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林小伟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110003,曾就职于国信证...>>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4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药明康德 医药生物 2022-07-15 105.60 -- -- 108.66 2.90%
108.66 2.9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H1 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实现收入177.6 亿元(+68.5%YOY),实现归母净利46.4 亿元(+73.3%YOY);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8.5 亿元(+81%YOY);业绩增长强劲,超出此前预期。 疫情难阻高增长,Q2 营收超预期。2022 年Q2 公司预计实现收入92.8 亿元(+66.2%YOY),超出公司此前63%-65%的指引上限;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9.9 亿元(+154.9%YOY);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4 亿元(+64.7%)。尽管Q2 公司遭受上海疫情冲击,但通过及时驻场生产与高效高质量交付订单,完成超预期增长。 海外布局稳步推进,打造国际化CXO 公司。Q2 公司为满足海外业务需求,拟增发不超过H 股20%股份数的新股,用于增强公司在美国、欧洲、新加坡的本土化业务。公司通过强大的药物发现和开发能力从前端引流全球客户,进一步提升海外API 与制剂能力将加强公司CRDMO能力,可以更好地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 并保证供应链稳定。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一站式CXO 龙头,考虑到22H1 超预期增长及进一步扩大海外服务能力,上调公司22-24 年净利润为83.53(上调1.8%) /107.65(上调0.5%)/ 134.13(上调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3.9%/28.9%/24.6%,A 股对应22-24 年PE 为38/30/24 倍,维持“买入”评级;H 股对应22-24 年PE 为34/26/21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风险;药企研发投入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长春高新 医药生物 2022-07-15 213.75 -- -- 238.50 11.58%
238.50 11.58%
详细
事件:1) 公司发布《2022 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包括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两部分。股票来源为公司从二级市场回购的本公司A 股普通股和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的A 股普通股。拟向激励对象授予权益总计404 万股,涉及的标的股票种类为人民币A 股普通股,约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40,472.029 万股的1.00%。拟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不超过380 人,均为在本公司控股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任职的核心管理、技术和业务骨干,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12.55 元/股(含预留部分), 授予的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225.09 元/份(含预留部分)。 2) 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增加适应症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用于因Prader-Willi 综合征(PWS)所引起的儿童生长障碍。 点评:激励计划彰显管理层信心,绑定员工利益利好长期发展:控股子公司金赛药业主要从事生长激素系列产品及辅助生殖、妇女健康、医疗器械、儿童营养品、创面愈合等领域产品,2021 年实现归母净利36.84 亿元,占长春高新归母净利润的98.03%。本次推出对金赛药业的激励计划,有利于健全公司的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调动核心管理、技术、业务骨干的工作积极性,绑定股东、公司和经营者的利益,持续增强公司的竞争力。本计划设计激励对象380 人,占金赛药业在职员工总人数6,487 人(2022 年6 月30 日)的5.86%,激励对象具体范围为:金赛药业核心管理、技术和业务骨干,不包括长春高新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包括长春高新总部及其他控股、全资子公司人员,不包括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 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条件为:(1)以金赛药业2019-2021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平均数为基数,2022~2024 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52.50%/75.50%/102%;(2) 2022~2024 年金赛药业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40%,且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对标企业75 分位值;(3)2022~2024 年金赛药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30%。 假设限制性股票授予日在2022 年7 月底,拟首次授予的228.67 万股限制性股票应确认的总成本约为25,236.02 万元,预计将对2022~2026 年各期会计成本产生一定影响,但管理团队激发积极性提升经营效率,降低代理人成本,有望为公司带来的业绩提升高于费用增加。 生长激素再添适应症,产品矩阵持续完善:随着此次PWS 引起儿童生长障碍适应症的获批,公司的生长激素适应症布局进一步完善,行业领先地位持续巩固,将为公司业绩持续高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除生长激素之外,金赛药业也持续拓宽其他产品的布局,金纳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I 期临床于2022 年5 月公示方案,金妥昔单抗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III 期临床于2022 年5 月入组首例受试者,亮丙瑞林注射乳剂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III 期临床于2022 年4 月公示方案。未来金赛药业将持续拓展生长激素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将其他创新药产品陆续推进上市,为公司远期增长带来新的动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维持预测公司2022~2024 年EPS 为11.76/14.68/18.32 元,同比增长26.67%/24.82%/24.77%,现价对应PE 分别为19/15/1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及推广不达预期,生长激素竞争加剧。
华特达因 医药生物 2022-07-06 43.78 -- -- 45.00 2.79%
49.90 13.9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5/3.05/2.98亿元,同比+21.15%/32.88%/34.56%。其中,达因药业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0.79/5.48亿元,同比+44.10%/39.85%。业绩符合市场预期。点评:Q2达因药业营收高增,国企改革动能强劲:经测算,公司2022Q1-Q2单季度营收分别为6.06/6.19亿元,同比+23.74%/18.58%;归母净利润1.56/1.49亿元,同比+43.18%/23.52%,单二季度业绩增速趋缓与2Q21高基数以及2021年11月底剥离环保资产有关。核心子公司达因药业2022Q1-Q2营业收入分别为5.34/5.45亿元,同比+41.25%/47.03%;净利润为2.86/2.62亿元,同比+41.83%/37.67%。考虑到1Q22收入高增有2021年底控货提价的因素,且2Q22全国疫情形势严峻,达因药业单二季度营收实现环比增长实属难得。自2021年8月新任管理层上任后,公司持续聚焦主业,改善治理结构,并在达因药业内部推行中长期激励,激发员工活力,国企改革成果斐然。伊可新品类强势无惧疫情,期待下半年新品加速放量:公司主打产品伊可新在近年疫情下基本未受影响,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1)品类刚需属性增强,渗透率提升。 维生素AD能提高儿童免疫力,公司持续推进专业品类营销,提升销售者认知,在疫情催化下,产品渗透率迅速提升。2)OTC强势品牌在疫情期间受益。伊可新在维生素AD市场市占率超过60%,疫情期间,O2O和B2C线上销售占比提升,品牌厂商终端拦截率降低,品牌驱动收入高增。3)渠道拓展夯实市场地位。线上加大和头部电商平台战略合作,线下加速连锁药店和县域市场渗透。4)拓宽服用年龄段至0-6岁,推高品类天花板。伊可新粉色装(1岁以上)在2021年和1Q22均实现了40%左右的增长。我们预计2022年伊可新将实现25%以上销售额增长,2026年有望突破30亿。22H1受疫情影响,预计新品推广进度稍慢,凭借公司出色的渠道和营销能力,维生素D、盖笛欣(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伊佳欣(右旋糖酐铁颗粒剂)等维矿类产品有望在下半年加速放量,口服补液盐散(Ⅲ)和地氯雷他定等治疗类产品的入院工作也将顺利推进。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华特达因作为儿童药龙头企业,凭借品牌和渠道优势,核心大单品稳健增长,渠道和新品加速拓展,治理结构持续改善。维持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04/6.38/7.94亿,同比增长33%/26%/24%,当前股价对应PE为19/15/12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伊可新销售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新药研发失败风险。
宝莱特 机械行业 2022-05-23 14.79 11.78 81.51% 15.36 2.54%
16.89 14.20%
详细
深耕于医疗器械领域近三十载,监护设备和血液净化两大业务驱动。公司成立于1993年,深耕于医疗器械领域,是国内监护设备领头公司之一,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巩固监护设备基础上,公司积极完善肾科医疗全产业链战略,提升在血透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公司监护设备销量快速增长,产品出口海外受到客户认可;2021年公司营收10.91亿元(YOY-22%),归母净利润0.64亿元(YOY-82%),其中血液净化设备及耗材收入占比达61.8%。国产替代进程加快,血透业务前景广阔。血液净化是针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血液透析是目前最常用且重要的血液净化办法。根据费森尤斯年报,全球血透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668亿欧元稳步上升至2020年的820亿欧元(2015~20年CAGR为4.2%)。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1版),国内透析机、透析器、透析耗材的市场规模分别有望于2025年达到52、88、66亿元,但血透高值医用耗材市场中进口产品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产替代仍有广阔空间。我们认为,基于血透患者基数不断增长、患者支付能力提升、血透产品技术进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等因素,国内血透行业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公司全产业链布局血透产品,并收购苏州君康扩大产能,公司创新专利数量位于行业前列,并掌握血透相关产品核心技术,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浪潮。公司是监护设备国内领军企业,仍有较大成长空间。根据群智咨询预计,全球监护仪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6.8亿美元稳步上升至2019年的29.4亿美元(2016~19年CAGR为3.1%),新冠疫情蔓延,致使监护仪需求增长,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33亿美元,预计随着疫情防控与疫苗接种等推进,医疗设备需求将回归到原先稳定增长水平。国内监护仪市场从2016年的3.3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4.2亿美元(2016~19年CAGR为8.4%),并有望于2023年达到6.4亿美元。公司拥有掌上监护仪、一体式监护仪和插件式监护仪三大监护系列产品,各系列产品型号多样。公司监护仪系列产品借疫情契机,加速走向海外;同时受国内医疗新基建政策催化,公司监护仪等生命健康监测领域产品作为医院病区基本设备,其市场需求有望增加,实现加速增长。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6/1.14/1.57亿元,EPS分别为0.49/0.65/0.90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30/23/17倍。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为18.1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集采降价超预期;产能扩张及消化不及预期等。
太极集团 医药生物 2022-05-06 16.00 24.72 -- 20.90 30.63%
27.35 70.94%
详细
国药入主融合重塑,太极开启复兴之路。太极集团自 1993年成立以来下属于涪陵区国资委,2019年启动混改,2021年 4月实控人变更为国药集团,2021年5月国药集团派驻董事正式入主。我们预计国药集团将在经营管理、渠道协同、资源整合等方面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赋能。公司坚持“规范治理、聚焦主业、突破销售、提质增效”的工作方针,明确了“融合、重塑、提高”三大经营目标,对标国药梳理业务流程和制度,精简机构和人员,改革薪酬激励,聚焦医药主业、启动“两非”资产剥离、推进研发和营销改革,轻装上阵,开启复兴之路。 公司“十四五”规划目标宏大,“规模”“效益”两手抓。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明确了战略方向,即以现代中药智造为主,以麻精特色化药、区域商业领军企业为辅,通过充分发挥“太极(TAIJI)”驰名商标、百年“桐君阁”老字号的品牌影响力,内生外延并举,力争成为 500亿规模的世界一流中药企业,净利率不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我们预计到 2025年末,公司有望打造 5个 10亿级以上产品,10个 5-10亿级产品,营收实现内生翻倍式增长至 228亿元,净利率接近 6%。 组织和营销改革先行,主品战略雄心崛起。2021年公司已推进组织机构、薪酬激励、营销体系等方面的经营整改,总部职能部门由 29个精简为 20个,工业类子公司减少班子成员 69人,商业类子公司减少班子成员 23人,全公司减少人员 300多人,业务和人员冗余的历史遗留问题有望持续改善。此外,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以利润为导向,加大激励和淘汰。10+核心产品上收营销管理中心直管,从规模考核转为利润考核,有望显著降低费用率。 2022年经营计划为,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等战略产品营收同比增长 50%,益保世灵、美菲康、通天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洛芬待因缓释片、小金片等临床治疗型产品营收同比增长 30%,坚持主品战略,提升品牌势能和盈利水平。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品牌和品种资源深厚,以国药入主为契机,全面推进经营整改,实施主品战略,优化营销模式,有望迎来业绩拐点,实现中长期高质量发展。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 141.26/165.26/193.6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3.20/5.76/7.9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7/15/1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品种销售不及预期;成本费用管控不及预期;资本结构调整进度低于预期;改革不及预期。
昭衍新药 计算机行业 2022-05-05 97.90 -- -- 108.60 10.93%
138.35 41.3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一季报,实现收入 2.71亿元(+34.82%YOY);实现归母净利润 1.25亿元(+34.27%YOY);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32亿元(+66.65%YOY),业绩超出我们此前预期。 扣非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订单高企需求旺盛。Q1公司归母净利润受长春百克生物估值变动,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1447.2万元。若剔除各项非经常性损益,包括未实现的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及募集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影响,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53.40%。此外 Q1公司新签订单超十亿元,同比增长超65%,支撑公司后续高速发展。我们认为,NMPA 对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药研发指导意见,将加大药企对临床前实验需求。 上游产业链延伸,主营产能持续扩张。公司目前掌握较强的灵长类实验动物资源,为了加强实验动物资源丰富度,公告拟收购英茂生物和玮美生物 100%股权,增强其他类型动物资源储备。此外,公司在 22年将稳步推进扩建苏州昭衍 II 期工程(约 2万平米)、无锡放药评价中心(约 3千平米)及多项安评基地建设工程。公司的扩张计划,有助于稳固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海外业务稳步推进,风险抵御能力增强。21年海外子公司 Biomere 实现高速增长,承接订单约 2.8亿元,同比增长 75%。该子公司亦为国内业务承接海外订单导流,21年国内公司承接的海外订单同比增长超过 100%,至约 1.6亿元。公司已在加州投入约 6000平米试验设施,扩张海外订单承接能力。我们认为在全球一体化产业链受地缘政治及新冠冲击影响下,扩张海外布局有助于分散订单丢失风险,稳定供应链。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作为国内安评行业龙头,聚焦于药物安全性评价,在手订单充足、产能建设稳步推进,且业绩超出我们此前预期。我们上调 22-23年归母净利润为 7.81(上调 42.5%)/9.89(上调 39.5%)亿元,新增 24年归母净利润为 13.01亿元,对应 22-24年 PE 为 49/38/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能进度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 2022-05-05 97.00 -- -- 131.42 35.48%
131.42 35.48%
详细
事件:1)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业绩,实现营业收入6.30亿元,同比减少61.02%。归母净亏损为3.96亿元。2)公司公告子公司君拓生物与苏州旺山旺水合作开发口服新冠药VV116,正处于多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双盲的3期临床试验中,包括一项对比辉瑞Paxlovid用于轻中度新冠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III期临床。3)公司公告收到FDA关于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作为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一线治疗和单药用于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含铂治疗后的二线及以上治疗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的完整回复信。 点评: 新冠小分子药物临床推进加速,一梯队布局新冠抗病毒领域渐入收获期。公司合作开发的新冠小分子RdRp抑制剂VV116在国内进度领先,此前已获得乌兹别克斯坦紧急授权,且已经启动VV116用于中重度COVID-19患者的III期临床和用于轻中度COVID-19患者的II/III期临床,已完成首例患者入组。此外,VV116头对头对比辉瑞Paxlovid用于轻中度新冠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III期临床也在瑞金医院推进中,首例患者已于2022年4月完成入组与给药。另一款新冠小分子3CL蛋白酶抑制剂VV993处于临床前阶段。公司多层次布局新冠抗病毒领域,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物在国内进度领先,VV116临床试验推进呈现加速,充分体现公司对产品临床试验的信心。 PD-1单抗有望重新提交BLA,22年有望迎来商业化拐点。公司PD-1单抗BLA收到FDA的回复信,受疫情影响,BLA审评中的现场核查受阻,但该回复表明公司无须补充临床实验数据,仅需进行一项质控流程变更即可,公司预计于2022年仲夏之前重新提交BLA。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21年全年收入下滑,展望22年,特瑞普利单抗一线治疗食管鳞癌、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均已提交NDA并获受理。公司聘任李聪先生全面负责商业化相关工作后,已完成对商业化团队的调整,有望迎来突破。整体来看,公司的多层次研发布局有望于22年逐渐进入商业价值兑现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2~24年净利润预测为-7.3/-0.9/-0.79亿元,公司是国内第一梯队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新冠小分子药物研发进度领先,核心品种商业化有望迎来拐点,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物研发失败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降价风险。
同和药业 医药生物 2022-05-04 13.04 -- -- 39.25 100.15%
26.10 100.1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5.92亿元(+35.99% YOY),实现归母净利润 8112万元(+15.80% YOY),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7919万元(+17.72%YOY)。公司发布 2022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 1.80亿元(+30.89% YOY),实现归母净利润 2683万元(+33.22% YOY),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2658万元(+36.61% YOY),符合市场预期。 此外,公司发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限制性股票 449万股,约占 22年 4月 8日公司股本总额的 2.14%;计划激励对象 224人,包括公司董事、高管、中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等。以 2021年净利润为基数,2022-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的考核目标分别为不低于 40%/90%/130%。 内销及新产品放量拉动 21年收入端高增长,原材料涨价等拖累利润端表现。21年,公司营收高增长主要由于:21年内销收入同比+119.9%,营收占比提升至 30.66%; 加巴喷丁主要客户对新工艺的变更完成,销量逐步提高;新产品如维格列汀、米拉贝隆、阿齐沙坦、替格瑞洛、达格列净等销售较 20年均大幅增加。原材料涨价等拖累利润端表现:成本方面,主要是 21Q3-Q4基础原材料涨价,21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大产品加巴喷丁处于产能爬坡期导致毛利率低于平均水平。费用方面,主要是人力成本增加、销售团队扩充导致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增加;内销快速增长导致期末计提坏账准备有所增加;期末计提存货减值有所增加。 22Q1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还原出口交货影响内生增长更高。22Q1,公司收入增长主要由于: (1)成熟产品的外销收入整体保持稳定,新产品在新产能投放前供不应求; (2)内销同比增长 44.89%,营收占比提升至 32.05%。国内外疫情对一季度出口交货的负面影响大约 1500万元,还原后公司 22Q1收入同比增长约 42%。 22Q1,公司实现毛利率 30.68%(+2.10pp YOY),净利率 14.92%(+0.26pp YOY)。 我们预计 22年全年业绩有望高增长,主要基于: (1)加巴喷丁工艺变更后恢复性增长; (2)抢仿逻辑加速兑现,替格瑞洛、利伐沙班等新产品国内外销售开启高增长; (3)截至 2022年 4月,公司已签订 CMO/CDM 合同金额约 1.12亿元(含一季度已执行部分),22年全年销售过亿的目标会超额完成; (4)一季度原材料价格整体回落,因为采购到生产的滞后性,预计 22Q2开始显现对盈利能力的正面影响。 国内外注册加速推进,新品放量开启高增长。截至 2022年 4月,二厂区一期正在进行最后的自动化装置调试,预计 22年 6月开始试生产,二厂区二期预计于 22年6月开工建设。国内外注册加速推进:利伐沙班原料药于 22年 3月通过 CDE 审批,计划于 22年 5月通过 GMP 现场检查,预计最晚于 22Q4开始销售;米拉贝隆、加巴喷丁、非布司他、维格列汀已完成发补,瑞巴派特、阿哌沙班和甲苯磺酸艾多沙班正处于发补阶段,预计这 7个品种多数可于 2022年底前通过 CDE 批准。我们认为,产品注册加速+产能逐步释放,保障公司前瞻储备的新产品在全球专利集中到期后实现销售高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在特色原料药领域具有较强综合竞争能力,API 业务新品抢仿逻辑加速兑现,CDMO 业务贡献弹性,有望成长为下个 10年复合增速最快的原料药公司之一。考虑到股权激励费用、新产能释放后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我们下调公司 22-23年归母净利润为 1.33/1.92亿元(较原预测分别下调14.72%/18.78%),新增预测 24年归母净利润为 3.07亿元,按照最新股本测算 EPS 分别为 0.63/0.91/1.46元,现价对应 PE 分别为 31/22/14倍,考虑到公司新产品开启国内外放量、2022年起 CDMO 开始发力,未来 3~5年有望实现高增长,同时估值处于近三年来相对低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提升,产品销售放量不及预期,环保检查,汇兑损失等。
康龙化成 医药生物 2022-05-04 80.63 -- -- 82.90 2.82%
114.14 41.5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实现营收21.03亿元(+41.19%YOY),归母净利润2.49亿元(+1.31%YOY),扣归母非净利润3.11亿元(+30.83%YOY),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3.64亿元(+39.14%YOY),符合预期。 122Q1收入及经调整净利润符合预期,公允价值变动拖累表观业绩。扣除汇率变动的影响,22Q1公司收入同比42.8%,持续高增长。22Q1,公司实现毛利率33.08%(-1.65ppYOY),主要是临床CRO、大分子和CGT服务等新业务处于投入阶段;净利率11.27%(-4.62ppYOY),主要是公允价值变动以及股权投资的亏损(约-6,447万元)。 各业务高增长,小分子CDMO高速增长,海外CGT需求强劲。 1)实验室服务:22Q1,实现营收13.17亿元(+38.7%YOY),毛利率42.0%(+1.1ppYOY),主要是客户需求增长强劲以及规模效应的提升。随着各地实验室扩建及人员招募,公司实验室业务有望维持高增长。 2)CMC(小分子CDMO):22Q1,实现营收4.62亿元(+51.4%YOY),主要是客户需求强劲以及中英CMC团队的整合;毛利率28.7%(-1.7ppYOY),主要是绍兴一期于22年1月中旬投放200m3,导致固定运营成本有所增加。 22年1月,公司完成对英国Cramlington生产基地收购,增加产能超过100m3。2022年,公司国内外临床后期及商业化产能释放提速,小分子端到端服务能力持续强化,CDMO后期业务的收入贡献有望增加。 3)临床研究服务:22Q1,实现营收2.65亿元(+33.6%YOY),毛利率4.7%(-7.9ppYOY),主要是疫情防控对项目交付的压力以及资源的超前投入。 22Q1,公司继续强化临床资源的整合,增强了定量药理学方面的能力。 4)大分子和CGT服务:22Q1,实现营收5,171万元(+49.4%YOY),毛利率-4.9%,主要是ABL并表的影响。美国Absorption主要提供分析测试服务,客户需求强劲,业绩高增长,一定程度抵消英国ABL等在投入阶段的亏损。 公司是全球临床前CRO领先企业,随着前端技术平台和后端产能的行业竞争力提升,实验室服务-CMC-CDMO导流逻辑强化。我们维持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21.96/29.00/38.32亿元,按照最新股本测算EPS分别为2.77/3.65/4.83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45/34/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反复;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竞争加剧;新业务不及预期。
派林生物 医药生物 2022-05-03 17.95 -- -- 20.46 13.67%
23.24 29.47%
详细
事件: 1) 公司发布 2021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19.72亿元,同比+87.80%;归母净利润3.91亿元,同比+110.29%;扣非归母净利润 2.60亿元,同比+61.43%;经营性净现金流 4.08亿元,同比+109.51%;EPS(摊薄)0.53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2) 公司发布 2022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 5.00亿元,同比+75.67%;归母净利润 1.06亿元,同比+87.24%;扣非归母净利润 0.90亿元,同比+103.83%;经营性净现金流 0.78亿元,同比+187.98%;EPS 0.14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点评: 内生外延并举实现业绩跨越式发展,迅速跻身血制品第一梯队:2021Q1~2022Q1,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 2.85/5.06/5.52/6.30/5.00亿元,同比+35.33%/133.46%/134.72%/62.33%/75.67%;归母净利润 0.56/1.20/1.28/0.87/1.06亿元,同比+125.73%/215.00%/213.42%/6.03%/87.24%;扣非归母净利润 0.44/1.04/1.12/-0.00/0.90亿元,同比+63.98%/+239.06%/+180.15%/-100.43%/+103.83%。 子公司派斯菲科自 2021年 2月起纳入合并报表范围,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 6.74亿元,同比+39.70%,扣非归母净利润 1.04亿元,同比+35.29%,助力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目前广东双林拥有 13个单采血浆站,已在采浆站 11个, 2个建设完成等待验收;派斯菲科拥有 10家在采单采血浆站及 9家在建单采血浆站;新疆德源将下属 6家单采血浆站股权转让至广东双林;公司 2021年通过内生与外延并举实现采浆量大幅增长至接近 900吨,产品供应充足,预计 2022年采浆量将超过 1000吨,快速跻身血制品第一梯队。 持续丰富血制品数量,提升血浆综合利用率:公司 2021年研发投入 0.6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上升至 3.22%,其中费用化 0.36亿元,研发费用率 1.81%。目前广东双林拥有 3大类 7个品种,派斯菲科拥有 3大类 9个品种,合计品种数量达到 10个。公司在研产品进度较快的数量超过 10个,未来产品将持续增加。双林生物的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上市申请于 2022年 4月收到药审中心关于启动药品注册核查(药品)和药品注册核查(临床)的通知;人纤维蛋白原已完成临床试验拟申报生产;人纤维蛋白粘合剂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人凝血因子 IX 和高纯静丙已完成中试拟申报临床;人抗凝血酶 III 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派斯菲科的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已获批临床拟申报生产;人凝血因子 VIII 拟申报临床;高纯静丙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随着公司产品品种数越来越多,公司的吨浆净利润将得到持续提升,充分发挥血浆量的规模优势,为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充足的动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新冠疫情对采浆、销售等工作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下调 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6.67/7.97亿元(原预测为 6.82/8.47亿元,分别下调 2%/6%),新增预测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9.47亿元,按最新股本测算EPS 为 0.91/1.09/1.29亿元,同比+70.51%/19.56%/18.78%,现价对应 PE 为20/16/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量低于预期;血制品价格波动;在研血制品进度慢于预期。
益丰药房 医药生物 2022-05-02 38.22 -- -- 47.66 23.95%
55.75 45.87%
详细
事件: 1)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26/8.88/8.59亿元,同比+16.60%/19.42%/20.3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1.50亿元,同比-7.71%。基本每股收益 1.25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2)公司发布 2021年利润分配预案,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3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股利 215,582,919元 (含税)。股利支付率为 24.28%。 3)公司发布 2022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48/2.72/2.66亿元,同比+14.29%/12.82%/14.1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48亿元,同比+8.86%。基本每股收益 0.38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点评: 21Q4和 22Q1实现高基数下稳健增长,疫情反复不改经营韧性。公司 21Q4实现营收 43.88亿元,同比+18.35%;归母净利润 1.92亿元,同比+12.46%。22Q1实现营收 41.48亿元,同比+14.29%;归母净利润 2.72亿元,同比+12.82%。虽然全国疫情多点散发,但公司凭借聚焦拓展的发展战略和精细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的运营管理能力实现了高基数下的业绩稳健增长。2021年销售毛利率为 40.35%,同比大幅提升 2.37pp;净利率为 6.46%,同比下滑 0.13pp。22Q1销售毛利率为 40.95%,同比提升 0.41pp,净利率为 7.28%,同比下滑 0.15pp。毛利率持续改善源于产品结构调整,而净利率的小幅下滑主要是由于疫情冲击和拓店提速导致了销售和管理费用率的上升。业务结构上,22Q1零售业务实现收入 38.02亿元,同比+13.64%; 批发业务实现收入 2.09亿元,同比+34.81%,加盟业态实现快速增长。 门店聚焦拓展,加盟势头强劲,区域扩张质量较高。截至 2021年底公司门店总数7,809家(直营门店 6877家,同比+28%;加盟店 932家,同比+47%),较上年净增门店 1,818家,其中自建门店 1,197家,并购门店 425家,新增加盟店 297家,关闭门店 101家。公司坚持优势区域深耕加密,2021年底中南地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门店数较年初分别净增加 966/738/114家,华北地区拓店速度放缓。2021年中南、华东和华北地区的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 17.08%/15.36%/9.92%,对应的毛利率均实现了较快提升,经营质量稳健扎实。 线上 O2O 业务发展迅猛,线下积极承接处方外流。2021年,公司线上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11.28亿元,同比增长 64%,总营收占比从 2020年的 5.23%快速提升至7.36%。2021年,O2O 实现销售收入 7.81亿元,同比增长 95%;B2C 实现销售收入 3.47亿元,同比增长 21%。截至 2021年底,公司 O2O 上线直营门店超过 6600家,数量占比从 2020年底的 82%快速提升至 96%。24小时门店从 2020年底的300多家增至 448家。线下方面,公司持续提升专业药事服务管理,深化与医院和药厂的战略合作,积极承接处方外流。截至 2022年 4月底,公司拥有院边店超 500家,DTP 专业药房 237家,其中已开通双通道医保门店 130家,拥有特慢病医保统筹药房 1,000余家,经营国家医保协议谈判药品 200个,医院处方外流品种近 650个,并与超过 150家供应商建立了深度合作伙伴关系。 纵向延伸产业布局,工商协同、业态创新谋求差异化。2022年 4月,公司拟以4.28亿元现金协议受让九芝堂 5%的股权,成为标的公司第四大股东。同时,拟以 2.04亿元现金收购湖南九芝堂医药有限公司 51%的股权。九芝堂品牌创建历史超 300年,是著名的“中华老字号”,业务涵盖中药工业和医药商业。湖南九芝堂是九芝堂的控股子公司,从事药品零售和批发业务,目前拥有直营连锁门店 190家,加盟店 359家,均位于湖南省内,2021年度营收 10.44亿元,净利润 842万元。经营整合完成后,公司预计湖南九芝堂第一个年度销售额将不低于 11.37亿元,净利润不低于 1,840万元。此外,公司旗下恒修堂中药厂相关建设已全面竣工,获得了国家认证和药品生产许可,将全力打造特色中药饮片加工产业。公司持续拓展上游工业,筑高品牌和商品差异化优势,优化供应链体系。 此外,公司通过并购湖南九芝堂,不仅提高了优势区域的综合实力,也将以“九芝堂”品牌进行省内外扩张,打造中医药特色的零售连锁药房。工商协同优势互补,未来可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为零售药店中精细化管理能力突出的龙头公司,依靠自建与并购实现快速扩张,战略布局业态模式创新。考虑到公司华东重点区域受到疫情影响,且拓店计划加快,略下调公司 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1.22/13.72亿元(较上次预测下调 3.3%/7.5%),新增 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17.02亿元,现价对应 PE 为 24/19/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门店扩张进度不及预期;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疫情反复超预期;集采等政策的影响。
康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2-05-02 38.10 -- -- 71.20 15.19%
47.00 23.36%
详细
事件:1) 公司发布2021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6.52亿元,同比+61.51%;归母净利润12.63亿元,同比+86.01%;扣非归母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91.90%;经营性净现金流16.52亿元,同比+275.65%;EPS 1.85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2) 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8.71亿元,同比+214.60%;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比+987.71%;扣非归母净利润2.48亿元,同比+2763.78%;经营性净现金流-0.61亿,负值同比收窄;EPS 0.40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点评:收入利润维持高速增长,现金流状况明显改善:2021Q1~2022Q1,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77/7.75/13.25/12.75/8.71亿元,同比+56.31%/11.90%/140.74%/51.62%/214.60%;归母净利润0.25/3.11/7.00/2.27/2.74亿元,同比+937.58%/+20.98% /+303.21%/-7.60%/+987.71%;扣非归母净利润0.09/2.87/6.93/2.01/2.48亿元,同比+238.23%/+14.26%/+306.70%/+2.70%/+2763.78%。2021年非免疫规划疫苗营业收入24.86亿元,同比+11.47%,毛利率69.45%,同比下降20.96pp,估计是由于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海外出口拉动收入增长,但影响当期毛利率;免疫规划疫苗营业收入11.64亿元,同比+3936.95%,毛利率80.61%,同比增加23.74pp,估计是由于新冠灭活疫苗在国内销售的拉动。2021年四联苗批签发431.73万剂,同比-22.40%,主要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新获批上市的13价肺炎疫苗批签发41.76万剂,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引擎;乙肝疫苗批签发2,574.78万剂,同比+1,180.79%,乙肝业务得到强劲恢复。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大幅增长,主要销售回款增加,现金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内外并举大力投入研发,逐步进入创新疫苗时代: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7.3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0.22%,其中费用化3.54亿元,研发费用率9.70%。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合作相结合的研发方针,创新成果持续涌现,自主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于2021年5月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Y25腺病毒载体)于2021年10月获得印度尼西亚紧急使用授权,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双载体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于2021年9月获批上市、冻干b 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于2021年6月获批上市;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已申请药品注册批件并已完成注册现场核查;公司已布局研制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 细胞)、四价手足口病疫苗、麻腮风水痘疫苗、四价流感疫苗、20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等多联多价疫苗,同时注重疫苗新技术路径的应用研究和新技术平台的建立,包括mRNA 技术、病毒载体技术,随着未来重磅产品陆续获批上市和技术持续升级换代,公司将逐渐进入创新疫苗驱动增长的新时代。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新冠疫情对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并且部分品种的竞争格局日趋激烈,下调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4.22/19.56亿元(原预测为15.48/24.08亿元,分别下调8%/19%),新增预测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6.00亿元,同比增长12.59%/37.49%/32.93%,按最新股本测算EPS 为2.03/2.79/3.71元,现价对应PE 为30/22/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种获批进度或销售低于预期;行业监管政策调整的风险。
大参林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2-04-29 20.72 -- -- 34.06 34.94%
32.85 58.54%
详细
事件:1)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59/7.91/7.18亿元,同比+14.92%/-25.51%/-29.7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55亿元,同比-20.42%。基本每股收益1.00元。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2)公司发布2021年利润分配及转增股本公告,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同时拟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2股,预计转增158,185,949股。 3)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77/3.84/3.96亿元,同比+15.22%/12.82%/16.9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6亿元,同比+29.95%。基本每股收益0.49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点评:21Q4收入端受疫情影响放缓,利润端受新租赁准则和激励费用拖累。公司2021Q4实现营业收入44.04亿元,同比+7.67%;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113.89%。 收入端增速放缓与各地疫情管控有关,而利润端连续三个季度下滑,主要是受到新租赁准则利息摊销、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及可转债利息摊销的影响。2021年全年来看,销售费用率+1.66pp 至25.46%,管理及研发费用率+0.92pp 至5.76%,财务费用率+1.10pp 至1.02%,在整体毛利率较为稳定的情况下,费用率的大幅上升拖累了净利率,2021年净利率下滑2.63pp 至4.80%。展望2022年,新租赁准则的影响将消除,而股权激励费用也将缩减一半以上,盈利能力有望快速回归。 后疫情时代的收入结构持续调整。2021年公司中西成药、中参药材、非药品分别实现营收113.53/24.61/24.77亿元,收入结构占比为67.7%/14.8%/14.69%,营收同比增长25.1%/13.4%/-17.8%,非药品营收下滑与防疫物资的需求回落有关,中西成药稳定快速增长,主要源于大健康和非处方药品种的拓展。但公司的特色优势品类中参药材的营收增速趋缓,估计与产品结构调整、终端提价和北方市场培育较慢有关。 开店速度加快,大力发展加盟,推进全国拓展。截至2021年底,公司共拥有门店8193家(其中直营门店7258家,同比增长27%;加盟门店935家,同比增长197%),较年初净增门店2173家,其中新开门店903家,并购748家,新增加盟门店620家,关闭门店98家,门店扩张速度明显加快。公司新进湖北、海南、四川、山东和重庆等省份,目前已覆盖全国15个省市。公司持续深耕华南优势区域,2021年华南地区净增门店1273家,占总净增门店的58.58%,以自建和加盟为主。公司积极开拓加盟业态,2021年批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07亿元,同比+105.29%。区域分布来看,受疫情冲击影响,华南地区的营收较上年仅增长7%。而华中和其他地区(含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的拓展成效显著,营收分别同比增长55%和97%。顺应新零售和处方外流趋势,布局多种店型和处方药。公司积极拥抱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截至2021年底,公司O2O 门店占比高达89%,新零售业务(O2O+B2C)销售额同比增长 87%。此外,公司顺应处方外流之大趋势,拓展专业化药房、强化专业服务能力和处方药供应体系,积极承接处方流转。截至2021年底,医保门店总数占公司直营药店总数的89.39%,院边店达到760家,同比增长28%,其中DTP 专业药房133家。2021年公司开发了3956个新药品品种,其中处方品种2005个,DTP 品种1134个。未来公司也将探索跨境、无人售药、智慧远程导购等新零售项目。 加大数字化投入,赋能精细化管理。公司持续加强信息化投入和能力建设,为药店新零售、会员管理、慢病管理、处方外流的等新业态运营赋能,用大数据指导业务经营与分析,有望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公司将采用“自研为主、外采为辅”的方式,打造10个以上具有知识产权或专利的核心系统,提升定制化水平和数据安全性。 22Q1零售业务实现温和复苏,直营拓店步伐放缓。分行业看,零售和批发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2.40/2.68亿元,同比增长13.26%和29.27%,毛利率同比+1.93pp 和0.56pp,零售业务呈现复苏态势。分产品看,中西成药、中参药材和非药品的营收较去年同期分别+20.72%/-2.50%/+0.33%,毛利率同比+1.80/3.76/1.81pp,毛利率实现较好回升,但中参药材的增长短期遇阻。门店拓展方面,2022Q1公司净增加276家门店,其中新开门店88家,收购门店102家,加盟店123家,关闭门店37家,自建和收购步伐放缓。门店经营效率方面,2022Q1各区域的有效月均坪效较去年同期均有下滑,估计与全国疫情散发、经营活动受限有关。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为华南地区连锁药店龙头,品牌和管理优势明显。 考虑到全国疫情多点散发以及拓店放缓,我们下调公司22~23年EPS 预测为1.43/1.68元(较前次预测分别下调15.4%/22.9%),新增2024年EPS 预测为1.98元,现价对应22~24年PE 为17/14/12倍。下调至“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异地扩张受阻;集采扩面降价超预期;互联网医疗的政策冲击等。
泰格医药 医药生物 2022-04-28 84.82 -- -- 89.69 5.74%
134.80 58.9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2 年Q1 季报,实现收入18.18 亿(+101.55% YOY),归母净利润5.18 亿(+13.82% YOY),扣非净利润3.78 亿(+65.31% YOY),略超出我们此前预期。 主营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公司Q1 业绩实现高速增长,与新冠及其它药物临床需求高相关。根据公司此前披露,预计22 年新冠相关收入约8 亿元,考虑订单执行节奏,我们预计扣除新冠业务收入,Q1 营收同比增长仍然可达80%以上,反映公司主营业务强劲增长。我们在此前报告指出,CDE 新政有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利好CXO 龙头企业。截至21 年底,公司累计待执行合同金额为114.0 亿元(+57.09% YOY),支撑公司未来业绩的快速增长。 国际化稳步推进。截至21 年末,公司开展50 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MRCT),项目覆盖北美、南美、亚太和欧洲等20 多个国家地区;公司在海外运行和实施地区临床试验项目超过182 个,主要在韩国、澳大利亚、美国开展。公司目前拥有24 个海外公司,超1000 人的海外团队,遍布52 个国家。我们认为,疫情加速了公司全球多中心项目执行能力,提升公司的创新药出海服务能力,在国内临床CRO 行业独领风骚。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国内临床CRO 龙头,国际化布局打开成长天花板。考虑到Q1 业绩超出我们此前预期,及22 年1-2 月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65%, 支持公司未来业绩高速增长,上调公司22-24 年EPS 至3.64 元(上调0.6%) /4.41 元(上调2.3%)/5.22 元(上调2.5%),对应22-24 年PE 为25/20/17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导致临床业务恢复不及预期;全球新药研发投入不及预期; 投资收益波动。
欧普康视 医药生物 2022-04-28 30.87 -- -- 41.98 35.99%
59.59 93.0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营业收入12.95亿元,同比增长48.74%,归母净利润5.55亿元,同比增长28.02%,扣非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22.87%;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营业收入3.71亿元,同比增长29.35%,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7.2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28.66%。符合市场预期。 点评:角膜塑形镜持续高增长,22Q1业绩超预期。2021年公司角膜接触镜营收6.87亿元,同比增长26.87%,其中角膜塑形镜营收6.70亿元,同比增长28.45%,日戴维系列营收0.17亿元,同比下降13.96%。护理产品营收2.28亿元同比增长47.49%,主要因终端渠道的铺设所致。普通框架镜及其他营收1.96亿元同比增长84.44%,主要因批发业务并入。医疗服务营收1.77亿元,同比增加180.78%,主要终端视光等机构渠道的搭建。22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2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66%。扣非前与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差异主要因公司投资盈亏产生的影响。 渠道建设加速,自有视光终端持续扩张。2021年公司通过自建与入股的方式,新增视光终端110家,截止2021年底,公司共有控股加参股视光终端350多家,已有合作的视光终端总数超过1400家。在自有视光终端渠道的建设上公司持续投入, 2022年有望持续加速视光终端建设,为公司长远发展打下基础。得益于自有终端的扩张,公司医疗服务和护理类产品均获得显著增长。 新品研发顺利,期待多产品齐头并进。硬镜研发方面,公司自研镜片材料已经完成研发并送审,处于药监局全性能检验阶段,22年有望投入市场。角膜塑形镜新品方面,公司新一代超高透氧角膜塑形镜临床试验已完成大部分样本入组。巩膜镜注册检验进展顺利,即将进入临床阶段。阿托品滴眼液,硬镜润滑液等新品研发进展均顺利。第二代智能超声镜片清洗仪已投放市场。公司有望在未来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在自有视光终端加持下持续快速发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为国内角膜塑形镜龙头,考虑疫情对于公司的影响,调低 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7.45亿元(原8.53亿元,下调12.66%)/9.84亿元(原11.64亿元,下调15.46%),新增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41亿元,现价对应2022~24年PE 为34/26/20倍,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主营业务单一;新品上市不及预期;终端建设不及预期;政策的不确定性;疫情反复。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4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