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倪正洋

华泰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570522100004。曾就职于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7.14%
(--)
60日
中线
10.71%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2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杭可科技 2022-05-06 43.86 -- -- 63.25 43.75%
78.84 79.75%
详细
2022Q1业绩同比+80.2%,扣非业绩同比+86.7%:2021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 24.83亿元,同比+66.3%;归母净利润 2.35亿元,同比-36.8%;扣非归母净利润 1.66亿元,同比-47.9%。2022Q1,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 7.97亿元,同比+155.4%;归母净利润 0.94亿元,同比+80.2%;扣非归母净利润 0.86亿元,同比+86.7%。 单季度毛利率环比回升,期间费用控制良好:2021年,公司毛利率 26.2%,同比-22.2pp。2022Q1,公司毛利率 30.3%,同比-9.4pp,环比+13.5pp。期间费用率方面,2021年销售费用率 1.9%,同比-2.5pp;管理费用率 8.1%,同比-1.4pp; 财务费用率 1.7%,同比+2.4pp;研发费用率 5.3%,同比-1.7pp;合计期间费用率17%,同比-3.2%。2022Q1,销售费用率 3.0%,同比-1.7pp;管理费用率 10.2%,同比-2.1pp;财务费用率 0.9%,同比-1.9pp;研发费用率 4.6%,同比-3.5pp;合计期间费用率 18.8%,同比-9.2pp。 深度受益韩系大客户扩产进度,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受疫情影响延后的海外电池厂扩产进度正持续推进。LG 计划将全球产能在今年年底提高至 200GWh,到2025年达到 520GWh。此前,SK 也表示 2025年扩产规划产能将达 100GWh 以上。公司深度绑定韩系大客户,持续中标 SK 美国、匈牙利、中国盐城等大单,有望深度受益韩系大客户扩产进度。此外,公司积极调整消化费用前置影响、未来随着高毛利订单占比持续上行,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持续看好估值底部、积极兑现盈利的锂电设备后道龙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全球电动化大趋势不可阻挡,下游电池厂扩产弹性和持续性兼具,公司作为全球锂电后段设备龙头有望持续受益。公司积极布局海外、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5.4亿元、10.0亿元、14.3亿元,对应 PE 33、18、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电池厂扩产低于预期,产品和技术迭代更新风险,竞争格局变化
奕瑞科技 2022-05-06 334.34 -- -- 402.69 20.44%
485.00 45.06%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22Q1实现收入3.27亿元,同比+46%,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35%,扣非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65%。 静态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齿科、工业销售实现快速突破。收入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2Q1公司动态产品如齿科、医疗动态及工业探测器收入均保持较高增速,静态产品如普放医疗及口内探测器继续保持稳定增长,Q1动态业务收入占比在40%左右,高于去年全年年报33%的占比。22Q1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57.28%,扣非净利率34.17%,分别同比增长6.62和3.89pct,提升主要系规模效应以及高毛利的工业和齿科动态产品占比提升;扩充研发团队,持续拓展新品。22Q1公司研发投入5243万元,同比+119%,主要系公司研发团队进一步扩充。公司1月发布可转债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4.35亿元用于新型探测器及闪烁体材料产业化项目以及数字化X线探测器关键技术研发,持续在CMOS及高端医疗动态探测器、工业及CT线阵探测器等领域进行拓展;持有珠海冠宇股票市值下降以及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归母净利润表现。公司此前发布股权激励方案,22年全年需计提约6000万相关费用,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86%。公司战略投资的珠海冠宇股票在22Q1下跌约36%,带来近4000万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建议。公司业务拓展情况良好,但考虑到年初以来珠海冠宇股票持续下跌对于非经常损益的影响,略微下调公司2022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1、8.8和11.4亿元,对应当前市值下的PE约42\29\22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在工业、医疗探测器领域的持续拓展,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相关技术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2、市占率提升进度不及预期;3、相关市场需求释放不及预期。
博迈科 能源行业 2022-05-05 10.50 -- -- 11.87 13.05%
13.22 25.90%
详细
业绩概览:2022Q1公司收入4.4亿元,同比-24.9%,归母净利润1438万元,同比-72.5%,环比扭亏。 受疫情及俄乌冲突影响,公司收入确认进度放缓,22Q1利润环比扭亏。2021Q4以来的疫情导致公司完工进度略有延期及费率成本增加,疫情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公司所属产业属于人工密集型行业,2021年施工高峰期时,场内劳务人员达到1.6万-1.7万人,但由于疫情原因,近期场内劳务人员人数下降到0.8万-1万人;2、疫情导致上游设计人员居家办公,沟通协同效率下降,使项目整体承压;3、海外供应商供货周期延长,大宗商品涨价,加剧项目进度及成本压力;4、公司码头执行严格的疫情管控措施,相关工作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大幅下降,检测、消杀、隔离等直接成本上升;5、进度滞后打乱原有场地资源分配计划,不同项目工期叠加影响施工效率及成本。22Q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9.7%,同比+1.6pp,环比+4.1pp,疫情短期提升公司费用。22Q1公司毛利率12.0%,同比-4.2pp,环比+8.2pp;净利率3.3%,同比-5.6pp,环比+4.9pp。受益于毛利率提升,公司22Q1利润环比扭亏。公司业务结构约60%来源于毛利率较高的LNG模块工程业务,其余以FPSO模块设计、建造、总装等为主。未来公司有望向海洋风电等其他模块工程业务拓宽,强化接单范围。 新建产能逐渐释放,关注公司后续反转。公司短期风险点源于两点,一方面源于疫情、大宗涨价等原因导致项目完工进度变慢,费率成本提升;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LNG订单授出时间延期。我们认为,疫情等原因主要为短期风险,且在2022Q1之后相关风险逐渐收缩;俄乌冲突虽短期影响LNG订单授出节奏,但俄罗斯已将LNG发展写入国家战略。在目前国际高油价形势下,随着地缘冲突平缓,油气能源开采需求将会持续增加,目前公司FPSO所在的巴西地区资本开支正在逐渐提升,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其他区块油气工程及海上风电业务。从公司内功来看,公司在天津临港经济区拥76万平米生产场地,自有深水码头700m,具备承接FPSO、FLNG或FSRU等项目总装业务的能力,同时拥有325m深水码头扩建资源,场地及码头资源均较2021年中有所提升(21年中场地为67万平米,码头为700米),强化自身未来接单实力。关注公司后续反转逻辑。 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8/2.1/3.4亿元,对应PE17/15/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完工进度低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LNG扩产不及预期。
旺能环境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05-02 18.54 23.46 68.66% 20.86 10.84%
25.20 35.9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9.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4.75%,归母净利润6.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4.1%;2022年Q1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1.12%,归母净利润1.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5.12%。公司业绩稳步增长,符合预期。 垃圾焚烧主业多项目投产助业绩稳增,餐厨污泥快速增长带来新动能。根据公司公告,截至2021年底,公司垃圾焚烧已建成投运项目共22,270吨/日,试运营项目共600吨/日,在建项目共2,050吨/日,筹建项目共400吨;餐厨垃圾项目已建成投运项目共1,720吨,试运营餐厨项目共140吨,在建餐厨项目共860吨,全年处理餐厨垃圾超5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70%,去年共提取泔水油近1.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63%;污泥业务已有7个污泥无害化处置工程项目投入运行,处理规模为1,478吨。公司垃圾焚烧新项目青田旺能、鹿邑旺能、汕头旺能三期、渠县旺能、丽水旺能二期的投运增加了公司的营业收入,公司在建筹建项目充足,随着其陆续投产有望继续推动业绩增长。 积极并购+。海外探索,支撑处置规模持续增长。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市场,餐厨项目目前跟进的国内项目有17个,并购方面,公司2021年12月,子公司收购浙江欣立生态科技有限公司80%股权;2022年2月,收购华西能源环保电力(昭通)有限公司100%股权(处理垃圾800吨/日)。同时公司稳健探索海外市场,目前跟进中的海外项目有10个。公司通过国内积极并购+海外稳健探索,促进新增产能增加,为公司持续发展和业绩提供有力支撑。 国补缺口有望补足,碳资产管理有望增厚公司利润。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大幅增加,财政厅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动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资金缺口,预计国补有望加速发放进一步优化公司现金流。公司对已开发的CDM项目和CCER项目现状及合同条款进行了梳理,同时公司成立碳资产管理部,专人负责跟进CCER项目,已启动CCER减排量的备案和签发的准备工作。根据我们测算,CCER重启有望给公司垃圾发电带来净利润2.66%-4%的提升,带来业绩弹性。 布局锂电池回收动力电池回收,打造第二成长曲线。公司于2022年1月4日收购的立鑫新材料公司,已在3月底完成了一期动力电池提钴镍锂项目的试运营工作,并于4月份开始正式运营,目前月产能负荷已达80%以上,预计全年可完成70%以上的产能,2023年可全部达产。全部达产后对应镍钴锰提纯量3000金吨/年,碳酸锂提纯量1000吨/年。公司积极与汽车企业、电池企业、梯次利用企业、第三方回收商进行洽谈,同时公司集团汽车拆解子公司亦对电池回收渠道产生积极影响,保障长期稳定的电池来源。随着立鑫公司一期项目陆续达产,公司预计将在下半年启动二期项目建设,项目规划对应镍钴锰提纯量7500金吨/年,碳酸锂提纯量2800吨/年。同时公司开始布局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产能,规划产能规模为6万吨废电池/年。新能源车快速发展下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前景广阔。我们测算到2030年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有望超1000亿元。立鑫新材料电池全产线设计产能为3150吨硫酸钴、1350吨氯化钴、1305吨氢氧化钴、2561吨硫酸镍和1458吨碳酸锂等,预计全部达产后有望为公司带来超过18亿每年的收入。公司资源循环时代下开启新布局,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与估值:公司主营业务稳步增长,同时积极布局锂电池回收再生业务以及再生资源项目,打造第二成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36.08亿元、54.52亿元、68.16亿元,增速分别为21.6%、51.1%、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亿元、11.69亿元、14.04亿元,增速分别为38.9%、29.9%、20%,对应PE分别为8.6X、6.6X、5.5X,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电价下调的风险;金属价格波动;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锂电池回收市场不及预期。
中国核电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05-02 7.01 7.93 -- 7.44 3.77%
7.27 3.71%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及 2022年一季报, 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 623.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 19.30%,归母净利润 80.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4.07%; 2022年 Q1实现营业收入 170.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 22.78%,归母净利润 28.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 53.25%,一季度业绩超出预期。 核电装机稳步提升, 审批加快开启积极有序新发展。 根据公司公告,截止 2022年 3月 31日,公司核电控股在运机组 25台,装机容量 2371万千瓦;控股在建项目机组 6台,装机容量 635.3万千瓦。 2022年一季度公司核电机组发电量443.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4.40%;上网电量累计为 417.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 15.40%。 2022年 1月,福建福清核电 6号机组并网成功, 3月投入商运,公司核电项目稳步投产,装机规模不断扩大,为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2022年 4月份召开的国常会中, 对已纳入国家规划的三个核电新建机组项目予以核准,其中包括公司的浙江三门核电项目 3、 4号机组,该项目为厂址规划容量内的二期扩建工程,单台机组额定电功率为 1251MW。随着核电项目审批加快,公司核电装机有望持续提升。 风光弥补核电短期“空窗”,提供成长新动能。 根据公司公告, 2021年,公司风电及光伏发电量 95.14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 68.69%,其中:光伏发电量49.65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 109.77%,风力发电量 45.49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 39.00%; 2022年一季度,公司新能源发电量累计为 26.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7.73%;上网电量 26.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8.51%, 其中: 光伏发电量 14.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5.05%,风力发电量 12.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2.23%。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增加,主要是因为一季度风、光资源较好,有利于新能源项目发电。 公司自 2018年以来通过收购和自建迅速扩张其新能源装机规模,收购中核汇能后,新能源装机量已位于国内前列。根据公司“十四五”规划目标,公司计划 2025年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 30GW,较 2021年装机增长 238.2%, 2022-2025年,公司新能源装机年均新增 5.28GW。根据中核汇能发布的 2022年度光伏组件设备第一次集中采购招标公告,此次集采预计总容量为6-7.5GW,预示公司新能源装机增速较高,将成为公司“十四五”期间装机增长的新动能。 电改背景下市场化比例有望提升,量价齐升带来公司业绩弹性。 核电市场化交易电价随着煤电市场化交易电价上浮而上涨, 公司 2022年 Q1受益于综合平均上网电价同比提高,业绩大幅增长。 过去市场化电价较标杆电价折价 3-5分钱,我们以公司 2020年数据为基础,进行测算,得出公司的市场化电价上涨 0.01元,对应公司营收增加 6.4亿,归母净利润增加 2.88亿元,电价上涨将为公司增厚利润。 我们预计 2022年公司或将迎来量价齐升,带来较大业绩弹性。 投资建议与估值: 公司核电+风光双核发展, 4月份国常会核准三个核电新建机组项目,再次明确核电地位, 在能源结构迫切转型背景下, 公司未来成长性高。我们预计公司 2022年-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 747.7亿元、 818.7亿元、 879.8亿元,增速分别为 19.9%、 9.5%、 7.5%,净利润分别为 114.3亿元、 128.1亿元、 141.4亿元,增速分别为 42.2%、 12.1%、 10.4%,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审批进度不及预期; 电价下行的风险; 政 策 推 进不及预期。
西部超导 2022-05-02 76.74 -- -- 93.42 21.74%
105.75 37.80%
详细
事件:2022年4月28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度报。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7亿元(+38.54%);归母净利润7.41亿元(+99.98%);扣非归母净利润6.54亿元(+122.79%)。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7亿元(+66.51%);归母净利润2.15亿元(+67.40%)。 司公司2021年年营收、业绩增速亮眼,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分产品营收方面,2021年,公司高端钛合金材料实现营收24.58亿元,同比增长37.90%;超导产品实现营收2.39亿元,同比增长22.86%;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实现营收1.02亿元,同比增长196.67%。毛利率方面,2021年公司高端钛合金材料毛利率为45.31%,同比增加2.28pp;超导产品毛利率为16.33%,同比提升11.82pp;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毛利率为4.01%,同比提升15.43pp,毛利率转正。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2.95pp,达41.33%。费用率方面,2021年,公司四费用率合计为13.21%,同比下降4.32pp。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四项费用率分别为1.73%/4.30%/6.35%/0.83%,同比分别提升0.10pp/-2.59pp/+0.17pp/-1.99pp,规模效应显现。净利率方面,2021年公司净利率为25.46%,同比提升7.95pp,创历史新高。 合同负债增加或预示订单充足,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改善。公司2021年债合同负债2.68亿元,同比增长53.43%,主要是由于合同签订预收货款增加所致,或预示公司订单充足;货存货15.99亿元,同比增长40.32%,主要是由于业务订单充足、在制量与发出商品增加所致;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改善,净额为2.27亿元,而2019、2020年该科目分别为-1.10、-2.22亿元,公司运营能力得到增强。 。公司定增扩产突破瓶颈,主营业务表现出色。公司通过定增募集资金20.13亿元。其中,9.71亿元将被投入在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建设期为36个月,项目建成后将新增钛合金材料5050吨/年、高温合金1500吨/年的生产能力。1.0082亿元将被用于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项目建成后,将形成2000吨的MRI用超导线材产能。 公司持续扩张高端钛合金材料、超导材料、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三类产品的产能,打破了公司目前的产能瓶颈。高端钛合金材料方面,公司突破了。 。 。 用大规格钛合金材料制备一系列工程化关键技术、航空用超高强高韧钛合金材料强韧性能调控关键技术等,实现营收24.58亿元(同比+37.90%),产量7105.12吨,销量6813.49吨,产品均价36.08万元/吨,低于去年的36.90万元/吨,但毛利率同比提升2.28pp,主要原因系单吨原材料/人工成本分别下降1.30/0.03万元,致使单吨成本下降1.29万元;超导材料方面,营收2.39亿元(+22.86%),产量676.04吨,销量556.92吨,毛利率同比提升11.82pp,单吨平均价格提升3.38万元,主要系MRI、MCZ领域拓展顺利,同时公司超导线材已向CRAFT预研项目供货;高温合金方面,营收1.02亿元(+196.67%),毛利率同比提升15.43pp,毛利率转正,GH4169、GH738等典型高温合金在。 。 。 10等多个型号发动机和商发长江系列发动机进入批量供货阶段。 2022Q1营收、业绩超预期,盈利水平有所提升。总体来看,截至2022年Q1,公司共实现营收8.87亿元,同比增长66.51%;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67.40%。毛利率方面,截至2022年Q1,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为40.76%,同比下降0.50pp。期间费用率方面,截至2022年Q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0%/5.35%/4.25%/0.65%,分别同比变化-0.29pp/-2.33pp/-0.64pp/+0.47pp。净利率方面,截至2022年Q1,公司净利率为23.96%,同比上升0.22pp。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业绩亮眼、盈利能力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1.02亿元、15.01亿元、19.20亿元,对应PE32、23、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需求波动风险,核心竞争力下滑风险
柏楚电子 2022-05-02 163.92 -- -- 214.46 30.83%
253.78 54.82%
详细
事件:2022年4月28日,柏楚电子发布2022年一季度报告。Q1单季,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9.9%。 高市场占有率受行业整体景气度影响较大,不改公司高功率业务占有率提升逻辑。 2022Q1单季,柏楚收入同比+1.4%为1.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9.9%为1.02亿元;单季毛利率为78.54%,同比-2.2pp,环比-0.49pp。期间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为3.7%,同比+0.4pp;管理费用率为5.5%,同比+0.7pp;研发费用率为11.2%,同比+1.7pp;以上费用率合计20.5%,同比+2.8pp。今年一季度,国内制造业及激光切割行业整体承压,且公司位于上海,3月份疫情管控升级,预计公司订单确认节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物流受阻的影响,再进一步叠加公司切割控制系统尤其是中低功率系统市占率较高,更容易受整体景气度影响。展望2022全年,我们出于三点考虑,预计公司切割系统业务增速放缓:(1)2022年制造业整体景气度承压;(2)中低功率激光切割市场饱和度日渐提升,预计设备商进入出清阶段,小型设备商压力更大;(3)行业竞争加剧。但在高功率系统方面,公司有望复刻此前在中低功率的发展模式,另外智能切割头业务、智能焊接系统等有望打开公司中长期成长天花板。 智能切割头等业务快速放量,依托公司切割系统的高占有率有望继续快速发展。 智能切割头业务::以波刺自动化作为主体运营,在2021年实现较大突破,收入同比+647%达8190万元,销量约1638台(按均价5万元/台估算),相比公司中低功率、高功率系统销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若公司后续推出经济型产品,还有望下沉至中低功率市场,依托公司切割系统高市占率,有望继续快速发展。套料软件等其他业务::若从公司"其他"板块收入中减去波刺收入来估测,2020、2021年分别为0.58亿元,1.02亿元,2021年同比增速为+74%,增速水平高,该类业务面向终端按使用时间收费,持续性好,随客户软件购买意识加强有望保持高增。焊接系统:公司已基于三维建模内核研发出焊接机器人数字孪生软件,可快速生成焊接路径,钢结构焊接自动化空间广阔,看好该业务后续放量,再次打开公司天花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9.5、11.7亿元,对应PE35、27、22倍,看好公司高功率、切割头、智能焊接系统等新业务的向好发展,以及由技术带来的强延展性和广阔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募投项目拓展不及预期。
高测股份 2022-05-02 46.06 -- -- 89.58 38.67%
92.88 101.65%
详细
业绩概览:2021年公司收入15.7亿元,同比+110.0%,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193.4%。2022Q1公司收入5.6亿元,同比+103.1%,环比-6.4%,归母净利润9683万元,同比+173.3%,环比+58.3%。22Q1业绩大超预期。 助多线业务高增长助2021年收入、业绩高增。分业务看,21年光伏切割设备收入9.8亿元,同比+117.0%,收入占比62.6%,毛利率31.1%;光伏金刚线收入2.9亿元,同比+37.5%,收入占比18.6%,毛利率35.9%;新业务硅片及切割代工服务收入1.1亿元,收入占比6.8%,毛利率28.7%;创新业务收入1.1亿元(设备4762万,耗材5763万),同比+323.1%,收入占比6.7%,毛利率42.4%;轮胎检测设备及耗材收入4654万,同比+12.2%,收入占比3.0%,毛利率46.0%。 切割设备:受益于大尺寸、薄片化需求推进,公司GC700X切片机新品订单充裕,截至21年底已实现销售签单943台,完成发货634台,客户遍及晶澳、晶科、高景、通合、安徽华晟等光伏大型企业,21年底在手订单达8.47亿元,同比+132%。 光伏金刚线:已实现40μm及38μm线型金刚线批量销售,36μm线型逐步推广中,并积极储备35μm及以下线型的研发测试,于受益于““1机机12线线”技改,公超司金刚线产能超2500万公里,21年产量约1000万公里,同比增加115%,销量超超800万公里,同比增加81%。 切片代工:已与通威股份、美科太阳能、京运通、阳光能源、润阳光伏等光伏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除前期5GW投产万,还启动乐山20GW(一期6GW)、建湖一期10GW建设,期同时将建湖二期10GW至建设计划提升至12GW,总代工产能达47GW,预计22年底落地21GW。 )创新业务(半导体、蓝宝石、磁材):与蓝思科技、兆驰半导体、金瑞泓、麦斯克、正海磁材、宁波科宁达等建立合作关系,碳化硅设备及金刚线已在客户端试用,21年底设备在手订单4314万元,同比+285%。 22Q1业绩超预期主要系金刚线净利率+硅片切割代工业务利润超预期。2021年年公司毛利率33.8%,同比-1.6pp,净利率11.0%,同比+3.1pp,期间费用率合计20.3%,同比-7.6pp;22Q1公司毛利率37.7%,同比+4.4pp,净利率17.4%,同比+4.5pp,期间费用率16.9%,同比-4.6pp。费用管控能力良好。从子公司业绩(未经审计)司来看,公司Q1业绩超预期主要源于1))金刚线;;2))硅片切割代工利润释放超预期::22Q1金刚线净利率超预期:长治高测和壶关高测(主要负责光伏金刚线)22Q1入合计收入2.1亿元,净利润5665万元(考虑部分关联交易,合并利润略少),两超子公司净利率均超22%,大超市场预期((21年两子公司净利率均于低于10%)),主要系一季度硅片开工率饱满,金刚线需求旺盛,售价稳定,且高测在行业内率先完成“1机12线”技改,产能超3倍提升,摊薄了固定成本,实现出货及利润率双提升。 22Q1切割代工利润释放超预期:22Q1乐山高测(负责硅片切割代工)实现收入1.4润亿元,净利润2233率万元,净利率16.2%,考虑到乐山高测含有京运通一期6GW产能爬坡影响,计预计Q1实际代工利润高于2233万元,高于市场预期,主要系一季度硅片价格维持高位+公司切割大尺寸切割工艺领先。 22Q1:设备在手订单预计持续增长:剔除代工及金刚线子公司收入业绩,设备相关收入约为2.1亿元,利润约为2140万元(实际由于各子公司与母公司有一定关联交易,如硅片切割代工服务的自用设备及金刚线,实际利润与测算有一定差异)。 公司一季度已公告设备订单合计3.63亿元,叠加其他未披露订单,我们预计公司在手订单有望较21年底持续增长。 至硅片切割代工产能提升至47GW,持续发力IBC、TOPCon、HJT薄片切割。公司代工业务客户覆盖通威股份、美科太阳能、京运通、阳光能源、润阳光伏等,22年有望形成21GW产能,出货达10-12GW,同时公司期将建湖二期10GW建设计至划提升至12GW,总代工产能达47GW。硅成本为电池度电成本中占比最高环节,据soarzoom数据,硅片成本占HJT电池生产成本53%,半棒薄片是减少HJT硅片成本,提高生产良率的重要步骤。2021年,公司在行业内推出首款异质结专用120μm片厚硅片,首次实现异质结N型大尺寸120μm硅片半片切割,并与爱康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推动硅片厚度从150μm至120μm、90μm的降本路径,化报告期内,公司也向华晟交付相关设备,进一步强化HJT布局。公司薄片技术有望应用于TOPCon、IBC等工艺路线。同时公司近期推出210矩形硅片切割设备,我们预计公司这款设备与天合、隆基等布局相关技术的企业在未来有合作的可能性。随着高测薄片切割、矩形硅片切割工艺持续进步,目前布局HJT、TOPCon、IBC工艺产能的企业均有望与高测持续合作,推动公司切割设备与代工服务订单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受益于公司金刚线及硅片切割代工利润超预期,设备在手订单充裕,上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4.7(上调15%)/7.2(上调9%)/9.3亿元,对应PE21/14/1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硅片扩产不及预期,公司代工业务利润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
晶盛机电 机械行业 2022-05-02 49.24 -- -- 57.49 16.14%
75.00 52.32%
详细
业绩概览: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59.6亿元,同比+56.4%;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99.5%;扣非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99.1%;2022Q1收入19.5亿元,同比+114%;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57.1%;扣非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78.4%。 受益下游光伏硅片扩产以及设备、材料双驱动,公司收入高增。受益于21年硅片扩产的高景气和公司平台化布局深入,公司各项业务收入高增。分业务来看,2021年公司晶体生长设备营收34.7亿元,同比+32%,占比58%;智能化加工设备营收11.4亿元,同比+107%,占比19%;蓝宝石材料营收3.9亿元,同比+101%,占比7%;设备改造服务营收3.6亿元,同比+258%,占比6%。分季度看,2021Q4单季营业收入19.7亿元,同比+48.6%,环比+15.6%;归母净利润6.0亿元,同比+79.9%,环比+18%;扣非归母净利润5.8亿元,同比+76.4%,环比+15%。 2021近年净利率创近9年新高,费用管控能力持续提升。2021年公司毛利率39.7%,同比+3.1pp,创近6年新高;净利率29.0%,同比+6.6pp,创近9年新高。2021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9.6%,同比-0.7pp。21Q4毛利率42.9%,同比+0.9pp,环比+2.5pp,净利率30.8%,同比+5.6pp,环比+0.5pp。22Q1公司毛利率39.9%,同比+3.6pp,净利率23.6%,同比-7.6pp。22Q1净利率下降主要系21Q1以政府补助为主的其他收益较多,当期收入占比达12.9%;22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9.1%,同比-4.0pp,费用管控能力持续提升。 22年半导体设备目标超30亿元,看好高端装备+材料双驱动。截至2022Q1,公司在手订单222.4亿元,其中半导体在手13.4亿元,较2021年底(在手200.9亿元,半导体在手10.7亿元)持续增长。根据定增方案,公司拟募资14.2亿元,加码12英寸集成电路大硅片设备测试实验线和年产80台套半导体材料抛光及减薄设备生产制造项目,强化半导体设备布局。司公司22年半导体设备订单目标超30亿元。在材料环节,公司碳化硅衬底已与客户A形成采购意向,2022年-2025年将优先向其提供碳化硅衬底合计不低于23万片;已成功生长出全球领先的700Kg级蓝宝石晶体。半导体设备及碳化硅、蓝宝石等材料有望打开公司后续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27.1、35.6、43.4亿元,对应PE22、17、14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长川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2-05-02 32.80 -- -- 41.25 25.76%
52.07 58.75%
详细
业绩概览:2022Q1公司收入 5.4亿元,同比+82.4%,环比+21.5%;利润总额 1.0亿元,同比+131.1%,环比+74.9%;净利润 8738万元,同比+92.7%,环比+4.6%; 归母净利润 7110万元,同比+60.1%,环比-19.9%;扣非归母净利润 6229万元,同比+46.7%,环比-23.8%。 22Q1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创历史单季新高,高端 SoC 测试机收入确认加速。 公司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杭州,2022年一季度,面对杭州及长三角地区突发较严重疫情的影响下,公司积极组织生产,弥补疫情带来的生产、交付延迟。同时受益于高端 SoC 测试机收入加速确认,公司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等指标均创历史单季度新高。随着后续高端 SoC 测试机等各项业务收入确认提速,公司全年收入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持续加码研发,股权支付费用、所得税及少数股东损益影响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速。 22Q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6.9%/6.4%/21.5%/0.1%,期间费用率合计 35.0%,同比-3.3pp,环比-4.6pp,其中研发费用依然维持 20%以上的高投入,推动高端产品研发不断兑现。22Q1公司毛利率 53.1%,同比-0.9pp,环比+0.3pp,净利率 16.3%,同比+0.9pp,环比-2.6pp。在利润总额创历史新高的同时,归母净利润环比有所下降,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当期股权支付费用确认、所得税费用波动等因素所致。另外,公司少数股东损益为 1628万元,主要系公司 20年 12月引入“大基金二期”等参股子公司长川智能制造所致。 后道测试业务布局全面,高端 SoC 测试机有望助力公司高速成长。公司专注于半导体后道测试设备,以测试机为核心,分选机、探针台及 AOI 等多品类发展。测试机业务毛利率高,在 SoC、数字、存储等测试机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公司测试机业务包括大功率测试机、模拟测试机、数字测试机等,并且持续围绕探针台、数字测试机等相关设备进行重点研发,在 SoC 测试领域收到多项政府补助。未来公司受益于数字、SoC 等高端测试机业务放量,订单收入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受益于公司平台布局不断深化及高端数字、SoC 测试机放量预期,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5.1/8.0/11.1亿元,对应 PE36/23/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中航高科 机械行业 2022-04-29 18.32 -- -- 26.26 42.72%
29.54 61.24%
详细
事件:4月22日,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5亿元,同比增加16.64%,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加22.74%。 营收、业绩增长稳定,盈利水平有所提高。总体来看,截至2022年Q1,公司共实现营收11.55亿元,同比增长16.64%;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22.74%。分业务来看,航空新材料业务,实现营收11.34亿元,同比增长17.11%;实现归母净利润3.90亿元,同比增长18.52%,主要系产品交付增长所致;机床装备业务,实现营收0.16亿元,同比减少36.27%,实现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减亏174.08万元,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期间费用减少所致。毛利率方面,截至2022年Q1,公司毛利率为37.35%,同比提升2.03pp。期间费用率方面,截至2022年Q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1%/5.87%/1.10%/-0.56%,分别同比变化-0.07pp/+0.14pp/-0.05pp/-0.27pp。净利率方面,截至2022年Q1,公司净利率为25.18%,同比提升1.23pp。 Q1,业绩符合预期,合同负债同比大幅增长,或预示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业绩可期。2021年报中,公司给出了业绩目标:2022年预计营业收入45亿元,利润总额8.93亿元,航空新材料业务利润总额9.92亿元。公司Q1新材料业务利润3.09亿元,完成目标指引额31%,与去年Q1完成目标指引额30%相比,完成额有小幅提升。从一季报披露的数据来看,公司共实现营收11.55亿元,同比增长16.64%;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22.74%,公司增长稳健。此外,公司合同负债同比增加642.15%,较年初增加3.70%,或预示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业绩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综上,我们维持之前的判断,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8.19亿元、9.77亿元、12.20亿元,业绩增速分别为39%,19%,25%,对应PE分别为31、26、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机采购不及预期;民航客机采购不及预期;民用复材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航天电器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9 55.81 -- -- 69.38 24.31%
74.84 34.10%
详细
事件:4月26日,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9亿元,同比增加,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加33.50%。营收、业绩增速亮眼,盈利水平保持稳定。总体来看,截至2022年Q1,公司共实现营收15.09亿元,同比增长;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33.50%。连接器业务,公司背靠航天科工集团,持续受益于武器装备放量及信息化程度提升,业务营收保持高速增长;微特电机业务,公司作为航天微特电机龙头,在高速电机、高功率密度电机、宇航电机等技术上处于领先水平,业务有望持续受益;继电器业务,充分受益于国产化替代进程加快和商业航天项目的启动;光电模块,广泛应用于光通信、数据中心、视频安防监控、智能电网、物联网、医疗传感等众多领域。毛利率方面,截至2022年Q1,公司毛利率为,同比提升0.42pp。期间费用率方面,截至2022年Q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46%/8.60%/7.25%/-,分别同比变化-0.18pp/-0.06pp/-0.02pp/+0.04pp。净利率方面,截至2022年Q1,公司净利率为,同比下降0.01pp。非公开发行募资扩产,产能未来有效提升。公司于2021年9月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实募资金14.2亿元,投资于特种连接器、特种继电器产业化建设项目,年产153万只新基建用光模块项目,年产3976.2万只新基建等领域用连接器产业化建设,贵州林泉微特电机产业化建设项目,收购航天林泉经营性资产,补充流动资金共6个项目。前四个项目建设期均为3年,预计达产后可分别实现年销售收入5.16、2.69、11.88、3.88亿元,公司产能有望得到有效提升,为公司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连接器行业竞争格局好,公司背靠科工集团有望充分受益下游需求增长。特种连接器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好,目前国内仅有航天电器、中航光电、杭州825厂等几家主流厂商,进入门槛较高。公司作为导弹产业链核心标的,背靠航天科工集团是我国各类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研发生产单位,处在确定性和增速均极佳的细分领域。公司作为科工集团内领先的连接器及微特电机供应商,在十四五期间将持续受益于科工集团精确制导武器的放量批产。公司披露2022年预计与航天科工集团下属企事业单位日常关联交易总金额为19.15亿元,显示出公司与航天科工集团业务合作密切。截至2022年Q1,公司合同负债为2.48亿元,同比上升523.50%,或预示公司订单饱满,充分受益下游需求增长。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综上,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6.26亿元、7.90亿元、9.55亿元,业绩增速分别为29%,26%,对应PE分别为41、33、27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军机订单不及预期;民品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芯源微 2022-04-29 103.00 -- -- 138.00 33.98%
163.76 58.99%
详细
事件:22Q1 公司实现营收1.84 亿元,同比+62%;归母净利润0.32 亿元,同比+398%;扣非归母净利润0.31 亿元,同比+580%。 Q1 营收保持高增长,合同负债提升反映在手订单饱满。22Q1 营收同比+62%;归母净利润+398%。公司22Q1 毛利率达到38.8%,环比21Q4 增长3.6 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9 个百分点。虽然近期半导体零部件交期紧张,但公司毛利率仍然环比提升,显示良好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公司22Q1 期间费用率为27.3%,同比明显下降5.7 个百分点,反映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受到收入增长以及软件退税的影响,公司22Q1 的净利率达到18%,较去年明显提升。22Q1 公司合同负债达到4.3 亿元,环比21Q4 继续增长23%,反映公司新签订单继续快速增长。 前道涂胶显影机将迎来收获期。目前公司生产的offline 涂胶显影机已实现批量销售,I-line 涂胶显影机已经通过部分客户验证并进入量产销售阶段、KrF 涂胶显影机已经通过客户ATP 验收。公司作为国产前道涂胶显影机的领先者即将迎来前期多年布局后的收获期。随着后续临港新工厂的落成,公司将打开成长新空间。 持续拓张品类,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公司两方面开拓,1)持续实现国产高端涂胶显影的替代,尤其前道涂胶显影短期国内没有竞争对手,公司产品直接对标海外龙头品牌。后续ArF 浸没式产品通过客户认证后公司在整个涂胶显影领域将全品类突破;2)拓张产品品类,预计近两年化学清洗机台样机研发将取得显著进展,涂胶显影和化学清洗具备一定共同性,路径延伸水到渠成。看好公司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 年营收13.45/18.45/25.17 亿元,对应PS 分别为6.26/4.57/3.35 倍,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2.22/3.01 亿元,对应PE分别为61/38/28 倍。公司作为半导体设备细分领域龙头,具有极好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下游客户验证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能建设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先导智能 机械行业 2022-04-28 38.11 -- -- 50.62 31.86%
69.48 82.31%
详细
2021年业绩同比+107%,2022Q1业绩同比+72.5%:2021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00.37亿元,同比+71.3%;归母净利润15.85亿元,同比+106.5%;扣非归母净利润15.32亿元,同比+117.8%,符合业绩预告预期。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6亿元,同比+142.4%;归母净利润3.46亿元,同比+72.5%;扣非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75.2%。 收入结构变化使得毛利率有所调整,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2021年,公司实现毛利率34.1%,同比-0.3pp。2022Q1,公司毛利率30.8%,同比-9.4pp。主要系物流设备与泰坦分部收入占比提升使得营收结构有所调整所致。2021年,公司实现销售费用率2.7%,同比-0.3pp;管理费用率5.2%,同比-0.2pp;财务费用率-0.02%,同比-0.8pp;研发费用率8.9%,同比-0.2pp;合计期间费用率16.9%,同比-1.5pp。2022Q1,销售费用率2.6%,同比-0.8pp;管理费用率5.3%,同比-3.8pp;财务费用率-0.2%,同比+0.2pp;研发费用率8.8%,同比-2.0pp;合计期间费用率16.5%,同比-6.4pp。 新签订单再创历史新高,前期高强度研发持续兑现成果:2021年新签订单金额达187亿元(不含税),同比+69%。新签订单再创历年新高,为公司未来业绩的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前期高强度研发投入开始得到兑现,涂布机进入龙头电池企业。辊压机已实现批量供货,高速叠片机进入主要电池企业并已取得较高的份额。此外,公司积极向海内外多个客户提供了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于锂电池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平台型公司竞争力愈发凸显。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锂电装备制造商,致力于打造成为平台型专用高端设备龙头。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5.5亿元、34.8亿元、45.9亿元,对应PE 25、18、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投资扩产低于预期,产品和技术迭代更新风险,锂电设备厂商竞争格局变化
帝尔激光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8 101.52 -- -- 161.37 58.95%
200.52 97.52%
详细
业绩概览:2021年收入12.6亿元,同比+17.2%,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2.1%,毛利率45.4%,同比-1.1pp,净利率30.3%,同比-4.5pp,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亿元,创历史新高。22Q1公司收入3.1亿元,同比+13.3%,归母净利润9299万元,同比+26.4%,毛利率46.4%,同比+5.9pp,净利率29.9%,同比+3.1pp。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50元(含税),每10股转增6股。 21Q4业绩略低预期,22Q1业绩符合预期。受客户订单确认节奏及减值损失等因素影响,公司2021Q4收入3.2亿元,同比-10.6%,归母净利润9957万元,同比-14.3%,收入及利润增速略低预期,其中21Q4信用减值损失1738万元,收入占比5.4%,全年信用减值损失3136万元,收入占比2.5%。2021年公司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预计主要系21年初小尺寸设备收入占比较多,且盈利能力较低,拉低全年毛利率,随着公司大尺寸产品收入占比提升,分季度看,公司2021Q1/Q2/Q3/Q4及2022Q1毛利率分别为40.4%/44.7%/48.0%/47.7%/46.4%,整体呈上升趋势。 持续加码研发,光伏新技术激光设备及半导体激光设备研发不断突破。2021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9%/2.6%/8.2%/-1.8%,同比-0.3pp/+0.2pp/+3.0pp/+1.3pp,期间费用率合计11.9%,同比+4.2pp。2022Q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9%/3.1%/8.8%/-1.7%,同比-0pp/+0.5pp/+0.6pp/+0.2pp,期间费率合计13.1%,同比+1.2pp。费用率提升主要系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在光伏方面,公司TOPCon激光选择性掺杂(SE)已实现小批量论证,IBC背接触电池激光精密加工已完成对掩膜+光刻的替代,大幅降低成本,提升转化效率;激光转印技术样机已完成,从增益设备走向必备工艺设备,加速金属化环节提效降银;并完成组件无损切割设备,推进钙钛矿激光设备研发。在光伏领域之外,公司玻璃微孔技术已研发完成,IGBT激光退火技术、面板修复(Mini-LED、OLED)及剥离(OLED/Mini&MicroLED)技术有序开发中。研发发力强化公司在光伏新技术迭代中的优势,以及泛半导体平台布局深化。 能激光赋能IBC、TOPCon、HJT新技术提效,关键设备激光转印强化长期逻辑。 公司PERC激光消融、SE两款设备市占率超80%,未来电池新技术主要为IBC、TOPCon、HJT三种。TOPCon:公司拥有激光硼掺杂、激光开膜、特殊浆料开槽等相关技术储备;HJT:公司的LIA激光修复技术已取得欧洲客户量产订单;IBC:公司的激光开槽技术已经量产;同时公司也在开展钙钛矿电池的相关研发。除了各环节的单机设备外,公司激光转印可用于PERC、IBC、TOPCon、HJT等全部工艺路线,具有1)栅线更细(18微米以下,PERC上已得到浆料节约的论证,TOPCon、HJT节省量更高);2)印刷高度一致性、均匀性优良,误差在2μm,低温银浆也同样适用;3)可改变柔性膜槽型,根据不同电池结构,来实现即定的栅线形状,改善电性能;4)非接触式印刷,可以避免挤压式印刷存在的隐裂、破片、污染、划伤等问题,适应薄片化趋势。受益于新技术带来的设备更新和投资额增加,以及转印设备带动公司走向整线工艺必备设备,公司市场空间有望不断拓宽。 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5.1、7.3、11.4亿元,对应PE34、24、1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2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