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范益民

华创证券

研究方向: 机械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360523020001。曾就职于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4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1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威海广泰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4-21 12.58 -- -- 19.76 9.78%
14.54 15.58%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大增: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9.65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69亿元,同比增长45.6%;实现综合毛利率31.8%,同比提升1.2pct。此外,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实现净流入8.04亿元,同比增长31.9%。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两年大幅高于净利润,足见公司在财务效率提升及资产结构改善成果显著。 军品业务放量,新签订单高增:公司军工事业部发挥公司空港设备业务的技术和产品优势,把民用空港设备推广到多军兵种军用机场,每年持续新签科研项目,业务发展状态可持续性强。公司2020年累计新签军品合同17.9亿元,同比增长38.4%;实现收入10.0亿元,同比增长103%,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34%。公司军品业务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并在多军兵种、多产品拓展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屡屡签约军方大额订单,产品质量获得军方高度认可。在军民融合国家战略背景下,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快,实战化需求提升,未来军品业务有望持续贡献业绩。 定位智能化高端保障装备制造平台,民品稳定增长可期:公司确定以集空港装备、消防装备、军工装备、无人机、移动医疗装备、电力电子装备于一体的智能化高端保障装备制造平台为产业定位,围绕已有产品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的特点,充分发挥在机械、电气、液压方面众多的专利、专有技术和经验,以智能化、数字化赋能,聚焦智能化高端保障装备行业持续深度拓展。空港设备方面,公司已树立民航电动化技术标杆,将显著受益于民航推进“蓝天保卫战”;消防装备方面,公司消防车业务市占率逐步提升,同时随着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推进,应急救援装备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加;消防报警方面,公司加大地级代理商开拓以及央企总包单位品牌入围力度,并着力研发两总线产品以及应急照明智能疏散指示系统等产品并进展顺利,预计将逐步进入稳健增长通道。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0亿元、49.7亿元、6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亿元、6.76亿元、8.67亿元,对应当前股价,动态PE分别为13、10、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至下游需求减弱风险;市场竞争加剧影响产品盈利能力风险;国际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伟创电气 2021-04-20 17.86 -- -- 19.50 8.39%
24.63 37.91%
详细
变频和伺服保持增长助力份额持续提升:公司 2020年实现营收 5.7亿元,同比增长 28.2%;实现归母净利润 0.88亿元,同比增长 52%; 扣非后净利润为 0.83亿元,同比增长为 39%。公司相继攻克了三电平超低载波矢量控制技术、高速电机低延时磁链观测技术、伺服总线同步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推出高速电机专用驱动器、矿用隔爆机芯产品、施工升降机一体机等一系列更新换代产品。公司变频器业务收入 4.55亿元,同比增长 19.9%,毛利率同比微降 0.58pct 至 41.9%; 伺服系统及运动控制器营收为 1.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93.6%,毛利率同比提升 3.09pct 至 24.0%。公司近三年在低压变频器和伺服系统的市场占有率整体呈增长态势,低压变频器市场份额提升至1.80%,伺服系统市场份额提升至 0.55%。 工控行业景气螺旋式上升,国产份额保持增势:2020年我国工业自动化产品加服务市场规模达到 2057亿元,同比增长 9.9%。国产品牌凭借快速响应、成本、服务等本土化优势逐渐缩小与国际著名品牌产品性能、技术等方面的差距,市场份额自 2009年的 24.8%增长至2020年的 40.8%。其中 2019年我国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达到 211亿元,同比增长 4.5%。伺服系统市场规模 2019年达 96亿元,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达 40%。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及疫苗的普及,将带动下游制造业投资信心回升,工控行业景气度 2021年有望延续。 深耕行业,专注细分:公司建立“区域+行业”的独特营销体系。区域销售侧重于区域客户的开发和维护,主要客户为区域经销商;行业销售侧重于各大行业的客户开发和维护,主要客户为行业系统集成商和各大行业终端客户。公司深耕起重、矿山机械、电液伺服、压缩机、机床等细分行业,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和多种行业系统解决方案,2020年专机行业业绩占比达到 59.7%。 “买入”评级。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8.11亿元、11.0亿元、14.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3亿元、1.85亿元、2.40亿元,动态 PE 为 26、19、14倍,首次覆盖,给予 “买入”评级。
中微公司 2021-04-16 114.00 -- -- 124.27 9.01%
181.57 59.27%
详细
营收稳健增长,归母净利润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大增:公司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 22.73亿元,同比增长 16.8%;实现归母净利润 4.92亿元,同比增加 161.0%,主要由于公司间接持有中芯国际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62亿元及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相比 2019年增加 2.26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23亿元,同比下降 84.2%,主要系 2020年公司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产生股份支付费用约 1.19亿元,若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2020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47亿元,同比约减少 0.43%。2020年公司毛利率 37.7%,同比去年提升2.7pct,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20年经营性活动净额为 8.46亿元,较去年年末 1.33亿元大幅提升。 刻蚀设备贡献业绩增长,MOCVD 受市场影响下滑:2020年公司刻蚀设备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市场发展以及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实现收入 12.89亿元,同比增长 58.5%,增速较快;而受市场原因,MOCVD设备 2020年收入为 4.96亿元,同比下降 34.5%。长期来看,刻蚀设备方面,随着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的进步,线宽不断缩小、芯片结构 3D 化,晶圆制造向 7纳米、5纳米以及更先进的工艺发展,对刻蚀设备的需求正在提升,根据 Gartner 的预测,刻蚀设备市场规模将由 2020年约 123亿美元增长至 2024年约 152亿美元;MOCVD设备方面,在 Mini LED 背光及直接显示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近两年高端显示类的 LED 外延片需求量增加明显。基于 Micro LED 的高端显示应用也开始小规模试生产,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的市场需求,此外紫外 LED 亦是未来 LED 应用的重点方向。近期受新冠疫情影响,大众杀菌、消毒意识明显上升,正促进紫外 LED 产业的发展。 研发支出支撑核心竞争力,半导体设备需求正旺: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 3.3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 14.6%,同比提升 2.6pct,2020年研发投入总额为 6.40亿元,其中包含股份支付费用 0.49亿元。若剔除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2020年全年研发投入总额为 5.91亿元,较 2019年的研发投入总额增长 39.2%,主要用于研究开发新的工艺,主要包括存储器刻蚀的 CCP 和 ICP 刻蚀设备、Mini-LED大规模生产的高输出量 MOCVD 设备、Micro-LED 应用的新型MOCVD 设备等,支撑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当前半导体行业景气度走高,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芯片需求逐步提升,厂商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目前芯片短缺的情况显现,扩产计划也相继推出。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和战略安全的领域,集成电路楷体 的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公司具备核心竞争力,设备中标率有望在这一轮上游企业扩产的过程中增加,具备较大进口替代的潜力和市场空间。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到公司主要产品下游需求的变化,以及公司股权激励、股权投资等对盈利的影响,并暂不考虑此次定增的影响,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9.9亿元、42.3亿元、5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26亿元、8.43亿元、11.0亿元,动态PE 分别为 99、74、56倍,维持“增持”评级。
杰瑞股份 机械行业 2021-04-15 31.98 -- -- 37.73 17.50%
47.13 47.37%
详细
业绩远超预期,精细化管理已见成效:2020年,受新冠疫情和国际油价波动的冲击,国内油公司上游勘探开发资本支出同比下降。受益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保障下,国内非常规油气开发持续发力,对油气设备、配件需求增加。公司2020年实现收入83.0亿元,同比增长近20%;实现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24.2%;综合毛利率达到37.9%。公司国内收入达到59亿元,同比增长20%,毛利率提升6.7pct;海外业务受疫情及油价暴跌影响较大,国际营收达到23.89亿元,同比增长19.1%,但由于交付产品类型及国际业务成本大幅增加,毛利率同比大幅下降14.87pct。 油气装备业务持续增加,订单逆势增长带动业绩:从产品来看,2020年油田装备制造及技术服务收入达66.3亿元,同比增长27.2%,板块毛利率达到38.3%,同比减少0.2pct。其中压裂系列设备需求继续增长,首套移动式6MW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成功应用,首套大功率涡轮压裂设备按期交付北美客户。公司全年累计获取订单97.5亿元,同比增长9%。 国内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带动钻完井设备景气度上升:在能源安全战略驱动下,三桶油遵循“七年行动计划”增加或维持上游勘探开发投资力度,页岩气、致密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成为我国“稳油增气”的战略性资源。公司作为国内民营完井增产设备龙头企业,助力钻完井设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受疫情影响,国内三大油公司在落实能源安全战略的过程中将更关注成本和效率的平衡,我们小幅调降公司营收和净利润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94.5亿元、112.6亿元、131.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7亿元、24.8亿元、29.0亿元,对应当前股价,动态PE分别为15、12、11倍,公司技术优势显著,当前估值有优势,仍看好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持续处于低位的风险;三桶油资本支出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业务受政治经济环境影响风险;汇兑损益对公司业绩影响的不确定性等。
信捷电气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4-13 70.09 -- -- 70.52 0.17%
70.21 0.17%
详细
盈利能力提升,存货大幅增长: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11.3亿元,同比增长74.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32亿元,同比增长103%;扣非后净利润为2.99亿元,同比增速为120%。公司2020年综合毛利率43.8%,同比增加3.28pct,各产品线毛利率均有增长。公司2020年末存货达5.81亿元,同比上期末增长146%;其中发出商品1.41亿元,库存商品为1.46亿元,原材料2.20亿元,同比均大幅增长,或预示公司在手及预期订单乐观。 伺服为引擎,伺服为引擎,PLC为基石为基石::公司充分利用PLC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丰富产品系列并积极拓展市场,巩固公司国产PLC龙头地位。 公司2020年PLC产品营收4.90亿元,同比增长65.6%;毛利率为58.6%,提升4.0pct;伺服系统自2017年推出新一代DS5,产品系列得到不断完善,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已成为公司增速最为强劲的业务。公司2020年驱动产品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118%;毛利率32.3%,同比提升6.2pct。 产品周期和制造业景气周期形成共振:公司以技术创新确立市场竞争优势,以技术加行业工艺实现市场行业延伸,以行业延伸进一步带动技术升级的技术创新与市场销售相互推动的路线。公司2020年相继研发出基于CODESYS平台PLCXSD/XSL/XS3系列、X86控制器、EtherCAT总线伺服DS5C1,以及多轴传动伺服DM5F等产品。 公司在产品系列完善的同时着力完善自整定、振动抑制、弱磁等核心算法提高伺服性能,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202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PMI已连续1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景气向上拉动工控核心部件需求,自动化改造和升级需求旺盛。公司行业的解决方案已经逐步成熟并取得客户的认可,带动了整体的业务增长。公司产品周期和制造业景气周期形成共振,一站式解决方案增强客户粘性,公司PLC和伺服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得到提升。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2亿元、20.1亿元、26.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6亿元、5.94亿元、7.68亿元,动态PE为23、18、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导致市场需求下滑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公司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等。
交控科技 2021-04-13 37.18 -- -- 40.15 6.47%
39.58 6.46%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利润率持续提升: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22.7%;实现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6%;扣非归母净利润达到2.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0.1%,得益于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32.3%,同比上升5.7pct;净利率达到11.8%,同比增长4.3pct。由于信号系统总承包业务前期中标项目的增加,2020年陆续进入交货期,相应收入规模增加,带动毛利率及净利率水平提升。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FAO系统引领行业趋势:公司2020年研发投入累计达到1.73亿元,同比增加53%,保障技术领先优势和市场占有率。从收入构成看,信号系统总包业务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其中FAO系统营收达到4.0亿元,同比增加213%,毛利率同比提升12.8pct至34.8%。公司产品已覆盖国内28个城市轨道交通,其中全自动运行FAO系统线路共12条,业绩在行业内排行第一。借助FAO系统的不断升级和发展应用,公司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带动收入持续提升,不断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城轨建设景气度仍处高位,需求饱满助力业绩增长:2020年,公司共中标新线路6条,市场占有率行业排名第二;信号系统项目新增中标金额23.2亿元,同比上年线路数和金额均有所下降,主要由于疫情影响各地的招标节奏;公司全年完成合同签订新增总金额23.7亿元,其中信号系统工程项目新增合同签订总金额17.7亿元;新签订维保维护服务合同金额共计3.22亿元。根据国家已经批复的近期建设规划,未来10年全国市域铁路的投资规模将超万亿元。预计2021-2023年我国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所对应的信号系统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15亿元、135亿元和156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疫情影响2020年城轨行业招标节奏,我们适当下调公司2021-2022年收入和利润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25.6亿元、32.2亿元、3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0亿元、3.81亿元、4.79亿元,对应当前股价,动态PE分别为21、16、13倍。公司作为国产城轨信号控制系统龙头,具备较大的进口替代的空间,并享受城轨行业“十四五”期间快速发展的红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或产业化失败将导致公司丧失行业领先地位;应收账款无法按期收回风险;市场竞争加剧将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等。
广电计量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1-04-02 34.70 -- -- 37.31 7.52%
46.04 32.68%
详细
单季业绩环比改善明显,净利润率有所提升: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8.40亿元,同比增长15.9%,实现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加38.9%,业绩稳健增长。公司第1-4季度单季度营收分别为1.74/4.00/4.61/8.06亿元,业绩环比改善明显。公司2020年毛利率为43.3%,同比下滑3.1pct,净利率为13.21%,同比提升2.5pct;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8%/17.4%/2.7%,同比分别变动-1.39/0.26/-1.42pct,管理费用大幅增长主要系2020年第四季度控股合并中安广源增加管理费用0.15亿所致,总体费用管控良好;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20亿元,相较去年1.70亿元实现大幅提升。 优势业务大体稳定增长,新兴业务具备发展潜力。公司认真贯彻“两个高端”战略,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性产业构筑计量检测技术服务能力,重点开发战略性行业及高端大客户。计量业务实现营收5.02亿元,同比增长6.97%,毛利率提升1.5pct,大客户开发颇有成效;传统检测业务中,可靠性与环境业务,实现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16.04%,元器件筛选与失效分析、新能源汽车相关检测业务增长较快,华为海思、中芯国际等高端大客户合作进一步加深,鉴定试验、比测试验项目等市场拓展持续提升;电磁兼容检测业务实现营收1.83亿元,同比下降8.52%,毛利率下滑12.96pct,主要系汽车销售市场不景气和疫情因素所致;新兴检测业务中,化学分析业务实现营收1.21亿元,同比下降1.08%,但新增沃尔沃、华晨宝马和法国BV船级社等认可;食品/环保检测业务分别贡献收入1.53/1.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2%/5.6%,政府客户订单取得进展,同时企业客户开发工作成效显著。此外,公司2020年9月实现对中安广源的控股合并,EHS评价咨询业务第四季度贡献营收0.86亿元,目前相关安全和环保资格类评价业务基本完成全国战略布局,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前期扩张阶段进入尾声,利润将进入释放期。2016-2019年,公司资本支出较大幅度的超过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公司通过几年的大资本投入已经基本实现全国布局,2019年公司资本支出企稳,2020年开始进入下降通道,我们认为前期的资本支出快速增长阶段已经到位,实验室产能逐渐释放通常需要2-3年周期,叠加公司大客户战略预计公司将有望进入利润加速释放期。 给予“买入”评级。公司下游大客户拓展不断突破,叠加控股合并中安广源带来的更多业绩贡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01亿元、30.62亿元、37.5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4亿元、4.33亿元、5.46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63/0.82/1.03元。 根据wid一致预期,参考可比公司华测检测及谱尼测试当前PE估值中位数51倍,考虑到前期实验室产能投入充足,利润或有望进入释放期,看好业绩成长性,我们给予公司2021年PE估值67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业务规模迅速扩大导致的管理风险,下游行业复苏不达预期,大客户拓展进度不达预期等。
中控技术 2021-04-02 76.38 -- -- 90.87 18.63%
98.59 29.08%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有所下滑:公司 2020年实现营收 31.6亿元,同比增长 24.5%;实现归母净利润 4.23亿元,同比增长 15.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3.25亿元,同比增长 18.5%。公司 2020年因实施员工股权激励在管理费用中股份支付 7149万元,若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归母净利润为 4.95亿元,同比增长 24.3%。公司 2020年毛利率有所下滑,全年实现综合毛利率 45.6%,同比减少 2.54pct,其中自动化仪表、工业软件及服务和运维服务毛利率下滑明显,主要系报告期内大项目数量增加所致。 核心业务行业地位稳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公司的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技术及市场规模实现持续提升。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 23.3亿元,同比增长 14.7%,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 74.3%。其中,公司核心产品 DCS 国内市占率达 28.5%,连续十年蝉联国内 DCS 市场占有率第一名;其中化工领域市占率达 44.2%,石化领域市占率达到 34%,在可靠性、稳定性、可用性等方面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公司在自动化仪表和工业软件相关产品表现亮眼,公司核心产品 SIS 国内市场占有率 22.4%,排名第二;核心工业软件产品 APC 国内市场占有率 27%,排名第一。 5S 店及 S2B 平台业务有望助力公司发展达到新高度:打造 5S 店和S2B 平台的商业模式是公司战略业务之一。公司大力推广 S2B 平台业务,构建行业生态圈,通过 S2B 平台推广第三方产品。2020年S2B 业务实现收入 4190万元,毛利率为 7.61%有较大提升空间。5S自动化管家店+S2B 平台的线上线下服务新模式,赋能下游用户,实现“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提高质量、降本增效、绿色环保”的目标。 公司通过建立 PlantMate?高端服务运营品牌,打造平台化运营体系,建设线上 S2B 网络平台+线下部署大型化工园区 5S 自动化管家店的服务新模式,一方面提供及时响应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的同时反哺新项目获取,提升客户的综合服务体验并增强用户粘性,另一方面可以为公司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 工业软件及“工业 4.0”是自主可控新战场:目前我国智能制造就绪率仅 7.9%,自动化水平提升潜力持续释放。工业软件及“工业 4.0”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战场。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工程师红利的显现,以及承接全球中高端制造业产能的迫切需求,势必要求我国整体制造能力实现质的跨越。在此背景下,面向“工业 4.0”的工楷体等线楷体 业软件市场增速远高于全球水平,而公司向上在工业软件 MES、APC等方向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向下设备层压力变送器及调节阀等产品投入更大规模的产能建设,公司作为流程自动化领域的佼佼者,将加快向智能制造综合方案供应商转型。 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 38.1亿元、47.3亿元、59.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80亿元、7.38亿元、9.17亿元,对应当前股价,动态 PE 分别为 65、51、41倍,维持“增持”评级。
中海油服 石油化工业 2021-03-30 15.06 -- -- 15.34 0.79%
16.13 7.10%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成本控制显著:受到疫情和油价波动影响的冲击,全球上游勘探开发投入下降,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十年来首次减少。中海油全年实际资本开支774亿元,同比降低1.5%,全年实现油气净产量5.28亿桶油当量,同比增长4.3%。公司2020年实现收入290亿元,同比减少6.99%;实现归母净利润27.0亿元,同比增长8.03%;综合毛利率达到23%,同比增加4.2pct。公司国内收入达215亿元,同比下降11%,毛利率减少3.4pct;国际收入达到74亿元,同比增长7.2%,毛利率显著提升。 钻井服务利润弹性释放,平台利用率仍具有提升潜力:钻井服务收入同比提升5.8%至115亿元,其中包含收到EquinorEnergyAS支付和解收入1.88亿美元;毛利率同比增长14.3pct至26.0%。由于油服市场受到冲击,2020年钻井作业量下降,日历天使用率达到71.6%,同比减少6.9pct;日费率达到9.5万/美元,同比增加1.1%,其中半潜式钻井平台增长8.1%。随着全球疫情的控制及经济的复苏,全球油价或将进入60-70美元/桶平稳运行区间,平台使用率有望提升,日费率也将有望进入上升通道并带动公司盈利能力再上台阶。 油田技术服务业务加大研发投入,降本增效效果显现:2020年以来,受到疫情和油价的拖累,公司油田技术服务在从重资产向轻技术方向转移过程中,营收同比下降11.5%至133亿元,而毛利率同比增长2.4pct至28.8%,主要得益于公司在自主创新,加大研发及降本增效方向的努力。 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338亿元、392亿元、44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1亿元、53.7亿元、64.5亿元,对应当前股价,动态PE分别为17、13、1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持续处于低位的风险;中海油资本支出增长不及预期;海外业务受政治经济环境影响风险等。
天准科技 2021-03-11 30.58 -- -- 33.19 7.48%
32.97 7.82%
详细
营收显著增长,多因素致毛利率小幅下降::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9.64亿元,同比增加78.2%,公司营收显著增长得益于深耕消费电子领域进一步产生成效,光伏设备增长较快。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29.1%。净利润增速不及收入增速,主要由于:一是光伏半导体设备收入放量实现5702万元,而毛利率仅为5.64%,预计今年有望明显改善;二是消费电子和汽车领域毛利率均有一定的下降,拉低综合毛利率至42.5%,同比下降3.27pct;三是公司报告期内因股权激励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1721万元。另外,公司2020年末存货3.94亿元,同比上期末增加59%;合同负债为1.19亿元,同比上期末预收账款增加222%,预计公司在手订单依然饱满。 研发投入加大,平台化及标准化方向拓展已初显成效::公司2020年研发投入1.55亿元,同比增长63.2%;研发人员增加226人,同比增54.7%。公司除了继续在3C、汽车、光伏等非标自动化设备领域继续深耕,近两年逐步加大标准自动化设备领域拓展,公司在PCB领域研发LDI激光直接成像设备及缺陷检测设备,在FPD领域研发面向Array环节的缺陷检测设备等。公司拥有机器视觉基因,新领域探索已初显成效,部分产品已经开始进入批量销售阶段。公司从非标自动化领域积极拓展面向PCB、FPD等标准化设备领域将进一步打开公司天花板并能有效抵御3C设备需求的波动性。 机器视觉赛道优异,““AI+工业”大有可为工业”大有可为:随着制造业升级进程的加快,我国机器视觉产品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由半导体和消费电子行业,扩展到汽车制造、光伏半导体等领域,在交通、机器人等行业也有大量应用,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公司平台化布局,在智能检测装备业务上,公司加大下游客户拓展力度,叠加消费电子领域更替,检测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同时光伏检测业务放量有望持续加速。此外,随着公司新业务培育进入收获期,公司继续渗入半导体等多个下游行业,扩大盈利增长点;在激光直接成像板块业务中,公司加强核心技术在PCB领域的应用开发,叠加LDI在PCB制造中应用渗透率的持续提升,LDI设备有望成为公司强劲的业绩贡献点。 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毛利率波动及股权激励费用,我们小幅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13.1亿元、17.6亿元、23.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亿元、2.24亿元、2.99亿元,对应当前股价,动态PE分别为36、26、20倍,公司是机器视觉装备领域龙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导致市场需求下滑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公司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等。
威海广泰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2-24 16.40 -- -- 18.67 13.84%
19.76 20.49%
详细
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提升: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9.69亿元,同比增长16.4%,业绩稳定增长,其中航空产业和消防产业稳步发展,特殊业务收入大幅增长;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15.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45.3%,主要由于公司加强市场拓展,主营业务持续增长以及公司积极降本增效,经营效率得以提升。 军民融合进程推进,军品业务放量带来增量:公司设立军工事业部,业务覆盖全系列军用机场设备、特种装备,产品涉及24个系列69种型号。军工事业部发挥公司空港设备业务的技术和产品优势,把民用空港设备推广到多军兵种军用机场,每年持续新签科研项目,业务发展状态可持续性强。2020年,公司新签军品订单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在多军兵种、多产品拓展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屡屡签约军方大额订单,产品质量获得军方高度认可。截至公司2021年1月4日披露,公司2020年累计签订军品业务合同金额17.9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超过38.4%,军品业务已经成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在军民融合国家战略背景下,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快,实战化需求提升,未来军品业务有望持续贡献业绩。 电动化空港设备或提振业绩,应急救援装备需求有望发力:空港设备方面,民航大力推进“蓝天保卫战”,或引导未来航空公司和机场采购电动空港设备,公司持续进行电动化系列的研发,获取多项电动车资质,树立了民航电动化技术标杆,有望带来更多业绩贡献。消防装备业务方面,公司消防车业务市占率逐步提升,稳居国内消防车企业的第一梯队;同时,随着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推进,应急救援装备市场需求有望增加,预计未来将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点。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1亿元、49.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4亿元、6.85亿元,对应当前股价,动态PE分别为1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至下游需求减弱风险;市场竞争加剧影响产品盈利能力风险;国际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天准科技 2021-02-24 33.11 -- -- 36.95 11.60%
36.95 11.60%
详细
业绩大幅增长,消费类电子领域客户需求增加: 公司 2020年实现营 业收入 9.64亿元,同比增加 78.2%,业绩呈现大幅增长,主要由于 公司持续深耕大客户,尤其是针对消费电子领域大客户,实现了原有 检测领域需求的大幅增长以及新检测领域需求的满足。同时,光伏行 业业务也实现显著增长。 研发投入加大制约当期利润,长期发展动能十足: 公司 2020年归母 净利润 1.08亿元,同比增加 29.3%;扣非归母净利润 0.84亿元,同 比增加 25.6%,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系公司大力推进研发 创新、业务拓展所致。公司在新能源汽车、 AI 边缘计算、 PCB、 FPD、 半导体等领域深入布局, 2020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63.2%,销售费 用和管理费用投入较多。此外公司 2020年进行了两次股权激励,对 利润也有一定影响。考虑到公司新业务培育需要一定时间,短期来看 对利润增幅有所制约,长期则有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增强盈利能 力。 机器视觉赛道优异,公司平台化拓展前景广阔: 中国正成为世界机 器视觉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中工业领域是机器视觉应用比重最 大的领域, 机器视觉产品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由半导体和消费电子 行业,扩展到汽车制造、光伏半导体等领域,在交通、 机器人等行业 也有大量应用,发展前景进一步增加。 公司平台化布局,在智能检测 装备业务上,公司加大下游客户拓展力度,叠加消费电子领域更替, 检测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同时光伏检测业务放量也有望持续。此外, 随着公司新业务的培育,未来有望继续渗入半导体等更多下游行业, 扩大盈利空间;在激光直接成像板块业务中,公司加强核心技术在 PCB 领域的应用开发,叠加 LDI 在 PCB 制造中应用渗透率的持续提 升, LDI 激光直接成像设备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贡献点。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公司 2021-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 13.1亿元、 1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5亿元、 2.36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动态 PE 分别为 38、 27倍,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导致市场需求下滑的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 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公司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等
中微公司 2021-02-03 157.53 -- -- 154.50 -1.92%
154.50 -1.92%
详细
刻蚀设备增长较快,MOCVD 受下游需求影响明显:公司 2020年业绩预告,预计 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4.4-5.2亿元,同比增加 133%到 176%;实现营收较上年增长约 16.8%。其中,受益于半导体设备下游需求及公司产品竞争优势,刻蚀设备收入增长约 58.5%;而受市场原因,公司 2020年 MOCVD 设备收入下降 38.5%。另外,公司2020年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产生股份支付费用约 1.19亿元;间接持有中芯国际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62亿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额政府补助较上年增加 2.26亿元。 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加快技术推进和产能建设:2020年 12月,公司增资上海睿励 1亿元,加码布局集成电路工艺检测设备领域。 目前公司正推进定增 100亿元用于中微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其中等离子体刻蚀设备、MOCVD 设备、热化学 CVD 设备等新设备产能规划情况分别约为 630腔/年、120腔/年、220腔/年)、临港总部研发中心项目及科技基金储备。公司在半导体领域持续加码,有望推动技术进步和升级,提高公司竞争力,增强半导体设备产业链协同。 半导体设备进口替代空间大,进程正在加速:据 Gartner,预计 2021年半导体行业开始复苏,全球芯片制造厂设备支出 2024年将增长至602亿美元。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处于第三次迁移过程当中,受益于本土半导体产能投资扩张,我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需求高涨。2020年我国前道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 614.5亿元,占全球半导体设备总投资约 20%。随着 2021年全球半导体产业景气度复苏,预计2024年中国大陆芯片制造厂设备支出增长至 128亿美元,2020-2024年 CAGR 为 7.5%。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刻蚀设备制造商,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应用于国际先进的 14、7、5纳米生产线,并正在验证 5纳米以下加工能力,具备和国际一线厂商同台竞争的实力。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到公司主要产品下游需求的变化,以及公司股权激励、股权投资等对盈利的影响,并暂不考虑此次定增的影响,我们适当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2.7亿元、29.9亿元、4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86亿元、6.26亿元、8.39亿元,动态 PE 为 169、131、98倍,维持“增持”评级。
法兰泰克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2-02 16.50 -- -- 17.98 8.97%
19.50 18.18%
详细
净利润保持快速增长,起重机业务量价齐升:公司2020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4-1.74亿元,同比增长50%-7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1-1.4亿元,同比增长30%-50%。业绩增长受益于疫情后制造业景气度上行,公司起重机订单大幅增加,同时公司智能化、自动化起重机等新产品获得市场认同,优化产品结构,有效提升主营业务毛利率。此外,公司注重降本增效,精细化费用管控成效明显。 欧式起重机市场渗透率提升顺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趋势,高空作业平台业务海外市场开拓顺利:公司核心产品为中高端桥、门式起重机。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起重机轻量化、智能化、节能化将成为行业趋势,伴随下游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对起重机要求的升级,面向中高端客户群体的欧式起重机发展潜力将逐步释放,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公司高空作业平台业务进展顺利,主打差异化的履带式剪叉车市场开拓已见成效,预计臂式车也将加快推向市场。伴随公司国内及海外市场拓展进程加快,高空作业平台业务有望实现放量,或将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1亿元、17.8亿元、2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亿元、2.09亿元、2.71亿元,动态PE为21、16、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利润下降的风险;宏观周期带来的市场波动风险;开拓国际业务带来的汇率风险;新产品投向市场进度不及预期等。
信捷电气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1-19 86.00 -- -- 106.80 24.19%
106.80 24.19%
详细
业绩持续超预期,盈利能力保持高水平:公司 2020年实现营收 11.4亿元,同比增长 74.7%;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3.44亿元,同比增长110%;扣非后净利润为 3.11亿元,同比增速为 129%。四季度单季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75%/105%/125%,盈利能力维持高水平,延续高增长态势。业绩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经营效率和获利能力有较大提升,疫情相关的解决方案利润率较高,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不断优化和改善。 公司产品周期与制造业景气周期形成共振:我国 2020年 12月制造业 PMI 为 51.9%,为 2020年以来连续第十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景气向上拉动工控核心部件需求,而疫情推动了自动化率提升,自动化改造和升级需求旺盛。公司凭借成熟的医疗物资生产设备电控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巩固了公司国产 PLC 龙头地位。 公司的伺服系统自 2017年推出新一代 DS5产品系列,近几年产品系列得到不断完善,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已成为公司增速最为强劲的业务。公司行业的解决方案已经逐步成熟并取得客户的认可,带动了整体的业务增长。公司产品周期和制造业景气周期形成共振,一站式解决方案增强客户粘性,公司 PLC 和伺服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得到提升。 产品推陈出新,细分市场解决方案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不断提高研发水平,提高产品性能,运动型可编程控制器、人机界面、伺服系统、控制系统等产品获得稳步发展。2020年下半年相继推出小体积伺服 DS5C1系列 EtherCAT 型、DP3C 系列总线型步进驱动器和超薄金属宽温人机界面 TGMA63D-ET 等新品。公司产品应用领域已覆盖绝大多数制造领域,核心行业如 3C、电子、包装、数控机床、玻璃、木工、纺织等行业。公司不断丰富的产品,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细分市场系统解决方案能力进一步提升。 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年报业绩超预期,我们适度提高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1.3亿元、15.2亿元、2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4亿元、4.52亿元、6.03亿元,动态PE 为 33、25、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1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