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牛播坤

华创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360514030002...>>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碧水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17-04-25 21.67 23.54 204.31% 22.78 4.78%
22.70 4.75%
详细
1.研发智囊团再添院士级猛将。 王浩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院士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曾参与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计划、南水北调工程论证与规划、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目前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重大规划,如雄安新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规划。这是公司继去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入驻碧水源膜科技院士专家工作站后,第二位与公司签约合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我们认为公司在创新驱动高端智力平台再添一翼,将加速提升公司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我们判断公司将在膜材料性能优化、城镇新水源工艺研发、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更大的创新性突破,为国家乃至全世界彻底解决水环境问题做更大贡献。公司通过不断强化新技术在成本端及运营端费用的控制,性能逐步加强,在污水处理领域带来颠覆性的革新。公司的领先技术甚至能加速倒逼水生态治理的提标提质,从而进一步打开膜法水治理市场广阔前景。 2.持续高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凸显龙头优势。 公司作为全球先进的水处理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非常重视与国内外行业顶级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公司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公司也是中国唯一一家集全系列膜材料研发、全系列膜与设备制造、膜工艺应用于一体的企业。在目前国家开始实施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与较好的市场环境下,膜技术已经成为解决我国水脏、水少、饮水不安全问题的主流技术,膜技术龙头地位稳固(至2016年底,碧水源的膜技术已服务近2,500万吨/天的污水处理能力),承建大规模(10万吨/日以上)MBR工程约占全球总量的50%。 3.项目资源丰富,不断拿下PPP订单。 国开创新资本是公司第三大股东,占公司总股本8.36%,此外国开行为公司提供200亿授信,为PPP项目的执行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公司将继续商业模式创新探索,在PPP机制的大背景下发挥公司已有PPP模式丰富经验的优势,探索更适合中国的水处理与环保商业模式,做大做强公司。 16年公司新签订单153个总金额336亿元,其中EPC(105项)金额139亿元,BOT(45项)金额195.6亿元,BT(2项)金额1.2亿元。期末在手尚未确认收入EPC订单69亿元,处于施工未完成投资BOT订单155亿元。 一季度已签订约80亿元的订单,凸显水环境治理龙头态势。 4.膜技术龙头,叠加白洋淀水环境治理需求,给予推荐评级。 雄安新区的建设和京津冀一体化将对区域水环境提出全新的需求,水循环利用将成为趋势,膜技术将为我国华北地区的新型城市化生态环境与建设与解决水危机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公司拥有核心技术将污水通过“MBR+DF”工艺直接处理并达到地表水II类或III类,且有将近80%的回收利用率,这样的技术同时也能解决华北的水资源缺乏问题。公司作为膜技术龙头,叠加雄安水环境巨大治理需求,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预计公司17-18年净利润分别为25.78、33.42亿元,EPS分别为0.82、1.07元,对应PE分别为25倍和20倍,给予“推荐”评级。
瑞特股份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17-04-25 55.67 -- -- 68.49 22.06%
67.95 22.06%
详细
主要观点 1. 整体业绩较快增长,政府补助确认减少导致归母净利润小幅下滑。 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21.87%,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4.76%。收入方面,船舶配电系统贡献营业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6.26%,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贡献营业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55.19%,两大业务共同推动了公司收入的增长。利润方面,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2016年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政府补助大幅减少(2015年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政府补助为3024万元,2016年为732万元),公司2016年除去政府补助等因素影响的扣非后利润总额为9545万元,同比增长20.62%。整体上看,公司业绩实现了较快增长。 2. 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均取得重要进展,受益于海军舰船的快速列装。 公司主营船舶电气与自动化系统业务,产品包括船舶配电系统和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下游客户包括中船工业和中船重工集团下属的造船企业和科研院所、解放军海军部队、国家海洋局、中国海事局等,其中两大船舶类军工集团贡献了公司收入的50%以上,目前公司产品已经应用在包括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在内的各类舰船上。2016年,公司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均取得突破,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在研的综合管理平台系统(二期)取得重要进展,对潜供电稳压装置、电场防护装置等多项新产品获海装鉴定,具备实船供货条件,同时公司研发出中压岸电装置,可大幅减少岸电电缆数量,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舰船快速连接或断开岸电;市场开拓方面,公司积极参与国防科工局、江苏省国防科工办等政府机构和协会举办的对接活动,,新开拓了718所、20所、GE 等十多家新客户。我们认为,在船舶电气与自动化领域,公司凭借研发和技术优势,以及与海军部队、军工集团等下游客户建立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能够受益于中国海军舰船的快速建造和列装。 3.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深耕船舶电气与自动化领域多年,一方面具有研发和技术优势,另一方面与军工集团、海军等下游客户已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客户粘性强。随着国家继续加大对海军建设的投入,预计我国海军舰船将保持快速建造和列装的态势,公司作为海军船舶电气与自动化设备的主流供应商将直接受益,保持业绩的快速增长。 4.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海军舰船列装速度不及预期。
航新科技 航空运输行业 2017-04-24 59.71 -- -- 60.60 0.90%
60.25 0.90%
详细
主要观点 1.航空维修及服务市场微增拉动营收增长,毛利下降及应收账款周转率减缓影响短期业绩表现 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2.88%,主要是由于主营业务之一——航空维修及服务业务市场微增所致,该板块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11.54%。另一主营业务——设备研制及保障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同比下降7.52%。而由于公司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及应收账款周转率减缓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小幅下滑,实现5986.22万元,同比下降17.09%。 根据预告2017年第一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4.10-193.06万元,同比增长70%-100%,主要是由于客户政策流程趋于稳定,市场订单同期相比初显回升,带来收入和利润增长,同时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260万元左右。 2.设备研制及保障板块——研发布局进展顺利,未来有望成为业绩新亮点 公司主要为国内军方、军工企业提供飞行参数系统等机载设备和自动检测设备的研制和保障。公司是目前现有机型上机载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未来随着新机型的定型放量,有望带来业绩的进一步提升。 2016年公司继续巩固现有产品、技术优势,形成了包括飞行参数及语音记录系统、综合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系统、振动监测系统和飞行数据打印机在内的可靠性高、通用性强的机载设备产品及相应加改装能力;以及各类跨机型、多专业化的通用平台设计的检测设备产品;并在为客户提供航空装备使用数据的采集、传输、管理、分析等方面形成了全流程的数据支持服务,走在了行业信息化的前沿。整体提升了飞机安全性体系和综合保障领域部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水平,持续保持了业内的领先技术优势。2016年10月,公司在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中展现公司技术实力,受到各方关注。 同时公司加大新产品的研发,2016年公司研发支出达4151.50万元,占营收的9.78%。公司4个主要研发项目——航空电子部件自动测试设备、机载设备研制、某型综合检测设备、数据打印机PMA 均按照计划如期开展,达到预期目标。其中公司为某型无人机研制的综合检测设备、小型化飞参设备样机研制突破关键性技术,保障该型无人机首飞成功;某飞机通用自动测试平台研制也进入样机攻坚阶段;多种机载设备完成样机研制,部分机载设备通过了鉴定;数据打印机PMA 完成研制和试用,并进行了小批量生产。此外,公司2015年更改的募投项目之一“综合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系统”,已于2016年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直升机飞行安全,降低飞行成本,将受益于通航的开放,未来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增长点。 我们认为,公司在机载设备和检测设备板块布局很好且进展顺利,能够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将受益于军民用航空产业的持续景气。 3.航空维修及服务板块——加强维修能力建设,发展前景广阔 2016年公司加强航空维修能力建设,全年新开发CAAC 维修项目477项,FAA 维修项目83项,EASA 维修项目60项。公司位于广州、南宁、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的机轮与刹车维修业务也逐渐形成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客户本地化服务需求。未来随着通航逐步开放、新飞机逐年出商保、中小航空公司发展迅猛,航空维修和服务市场存在巨大增量。而公司作为国内最早获得多项国际维修许可资质的企业之一,专业覆盖面广,在广州、上海、天津、香港均有布局,具备对军民领域70余种机型及1万余个件号的维修能力,在国内民营独立第三方维修企业中市场占有率高,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市场格局和一体化的服务模式要求。 4.投资建议: 公司在两大业务板块上深耕多年,拥有自身的核心技术与经验积累,新技术的研发与市场布局正在稳步开展。受益于航空产业的持续景气以及后期军民融合加速推进,整体上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趋势。 5.风险提示: 通航开放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耐威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04-19 44.88 -- -- 43.49 -3.23%
43.43 -3.23%
详细
主要观点。 1.进一步控股镭航世纪实现绝对控股,推进航电领域布局。 公司继2016年10月27日公司公告收购镭航世纪41%股权实现相对控股后,进一步收购镭航世纪10%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持股比例增加至51%,实现绝对控股。镭航世纪是一家高速信号采集处理和存储系统开发制造商,专业从事实时、嵌入式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可提供高性能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多DSP阵列处理、高速多通道信号采集、高速数据传输存储等产品及相应技术支持服务,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雷达、声纳、现代通信、电子对抗等领域,具备相应的业务资质。镭航世纪在嵌入式系统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及人才积累,与国内多家军工性质企业、国防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具备相当的行业地位。我们认为,高速信号处理是大量应用于通信、遥感、导航、测控等国防信息化领域以及其他各个工业领域中,在军工领域中是技术壁垒高且盈利能力强的业务,镭航世纪是信号采集处理领域非常优质的资产。 公司增加对镭航世纪的持股比例实现绝对控股,将进一步拓展高端军工电子领域的产品及业务,增强公司在军工电子信息方面的综合技术及市场实力;进一步发挥镭航世纪与公司主营的惯性导航与卫星导航业务、以及公司布局的航电领域(包括电子对抗、雷达、通信等)的协同效应,加速公司业务布局的兑现。 此外,镭航世纪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业绩表现优良,2015年实现净利润1414.28万元,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47.80万元,分别为公司的同期业绩的29%、31%。公司增加对镭航世纪的持股比例,将提高公司的资产质量与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2.投资设立海南耐威研究院,统筹资源布局核心技术研发。 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5000万元在海南生态软件园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海南耐威研究院。研究院将以统筹协调公司研究资源、研发相关领域核心前沿技术为主业,同时从事成熟技术的实践应用、相关产品的销售。我们认为,设立海南耐威研究院,是依托公司现有的技术、平台、市场、资金、品牌等优势,统筹整合公司内外部研究资源的一大举措,通过加强对公司主营业务核心前沿技术的研究,能够保持并提高公司的技术竞争实力及行业地位,推动公司整体战略布局的实现。 此外,海南生态软件园主要由电子信息集团下属公司海南生态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规划、建设与营运管理,是海南“一岛一区两园”省级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目前已经吸引了包括腾讯、360、小米等龙头企业在内的1300余家企业的入驻。公司此次入驻是在2016年12月公司与海南生态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下进行的。我们认为,公司在海南生态软件园设立研究院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海南软件园所提供的便利条件,促进行业及人才交流,另一方面利于公司加深与电子信息集团的合作关系,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3.产业布局逐步完善,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公司主营惯性导航业务,自上市以来积极通过对外投资,完善产业布局——一方面立足原有导航业务,加大导航产品在国防装备、航空航海、航拍测绘等领域的应用及市场拓展;另一方面,基于已布局的航空电子、无人系统及智能制造等业务,积极投入资源开展相关研发工作。我们认为,公司的优势在于其拥有的惯导设备产品基础及常年深耕军品市场打造的与客户良好的合作关系与粘性,公司不断延伸拓展与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具有横向或纵向的相关性的业务领域,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4.投资建议:目前公司各类业务布局已初见成效,根据公司业绩快报,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97.08%,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原有惯性/卫星/组合导航业务实现稳定增长,另一方面MEMS芯片制造、航空电子等业务已不同程度地贡献新增业绩。我们认为,公司自2015年上市以来的业务布局已逐渐进入兑现期,随着业务的进一步成熟,公司业绩还将保持高增速,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前景。我们预计公司2017年净利润为1.56亿元左右,按照公司目前市值水平,其2017年PE约为58倍,维持推荐评级。 5.风险提示:军品研制进度不及预期;民品市场拓展进度不及预期。
精测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04-17 82.25 -- -- 95.02 15.04%
102.45 24.56%
详细
1.公司检测设备在Array、Cell和Module段进展情况以及收入的产品结构以及客户结构? 目前公司产品在Array、Cell和Module段均有销售,以Module和Cell段为主,Array段的检测设备从2016年开始有小规模销售,主要出货Array端检测设备中稍微容易的产品。公司的收入在三段中占比目前还没有具体统计数据。基本国内的面板厂都是公司的客户,模组检测业务公司在京东方和中电熊猫的供货份额分别是70%和100%。 2.公司AOI检测设备2016年销售大幅增长的原因以及AOI光学检测的核心技术壁垒? 公司很布局了AOI技术,后来2014年收购了台湾宏濑,加速了技术的进步和面板客户资源的获取,近几年年公司AOI产品在主要面板客户逐步放量。 AOI光学检测是基于光机电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核心壁垒在于光机电技术+算法+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的综合技术能力。 3.为什么公司AOI检测业务比模组检测业务毛利率要低? LCD模组检测是公司传统的优势项目,技术成熟,议价能力强,近几年维持近70%毛利率。AOI检测是公司目前增长最快的业务,技术壁垒很高,盈利能力也很高,由于产品集成了一些结构件产品,一定程度上拉低了AOI业务的毛利率。 4.2016年公司OLED检测设备业务收入规模较小的原因? 目前国内AMOLED面板厂仍处于良率爬坡的阶段,2015年和辉光电和京东方新增了一些产能,因此公司实现了一定规模销售,2016年并没有大规模扩产,公司的业务规模较小。未来随着OLED面板厂的良率提升产能扩张,将驱动对OLED检测设备需求大规模提升。 5.公司收入的季节性特点? 公司的订单主要受面板厂的投资周期影响,一般来说上半年是面板厂招标的高峰期,下半年公司收入规模相对更大。6.公司订单的交割周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 7.OLED取代lcd产线,整体对显示检测设备的影响? oled显示屏幕会增加很多新的检测需求,并且目前国内产线良率较低,对检测设备的需求量较大 盈利预测 精测电子是国内面板检测设备领先企业,在电子检测和AOI光学检测领域均拥有成熟方案,OLEDModule检测设备已经目前已经批量供货和辉等客户,在Cell和Array段技术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未来随着OLED面板厂大规模扩产或者以及公司新产品放量,公司未来业绩具备超高弹性。 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2.45/2.65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中航黑豹 交运设备行业 2017-04-14 37.80 -- -- 38.54 1.96%
38.54 1.96%
详细
事项: 中航黑豹于4月10日发布重大重组草案,拟出售上市公司全部资产和负债,同时向中航工业集团、华融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沈飞集团100%股权,交易价格为79.80亿元;并向中航工业集团、机电公司、中航机电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6.68亿元,用于沈飞集团新机研制生产能力建设项目。(重组方案具体内容详见正文) 主要观点 1.新方案总增发数量减少,相应减少摊薄效应 公司此次公告的重组草案与预案相比主要有以下更新: 沈飞集团评估价值稍有提升。与预案相比,沈飞集团100%股权的评估值由73.11亿元上调至79.80亿元,增加6.69亿元。由于发行价格仍为8.04元/股,发行数量相应增加至9.93亿股(原为9.09亿股)。 受新规影响调募集配套资金增发数量减少。与预案相同,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16.68亿元,其中中航工业、机电公司和中航机电分别认购11.68亿元、1.67亿元和3.34亿元。但根据证监会2月17日颁布的非公开发行新政,公司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的数量由不超过2亿股调整为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20%即6898.81万股,且发行价格的定价基准日由首次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调整为本次发行的发行期首日。 整体上看,调整后的方案减少了公司增发后的总股本数量,由原方案的14.54亿股减少至14.06亿股,我们认为,总股本减少将相应将减少的摊薄效应。 2.收购沈飞集团注入核心军品,看好沈飞长期发展 本次重组完成后,公司将成为沈飞集团唯一股东,公司主营业务将由专用车、低速载货汽车及零部件转变为航空制造业。 沈飞集团是我国最核心的军品资产之一,被誉为“中国重型歼击机摇篮”,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也是唯二之一的现代化歼击机设计、制造基地。主营业务包括军品、航空民品转包业务和非航空产品三大类。在军品方面,目前沈飞主要生产的型号是第三代重型歼击机歼-11、双发重型舰载歼击机歼-15和重型多用途歼击机歼-16、以及在研的第四代双发中型隐身歼击机FC-31,是目前我国列装的主力战机(沈飞具体介绍详见正文)。 根据方案披露,沈飞集团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67.3亿元,同比增长20.77%,实现归母净利润5.27亿元,同比增长20.10%。我们认为,随着歼-15和歼-16的陆续列装及批量列装,2017年、2018年沈飞业绩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长期来看,沈飞作为我国唯二之一的现代化歼击机设计、制造基地,整体持续盈利能力强,将受益于我国国防工业和航空产业的持续繁荣,未来成长空间很大。因此我们认为,沈飞的注入将极大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看好沈飞长期成长。 3.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重组方案的调整减少了公司增发后的总股本数量和摊薄效应,沈飞作为中国主力战机唯二的生产基地之一,整体盈利能力强,能够保持业绩较快增长,中航黑豹重组完成后将成为国内军工新龙头,看好沈飞长期发展前景。 4.风险提示: 重大资产重组进度不及预期;沈飞军品研制交付进度不及预期。
高德红外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04-14 22.95 -- -- 23.10 0.61%
23.09 0.61%
详细
主要观点 1.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公司毛利率大幅提升,高研发投入导致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 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0亿元,同比增长28.15%。分产品来看,红外热成像仪及综合光电系统实现营业收入5.10亿元,同比减少14.81%,占营业收入的62.99%;传统弹药及信息化弹药实现营业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16.51%,占营业收入的34.64%。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达51.99%,同比增长了7.01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红外热成像仪及综合光电系统毛利率达57.68%,同比增长了12.39个百分点,另外传统弹药及信息化弹药毛利率达41.65%,同比减少1.99个百分点,基本保持稳定。 201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7085.75万元,同比增长11.77%。净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作为研发型企业2016年研发投入高达2.23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27.51%),从而导致管理费用增加。 2.军品业务——新型红外核心元器件产能拓展和批产过程加快,推进某型号完整武器系统定型批产。 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主的光电设备和系统产品研制生产企业。在红外热成像仪及综合光电系统业务板块,在非制冷探测器方面,公司已拥有国内第一条、且目前唯一自主可控的8英寸批产型MEMS 生产线,具备年产百万支的能力。在制冷型探测器方面,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冷红外探测器研发、生产技术,已通过军品鉴定且实现了在高端系统型号产品上的批量装备。公司持续研发“碲镉汞材料”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并被列入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公司成功研制出的“Ⅱ类超晶格”制冷型红外探测器,是国内首次实现同时输出的中长波双色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现正进行批量产业化的布局安排。随着公司最近一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到账后,将进一步加快了拓展碲镉汞探测器的产能及新一代“Ⅱ类超晶格”探测器的批产进程。 在武器装备系统方面,公司自2015年9月以自有资金人民币4.87亿元收购从事火工品业务的汉丹机电100%股权后,已构建起一条从上游红外核心器件到红外热成像等武器分系统,再到最终完整的导弹武器系统总体的红外武器装备系统全产业链。汉丹机电在武警、公安、部队及军贸等细分市场不断实现突破。非致命性弹药、子弹系列、地爆系列、引信及其他产品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公司还对原有火工区进行升级改造扩容扩产,在某型号完整武器系统产品国内正式中标并获得系列完整武器系统产品军贸出口立项批复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新型完整武器系统产业化项目的建设布局,大力推进武器系统产品的军贸出口及国内定型批产。 我们认为,公司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在红外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量产能力,而未来随着公司新型红外核心元器件产能拓展和批产过程的加快,以及武器装备系统定型立项批产,将给公司直接带来业绩增量。 3.民品业务——多市场领域布局,有望成为业绩新增长点。 公司努力拓展红外器件在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安防、公安执法、个人视觉等新兴民用领域的市场应用,在交通夜视产品领域,公司设立了轩辕智驾,与多家汽车消费电子厂商及知名汽车代理厂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相关智能汽车领域产品将涉及自适应性巡航、整体巡航转向、车道偏离、并线辅助等多个方面;在个人视觉产品领域,公司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广个人户外用手持式红外热像仪等产品;在智慧家居领域,公司与美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热红外传感器联合实验室”,结合双方在各自领域的技术优势拓展智能家居市场,合力打造一款全新的智能感温调控产品,提升空调的红外感应应用水平,孵化出智能化水平更高、更贴近用户喜好的红外检测模块和应用功能场景,以抢占智能家电市场的制高点;在测温类产品领域,公司自主设计的C 系列高端智能测温型红外热成像仪斩获红星奖金奖,成为公司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智能测温红外热成像仪。 我们认为,红外产品在汽车等民用领域的应用市场前景巨大。随着公司产品布局的推进,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4.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主的光电设备和系统产品研制生产企业,保持高研发投入以提升竞争力,积极拓展军品和民品两大市场。未来随着公司红外核心元器件产能进一步拓展、武器装备系统定型批产的推进和民品市场的推广,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5.风险提示:红外成像市场竞争加剧;民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
碧水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17-04-14 19.68 -- -- 22.78 15.34%
22.70 15.35%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16年年报。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92亿元和18.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0.54%和35.55%,EPS0.60元/股。 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6元(含税)。 主要观点 1.各项目稳步推进,2016年业绩大幅增长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8.92亿元,同比增长70.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6亿元,同比增长35.55%。报告期公司新签46个BOT项目,各项目稳步推进,实现污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净水器销售、市政与给排水工程营收分别为44.97、2.33、41.62亿元,对应毛利率47.57%、48.23%、12.97%,较同期分别变化-0.94pct、+0.62pct、-4.19pct,由于膜技术市场竞争加剧,综合毛利率随业务扩大略有下滑、期间费用增加致使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 2.持续高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显优势 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285项,专有技术近千项)的全产业链膜技术包括产品生产与工艺应用,也是中国唯一一家集全系列膜材料研发、全系列膜与设备制造、膜工艺应用于一体的企业。公司利用自身创新的理念、技术及商业模式与经营实力的优势实现了业务的不断扩大。在目前国家开始实施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与较好的市场环境下,膜技术已经成为解决我国水脏、水少、饮水不安全问题的主流技术,膜技术龙头地位稳固(至2016年底,碧水源的膜技术已服务近2,500万吨/天的污水处理能力),承建大规模(10万吨/日以上)MBR工程约占全球总量的50%。 3.背靠国开行,不断拿下PPP项目订单 国开创新资本是公司第三大股东,占公司总股本8.36%,此外国开行为公司提供200亿授信,为PPP项目的执行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公司将继续商业模式创新探索,在PPP机制的大背景下发挥公司已有PPP模式丰富经验的优势,探索更适合中国的水处理与环保商业模式,做大做强公司。 16年公司新签订单153个总金额336亿元,其中EPC(105项)金额139亿元,BOT(45项)金额195.6亿元,BT(2项)金额1.2亿元。期末在手尚未确认收入EPC订单69亿元,处于施工未完成投资BOT订单155亿元。 一季度已签订约80亿元的订单,凸显水环境治理龙头态势。 4.膜技术龙头,叠加白洋淀水环境治理需求,给予推荐评级 雄安新区的建设和京津冀一体化将对区域水环境提出全新的需求,水循环利用将成为趋势,膜技术将为我国华北地区的新型城市化生态环境与建设与解决水危机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公司拥有核心技术将污水通过“MBR+DF”工艺直接处理并达到地表水II类或III类,可以解决区域缺水问题。公司作为膜技术龙头,叠加雄安水环境巨大治理需求,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预计公司17-18年净利润分别为25.78、33.42亿元,EPS分别为0.82、1.07元,对应PE分别为26倍和20倍,给予“推荐”评级。 5.风险提示 膜技术推广与市场竞争风险;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