%
7.70 0.13%
详细
航天九院旗下唯一上市平台,有望受益于科研院所改制:航天九院下属研究所技术实力突出,在各自领域均占据龙头地位。近两年首批军工科研院所实施改制的进展速度相对低于预期,预计未来军工科研院所转制或将加速实施,航天九院有望释放研究所创新活力,军用技术向民用转化潜力较大,公司作为航天九院唯一控股的上市平台,或将受益于新一轮资产证券化。 航天电子龙头供应商,具有领先优势:航天电子是国内宇航级电子产品的核心供应商,专业能力覆盖从机电组件到系统级全部产品层级,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具有绝对领先优势。公司航天电子产品在火箭、卫星等领域保持较高配套比例,营收占比超过60%,占军品收入95%以上,贡献了近90%的毛利,是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军工市场预期持续上升,有望迎来重大机遇:我国国防体系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关键配套的元器件、新材料等都有了巨大的进步,摆脱了国外的限制;在与海外经济暂时“脱钩”的预期下,军工行业的需求不减反增。多重因素影响下,市场对于军工行业整体预期处于上升通道,加之目前中美局势处于升温态势,未来军工行业景气度预计将会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0、2021、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92亿元、7.22亿元、7.5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8元、0.27元、0.28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42.50倍、28.96倍、27.70倍。对应公司当前股价,我们认为公司仍属于相对低估标的,故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营运资金周转风险、利润下降的可能性、产能过剩和业绩下滑可能性、产品质量存在不确定性。
航天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0-04-27 6.99 7.87 9.31% 7.18 2.72%
8.33 19.17%
详细
事件: 4月23日,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21.18亿元,同比下降21.37%;实现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下滑58.01%。 点评: 电线电缆业务地处武汉停工停产时间较长,受疫情影响较大。公司主营业务为电线电缆的全资子公司航天电工地处湖北省,受本次疫情影响较大,停工停产超过一个半月。如剔除航天电工财务指标因素,公司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81%、18.91%。毛利率19.55%,去年同期18.54%,主要是民品收入下降,占比下降所致。期间费用率方面,2020Q1为16.9%,去年同期14%,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分部为1.8%、10.8%、1.9%、2.5%,销售费用率改善、管理费用率上升,系公司航天产品受部分原材料供应商复工复产推迟等影响,原材料配套保障压力有增大趋势、外协外购、试验测试等环节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导致公司经营成本增加,经营性资金支出压力逐步显现。 公司是我国航天电子领域国家队,在卫星遥测及数传、宇航微电子方面具备领先地位,受益航天及商业航天领域的较好发展,业绩呈稳健增长态势。公司航天产品主要是惯性导航、测控与卫星导航、集成电路与微电子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运载火箭、飞船、卫星等领域,在行业领域内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并保持较高的配套比例。2019年,公司圆满完成了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和“北斗三号”导航卫星为代表的航天发射配套科研生产任务。此外,公司加快了构建满足商业航天需求的产品体系,已开始承接部分配套任务,未来有望受益低轨通信卫星星座建设等商业航天的迅猛发展。 公司的系统级产品发展具备较大潜力。公司具有装备发展部无人机研制生产资质,是全军无人机型谱项目研制总体单位及无人机系统集中采购合格供应商名录单位。公司“飞腾”系列精确制导炸弹是航天科技集团唯一总体单位,已实现军贸出口,具备一定的国际知名度。2019年,公司飞鸿98大商载无人运输系统取得大载重、异地转场飞行试验圆满成功,适航取证工作进展顺利,有望投入商业化运营。 电线电缆领域受益特高压等新基建的大力投入,航天电工已复工复产,逐步弥补停产的影响。公司全资子公司航天电工是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的首批获得国家颁发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是参与我国750KV输变电工程用扩径导线研制的第一批厂家;是国内最高电压等级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研制和供货企业。公司持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加大特高压、轨道交通等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开拓力度,市场营销取得新突破,其中,在国家电网2019年特高压线路工程“青海-河南”、“陕北-武汉”、“雅中-江西”等项目中,中标高附加值导线产品近3万吨;成功中标武汉轨道交通11号线35KV交流电缆等重大项目,在华中区域轨道交通市场占据龙头地位。公司电线电缆业务子公司航天电工位于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目前已复工复产,后续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进度,弥补停工停产造成的产量损失。 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上市平台,体外集成电路资产仍值得预期,长期激励也有望实施。截至2019年底,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所属企业类资产已基本注入上市公司,目前还未注入的优质军工研究所资产包括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771所)、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772所)、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航天13所)等。其中,771所是国家唯一集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电路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大型专业研究所,是全球IT百强“中兴通讯”的创办单位,是我国航天微电子和计算机的先驱和主力军;772所是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军用电子元器件研制单位,主要研制各种军用/抗辐射集成电路,承担并完成了国防重点项目、军用系列型谱、国产化新品等多种项目,在抗辐射加固、系统集成(SOC)、卫星导航芯片、存储器、电源管理、FPGA、A/DD/A转换器、高速接口电路等领域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公司改革方面,2019年,公司旗下航天电工试点推行了职业经理人制度;杭州航天等子公司实施了分配机制创新改革,试点开展分红激励等长期激励措施。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航天电子领域的国家队,受益航天及商业航天领域的较好发展,业绩呈稳健增长态势。电线电缆领域受益特高压等新基建的大力投入。此外,公司作为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的上市平台,体外还有集成电路等优质研究所资产,仍值得预期。因公司电线电缆地处疫情区域,现已复工,但是停工停产时间较长,我们略下调公司2020年业绩,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4.91亿、5.72亿、6.87亿,EPS为0.18元、0.21元、0.25元,对应当前估值39x、34x、28x,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航天产品发展不及预期,电缆业务受疫情影响不及预期。
航天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0-04-10 7.04 -- -- 7.26 3.13%
7.51 6.68%
详细
经营业绩稳步发展,航天产品营收毛利率显著提升3月27日,公司发布2019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营业收入137.12亿元,同比+1.35%;归母净利润4.58亿元,同比+0.34%,毛利率19.2%,同比增加1.58个百分点。其中:航天产品营收90.36亿元,同比+10.50%,是经营业绩主要贡献板块;民用产品营收45.06亿元,同比-14.39%,主要受普利门业务收缩及航天电工收入下降的影响。 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5.46亿元,占收入比例为3.98%,相比去年同期占比提高1.09个百分点,有望进一步提升产品毛利率;存货总额104.01亿元,占收入比例为75.85%,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6.2个百分点,产品有望于2020年进一步交付。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年底应收账款及票据总额61.96亿元,占收入比例45.19%,同比下降12.36个百分点,实现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2.5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3.63亿元,增量占当年收入比例高达79.13%。 航天电子配套领域龙头企业,业绩有望受益于商业互联网快速发展公司作为航天电子配套领域龙头企业,2019年圆满完成各类航天型号发射、重大飞行试验保障任务。报告期内,公司质量管理能力稳步提升,实现出厂后重复性问题及安全生产事故为零等目标,圆满完成了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和“北斗三号”导航卫星为代表的航天发射配套科研生产任务。在传统航天市场,公司积极谋求新型号产品配套,继续巩固航天传统市场配套地位;面对商业航天市场的迅猛发展,公司加快构建满足商业航天需求的产品体系,并与相关用于单位进行了有效的对接和沟通,已开始承接部分配套任务,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2020年为商业互联网建设元年,公司作为卫星制造及火箭发射核心电子设备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于低轨卫星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目前,美国已正式进入商用卫星的密集发射阶段,以SpaceX为例,其旗下Starlink年内将进行24次发射,预计2020年完成1440颗卫星入轨,总入轨量将达到1.2万颗。我们预计我国或诞生1-2家世界级卫星互联网企业,对标美国SpaceX(Starlink)建设计划。根据我们在深度PPT《卫星互联网深度2》中的测算,我国或需在8年内入轨1.1万颗卫星,卫星制造及发射端需求空间到2028年将达约580亿元,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航天电子配套领域龙头企业,受疫情影响2020年业绩增速或放缓,2020年营收增速由12%下调至7%,2021年营收增速由12%上调至13%,2020-2021年营收由166.69/186.69亿元下调至146.71/165.78亿元,归母净利润由6.01/7.53亿元下调至5.56/6.51亿元;预计2022年营收增速16%,实现营业收入192.31亿元,归母净利润8.76亿元。2020-2022年EPS为0.2/0.24/0.32元,PE为34.25/29.23/21.7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航天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受疫情影响公司复工情况不及预期。
航天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0-04-02 6.33 7.47 3.75% 7.26 14.69%
7.26 14.69%
详细
军品业务收入再创新高,而民品业务收入出现下滑 公司2019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保持了稳健增长,同比增长1.35%和0.34%。受到公司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军品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影响,公司毛利率实现增长。但受到销售人员数量及人工成本增加影响,公司销售费用出现了较大增长(2.74亿元,+20.18%),同时公司加大了对电线电缆领域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使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首次达到4.11%(+1.14pcts),创近五年新高,导致公司净利率出现小幅下滑。 分业务来看,军品方面,受到国内航天发射及型号任务的增长,公司2019年军品业务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90.36亿元(+10.50%),占总收入比例为65.90%(+5.46pcts),同时公司采取加强质量管控、优化财务结构等措施,使军品毛利率稳中有升(22.88%,+0.87pcts)。 具体来看,公司从事军品业务的主要子公司包括航天长征及上海航天,二者收入合计29.65亿元(+12.67%),均实现了稳定增长。从历史公司军品收入增速来看,2018年公司军品收入增速仅为-0.62%,我们认为,由于公司军品收入与航天项目的开展密切相关,2017年长征五号遥二火箭的失利导致了部分航天项目开展出现推迟,进而传导至公司军品业务的开展,导致公司军品收入出现下滑,而2019年长征五号遥三火箭的成功发射则将推动我国2020年诸多航天项目(如探月、探火和空间站任务)的开展,公司军品业务也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再创历史新高。 民品方面,受到子公司普利门的业务收缩以及航天电工收入下降(2019H1航天电工收入同比下降6.61%)影响,民品收入合计45.06亿元(-14.39%),在近五年内首次出现了收入下滑,由于普利门在2018年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0.71亿元,同时出现了经营亏损0.5亿元的现象,2019年公司已开展精简人员、压缩规模等方式止损,因此我们认为,2020年公司民品业务出现下滑的更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民用低端电线电缆产能过剩,导致了主营业务包含民用电缆的航天电工业绩出现下滑。同时,受市场价格竞争、原材料价格上涨等综合因素影响,公司民品业务成本上升,毛利率出现下滑(9.76%,-0.76pcts)。 两金方面,2019年末,公司存货达104.01亿元(+28.88%),公司应收账款为61.96亿元(+1.12%),两金合计占公司总资产比例达到60.85%。具体来看,存货中在产品账面价值为71.69亿元(+43.47%),占总存货账面价值的68.93%。我们认为,结合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多个航天重大工程即将收官或正式启动的背景来看,公司存货及应收账款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为2020年的航天工程项目配套做备货准备所致,而该部分存货有望在2020年兑现至公司业绩。应收账款方面,由于公司航天军品当前主要以航天工程项目配套为主,受军工体制影响,可能将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现金流方面,公司加大了应收账款催收力度、强化了经营活动的现金支出管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9亿元(+348.78%),创近五年新高。 航天科技集团旗下航天电子业务平台,布局航天电子产品及电线电缆两大业务领域 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从事航天电子专业产品研发与生产销售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航天电子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销售及电线、电缆产品研发与生产销售。 ①航天电子产品业务公司的航天电子产品业务种类较多,主要应用于运载火箭、飞船、卫星等航天领域。具体可细分为军民用无人机系统、精确制导武器系统;测控通信系统、遥感信息系统、卫星应用等系统级产品;军民用惯性导航产品、卫星导航产品、遥测遥控设备、精确制导与电子对抗设备、计算机技术及软硬件等专业设备;军民用集成电路、传感器、继电器、电连接器、微波器件、精密机电产品等四大类。 军民用无人机系统、精确制导武器方面,公司的飞鸿98大商载无人运输系统取得大载重、异地转场飞行试验圆满成功,同时多项新型无人机技术完成关键技术验证,另外多型新研的精确制导产品已经成功完成搭载飞行试验,针对公司该细分业务领域我们建议重点关注飞鸿98无人机适航取证工作进展。 测控通信系统等系统级产品与各类专业设备方面,公司主要以航天配套产品为主,2019年公司圆满完成了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和“北斗三号”导航卫星为代表的航天发射配套科研生产任务,同时高性能、高可靠、高速解调设备产品圆满完成海洋遥感卫星北极接收任务。我们认为公司该类细分业务与我国航天发射型号任务相关性较强,受我国传统航天及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影响较大。 各类军民用集成电路及电子器件方面,公司突破了高可靠长寿命SoC技术,可有效地解决了恶劣环境下SoC抗干扰、抗冲击和长寿命技术难题;同时开发了国内首件厚膜热电堆式热流传感器,在航天各类产品气动热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等。核心芯片上,公司分别研制出3GHz、13GHz两款抗辐照频率合成器等。“面向5G通信用宽带A/D、D/A转换器技术”荣获2019年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银奖第一名,“抗辐照多模卫星导航SoC芯片”项目获得2019年度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功率驱动电路”项目获中国半导体创新产品和技术奖。我们认为,公司在该业务领域产品的技术积累大多来源于航天定制产品开发,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因此在关注该类产品技术在航天产业中的应用时,也应重点关注其在在民用集成电路和电子器件市场上的拓展。 ②电线电缆业务公司电线、电缆业务为电线、电缆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包括民用导线、电缆及军用特种电缆产品。民用导线、电缆主要用于输变电工程、各类电力传输等领域,军用特种电缆主要用于航天军工、核电等领域。 受到国内民用中低端电线电缆产能过剩影响,公司民用电线电缆业务存在业务下滑的问题,对此公司加大了电线电缆领域新产品研发力度,完成“超A类阻燃低压电力电缆”、“铝包殷钢芯超耐热(210℃)铝合金型线绞线”等高附加值线缆重点产品的研制,并持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加大特高压、轨道交通等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开拓力度。我们认为,尽管近年来,公司民用电缆业务收入出现下滑,但基于公司在军用及特种电缆上具有的技术储备,在公司电线电缆业务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下,公司该部分业务的收入有望恢复增长,毛利率有望得到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业务影响有限,2020年公司业绩有望受益于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整体产生了一定影响。具体到对公司各项业务的影响,航天电子产品业务方面,公司航天电子产品业务发展与我国航天发射等型号任务关联性较强,一方面,从当前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测试完成、长五B搭载空间站核心舱完成发射场合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6组卫星等诸多航天任务的顺利开展可以看出,我国今年的航天项目推进总体受疫情影响有限;另一方面,公司实际控制人航天科技集团在2月10日所属基层单位已全面有序开始复工复产,同时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停工停产时间与春节假期存在部分重叠,因此疫情对公司的航天电子产品业务的影响预计较小。 电线电缆业务方面,由于公司子公司航天电工位于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停工停产时间较长,但我们认为,公司子公司航天电工由于在2019年收入已经出现一定幅度下滑,同时公司电线电缆业务正处于向特种电缆及军用电缆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型阶段,业务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性较小,且伴随我国疫情形势好转,航天电工已实现复工复产,预计其受到疫情的影响有限,而疫情结束后或将出现的基建增长机遇也有利于公司电线电缆业务恢复增长。 同时,在2019年末长征五号遥三火箭的成功发射以及“十三五”收官之年到来的背景下,2020年北斗三号导航系统建设、高分专项工程以及探月工程项目都将迎来收官,而火星探测计划、登月计划、空间站建设及北斗三号导航应用展开等诸多航天产业新的重大项目也即将开展,仅航天科技集团就已披露2020年航天发射量有望超过40次,我们预计全年全国的航天发射量合计或超50次,整体来看,我国航天产业将进入一个国家队与商业航天齐头并进的快速发展期,航天产业市场规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将对公司未来航天电子产品业务的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航天科技集团旗下航天电子产品平台,在我国航天发射型号任务配套市场中具有较强的技术竞争力。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各项业务影响有限,伴随2020年多个重大工程即将收官或正式启动,中国航天或将迎来高光时刻,公司相关航天电子配套业务的收入也有望持续保持增长;建议对公司飞鸿98无人机的适航取证工作保持重点关注,该工作的推进将为公司无人机业务的商业化运营奠定基础,促使该业务成为公司新的收入增长点;公司在航天定制电子相关产品研发中的技术积淀有助于公司拓展新的民用电子相关产品市场;公司在高附加值线缆业务上研发投入的增长以及在高端线缆领域的技术积累,有望促进公司电线电缆业务的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进而促使公司电线电缆业务收入出现增长,毛利率得到改善。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0.22亿元、166.17亿元和185.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7亿元、5.62亿元、6.40亿元,EPS分别为0.19元、0.21元、0.24元,当前股价分别对应34倍、31倍及27倍PE,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给予2020年公司40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格7.60元。 风险提示:航天发射任务存在风险、电线电缆业务转型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9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