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皮建国

信达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编号:S1500514040001,工业外贸工学学士、应用会计与金融硕士、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中国注册税务师。1993年毕业,先后在银行、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并在A+H股上市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2012年加盟信达证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泰豪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15-07-17 11.07 -- -- 17.50 58.08%
17.50 58.08%
详细
事件:2015年7月15日,泰豪科技复牌并发布公告。公告内容包括:第一,泰豪科技将旗下全资子公司江西清华泰豪三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波电机)100%股权转让给旗下另一全资子公司江西泰豪军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豪军工),即三波电机成为泰豪科技全资孙公司;第二,泰豪科技与泰豪科技全资子公司泰豪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约1.33亿元收购龙岩市海德馨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德馨)51%的股权;第三,泰豪科技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管、子公司领导和核心员工。 点评: 内部资源整合与外部产业并购“双管齐下”完善公司军工及智能电网产业链。泰豪科技将三波电机股权转让给泰豪军工, 旨在推进公司军工产业发展的战略实施,未来泰豪军工将作为泰豪科技军工资产的整合平台;泰豪科技收购海德馨既可以完善军工装备业务和电源业务产业链,又能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海德馨是国内首家从事应急电源车等移动应急特种车辆研发销售的公司,主要产品为警报车、装备车、电源车、抢险救援照明车、餐车等,其中电源车产销量连续四年位列全国首位,海德馨下游市场集中在国防、电力、电信等领域,与泰豪科技军工和电源业务有很好的互补性。本次收购海德馨原股东对未来三年利润做出承诺,2015年至2017年海德馨实现扣非损益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0.36亿元、0.54亿元和0.76亿元。 推出员工持续计划(草案),对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泰豪科技拟对公司董事、高管、子公司副经理以上及其他核心员工等总数不超过200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其中董事和高管认购份额占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比例约20%。员工持股计划总额上限为1亿元,股票来源为二级市场流通股票。结合前期泰豪科技第一大股东泰豪集团和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承诺未来六个月内不坚持股票并择机增持股票,我们认为,员工持股计划与高管承诺不减持都彰显出泰豪科技对公司价值和未来前景的认可,短期内推出多项具体措施维护股价稳定也显示出泰豪科技管理层的责任感和执行力。 盈利预测及评级:暂不考虑员工持股计划和收购海德馨对泰豪科技业绩的影响,我们预计泰豪科技2015年至2017年营业收入为34.82亿元、41.58亿元和49.2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3亿元、1.47亿元和1.63亿元,对应的EPS 分别为0.18元,0.24元和0.26元。考虑到公司复牌后股价仅为10.15元,对应2015年至2017年PE 分别为61倍、43倍和39倍,安全边际凸显,我们维持对泰豪科技 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军工行业开放导致竞争加剧,泰豪科技军品毛利率有下滑风险;电力设备市场竞争激烈,毛利率普遍不高;
凌云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15-06-10 25.49 -- -- 34.00 33.39%
34.00 33.39%
详细
本期内容提要: 凌云股份是兵工集团旗下军转民企业的典范。凌云股份前身为国营333厂(生产高榴弹),军品停止订货后转作纯民品。经过多年发展,凌云股份主营业务在技术实力、销售规模、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等方面均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凌云股份有望成为兵工集团的资本平台。凌云股份(或凌云集团)资本运作经验丰富,多年来以合资、并购等“股权多元化”模式迅速做强做大。2014年末凌云股份公布定增预案,控股股东凌云集团和中兵投资合计认购额达到募集资金总额的2/3,为下一步资本运作创造了条件。 凌云股份将受益于兵工集团改革。2015年3月,兵工集团董事长尹家绪发表《春天的召唤》一文,指明了兵工集团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策略。我们认为,兵工集团在完成首阶段集团公司层面的整合后,将加速推进集团二级子集团(实体产业)的改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凌云股份2015年至2017年营业收入为75.18亿元、85.37亿元和97.4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67亿元、1.92亿元和2.25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46元,0.53元和0.62元。按照2015年6月8日收盘价24.87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54倍、47倍和40倍。首次覆盖给予凌云股份“买入”评级。 股价催化剂:凌云集团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兵工集团改革方案落地。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上涨将提升汽车零部件及塑料管道材料的生产成本;汽车零部件和市政管道市场开放,竞争形势有恶化风险;本次定向增发能否通过证监会审核存在不确定性。
泰豪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15-06-04 23.93 -- -- 27.77 16.05%
27.77 16.05%
详细
本期内容提要: 泰豪科技战略转型初见成效。2014年泰豪科技将负效资产剥离并明确提出“集中资源发展军工装备和智能电力业务”。2015年泰豪科技定向增发获批,募集资金8.5亿元并引入战略投资者。我们判断,泰豪科技在成功实施资产优化、战略调整和募集资金后,业绩反转将是大概率事件。 泰豪科技在智能电力领域实力雄厚。我们看好泰豪科技智能电力设备的市场前景。泰豪科技与清华紧密合作,清华技术持续为泰豪科技研发提供支持;智能电力设备是军民两用技术,在民用电网和军用电力系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泰豪科技将受益于国家军民融合战略。泰豪科技军品业务起步早、技术和规模具备领先优势,是民参军企业中的佼佼者。在政策支持下,我们看好泰豪科技未来外延式发展的前景。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泰豪科技定向增发已获证监会批准,我们假设本次定增在2015年可以完成,预计泰豪科技2015年至2017年营业收入为34.82亿元、41.58亿元和49.2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3亿元、1.47亿元和1.63亿元,以增发后股本6.19亿股计算,对应的EPS分别为0.18元,0.24元和0.26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的评级。 股价催化剂:军品业务获得大额订单;资产并购取得突破。 风险因素:军工行业开放导致竞争加剧,泰豪科技军品毛利率有下滑风险;电力设备市场竞争激烈,毛利率普遍不高;定向增发进程低于预期;泰豪科技未来并购整合存在不确定性。
迪马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15-05-08 8.40 10.02 269.12% 15.90 89.29%
17.04 102.86%
详细
本期内容提要: 坚持“双主业”发展战略。迪马股份是我国专用车领域领军企业,具备承担军用特种车辆的资质和能力,其防弹运钞车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房地产业务坚持深耕区域市场的发展战略,迪马股份控股股东在2014年已将全部地产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有效增厚经营业绩。 牵手“绿叶”,尝试社区医疗服务业务。迪马股份与知名医疗企业绿叶合资设立医疗投资公司,优先在旗下物业尝试开展社区联锁医疗服务,聚焦美容整形、女子医院、康复、体检和口腔五个方向。我们看好迪马股份开拓社区医疗服务的市场前景。 借助“外脑”,切入高端军用装备领域。迪马股份与电子科大签署战略协议,在人机耦合、外骨骼、车载指控系统等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公司利用电子科大科研成果,结合自身在产业资本、市场营销、工程制造、军工资质等方面的优势,有望在高端军用装备领域取得突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迪马股份2015年至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64.33亿元、181.71亿元和250.83亿元,相应的EPS为0.43元、0.45元和0.71元。采用相对估值法,我们计算出迪马股份2015年目标价为11.96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的评级。 股价催化剂:募投房地产项目业绩爆发;公司开拓社区医疗项目落地;公司与电子科技大学相关合作项目实现产业化。 风险因素:公司房地产业务经营效益下滑;公司房地产业务诱发的偿债风险;公司向社区医疗服务产业、外骨骼机器人和车载防务信息装备等领域拓展存在不确定性。
潍柴动力 机械行业 2015-04-06 31.68 -- -- 35.76 12.88%
37.50 18.37%
详细
事件: 潍柴动力发布2014 年年报,报告期内潍柴动力实现营业收入796.37 亿元,同比上升36.57%;归母净利润50.25 亿元,同比上升40.71%;扣非净利润33.75 亿元,同比增长0.93%。2014 年度稀释每股收益2.51 元,高于预期。 点评:? 重卡行业出现小幅下滑.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基建投资萎缩、排放法规升级等因素的存在,重卡行业出现小幅下滑,实现销售74.4万辆,同比下滑3.89%。受此影响,潍柴动力共销售重卡用发动机27.13万台,同比下滑3.1%,在重卡市场配套占有率达到36.5%,在行业内依然保持明显领先优势;潍柴动力控股子公司陕西重汽全年共销售重型卡车9.18万辆, 同比增长7.0%,位居国内重卡企业第五位;潍柴动力控股子公司陕西法士特全年共销售变速箱62万台,同比增长9.6%,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产品结构调整,潍柴动力重卡产业链公司业绩上升。潍柴动力依靠创新引领行业进步潮流,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2014 年,潍柴动力共销售10L、12L和13L发动机34.75万台,重型发动机产品在重卡市场、5吨装载机市场的优势地位仍然稳固。同时,潍柴动力自主研发的具有知识产权的蓝擎WP5、WP7发动机配套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共销售1.4万台,同比增长34.4%。其中,客车市场配套1.18万台,同比增长30.5%,发动机产品组合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因此, 潍柴动力在产品销量微降的条件下,重卡产业链销售收入达415.8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5.63%. 2014 年度,潍柴动力顺利实现对KION Group AG 的控制,将KION Group AG 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叉车及仓库技术服务成为潍柴动力重要的经营分部,公司经营业绩进一步提高。2014 年度, 合并报表范围纳入KION Group AG 的收入199.75 亿元,毛利率27.37%,高于潍柴动力现有产品的毛利水平.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认为,未来重卡产业将保持平稳。我们预计公司15 年、16 年、17 年EPS 分别为2.41(调增3.5%)、2.76(调增2.7%)、3.13 元,考虑到公司在柴油机行业内的龙头地位、以及公司所拥有的重卡产业链带来的重要市场地位,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重卡企业自配柴油机比率大幅提高,重卡、柴油机的价格大幅下降,基本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大幅上升。
中联重科 机械行业 2015-04-02 7.32 -- -- 8.60 17.49%
10.80 47.54%
详细
事件: 中联重科发布2014 年年报,报告期内中联重科实现营业收入258.51 亿元,同比下降32.93%;归母净利润5.94 亿元,同比下降84.53%;扣非净利润3.18 亿元,同比下降91.43%。2014 年度稀释每股收益0.08 元,低于预期。 点评: 工程机械产能过剩,行业不景气加剧。2014 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导致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两大主要产品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其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下降38.6%和40.52%;与此同时,为控制风险及实现有质量的经营,中联重科全年坚持从紧的销售政策,对中联重科的收入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联重科环卫机械营业收入同比上涨22.62%,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工程机械板块收入下降的影响。 中联重科正在运用巨额的现金储备推进战略转型,将由一家大型工程机械企业转型为集工程机械、环境产业、农业机械、金融服务等多板块业务于一体的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2014 年收购奇瑞重工,组建中联重机,在农机板块的发展战略取得实质性突破。中联重科的财务公司筹建申请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工作正式启动。通过持续推进全球资源配臵,完成对德国M-TEC 并购交割,收购荷兰Raxtar 公司35%的股权,巴西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国际化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中联重科整体毛利率继续下降,2014 年为27.89%,较上年同期下降1.28 个百分点;费用粘性较大,销售费用率上涨2.32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上升2.4 个百分点,另外,财务费用率上升3.23 个百分点,导致销售净利率下降7.66 个百分点。 人民币升值受阻,汇兑收益变化巨大。中联重科拥有巨大的净外币负债敞口净额,主要为美元负债。2014年,人民币对外升值趋势产生波动,导致2014年中联重科获得汇兑净损失1.4亿元,而去年同期获得汇兑净收益4.68亿元,相差高达6.08 亿元。再加上利息支出增加2.9亿元,导致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8.82亿元。 长短期应收账款占比大,风险上升。 2014年,中联重科应收账款累计达471.2亿元,其中短期应收账款304.4亿元,长期应收账款(含一年以内)净额166.8亿元 。其中,融资租赁应收款原值178.76亿元,未实现租赁收益5.44亿元,呆账准备6.54亿元。至2014年12月31日,中联重科逾期长期应收账款51.18亿元。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认为,随着工程机械市场趋于稳定,我们预计中联重科营收和净利保持稳定。我们下调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15~17 年EPS 分别为-0.01 元(下调103.5%)、0.08 元(下调84.2%)、0.16 元,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降,混凝土机械销量和毛利继续大幅下降,产品毛利率下降。
中航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5-04-02 25.26 -- -- 41.59 26.45%
51.08 102.22%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14年年报: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了34.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40亿元,同比增长38.93%。 点评: 公司业绩提升复合预期,毛利率和三项费率保持稳定。报告披露,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步增长,符合预期。公司2007年上市以来,综合毛利率稳定在32%至35%区间内,从产品结构上看,光器件业务拉低了公司综合毛利率。我们认为,随着高毛利业务(如线缆组件业)规模的不断增大,公司未来毛利率水平稳中有升。公司三项费率稳定,约为20%,近五年公司围绕连接器产业不断开拓市场、研制新产品,研发投入逐步增大。近五年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约为6%。与2013年相比,2014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减少了0.51亿元,源自公司销售规模扩大带来的存货增加。 内生增长与外部并购实现协同效应。2014年业绩爆发由公司传统业务稳定增长、对外投资收益和新增产能释放三者共同推动。连接器业务受益于4G 建设和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防务市场订单增加和国际业务翻番;控股和参股中航富士达、中航海信及翔通光电等公司在报告期内均贡献利润;公司募投项目落成与达产早于预期,有效缓解了公司产能不足的问题,公司未来的订单履约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我们认为,未来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动力来自内生业务与外部并购的协同效应。公司2014年收购翔通光电和与泰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都彰显出公司国家化和消费电子领域扩张的重要表现。当下连接器产业处于行业景气期,为公司规模扩张提供了良好的便利条件。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5年至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04亿元、58.25亿元和70.51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43亿元、5.43亿元和6.72亿元,对应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96元、1.17元和1.45元。按照2015年3月30日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 分别为34、27和22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或人力成本上涨可能降低产品毛利率;公司向工业连接器领域拓展不达预期。
振芯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15-03-26 39.61 -- -- -- 0.00%
61.67 55.69%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14 年年报:201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7 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了56.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0.52 亿元,同比增长436.04%。 点评: 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受益于北斗终端产品和高附加值集成电路产品的销售量提升,公司2014 年营业收入和综合毛利率大幅增长,收入增幅达到2010 年上市以来的最高值,综合毛利率回升至50%以上水平。公司近五年三项费率保持高位(超过30%),其中管理费率最高(主要是研发投入)。公司经营实现扭亏为盈,现金流状况向好,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达到1.90 亿元,将近净利润的三倍。这表明公司盈利质量较高。从资产负债结构看,货币资金占比最高,公司在手现金充裕,但存货增长较快,归因于北斗终端业务中间产品增加。 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板块爆发。随着我国北斗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化,北斗终端需求开始释放,2014 年公司在北斗导航业务销售收入达到2.90 亿元,增幅达70%。我们认为,公司在北斗产业的优势在技术研发,尤其是基础芯片研制领域实力雄厚。本年度公司完成了多款基带、射频类芯片以及天线、功放新产品的研制工作。公司北斗业务的目标用户集中在军方, 从中标“北斗一代”军用终端研制任务开始,公司持续参与北斗军用装备的研制任务。随着国防信息化的高速推进,我们认为,公司北斗业务高速成长前景可期。 内生外延加速成长。公司现有高性能集成电路、北斗卫星导航应用、视频图像三大主营业务均实现高速增长。公司一方面持续投资研发,不断推出新产品(如高性能MEMS 陀螺仪、DDS 芯片等),另一方面针对智慧城市建设需求,不断拓宽自有技术的应用领域。报告披露,公司将实施“卫星移动互联网”的战略布局,将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北斗深化应用。2014 年公司投资设立国翼电子(2014 年4 月)、参股子昂科技(2014 年12 月)都是公司扩张战略的重要步骤。我们认为,公司深耕北斗导航和安防两大产业市场,为未来几年公司业绩爆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3 亿元、10.51 亿元和15.67 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78 亿元、1.11 亿元和1.36 亿元,对应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28 元、0.40 元和0.49 元。按照2015 年3 月24 日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 分别为128、90 和74 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公司毛利率有下降风险;公司安防产业市场拓展存在不确定性;公司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导致研发投入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中国卫星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15-03-25 33.77 -- -- 39.97 18.22%
81.90 142.52%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14年年报: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64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了2.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56亿元,同比增长16.53%,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3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了194.89%。 点评: 营业收入略有下降,归母净利润和经营现金流向好。公司近十年来首次出现营业收入下降现象,但降幅不大,收入降低的主因是卫星研制业务收入下降。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效回升,达到了近五年的最高值,这使得在营业收入略有下降的条件下,公司归母净利润反而增加,同比增幅达16.53%。基于国家对航天领域重视和公司在航天产业的龙头地位,我们判断未来五年内公司航天业务的综合毛利率可以稳定在14%至15%区间内。公司三项费率约为5%至6.5%,其中管理费率较高(主要为研发费用)。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较去年同比有较大提升,增幅达194.89%,主要源自公司应收款项降低。 卫星研制业务稳定,未来五年任务饱满。报告披露本年度公司完成10颗小卫星发射任务,年发射数量创历史新高。在2014年末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上,航天科技集团高层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将发射120颗应用卫星,其中约有70颗遥感卫星。区别于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多选用中大型卫星平台,遥感卫星则更能凸显小卫星平台的优势。随着我国“高分”专项等遥感系列卫星的论证和实施,公司将获得源源不断的小卫星研制订单。另外,微小卫星在空间技术试验、快速应急响应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公司在微小卫星产品线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并形成系列产品。随着用户对卫星分布式、低成本、机动灵活的需求提升,公司微小卫星业务将有高速发展的机会。 卫星应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高速发展需要与信息产业结合。加快航天技术应用是我国航天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之一。公司传统卫星应用业务的服务对象集中在宇航、国防和某些政府部门,该类业务门槛较高、收入稳定但市场规模有限。自2007年臵入卫星应用资产以来,公司在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和卫星遥感等三大应用领域积累了大量技术成果,当下和未来将通过与信息产业相结合,加速成果转化,开拓智慧城市、物联网、海洋渔业、人防、农业等民用市场。2014年“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落地,增强了公司创新研发实力,为公司卫星占领卫星应用的高端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5年至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1.91亿元、59.35亿元和69.8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50亿元、3.91亿元和4.01亿元,对应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30元、0.33元和0.34元。按照2015年3月20日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113、101和99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卫星研制业务主要用户为政府和军方,政府和军方需求变化容易引起业务波动;卫星应用市场逐步开放,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有下滑风险;卫星研制与应用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存在不确定性。
航天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15-03-09 19.21 -- -- 20.95 9.06%
26.55 38.21%
详细
公司传统业务遭遇盈利能力提升难题。由于民品业务的自然萎缩,公司业绩靠航天军品业务支撑。测控通信、集成电路、惯性导航和机电组件四项传统业务在航天领域的市场份额稳固。得益于我国航天事业的持续高速发展,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但产品的综合毛利率持续下降。公司在航天产业链上处于配套地位导致其对下游用户议价能力较低,无法通过涨价来化解成本上涨压力。 无人机系统最有可能成为新增利润点。无人机系统和小型集成化飞行控制系统是公司经历数年培育形成的总体产品,该类系统级新增业务与传统配套电子业务相比,毛利率较高。其中,无人机产品技术状态成熟且市场定位明确,未来在军事和特种行业等领域有较大应用前景。目前,已有部分型号列装部队或交付用户。随着我国无人机应用市场的逐步打开,我们看好该产品的未来前景。 控股股东研究所资产改制注入进程有望加速。2014 年下半年,我国军工集团纷纷推出改革计划,军工研究所改制的步伐明显加速。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最年轻的研究院所,从航天九院(控股股东)战略地位和组织构架上看,都有可能成为航科集团改制的“排头兵”。从实施层面看,虽然公司资本运作的计划与方案尚未明确,但随着改制试点等工作的逐步深入,我们预计研究所改制注入前景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控股股东改制注入的方案尚不明确,我们在估值过程中仅考虑公司现有业务的前景。我们假设公司2015 年至2017 年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1.35%、9.75%和10.07%,毛利率稳定在23%,三项费率保持稳定。我们预计公司2015 年至201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4.58 亿元、59.90 亿元和65.93 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75 亿元、3.09 亿元和3.56 亿元,对应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26 元、0.30 元和0.34 元。按照3 月5 日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 分别为72、64、56 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股价催化剂:无人机产品获得大额订单;控股股东研究所改制获得突破。 风险因素:受原材料和成本上涨压力,公司综合毛利率有进一步下滑的风险;研究所改制的决定权在航科集团甚至更高层,导致公司改制注入进度慢于可能慢于市场预期;公司无人机业务定位于军用和特种行业用,订单波动较大。
中国卫星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14-11-06 22.97 -- -- 23.64 2.92%
33.60 46.28%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公布三季报:2014年1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1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9%。 点评: 公司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速下降,毛利率和三项费率保持稳定。报告披露,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仅为0.07%,归母净利润同比甚至出现小幅下降。近三年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逐年下降,营收增长率每年降幅约有10个百分点。这表明公司小卫星研制业务和卫星应用业务的高速增长期已告一段落,在下一轮航天发射高峰和重大基础项目来临之前,公司发展将切换到低速平稳的轨道上来。公司毛利率保持稳定,近三年在13%至14%之间窄幅波动,考虑到公司主营业务的特殊性(定价机制短期内难有较大变革),未来综合毛利率不会产生大幅变化。公司三项费率稳定,只有管理费率略有提升。 2014年业绩增长不明朗,仍看好公司长期前景。近五年财务数据表明,公司第四季度会有较大数量的合同到款和收入确认,四季度单季收入在全年营收占比约为35%至40%。公司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小卫星(含微小卫星)发射数目明显下滑,据半年报公开披露信息,上半年仅成功发射了实践十一号06星一颗卫星。研制业务尚处市场培育期,公司正在探索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和卫星遥感与智慧管网、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等领域的融合,虽然已经启动了多个项目,但短期内难以产生效益。我们仍然看好公司的长期前景,一方面公司作为卫星研制和应用领域的“国家队”,龙头地位难以撼动;另一方面国家对空间基础设施尤其是军用宇航装备的需求相当迫切,大规模投资还会持续。另外,控股股东航天五院的改制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注入预期尚未兑现。 盈利预测及评级:鉴于公司收入增速低于预期,我们调整未来三年盈利预测,调整后公司2014年至2016年EPS分别为0.19元(下调5.00%)、0.21元(下调8.70%)和0.23元(下调8.00%)。考虑到公司在卫星产业的龙头地位和改制注入预期,我们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卫星研制为订单式业务,用户集中在政府部门和军方,政府政策和军方需求变化容易引起业务波动;卫星应用产业市场在国内尚处于培育期,产品开拓存在不确定性;卫星研制与应用需要多种高新技术支撑,相关技术研发进度可能低于预期。短期内估值偏高,有随市场行情下调的风险。
航天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14-11-06 15.55 -- -- 16.03 3.09%
17.36 11.64%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公布三季报:2014年1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17%。 点评: 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和利润小幅增加,经营现金流恶化。报告披露,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变化不大,归母净利润增幅超过10%,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幅差距来自本年度营业外收入的增加。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有恶化趋势,现金流净额从去年同期-3.46亿元下降至-6.97亿元,主要原因是“支付职工工资”和“其他与经营相关的资金流出”项目上升较快。近年来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一直是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25.69%,与去年同期持平。从近五年公司毛利率变化规律看,前三季度比全年高1至2个百分点,据此推测2014年全年综合毛利率应该在23%至24%左右,可能降至近十年的最低点。公司三项费率基本稳定,其中销售费率小幅下滑,而管理费率小幅提升。 控股股东院所改制注入进程有望加速。8月1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简称航科集团)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改革工作方案。8月27日,中编办和科工局领导到航科集团调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在兵工集团和中船重工集团纷纷公布改革思路后,我们预计航科集团的院所改制进程也有望加速。公司控股股东作为航科集团下属“最年轻”的研究院,在成立之初就搭建了公司、研究院和上市平台三位一体的组织框架。事业单位改制的难度和工作量相对集团下属其他传统大型院所要小,有望成为航科集团旗下研究所实施改制注入的“排头兵”。 盈利预测及评级:鉴于公司收入水平低于预期,我们调整未来三年盈利预测,调整后公司2014年至2016年EPS分别为0.25元(下调7.41%)、0.29元(下调6.45%)和0.32元(下调5.71%)。考虑到公司在航天配套领域的稳固地位和改制注入预期,我们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和人力成本持续上升,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持续下滑的风险;无人机等新产品短期内难以贡献效益;航天九院研究所改制注入进度不达预期。
中航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4-11-03 28.76 -- -- 29.08 1.11%
30.35 5.53%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公布三季报:2014年1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37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7.09%。 点评: 公司收入增速略低于预期,毛利率和三项费率保持稳定。报告披露,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基本实现同步增长,其中前三季度核心利润(即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三项费用)同比增幅为44.35%,略低于前期预测。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为37.09%,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增长幅度差异源自合并报表中少数股东权益。近三年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保持稳定,平均值约为33%,三项费率稳中有降。预计未来公司线缆组件业务中高毛利率产品逐步放量,毛利率尚有提升空间。我们判断,以当前公司在手订单量和产能,实现2014年归母净利润增长20%至40%的年度目标不存在障碍。 公司扩张态势明显,2015年业绩爆发值得期待。公司近期在产业布局和价值链延伸角度动作频繁:10月11日,公司公告拟收购深圳翔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股权;10月15日,公司与国际著名电子元器件厂商泰科电子签署《战略主供货协议》。财报数据显示,本年度前三季度公司应收项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存货大幅增长,其中应收项目增长达7.95亿元,存货增长为3.20亿元,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公司前三季度固定资产增长达到71.86%,对比同期收入或净利润增长(约40%至45%)尚有差距,考虑到公司正在实施的扩张战略,新基地已经落成并投入使用,预计2015年产能可以得到充分释放,在当前连接器行业景气度上升的背景下,公司业绩还有提升的空间。 盈利预测及评级:鉴于公司收入略低于预期,我们调整未来三年盈利预测,调整后公司2014年至2016年EPS分别为0.75元(下调12%)、1.07元(下调12%)和1.47元(下调11%)。考虑到公司在连接器领域的龙头地位和收入高速增长的趋势,我们仍然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或人力成本上涨可能降低产品毛利率;公司向工业连接器领域拓展不达预期。
振芯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14-10-29 25.69 -- -- 26.84 4.48%
28.88 12.42%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公布三季报:2014年1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0.28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787.49%。 点评: 主营业务“四处开花”,前三季度营收已接近2013年全年收入。报告披露,公司主营五大业务中除设计服务业务因技术开发节点的影响导致收入同比下降40.61%外,其余四项业务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分项业务以营收占比排序,卫星导航终端业务销售收入为1.59亿元,同比增长46.69%;安防监控业务销售收入0.42亿元,同比增长达175.93%;集成电路业务和北斗运营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74.28%和46.69%;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已达2013年全年收入(2.61亿元)的95.79%。公司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54.32%,较去年同期略有降幅(下降3个百分点)。公司2013年年末签订的3.23亿订单至2014年9月30日累计确认收入约1.32亿元,尚剩余1.91亿元。考虑到公司目前的产能和交付能力,我们判断剩余订单应在2014年度完成并确认收入,在不考虑本年年内新增订单的情况下,我们判断2014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应是大概率事件。 拟投资设立游戏合资公司,切入移动游戏行业。公司同期发布公告:拟出资1000万元,合资设立成都子昂移动互联有限公司(暂定名称)。从发展战略看,公司将逐步构建以北斗产业为核心,形成集定位、通信、移动互联于一体的卫星移动互联产业布局。在移动互联领域,公司更看好移动游戏行业的增长前景。本次通过合资设立公司的方式切入移动游戏领域,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合资方的产业经验和客户资源,新公司以游戏投资平台的方式运作也可以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得益于2011年来公司在视频安防领域寻求多元化道路的成功经验,公司进军游戏领域既可以提升自身应用软件领域的核心能力,又有望发挥移动互联与北斗业务的协同效应,打造新的利润贡献点。 盈利预测及评级:鉴于公司2014年卫星导航终端业务和集成电路业务增长不达预期,我们下调公司未来三年盈利预测,预计2014年至2016年的EPS分别为0.20元(下调16.7%)、0.25元(下调16.7%)和0.26元(下调16.1%)。考虑到公司在军用北斗导航领域的龙头地位和视频安防业务的高速增长,我们仍然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北斗军用产品订单获取量不达预期;订单未能及时确认收入;安防监控领域竞争激烈,毛利率有下滑风险;游戏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且竞争者众多,公司管理层缺少游戏行业的管理经验。
中航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4-10-15 26.63 -- -- 29.40 10.40%
30.35 13.97%
详细
事件:公司拟用自有资金不高于12240万元的价格,收购深圳市翔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51%的股权。 点评: 翔通光电在OSA组件和二氧化锆瓷块、雕牙数控设备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标的公司翔通光电专注于光纤通信用光发射与接收TOSA/RASA/BOSA组件、氧化锆陶瓷套管、光纤尾纤、光纤适配器、陶瓷绝缘环和氧化锆结构陶瓷等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在光通信组件和医疗齿科设备制造领域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从披露的财务数据看,翔通光电2011年至201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69亿元、0.97亿元和0.82亿元,相应的净利润为0.11亿元、0.15亿元和0.04亿元。其中,2013年经营效益下滑源自公司生产基地搬迁。2014年4月公司新建基地已经正式投产,产能有望在2015年得到充分释放。从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财务数据看,翔通光电本年实现经营效益企稳回升是大概率事件。 并购翔通光电是中航光电加速扩张的重要步骤。中航光电近年来加速产业扩张,先后通过投建新基地,合资设立中航海信,控股西安富士达公司等手段,实现产业链横向和纵向延伸,不断夯实产能,开拓通信、交通、能源等民用市场。本次收购翔通光电股权,既为补强公司在光纤通信领域的技术实力,又为公司未来开拓医疗器械市场打下基础。公告信息显示,中航光电将以自有资金不高于1.2亿元的价格收购翔通光电51%股权,对应2014年至2016年最低承诺业绩的PE约为16倍、10倍和7倍。考虑到翔通光电在光纤通信组件领域的优势,整合后可以有效增强本公司光器件业务的技术水平,我们认为本次收购的评估价值是合理的。 盈利预测及评级:鉴于本次收购尚未完成,我们在盈利预测中暂不考虑翔通光电的贡献,维持前期预测结果,预测公司2014年至201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18亿元、55.32亿元和73.85亿元,相应的EPS为0.85元、1.21元和1.66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公司向工业连接器领域拓展不达预期;翔通光电主导产品为光纤连接器等通信设备,下游通信行业的需求变化可能影响公司业绩;产品所需原料(金属、陶瓷等)和人力成本上涨可能降低产品毛利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