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叶寅

平安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13100001,曾供职于安信证券研究所...>>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12.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6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药康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9-20 16.95 -- -- 18.57 9.56%
22.45 32.45%
详细
供需两端共推基因修饰小鼠产品及服务市场高速扩容。从供给端看,ES打靶技术和 Crispr/Cas9 技术、国内研发前置的产品模式大幅提高了基因编辑模型的可及性;从需求端看,工业端和科研端客户研发投入持 续加大,且实验动物可以前置临床风险来降低与日俱增的药物开发成本 。供需两端共同推动基因修饰小鼠的需求增加。根据 Frost & Sullivan,2019-2025 年中国试验小鼠产品及服务市场规模将以 CAGR 24.3%从 28 亿元增长至 103 亿元。 公司标准化模型产品品类行业领先,前瞻性品系引领市场需求。药康生物成立于 2017 年,从事基因编辑小鼠模型的研发创制、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截至 23H1,公司累计拥有超 21000 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化小鼠模型,数量居行业前列。基因敲除模型“斑点鼠”、人源化及疾病模型“药筛鼠”推出后受到市场追捧。公司还开创了真实世界动 物模型,包括野化鼠和无菌鼠,能更好地模拟人体内环境并提高药物临 床前评价准确性,有望拓展小鼠模型应用场景、提升行业天花板。 公司国内业务半径扩大,海外布局持续深化。小鼠模型作为活体,存在一定的运输半径。23H1 公司广东二期和上海的设施投产,北京设施预计2023 年 9-10 月逐步实现规模供应,三处新设施将提供额外 9 万笼设计产能并扩大业务半径,国内营收及市占率有望提升。 公司自 2019 年开始布局海外业务,截至 2022 年,已在美国、日本等超 20 个国家实现销售。 凭借丰富的商品化小鼠品系、高性价比产品及服务,叠加美国子公 司及本土化团队的建立、与经销商渠道合作的加深,公司海外业务前景明朗,广阔的海外市场空间将为公司打开营收天花板。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2、2.24、2.71 亿元,对应 2023-2025 年 EPS 为 0.44、0.55、0.66元,对应 2023E 估值 39.6 倍。考虑到公司商业化小鼠品系数量及相关服务能力行业领先,且国内及海外市场布局持续深化,我们看好公司 作为实验小鼠模型供应及服务商的长期发展,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周期和投融资周期;2)小鼠品系更新不及预期风险;3)真实世界小鼠模型推广不及预期风险;4)海外市场开拓 不及预期风险。
京新药业 医药生物 2023-09-18 13.13 17.18 70.27% 14.80 12.72%
15.25 16.15%
详细
京新药业产品管线丰富,财务状况稳健。公司构建了从原料药到成品药的完整制药产业链,坚持化药为主、中药为辅,实现原料制剂一体化发展,适时发展医疗器械。京新药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稳健增长。2023H1营收19.37亿,同比增长3%,净利润3.16亿,同比增长6%,受公司销售调整影响增速略有下滑。公司毛利率及销售费用率下滑趋缓。2018-2023H1,受集采影响,公司产品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所下滑,2023H1分别为50.51%和16.31%,下滑逐步趋缓。期间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自2018年以来受成品药集采影响逐年下滑,2023H1低至20.57%。医药制造板块贡献核心毛利,成品药业务贡献核心营收。2022年公司总营收37.80亿元,其中,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成品药收入22.16亿元,同比增长9%,占比近60%,且逐年增长。 京新药业仿制药产品线三足鼎立,供给风险出清有望带来未来增量。根据公司年报,成品药业务中仿制药三大管线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用药,消化系统用药,2022年收入分别为5.70,5.86和4.32亿,三足鼎立占比保持稳健。公司主要品种已纳入集采,存量风险基本出清,光脚品种带来增量。公司主要品种均已纳入全国集采或大范围省际联盟集采,其中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存量品种院内销售额下滑较为明显,左乙拉西坦,普拉克索等光脚品种借助集采快速放量。目前尚未集采较大品种仅剩地衣芽孢杆菌和卡巴拉汀,集采带来的业绩波动趋于温和。随着集采风险出清叠加院外市场占比提升,以及销售调整的完成,主要品种有望重回上升通道。 创新药研发布局完善,业绩增长可持续。公司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差异化设计创新药的研发,围绕精神神经(CNS)领域和心脑血管(CV)领域,持续构建产品力领先的新药管线。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3.67亿元,同比增长10%,主要是创新药加大了投入。公司1类新药地达西尼独具临床优势且研发进度居前。地达西尼胶囊(EVT201)作为公司精神神经领域的重点产品,是GABAα受体的部分激动剂,能够诱导快速入睡并显著改善睡眠质量,显著减少入睡后醒来次数和时间。又能避免对GABAα受体过度激活而产生深度抑制引发神经副作用,与传统安眠药相比不良反应较少,并提高了患者白天的精神状态。截至2023年8月,地达西尼已处于技术评审中,有望成为近年国内首个上市的失眠症创新药物。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将分别实现营收40.50/45.53/52.2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74/8.11/9.90亿元。 按照公司业务的相对估值情况,我们给予公司22.0倍PE(2023年),对应目标价17.18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药品审批不及预期:公司创新产品地达西尼可能存在获批时间延迟。2)新药上市放量不及预期:公司创新产品地达西尼上市后各个节点是否顺利推进对于公司产品销售放量具有显著影响。3)国家政策的影响:医保谈判政策可能调整,从而影响公司成品药销售。
科兴制药 医药生物 2023-09-11 17.21 25.03 73.82% 20.70 20.28%
21.55 25.22%
详细
科兴制药生物制药实力雄厚,具备核心竞争力。科兴制药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主要从事重组蛋白药物和微生态制剂的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公司营收端增长稳健,2023H1,受疫情放开影响,公司营收加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6.49亿元,同比增长3%。利润端短期承压,2023H1归母净利润亏损0.48亿元,同比扩大1741%,净利润下滑主要源于公司研发费用增加和引进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未来随着集采影响逐步出清,海外市场新产品的放量,研发投入资本化和销售端控费力度加强,公司净利润有望恢复并加速增长。 “四大金刚”各具优势构建公司营收主体,产品毛利基本稳定。公司主要产品“四大金刚”包括:人促红素(依普定)、人干扰素α1b(赛若金)、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白特喜)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常乐康)。2022年分别实现收入7.22、2.76、1.80、1.22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54.8、21.0、13.7、9.3%。2017-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9.0、81.1、81.5、80.0、79.4%、75.4%,整体基本保持稳定。四款产品各具优势,依普定是价格优势显著的抗贫血临床一线用药,赛若金是具备儿童用药优势的短效干扰素,白特喜具备价格和适应症优势的升白一线用药,常乐康是老幼孕产妇均可使用的独家益生菌产品。 聚焦生物药出海,引进品种海外市场放量在即。科兴制药拥有20多年海外商业化经验,海外商业化经验深厚。截至2023年H1,公司已引进7款出海品种,聚焦肿瘤和自免生物类似药治疗领域,出海地区涵盖法规及新兴市场。其中,靶向VEGFR的贝伐珠单抗,靶向TNF-α的英夫利西单抗和阿达木单抗,重点聚焦海外新兴市场国家,有望于2023Q4开始上市销售。自产品种白蛋白紫杉醇具备剂型优势,出海欧洲竞争格局良好,有望成为欧洲第二家白紫仿制药企业,预计2024H1实现海外商业化。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将分别实现营收15.69/21.82/29.0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3/-0.92/0.49亿元。按照公司业务的绝对估值情况,我们给予公司整体估值49.85亿元,对应目标价25.03元。考虑到公司克癀胶囊销售放量以及未来还有多款在研和引进产方正中等线简体品将持续推进临床和海外商业化,管线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成本上升风险。公司主要产品原材料价格存在上升风险。2)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公司在研项目众多,存在研发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3)海外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公司引进品种众多,存在海外上市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4)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国家基药目录及医保目录会不定期调整。
贵州三力 医药生物 2023-09-04 15.39 -- -- 18.82 22.29%
20.34 32.16%
详细
事项: 公司公布2023年半年报,实现收入6.31亿元(+46.74%),归母净利润1.01亿元(+57.7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97亿元(+58.26%)。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 核心品种开喉剑快速放量,23H1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23H1公司收入6.31亿元(+47%),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核心品种开喉剑的快速放量。 自2022年12月以来,咽喉类疾病发病率大幅提升,带动相关产品放量。 分季度来看,23Q2实现收入2.82亿元(+3.90%),归母净利润0.46亿元(+14.28%),二季度收入增速下降预计与发病率下降有关。23H1公司毛利率72.47%(+2.66pp),净利率15.89%(+2.06pp),盈利能力有所提升。期间费用率整体稳定,销售费用率47.76%(+0.16pp),管理费用率5.52%(-0.90pp),研发费用率1.65%(+1.08pp),财务费用率-0.20%(+0.62pp)。 持续推进外延并购战略,并表带来表观业绩增长。公司22年5月并表德昌祥药业,23H1德昌祥收入5808万元,净利润447万元。23年1月收购好司特60.98%股权,23H1好司特收入1744万元,净利润341万元。公司参股企业汉方药业(持股25.64%)23H1收入2.31亿元,净利润1953万元。我们看好公司通过外延并购持续扩充产品管线,同时带来表观业绩的快速增长。 开喉剑市场空间广阔,外延并购提升天花板,维持“推荐”评级。公司核心品种开喉剑喷雾剂2022年收入首超10亿,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同时外延并购持续补充产品管线。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暂维持对公司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2.55亿、3.15亿、3.81亿元的预测,当前市值对应2023年PE仅25倍,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1)核心产品降价风险:公司核心产品存在医保降价风险。2)产品集中风险:公司产品集中度高。3)整合不及预期风险:公司外延并购标的存在整合不及预期可能。
一品红 医药生物 2023-09-04 20.19 -- -- 29.50 46.11%
33.50 65.92%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半年报,实现收入12.66亿元(+39.84%),归母净利润2.05亿元(+32.5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6亿元(+35.61%)。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23H1业绩表现亮眼,固定资产折旧影响成本端。23H1公司收入12.66亿元(+40%),归母净利润2.05亿元(+33%),业绩表现亮眼。23H1末公司固定资产达到13.16亿元,较22年末7.06亿元增加幅度较大,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影响成本端表现。23H1公司毛利率83.49%(-3.79pp),净利润15.02%(-0.65pp)。利润端基本持平,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销售费用率的下降,23H1公司销售费用率49.38%(-6.31pp),其他期间费用率均有所提升,其中管理费用率9.83%(+1.07pp)、研发费用率10.29%(+2.55pp)、财务费用率0.99%(+0.47pp)。 儿童药板块高速放量,集采持续贡献增量。23H1公司儿童药收入7.87亿元(+49%),其中核心产品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同比增长18%,芩香清解口服液、益气健脾口服液、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滴剂、孟鲁斯特纳颗粒、盐酸氨溴索滴剂、小儿咳喘灵口服液等品种同比快速增长。23H1慢病板块收入3.67亿元(+20%),保持快速增长。集采中标帮助公司带来新增量,第八批国家集采中公司氨甲环酸注射液和托拉塞米注射液中选,持续带来光脚品种放量。 加大研发投入,AR882顺利进入全球3期。23H1公司研发投入1.30亿元(+86%),累计获得6个品种10个批件。目前公司在研管线共有85项,仿制药管线的持续丰富将帮助公司持续通过集采获取增量,创新药管线则进一步打开长期成长空间。核心创新药品种AR882全球2b期临床数据亮眼,具备BIC潜力,公司和实控人持续对其增资。根据公司公告,2023年8月,AR882已经获得FDA同意进行全球3期临床。公司主业高速增资,创新药贡献弹性,维持“推荐”评级。公司是儿童药行业龙头,政策支持力度大,主业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同时创新药研发进展顺利,进一步提升天花板。我们暂维持对公司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3.92亿、5.28亿、7.01亿元的预测,当前市值对应2023年PE仅2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医药反腐等政策短期或对公司产品销售产生不利影响。2)产品降价风险:核心产品随着规模扩大,存在医保谈判降价可能性。3)研发风险:公司在研品种较多,存在进度不及预期或失败可能。
益丰药房 医药生物 2023-09-01 36.80 -- -- 36.26 -1.47%
39.49 7.31%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实现收入107.07亿元(+22.36%),归母净利润7.05亿元(+22.33%),扣非净利润6.79亿元(+21.36%)。二季度单季,实现收入54.41亿元(+18.23%),归母净利润3.69亿元(+21.20%),扣非净利润3.57亿元(+21.86%)。 平安观点:门店持续稳步扩张:报告期内,公司新增门店1423家,其中,自建门店692家,并购门店202家,新增加盟店529家。报告期内迁址门店30家,关闭门店81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门店总数11580家(含加盟店2491家),较上期末净增1312家。2023H1公司继续展开并购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共发生了9起同并购投资业务,其中,完成并购交割项目5起。 老店、新建门店、次新店的内生增长叠加同行业并购带来的外延增长,带来公司上半年的业绩增长。 公司医保门店占比提升,承接外流处方能力加强:截止2023年6月30日,公司9089家直营连锁门店,已取得各类“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的门店7858家,占公司门店总数比例为86.46%。比去年同期83.15%的医保门店占比,增长了3.31个百分点,占比持续提升,公司承接处方的能力进一步加强。 加强线上平台建设,O2O与B2C业务均快速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建档会员总量7765万,会员整体销售占比73.02%。O2O多渠道多平台上线直营门店超过7800家,覆盖范围包含公司线下所有主要城市,在O2O和B2C双引擎的策略支持下,报告期内,公司互联网业务实现销售收入9.11亿元,同比增长11.75%,其中,O2O实现销售收入6.95亿元,同比增长7.78%;B2C实现销售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26.71%。公司电商运营渐入佳境,为业绩长期增长添动力。维持“推荐”评级:公司门店分布于中南核心地区和华东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地理优势,大力扩张之下,收入和利润多年维持高速增长。目前公司所在优势地区仍有较大扩展空间,密集布局阶段将带来更好的规模效应,盈利能力也有望得到增强。考虑公司的并购进度,我们调整2023-2025年盈利预测(原预测净利润为为15.89亿元、19.45亿元和23.19亿元)公司净利润为15.28亿元、18.85亿元和23.19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医改政策推进或对公司业绩带来影响。2、并购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公司并购整合若出现意外情况,可能导致收购门店业绩不及预期。3、药品安全风险:医药流通如质控的某个环节出现疏忽,则可能带来药品安全风险。
智飞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9-01 45.12 -- -- 63.72 41.22%
70.27 55.74%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收入244.45亿元(+33.19%),实现归母净 利 润 42.60亿 元 ( +14.24% ) , 扣 非 后 归 母 净 利 润 为 42.11亿 元(+13.53%)。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 Q2增长迅速,重磅产品支撑上半年业绩公 司 23Q2实 现 营 收 132.73亿 元 ( +39.53% ) , 毛 利 率 为 28.92%(-4.33pct),实现归母净利润22.28亿元(+23.34%),扣非后为21.80亿元(+20.23%)。 上半年自主产品销售8.60亿元(-48.44%),收入下滑主要系因为上年同期有新冠疫苗销售(估计收入规模有10亿元),剔除该因素后,其他自主产品销售继续增长。不再供应新冠疫苗后,公司自主产品毛利率上升1.78pct,达到86.74%。 上半年代理产品销售235.83亿元(+41.35%),根据该销售规模及各产品批签发情况,推测上半年销售9价HPV1300万支左右、4价HPV550万支左右、RV500万支左右,HPV疫苗与RV疫苗销售数量上升加上HPV9价苗占比提升,带动代理产品收入规模显著增长。产品结构的变化也引起了代理产品毛利率的下降(-2.90pct)以及费用率的下降。 微卡销售渐入正轨,在研产品稳步推进微卡在3月时恢复销售,配套推广的EC试剂宜卡也一并进行推广。5月初微卡纳入诊疗指南,大大加强了医护人员使用产品的动力。尽管近期医疗与疾控系统的学术推广受到了一定短期影响,中长期看微卡销售已逐步进入正轨。 公司在研产品继续推进,PPSV23和4价流感疫苗均在上市审评中,估计能在24年上市。MRC-5细胞狂苗完成临床试验,PCV15、 MCV4等重磅在研产品在3期临床推进中,这些产品有望在25年左右上市,成为公司中期业绩来源。 维持“推荐”评级。根据当前新冠疫苗接种政策,调整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86.51、106.63、128.65亿元(原93. 12、111.68、135.54亿元),同时考虑6月的分红送转股,调整2023-2025年EPS预测为3.60、4.44、5.36元。当前估值已具备性价比,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品上市审批具不确定性,若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放量滞后;2)公司产品推广或生产不达预期,可能影响业务增长;3)疫苗产品受众广泛,若出现行业负面事件可能导致大众对疫苗产生不信任,进而影响疫苗市场需求。
昆药集团 医药生物 2023-08-31 16.54 -- -- 18.88 14.15%
22.50 36.03%
详细
事项:公司公布2023半年度报告,实现收入37.71亿元(-10.81%),归母净利润2.23亿元(+3.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7亿元(+22.78%)。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23Q2扣非净利润表现亮眼,2023H1盈利能力提升。2023Q2单季度实现收入18.61亿元(-0.18%),归母净利润0.92亿元(-9.5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74亿元(+93.70%),二季度扣非后净利润表现亮眼。 2023H1整体来看,毛利率44.98%(+3.75pp),我们认为跟毛利率更高的工业板块收入占比提升有关;扣非后净利率4.70%(1.28pp)。期间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提升3.02pp至31.50%,而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基本平稳,分别为4.34%、0.81%、0.15%。 2023H1公司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5968万元,对净利润影响金额为3945万元(上年同期为7155万元)。 商业和对外援助业务影响整体收入增速,工业预计保持平稳。2023H1公司收入37.71亿元(-10.81%),主要原因是商业板块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及对外援助业务有所减少。其中商业子公司昆药商业收入16.33亿元(-7%),净利润2841万元(+51%)。昆中药收入5.63亿元(-19%),净利润9826万元(+9%)。贝克诺顿收入2.12亿元(-21%),净利润2028万元(-39%)。其他核心品种方面,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同比增长10%,血塞通软胶囊同比增长18%,恢复稳健增长。 实控人变更,公司发展启新章。公司与华润三九加速推进各项整合,确立了昆药集团成为“银发经济第一股”、“慢病管理者、精品国药领先者”新战略目标。报告期内公司正式加入三九商道,围绕华润三九6S管理体系全面优化业务拓展、组织管理、风险控制等运营能力。我们认为在华润三九的加持之下,公司有望迎来更高质量发展。 实控人变更开启发展新纪元,维持“推荐”评级。随着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华润三九,公司战略再聚焦,打造三七产业和昆中药两大平台。同时“三九商道、6S体系”持续赋能,公司整体经营管理效率有望持续提升。考虑到上半年资产减值和收入端下降,我们将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5.68亿、6.88亿、8.29亿元(原预测为6.20亿、7.53亿、9.0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3年PE为22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针剂放量不及预期:针剂受医保解限执行力度、集采放量节奏等因素影响,放量或不及预期。2)并购整合不及预期: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华润三九后,需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相关进度或存在不及预期可能。3)研发风险:目前公司在研品种较多,存在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可能。
一心堂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3-08-31 23.19 -- -- 23.88 2.98%
26.45 14.06%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 2023 年中报:2023H1 实现收入 86.76 亿元(+8.92%),归母净利润5.05 亿元(+20.64%),扣非净利润 5.05 亿元(+26.94%),公司增速符合预期。 二季度单季,公司实现收入 42.40 亿元(+6.81%),归母净利润 2.65 亿元(+10.99%),扣非净利润 2.64 亿元(+12.98%)。 平安观点:门店数量稳定增长:公司继续扩张,报告期内公司新开业门店 531 家,关闭门店 65 家,搬迁门店 103 家,净增加门店 466 家,直营连锁门店达到9569 家。2023H1,云南地区门店净增加 91 家、四川地区新增加门店 198家,是门店增加数量最多的两个地区。其次重庆、广西及贵州地区的门店也都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深耕细作坚持核心区域门店高密度布局,形成城乡一体化的门店网络布局结构。 医保门店数量持续提升,承接处方能力加强:2023 年上半年,公司积极争取达标门店的医保资质申报,持续提升医保资质门店占比。截止 2023年 6 月 30 日,公司共 9569 家直营连锁门店,已取得各类“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的药店达 9023 家,较上年年末净增加 569 家医保门店,同比上年同期净增加 942 家医保门店,同比增长 4.4%。报告期内公司医保刷卡销售占总销售的 43.83%。公司着重发展慢病医保业务,持续加大对慢病医保业务的投入。截止 2023 年 6 月末,慢病医保门店为 1193 家,慢病医保门店占连锁门店总数 12.47%,慢病医保覆盖省、州、市、区、县各级门店。医保的接入和慢病医保门店的开设,进一步提升公司承接处方的能力。 管理效率提升,门店平效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对新开门店经营质量的各项把控。加强收购标的门店的经营数据分析、未来市场预期分析、可行性研究等方面的执行,从而提升单店经营效率。 2023H1 公司整体平效达到 39.17 元/平方米,和去年同期的 38.09 相比有所提升。其中,省会方正中等线简体 级、地市级、县市级和乡镇级的平效均有提升。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作为西南地区市占率最高的连锁药店,卡位优势越来越明显。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将有效激发公司新管理层动力,促进业绩提速增长。考虑公司的扩张进度,我们调整盈利预测(原预测 2023-2025 年净利润为 11.89/14.18/16.65亿元),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净利润为 12.04/14.24/16.69 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药品流通行业监管趋严或对公司短期业绩带来影响。2)竞争加剧的风险:药店行业的兼并整合,集中度提高,竞争加剧或对公司业绩带来影响。3)疫情风险:疫情发生或将影响部分药品的销售,从而对公司业绩带来影响。
凯莱英 医药生物 2023-08-31 134.39 -- -- 161.00 19.80%
164.86 22.67%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46.22亿元(-8.33%),实现归母净利润16.86亿元(-3.0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5.68亿元(-7.72%)。 平安观点:常规业务实现高增长,在手订单为全年业绩提供保障23H1大订单结算约19亿元,上年同期该订单结算约30亿元,大订单基数影响公司表观业绩。剔除大订单上半年实现收入26.77亿元(+33.27%),其中小分子业务剔大订单后收入21.42亿元(+32.96%),新兴业务实现收入5.31亿元(+34.89%)。 截止8/29,公司在手订单总额9.1亿美元(不含上半年已确认收入的订单),相比上年同期,粗略估算剔除大订单后在手订单增长20%左右。 从规模来看,9.1亿美元能够覆盖23H2及少量24H1的待执行订单,为23年全年业绩提供保障。CDMO业务订单一般在Q4前后密集签订。考虑到海外投融资数据企稳、疫情防控政策放松后客户拜访活跃度提升,未来半年公司有望实现较好签单表现。 新兴业务持续发展,化学大分子产能落地驱动项目放量上半年新兴业务实现收入5.31亿元(+34.89%),其中化学大分子CDMO同比+29.58%,临床CRO同比+26.59%,制剂CDMO同比+34.63%,生物大分子CDMO同比+160.85%。新兴业务里国内业务占比较大,受国内医药投融资环境影响,部分业务增速相比之前稍显逊色。 国内激烈的竞争及新产能的爬坡也导致新兴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33.74%,-9.03pct)。 上半年公司天津西厂区化学大分子生产车间投入使用并快速实现产能爬坡,目前已具备500kg/年的寡核苷酸生产能力。公司正在建设多肽商业化产能,预期23下半年及24年会有更多多肽规模化产能启用,以匹配订单需要。 客户和收入结构理想,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冲击相对小23H1来自大制药公司的收入31.14亿元,剔除大订单11.69亿元(+74.14%);来自中小制药公司的收入15.08亿元(+12.75%),订单客户增长21.21%,公司进一步开拓新客户来对冲医药投融资低迷的影响。 公司在CDMO领域深耕20余年,拥有很深的客户积淀。在目前宏观环境及医药投融资状况下,与公司深度绑定的多家MNC客户能够成为公司保持稳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考虑国内外医药投融资情况的影响及大订单结算进度,调整2023-2025年EPS预测为6.40、5.73、7.26元(原6.40、6.42、8.22元)。公司股价前期已有调整,在行业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订单向龙头企业集中,公司的能力、口碑优势进一步显现,未来随医药投融资改善,公司有望取得更好的行业地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全球药物创新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会影响CDMO行业发展;2)药品研发失败将导致项目终止,CDMO丢失对应订单;药品上市销售不及预期,将导致CDMO订单无法顺利放量;3)若出现生产事故、监管机构警告信或其他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企业可能丢失订单乃至客户;4)主要客户来自欧美,订单以外币计价,汇率波动可能造成汇兑损益。
皓元医药 医药生物 2023-08-31 52.49 -- -- 63.69 21.34%
68.50 30.50%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收入8.81亿元(+41.78%),实现归母净利润9485.60万元(-18.5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8562.10万元(-22.10%)。 平安观点:Q2维持收入高增长,前期投入影响利润率公司Q2实现营收4.63亿元(+43.9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4亿元(-14.58%)。上市后公司加快研发、生产等能力建设,更多的设施和人员投入作为前置成本造成了更低的毛利率和更高的管理费用率。Q2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9.87%(-5.26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22%(-0.58pct)、12.99%(+2.79pct)、12.51%(-2.82pct)。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增大、运营效率提升,公司前期投入的固定成本将被充分稀释,利润率也将逐步回归理想状态。 从上半年业务模块来看,公司分子砌块实现收入1.42亿元(+26.10%),较为激烈的同业竞争影响了业务增速;工具化合物实现收入3.93亿元(+44.87%),延续高增长;仿药板块实现收入1.32亿元(+40.05%),创新药业务实现收入2.08亿元(+49.63%),后端两大业务处于业绩释放期,在外部环境不甚理想的情况下帮助公司实现高增长。 多方面进行能力建设,竞争力持续强化公司持续追加投入,推动各业务板块能力增强。在前端的砌块与工具化合物业务,公司完成2.3万种产品的研发与合成,累计储备7.4万种分子砌块、3万种工具化合物(22年底是6.3+2.4万种)。同时,为贯彻向大分子业务延伸的战略,公司继续拓展生物试剂品种,截止23H1已累计储备超1万种生物大分子试剂(22年底是5900种)。研发中心上,公司22年大力建设并投入使用多个新场地,包括合肥研发中心、烟台研发中心及上海生化生物研发中心,为公司进一步开拓特种试剂数量和品系打下基础。 在后端的原料药、中间体及制剂生产业务,公司追加的多个CMC研发中心及并购的药源研发中心正逐步提高运转效率;马鞍山基地、山东菏泽基地、启东制剂生产基地承担了不同细分领域的生产功能,也正处于规模扩建、利用率爬坡阶段。公司最具特色的ADC业务保持领先优势,现已储备超80个毒素、超400个连接子,并具备领先的合成、分析和质控经验。基于上述能力的持续提升,公司仿制药、创新药CDMO(包括ADC药物)在手项目与金额持续提升。 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当前行业竞争环境下公司持续追加投入对利润率的影响,调整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33、3.34、4.89亿元(原3.21、4.71、7.05亿元),因转增导致的稀释,2023-2025年EPS预测调整为1.55、2.22、3.25元。公司业务增长迅速,前期投入对利润的影响有望在未来数年中逐渐被消化,不影响公司中长期价值,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若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可能丢失订单甚至丢失客户;药物的研发、销售存在不确定性,若进度低于预期,可能影响公司盈利;高速扩张期时若公司管理能力提升跟不上节奏,可能影响运营质量。
司太立 医药生物 2023-08-30 13.40 -- -- 15.55 16.04%
16.49 23.06%
详细
事项:公司公布2023半年度报告,实现收入10.84亿元(+15.00%),实现归母净利润0.35亿元(-44.9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6亿元(-48.80%)。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公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三次修订稿)》,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资不超过14.8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年产1550吨非离子型CT造影剂系列原料药项目”、“年产7710吨碘化物及CMO/CDMO产品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平安观点:2023Q2业绩改善明显。2023Q2单季度实现收入5.18亿元(+21.83%),归母净利润0.26亿元(+259.11%),较上年同期改善明显;2023Q2单季度毛利率26.89%(+0.07pp),净利率5.01%(+9.09pp),净利率改善显著;2023Q2单季度期间费用率全面下降,其中销售费用率4.45%(-2.51pp),管理费用率6.71%(-1.59pp),研发费用率5.85%(-2.10pp),财务费用率5.25%(-5.36pp)。我们认为二季度公司业绩改善一方面是收入端恢复较快增长,另一方面则是不断加强内部管理,节省期间费用。我们认为伴随上游成本端改善,公司业绩仍有巨大改善空间。 上海司太立基本实现盈亏平衡。2023H1上海司太立收入2.21亿元(+41%),净利润-109万元(上年同期为-2440万元),公司国内制剂板块基本实现盈亏平衡。海神制药实现收入2.55亿元(+9%),净利润1422万元(-45%),利润端下滑预计主要受成本端原材料涨价影响。江西司太立收入4.68亿元(+58%),净利润2322万元(+15%),我们认为江西司太立收入快速增长一方面是中间体放量所致,另一方面可能得益于CDMO业务低基数下的高增长。 逆市定增扩产,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公司同时公告了修订后的定增预案,拟募集不超过14.8亿元用于碘造影剂原料药、碘化物、CMO/CDMO等项目的扩产,预计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定增预案修订后募集资金规模较此前有所缩减,此前版本定增方案拟募资不超过20.18亿元。在碘造影剂行业普遍承受上游巨大成本压力的背景下,公司选择大规模定增扩产,我们认为一方面体现了公司对后续行业景气度提升的信心,另一方面有助于公司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静待上游成本端改善,公司业绩弹性大。根据wind数据,2023年7月我国进口碘平均单价为67.96美元/千克(+29%),仍处于高位,但较2023年5月的69.36美元/千克下降约2%。而2021年7月进口碘平均单价仅32.93美元/千克,一旦碘价下降趋势成立,则公司业绩弹性巨大。我们暂维持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亿、4.22亿、6.17亿元的预测,当前市值对应2023年PE为28倍。若成本端改善逻辑兑现,按照我们预期,2024年PE仅11倍。我们看好公司成本改善带来业绩弹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成本改善速度低于预期:进口碘价下降速度低于预期。2)市场竞争风险:若有新竞争者集中出现,或将影响产品价格。3)公司制剂销售不及预期:受市场竞争、医药反腐等因素影响,公司制剂销售存在不及预期可能。
以岭药业 医药生物 2023-08-30 23.06 -- -- 23.67 2.65%
27.25 18.17%
详细
事项: 公 司 发 布 2023年 中 报 : 2023H1公 司 实 现 营 业 收 入 为 67.91亿 元(+21.99%),实现归母净利润16.06亿元(+53.16%),扣非净利润15.41亿元(+46.67%)。 二季度单季,公司实现收入28.56元(+0.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4亿元(-28.49%),扣非净利润3.63亿元(-35.26%)。 平安观点: 一季度新冠发病人数增加,呼吸系统类药物上半年快速增长:连花清瘟为公司的重要产品,已被列为国家及20多个省市诊疗方案的新冠推荐用药。2023Q1新冠感染患者数量达到高峰,带动公司2023H1呼吸系统类药物的高增速。2023H1,呼吸系统类药物实现收入30.88亿元,同比增长20.95%。我们预计其中约27亿来自于连花清瘟的销售,其余为莲花清咳,公司呼吸系统类上半年实现快速增长。 医院正常诊疗工作恢复,心脑血管类产品稳步增长:心脑血管病领域,公司研发了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三个创新专利中药,治疗范围涵盖了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三个适应症。米内网数据显示,公立医疗端心脑血管疾病口服中成药市场集中度在稳步提升,其中心血管口服制剂 TOP10产品市场份额由 2015年的 50.24%提升至2022年的53.12%。公司的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三大创新专利中药市场份额由2015年的13.64%提升至2022年的16.30%。2023H1,医院诊疗恢复,心脑血管用药市场恢复,三个产品合计实现销售收入25.11亿元,同比增长10.44%。 其它专利类产品快速增长:公司其它专利类产品主要包括八子补肾胶囊、津力达颗粒、夏荔芪胶囊、益肾养心安神片、解郁除烦胶囊等。目前上述产品整体收入体量较小,但是增速较快。2023H1实现收入2.77亿 元,同比增长47.26%。我们认为,随着循证医学研究的推进,公司销售推广工作的稳步展开,上述产品有望陆续成为公司新的支柱产品,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研发工作稳步推进,为长期增长做储备:目前,公司的芪黄明目胶囊已申报新药;柴黄利胆胶囊III期临床受试者出组;玉屏通窍片III期临床受试者出组;小儿莲花清感颗粒正在进行III期临床;络痹通片正在III期临床。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连花清瘟胶囊治疗轻、中度新冠感染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国际多 中心临床研究”,完成“津力达颗粒对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影响及其代谢组学研究”;“通心络胶 囊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等一系列循证医学工作。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的连花清瘟在抗病毒领域具有扎实的客户基础,在抗病毒领域市占率持续提高;二线产品正处于扩展市场的阶段,销售稳定增长。公司整体经营稳定,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4.62亿元、29.24亿元、33.96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政策调整的风险。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大,近两年各种政策密集出台,有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影响。 2、药品降价的风险。药品招标降价、二次议价、医保政策调整等措施的执行,将会影响医药公司业绩。3、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主要产品为中成药,原料来自各地中药材,中药材价格易受到天气、地域等影响,导致公司成本波动。
泰格医药 医药生物 2023-08-29 70.50 -- -- 69.66 -1.19%
73.19 3.82%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37.11亿元(+3.25%),实现归母净利润13.88亿元(+16.47%),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7.93亿元(+2.86%)。 平安观点:Q2整体保持稳健,挑战性环境下各业务趋势向好公司Q2单季度实现收入19.06亿元(+7.31%),实现归母净利润8.20亿元(+21.7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12亿元(+4.91%)。单季度毛利率为40.16%(-0.43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31%(-0.02pct),9.21%(+0.50pct),3.33%(+0.32pct),各项指标均处于稳健水平。 上半年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实现营收21.03亿元(-3.17%),毛利率为39.74%(+2.62%),剔除特定疫苗项目的减少后,常规临床业务增长超40%。截止年中,公司在执行临床项目达到772个(22年底为680个),各临床阶段项目均有增加,整体项目结构良好。 上半年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实现营收15.67亿元(+13.49%),毛利率为39.69%(-3.68pct)。其中,以实验室服务为主的方达贡献8.95亿元(+15.61%),方达的苏州CMC中心和合亚武汉研发中心投入使用,订单竞争叠加新设施利用率爬坡,对毛利率造成一定影响(美元口径30.4%,-6.8pct)。上半年数统与SMO业务实现收入6.72亿元(+10.79%),在执行数统与SMO项目均实现增长。 国内临床CRO出海先锋,海外临床持续推进长期以来,国内临床CRO服务商的临床试验业务主要在本土开展,业务国际化程度在各类CXO中相对较低。随着国内优质药企出海临床需求增加,以及公司海外市场开拓,泰格成为国内临床CRO出海的先锋。公司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在海外建立临床(包括多中心临床)能力,并新建国际总部及集成服务中心,从而更好地支持海外业务。 年中时,公司海外员工人数达到1525人(22年底1426人),与之对应公司在执行海外订单数量达到207个海外+62个多中心(22年底188个海外+62个多中心)。上半年公司实现境外收入16.13亿元(-15.06%),下降主要系特定疫苗项目收入减少。 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外部环境及公司业务拓展速度,调整2023-2025年EPS为3.10、3.82、4.92元(原3.27、4.16、5.29元),考虑前期股价已有调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药研发存在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可能造成公司业绩波动;2)若公司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不能符合要求,可能导致返工、丢失订单等情况;3)公司通过并购等形式在全球进行业务扩张,若整合不顺利可能对公司长期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康龙化成 医药生物 2023-08-29 30.80 -- -- 32.08 4.16%
37.00 20.13%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实现营收56.4亿元(YoY+21.7%),实现归母净利润7.9亿元(YoY+34.3%),non-IFRS经调整归母净利润9.3亿元(YoY+14.7%),处于业绩预告偏上水平。 平安观点:公司23Q2业绩符合预期。康龙23Q2实现营收29.2亿元(YoY+15.2%),归母净利润4.4亿元(YoY+30.2%)。若剔除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公司一直采用较为保守的评估方法,2023H1上半年仍有小幅收益,但同比下降较多),公司23H1经调整non-IFRS净利润同比增长28.7%。公司23Q2销售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保持稳定,分别同比增长0.0pct、0.1pct至2.4%、13.7%。由于公司22H2海外收购并表使研发费用上涨,23Q2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9pct至3.6%。 弱宏观经济下,成熟业务仍稳步增长。整体看,23H1实验室服务业务仍实现稳健增长,营收为33.8亿元(YoY+21.7%),其中生物科学业务实现35%+的强劲增长。受益于人民币贬值、高毛利生物科学业务占比提升,板块毛利率增长至45.1%(YoY+1.4pct)。小分子CDMO业务随绍兴产能逐步爬坡,23H1实现营收12.5亿元(YoY+15.4%)。22H2投产的绍兴400L产能、美国考文垂工厂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使23H1板块毛利率同比略微降低0.7pct至32.5%。由于临床前及临床1/2期项目数量减少,23H1公司CMC项目总数同比减少94个至620个,但临床3期及商业化阶段项目分别同比增加2、19个。随着后端项目的导入、产能爬坡,板块毛利率将持续改善。 临床业务Q2基本盈亏平衡,大分子与CGT改善趋势不变。康龙临床内部整合顺利,具竞争力的报价带动临床CRO板块实现高增长,23H1营收8.1亿元(YoY+37.7%)。规模效应及人效提升下,临床板块23Q2基本实现盈亏平衡,毛利率达到19.6%(YoY+14.1pct)。大分子和CGT板块23H1营收为2.0亿元(YoY+12.8%)。尽管该业务23Q2毛利率仍为负值(-5.2%),但环比收窄6.5pct,盈利能力改善。 维持“推荐”评级。海外通胀压力持续及投融资环境仍待进一步复苏,公司的前端业务仍将承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由20.8、29.3、39.1亿元下调至18.8、26.2、35.5亿元,对应调整后EPS为1.05、1.47、1.99元。考虑到公司成熟业务稳定增长提供业绩保障,新兴业务盈利质量仍在持续改善,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产能建设及投放不及预期:公司多地产能基地处于建设期,若建设、投放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减弱公司后续订单承接能力。2)宏观环境恢复不及预期:投融资环境回复不及预期将影响biotech的研发、生产外包需求,进而音像公司业绩。3)地缘政策风险:公司海外营收占比较高,若海外国家推出限制政策将影响公司业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6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