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曹旭特

申港证券

研究方向: 房地产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660519040001,曾就职于国金证券、东兴证券...>>

20日
短线
5.56%
(--)
60日
中线
22.22%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3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兴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2-11 30.20 -- -- 30.58 -0.07%
30.18 -0.07%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65亿元-72亿元,同比增长52.59%—69.0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0亿元-35亿元,同比增长189.71%—237.99%。 事件点评:业绩略低于我们之前的预期,是由于公司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短期影响Q4业绩表现,但是并不影响公司的长期经营向好。2021年资产减值损失预计约14亿元人民币,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度资产减值损失约11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全球芯片供应紧张情况下,公司对关键物料提前备料,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短期对公司的净利润产生影响,公司基于市场情况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提前备料,体现出公司对供应链安全的管理能力,后续若顺利消化则有望冲回。 公司业绩大幅增长,毛利率显著改善。公司整体经营稳健,2021年营业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国内、国际市场和运营商、政企、消费者三大业务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和归母扣非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2021年Q3公司的毛利率为36.82%,较上年同期上升4.68百分点,毛利率提升主要是由于运营商业务利润率改善所致,预计全年毛利率将持续改善。 多元化业务布局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向世界500强。 w运营商业务“固本”。公司深度参与国内5G大规模建设、持续优化海外产品和市场格局,保持运营商网络业务稳健增长,维持公司发展的基本盘。 w政企业务加大拓展力度,围绕金融、互联网等重点行业,强化渠道综合竞争力,聚焦传统优势产品期望实现高速增长,同时对特定细分行业成立矿山、冶金钢铁两大行业特战队,以实现5G行业应用市场的深度拓展。 w在消费者领域,公司加大品牌和渠道建设,设立智慧家庭产品线,大力拓展面向消费者的家庭智能化产品。同时公司新成立了数字能源经营部,正式进军新能源市场。并成立汽车电子产品线,助力汽车领域智能化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41亿元、1313亿元、150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0.8亿元、84.3亿元、100.1亿元,对应PE为19.7X、16.6X、13.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运营商投资放缓;疫情导致海外业务增长不及预期。
顾家家居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1-25 76.00 -- -- 77.74 2.29%
77.74 2.29%
详细
公司是国内软体家具行业龙头企业。公司是国内软体家具行业内第一梯队成员。 公司多元化产品布局,逐渐走向全屋定制,内外销共同发展。顾家营收与敏华不断缩小差距,2021H1顾家归母净利润已经反超敏华,净利率于疫情后恢复较快,经营效率在行业TOP4公司中领先。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顾氏家族,股权相对稳定。 公司较早引入职业经理人,高管团队较为稳定。 行业内头部企业仍具有较大上升空间。国内软体家具行业向着定制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国内软体家具行业产值及销售额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跃居全球最大生产消费国。房屋销售、租赁住宅、渗透率、翻新率、“家具下乡”政策等多因素共同促进量增,GDP、居民可支配收入、支出分配、装修预算等多因素共同促进价增,我们预测2022-2025年我国软体家具市场规模分别为1657、1781、1864、194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89%、7.48%、4.63%、4.41%。 国内沙发行业集中度17.33%(TOP3),美国沙发行业集中度51%(TOP4);国内床垫行业集中度19.5%(TOP4),美国床垫行业集中度79%(TOP5),我国沙发、床垫行业集中度均有较大上升空间。 公司看点:产能全球化布局内外销齐头并进产品端:顾家以沙发起步,2020年沙发收入在主营构成中占比一半,公司不断走向全屋化。从沙发来看,顾家侧重皮质沙发,敏华侧重功能沙发。敏华控股沙发收入较高,顾家家居在逐渐缩小与之差距。从软床及床垫来看,顾家定价不高,收入增速较快。公司未来将围绕功能、床垫、定制三大高潜品类战略发展。 产能端:顾家家居在不断扩建国内产能,目前仍有三个项目在建未投产。受中美贸易摩擦以及美国对中国床垫企业启动反倾销调查的影响,国内床垫企业出口面临成本压力的上升,以顾家家居为首的软体家具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布局国外产能以抵御风险。公司2021年底公告称拟投资约10.37亿元于墨西哥自建生产基地,整体达纲时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约30.19亿元。 渠道端:内销“1+N+X”渠道布局下沉市场,以经销商为主,线下门店数逐年递增,目前处于行业首位。公司积极布局电商渠道,目前电商占比较低,仍具上升空间。国际市场回暖,外销ODM业务为主,重点实施大客户战略。 营销端:公司营销宣传方式众多,广告费逐年增长,在TOP4企业中最高。 软体家具和定制设计一体化销售策略提升门店客单价和配套产品的销售量。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EPS分别为2.69元、3.3元、3.99元,当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28倍、23倍、1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房地产市场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中美贸易摩擦风险、原材料价格风险。
甬金股份 钢铁行业 2022-01-19 57.20 -- -- 62.67 9.56%
63.50 11.01%
详细
1月18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母净利5.75亿元到6.15亿元,同比增长38.74%到48.39%;扣非后归母净利5.5亿元到5.9亿元,同比增长45.17%到55.72%。据此测算,2021Q4实现归母净利1.39亿元到1.79亿元,环比Q3-8.51%至17.86%;扣非归母净利1.32亿元至1.72亿元,环比Q3-10.23%至17.07%,略高于我们预期。 w四季度业务稳步推进:浙江甬金年加工12.5万吨精密冷轧不锈钢生产线项目第二条产线10月底已全部安装调试完毕投入试生产;广东甬金二期年加工32万吨宽幅冷轧项目进入设备安装期,三期年加工35万吨宽幅冷轧不锈钢项目于10月开建;越南甬金项目进入设备安装期,泰国甬金项目完成征地工作;镨赛精工高速金属复合材料生产线12月试产成功;上述项目稳步推进以及已有项目的产量释放使得2021年全年产量有望同比增长四成以上;随着公司可转债12月顺利发行,后续浙江甬金二期迁建项目建设有望在22年底顺利完成;坚定看好甬金:我们持续看好不锈钢加工赛道,尤其是高成长、、市场空间广阔、产品结构改善的精密冷轧板龙头。 w不锈钢加工行业处于“高端制造+快速发展”的格局之中::《“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在不锈钢、特殊钢、无缝钢管、铸管等领域分别培育1-2家专业化领航企业;不锈钢介于普碳钢与特殊钢之间,具有广阔市场空间与高附加值的双重特性,对传统普碳钢的替代趋势明显;随着青山、太钢等上游冶炼企业快速扩产,配套加工领域将迎来快速发展期;w高度重视公司快速成长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估值溢价::国内方面,公司2021年11月宣布拟投资年加工22万吨精密不锈钢板带项目(甘肃甬金),该项目为公司东部沿海生产基地外的第一个内陆生产基地,与酒钢合作项目的落地有利于公司增加销售半径,提升整体盈利能力;海外方面,2022年1月公司宣布与青山集团合作印尼甬金项目,拟投建70万吨宽幅不锈钢冷轧板带项目,加上前期已投建的越南甬金25万吨宽幅不锈钢冷轧项目(预计3月试生产)以及泰国甬金26万吨精密不锈钢板带项目,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初步测算,在不计入印尼甬金项目情况下,公司21年-23年冷轧板带产量CAGR有望达到31.81%;w不锈钢冷轧加工领域市场空间广阔:根据现有公司产能扩张进度,到2023年底公司设计产能有望突破300万吨,在国内冷轧不锈钢市场整体市占率仍不足15%,过去三年产能高增背后显示公司低成本、高周转模式的扩张能力,而低市占率给未来产能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w高毛利产品比例进一步提升::公司新增投建项目中,精密板等高毛利品种产能占比有显著提升,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不计入不锈钢水管以及层状复合材料产能的情况下,公司高毛利产品产量占比有望从2020年的13.33%提升至2023年的26.11%;投资建议:公司专注不锈钢冷轧板加工行业,自研设备、高周转与精密占比提升造就竞争优势,产能大幅增长与下游需求的高确定性给予公司长期增长动能,预计公司业务规模及利润实现有望步入快速增长阶段,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3亿/8.61亿/11.81亿,对应EPS为2.5元/3.69元/5.07元,按照1月17日收盘价57.23元计算,公司2021/2022/2023年PE为22.88/15.5/11.3倍,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不锈钢原料价格变动,产能快速提升导致成本超预期增加,不锈板材需求不及预期
伟星新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1-14 23.74 -- -- 25.13 5.86%
25.13 5.86%
详细
“伟” 业长青, 十余年成长与回报如星辉持续。 公司扎根零售家装领域,零售类业务营收占比 70%,在建材行业内具备稀缺性。 零售端护城河宽广, 各类塑料管产品毛利率均长期领先于同行业友商,其中 PPR 给水管毛利率达 55%,彰显高端属性。 成立以来立足华东向全国扩张, 同步建设销售体系与产能基地实现成长, 现有 2.9万余销售网点、 6大制造基地,遍布重要区域市场。 兼顾卓越经营质量,各项财务特征均展现较强生意模式壁垒,净利率、 ROE逐年提升, 获得现金能力超出同业, 持续为股东创造丰厚回报,十年累计分红 47.4亿元。 品牌、渠道、服务精耕细作构筑零售业务壁垒。 品牌获得消费者高度认可,具备高端属性,取得品牌溢价权。销售渠道采取扁平化布局, 通过区域销售公司管理经销商, 自有销售人员数量占比 37.3%, 远远领先行业,获得更强渠道把控力、更高客户服务满意度及更丰厚毛利润。服务端推广“星管家”等一系列服务,以供应商身份承担产品及施工双质保,解决消费者痛点, 建立良好口碑,正向反馈品牌形象。 工程类业务将受益新建及旧改双重景气。 市政工程建设仍将保持较高强度,新建有望随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而同步提升,同时老旧小区改造、 污水处理管网提效带来改造增量。建筑工程我们认为地产预期改善, 伴随保障房体系建设,有望稳健良性循环,公司业务也将充分受益。 从短中长期三个时间维度来审视,伟星均具备较强确定性,持续成长可期。 短期来看 2022年“稳增长”将赋予工程业务较大弹性,同时保交楼背景下房屋竣工仍具备较强动能,零售业务平稳增长可期。 中期因精装房销售占比提升放缓, 销售端 2021年至 11月精装开盘套数同比下滑 11.7%, 竣工端零售家装市场规模将阶段性提升。 长期视角下公司消费属性占优将在存量房时代享受长久生命力。 美国住房结构以存量房为主,改善型装修需求培育庞大消费建材市场,中国存量住房房龄仍较低,改善型家装需求将逐年扩大,获得消费者认可的企业生生不息。 公司具备持续成长的内生力量,卓越的经营管理理念将助力成长落地。 零售业务客户数及户均消费额增长,公司计划通过继续扩大销售网络及优化已有销售点持续提升市占率; 同时实施同心圆战略横向布局防水、净水业务提升户均消费额, 两项业务上半年增速均超过 70%, 实现家装涉水业务全屋伟星系, 业务协同带来的高增长有望持续。 兼顾高质量推进工程类业务,推进系统集成+服务转型,提升设计、产品、服务的一体化实力,提质增效在即。同时将展开国际化布局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产能、渠道、品牌建设协同推进,成功经验有望在海外复制。 伟星卓越的经营理念已通过成立以来持续的成功验证,当前公司兼具准确的战略定位、稳健扎实的管理层、高效可靠的组织体系,成长之路尽是坦途。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1年~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 12.79亿元、 16.60亿元、18.19亿元。当前市盈率分别为 29.53倍、 22.75倍、 20.76倍。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房屋竣工不及预期; 精装交楼比例快速提升; 原材料价格波动。
盐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01-10 34.10 31.58 87.31% 32.98 -3.28%
35.80 4.99%
详细
公司推荐逻辑: 公司是我国钾肥领域的绝对王者,目前钾肥全球垄断格局依然持续,伴随粮食安全问题,钾肥价格有望保持高位; 锂盐板块,公司作用国内最大的察尔汗盐湖, 资源储备一流,在老卤不扩产的情况下即可支撑 10万吨碳酸锂制备,在目前碳酸锂价格高景气情况下,有望享受量价齐增; 技术保障方面:公司注重研发,钾肥方面公司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所有氯化钾加工技术的企业; 碳酸锂方面公司也已突破了超高镁锂比卤水中提取锂盐的技术,形成成熟的“吸附法+膜分离” 技术; 公司剥离亏损资产,聚焦钾锂业务: 盐湖股份是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现有氯化钾产能 500万吨/年,位列全球产能第四位。控股子公司蓝科锂业现有年产3万吨碳酸锂产能,后续公司锂盐产能扩产潜力巨大。 公司在盐湖资源综合开发中遭遇滑铁卢,经营情况陷入泥沼,受限于生产要素(煤炭/天然气)供给不足、价格飙升,且由于长期以来设备、工艺等问题未解决, 公司本着“好坏分离”的原则, 将盐湖镁业、海纳化工从盐湖股份体系中剥离。 2020年以来公司进行司法重组并完成亏损资产剥离,债转股后,重新聚焦于钾锂优势业务, 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0.4亿元,符合了申请恢复上市的条件,已于 2021年 8月恢复上市。 钾肥板块: 公司是国内钾肥行业“压舱石, 公司氯化钾设计产能达到 500万吨,年产能达到 550万吨,占全国产能的 64%。 且技术保障能力一流,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所有氯化钾加工技术的企业。凭借技术保障,公司钾肥成本同业最低,且毛利率同行业最高,多年维持在 70%水平,将在氯化钾价格景气周期受益。 锂盐板块: 公司是中国盐湖提锂龙头, 公司现有 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产能, 盐湖比亚迪 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仍在筹备,并规划了远期的 4万吨锂盐产能。 公司老卤资源供给充足,可以保障 10万吨碳酸锂产能扩张。随着公司盐湖提锂技术不断优化,生产成本仍有下降空间,受益于本降价增,叠加目前锂盐产销量快速提升,带动业绩高增。 业绩预测: 我们对盐湖股份采取分部估值法,我们预计公司 2022年归母净利润约为 91.48亿元,其中钾肥部分约为 68.6亿元,占比约为 75%,锂盐部分归母净利润约为 22.9亿元,占比约为 25%。分别选取钾肥和锂盐行业可比公司进行估值: 钾肥业务:我们选取的可比上市公司是藏格矿业、亚钾国际和同发昂铁塔,根据 Wind 一致性预测, 2022年可比公司 PE 为 19.03,我们给予公司 15-20倍PE 倍数,对应市值 1029亿元-1372亿元。 锂盐业务:我们选取的可比上市公司为西藏矿业、西藏珠峰、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和永兴股份。根据 Wind 一致性预测, 2022年可比公司 PE 为 43.80,我们给予公司 30-40倍 PE 倍数,对应市值 687亿元-916亿元。 综上,我们认为公司合理市值范围为 1716亿元-2288亿元,相应的加权 PE 估值水平约为 19-25倍,对应合理的股价区间为 31.58-42.11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碳酸锂扩产进度不及预期;公司管理经营效率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发展不及预期。
百润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1-12-24 62.10 -- -- 65.52 5.51%
65.52 5.51%
详细
预调酒全行业增长迅速且市场空间仍然巨大。 我国预调酒消费量/市场规模近3年复合增速19.7%/15.2%,全行业高增速。 虽然我国预调酒在全部酒精饮料的消费量占比迅速提升,近3年复合增速24.5%,但2020年占比也仅为0.247%,而同期日本为11.9%,我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我国预调鸡尾酒市场消费量尚不及美日的1/10。 2020年我国预调酒人均年消费量0.09升,仅有美/日的1.45%/0.72%,渗透率提升潜力巨大。 行业整合出清,竞争格局良好,百润一骑绝尘。 高增长的行业曾引来众多竞争对手,经过数年的震荡洗牌,行业整合出清,进入寡头垄断阶段,杀出重围的百润市占率超80%,具有规模优势、定价能力。 摆脱了单纯依赖营销的阶段,2018-2020年销售费用率降低12.9pct至22.2%,同期营收/净利复合增速25.16%/108%。 盈利能力遥遥领先,公司2018-2020年毛销差提升9.7pct至43.3%,超过饮料制造业均值13.8pct。 品牌、产品、渠道样样领先,护城河稳固。 经过多年品牌建设和消费者培育,公司RIO品牌几乎已成为预调鸡尾酒的代名词,具有牢不可破的品牌护城河。 产品品质优异,超过50种口味满足客户需求,巧妙打造消费场景,精准营销个性化产品。 线下渠道经销商量增质优,线上渠道快速增长,即饮渠道潜力巨大。 股权激励激发员工活力,产品提价后业绩愈加可期。 公司向管理层及员工277人授予股权激励,极大程度上保证了管理层、员工与股东的利益一致性。 上市以来首次提价线下预调酒。因公司市占率高,具有行业定价权。 经销商库存合理,对提价反馈乐观积极。 投资建议:预测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7.6/36.3/44.2亿元,同比增长43%/31.6%/21.9%;实现归母净利润7.82/11.02/13.39亿元,同比增长46%/40.9%/21.5%;预期EPS分别为1.04元/1.47元/1.79元,对应PE为59.5/42.3/34.8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食品安全风险,商标侵权及假冒伪劣风险,行业声誉风险。
光威复材 基础化工业 2021-12-20 84.43 -- -- 87.28 3.38%
87.28 3.38%
详细
深耕军民复合产品 领跑碳纤维赛道 碳纤维属于化工新材料领域,被称为新材料之王, 广泛用于风电、 氢能、航空航天等《中国制造 2025》 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因此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为其保驾护航,碳纤维赛道有望长期优质。 作为国内碳纤维行业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 公司坚持军品和民品双轮驱动, 成为军工碳纤维以及全球风电巨头维斯塔斯的主要供应商, 推动公司近 5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年均增速高达 26%和 27%。 国产替代加速 碳纤维格局重塑 碳纤维下游涉及风电、氢能以及军工等多个优质赛道,成长空间巨大。 目前风电叶片是国内最大的碳纤维应用领域,预计 2025年全球风电设备对碳纤维的需求复合年均增速高达 25%。 另外, 随着国防订单增加以及国产大飞机 C919投产,国内航空领域需求占比偏低(3%) 的局面有望扭转。 高端碳纤维供应基本被日美垄断, 导致进口依存度高达 60%以上, 但是随着日美等国加强碳纤维出口管控, 2020年国产碳纤维占比提升 6%, 国产替代进程明显加速, 这也为碳纤维的需求提供更大增长空间。 领先优势显著 军民板块并进 高性能碳纤维工艺复杂并且研发周期长,具备较高的行业壁垒。而公司长期重视研发, 在高性能碳纤维领域处于国内领军地位, 近 5年公司研发支出占营收的比重稳定在 11%-17%附近,相比同类公司处于偏高水平。 军品具有很高的客户壁垒,这也确保了公司的先发优势。 作为军工碳纤维最大的供应商, 公司军品收入约是中简科技的两倍左右, 在 T300稳定供货 10年的基础上, T800H 的逐步放量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军品增量。 相比高度依赖军品的中简科技,公司风电碳梁及储氢瓶等民品业务多点开花, 已经成为风电巨头维斯塔斯风电碳梁主供应商(2020年占比 30%左右),考虑到海上风电的崛起以及公司份额的提升,预计公司碳梁业务未来5年的增速高达 20%-25%。 新项目逐步放量 业绩增长可期 公司“军民融合高强度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 和高强高模碳纤维产业化项目已经投产并逐步放量, 其中 T700S 产品已经通过储氢瓶厂商的认证,并已经批量供货,未来逐步实现对日本东丽产品的进口替代。 内蒙古大丝束碳纤维项目一期 4000吨预计明年中旬投产, 后续会结合市场需求进行二、三期建设。 有望在提升大丝束碳纤维的自给能力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53亿、 11.33亿、 14.61亿,对应 PE 分别为 52、 39、 30。根据绝对估值法,公司合理股价为 116元, 考虑到公司无论是军品还是风电碳梁业务规模和技术均处于行业领军地位,同时公司内蒙古大丝束项目以及募投项目将陆续投放,公司业绩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推迟风险、 产品价格下降风险、客户开发风险等。
甬金股份 钢铁行业 2021-12-17 53.81 -- -- 62.87 16.84%
63.50 18.01%
详细
冷轧不锈钢板加工龙头向高端进化,产能产量加速释放w公司为国内精密不锈钢冷轧板龙头和唯一上市公司,拥有自研生产设备与十余年技术专利储备,未来三年在建产能复合增长率24.81%,入库产量三年复合增长率24.71%,目前产能仍在拓展之中;w公司产品结构继续优化,精密板产能占比有望由2020年的8.75%提升至2023年的27.49%,精密板及400系宽幅板有着更高毛利率,其产量占比有望由2020年的13.33%提升至2023年的26.11%,带动公司毛利率由2020年的5.16%提升至2023年的5.81%;布局上游开拓下游,成本管控业内领先w以销定产的生产方式及成本加成的销售定价方式,使得公司业绩受上下游周期的影响小,公司与上游主要供应商青山集团深度绑定,共建福建甬金,收购青拓上克,盈利能力稳定性显著增加;w在销售规模扩张、研发费用增加的背景下,四项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仍稳中有降,2021年前三季度四项费用占比降至1.75%,为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公司于12月发行10亿元可转债,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行业格局清晰,竞争优势明显w公司为国内精密冷轧板产量第一,宽幅冷轧板产量第三,与行业企业相比,甬金具有更高的周转率与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在营收增速、资本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营业周期方面大幅领先,毛利率与净利率保持稳定水平;需求稳步攀升,发展空间广阔w冷轧不锈钢板带被广泛应用在汽车配件与装饰材料中,到2025年,我国汽车生产有望达到3500万辆左右,五年汽车产销规模GAGR将达7.28%,带动相关不锈钢需求持续回升;w地产竣工预期改善,2020年中触底的住宅竣工面积同比增速在2021年中达到峰值水平,下游家电需求有望在2022-2023年保持高增状态;随着地产政策逐步平稳、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及住宅精装修比例逐步提升,下游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需求以及建筑装饰需求有望稳定增长;投资建议:公司专注不锈钢冷轧板加工行业,自研设备、高周转与精密占比提升造就竞争优势,产能大幅增长与下游需求的高确定性给予公司长期增长动能,预计公司业务规模及利润实现有望步入快速增长阶段,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亿/8.6亿/11.8亿,对应EPS为2.5元/3.69元/5.07元,结合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公司2022年目标市值154.8亿元,目前公司市值并未充分体现其内在价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不锈钢原料价格变动,产能快速提升导致成本超预期增加,不锈板材需求不及预期;
中顺洁柔 造纸印刷行业 2021-12-07 16.57 -- -- 17.66 6.58%
17.66 6.58%
详细
国内生活用纸行业 TOP4企业中最晚起步,奋起直追。 公司是国内生活用纸行业内第一梯队成员, 与另外三家(恒安国际、维达国际、金红叶)相比起步最晚,但发展迅速,毛利率已跃居首位。 公司近年来关注多元化产品布局,注重提升个护类高毛利产品的占比,未来毛利率仍有上升空间。公司管理层经验丰富,通过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利益捆绑,若 2021Q4业绩达标可完成第二次股权激励的实施。 行业持续发展,集中度有望提升。 我国人均生活用纸用量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且随着消费升级,以及疫情期间消费者卫生防护意识的提高,我国生活用纸行业市场规模将稳定增长。同时,我国生活用纸行业集中度较美国日本等国家偏低, CR5为 30%,较美国 60%的市占率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加之环保政策日趋渐严,生产不能达到标准的一些小企业将被优胜劣汰,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公司处于行业内第一梯队,市占率有望快速提升。 浆价短期内难以大幅回升, 浆价、股价联动。 由于港口库存充足以及全球新增纸浆产能,从木浆供需角度来预测浆价短期内难以大幅回升。 木浆价格占公司生产成本中的 40%-60%,浆价的变动直接影响公司的毛利率以及二级市场表现, 根据历史数据观测, 这一传导会在 6-10个月内得到反映, 浆价在 5月开始波动下行, 预计未来公司盈利水平逐步得到改善。 产品、渠道、产能、营销共同促进公司未来发展。 产品方面,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支撑其产品多元化发展,不断提升高端、高毛利产品及非卷纸类别的销售占比,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渠道方面, GT(传统经销商渠道)、 KA(大型连锁卖场渠道)、 AFH(商用消费品渠道)、 EC(电商渠道)、 RC(新零售渠道)、 SC(母婴渠道)六大渠道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 其中电商渠道增速较快。产能方面,公司正逐步布局全国性产能,以每年约 10万吨的速度稳步扩张, 2022年产能或将跃升至行业第三,但仍具上升空间。营销方面, 公司增加广告投放,并预计于 2022年调整产品价格。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1年~2023年 EPS 分别为 0.62元、 0.83元、 1.03元,当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 27倍、 20倍、 1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贬值、产能未达预期、新品销量不佳。
中兴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12-06 30.66 52.43 90.65% 33.75 10.08%
34.76 13.37%
详细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DICT解决方案提供商,聚焦运营商设备业务,受益于5G新基建的拉动,市场份额和毛利率显著提升。 公司基本面优秀,管理团队年轻务实,研发投入连续多年保持在营业收入的10%以上,近十年研发投入总额超过1000亿元,连续9年稳居PCT国际专利申请全球前五,运营商业务有着较高的护城河。 5G是新一轮科技浪潮的开始,受到全球市场的关注,相比3G和4G周期,5G投资周期预计拉长,投资规模更大。公司在今年国内网络设备招标中的份额进一步提升,毛利率显著改善,同比增长6.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整体投资节奏较慢,从公司自身来看,运营商业务海外份额占比偏低,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多元化业务布局,构建“一体两翼”的驱动发展模式。因运营商业务有明显的行业周期性,公司除聚焦运营商设备主业外,积极拓展政企业务和消费者业务,寻找公司增长的新动能。 国家推动各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政企市场空间巨大。公司深耕政企市场多年,产品线丰富,设备安全稳定。公司进一步发力政企业务,积极拓展头部标杆客户,并重视生态圈的打造。公司的GoldenDB成为国内首个在大型银行正式商用的国产分布式数据库,此外公司发力高毛利的数通类产品,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的毛利率。 全球手机市场复苏,消费需求逐步回暖,5G手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手机领域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2020年手机业务重回公司战略重心。公司同步发力线上和线下渠道,打造多维度的零售体系。2021年H1公司消费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6.6%,未来有望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新动能。 芯片研发能力是一个科技公司综合实力的体现,中兴微电子是公司芯片研发和运营的主体,是国内领先的芯片设计开发企业,其自研的核心7nm芯片已实现商用。公司高瞻远瞩,全面整合中兴微,布局核“芯”竞争力。 未来公司自研芯片使用率有望实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受益于整个芯片行业的景气度,中兴微电子有望提升外拓业务,进一步提升公司估值。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归母净利润83.6/92.7/111.9亿元,对应EPS1.81/2.01/2.42元/股。我们采用分部估值法对公司进行估值,将中兴微与其他业务分开估值,给予公司PE29.7X,对应目标价53.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运营商投资放缓;疫情导致海外业务增长不及预期;
立高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2021-12-06 135.64 -- -- 148.67 9.61%
148.67 9.61%
详细
立高食品:冷冻烘焙食品翘楚,业绩目标明确公司成立于 2000年,以植脂奶油起家,14年收购奥昆将产品拓展至冷冻烘焙领域,形成大烘焙格局,主要产品包括奶油、水果制品、酱料、巧克力等烘焙食品原料和冷冻烘焙半成品及成品,其中冷冻烘焙食品营收占比约 60%。 公司股权结构较为集中,高管员工持股比例达到 49.99%。2021年公司向 9名高管及核心管理人员授予股票期权共计 850万份,约占总股本的 5%,行权价格为 108.20元/股,若受激励人员行权,则营业收入 5年 CAGR 至少需要达到 23.9%。 冷冻烘焙食品行业:渗透率提升打开市场空间。冷冻烘焙食品综合了预包装产品和现烤产品的优点,并解决了传统前店后厂模式经营的烘焙店面临的成本、质量、口感与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欧洲的冷冻面团占面包行业的比重大约是40%,美国大约是 70%,而国内可能不足 10%。随着消费者更为看重烘焙食品的口感和品质,房租和人力成本不断上涨,冷冻烘焙食品市场未来仍有提升的空间。我们认为到 2025年,冷冻烘焙食品市场规模约为 229.4亿元,5年CAGR 为 20.6%。 核心优势:技术水平行业领先 渠道结构不断优化公司具备较强的自动化生产能力和生产多样化产品的技术能力。烘焙食品原料和冷冻烘焙食品的产品种类较多,部分产品的配方及生产工艺难度较大,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和高质量的研发团队,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技术能力不断强化和持续创新,突破了该部分产品的技术难度,形成了多样化的产品体系,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公司的产品种类丰富,有效满足多元化客户多样化的购买需求。截至 21Q2,公司品规超过 660种,并形成超过 100个品规的储备。公司多样化的产品种类及品规,有利于客户进行一站式采购,节约了客户的采购成本,提升了客户的采购效率,从而增强了客户的需求粘性。 公司销售渠道多样化,客户服务深化。公司营销网络不断下沉,销售渠道逐渐多样化,抗风险的能力增强。同时公司通过为客户提供技术指导、设计营销方案等方式,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将公司产品与客户终端成品建立紧密联系,增强客户粘性,提高其他品牌的替代门槛。 公司冷链监控管理严格。公司大部分产品对温度的要求十分严格,均需要在低于零下 18度的环境下进行储存及运输。因此,公司建立了冷链监控中心,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温度管理和控制措施,保证仓储、物流等整个流通环节的温度达标。截至 2020年底,公司已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冷链物流能力,全国半数以上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客户实现自主运输。 募投项目突破产能瓶颈。公司围绕全国烘焙消费的主要市场进行产能布局。 随着公司各个生产基地建设计划的实施,未来公司将形成华南、华东和华北三大生产区域,六大生产基地的网络化布局,能够有效提升对烘焙消费主战场华南、华东和华北的辐射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投资建议:立高食品作为冷冻烘焙食品第一股,具备自动化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突出、产品种类丰富、销售渠道多样化、冷链建设领先等多种先发优势。随着公司各个生产基地建设计划的实施,未来公司将形成华南、华东和华北三大生产区域,六大生产基地的网络化布局,有效提升对烘焙消费主战场华南、华东和华北的辐射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我们预计公司 21-23年营收为27.64/35.79/44.78亿元,同比增长 52.76%/29.45%/25.12%,归母净利润为2.83、3.51、4.75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21.92%/24.12%/35.23%,EPS 分 别 为1.67、2.07、2.8,对应 PE 分别为 80.79、65.09、48. 13。考虑到公司作为冷冻烘焙行业稀缺标的,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冷冻烘焙渗透率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产能建设不及预期风险、食品安全风险、竞争加剧风险。
旗滨集团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1-11-25 16.75 -- -- 19.48 16.30%
19.48 16.30%
详细
公司兼具规模与效率的双重优势,有着有中小企业无法企及的低成本壁垒。 产能规模增长至 17600t/d,稳居行业前列。上市以来净利润年化增速 27%,领跑全行业,且兼具盈利质量,2020年净现比达 1.71,支撑公司资本开支,通过全球化采购、向上游产业链并购不断深化规模优势。 通过轮番投入技术改造持续提升效率。公司每重箱产品能耗仅为 9.12千克标准煤,大幅领先行业 11-13千克标准煤/重箱的能效水平,“双控”背景下将迎新的发展机遇。 传统浮法玻璃业务的下游政策底已现,供给端因冷修需求延后或将边际收紧,玻璃价格有望触底回升,中长期供需格局紧张态势仍将延续。 玻璃是成长型建材,受益于节能提标及用途多元化,需求逐年提升。短期内玻璃需求受地产资金链影响有所滞后,但房屋竣工交付仍是刚性逻辑,当前在施面积与销售面积均大幅领先竣工面积,积蓄强劲竣工动能。在地产政策边际放松后竣工仍有望维持正增长,叠加下半年专项债加速发行,建筑业活动旺盛,玻璃需求仍将保持强劲。 供给端受政策限制无大规模产能投放,本年度供给增长源自于价格高企下大量企业延后冷修,仅冷修或停产 12条产线,相比去年的 26条大为减少。 而我们测算当前超龄产线数量达 59条,占在产产能的 22%,预计未来这部分延后的冷修计划将恢复,另有部分产能转产光伏玻璃,供给将边际收缩。 行业近期处在下游需求预期最底部及供给端超潜能释放阶段,待供需两端反转或孕育新一轮行情,中长期玻璃供需维持紧平衡,价格将持续高位振荡。 光伏玻璃等创新业务将赋予公司新成长速度。 光伏乘政策东风,需求具备高确定性,且双玻组件渗透率提升,光伏玻璃需求将成倍增长。供给端龙头企业加速产能布局但行业内仍有较多中小规模落后产能,价格具备韧性。 今年是浮法玻璃应用为光伏背板元年,公司同时横向扩张布局压延玻璃,为客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至 2022年末产能将达 8500t/d,位列行业第三。 凭借规模与能效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玻璃原液融化阶段单位成本较光伏玻璃领军企业低 33%,切入新产业成本优势将释放,高质量成长可期。 公司积极布局药用玻璃及电子玻璃领域,孕育新的成长机遇。 2022年业绩迎来大规模释放,预计营收占比将达 37%,其业务的高成长性也将赋予公司更高估值。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1年~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 45.2亿元、53.8亿元、60.9亿元。,当前市盈率分别为 8.94倍、7.54倍、6.2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房屋竣工不及预期;光伏玻璃需求疲软;新产能投产低于预期。
皖维高新 基础化工业 2021-11-22 6.20 -- -- 6.90 11.29%
6.90 11.2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1.9亿元,归母净利润7.21亿元,分别同比增加32.94%和98.14%;2021年Q3单季实现24.3亿元营收(同比+24.1%,环比+18.5%)、2.41亿元净利(同比+58.4%,环比-31.3%)。公司2021Q3单季度毛利率19.1%(同比-0.7pct,环比-9.3pct)。 投资摘要:Q3业绩同比维持高增长,原料价格上升业绩环比下降。公司前三季度主要产品PVA产量13.6万吨,实现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21.02%,毛利率32.73%,同比+15.27pct。水泥及熟料产量371.22万吨,实现收入7.77亿元,同比增长6.86%,毛利率32.67%。公司2021Q3单季度毛利率环比下降9.3pct,主要原材料煤炭、醋酸乙烯采购价上涨明显,但随着国内Q4煤炭新产能释放,预计煤炭价格逐步回落,有助于缓解公司成本压力。 能耗双控下主营产品价格景气度有望持续,新材料业务盈利性改善。能耗双控影响,PVA供需格局维持紧平衡,未来基本无新增产能投放,PVA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行业景气度上行。新材料业务方面,公司PVA光学膜产能500万平方米/年,前三季度毛利率-0.65%,但相较上年增加24.12%,业务盈利能力出现明显改善,后期毛利率将继续提升。 完善产业链&加码新材料,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可期。拟在现有厂区内投资3.28亿元新建6万吨/年VAE乳液项目,不断完善PVA一体化产业链。VAE乳液项目建设期18个月,预计建成达产后,年均销售收入4.04亿元,年均销售利润8223.73万元,年均税后利润6167.80万元。公司积极切入到新材料应用领域,公司拟新建700万平方米/年偏光片预计今年四季度建成,以及700万平方米/年大尺寸PVA光学膜预计明年上半年投产。公司现有PVB树脂产能2万吨/年,市占率接近30%,拟收购下游PVB中间膜生产企业皕盛100%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成为国内唯一涵盖“PVA-PVB树脂-PVB中间膜”全产业链的企业,积极拓展建筑级、汽车级中间膜业务,协同效应显著。此外,PVB膜片在光伏领域应用将受益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推进,需求有望快速增长,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可期。 投资建议:按照假设,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81.14、90.43、92.3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0、10.35和10.9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3、0.54和0.57元,PE分别为11.69倍、11.63倍、10.95倍。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化工品价格下跌。
华鲁恒升 基础化工业 2021-11-22 28.41 -- -- 34.30 20.73%
36.26 27.63%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1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82亿元,归母净利润 56亿元,分别同比增加 102%和 335%; 2021年 Q3单季实现 66亿元营收(同比+117.1%,环比+0.2%)、 18.1元净利(同比+368.5%,环比-18.6%)。 公司2021Q3单季度毛利率 36.5%(同比+16.5pct,环比-5.8pct)。 投资摘要: Q3业绩同比延续高增长, 检修影响部分主营产品产量环比下降。 公司 Q3单季度实现营收、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 117.1%、 368.5%。 单季度, 公司 5大业务板块产量: 肥料(同比-4.1%,环比-15.7%)、有机胺(同比+39.2%,环比-4.7%)、己二酸及中间品(同比+191.4%,环比+11.7%)、醋酸及衍生品(同比+20.8%,环比-4.1%)、 多元醇(同比-24.2%,环比-30.2%)。 有机胺与己二酸因新增产能投放, 产量同比大幅提升,而部分主营产品产量环比下滑, 受到三季度部分装置检修 20天影响, 影响公司营业收入约 4亿元。 公司 Q3单季度毛利率 36.5%, 环比-5.8pct,主要受到原材料煤炭价格上涨明显。 主营产品价格继续环比上涨,四季度仍将延续景气。 单季度,公司 5大业务板块销售均价:肥料 2002元/吨, 环比+14.4%; 有机胺 11086元/吨, 环比+29.04%; 己二酸及中间品 9345元/吨,环比+5.6%; 醋酸及衍生品 5704元/吨, 环比-13.40%、多元醇 9191元/吨,环比+33.97%。 当前原材料煤炭、纯苯、丙烯价格较 2021Q3均价仍有所上涨, 但随着国内 Q4煤炭新产能释放,预计煤炭价格逐步回落, 有助于缓解公司成本压力。 新增项目规划陆续兑现, 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可期。 公司积极切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德州基地 30万吨乙二醇车间碳酯改造联产 DMC 项目、 30万吨己内酰胺装置已于 10月初投放,与己内酰胺配套的 20万吨/年尼龙 6切片等项目预计 2022年上半年投产。此外, 据德州市发改委项目立项情况公示,公司PA66高端新材料项目、 12万吨/年 PBAT 可降解塑料项目、 高端溶剂项目立项; 荆州第二基地项目审批落地,一期气体动力平台项目、合成气综合利用项目将形成 100万吨/年尿素、 100万吨/年醋酸、 30万吨/年混甲胺、 DMF 产能。 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均实现营业收入 111.68亿元,利润总额 13.26亿元。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1-2023年营收为 237.3、 282.4、 319.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0.97、 85.8和 106.17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3.36、 4.06和 5.02元, PE 分别为 8.53倍、 7.06倍、 5.7倍,维持对公司买入评级。风险提示: 在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化工品价格下跌。
盛新锂能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1-11-16 54.00 75.40 316.80% 64.44 19.33%
64.85 20.09%
详细
公司聚焦锂业赛道,未来确定性较强;控股股东盛屯集团在新能源上游资源布局广泛,旗下盛屯矿业也建立了钴板块一体化业务,未来公司有望凭借母公司丰富的项目运作经验以及新能源品类互补产生联动快速发展;公司一体化布局,锂矿+锂盐协同发展,坐拥优质矿山,未来自给比例逐步提升,业绩弹性较大;依托下游优质客户,公司锂盐产能利用率极高,业绩兑现度高。 公司转型聚焦锂业赛道。2016年公司控股股东转变为盛屯集团,2017年公司正式切入锂业赛道,2020年10月,公司剥离纤维板业务,同年公司正式更名为盛新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达成4万吨锂盐产能,2021年公司继续剥离稀土业务,聚焦于锂业赛道。 公司主要竞争优势::公司在资源端多元化布局,本土锂矿、南美盐湖、非洲锂矿均有涉及。公司坐拥优质矿山,战略意义重大。2021年锂精矿市场供需关系紧张,在矿山生产成本较为稳定的大背景下,精矿价格确逐季增长,利润天平再次向矿端倾斜。业隆沟以及木绒锂矿两大本土矿山,可为后续锂盐产能扩张提供原料支撑。 锂盐产品丰富,包括:碳酸锂、氢氧化锂、金属锂,产能有序扩张。现有锂盐产能规模(4万吨锂盐+金属锂150吨)已进入国内一线,横向对比公司现有锂盐产能已位于行业前列水平,仅次于赣锋锂业、天齐锂业、雅化集团。后续扩产计划中期产能将达到7万吨,远期产能有望达到13万吨。 下游客户优质,范围涵盖电池以及正极材料龙头企业。客户认可度良好。公司主要采用采取长协和零单销售相结合的方式,目前已与宁德时代、厦门钨业、杉杉能源、LGI、贝特瑞、德方纳米、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等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协议框架内,公司合计供应锂盐约12.84万吨。 锂供需情况:整体来看,锂盐供需平衡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综合来看,需求端,动力电池以及储能需求快速增长,是未来几年拉动锂盐消费主要动力。供给端复苏进度低于预期,1)关停矿山复产需要重新规划;2)锂矿建设周期较长,现有规划的绿地投资项目产能投放大部分在2024年以后,随着锂精矿价格波动存在不确定性;3)盐湖项目扩产投放不及预期。 锂盐后续价格研判:我们在测算过程中,供给端的数据是以矿企现有产能进行估算,但根据历史经验,澳矿的产能利用率一般低于70%,盐湖提锂也受工艺限制存在产能利用率不稳定的情况。根据我们测算,2021-2023年锂行业供需平衡量分别为0.5/5.0/12.6万吨,但实际供需情况可能更加恶劣。我们判断2021-2023年期间锂盐仍存在阶段性错配,锂盐价格仍将处于高位。 业绩预测:2021年,得益于锂盐价格高涨,公司业绩高增确定性较强。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锂盐冶炼以及锂矿开采,可比锂盐+锂矿公司包括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和雅化集团,2021年WIND一致性预期PE分别为199/77/37,鉴于公司坐拥优质矿山,未来矿石自给率逐步提高业绩弹性较大,且锂盐产能利用率极高,业绩兑现度高。因而参照龙头赣锋锂业给予77倍估值,对应市值672亿,对应目标价为77元。 风险提示:精矿供应不足,无法支撑锂盐产能释放;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锂盐量价双跌;锂矿山受限环保问题而造成减停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3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