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帅

兴业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90521110001。曾就职于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诺德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8-13 18.51 -- -- 22.80 23.18%
25.59 38.25%
详细
公司是国内首家电解铜箔上市企业。 1999年公司率先切入镀锌铜箔领域, 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科技成果转化大批量生产项目。 2014年公司颇具前瞻性的规模转入锂电铜箔领域,在 6μm 和 4.5μm 领域都率先实现量产,技术实力位居行业顶流。 目前的产业链位置,决定了研发获得产品结构优势是最现实的领先路径。 铜箔行业上游是大宗商品,难以通过产业地位在材料端获得显著的成本优势;原材料占成本比例超过 80%,通过内卷降本打价格战也难以获得绝对优势。现阶段铜箔行业还在不断地技术迭代, 能量密度和成本占优的情况下向极薄铜箔切换的大趋势不变,受限于高端产能的阶段性短缺, 新产品普遍会获得一定幅度溢价,通过研发实力在产品迭代上占据先机,优化产品结构来获取超额利润无疑是最现实的领先途径。 设备和环评限制了产能扩张效率, 铜箔供需紧张局面预计加剧。 铜箔产业由于环评因素限制,产能建设时间普遍在 2年左右,产能供给难以短期爆发。 铜箔行业核心设备目前依旧主要被日本企业垄断,目前订单排期饱满,交付时间在 2-3年甚至更长,且由于日本企业谨慎的经营策略,产能扩张的意愿比较弱。 国产设备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部分企业已经在试用导入国产设备,未来国内设备导入有望缓解设备缺口的情况, 但是短期来看设备供给依旧是产能扩张的关键限制性因素。我们预计锂电池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2021年/2022年/2023年对应的锂电铜箔需求为 26.79万吨/37.52万吨/48.7万吨,同期有效供给受制于设备和环评因素,仅为 32.62万吨/40.46万吨/50.58万吨,铜箔供需紧张程度未来预计将加剧。 技术领跑紧握优质客户,加速扩张聚焦主业。 公司研发实力积淀深厚,在锂电铜箔几次技术迭代中都处于领跑地位,受益于此公司与宁德时代、 LG 等全球顶级客户保持长期良好合作。公司近年来陆续部分剥离非主业业务,集中精力深耕铜箔主业,大股东计划参与定增提升股权比例也彰显了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和专注铜箔领域的决心。公司产线技改竣工投产,新建产能持续推进,未来两年产能加速释放,预计 2021年/2022年有效产能由 2020年的 2.2万吨提升至 3.8万吨/6万吨。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2年/2023年归母净利润 4.73亿元/9.40亿元/14.92亿元, 以 8月 10日股价计算 PE 为 51倍/26倍/16倍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公司产能建设不及预期
福莱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1-08-13 49.00 -- -- 60.18 22.82%
60.18 22.82%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 2021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40.28亿元,同比增长61.37%;归母净利润 12.61亿元,同比增长 173.66%,扣非净利润 12.37亿元,同比增长 173.5%;Q2实现营业收入 19.71亿元,同比增长 52.4%,环比下降 4.2%;归母净利润 4.23亿元,同比增长 72.29%,环比下降49.5%。 光伏玻璃扩产加速,规模优势助力降本增效。 2021年公司加快了对新建光伏玻璃生产线的投产及对现有光伏玻璃产线的升级改造。 21Q1公司越南海防 1000吨/天、安徽凤阳二期 1200吨/天两座窑炉顺利点火, Q2安徽凤阳二期第二座 1200吨/天的窑炉点火,公司光伏玻璃产能由 2020年底的 6400吨/天提升至目前的 9800吨/天,新建产能经过产能爬坡阶段后将在 Q4陆续释放。预计安徽凤阳剩余两座 1200吨/天的窑炉将在H2陆续点火投产, 2021年底公司光伏玻璃产能将达到 12200吨/天,公司产能翻倍增长,预计公司 21年光伏玻璃出货量将超过 3.2亿平。公司在扩产的同时,不断提高产线良品率,预计新建窑炉良品率较旧产能提升 6-7%,有效实现降本增效,确保公司在全球光伏玻璃市场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升薄片化玻璃产品性能。 公司所在光伏玻璃行业技术、资金、人才壁垒较高,对成本控制能力,质量稳定性和产品制程率方面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为保障产品质量可靠性和工艺稳定性,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薄片化玻璃的研发生产。 2021H1公司研发投入 2亿元,同比增加 100%,在 2.0mm 光伏玻璃的生产配方,工艺和自暴率控制等关键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 Q12.0mm 玻璃出货量约 30%左右, Q2提升至 40%,未来公司薄片化玻璃出货占比还将进一步提高。 21H2光伏下游景气回归,下半年公司盈利有望迎来季节性增长。 2021年上半年,受硅料价格波动影响,国内光伏 1-6月新增光伏装机14.01GW,光伏装机需求延缓,海外对光伏组件价格敏感度更低,整体需求强劲, 1-5月光伏组件出口 36.9GW,美国、印度皆实现超预期增长。 下半年随着国内光伏抢装潮的到来,以及海外的持续高增长需求,预计全球光伏下游装机景气回归,公司作为光伏组件的直接辅材供应商,业绩有望迎来季节性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3.7/32.8/41亿元,对应 PE 为 44.6/32.2/25.8,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光伏装机不达预期;公司扩产增速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异常波动导致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杉杉股份 能源行业 2021-08-11 30.05 -- -- 35.78 19.07%
44.30 47.4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99.47亿元,同比增长209.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0亿元,同比增长659.1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实现归母净利润7.24亿元,同比增长2759.40%,超出市场此前预期。 负极业务厚积薄发,动力消费同步发力共筑高速增长。公司现有负极产能12万吨/年,负极上半年出货4.15万吨,同比增长107.79%,负极业务实现快速增长。消费方面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在高能量密度3C快充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持续提升在下游客户的供货比例。动力方面公司精准把握行业东风,持续突破下游客户。公司现有石墨化产能4.2万吨,随着包头一体化二期项目、乌兰察布项目逐步投产,以及远期四川眉山20万吨一体化项目的建设,公司石墨化自供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 偏光片业务并表贡献卓著,产线加速建设打造全球龙头。公司偏光片业务2月开始并表,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15亿元,单月贡献净利润1亿元左右。公司现有产线设计产能1.3亿平,未来2-3年陆续投产6条线,对应产能约为1.3-1.4亿平,此外通过车速提升和大尺寸占比的提升,公司实际生产能力和盈利能力均有望进一步提升,加速迈向全球龙头地位。 正极携手国际巨头,全球化拓展有望加速。上半年公司合计出货1.67万吨,同比增长84.98%,单吨净利超过1.5万元,实现量利齐升。公司前期公告向巴斯夫转让正极业务子公司杉杉能源19.6438%的股权,通过与巴斯夫合作公司正极业务有望加速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提升业务增长天花板。 电解液实现扭亏为盈。公司电解液受制于添加剂供给短缺,上半年出货下滑至5277吨,但是受益于供需改善带来的价格提升,以及公司自有六氟产能的增益,公司电解液环节盈利显著提升,上半年扭亏为盈实现利润0.50亿元。公司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战略,六氟二期2000吨产能已经步入规划,为公司电解液业务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7.59亿元/25.43亿元/32.39元,对应PE为27倍/19倍/15倍,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偏光片供需关系改善不及预期
璞泰来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8-10 157.47 -- -- 167.55 6.40%
200.29 27.19%
详细
事件:公司8月5日晚披露半年报,2021年H1公司实现营收 39.13亿元,同比增长 107.72%;实现归母净利润 7.75亿元,同比增长293.93%;实现归母的扣非净利润为 7.16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 308.40%。公司业绩略超市场预期。 负极持续满产满销,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公司上半年负极出货4.52万吨,其中Q2出货预计在2.4万吨左右,环比Q1增长14%,保持满产满销的状态,我们测算单价在5.4万元左右,环比去年有所下降,主要是动力占比提升的影响,在下游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我们预计上半年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单吨净利0.9万元左右。石墨化方面,公司受益山东兴丰和内蒙一期技改,公司现有石墨化产能6.5万吨,内蒙兴丰5万吨产能预计也将在下半年投产,叠加技改增量届时公司石墨化产能合计将达到12万吨,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 下游需求旺盛,隔膜环比持续增长。公司上半年隔膜涂覆及加工出货量7.98亿平,Q2出货预计在4亿平以上,环比继续增长,上半年合计贡献利润预计在1.7亿元左右。公司今年全年涂覆隔膜有效产能预计20亿平左右,公司持续加速产能建设,计划2022年和2025年分别形成超过 40亿㎡及 60亿㎡的隔膜涂覆产能。 锂电设备业务持续向好。公司锂电设备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3.68亿元,同比增长189.17%,新嘉拓上半年实现利润0.35亿元。公司涂布机业务在手订单超过 30亿元,新产品包括卷绕机、叠片机、注液机、氦检机、化成分容设备在内的在手订单超过 3亿元,在手订单充足,全年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上修公司2021年/2022年/2023年营收87.84亿元/120.25亿元/176.44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16.76亿元/22.39亿元/33.46亿元,亿2021年8月5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 为62倍/46倍/31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能建设不及预期;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
锦浪科技 机械行业 2021-08-05 244.40 -- -- 318.88 30.16%
318.10 30.1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1年半年报,实现营收14.54亿元,同比增长99.80%;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增长101.69%;归母扣非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69.12%,基本每股收益0.96元。2021Q2实现营收8.37亿元,环比增长35.66%;归母净利润1.32亿元,环比增长24.53%;归母扣非净利润1.09亿元,环比增长17.2%。 公司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出货结构向国内倾斜,整体毛利率水平略有下降。公司营收的增长主要源于出货量的上升。上半年逆变器销售量33.83万台,同比增长85.37%。其中Q1并网逆变器出货量约15万台,Q2环比增长30%达到19万台。分产品来看,并网逆变器营收12.95亿元,占上半年营收的89.06%,同比增长89.5%,毛利率26.73%,同比绝对值下降了9.55pct。储能逆变器营收0.66亿元,占营收的4.54%,同比增长642.26%,毛利率达45%。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的下降主要受并网逆变器销售结构、采购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内外销的结构发生变化,基于国内户用市场的爆发,去年同期海外销售的比重为65%,今年下滑到45%,海内外毛利率差别导致整体毛利率下降。采购成本的上升导致营业成本的增幅比例超过营收,但随着公司在5月份逐步提高产品售价,预计后续毛利率将回复到正常区间。 户用装机热潮推动组串式逆变器市场加速增长。截至6月底,全国光伏新增1,301万千瓦(同比+12.93%),其中分布式新增765万千瓦(同比+72.49%),户用新增586万千瓦,占比高达45.05%,成为新增装机主要来源。2020年我国组串式占比达到67%,相比19年提升8个百分点,21年组串式逆变器占比或进一步提升,达到70%左右。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模式下,专业化组串式逆变器厂商占据优势。公司将以此为契机,与国企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扩大公司产品在地面电站的市场份额。 储能市场即将爆发,公司业务迎来新的增长点。随着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接入,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成为能源解决方案的主流模式。随着新能源发电规模的快速增长,国内整体调峰缺口和压力日益加大,调峰能力亟待解决。分时电价形成机制的改革助力户用侧储能发展。用户侧储能以峰谷套利模式为主,主要分布在工商业峰谷电价差较高的区域。 新分时电价形成机制的实施将拉大部分地区的峰谷电价差。储能逆变器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储能逆变器系统是指在逆变器系统中增加储能部分,集成了光伏并网发电、储能电站的功能。2020年,全球储能逆变器出货量4.5GW 左右,预计 2022年达到7GW 左右。公司储能逆变器上半年整体出货约1万台,Q2出货台数相比Q1翻倍,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户用储能的市场占有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43/7.15/9.58亿元,对应PE 为49.3/37.4/27.9,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2021年下游装机需求不达预期;国际局势影响产品出口;IGBT 供货紧张影响公司成本及产能。
诺德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8-05 14.94 -- -- 20.50 37.22%
25.59 71.29%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0.08亿元,同比增长153.42%,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1238.7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830.8%,公司实际披露业绩处于公告中位数附近,符合预期。 套保对冲铜价波动,单吨盈利显著回升。拆分来看,公司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36亿元左右,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9亿元左右,环比增长较为显著。我们根据三方数据估算,公司二季度出货预计在9000吨左右,环比一季度8500吨左右的出货仅为小幅提升,以此测算二季度单吨净利在1.2万元左右,环比一季度提升显著。我们认为盈利提升主要是得益于二季度采取套保操作后,消除了铜价上涨带来的波动,公司单吨盈利得以显著回升。 产能持续释放,费用摊薄带动盈利能力再上台阶。公司目前单月生产能力3000吨左右,年内青海技改完成后预计单月产能提升10%左右。公司目前在建产能共2.7万吨,有望在2022年上半年开始投放,此外还有1.5万吨处于规划当中,未来两年公司产能迎来快速增长。明年公司有效产能预计可达6万吨以上,公司目前每年2亿以上的财务费用,产能扩张可以带动费用摊薄,单吨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定增彰显股东信心,财务结构有望进一步改善。公司前期公告了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非公开定向增发3.4亿股,由公司第一大控股股东邦民控股(4000万股)以及其全资子公司弘源新材(1.5亿股)、邦民新材(1.5亿股)认购。如果定增顺利实施,第一大股东邦民控股的持股比例将提升至29.83%,实控人对公司的控制力将得到有效加强,有利于公司未来的经营管理,以及实施公司发展战略。第一大股东邦民控股大额增持,表达了大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肯定,以及坚定前行的决心。并且公司股权更加集中,可以有效避免管理层发生变更风险。此外,目前杠杆率仍然较高,如果定增顺利实施,公司资产负债率会降至50%以下,财务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促进公司稳健发展。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4.69亿元/9.36亿元/14.91亿元,以2021年8月2日收盘价计算PE为44倍/22倍/14倍,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公司产能建设不及预期
隆基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23 94.00 -- -- 95.45 1.54%
98.58 4.87%
详细
隆基股份引领单晶成长,单晶科技成就隆基价值。单晶的崛起归因于技术变革和政策驱动,离不开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公司在单晶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是推动单晶技术变革的领头军。在公司的引领和推动下,单晶技术多点开花,掀起了一场从硅棒端到电池端几乎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变革,而公司也借助单晶的崛起建立起了光伏产业链自上而下一体化的隆基帝国。 规模优势突出,龙头地位稳固。2021年公司硅片/电池/组件的产能将达到 105/38/65GW,产能增长率分别为 23.5%、26.7%、30%,面对硅片环节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公司的产能逐步向下游电池和组件环节倾斜,一体化进程加速。预计 2021年公司硅片、组件出货量有望达到80/40GW,公司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供应链优势加持,持续保持优异的盈利能力。公司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在面临上下游价格波动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价格传导能力,成为产业链各环节博弈的赢家。 掌握核心技术,引领行业发展。公司始终将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力度作为业绩增长的核心要素,公司产品的光电转换效率多次打破世界纪录,TOPcon,HJT 等多项技术与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构建了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研发体系。 布局新赛道,迎来新的利润增长点。2021年公司两大新动作在于 BIPV和氢能新赛道的布局,公司通过收购森特股份,开启 BIPV 光伏增量市场,同时通过成立隆基氢能科技公司,布局氢能新赛道,为实现光伏+氢能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的能源变革打下基础。 乘风而上,分享行业增长红利。光伏行业同时具备成长性潜力和周期性魅力。成长性方面,清洁能源将逐步取代传统能源的市场份额。周期性方面,光伏行业经过欧美双反、扩大内需、补贴退坡等政策的影响,迎来了全球碳中和发展的黄金周期,未来公司有望借力全球碳中和东风,充分享受行业增长红利。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1/2022/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879/1080/123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0.6/139.7/172.3亿元,对应 EPS 为2.04/2.58/3.18元,对应为 PE 41.1/32.6/26.4,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需求不达预期,技术迭代超预期,供应链价格波动。
多氟多 基础化工业 2021-07-21 42.30 -- -- 55.44 31.06%
61.89 46.3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计划建设10万吨六氟磷酸锂及4万吨LiFSI和1万吨二氟磷酸锂项目,项目分三期建设、投产,预计2025年12月31日项目整体建成达产。此外,公司近日与客户签订了三份产品销售合同,到2022年12月为止合计供应不低于9960吨六氟磷酸锂。 聚焦主业积极扩产,公司六氟龙头地位稳固。公司现有晶体六氟产能1.5万吨,是目前最大的晶体六氟生产商,加上此前公告的与云天化合资的0.5万吨产能,全部达产后公司合计产能将达到12万吨,扩张速度和规模都远快于同业,公司六氟龙头地位持续稳固。 巨头争相锁定供给,六氟供需紧张再度确认。根据近期产业链反馈,随着VC供给的逐渐释放,六氟重新成为电解液环节的产能瓶颈。公司本次公告的销售合同包括比亚迪6460吨、孚能1700吨和Enchem Co.,Ltd.1800吨,且合同执行时间截止到2022年12月,结合前期天赐与宁德协议来看,各家厂商都在积极锁定六氟供给,再度确认了产业对于明年六氟供需依旧紧张的判断。 布局核心战场,紧扣时代脉搏。目前电解液配方各家电池厂商均有掌握,电解液加工环节壁垒较低,我们认为电解液核心战场在原材料,新型锂盐和添加剂的研发是构建技术壁垒的关键途径。公司目前在多种新型锂盐和添加剂研发上都已经具备专利布局和中试线,本次LiFSI和二氟磷酸锂扩产规模位居行业前列,不但充分说明了公司在未来技术迭代中的领先地位,也体现了公司准确把握趋势且敢于投入布局的优秀战略眼光。 携手云天化强强联合,积极构筑成本优势。公司目前自主具备碳酸锂提纯能力,可以采购工业级碳酸锂提纯,并且是全球最大的氢氟酸生产商,通过一体化布局成本相较同业具备显著优势,未来公司计划携手云天化,采用磷肥副产品作为磷和氟源,可以进一步降低六氟成本。 盈利预测:公司剥离整车业务重新聚焦主业,轻装上阵包袱不再。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2年/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8.48亿元/19.31亿元/22.24亿元,对应PE为38倍/17倍/15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中环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16 42.20 -- -- 52.41 24.19%
56.24 33.2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中报业绩预告,21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收 170-180亿元,同比增长 96.66%-108%。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4-15.5亿元,同比增长 160%-187%。其中 Q2预计实现净利润 8.58-10.09亿元,同比增长 200%-253%。业绩大幅增长超预期。 210硅片渗透率提升,大尺寸结构转型顺利。由公司引领的 210技术受行业下游客户青睐,推动组件功率进入 600W+时代,促进行业实现度电成本的降低,210生产工艺及产业配套方案逐步成熟。公司 210硅片的出货量,由今年年初占全球硅片总量的 6%,上升至 6月份的 15%。210最新的良品率已达到 97%,公司 210硅片将长期保持领先状态。 产能加速释放,工业 4.0赋能提效降本。截至 21H1,公司光伏材料产能较上年末提升约 55%,达到 70GW 的规模,产销规模同比提升 110%。 二季度硅片出货量达 14.2-14.3GW。工业 4.0加持下成本控制等能力提升造就行业领先地位。21H1公司单位产品的硅耗率同比下降近 2%,硅损控制能力行业一流。今年整体费用率同比下降 2%以上,A 品率大幅提升,硅片柔性制造为下游客户提供差异化选择。下半年公司产能将继续提升,到 21年末产能达到 85GW。 N 型硅片业务发力,扩大市场空间。上半年公司 N 型硅片全球占有率为55%,下半年有望提升到 65%-70%。随着以 N 型硅片为衬底的 HJT 和TOPCon 对传统 P 型 PERC 电池的取代,未来 5年 N 型硅片市场空间有望持续高增,公司有望分享新技术红利。 半导体业务快速成长,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材料的产销规模同比提升 63%,达到 8.4亿。12寸半导体硅片 6月的产能达到 7-8万片,超过原本的产能规划 4-5万片。下半年 12英寸外延片快速放量,产品结构持续升级。计划 2021年,6英寸及以下的产品产能达到60万片/月,8英寸达到 75万片/月,12英寸达到 17万片/月,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9.8/35.5/44.1亿元,对应当前 PE 分别为 41.7/35/28.1,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下游装机需求不达预期;公司扩产进度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成本增加。
明阳智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7-16 18.03 -- -- 22.26 23.46%
28.48 57.96%
详细
公司发布2021H1业绩预告并公布电站转让计划: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8.8亿元~9.8亿元(+65.84%~84.69%),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8.65亿元~9.65亿元(+66.18%~+85.39%)。公司公告转让3家全资子公司100%股权,涉及4个风电项目,交易完成后预计增加2021年税后利润合计44,278.23万元,其中税后股权转让溢价人民币11,245.16万元,转回原抵消的顺流交易未实现税后利润、资金利息等为人民币33,033.07万元。 风机销售收入逆势高增,漂浮式机组已获海外订单:经历2020年陆上风电抢装潮后,今年上半年行业整体处于项目储备和招标阶段,行业新增装机处于阶段性低谷;公司借助在大型化和海上化的前瞻布局逆势高增,风机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公司2020年全年出货陆上风电机组4.7GW,海上风电机组0.9GW,我们预计2021年公司陆上/海上风电机组出货量分别在3GW 左右,随着海上风电吊装效率的提高,全年总出货量有望突破6GW。公司研制的全国首台5.5MW 漂浮式风电机组样机已于近期拖曳至指定机位,预计年内完成并网发电。此外,公司在2021全球海上风电大会上宣布MySE-11MW 漂浮式机组已获得欧洲顶级能源开发商Iberdrola 的订单,首台样机将于2022年6月发往挪威。 滚动开发开始兑现,积极储备面向未来:公司本次转让风电场包括3个集中式风电项目(合计容量200MW)和1个分散式风电项目(合计容量3.6MW),据此估算每MW 转让可以为公司带来大约200万元的税后利润;陆上风电全面平价后随着央企/国企收购优质风电项目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公司电站转让溢价有望进一步提高。公司长期坚持滚动开发理念并积极响应“两个一体化”模式,公司目前已储备一体化项目30+,联手宁德时代、隆基股份组建一体化开发第一梯队,积极拥抱资源为王时代。此外,预计公司异质结光伏电池和组件产能将在年内完成一期各1GW 的产能建设,公司未来有望成长为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陆上风电招标超预期,海上风电“十四五”高增无虞:根据媒体统计,截止今年6月底全国公开招标陆上风电机组容量已超28GW,预计全年陆上风电招标容量50-60GW,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陆续交付。 海上风电已核准但预计无法今年并网的容量大约10GW,预计将在未来三年陆续吊装,此外,各省规划文件均指出要尽快完成海上风电项目“入规”,新一轮海上风电项目核准有望下半年重启,“十四五”海上风电高增无虞。 投资建议:由于电站转让增厚公司利润,我们上调2021年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为269.0亿元、301.4亿元和359.5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为25.8亿元、27.6亿元和32.2亿元,以今日收盘价计算PE 为13.3倍、12.4倍和10.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上风电发展不达预期;公司降本效果不达预期;公司市场开拓进展不达预期;项目储备与电站转让进度不达预期。
中伟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6-29 138.88 -- -- 183.23 31.93%
203.78 46.73%
详细
定位第三方独立加工商,出货量高速增长。公司定位于打造独立第三方前驱体加工商,客户结构丰富且优质,在LG 体系主供地位稳固的同时,在宁德、SK 等头部电池厂商供应体系内份额拓展顺利。2020年公司三元前驱体国内市占率22%,位居国内第一。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技术优势助力高速成长。根据我们测算,到2025年全球三元正极前驱体需求量将达到146.69万吨,未来五年CAGR 达到38%,对应市场容量将超过千亿元,按照单吨0.6万元左右净利润来测算,对应的行业利润规模达到90亿元。目前正极距离技术天花板尚且具备距离,技术仍在高速迭代更新,公司持续大力投入研发,研发费率同业领先,研发实力受到客户广泛认可,借力行业快速发展和市占率提升双重促进,公司未来出货量预计保持高速增长。公司产能建设不断加速,截至2020年底合计产能规模13.5万吨,预计2021年底达到22.5万吨,公司规划到2025年产能规模达到50万吨,持续高速扩张匹配市场需求。 加速布局资源和回收环节,补齐上游资源短板。随着技术进步里程焦虑和能量补充焦虑将逐步趋于缓和,成本将愈发成为行业的关注重点。公司布局规划了贵州循环、湖南循环和天津循环三大循环基地,预计年底循环冶炼产能将达到8万吨,并投资建设印尼3万吨红土镍矿火法冶炼项目,加速延伸上游冶炼环节,保障供给稳定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根据我们测算,如果从红土镍矿冶炼到硫酸镍冶炼环节全部打通实现自产,单吨三元前驱体毛利可以提升1.5万元-1.8万元,对应毛利率可以增厚15%-17%。此外公司发力进军电池回收领域,未来将进一步丰富原材料来源。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2年/2023年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出货量分别有望达到15.5万吨/22万吨/33万吨和2.5万吨/3万吨/3.5万吨,对应归母净利润9.79亿元/16.34亿元/23.98亿元,以2021年6月23日收盘价计算,市盈率为85倍/51倍/35倍,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公司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多氟多 基础化工业 2021-06-24 32.25 -- -- 46.89 45.40%
59.33 83.97%
详细
依托无机氟化工优势,向新能源产业链进军。多氟多主要从事高性能无机氟化物、电子化学品及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和生产,是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无水氟化铝等产销多年维持全球第一。公司依托无机氟化工基础及一体化优势,延伸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2010年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规模化生产六氟磷酸锂,同年开始进军动力电池领域。目前氟化盐、新材料和锂电池业务协同发展。 六氟由周期转向成长,未来利润空间广阔。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提振,锂电市场景气度拉动六氟需求高速增长。现阶段六氟行业规模不断扩容,产能向头部集中,小厂商受累于上轮价格下行周期的低盈利已无心参战,龙头集中度不断提升,因此未来六氟价格波动周期性将让步于成长性,进入利稳量升阶段。公司作为率先突破国外六氟生产技术垄断的本土企业,目前是国内第一大晶体六氟生产厂商,具备 1.5万吨产能,龙头地位稳固,同时公司积极抢先布局 LiFSI 等新溶质材料,未来公司六氟业务利润成长空间广阔。 深耕铝用氟化盐多年,龙头地位稳固。公司依托无机氟化工起家,是全球最大氟化铝生产厂商,全球市占率约 14%,具备产能 33万吨,规模优势明显,龙头地位稳固,业务趋稳。电子氢氟酸成为公司业务新发力点,目前共有产能 5万吨,已突破 UPSSS 级制造工艺并切入韩国高端半导体供应链。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湿电子化学品随着公司下游客户不断拓展以及湿电子化学品布局完善,未来电子氢氟酸业务业绩弹性可观。 剥离整车业务,动力电池重回上升通道。公司自 2020年起剥离汽车整车业务,汽车业务拖累不再,经营状况趋稳。动力电池业务以三元叠片软包动力为主,目前已切入奇瑞、吉利、五菱等车企供应链,并积极推动国际化战略布局,依托广西生产基地毗邻东南亚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开拓电动两轮车国际市场,未来动力电池业务有望重回快速增长轨道。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在六氟磷酸锂和铝用氟化盐业务的拉动下,预计公司 2021年/2022年/2023年营收为 52.1亿元/70.8亿元/92.1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为 8.5亿元/15.7亿元/19.4亿元,以 2021年 6月 22日收盘价计算,对应 PE 为 29倍/16倍/13倍,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震裕科技 机械行业 2021-06-07 85.99 -- -- 113.01 31.42%
127.57 48.35%
详细
布局一体两翼,业务高度协同。震裕科技专业从事精密级进冲压模具及下游精密结构件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公司初期专注模具业务,市占率位居电机铁芯冲压模具领域第一,2013年开始向下游延伸布局铁芯冲压业务。 依托模具和冲压业务技术优势,公司 2015年开始布局锂电结构件业务。 目前形成模具为基石,铁芯和锂电结构件为延伸的业务布局,三项业务技术上高度协同,业务上互为推动。 深度绑定宁德时代,锂电结构件加速成长。公司是宁德时代锂电结构件第二大供应商,根据测算 2020年占比约为 25%,伴随宁德出货高速增长及公司占有率的进一步提升,公司结构件业务将迎来爆发期。受益动力锂电装机的超预期增长及方形电池领导地位稳固,结构件市场加速扩容,到2025年预计将超过 300亿,随着结构件市场的不断扩容,以及锂电池厂商对供应链安全的考量,一家独大的局面难以持久,未来结构件行业有望走出 2-3家具备一定市场份额的二线企业,震裕科技凭借技术优势和客户优势是最有力竞争者。 轮毂电机需求高速增长,公司有望受益铁芯薄片化提升份额。到 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驱动电机市场预计将超过 900万台,CAGR 超过 40%。为了提升效率控制温升,轮毂电机冲片厚度逐年下降,加工难度提升有望加速行业集中。冲片加工核心难点在于模具和冲压技术。公司凭借优质技术积累和上下游协同可以实现高效、低成本量产,有望在本轮洗牌脱颖而出,带动铁芯业务放量。 模具业务精益求精,深耕多年优势显著。公司起家于模具业务,多年深耕细作执着探索,技术水平已经接近国际领先。铁芯与锂电结构件业务技术核心都在模具和冲压技术,与公司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高度契合,向下游延伸过程中不断提供助力的同时,上下游协同有效提升了研发和生产效率,优质的布局实现了公司业务的高效整合和相互推动。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在铁芯和锂电结构件业务并行爆发的带动下,公司2021年/2022年/2023年营收为 25.31亿元/38.87亿元/54.19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为 2.59亿元/4.22亿元/6.19亿元,以 2021年 6月 2日收盘价计算,对应 PE 为 32倍/20倍/13倍,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天赐材料 基础化工业 2021-05-31 83.80 -- -- 110.81 32.23%
130.99 56.31%
详细
事件:天赐材料全资子公司宁德凯欣与宁德时代签订了《物料供货框架协议》,约定在协议有效期内(自协议生效之日起至 2022年 6月 30日),宁德凯欣向宁德时代供应预计六氟磷酸锂使用量为 1.5w 吨的对应数量电解液产品(可根据双方协商上浮或下降不高于 20%)。宁德时代预付产品货款 6.75亿元。 协议电解液单价预计约 5.6万元/吨,为共提供量价双保险。1.5万吨六氟对应电解液约 12万吨,按预付款占比 10%计算,合同全款 67.5亿元,对应双方电解液单价约 5.625万元,合同价格较为理想,量价双保险共同为公司增长提供保障。 以六氟价格为基准,六氟中游核心价值凸显。协议约定,六氟按协议锁定的基准价格进行报价,其他原材料及各项费用的报价以双方另行书面确认的报价单为准,如其他原材料市场价格涨跌幅超过 10%的,则双方重新确认报价。每月六氟磷酸锂实际使用量按经双方确认的宁德时代发布的产品需求进行核算。宁德凯欣根据双方另行书面确认的购销订单/合同交付电解液产品。我们认为,协议以六氟价格为锚,充分体现了产业链对六氟作为电解液环节核心变量的认可,传递出行业对于下游需求增长的信心,以及对未来供需紧张持续的判断。 锂盐产能加速扩张,有效提升供给能力。公司现有六氟产能 1.2万吨,新增 2万吨产能预计 9月建成开始爬坡,明年下半年还将新增投放产能1.3万吨,届时六氟产能可达 4.5万吨,对应电解液产能 36万吨。新型锂盐方面,公司现有 LiFSI 产能 2300吨,年底新增投放 4000吨,在六氟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LiFSI 性价比逐渐显现,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公司不断增大锂盐环节扩张力度,产能高速增长,有力保障了未来的原材料供给。在产能为王的背景下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我们上调公司 2022年和 2023年销量预期至 23.2万吨和 29.5万吨,预计 2021年/2022年/2023年营收为 86亿元/131亿元/160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为 13.95亿元/19.03亿元/25.11亿元,以 2021年 5月 27日收盘价计算,公司 PE 为 53倍/39倍/30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供给不及预期
多氟多 基础化工业 2021-05-03 23.49 -- -- 31.57 34.40%
54.10 130.31%
详细
公司发布21年一季报,实现营收12.4亿元,同比增长50.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74倍;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84亿,同比增长11.6倍。 公司一季度毛利率提升至21.6%,净利率提升至8.3%,主要得益于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带来的业绩增厚。公司当前月度的出货量约为700-800t,计划今年新增5千吨名义产能,考虑到产能释放及爬坡,我们预计公司全年的六氟出货量有望达到1.25万吨,成为公司贡献利润的主要的来源。 六氟价格最新报价已经达到了22.5万元/吨左右,我们预计供给偏紧局面至少维持到2022年上半年,化工品制造具备规模优势,中小厂商产能成本高于龙头,价格不能稳定在20万元以上的话,不太可能出现类似2016年的疯狂扩产,扩产节奏仍由龙头掌控,公司今年仍有部分过去的低价长单在执行,随着这部分长单执行结束,公司综合售价仍处于上行通道。 在下游需求保持旺盛的背景下,我们预计电解液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全年需求将超过5.4万吨,同时有效供给仅为6万吨,并且包括部分尚未投放生产的新产能,供需全年将保持紧平衡的状态。未来下游需求将长期保持旺盛,六氟磷酸锂价格有望维持高位,甚至不排除进一步涨价的可能,随着公司新产能的不断释放增厚公司业绩,公司未来将具有更强的成长属性。 新型锂盐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销售,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产能逐步释放,新产品市场逐步打开,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新型锂盐LiFSI热稳定性和导电能力优于六氟磷酸锂,随着高镍化推进对电解液技术要求提升,未来添加比例有望不断提升,预计2025市场规模可达100亿元,CAGR超过50%。由于产品技术门槛高,产能有限,目前享受较高溢价。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1-23年净利润分别为8.0亿,9.7亿,13.5亿,对应当前市值的市盈率分别为20.5倍,17.1倍,12.2倍,维持增持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