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蒯剑

东方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4050005,曾供职于光大证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12.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4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利亚德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08 6.69 8.40 79.10% 6.70 0.15%
6.70 0.15%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预告。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5%-15%;归母净利润约为3.2亿-3.6亿(yoy20%-35%);扣非净利润约2.5-2.9亿(yoy5.3%-22.0%);净利润增长20%-35%;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提升,由去年同期-2.5亿元转至约2亿元。 其中,单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27.6%,环比增长约18.1%-38.9%,净利润同比增长30%-56%,环比增长63%-96%智能显示产品研发加速,产能积极扩张。产品方面,2023年2月份,户外Micro产品已研发完成并形成批量出货能力,同时Asic芯片已大规模应用于MicroLED产品中。产能方面,公司计划在2023年对无锡MicroLED生产基地产能从800KK/月扩产至2000KK/月,总产能将从2022年底的17600KK/月提升至18800KK/月。 公司完成改革重组,文旅夜游业务拓展静待宏观环境改善。文旅夜游业务已完成改革重组,正积极布局夜间经济与文旅结合,选择有专项债、专项贷等有资金保障的项目。同时,今年2月,公司联合唐山文旅集团共设新公司,积极开拓文旅产业。 随着文旅产业复苏,公司布局影院市场的脚步将再进一步。公司结合目前订单水平,预计2023年有望增长20%。 整合虚拟现实业务,不断扩展合作伙伴。2023年公司将把国内虚拟现实相关业务整合至“虚拟动点”,力争营收同比增长50%以上。今年已加大虚拟现实板块研发投入,和阿里达成虚拟拍摄方面的业务合作,公司旗下虚拟动点与京东科技达成战略合作,聚焦“空间计算”、“数字人”、“AI大模型”等技术,赋能影视、工业、游戏、体育多个方面,另外NP公司的光学动捕技术和以Optitrack为主导的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十多个领域,如影视拍摄、工业检测、教育培训、医疗康复、无人机编队等。 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0、0.40、0.52元(原预测2023-2024年0.39、0.51元),根据可比公司估值,我们认为目前公司的合理估值水平为2023年的28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8.4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商誉减值导致净利润下滑、MicroLED技术研发不及预期、显示产品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8-01 18.53 24.92 37.38% 19.16 3.40%
28.09 51.59%
详细
业绩稳步增长,新业务持续贡献增量:公司22 年取得营收 86 亿元,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润6.5 亿元,同比增长28%,扣非归母净利润 5.0 亿元,同比增长23%。23Q1 由于行业景气度相对较弱,公司取得营收17 亿元,同比下降9%;归母净利润1.5 亿元,同比增长20%,扣非归母净利润1.1 亿元,同比增长2%。公司的持续增长主要系公司与客户保持良好合作,各项业务按计划有序开展,成熟业务保持稳健,新业务初见成效。其中高精密连接器、LCP 模组/毫米波天线、UWB、汽车互联产品、被动元件等新业务延续快速发展态势,在持续放量的同时毛利率也逐步提升。 公司新业务营收占比接近 20%,预计未来占比继续提升。22 年以来公司生产效率、成本管控成果突出,全年毛利率21.8%,同比提升2.6pct;23Q1 公司毛利率20.5%,同比提升1.5pct。 传统射频主业保持竞争力:公司不断深化材料->零件->模组的一体化研发生产能力,在天线、无线充电、EMI/EMC 等传统主业中保持技术工艺领先,既在上游材料方面获客户认可,又在下游全球多家大客户中保持份额稳定。同时积极拓展智能家居等 IoT 领域,为客户提供从硬件零件到 产品软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未来有望保持稳健发展。天线业务方面,公司得到北美大客户在内全球各大科技客户的认可,正加大拓展天线在物联网/智能家居应用领域的覆盖率。无线充电领域, 公司除接收端外已切入手机发射端、手表发射端等多种发射端产品,覆盖产品体系日益全面。 新兴业务拓展顺利,长期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宽业务边界,打造“泛射频化”业务布局,新业务逐渐迎快速成长期。高精密连接器依托优势技术实现规模快速放量,在服务器、汽车、商业卫星通讯等领域取得进展;LCP 天线及模组不断加强垂直一体化能力,切入国际大客户供应链;被动元件搭建国际化研发体系,着力推进高端 元件国产化替代;汽车互联产品(无线充电、5G 天线、UWB 等)加大客户拓展力度,培育增量新市场,已获得国内外多家主机厂及 Tier1的供应资质。公司通过产业链的纵向渗透、产品线的横向拓展来打造可持续发展潜能。 我们预测公司23-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11.6/14.9 亿元(原23-24 年预测分别为12.4/15.1 亿元,主要考虑终端需求影响下调营收及毛利率预测),根据可比公司23 年28 倍PE 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为24.92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射频行业发展不达预期;公司新增业务发展不达预期;假设条件不及预期。
领益智造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7-17 7.08 8.33 58.97% 7.09 -0.42%
7.05 -0.4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3H1业绩预告。 业绩持续强劲,Q2单季度业绩再超预期。公司预计 23H1实现归母净利润 10-13亿元,同比增长 108%-170%,扣非归母净利润 10-13亿元,同比增长 114%-178%。 对应 Q2实现归母净利润 3.5-6.5亿元,同比增长 95%-261%,扣非归母净利 5.7-8.7亿元,同比增长 147%-278%,环比增长 40%-102%。一方面,公司业务进一步聚焦,安卓端业务不断减亏,持续进行产品结构优化及降本增效,加强成本费用管控,进而带动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另一方面,公司凭借长期积累的精密智造及组装能力、大规模量产及大客户配套经验积极切入新能源汽车及光伏领域,不断拓展与海内外知名汽车、动力电池等领域头部客户及国际领先的清洁能源领域客户的业务合作,且在头部客户中卡位优势明显,第二增长曲线明确。 消费电子主业基本盘稳中有升,受益大客户新机备货周期开启以及产品应用领域拓展。公司是北美大客户主要精密小件供应商之一,单机价值量&料号数量持续提升,同时公司已具备提供“一站式”智能制造服务及解决方案的能力,业务已纵深拓展至充电模组、笔记本键盘模组等范畴。此外,公司在 AR/VR 领域拓展顺利,目前已负责北美客户高端产品注塑结构件、光学核心元件和声学件制造,同时独家承担国内 AR 领先企业 Nreal 产品的的眼镜整机组装、注塑结构件和声学件制造,有望带来更多业绩增量,未来机器人、AR/VR 等蓝海赛道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 汽车、光伏多赛道并行,协同效应赋能业务拓展。1)汽车业务:公司汽车业务目前主要产品包括动力电池壳体、盖板、转接片等,下游客户目前已涵盖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2022年公司在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结构件供应比例已占据相当份额,23年有望进一步提升。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全球电动汽车电池精密结构件市将由 22年的 207亿元增至 26年的 618亿元,22-26E CAGR 为 31%,对应公司 22年份额不足 6%,未来份额有望提升。2)光伏业务:公司已成为全球微逆龙头Enphase 唯二代工商,23年 Enphase 订单扩充叠加公司新厂产能释放,份额&营收双升可期。公司新能源业务与原有业务协同性强,消费电子领域的精益智造、自动化&智能化、规模化供应及配套能力将助力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树立竞争优势。 我们维持公司 23-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31/0.41/0.52元的预测,根据可比公司 23年 27倍 PE 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 8.3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新业务整合与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汇兑损失风险;资产减值风险。
晶晨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3-07-04 84.08 119.94 127.12% 96.49 14.76%
96.49 14.76%
详细
机顶盒有望升级,国内外市场并重。2022年全国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数为 2亿户,高清和超高清为 1.10亿户(其中 4K 约超过了 3000万户);全国农村地区直播星用户为 1.5亿户(其中高清 500万户,4K 测试频道约有数万)。有近 50%的有线电视用户、约 96%的直播星用户仍然使用标清机顶盒,与主流电视机能力不相适配,升级空间大。在海外市场,公司获得谷歌、亚马逊等多个流媒体认证与 CAS 认证,并进入北美、拉美、亚太和非洲等运营商。公司的 S928XSoC 芯片,支持多种全球主流视频格式的 8Kp60视频解码、神经网络算法和超分等功能。 电视芯片性能领先。晶晨是国内极少数的高门槛的电视 SoC 芯片供应商,有望持续扩大在 TCL、小米、创维等客户的份额。显示效果和智能化升级提升 SoC 芯片价值量,显示效果是电视的最核心性能,像素、刷新率、对比度等显示效果指标持续提升,对编解码 SoC 芯片的运算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强大的运算能力让 SoC 芯片可实现 MEMC 运动补偿、超分算法 SR、分区控光 LD 等功能。语音交互、体感控制等智能化升级也提升 SoC 单价。公司 T982芯片采用 12nm FinFET 工艺,支持8K 硬件解码和超分能力。 AIoT 芯片应用广泛,有望受益于 AI 趋势。公司芯片已广泛应用于 AR 终端、音箱、门铃、会议系统、学习机、各种健身设备、各种智能家居产品、带屏冰箱、农业无人机、刷脸支付、菜鸟仓储、驿站后端分析盒、K 歌点播机、直播机、游戏机、门禁与考勤等领域,有望受益于大模型带来的 AI 算力升级趋势。 Wi-Fi 产品快速迭代。 公司第二代 Wi-Fi 蓝牙芯片(Wi-Fi62T2R,BT5.3)于 2022年 12月通过行业认证测试并预量产,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Wi-Fi6产品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场景,完善了公司的无线产品系列。Wi-Fi 芯片将进一步与公司主控 SoC平台广泛适配并配套销售,同时也面向公开市场独立销售。 汽车电子持续突破。汽车电子芯片已商用于宝马、林肯、Jeep、极氪、创维等国内外多个车企,内置最高 5Tops 神经网络处理器,支持多系统多屏幕显示,功能覆盖影音娱乐、导航、360全景、个性化体验、人机交互、个人助理、DMS 驾驶员监测系统等多种功能,将有望受益于座舱智能化大趋势。 我们预测公司 23-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2.19、3.20、4.14元(原 23-24预测分别为4. 10、5.35元,主要根据市场环境下调了收入和毛利率预测),根据可比公司 23年55倍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为 120.8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芯片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毛利率提升不及预期风险。
三安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6-16 17.16 20.82 83.11% 18.24 6.29%
18.24 6.29%
详细
与意法半导体合资建设碳化硅工厂。6月 7日,三安光电通过全资子公司湖南三安与国际半导体巨头意法半导体共同签署合资协议成立合资公司,该公司将由湖南三安控股。双方预计在重庆共同投资 32亿美元建设碳化硅芯片工厂,本次合资项目将采用意法半导体的碳化硅专利制造工艺技术,达产后可生产 8寸碳化硅晶圆 10000片/周。该项目计划于 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生产,预计将于 2028年全面落成。同时,公司将在重庆独资建立一个 8英寸碳化硅衬底工厂作为配套,预计投资总额 70亿元人民币,首期出资 5-10亿元人民币,达产后可生产 8寸碳化硅衬底 48万片/年。22年湖南三安实现销售收入 6.4亿元,同比增长 909%。湖南三安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碳化硅垂直产业链制造平台,碳化硅产能已达 12,000片/月,二期工程将于 2023年贯通,达产后配套年产能将达到 36万片。公司碳化硅各环节业务顺利推进,衬底已通过几家国际大客户验证。 LED 行业需求逐步恢复。22年由于传统 LED 市场需求低迷,公司传统 LED 业务同比下降 28%,而 Mini/Micro LED、植物照明、车用照明、紫外、红外等 LED 高端产品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47%。今年 5月以来多家 LED 封装企业和终端厂商宣布涨价。TrendForce 指出,LED 照明等部分市场已步入复苏的阶段,预计第二季度末,行业终端库存有望朝向正常水位发展,并且将带动订单增长。公司 LED 芯片业务有望受益于行业需求恢复。 射频业务客户数量增加。公司提供射频功放/低噪放、滤波器、SIP 封装等差异化解决方案,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射频功放、WiFi、物联网等市场,终端客户包含三星、OPPO、VIVO、小米、荣耀、传音等及通讯模块大厂移远、广和通等。公司目前砷化镓射频产能 15,000片/月,能够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 HBT、pHEMT 等先进工艺芯片代工服务。氮化镓射频大功率单频产品于 22年 6月顺利起量,并已导入大功率宽频产品。 我们预测公司 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9/25.2/31.5亿元(原 23-24年预测分别为 32.2/42.3亿元,主要根据市场状况下调收入和毛利率预测),根据可比公司 23年58倍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 20.88元,维持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存货减值风险;LED 需求不及预期;MiniLED 和化合物半导体进展不及预期。
麦捷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6-08 8.67 10.64 35.03% 8.94 3.11%
9.25 6.69%
详细
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6.7亿元,同比下降 16%;实现归母净利润 0.5亿元,同比增长 7%。环比来看,一季度较上一季度收入下降 10%,归母净利润增长 33%。 盈利水平方面,公司一季度综合毛利率为 17.7%,同比增长 1.2pct,环比下降0.2pct;净利率为 7.7%,同比增长 1.7pct,环比增长 2.4pct。 去库存周期下积极布局新能源、光伏等新兴领域。2022年消费电子市场遭遇需求滑坡,各品牌商进入去库存周期。公司本部实现营收 9.3亿元,同比下降 10%,实现净利润 0.8亿元,同比下降 67%。公司加大了转型新能源、汽车电子的客户拓展力度。通过产品研发设计转型、设备投入、车间布局调整等一系列举措,将重点全面转向开拓比亚迪、吉利等汽车电子客户,同时也加大了汇川、威迈斯、英博尔等汽车核心供应链客户和储能、光伏等新能源拓展,未来公司将获得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子公司净利率稳定,与本部形成协同效应。22年 LCM 模组业务子公司星源电子实现营收 16.9亿元,同比下降 11%,实现净利润 0.8亿元,同比增长 56%。星源通过与关键客户的技术和研发协同,积极探索 Mini-LED、Micro-LED 等新型显示技术,寻求在 Mini-LED 等新产品的关键性突破,整体经营情况稳健积极。电感变压器业务子公司金之川实现营收 5.7亿元,同比增长 33.7%,实现净利润 0.6亿元,同比增长 43.2%。受益于原材料管控、优化议价机制等有效降本措施、产品质量深受客户认可,子公司净利率水平较为稳定。同时,公司加强本部与金之川子公司的技术和客户协同力度,初步建立了以软磁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铁氧体材料等为基础的材料研发中心,正开拓导入汽车电子、新能源品牌厂商更多客户资源。 我们预测公司 23-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36/0.48/0.55元(原 23-24年预测分别为0.62/0.79元,主要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了收入、毛利率及费用率预测),根据可比公司 23年 30倍 PE 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为 10.8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扩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毛利率波动风险、资产减值风险。
奥来德 机械行业 2023-05-30 43.52 58.80 86.67% 52.29 20.15%
53.20 22.24%
详细
OLED材料及蒸发源设备领先企业,拓展钙钛矿业务。公司是国内OLED材料、蒸发源领先企业,不断开启成长新曲线。公司背靠吉林大学雄厚的科研支持,通过17年的自主研发和产业经验积累,现已全面覆盖了发光功能材料、电子功能材料、空穴功能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四大类,细分品类达百余种。2012年公司开启了蒸发源的研制项目,陆续取得了知名面板厂商的蒸发源订单,跻身成为韩日主导的主要蒸发源供应商中,唯一的中国企业。2022年下半年,公司发布公告进军钙钛矿光伏电池设备及材料领域。 OLED发光材料业务持续放量,延伸薄膜封装材料产品线。OLED有机材料是OLED面板制造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OLED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之一,在OLED面板中成本占比较高。目前国内终端材料市场仍为海外厂商所垄断,22年国产化率仅20%左右。公司过去主要提供三种Host材料,去年R-prime、Gprime材料开始放量,今年预计B-prime、红光主体、电子传输材料持续突破海外垄断,进行国产替代。同时公司在研产品包括蓝光、绿光主体材料、空穴层材料、掺杂材料等,也将在未来2-3年中为公司持续贡献成长动能。 6代线蒸发源设备需求稳健,8.5代蒸发源空间广阔。公司蒸发源是国内唯一能匹配日本佳能Tokki蒸镀机的产品。目前,公司生产的6代AMOLED线性蒸发源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进口替代,国内Tokki蒸镀机80%以上采用的都是公司的蒸发源产品。6代线设备需求方面,由于6代线主要应用于手机屏幕生产,目前产能相对充沛,未来新增需求较少,但高世代的8.5代线受益IT类中尺寸OLED面板的渗透有望开启新一轮建设周期,单条产线对应蒸发源设备需求量大幅提升。 钙钛矿长期空间广阔,公司技术协同强势切入。钙钛矿电池在电源效率、成本、环境适应、下游应用等方面优势显著,同时国内外已出台大量支持政策,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根据CPIA预计,2022年钙钛矿电池新增产能将达0.4GW,2030年将达161GW。奥来德切入钙钛矿光伏电池上游设备和材料领域,带来增长新曲线,依托公司核心零组件自供优势和OLED领域的技术协同,我们认为公司远期有望占据钙钛矿蒸镀设备可观份额。 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5、2.10、3.23元,根据可比公司24年调整后平均28倍PE估值水平,对应58.80元人民币目标价,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蒸发源产品仅适配于Tokki蒸镀机的风险;客户集中风险;下游面板厂商出货量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毛利率下降风险;存货管理风险;钙钛矿技术研发风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中芯国际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5-16 53.00 65.99 59.98% 56.36 6.34%
56.36 6.3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一季报。 23Q1 业绩承压,二季度环比改善。公司22 年营收同比增长39%至495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至121 亿元,主要因销售晶圆的数量增加及平均售价上升。受到下游需求影响,公司晶圆销售量减少及产能利用率下降,导致23Q1 营收同比减少14%至102 亿,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44%至16 亿元。公司业绩指引:23Q2 收入预计环比改善(上涨5%至7%);全年营收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毛利率 20%左右。 产能进一步扩充,资本开支指引依旧强势。下游需求疲软导致公司23Q1 产能利用率环比下降11.4pct 至68%;等效8 英寸晶圆月产能为73.2 万片,同比提升13%,环比提升3%。公司22 年资本开支约 432 亿元,23 年计划资本开支与22 年大致持平,主要用于老厂扩建和4 个新厂项目持续推进。截至2023Q1,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中芯西青在建设中。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多平台项目进展顺利:22 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49.5 亿元,同比增长20%;截至22 年底研发人员数量为2326 人,占总人数比例为11%,比上年增加0.9 pct。28 纳米高压显示驱动工艺平台、55 纳米 BCD 平台第一阶段、90 纳米BCD 工艺平台和 0.11 微米硅基 OLED 工艺平台已完成研发,进入小批量试产。在电源管理、超低功耗、射频、图像传感、指纹识别、特殊存储器等产品平台,特别是 0.15/0.18 微米、55/65 纳米、40/45 纳米等工艺节点,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晶圆单价持续提升。应用领域看,23Q1 智能手机占比继续下降,智能家居、其它类晶圆收入合计占比57%,环比提升6.9 pct。产品线分类看,公司12 英寸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3Q1 占比近72%,环比增加7.5 pct,产出边际效益不断提升。公司销售晶圆的数量由22Q4 的157 万片(约当 8 英寸片)下降20%至23Q1 的125 万片;23Q1 单片晶圆 ASP(约当 8 英寸片)同比增加15%至1076美元,主要和产品组合变化相关。 我们预测公司23-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2/86.0/118.3 亿元(原23-24 年预测分别为 128/148 亿元,主要下调营收及毛利率预测),采用 DCF 估值法,给予65.99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爬坡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客户导入不及预期;生产设备难以购买;优惠税率持续性不确定性风险;政府补助等其他收益不确定的风险。
纳思达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5-11 38.17 60.22 168.84% 43.72 14.15%
43.57 14.15%
详细
营收规模持续增长。公司 22年实现营业收入 259亿元,同比+13%;实现归母净利润 19亿元,同比+60%;毛利率为 32.6%,同比-1.5pct;净利率为 7.9%,同比+0.9pct。23Q1实现营业收入 65亿元,同比+12%;实现归母净利润 2.1亿元,同比-52%,主要因为极海微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29%和汇率波动等影响;毛利率为34.9%,同比-1.3pct,环比+3.3pct;净利率为 3.4%,同比-5.4pct,环比-0.6pct。 A3复印机预计年内量产上市。1)奔图:奔图 22年营收增长 23%至 48亿元,净利润增长 12%至 7.6亿元。23Q1营业收入增长 30%至 13亿元,净利润同比略有增长,虽然信创出货同比显著下降,但商用市场的高增长拉动打印机整体销量同比增长 37%,体现了奔图强大的产品竞争力。23Q1由于居家办公以及春节假期等影响,原装耗材出货量同比下降 24%。奔图自主研发 A3黑白/彩色复印机也正按照预期规划有序推进,预计本年度内量产上市。2)利盟:利盟 22年营收增长 7%至 23亿美元,打印机销量增长 21%,耗材收入与去年同期持平,EBITDA 下降 9%至 2.5亿美元。23Q1受 OEM 业务出货趋缓影响,利盟打印机整体销量同比下降 17%,营收下降 7%至 5.3亿美元。EBITDA 受欧元汇率贬值影响同比下降 5%,剔除汇率影响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芯片布局逐渐完善。22年极海微出货量增长 3%至约 4.6亿颗,营收增长 34%至 19亿元,净利润 7.1亿元。其中打印机通用耗材芯片业务营收增长 23%至 13亿元,非打印耗材芯片业务营收增长 74%至 6.0亿元。22年底极海微研发人员规模现已超过500人,全方位推动面向打印、工控、汽车电子、新能源等领域的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落地。目前极海微在工控领域已经推出 6大系列共 24款 APM 工业级 MCU; 在汽车电子领域共计推出 9款通过 AEC-Q100认证的车规级 MCU 新品;在新能源领域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 5G 基站 BMS 系统、便携式储能电源、交流/直流充电桩、微型光伏逆变器等领域。23Q1极海微总体芯片出货量近 1亿颗,同比略有下滑,营收下降 15%至 4.3亿元,主要是部分芯片价格短期承压。 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1.78、2.48、3.20元(原 23-24年预测为 1.93、2.68元,主要调整了收入和毛利率),根据可比公司 23年 34倍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为 60.4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商誉减值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汇兑损益风险。
大华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5-05 23.20 28.92 69.42% 24.14 2.85%
24.13 4.01%
详细
Q1盈利能力改善。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7%;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31%。23Q1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同比+2.9%;实现归母净利润5亿元,同比+39%;毛利率为42.5%,同比+3.5pct,环比+3.9pct;净利率为8.2%,同比+2.3pct,环比+2.3pct。 中移动完成入股,境内业务有望受益。22年境内ToB收入下降4%至83亿元,大华在企业业务领域将AI、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行业场景深度融合,洞察业务细分场景超3000个、累计形成行业解决方案300多个,在制造、建筑、教育、电力、石化、煤炭、钢铁、金融、医疗、物流、文旅、农产、零售等领域精耕细作,为客户提供可落地、可量化、可计算的场景化数智解决方案。中移动入股大华的增发已完成,大华有望与中移动在各项业务的市场开拓、联合研发、渠道合作等方面深入合作,ToG、ToB、乐橙业务均有望受益。软件业务营收15亿元,毛利率69.1%,同比+1.7pct。 境外业务持续增长。22年境外收入增长9%至148亿,占比提升至48%。大华在海外拥有广泛深入的分销网络,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海外制造中心导入了生产自动化设备及管理信息化系统、欧洲供应中心新建子HUB、海外子仓导入标准化仓储系统等,进一步提升海外本地化制造与仓储物流运作合规性及高效性。 创新业务保持高增长。22年营收增长45%至41亿元。子公司华睿业务机器视觉算法平台发布了3.0版本,应用工具集160+,算子1500+,配套最新的深度学习训练平台,持续丰富各行业的AI+应用,并全面支持二次开发。子公司华橙构建了以“家庭安防、智慧物联、家庭服务机器人、云业务”为主的四大民用IoT产品体系,AIoT设备接入数整体增长超过30%,全球用户注册数增长整体超过40%,海外用户增长超过100%,全球乐橙云平台月活跃用户数近1200万,增长超过40%。子公司华锐捷专注于智能车载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结合雷达、AI、感知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技术,目前已取得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产品方案全面服务国内外乘用车、商用车客户以及各级消费者和行业用户。 我们预测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35.1、45.4、54.9亿元,根据可比公司23年平均28倍PE估值,给予29.68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AI进展低于预期;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汇兑损益风险。
东山精密 计算机行业 2023-05-04 24.59 30.65 117.38% 26.35 6.68%
29.21 18.79%
详细
明确双轮驱动战略主线,盈利能力改善。2022 年公司进一步明确了双轮驱动的战略主线,全力聚焦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两大核心赛道,实现营收316 亿元,同比下降1%,归母净利润24 亿元,同比增长27%,扣非归母净利润21 亿元,同比增长35%,毛利率17.6%,同比增长2.9pct,净利率7.5%,同比增长1.7pct。23Q1 实现营收65 亿元,同比下降11%,归母净利润5 亿元,同比增长29%,扣非归母净利润3 亿元,同比下降8%,其中包含LED 业务的亏损,公司继续推进盐城东山(主要从事LED 封装业务)的股权转让,若不包含该业务亏损影响,Q1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以上。 PCB 业务全球领先,收购车载屏工厂。2022 年公司PCB 业务实现营收218 亿元,同比增长6%,毛利率21.0%,同比增长5.5pct,根据Prismark,公司行业排名已位居全球前三。子公司维信电子是全球前三的 FPC 制造商,能为AR/VR 等客户提供 FPC 产品。 触控面板及液晶显示模组业务和LED 显示器件业务分别实现营收34亿元和17 亿元,同比下降34%和35%。液晶显示模组销售量同比下降51%,主要由于国内品牌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类电子客户产品销量大幅下滑。23Q1 公司成功收购JDI 旗下的全球前五车载屏工厂苏州晶端,进入车载屏领域。 新能源业务快速成长。2022 年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约为24 亿元,23Q1 约为12 亿元,同比增长约130%。公司是上游供应商中为数不多的能为新能源汽车客户提供PCB、车载屏、功能性结构件等多种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的厂商,未来多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将进一步加深公司与客户的黏性。2022 年公司精密制造业务实现营收45 亿元,同比增长33%,毛利率15.7%,同比提升0.2pct。公司收购北美工厂Aranda、AutoTech US 以及墨西哥工厂 AutoTech Mexico,投资金额预计不超过5300 万美元,预计Q2 投产,将降低物流成本、持续满足客户需求,更好地服务北美新能源客户。 我们预测公司23-25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71、2.28、2.75 元(原23-24 年预测分别为1.69、2.07 元,主要上调了收入和毛利率预测),根据可比公司23 年18 倍PE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30.78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风险;PCB 板毛利率波动风险。
上声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5-04 40.80 52.70 104.26% 46.49 13.47%
54.20 32.84%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2022年营业收入17.69亿元,同比增长35.9%;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增长43.7%;扣非归母净利0.65亿元,同比增长30.4%。4季度营业收入5.68亿元,同比增长47.5%,环比增长18.3%;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74.8%,环比增长28.8%;扣非归母净利0.11亿元,同比下降9.7%,环比下降49.1%。1季度营业收入4.53亿元,同比增长23.0%;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长138.9%;扣非归母净利0.28亿元,同比增长129.5%。 1季度毛利率同环比回升,现金流大幅好转。2022全年毛利率20.3%,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预计主要系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2023年1季度毛利率23.4%,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7个百分点,预计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下降带动。2022全年期间费用率13.6%,同比下降7.5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主要系21年存在上市费用、员工海外差旅补助费等;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主要系汇兑收益增加较多。 2023年1季度期间费用率15.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2022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35亿元,21年同期为-0.22亿元,主要系应收账款余额、存货余额、研发支出增加等因素影响所致;2023年1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61亿元,同比增长156.4%,主要系公司业务增量回款增加、收到出口退税增加所致。 扬声器产品量价齐升,功放、AVAS等汽车电子产品带动单车价值提升。公司深耕车载扬声器业务数十年,与国内外知名车企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持续扩大市场份额,2022年公司车载扬声器在全球及中国市场市占率分别提升至12.95%、20.66%;2022年车载扬声器收入13.82亿元,同比增长21.3%;扬声器单价约20.7元,同比增长约9%;汽车电子产品车载功放及AVAS等持续放量,2022年车载功放业务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226.4%;AVAS业务收入0.57亿元,同比增长116.1%,功放及AVAS等产品放量有望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结构,实现单车配套价值持续提升。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助力公司长远发展。公司发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激励对象包括8名董事或高管、6名核心技术人员及168名其他员工,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320万股,占股本总额约2%,授予价格为26.6元/股。此次激励计划公司层面考核目标(归属比例100%)为:以2020-2022三年净利润(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的归母净利润)为基数,2023/2024/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0%/50%/70%,对应2023/2024/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0.97/1.12/1.27亿元。此次激励计划有助于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充分调动管理团队和员工积极性,吸引和留住公司优秀人才,为公司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调整2023-2024年收入、毛利率、费用率等,增加2025年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1.26、1.71、2.25元(原2023-2024年为1.40、1.92元),可比公司23年PE平均估值42倍,对应目标价为52.9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车载扬声器业务配套量低于预期、车载功放业务、AVAS业务低于预期、声学行业市场空间问题、汽车芯片供给问题。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中微公司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5-04 175.80 238.11 75.70% 178.17 1.35%
185.50 5.52%
详细
业绩持续增长:22年营收同比增长53%至47.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183%至9.2亿元,新签订单增长53%达63.2亿元。22年公司研发投入增长28%达9.3亿元,占收入比例为20%。截至22年底公司共有超过3311个反应台在客户106条芯片生产线全面量产。23Q1营收同比增长29%至12.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5%至2.8亿元,业绩依旧亮眼。 刻蚀设备扩大优势:23Q1刻蚀设备收入为8.1亿元,同比增长14%,毛利率47.3%。CCP刻蚀设备:在国际最先进的5纳米芯片生产线及下一代更先进的生产线上,公司CCP刻蚀设备实现了多次批量销售,已有超过200台反应台在生产线合格运转。用于先进逻辑器件的双反应台刻蚀机实现多次批量销售,用于逻辑器件大马士革刻蚀及用于极高深宽比存储应用的刻蚀机开发进展顺利,将陆续进入市场。 ICP刻蚀设备:22年实现了100多个刻蚀工艺的量产,单台机系列产品安装腔体数已达到297台,双台机实现量产并取得重复订单。 MOCVD应用领域不断延伸:23Q1公司MOCVD设备收入同比增长300%至1.7亿元,毛利率40.1%。截止22年底,累计MOCVD出货量超过500腔。公司保持氮化镓基MOCVD市场领先地位,在Mini-LED显示外延片设备领域国际领先,针对Micro-LED应用的专用MOCVD设备正在开发。碳化硅功率器件外延设备今年将交付样机至客户端开展生产验证,产品线进一步丰富。 薄膜沉积和量测设备可期:首台CVD钨设备付运到关键存储客户端验证评估,EPI设备已进入样机的制造和调试阶段,应用于高端存储和逻辑器件的ALD氮化钛设备已进入实验室测试阶段。公司通过投资睿励34.8%股权布局前道量/检测领域,近期公告将增持睿励6.8%股权,光学检测设备22年市场规模825亿元,仅次于光刻、薄膜和刻蚀设备,未来前景广阔。 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19.9、25.5亿元(原23-24年预测分别为14.0、19.6亿元,主要上调了刻蚀设备、MOCVD的营收和毛利率),采用绝对估值法(FCFF),给予238.44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基金等股东减持;刻蚀设备国产化不及预期;MiniLED需求不及预期;政府补助下滑风险;零部件断供风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恒玄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5-04 123.00 -- -- 155.78 26.65%
155.78 26.65%
详细
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业绩短期承压。22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部分终端新品发布时间有所延迟。22年公司实现营收14.9亿元,同比下降16%,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70%。公司盈利能力整体稳定,毛利率逆势提升2.1pct,主要受益于智能手表芯片等新产品快速上量,带动营收结构多元化。同时公司持续投入研发,研发团队人数进一步增加,22年研发费用4.4亿元,同比增长52%。全年计提存货减值0.6亿元,致使公司利润下滑幅度高于营收。 创新驱动产品快速迭代,产品结构多元化。22年,公司新一代BES2700系列可穿戴主控芯片实现量产上市,应用于多家品牌客户的旗舰TWS耳机及智能手表产品。 该芯片采用12nmFinFET工艺,电源电压较22nm工艺降低了20%,进一步降低功耗,提升可穿戴产品的续航时间。公司在FinFET工艺上集成射频电路的成功量产,为公司进一步开发更先进工艺下高集成度的芯片打下了基础。在新应用场景方面,公司智能手表类芯片开始放量,22年取得营收2.9亿元,营收占比近20%为公司营收打开新的成长空间。Wi-FiSoC芯片已应用于多家品牌客户的智能家电产品,Wi-Fi4连接芯片也开始量产落地,已应用于翻译笔、智能家电等终端产品,公司近一步向AIoT平台型公司迈进。 23年复苏可期,AI赋能打开长期想象空间。根据IDC,23年穿戴设备出货量有望回到正成长的轨道,预估将年增4.6%至5.4亿台,公司作为AIOT主控芯片平台型企业,有望受益于市场需求回暖。此外,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系统是对智能家居交互方式的升级,未来可以应用于以智能音箱、家庭陪护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智能家居产品,令产品反馈的丰富程度及准确性大幅提升,对用户意图的理解会更加“智能”,从而改善消费者的体验,为智能家居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我们预测公司23-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14/3.23/4.42元(原23-24年预测分别为7.53/11.01元,根据22年报主要下调各业务收入,上调费用率预测),根据可比公司23年75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160.5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品牌TWS耳机销量不及预期、智能音箱和智能手表销量不及预期、12nm新产品不及预期、估值风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斯迪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4-28 16.22 23.19 171.23% 27.68 21.56%
20.31 25.22%
详细
22 年短期承压,盈利能力稳定。公司22 年取得营收18.8 亿元,同比小幅下滑5%,归母净利润1.7 亿元,同比下滑20%。主要由于在宏观经济下行、俄乌冲突、全球通货膨胀、行业周期变动等复杂因素影响下,全球消费需求低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出货量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分业务来看,功能性薄膜材料营收4.5 亿元,同比下滑21%,电子级胶粘材料营收8.4 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下半年营收基本同比持平。22 年综合毛利率29.7%,同比提升2.7pct。主要受益于核心业务电子级胶粘材料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 23Q1 利润实现正增长,加大研发投入。23Q1 公司营收同比微增至4.8 亿元,归母净利润0.2 亿元,同比增长14%,毛利率同比上升1.4pct,Q1 业绩在整体需求疲软的大环境下符合预期。公司同时加大研发投入,23Q1 研发费用0.4 亿元,同比增长68%,研发费用率也由22 年的6.8%提升至23Q1 的8.2%。 产品、客户、应用领域多维成长,高附加值产品逐渐放量。OCA 光学胶是一层无基材的光学透明双面胶,具有无色透明、超高透光率、可在室温或中温中固化且固化收缩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显示触摸屏模组中。OCA 胶从配方设计、材料搭配、设备调整、制程稳定、品质管控、模切转化到后端应用等方面均有较高技术要求,导致终端导入门槛很高,市场主要被海外巨头垄断 ,公司拥有多条日本及德国进口的先进生产线,通过实现胶水-离型膜和-PET 基膜的一体化自制,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并提升对产品系列的理解力和批量生产的可复制性,收入端已在部分终端品牌实现突破稳定供货,实现产品组合与客户组合的升级,且毛利率水平领先。此外,公司已有相当部分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头部客户,例如绝缘包覆材料、电芯胶带、装配胶带、胶粘剂等, 有望逐步贡献业绩增量。 我们预测公司 23-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1/4.94/7.18 亿元(原 23-24 年预测分别为3.86/5.85 亿元,主要下调功能性薄膜材料、薄膜包装材料收入),根据可比公司 23 年31 倍 PE 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为32.55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OCA 业务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4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