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施毅

浙商证券

研究方向: 有色金属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230522100002。曾就职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13.95%
(第246名)
60日
中线
18.6%
(第30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5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天齐锂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4-03 75.12 110.30 44.56% 86.15 14.68%
86.15 14.68% -- 详细
天齐锂业发布 2022年业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404.5亿元,同增 427.8%,归母净利 241.2亿元,同增 1060.5%,扣非归母净利 230.6亿元,同增 1628.9%。 其中 Q4实现营业收入 158.03亿元,同增/环增分别 316.9%/+52.7%,归母净利81.43亿元,同比/环比分别+425.7%/+44.0%。 锂盐产品量增价涨,泰利森产量达历史新高量:2022年泰利森锂精矿产量 135万吨,同比增加 41.4%,公司锂精矿销量 75.9万吨,同比增加 37.7%,库存量 29.6万吨,同比增加 51.1%。锂盐生产量 4.73万吨,同比增长 8.2%,销量 5.81万吨,同比增长 21.8%。库存量 2929吨,同比增长 150.8%。价:公司 2022年锂盐平均销售均价为 43.1万元/吨,锂精矿销售均价 2.0万元/吨。本:公司 2022年锂盐平均生产成本为 6.1万元/吨,锂精矿平均生产成本 3264元/吨。锂盐毛利率 85.85%,同比增加 23.96%,锂精矿毛利率83.95%,同比增长 21.85%。 投资 SQM 迎来收获期,未来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公司持有有智利 SQM22.16%的股份,是其第二大股东,公司在本报告期确认的对 SQM 的投资收益为 56.41亿元。2022年度 SQM 锂产品销量约 15.68万吨,同比增长 55.09%。 SQM 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锂化合物供应商,2025年锂盐产能规划达 26.5万吨。未来 SQM 有望给公司带来持续的投资收益和稳定的分红。 与上下游的头部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把握最新机遇上游资源方面,公司将继续寻求合作伙伴,以扩大对高质量锂矿资源的布局,持续推动战略合作,下游产业链方面,公司持续战略布局新能源价值链上的新能源材料及包括固态电池在内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厂家,且在前驱体生产、电池回收等业务中进行合作,关注电动汽车和储能应用领域的投资机会。 未来展望: 资源端:公司四大锂资源项目格林布什,阿塔卡马,雅江拉措,扎布耶总资源量合计 6079.2万吨 LCE,权益资源量达 1442万吨 LCE。此外,若公司收购 ESS 事项于今年 4月 20日被 ESS股东大会批准通过,届时公司将有更多资源开发路径。 精矿产能:格林布什目前锂精矿建成产能为 162万吨/年,2025年至化学级 3号加工厂投入运营后,规划产能将超过 210万吨/年。未来中期,格林布什还计划将建设化学级 4号加工厂,泰利森远期产能规划将达到 266万吨/年。 锂盐产能:公司目前现有锂化工产品铭牌产能 6.88万吨/年,四川遂宁安居 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预计 2023年下半年竣工调试,已宣布的规划锂化工产品产能超过 11万吨,未来五年战略规划年产能为 30万吨。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437.2、361.9、363.5亿元,分别同比+8.1%、-17.2%、+0.4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6.2、202.6、211.3亿元,分别同比-6.2%、-10.5%、+4.3%,EPS 分别为 13.8/ 12.3/12.9元/股, 对应的 PE 分别为 5.5/6.1/5.9倍。根据此前深度报告,维持公司 2023年 8倍估值,对应目标价110.3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锂资源供给超预期释放。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王华君 1 1
抚顺特钢 钢铁行业 2023-03-30 11.41 -- -- 12.50 9.55%
12.50 9.55% -- 详细
成本增、需求弱,皆为过往。根据公司2022 年业绩预告披露,2022 年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下滑幅度较大,主要原因:1、成本增加:主要原材料沪镍价格2020-2022 年均价分别为11.0、13.9、20.0 万元/吨,虽然公司采取长协和择机波段采购等主动方式尽力规避,但仍然不能覆盖原料上涨的影响;此外能源价格上涨,2022 年公司火电电价较2021 年上涨20%,天然气自2021 年底涨价以来在2022年没有下调;2、需求弱:2022 年民品汽车钢市场持续低迷,特钢行业整体表现低迷。 我们看好公司2023 年:1、成本端价格中枢回归;2、特钢下游需求受益经济复苏。 继续看好军用高温合金赛道:长坡厚雪+进口替代长坡厚雪:我们测算2022-2027 军用飞机高温合金总需求合计14.58 万吨,平均每年新增需求约3 万吨。 进口替代:燃气轮机市场被外国垄断,国产化替代需求突出,高温合金作为关键材料将充分受益。 抚顺特钢行业地位:超高强度钢在航空航天市占率95%以上,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市占率80%以上,大型特殊钢重点企业和军工材料研发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的"特钢摇篮"。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77.95、92.67、110.10 亿元,同比分别+5.14%、+18.88%、+18.81%,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5、9.46、13.15 亿元,同比分别-68.7%、+285.6%、39.1%,EPS 分别为 0.12、0.48、0.67元。当前公司市值对应 2022-2024 年 PE 估值为93、24、17 倍。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若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领域对高温合金的需求不及预期,导致公司产销量或产品价格下滑,影响公司盈利能力。未来若成本端的金属价格大幅上涨,成本上涨较大,从而影响公司盈利水平。
爱柯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3-24 22.39 -- -- 24.97 10.24%
24.68 10.23%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2年公司实现收入42.7亿元,YOY+33.1%;归母净利6.5亿元,YOY+109.3%。其中,22Q4单季度实现营收12.4亿元,YOY/QOQ分别+45.1%/+3.8%;归母净利2.4亿元,YOY/QOQ分别+678.2%/+24.2%。 “新能源业务+智能驾驶”新产品放量,客户向国内新能源集中22年公司实现收入42.7亿元,同比+33.1%,归母净利6.5亿元,YOY+109.3%(业绩预增公告为6.2~6.6亿元),业绩好于预期。22Q4实现收入12.4亿元,YOY/QOQ分别+45.1%/+3.8%,Q4归母净利2.4亿元,YOY/QOQ+678.2%/+24.2%。公司强化“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的产品定位,直供蔚来、理想、零跑、Canoo等主机厂,客户结构变化,①22年国内客户占比提升至41.88%,同比+8.3pct;②22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40%,同比下降5.4pct。 规模效应凸显,原材料、海运费价格回落22年公司毛利率27.8%,同比+1.5pct,其中汽车类压铸件的毛利率为26.2%,同比+2.0pct,原材料价格回落,预计未来毛利率向好,由于①铝合金价格从22Q3开始回稳,且2023年IKD(MALAYSIA)SDN.BHD动工,拟建设铝合金材料,24年将实现原材料价格部分可控,②全球疫情恢复,海运费下降。22Q4公司的期间费用率为10.2%,同比-9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5.5/5.0/-2.2pct,同比分别+0.5/-1.2/-1.2/-7.2pct,规模效应凸显,财务费用大幅降低是由于22年汇率正向影响,公司在23年采用外汇期权进行美元、欧元、日元避险,预计2023年盈利能力稳定。 持续加码新能源产能,收购富乐太仓产生协同效应。 新能源需求强劲,公司2022年新能源订单占比约70%(其中车身5%、三电40%、智能驾驶12%、热管理10%),公司加码新能源产能,柳州工厂于22年4月动工,爱柯迪智能制造园22年11月交付,墨西哥于23Q1设备搬迁,安徽基地一期270亩将于24H2交付。富乐太仓与本部形成协同效应,富乐太仓净利率达16.17%(2021年净利率为10.69%),锌压铸与铝压铸实现协同效应,盈利水平提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3~2025营收分别为57、73、89亿元,YOY为34%、27%、23%,归母净利分别为8.5、10.6、13.3亿元,YOY为31%、25%、26%,EPS分别为1、1.2、1.5元/股,对应PE24、19、1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度下降;汇率、原材料、海运波动;新能源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等。
天齐锂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3-21 74.64 110.30 44.56% 86.05 15.29%
86.15 15.42% -- 详细
公司坐拥多处国内外顶级锂资源项目,成本优势显著公司先后布局海内外多个锂资源项目,总资源量高达7306万吨LCE,权益资源量达1700万吨LCE。其中公司穿透26%控股的格林布什矿山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品位最优、产能最大(162万吨/年)的锂辉石矿山,2022年生产锂精矿达134.8万吨,且2022Q4运营成本仅263澳元/吨。公司参股22%的SQM旗下的Atacama盐湖是全球锂浓度最高、储量最大、生产成本占优的盐湖,2022年锂盐销量达15.7万吨,2023-2024年产量有望达18-21万吨。此外公司在国内储备雅江措拉矿山,未来有望成为公司锂精矿来源的补充;参股国内优质盐湖西藏扎布耶,且在澳洲拟收购优质锂资源PioneerDome锂矿项目,不断夯实自身资源优势。 公司是国内少数几家精矿能够百分百自给的锂业公司,自有矿权益产量领先根据我们测算,2023年公司自有权益产量折LCE达9.1万吨,在国内遥遥领先。得益于公司极低的生产成本,公司2022年Q3毛利率达86%,高于国内其他锂业公司。由于公司具有极低的生产成本和稳定、大量、优质的精矿来源,公司在顺周期时能够充分受益于行业的景气度,给业绩带来较大的弹性,逆周期时,也可以凭借极低的生产成本度过行业“寒冬”。 超公司积极补充冶炼端产能,远期产能规划超11万吨/年目前公司境内射洪、张家港、铜梁的三个基地可提供4.48万吨/年的锂化工产品产能,澳大利亚奎纳纳一期2.4万吨/年已商业化生产,加上正在试运营或建设/规划中的奎纳纳工厂二期、安居工厂和铜梁的扩建项目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后,天齐锂业锂化工产品总产能将超过11万吨/年。 公司完全摆脱债务包袱,资投资SQM迎来收获期公司2018年度为完成SQM股权购买交易,公司新增并购贷款35亿美元,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且在2019-2021年给公司带来巨额财务费用。公司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港股IPO募集130亿港元,及自身的盈利已完全偿还债务。截止2022Q3,财务费用降至4.85亿元。SQM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锂化合物供应商,2025年锂盐产能规划达26.5万吨。2022年SQM净利润约39亿美元,公司确认投资收益约为59亿人民币。未来SQM有望给公司带来持续的投资收益和稳定的分红。 公司与多家下游公司形成战略合作伙伴,逐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链优势公司引入德方纳米为港股基石投资者、同时作为基石投资人认购中创新航IPO发行的股份,公司与中创新航、德方纳米、LG化学等多家客户签署了锂产品供应长期合同。且通过投资参股固态电池领域的优秀企业如北京卫蓝新能源、SESHolding等布局下游,跟踪下游技术趋势和商业化进程,成为关键材料的增值供应商,逐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链优势。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27.8、419.5、355.2亿元,分别同比+458.18%、-1.93%、-15.3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6.2、226.2、202.5亿元,分别同比+1084.49%、-8.13%、-10.50%,EPS分别为15.00/13.78/12.34元/股,对应的PE分别为4.92/5.36/5.99倍。选取行业内主要的矿石提锂企业作为可比公司,2023平均PE为6.2,公司作为国内锂业龙头,竞争优势明显,给予公司2023年8倍估值,对应目标价110.3元。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全球锂资源供给超预期释放。不可控制的全球地缘风险。
科博达 机械行业 2023-03-09 60.00 -- -- 61.05 1.75%
61.66 2.77% -- 详细
车灯控制器全球龙头,深耕汽车电子二十年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车灯控制器龙头,主要产品为1)照明控制系统:主光源控制器、辅助光源控制器,新产品包括氛围灯及尾灯控制器,2022年前三季度新产品在车灯控制器中占比10%;2)电机控制系统:中小型电机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3)能源管理系统:DC/DC转换模块、DC/AC逆变器;4)车载电子电器:电磁阀、USB、域控制器,国六排放产品、USB、智能光源拓展等。 与大众深度合作,新客户占比提升与大众深度合作:公司于2004年切入大众供应链,2007年起奥迪公司的同步开发体系,后进入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等,跟随保时捷实现LHC、LLP迭代,产品力提升;在大众内ASP持续提升,目前单车价值约2000元。新客户拓展顺利:公司客户包含大众、奥迪、保时捷、戴姆勒、捷豹、路虎、丰田、本田、比亚迪、吉利、小鹏、蔚来、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 由单一灯控产品向多产品拓展,ASP超3000从灯控零部件单品逐步向其他领域扩展,推出尾灯及氛围灯控制器、USB、电机控制、智能执行器、国六排放相关产品等。智能光源:2020年获得大众、奥迪定点,于2021年完成研发,2022年上半年实现交付。USB:2021年科博达获得T客户USB项目,2022年前三季度USB销量达1.56亿元,同比增长65%,已成为公司重点发展产品之一,智能执行器、国六产品量产。 域控产品率先布局,实现底盘车身自动驾驶域控的布局公司从2019年开始研发域控产品,目前已在底盘域控制区、车身域控制器、空气悬架控制器、ABS制动系统等取得进展。产品实现从DCC到ASC到CCU的突破,客户覆盖小鹏、比亚迪汉唐等;研发力强:积累AUTOSAR软件开发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2022年成立上海科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突破软件算法。客户基础:域控仍处于0~1的兴起阶段,各大主机厂尚未确定域控领域长期合作伙伴。稳定供应链:芯片厂商直供,与全球30多家汽车电子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全球前10强汽车半导体公司中有8家是公司的战略伙伴。 盈利预测公司是车灯控制器龙头,向域控制器业务转型,预计公司2022~2024营业收入分别为34、45、59亿元,YOY为22%、32%、31%,归母净利分别为5.3、7.2、9.8亿元,YOY为36%、36%、37%,EPS分别为1.31、1.78、2.43元/股,对应PE为46、34、2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众销量下滑;原材料价格波动;域控产品渗透率不及预期等。
王华君 1 1
华依科技 2023-03-06 66.10 -- -- 64.77 -2.01%
64.77 -2.01%
详细
事件:根据公司 3月 1日公告,公司与 REILHOFER(简称“莱尔浩福”)、科威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威尔”)三方就在德国共建电池测试中心达成战略合作框架性协议(简称“合作协议”)约定。 公司拟与莱尔浩福、科威尔在德国共建电池测试中心,国际化迈出重要一步根据公司公告,公司与莱尔浩福、科威尔签订《合作协议》,三方拟在德国共建车用电池测试中心,该中心将聚焦于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等车用电池的测试技术,为欧洲客户提供相关测试服务,测试中心占地面积预计 10000㎡,目标于 2025年底建成,华依科技主要负责制造电池测试相关的测试台架。我们认为①公司测试服务业务获得海外首个协议,实现国内新能源技术出口;②业务向锂电池及燃料电池领域拓展。 惯导业务实现突破,斩获智己、奇瑞-华为订单公司惯导业务与上汽深度合作,2020年 12月与上汽协同研发,2022年惯导突破第一个定点项目,为奇瑞-华为平台化供应惯导产品,斩获智己定点后,惯导业务逐渐实现从“1”到“10”突破,且有望向上汽其他子品牌延伸,后续随着定增落地,惯导产能将持续提升,预计车载惯导业务发展进入快车道。 测试服务扩产 加速,在手订单充足测试服务迎来高增长期,公司配套需求扩产,国内预计定增增加 40个新能源实验室台架同时加快智能化测试服务的布局,德国计划增加 10个实验室。公司目前产能集中在上海,定增后将实现国内外产能及技术协同。在测试服务需求上,2022年获得动力总成测试强检认证,且相继与法雷奥西门子、宁德时代签订年框协议,2023年为比亚迪提供纯电动力总成测试业务,在手订单充足。 为比亚迪等配套混动设备,测试设备稳中有升2004年研制成功首台发动机冷试设备并交付上汽通用,2021年开始公司为比亚迪宋 PLUS、宋 Pro、秦 Plus、唐 DM-i、汉 DM-i、仰望等提供测试设备,为长城 DHT 提供混动测试设备,受益于插电混动的爆发,测试设备业务稳步发展。 盈利预测与估值华依科技设备向服务转型顺利,IMU 惯导放量在即,预计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 3.5、6.6、9.1亿元,同比增长 8.5%、90%、38%;归母净利为 0.4、1.5、2.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6%、293%、67%,现价对应 PE 为 130、33、2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新能源销量不及预期等
甬金股份 钢铁行业 2023-02-24 37.00 -- -- 37.46 1.24%
37.46 1.24%
详细
冷轧不锈钢龙头,涉足新能源产业链,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专注冷轧不锈钢二十余载,该领域龙头企业公司创于 2003年 8月,为集冷轧不锈钢板带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行业内知名企业。公司先后在海内外设立多个子公司及生产基地。截至 2022年 9月末,公司不锈钢产能达到 228.45万吨。在建或拟建的新增产能全部建成后,公司将在全球实现精密冷轧不锈钢板带年产能 32.15万吨,宽幅冷轧不锈钢板带年产能 491.60万吨,公司远期产能释放确定性仍较强。 所处行业稳重有进,中国企业话语权大2001-2021年间,全球不锈钢粗钢产量稳定上升,到 2021年产量已达约 5629万吨。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不锈钢产量在全球占比达 56%,全亚洲占比 70%。中国及亚洲在全球不锈钢生产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营收情况良好,高周转率筑造公司盈利优势2015-2021年公司营收始终保持增长,归母净利润长期向上。2015-2021年公司产能持续扩张,公司营业收入持续正增长,2015-2021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CAGR 分别为 37.45%与 40.23%。2022年 Q1-3实现营业收入 303.64亿元,同比增长 35.03%。2018年以来,公司摊薄 ROE 在可比公司中处于中高水平,主要得益于公司显著的强控本能力与高周转率运营模式。2015年以来公司期间费用率维持在 6%以下,2017年以来期间费用率始终低于 3%。运营能力方面,公司的周转率表现明显优于可比公司,资产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显著高于同行。 前瞻布局 4680电池预镀镍材料,打开第二增长曲线4680电池是一种新型大圆柱电池。单体尺寸更大,容量更大,带来性能及成本等多方面优势。特斯拉、松下等企业纷纷提前布局 4680电池产品。预镀镍钢材是 4680电池壳体原材料。当前全球预镀镍主要生产厂家多为外企,产能较少且目前并无大规模扩产计划,公司提前布局,有望突破该市场,打开第二增长曲线。我们预计到 2025年,全球预镀镍市场需求达到近 45万吨,预计公司实现 9万吨供给,对应净利润约 1.8亿元。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收分别达 345.9/436.5/558.1亿元,分别同比+10.27%/26.19%/27.86%。净利润分别达 5.15/9.16/12.1亿元,同比-12.83%、+77.84%、+31.52%。公司 2022-2024年的 EPS 分别为 1.52/ 2.71/3.57元/股, PE分别为 22.5/12.6/9.6倍。 风险提示不锈钢需求不及预期,电池壳产能建设不及预期,4680电池落地不及预期
赣锋锂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2-23 73.14 113.28 76.45% 74.34 1.64%
74.34 1.64%
详细
公司提前精心布局锂资源,多地域、多种类、多阶段,保证自身资源安全的同时,为公司成长性保驾护航。未来几年将进入公司项目的收获期,Cauchari-Olaroz盐湖、Mariana盐湖、Goulamina锂辉石等项目接续放量,提升公司资源自给率。锂盐端马洪四期2.5万吨氢氧化锂、丰城一期2.5万吨氢氧化锂项目的逐步建成放量也将保证中游转化产能。电池端公告多个新建/扩建项目,产能快速扩张,带来成长新动能。 上游:多地域、多种类、多阶段提前布局锂资源,未来几年进入收获期2011年至今,公司不断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布局多种类、多阶段的锂资源项目,保证自身资源安全的同时,为公司成长性保驾护航。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直接或间接拥有权益的上游锂资源项目达到13个,资源种类涵盖锂辉石、锂盐湖、锂粘土及锂云母,已探明的权益资源量超过3,300万吨LCE。 未来几年将进入公司自有资源的收获期,Cauchari-Olaroz盐湖、Mariana盐湖、Goulamina锂辉石等项目接连放量,提升公司矿源自给率。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自有矿将达到3.6、6.6和12.5万吨LCE。 中游:全球最大的金属锂生产商、国内最大的锂化合物供应商,产能持续扩张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已有氢氧化锂8.1万吨、碳酸锂3.1万吨、氯化锂1.2万吨、金属锂0.215万吨、氟化锂0.15万吨、丁基锂0.1万吨,合计产能约12.865万吨LCE产能。随着公司Cauchari-Olaroz4万吨碳酸锂、Mariana2万吨氯化锂、马洪四期2.5万吨氢氧化锂及丰城一期2.5万吨氢氧化锂产能的建成、投产,2025年将形成超30万吨碳酸锂当量的生产规模。 下游:依托上游资源优势,快速扩张锂电池产能依托公司上游锂资源供应及全产业链优势,公司的锂电池业务已布局消费类电池、聚合物小电芯、固态锂电池、锂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五大类二十余种产品,分别在新余、东莞、宁波、苏州、惠州、重庆等地设立锂电池研发及生产基地。根据公司公告,筹划及建设中的锂电池项目远景产能合计达到70GWh,以及年产1.8亿只高性能聚合物电池和20亿只小型聚合物锂电池项目。 盈利预测与估值赣锋锂业作为全球最大金属锂生产商、国内最大锂化合物供应商,未来几年进入自有锂资源项目收获期,2022-24年自有矿数量快速增长,增强自身盈利能力。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200.6/190.4/250.0亿元,同比增长283.6%/-5.1%/31.2%。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12倍PE,对应目标价113.28元,对应市值2285亿元,较2023年2月20日收盘价对应市值有54.2%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锂资源供给超预期释放。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华依科技 2023-02-20 66.01 -- -- 70.66 7.04%
70.66 7.04%
详细
投资要点 事件:根据公司 2月 15日的公告,公司收到智己汽车某项惯性导航总成定点,有利于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IMU 布局加速,斩获第二个定点公司智己定点是第二个车载惯导产品定点项目,公司惯导业务与上汽深度合作,2020年 12月与上汽协同研发,2022年惯导突破第一个定点项目,为奇瑞-华为平台化供应惯导产品,斩获智己定点后,惯导业务逐渐实现从“1”到“10”突破,且有望向上汽其他子品牌延伸,后续随着定增落地,惯导产能将持续提升,预计车载惯导业务发展进入快车道。 测试服务扩产 加速,在手订单充足测试服务迎来高增长期,公司配套需求扩产,国内预计定增增加 40个新能源实验室台架同时加快智能化测试服务的布局,德国计划增加 10个实验室。公司目前产能集中在上海,定增后将实现国内外产能及技术协同。在测试服务需求上,2022年获得动力总成测试强检认证,且相继与法雷奥西门子、宁德时代签订年框协议,2023年为比亚迪提供纯电动力总成测试业务,在手订单充足。 测试设备稳中有升,混动助力设备业务发展2004年研制成功首台发动机冷试设备并交付上汽通用,2021年开始公司为比亚迪宋 PLUS、宋 Pro、秦 Plus、唐 DM-i、汉 DM-i、仰望等提供测试设备,为长城 DHT 提供混动测试设备,受益于插电混动的爆发,测试设备业务稳步发展。 盈利预测与估值华依科技设备向服务转型顺利,IMU 惯导放量在即,预计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 4、6.6、9.1亿元,同比增长 26%、63%、38%;归母净利为 0.6、1.5、2.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10%、131%、62%,现价对应 PE 为 79、34、2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新能源销量不及预期等
华友钴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2-13 64.76 93.00 89.99% 64.22 -0.83%
64.22 -0.83%
详细
公司战略布局上游镍钴锂金属开发及下游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供应链一体化公司初创时聚焦有色铜钴业务,至2016年开始布局新能源相关业务,打造从上游镍钴锂资源来发、冶炼到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的制造,再到锂电回收一体化完整布局,整体产业链完备,各项业务协同,成本优势明显。铜钴传统业务保证稳定收入,新能源业务逐步放量贡献业绩增量。 镍产品落子印尼,将在未来三年集中投放,大幅带动公司业绩上涨镍产品随华越及华科项目产能释放迎来高速放量,2022H1出货量已实现1.6万金吨,同比+126%,公司印尼华越、华科、华飞、华山四个镍矿项目产能总计34.5万金吨,对应的公司权益镍产能为20.85万金吨,在建的权产能中湿法项目的产能占比87%。湿法高压酸浸方案红土具备大规模低成本优势,构建极大的竞争壁垒。此外公司与行业巨头青山、大众、福特及淡水河谷等携手合作,规划总产能30万金吨。 锂资源布局将在2023年开始贡献业绩增量公司目前持有Manono锂矿项目4.72%矿权,Manono锂矿为全球已发现最大可露天开发的富锂伟晶岩矿床之一,公司权益占有30.85万金属吨的氧化锂资源量。公司通过收购前景锂矿公司获得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100%的权益,目前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预计2023和2024年分别生产锂精矿16万吨,32万吨。 锂电池材料一体化成本优势明显,未来放量可期公司具有多年三元前驱体研发、销售经验,2015年首次量产,2022年底具有约15万吨产能,2025年产能规划达38.5万吨。下游客户渗透至多家锂电池及新能源整车头部企业。2021年公司收购正极材料龙头天津巴莫38.62%股权切入正极材料赛道,2022年天津巴莫三元正极国内出货量占比达14%,居国内第二。 2022年公司拥有总的正极材料产能约为12.75万吨,2025规划达27万吨。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合计分别达63.67/99.26/129.44亿元,分别同比+80.30%/+55.89%/+30.41%,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43.97/99.61/131.18亿元,分别同比+12.82%/+162.54%/+31.69%,EPS分别为2.75/6.23/8.20元/股。 根据我们以上假设所得到的公司盈利预测,当前公司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估值为23.4/10.3/7.9倍。 风险提示若新能源汽车未来销量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三元前驱体和正价材料销量,公司盈利能力下滑。2)若全球锂项目投产超预期,锂精矿和锂盐可能大幅下滑,影响公司锂项目盈利情况3)公司项目多在海外,地缘政治冲突或将影响海外锂和镍等项目正常运行。盈利预测、估值与目标价、评级1)给出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合计分别达63.67/99.26/129.44亿元,分别同比+80.30%/+55.89%/+30.41%,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43.97/99.61/131.18亿元,分别同比+12.82%/+162.54%/+31.69%。 2)估值指标:公司2022年-2024年的EPS分别为2.75/6.23/8.20元/股,PE估值分别为23.4/10.3/7.9倍,选取行业内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龙头企业作为可比公司,平均PE为23.5/15.0/11.2,公司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将在未来三年逐步投产,上游资源也同步放量,自供率将显著提高,一体化优势明显,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给予公司2023年15倍估值,对应目标价93.4元。 关键假设1)三元前驱体业务2022-2024年营收有望达85/160/280亿元,分别同比+47.54%/88.24%/75.00%2)正极材料2022-2024年营收有望达224/345/460亿元,分别同比+17.14%/17.39%/17.39%3)镍产品2022-2024年营收有望达54.0/127.5/168亿元,分别同比+2050.48%/136.00%/31.76%4)锂业务将在2023年开始贡献收入,2023和2024年营收分别达54.4/64亿元我们与市场的观点的差异市场并未充分挖掘公司锂业务板块为公司未来几年产生的收益,公司非洲锂矿山2023年上半年有望投产,目前锂价格仍维持高位,未来锂业务将为公司业绩带来较大的弹性。 风险提示1)若新能源汽车未来销量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三元前驱体和正价材料销量,公司盈利能力下滑。2)若全球锂项目投产超预期,锂精矿和锂盐可能大幅下滑,影响公司锂项目盈利情况3)公司项目多在海外,地缘政治冲突或将影响海外锂和镍项目正常运行。
王华君 1 1
抚顺特钢 钢铁行业 2023-02-10 14.74 -- -- 15.39 4.41%
15.39 4.41%
详细
军用高温合金:长坡厚雪+进口替代长坡厚雪:我们测算2022-2027军用飞机高温合金总需求合计14.58万吨,平均每年新增需求约3万吨。 进口替代:燃气轮机市场被外国垄断,国产化替代需求突出,高温合金作为关键材料将充分受益。 抚顺特钢行业地位:超高强度钢在航空航天市占率95%以上,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市占率80%以上,大型特殊钢重点企业和军工材料研发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的"特钢摇篮"。 产能释放:公司高温合金2022-2024年产量0.8、1.1、1.4万吨公司2022年“三高一特”产量约8万吨,未来新建产能8.68万吨,进入加速释放周期。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高温合金产量分别达0.8、1.1、1.4万吨。 镍价上涨,压制高温合金盈利有望缓解1吨镍基高温合金消耗0.5吨镍,2020-2022年沪镍均价分别为11.0、13.9、20.0万元/吨,镍价上涨压制公司盈利。公司2022年预计扣非归母净利3-3.8亿元,同比下滑45%-56%。我们认为镍价回到合理中枢对盈利压制有望缓解。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7.95、92.67、110.10亿元,同比分别+5.14%、+18.88%、+18.81%,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9.46、13.15亿元,同比分别-68.7%、+285.6%、39.1%,EPS分别为0.12、0.48、0.67元。根据我们以上假设所得到的公司盈利预测,当前公司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估值为118.0、30.6、22.0倍。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若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领域对高温合金的需求不及预期,导致公司产销量或产品价格下滑,影响公司盈利能力。未来若成本端的金属价格大幅上涨,成本上涨较大,从而影响公司盈利水平。
伯特利 机械行业 2023-02-08 83.92 -- -- 81.79 -2.54%
81.79 -2.54%
详细
深耕制动领域,产品矩阵丰富,打造强技术壁垒公司产品包括机械制动产品,机械转向产品和智能电控产品三大类,具备制动系统产品的正向开发能力。截止 2022半年报,在国内外累计获得 53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95项。丰富的产品矩阵+强技术壁垒助力公司高弹性增长。 线控制动加速渗透,2022年 1-5月份行业渗透率达到 13.7%线控制动 EHB 具备更快的响应速度,可实现更高能量回收效率,更有助于实现自动驾驶。2019-2021年线控制动装车量 CAGR 为 85.3%,2022年 1-5月份线控制动渗透率达到 13.7%,公司线控制动业务有望享受行业发展红利。 公司线控制动(WCBS)新增项目不断,产能逐渐释放基于自身的研发实力,公司 WCBS 具备快速增压、解耦制动、高度集成的优点,弥补了同类产品国内的空缺。截止 2022年三季度,公司线控制动在研项目47项,新增定点项目 46项,新增量产项目 13项。并新增四条线控制动产线,陆续在 2022年下半年和 2023年上半年投产,产能逐渐释放,有望实现国产替代和市场拓展双重奏。 公司 EPB 产品系列丰富,年产 40万套项目加速建设经过 10余年打磨,形成了完整的 EPB 产品系列。截止 2022年三季度,在研项目 58项,新增定点项目 49项,新增量产项目 26项。年产 40万套 EPB 项目加速建设,2023年有望贡献新增量。 轻量化项目海外有序扩张,产品逐渐覆盖铸铝副车架、铸铝卡钳2022年三季度,公司轻量化零部件销量达到 531.2万件,营收 7.85亿元,同比增长 28.3%。墨西哥年产 400万件轻量化制动零部件建设项目,预计 2023年投产使用,海外市场拓展推动业务增长。 盘式制动器稳定增长,同步开发高端卡钳,增强中高端乘用车配套能力在稳定发展现有盘式制动器同时,全面开发更低拖滞力矩卡钳总成及低跳动制动器产品,增强为中高端乘用车配套能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52.65/81.97/102.37亿元,YOY 为50.76%/55.68%/24.89%;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6.74/10.20/13.43亿元,YOY 为 33.62%/51.23%/31.77%,EPS 为 1.64/2.48/3.26元/股,对应 PE 为51/34/25倍。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客户集中度较高;线控制动渗透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华依科技 2023-02-08 69.72 -- -- 71.90 3.13%
71.90 3.13%
详细
事件:根据2023年2月6日公告,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批复。 定增获批,测试服务和IMU加速扩产根据此前公告,公司计划募集6.95亿元,其中1)新能源汽车及智能驾驶测试基地分别计划募集2.1、0.98亿元,2)德国新能源汽车测试项目计划募集0.83亿元,3)组合惯导计划募集0.64亿元,4)氢能燃料电池研发计划募集0.44亿元,5)流动资金2亿元,其中,国内计划增加40个新能源实验室台架,德国计划增加10个实验室,定增获批后产能扩张将加速。 测试设备稳中有升,测试服务定点加速测试设备是公司业务的基石,2004年研制成功首台发动机冷试设备并交付上汽通用,2021年开始公司为比亚迪宋PLUS、宋Pro、秦Plus、唐DM-i、汉DMi、仰望等提供测试设备,测试设备业务稳步发展;转型新能源测试服务业务,获大客户定点,2022年相继与法雷奥西门子、宁德时代签订年框协议,2023年为比亚迪提供纯电动力总成测试业务,随着测试服务产能落地,测试服务进入发展快车道。 IMU布局加速,打开成长第二曲线车载惯导是L2+级别智能驾驶辅助驾驶标配器件,在小鹏、蔚来、哪吒等车型上均实现配套,公司在2020年开始加快惯导投入,2020年12月与上汽合作,2022年惯导已获奇瑞-华为平台定点,随着定增落地,惯导产能将持续提升,为公司提供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7、9亿元,同比增长26%、63%、38%。归母净利为0.6、1.5、2.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0%、131%、61%,EPS为0.9、2、3.3元/股,现价对应PE为79、34、2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新能源销量不及预期等。
立中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2-07 30.83 46.80 114.68% 35.48 15.08%
35.48 15.08%
详细
特斯拉降价降本对车企形成“鲶鱼效应”,看好可以为整车带来降本的一体化压铸板块。立中集团是一体化压铸上游免热处理合金龙头,最大程度受益。 “4+1”业务格局公司业务在原有三大业务基础上新增锂电新材料业务,形成“4+1”业务格局:全球规模最大的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国内规模最大的再生铸造铝合金材料、国内排行第二的铝合金车轮产品、锂电材料新布局。一大重点业务分支为免热合金。 铸造铝合金业务:再生铝业务行业领先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再生铸造铝合金生产企业之一。公司现有铸造铝合金材料产能130 万吨。2020 年和2021 年,公司的铸造铝合金产量分别为72.74 万吨和83.16万吨,其中再生铝合金产量分别为46.16 万吨和54.91 万吨。公司再生铝产量位列国内前列。 中间合金业务:打破国外垄断在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领域,公司产销规模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在原有产能的基础上,实现了高端晶粒细化剂生产线以及包头稀土功能中间合金低成本工厂的投产运营,现拥有总产能11 万吨。 铝合金车轮业务:积极拥抱新能源立中车轮现有400 多个品种、2000 多个规格型号拥有低压铸造、铸造旋压、液态模锻、固态模锻等四大成型工艺产品。公司拥有铝合金车轮自有产能2000 万只,车轮模具产能1200 套,车轮组装能力300 万套。 新能源材料业务:向上游延申布局新能源材料业务,一方面可以保证公司关键原料的质量和供应,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蔚来储能锂、钠离子电池市场需求,提升公司盈利空间。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 /7.2/11.7 亿元,同比分别为-9.54%/46.05%/63.00%。EPS 分别为0.80/1.17/1.90 元/股。2022-2024 年可比公司平均PE 分别为37/25/16 倍,考虑到免热合金受益一体化压铸加速渗透、墨西哥工厂投产、布局锂电新材料等因素,2023 年给予公司40 倍PE 估值,对应目标价46.8 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一体化压铸渗透率不及预期、锂、钠电池新材料业务推进不及预期、铝价大幅波动风险
爱柯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2-03 25.07 -- -- 26.42 5.38%
26.42 5.38%
详细
事件:2022 年预计归母净利6.2-6.6 亿元,同比增长100%-113%,Q4 单季度预计归母净利2.13-2.53 亿元,同比增长587%-716%,环比增长10%-30%,全年扣非归母净利5.7-6.1 亿元,同比增长143%-160%,Q4 单季度预计扣非归母净利1.72-2.12 亿元,同比增长1047%-1313%。 Q4 业绩超预期,新能源客户拓展顺利按照均值测算,22Q4 公司归母净利2.33 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652%、20%,Q4 业绩超预期,主要由于①公司坚定“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产品定位,从中小件向新能源三电等领域拓展, ASP 持续提升约3000 元,实现从Tier2 向Tier1切换;②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公司柳州工厂、宁波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墨西哥基地陆续投产,产品向新能源转型;③原材料、海运费、汇率等正向影响,Q4 铝价平稳,为年内低位,海运指数持续下降,成本端向好。 产能持续提升,中大件切换顺利产品上,实现了从中小件向新能源三电壳体、车身件、电控及其他壳体的转换,中大件布局加速;产能上,2022 年上半年柳州基地投产,2022 年下半年墨西哥、宁波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投产,2022 年累计新增投产280 余亩地,同时安徽两次累计竞得430 亩地,发展新能源,后续产能充足。 战略定位智能化+电动化,从Tier2 向Tier1 转型爱柯迪2021 年设定了“中小件+新能源三电系统+汽车结构件”的战略布局,2022年更加明确“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的产品定位,公司的下游客户从Tier1 变成Tier1 及主机厂,公司直接进入蔚来、理想、零跑等新势力主机厂产业链体系,新产品、新客户拓展顺利。收购银宝压铸后,加码半固态技术,收购富乐太仓后,覆盖锌压铸技术,实现客户及技术协同。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2~2024 营收分别为42、57、72 亿元,YOY 为32%、34%、27%,归母净利分别为6、8、10 亿元,YOY 为109%、26%、27%,EPS 分别为0.7、0.9、1.2 元/股,对应PE29、23、1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度下降;汇率、原材料、海运等波动;新能源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5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