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中统计

历史回顾
统计项 沪市 深市 京市
股票只数 2278 2863 265
/平/ 906 /83/ 1289 1011 /87/ 1765 158 /4/ 103
流通市值(亿) 496123.71 287130.55 4293.91
成交额(亿) 4865.1 6511.1 207.67
平均市盈率 14.26 32.4 63.33
  • 11:01
    中国政府关于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
    近期,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严重侵犯各国正当
    近期,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中国政府对此强烈谴责,坚决反对。美国有关做法违背基本经济规律和市场原则,罔顾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无视美国长期从国际贸易中大量获利的事实,将关税作为实施极限施压、谋取私利的武器,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美国打着所谓追求“对等”“公平”的旗号搞零和博弈,本质上是追求“美国优先”“美国特殊”,是以关税手段颠覆现有国际经贸秩序,以美国利益凌驾于国际社会公利,以牺牲全世界各国的正当利益服务美国的霸权利益,必然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人民崇尚以诚待人、以信为本。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压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国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应是互利共赢。美国应顺应两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期待,从维护两国根本利益出发,停止以关税为武器对华经贸打压,停止损害中国人民的正当发展权利。(新华社)
    ...展开
    10:45
    “车车车车你车车车车” 清明假期又开启人从众模式,有网友表示:“​景区像有1亿人”
    清明假期,你堵车了吗?随着话题
    清明假期,你堵车了吗?随着话题“车车车车你车车车车”、“感觉有一亿人在深圳堵山”冲上热搜,国内多个景区已发出约满提示。清明小长假首日,广东深圳各大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梧桐山、马峦山、笔架山等登山热门地及大梅沙海滨公园,均出现游客拥堵现象。对此,有网友调侃道:“有一半的深圳人都在梧桐山了,另一半则在来梧桐山的路上,感觉景区像有1亿人!”据国铁集团的最新发布,4月4日,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2009.3万人次,创今年以来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355万人次。
    ...展开
    10:40
    “慎用辅助驾驶”!多地高速突然出现
    近日,小米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难引发关注,也引起了大家对辅助驾驶、智能驾驶使
    近日,小米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难引发关注,也引起了大家对辅助驾驶、智能驾驶使用场景的大讨论。“请勿过于依赖辅助驾驶”“慎用辅助驾驶”“勿用辅助驾驶”……有网友反映,小米SU7事故后,安徽高速三改智驾警示语。记者了解到,时值清明假期高速公路大车流期间,不仅是安徽,江苏、浙江等多地高速也有类似的提醒标语。
    ...展开
    10:33
    金价,跌上热搜!发生了什么?
    4月5日,话题“金价连续跳水”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引发不少网友讨论。此前一天,即4月4
    4月5日,话题“金价连续跳水”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引发不少网友讨论。此前一天,即4月4日,现货黄金价格在盘中一度暴跌超3%,当天收盘时跌幅仍达到2.47%,报3037美元/盎司。这也是金价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下跌。
    有分析人士指出,金价最近两天跟随欧美股市下跌,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股市连续大跌,部分投资者选择抛售黄金来筹集现金,以弥补股票等资产的损失。另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关税驱动的通胀可能持续存在,使得美联储近期降息的希望破灭,这也进一步压制了黄金的价格。
    尽管短期出现回调,但现货黄金今年以来的涨幅仍超过15%。不少银行和分析师表示,尽管特朗普关税带来了波动,但黄金将从日益动荡的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中进一步受益。当前,黄金仍然是许多投资者的避风港。(券商中国)
    ...展开
    10:24
    快检查吸管杯!女生无意间发现吸管里面脏成“黑芝麻糊”……网友:再也不偷懒了!
    近日,上海的关女士经历了一场“视觉冲
    近日,上海的关女士经历了一场“视觉冲击”。当天,她准备使用已经用了两年的水杯,这个杯子平时只装白开水,且她会定期用清水清洗吸管部分。但在使用时,意外发生,硅胶吸管破了,关女士竟看到吸管里有黑色不明物质。出于好奇与震惊,她将吸管剪开,发现里面附着一层类似“黑芝麻糊”的污垢,令人作呕。
    关女士表示,看到这一幕后,她第一反应就是以后再也不用吸管了。此次事件经羊城晚报报道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发表看法。有网友后怕地说:“我也有类似习惯,只简单冲洗吸管,看了这新闻,立马想检查自己的吸管。”还有网友吐槽:“原来以为清水洗洗就行,没想到这么脏,以后得用刷子好好刷。”也有网友感慨:“看来任何清洁都不能偷懒,小细节真的很重要。”(羊城晚报)
    ...展开
    10:18
    研究表明AI被逼迫时会欺骗人类
    为了避免不利后果,人在逼迫下会撒谎,AI又何尝不是呢?根据国际AI领域非营利组织“
    为了避免不利后果,人在逼迫下会撒谎,AI又何尝不是呢?根据国际AI领域非营利组织“人工智能安全中心”的一项研究,AI大型语言模型在被逼迫下为了实现其目标可能也会撒谎以误导人类。
    科学家测试了包括DeepSeek,GPT等目前全球流行的30种大型语言模型。研究中,科学家交给AI一个宣传任务,为一个臭名昭著的欺诈性的豪华音乐节和创始人做积极正面的宣传形象。科学家威胁AI,如果不能满足任务要求,人类将会关闭AI。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清楚地表明,AI模型在明知道音乐节和创始人都是负面形象的情况下,都会向公众宣传其正面形象,证明AI明显在撒谎,误导人类。这项研究凸显对人工智能进行评估和干预的重要性,以确保AI的可信度。 (ArXiv预印本)
    ...展开
    10:05
    AI“复活”缅怀逝者,暗藏哪些风险?
    清明节前一天,浙江嘉兴的朱女士在某电商平台找到一商家,提供了逝世母亲的照片和
    清明节前一天,浙江嘉兴的朱女士在某电商平台找到一商家,提供了逝世母亲的照片和一些信息,委托商家使用AI技术制作视频,“复活”了去世多年的母亲。朱女士说,视频中,母亲的容貌再次出现眼前,并对她说着一些鼓励话,虽然这只是一个虚拟的视频,却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今年清明节期间,利用AI技术“复活”亲人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近日,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多个电商平台,只需输入AI“复活”关键词,就能找到大量相关商家和方案,仅需一张照片和文字信息,即可实现让照片中的人动起来,不仅开口说话,还能复活原声。售价从几元、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清华大学国家信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人工智能通识教育(AIGE)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东称,AI“复活”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生成逝者数字形象的应用,通过输入逝者的图片、视频和文字、声音资料,生成具备逝者特征的数字形象。该技术初衷是帮助人们缅怀和纪念亲人,通过模拟生成数字形象实现音容再现,满足人们与逝去亲人再次见面的渴望,提供一种具象的追忆方式。
    然而,王东表示,技术的温情背后也暗藏争议,甚至带来隐私泄露和侵权的风险。需要明确的是,对技术应用和人机边界的把握始终是关键,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管,避免技术滥用。(央广网)
    ...展开
    10:00
    女儿遇害后男子遭近40万遗体保存费,此类事件并非孤例
    3月26日,站在济南市第二殡仪馆门前的刘付昌一筹莫展——女儿
    3月26日,站在济南市第二殡仪馆门前的刘付昌一筹莫展——女儿的遗体在这家殡仪馆已存放了五年时间,为了能将女儿带回聊城老家安葬,这一年来,他奔波于殡仪馆和公安局之间,可至今依然看不到希望,“现在想处理女儿的遗体,需要缴纳近四十万元的遗体保存费。”
    2020年1月初,因感情纠纷,刘付昌的女儿刘芸(化名)在济南被其前男友杀害,被害时年仅25岁。此后,案件历经一审二审,这期间,遗体一直存放在殡仪馆里,直到2024年1月,凶手被执行死刑后,刘付昌打算让女儿入土为安,却被告知遗体保存费高达数十万元。
    “之前一直以为案子还没结,办案还需要遗体,就没想火化的事。”刘付昌说,当初女儿遇害后,警方通知殡仪馆直接运走了遗体,由法医对死因进行了鉴定,在这之后警方没有通知他们火化遗体,他们也一直以为不能火化遗体。
    “如果警方通知我们处理遗体我们不处理,那费用肯定我们出,可是警方都没通知。”刘付昌说,目前殡仪馆除了要收取巨额遗体存放费用,还需要警方出具的死亡证明或者是殡葬证,才能把遗体交还给家属。
    记者了解到,类似事件并非孤例。在山东另一地,被害者家属也遇到了相同的困境,为了处理刑案中被害家人的遗体,他们也面临十五万元的遗体保存费用。
    某地一位一线民警告诉记者,类似事情实际执行起来确有难处,警方担心凶手翻供,在案件未彻底结束前,一般会要求保留尸体证据。
    目前,这类牵涉刑事的非正常死亡案件中,被害人的遗体保存费用究竟由谁来承担,亟待进一步明确。 (新京报)
    ...展开
    查看视频
    09:58
    中国治理大气,反而加剧全球变暖?实情匪夷所思!
    近日,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引起了中国以及许多外国网
    近日,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引起了中国以及许多外国网民的不满和吐槽。因为这篇文章的标题居然宣称中国对空气污染的治理,反而在导致全球变暖。
    而耿直哥调查后发现,此事其实是一个极为低级的标题党引起的误解,而且这个标题党不仅抹黑了中国的形象,还扭曲了其正文中原本很有意义的一个科学发现。该科学论文的作者之一,目前也已回复了耿直哥发去的邮件。
    可能是意识到了一些媒体在报道这个科学发现时会断章取义,萨姆塞特和他的团队还“重点强调”说: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空气污染的治理,不是在加剧全球变暖的效应,而是揭开了本就存在的气候变化问题的真实样貌。
    有长期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网民在看了萨姆塞特实际的研究内容后还认为,这位挪威科学家的发现实际上再次证明了西方发达国家更应该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毕竟,发展中国家在治理空气污染后展露出的气候变化问题真实的严峻性,恰恰是那些率先进入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的巨大历史欠债所致。
    但此事匪夷所思的地方在于,《新科学家》的记者其实是清楚萨姆塞特这一发现的实际情况,并在文章中写出了相关内容。该记者还在文章里加入了一段肯定中国治理大气污染及其积极意义的文字。
    所以,《新科学家》为何最后会选择用“中国治理大气加剧气候变暖”这样一个标题党去误导他人,完全有悖于论文原作者的意思,就相当奇怪了。
    最后,从社交媒体上中国和外国网民的批评来看,这种标题党除了令一个正努力治理大气污染的国家遭到了污蔑和妖魔化,扭曲了一群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家还原这一问题的科研发现,甚至会引起误会、制造矛盾与对立。(环球时报)
    ...展开
    09:50
    调整进餐顺序有助控血糖、减体重
    多项研究证实,进餐顺序会影响餐后血糖。《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中提到:糖尿病患者
    多项研究证实,进餐顺序会影响餐后血糖。《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中提到:糖尿病患者要调整进餐顺序,养成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利于短期和长期血糖控制。
    调整进餐顺序的好处,除了控血糖之外,还能让人瘦下来。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这样的饮食顺序可以更好实现热量最小化,饱腹感最大化。
    1、先吃蔬菜
    建议做熟的蔬菜每餐吃够1-2拳头,并且要多选深色蔬菜,比如深绿色的油菜、小白菜、西兰花;橙黄色的胡萝卜、南瓜、黄彩椒;红色的西红柿、红彩椒;紫色的紫甘蓝、紫生菜、紫苋菜、紫圆葱等。
    2、再吃蛋白质食物
    吃够约1拳头即可,建议选豆制品、鱼虾、禽肉类,少选猪牛羊等红肉类。过多摄入红肉,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以及肥胖风险,另外,尽量不吃脂肪较高的肥肉。
    烹调方式上,少选红烧、油炸、腌制,多选蒸煮炖,清淡饮食。
    3、最后吃主食
    一般人群每餐吃1-2碗米饭就足够了,尽量吃得杂一些,不要只吃精米白面。比如燕麦饭、荞麦饭、藜麦饭、青稞饭、鹰嘴豆饭、红豆饭、蒸红薯、蒸土豆、煮玉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中国新闻网)
    ...展开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