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朱承亮

东北证券

研究方向: 食品饮料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550511110003,曾供职于财通证券研究所....>>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伊利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14-11-17 24.80 -- -- 28.68 15.65%
30.74 23.95%
详细
事件摘要: 公司与美国 Drayiry Farmers of America, Inc.(简称“DFA”)在堪萨斯州合资建设年产8万吨奶粉工厂(简称“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000万元),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600万元),持有合资公司30%股权,DFA投资7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3,400万元),持有合资公司70%股权。 事件影响: 在面临进口奶冲击的预期下,伊利积极应对,坚持“走出去”方针,加速国际化,三倍营收空间将进一步被验证(见深度报告--《格局要大,至上而下,行业静态3倍空间决定龙头公司地位》)同时也担起了中国乳制品标杆企业的大旗。伊利,蒙牛对于中国就像达能和拉克塔利斯对于法国,而现今全球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已经饱和,最大的消费市场就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有起色的中国和印度市场,而其中的中国市场又是最大的市场。而伊利和蒙牛随着国际化的进一步拓展,未来全球地位至少将和达能和拉克塔利斯持平。而现今无论达能还是拉克塔利斯营收都在1300亿元以上,相对伊利蒙牛至少有将近3倍的空间(静态),而随着伊利的产品结构的继续上移,毛利率也有望继续提升至10%左右,利润空间更是超越营收增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2014—2016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41.05亿元,52.74亿元和66.81亿元,每股收益为1.34元,1.72元和2.18元。我们给予公司2015年合理估值为20—25倍,认为其2015年合理价格为34.4元—43元,再次重申评级“买入”。 风险提示:原奶价格大幅上涨,产品销售不达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贝因美 食品饮料行业 2014-11-12 16.62 -- -- 17.19 3.43%
17.48 5.17%
详细
报告摘要: 公司近期虽然实现营收利润双降,但主要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低价竞争者加入打价格战,原奶价格继续下降,大型乳企高库存,大打促销,进口贴牌奶粉仍旧在市场上存在,海淘越来越流行,因此公司业绩受到影响情有可原。公司当前ROE 水平为3.57%,细分公司盈利能力来看,毛利率,净利润率在下降,净利润率由13年的同期10.81%下降到3.73%,下降幅度较大。期间费用率则由47.34%上升到了52.66%,这和公司在当前的行业状况下的保持市场占有率为先的战略有关。营运能力上看,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相比13年同期都在显著下降,但相对于14年1,2季度,已经有所改善,从现金流量表来看,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已经连续3个季度为负,筹资活动也已连续3个月为负,而投资活动现金流连续3季度在继续增大,未来可能会有融资可能。考虑到公司经营转型,渠道库存已显著下降,库存周转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大力进行包括营销体系改革等举措,全渠道都在拓展中,在政策推动国产奶粉龙头引领行业整合的背景下,有望助力公司发挥龙头优势,继续保持国产婴童食品第一品牌优势,若转型成功则拓展公司第二春,由专业化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向婴童产品企业升级,而儿童奶则正是先期一个较好的试水产品,无论是否成功,都将大大积累公司经验,长期来看都是有利于公司发展。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营收为53.21亿元,66.30亿元和84.20亿元,EPS 相应为0.28元,0.55元和0.97元,今年很可能就是业绩拐点,未来将会缓步上行,给予公司2015年25—30倍PE,合理股价为13.75元—16.5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质量管理风险,行业竞争格局过于激烈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短期业绩,管理团队稳定性和执行力风险,
贝因美 食品饮料行业 2014-11-05 16.71 -- -- 17.10 2.33%
17.48 4.61%
详细
事件摘要: 公司发布2014年3季报,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41亿元,同比减少25.77%,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73.15%;净利润率3.91%,同比下降6.9个百分点。EPS0.13元。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0.37亿元,同比减少26.97%,净利润0.27亿元,同比下降76.71%;净利润率2.58%,同比下降5.51个百分点。EPS0.03元。 事件点评: 公司前3季度实现营收利润双降,主要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低价竞争者加入打价格战,原奶价格继续下降,大型乳企高库存,大打促销,进口贴牌奶粉仍旧在市场上存在,海淘越来越流行。公司ROE水平为3.57%,细分公司盈利能力来看,毛利率,净利润率都下降,尤其是净利润率由13年的同期10.81%下降到3.73%,下降幅度较大。期间费用率则由47.34%上升到了52.66%,这和公司在当前的行业状况下的保持市场占有率为先的战略有关。营运能力上看,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相比13年同期都在显著下降,但相对于14年1,2季度,已经有所改善,从现金流量表来看,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已经连续3个季度为负,筹资活动也已连续3个月为负,而投资活动现金流连续3季度在继续增大,可见公司现金流压力较大,未来可能会有融资可能。但考虑到公司经营转型,渠道库存已显著下降,库存周转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大力进行包括营销体系改革等举措,在政策推动国产奶粉龙头引领行业整合的背景下,有望助力公司发挥龙头优势,继续保持国产婴童食品第一品牌优势,若转型成功则长期看好。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EPS为0.28元,0.55元和0.97元,给予公司2015年25—30倍PE,合理股价为13.75元—16.5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事件,行业整合中当前的未知因素。
贵州茅台 食品饮料行业 2014-11-05 155.49 -- -- 168.00 8.05%
204.24 31.35%
详细
事件摘要: 公司发布三季报,2014 年1-9 月实现营业收入217 亿元,同比增长-0.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 亿元,同比增长-3.40%,基本每股收益9.36 元。其中第3 季度实现营收(不含利息收入)、74 亿元、同比增长-5.3%;净利润34.6 亿元,同比增长-9.4%。基本符合我们预期。 事件点评:公司业绩遭遇很“罕见”的双降,经营层面继续受累于白酒行业的低迷。经营方面:毛利率,净利率基本保持平稳,期间费用率上升较为明显,同比由11.69%上升到了14.82%,其中主要是由管理费用增长所致。运营方面:流动比率,速冻比率,现金比率都实现同比提高,显示了茅台即使在经营出现不是特别理想的情况下,却有很好的抗风险能力和偿债能力。货币资金同比也在略增,作为“业绩蓄水池”的预收款项目,同比增长,和半年报时相比也是增长;而应付款却是减少,显示出茅台4 季度业绩的储藏能力。而较为令人“担忧”的存货增长,其实可不必过于忧虑,茅台的存货有其特殊性,即时间越久后期价值越高,若后期销售顺畅,现在的存货高企反而是种优势。同时,相比于同行业的其他上市公司,茅台已经显示出极其强大的品牌力和新客户粘性,将来渠道转型成功后,现阶段被茅台挤占的其他高端白酒的市场份额将会很难再被复原当初的格局。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 年营业收入为325.5 亿,375.0 亿和435.0 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64.54 亿,189.18 亿和219.11 亿,实现每股收益为14.41 元,16.56 元和19.18 元,结合公司在白酒行业的特殊地位,可给予一定的估值提升,现处在战略性投资机会,短期评级“增持”,但长期看好。 风险提示:白酒整个行业仍在调整期,白酒行业中报前后股价有一定幅度下行风险
光明乳业 食品饮料行业 2014-11-05 15.66 -- -- 16.72 6.77%
19.07 21.78%
详细
事件摘要: 公司公布3季报,显示1-9月份实现销售153.15亿元,同比增长30.9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增长32.0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8.72%,前三季度EPS为0.33元。其中第3季度营收54.43亿元,同比增长28.05%,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18%。第三季度EPS为0.16元。 事件点评: 我们以5年为周期来分析,公司前3季度,ROE水平达到9.41,为同期最高水平。其中销售净利润率为2.72%亦达到同期最高水平,总资产周转率为1.25达到同期中游水平。权益乘数为2.83,亦为5年同期最高水平,公司达到近5年最佳状态。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毛利率较前2年有所下降,原因为公司在前期原料奶高位时采购较多,同时马桥工厂开工,但开工率不高,折旧较大。但期间费用率下降,受益于规模优势和管理效率的内在提升。运营能力角度来看,公司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但应收周转率有所上升,基本可以抵消。Z值3.41基本在5年中位,财务尚属健康。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光明做为巴氏奶代表中全国化程度最高的企业,同时近年来新品放量迅速且稳定,可以给予一定的溢价。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营收202亿,245亿和280亿元,每股收益为0.43元,0.60元和0.72元。 给予公司2015年25-30倍PE,则合理价格为15--18元。结合目前股价,基本属于合理价格,故仅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莫斯利安未来由于竞品的增多而销售不达预期,其他食品安全问题
伊利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14-11-04 23.98 -- -- 26.22 9.34%
30.74 28.19%
详细
事件摘要: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17.39 亿元,同比增长14.13%,净利润35.58 亿元,同比增长41.44%;净利润率8.52%,同比上升1.65 个百分点。EPS 1.16 元。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44.53 亿元,同比增长15.16%,净利润12.65 亿元,同比增长62.7%;净利润率8.75%,同比上升2.56 个百分点。EPS 0.41 元。 公司公布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对象为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技术骨干,首期共计317 人。资金来源于:(1)从公司扣除非后净利润中提取的持股计划奖励金;(2)员工其他合法薪酬;(3)员工融资或其他自筹资金,首期员工持股计划奖励金为1.44 亿元(份)。 观点:收入利润都实现稳定且略超市场预期的增长,3 季度收入增速15.16%,利润增速62.7%,业绩持续超预期的环境下,运营效率也在加强,应收和存货都在下降,盈利质量也在提升,经营性现金流在增大。同时预收款也在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今后业绩的继续释放动能。 公司毛利率,净利润率同比大幅上升,表现了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措施的成功,期间费用率增长主要由于财务费用增速较大引起,而销售费用基本保持稳定,管理费用由于销售规模不断扩大,今后仍有下降趋势。同时由于近年公司管理层的各种运作,我们认为后续公司释放业绩动力很强,业绩非常值得期待。我们认为2014—2016 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41.05 亿元,52.74 亿元和66.81 亿元,每股收益为1.34 元,1.72 元和2.18 元。我们给予公司2015 年合理估值为20—25 倍,认为其2015 年合理价格为34.4 元—43 元,再次重申评级“买入”。 风险提示:原奶价格大幅上涨,产品销售不达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伊利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14-10-15 24.10 -- -- 24.43 1.37%
30.74 27.55%
详细
事件摘要: 今日(2014.10.13)伊利股份在早盘股价迅速下滑,并在10点前一度跌停,后慢慢反弹,最后下午尾盘收盘至24.32元,下跌-6.28%。 事件点评: 此次事件颇为蹊跷,首先食品板块公司的无故大跌,会首先想到食品安全“黑天鹅”事件:正巧,伊利被成都商报报道,有消费者在成都九眼桥附近的“7-11”便利店购买的伊利高钙低脂奶,饮用时发现了块状物,牛奶尚在保质期内。但结块事件,并非较大的安全问题,近几年其他乳企也有发生,可能是存储或者物流环节温度过高致使蛋白质变性所致(并非什么食品安全问题)。所以如果此次股价异动真是由于此次事件的话,那么未免存在反应过度和错杀的嫌疑了。抛开此次事件,伊利近期基本面也是利好不断:1,从业绩上讲,1季度和半年报都比较靓丽,而3季报超预期也是大概率事件。2,新西兰工厂近期也将投产,奶粉产能有望继续得到大幅提升。3,“培兰”全脂牛奶进入天猫销售,伊利在“进口奶”市场上也将分的一杯羹。4,沪港通背景下,作为蓝筹和蒙牛比仍有估值优势。5,成本继续下降,毛利率有望继续扩大。从市场行为上理解:前期伊利已经有比较可观的涨幅,而近期大盘的转强,伊利稍显滞涨,可能存在部分机构获利了结转而投向近期预期涨幅较大的板块。 投资建议:3倍空间决定稳定的收益,大跌即买入。我们认为2014-2016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41.05亿元,52.74亿元和66.81亿元,每股收益为1.34元,1.72元和2.18元。我们给予公司2015年合理估值为20-25倍,认为其2015年合理价格为34.4元-43元,再次重申评级“买入”。 风险提示:原奶价格大幅上涨,产品销售不达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伊利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14-10-01 25.68 -- -- 26.90 4.75%
29.79 16.00%
详细
伊利的逻辑—格局要大,至上而下:伊利真正该看的,是格局,是行业天花板,是未来行业市场潜力和容量。这个和看其他很多食品饮料板块的企业逻辑是不同的,首先,产品属性决定,乳制品是国际化的,全球化的;其次,伊利属于乳制品行业常温液态奶占比较高的企业,而常温液态奶又是现今乳制品行业的主流。 常温奶和低温奶之争—常温液态奶继续领先:解释了为什么认为低温奶的营养价值高仍不能逆转现今趋势的理由,而在国内冷链物流,环保以及国际传统巴氏奶阵营都开始转向常温奶的历史经验和国际未来趋势都表明了常温液态奶才是主流品种,巴氏低温奶在国内只是一种补充形式的格局。 进口奶冲击影响—非常有限:进口量基数小,才显得增速高,占比仅1%左右,进口奶质量,口感以及可实用时保质期由于物流等原因,已经大大折扣,经销商推广动力也不是很足,渠道利润又没有超额收益,而且又怕真做好了又被厂家收回。同时国内企业在外敌“走进来”的同时,我们又积极“走出去”;同时又可以“走出去”再“走进来”,凭借良好的渠道优势,进而分得此块市场的份额。 行业成本—新西兰原奶价格下降幅度大,国内也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对乳企来讲都是正面的,直接可以提升毛利率进而提升净利润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2014—2016 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41.05亿元,52.74 亿元和66.81 亿元,每股收益为1.34 元,1.72 元和2.18元。我们给予公司2015 年合理估值为20—25 倍,认为其2015 年合理价格为34.4 元—43 元,评级“买入”。 风险提示:原奶价格大幅上涨,产品销售不达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贝因美 食品饮料行业 2014-09-02 15.80 -- -- 18.35 16.14%
18.35 16.14%
详细
事件摘要: 1、恒天然香港将通过向贝因美所有股东发出部分要约收购的方式进行股权投资,占贝因美所有已发行股票的20%。2、双方将通过其各自的全资控股子公司在澳大利亚共同组建一个合资实体,该合资实体将购买恒天然集团的关联方在澳大利亚所拥有的达润(Darnum)婴幼儿配方奶粉厂,为恒天然集团和贝因美制造婴幼儿配方奶粉、基粉等营养粉,预计总投资为2亿澳元(贝因美持股51%、恒天然集团持股49%)。3、恒天然及贝因美将探讨在中国共同投资建设牧场。4、双方将在其他方面进一步合作。 事件点评: 此次无疑是一次双赢的联姻,对于贝因美来说,本身已经是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巨头,在二三线城市的根基已经较为扎实,而如今合作后,又背靠全球乳制品巨头,有助于公司在牧场,产品,技术等方面更进一步,除了能继续提供原有高质量产品外,不排除会有更实质性高端产品的出现,此外也能借助恒天然国际乳业巨头的地位,使公司国际化全球化战略进行实质性推进。而对恒天然这方面来讲,与贝因美的合作,使它更进一步完成在中国的布局,借助贝因美的销售网络销售产品,并且未来可能能在“安满”商标使用权上收到使用费用,使公司在中国本土化更加容易,现在全球乳制品发展主要看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又主要看中国和印度,能在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占领先机,也对恒天然来讲是个巨大的机会,因此无疑是双赢的格局。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14—16年EPS为0.5元,0.63元和0.76元。由于行业整合出现的机会,强强联合,相互补齐短板,可给予龙头公司15年一定溢价30-35倍,因此合理价格18.9元—22.05元。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事件,行业整合中当前的未知因素。
贵州茅台 食品饮料行业 2014-08-01 158.29 -- -- 166.66 5.29%
168.16 6.24%
详细
事件摘要: 公司接到了控股股东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茅台集团公司”)的通知,考虑到相关承诺事项的特殊性和公司发展的需要,茅台集团公司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于2017 年12 月底前推进制定对公司管理层和核心技术团队的股权激励办法,报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事件点评:中央政府整风效果明显,周老虎被擒,虽然政商间的高端白酒受影响,但生产力在,消费欲望在,以往的消费“渠道”被切断,但新兴的“渠道”正在建立,此轮调整期过后,白酒才能真正启动一波居民消费升级行情,而茅台此时占得先机,以比以往更高的性价比,迅速挤占其他中高端白酒的市场份额,而这种具有品牌穿透力的白酒,茅台市场份额的挤占又具有一定的粘性,是此轮白酒调整过后,获得超越白酒行业平均利润增速的关键。而近期茅台库存,价格数据等关键性指标都显示良好,公司更是有意扩大经销商网络,进一步推进民间消费转型。公司适时的推进管理层和核心技术团队的股权激励办法,更是表达了对公司未来前景的信心,也预示着今后公司也会有更大的动力推进各方面改革和完善。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 年营业收入为325.5 亿,375.0 亿和435.0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64.54 亿,189.18 亿和219.11 亿,实现每股收益为14.41 元,16.56 元和19.18 元,结合公司在白酒行业的特殊地位,可给予一定的估值提升,现处在战略性投资机会,评级“买入”。 风险提示:白酒整个行业仍在调整期,白酒行业中报前后股价有一定幅度下行风险。
伊利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14-08-01 26.98 -- -- 27.47 1.82%
28.91 7.15%
详细
事件摘要: 7月份以来,尤其是近几日,7月29日和7月30日,公司高管潘,赵,胡,刘等高管从二级市场增持伊利股份,共计12.11亿元。 事件点评: 公司高管近几日的集中增持,无不显示出对伊利股份后市发展的强大信心。作为乳制品行业A 股的唯一的龙头,其强大的综合实力:液态奶有望赶超蒙牛,奶粉有望赶超贝因美,极强的渠道能力,令对手生畏的创新和模仿能力,产品结构升级,具备国际化视野,很早就布局代表乳制品未来方向的乳酸菌饮料。现今全球乳制品行业发展看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看中国,作为A 股唯一的乳制品龙头企业,伊利现今越来越具备王者气质,因为其产品属性比白酒更容易国际化,未来伊利不仅仅是乳制品行业的龙头,甚至有望成为整个食品饮料板块龙头和风向标。从其行业类型来看,有可能成为像雀巢这样的国际食品巨头;从其强大的渠道,创新和模仿能力来看,又有能成为腾讯这样的具有客户粘性和模仿能力极强的“后发制人”无解型公司。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2014年—2016年营业收入为543.15亿,615亿与688.12亿元,其对应的EPS 为1.23元,1.51元与1.74元,结合港股蒙牛27倍估值,我们认为伊利显然可以享受更高的估值,认为25--27倍估值并不为过,结合14年EPS 为1.23元,我们得出其合理股价为30.75--33.21元,现股价25.28元,短期至少仍有30%的空间。 风险提示: 作为食品企业,具备一定可能性的不可预见性的食品安全问题;原奶价格大幅上涨超预期。
贵州茅台 食品饮料行业 2014-05-26 132.72 -- -- 155.93 3.95%
169.10 27.41%
详细
主要观点: 中央政府的大力整风,高端白酒受影响最大,生产力在,消费欲望在, 但消费“渠道”被切断,此轮调整期过后,白酒才能真正启动一波居民消费升级行情,企业能否再续辉煌关键在于产品结构能否适应新的消费场景。 高端白酒消费环境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茅台正迫切面临产品结构改革 问题。当前经济背景下,各产业巨头纷纷试推中档产品,代表着一种顺应消费新环境的趋势,更重要的是以上品牌的形象并未受影响。五粮液宣告降价,未来两年茅台也处于新增产能急需放量的关头,发 掘新的消费场景不仅需要消费者改变自身习惯,更需要公司主动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问题出在消费渠道上,同以往一样不变的是生产力和消费欲望,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消费“渠道”,以前的“公款”消费基本被切断,从而转向“私款”消费,即个人商务等消费,此时“性价比”则显得很重要。因此无论是终端零售价格还是出厂价的调整都非常应景。 公司目标 2017年要达到30%是振奋人心的,国内茅台代表了高端白酒,在海外更是整整代表了整个白酒行业,但国外消费白酒的几乎都是华侨,消费人群的多样化才是真正的目标。而此次上海的亚信会议, 宴会时白酒选用的也是茅台,送给各国元首的礼物也是30年陈茅台酒,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对于茅台的真正态度, 并不是打压高端酒 的消费,而是反腐,打击通过“公款”来消费高端白酒。而此次,茅台作为“外交酒”又再一次发挥了作用。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营业收入为320.10亿, 364.20亿和413.9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61.49亿,183.18亿和207.57亿,实现每股收益为15.55元,17.64元和19.99元,结合公司在白酒行业的特殊地位,可给予一定的估值提升,现处在战略性投资机会,评级“增持”。 风险提示:白酒整个行业仍在调整期,股价会有一定幅度下行风险。
煌上煌 食品饮料行业 2014-05-13 24.44 -- -- 26.90 8.95%
29.20 19.48%
详细
近日,我们拜访了 江西煌上煌公司,就关于行业以及公司相关情况进行了交流,以及在南昌市场进行了草根调研。 主要观点: 剔除禽流感事件影响,酱卤行业近几年总体发展还可以,行业前三名为绝味,煌上煌,周黑鸭,CR3 大致在5%左右,其中绝味销售规模在20 亿左右,煌上煌10 亿左右,周黑鸭在5 亿。其规模的差距主要反映在其营销理念的不同,绝味以加盟店占绝对份额,现约有5000 家左右的加盟店,煌上煌为100 家自营店和1900 家加盟店,周黑鸭则为500 家自营店。煌上煌今年预计仍能新开400 家左右新店。公司产品是同类型公司中最为丰富的,主要分为鲜货,包装和屠宰,其中鲜货占95%,包装5%,屠宰主要为酱鸭供货。公司总共有200 多种产品,其中鸭脚,鸭翅,鸭脖和酱鸭销售规模最大,北方地区的大肠也是畅销品种。产品销售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店面租金太高,侵蚀利润,主要以展示形象为主。今后公司渠道准备继续下沉, 现江西省内已经到乡镇一级,至少会有一家。公司现金流非常充裕, 帐期加盟店只有1 天,商超会有1 月左右帐期,但占比很小。公司产区现有江西,广东,福建和辽宁四大产区,陕西产区在建。广告投入方面,主要以公交广告和路标广告为主。平时也会搞一些促销,但不降价,短期来看,今年公司目标做到10.5 个亿的销售规模,基于计划新增开店数20%,大量招聘销售人员,以及为来的可能的提价,我们判断实现并略超目标的可能性很大。长期来看,公司还有意在行业中整合相关资源,如市场互补,渠道互补,产品互补的都有可能是公司的并购对象,显示出公司想做大做强的意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鉴于行业和公司实际情况,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 年每股收益为1.09 元,1.30 元和1.61 元,对应市盈率分别是22.83 倍,19.15 倍和15.46 倍,我们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禽流感等的再次爆发,食品安全问题。
贵州茅台 食品饮料行业 2014-04-28 148.63 -- -- 165.48 -1.49%
165.00 11.01%
详细
年报摘要: 2013年度,公司共生产茅台酒及系列产品基酒52,487.12吨,同比增长22.56%;公司营业收入309.22亿元,同比增长16.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1.37亿元,同比增长15.3%,实现每股收益14.58元。公司经营计划,根据行业现状、市场形势和公司的发展战略,预计公司201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左右。 年报点评: 公司主品牌上半年收入增速10%,下半年收入增速32%,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受党政军消费压缩以及反腐的政策冲击,公司收入增速出现明显下降,下半年由于通过近3000吨计划外的放量,抵消了部分市场冲击。同时从消费端来看,茅台占据了其他高端白酒的市场份额,无论从短期业绩还是长期的市场格局来看,对茅台无疑都是偏利好的结果。茅台系列酒销售下降,幅度在23%左右,显示低端白酒竞争仍然很剧烈。而全年茅台公司对收入的预计3%增速,是近几年公司预期的最低值,但完成概率很大,应该是其下限。 而费用结构的变化显示公司营销模式正积极寻求转型:公司13年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上涨1.35%和0.79%,其中广告宣传和市场拓展费用是最明显的增量,公司为转变消费群体所做的努力可见一斑。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营业收入为320.10亿,364.20亿和413.9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61.49亿,183.18亿和207.57亿,实现每股收益为15.55元,17.64元和19.99元,结合公司在白酒行业的特殊地位,以及沪港通对于龙头公司的偏好,可给予一定的估值提升,评级“增持”。 风险提示:公司1季报后,股价会有一定幅度下行风险。
贵州茅台 食品饮料行业 2014-04-28 148.63 -- -- 165.48 -1.49%
165.00 11.01%
详细
季报摘要: 贵州茅台(600519)公布2014年一季报,2014年一季度实现收入75.82亿元,同比增长5.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6.99亿元,同比增长2.96%。预收款项16.21亿元,比2013年四季度30.45亿元减少46.76%。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4亿元,同比下降77.99%。 季报点评: 与大家基于春节销售形势形成的乐观预期相比,收入和利润基本持平的数据大大低于市场期望,其实在高端市场整体严重受压的形势下,茅台业绩没有下降已属强势表现。春节期间脉冲式的大众需求反弹本身就没有持续性,市场不能仅仅因此就认定高端酒已经走出低迷,更不能期望茅台有较快增长。近期茅台虽然降低了14年计划外发展经销商的门槛,但因为需求不振批发价较低,市场追捧度已远不如去年,而去年二季度二十多亿计划外销售额基数需要消化,可以判断:茅台的二季度及全年收入指标压力仍旧很大。但中长期来看,此时茅台终端价格所具有的一定性价比,以及所占有的其他中高端白酒的市场份额将是他未来笑傲江湖的资本,因此短期来看基本面和股价继续承压,但中长期不改趋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营业收入为320.10亿,364.20亿和413.9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61.49亿,183.18亿和207.57亿,实现每股收益为15.55元,17.64元和19.99元,结合公司在白酒行业的特殊地位,以及沪港通对于龙头公司的偏好,可给予一定的估值提升,评级“增持”。 风险提示:公司1季报后,股价会有一定幅度下行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