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鸟消防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9-24
|
8.93
|
--
|
--
|
12.64
|
41.55% |
-- |
12.64
|
41.55% |
-- |
详细
核心观点2024H1国内地产市场需求疲软,公司业绩短期承压,同时新国标实施前行业的清库存压力造成竞争加剧。同时,需求下行背景下,消防电子行业加速出清,公司份额有所提升。 消防电子领域产品品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已形成覆盖民用/商业、工业/行业、海外领域内“探-逃-灭”一体化、全品类的业务格局,中长期有望充分受益于格局优化的大趋势。 事件公司发布2024半年报,2024H1实现营收22.64亿元,同比+0.54%;实现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34.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38.86%。 其中,2024Q2实现营收13.48亿元,同比-5.16%;实现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47.5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53.24%。 简评地产市场疲软、新国标实施前行业清库存,公司业绩短期承压,同时行业加速出清2024H1国内民用/商业领域内的消防报警业务与智能疏散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52亿元,同比-8.62%,主要系国内民商用消防电子市场需求下滑、竞争加剧。一方面,2024H1全国房屋竣工面积同比-21.8%,由此带来消防电子产品需求下滑;另一方面,针对消防报警与疏散产品的新国标已于2024年4月29日发布,并将在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新国标的实施中长期看加速中小企业出清、格局集中,但短期内仍将为行业带来去库存压力,加剧市场竞争。 展望未来,公司目前已重点着力于经销商渠道、客户结构、价格策略的优化,市占率持续稳步提升,行业格局集中的大趋势愈加明朗。 海外及工业市场均多点开花,实现营收高增1)海外业务板块:2024H1公司实现海外营收3.73亿元,同比+24.70%,延续亮眼增长。此外,随着公司2024年2月完成对FB集团的收购,目前公司已形成加拿大MapleArmor和COExperts+法国Finsecur+西班牙Detnov+英国Firehawk为主的海外消防报警矩阵,以UL/ULC/CE/NF/FM/3C等认证的产品共同辐射全球市场。 2)工业/行业板块:2024H1公司持续发力工业消防市场,深耕传统工业行业(石油石化、钢铁冶金等)、泛工业行业(隧道管廊、地铁轨交等)、中高端制造(医药化工、锂电、酒厂等)、电力储能(变电站、电化学储能电站等)的四大核心场景。其中,仅“青鸟”品牌即实现工业类项目发货金额2.4亿,同比增长69%左右,具体到部分高端场景看,2024H1公司在数据中心板块发货超过4000万元,同比+30%,在储能消防板块完成了超10GWh储能柜消防系统的供货,同比接近翻倍,并在地铁领域创新性地提出先进、安全、可靠的地铁FAS系统解决方案。 提高分红比例,多次回购股份,彰显管理层信心1)提高分红比例:据公司《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3.5元(含税),股利支付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39.53%,同比增加约10pct。 2)多次回购股份:2024年6月,公司完成对回购的1473万股股份(占注销前公司总股本的1.94%)的注销;2024年7月,以不超过16元/股的价格回购公司股份,回购金额为1-2亿元,拟将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2024年9月,公司公告将上述回购股份用途由“用于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变更为“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向投资者传递公司对自身长期内在价值的坚定信心和高度认可。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消防电子领域产品品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已形成覆盖民用/商业、工业/行业、海外领域内“探-逃-灭”一体化、全品类的业务格局,中长期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格局向头部集中的大趋势。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收入分别为51.03、58.84、67.12亿元,同比分别+2.65%、+15.29%、+14.0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7、6.32、7.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51%、+22.13%、+18.65%,对应2024-2026年PE估值分别为12.87、10.53、8.8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1)房地产市场疲软带来消防产品需求下滑风险:消防行业与整体经济及房地产市场投资紧密相关,2024年以来,全国房屋竣工面积同比有所下滑,造成消防电子产品需求有所下滑,同时行业竞争加剧,若后续地产市场持续疲软,则可能给公司的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行业竞争加剧带来利润率下滑风险:针对消防报警与疏散产品的新国标已于2024年4月29日发布,并将在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尽管新国标的实施在中长期维度有望规范行业,并有利于研发能力强、产品迭代快的龙头企业,中小企业或有所出清,但短期维度看,在新国标实施前,旧标准的产品有一定去库存压力,或将加剧市场竞争。
|
|
|
博众精工
|
机械行业
|
2024-09-24
|
19.50
|
--
|
--
|
29.00
|
48.72% |
-- |
29.00
|
48.72% |
-- |
详细
在2024Q1公司3C设备验收有所延迟的背景下,2024Q2公司验收如期加速,驱动公司业绩实现高增,符合市场预期。 公司为国内3C自动化龙头,深度绑定大客户供应链,并横向拓展新能源、汽车电子、半导体、低空经济、电子光学等众多高端装备市场,纵向延伸至上游核心零部件。展望未来,短期内,公司3C业务有望充分受益于智能手机的AI升级趋势,公司广泛布局的非3C业务支撑公司中长期成长性。 事件公司发布2024半年报,2024H1实现营收18.34亿元,同比+12.47%;实现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6.0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11.27%。 其中,2024Q2实现营收10.91亿元,同比+46.00%;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206.0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239.34%,业绩符合预期。 简评3C设备24Q1验收有所延迟,Q2如期进展实现高增3C设备行业验收季节性明显,上半年一般为接单旺季、验收淡季,2024Q1由于大客户验收节奏有所拖后,公司确认收入同比下滑。2024Q2公司验收进入正常节奏,部分拖后验收的的订单得以补回,由此该季度公司营收及利润均实现高增。 3C业务新品持续贡献业绩增量,下游场景拓宽2024年以来,公司在3C领域坚持“横向拓宽、纵向延伸”战略方向,23年已放量的柔性模块化生产线进一步拓展至中框环节,且公司进一步在潜望式棱镜摄像头多款设备、电子雾化设备实现出货,并接到大客户新一代MR产品、其他多个XR产品客户的需求。 非3C业务多点开花,持续拓展新业务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且具备全球知名的大客户背书,近年来公司持续横向开拓非3C客户及市场,复用成熟技术方案。据公司半年报披露,2024H1公司实现出货的新产品包括电子雾化设备、血糖监测仪等医疗设备组装产线,已形成产品并具备接到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包括无人机自动机场(换电平台)及调度指挥平台、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电子光学产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博众精工为国内3C自动化龙头,深度绑定大客户供应链,并横向拓展新能源、汽车电子、半导体、低空经济、电子光学等众多高端装备市场,纵向延伸至上游核心零部件。展望未来,短期内,公司3C业务有望充分受益于智能手机的AI升级趋势,公司广泛布局的非3C业务支撑公司中长期成长性。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3.19、65.23、77.81亿元,同比分别+9.91%、+22.64%、+19.28%;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6、6.37、7.96亿元,同比分别+21.80%、+33.95%、+24.91%,对应PE分别为18.14、13.54、10.84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分析1)下游产业政策变化风险:公司近年来大举切入新能源行业,我国新能源产业政策变化对相关公司具有较大影响,如果相关产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关键技术人才流失风险:自动化设备行业中,关键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维护是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一,行业技术人才需要长期积累下游行业的应用实践,才能提升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随着行业的变化,对行业技术人才的争夺将日趋激烈。若公司未来不能在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持续提供有效的奖励机制,将缺乏对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同时现有核心技术人员也可能流失,这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3)公司新业务盈利能力不及预期风险:公司大力开拓新能源、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半导体设备、低空经济等业务,若新业务市场竞争格局恶化,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
|
|
山推股份
|
机械行业
|
2024-09-16
|
6.78
|
--
|
--
|
9.21
|
35.84% |
-- |
9.21
|
35.84% |
-- |
详细
核心观点:2024H1公司营收稳步增长,同比+33.81%,公司加快市场、业务及产品三大结构调整,国内市场产品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出口业务高位增长。公司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加速向高利润、高附加值的大吨位产品转型,持续推进大马力推土机销售。分行业来看,海外挖掘机销量增长带动商业产品增速较快。归结到利润端,规模效应带动费用率持续改善,2024H1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看好公司后续大马力推土机放量及海外市场拓展。 事件: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08亿元,同比增长33.81%;归母净利润4.18亿元,同比增长38.49%;扣非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55.58%。 单季度来看,20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39亿元,同比增长38.02%;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58.39%;扣非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68.43%。 简评:出口业务高位增长,规模效应体现明显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08亿元,同比增长33.81%。公司主动应对市场形势变化,深化改革,加快市场、业务及产品三大结构调整,国内市场产品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出口业务高位增长。 营收分地区来看,国外片区营收及占比均有提升。2024H1公司国外片区营收36.25亿元,同比增长44.41%,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61.16%,同比+4.00pct;国内片区营收23.01亿元,同比增长22.37%,在市场结构调整战略指引下,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国外营收及占比均有明显提升。2024年公司持续推进海外子公司布局,新增比利时子公司,重点拓展非洲、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区域海外经销商24家,其中非洲、欧洲、美洲区域经销商占比有所提升,区域结构更为合理,有效提升了目标市场的覆盖率。 营收分产品来看,主机销售带动整体增长,持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2024H1公司工程机械主机产品营收42.35亿元,同比增长39.55%;工程机械配件及其他营收16.91亿元,同比增长24.72%。 2024年公司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加速向高利润、高附加值的大吨位产品转型,持续推进大马力推土机销售,引导客户大马力推土机国产化,大马力高端产品占比进一步扩大。 营收分行业来看,2024H1公司工业产品营收达47.83亿元,同比增长28.82%;商业产品营收达11.43亿元,同比增长68.63%,商业产品增幅较大,主要受益于海外挖掘机销量增长。 低毛利率机型销售占比提升导致毛利率略降,规模效应带动费用率持续改善。盈利能力方面,2024H1公司实现毛利率16.84%,同比-0.76pct,其中工程机械主机、配件产品毛利率为19.74%、11.88%,同比分别-2.66pct、+4.16pct,主机毛利率下降我们判断主要系海外挖机、国内装载机销售比例提升,导致整体毛利率有所下降。费用端来看,2024H1公司期间费用率达8.54%,同比-2.06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00%、2.45%、3.31%、-0.22%,同比分别-0.32pct、-1.26pct、-1.01pct、+0.58pct。公司费用管控表现优秀,叠加规模效应,公司整体费用率持续改善。 归结到利润端,2024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18亿元,同比增长38.49%,对应归母净利率6.43%,同比+0.22pct;扣非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55.58%。公司规模效应体现明显,2024H1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回款表现方面,2024H1公司销售收款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2.30亿元,2023H1为-0.85亿元,同比增长370.61%。 推土机龙头地位稳固、形成多样化产品链,大马力推土机产品及项目推进顺利公司已形成以推土机为核心的六大系列主机产品链。公司在山东重工集团强大的资本、技术、人才及渠道协同支持下,不断强化资源与业务协同,利用集团黄金产业链竞争优势实现动力总成、液压件、变速箱、变矩器、四轮一带、研发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极大的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已形成推土机、压路机、平地机、摊铺机、铣刨机、装载机六大系列主机产品及工程机械零部件全面发展的产品链。 推土机行业优势地位稳固,持续推动推土机大马力、高端化进程。公司推土机产品以绝对优势领先其他生产制造商,推土机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始终保持60%以上。公司不断推进研发创新,推出纯电推土机DE26、LE系列纯电装载机、全液压推土机DH80等产品完善产品谱系,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纯电推土机为国际领先水平。此外,公司大马力机型持续推进,带动整体毛利率提升,推出的SD60、SD90等系列超大马力机型填补技术空白实现国产化替代,公司募投项目高端大马力推土机产业化项目预计2024年底投产,期待大马力推土机快速放量。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131.92、157.31、176.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15%、19.25%、12.4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2、12.19、14.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95%、25.47%、19.67%,对应PE分别为10.33x、8.23x、6.88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1)经济波动风险:公司所属的工程机械行业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宏观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国家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都可能给行业的发展带来波动。 (2)市场竞争风险:工程机械行业竞争程度较为激烈,公司必须在优势产品和核心技术上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并及时调整产业布局,否则公司有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3)汇率波动风险:公司加大海外建厂、开拓海外市场多以当地币种或美元核算,受到复杂的国际形势影响,未来海外市场及汇率的走势不确定性较高,从而将对公司的收益产生较大的影响。 (4)毛利率水平波动风险:未来若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主要产品价格下降,亦或公司成本控制能力下降,都将可能导致公司毛利率水平出现波动,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一定风险。 悲观情景下,若公司毛利率出现超预期的负面波动,假设毛利率较盈利预测下降1pct,2024-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14.58%、15.62%、16.52%。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6、10.70、12.90亿元,同比+10.58%、+26.37%、+20.65%,对应PE分别为11.86x、9.38x、7.78x。 乐观情景下,若公司毛利率表现超预期,假设毛利率较盈利预测提升1pct,2024-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16.58%、17.62%、18.52%。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7、13.69、16.28亿元,同比+43.32%、+24.79%、+18.90%,对应PE分别为9.15x、7.33x、6.17x。
|
|
|
英杰电气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4-09-13
|
36.30
|
--
|
--
|
55.50
|
52.89% |
-- |
55.50
|
52.89% |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2.85%,实现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下降9.1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下降10.30%。2024Q2实现毛利率为42.47%,环比提升0.51pct,同比提升5.48pct,2024H1公司毛利率为42.23%,同比提升3.68pct。上半年光伏毛利率31%,同比下降2.6pct,半导体及电子材料毛利率59%,同比显著提升11pct。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2.53亿元,同比增加616.49%,呈现明显的净流入状态。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7亿元,同比增长23.88%,实现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9.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8.14%2024年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2.85%,环比增长12.84%,实现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下降9.11%,环比增长22.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下降10.30%,环比增长21.18%。 简评收入结构: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7亿元,其中光伏3.98亿元,占比49.92%,占比同比下降4.4pct,确认销售收入情况基本正常;半导体及电子材料收入1.85亿元,占比23.24%,半导体占比同比提升10.31pct;来自其他行业2.1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26.66%。 毛利率:2024Q2公司毛利率42.47%,环比提升0.51pct,同比提升5.48pct;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42.23%,同比提升3.68pct。 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显著提升,预计主要受益于半导体收入占比上升且半导体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分行业来看,24H1公司光伏毛利率31%,同比下降2.6pct,半导体毛利率59%,同比提升11pct,半导体毛利率大幅提升预计与高毛利率射频电源确收相关。 费用:24H1期间费用率15.7%,同比提升2.5pct,主要和公研发费用率增长相关,24H1公司研发人员增加,股份支付费用增加。订单:公司运用于半导体刻蚀、PECVD环节的射频电源持续获得批量订单,在部分型号上已经实现量产,订单金额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的订单金额,还有更多的型号处于在研测试阶段,后期有望逐步量产。其他行业方面,2024H1钢铁冶金、科研院所、工业炉订单呈现较明显的增长。 少数股东损益:Q2公司少数股东损益532万元,环比增加34%;去年Q2同期为-4.71万元,24年Q1、Q2少数股东损益来源于一季度子公司英杰晨晖引入中微入股。英杰晨晖是公司射频业务所在子公司,对公司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资产负债表:存货维持高位,合同负债继续增长。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存货18.49亿元,环比基本持平;合同负债12.47亿元,环比提升5%。 现金流:公司现金流明显好转,24H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2.53亿元,同比增加616.49%,呈现明显的净流入状态。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3、21.4、25.8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5.4、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5.2、14.5、13倍。
|
|
|
拓荆科技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9-10
|
119.00
|
--
|
--
|
188.20
|
58.15% |
-- |
188.20
|
58.15% |
-- |
详细
2024H1公司营业收入稳步增长,Q2表现优秀带动上半年整体业绩增长,公司新签销售订单及出货金额均同比大幅增长,且Q2新签环比Q1亦大幅增加,为后续收入增长奠定基础。公司不断拓展新产品及新工艺,持续推进设备及反应腔优化升级,2024H1设备出货量大幅增加,设备在客户端产线运行表现稳定,看好后续公司各产品线放量带来的收入转化。 事件2024H1公司实现营收12.67亿元,同比增长26.22%;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3.64%;扣非净利润0.20亿元,同比下降69.38%。 单季度来看,2024Q2公司实现营收7.95亿元,同比增长32.22%;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67.43%;扣非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40.90%。 简评2024Q2业绩改善明显,后续增长支撑强劲。出货机台陆续实现收入转化,营收实现稳步增长。2024H1公司实现营收12.67亿元,同比增长26.22%;出货金额32.49亿元,同比增长146.50%,受益于公司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设备、PE-ALDSiN工艺设备、HDPCVDFSG、HDPCVDSTI工艺设备等新产品及新工艺经下游用户验证导入,公司收入稳步增长。公司产品布局逐渐完善,客户认可度持续攀升,出货机台陆续实现收入转化。 研发及销售费用率提升,盈利能力有所下降。盈利能力方面,2024H1公司实现毛利率47.05%,同比-2.38pct,主要系新品前期投入以及良率提升过程中成本较大所致,后续随着公司内部运营效率提升公司产品盈利能力有望回升。费用端来看,期间费用率合计44.83%,同比+4.13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61%、5.26%、24.81%、2.15%,同比分别+1.18pct、-4.17pct、+3.88pct、+3.24pct。公司持续推进研发投入,2024H1研发费用达3.14亿元,同比增长49.61%;为支持业务规模的高速增长及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销售人员薪酬等费用有所增加,2024H1销售费用达1.60亿元,同比增长39.24%。归结到利润端,2024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3.64%,单Q2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67.43%,Q2表现优秀带动上半年整体业绩增长,主要系收入提升后费用摊薄所致。 新签订单大幅增长。,后续收入增长支撑强劲。2024H1公司新签销售订单及出货金额均同比大幅增长,且Q2新签环比Q1亦大幅增加。预收货款对应的合同负债期末达20.38亿元,同比增长47.49%。此外,公司发出商品余额31.62亿元,较2023年末发出商品余额19.34亿元增长63.50%,为后续的收入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新产品及新工艺不断拓展,设备出货量大幅增加新产品及新工艺不断拓展,持续推进设备及反应腔优化升级。公司不断拓展新产品及新工艺,包括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设备、PECVDBianca工艺设备及键合套准精度量测产品,并持续进行设备平台及反应腔的优化升级,包括新型设备平台(PF-300TPlus和PF-300M)和新型反应腔(pX和Supra-D)等。截至2024H1末,公司推出的PECVD、ALD、SACVD、HDPCVD及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CVD薄膜设备可以支撑逻辑芯片、存储芯片中所需的全部介质薄膜材料的约100多种工艺应用。 公司设备出货量大幅增加,设备在客户端产线运行表现稳定。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出货超过430个反应腔;截至2024H1末,公司累计出货超过1940个反应腔(包括超过130个新型反应腔pX和Supra-D),进入超过70条生产线。根据公司2024年中报,预计2024年全年出货超过1000个反应腔,将创历史新高。公司设备在客户端产线生产运行稳定性表现优异,平均机台稳定运行时间(Uptime)超过90%(达到国际同类设备水平)。 公司薄膜系列产品在晶圆制造产线的量产应用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4H1末,公司薄膜沉积设备在客户端产线生产产品的累计流片量已突破1.94亿片。
|
|
|
华峰测控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9-10
|
80.16
|
--
|
--
|
135.00
|
68.41% |
-- |
135.00
|
68.41% |
-- |
详细
公司传统产品下游模拟、功率等领域处于底部回暖状态,Q2来看,公司营收环比增长77.05%,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279.94%,整体经营环比改善明显。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客户、推进海外布局贡献新增量,且用于SoC领域的新产品8600即将放量,后续将彰显成长性。另外,我们关注到2024H1末公司在手订单显著改善,订单端回暖有望后续逐步转化为收入,期待后续业绩的不断修复。 事件2024H1公司实现营收3.79亿元,同比下降0.63%;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下降30.25%;扣非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下降18.65%。 单季度来看,2024Q2公司实现营收2.42亿元,同比增长33.52%;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2.85%;扣非净利润0.95亿元,同比增长11.88%。 简评营收同比基本持平,研发及市场开拓导致费用率提升明显2024H1公司实现营收3.79亿元,同比下降0.63%,与2023H1基本持平,上半年订单端已见需求回暖,但相对滞后,尚未反应在公司收入中。 ,盈利能力方面,2024H1公司实现毛利率75.85%,同比+5.28pct,主要系①芯片价格回落,恢复正常水平;②发货量增加带来成本摊薄;③消费类需求带动高毛利的8200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费费,用端来看,2024H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37.81%,同比+6.69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83%、7.58%、20.32%、-6.92%,同比分别+1.88pct、+0.09pct、+3.12pct、+1.59pct,2024H1公司研发费用达7702.10万元,同比增长17.39%,公司坚持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持续加大在模拟、数模混合、功率模块和SoC测试领域的研发投入,相关投入期较长,叠加海外市场开拓等因素,整体费用率上行明显。 归结到利润端,2024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下降30.25%;扣非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下降18.65%。单Q2来看,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2.85%;扣非净利润0.95亿元,同比增长11.88%,环比增长199.0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公司Q2业绩企稳回升。 在手订单支撑强劲,持续局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在手订单支撑强劲,全球装机量稳步提升。2024H1末公司合同负债0.53亿元,同比+92.57%;存货达0.04亿元,同比+14.32%。合同负债大幅增长,存货正增长均说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后续业绩增长有支撑。截至2024H1末,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测试设备全球装机量已超过7000台,较2023年末增加1000台,增幅达16.67%,客户认可度以及产品可靠性较强。 2024年公司持续推进海外拓展,日本、马来西亚、美国等地布局进展顺利。①4月1日,日本全资销售和服务公司正式投入运营;②6月3日,公司马来西亚工厂(槟城)正式启用;③7月12日,美国子公司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区正式开业;④7月19日,首台在马来西亚槟城工厂生产制造的测试机STS8300,在全球半导体封测供应商友Unisem马来西亚工厂完成装机。 厂下游封测厂2024H1营收及业绩均出现同比增长,公司设备需求有望回升下游主要封测厂营收、业绩均出现同比增长,公司设备需求有望回升。以国内主要封测厂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为例,2024H1长电科技营收同比增长27.2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96%,营收及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2024H1通富微电营收同比增长11.8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1.91%,;2024H1华天科技营收同比增长32.0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4.23%。 半导体行业去库存进展顺利、后道细分市场缓慢复苏,公司下半年经营情况值得期待。半导体行业库存方面,根据通富微电2024年中报披露,半导体行业在经历了2022-2023年的去库存后,2024年库存水位逐渐趋于平稳健康,IC设计公司和半导体经销商的库存周转在2023年Q1达到高点后,连续三个季度下降,并在2023年Q4触底,2024年Q1末平均周转天数较去年同期减少了69.78天,表明行业去库存进展顺利。半导体测试设备行,业来看,根据SEMI预测,2024年全球半导体测试设备的销售额预计将增长7.4%,达67亿美元。同时,随着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终端市场缓慢复苏,半导体后道细分市场的增长预计将在2025持续复苏,以满足新的前端晶圆厂不断增加的供应。随着半导体产业链持续的去库存,行业整体库存水位逐步回落至相对合理水平,下游终端应用市场需求逐步复苏,公司2024年下半年经营状况有望进一步提升。 议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50亿元、10.09亿元、11.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96%、18.82%、17.1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7、3.62、4.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03%、26.19%、26.00%,对应PE分别为38.35x、30.39x、24.12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分析1)新市场和新领域拓展的风险:若公司未来无法及时、顺利拓展国际客户,或无法在新应用测试领域取得进展,将导致公司在新市场或新领域拓展不利,并对公司增长的持续性产生不利影响。 2)供应链紧张的风险:如果公司主要供应商由于受到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导致供货发生中断、阶段性停产、交付能力下降,或出现重大贸易摩擦、关税增加,将可能对公司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及时性和价格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业务的发展。 3)研发偏离市场需求或未取得预期成果的风险:若公司无法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发展方向,或对关键前沿技术的研发无法取得预期成果,将可能导致公司面临市场份额下降,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可能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
|
|
精测电子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9-10
|
50.90
|
--
|
--
|
77.18
|
51.63% |
-- |
77.18
|
51.63% |
-- |
详细
主业显示领域营收增长叠加半导体领域营收高增,2024H1公司营收同比略有增长,收入增长叠加降本增效逐步落地,业绩改善明显。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半导体领域逐步成为订单及业绩增长支撑,同时公司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各下游业务均取得较大突破和进展,半导体领域膜厚产品、OCD设备以及电子束缺陷复查设备已取得先进制程重复性订单,看好下半年业绩持续改善。 事件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1亿元,同比增长0.96%;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增长312.00%;扣非归母净利润-0.03亿元,2023年同期为-0.45亿元。 20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3亿元,同比增长38.14%;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30024.15%;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增长145.28%。 简评半导体领域营收高增,业绩改善明显主业显示领域营收增长叠加半导体领域营收高增,半年度营收实现增长。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1亿元,同比增长0.96%。 ,营收分下游来看,2024H1公司在显示、半导体、新能源领域营收分别为7.76、2.28、0.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5%、86.17%、-59.83%。 ,盈利能力方面,2024H1公司实现毛利率43.09%,同比-0.67pct。 分下游来看,公司显示、半导体、新能源领域毛利率分别为44.28%、42.41%、32.23%,同比分别-3.56pct、-6.91pct、+4.82pct,半导体领域毛利率降幅较大,主要系低毛利率的膜厚和电子束设备占比提升,预计随着下半年面向先进制程的设备产品逐步验收和确认收入后毛利率将回归正常水平。整体来看,尽管显示及半导体领域毛利率均有下降,但是低毛利率的新能源领域产品占比下降后,受益于公司加强成本控制,整体盈利能力受产品结构变动影响仅呈现略降趋势。 ,费用端来看,2024H1公司期间费用率达50.49%,同比+0.56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8.75%、12.53%、26.32%、2.90%,同比分别-1.20pct、+0.19pct、+0.70pct、+0.86pct,公司整体费用控制表现良好。 ,归结到利润端,2024H1公司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增长312.00%;扣非归母净利润-0.03亿元,2023年同期为-0.45亿元。归母净利润改善明显,扣非净利润亏损幅度收窄。 在手订单充足支撑后续业绩,高强度研发投入下各下游均有较大突破和进展在手订单充足,半导体领域逐步成为业绩增长支撑。,在手订单角度来看,截止2024年8月27日,公司取得在手订单金额总计约34.41亿元,同比增长约9.94%;其中显示领域在手订单约10.38亿元,同比下降17.09%;半导体领域在手订单约17.67亿元,同比增长29.45%;新能源领域在手订单约6.37亿元,同比增长24.17%,公司半导体、新能源领域已成为公司经营业绩的重要支撑。,合同负债及存货角度来看,2024H1末公司合同负债达4.46亿元,同比增长29.71%,较2023年末增长0.46%;存货达17.61亿元,同比增长19.83%,较2023年末增长2.19%。 公司,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各下游业务均取得较大突破和进展。2024H1公司研发投入3.01亿元,同比增长2.62%。 在显示测试领域,公司研发投入1.35亿元,同比下降6.85%,加大了面板中、前道制程设备、智能和精密光学仪器以及OLED、Micro-OLED等新型显示产品研究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海外核心客户的扩展力度;在半导体测试领域,公司研发投入1.34亿元,同比增长31.29%,研发资源向半导体领域倾斜,目前核心产品已覆盖先进制程,膜厚产品、OCD设备以及电子束缺陷复查设备已取得先进制程重复性订单;在新能源领域,研发投入0.32亿元,同比下降31.07%,相关产品研发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部分产品已通过目标客户的认证并实现大规模销售,同时以海外为主的客户拓展成效显著。 议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3.06、4.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58%、66.31%、33.33%,对应2024-2026年PE估值分别为75.53x、45.42x、34.06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分析1)下游扩产不及预期风险:若下游检测行业投资强度降低,公司将面临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技术研发风险:若公司技术研发不及预期或产业认证无法达到客户标准,公司将面临客户丢失等不利影响。 3)全球贸易摩擦风险:若全球贸易摩擦导致公司供应链持续紧张,公司生产能力、交货进度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受限。 4)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公司在检测领域内竞争对手众多,若公司无法有效应对市场竞争环境,则会面临行业地位下降等不利影响。
|
|
|
普源精电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9-03
|
25.17
|
--
|
--
|
41.70
|
65.67% |
|
41.70
|
65.67% |
-- |
详细
核心观点2024Q2公司营收增速小幅转正,但利润端仍然承压明显,主要系子公司投产初期研发、管理费用显著增加。7月公司营收增速快速恢复,8月完成对耐数电子100%并表,均使得公司经营趋势逐步改善。公司2023年9月发布13GHz高端示波器,经过近1年的培育期,预计将迎来放量阶段,有望带动公司下半年经营业绩增速回升。5月,马来西亚基地已实现首批发货,随着项目的推进将更好地辐射海外市场。 事件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07亿元,同比-1.24%;实现归母净利润764.53万元,同比-83.40%;扣非归母净利润-1,824.74万元,同比-177.78%。2024年单二季度,实现营收1.56亿元,同比+1.09%;归母净利润133.82万元,同比-94.16%;扣非归母净利润-1,155.35万元,同比-210.73%。 简评1、2024H1净利润承压明显,2024Q3以来经营趋势显著改善2024Q2公司营收增速小幅转正,较一季度有所改善,但行业整体需求仍然低迷。2024H1公司归母净利润显著下滑且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主要系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加35.24%,以及尚未正式投入使用的上海子公司厂房折旧、马来西亚子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使得管理费用同比大幅增加45.99%所致。分产品:①示波器产品结构持续优化:2024H1搭载公司自研核心技术平台数字示波器产品的销售占整体示波器销售比例为77.97%,同比提升5.09pct,其中2024Q2占比83.06%,环比2024Q1提升10.30pct;公司高端(带宽≥2GHz)数字示波器主机及选附件收入占整体数字示波器的23.92%;DHO系列高分辨率(垂直分辨率≥12bit)数字示波器收入同比增长201.29%,持续保持快速增长。②源载类产品:2024H1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14%,在各产品线中增速亮眼。③耐数电子:2024H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8.44%。 2024Q3以来公司经营趋势明显改善。1)收入延迟确认:2024H1已发货但未实现收入确认的订单金额合计为2,628.71万元,预计在2024Q3确认收入。2)7月收入预增:经公司初步统计的2024年7月营业收入宋体同比提升不低于33.81%(不含上述未确认收入的订单金额)。3)耐数电子100%并表且在手订单充裕:2024年1-5月耐数电子实现收入1,248.95万元,1-6月收入同比增长748.44%(预计仍为千万级营收);预计于2024年度验收的在手订单金额6,932.43万元。2024年8月20日,耐数电子剩余67.74%股权已过户至普源精电名下,至此实现耐数电子100%并表,有望为上市公司贡献业绩增量。 2024H1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1.06pct至56.67%,随着旺季到来客户对高端产品加大采购,全年综合毛利率具备提升空间。2024H1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大幅提升17.64pct至64.70%的高位,阶段性超过毛利率水平;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0.66pct至17.85%;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4.99pct至15.42%,主要系上海子公司、马来西亚子公司期初折旧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7.72pct至28.63%,主要系西安研发中心投入使用且公司加大新品研发力度所致;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4.27pct至2.81%,主要系汇兑损失以及短期借款利息费用增加所致。 2024H1公司净利率同比下降9.90pct至4.90%。 2、海外马来西亚基地实现首批发货,国内13GHz示波器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放量①海外产能建设持续推进:2024年5月,马来西亚生产基地已实现对海外客户的首批发货。未来,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产能结构,尽早形成年8万台电子测量仪器产能,满足海外市场发展需要。②新产品发布:2024年8月公司召开夏季新品发布会,发布了DHO5000系列高分辨率数字示波器以及DG5000Pro系列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其中DHO5000系列示波器支持8通道输入、1GHz带宽、12bit分辨率,是一款综合指标突出的替代型产品,有望延续DHO800/900的增长势头,在替代老产品的同时贡献净增量。③13GHz示波器有望放量:公司于2023年9月首次发布DS80000系列示波器,最高带宽13GHz跨入国际高端示波器队列,具备国内行业技术领先优势和核心技术壁垒。经过近1年的样机试用与产品培育,预计该产品已经逐步进入放量阶段,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助力公司增长。 投资建议:综合考虑耐数电子100%并表以及公司内生式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收入分别为8.37、9.90、11.6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4、1.33、1.68亿元,同比分别变动-30.56%、+77.57%、+26.08%,对应2024-2026年动态PE分别为62.21、35.03、27.7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1)产品高端化进展不及预期由于国内企业在通用电子测试测量领域起步较晚,技术积累时间较短,在产品布局及技术积累上与国外优势企业仍存在较大差距,产品结构主要集中于中低端。若公司无法按预期推出高端产品或已推出的高端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将会影响公司核心竞争力,进而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2)电子元器件进口依赖风险电子元器件的设计及加工水平直接影响公司产品的性能,公司原材料中的部分高端电子元器件,如IC芯片、高精密电阻等需要使用进口产品,国产可替代的同等性能产品较少。若国际贸易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外资厂商生产能力受限,公司将面临原材料供应紧缺或者采购价格波动的风险。
|
|
|
安徽合力
|
机械行业
|
2024-08-29
|
15.55
|
--
|
--
|
19.77
|
27.14% |
|
23.90
|
53.70% |
-- |
详细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稳健增长,同比增长3%,结构上来看,海外营收同比增长22%,占比超38%,电动新能源叉车销量同比增长38%,销量占比达63%。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增速快于营收,主要系国际化、电动化的结构变化带动盈利能力稳定提升。公司持续推进国际化、电动化,相关布局行业领先,并打造工业车辆整机、零部件、后市场、智能物流四大业务板块,三大新兴业务板块高速成长,2024年上半年零部件、后市场、智能物流业务同比增长分别为14.3%、10.5%、161.2%,后续有望成为重要成长点。 事件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09亿元,同比增长3.32%;归母净利润8.02亿元,同比增长22.0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20亿元,同比增长26.83%。其中,Q2单季度实现营收47.04亿元,同比增长4.08%,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4.5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80亿元,同比增长8.52%。 简评海外高增带动营收稳健增长,盈利能力实现提升Q2营收增速略有提升,海外营收高速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90.09亿元,同比+3.32%,Q2单季度营收47.04亿元,同比+4.08%,增速相比Q1略有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海外营业收入34.86亿元,同比+21.58%,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8.69%。 公司电动新能源叉车销量同比+37.66%,占总销量比例达62.72%。 其他业务方面,零部件、后市场、智能物流业务同比增长分别为14.3%、10.5%、161.2%。 结构改善带动盈利能力提升。毛利端来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21.58%,同比+1.96pct,毛利率增长主要系:1)产品结构持续优化;2)锂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下降。费用端来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达11.74%,同比+1.43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23%、2.49%、5.40%、-0.39%,同比分别变化+0.99pct、+0.19pct、+0.52pct、-0.2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涨幅较大,主要系公司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归归结到利润端,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3亿元、7.20亿元,同比分别+22.00%、+26.83%,对应归母净利率、扣非后归母净利率分别为8.92%、7.99%,同比分别变化+1.37pct、+1.48pct。 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均有提升,主要受益于国际化、电动化的结构改善。 化公司持续推进国际化+电动化,零部件、后市场、智能物流三大新兴业务有望贡献增量国际化,方面,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整机出口量同比增长29.62%,表现优于行业,实现海外收入34.86亿元,同比增长20.52%,公司进一步加快海外市场布局和业务拓展,合力大洋洲公司正式开业,拟投资设立合力欧洲总部、合力海外(德国)研发中心,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电动化方面,公司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国内最大吨位G2系列55吨电动叉车进入样机试制阶段,全新系列牵引车上市,电动新能源叉车销量占比达62.72%,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产业布局方面,公司布局工业车辆整机、零部件、后市场、智能物流四大业务板块,三大新兴业务板块高速成长,2024年上半年零部件业务外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30%,后市场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50%;智能物流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1.20%。 议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192.69、215.63、241.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0%、11.90%、11.9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1、18.28、21.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00%、20.20%、18.76%,对应PE分别为9.18x、7.64x、6.43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分析(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钢材、生铁等大宗商品在原材料成本中占比较大,价格受宏观形势、供需情况等诸多因素影响。若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可能给公司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2)国际环境不稳定风险:国际环境形势日趋复杂,地缘政治风险未见明显改善,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已显现较多风险,且存在汇率波动风险,可能会影响公司出口和外汇结算。 (3)国内制造业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期,公司产品与下游制造行业紧密相关,若下游需求复苏不足,可能会影响公司产品销量和营收。
|
|
|
陕鼓动力
|
机械行业
|
2024-08-29
|
7.18
|
--
|
--
|
8.21
|
14.35% |
|
9.76
|
35.93% |
-- |
详细
核心观点2024H1公司整体业绩承压,其中气体收入显著增长17.43%表现亮眼;上半年新签订单已呈现出积极变化,同比增长26.77%,为2025年业绩增长奠定良好基础。设备领域,公司持续开拓新市场,海上平台用压缩机组打破国外垄断。气体领域,8月签订19万Nm3/h合成气项目,不断强化公司在合成气新赛道领域的差异化优势。公司拟增加2024年中期分红,分红比例进一步提升至67.75%,持续增加股东回报。 事件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0.04亿元,同比-3.51%;实现归母净利润4.58亿元,同比-13.33%;扣非归母净利润4.34亿元,同比-11.22%。 2024年单二季度,实现营收25.12亿元,同比-0.45%;实现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16.04%;扣非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12.67%。 简评1、2024H1气体收入显著增长,现金流状况优良、保持高质量发展2024H1收入整体有所下滑,预计主要系2023年冶金等领域订单增速承压所致。剔除分部间抵消后,2024H1设备收入26.50亿元,同比变动-12.31%,营收占比下降5.31pct至52.95%;气体收入18.67亿元,同比变动+17.43%,营收占比提升6.65pct至37.31%,预计主要系气体运营项目逐年增加所致;系统服务收入4.87亿元,同比变动-15.20%,营收占比下降1.34pct至9.74%,预计主要系EPC工程业务减少所致。 2024H1,销售订货同比增长26.77%,考虑到产品交付周期,预计为2025年及后续业绩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2024H1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变动-0.58pct至23.38%,预计主要系高毛利率的设备业务占比下降叠加交付的压缩机产品结构变化所致。 2024H1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变动+0.70pct至8.95%,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变动+0.06pct、+0.08pct、+0.77pct、-0.21pct至2.32%、5.26%、3.83%、-2.45%。2024H1公司销售净利率同比变动-0.56pct至10.39%;扣非归母净利率同比变动-0.75pct至8.68%。 2024H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2亿元,同比增长17.53%;体现出公司回款良好,实现高质量发展。 股东回报:2024年增加中期分红,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8元(含税),合计分红3.11亿元(含税),分红比例达67.75%,较2023年分红比例(65.97%)进一步提升。 2、设备:持续开拓新市场,海上平台用压缩机组打破国外垄断公司不断巩固自身在压缩机等透平机械领域的优势,积极拓展新领域与海外市场。2024H1,公司实现中国硝酸行业最大硝酸四合一机组的突破,并为中国最大的55万吨/年异丁烷脱氢装置配套压缩机,持续取得里程碑项目。上半年,公司中标2个海上平台用压缩机组,打破了国外在海洋平台离心压缩机组市场的垄断,推动船用市场、海工市场的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此外,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相继签订海外某公司100万方LNG液化工厂配套混合冷剂压缩机项目、某35MW汽轮发电机组项目、某大型空分项目等,实现了海外业务的多领域突破。 3、气体运营:2024H1秦风气体净利润大幅增长,8月签订19万Nm3/h合成气项目2024H1,秦风气体收入、利润总额均呈两位数以上增长,创历史之最;液体产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8.78%,亦均创下历史之最。2024年上半年,秦风气体实现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4.68%;净利率同比提升2.14pct至8.89%,预计主要系部分项目收到客户“照付不议”的气费所致。气体新签订单方面,2024年8月开封陕鼓气体拟投资建设运营为河南晋开化工配套的19万Nm3/h合成气项目,预估总投资5.81亿元,合作期限20年。 实施该项目实现了秦风气体煤制合成气领域零的突破,不断强化公司在合成气新赛道领域的差异化优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收入分别为108.82、121.28、138.3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0、12.45、14.59亿元,同比分别+9.81%、+11.14%、+17.20%,对应2024-2026年动态PE分别为11.15、10.03、8.5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1)气体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公司气体运营业务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长,并且已拥有合同储备充足。但倘若已拥有合同气体项目建设进展不及预期,将使得从合同到气体运营收入业绩的转化不及预期,从而使得公司整体增速受到影响。 2)下游传统行业需求下滑的风险公司下游主要为冶金、石化等传统行业。受经济发展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及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公司传统产品所处市场中存在下游需求规模增长放缓、产能过剩和新增重大装备投资增速放缓等情况,进而对公司传统业务的收入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
|
|
中国中车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4-08-29
|
7.45
|
--
|
--
|
7.89
|
5.91% |
|
8.99
|
20.67% |
-- |
详细
2024年上半年,公司四大业务板块中铁路装备收入增速领先,其中动车组收入大增93.16%,带动盈利水平提升。展望2024全年及远期,设备更新将成为公司业务发展重要推动力。其中,2024年动车组高级修招标量持续超预期,高附加值的五级修占比显著提升,有望带动盈利水平进一步上行;随着新能源机车的推出,老旧内燃机车淘汰更新有望逐步展开,奠定未来3年发展基础。在央企市值考核与设备更新政策背景下,叠加市场对高股息资产的关注,公司或将持续受益。 事件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900.39亿元,同比+3.13%;归母净利润42.01亿元,同比+21.40%;扣非归母净利润33.60亿元,同比+30.08%。2024年单二季度营收578.57亿元,同比+5.34%;归母净利润31.93亿元,同比+12.21%;扣非归母净利润26.92亿元,同比+13.14%。 简评1、2024H1铁路装备增速持续领先,增动车组收入大增93.16%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利润实现稳步提升,具备毛利率优势的铁路装备收入增速领先。1)分产品:备①铁路装备2024H1收入同比增长46.99%至419.85亿元,营收占比提升13.91pct至46.63%,稳居第一大主营,主要受益于动车、客车业务快速增长。其中,动车组收入同比增长93.16%至265.27亿元,营收占比29.46%,得益于动车组新造与高级修业务的快速放量。铁路机车、铁路客车、铁路货车收入分别变动-14.11%、+108.55%、+14.56%,营收占比分别达9.04%、2.93%、5.20%。②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收入同比下降14.05%至163.75亿元,营收占比下降3.63pct至18.19%,主要系城轨投资增速低迷使得公司城轨工程收入下滑所致。业③新产业收入同比下降18.47%至300.42亿元,营收占比下降8.84pct至33.37%,主要系风电、储能设备收入减少所致。业④现代服务业收入同比下降42.32%至16.38亿元,营收占比下降1.43pct至1.82%,主要系物流及融资租赁业务规模减少所致。2))分市场::2024H1公司中国大陆收入同比提升3.99%至778.35亿元,营收占比提升0.71pct至86.44%;海外收入同比下滑2.03%至122.05亿元,营收占比13.56%。订单层面,202H1公司新签订单同比提升3.24%至1401亿元,其中海外订单同比下降3.25%至298亿元,海外订单占比21.27%。当前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仅13.56%,随着海外订单的逐步交付,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有望稳步提升。 盈利水平:公司作为轨交设备龙头,长期持续稳健经营,盈利能力稳中有升。2024H1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1.97pct至21.41%(会计准则同口径调整后),主要系高毛利率的铁路装备业务占比提升,叠加各大业务毛利率均有增长所致。其中铁路装备毛利率同比提升1.39pct至22.71%,城轨毛利率提升0.44pct至18.05%,新产业毛利率提升2.34pct至20.75%;现代服务业毛利率提升7.42pct至33.60%,主要系业务结构调整所致。2024H1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20pct至15.27%(2023H1未调整口径),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68pct至2.36%,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0.11pct至6.48%,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95pct至6.44%。2024H1销售净利率同比提升0.92pct至6.12%,创2017年以来历史同期新高;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0.70pct至4.67%,扣非净利率同比提升0.77pct至3.73%。 2、、新增市场:2024H1时速350公里超动车组招标量超2023全年,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驱动力动车组为高铁领域的核心装备,过去10年间保有量整体稳步提升。2020-2022年受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铁路客运量下滑明显,动车组招标进展放慢。2023年铁路客运量显著恢复,较2019年增长5.3%;2024H1客运量在高基数下同比显著增长18.4%。在客运量增长的背景下,2023年动车组招标量超过300组(含动力集中动车组),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市场需求恢复明显;其中时速350公里动车组约164组,同比增速超过90%。2024H1,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招标165组,已超过2023全年,增长趋势良好。动车组招标量大幅提升,有望逐步转化为公司订单合同,为公司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3、、:动车组高级修:2024年至今订单较2023全年接近翻倍增长,五级修占比逐步提升2021-2023年公司铁路装备修理改装收入分别为340.00、310.08、333.71万元,分别占铁路装备业务收入的37.49%、37.28%、33.99%,后市场业务日益成熟。2024年3月、7月中车分别披露147.8亿元、136.8亿元动车组高级修订单,合计达到284.6亿元,较2023全年增长99.3%;接近2019年高点(303.2亿元)。修理改装业务中动车组高级修这类高附加值业务占比提升,有助于同步提升公司业务规模与综合毛利率。招标层面,2024年8月国铁采购平台发布2024年第二批动车组高级修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其中三、四、五级修分别达24、147、302组,合计473组;总体较2024年1月第一批采购(361组)增加31.3%,其中五级修较2024年1月第一批采购(207组)增加45.9%。国铁集团《铁路动车组运用维修规程》指出,动车组运行480万公里或12年进行五级修。据交通运输部铁路《铁道统计公报》数据加以测算,2013-2018年动车组年均新增保有量达362组;倘若按运行12年进入五级修测算,则2025-2030年平均每年将会有362组动车组五级修需求,长期空间广阔。 4、机车更新:2027年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公司将充分受益于更新替换需求车铁路局强调老旧内燃机车2027年基本淘汰,为轨交设备更新指明方向。2023年12月国家铁路局发布了关于《老旧型铁路内燃机车淘汰更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指出自2027年始,达到报废运用年限的老旧型铁路内燃机车应当全面退出铁路运输市场;自2035年始,老旧型铁路内燃机车应当全面退出铁路运输市场。 2024年3月,国家铁路局局长强调力争到2027年实现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2023年底内燃机车保有量为0.78万台。由于内燃机车历史悠久,假设其中超过30年的老旧内燃机车3000-4000台(预计达到半数),且保有量趋于稳定,则从现在到2027年预计平均每年将有1000台以上机车更新需求。截至2024年半年报披露,中车7款新能源机车代表车型首次面向全球发布,预计将逐步承接老旧内燃机车更新替代需求。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2,586.11、2,756.63、2,886.33亿元,归母净利润135.90、146.04、154.45亿元,分别变动+16.04%、+7.46%、+5.76%。对应2024-2026年动态PE分别为15.73、14.64、13.84倍,维持“买入”评级。
|
|
|
信捷电气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8-02
|
32.74
|
--
|
--
|
32.59
|
-0.46% |
|
39.72
|
21.32% |
-- |
详细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保持稳健增长,其中PLC产品贡献了主要增量;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明显,得益于高毛利率产品收入占比提升。 尽管上半年国内工控市场的整体需求较弱,但是公司凭借对不同行业工艺的深度把握,抓住了持续多年深耕的塑料、食品、饮料、纺织、包装领域结构性机会,实现了小型PLC、伺服系统、HMI等产品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事件公司2024H1实现营收7.97亿元,同比增长10.93%,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21.74%;扣非后净利润1.13亿,同比增长30.75%。 其中Q2单季度实现营收4.57亿元,同比增长17.29%,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长30.27%;扣非后净利润0.75亿元,同比增长34.72%。 简评收入保持稳健增长,PLC表现亮眼2024H1,在经济恢复不及预期、下游整体需求疲软、市场竞争加剧等各种挑战的背景下,公司通过抓住行业结构性机会、提高研发水平和产品性能、积极开拓客户实现主要产品收入稳健增长,其中PLC产品表现亮眼。分产品来看,①PLC业务实现营收3.12亿元,同比增长26.67%。作为国内小型PLC领先企业,公司上半年进一步稳固在纺织机械、包装机械等传统领域的优势,并且积极开拓智慧农业等新的市场和客户群体,扩大市场份额。②驱动系统业务实现营收3.65亿元,同比增长约1.11%。公司上半年持续优化和提升产品质量和适用性,打造了包括小体积伺服系统、PROFINET总线伺服系统、低压伺服系统在内的3类、8个子系列伺服系统产品;完善了变频驱动器、步进驱动器的产品性能和种类。③人机界面(HMI)业务实现营收0.93亿元,同比增长1.56%。公司具有多种系列、多种规格的完善产品线,主要包括工业触摸屏、文本显示器等。上半年公司推出TS5D系列物联网型人机界面,具有更高的性能,适用于严苛环境。④智能制造业务实现营收0.21亿元,同比增长约40.00%,该业务与其他主要产品共同构成了全面智能化的智能装置体系,在焊接、搬运码垛等领域应用不断完善。 高毛利率产品收入占比增加,盈利能力提升明显2024H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8.49%、15.88%,同比分别增加5.64、1.41个pct。 毛利率提升明显,主要由于:PLC产品收入增速较快,该业务上半年毛利率达到56.71%,占收入比重达到39.13%,同比增加4.49个pct。 净利率有所增长:①毛利率提升。②上半年期间费用率23.88%,同比增加2.21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75%、4.77%、-0.23%、9.59%,同比分别增加1.28、0.18、0.09、0.67个pct。销售费用率增加,主要由于公司加强营销网络建设,人工成本及费用均有所上涨;管理费用率增加主要由于公司落实信息化发展战略,咨询服务费增加;研发费用率增加主要由于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0.76亿元,同比增长19.27%。 公司抓住行业机构性机会,推动各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工控市场整体需求较弱,但是公司抓住行业结构性机会。①工控市场整体需求较弱:根据睿工业,2024年上半年中国工控市场规模约1,475.71亿元,同比下滑2.82%,其中,小型PLC市场规模35.94亿元,同比下滑6.06%。 ②公司抓住了下游行业结构性机会:在工控下游中,塑料、食品、饮料、纺织、包装行业需求相对较好,上半年各细分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分别增长8.43%、8.40%、5.72%、5.45%。公司在纺织机械、包装印刷机械、食品医药机械、橡塑建材机械等领域多年深耕,抓住了行业的结构性机会,并且依靠大客户战略和行业项目制增强了行业地位和客户粘性,上半年小型PLC收入增速达到26.27%。 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提升。①小型PLC:上半年公司进一步完善XL、XF系列小型PLC和分布式I/O系统,使适应更多的应用领域和更复杂的环境,全面覆盖先进制造领域和传统领域;公司新推出了XSF系列刀片式PLC和EA系列环境控制器,分别可以应用先进制造领域和智慧农业领域。②其他工控产品:公司利用在小型PLC市场的优势积极扩张市场,带动中型PLC以及与PLC紧密相关的伺服系统、HMI、变频器、步进系统等工控产品全面发展。③各产品市场份额继续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小型PLC、伺服系统、HMI国内市占率分别达到8.24%、3.36%、4.09%,同比分别提升1.73、0.46、0.23个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2.91、3.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34%、19.72%、17.51%,对应PE分别为18.47、15.43、13.13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分析①技术创新风险:公司可能出现技术研发、创新拘泥于现有产品、技术滞后,甚至偏离市场需求的情况,进而影响公司未来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②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产品价格与铜、硅钢价格关联密切,因此大宗商品市场上铜、硅钢钢等相关金属产品价格波动对公司生产经营具有一定影响。如果公司采购的部分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③经济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公司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部件供应商,下游行业众多,分布广泛。这些行业与宏观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等因素密切相关。宏观经济下滑、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都会影响公司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与业绩。
|
|
|
广电计量
|
社会服务业(旅游...)
|
2024-07-10
|
12.01
|
--
|
--
|
13.17
|
9.66% |
|
16.58
|
38.05% |
|
详细
核心观点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根据公告计算,2024Q2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12-8.12亿元,同比增长3.86%-18.44%,归母净利润0.74-0.84亿元,同比增长17.56%-33.49%,业绩略超预期。上半年公司对外加大市场开拓,重点领域订单稳定增长;对内加强精细化管理推进降本增效,毛净利率均有所提升。此外,各业务协同发展,利用成熟业务的领先优势赋能培育业务,同时收缩薄弱业务亏损实验室,整体经营稳步向好。展望未来,公司管理层换届+股权激励落地,2024年经营更加重视利润表现,管理改善有望逐步兑现到报表端,看好公司的利润改善弹性。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3.00-14.00亿元,同比增长5.61%-13.74%,归母净利润0.75-0.85亿元,同比增长24.66%-41.29%。根据公告计算,2024Q2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12-8.12亿元,同比增长3.86%-18.44%,归母净利润0.74-0.84亿元,同比增长17.56%-33.49%。 简评重点领域订单稳健增长,业绩表现超出预期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围绕“坚持守正创新,强化数字赋能,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年度经营主题,克服市场困难,强化市场协同,加大市场拓展,实现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数据科学等重点领域的订单稳定增长。根据预告中枢值计算,上半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9.67%、32.98%,对应Q2单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1.15%、25.52%,业绩表现略超我们预期。 精细化管理促进降本增效,盈利能力改善逐步兑现公司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大力促进经营降本增效,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所提升。公司建立以利润为核心的考核模式,控制人员规模,加强费用管控力度,进一步收缩亏损业务板块,推动成本增幅低于收入增幅。按照预告中枢值计算,2024H1公司归母净利率为5.93%,是2017年以来最佳表现;对应到2024Q2归母净利率为10.34%,同比提升1.18pct,管理改革盈利改善逐步得到兑现。 成熟业务优势赋能培育业务,各业务深度协同发展公司持续完善计量、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等成熟业务的区域覆盖和能力覆盖,构建细分领域特色能力优势;并利用成熟板块的领先优势赋能培育业务,促进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生命科学、数据科学、培训服务等培育业务的快速成熟。食品检测、生态环境检测等薄弱业务及时收缩亏损实验室,减亏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同时加快食品检测、生态环境检测的业务结构转型。 股权激励落地,助力公司长期向好发展公司发布关于向2023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权益的公告,公司以2024年7月1日为此次激励计划的授予日,以14.56元/份的行权价格向623位激励对象授予862.50万份股票期权,以8.68元/股的价格向623位激励对象授予862.50万股限制性股票。此次激励计划公司层面的考核指标具体包括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现金回报率(EOE)、现金营运指数、研发投入增长率等,我们认为此次股权激励考核维度全面,有利于充分调动公司管理层和核心人员业务积极性,提升公司长期可持续竞争力。 投资建议:公司管理层换届+股权激励落地,2024年经营更加重视利润表现,管理改善有望逐步兑现到报表端。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9、38.36、43.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9%、14.88%、13.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8、3.94、4.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22%、32.40%、23.35%,对应PE分别为22.97、17.35、14.0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①公司公信力、品牌和声誉受不利事件影响的风险。作为独立第三方计量检测和评价咨询机构,公信力、品牌和声誉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取得计量检测和评价咨询服务订单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生公信力、品牌和声誉受损事件,将严重影响客户的选择,影响公司业务开展,严重情况下将影响公司的持续经营。 ②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我国检验检测服务机构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随着政府对检验检测服务市场的逐步放开,民营机构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会,外资机构也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丰富的运作经验进入我国检验检测服务市场,行业内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公司可能存在较难开拓新市场且既有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挤占的风险,将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
|
|
芯源微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5-10
|
61.06
|
--
|
--
|
69.38
|
13.63% |
|
79.89
|
30.84% |
|
详细
核心观点2023年前道涂胶显影设备营收增长超40%,带动公司整体收入稳步增长,受益于收入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及零部件国产化趋势,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提升明显,带动公司业绩增长。截至2023年末,公司在手订单约为22亿元(含税),对2024年业绩起到较好的支撑。看好公司前道涂胶显影及清洗设备签单稳健增长,以及新产品前道化学清洗、临时键合解键合等新品放量带来的业绩增量。 事件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7亿元,同比增长23.98%;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加25.21%;扣非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36.37%。 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下降15.27%;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下降75.73%;扣非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同比下降84.90%。 简评涂胶显影设备带动营收稳步增长,毛利率提升带动盈利能力改善营收稳步增长,涂胶显影设备为主要驱动。2023年公司营收达17.17亿元,同比增长23.98%,实现稳步增长。营收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司光刻工序涂胶显影设备营收10.66亿元,同比增长40.80%,营收占比达63.48%,主要系涂胶显影机产品收入增长;单片式湿法设备营收6.00亿元,同比增长9.09%,营收占比35.73%,主要系清洗机、去胶机产品收入各有所增长。 盈利能力方面,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42.53%,同比+4.13pct,毛利率提升明显,其中光刻工序涂胶显影设备、单片式湿法设备毛利率分别为38.84%、46.37%,同比分别+4.19pct、+7.20pct,受益于公司收入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零部件国产化趋势,公司成本端持续改善,毛利率显著提升。 费用端来看,公司期间费用率达30.79%,同比+1.79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8.27%、10.60%、11.52%、0.39%,同比分别+0.78pct、+0.36pct、+0.54pct、+0.11pct。公司持续推进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费用达1.98亿元,同比增长30.06%。 归结到利润端,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宋体25.21%;扣非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36.37%。对应归母净利率、扣非归母净利率分别为14.60%、10.90%,同比分别+0.14pct、+0.99pct。受益于营收增长及主要产品毛利率提升,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订单方面,2023年,公司全年新签订单与2022年基本持平,截至2023年末,公司在手订单约为22亿元(含税),对2024年业绩起到较好支撑。 2024Q1业绩下滑明显,在手订单保持良好提升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下降15.27%,营收出现下滑主要系后道先进封装和化合物领域受下游景气度影响。受整体产线是否通线等因素影响,Q1部分机台验收不及预期,导致2024Q1验收机台相对较少,收入出现季节性波动。盈利能力方面,2024Q1公司实现毛利率40.30%,同比-5.02pct,我们认为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动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利润端来看,2024Q1公司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6亿元、0.0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5.73%、84.90%,对应归母净利率、扣非归母净利率分别为6.56%、3.53%,同比分别-16.34pct、-16.29pct。利润端出现大幅下滑,主要系①员工薪酬提升:员工人数增长较多,2024Q1员工薪酬支出同比增长35%;②股份支付大幅增长:2023年8月向激励对象授予新一期限制性股票126万股,使得2024年一季度股份支付费用同比增长266%;③软件增值税退税下降:受当地财政具体拨付时间影响,2024Q1收到的软件增值税退税同比下降43%。 主要量产设备销售及拿单表现优秀,前道涂胶显影及清洗设备稳健增长在新签订单方面,公司前道涂胶显影设备签单同比保持了良好增速,国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前道清洗设备签单稳健,物理清洗机继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后道先进封装及小尺寸签单则受下游市场景气度影响阶段性承压。 (1)前道涂胶显影设备:目前已成功推出包括offline、I-line、KrF及ArF浸没式在内的多种型号产品,新签订单保持良好增速,浸没式机台已获得国内5家重要客户订单。此外,公司在高端NTD负显影、SOC涂布等新机台销售方面也取得了良好进展,进一步拓展了公司涂胶显影设备的工艺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 (2)前道清洗设备:前道物理清洗机已成为国内逻辑、功率器件客户主力量产机型,广泛应用于中芯国际、上海华力、青岛芯恩、广州粤芯、上海积塔、厦门士兰等一线大厂。新一代高产能物理清洗机已发往国内重要存储客户开展验证,机台应用新一代高产能架构,可满足存储客户对产能的更高指标要求,有望在存储领域打开增量空间。 (3)后道先进封装设备:后道先进封装用涂胶显影设备、单片式湿法设备已连续多年作为主流机型批量应用于台积电、盛合晶微、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珠海天成等海内外一线大厂,2023年内向多家海外客户实现产品销售。 (4)化合物等小尺寸设备:已作为主流机型批量应用于三安集成、华灿光电、乾照光电、北京赛微、江西兆驰等国内一线大厂,已经成为客户端的主力量产设备。受下游市场景气度影响,2023年该细分领域销售额有所下滑。 新产品研发及商业化进展顺利,提前布局前后道新品拓展业务覆盖范围(1)前道化学清洗设备:新产品已获国内重要客户验证性订单,有望与前道涂胶显影设备一起提供稳定业绩增长点。公司战略性新产品前道化学清洗机KS-CM300/200于2024年3月正式公开发布,并于2023年第四季度获得了国内重要客户的验证性订单,目前公司已与国内其他多家重要客户达成合作意向,部分客户已进入到配置确认和商务流程阶段。前道清洗类设备较前道涂胶显影设备的标准化程度较高,验证周期较短,通过验证后宋体有望快速提升市场份额。 (2)临时键合、解键合设备:2021年开始系统性研发,已进入小批量销售阶段。2021年公司获得国内重要存储客户支持,开始系统性研发临时键合、解键合设备,目前公司临时键合机、解键合机整体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陆续获得国内多家头部客户订单,进入小批量销售阶段。此外,公司在2.5D/3D先进封装领域布局的新产品Frame清洗设备,目前也已进入小批量销售阶段。针对Chiplet技术解决方案,公司提前布局自主研发的全自动临时键合及解键合机,可应用于InFO、CoWoS、HBM等2.5D、3D技术路线产品,兼容国内外主流胶材工艺,能够适配60微米及以上超大膜厚涂胶需求。 (3)全自动SiC划片裂片一体机:2024年发布划裂片一体机,业务拓展至划片领域。2024年3月公司发布全自动SiC划裂片一体机KS-S200-2H1L,该机台由公司日本子公司与合作伙伴联合研发,助力公司业务拓展至划片领域,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小尺寸领域的综合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8、4.45、5.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80%、39.89%、26.33%,对应PE分别为38.42x、27.47x、21.74x,维持“买入”评级。 注:由于半导体设备验收周期较长,受整体产线是否通线等因素影响,Q1部分机台验收不及预期,因此2024Q1营收及业绩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我们认为Q1未确认收入机台将在Q2完成确认,季节性波动不影响全年收入预期,公司2023年末的在手订单22亿元(含税),以及公司多款新产品的放量与研发进展顺利,2024全年业绩可期。 风险分析(1)下游扩产不及预期:公司客户包含国内外知名厂商,若下游投资、扩产意愿降低将影响公司产品销量。 (2)贸易摩擦加剧:中美等贸易摩擦加剧可能会对公司海外客户拓展产生不利影响。 (3)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若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则会对其后续收入产生负面影响。 (4)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公司竞争对手为国际知名半导体设备厂商与国内新进半导体设备公司,若公司无法有效应对市场竞争环境,则会面临行业地位下降等不利影响。
|
|
|
伊之密
|
机械行业
|
2024-05-09
|
23.32
|
--
|
--
|
25.85
|
10.85% |
|
25.85
|
10.85% |
|
详细
核心观点得益于新产品及较强的销售力度促进份额提升,公司注塑机、压铸机业务逆势增长,部分高端产品受到汽车、3C等行业的青睐。同时,新产品、原材料成本下降,以及人民币贬值带来海外收入毛利率提升及汇兑收益增加,使得公司利润增速远高于营收增速。 公司作为注塑机龙头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展望未来,注塑机行业持续回暖、海外市场拓展将为公司带来更多需求;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一体化压铸稳步推进,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事件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40.96亿元,同比增加11.30%,归母净利润4.77亿元,同比增加17.66%,扣非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加23.44%;单Q4来看,实现营收11.56亿元,同比增加38.27%,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加43.58%,扣非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加57.80%;2024Q1实现营收9.55亿元,同比增加11.72%,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加28.83%,扣非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加35.40%。 简评主营产品份额提升,利润率显著改善新产品及较强的销售力度促进份额提升,注塑机业务逆势增长。2023年,公司注塑机销售收入27.60亿元,占公司总销售额的67.39%,同比增长3.86%,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主要得益于:①在行业景气度相对疲软的情况下,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加大销售力度,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强化;②受益于汽车行业尤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高端注塑机设备受到客户欢迎,汽车行业客户快速提升;③3C行业在2023年下半年起开始回暖,3C行业客户订单量提升较快。 高端压铸机逐步交付。2023年,公司压铸机销售收入7.80亿元,占公司总销售额的19.05%,同比增长35.44%。主要得益于:①2023年年初,公司推出新系列压铸机,包括中高端系列的HII系列冷室压铸机及高端系列的LEAP系列压铸机,新产品受到客户的使用好评,订单量快速增加;②受益于汽车行业尤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高端压铸机设备受到客户欢迎,汽车行业客户快速提升。 推出新品叠加原材料价格下滑提升毛利率,汇兑损益显著增加。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7.66%,2024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28.83%,均远高于营收增速,主要得益于:①2023年公司推出新产品;②原材料价格逐步下降,2023全年毛利率同比上升2.13pct;③人民币贬值带来海外收入毛利率提升及汇兑收益增加,其中汇兑损益又2022年的1693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2054万元,同比增加21%。 海外布局持续深化,国内行业景气度持续好转海外注塑机市场潜力较大,公司持续布局。公司一直坚持全球化战略,目前已有超过40多个海外经销商,业务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公司海外营收10.94亿元,同比增加20.07%,高于国内8.42%的增速。 公司已在印度设立工厂,在美国扩建HPM生产工厂,并设立德国研发中心、德国服务中心、印度服务中心、巴西服务中心、越南服务中心等,在一些重点拓展国家计划筹建子公司,海外市场布局进一步完善。利用“HPM”品牌,开拓北美及欧洲市场,发挥“YIZUMI”和“HPM”的双品牌优势,巩固现有国际市场,开拓有潜力的新市场,全面打造伊之密品牌国际化形象。 合同负债较快增长,产能布局把握机遇。2024年3月底,公司合同负债为5.28亿元,较年初增加3.24%,同比增加14.29%,显示在手订单良好,景气度持续好转。在国内,苏州吴江生产工厂占地面积逾3.3万平方米,主要满足两板式注塑机、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增材制造系统等生产制造需求。在海外,美国俄亥俄生产工厂及北美技术中心主要用作HPM产品生产制造、技术展示、设备咨询、培训等全面支持及物料存储中心;印度古吉拉特邦工厂主要生产与销售注塑机,印度古吉拉特邦新工厂已投入使用,用于生产注塑机。我们认为,未来行业回暖、海外市场拓展将为公司带来更多需求,稳健扩张产能将使公司把握机遇,持续成长。 超大型压铸机LEAP7000T成功交付长安汽车,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蓄势待发围绕主业,新产品新产能持续开拓新兴增长点。2023年,超大型压铸机LEAP7000T成功交付长安汽车,机器将应用于长安新一代新能源汽车的前舱和后底板的生产,也是伊之密在金属成型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全球最大的3200T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成功签约并于2024年3月交付客户,标志着伊之密在镁合金注射成型领域又迈向新的里程碑,中国高黎总部及生产工厂位于广东顺德高黎,总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压铸机及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注塑机龙头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布局一体化压铸、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等新型增长点。 展望未来,注塑机行业持续回暖、以及海外市场拓展将为公司带来更多需求;一体化压铸稳步推进,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08、7.61、9.2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53%、25.12%、21.12%,对应PE分别为19、15、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环境变化导致的业绩下滑风险:模压成型装备行业是向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提供重要技术装备的工作母机,与宏观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关联度较高,行业周期性与宏观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当经济不景气时,下游需求就会减缓,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负面影响。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汽车、家用电器、医疗器械、3C产品、包装及航空航天等相关领域,如果上述领域发展放缓,市场需求不振,且公司无法积极开拓新市场,则将面临业绩下滑的风险。 2)核心人员及核心技术流失的风险:技术研发队伍和核心技术是公司的重要资源。如果竞争对手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公司商业机密或技术研发队伍整体流失,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汇率波动的风险:公司出口业务主要以美元定价和结算,如果人民币出现持续的升值走势,将直接或间接导致公司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不利于公司海外市场的拓展,并可能导致公司出口业务产生较大的汇兑损失,进而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